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叶蕾[1](2017)在《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影视动画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合一成为艺术家们的审美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与批评标准,谢赫“六法”在中国造型艺术创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作为一个融合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于一体的美学范畴,谢赫“六法”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哲学的内涵。谢赫“六法”不仅关联着绘画中具体的创作技法,绘画作品的气韵、格调与意境,同时对艺术家的审美思维、美学意境有所关联。更包含着对终极的根源、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相对应的审美呈现。其指涉丰富,含义深远。本文以谢赫“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为切入点探索影视动画创作规律,对“六法”本义及延伸义的深入探讨,在对相关影视动画创作进行解读、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谢赫“六法”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它不仅指导着当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技法革新与作品艺术境界的提升,它还影响着相关作品的对外传播与各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它更是延展了现代影视动画创作理论,谢赫“六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展开谢赫“六法”与影视动画创作研究的相关学术性命题,希冀由此对影视动创作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继而对影视动画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本文对谢赫“六法”蕴含的审美内涵进行剖析,辨明谢赫“六法”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立足于世界各地文化大融合下的历史背景,谢赫“六法”所蕴含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影视动画创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启示着西方影视动画的创作。其次,本文结合具体的动画创作实践,依次研究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寻求每一法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运用规律。在这“六法”当中,“气韵生动”这一最高的审美追求对影视动画创作影响是核心,其他“五法”不仅为“气韵生动”服务,同时还可独自影响影视动画创作的内涵与价值的提升,启迪着动画创作的审美思维,最终达到“气韵生动”的理想境界。再次,“气韵生动”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动画镜头画面的意境营造、节奏烘托、审美情趣三大方面。“骨法用笔”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结构、“用笔”技法两大方面。“应物象形”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随类赋彩”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色彩设定。“经营位置”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构图位置,包括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两方面。“传移模写”对应影视动画创作中对优秀作品的吸收与借鉴,继而对作品进行传承与创新。最后,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谢赫“六法”的美学内涵启发了动画的创作构思、丰富了动画的表现手段、拓展了动画的创作空间,提升了动画的精神内涵,谢赫“六法”为在未来影视动画创作的多元化格局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本文站在影视动画创作注重技法内涵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的立场上,对影视动画创作的艺术格调与审美意境的提升进行了强调。影视动画创作需要站在谢赫“六法”美学内涵的高度上传播民族文化、获得审美体验。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理论借鉴移植法、概念分析法、历史实证分析法、文献查阅法、多学科交叉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目的是研究谢赫“六法”在影视动画创作发展中的移植与再现,并试图找到成功的影视动画创作与谢赫“六法”的契合之处。通过对中外经典影视动画作品的创作特点的分析,挖掘“六法”要素在经典作品中的巧妙渗透,并以此对现代影视动画创作的发展提出对策,现代影视动画创作在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娱乐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受众审美思维的启迪。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本文以美学、哲学与影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审视谢赫“六法”与影视动画创作的关系,辨明谢赫“六法”的审美内涵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为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二、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从技术创作与艺术审美层面给人类精神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思考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谢赫“六法”美学的原义和引申义,探索出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规律,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进而提升动画创作中的气韵、格调找出了一条可能且可行的途径。总之,谢赫“六法”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绘画理论宝典,短短几十字所蕴含的思想博大精深。站在谢赫“六法”视野下审视影视动画创作,其价值与意义无法估量。
