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技术产业化风险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娟[1](2014)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实现其服务社会功能的核心体现。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是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估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样也关系到高校在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然而,目前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效率仍然偏低,这是因为在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与风险因子。因此,如能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建立合理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指标体系,并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估,提出有效的建议与应对措施,必将能为推进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实施向导。进而进一步良好促进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效率与进程。本论文通过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研究,根据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大胆尝试建立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选取三种评估方法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进行对比评估分析,希望在此基础上为推进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实施向导。在文章的最后选取清华大学作为实例,分别利用灰色多层次分析方法、BP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进行对比实证评估,论证模糊神经网络在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中的有效性与优势所在。并在评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控制策略,希望对以后学者的研究能提供一定的向导与借鉴作用。
王荣[2](2010)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内生的高风险,阻碍着现有投融资体制下常规投资的涉足;作为金融制度创新的风险投资,凭借其风险分担机制和管理增值服务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探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农业科技与现代金融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而且对拓展风险投资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技术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研究发达国家风险投资发展历程,认识风险投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内在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实际,研究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如下:一、与国内外一般的风险投资研究状况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研究相当薄弱。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和内在运行机制的研究也较为薄弱。二、国内外实践表明:一方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资金支持,尤其是能够承受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资金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资本,需要寻求高成长性的产业作为其投资场所,而高新技术产业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化的相互吸引和融合是内生的。如果说某一项目的最初融合有可能还是偶然的话,那么双方在某一区域的集中融合则具有必然性。三、依生态系统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由复合的内部组织系统和复合的外部环境系统所构成。风险资本作为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与信用资本交集而成的特殊资本,将风险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联结成有机整体,在内部组织系统中,存在着风险投资者与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三种契约关系,其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是风险投资的核心资产,是风险投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外部环境系统是保证风险投资交易顺利达成所需要的各种外部要素及其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中观创新环境、微观创业环境三个层面:宏观环境可分为经济、文化、政策和法律环境;中观创新环境涉及科技、金融、人才等方面;微观创业环境主要包括中介、高新技术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因素。四、在中国,农业风险投资业的起步虽然比一般的风险投资业发展晚了10年,但依据本人收集的114个农业风险投资的案例发现:中国农业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投资规模稳步上升,投资分布出现阶段后移、投资的行业集中在种植业、投资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投资绩效态势较好,主要表现在创业企业价值增值上;多种退出方式并存,但以股权转让为主体,IPO退出凸现财富示范效应,等等。五、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条件业已具备。主要表现为:丰富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形成的需求拉力;高额的居民储蓄和多元的风险投资机构形成的供给推力;促进融合的第三方粘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的退出通道;先期进入农业的风险投资的示范效应等。与此同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宏观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大多数农业科技园区处于“低需求—低供给”的均衡状态;对农业感兴趣的天使投资人、有农业背景的风险投资家和农业创业企业家三大主体都较缺乏。六、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在宏观政策体系上,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产权保护力度,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和农技推广体制等措施创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通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业预期收益,甚至利用政府的直接投资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以增加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甚至直接充当媒介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在微观创业环境上,主要是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园区的创业环境,为风险投资的聚集创造物质平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打造天使资本、风险资本和孵化资金“多元一体”的风险投资模式;引入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企业孵化器投资主体。在风险投资组织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引导本地富人和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成为天使投资人;二是培养和造就具有金融投资知识、管理经验和科技知识的风险投资家队伍。三是通过塑造农业科技企业家、培植农民创业、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等方式,打造优秀的农业创业企业家群体。
王荣[3](2010)在《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风险投资的实践发展,农业风险投资的理论研究也逐渐从早期的必要性呼吁阶段转向多角度和全面的深入探讨阶段。本文将从农业风险投资的概念特征、必要性、可行性、制约因素、发展思路与对策等宏观视角,农业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及风险管理等微观视角,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投资及实证分析角度,对我国农业风险投资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梳理和评述,并对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薛震[4](2009)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全球性的大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造福子孙后代。能源和汽车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与载体,相互依托、相互支撑。但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煤为主体的消费格局不能满足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是不可持续的。近十余年来,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试验示范的长足进步和科研开发的高端突破,但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产业化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还呈进一步加剧的态势。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特别是笔者所在复旦能源团队已有研究积累和成果的基础上,就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问题尤其是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认知、评估、规避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先行经验和团队实地调研样本的同时,综合运用统计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系统梳理新能源汽车与技术、经济、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着意凝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原则,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全面阐述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与新机遇,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产业化问题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高度交叉、密切关联的多变量、多象限、多元解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仅仅是个开始,也是团队劳作和智慧的一个阶段性结晶,相关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与以往传统上对能源、汽车等问题的研究相比,本论文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做了一些突破和创新。