为什么我当年买公屋时,我的房子比别人多?

为什么我当年买公屋时,我的房子比别人多?

一、同年购买单位公房为何我家的房款比别人多(论文文献综述)

徐飞[1](2019)在《建国初期绥远省优抚工作研究(1950-1953)》文中认为在我国,优抚工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以军人及其家属为主体的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的一项特殊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起到加强国防建设的作用,而且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文章以绥远省作为研究对象,把时间集中在1950-1953年。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优抚工作展开的背景、优抚机构及宣传工作、优抚工作的具体形式、优抚工作的成效及不足角度进行论述分析。绥远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农村和城市中积极协助烈军属开展生产活动、落实抚恤政策、加强褒扬烈士、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工作;各级政府团结社会力量,克服困难,努力改善烈军属的生活状况。随着优抚工作的展开,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军人地位不断提高,出现了人人争当解放军的社会现象,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绥远省的优抚工作在实际执行中有一些不足,但总体上是成功的。随着时代的变化,新时代优抚工作的内容也与新中国建立初期不尽相同,但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绥远省优抚工作留下的一些宝贵经验仍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婉婉[2](2019)在《上海廉租房承租人退出与衔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其中“不充分”和“不平衡”都提到了居住问题,因此解决我国居民的住房问题毫无疑问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保障性住房,无论哪一种房型,一直都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论文研究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高效的利用保障性住房,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在此基础上,论文以上海廉租房作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廉租房承租人的退出以及居民在廉租房到共有产权房之间的衔接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保障性住房退出与衔接相关文献,并利用住房过滤理论和住房消费梯度理论为之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整理上海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实施措施,利用上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使用剩余收入法对上海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负担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运用模拟测算的方法,测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超过承租廉租房条件到超过购买共产权房条件之间的居民收入为依据,测算其住房负担能力。二是在不同的还款方式下,测算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了解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不同还款方式的区别,为提供阶梯型的保障方式提供参考。同时对部分承租廉租房以及购买或正在申请共有产权房的居民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到居民目前在廉租房退出和衔接上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监管政策和实施的不到位,导致了廉租房在退出方面潜在各种不正当行为。其次是因为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弱,导致居民主动退出廉租房的意愿不强。最后是因为共有产权房供不应求导致的申请困难。同时论文借鉴了国外保障性住房的成功经验,并对上海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和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对策建议。通过之前文献的梳理以及实地调研的结果来看,论文认为在促进上海廉租房退出以及制定衔接措施方面应首先加强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监管,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以及加大对不正当行为的惩罚力度。其次应该制定相关的过渡期政策,对经济条件提升不同程度的家庭给予不同的过渡措施。最后,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分档次对申请共有产权房的家庭给予不同的补贴。

周宇晗[3](2018)在《特稿:我用旧房子换了一个新生活 ——杭州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户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新一线城市杭州而言,拆迁的意义在于加快城市整体再规划再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对于外来人才和资源的吸引力,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而对于这里的原住民而言,拆迁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轰鸣着的推土机推倒了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房屋,曾经熟悉的场景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愿不愿意,在身份和经济条件改变的同时,他们也必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过去,媒体报道拆迁户的关键词主要有两个:冲突和暴富。前者大多描述拆迁过程中政府、开发商和拆迁户等相关主题的极端行为及严重后果,后者则聚焦于拆迁政策给予拆迁户们的货币和住房补偿。虽然角度不同,两个关键词却都集中于整个拆迁过程中“拆”的部分,是即时的、当下的,缺乏延续性。而本次设计则同时将眼光投向“迁”的部分,从新身份标签的形成、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安置和适应问题三个方面出发,试图更加全面地了解拆迁户是如何应对城市转型和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的。特稿的最后一部分,将杭州拆迁户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与杭州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相联系,进一步升华主题。希望这一组深度报道,能够透过揭露拆迁背后错综复杂的故事,解释人们关注的热点,打破一些刻板印象,同时引发读者对于杭州城市化进程更细致的思考。