贾茹[2](2017)在《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绘画和古典园林是一脉相承的,同中华民族文明史息息相关,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绘画始终与园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推动园林审美观念的树立、创作技法的提升和艺术风格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园林是如画的,是出于诗的,它不是对自然的模仿、复制与再现,而是一种经由心灵的创作,是对自然的提炼概括与重新表现。两门艺术的展示形式虽不相同,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美学基础,如同“姊妹艺术”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生长、蔓延。以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为视角,构建起全面的、系统的、契合的艺术脉络,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研究有重要作用。因此,从纵向渊源入手,结合社会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分析两门艺术在四个衍进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归纳出绘画和园林自生成初期,便建立起互为浸润、相互启发的艺术联系,并开拓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从横向关联入手,首先在同源思想的引领下,绘画与园林受自然审美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的陶染后,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寓意于形的艺术思维,推动了物我合一的作品生成;其次在相通理论的指导下,园林艺术以画设景,摄取画理进行体察立意、构图经营、传神达情等造园实践,构造出如画般的景致;再其次,绘画与园林具有相投的文学气质,都从诗文中汲取养分以资其用,都以古代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进行着以山水为蓝本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活动;最后,化笔墨纸砚为木石水土,不仅山水画的画理、画意对建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花鸟画和建筑画的构思与元素也丰富了园景的表现形式。园林在绘画的指引下完成了自然山水自二维平面至三维空间的造型转化,在多门艺术的相融合的艺术活动中,形成了综合时间与空间的山水佳作。由此,论文充分阐述了传统绘画在古典园林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建立了一个全方位的、有条理的的研究框架。
陈娜[3](2016)在《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及其佛教内蕴》文中指出本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写作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采取的几种研究方法,概括了近年来关于马形象的研究情况。第二部是梳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马形象,结合具体例子介绍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马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是对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故事类型进行分类,一共有五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宝马英雄相得益彰,此类型又分为四个主题,即英雄需宝马,英雄识宝马,英雄驯宝马和宝马助英雄;第二种类型为上级赐马笼络人才,此类型分为金鞍宝马赐将领和古代赐马制度两个方面;第三种类型是进献骏马谋利求和,有进献宝马谋夺政治利益和献耕牛战马以求和两部分;第四种类型是神异之马救助世人,分为泥马有灵救人危难,感受天意预示吉凶,神异其马辨识英主三部分;第五种类型为马妨其主蒙灾受祸,分为阵前失常危及主人性命,因马惹祸致主人蒙灾两部分。总之,第三部分都是对明清小说中马形象故事类型的梳理和概括。第四部分是评说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艺术功能。主要内容有:以马写人、突出形象;构成情节、引起冲突和顺境得马、逆境失马。第五部分是分析明清小说中马形象所体现的审美意识。主要观点是: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体现了古人的五色审美意识,马已经从人类的坐骑上升到了道与德的结合,成为力与美的化身。第六部分是论述明清小说中马形象所体现的佛教内蕴。马从出现以来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联,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也潜藏着浓厚的佛教文化。第六部分旨在通过分析具体作品阐述佛教与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联系。第七部分是结语,概括了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求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对前人诗词文中马形象故事类型的发展,并尝试揭示马形象在明清小说文本中的艺术功能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蕴,尤其是明清小说中马形象蕴含的五色文化,这在前人的研究中并未涉及。文章将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与佛教文化结合起来,分析马形象所体现的佛教文化意蕴有一定的新意。