全文共有六章,按照内容划分为三大部分:研究基础与基本原理部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研究基础与基本原理部分涵盖前三章,是全文的基础与依托。通过对前人相关理论的集中展示和团队相关成果的高度浓缩,在阐明本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基础上,标明了本文研究承前启后的起点基线、工具方法、总体框架和主要创新,简述了前人有关风险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相关概念、涵义和边界作出界定,澄清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研究,特别是风险理论在产业实践中的适用性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为后来的评价指标遴选和体系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逻辑依托,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风险识别和诊断进行了铺垫。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全文的核心与支撑。相对于传统汽车,我国甲醇、二甲醚、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要小得多,后发优势显着。当前,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研发突飞猛进,孕育着重大的产业革命,我国存在着技术跨越发展的可能。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需要突破技术上的瓶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需要培养规模化的市场,需要谋求各利益集团的平衡,需要应对跨国巨头的垄断,更需要尽快取得对传统能源汽车的竞争优势……。凡此种种,叠加复合、纷纷繁繁共同构造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系列风险,本文首次将其归纳为技术、市场、资源、政策和系统等五大风险,进而逐一对各类风险从不同角度进行细分、排查,由此尝试性地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工具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验证,构造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第六章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是本论文的独创性和关键点所在。中国能源的实质性忧患存在于20-30年以后,届时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特别是交通燃料消费总量将与美国持平,势必对全球能源资源格局特别是石油资源分配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强调考虑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其变化、转型的长期性,就任何一项新系统、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示范和产业化而言,都要及早安排,否则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潜力、新兴的汽车市场之一,基础设施和发展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因此,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交通能源技术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比发达国家更为易行、更为现实,代价也要小的多。
孙志军[5](2007)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汽车行业,基于改革创新的推动和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高新技术成果大量产出,数量是成倍增长,但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只有市场化、产业化,一项高新技术才有实际意义,实际价值,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生的最终目的,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在理论和实际都很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国外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产业化实证研究。在本论文中,作者对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内容中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与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中,作者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方法,包括应用DEMATEL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协调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中,作者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研究。在本论文中,作者还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框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市场策略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企业组织理论。
刘志迎[6](2006)在《基于效率理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技术产业化及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增长理论、投资理论等相关经济学领域最近20多年来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国家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关注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分别就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风险投资问题、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问题、高技术产业园区建立与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高技术企业发展问题等方面课题作了较多的研究,也有少数学者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绩效作过分析,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并且集中在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多于对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研究,而从效率角度研究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至今还没有人系统做过。本文选择“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理论探讨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增长的机理,主要从效率理论视角来分析影响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因素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状况,揭示影响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以便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生产率及效率理论和方法,从区域和行业两个维度,在对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增长机理及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和效率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层面考察了高技术产业增长的效率问题,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和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及中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测算和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要素生产率,特别是引入非径向和非角度的SBM-DEA模型测算了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变化,并借助于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理论和方法就高技术产业效率的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影响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以下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高技术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成长过程也就是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后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发展的过程。本文提出了高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过程模式以及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两部门×两阶段×三要素模型。通过运用效率理论原理分析高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从理论上探究高技术产业增长受资源投入、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经济性等因素的影响。2.中国高技术产业在1995年到2004年10年中增长迅速,已经在中国制造业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国民经济做出重要贡献。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增长好,占高技术产业的份额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从行业来看,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和电子计算机产业发展较快,是高技术产业中税收的主要贡献行业。3.