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与时俱进的方法讲授与时俱进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鲁世山[1](2021)在《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全党、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理论武装工作、领导干部始终走在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前列、创办干部学校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系统化常态化、开展主题教育推进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等一整套优良传统,对夺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
林丽蓉[2](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的发展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发展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提出新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新使命和新要求,即是说要积极正视和回应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并切实担当好这一时代使命则是当前亟待思考和研究的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研究》就是着眼于解决这一时代课题所做出的大胆尝试和探索。本选题由前言、正文和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科学把握。本章旨在说明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这两个层面切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研究的现实归因,在此基础上厘清和阐释“时代新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科学内涵,回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之所“是”,为后续研究奠基铺路。其二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必然性,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是迈进新的时代方位的发展之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是遵循高校职责定位的现实之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是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意在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何”担此使命。其三是要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时代价值,包括对于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言的重要价值,换言之,即是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使命的“作用”和“意义”所在。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基本要求。本章主要结合习近平针对“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相关重要论述,通过整理、分析并提炼与研究主题密切联系的观点内容,以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基本要求。一是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二是把握时代新人“三有”的素质要求,三是明确“六个下功夫”的重点任务来把握其基本要求,以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序开展“把关”。第三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实践探索。本章意在分析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新人”在实践环节具体“怎么做”的这一问题。一是以“教育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德育为先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为实践原则;二是以“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根本保证、高校对教育事业的规律性把握提供科学指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成果奠定扎实基础”为实践保障;三是从教师队伍、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情境这四大方面入手探索具体途径。
马吴芳[3](2020)在《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想过河,就要有桥或船,否则就过不了河。这里的“桥”“船”就是针对方法而言的,表明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方法指导至关重要。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深受学生欢迎,取得积极的教学反响,有的教师付出大量劳动实则教学效果一般,出现这样的差别与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密切相关。那么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制约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因素又有哪些?这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其改进依据进行梳理与分析,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探究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及其改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关理论概述,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解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构成要素、特点、作用以及改进依据。单就概念来看,“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并无本质性区别,但由于复杂的教学环境以及特殊的教学任务,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除具有一般性教学方法所共有的特点及作用外,还具有特殊性。因此,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仅需要遵循普遍性规律的指导,而且要从教学对象的特点与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现实层面予以考量。第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即从现实的角度调查分析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发放量表和开展实地访谈发现,新疆各高校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方面有不少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不足,主要是:单向互动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固化;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层次较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连贯。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涵盖主客观两个方面,既有理论认识上的不足,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仍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仍存在局限;又有现实条件方面的限制,如部分教师自身面临能力挑战,考核方法存在短板。第三,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路径,是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究如何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内在构成要素、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基础,从而实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研究提出,转变教学理念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必要前提,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及创新过程中应当以“基于学而设计教”理念、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知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贯通、改进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学能力互为依托等改进原则,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以及文化引领的协同、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以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及亲和力为目标导向,从确立基于新型师生关系的交互式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教学载体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途径来推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张云蕾[4](2020)在《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认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德育课程,开设这一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学生做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进行教育时不能够仅仅限制于课堂知识的讲授,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运用合适正确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看作是中心,注重学生的参与,力求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将参与式教学法运用于高中思政课中,有利于增强教学实际效果。采用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所调查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在该学校之中是比较提倡使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在运用过程中学校的支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师对于参与式教学法的参与形式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对参与的实践技巧了解不够透彻以及学生的认识不够充分等原因,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参与到课堂之中的形式较为单一、参与的内容情境缺乏选择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存在片面性等。为了使得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运用到高中思政课的教学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促使其发挥应有的功能:积极创设多种类型的参与方式,可以通过分享时政热点、开展实践活动型课程、设置议题辩论式教学以及利用角色扮演法等方式来促进参与;精心设计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要明确落实好教学目标、利用情境体验学习以及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基础作用;要树立正确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理念,学生的参与要有一定的限度、教师也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以及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思想等从这几方面来出发,从而促使参与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本论文在对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的运用作出分析时,以实际调查问卷以及访谈结果中所得到的数据为依据,并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成效,也据实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而作出归纳总结,调查研究结果都非常具有真实性。之后依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又加入了实际的教学实例进行分析,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使得改进措施更具有实效性。