刘迎秀[4](2013)在《从认知角度对颜色词“青”的翻译研究 ——沙译《水浒传》中“青”字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青”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汉语颜色词,它所指的颜色随时间和空间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现代读者通常很难弄清古汉语中青色的确切含义,而“青”的英译历来都是翻译的难点。本研究以《水浒传》金圣叹评定本为原文本,沙博理译作Outlaws of the Marsh前7l章作为目的文本,笔者自建小型中英平行语料库来辅助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对《水浒传》含“青”字的颜色词进行分类,并且对译文中相应的翻译进行分析及评价。通过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1)《水浒传》中所使用的语言为古汉语。在古汉语中,青字可以泛指蓝色、绿色、蓝绿之间的颜色以及黑色。而青字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跟古汉语差别较大,并且在英语中没有同义词。为了准确地翻译古汉语中的“青”字,就必须首先考虑特定的时间、空间、文化语境,准确地理解它在原文本中的词义,将其表达的古代色彩范畴转换成现代色彩范畴之后再翻译成目的语。(2)根据奈达的文化分类理论,《水浒传》中的含“青”字的颜色词可以分为三大类,笔者又将其分为九类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3)在本文分析及评价的54个例子中,沙博理的翻译有55.6%达到了功能对等。其他非等值的翻译包括误译和欠译,没有出现过译的情况。沙博理在翻译生态文化相关的含“青”的颜色词时,对等率最高。在翻译社会及宗教文化相关的含“青”的颜色词时,也达到了相当高的对等率。当“青”字出现在物质文化相关的词中时,尤其是关于服饰和家具装饰时,翻译的对等率最低。在选择翻译策略时,沙博理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保留或省略原文中的颜色信息。
于媛媛[5](2013)在《揉进年画艺术风格的动画创作探索》文中认为动画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脱离不开其肥沃的文化土壤。每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不管是从它的艺术风格还是主题思想上都流露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在动画角色、人物性格、动作、台词、场景、道具的设计甚至是主题的设定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本民族的文化烙印。中国动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早期的中国动画,在动画剧本、题材上吸收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题材中的有益养分,在动画造型艺术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民间美学的精髓,在动画文化思想上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中国动画具有了独特的民族内涵和艺术魅力,也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沟通。中国元素的合理运用,将帮助我国的动画产业有一个新的发展,创作品质有一个新的提高。只要将动画这个现代高新技术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借用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与先进的技术手法来深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就能重新塑造出新时代的具有民族独特的艺术风趣和艺术形象的民族动画。传统民间年画,是民间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以其独特造型和鲜明的特征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动画借助其广泛的媒介传播和灵活的表现手法,可以试图将传统年画的画面元素应用到动画里,动画借鉴年画的喜悦、吉祥的意境,提炼年画的艺术特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还拓宽了动画的表现范围,增加了动画的新形式,探索出既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又具有精湛技术的动画现代作品。本文以传统年画为考察对象,从中提取可供中国动画创作汲取的创作词汇,并对其艺术特征进行深刻剖析,追溯中国动画和传统年画的历史文化关联、表现形式关联、意境传达关联,找出动画创作与民间年画传承的结合点。借助现代动画高科技的电脑技术手段和灵活的表现手法,挖掘传统年画中有价值的艺术文化内涵,作为中国动画艺术的创作源泉,使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入到动画艺术中去。并探讨了将纸上的“静”与影视的“动”相融合的可能性和优势性,从而找出适合中国动画长久发展的新道路。在水墨动画之外,创作出中国独具一格的年画动画,给传统年画注入新鲜的生命力,赋予其新的审美内涵,使中国动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播文化,打动世界。
邵杨[6](2012)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围绕当代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和艺术风格形成过程中创意贫瘠、内涵空洞、主体性缺失、理论储备空白等诸多问题,从文化失语和失忆的层面,以及历史和当下的内在紧张中,解读国产动画固有的弊病和亟待解决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用国产动画续接和激活文化传统、用传统文化充实和丰满国产动画的立论,力图厘清动画这一崭新的文化形式在中国所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的特殊发展方向,及其与民族文化传统脉络之间的关系,辨明动画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和角色,评估动画对于本土文化输出和本土文化再生的意义与价值。全文首先梳理了中国主流文学史的视觉传播和民间艺术史的视觉演绎中,隐匿的图像叙事基因与动画这一外来艺术的对接问题。继而分析了传统戏曲、小说、神话中故事母题和素材在当代动画演绎中的得失成败,追溯了几种文化精神和艺术创作思想从古到今的流变在动画当中的体现方式、沿革程度,以及中国特有的绘画构图理论对动画的反哺意义。接下来,讨论了中式制图原料和制图符号在动画艺术中的使用,以及曾经以这类原料和符号获得过世界性知名度的“中国学派”的成功衰落经验。从而将动画归入中国文化史时间坐标中通用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分类法则里,将动画确证为最具有当下表征、最具有未来潜能、最能反映新媒介和全球化时代国人思维方式和精神风貌的全新艺术介质和意义载体。最终,得出了传统在动画时代“表层断裂和深层延续”的“隔代遗传”特征,并且指出,要成功地完成这一文化的跨时间旅行,必须在国产动画特有的历史语境和当下使命里,去推动一场文化传统的重构,去把动画变成为承载“文化遗传”促生“传统复兴”的最佳场域,去把传统文化变成动画的精神元动力、资源宝库和营养源泉。