从区域范围看,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连续10年劳动生产率的最佳实践省份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最差实践省份一直在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4年间是普遍上升的,全国和三大经济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4年间都趋向于自身的稳态,但是各省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从行业内部看,高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最佳实践行业(计算机整机制造业)与最差实践行业(航天器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但是航空器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等措施,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很快,逐渐缩小了与其他行业的差距。从资本生产率来看,虽然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在1995-200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国范围和中部地区有收敛迹象,但东部和西部均没有收敛,表明资本的使用效率在各地区间和各行业内的差距差距仍然存在,仍有扩大倾向。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的增长仍然是全国最好的。高技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资本生产率在1995-200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计算机整机制造业10年来一直名列前茅,而行业内部的资本生产率差距却没有缩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技术产业的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在区域间还是行业间都存在在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的要素生产率都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高技术行业中的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好于其他行业。高技术产业区域集中度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4.从区域静态效率来看,省份和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的TE、PE和SE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TE)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差距不大,中部略高于西部。从时间序列来看,东中西部的技术效率都没有提高,对技术效率的改善不够;从行业静态效率来看,17个小行业的TE、PE和SE差异也较大,高技术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TE、PE和SE最佳,航天航空器制造业最差。从区域的动态效率来看,省份和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东部好于中部,中部好于西部,中部的技术效率变化比东部好,但是技术进步还是慢于东部地区;从行业的动态效率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10年间TFP变化平均水平是是五大行业中最好的,并且技术进步变化的作用大于技术效率变化的作用,这些年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整个领域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总之,东部好于中西部,技术进步贡献大于技术效率的贡献。从高技术产业效率的行业差异和区域差异关系来看,首先,高技术产业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而且集聚度正在不断提高;总体上说,高技术产业效率的行业差异与区域差异关系主要表现在高技术产业在区域集聚程度上,高技术行业集聚度越高,各种效率值也就越高。高技术产业区域集中度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基本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5.从地区和行业角度检验了多种因素分别对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善及最终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从各因素对TFP及构成增长影响的计量结果,我们发现研究与发展支出(R&D)对地区TFP的增长作用显着为正,表明研究与发展支出对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的提高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人力资本的影响也完全符合预期,人力资本通过大量的R&D的支持,消化与吸收高技术产业较复杂的技术,在提高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相应地使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技能“更上一层楼”;资本积累的作用相当明显地表现为正的作用,高技术资本积累对各地区生产率及构成的增长仍然表现出积极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都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国有企业比重也被证明随着民营、外资经济成分的加入有利于高技术产业整体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抓住新产业革命机遇,遵循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完善高技术产业形成和增长机制;在注重高技术产业要素资源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改善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现有技术水平的充分发挥;各区域要找准高技术产业的定位,注重产业集聚,发挥空间集聚效应;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系统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全面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水平等政策含义。
胡军国,李晶[7](2006)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简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以及我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推动农业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罗东明[8](2005)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农业生产从资源约束阶段进入资源与市场双向约束阶段,市场给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一般来讲,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有两个方面特殊性,一是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农业生产量的波动;二是生产者对价格变动反应滞后,农业生产周期长,决定了价值规律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滞后。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风险不仅没有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因素又增加了。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我国农村的又一制度创新,其本质是市场农业多元主体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并以契约为纽带,通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制度变迁的潜在收益得以实现。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推动农业结构转型、提高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技术进步、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分散和规避风险等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农产品市场的不完备性、产业化经营组织的不规范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相关市场主体信用的缺失等,致使产业化经营不仅不能完全解决其风险问题,在某些方面甚至有所放大。基于此,本文拟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进行深入讨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外部特征是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在内的系列化、规模化经营,这有利于分散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增强农户抵抗风险的能力。然而,实施农业产业化不能消除风险,而是将风险外部化,即把农户单独承担的风险转化为联合体分担。为此,要分析特定农业产业化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关合作方风险承受能力、契约的合理性、经营者的素质等,这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加强风险防范必须考虑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与农户之间处于一种松散型的联系之中,虽然“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联系企业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但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桥梁和纽带随时会受到因价格、供求等发生变化所带来的市场风险的冲击而中断,具体表现在企业与农户的合同契约关系缺乏约束机制,单方面毁约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龙头企业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在产品紧俏时,尚能依照合同规定照价足量收购,在产品滞销时,就不惜弃合同规定于不顾,压级压价,甚至拒收,以转嫁风险。而农户由于分散经营,势单力薄,不得不屈从企业,无法保障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农户的“卖方毁约”现象,产品滞销时争相卖给企业,产品紧俏时,农户也会待价而沽,不管有无约定,谁出价高就卖给谁,造成企业的利益受损。在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农产品商品化率低,农户数量庞大,经营规模小,农业仍处