陈永桃[4](2016)在《村民关联度对征地效率影响研究 ——以武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面积与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新建楼盘、旧城改造、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建设等工程,郊区和农村的工厂、科教文卫事业和基础设施等用地需要征地。长期以来,征地补偿偏低、行政干预强势、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被人们所诟病和争议,补偿公平性、拆迁效率、维护稳定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相继出台系列法律法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相关文件都重点提出: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如何能够平稳顺利地拆迁并且维护好农民利益,既是对政府决策力、执行力的考验,也关乎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稳定。本文从村民关联角度研究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相互合作与排斥关系,既包含一致性行动也包含征地中农民合作困境。从分析了关联程度如何影响征地效率,以及村民关联度高与低分别对征地效率有何影响。描述了征地效率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目标,认识村民关联度影响的存在。文章主要结论有:⑴新中国以来征地效率经历了低成本-高效率阶段;提高成本-高效率阶段;提高成本-低效率阶段;和提高成本-提高效率阶段。与征地伴随的房屋拆迁制度变迁特征类似。目前征地效率面临成本膨胀、效率无法提高的倾向。⑵10个村庄征地案例测算结果表明,新乡征地效率最高,为1;邱庄征地效率最低,为0;其他村庄而言,茶庄、皇台征地效率较高,分别是0.98和0.90;而金沙、宋家园和李家磨征地效率较低分别是0.46、0.42和0.14。⑶根据逐步回归结果,征地效率与行动关联关系最为显着。征地效率与行动关联维度的关系为:Ei=-2.819+1.034Xi;而征地效率与失地农户关联度SDNMGLD的关系为:Ei=0.912*SDNMGLD。说明征地效率主要取决于失地农民四个维度之一的行动关联维度。经济关联是影响关联度最重要一个维度,但最能影响征地效率的是失地农民的行动关联维度。失地村民关联度增加0.912个单位,征地效率增加1个单位。⑷征地案例中部分村庄的失地农民与政府博弈进入了囚徒困境,征地成本仍在膨胀,主要由于法律框架规定的的补偿标准以外的间接成本膨胀。村民关联度高与低都分别存在不同方向的一致性行动方向,即村民关联度与征地效率形成“冲突—契合”不同类型的关系。农民与政府博弈形成“牺牲”、“冲突”、“执行”和“契合”四种结局。随着博弈变化,农民与政府行为偏好也会变化,但是村民关联度都是贯穿于农户博弈的内在力量,也是政府想要单方面提高征地效率的阻力因素所在。⑸根据不同阶段征地效率与征地成本关系的分析,得出征地补偿标准与征地效率存在的关系趋势图为倒U型。即起初阶段征地补偿在提高,征地效率也在提高,中间阶段征地补偿提高,征地效率达到最高,无法继续提升,而后期的趋势若无限制提高征地补偿,也不一定能够满足农户所有要求,并且征地成本过高政府和开发商利益受损,会不再推动高补偿的征地。通过结论得到征地改进方向和政策启示:兼顾支持农民维权和支持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征地改革,需要找到行动策略上的契合点和利益上的均衡点。政府与农民关于征地分别受到利益均衡标准的严格约束,均衡点的理想区间为征地补偿在农民与政府皆可以接受,间接成本减小,即政府行为和农民行为都要理性和受到有效监督约束形成契合,直接成本相互认可,且降低间接成本膨胀。

吕付华[5](2015)在《昆明彝族撒梅人村落城市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婧[6](2015)在《近十年来我国房产调控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房产调控政策近十年来频繁出台,而房产市场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主要原因。本文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房产调控政策的变迁、其发展轨迹和趋势,分析了房产调控政策如何影响个人的生活和社会行为。在过去十年中,需要买房或者打算买房的消费者在惴惴不安中期待又担心房产调控政策,因为永远不知道下一次的调控政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然后对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提高了对住房的需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购房的主要目的主要是自住或改善居住条件,年轻人为了结婚买新房、年轻的父母为了子女教育买学区房等。当觉醒过来的刚需一族手里有点闲钱的时候他们也有了投资的需求,因为缺乏多样的投资渠道,很多人选择购买第二套房进行投资。接着对过往十年的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并分析指出房产调控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由此导致的结果。此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房产政策,其中不乏我们可咨借鉴的地方。完备的立法、合理的税收调节、和多样的金融政策相补充是国外房产政策的普遍经验,完善的保障房供给制度更是每个国家实现“居着有其屋”的重要途径。最后总结了我国房产政策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外的经验和公共政策形成的过程指出我国的房产政策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政策应该问策于民,政府应该着重于做好监管工作和保障房的建设,教育房地产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并提高社会责任感等等。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我国近十年来房产调控政策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等等。第二部分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近十年来房产调控政策进行梳理,并分析房产调控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总结提炼出国外房产政策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其中可以被我国借鉴的做法。第五部分主要对完善我国房产政策提出一些建议,要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不仅仅要完善房产制度,同时还要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於红梅[7](2013)在《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这部论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家的想象及营造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试图回答这么一个研究问题:在当下中国都市中,拥有或者说期望(aspire to)拥有都市中产生活方式的个体,如何营造自己的家?展开这项研究的现实场景是正在迈向“全球城市”之列的上海。在此,都市空间正在城市开发和住房商品化进程中发生重构,而其中围绕住房消费而凸显的都市中产生活方式,正在界定并呈现着一个形成中的中产阶层。这是一个具有较大异质性的群体,它的形成包含了这样一个过程,即其成员或试图进入它的都市居民借助来自历史、媒体和房产营销等文本的象征资源,想象中产的生活方式,打造自己的家居,并将其建造成表述他们阶层归属的物化文本,也即他们使用媒体的日常场所。这个过程,一方面包括了人们对家所在区域、小区的环境、家的空间布局等的选择,同时也包括了在家庭使用和消费媒体,并由之重塑着家的格局和边界。为此,我借鉴了文化社会学、文化地理学、都市文化学等的理论资源,采用了田野考察(包括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获取并解读了如下三类不同的经验材料:(1)对居住于上海不同行政区域的65位被访者所展开的深度访谈的访谈录音,(2)入户考察而得的对访谈者家居格局和使用的田野观察笔记,以及(3)媒介呈现和房产营销的文本。通过对于上述资料的分析,我论述了以下四个理论观点。第一,在当下的上海,人们对于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参照的是经由市场逻辑所支持的流行话语,它经过对历史的重新剪裁和建构,采选了想象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繁华过往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现代、时尚等元素。第二,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视域内,这套话语将中产阶层表述为主流阶层,并自然化这个等同,也就是将中产生活方式表述为普适性生活追求的蓝本,并通过关于城市以及都市生活“本真性”的宣讲自然化和物质化这一建构。第三,身处在这样的结构关系中的个体,又无可避免地参与到这一常规化和日常生活化的运作过程当中。他们整合、使用上述的想象资源,展开家居建设这个“对话的想象”,也就是在上海这座城市经营自己的家居空间,以实现自己阶层的归属和区隔。在对安家过程的自我表述中,他们呈现出一方面是对于安全、隐私、秩序、区隔或个性、时尚等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在获取或维系中产生活过程中的不上不下、焦躁不安的心态。第四,物质化了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与追求的家居空间,不仅沉淀着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关系,而且也构成了一个双重中介的场景,即一方面媒体的中介和联结作用发生在家这个场所,另一方面家又作为使用媒体的场所,并因此而中介媒体的中介—联结的功能。概括而言,这部论文以上海为个案,考察了具有较大内部差异性的、被自我或他人称为中产阶层的一群人,显示他们对于中产生活方式的想象和追求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探讨他们的“居家”如何发生,尤其是它如何作为一个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一个阶层形塑的过程,一个意识形态的象征、物化和表达的过程而发生。这部论文采用了来自不同学科的理论资源,分析了不仅是关于住房、家居和生活方式的媒体文本,而且是这样的媒体呈现在人们建构家这个日常生活场所的实践中如何得以运用并中介。与此相应,这部论文以更接近于文化社会学和都市人类学的方式提问,并试图将在“传递观”和“仪式观”下容易被传播学研究所忽略的考察对象(譬如,琐碎单调的日常生活,关于家的观念和家居建构的日常实践,在家居这一日常生活场景中如何嵌入媒体等)纳入传播学考察的范畴。这部论文的不足在于访谈对象选择的受限,以及经验观察的方式和范畴相对单薄。