叶子凡[5](2020)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支柱,教师素养高低对教育成果产生直接影响。新时代下办好思政课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办好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庞大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高中思政课教师这一主体,以教师素养提升为切入点,探索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养及提升策略。首先,通过分析新时代的“新”背景,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论述新时代下高中思政课教师承担的立德树人重任和核心素养培育的新使命。阐明素养提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具有新的实践意义。其次,根据新时代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与要求,紧密结合“六要”思政课教师讲话,总结概括出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专业素养与身心素养,在素养的具体内容中蕴含新时代特征与要求。再次,通过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阐述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师德失范、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足、身心健康问题受到困扰等,剖析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层面的原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提升策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引、政府持续发挥统筹协调的领导作用、社会营造支持高中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有效落实政策搭建平台、教师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知行合一,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协作形成“合力”,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
汪梦琳[6](2020)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悲剧小说选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悲剧小说教学在小说教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悲剧小说以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让人叹惋的故事结尾给读者以情感上的冲击。同时,悲剧小说中的悲剧人物更是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和生活反思。当前悲剧小说教学存在着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悲剧小说育人功能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开展悲剧小说教学,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以及实地调查情况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悲剧小说选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具体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将对悲剧小说选文进行综合性的探究,分析这些选文在一线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关于悲剧小说选文的教师教学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着力梳理出一线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于悲剧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二是学生对于学习悲剧小说选文兴趣索然,悲剧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对悲剧小说选文的价值进行阐释。在我们看来,悲剧小说选文主要体现出三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二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三是唤醒学生热爱生命的生命意识。第三部分,对悲剧小说选文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存在状况进行分析。我们首先将对悲剧小说选文的分布、数量、类型及年代等不同维度进行细致地梳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标的相关指引,对悲剧小说选文的实际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四部分,以悲剧审美相关理论为依托,从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悲剧情感以及悲剧冲突等多个角度创设相应教学情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为悲剧小说选文的课堂教学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同时论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王荣[7](2019)在《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高度,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视野对党性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即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对大学生党员来说,要想成为党的新鲜血液及国家发展进步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党性教育尤为重要,高校在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历史重任。因此,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认同,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进而为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保障。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党性教育的论述为理论基础,重点强调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当前发展实际,梳理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可行性对策。首先,从概念界定入手,厘清了党性、党性修养、党性教育的内涵,依托相关理论基础阐明研究的可行性;其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主要从大学生党员的执政意识、自身建设以及党性现状三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必要性;再次,以大学生党员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为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总体趋势良好,即增强了党员的四个意识、强化了党员的纪律观念、健全了党员教育的常态机制、提升了党员队伍的质量。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时代境遇和挑战,如党性教育理念的创新意识不足、党性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党性教育宣传方式单一、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相对低效等,这也正是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最后,将理论基础与党员党性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相结合,旨在从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念、丰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构筑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党性教育对策。通过将党性教育与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及需求相结合,能够在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理论创新的同时,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
黄兰兰[8](2019)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文中指出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绝对不能削弱,更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因此,进行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提高其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理论产生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又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缘由。教学基本范畴的构建是开展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推进学科发展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而构成的范畴,是一种思维形成,是用以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有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而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特性、教学方面等本质的一般概念的概括和反映。如何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质规律的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个研究不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经验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教学思想和行为等现象的一般说明,而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学的一般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中零散的研究,没有达到精确化、系统化的程度,没有形成哪些范畴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在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内容的阐述上,不够科学、精确、规范、系统;对基本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在内涵界定上,未能揭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外延的界定上把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与基本范畴混同或等同起来等等。