高运孝[9](2005)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革命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步成为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经济发展战略核心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门类逐步齐全,企业群体初步形成。总产值从1993年的446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8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7%。为适应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应对WTO的挑战,应加快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尽管我国大多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已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起点低、规模小,增加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和产品出口份额远低于全国水平;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低;总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渠道单一。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是原因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和工业化进程的客观滞后;观念、体制和运行机制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风险投资机制和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完善。 针对上述情况,本论文首先分析目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从中学习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然后分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并结合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特点,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定位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进行探讨。另外,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产业化,产业化的关键是风险投资,因此论文重点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进行研究。最后,论文对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进行案例研究,并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2003)》提供的资料,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行业竞争力评价,为政府部门在进行产业定位时提供依据。 总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区域的实际,确定有限目标。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形成优势,加快培育生物与制药、新材料、机光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张晓玲[10](2004)在《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园区演绎了科技农业时代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造就了科技农业产业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并将成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复杂的课题,也是一项极富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对其深入研究为有效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共七章,力求全面系统的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特点和类型,归纳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布局,提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原则和标准。 论文第一章导言详细论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国内外科技园区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二章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术创新与技术推广的经济学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前两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三章系统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产业布局与规划及其运行机制。论文第四章是对农业科技园区现实发展绩效的评价,在构筑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选择。第五章在进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国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理。论文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主要研究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战略定位、国际模式借鉴,最后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道路选择。第七章是论文的延续,在以上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深入剖析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从而为理论研究提供经验实证的支撑。 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摒弃了按时间划分科技园区发展历程的传统作法,按照园区成长的逻辑路线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重新划分,将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园区内直接引进国内外农业高新技术、先进设备,从事企业化生产,运用高新技术对优质农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或储藏保鲜,与当地农户基本上没有合作关系;成长阶段,园区带动当地农产生产,不再局限于园区内产业基地的生产,农产与园区之间出现了一种不规范的合作形式;成熟阶段,园区建立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对产业基地及周边农产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辐射扩散、等级扩散、跳跃扩散三种扩散效应,把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给周围地区,园区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2.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技术推广进行了系统分析,将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按他们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排它性和竞争性,分为公共物品(纯)、私人物品和混合品,并比较分析每一种模式对应的市场均衡及改进策略。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义比较模糊,忽略了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的现实,本研究详细阐明了农业科技园区提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可行性及优越性,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推广功能。并明确将农业科技园区界定为一种新型的技术推广模式,着重从经济学视点分析农业科技园区技术推广的作用机制,从而在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上实现了突破。 3.本研究阐述了高新农业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逻辑关系,指出高新农业技术企业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营主体,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风险投资不仅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飞跃发展,而且还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与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和借鉴了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与模式。
二、高技术产业化风险发展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技术产业化风险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2 研究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现状 |
1.3.2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现状 |
1.3.3 风险评估理论研究现状 |
1.3.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4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1.4.1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 |
1.4.2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风险识别理论 |
2.1.1 风险的性质 |
2.1.2 风险识别方法 |
2.2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理论分析 |
2.2.1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模式 |
2.2.2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研究 |
2.3 风险评估方法 |
2.3.1 灰色多层次分析方法 |
2.3.2 BP神经网络(BPNN) |
2.3.3 模糊神经网络(FNN) |
2.3.4 BP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对比研究 |
3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与基本流程 |
3.1.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1.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
3.2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2 评估指标体系的组成 |
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步骤 |
4.1.1 模型构建的总体思路 |
4.1.2 模型构建的基本步骤 |
4.2 评估模型的建立 |
4.2.1 评估模型的网络结构 |
4.2.2 评估模型的参数 |
5 实证研究-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 |
5.1 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现状 |
5.1.1 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成果 |
5.1.2 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研究 |
