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翁牛特旗灌木林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蒋九华[1](2019)在《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为研究对象,为核算和评价该工程实施五年来的生态效益,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北京市地方标准规范,构建了适合评价该工程生态效益的指标体系。基于连续的121个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工程作业设计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和植被多样性保护等6项功能类别14个评价指标,运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类型、林分类型最为全面的2015年典型工程每年度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核算和评价了 2013—2017年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工程在2015—2017年共调节水量4442.69万m3,固土 22.52万t、保肥1.26万t,固碳12.41万t、释氧28.77万t、植被滞尘85.78万t、吸收污染物4221.93t、产生负离子7998.85×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1732.54t;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2.9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和植被多样性保护总价值为11.03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的85%,是该工程三年间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各工程类型中三年间累计生态效益价值为:低效林改造工程3.79亿元、人工造林工程2.80亿元、封山育林工程6.36亿元;各区、林场中,门头沟区、密云区和延庆区是该工程的主要受益区域,三年间生态效益总价值占比44.6%;各林分类型中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价值最高的是油松-侧柏-阔叶混交林,达3.84万元/hm2·a,最低的是灌木林,仅为2.83万元/hm2·a,所有林分类型单位面积年均生态效益平均价值为3.27万元/hm2·a。2013—2017年期间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共调节水量12996.62万m3、固土 67.81万t、保肥3.92万t、固碳35.42万t、释氧81.90万t、滞尘270.49万t、吸收污染物1.51万t、产生负离子量22354.70×1019个、积累营养物质4392.11t;截止到2017年,该工程总生态效益价值为37.68亿元,各年工程的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2.60亿元、4.67亿元、12.95亿元、11.22亿元、6.23亿元;五年间各功能类别累计生态效益价值分别为:涵养水源13.14亿元、固碳释氧12.44亿元、保育土壤1.03亿元、净化大气4.25亿元、积累营养物质0.62亿元、植被多样性保护6.20亿元。该工程五年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为了确保后期工程生态效益,建议适当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完善管护责任制巩固现有建设成果,在后期造林改造过程中注重针阔混交林建设以优化林分结构。
高岩[2](2019)在《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文中提出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和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北方土地沙化和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和构建国家北方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同时,由于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扰动也非常敏感。了解四大沙地植被覆被变化、典型植被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能够为沙区植被建设与恢复、固沙植被的选择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利用1990~2015年的Landsat TM和ETM系列数据资源,选取以嵩属(主要为褐沙蒿Artemisia hlodendron和黑沙蒿Artemisiaordosica)、锦鸡儿属(主要为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和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榆树(Ulmussp.)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优势种的典型植被,研究了其覆被变化情况,评价了植被景观格局的稳定性,并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1990~2015年间,四大沙地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均无显着变化;空间分布上,除科尔沁沙地外,其他三个沙地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区域均大于恶化区域,尤其毛乌素沙地植被改善区域达到80%以上,整体植被覆被呈明显好转趋势。(2)不同沙地典型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不同。四大沙地蒿属灌丛、锦鸡儿灌丛整体连通性增强,景观脆弱度下降,景观格局逐渐稳定。东部沙地(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榆树疏林景观逐渐破碎化,脆弱度不断上升,格局稳定性下降。樟子松林在不同沙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差异较大,天然林为主的呼伦贝尔沙地景观格局较稳定,人工林为主的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景观脆弱度于2005年后逐渐升高。(3)研究期间,四大沙地的年降水量、年生长季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均无显着变化。毛乌素沙地生长季气温呈显着下降趋势,降幅为0.061℃/yr;其他三个沙地生长季气温均呈显着上升趋势,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呼伦贝尔沙地,达到0.091℃/yr。(4)蒿属灌丛和锦鸡儿灌丛的植被覆盖度和景观格局主要受年降水量影响(贡献率q值分别为0.31和0.41),两种灌丛的固沙功能在当前气候条件下能够得到稳定发挥;人为干扰是榆树疏林衰退的主要原因(q=0.34),可通过封禁的方式对其进行必要的保育;樟子松林的景观格局对降水量和生长季气温最为敏感(q=0.24),这可能是其在其他引种区域退化的重要原因。研究建议,在中国北方沙区,应针对不同沙地气候条件制定区别化的植被恢复与保护策略。相应地区应以蒿属和锦鸡儿属植物为主,对榆树疏林应进行严格的封育保护;另外,在生长季气温不断升高的气候条件下,樟子松可能并不适合大面积引种到纬度较低的沙地。
靳孟理[3](2019)在《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工程,工程的目的在于营造复合植被系统提升造林地物种多样性达到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目标。本研究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物种多样性为研究对象,布设121个样地开展调查,探究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类型、造林密度、郁闭度、生物量、抚育措施和立地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类型的相关关系显着,抚育措施的实施对物种多样性有较大影响;(2)运用最大熵模型分析可知影响侧柏纯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立地环境因子是海拔、坡向、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全钾含量,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全钾含量可以显着提高侧柏纯林物种多样性;(3)影响侧柏-阔叶树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立地环境因子是海拔、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坡向、速效氮、速效钾和土壤速效磷含量,选用微地形改造及相应土壤元素提升措施的效果并不显着;(4)影响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立地环境因子是海拔、土壤全磷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坡向和土壤速效氮含量,选用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措施效果一般。
徐安虬[4](2019)在《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国不仅在经济文化层面加强了相互之间交流与合作,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系列的环保研究与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作为生态环境交流的媒介和桥梁,林业信息资料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林业信息资料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译入语读者客观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林业概况,以便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作者认为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我国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研究相对较少。首先,我国林业信息资料的翻译研究在国内刚兴起,相关的翻译研究类的文献并不多。其次,此类文章并未研究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特点,也未提出合适的翻译方法与策略。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指导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并提出个人的拙见。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章节一介绍背景信息,即翻译任务和翻译项目背景;章节二交代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译中、译后修改三个部分。章节三详细阐述了中国林业年鉴中的文化特色词;章节四对语料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认为,在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指导下,通过运用直译,音译,意译翻译策略,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将更好地进行。