黄振华[8](2013)在《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农户为考察基点,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农户家庭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的互动关系。作为一项相关性研究,农户家庭与国家政权是笔者考察的中心变量,同时构成本文叙述的基本主体。通过此项研究,笔者力图从农户家庭功能变迁的视角揭示政府介入乡村的动力机制和基本途径,并尝试建构不同于以往的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式。农户家庭是本文研究的中心。为此,笔者不仅选择赣南龙村作为基本的田野调查区域,同时挑选了8户农民作为本文研究的调查基点(参见第一章)。本文所呈现的几乎所有研究内容最初都源于对这些重点农户的一系列深度访谈。在叙述逻辑上,本文以农户功能的多重性理论为基础,沿着“生育—生产—消费—赡养—教育”的研究逻辑展开。在农户生育层面,笔者重点讨论了农户生育功能变迁中政府介入行为的两面性:一方面,出于完成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性指令,政府强力介入并努力控制农户的生育冲动,促使农户生育功能长期处于弱化状态;另一方面,面对农户家庭提高生育质量的内在需要以及农民保障能力的不足,政府通过“接生革命”、计划免疫等途径适时介入到农户生育过程当中(参见第二章)。在农户生产层面,笔者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界点,重点讨论了农户家庭生产从土地约束型向劳力约束型的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土地的集中化还是生产的社会化,都反映了传统家庭生产方式的式微以及农户生产过程中一系列公共需求/社会风险的增长。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社会风险,作为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并没有沉默,而是通过多种生产支持政策逐步介入其中(参见第三章)。在农户消费层面,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民正日益进入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消费社会当中,家庭消费的持续扩张产生了诸如公共性依赖、货币支出压力、消费安全等公共需求/社会风险。这些公共需求/社会风险是以往农民不曾遇到或者很少遇到,但随着农户消费的不断扩张却愈益强烈,从而对政府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参见第四章)。在家庭赡养层面,笔者着重讨论了当前农村老人生活的基本境况与现实压力。无论是赡养的阶段性、倒逼式养老抑或子女在赡养老人上的卸责态度,都反映了当下农村孝道的衰弱与家庭养老的困境。伴随家庭赡养功能的持续弱化,作为赡养对象的老人和公共权力代表的政府均行动起来以应对可能的赡养危机(参见第五章)。在家庭教育层面,由于双系教育结构的弱化、家庭教育价值的消解、教育方式的异化以及代际隔阂的冲击等原因,农户家庭教育功能日趋弱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农户家庭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反哺”现象以及国民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更替过程(参见第六章)。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传统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家户主义传统的国家,传统中国农户功能极为完备,农民绝大多数社会需求(生育、生产、消费、赡养、教育等)大体都可以在家庭组织中得到满足,对外部社会的依赖很小,相应对政府介入的需求也很低;然而,伴随新政权的建立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户功能呈现出不断弱化的总体趋势,农民个体需求越来越难以在家庭组织中得到满足,对外部社会的依赖相应大幅增加,并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更多的公共需求/社会风险,这些公共需求/社会风险的产生促使政府日益深入的介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参见第七章)。以农户功能变迁视角下政府介入行为的考察为基础,本文进一步提出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政府与农民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式,即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或者称为政府介入的适应模式。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1)遵循农民本位主义的政府介入原则,以农民需求为基本出发点;(2)政府介入过程中个体农民的自主性和自愿性:(3)政府与农民的利益相容性,农民是政府介入的受益人,并对政府报以政治认同。从理论内涵来看,适应性政府介入模式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强制性政府介入模式的新理论模式,它重构了政府与农民的互动关系,为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政府行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参见第七章)。

窦祥铭[9](2013)在《现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文中研究指明当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峥嵘岁月、城市的国企改革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之后,农村的经济社会走向便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议题。中国的农业往哪里去?中国的农村向何处走?中国的农民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变成什么样子?这些纷繁复杂的“三农”问题都与一个最为本质和最为核心的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息息相关。因此,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村土地产权,构建一套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就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必然。实证研究是治经济史的基本方法。本文以皖西北太和县为研究对象,对该县1947年以来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作了多面向、多层次的研究,除绪论与结束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就1947—1956年太和县农民所有制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作一简单回顾,指出土地私有化本身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它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是可以兼容并存的。第二章主要就1956年以来太和县集体所有制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更及其绩效作一简要梳理,指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选择最根本的还应是激励机制的选择,完全以意识形态为目标的农村改革往往并不能达到其预期之目标。第三章主要从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土地调整、土地征收、农民负担、土地流转、乡村治理这六个方面入手去发掘和分析太和县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指出太和县农村发展所依托的是一个相对弱势的产权——集体产权,这也是太和县乃至全国“三农”等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但本章也辩证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太和县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一直在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变,国家在土地政策指向上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之特征。