5.2 基于灰色多层次分析方法的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 |
5.2.1 确定评估灰类及白化权函数 |
5.2.2 评定等级 |
5.2.3 确定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 |
5.2.4 专家评分及灰色综合评估 |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 |
5.3.1 输入节点数 |
5.3.2 输入输出层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
5.3.3 输出层节点数 |
5.3.4 隐含层节点数 |
5.3.5 学习效率η |
5.3.6 MATLAB算法及评估等级 |
5.3.7 网络训练与仿真 |
5.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 |
5.4.1 风险定级 |
5.4.2 数据处理 |
5.4.3 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 |
5.4.4 模糊神经网络的测试 |
5.5 清华大学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5.5.1 三种评估方法的基本步骤 |
5.5.2 模糊神经网络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的优越性 |
5.6 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对策研究 |
5.6.1 鼓励高校主动进行专利技术产业化 |
5.6.2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战略 |
5.6.3 加强校企科技合作,增大企业对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推力 |
5.6.4 设立专业的专利技术产业化服务机构 |
5.6.5 完善专利产业化平台建设,提高实施效率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综述 |
2.1 宏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2 微观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2.3 专题视角下的农业风险投资研究 |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风险投资的融合发展规律 |
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需求特性 |
3.2 风险投资的产业选择倾向 |
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与规模聚集 |
3.3.1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合的必然性 |
3.3.2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生融合 |
3.3.3 风险投资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聚集 |
4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理与运行环境 |
4.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系统及其运行机理 |
4.1.1 风险投资系统的构成要素 |
4.1.2 风险投资系统的运行机制 |
4.1.3 风险投资系统的内部契约关系 |
4.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运行环境 |
4.2.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 |
4.2.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中观环境 |
4.2.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微观环境 |
5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与特性 |
5.1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来源结构 |
5.2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规模与分布 |
5.3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绩效态势 |
5.4 中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退出结构 |
6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6.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有利条件 |
6.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
7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发展策略 |
7.1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宏观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7.1.1 提高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 |
7.1.2 增加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有效供给的宏观政策 |
7.1.3 促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交易实现的宏观政策 |
7.2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区域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1 农业科技园区集成创业环境的优化 |
7.2.2 “多元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 |
7.2.3 “农业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孵化器发展模式 |
7.3 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组织体系的建设 |
7.3.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天使投资人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7.3.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业企业家团队的发展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14 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98 家投资于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外风险投资机构概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
二、关于农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必要性研究 |
三、关于农业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
四、关于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五、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
六、关于农业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研究 |
七、关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
(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风险投资 |
(二) 农业科技孵化器与风险投资 |
(三) 农业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 |
八、农业风险投资发展的实证研究 |
九、农业风险投资研究中的不足及发展方向展望 |
(4)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主要约束与交通转型 |
1.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2.1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2 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 |
1.3 主要的观点与创新 |
2 研究基础与理论综述 |
2.1 研究基础与团队成果 |
2.1.1 前期研究基础 |
2.1.2 团队相关成果 |
2.2 理论综述与前人成果 |
2.2.1 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研究 |
2.2.2 关于风险分类与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新产品的产业化研究 |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
3.1 先行的经验 |
3.1.1 美国 |
3.1.2 日本 |
3.1.3 欧盟 |
3.2 中国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3.2.1 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进步较快,但核心技术尚少 |
3.2.2 试验示范成效显着,但产业化发展尚需时日 |
3.2.3 政府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
4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风险认知 |
4.1 技术风险 |
4.1.1 技术开发风险 |
4.1.2 技术应用风险 |
4.1.3 技术竞争风险 |
4.2 市场风险 |
4.2.1 成本风险 |
4.2.2 需求风险 |
4.2.3 消费者认知风险 |
4.2.4 市场竞争风险 |
4.3 资源风险 |
4.3.1 人才可获得性风险 |
4.3.2 资金可获得性风险 |
4.3.3 燃料可获得性风险 |
4.4 政策风险 |
4.4.1 政策稳定性风险 |
4.4.2 政策连续性风险 |
4.4.3 政策一致性风险 |
4.5 系统风险 |
5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风险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综合评价的方法 |
5.2.1 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 |
5.2.2 确定评价的等级 |
5.2.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5.2.4 权重确定 |
5.2.5 合成计算 |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整理 |
5.4 矩阵计算与结果分析 |
5.4.1 矩阵计算 |
5.4.2 结果分析与政策含义 |
6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 |
6.1 主流方向与发展重点 |
6.1.1 替代燃料汽车的特性与发展重点 |
6.1.2 混合动力车的特征与发展重点 |
6.1.3 燃料电池车的特性与发展重点 |
6.2 主要结论与战略部署 |
6.3 重点领域与优先主题 |
6.4 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 |
6.4.1 政策建议 |
6.4.2 解决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件: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调查问卷 |
后记 |
(5)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含义 |
1.3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与运行机制研究现状 |
