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忘了使用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郭笑[1](2021)在《河南偃师方言处置兼被动标记“叫”——兼论“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文中指出偃师方言"叫"既可用作处置标记,也可用作被动标记。文章分别从"叫"字构成处置式和被动式的结构类型、与"叫"字共现成分的句法语义特征、"叫"字的语义套合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并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考察了"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吕雪[2](2021)在《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否定副词“别”的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检索分析,否定副词"别"的偏误率为13.82%。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误用、搭配不当和位置错序等。偏误原因是目的语规则泛化,母语负迁移,以及教材、教学关注度不够。
方黎黎[3](2021)在《李朝后期六种汉语会话教科书趋向动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李朝时代后期的六种汉语会话教科书(《华音启蒙谚解》《你呢贵姓》《骑着一匹》《中华正音》《华音撮要》《关话略抄》)为研究材料,管窥域外汉语资料中趋向动词使用情况。通过描写梳理分析,以深化趋向动词阶段性、地域性发展的认知。本论文首先选取收集李朝后期汉语会话教科书中趋向动词例句并建库;而后根据它们在句子中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内容,从趋向动词单独使用以及作补语的情况出发,着重分析趋向动词在句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再将其与现代汉语中的趋向动词进行纵向比较,试图从一个侧面探索趋向动词的发展情况。绪论部分主要对以往研究学者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所运用的材料及主要方法。本论部分为全篇论文的第一章至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第一章主要是趋向动词的概况,包括趋向动词的范围及分类、趋向动词的性质界定及判断标准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全面检索语料中的趋向动词,加以归纳、整理并进行分类。第二、三章按照分类对简单趋向动词和复合趋向动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力求在域外汉语资料中寻求趋向动词用法上的特殊性。第四章将李朝后期汉语会话教科书中的趋向动词和现代汉语趋向动词进行对比,找出用法上的异同,旨对整个趋向动词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材料线索和帮助。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次研究的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加以展望。
刘卿序[4](2021)在《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的兼类既是汉语教学难点,也是汉语习得难点。动介兼类是兼类中最典型的一类,很多动词不仅具备动词用法,还具备介词用法,并且兼类的介词用法大多是从动词用法衍生而来,动介用法辨析困难,这就给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难度,在习得动介兼类词时出现了大量偏误。本文首先从本体角度分析了“词的兼类”与“动介兼类词”的现象,对兼类词进行了界定“当一个词某一词性的某一词义完全转变成另一词性的用法时且原词性保留”,探讨了动介兼类的成因,确定了动介兼类的划分原则,主要以动词和介词之间语义相关性作为划分标准,将动介兼类词划分为:时空方向类、对象媒介类、比较条件类以及致使被动类,并指出动词与介词词性区分不是简单的实词和虚词的区分。其次通过语言对比发现汉韩动介兼类词词性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且在语义上存在义项差异。再次检索“对韩汉语甲级词偏误分析语料库”,搜集“向、对、比、给”的偏误语料,分别对其动词词性和介词词性进行偏误分析,发现介词偏误多于动词偏误,且动词偏误和介词偏误产生原因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对韩国留学生习得动介兼类词提出以下建议:(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句法、语义及语用三方面帮助学生来区分对兼类词的动词词性和介词词性;(二)教师要善于归纳动介兼类的规律,有针对性地讲解动介兼类词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动介兼类词;(三)教材要对动介兼类词的内容进行注释说明,通过完善词性标注和增加相应习题,让学生掌握动介兼类词的用法,充分发挥教材的解释作用。本研究有利于韩国留学生了解汉语动介兼类词,并能正确运用。
孙圣子[5](2021)在《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结式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法结构,使用频率颇高,倍受国内外汉语语法学家的关注。但由于汉语与俄语的语言体系不同,俄语中并不存在形式对应的表达式。译者和在线翻译软件难以准确地对其分析和翻译,经常出现误译现象。“V着/V成/V好/V得”四类动结式中充当补语的“着、好、成、得”是现代汉语虚义结果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拥有共同义项“完成”,同属于“完成类”虚义动结式的结果补语,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V成/V好/V得”做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代汉语动结式的基础知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四类动结式的词汇语义与句法语义,即比较研究结果补语的词汇语义,确定四类动结式的语义相关性及分类,探寻动结式中动词V的选择情况及其分类;借助汉俄互译实例,分析“V着/V成/V好/V得”的翻译策略,归纳其俄语表达式,总结其俄译规律。作为汉俄翻译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本文有助于推动汉语动结式的研究,有益于汉俄翻译实践活动,能够为建立微型汉俄平行语料库和完善机器翻译等诸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张笑一[6](2020)在《文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文学就是比喻。"它其实是经过论证的一项理论。以我的理解,文学是华丽的装饰。文学不需要太多阅读,文学是你给文字的雕琢。我给一个速成的框架。一句话的单位可以是"主谓宾定状补。"而诗歌的鼻祖《诗经》告诉我们修辞有"赋、比、兴"三种手法。赋,是铺陈,排比等。比,是比喻,比方。兴,是起兴,文章的开始:可