陈黔[5](2019)在《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国北方四大沙地灌木覆盖度估算》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曾是风沙危害、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多项大型林业生态恢复工程的开展,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四大沙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剧烈。灌木作为该区域的优势植被对于风沙固定、食品/木材供给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掌握该区域的灌木覆盖情况对于植被生长状况评估及荒漠化监测意义重大,由于当前大尺度、中高分辨率干旱地区灌木覆盖度遥感产品缺失,使得提出一套适用于干旱区沙地灌木覆盖度估算方法迫在眉睫。鉴此,本研究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以Landsat-8地表反射率产品为数据源,结合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和野外调查样点,选取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四大沙地为研究区,开展针对干旱区沙地灌木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首先,深入的解释了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的原理及采样方法,并通过GEE平台完成数据处理流程及相关遥感特征参数的提取。然后,结合本研究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分类回归树(CAR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并对比了三种算法的优缺点。最后,分别构建三种机器学习估算模型并对模型估算精度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Collect Earth作为一款用于土地监测的开源软件,通过联合多个高时空分辨率地图存档,并提出了“增强视觉解译法”以提升样本采集精度,该方法可帮助研究人员通过超高分辨率影像快速采集样本。在地表异质性较强、植被较为稀疏的干旱区沙地,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可以有效地获取地面灌木覆盖度样本数据集,可以将灌木与高大乔木与草本植被进行有效区分,为灌木覆盖度估算奠定了基础;(2)本文基于GEE平台分别构建三种机器学习模型,三种模型均展现了对于四大沙地灌木覆盖度的估算能力。其中SVM模型估测效果最好,估算精度(Estimated Accuracy,EA)达到66.8%,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7.04%,模型确定系数(R2)高达0.93。但SVM模型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在植被以中低覆盖为主的干旱区沙地,模型构造的超平面对高覆盖地区预测能力不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低估。另外两个模型预测能力相对较差,估算精度均为54%左右,其中CART模型和RF模型估算均方根误差分别为9.86%和9.75%,确定系数均为0.72;(3)GEE平台存储了公开可用的全球尺度上近40年的遥感数据,其中包括Landsat、Sentinel、MODIS等国际主要卫星遥感平台数据及其他遥感产品,整个数据存储量达到BP级。通过平台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可完成各种复杂的地图运算,通过即时分布式并行化计算,极大的提高了运算速率。在超级计算机上需要几天或几周完成的数据计算、分析,在GEE平台上仅需几小时便能完成,大大降低了数据计算成本,降低数据冗余度。是今后国家尺度、洲际尺度、全球尺度遥感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平台基础;总体来说,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大尺度、中高分辨率、适用于干旱地区沙地、可与高大乔木和低矮草本区分的灌木覆盖度遥感快速估算的方法,可以对当前缺失大尺度、中等分辨率干旱地区灌木覆盖度遥感产品的现状形成有效补充。
郭宇航[6](2017)在《翁牛特旗中部响水河沿线沙地不同植被覆盖度沙丘的生态水文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科尔沁沙地西缘的翁牛特旗小响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1959年至2015年降雨量特征,并以2015年生长季为降水背景对三种主要固沙群落的土壤水文生态过程进行了观测,基于降雨量、穿透雨、茎干茎流、蒸腾耗水、蒸发量、河流径流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小响水河沿线不同类型沙丘的水文特征、植被的降水再分配特征、冠层蒸腾及土壤蒸发,探讨了不同植被覆盖度沙丘的生态水文效应。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研究区57年的降雨量分析得:逐年降雨量总体表现弱下降趋势,最近17年(1999-2015年)为典型的少雨期,研究区气候呈现愈加干旱的趋势。2015年生长季期间,研究区内大多数降雨事件的特点为短历时、雨强小。(2)小叶锦鸡儿、黄柳、差巴嘎蒿的穿透雨占同期降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4.38%、57.66%和81.68%。小叶锦鸡儿和黄柳的穿透雨量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相似,都是TF外缘冠幅>TF1/2冠幅处>TF近根基处。可以认为灌丛穿透雨空间异质性的变化过程存在一个临界点,当降雨量小于临界点时,冠层结构是影响穿透雨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当降雨量大于临界点时,测量方法的误差及其它随机因素越来越成为主要影响因子。本试验中小叶锦鸡儿、黄柳和差巴嘎蒿的穿透雨空间异质性临界点分别为6mm、9mm和5mm。比较三种灌木实测的茎流量占降雨量的百分比大小:小叶锦鸡儿(4.53%)>黄柳(3.12%)>差巴嘎蒿(2.25%);通过“S”模型模拟得到饱和降雨下三种灌木茎流率稳定值大小关系:小叶锦鸡儿(5.35%)>黄柳(3.92%)>差巴嘎蒿(2.95%)。小叶锦鸡儿、黄柳和差巴嘎蒿的冠层截留量占同期降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5.78%、47.38%和20.72%。三种灌木的截留量和降雨量关系都可用“S”型曲线拟合,得小叶锦鸡儿、黄柳和差巴嘎蒿冠层截留量的稳定值分别为2.65mm、5.24mm、1.91mm。理论上当降雨量无限大时,截留率趋向无穷小。(3)利用LADM法对三种灌木的叶面积进行测算,得到生长季内各灌木叶面积的变化情况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小叶锦鸡儿和黄柳都在7月份达到叶片面积峰值,而差巴嘎蒿是在8月份达到叶片面积峰值。小叶锦鸡儿、黄柳和差巴嘎蒿群落在生长季内蒸腾耗水总量分别为160.19mm、305.39mm和139.53mm。日蒸腾耗水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1.88mm/d、0-3.67mm/d和0-1.5mm/d。(4)不同沙丘类型的粒度都表现出以细砂和中砂为主。粒径<0.1mm的沙粒在不同类型沙丘所占的百分比关系有:流动沙丘(1.29%)<半固定沙丘(2.36%)<固定沙丘(3.78%)。裸沙丘阴坡的干沙层厚度约为9cm,阳坡和丘顶的干沙层厚度约为12cm。(5)以小叶锦鸡儿灌丛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沙丘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对植被作用的响应,得林下各部位土壤含水量在雨后6h、48h、72h的空间变化规律相似,另有土壤水分入渗深度关系:裸地>近根基处>冠幅外缘处>1/2冠幅处。比较三种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得出流动沙丘与半固定沙丘在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相似,都满足水量梯度排序:丘间低地>阴坡>阳坡>丘顶,都在60-80cm土层处达到含水量的峰值,分别为3.47%和3.34%;而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水量梯度排序为:丘间低地>阳坡>丘顶>阴坡,在40-60cm土层处观测到含水量峰值为3.4%。差异的原因除了光辐射热量、风速风力等影响外,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还与植被有关。(6)裸沙丘各部位的蒸发量存在差异,数值上的梯度基本为:丘顶>阳坡>丘间低地>阴坡。不同灌木群落土壤蒸发量的大小关系有: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黄柳>裸沙地。同期水面蒸发量显着高于各类土壤蒸发量。不同沙丘类型的土壤蒸发量梯度: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生长季期间,大气降水对三种灌木群落都存在水分胁迫影响,其中对黄柳群落的胁迫效果最明显,日平均胁迫量较高为1.6758mm。大气降水对黄柳灌丛群落的补给水量较少,降雨量远不能满足黄柳群落的正常耗水量,但黄柳依然可以通过其发达的根系从地下水处获得水分补给,以降低土壤之上的外环境对自身的水分胁迫,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大气降水对小叶锦鸡儿群落的胁迫影响较低,日平均胁迫量0.4669mm;对差巴嘎蒿群落的胁迫影响最低,日均胁迫量仅为0.3198mm,大气降水基本可以满足差巴嘎蒿和小叶锦鸡儿群落的生长。在沙地造林工作中,应尽量选择水量胁迫较小的灌木,如小叶锦鸡儿、差巴嘎蒿,少选择水量胁迫较大的灌木,如黄柳,以减少植物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7)降水对裸沙丘的土壤有很好的补给作用,生长季期间大气对裸沙土壤的补给量246.18mm,占同期降水量的83.79%。流动沙丘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个“储水库”,补给到流动沙丘的水分首先补充沙丘自身的田间持水量,当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水分继续向下渗漏补充进地下水。降水在生长季期间对各类型沙丘的补给水量梯度:裸沙>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8)以“大气-植被-沙丘-河流”为系统进行水分平衡分析。对于植被覆盖度高的固定沙丘,当大气降水量较小时,能够对土壤进行补给的水分很少,且大多无法渗漏至地下潜水层,植物只能利用根系从深层土壤吸收水分以降低土壤之上外环境对其的水分胁迫,短期内会降低沙丘的田间持水量,但沙丘可通过自身土壤的毛管作用从地下水处获得补给,而这样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就会相对减弱,表现出河流水量减少的现象;对于植被覆盖度很低的流动沙丘,降水对土壤的贡献度最大,当降水量较大时,入渗深度可至地下潜水层,从而达到补充地下水的效果,而这样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作用就会增强,会表现出河流水量增多的现象。翁牛特旗东部地区流动沙丘面积比例的降低,使得区域内蓄水面积减少,这减弱了流动沙丘对区域水分平衡及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在沙地综合治理过程中,不应片面强调固沙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度而忽视了流动沙丘在生态系统水分平衡中的正面积极作用。结合本文分析出的降水资源逐年减少的趋势状况,合理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重视流动沙丘在水分平衡中的“缓冲作用”,并非把所有的流动沙丘全部固定了的沙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而应保留一定数量的流动沙丘,以便很好地发挥流动沙丘对区域水分平衡的调节作用。