1.4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2.1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概念 |
2.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
2.3 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特点 |
2.4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研究 |
3.1 市场需求是推动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根本动力 |
3.2 汽车技术法规积极推动了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
3.3 政府的优惠政策是推动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要动力 |
3.4 政府要加大对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
3.5 大学与科研机构要积极进行汽车行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制与推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 |
4.1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主要条件 |
4.2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框架 |
4.3 本章重点进行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关内容研究 |
4.4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4.5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
4.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筹集机制 |
4.7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机制 |
4.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
4.9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 |
5.1 应用DEMATEL 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
5.2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6.1 我国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6.2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研究 |
6.3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筹集运行机制 |
6.4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人才机制 |
6.5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 |
6.6 我国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汽车行业高新产业化实证研究 |
7.1 我国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证研究 |
7.2 我国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研究 |
7.3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7.4 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 |
7.5 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6 应用协调分析方法的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7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汽车燃料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
7.8 我国汽车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
7.9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 |
7.10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 |
7.11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研究 |
7.12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 |
7.13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机制研究 |
7.14 我国汽车行业乙醇汽油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介机制研究 |
7.1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
8.1 创新点 |
8.2 今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和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效率理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
1.3 工作假说与研究目标 |
1.3.1 工作假说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2 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
2.1 高技术新兴产业形成 |
2.2 高技术创新及高技术产业化 |
2.2.1 有关创新概念的界定 |
2.2.2 高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
2.2.3 高技术产业化实现条件 |
2.2.4 高技术产业聚集式发展 |
2.3 影响高技术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
2.3.1 要素投入或者要素积累因素 |
2.3.2 技术进步因素 |
2.3.3 纯技术效率因素 |
2.3.4 规模效率因素 |
2.3.5 高技术产业成长两阶段模型 |
2.4 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 |
2.4.1 高技术产业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
2.4.2 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
2.5 本章小结 |
3 产业效率与生产率理论及度量方法 |
3.1 效率与生产率理论的发展 |
3.1.1 效率 |
3.1.2 古典经济理论思想与效率论述 |
3.1.3 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论述 |
3.1.4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效率与生产率论述 |
3.1.5 现代经济理论的经济效率论述 |
3.2 效率与生产率的不同表述 |
3.2.1 生产力与生产率 |
3.2.2 宏观效率与微观效率 |
3.2.3 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 |
3.2.4 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
3.3 产业生产率与效率及其几何分解 |
3.3.1 从产出和投入角度考察 |
3.3.2 从规模经济角度考察 |
3.3.3 生产率增长的分解 |
3.4 产业效率与生产率及增长的度量 |
3.4.1 距离函数 |
3.4.2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
3.4.3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分解 |
3.4.4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差异趋势分析 |
4.1 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4.1.1 高技术产业产出指标确定及数据处理 |
4.1.2 高技术产业资本投入指标确定及数据处理 |
4.1.3 高技术产业劳动投入指标确定及数据处理 |
4.2 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 |
4.2.1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 |
4.2.2 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区域差异 |
4.3 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变动趋势分析 |
4.3.1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 |
4.3.2 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收敛性 |
4.4 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行业差异 |
4.4.1 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行业差异 |
4.4.2 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行业差异 |
4.5 高技术产业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与行业差异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5.1 高技术产业(静态) TE、PE 和 SE 区域差异分析 |
5.1.1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 (TE) 水平及差异 |
5.1.2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 (PE) 水平及差异 |
5.1.3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规模效率 (SE) 水平及差异 |
5.1.4 东部、中部和西部的 TE、PE 和 SE 水平及差异 |
5.2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静态) TE、PE 和 SE 差异分析 |
5.2.1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技术效率 (TE) 水平及差异 |
5.2.2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纯技术效率 (PE) 水平及差异 |
5.2.3 高技术产业各行业规模效率 (SE) 水平及差异 |
5.2.4 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 TE、PE 和 SE 水平及差异 |
5.3 中国高技术产业 TFP 变化率(动态)及其分解 |
5.3.1 各省份高技术产业 TFP 变化率及其分解比较 |
5.3.2 各行业高技术产业 TFP 变化率及其分解比较 |
5.4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与行业差异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变量分析 |
6.2 变量选取与回归模型的设定 |
6.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1 分地区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
6.3.2 分行业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基本结论和政策含义 |
7.1 基本结论 |
7.2 政策含义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
2.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缘起 |