袁毓林[7](2020)在《“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讨论汉语"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句法语义条件,揭示其叙实性漂移的概念结构基础;还构拟了动词"忘记"从叙实动词到反叙实动词,最后演变出反事实条件标记的语法化路径。文章发现,"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跟其宾语小句的现实性相关:当其宾语小句表示现实事态时,表现出叙实动词的特点,即肯定式和相应的否定式都蕴涵其宾语小句为真;当其宾语小句表示非现实事态时,表现出反叙实动词的特点,即肯定式蕴涵其宾语小句为假,而相应的否定式却蕴涵其宾语小句为真。文章指出,动词"忘记"的反叙实意义和情感色彩,为其虚化为反事实条件标记奠定了基础。
韩文羽[8](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龙晓旭[9](2020)在《埃及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以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指出“把”字句是汉语学习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语法点,阿拉伯语并不存在与汉语相对应的“把”字句,使得埃及学生不知道怎么使用“把”字句,此外“把”字句在汉语交际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加之埃及一直是汉语学习的热门地区,故在埃及这种地区对其学生使用“把”字句习得偏误做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针对“把”字句的本体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非常多,但针对母语为阿拉伯语学生的“把”字句习得偏误研究很少。鉴于此研究前提,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结合自己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实习期间收集到的偏误语料,对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埃及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以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作为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统计并分析偏误语料,深入调查他们在“把”字句习得偏误上的表现,发现埃及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上的特点是:在句式的偏误上,埃及学生带补语的“把”字句偏误占比最大;在具体的偏误成分上,状语、谓语、“了”的偏误占比最大;在题型与埃及学生“把”字句各特征的掌握上,造句的偏误率最高。偏误原因一是阿拉伯语语法负迁移,这一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了”字的遗漏、主语的遗漏和状语的错序等,二目的语过度泛化,此类偏误原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谓语动词、补语和状语的过度泛化等,三教师和教材的原因。针对这些偏误出现的原因本文从教师的专业性、教材的科学性和学生积极性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付冉[10](2020)在《魏县方言中反事实语句“忘了”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探究了魏县方言中,用词汇方式表达反事实语句的"忘了"。"忘了"在魏县方言中由于"了"语音形式的差异,因此"忘了"在魏县方言中有三种不同的语法功能,其中"忘了3"就是带有反叙实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它的语义和用法。
二、别忘了使用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忘了使用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偃师方言处置兼被动标记“叫”——兼论“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偃师方言处置标记“叫”的使用特征 |
(一)“叫”字处置式的语义类型 |
1.广义处置式 |
2.狭义处置式 |
3.致使义处置式 |
(二)“叫”字共现成分的句法语义特征 |
1.“叫”的共现成分“NP1”的句法语义特征 |
2.“叫”的共现成分“NP2”的句法语义特征 |
3.“叫”的共现成分“VP”的句法语义特征 |
1)VP是述补结构或包含述补结构的谓词性成分 |
2)VP是其他形式的谓词性成分 |
二、偃师方言被动标记“叫”的使用特征 |
(一)“叫”字被动式的结构类型 |
1. NP1+叫+NP2+VP |
2. NP1+叫+NP2+动宾结构 |
3. NP1+叫+NP2+给+VP |
4. NP1+叫+VP |
5. NP1+否定词+叫+NP2+VP |
(二)与“叫”字共现成分的句法语义特征 |
1.“叫”的共现成分“NP1”的句法语义特征 |
2.“叫”的共现成分“NP2”的句法语义特征 |
3.“叫”的共现成分“VP”的句法语义特征 |
三、偃师方言“叫”字的语义套合 |
(一)同一句中同时使用两个“叫”字 |
(二)“叫”字在同一句中可作不同解读 |
四、处置标记、被动标记“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 |
五、余论 |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否定副词“别”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否定副词“别”的偏误类型 |
(一)遗漏 |
1.“别”的遗漏 |
2.“别+V+了”构式中“了”的遗漏 |
(二)误用 |
1.“别”与“不”误用 |
