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尔·盖茨:IT产业依然乐观 PDA前景光明(论文文献综述)
河娜(Ha Na)[1](2018)在《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主题是“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一直备受中国媒介人的关注,但全面系统研究韩国有关成就及揭示其动因的论着迄今还是空白。本论文尝试开展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望能为韩国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以及中国新媒介的成长发展都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韩国新媒介产业领域当中选取核心的五大产业——互联网产业、移动新媒介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数字电视产业进行分析与考察,在探寻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态势的同时,着重展开对其各个不同领域的新媒体产业之内涵及特征的解析与阐释,尽可能详细剖析出其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中的特点与兴起的动因。本文运用当今最新的产业报告、政府机构政策报告以及相关学术资料,梳理并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整体风貌,力图从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来揭示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的动因。立足于对韩国新媒介产业的发展动因,通过探讨韩国新媒介产业背后的韩国国民性等文化因素,进一步对韩国文化创意市场做出全新的解读。本文的研究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运用较为详实的一手资料,通过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和“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这三项有机联系之内容的考察,全面对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展望进行了呈现。二是从“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和“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这四个互为关联的不同侧面,来阐释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兴起发展所具备的特点。三是通过对“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及“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动态变化的分析,来梳理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并对其未来趋势做以展望。四是将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为研究对象,从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入手,详细分析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和展望。五是通过对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的整理分析,在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与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背景下,来阐述在韩国数字电视产业影响下重构和发展。本文最后对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进行概观论述、并对其发展动因进行分析、建议与总结,对传统与现代之间并蓄与包容的韩国新媒体产业进行文化定位,并对其新媒体领域的后续研究作出概要铺垫。
刘东方[2](2017)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12月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人民日报,2014)何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集中体现为一国对国际经济规则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求是,2016)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两种表述有所区别:前者重客观存在,后者重主权国家立场,两范畴的本体应当是一致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可以建模分析。模型一:一国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三大组织主要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操纵。模型二:一国国内法履行国际经济规则职能,典型形式如:美国的资本市场法体系等。这类法,我国有学者称之为:“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模型三:一国民间力量、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发挥国际影响力。典型形式如:国际标准化组织(英美等西方国家主导)制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中,企业通过该组织的标准验证往往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又如:美国跨国公司集团通过垄断IT产业核心技术事实标准制定权,规划引领全球IT产业发展方向,开启人类知识经济新时代。法是规则体系的高级成熟形态,治理主要依靠法治的力量。作为国际经济规则中的一种,国际法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关切表现在:(1)上述三种建模,每一种模型都或多或少的与国际法关切。要么现在就是国际法,要么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法;(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主力,或者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第一阵营权力,是国际法规范的权力;第二阵营权力是目前尚未取得国际法形式的其它民间权力。本文研究定位:权力专题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与实践。选题不仅具有国际经济法权力理论革新意义,也是切中时要的重大实践问题。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国际层面的权力本身是国际关系,研究国际关系的国际法学是“宏观国际法学”(黄进,2007)。本文用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条约法、“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国内法”(曹建明、陈治东,1999)等材料,阐释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作为基础理论研究,法之理在法外,文章严格以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骨架,重在阐释法背后的理,法外之理围绕法而展开。本文三项任务(也是本文的目的及创新所在):一、理论总结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为理解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提供国际法理性具体:提出并界定相关范畴,梳理相关知识,总结相关理论,阐释国际法规范的经济类权力基本结构等。(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包括: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不管是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还是权力关系的改革者,两类主体都可能涉及到: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相对而言,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其权力关系的原始创始人和权力关系的改革者范围要小一些,一般只可能涉及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当然,也包括一些特殊的单位,如:中国香港,可以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前提下作为权力关系创设的有限主体。实际运行中,国际法规范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创设权力的国际大会;参加该国际大会的有关主权国家和地区会员;国际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国际组织;还有一类在国际大会闭会期间不设常设机构,如77国集团、G20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的创设主体就是该国际大会例会机制本身。需指出,国际大会是国际组织的直接简约形式;而且,国际组织权力模式和国际大会权力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国际组织权力模式的实体权力事项一般都还要通过该组织的成员国大会,国际组织作为常设机构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如果概括介绍,国际权力的直接代表是国际大会,其它的都是国际大会的二级代理人,这些二级代理人除国内法层面的私法主体(自然人和法人)、主权国家之外,在国际层面包括:(1)有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WTO等;(2)非典型治理结构的国际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等,这类国际组织采取略式治理结构,有事直接找缔约国;(3)也可能就是举行一次国际会议,甚至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结果,该情形也是一次国际组织的实践活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主体:一般来说,一个具体的权力关系框架创设出来以后,其应用主体是开放的,只要符合有关规定,自然人以及各种人格化社会组织都可以平等地利用这一权力关系框架。因而,应用主体比创设主体宽泛。如:世界银行旗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其创设主体主要是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国际法主体,权力创设出来后,权力框架的应用则是开放的:只要是符合规定的主体,自然人、法人都可以在该机构提起仲裁。(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内涵:从主体构成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由隐名创设主体(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发起,显名创设主体(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直接代表的权力体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简言之,以上四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涉及:(1)一项具体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权力的隐名创设主体和显名创设主体的构成情况及关联程度,即: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之间的结合模式。(2)在国内法私法主体、主权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四类权力主体中,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是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直接代表。因而,探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主要是探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内外权力结构。(3)外部权力结构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和其隐名创设主体——国内法私法主体和主权国家之间的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简言之,外部权力结构指系统与环境的外部联系。(4)内部权力结构指:在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会议内部,具有相对意义的公权力和私权力的构成情况,以及占主要成份的公权力的基本属性。简言之,内部权力结构指职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外部权力结构可总结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美国捆绑式外部权力结构。两大组织都是加权表决制,美国控制的份额、股份都在确保美国一票否决权的基础之上。基于加权表决制:正向地看,它使美国的话语权最有分量,决策权力集中于美国;反向地看,改革基础权力关系的任何企图还必须征得美国同意。