2.2.1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和作用 |
2.2.2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的背景 |
2.2.3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生的条件 |
2.2.4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历程 |
2.2.5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2.3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 |
2.3.1 风险释义 |
2.3.2 商品契约组织成为主导形式的理论诠释 |
2.3.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同组织类型的风险分析 |
2.3.4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分类 |
2.3.5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特征(庹国柱,2001) |
2.3.6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机制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评估 |
3.1 风险评估的目的意义 |
3.2 农业产业化风险分析三维立体树模型 |
3.2.1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主体防范 |
3.2.2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社会分摊 |
3.2.3 农业产业化风险的政府防护 |
3.3 农业产业化风险评估模型 |
3.3.1 概括性定量评估 |
3.3.2 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期望效应标准 |
3.4 产业化项目实施前风险模式评估 |
3.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4.2 专家意见评估法 |
3.5 经典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 |
4.1 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政策 |
4.1.1 价格支持政策 |
4.1.2 出口补贴和进口限制政策 |
4.1.3 财税优惠政策 |
4.1.4 农业基本建设投入政策 |
4.1.5 扶持农业科技发展政策 |
4.1.6 运用立法手段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 |
4.2 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制度 |
4.2.1 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 |
4.2.2 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机构 |
4.2.3 政府和社会共同联办的农作物保险集团 |
4.2.4 建立农业合作保险组织 |
4.2.5 国家立法实行强制性保险 |
4.3 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风险防范作用 |
4.3.1 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机制 |
4.3.2 促进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换和生产率的提高 |
4.3.3 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产品的损耗 |
4.3.4 促进了农业资源的优化组合 |
4.4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作用 |
4.5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的具体经验及启示 |
4.5.1 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调控 |
4.5.2 日本的“产、供、销一条龙” |
5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不同市场条件的风险因素分析 |
5.1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风险分析 |
5.1.1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涵义 |
5.1.2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特点 |
5.1.3 农产品集贸市场的风险分析 |
5.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风险分析 |
5.2.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涵义 |
5.2.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
5.2.3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风险分析 |
5.3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析 |
5.3.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涵义 |
5.3.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征 |
5.3.3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 |
5.3.4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风险分析 |
5.4 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风险分析 |
5.4.1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特点 |
5.4.2 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风险分析 |
5.5 农业产业化经营市场风险量化分析 |
6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业保险制度创新 |
6.1 农业保险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 |
6.1.1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6.1.2 商业性农业保险难以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 |
6.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的防范 |
6.1.4 我国农业政策保险发展原则 |
6.1.5 我国农业政策保险组织模式选择 |
6.2 建立农地使用权保险制度 |
6.2.1 建立农地使用权保险的背景 |
6.2.2 建立农地使用权保险的意义 |
6.2.3 建立农地使用权保险的制度设计 |
7 强化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的政府职能 |
7.1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中政府职能分析 |
7.1.1 角色定位 |
7.1.2 职能内容 |
7.2 强化政府在风险防范中的宏观调控手段 |
7.2.1 财政手段 |
7.2.2 金融手段 |
7.2.3 法律手段 |
7.2.4 行政手段 |
7.3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的政策选择 |
7.3.1 建立价格保护制度 |
7.3.2 建立农产品储备体系和风险基金制度 |
7.3.3 建立农业政策性贷款制度 |
7.3.4 建立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7.3.5 加强对以耕地为中心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管理 |
8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 |
8.1 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和制度 |
8.2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 |
8.3 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 |
8.4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制度 |
8.5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
8.6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发布制度 |
8.7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服务体系 |
8.8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管理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9)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框架 |
1.2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1.2.1 高新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
1.2.2 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1.3 中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1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1.3.2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4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位研究 |
2.1 区域政府在定位中应考虑的问题 |
2.2 区域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位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风险投资 |
3.1 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
3.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特征 |
3.3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阶段与融资策略 |
3.3.1 种子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2 导入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3 成长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3.1 早期成长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3.2 加速成长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3.3 稳定阶段的融资策略 |
3.3.4 成熟阶段的融资策略 |
3.4 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3.4.1 融资阶段界面管理 |
3.4.2 投资阶段的界面管理 |
3.4.3 退出阶段的界面管理 |
3.4.4 外部支持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评价 |
4.1 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
4.2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评价方法 |
小结 |