汪蕾[7](2010)在《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之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版画艺术与康熙五彩是中国绘画中的不同种类,传统版画的在表现技法、构图形式与创作题材等方面都对康熙五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进行了阐述,以大量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的装饰技法、构图形式、人物造型以及表现题材的比较研究,其中对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的艺术表现技法中点技法、线描、圈线以及设色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对两者的满景式构图、S形构图、X形构图、U形构图、V形构图、C形构图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细化至老人、小孩、仕女、武夫形象等方面的比较,最后比较了动植物题材的吉祥纹样、人物、故事题材纹样。从而肯定了传统版画对康熙五彩装饰的深刻影响。为现代艺术的发展与创造提供有益的实践与理论平台。
张同胜[8](2007)在《《水浒传》诠释史论》文中指出论文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传》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人们对《水浒传》理解的此在性。这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上编探讨了在封建社会这个伦理文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伦理道德视域中的“忠义”说、“诲盗”说或“忠奸斗争”说这些具体的《水浒传》主题解读是如何生成的?第一章以容与堂本《水浒传》李贽的评点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李贽评点的指导思想“童心说”在当时并不是孤峰现象,而是王学左派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罗汝芳“赤子之心”说的阐发。李贽虽然出入儒释道三教,但是他具有浓厚的忠义报国思想,这也成为了他评点这部小说的前视域,并以此作为他对《水浒传》意义理解的何所向的规定性,从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李贽评点的时代性面貌:从忠义报国和用人制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水浒传》;同时,王学左派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以“真”与“趣”作为他艺术赏鉴的标准。第二章以贯华堂本《水浒传》金圣叹的评点为考察对象,分析了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言中为统治阶级代言的政治立场与他在具体文本批评中赞美水浒好汉立场之间的矛盾张力,揭示了金圣叹欲有所为而不得的现实苦闷是其小说评点的前视域,这个前视域决定了他在与小说文本中的视域进行视域融合过程中反贪官污吏而不反皇帝的政治立场,梁山泊好汉杀戮贪官墨吏成为了金圣叹发泄心中“己才不用、己志不伸”愤懑的酒杯。金圣叹生活的历史时代,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接受朝廷招安却又在叛降之间反复无常的事实引起了金圣叹的反思,其结论就是坚决反对朝廷招安盗贼,这就是他腰斩《水浒》的现实原因。“《易》终于《未济》而非终于《既济》”是金圣叹艺术审美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金评本《西厢记》还是金评本《水浒传》,都被删去了结末部分。第三章以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与水浒戏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水浒传》续书其实就是对《水浒传》原着的诠释,因为续书作者的期待视野超出了原着文本所具有的视野,因此他们便以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这种诠释也是原着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即它的一种存在方式。续书现象有力地说明了诠释处境与文学意义解读之间的关系;续书现象也反映了“应用”性理解的历史特征。水浒戏则是以舞台艺术表现的形式演绎了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其应用性色彩更浓,但仍然是对《水浒传》的一种理解方式,也是这部小说的存在方式之一。第四章考察了封建社会里的读者在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视角之下对《水浒传》的理解,因为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从这一视角下对《水浒传》所进行的理解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权力话语的诠释也是《水浒传》存在方式的一种。对“诲盗”说合理性的解读还体现了哲学诠释学的灵魂即从他人的视角出发发现其立场的真理性和合法性。“忠义”说、“忠奸斗争”说以及“盗贼”说等都是当时读者问题视域的产物。论文下编是在依据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即西方文化思想成为了话语主流的大文化环境中探讨读者是如何对《水浒传》进行理解和解读的。第五章探讨自清末民初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和理解。晚清政府丧权辱国,引起了仁人志士的思考。清朝末年,救亡图存的各种救国方案纷纷出笼,既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又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其中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是他们的主流话语。立宪派前见的政治性和封建性决定了他们对《水浒传》的理解仍然还是“诲盗”说,而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之下的解读则有“独立喻言”、“军事小说”、“政治小说”和“社会主义小说”、“索回人权”说等等。在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各种启蒙思想更是蜂拥而至。