张蕾[7](2017)在《基于“格局—质量—服务”视角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测度及空间布局优化 ——以营口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土壤退化、淡水资源紧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正逐渐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是区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分析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趋势,并探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合理优化生态空间安全布局,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区域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文以营口市为研究区,从“格局-质量-服务”的视角,对不同时空尺度的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采用生存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分别对生态用地变化过程和景观破碎格局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居民等多主体的生态保护意向及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作用,合理分配区域生态用地,优化生态景观空间格局,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合理有效的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提供有力的支撑。(1)针对现有的生态用地评估方法的未统一性和局限性,提出了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的研究技术方法框架,有选择性地对行政区(市域、镇域)、格网、斑块和不同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地形因素、交通因素和水环境因素)等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全面了解区域生态用地状况,为生态用地的动态监测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支持。首先,采用土地动态度模型和土地转移矩阵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营口市和不同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内的数量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了景观格局指数和邻域规则分别度量景观水平上营口市和不同格网尺度的生态用地景观空间破碎格局和斑块水平上的景观空间破碎过程。1)营口市耕地、林地和水域的面积逐年减少,其中耕地的减少速率较高但减少幅度逐年减少。2)2010年,耕地景观破碎程度最高;而2015年,林地和水域景观破碎程度最高。2000-2015年间,主要的林地破碎过程模式为边缘收缩模式和细分模式。其次,采用了遥感模型和改进的CASA模型分别对生态系统质量参数植被覆盖指数(NDVI)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空间差异性。1)植被覆盖指数最高值集中在7-9月,最小值集中在1月或2月,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而且高值分布于海拔高,坡度大,离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和县道距离较远的区域。2)2000-2015期间,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总体趋势为先减后增,均表现为7-8月较高,依次向两边递减。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积累东南高而西部低,随着时间的变化,从东南向西北逐步推进。从植被类型上看,落叶阔叶林的净初级生产力积累最多。最后,基于整合区域生物量的当量因子法对行政区(市域、镇域)和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和不同类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估,并基于整合斑块邻近效应的当量因子法对斑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量进行了评估。1)营口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的变化趋势为2010年最高,2005年最低。四年均在6-7月时达到至高点,向两边相邻的半月逐步递减。2)从土地覆盖类型上看,林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量最高,水域和耕地其次。3)从不同类别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看,调节服务价值最高。4)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量的分布趋势是东南部和西部偏高,东北部和西南部偏低。5)以斑块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价值变化为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有较强负效应的变化斑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西部,这些区域城市扩张现象较为明显;相反,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功能有较强的正效应的变化斑块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东南部,这些区域的林地资源较为丰富。(2)基于传统统计分析模型的时态局限性,采用生存模型对不同类型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和空间邻域统计模型分别对格网尺度的景观空间破碎格局和斑块尺度的景观空间破碎过程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识别。首先,采用生存模型对生态用地的时空变化过程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识别出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的地形、社会经济和空间邻域影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作用。1)经济发展越快、海拔越高和距县道越远的耕地减少的风险越大,而且高程对耕地的影响作用表现为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在2000-2015年的前期阶段,经济发展、人口密度较低、距国道和省道距离较远或距城市距离较近的区域,林地减少的概率较大,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口增加,林地减少的概率会显着增加。3)在2000-2015年的前期阶段,人口、距国道和县道距离是水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随着时间变化,人口和距县道距离成为水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以林地景观为例,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景观水平上不同格网的生态用地景观空间破碎格局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识别,并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斑块水平上的生态用地景观空间破碎过程的驱动力因素进行了识别。1)高程、坡度、距城市距离、距省道距离和GDP是林地景观破碎格局的主要空间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应在不同时间和格网尺度上是存在着差异的。2)从斑块水平上的景观破碎过程上看,不同的景观破碎过程模式逐渐向地势平坦和海拔较低的区域集中。随距县道距离的增加,不同的林地景观破碎过程模式面积逐渐减少,并慢慢趋近于零。(3)为了满足规划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和空间地理信息的应用,采用多智能体模型,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国土部门、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等)和居民等多方主体的生态保护意向及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等客观要素的影响,以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稳定区域植被覆盖指数和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保护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斑块,加强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重建与恢复等为目的,合理布局区域生态用地。在采用生存模型对地形因素、经济人口因素及空间邻域因素等客观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智能体模型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及居民对生态用地格局、质量和服务的空间决策行为等主观因素对生态用地的影响作用,模拟生态用地空间布局,识别出生态用地减少的区域。耕地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营口市的市域周边,林地减少区域大致分布于东南山地丘陵边缘地带,水域减少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根据生态用地减少的规律,提出生态用地保护的相关规划建议,合理引导生态用地的变化。针对西部沿海的水域,应构建西部海岸绿色屏障,建设沿海的防护林带。针对东南区域的林地资源,应结合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加强植被的生态保护与恢复。针对主要粮食主产区的北部耕地资源区,应划定永久的基本农田,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加强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建设,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