第四章在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之上,充分汲取国外典型国家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和学界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案的思想精华,提出近期太和县及全国可以考虑维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现状,通过强化农民土地产权而“淡化”农民集体所有权,进而使农村土地成为农民个人的真正财产。最后文章指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已成为主流的当今中国,尽管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性似乎已经大大下降,但我们仍然无法回避“土地是中国最大政治”的社会命题。因此,对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在于促进中国政治的良性革新与健康发展,以实现国家的富强繁荣、社会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秦文宏[10](2013)在《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首先,房价经过多年的上涨,已经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助长短期投机行为,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加大金融体系风险,抑制社会创新能力,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高房价洗劫普通民众财富,推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大民众生活压力,积聚社会消极情绪,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房价的调控不断失败,房价越调越涨,民众对房价和政策失去预期,对政府作为越来越失去信心。尤其是2010年以来,高房价风险更加突出,与之伴随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风声鹤唳的断供退房、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危机四伏的国民经济,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如今,房地产发展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房价泡沫如果继续膨胀,更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将等在前面;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对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轻。也就是说,房价无论进与退,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外,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2003年以来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关注“买房卖房”,“房价问题”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房地产泡沫与风险”也成了网络媒体乃至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而且,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中,中国房地产领域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布满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斗,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动领域。换言之,2003年以来的整个中国,由于长期围绕房价泡沫及其风险话题所进行的讨论、争论和谈论,已逐步形成一个舆论上的公共领域——即以“房地产风险”为话题的公共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日常实践的发展,这一公共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放大,逐步从舆论层面渗透到普通民众趋于同一的价值追求、利益索求、本体性安全、心理预期、社会交往等层面,助推了民众对“房地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以及论争的频度和烈度,“房地产风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房地产风险”的观念和“房地产风险事实”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的位置日益巩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日益固化、客观化、结构化,逐步形成了“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于是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的来源问题,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行动性)致因问题,其中关涉中央、地方、精英、大众、资本力量、媒体力量等多个层面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中的行动逻辑问题及其行动的效果问题。第二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也就是风险行动和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中包含风险的扩散和传播的机理问题及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的行动逻辑问题。两个方面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房地产风险是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将从研究“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开始,但重点在于解释“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针对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针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工具,用以解答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风险行动和风险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次采用符号互动理论作为辅助性解释工具,用以分析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具有助推作用的“批判性风险话语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运作过程。针对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行动、房地产风险符号、房地产“表意面相”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过程经历-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合法化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制度(含房地产)遭遇现代化(市场化)进程而衍生出诸多非预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领域各方行动者的“策略”行动带来诸多非预期的风险。