两大组织几乎是美国的私店,除非通过战争,否则很难想象美国会主动让权,因为它事关国际货币发行权这些关键权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权包括:监督、建议、贷款、培训、技术援助、支持改革等。世界银行的职权主要是提供及组织长期贷款、投资等。WTO的内外权力结构关键要素:一国一票制、协商一致、WTO争端解决机构行使的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司法权等,所有这些因素决定,WTO决策机制与主权是一种松散型外部联系。WTO外部权力结构可以这样总结:(1)WTO主要是“多说国家说了算”权力机制,美国和西方国家虽然创设了WTO,但不一定能操纵WTO。(2)WTO权力结构优点:能较好地为大多数国家服务,能较好地不受大国强国操纵;缺点:容易导致意见僵局,多哈回合就是实证。WTO的重要职权:对主权国家贸易争端的裁判权,对主权国家贸易政策的评议权等。(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力的方向”角度看,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具体表现:在主权国家自愿的基础上(欧盟等区域性权力架构不需要“主权国家自愿”),一种来自主权国家之外的力量对主权国家及其国民发挥作用:(1)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监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成员国汇率政策的监视权;(2)对主权国家的行为进行评议,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政策的评议权;(3)对主权国家间的纠纷进行司法裁判,如: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国贸易争端的裁判权等。主权国家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代表个别国家意志。包括两种情形:(1)指主权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要么是合作、要么是博弈,也有可能战争。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国家个体”(饶戈平,2013),一种比国内法私法主体拥有更多法定权力的社会组织。(2)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某些有国际法根据的权力关系,在这些权力关系式中,主权国家和他国私法主体之间也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主体。如: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的投资争端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赋予自然人和法人在国家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提起国际仲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权力特征的两面性:体系内其权力具有纵向性,它可以在体系内对全球分支机构发号施令;体系外它是主权国家国内法的产物,受制于一定的主权国家。如:国际红十字协会,活动遍布全球,但它是依据瑞士民法而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受瑞士民法支配。跨国公司虽然经营战略具有全球性,但它也是国内法的产物,跨哪国受哪国支配。可见: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两类组织虽然具有使主权“格式化”的纵向力量,但整体考量,它们仍然还是“国籍化”的横向力量。典型事例如:一旦战争,主权国家对敌国资产能够马上采取措施,使其服务于一定的主权意志。基于国际组织和国际大会的权力本文称之为球权,区别于国家拥有的主权,也区别于私法主体拥有的私权。球权是主权国家外生纵向权力,代表国际社会一定范围的集体意志。主权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种内生横向权力,主要代表个别国家的意志。文章指出:有别于传统国际经济法东西南北矛盾(横向力与横向力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主权和球权之间的矛盾(横向力与纵向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凸现,并将也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长期存在的、新型的主要矛盾。二、实践反思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立场观点方法反思国际法现有的制度性权力架构,这本身又是对国际法的一种新视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国际法有局限性,国际法总是摆脱不了主权国家的局限。(一)国际法不能有效周延地照应到战后以来飞速变化了的客观现实突出表现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有学者在质疑G20的合法性。(于军,2014)G20峰会源于G20财长会,1999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柏林召开首次G20财长会。2008年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升格召开首次G20峰会,从2009年开始G20每年举行两次峰会,2016年9月G20峰会在我国杭州举行。G20的组成: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共19个国家和欧盟。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85%,占世界总人口近2/3。迄今,G20峰会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一种非正式对话机制,属于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会议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轮值主席国、以及有关专家提供会务秘书支持。会议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合作,促进全球金融稳定和国际经济持续增长。根据现有的国际法,G20峰会在集会依据、会议的国际法主体资格、会议的代表性、会议的造法权能等方面,的确值得推敲,但是,谁也不能否认G20峰会在全球金融危机治理方面比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老牌国际组织更杰出的果断性和有效性。面对始于美国波及欧洲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国际法架构的老牌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至于联合国都束手无策,到是G20峰会等机制及时地发挥了消防员的作用。当前,尽管有学者质疑其合法性,G20峰会事实上已经稳定地充当了全球经济治理在危机救治方面的最高权力机关。分析到此,可见,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引黑格尔的论断: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也都必将是现实的。应当换位思考,不应当推敲G20峰会到底合不合法,而应当推敲一下现行的国际法是否存在问题。问题所在是:作为一种社会逻辑,现行国际法的版本过低,不是G20峰会合不合法。逻辑应当无条件地与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保持一致并为之服务,而不应当用滞后了的逻辑去锁定运动变化的客观现实。“用传统国家的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理解全球化根本行不通,我们需要社会科学和社会分析范式的全球转向,促成全球化条件以及使全球化在各个方面被理解和解释。”(蔡拓、刘贞晔,2014)(二)国际法国字当头,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客观需求全球法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安排了两个专题,分别是: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管的,不管是货币还是汇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平自愿。实质上,它们都是“规则游戏、利益导向、实力说话”,表面上的公平交易掩盖着实质上的巧取豪夺。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的汇率政策,在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经济权力越大的国家越能够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可能获得的利益越多。(张屹山、孔灵柱,2010)以外汇储备为例,外汇储备指主权国家持有的外币。“2010年美元被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1.73%,欧元占25.96%,英镑占3.96%,日元占3.74%,分别为2010年前4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188个国家和地区,未提及的其他货币总计占4.51%”(戴金平、熊爱宗、谭书诗,2012),都可以使用浮动汇率、相同的法律环境、结果公平吗?单凭这一数据,开动印钞机,美国政府可以长期赤字财政;美国公民即使三无也可以通过“次贷”而超前消费;美国的次贷危机还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向境外有序输出。“货币权力国际剪刀差”实际上把美国搞成了世界城市,广大发展中国家沦为世界农村,美国朝野均可坐享其成。难怪乎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曾指出:对美国一般公民而言,国际货币体系的力量,美元的力量,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毫无意义的话,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干。其实,它的后果影响美国所有消费者,工人、农民、工业巨头和金融家。(李泽锐,1997)2、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以TPP、TTIP、TISA(3T协定)为代表,不管特朗普上台后还搞不搞,它是美国曾经搞过的。宏观:TPP和TTIP是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的组成部分,战后美国国家战略目标是建立和维护美国全球霸主地位。TISA是GATS的升级版,美国确认TISA多边化目标,但拒绝中国申请加入谈判,美国争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的霸权意图昭然若揭。微观:3T协定包含三类不同倾向的议题:明显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议题、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议题、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中性议题。实力相差悬殊的主体之间即使平等竞争本身也是不平等,可见:3T协定助推美国霸权,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找市场争权力。举一例: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超过原有的WTO保护水准,也超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保护水准,奥妙何在?知识产权是美国的长项。“根据WTO统计:2014年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3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45.5%,欧盟占30.3%。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输出转让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0.2%,输入费占全球知识产权转让费7.6%”(罗伟、万淑贞,2015)。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在国际上倡导提高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力度。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高精尖技术方面,我国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核心技术主要还是依靠进口。综上可见,国际法规范的权力框架不是最好的,但目前还没有比它更可行的,没有它还不行。三、中国实践阐释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方略,厘清其战略重点和基本思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法理根据主要是国际法,既包括我国遵循国际法既定规则积极作为(权力应用),也包括我国向国际社会贡献有首创精神的“中国声音”(权力创设)。“加大国际法配方”(普京,2015),给国际法补钙,主要依托有力量的主权国家等、更多地参入全球治理。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正是在这一全球大背景下提出,它体现了一个新兴大国的国际担当。(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中国共产党党规规范、国内法规范、国际法规范对此已经做出了明确部署,基本方略:在全球多边层面:(1)争取在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遗产中的影响力,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2)继续提高在G20机制中的影响力。(3)推动建立国际机制,落实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等。在区域层面,致力于建设体现发展中国家价值原则和利益诉求的新体制,主要包括: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自贸区、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二)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本身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理论问题有一定的理论空间和理论回旋余地,本文根据“作为依法治国之法的中国对外关系法”(刘仁山,2016)之具体规定,梳理出了对内对外两个战略重点:对外战略重点是人才建设,对内是深层次改革练内功。1、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事仲裁比诉讼更常用。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仲裁90﹪-95﹪的案件以败诉告终且金额巨大,究其原因,人才是关键,我国现阶段善用国际权力工具的人才不多。人才是最基本的权力资源,人才队伍建立起来了,不光是打国际官司,在贸易、投资、国际金融等各个领域都能使我们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刘东方,2015)2、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欣嫣,2016);“世界上主权国家的经济问题80%是由货币引起的”(李斌,2013)。厘清中央金融改革战略部署,是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键中的关键。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的关键是中央层面的制度再供给:理顺金融产权关系,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等系统配套立法任务。(刘东方,2015)