2.“别”与“没(有)”误用 |
(三)搭配不当 |
1.“别”后误加名词 |
2.“*别要”的错误搭配 |
(四)位置错序 |
(五)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不当 |
二、否定副词“别”的教学建议与思考 |
(3)李朝后期六种汉语会话教科书趋向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对象、范围与材料 |
(四)研究方法 |
一、趋向动词概况 |
(一)趋向动词的产生年代 |
(二)李朝后期汉语会话教科书中的趋向动词 |
(三)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 |
二、李朝后期汉语会话教科书中简单趋向动词分析 |
(一)作谓语的情况 |
(二)作趋向补语的情况 |
三、李朝后期汉语会话教科书中复合趋向动词分析 |
(一)作谓语的情况 |
(二)作趋向补语的情况 |
四、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趋向动词的比较 |
(一)趋向动词范围的比较 |
(二)简单趋向动词比较 |
(三)复合趋向动词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趋向动词例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动介兼类词本体研究综述 |
2.动介兼类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对比分析法 |
3.语料库研究法 |
4.偏误分析法 |
(五)语料来源 |
一、词的兼类与动介兼类词概述 |
(一)词的兼类现象概述 |
1.词的兼类界定与成因 |
2.词的兼类划分原则 |
3.词的兼类类别 |
4.兼类与其他跨类现象的区别 |
(二)动介兼类词概述 |
1.动介兼类词的划分标准 |
2.动介兼类词的类型 |
3.动介兼类词的动介区分问题 |
二、汉语动介兼类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一)动介兼类词“向”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1.动介兼类词“向”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2.动介兼类词“向”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二)动介兼类词“对”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1.动介兼类词“对”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2.动介兼类词“对”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三)动介兼类词“比”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1.动介兼类词“比”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2.动介兼类词“比”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四)动介兼类词“给”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1.动介兼类词“给”作动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2.动介兼类词“给”作介词与韩语同类词语对比 |
三、基于语料库分析偏误类型及原因 |
(一)动介兼类词“向”的偏误类型 |
1.“向”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
2.“向”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
(二)动介兼类词“对”的偏误类型 |
1.“对”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
2.“对”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
(三)动介兼类词“比”的偏误类型 |
1.“比”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
2.“比”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
(四)动介兼类词“给”的偏误类型 |
1.“给”作动词的偏误类型 |
2.“给”作介词的偏误类型 |
(五)习得动介兼类词偏误原因分析 |
1.动介兼类词作动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
2.动介兼类词作介词的偏误原因分析 |
四、韩国留学生习得动介兼类词的教学对策研究 |
(一)让韩国留学生区分开动介兼类词中的动词与介词用法 |
1.从句法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
2.从语义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
3.从语用功能区分动词与介词 |
(二)教师要讲清动介兼类词的知识点 |
1.教师的教学前期准备 |
2.教师的教学方法 |
(三)教材要对动介兼类词的用法重点解释 |
1.教材中动介兼类词的标注 |
2.教材中动介兼类词的相关习题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对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语料来源 |
1.7.1 汉语语料 |
1.7.2 俄语语料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 |
2.1 汉语动结式相关理论概述 |
2.1.1 动结式的句法分析 |
2.1.2 动结式的语义分析 |
2.2 翻译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功能对等理论 |
2.2.2 “信、达、雅”理论 |
2.2.3 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V得/成/好/着”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1 “V得”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1.1 “得”的语义分析 |
3.1.2 “ V得”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1.3 “V得”对动词的选择 |
3.2 “V着”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2.1 “着”的语义分析 |