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首先,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建构上,一方面,因为传统制度原因,如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分税制及其土地垄断制度等,导致土地、住房、公共设施和服务、出让金、利润、税收等在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其支配性资源在市场流动过程中处于极端失衡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权变性、策略性的房地产政策,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外、限土地等调控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支配性资源的流动处于持续僵化甚至堵塞状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建构上,由于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方向一直是权变性的,政策内容和手段一直是策略性的,始终不能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政策计划,或者说,政策这种规范“模态”始终变幻莫测,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因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持续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领域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风险状态,以至于中国房地产领域自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场域。同时,研究表明,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越积越多,房地产风险符号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专家、民众、官员及房地产商等利用房地产风险符号进行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互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传播、互动而形成的“批判性的风险话语公共领域”也越发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建构出了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说到底,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最终还是行动者对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缺失所衍生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应的结果。总之,近十年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由于其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建构失败,它变成了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即变成了房地产风险场域。随之而来的,是“表意面相”的逐步生成和日益凸显,进而促进了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再建构。

二、同年购买单位公房为何我家的房款比别人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年购买单位公房为何我家的房款比别人多(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初期绥远省优抚工作研究(1950-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1.研究范围
        2.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
一、绥远省优抚工作的背景
    (一)建国前中共优抚工作回顾
        1.建国前中共各个时期的优抚工作回顾
        2.建国前中共在绥远省的优抚工作回顾
    (二)绥远省优抚工作展开的缘由
        1.巩固军队、保卫祖国的需要
        2.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生活贫困
        3.绥远省优抚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
二、绥远省优抚机构及宣传教育工作
    (一)绥远省优抚机构设置
        1.省级机构
        2.县级(市、盟、旗)机构
        3.村级机构
    (二)优抚宣传工作的开展
        1.拥军优属
        2.评选优抚模范
三、绥远省优抚工作的具体方式
    (一)优待
        1.农村代耕工作
        2.城市组织生产工作
        3.其他优待工作
    (二)抚恤
        1.发放抚恤
        2.伤残抚恤对象的教育
    (三)褒扬
        1.纪念建筑的建立及管理
        2.相关纪念活动
四、绥远省优抚工作的评析及反映的特征
    (一)取得成效
    (二)不足之处
        1.对干部的教育工作不到位
        2.布置多于检查
    (三)绥远省优抚工作所反映的特征
        1.政治性、全民性
        2.发挥社会保障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上海廉租房承租人退出与衔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保障性住房研究
        1.3.2 境外保障性住房研究
        1.3.3 文献评述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保障性住房基本概念
        2.1.1 廉租房
        2.1.2 共有产权房
        2.1.3 公共租赁房
    2.2 保障性住房理论基础
        2.2.1 住房过滤理论
        2.2.2 住房梯度消费理论
        2.2.3 保障性住房理论基础评价
第三章 上海保障性住房历史沿革
    3.1 上海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
        3.1.1 上海廉租房历史沿革
        3.1.2 上海共有产权房历史沿革
        3.1.3 上海公共租赁房历史沿革
    3.2 上海廉租房承租人退出与衔接历史沿革
        3.2.1 廉租房到公共租赁房的衔接
        3.2.2 廉租房到共有产权房的衔接
第四章 上海居民住房负担能力模拟测算
    4.1 住房负担能力测度方法选择
        4.1.1 比率法
        4.1.2 剩余收入法
    4.2 剩余收入法运用
        4.2.1 剩余收入法的指标
        4.2.2 剩余收入法经济学含义
    4.3 基于剩余收入法的居民负担能力测算
        4.3.1 不同收入下的住房负担能力
        4.3.2 共有产权房不同还款方式下的住房负担能力
第五章 上海廉租房退出与衔接模式案例分析
    5.1 上海廉租房退出与衔接模式实地调研
        5.1.1 访谈设计
        5.1.2 访谈结果分析
        5.1.3 具体案例分析
    5.2 上海廉租房退出与衔接模式存在的问题
        5.2.1 廉租房不正当行为繁多
        5.2.2 居民退出廉租房意愿弱
        5.2.3 共有产权房申请困难
    5.3 上海廉租房退出与衔接模式问题成因
        5.3.1 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
        5.3.2 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弱
        5.3.3 缺少激励措施
第六章 国外保障性住房退出与衔接经验借鉴
    6.1 新加坡租屋退出与衔接模式
        6.1.1 新加坡租屋退出与衔接模式分析
        6.1.2 新加坡租屋退出与衔接模式经验借鉴
    6.2 韩国保障性住房退出与衔接模式
        6.2.1 韩国保障性住房退出与衔接模式分析
        6.2.2 韩国保障性住房退出与衔接模式经验借鉴
第七章 上海廉租房退出与衔接模式对策建议
    7.1 加强保障性住房退出衔接的监管
        7.1.1 建立专门的职能部门
        7.1.2 加大对不正当行为的惩罚力度
    7.2 制定过渡期政策
        7.2.1 成立专门的租购房中介
        7.2.2 缩短共有产权房轮候期
    7.3 制定激励措施
        7.3.1 分档次给予住房补贴
        7.3.2 购房贷款优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特稿:我用旧房子换了一个新生活 ——杭州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户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拆迁之后,身份变了吗?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居民
    融入杭州的过程
    标签化与刻板印象
二、拆迁只是故事的现在进行时
    从对抗走向和谐
    “有些道理在这里讲不通”
    公平的政策与灵活的实施
三、落后于时代,还是努力地追赶