张端[3](2014)在《南宁市CT科技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更被国有大中型企业纳入了企业管理的日程。但是,我国多数企业,特别是西部中小私企,对员工职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而社会、政府和行业也没有较好的帮助员工,严重制约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本文以南宁CT科技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第一手资料,描述了私企员工职业发展的各种主要路径,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本文还从个人和职业、企业和行业、社会和政府等三大方面分析了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相关各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当前,我国学术界缺少对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特别是中小私企的员工发展路径研究。本论文以南宁CT科技公司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为研究,可以丰富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期望新的视角能带来新的启示。同时,当前职业竞争激烈,很多就业和即将就业的人士对将来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了解,针对员工职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职业发展。
张欧阳[4](2013)在《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网络作为一个技术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超出了技术本身。就社会和政治层面而言,“网络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现实社会的补充,有时甚至超越了现实社会而对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多学者将网络视作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网络鲜明的自由、平等、开放等极具民主性质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对政治话题的兴趣远远大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程度。通过网络平台表达看法、交流观点、发表评论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生活的便捷方式;在网络尤为发达的欧美地区,“电子民主”已经成为现实;政府在制定新政策之前通过网络征集民意以作为参考。种种迹象表明,网络对民主政治的发展的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以此为依据将网络视为民主政治的新的生长点似乎也并不为过。当然网络带给民主政治的也不全是乐观的消息,很多学者也指出了网络对于传统民主社会的破坏力。网络的开放性似乎已经超出了自由的界限,语言暴力、群体极化、协同过滤等现象在网络中比现实中更加严重;网络的去中心化结构被大部分用户视为分散权力的利器,但是相对的,权力的扩散既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对抗,也可能导致相反的情况,即催生出一种技术性的权力专制。然而不论学术观点如何,我们都必须正视网络正在改变世界这样一个事实。网络民主毕竟还是一种新的民主形式,而不等于民主本身。虽然我们不能断言网络民主能否引领世界进入真正的、自我治理的直接民主时代,但是作为一种现实民主政治的补充,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网络民主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结合传统民主理论的观点,对网络民主的概念及核心机制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围绕网络民主这一核心主题,在对网络民主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对网络民主的概念、基础要素、实现途径以及自身缺陷进行全面性的梳理。结合民主理论的有关概念与现实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对权力分配、公民权利以及政治心理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网络民主对现实政治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结果,以及网络民主对现实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第一章主要阐释了网络民主的概念与内涵。网络从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技术。传统的大众传媒容易被权力机关所控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息垄断。网络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组织结构是分散式、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这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摆脱了权力实体的控制,实现了信息的自由流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它提供了民主政治要求的信息以及充分的讨论参与平台,为公民的民主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第二章分析了网络民主的两个基础要素——信息自由与表达自由。信息与表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前提。充分了解信息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自由发表意见,了解他人的意见并与其进行讨论才能形成共识,寻找出最佳路径。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前提条件,那么民主也就无从谈起。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使公民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多元化;网络赋予公民更多的话语权,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言论,或参与到讨论中。更进一步地,信息是一种可分配的资源,在信息时代里,掌握了信息就是掌握了权力。网络实现了权力的分散与重组,建立了新型的权力运行机制。第三章从网络民主的主体——公民——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对公民的主体身份认同的影响。人作为社会属性的身份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定位和行为逻辑,个体对于集体的认同是构成社会体系的基础。传统社会里的身份认同是一种习惯和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过程,人们在外界的规范下建立起符合社会要求的身份定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个体突破了现实社会对于身份认同的约束,允许个体可以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建立个性化的身份认同,用不同的性格特征在网络中行动。人们的身份定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后,消解了原有的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对个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人们不再满足于按照既定的身份轨迹生活,而是意识到自己作为行为主体对社会发生影响的权力和能力。第四章分析了网络民主的现实效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网络民主对于民主政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开放式的讨论空间和制造公共舆论。这两个方面都是通过网络社群实现的。网络利用自身的技术特性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便捷的交流空间,人们以不同的话题中心群体为单位,各自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议题。网络社群中的讨论避免了现实因素对个体意见表达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领域的功能。通过在网络社群中的讨论,人们的意见最终被汇总成为公共舆论,使民众的声音能够被大众所知,并影响到政策的制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入与扩大,以及公民社会的初步培育。第五章分析了网络民主对现实的社会政治造成的破坏。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社会的言论自由的状况,并以此为起点使人类在心灵和身体上都完成了生存空间的拓展。但是这种高度的自由带来的不仅是直接民主或协商民主的兴起,也同样造成了对社会秩序和政治体系的巨大冲击。数字鸿沟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两极分化,群体极化和协同过滤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极端思想的蔓延,而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构可能导致两种相反的权力重组——无政府主义或是新型的集权统治。这些都是当我们期望网络能够实现民主政治的新一轮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周歆捷[5](2012)在《中国IT企业境外上市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2001年,我国加入WTO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我国经济“走出去”。从1992年华晨汽车作为我国第一家境外上市的企业“走出去”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方兴未艾。国外资本市场需要寻找新兴上市资源,而我国国内监管政策也开始松动,种种因素使得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上市融资时机成熟。截止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共掀起了五次上市热潮,而第五次热潮中我国IT企业“独领风骚”。我国IT企业于最近十年迅速崛起,鉴于自身的特殊性,迫切需要解决资金“血液”问题,但由于IT企业在国内缺乏直接融资土壤以及撤出前期风险资本的需要等, IT企业纷纷转向境外通过上市寻求资金出路。而此时,境外上市的国内国外环境也在大大改善。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IT产业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投资所看好,大量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IT产业,我国随着“75号文”的出台对境外融资监管政策也开始松动。在这种十分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下使IT企业赴境外上市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然而,风险总是与收益相伴而来,境外上市在为IT企业带来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潜伏的风险也随之而来。IT企业应做好风险功课,重点关注被资本市场危机“感染”的风险、发行风险、信息披露规制风险、持续融资风险及被国外机构恶意做空的风险,上市后应对好与投资机构和当地媒体的沟通工作,通过其向投资者及社会公众传达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一旦发生意外风险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启动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主动地应对,而不是坐以待毙。总之,IT企业需要练好“内功”,同时,在上市前就应做足风险防范“功课”,对上市过程中及上市后的各种风险应有全面的认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地发展,在促进我国IT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回报投资者。