当前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要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进行突破和深化。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逻辑思维的指导下,以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为现实依据,以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功能、特征、建构原则、实证分析以及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和结构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初步构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范畴体系,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的研究贡献理论力量。全文有八个章节,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展开研究的依据。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文中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如“范畴”“教学基本范畴”“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等,最后对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部分阐述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与基础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三个维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能从历史性视角去探寻教学基本范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化的关系,并为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奠定基础;其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阐述了这一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和范畴确立的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作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既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也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功能,以及建构原则。特征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这一基本范畴具有保障、方法以及建构三个主要功能。保障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保障高校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法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思想困惑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提升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的方法;构建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建构和完善中国精神气质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建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需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问题导向性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与分析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与其基本范畴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试图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状况,进而归纳总结出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揭示了形成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具体逻辑内容的实证缘由,以期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及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第四部分,本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内容,分别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阐述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具体逻辑内容。该部分根据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结构,确立以“知识、思想、行为”为起点范畴,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范畴,以“意识形态”“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为中项范畴,以“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以“内化与外化”为终点范畴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并对上述范畴的涵义、缘由、特征、作用逐一论述,并对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及论证研究每组基本范畴的意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每组基本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和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本文最后对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张筱雨[9](2018)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根据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总体战略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大学生中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与它的极端重要性还不相称。分析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构成,绪论阐述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正文第一章概述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理论,包括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与内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第二章论述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通过分析整理问卷调查,指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基本经验。基于问题,第三章分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在理论概述,现状研究的基础上,第四章提出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涵盖加强国家安全、丰富内容、创新方法、网络教育四个方面。
乔丹丹[10](2018)在《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指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但是他们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却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尤其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为亲密的战友,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特别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独自承担起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导师的职责,他一方面随着客观需要的变化,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一方面积极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展,他悉心培养各国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不断促成无产阶级政党以及政党同盟的建立,倾尽自己的一切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的大众化宣传和普及。研究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内容,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研究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后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之前,主要针对恩格斯晚年长达12年之久的理论活动做系统性梳理,把散见在恩格斯晚年着作中的重要思想、观点进行集中、分析和考察,试图通过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找到他晚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逻辑联系,进一步深化对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第二,以“断代史研究”与“主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完整而生动地刻画出恩格斯作为革命家与思想家的历史形象,全景式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系统研究恩格斯晚年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传播与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方略,进一步拓宽目前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层次。第三,深度探究恩格斯晚年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辨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准确评估恩格斯晚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客观地位,科学概括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贡献。本研究客观面对国内外学者对恩格斯晚年思想所作的分析与评判,既不迷信权威,也不固步自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逻辑线索完整呈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以文献材料为依据,以历史事实为准绳,从理论创新、理论传播和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出发,详细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重要贡献和基本经验,科学揭示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运行机制。