在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作为前见的解读中,《水浒传》被新文化人认为是“非人的文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水浒传》的解读则是这部小说反映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第六章考察民族救亡时期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于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进行民族救亡的原因,《水浒传》被诠释为抗金英雄的讴歌(张恨水)、国防文学的典范(周木斋)。国民政府领导了反抗日本侵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因此国统区中《水浒中传》《太湖水浒传》《水浒新传》等《水浒传》的续书是当时历史情境之中读者对原着的诠释。宋江等梁山泊好汉征辽的故事与当时反抗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形成了一种视域融合的契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对诸如《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水浒戏的新编,体现的是对官逼民反、阶级斗争的诠释和打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等战争策略的宣传。第七章集中考察建国以来人们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水浒传》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的宣传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的实践,是理解和解释《水浒传》的前视域,它作为人们的前理解,依据金评本《水浒传》改编的七十一回本被诠释为“农民起义”说;而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则被认为反映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一九七五年,“反修防修”的政治需要作为一种问题视域对《水浒传》的解读具有意义何所向的规定性,于是《水浒传》就成为了教育人民反对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其主题的解读就是“投降主义”说。新时期以来人们从意识形态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主要包括“市民”说、“游民”说和从人性论视角的理解。新时期以来,计划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理解《水浒传》的前视域。经济基础的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无疑将改变人们的成见。质疑“农民起义”说的各种观点见诸报刊杂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忠奸斗争”说、“市民”说、“游民”说以及人性论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官僚阶级的腐败与反腐倡廉的呼声使得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重提“反腐败”说。新时期以来,读者对《水浒传》的诠释有多种视角,相应地也就有了对其文学意义的多种理解和解释。第八章主要是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阴阳思想、侠义文化、政治文化、神话原型、宗教文化、狂欢文化、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种种解读。这些都是从文化的不同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也说明了这部伟大的小说耐得住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所有这些理解都是《水浒传》在当代的存在方式。论文也指出了西方文论下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并不符合《水浒传》诠释的实际情况。余论一章针对与《水浒传》理解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了尝试性的分析:一是从理解的现实视角和学术视角这两种视角下对《水浒传》诠释的讨论:一是《水浒传》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文学意义理解之间关系的分析;一是关于《水浒传》误读问题的探析;一是意义理解与诠释方法之间关系的摸索。这些问题都是文学意义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探讨的必要。论文并不反对或指责从政治视角或现实视角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是认为这是理解之中分内应有的事情;论文分析了考证考据方法的利弊,认为考据法只是对小说中的历史相关问题进行认知,从而有助于对文学意义的理解,但毕竟还不是对意义的解读。误读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认知知识面的匮乏、伪问题、前见解的封闭性等等。诠释方法对文学意义的理解有影响,不同的诠释方法对意义理解何所向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有时候乃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文学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简而言之,论文的结论就是:一部《水浒传》的诠释史,就是这部小说“此在”的存在史,历史上人们对于它的各种解读就是它作为文学作品在具体诠释处境中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对《水浒传》文学意义的解读产生于这部小说此在的根本性运动之中,而根本不是单纯地或片面地产生于对作者主观意图的探求之中、小说文本自身的独白之中或读者现实视角下的创造性理解之中;新的理解的生成是读者的成见视域与小说文本视域的一种视野融合,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是《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事件。《水浒传》的理解史就是它的存在史、效果史;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各种历史性理解都是时代性问题视域的产物。
李桂奎[9](2007)在《中国“写人学”构建的理路》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学术背景和学术条件下,中国写人学的构建应当遵从下列基本理路:首先,应当以关注内部研究的“叙事学”为镜鉴体,在重新研读并挖掘中国古代经典文本写人精髓的基础上,着力解答好“如何写”等一系列揭示文学创作内在规律的问题;其次,中国“写人学”的建构应当运用文化意义上的“大修辞学”方法论,特别是积极应用戏剧主义批评的角色理论、女性主义批评以及后现代修辞批评的符号学、精神分析等理论方法,来冲撞传统写人研究的条框;再次,在话语源上,中国“写人学”既要立足于传统画论的“形神相对论”等话语体系,又着力推出“绘态”、“传情”、“构图”等其他画论范畴,并注意对这些写人论话语进行现代阐释,从而保障其本土化和重新性。