鄢显俊[6](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刘宁[7](2010)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个新的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正在向中国袭来,这就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之上的服务外包。一方面在中国国内产品贸易的巨大顺差,货币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居民收入提高和全民就业的巨大压力等等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的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同时带来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投入产出比率的不理想,对资源环境的破坏问题非常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增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是否能够在微观层面找到一个理想的产业,通过特定产业的大力发展和其带动作用,在国内积极地解决宏观经济的转型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提高产出比;同时,作为加入WTO的全球分工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像20多年前迎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一样,积极通过政府,企业的多方面合作为全球服务外包向中国的转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又称为研讨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内在要求。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服务外包概念通过政府,媒体的积极介绍正在成为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联的一个词汇。尤其是2007年5月,国务院7号文件全面阐述了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意义、政策方针和措施,第一次在中央经济方针层面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下阶段扩大开放和促进服务业发展重点问题提出来。结合本人多年海外工作生活的实际经验以及领导企业从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亲身经验,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我希望能够通过认真研究服务外包的本质,外延,发展以及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源地以及发包源地的美国情况,了解服务外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民众以及政治的影响就成为把握未来发展方向,了解以及研讨服务外包全球产业转移规律,以及中国如何应该积极做准备的前端工作。进而,通过研究全球服务外包最大承接地印度的产业发展规律,历史发展过程,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总结它的发展特点,经验将对我国目前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最后,通过对我国目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现实,相应理论论述的整理和回顾,以及政策特点的总结,试图指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所需注意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伍正翔[8](2009)在《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因特网”为雏形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宣称了一个“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一片“麦克卢汉”式的为“电的身体”热情歌颂的声音中,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开始掀起了一股“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热潮。从这一背景出发,本文通过对当前有关“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各种理论解读以及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造成当前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应用过程中流于形式化和技术化的主要原因乃我们在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时陷入了“技术工具论”的“陷阱”。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技术哲学、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然后在教育学的视角下对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进行了重新构建,并为其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指明了必要的价值前提以及实践路向。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架构由五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章阐明了基础教育遭遇信息时代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潜藏的原因。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对“信息时代”作了简要的理论述清;然后对我国基础教育所作出的回应进行了理论透析,以及对当前的现状作了批判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当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形式化”和“教育的技术化”。通过理论透析和现实状况的对比分析,论文指出,导致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人们陷入了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之中,过高地估计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又忽视“教育”的本质,忽视了教育的文化特性同信息技术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冲突。论文的第二章从技术哲学和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进行了批判性解读。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从现象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阐明了“技术”的内涵及其特征,并简要梳理了当前技术哲学领域关于技术价值的几种流行观点。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讨论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的内涵,并从媒介生态学(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有关早期电子媒介的价值、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价值,并在最后借用唐·伊德的“技术知觉”的相关观点批判性地阐释了信息技术与人的知觉改变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认为,信息技术并不像乐观者畅想的那样会将人类社会带入无上幸福的天堂,在将“世界”拉近到我们眼前的时候,它也诱使我们丢弃了那真实的、可体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论文的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指出,对于教育的发展而言,信息技术的确具有某种可能性,但他不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论文的这部分首先通过历史考察和教育学的考察分析了教育与广义上的信息技术的关系,并指出作为“社会行动”的教育尤其钟情于“信息技术”。然后,论文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对那种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信息技术,故而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有利于教育发展”的逻辑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目的、教育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论文指出,对于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合理价值定位乃“作为课程”、“作为教育技术”、“作为学习技术”,并且这三种身份对于教育而言都不是基础性的,而是补救性的。论文的第四章指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的实现所应遵循的几个核心价值前提,分别是:批判性的态度、以“人”为本以及信息技术的教育化。论文的这一部分首先通过对那种“非此即彼”的观念进行了批判,并通过对历史上“勒德主义”所蕴含的意义的重新解读,指出,我们首先应在观念上超越“非此即彼”的两极,应以“勒德式的态度”来看待信息技术。然后,论文通过对人的现代性困境以及在信息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困境的分析,指出,作为对人的自由与幸福始终给予终极关怀的教育行动理应帮助人们走出这些困境,但这种教育不是被工具理性浸淫的现代教育,更不是信息化的教育,而是始终“以人为本”的教育。最后,论文的这一部分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实现的另一重要前提便是“信息技术教育化”。论文的第五章阐明了信息技术潜在教育价值实现的实践路向,即它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条件。论文认为,对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而言,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足够的“制度关怀”,即要求这三者有意识地干预或保持孩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除此以外,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的实现也需要我们建立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恰切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机制以及恰切有效的激励机制。