依据这一思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主要对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科学界定“恩格斯晚年”的概念,认真辨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视角,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进行系统概括,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前提性论证和理论铺垫。其二,围绕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展开研究,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说明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从“理论着作”这条线索出发对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活动进行系统梳理。本研究采取以时间为经、以着作为纬、经纬结合的形式,详细阐析恩格斯晚年重要着作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概括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态度。其三,深入研究恩格斯晚年的政治传播理念,理性分析晚年恩格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实现机制:以报刊和书籍等多种媒体为根本点,构建政治理论的传播渠道;以与社会各阶层人士书信交流为立足点,打造政治互动的良性平台;以文学评论与艺术鉴赏为切入点,延展政治宣传的效用空间;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交锋为着力点,创新政治信仰的塑造方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支撑点,完善政治理想的认同路径。其四,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视野出发,科学评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历史定位。客观分析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界定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定和原理阐释;系统完善——整理和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丰富深化——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贡献;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理性分析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策略调整——丰富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人才培养——关怀培育年轻一代革命家;政党建设——帮助与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工作;国际联合——积极促成第二国际的建立。其五,科学总结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坚持理论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前提;构建“三位一体”传播模式,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关照人民群众“多层次”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立场。其六,系统阐述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主体多元发展,保障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勇于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式灵活多样,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精确传播,深化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通俗生动,促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希望以本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操作。
二、用与时俱进的方法讲授与时俱进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与时俱进的方法讲授与时俱进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全党 |
二、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理论武装工作 |
三、领导干部始终走在理论武装工作的最前列 |
四、创办干部学校推进理论武装工作系统化常态化 |
五、开展主题教育推进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 |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前言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科学把握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提出及科学内涵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提出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科学内涵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必然性 |
(一)是迈进新的时代方位的发展之要 |
(二)是遵循高校职责定位的现实之需 |
(三)是契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时代价值 |
(一)助力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时代新人 |
(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
(三)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实现 |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基本要求 |
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
(一)深化对“立德树人”的科学认识 |
(二)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 |
(三)完善好“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 |
二、把握时代新人“三有”的素质要求 |
(一)把握“有理想”的素质要求 |
(二)把握“有本领”的素质要求 |
(三)把握“有担当”的素质要求 |
三、明确“六个下功夫”的重点任务 |
(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
(二)“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 |
(三)“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 |
(四)“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
(五)“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 |
(六)“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实践探索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实践原则 |
(一)教育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 |
(二)德育为先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三)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的原则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实践保障 |
(一)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提供根本保证 |
(二)高校对教育事业的规律性把握提供科学指南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成果奠定扎实基础 |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的实践途径 |
(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
(二)甄选契合时代新人素质要求的教育内容 |
(三)创新择用适宜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教育方法 |
(四)合理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情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
2.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涵义 |
2.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构成要素 |
2.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
2.2.1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特点 |
2.2.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作用 |
2.3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进的依据 |
2.3.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价值追求 |
2.3.2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
2.3.3 教学对象的特点与需求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内生动力 |
2.3.4 复杂的外部环境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现实基础 |
第3章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3.1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取得的成效 |
3.1.1 互动方式趋于多样化,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
3.1.2 推行集体备课,教师课堂讲解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
3.1.3 多媒体教学常态化,多种新型教学工具受到关注 |
3.1.4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
3.2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1 单向互动限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3.2.2 部分教学方法的操作程序固化 |
3.2.3 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层次较浅 |
3.2.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连贯 |
3.3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占据主导地位 |
3.3.2 课堂教学设计存在薄弱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运行 |
3.3.3 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融合度不高 |
3.3.4 部分教师综合多种载体组织教学的能力不强 |
第4章 改进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路径 |
4.1 转变教学理念是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前提 |
4.1.1 坚持“基于学而设计教”理念 |
4.1.2 确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
4.1.3 秉承文化育人理念 |
4.2 明确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需贯彻的原则 |
4.2.1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
4.2.2 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4.2.3 坚持知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贯通 |
4.2.4 坚持改进教学方法与提升教学能力互为依托 |