    老年过渡房的烦恼
    再开始并不是中年危机
    生活需要自我的体验
四、城市化要速度也要温度
五、采访手记:能了解他人是一种幸运
    普遍却隐蔽的采访对象
    难评判的行为准则
    关系微妙的拆迁部门与拆迁户
    追不上的城市化步伐
附录1 老年过渡房印象
附录2
附录3
作品阐述
参考文献

(4)村民关联度对征地效率影响研究 ——以武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村民关联度的研究现状
        1.2.2 征地补偿与效率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中国征地制度的演变与征地效率特点
    2.1 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演变
    2.2 新中国房屋拆迁制度演变
    2.3 征地制度效率初步评述
第三章 征地效率的理论构建
    3.1 征地效率的内涵
        3.1.1 效率内涵
        3.1.2 行政效率的内涵
        3.1.3 征地效率的内涵
    3.2 征地效率评判
        3.2.1 基于制度效率概念模型的征地效率评价
        3.2.2 基于一般行政效率的征地效率评价
    3.3 武威市征地效率评判指标与结果
第四章 征地中村民关联理论与测度
    4.1 征地中村民关联度理论
    4.2 征地中村民关联度的维度
    4.3 征地中村民关联度测算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数据来源
        4.3.3 研究方法
        4.3.4 研究结果
第五章 征地中村民关联度对征地效率影响分析
    5.1 定量分析
    5.2 定性分析
    5.3 村民关联度与征地效率“冲突—契合”关系与成因
第六章 村民关联度对征地效率影响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6.1 武威市征地案例
    6.2 征地案例中的博弈分析
    6.3 征地效率提升的理想阶段
    6.4 村民关联视角下的征地效率改进启示与策略
        6.4.1 农户抗争动态与征地中的村民关联
        6.4.2 村民关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改革与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近十年来我国房产调控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本选题的研究思路粤创新点
    1.4 本选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近十年来我国房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分析
    2.1 近十年来我国房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近十年来我国房产市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第3章 我国近十年来房产调控政策的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近十年来房产调控政策的历程
    3.2 我国近十年来房产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国外房产政策中值得借鉴的做法
    4.1 完备的住房立法
    4.2 高额的税收调节
    4.3 适当的财政补贴
    4.4 多样的房产金融政策
    4.5 充足的保障房供给
第5章 完善我国房产调控政策的对策
    5.1 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
    5.2 政府应重点做好保障房建设
    5.3 政府房产政策出台前应广泛问计于民
    5.4 房产政策出台后政府应做好市场监管
    5.5 房产政策应保持连续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家的想象和社会生产
    第一节 “空间思维”的意义
        一、社会和文化理论的“空间的转向”
        二、传播学领域中的“空间”想象
        三、空间维度和场所
    第二节 “空间化”和日常生活实践
        一、空间性和空间的生产
        二、都市空间和日常生活实践
        三、空间的区隔和日常生活中的家
    第三节 社会分层和都市中产生活方式
        一、中产阶级、中产阶层
        二、当下中国都市中产的生活方式
    第四节 中介化和“家居”营造
        一、媒介、传播和中介化
        二、家居空间的营造和“对话的想象”
        三、小结:家居的生产及中介
    注释
第二章 研究的场所和方法
    第一节 上海:都市空间中的政治
        一、上海城市空间布局和住房市场的演变
        二、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消费革命
        三、“本真性”的宣称和空间格局建构中的政治
    第二节 文化与社会分层
        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运用
        二、阶层形成:物质性的意义建构
        三、消费与都市中产的形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样本的描述
        一、研究方法的介绍
        二、访谈对象样本的概括
        三、小结:阶层归属和方法论的反省
    注释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访谈纲要
第三章 探寻上海居民住房所呈现的中产
    第一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素描
        一、近代中产生活:被中断的老上海中产生活
        二、当下上海中产生活:围绕住房消费的都市空间重构
    第二节 上海中产生活方式与住房的媒介呈现
        一、媒介话语与阶层建构
        二、媒体文本的解读
        三、媒体文本中的中产之家
    第三节 作为文化地理“生态”的空间:居住小区及其环境
        一、古北瑞仕花园
        二、浦东联洋年华
        三、兰高小区和石库门旧居
        四、小结:两类文本中的中产生活及差异性
    注释
第四章 安家——社会流动的历史
    第一节 中产生活方式的话语表述与追求
        一、中产生活方式
        二、中产的价值标准和目标追求
        三、中产的生存状态:心态或自我感觉
    第二节 边界的穿越、社会流动
        一、边界的穿越
        二、上海人与新上海人之间的边界
    第三节 从住房到家:寻找家的乐园
        一、对上海的感受与想象:自我认同的表述
        二、购房的故事
        三、小结:家的想象与安家的实践
    注释
第五章 家居与主体表达
    第一节 家居的想象与实现
        一、家居经营的特征:个性、设计、时尚、现代
        二、家居的实现:个体的主体表达
    第二节 家中的媒体和媒体的家中使用
        一、家居化和中介化
        二、媒体的中介与联结
        三、家对媒体使用的中介
    第三节 家居空间格局与性别角色
        一、性别空间和性别实践
        二、家居空间格局和性别角色
        三、小结:多视角中的主体表达
    注释
第六章 居家:在囚禁与诱惑中的追求
    第一节 在国际大都市中的居家
    第二节 居家的表意与表演
    第三节 中介化和传播学的视角
    第四节 自我的反省与希冀
    注释
    附录四:主要概念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费孝通命题”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困惑
    三、研究视角及其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五、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六、几点说明
第一章 村庄概述与农户背景
    一、赣闽粤边区与村庄地理
    二、宗族源流与聚落形成
    三、村政变迁与村庄经济
    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变异
    五、8个农户家庭的观察
第二章 生育变迁与政府介入
    一、传统家庭生育形态
    二、计划生育:政府介入与农户抵制
    三、“生男偏好”:农户抵制的动因分析
    四、选择性更替:生育观念的变迁及其机制
    五、生育质量:农户需求与能力的倒挂
    六、生育质量的政府保障
    七、生育:从自发到保障
第三章 生产弱化与政策扶持
    一、实践中的家庭生产方式
    二、家庭生产:国家介入及其后果
    三、家庭生产:打工经济的冲击与重塑
    四、生产弱化的效应分析(一):规模经营的张力
    五、生产弱化的效应分析(二):社会化及其风险
    六、生产弱化中的政府扶持
    七、生产:从自主到扶持
第四章 消费扩张与公共保障
    一、被生产束缚的消费
    二、消费国家化与糊口经济的延续