贾建锋[9](2007)在《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直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热门话题。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提升不仅是一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个人在市场经济中不断提高自身价值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在加强,越来越成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从能力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遵循系统性原则,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框架,在此框架之下,沿着知识型企业的个体能力开发、团队能力开发和组织能力开发三条路线展开研究。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5个方面的工作:(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的系统性的研究思路,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与其高度拟合,因此综述更多的是考虑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分析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溯源、内涵发展、主要研究学派以及中西方学者在研究中表现出的差异状况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现状;从不同视角下能力内涵的阐释、能力的分类、能力模型、能力的识别方法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现状;从知识型企业的产生背景、内涵与特征三个方面,系统回顾了知识型企业的研究现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文献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2)提出了一个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框架。传统能力研究中的焦点是个人学习和绩效,认为个人是理解企业绩效的基本单元,而且在个体能力开发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与企业战略的联系,这样会导致准则相关的无效性,即个体能力同企业战略的非相关性。在新的环境中,许多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正在迅速地由层峰式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和流程驱动的形态转变,团队工作成为重要的工作组织形式,因此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分析单元不仅应关注个体,同时还应该关注团队,进而上升到组织的高度。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综合考虑了个体能力开发、团队能力开发与组织能力开发三个层次,从个体能力到团队能力再到组织能力开发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是后一个的基础与前提,而从组织能力到团队能力再到个体能力开发则体现的是知识型企业能力的垂直整合过程,它们三者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了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最终目标是提升知识型企业个体、团队与组织的绩效。同时,强调三个层次的能力开发都必须紧紧依据企业战略开展,即确保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战略的协调匹配,体现了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克服了以往研究准则相关无效性的缺陷。(3)探讨了知识型企业的个体能力开发。在明确界定个体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个体能力的开发主要包括个体能力模型构建、个体能力评价与个体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在个体能力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建立了一个包括知识/技术能力、职位行为能力与基本行为能力在内的面向知识型员工的个体能力模型;采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知识/技术能力维度的具体因素结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得到了职位行为能力与基本行为能力两个维度的具体因素结构。在个体能力评价方面,本文重点采用评价中心与360度评价两种方法对个体能力进行评价。在个体能力提升方面,本文从基于能力的培训、工作中的个体学习与基于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方面提出了提升个体能力的途径与方式。最后,以DR公司为案例背景,分析了DR公司在个体能力开发方面的经验。(4)探讨了知识型企业的团队能力开发。在明确界定团队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中缺少个体能力优势特征定量识别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知识型团队中个体优势特征的识别方法,以指导知识型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能力。该方法是基于群体共识的指标体系和价值取向,在某一比较范围内,从最有利于个体的角度识别其优势特征,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如何提升团队能力是能力开发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团队的组建、团队学习以及团队能力的整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团队能力的途径与方式。最后,以DR公司为案例背景,分析了DR公司在团队能力开发方面的经验。(5)探讨了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能力开发。本文将组织学习引入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能力开发,并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组织学习模型(Integrated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简称IMOL),该模型包括发现、发明、实施、测评、扩散与反馈六个基本阶段和知识库经营,该模型认为,组织学习既应包含结果,也应涵盖过程,强调了过程与结果的集成;同时强调了知识经营的思想;引入了过程域的概念,为知识型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培育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可操作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IMOL,系统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组织能力的开发策略,并通过对DR公司的实地调研,总结了其在组织学习方面的成功经验,在通过案例研究佐证本文提出的IMOL有效性的同时,丰富了中国知识型企业组织学习的案例研究。
李云霞[10](2007)在《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又在战后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去追赶现代文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就,而今天又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比较分析中印这两个有着极大相似性的后起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不尽人意。本文从分析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入手,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期获得新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决定本文必须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整合法。本课题从现代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各种现代化理论的评析,确立中印现代化比较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国的现代化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本文除了对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有机运用之外,还必须对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运用。本文致力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通过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条件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两国现代化具有相对不利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印两国独立后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其起始条件也有所不同。但根据本国国情,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在高度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却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法跨越。然后,根据现代化内容的界定,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关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通过比较两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关于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国家结构、政治构架、政党制度等,总结两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结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不同的政治制度提供不同的现代化国际环境。关于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科技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本文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个以经济为主,同时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若要保持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则各个领域必须能够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正确的战略选择。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现代化,同样,人的现代化也意味着社会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决定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必须转换为人力资本型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观念到行为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才可被称之为现代国家,中印两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发展战略模式和经济体制等分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建国50多年现代化发展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是大大超过印度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无疑是归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印度特有的社会文化制度(如宗教等)。虽然印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但其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谐性和社会稳定方面却有诸多经验可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真学习。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两国现代化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尽快实现社会现代化。
二、比尔·盖茨:IT产业依然乐观 PDA前景光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尔·盖茨:IT产业依然乐观 PDA前景光明(论文提纲范文)
(1)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六、核心概念诠释:新媒介、新媒介产业 |
第一章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韩国互联网科技发展的脉络 |
二、韩国互联网产业应用的径路 |
第二节 韩国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服务及特点 |
一、电子商务(EelectronicCommerce) |
二、社区化电子商务(SocialCommerce;Socialshopping) |
三、家庭电视购物 |
四、互联网视频广告 |
五、物联网 |
第三节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信息通信市场竞争促进政策 |
二、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三、对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 |
第二章 韩国移动新媒介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韩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模拟服务与移动通信的大众化(第一代:韩国从1980年至1990年段) |