4.3 把握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目标导向 |
4.3.1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课堂 |
4.3.2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文化引领的协同 |
4.3.3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 |
4.3.4 致力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及亲和力 |
4.4 改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 |
4.4.1 基于新型师生关系,开展交互式教学 |
4.4.2 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教学设计,助推教学方法的改进 |
4.4.3 整合校地红色资源优势,寓思政课教学于文化涵养中 |
4.4.4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
4.4.5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以发挥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关键性作用 |
4.4.6 建立多元化评价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4.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运用意义 |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含义 |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1.合作学习理论 |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
1.顺应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
2.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 |
3.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
第二章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实证分析 |
(一)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现状的调查 |
1.调查对象及内容 |
2.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成效 |
1.激起学生兴趣,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
2.推动教师成长,提高了其教学组织能力 |
3.增强课堂活力,利于构建打造高效课堂 |
第三章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1.参与到课堂之中的形式单一 |
2.参与内容的情境缺乏选择性 |
3.学生的主动参与存在片面性 |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运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 |
1.教师对参与形式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 |
2.教师对参与的实践技巧了解不够透彻 |
3.学生对参与式教学法的认识不够充分 |
第四章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对策 |
(一)积极创设多种类型的参与方式 |
1.分享时政热点 |
2.开展实践活动型课程 |
3.设置议题辩论式教学 |
4.利用角色扮演法 |
(二)精心设计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内容 |
1.明确落实教学目标 |
2.利用情境体验学习 |
3.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基础作用 |
(三)树立正确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理念 |
1.学生参与要有一定的限度 |
2.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
3.树立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思想 |
第五章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具体案例分析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目标设计 |
1.教学目标 |
2.核心素养 |
3.教学重难点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过程设计 |
1.导入新课 |
2.进行新课 |
3.课后小结 |
4.课后作业 |
(六)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5)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总结评论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时代背景 |
一、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 |
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转型 |
第二节 新使命:高中思政课教师承担的光荣时代重任 |
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落实主体 |
二、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栽培者 |
三、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推动者 |
第三节 新意义: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实践作用 |
一、有利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性 |
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稳步推进 |
三、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 |
四、促进高中思政课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与内容 |
第一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
一、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内涵 |
二、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结构 |
第二节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的具体内容 |
一、政治素养 |
二、师德素养 |
三、专业素养 |
四、身心素养 |
第三章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现状 |
一、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培育取得的成果 |
二、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第四章 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的策略探究 |
第一节 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明方向 |
一、“四有”好老师 |
二、四个“引路人” |
三、“六要”思政课教师 |
第二节 顶层设计:政府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
一、跟进政策落实进展,确保保障措施有力实施 |
二、加大力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
第三节 重要保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挥作用 |
一、努力营造支持思政课发展的社会氛围 |
二、高校增强使命意识提高后备人才培养水平 |
第四节 践行落实:学校为教师素养提升搭建发展平台 |
一、对照“六要”要求,制定适应于新时代的评价体系 |
二、彰显校本力量为专业发展助力 |
第五节 关键动力:教师个人是素养提升的首要因素 |
一、在认识自我中实现自身与教学的统一 |
二、在师生互动中促进专业发展 |
结语 |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悲剧小说选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悲剧 |
二、 悲剧美 |
三、 教材说明 |
四、 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理论意义 |
(二) 选题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的研究 |
二、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的研究 |
(一) 教材中悲剧性作品的总体研究 |
(二) 悲剧人物方面的研究 |
(三) 悲剧作品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第一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教学现状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学生的学习现状 |
一、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
二、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的学生学习现状反思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的教师教学现状 |
一、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
二、 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的教师教学现状反思 |
(一) 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的偏颇 |
(二) 教师自身的悲剧理论素养不足 |
(三) 悲剧性小说选文的教学价值未被教师充分发掘 |
第二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价值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能力的提高 |
一、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
二、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
三、 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审美情感的陶冶 |
第三节 生命意识的觉醒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教材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悲剧小说选文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的悲剧小说选文 |
一、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悲剧小说选文篇目梳理 |
二、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悲剧小说选文的类型 |
(一) 英雄悲剧 |
(二) 小人物悲剧 |
(三) 社会政治悲剧 |
(四) 爱情婚姻悲剧 |
第四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悲剧小说选文教学实施建议 |
第一节 梳理小说情节——展现悲剧冲突性 |
第二节 解读悲剧人物——感受形象复杂性 |
第三节 调动悲剧情感——体会情感深层性 |
第四节 剖析悲剧矛盾——体会悲剧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党性 |
2.1.2 党性修养 |
2.1.3 党性教育 |
2.2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教育的论述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关于党性教育的论述 |
2.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论述 |
第三章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必要性 |
3.1 增强大学生党员执政意识的内在要求 |
3.1.1 提升党员思想的先进性是必经之路 |
3.1.2 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是根本动力 |
3.1.3 规范党员行为的纪律性是重要保证 |
3.2 完善大学生党员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