第五章 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探讨 |
5.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制定的原则 |
5.2 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
5.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5.4 对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建议 |
小结 |
第六章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
6.1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 |
6.1.1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6.1.2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6.2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 |
6.3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6.4 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探讨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 |
二、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征 |
三、 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四、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五、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实绩效 |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述 |
二、 相关支撑理论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三、 研究的内容安排 |
四、 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 |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基于技术推广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与特性 |
一、 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
二、 农业技术推广的经济学特性 |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 |
一、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经济学划分 |
二、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与小结 |
一、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
二、 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 |
三、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的布局与产业规划 |
一、 宏观管理: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 |
二、 功能定位:体现层次性 |
三、 区域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
四、 项目选择:体现科技特色和行业特点 |
第三节 农业科技园区系统及运行机制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系统 |
二、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
三、 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 |
第四章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及政策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概况 |
二、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分析 |
四、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与必要性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
一、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 |
二、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三节 农业科技园区管理运行的绩效评价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绩效评价的方法论 |
二、 绩效评价的应用方法之一: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三、 绩效评价的应用方法之二:综合评价法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政策环境选择 |
一、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先决条件 |
二、 完善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政策环境 |
第五章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与风险投资 |
第一节 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与风险投资 |
一、 风险投资:着眼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创新 |
二、 高新农业技术产业: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高风险产业 |
三、 国外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借鉴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 |
一、 农业科技园是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的集合 |
二、 集群企业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
三、 农业科技园区是高新农业技术转化的平台 |
第三节 风险投资:农业科技园区的必然选择 |
一、 高新农业技术企业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 |
二、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离不开风险投资 |
三、 农业科技园区的农业科研体系需要风险投资参与 |
第四节 风险投资与农业科技园区发展 |
一、 我国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二、 我国高新农业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的障碍分析 |
三、 加快引入风险投资,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 |
第六章 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与战略定位 |
一、 农业科技园区的结构功能 |
二、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定位 |
三、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国际模式借鉴 |
一、 关于高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理论与实践 |
二、 高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模式剖析 |
第三节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发展的道路选择 |
一、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开发的技术经济背景 |
二、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项目设计与基本模块 |
三、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战略导向 |
四、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良好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七章 案例分析-武汉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 |
第一节 武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现状评价 |
一、 比较优势 |
二、 业务方向 |
三、 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武汉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
一、 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 |
二、 南湖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未来发展的战略方针与政策措施 |
一、 提高认识、统筹规划 |
二、 积极顺应WTO的挑战 |
三、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提高园区内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
四、 培植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农业企业家 |
五、 市场开拓机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导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技术产业化风险发展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风险评估[D]. 杨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2]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 王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3]我国农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综述及趋势展望[J]. 王荣. 山东经济, 2010(01)
- [4]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风险研究[D]. 薛震. 复旦大学, 2009(12)
- [5]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D]. 孙志军. 天津大学, 2007(04)
- [6]基于效率理论的高技术产业增长研究[D]. 刘志迎.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7]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J]. 胡军国,李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01)
- [8]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D]. 罗东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9]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高运孝. 昆明理工大学, 2005(08)
- [10]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张晓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