二、移动通信时代的进化(1G到4G) |
三、韩国各时代移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
四、韩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实态 |
五、韩国的4G创造的新环境(LTE)与向5G的到来与展望 |
第二节 韩国移动媒体的主流趋势与动向 |
一、以On-demandService(立即响应式服务)为中心的移动媒体产业 |
二、韩国新媒体在MobileOnly(移动独占)时代 |
三、移动APP市场的动向分析 |
第三节 韩国智能媒介的主要增值应用服务 |
一、智能手机 |
二、金融技术(Fintech) |
三、移动办公与智能工作(MobileOffice&SmartWork) |
四、移动云计算 |
五、移动电子商务(Mobilecommerce) |
六、移动游戏 |
七、MobileAppcessory |
第四节 移动广告产业动向分析 |
一、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韩国国内移动广告运营商相关动向 |
三、韩国移动广告的类型与发展 |
四、韩国移动广告市场的展望 |
第三章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第一节 韩国出版产业的现状 |
一、韩国出版流通市场的现状 |
二、韩国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影响韩国出版产业的历史因素 |
一、韩国图书定价策略的标准与细节 |
二、图书定价策略对韩国出版产业的影响 |
三、韩国出版着作权法动向 |
第三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一、韩国数字出版的定义和范畴 |
二、韩国数字出版产业环境与动向 |
三、韩国数字出版研究的现状与课题 |
第四节 韩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 |
第四章 韩国动漫与卡通形象产业 |
第一节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一、韩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韩国动漫产业用户动向 |
第二节 韩国网络漫画“Webtoon”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一、网络漫画(Webtoon)的定义和发展程序 |
二、OSMU(OneSourceMultiUse):创造出漫画之外的附加价值 |
第三节 韩国动漫市场制度政策的建议 |
一、作为韩流内容的网络漫画的地位 |
二、通过向海外市场进军克服韩国国内市场的局限 |
三、作为创造附加收入的核心内容的角色 |
四、韩国动漫产业政策目标 |
第四节 韩国卡通形象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
一、韩国卡通形象产业发展与动向 |
二、各时期卡通形象的变迁 |
三、韩国国内卡通形象的OSMU成功事例 |
四、卡通形象产业的展望及管理战略 |
第五章 韩国数字电视产业 |
第一节 从普通电视到高清及数字电视 |
一、韩国电视发展的脉络 |
二、高清、数字电视的蓬勃兴起 |
第二节 韩国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历程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第三节 韩国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广播通信融合动向与实践 |
三、融合的法律体系 |
第六章 韩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动因 |
第一节 文化立国战略与新媒介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 |
一、韩国文化立国战略的出台 |
二、政府的政策与支持 |
第二节 企业对新媒介产业的敏锐创新与积极投入 |
一、虚拟现实(VR)市场的发展战略:韩国Amway引进的AI“Dreame” |
二、移动游戏市场的规模营销与攻占缝隙市场 |
三、智能机器人(智能型)产业战略 |
四、借助平昌冬奥会,抢占世界5G服务制高点 |
五、以几家大公司为龙头,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条”和“产业链条” |
结语 |
参考文献与书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根据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背景 |
第一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内涵分析 |
一、全球经济治理法语言学分析 |
二、制度性权力法语言学分析 |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界定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外延分析 |
一、基础划分 |
二、宏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
三、微观国际法规范的制度性权力的再划分 |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分析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 |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类别及关系 |
二、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创设主体有关的若干问题 |
三、国际经济组织——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显名创设主体和典型代表 |
第二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基本结构 |
一、国际组织权力基本结构 |
二、全球经济治理三架马车权力结构 |
第三节 权力创设专题分析: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霸权本质析论 |
一、范畴界定 |
二、宏观分析 |
三、微观分析 |
第三章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分析 |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应用概括分析 |
一、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作用点” |
二、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方向” |
三、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力的大小” |
第二节 专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析论 |
一、货币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
二、汇率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分析 |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美元霸权主要特征及改革 |
第四章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形势分析 |
一、中国介入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关系基本情况 |
二、国企在国际做大做强之路基本被封杀 |
三、中国的私权力发育严重不足 |
第二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 |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部署概括分析 |
二、国际部署专题分析:中企海外仲裁逾九成败诉原因及对策 |
第三节 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 |
一、中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内部署概括分析 |
二、国内部署专题分析:上海自贸区金融法制建设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南宁市CT科技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说明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的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理论的综述 |
第三章 南宁CT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常见路径及分析 |
3.1 南宁CT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3.1.1 南宁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3.1.2 IT产业概述 |
3.1.3 南宁IT业私企的基本情况 |
3.2 南宁CT科技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企业环境 |
3.3 南宁CT科技公司员工的基本情况 |
3.4 南宁IT业私企员工职业发展的常见路径 |
3.4.1 技术发展路径 |
3.4.2 综合/协助发展路径 |
3.4.3 销售/管理路径 |
3.4.4 转行发展路径 |
3.5 职业发展路径的比较分析 |
3.5.1 定量比较分析 |
3.5.2 定性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南宁CT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
4.1 个人原因和职业特点是影响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 |
4.1.1 个人原因影响员工职业发展 |
4.1.2 职业特点影响大量员工职业发展 |
4.2 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4.2.1 南宁经济欠发达,IT业处于产业链下游 |
4.2.2 南宁CT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
4.3 其他影响南宁CT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的一般因素 |
4.3.1 南宁市对广西籍员工有很大吸引力 |
4.3.2 不成熟的社会舆论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 |
4.3.3 政府政策缺位影响员工职业发展 |
4.4 综合分析 |
第五章 促进南宁CT科技公司员工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员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5.1.1 员工要多措并举求发展 |
5.1.2 员工要灵活应对职业特点 |
5.2 企业要统筹规划,通过员工发展带动企业发展 |
5.3 行业应整合力量,实现人才培养和共享 |
5.4 社会形成正常舆论氛围 |
5.5 政府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网络民主的理论内涵 |
1.1 民主、技术及其关系 |
1.1.1 技术、媒介与民主的基本概念 |
1.1.2 大众媒介与民主的一般关系 |
1.2 网络的民主属性 |
1.2.1 网络的技术特性 |
1.2.2 网络的民主属性 |
1.3 网络民主的内涵 |
1.3.1 网络民主的概念界定 |
1.3.2 网络民主的一般特性 |
第2章 网络民主的基础——信息与表达自由 |
2.1 信息与民主 |
2.1.1 信息的社会性 |
2.1.2 民主的信息基础 |
2.1.3 网络时代的信息自由 |
2.2 表达自由与民主 |
2.2.1 表达自由的内涵 |
2.2.2 表达自由的民主价值 |
2.2.3 网络时代表达自由的发展 |
2.3 网络时代的权力格局 |
2.3.1 对“信息即权力”的解读 |
2.3.2 网络时代的社会与经济管理 |
2.3.3 网络时代的权力分配:知识即权力 |
第3章 网络民主的主体确立——身份认同 |
3.1 基于社会属性的身份认同 |
3.1.1 身份 |
3.1.2 认同 |
3.1.3 自我 |
3.2 网络中的身份认同 |
3.2.1 网络中的身份识别 |
3.2.2 网络中的自我认同 |
3.2.3 网络认同:多元与兼容 |
3.3 网络中的政治认同 |
3.3.1 网络时代的权力分散 |
3.3.2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众的角色转变 |
第4章 网络民主的实现途径——网络社群 |
4.1 网络社群的涵义 |
4.1.1 社区、社群与网络社群 |
4.1.2 网络社群的形成 |
4.1.3 网络社群的特性 |
4.2 网络社群对民主的影响 |
4.2.1 线上公共领域 |
4.2.2 构建多元化的利益群体 |
4.2.3 培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
4.3 网络社群的现实效应 |
4.3.1 扩大政治参与 |
4.3.2 变革政府管理 |
4.3.3 培育公民社会 |
第5章 网络民主的负面影响 |
5.1 虚拟的身份=虚假的民主? |
5.1.1 数字鸿沟之下的社会分级 |
5.1.2 网络公共领域的非公共性 |
5.2 言论自由——被超越的边界 |
5.2.1 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 |
5.2.2 群体极化 |
5.2.3 协同过滤 |
5.3 无政府与技术专制 |
5.3.1 信息过剩 |
5.3.2 全球网络的背面——无政府主义 |
5.3.3 技术统治的恶果——信息集权 |
结语 网络民主:重建民主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IT企业境外上市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IT 企业特点 |
1.2.1 IT 企业具有创新性 |