3.2.1 培养党员的政治觉悟和能力是精神根基 |
3.2.2 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时代主题 |
3.2.3 提高党员的道德和作风建设是价值引领 |
3.3 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现状的客观要求 |
3.3.1 有利于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 |
3.3.2 有利于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 |
3.3.3 有利于提高党员的基础理论素养 |
3.3.4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党员群体环境 |
第四章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成效 |
4.1.1 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的四个意识 |
4.1.2 强化了大学生党员的纪律观念 |
4.1.3 健全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常态机制 |
4.1.4 提升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 |
4.2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党性教育理念的创新意识不足 |
4.2.2 党性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
4.2.3 党性教育宣传方式单一 |
4.2.4 党性教育全员育人机制相对低效 |
第五章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优化路径 |
5.1 改进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理念 |
5.1.1 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 |
5.1.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
5.1.3 坚持多措并举的理念 |
5.2 丰富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内容 |
5.2.1 注重党员党性形势主题教育 |
5.2.2 增强党员党性网络教育 |
5.2.3 开展党员党性实践教育 |
5.3 创新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 |
5.3.1 灌输教育和启发教育相结合 |
5.3.2 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 |
5.3.3 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
5.4 构筑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长效机制 |
5.4.1 强化党领导学习机制 |
5.4.2 完善党员激励监督机制 |
5.4.3 制定科学考核评估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
附录B |
(8)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全面构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召唤 |
1.1.2 实践困惑: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念 |
1.3.2 “范畴”与“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 |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贡献 |
2.1.1 “人(现实的人)”范畴思想 |
2.1.2 “实践”范畴思想 |
2.1.3 “理想”范畴思想 |
2.1.4 “原则”范畴思想 |
2.1.5 “环境”范畴思想 |
2.1.6 “创新”范畴思想 |
2.1.7 “劳动”范畴思想 |
2.2 思想资源:中国古代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德育基本范畴思想 |
2.2.1 “孝、礼、乐、仁”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2 “义、忠、信、悌”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3 “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4 “天理、道心、人性、德才”的德育范畴思想 |
2.2.5 “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德育范畴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思想资源 |
2.3.1 十大范畴体系思想 |
2.3.2 十二个范畴表思想 |
2.3.3 辩证范畴思想 |
2.3.4 “知识、美德、正义、理性”范畴思想 |
2.3.5 “灵魂、信仰、德性”范畴思想 |
2.3.6 “人性、价值、尊严、自我”范畴思想 |
2.3.7 “价值观、人本、认知、学习”范畴思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及建构原则 |
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 |
3.1.1 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特征 |
3.1.2 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特征 |
3.1.3 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特征 |
3.1.4 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特征 |
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功能 |
3.2.1 保障功能 |
3.2.2 方法功能 |
3.2.3 构建功能 |
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建构的基本原则 |
3.3.1 知行统一原则 |
3.3.2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 |
3.3.3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3.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 |
3.3.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 |
4.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认知现状反馈 |
4.2.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
4.2.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
4.2.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对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影响的整体分析 |
4.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
4.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逻辑结构的意义 |
4.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和中心范畴 |
5.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知识、思想、行为 |
5.1.1 知识、思想、行为的涵义 |
5.1.2 知识、思想、行为作为起点范畴的缘由 |
5.1.3 知识、思想、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
5.1.4 研究知识、思想、行为这一范畴的意义 |
5.2 思政课教学的中心范畴:教师与学生 |
5.2.1 教师与学生的涵义 |
5.2.2 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5.2.3 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
5.2.4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意义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 |
6.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一:意识形态 |
6.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
6.1.2 意识形态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1.3 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
6.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 |
6.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涵义 |
6.2.2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2.3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三者的辩证关系 |
6.2.4 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意义 |
6.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 |
6.3.1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涵义 |
6.3.2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
6.3.3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辩证关系 |
6.3.4 研究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意义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和终点范畴 |
7.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 |
7.1.1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涵义 |
7.1.2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1.3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辩证关系 |
7.1.4 研究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意义 |
7.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点范畴:内化与外化 |
7.2.1 内化与外化的涵义 |
7.2.2 内化与外化作为终点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
7.2.3 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 |
7.2.4 研究内化与外化的意义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 |
8.1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
8.1.1 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
8.1.2 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
8.2 有助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 |
8.2.1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基础 |
8.2.2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与教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
8.3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标准,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
8.3.1 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
8.3.2 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导依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选题依据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概述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特点 |