申展[8](2017)在《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对文冠果种质进行评价和筛选,本文广泛收集了全国各地区的文冠果种质资源,基于32个表型特征及23个SSR分子标记,对文冠果群体及种质之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 14个群体文冠果单株的种子表型、油脂成分及生物柴油性状,发现14个群体间种子的性状差异显着;根据这些性状将14个群体分为4组,其中山西永和与甘肃庆阳两个群体的种子生物柴油指标更符合国际标准,因此它们更为适合生产生物柴油;而黑龙江宁安与山西方山的种子在14个群体中相对不适合生产生物柴油。(2)相关性分析发现种子产量指标与生物柴油指标受环境影响很大,而种子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则与环境因素没有明显的关系;含量较低的脂肪酸更具有遗传性,而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则与种子的表型有较强的联系,同时生物柴油性状则受到了遗传与环境的双重影响。根据表型针对性地对脂肪酸成分进行评价,既能完善文冠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信息,又能通过表型筛选促进对脂肪酸及生物柴油性状的选优,这一结论也为今后按照所需要的脂肪酸来选择文冠果的采样地奠定了基础。(3)分析了 143份文冠果种质的种子表型、油脂成分及生物柴油性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关键性状进行了多指标综合筛选,得到4个主成分,根据权重值对关键性状进行整合与评价,进一步计算出143份种质的综合得分,按照10%的比例筛选出了 14份文冠果优良种质,它们的编号及产地为:147(山西永和)、183(内蒙古翁牛特旗)、204(内蒙古翁牛特旗)、158(河南陕县)、197(内蒙古翁牛特旗)、187(内蒙古翁牛特旗)、64(内蒙古翁牛特旗)、162(河南陕县)、221(河南陕县)、75(内蒙古翁牛特旗)、163(陕西志丹)、207(河北承德)、59(内蒙古翁牛特旗)及196(内蒙古翁牛特旗),这些种质为今后的良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4)分子标记研究表明,23个SSR位点共检测出80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4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6、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为0.99、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7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8。位点多态性比例为100%,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1。可以看出,多态性最高的位点为QXH274,拥有高水平的遗传变异。(5)11个群体的文冠果种质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辽宁阜新、内蒙古翁牛特旗、山西方山、新疆乌鲁木齐、河北承德、山西蒲县、河南陕县、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陕西志丹。根据群体间的一致性,将1 1个群体分为3类,并且1 1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6)对138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这些种质分为4类;根据它们在不同引物上扩增出的条带大小绘制了其DNA指纹图谱,这些独特的指纹图谱是区分与鉴定种质的有力依据。(7)采用逐步聚类法,构建了20%的文冠果核心种质,含有种质25份,它们的种质编号为:5、10、12、14、47、50、52、53、56、58、67、68、70、72、87、90、96、113、114、115、135、142、152、169、171;这些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原始种质之间的差异不显着,说明这25份种质能够充分代表原始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8)按照等位基因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PIC值将23对引物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8对核心引物,它们分别为:QBLB51、QXH643、QXHS371、QXH262、QXRB116、QXH365、QXH323以及QXH274;平均每对引物能区分13份种质,共能区分供试种质中的104份,使区分种质的总数量和每对引物区分种质的数量都得到了保证。
王娟[9](2016)在《半干旱区沙地小叶锦鸡儿和黄柳人工灌木林碳汇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此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植被恢复是防治与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半干旱区沙地人工灌木林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中,固碳功能是灌木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大规模种植的沙地人工灌木林因其不同的栽植密度和栽植年限,使其生态功能及碳汇功能也产生了显着的差异。目前森林碳密度的计量及估算方法不同,其计算结果产生了较大差异。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目前还不能将生态系统中多个过程整合在一起来计量森林碳密度。人工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分布并行处理、自适应学习和容错性等优点,使其在机制尚不清楚的高维非线性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中体现出强大优势。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风沙土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和黄柳(Salix gordejevii)两种典型的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研究区内不同栽植密度、不同林龄的前提下,分析了该区两种人工灌木林的固碳功能,并以研究区内样地实测数据为基础数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精华部分—BP神经网络,分别建立了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提供新方法,也为全面评价沙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两种灌木林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灌木层碳密度随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及生态系统碳密度均表现为随林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灌木层年平均碳汇速率随林龄的增加呈现一个由快速增加到缓慢降低的趋势。当小叶锦鸡儿林龄>6a和黄柳>10a时,灌木林需要进行适当的人工抚育措施。(2)小叶锦鸡儿在灌木林生长初期,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表现为:枝>根>叶;随着林龄的增长,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表现为:根>枝>叶。黄柳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表现为:根>枝>叶。草本层各器官碳密度均表现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3)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灌木林各林龄根碳密度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一林龄,栽植密度大的根深大于栽植密度小的根深。在水平方向上,不同栽植密度下各林龄灌木层根碳密度距离标准木中心的距离越远,根碳密度分布越少;其根系分布水平距离随林龄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同一林龄,相同株距下根系水平分布距离表现为大行距>小行距。由于根系在灌木层中占绝对优势,其分布特征可作为合理选择两种灌木栽植密度的依据之一。(4)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年平均碳汇速率随林龄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表现为:小叶锦鸡儿>黄柳。生态系统各层碳库中,土壤层碳密度占绝对优势,均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60%以上;其次是灌木层碳密度;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密度所占比例较少,两者均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1%-2%左右。(5)在研究区当两种灌木林的栽植密度为1m×4m时,生态系统碳密度最优。敖汉旗风沙土区小叶锦鸡儿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519876.15t,黄柳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325708.43t。(6)小叶锦鸡儿BP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在第18个神经元节点数时的R2值最大(R2=0.9943),黄柳BP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在第22个神经元节点数时的R2值最大(R2=0.9936),两个模型的拟合效果、稳定性最好,误差最小,最能够反映出实际情况。确定小叶锦鸡儿和黄柳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网络拓扑结构分别为:15-18-1和15-22-1。文中建立的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BP神经模型的精度均达到99%左右,结果十分理想。故BP神经网络可以作为估测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新方法之一灌木林是该地区的主要人工林树种,栽植小叶锦鸡儿和黄柳时,可优先可虑1m×4m的栽植密度。