    三、乡村经济的勃兴与消费的扩张
    四、消费扩张中的公共性依赖
    五、消费的货币化与压力感
    六、消费安全观的出现
    七、基于生活消费的政府保障
    八、消费:从自足到补足
第五章 养老困境与赡养的国家化
    一、家庭赡养的社会基础
    二、家庭赡养的弱化:基于老人生活的维度
    三、家庭赡养的弱化:倒逼式养老的产生
    四、赡养困境(一):公开的理由
    五、赡养困境(二):隐秘的机制
    六、破解困境:父母们的防老策略
    七、赡养责任的国家化:价值与限度
    八、赡养:从家庭到国家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式微与国民教育的兴起
    一、家庭教育弱化(一):双系结构的松弛
    二、家庭教育弱化(二):内在价值的消解
    三、家庭教育弱化(三):家长心态的转换
    四、家庭教育弱化(四):代际隔阂的冲击
    五、文化反哺:逆向家庭教育的凸现
    六、公共教育需求与国民教育的兴起
    七、教育:从家庭到学校
第七章 理论回应与模式建构
    一、回应“费孝通命题”
    二、政府介入:从强制到适应
    三、适应性介入:模式建构与理论启示
    四、适应性介入:实践困境与约束条件
    五、强制与适应:解释政府行为的两个面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问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农民萧文枫的百年家史
附录C 四户农家2011年家庭收支明细汇编
致谢

(9)现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区域概况及其选择理由
    三、 课题研究状况
    四、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五、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理论
    六、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太和县农民所有制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
    第一节 旧中国太和县的农村土地产权状况
        一、 农村土地占有状况
        二、 农村土地使用状况
        三、 封建地租状况
    第二节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私有化
        一、 土地改革运动的过程
        二、 土地改革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影响
        三、 土地改革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三节 农业生产互助组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一、 互助组的发展过程
        二、 互助组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四节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一、 初级社的建立与发展
        二、 初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太和县集体所有制阶段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及其绩效
    第一节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一、 高级社的形成与发展
        二、 高级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绩效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一、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 “责任田”的出现与夭折
        三、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一、 确立巩固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 发展完善时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绩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和县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
    第一节 集体产权下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的“泛国家意识”
        一、 我国法律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二、 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认知情况
        三、 农民对土地所有权认识“泛国家意识”的原因分析
        四、 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意愿
    第二节 集体产权下二轮承包中的土地调整
        一、 二轮承包中的土地调整情况
        二、 土地调整的危害
        三、 国家稳定承包经营权下土地调整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集体产权下土地征收中的农民权益受损
        一、 土地征用/征收的简要回顾
        二、 目前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集体产权下农民“减负”工作的任重道远
        一、 农业税取消之前的农民负担与税费改革
        二、 农业税取消之后的农民隐形负担
        三、 农民负担“屡减不轻”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集体产权下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流失
        一、 土地流转的规模与绩效
        二、 目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三、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分析
    第六节 集体产权下乡村治理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
        一、 建国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
        二、 目前乡村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三、 乡村治理中农民权益欠缺保障的原因分析
        四、 广东乌坎事件对太和县乡村治理的启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和县今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合理走向
    第一节 国外典型国家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经验
        一、 美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 日本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三、 以色列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四、 以上三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结构缺陷及主要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一、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结构缺陷
        二、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主要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近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具体政策选择
        一、 近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二、 近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
        三、 近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选择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并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一、 关于风险及其建构问题的研究
        二、 关于风险行动和事实的结构化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风险的传播、扩散问题的研究