1.2.2 IT 企业具有高投入性 |
1.2.3 IT 企业具有高风险性 |
1.2.4 IT 企业具有高技术性 |
1.2.5 IT 企业具有不确定性 |
1.2.6 IT 企业易患“感冒” |
1.3 国外相关研究 |
1.4 国内相关研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 IT 企业境外上市状况分析 |
2.1 IT 企业境外上市现状研究 |
2.1.1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整体情况 |
2.1.2 IT 企业境外上市情况 |
2.1.3 IT 企业境外上市预期 |
2.2 IT 企业境外上市内因 |
2.2.1 IT 企业缺乏直接融资土壤 |
2.2.2 IT 企业内地上市门槛高 |
2.2.3 IT 企业外资身份优势 |
2.2.4 IT 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 |
2.2.5 IT 企业风险资本退出需要 |
2.3 IT 企业境外上市外因 |
2.3.1 IT 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引擎 |
2.3.2 资本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 IT 产业 |
2.3.3 证券化融资占据 IT 资本流动主流 |
2.3.4 国际证券交易所开拓新兴 IT 市场 |
2.3.5 IT 企业境外融资监管政策松动 |
第3章 IT 企业境外上市风险分析 |
3.1 IT 企业境外上市被“感冒”程度更深 |
3.2 IT 企业上市发行风险分析 |
3.2.1 不同上市地点风险分析 |
3.2.2 不同上市模式风险分析 |
3.2.3 不同发行定价风险分析 |
3.3 IT 企业信息披露规制风险分析 |
3.4 IT 企业持续融资风险分析 |
3.5 IT 企业被做空风险分析 |
第4章 IT 企业境外上市的风险规避分析 |
4.1 IT 企业被“感冒”风险规避 |
4.1.1 练好内功,增强免疫能力 |
4.1.2 开源节流,维护健康的财务状况 |
4.1.3 化危为机,主动寻求发展良机 |
4.2 IT 企业上市发行风险规避 |
4.3 IT 企业信息披露违规风险规避 |
4.4 IT 企业持续融资风险规避 |
4.5 IT 企业针对恶意做空风险规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6)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论文提纲和结构 |
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要研究的问题 |
2.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章 服务外包和服务外包产业 |
1.1 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1.1.1 服务的定义和特征 |
1.1.2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
1.1.3 外包和服务外包 |
1.1.4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况 |
1.2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
1.2.1 宏观经济背景 |
1.2.2 微观市场基础 |
1.2.3 物质基础 |
1.3 理论分析基础 |
1.3.1 贸易分工理论 |
1.3.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接发包双方) |
1.3.3 企业并购理论 |
1.3.4 契约理论 |
1.3.5 各理论相互之间逻辑对应关系 |
第2章 美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历程 |
2.1 美国企业外包业务特点 |
2.2 美国社会对服务外包业的争论 |
2.2.1 服务外包的反对意见 |
2.2.2 支持服务外包的意见 |
2.3 关于美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理论探讨 |
2.3.1 国际化商业理论的分析角度 |
2.3.2 国际化扩张理论角度 |
2.4 服务外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2.4.1 新经济泡沫的消失 |
2.4.2 IT外包是大势所趋 |
2.4.3 白领就业机会减少 |
2.4.4 经济增长与低就业率并存 |
2.4.5 美国是IT外包的最终受益者 |
2.5 美国离岸项目阶段分类的特点 |
2.6 服务外包接包地点的选择 |
2.6.1 科尔尼(AT Kearney)——全球服务地点指数 |
2.6.2 翰威特(Hewitt)-外包承接地吸引力评估模型 |
2.6.3 两模型的综合比较 |
2.7 美国服务外包市场对发展我国外包产业的启示 |
2.7.1 美国服务外包市场的成熟过程 |
2.7.2 美国发包业务对中国的要求和启示 |
第3章 印度模式 |
3.1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典型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基本阶段 |
3.1.2 印度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
3.1.3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
3.1.4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新方向 |
3.2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府,企业作用 |
3.2.1 国家政策和政府宏观管理 |
3.2.2 行业协会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
3.2.3 企业能力的培养和中小企业经验 |
3.2.4 印度服务外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3.3 印度外包企业的扩张之路 |
3.3.1 海外并购的现状 |
3.3.2 通过并购加快企业的成长 |
3.3.3 并购的结果和方式 |
3.4 印度模式的问题和原因 |
3.4.1 印度模式的问题 |
3.4.2 主要原因 |
3.5 印度模式对国内外包企业的启示 |
3.5.1 印度软件服务产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 |
3.5.2 竞争是推进国内外包产业发展的动力 |
3.5.3 充满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
第4章 中国外包服务产业的现状 |
4.1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
4.1.1 人力资源优势 |
4.1.2 基础设施优势 |
4.1.3 产业集聚优势 |
4.1.4 跨国公司优势 |
4.1.5 政府高度支持的优势 |
4.2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现状和预测 |
4.2.1 市场总体状况 |
4.2.2 中国服务外包的产业环境 |
4.2.3 软件服务外包市场现状及预测 |
4.2.4 信息技术外包(ITO)市场现状及预测 |
4.2.5 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现状及预测 |
4.3 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市场格局 |
4.3.1 中国对日本服务外包市场的市场格局 |
4.3.2 中国对欧美服务外包市场的市场格局 |
4.3.3 中国服务外包出口区域格局 |
4.4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4.4.1 跨国文化与语言的障碍 |
4.4.2 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
4.4.3 仅集中于服务外包活动中的低端环节 |
4.4.4 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问题 |
4.4.5 知识产权问题 |
4.4.6 地区与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问题 |
第5章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宏观对策和企业决策 |
5.1 发展服务外包的必要性 |
5.1.1 减少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
5.1.2 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 |
5.1.3 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5.1.4 把握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
5.1.5 解决日益迫切的就业问题 |
5.2 借鉴国外经验,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
5.2.1 制度创新:进行制度安排的改良 |
5.2.2 产业政策:推进服务外包企业整合和自主创新 |
5.2.3 制定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实现人才的国际化 |
5.2.4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的国际化 |
5.2.5 政府主导,加强外包国际市场开拓 |
5.2.6 下大力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作 |
5.3 产业协调层面 |
5.3.1 尽快建立类似NASSCOM的强有力的中介机构 |
5.3.2 中国NASSCOM的主要职能 |
5.4 加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
5.4.1 基础管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5.4.2 管理国际化:构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
5.4.3 构筑广泛的社会网络,拓宽接包渠道 |
5.5 大力开展海外并购 |
5.6 配套措施 |
5.7 中国服务外包模式的选择 |
5.7.1 中国具有的独特优势 |
5.7.2 中国服务外包业务选择模式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致谢) |
(8)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人·教育·技术 |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
二、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品格 |
四、主要概念与框架结构 |
五、可能创新与努力空间 |
第一章 问题指向:当基础教育遭遇信息时代 |
第一节 广角概览:信息时代景观 |
一、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 |
二、信息时代的显着特征 |
三、信息时代的危机与问题 |
第二节 理论透析:基础教育的回应 |
一、理论构想:教育的“E托邦” |
二、行动之一:信息技术教育 |
三、行动之二:基础教育信息化 |
第三节 问题凸显:形式化与技术化 |
一、繁荣的假象:技术应用的形式化 |
二、技术滥觞之痛:教育技术化 |
第四节 归因分析:文化冲突与技术盲崇 |
一、文化冲突:技术应用形式化的根源 |
二、技术盲崇:教育技术化的根源 |
第二章 重构基础:信息技术的价值解读 |
第一节 技术的内涵 |
一、什么是技术 |
二、技术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
第二节 技术的价值 |
一、“天使”还是“魔鬼”:技术价值问题的典型争论 |
二、回答一个问题:是技术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
三、超越的可能性立场:芬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 |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内涵 |
一、什么是“信息” |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
三、信息技术的结构、功能与特征 |
第四节 信息技术的价值 |
一、大众媒介: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的争论 |
二、计算机与互联网:民主与监控的二重奏 |
三、改变“知觉”:在人与世界之间的信息技术 |
第三章 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价值判断:教育何以青睐信息技术 |
一、历史考察:传统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
二、教育学考察: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
第二节 价值分析:信息技术的教育价值 |
一、对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之必然适合于教育的批判 |
二、信息技术的潜在教育价值 |
第三节 价值定位:信息技术的身份确认 |
一、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 |
二、作为“教育技术”的信息技术 |
三、作为“学习技术”的信息技术 |
第四章 实践理性: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前提 |
第一节 超越“技术乌托邦”和“技术敌托邦”:勒德式态度 |
一、死胡同:癫狂或消极抵抗 |
二、生机:以“勒德”之名 |
第二节 超越“工具理性”:以“人”为本 |
一、非人:信息时代人的问题 |
二、人的救赎:教育的使命 |
第三节 超越“技术工具论”:信息技术教育化 |
一、信息技术教育化的内涵 |
二、信息技术为何要教育化 |
三、信息技术如何教育化 |
第五章 实践保障: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路向 |
第一节 制度关怀:从学校到家庭以及社会 |
一、为什么需要“制度关怀” |