汤军[10](2016)在《半干旱区沙地黄柳人工林碳汇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荒漠化是当今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此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全球变暖及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植被恢复是防治与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半干旱区沙地灌木人工林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其中固碳功能是灌木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本文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敖汉旗风沙土区典型灌木黄柳(Salix gordejevi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调查该区域黄柳的栽植密度、立地条件、林龄、平茬年限等资料的前提下,分析了风沙土区黄柳林分的生长状况,对风沙土区主要灌木黄柳的地上生物量模型进行构建、不同林龄的黄柳人工林及平茬后不同年限的固碳效应做了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半干旱沙地主要植被的碳库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为全面评价沙地生态服务功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高碳吸存的灌木林集约经营的管理模式提供借鉴。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中黄柳灌丛的地上最优生物量估测模型方程是以DH(纵断面周长)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方程y=2.193x1.291(R2=0.915,P<0.001),经精度检验(Rs<30%;RM.A<20%)得出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的拟合结果良好。(2)对不同林龄的黄柳人工林植被层的生物量进行研究后得到:在整个林龄序列中植被层的生物量的最优拟合方程为y=-8.501x2+334.47x-812.61,R2=0.968;不同林龄黄柳植被层的生物量主要以灌木层为主体,而草本层所占比例较小;对不同林龄的黄柳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进行研究后得到:林龄为2a到33a的黄柳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变化规律呈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的增长趋势,其最优拟合方程为y=-3.767x2+212.37x+294.59,R2=0.990;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密度的排列顺序均为土壤层>灌木层>林下草本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碳密度均占总碳密度的59.77%以上,且增加的碳密度主要在表土层(0-20cm),而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碳密度所占生态系统的比例较小,两者之和小于5%。(3)对不同林龄(13a,15a,18a,21a)的黄柳人工林进行平茬更新后发现,平茬对黄柳的枝条和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灌丛枝条总数目、长度和基径的平均值都随着平茬后林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不同林龄黄柳灌丛平茬(1-4a)与未平茬灌丛的叶片平均长度、宽度和长宽比例呈显着性差异,其中平茬后(1-5a)生黄柳叶片的平均长度为8.11cm,叶宽平均约为5.39mm,而未平茬叶片平均长为5.84cm,叶片宽平均为2.65mm。不同林龄黄柳灌丛灌木层生物量和密度均以根系为主体,对平茬5a后的黄柳灌木林碳密度与生物量进行研究发现,平茬林龄为18a的黄柳碳密度和生物量值最大;黄柳灌丛地上生物量和碳密度均以枝占主体部分,平茬后枝和叶的生物量生长速度较快,所占灌木层的比例逐步增加,其中21a生黄柳平茬后地上生物量和碳密度增长速率最大,最优拟合方程为y=28.24x1.642,R2=0.987,而根的生长在黄柳林龄为15a时增长最快,不同林龄的黄柳灌木林平茬(1-5a)后地上生物量和碳密度的年增长速率总体上在第4a达到最大,为使林分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同时使林分充分发挥其碳汇功能,应在黄柳灌木林平茬5a后的春季再次进行平茬更新。
二、翁牛特旗灌木林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翁牛特旗灌木林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3.1 森林生态效益的内涵 |
1.3.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理论 |
1.3.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1.3.4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类别 |
1.3.5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1.4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相关研究进展 |
1.4.1 相关研究进展 |
1.4.2 现有研究特点 |
1.4.3 存在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2 气候特征 |
2.3 水文水资源条件 |
2.4 土壤特性 |
2.5 植被情况 |
2.6 社会经济情况 |
2.7 工程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数据采集 |
4.1 指标选取原则 |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3 采集评价指标数据 |
4.4 具体指标计算公式及参数确定 |
4.4.1 指标计算公式 |
4.4.2 指标参数的依据和确定 |
5 典型工程各项生态效益评价—2015年工程 |
5.1 涵养水源效益 |
5.1.1 调节水量 |
5.1.2 净化水质 |
5.2 保育土壤效益 |
5.2.1 固土量 |
5.2.2 保肥量 |
5.3 固碳释氧效益 |
5.3.1 植被固碳 |
5.3.2 植被释氧 |
5.3.3 土壤固碳 |
5.4 净化大气效益 |
5.4.1 植被滞尘 |
5.4.2 植被吸收污染物 |
5.4.3 产生负离子 |
5.5 积累营养物质效益 |
5.6 植被多样性保护效益 |
5.7 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5.7.1 总物质量评价 |
5.7.2 总价值量评价 |
6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6.1 各年工程生态效益 |
6.1.1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3年工程 |
6.1.2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4年工程 |
6.1.3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6年工程 |
6.1.4 工程生态效益一2017年工程 |
6.2 二期工程生态效益总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价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建议 |
7.2.1 讨论 |
7.2.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研究 |
1.2.2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 |
2.5 地质地貌 |
2.6 植被 |
2.7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技术路线 |
3.2.2 典型植被的选择 |
3.2.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2.4 趋势分析和检验 |
3.2.5 景观格局分析 |
3.2.6 影响因子分析 |
4 植被覆被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 |
4.1 研究区植被覆被的空间分布 |
4.2 研究区植被覆被的时间变化特征 |
4.3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
4.3.1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2 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3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3.4 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4.4 小结 |
5 典型植被的景观格局变化 |
5.1 典型植被盖度的变化 |
5.2 基于Fragstats的景观指数变化 |
5.3 景观脆弱度变化 |
5.4 小结 |
6 水热要素变化及其他影响因子分布 |
6.1 水热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2 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6.1.3 各要素年际变异性 |
6.2 其他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特征 |
6.3 各典型植被分布区土地覆盖变化 |
6.4 小结 |
7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7.1 影响因子的选择和分级结果 |
7.2 植被覆被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
7.3 植被景观格局与气候要素的灰度相关分析 |
7.4 小结 |
8 讨论 |
8.1 植被覆被格局变化 |
8.2 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的影响因子 |
9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背景 |
1.2 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多样性的概念 |
2.2 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水文水资源 |
3.1.4 土壤特性 |
3.1.5 植被 |
3.2 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
3.3 森林植被资源状况 |
3.4 水资源利用状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的调查方法 |
4.2.2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 |
4.2.3 统计分析方法 |
4.2.4 最大熵模型 |
4.2.5 ArcGIS空间分析 |
4.2.6 文献资料和平台共享数据 |
4.3 技术路线 |
4.4 本文的创新点 |
5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森林特征的关系 |
5.1 样地位置确定与物种多样性调查 |
5.2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类型之间的关系 |
5.2.1 林分类型划分 |
5.2.2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林分类型间的相关关系 |
5.3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郁闭度之间的关系 |
5.4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造林密度之间的关系 |