1.意识形态的内涵 |
2.意识形态的特点 |
(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内容 |
1.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 |
2.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 |
1.有利于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
2.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3.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
4.有利于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 |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就及基本经验 |
1.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的成就 |
2.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意识形态认识存在偏误 |
2.政治素养比较薄弱 |
3.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
4.价值观多元化倾向 |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大学生群体的独特性 |
1.思想不够成熟 |
2.缺乏社会经验 |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建设不足 |
1.教育理念相对落后 |
2.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
3.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
4.网络教育存在不足 |
(三)社会背景中的负面影响 |
1.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 |
2.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 |
3.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加剧 |
4.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
四、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
(一)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
1.优化总体国家安全环境 |
2.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
3.注重正面舆论的宣传引导 |
4.强化思想政治课主渠道 |
(二)丰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 |
1.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时代性 |
2.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生活化 |
3.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法制化 |
4.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民族性 |
(三)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方法 |
1.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 |
2.理论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相结合 |
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
4.传统讲授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 |
(四)占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网络阵地 |
1.把握网络舆论导向 |
2.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
3.丰富网络教育内容 |
4.加强网络交流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脉络的呈现 |
1.3.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3.2 研究思路的推进 |
1.3.3 研究创新的探索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恩格斯晚年”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2.1.1 关于“恩格斯晚年”的界定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视角 |
2.2.1 政治传播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2.2 文化哲学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逻辑 |
2.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方式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与对象 |
2.3.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功能与目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与历史进程 |
3.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依据 |
3.1.1 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丰富与发展,才能更好解释世界 |
3.1.2 现实依据:无产阶级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改造世界 |
3.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3.2.1 社会发展史研究阶段(1883年—1885年、1886年—1890年) |
3.2.2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研究阶段(1885年—1894年) |
3.2.3 理论史研究阶段(1883年—1892年) |
3.2.4 革命策略研究阶段(1890年—1895年) |
3.3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态度 |
3.3.1 求真反对经验主义 |
3.3.2 求实反对唯理主义 |
3.3.3 创新反对教条主义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方法 |
4.1 以报刊和书籍等媒体为根本点,构建政治理论的传播渠道 |
4.1.1 创办报刊,发挥党报“阵地”作用 |
4.1.2 出版各国文字译本和撰写政论文章 |
4.2 以书信交流为立足点,打造政治互动的良性平台 |
4.2.1 答疑解惑 |
4.2.2 讨论策略 |
4.3 以文学评论与艺术鉴赏为切入点,延展政治宣传的效用空间 |
4.3.1 善用写书评的方式解释和阐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4.3.2 常用文学评论的方式揭示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 |
4.3.3 乐用诗歌的方式抒发自身情感,表达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 |
4.4 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交锋为着力点,创新政治信仰的塑造方略 |
4.4.1 扞卫《资本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
4.4.2 同“青年派”无政府主义思潮进行斗争 |
4.4.3 揭露批判福尔马尔右倾机会主义谬论 |
4.5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支撑点,完善政治理想的认同路径 |
4.5.1 以情感人,以诚动人 |
4.5.2 有的放矢,灵活应变 |
4.5.3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
4.5.4 实事求是,富有哲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贡献 |
5.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 |
5.1.1 界定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界定和原理阐释 |
5.1.2 系统完善:整理和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 |
5.1.3 丰富深化: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新贡献 |
5.1.4 创新发展: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 |
5.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贡献 |
5.2.1 策略调整:丰富与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策略 |
5.2.2 人才培养:关怀培育年轻一代革命家 |
5.2.3 政党建设:帮助与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工作 |
5.2.4 国际联合:积极促成第二国际的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现实启示 |
6.1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
6.1.1 重要保证:发挥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作用 |
6.1.2 必要前提:坚持理论的批判与自我批判 |
6.1.3 根本路径:构建“三位一体”传播模式 |
6.1.4 基本立场:关照人民群众“多层次”需要 |
6.2 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
6.2.1 主体多元发展,保障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2.2 内容勇于创新,引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2.3 形式灵活多样,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2.4 受众精确传播,深化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2.5 语言通俗生动,促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用与时俱进的方法讲授与时俱进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理论武装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J]. 鲁世山.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1(03)
-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育新人”使命研究[D]. 林丽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3]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D]. 马吴芳. 新疆大学, 2020(07)
- [4]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张云蕾. 鲁东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研究[D]. 叶子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悲剧小说选文教学研究[D]. 汪梦琳.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7]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D]. 王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 黄兰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 张筱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恩格斯晚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乔丹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