李桂奎[10](2006)在《中国“写人学”的命意及其本土文化身份》文中提出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写人学”这一命名最能显示该学科的本土文化身份。具体说来,与“画”融通之“写”是最重要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一,而“人”又历来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核心,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中国“写人论”的核心和气脉是由绘画理论演化而来的“以形传神”,因此,中国“写人”之“学”的理想构架应当是由“写形”、“传神”以及“设色”、“写心”等传统话语整合而成的有机体系。
二、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论述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述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与拟突破的难点 |
第2章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所蕴含的六法美学内涵 |
2.1 谢赫“六法”历史渊源概略 |
2.1.1 六朝时期的文艺特征 |
2.1.2 涅盘佛性与“六法”之对应 |
2.1.3 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
2.2 谢赫“六法”蕴含的审美内涵 |
2.2.1 “气韵生动”蕴含的审美观 |
2.2.2 “骨法用笔”蕴含的审美观 |
2.2.3 “应物象形”蕴含的审美观 |
2.2.4 “随类赋彩”蕴含的审美观 |
2.2.5 “经营位置”蕴含的审美观 |
2.2.6 “传移模写”蕴含的审美观 |
2.3 谢赫“六法”的艺术纲领性意义和价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气韵生动”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3.1 从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
3.1.1 从“气韵生动”看中国画中的意境营造 |
3.1.2 从“气韵生动”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
3.2 诗情画意、动人心弦—动画创作中的意境营造 |
3.2.1 整体色调的意境营造 |
3.2.2 叙事方式的意境营造 |
3.2.3 音画关系的意境营造 |
3.3 灵动自然、生动传神—动画创作中的节奏烘托 |
3.3.1 镜头剪接的节奏烘托 |
3.3.2 镜头运动的节奏烘托 |
3.3.3 镜头景别变换的节奏烘托 |
3.4 异彩纷呈、意趣高雅—动画创作中的审美情趣 |
3.4.1 气韵生动、相生相合—动画主题思想呈现伦理道德 |
3.4.2 直抒胸臆、美轮美奂—动画主题题材决定画面风格 |
3.4.3 感悟生命、迁想妙得——动画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
3.5 百花齐放、气韵天成—现代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骨法用笔”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4.1 从中国画中的“骨法用笔”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用笔” |
4.1.1 从“骨法用笔”看中国画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
4.1.2 从“骨法用笔”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结构与表现技法 |
4.2 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骨法”结构 |
4.2.1 动画叙事的“骨法”结构艺术 |
4.2.2 角色造型的“骨法”结构构成 |
4.2.3 场景造型的“骨法”结构塑造 |
4.3 灵动流逸、挥洒自如—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用笔”技法 |
4.3.1 线条的艺术美与水墨动画的意境美 |
4.3.2 二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法 |
4.3.3 三维动画的材质“用笔”技术 |
4.3.4 定格动画的材料“用笔”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物象形”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5.1 从中国画中的“应物象形”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应物象形” |
5.1.1 从“应物象形”看中国画中的造型艺术 |
5.1.2 从“应物象形”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 |
5.2 惟妙惟肖、不落窠臼—影视动画创作中不同风格的“应物象形” |
5.2.1 写实风格 |
5.2.2 写意风格 |
5.2.3 漫画风格 |
5.2.4 装饰风格 |
5.2.5 抽象风格 |
5.3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动画角色造型中内在与外在的建构 |
5.3.2 动画角色造型对画面背景的建构 |
5.3.3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性格的建构 |
5.3.4 动画角色造型对角色情感的建构 |
5.4 动画角色造型的转化与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随类赋彩”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6.1 从中国画中的“随类赋彩”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随类赋彩” |
6.1.1 从“随类赋彩”看中国画中的色彩设定 |
6.1.2 从“随类赋彩”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色彩设定 |
6.2 平铺直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主题和内容的生成 |
6.2.1 影视动画色彩对题材的呈现 |
6.2.2 影视动画色彩对故事背景的呈现 |
6.2.3 影视动画色彩对空间层次的呈现 |
6.3 传情达意的“类”—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和情绪的达成 |