3.2.2 “V着”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2.3 “V着”对动词的选择 |
3.3 “V成”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3.1 “成”的语义分析 |
3.3.2 “V成”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3.3 “V成”对动词的选择 |
3.4 “V好”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3.4.1 “好”的语义分析 |
3.4.2 “V好”的语义分析及分类 |
3.4.3 “V好”对动词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 |
4.1 “V得”的俄语表达式 |
4.1.1 “V得_1”的俄语表达式 |
4.1.2 “V得_2”的俄语表达式 |
4.2 “V着”的俄语表达式 |
4.2.1 “V着_1”的俄语表达式 |
4.2.2 “V着_2”的俄语表达式 |
4.2.3 “V着_3”的俄语表达式 |
4.2.4 “V着_4”的俄语表达式 |
4.3 “V成”的俄语表达式 |
4.3.1 “V成_1”的俄语表达式 |
4.3.2 “V成_2”的俄语表达式 |
4.4 “V好”的俄语表达式 |
4.4.1 “V好_1”的俄语表达式 |
4.4.2 “V好_2”的俄语表达式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文采(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附录一 |
跟我练写作1 |
跟我练写作2 |
跟我练写作3 |
跟我练写作4 |
跟我练写作5 |
跟我练写作6 |
跟我练写作7 |
跟我练写作8 |
修辞的魅力 |
文采格式化 |
附录二 |
附录三:与文化生谈古籍背诵 |
附录四 |
附录五 |
(7)“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忘记”何以成为表示反事实愿望的标记? |
2. “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及其漂移现象 |
3. 决定“忘记”类动词叙实性的句法语义条件 |
4. 否定句中“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及其条件 |
5. 名词性成分作“忘记”类动词的宾语的叙实性 |
6. “忘记”的叙实性和事实性标记功能 |
(8)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埃及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以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5 研究现状 |
2 埃及学生“把”字句偏误调查与统计分析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回收 |
2.4 语料的来源和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3 埃及学生“把”字句具体偏误类型与特点 |
3.1 埃及学生“把”字句具体偏误类型 |
3.2 从问卷测试各题型看埃及学生对“把”字句各特征的掌握程度 |
4 埃及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原因分析 |
4.1 学习者母语阿拉伯语语法负迁移 |
4.2 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 |
4.3 教师的问题及教材编写的不足 |
4.4 学生存在的问题 |
5 针对埃及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教学建议 |
5.1 教师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性 |
5.2 教材设计要体现科学性 |
5.3 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
6 结语 |
6.1 本文小结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魏县方言中反事实语句“忘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魏县方言中“忘了” |
(一)“忘了1”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
(二)“忘了2”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
(三)“忘了3”的句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
1.“忘了3”带有反叙实性 |
2. 带“忘了3”的句子是违实句 |
3.“忘了3”与“忘了2”的区别 |
三、结语 |
四、别忘了使用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偃师方言处置兼被动标记“叫”——兼论“叫”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J]. 郭笑. 华中学术, 2021(04)
- [2]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否定副词“别”的偏误分析[J]. 吕雪. 汉字文化, 2021(12)
- [3]李朝后期六种汉语会话教科书趋向动词研究[D]. 方黎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韩国留学生汉语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D]. 刘卿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语料库现代汉语动结式“V着/成/好/得”的俄译研究[D]. 孙圣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6]文采[J]. 张笑一.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7]“忘记”类动词的叙实性漂移及其概念结构基础[J]. 袁毓林. 中国语文, 2020(05)
- [8]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9]埃及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研究 ——以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龙晓旭. 暨南大学, 2020(04)
- [10]魏县方言中反事实语句“忘了”探究[J]. 付冉. 今古文创,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