5.5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6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物种多样性改造策略 |
6.1 最大熵模型数据采集和样地数据筛选 |
6.1.1 侧柏纯林样地数据筛选 |
6.1.2 侧柏-阔叶树混交林样地数据筛选 |
6.1.3 阔叶林样地数据筛选 |
6.2 最大熵模型模拟精度及结果分析 |
6.2.1 侧柏纯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2.2 侧柏-阔叶树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立地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2.3 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立地条件之间的关系 |
6.3 物种多样性改造策略模拟 |
6.3.1 侧柏纯林的改造措施 |
6.3.2 侧柏-阔叶树混交林的改造措施 |
6.3.3 阔叶林的改造措施 |
7 抚育措施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7.1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补植措施的关系 |
7.1.1 原有树种补植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7.1.2 新树种补植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7.2 割灌、修枝措施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2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ranslation task arrangements |
2.1.2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
2.2 While-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Tools used in the process |
2.2.2 Time control and problem-solving in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Post-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3 Culture-loaded Words in Chinese Forestry Yearbook |
3.1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2.1 Ecologic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2 Materi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3 Social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4 Religious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2.5 Linguistic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
3.3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
Chapter 4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ranslating Culture-loaded Words |
4.1 Free Translation |
4.2 Literal Translation |
4.3 Transliteration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he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5)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国北方四大沙地灌木覆盖度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研究进展 |
1.2.2 乔、灌、草分层覆盖度研究 |
1.2.3 遥感云平台的发展及应用 |
1.2.4 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云平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2.1.3 研究区沙化土地发展历程 |
2.2 研究区数据获取 |
2.2.1 多源遥感数获取 |
2.2.2 野外调查样点获取 |
第三章 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样本库构建 |
3.1 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 |
3.1.1 样本收集器框架结构 |
3.1.2 样方设计及属性设定 |
3.1.3 增强视觉解译 |
3.1.4 四大沙地样本数据库构建 |
3.2 样本数据综合评估 |
3.2.1 影像质量影响 |
3.2.2 影像时效性影响 |
3.2.3 地表覆盖物影响 |
第四章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数据处理 |
4.1 影像数据预处理 |
4.1.1 影像筛选 |
4.1.2 NDVI最大合成 |
4.2 遥感特征参数提取 |
4.2.1 光谱信息提取 |
4.2.2 植被指数提取 |
4.2.3 地形因子提取 |
4.2.4 气候参数提取 |
第五章 机器学习算法估算灌木覆盖度 |
5.1 使用数据 |
5.2 研究方法 |
5.2.1 分类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算法 |
5.2.2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 |
5.2.3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算法 |
5.3 不同算法分析 |
第六章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灌木覆盖度估算 |
6.1 估算变量选择 |
6.1.1 影像数据一致性分析 |
6.1.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2 灌木覆盖度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及应用 |
6.2.1 分类回归树(CART)估算模型 |
6.2.2 随机森林(RF)估算模型 |
6.2.3 支持向量机(SVM)估算模型 |
6.3 模型精度验证 |
6.3.1 估算精度评价 |
6.3.2 模型精度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Collect Earth样本收集器采样 |
7.1.2 机器学习模型灌木覆盖度估算 |
7.1.3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大尺度估算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致谢 |
(6)翁牛特旗中部响水河沿线沙地不同植被覆盖度沙丘的生态水文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冠层水分平衡 |
1.2.2 沙丘水文特征 |
1.2.3 植物群落蒸散 |
1.2.4 区域水量平衡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的降雨特征 |
1.3.2 降水在植被层次的再分配特征 |
1.3.3 不同类型沙丘的生态水文特征 |
1.3.4 不同尺度下的区域水分平衡 |
1.4 本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水文概况 |
2.1.3 土壤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及样方布设 |
2.2.1.1 不同类型沙丘及河段的选择 |
2.2.1.2 样方的选择 |
2.2.2 气象数据观测与处理 |
2.2.2.1 数据来源及观测 |
2.2.2.2 气象数据处理 |
2.2.3 冠层截留的观测 |
2.2.3.1 降雨数据的观测 |
2.2.3.2 灌木冠层结构的观测 |
2.2.3.3 穿透雨的观测 |
2.2.3.4 茎干茎流量的观测 |
2.2.4 蒸散发的观测 |
2.2.4.1 蒸腾耗水的观测 |
2.2.4.2 土壤蒸发的观测 |
2.2.5 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测定 |
2.2.6 水分平衡方程的建立 |
3 研究区的降雨特征 |
3.1 不同年际尺度的降水特征分析 |
3.1.1 逐年降水量波动特征 |
3.1.2 降水量的5年滑动平均值波动特征 |
3.1.3 降水量的10年平均值变化特征 |
3.2 生长季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
3.2.1 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
3.2.2 生长季降水量月动态特征 |
3.3 小结 |
4 降水在植被层次的再分配特征 |
4.1 灌丛穿透雨特征分析 |
4.1.1 灌丛穿透雨量与降雨量关系 |
4.1.1.1 小叶锦鸡儿灌丛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1.2 黄柳灌丛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1.3 差巴嘎蒿穿透雨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2 灌丛穿透率与降雨量关系 |
4.1.2.1 小叶锦鸡儿灌丛穿透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2.2 黄柳灌丛穿透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2.3 差巴嘎蒿灌丛穿透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
4.1.3 穿透雨在灌丛下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4.1.3.1 穿透雨在小叶锦鸡儿林下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4.1.3.2 穿透雨在黄柳林下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
4.2 灌丛茎流特征分析 |
4.3 灌丛冠层截留特征分析 |
4.4 小结 |
5 三种主要固沙群落的蒸腾耗水特征 |
5.1 灌丛群落的叶面积测定 |
5.2 主要灌丛群落的蒸腾耗水量估算 |
5.3 小结 |
6 不同类型沙丘的生态水文特征 |
6.1 沙丘不同部位土壤粒度 |
6.2 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特征 |
6.2.1 流动沙丘的土壤含水率变化 |
6.2.1.1 流动沙丘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变化 |
6.2.1.2 裸沙丘的干沙层特征 |
6.2.2 半固定沙丘的土壤含水率变化 |
6.2.2.1 半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土壤含水率 |
6.2.2.2 沙丘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对植被冠层作用的响应 |
6.2.3 固定沙丘的土壤含水率变化 |
6.3 不同类型沙丘的蒸发特征 |
6.3.1 裸沙丘的蒸发特征 |
6.3.2 固定沙丘灌木群落土壤的蒸发特征 |