        四、 关于房地产风险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
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
    第一节 研究视角
        一、 主要理论工具
        二、 主要概念工具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分析策略
        二、 分析框架
        三、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与定位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史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
        一、 高房价的风险
        二、 高房价下跌的风险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的合理定位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制度的问题
    第一节 关于现有中国房地产制度缺陷的相关表述
    第二节 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问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由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问题
        二、 “单位制”消解带来的问题
        三、 分税制下的土地出让制度及其问题
        四、 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问题
        五、 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制度及其问题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行动的后果
    第一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行动轨迹
        一、 房价暴涨-持续调控阶段(2003 年上半年--2006 年底)
        二、 市场持续观望阶段(2007 年上半年--2008 年上半年)
        三、 “救市”阶段(2008 下半年--2009 年年初)
        四、 房价暴涨-严苛调控阶段(2009 年年初--2010 年下半年)
        五、 持续调控-市场观望阶段(2011 年上半年--2012 上半年)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行动的特殊性
        一、 行动角色的复杂性
        二、 行动的策略性
        三、 行动的信息不对称性
        四、 行动缺乏全局性和战略性
        五、 行动的风险性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表意面相的再生产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风险符号
        一、 专家的表露
        二、 官方的表露
        三、 房地产商的表露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互动
        一、 专家间论争性的互动
        二、 权威(机构或专家)与民众的互动
        三、 民众间的互动
    第三节 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的形成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合法化面相的再生产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行动及弊端
        一、 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政策”行动领域
        二、 政策的角色
        三、 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四、 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政策”行动中的问题——以 2006-2011 年的政策调控为例
        一、 2006-2007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二、 2008-2009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三、 2010-2011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缺失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支配面相的再生产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宏观布局
        一、 中央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二、 地方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三、 房地产商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四、 民众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第二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缺失
        一、 混乱的数据
        二、 大相径庭的成本、利润数据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微观流动
        一、 “购房经历”发生的背景
        二、 “购房经历”发生的缘由
        三、 “购房经历”发生的目的
        四、 “购房经历”采用的方法
        五、 购房全过程
    第四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微观建构中的问题
第九章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关系阐释
    第一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因果关联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逻辑关联
        一、 从内容上分析
        二、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
第十章 总结与启示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启示和展望
        一、 一个理论诉求
        二、 两种类型风险的关系
文献目录
    一、 中文部分
    二、 外文部分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同年购买单位公房为何我家的房款比别人多(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初期绥远省优抚工作研究(1950-1953)[D]. 徐飞.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2]上海廉租房承租人退出与衔接模式研究[D]. 李婉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3]特稿:我用旧房子换了一个新生活 ——杭州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户们[D]. 周宇晗. 浙江大学, 2018(11)
  • [4]村民关联度对征地效率影响研究 ——以武威市为例[D]. 陈永桃.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5]昆明彝族撒梅人村落城市化研究[D]. 吕付华. 云南大学, 2015
  • [6]近十年来我国房产调控政策研究[D]. 张婧. 安徽大学, 2015(02)
  • [7]家居营造:都市中产的自我表达实践 ——以上海为例[D]. 於红梅. 复旦大学, 2013(03)
  • [8]中国农户:功能变迁与政府介入 ——以龙村8户调查为基点[D]. 黄振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9]现代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 ——以皖西北太和县为考察对象[D]. 窦祥铭. 南京师范大学, 2013(12)
  • [10]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D]. 秦文宏. 上海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为什么我当年买公屋时,我的房子比别人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