二、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何实施“制度关怀” |
第二节 条件保障:从硬件到软件到潜件 |
一、建设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
二、建立恰切有效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机制 |
三、建立恰切有效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保持“距离”:教育学如是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形态的转变与知识经济的兴起 |
1.1.2 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 |
1.1.3 世界各国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 |
1.1.4 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获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1.2.2 需要系统给出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框架 |
1.2.3 需要系统探讨提升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技术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关于本研究的重要说明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 |
2.1.1 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溯源 |
2.1.2 人力资源开发内涵的发展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研究学派 |
2.1.4 中西方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的差异 |
2.2 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研究 |
2.2.1 不同视角下能力内涵的阐释 |
2.2.2 关于能力分类的研究 |
2.2.3 关于能力模型的研究 |
2.2.4 关于能力识别方法的研究 |
2.3 知识型企业的研究 |
2.3.1 知识型企业的产生背景 |
2.3.2 知识型企业的内涵 |
2.3.3 知识型企业的特征 |
2.4 现有研究基础对本文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框架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知识型企业 |
3.1.2 知识型员工 |
3.1.3 能力 |
3.1.4 人力资源开发 |
3.1.5 组织学习 |
3.2 研究框架构建 |
3.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知识管理理论 |
3.3.3 团队角色理论 |
3.3.4 组织学习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知识型企业的个体能力开发 |
4.1 知识型企业个体能力的内涵 |
4.2 知识型企业个体能力与企业战略的作用机理 |
4.3 知识型企业个体能力模型的构建 |
4.3.1 现有理论对个体能力模型构建的启示 |
4.3.2 个体能力模型的总体框架 |
4.3.3 个体能力模型的因素结构研究 |
4.4 知识型企业个体能力的评价 |
4.4.1 个体能力评价的原则 |
4.4.2 个体能力评价的方法 |
4.5 知识型企业个体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式 |
4.5.1 基于能力的培训 |
4.5.2 工作中的个体学习 |
4.5.3 基于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 |
4.6 案例分析:DR公司的个体能力开发 |
4.6.1 DR公司简介 |
4.6.2 DR公司个体能力模型的构建 |
4.6.3 DR公司个体能力的评价 |
4.6.4 DR公司个体能力的提升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知识型企业的团队能力开发 |
5.1 知识型企业团队能力的内涵 |
5.1.1 团队对知识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
5.1.2 知识型企业团队能力的内涵界定 |
5.2 知识型团队中个体优势特征的识别方法 |
5.2.1 目标规划模型的修正 |
5.2.2 关于"偏好结局"的选择 |
5.2.3 个体优势特征的识别模型及其求解 |
5.3 知识型企业团队能力的提升途径与方式 |
5.3.1 团队组建 |
5.3.2 团队学习 |
5.3.3 建立团队能力的整合机制 |
5.4 案例分析:DR公司的团队能力开发 |
5.4.1 个体优势特征识别方法在DR公司的应用 |
5.4.2 DR公司团队能力的提升途径与方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能力开发 |
6.1 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能力 |
6.1.1 从企业竞争优势的视角探寻组织能力的内涵 |
6.1.2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研究知识型企业的组织能力开发 |
6.2 知识型企业组织学习模型的构建 |
6.2.1 模型结构 |
6.2.2 模型特点 |
6.3 基于IMOL的知识型企业组织能力开发 |
6.3.1 基于六个基本阶段的组织能力开发 |
6.3.2 基于知识库经营的组织能力开发 |
6.4 案例分析:DR公司的组织能力开发 |
6.4.1 DR公司组织学习的背景 |
6.4.2 DR公司组织学习的三个循环 |
6.4.3 案例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研究的局限 |
7.4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行为事件访谈法(BEI)指南 |
附录2:问卷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1. 科研项目情况 |
2. 获奖情况 |
(10)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关于现代化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五、本文研究的难点、不足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印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中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二、印度现代化的初始条件 |
(一) 内部条件 |
(二) 外部条件 |
三、本章小结 |
(一) 不同的初始条件,无法选择的起点 |
(二) 相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模式 |
(三) 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作用重大 |
第二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Ⅰ:工业化比较 |
一、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
二、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
(一) 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的自强、变法 |
(二) 建国后30 年的工业化 |
(三) 改革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三、印度工业化的发展 |
(一) 殖民统治与印度工业化的起步 |
(二) 尼赫鲁的工业化道路 |
(三) 改革与工业化道路的转轨 |
(四) 印度知识经济的亮点:软件产业 |
四、本章小结 |
(一)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 |
(二) 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 |
(三) 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 |
第三章 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比较Ⅱ:农业现代化比较 |
一、农业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 |
(一) 中国的土地改革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的发展 |
(三) 中国扶贫计划的实施与绩效 |
(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印度的农业现代化 |
(一) 印度的土地改革 |
(二) 印度的农业发展与绿色革命 |
(三) 贫困问题与农村扶贫计划 |
(四) 印度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农村计划 |
四、本章小结 |
(一) 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
(二) 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
(三)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
第四章 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比较 |
一、政治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政治现代化 |
(一)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二)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
(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四)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
(五)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三、印度的政治现代化 |
(一) 殖民统治与议会民主制 |
(二) 印度政治体制的结构 |
(三) 印度政治体制运行的稳定功能 |
(四) 印度的政治民主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 |
(二) 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 |
(三) 政治制度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
第五章 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比较 |
一、关于文化现代化的理论 |
二、中国的文化现代化 |
(一) 中国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中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印度的文化现代化 |
(一) 印度的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 |
(二) 印度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 |
(三) 印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四) 印度世俗化 |
四、本章小结 |
(一) 科技发展是现代化的关键 |
(二) 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三) 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 |
结 语 |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
二、中印两国现代化的优势比较 |
三、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比尔·盖茨:IT产业依然乐观 PDA前景光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国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其动因研究[D]. 河娜(Ha Na). 上海大学, 2018(06)
- [2]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国际法视角分析[D]. 刘东方.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3]南宁市CT科技公司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研究[D]. 张端. 广西大学, 2014(02)
- [4]网络民主的核心要素及现实效应理论分析[D]. 张欧阳. 吉林大学, 2013(08)
- [5]中国IT企业境外上市风险研究[D]. 周歆捷. 湘潭大学, 2012(01)
- [6]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7]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方略[D]. 刘宁. 武汉大学, 2010(10)
- [8]批判与超越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重构[D]. 伍正翔.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9]基于能力的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贾建锋. 东北大学, 2007(05)
- [10]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