6.4 小结 |
7 不同尺度下的区域水分平衡 |
7.1 不同群落及裸沙丘的水分平衡 |
7.1.1 不同群落的水分平衡 |
7.1.2 裸沙丘的水分平衡 |
7.2 不同类型沙丘水分平衡的初步估算 |
7.3 翁牛特旗东部地区水分平衡初步分析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格局—质量—服务”视角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测度及空间布局优化 ——以营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用地时空变化 |
1.3.2 生态用地变化驱动力 |
1.3.3 生态空间布局优化 |
1.3.4 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选择与数据处理 |
1.5.1 研究区概况 |
1.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1.6 本章小结 |
2 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及布局优化的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生态用地概念 |
2.1.2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内涵 |
2.1.3 生态系统质量内涵 |
2.1.4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
2.1.5 格局、质量和服务功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反规划理论 |
2.2.4 人地协调理论 |
2.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 主要技术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2.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2.3.3 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评估 |
2.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2.3.5 空间回归模型 |
2.3.6 生存模型 |
2.3.7 多智能体空间决策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用地“格局-质量-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基于“格局-质量-服务”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 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模型 |
3.3.1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分析模型 |
3.3.2 生态系统质量评估模型 |
3.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3.4 营口市生态用地“格局-质量-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1 营口市生态用地空间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2 营口市生态系统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4.3 营口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空间格局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1 自然环境要素对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影响 |
4.2.2 社会经济要素对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影响 |
4.2.3 土地政策对生态用地时空变化影响 |
4.3 生态用地空间格局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 |
4.3.1 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过程驱动力分析的生存模型(SA) |
4.3.2 景观空间格局驱动力分析的空间回归模型(SR) |
4.4 基于空间格局的营口市生态用地时空变化驱动力分析 |
4.4.1 基于生存模型的营口市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过程驱动力分析 |
4.4.2 基于空间统计模型的营口市生态用地景观破碎格局驱动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智能体“格局-质量-服务”决策的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
5.1 引言 |
5.2 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框架及要素 |
5.2.1 多主体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基本框架 |
5.2.2 决策环境要素 |
5.2.3 决策主体 |
5.3 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智能体模型 |
5.3.1 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智能体模型的情景分析 |
5.3.2 基于生存模型的决策环境要素分析 |
5.3.3 基于“格局-质量-服务”的多智能体决策行为 |
5.3.4 基于多智能体决策行为的综合决策 |
5.4 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营口市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 |
5.4.1 数据处理 |
5.4.2 模型的实现 |
5.4.3 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分析 |
5.4.4 生态用地空间保护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综述 |
1.1 文冠果的研究进展 |
1.1.1 文冠果的引种与分布 |
1.1.2 文冠果果实的成分 |
1.1.2.1 蛋白成分 |
1.1.2.2 化学成分 |
1.1.2.3 药用成分 |
1.1.2.4 营养成分 |
1.1.3 文冠果油的提取工艺 |
1.1.3.1 生物柴油 |
1.1.3.2 食用价值 |
1.1.3.3 籽油提取 |
1.1.4 文冠果分子水平研究进展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2.2.1 形态学水平 |
1.2.2.2 分子水平 |
1.2.2.3 其它方面 |
1.2.3 形态学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 SSR分子标记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3 核心种质的构建 |
1.3.1 核心种质概述 |
1.3.2 构建核心种质的方法 |
1.3.3 核心种质的功能 |
1.3.4 核心种质在植物研究中的现状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性状遗传变异研究及优良种质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2.1 种子表型测定 |
2.1.2.2 种子含油率测定 |
2.1.2.3 种仁油脂肪酸成分及含量测定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群体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
2.2.1.1 14个群体之间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
2.2.1.2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油脂性状变异分析 |
2.2.1.3 14个群体之间种子生物柴油性状变异分析 |
2.2.1.4 14个群体间种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1.5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性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1.6 14个群体之间种子性状的聚类分析 |
2.2.2 优良种质选择 |
2.2.2.1 143份文冠果单株的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
2.2.2.2 143份文冠果的性状选择 |
2.2.2.3 143份文冠果的性状评价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14个文冠果群体种质的性状变异 |
2.3.2 14个文冠果群体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
2.3.3 文冠果优良种质选择 |
3. 文冠果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核心种质的构建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DNA提取 |
3.1.3 SSR引物及PCR扩增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结构分析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2.4 核心种质的构建与评价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文冠果群体内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
3.3.2 文冠果种质遗传多样性 |
3.3.3 文冠果核心种质的构建 |
4. 文冠果种质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SSR核心引物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SSR引物及PCR扩增 |
4.1.4 数据分析 |
4.1.5 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估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引物的大小及编码 |
4.2.2 文冠果种质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
4.2.3 SSR核心引物的初步筛选 |
4.2.4 SSR的核心引物的确定 |
4.2.5 不同引物组合对种质的区分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SSR用于构建分子身份证 |
4.3.2 核心引物的选择与评价 |
4.3.3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 |
4.3.4 分子身份证的可扩充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半干旱区沙地小叶锦鸡儿和黄柳人工灌木林碳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被碳储量的研究方法 |
1.3.2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物量研究进展 |
1.3.3 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碳储量及土壤储量研究进展 |
1.3.4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碳储量与林龄的关系 |
1.3.5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碳储量与栽植密度的关系 |
1.3.6 干旱半干旱区小叶锦鸡儿和黄柳研究现状 |
1.3.7 人工神经网络概况及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土壤 |
2.5 植被分布特征 |
2.6 森林资源概况 |
2.7 敖汉旗风沙土区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和黄柳人工林资源概况 |
2.7.1 小叶锦鸡儿人工林资源概况 |
2.7.2 黄柳人工林资源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两种人工灌木林固碳功能研究 |
3.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 |
3.3 研究方法 |
3.3.1 林龄和栽植密度的确定 |
3.3.2 样地的设置与调查 |
3.3.3 人工林固碳功能的研究方法 |
3.3.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人工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4 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固碳功能研究 |
4.1 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固碳功能分析样地统计 |
4.2 灌木层碳库特征 |
4.2.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叶碳密度 |
4.2.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枝碳密度 |
4.2.3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根碳密度 |
4.2.4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分配 |
4.2.5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碳密度 |
4.2.6 各林龄灌木层年平均碳汇速率 |
4.3 草本层碳库特征 |
4.3.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地上部分碳密度 |
4.3.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地下部分碳密度 |
4.3.3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各器官碳密度分配 |
4.3.4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碳密度 |
4.4 凋落物层碳库特征 |
4.5 土壤层碳库特征 |
4.5.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土壤层碳密度 |
4.5.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各层土壤碳密度 |
4.5.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他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4.6 生态系统碳库特征 |
4.7 生态系统年平均碳汇速率 |
4.8 敖汉旗风沙土区小叶锦鸡儿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
4.9 小结 |
5 黄柳人工林固碳功能研究 |
5.1 黄柳人工林固碳功能分析样地统计 |
5.2 灌木层碳库特征 |
5.2.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叶碳密度 |
5.2.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枝碳密度 |
5.2.3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根碳密度 |
5.2.4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各器官碳密度分配 |
5.2.5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灌木层灌木层碳密度 |
5.2.6 各林龄灌木层年平均碳汇速率 |
5.3 草本层碳库特征 |
5.3.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地上部分碳密度 |
5.3.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地下部分碳密度 |
5.3.3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各器官碳密度分配 |
5.3.4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草本层碳密度 |
5.4 凋落物层碳库特征 |
5.5 土壤层碳库特征 |
5.5.1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土壤层碳密度 |
5.5.2 不同栽植密度各林龄各层土壤碳密度 |
5.5.3 土壤层有机碳密度与其他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5.6 生态系统碳库特征 |
5.7 生态系统年平均碳汇速率 |
5.8 敖汉旗风沙土区黄柳人工林碳储量 |
5.9 小结 |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 |
6.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及其模型研究 |
6.1.1 BP神经网络的软件实现 |
6.1.2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6.1.3 BP神经网络的算法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6.2.1 模型数据选择 |
6.2.2 数据处理 |
6.2.3 BP神经网络预算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基本步骤 |
6.2.4 指标的选择和样本数据准备 |
6.2.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两种灌木林碳储量估算的建立 |
6.2.6 BP神经网络评价指标 |
6.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仿真 |
6.3.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6.3.2 BP神经网络仿真结果 |
6.3.3 估算误差分析 |
6.4 小结 |
7 讨论 |
7.1 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和黄柳人工林固碳功能研究 |
7.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两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测模型 |
8 结论 |
9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半干旱区沙地黄柳人工林碳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
1.3.2 碳储量研究现状 |
1.3.3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
1.3.4 干旱区黄柳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分布特征 |
2.6 森林资源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选取与布设 |
3.2.2 黄柳灌木人工林的固碳功能研究方法 |
3.2.3 各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
3.2.4 黄柳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的选取 |
3.2.5 模型自变量 |
3.3 技术路线 |
4 黄柳人工林的固碳功能研究 |
4.1 单木生物量模型 |
4.1.1 样地的选择与数据的获取 |
4.1.2 模型的构建 |
4.1.3 黄柳生物量模型的精度检验 |
4.2 植被层的碳库特征 |
4.2.1 植被层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
4.2.2 黄柳人工林植被层的固碳效应 |
4.3 黄柳人工林凋落物层的固碳效应 |
4.4 土壤层碳库特征 |
4.5 黄柳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
5 人工更新复壮对黄柳灌木林固碳功能的研究 |
5.1 平茬对黄柳灌丛枝条数目、长度和基径的影响 |
5.2 平茬对黄柳灌丛叶片的二维尺度差异 |
5.3 黄柳灌丛人工更新复壮后灌木层的生物量及分布特征 |
5.4 人工更新复壮黄柳人工林灌木层固碳效应及其分配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翁牛特旗灌木林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D]. 蒋九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1990-2015年中国北方四大沙地典型植被覆被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D]. 高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北京市风沙源治理二期林业工程物种多样性的研究[D]. 靳孟理.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林业文本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 ——各省林业概况(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徐安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中国北方四大沙地灌木覆盖度估算[D]. 陈黔.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6]翁牛特旗中部响水河沿线沙地不同植被覆盖度沙丘的生态水文效应[D]. 郭宇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7]基于“格局—质量—服务”视角的生态用地时空变化测度及空间布局优化 ——以营口市为例[D]. 张蕾.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于形态学特性和SSR分子标记的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与选优研究[D]. 申展.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9]半干旱区沙地小叶锦鸡儿和黄柳人工灌木林碳汇功能研究[D]. 王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11)
- [10]半干旱区沙地黄柳人工林碳汇功能研究[D]. 汤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