6.3.1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绪的传达 |
6.3.2 影视动画色彩设定对情感的传达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营位置”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7.1 从中国画中的“经营位置”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经营位置” |
7.1.1 从“经营位置”看中国画中的构图经营 |
7.1.2 从“经营位置”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构图经营 |
7.2 计白当黑、疏可走马—角色场面调度 |
7.2.1 角色位置 |
7.2.2 角色运动 |
7.2.3 角色和角色关系 |
7.2.4 角色和场景关系 |
7.3 动静相宜、虚实相生—镜头场面调度 |
7.3.1 镜头景别的变换对叙事的影响 |
7.3.2 镜头的运动 |
7.3.3 跨越时空、意境融彻—镜头蒙太奇对情节的表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传移模写”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移植与再现 |
8.1 从中国画中的“传移模写”到影视动画创作中的“传移模写” |
8.1.1 从“传移模写”看中国画中的创作感悟 |
8.1.2 从“传移模写”看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创作感悟 |
8.2 动画造型设计中的“传移模写” |
8.2.1 动画造型设计中对参照对象的“模写” |
8.2.2 对“模写”对象的提炼与概括 |
8.2.3 对“模写”对象的风格化表现 |
8.3 动画角色表演中的“传移模写” |
8.3.1 对真实动作的“模写” |
8.3.2 基于运动规律的夸张与变形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时代意义 |
9.1.1 契合时代的审美变迁 |
9.1.2 汇聚国际视野的融合 |
9.2 文化价值 |
9.2.1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
9.2.2 挖掘内涵、精神整合 |
9.2.3 艺术家的参与 |
9.3 艺术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出版的专着等研究成果 |
附录 |
(2)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立题依据及价值 |
1.1 立题依据 |
1.2 立题价值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整理文献史料与实地调研 |
2.2.2 研究的认识方法 |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4、可行性分析、预期的成果、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4.1 可行性分析 |
4.2 预期的成果 |
4.3 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5、论文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历史初探 |
1.1 萌芽时期(原始社会—秦汉时期) |
1.1.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
1.1.1.1 艺术创作的社会功用 |
1.1.1.2 士阶级的思想革化 |
1.1.1.3 创作的写实性追求 |
1.1.2 小结 |
1.2 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
1.2.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
1.2.1.1 美学思想由功利转向艺术美 |
1.2.1.2 佛教的影响 |
1.2.1.3 自然山水意识觉醒 |
1.2.1.4 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
1.2.2 小结 |
1.3 全盛时期(隋唐—宋) |
1.3.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
1.3.1.1 创作逐渐世俗化 |
1.3.1.2 山水艺术创作兴盛 |
1.3.1.3 诗情画意的文人意趣 |
1.3.1.4 禅宗与山林隐逸思想 |
1.3.2 小结 |
1.4 再生时期(元、明、清) |
1.4.1 绘画与园林的发展特征 |
1.4.1.1 南北差异性显化 |
1.4.1.2 追古、继承与融合 |
1.4.1.3 主观个性的宣扬 |
1.4.1.4 寓意性创作成熟 |
1.4.2 小结 |
第二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思想同源 |
2.1 认知自然,创造画境(从审美角度再认识山水自然美) |
2.1.1 原始自然崇拜 |
2.1.2 自然审美觉醒 |
2.1.3 儒道佛的美学融入 |
2.1.3.1 以人为本,师法自然 |
2.1.3.2 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
2.1.3.3 佛性平等,和谐相生 |
2.1.3.4 三教合流,天人合 |
2.2 心物感应,营造意境 |
2.2.1 山水比德的潜识 |
2.2.2 庄周化蝶的向往 |
2.2.3 空间意识的探索 |
2.2.4 辩证思维的启发 |
2.3 寄托艺术,再造心境 |
2.3.1 隐逸理想的渊源 |
2.3.2 山水艺术的践行 |
第三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理论互通 |
3.1 胸有沟壑,意在笔先——体察立意 |
3.1.1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3.1.2 画尽意在,园简意浓 |
3.2 咫尺天地,大有可为——造景达境 |
3.2.1 以大观小,缩移摹写 |
3.2.2 创作同构,小中见大 |
3.2.2.1 置陈布势之妙 |
3.2.2.2 主次虚实经营 |
3.2.2.3 取舍因借甚巧 |
3.2.2.4 四时之景无穷 |
3.3 以形写神,随类赋色——绘色传神 |
3.3.1 形神兼备,再造形象 |
3.3.2 笔墨丹青,以色貌色 |
3.4 气韵具盛,情趣延绵——情韵盎然 |
3.4.1 气韵生动,韵律相谐 |
3.4.2 借物抒情,情趣交融 |
第四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气质相投 |
4.1 诗、书、画、景一体化 |
4.1.1 诗意的题画 |
4.1.2 文学的品题 |
4.2 筑圃见文心 |
4.2.1 陶渊明的归隐田园 |
4.2.2 王维的诗画别业 |
4.2.3 白居易的园林观 |
4.2.4 李渔的园林美学 |
4.2.5 石涛的画理叠山 |
4.3 寓画于园与寓园于画 |
4.3.1 造园家深谙画理 |
4.3.2 画家以画记园 |
第五章 传统绘画与园林道艺相通 |
5.1 从文房四宝到木石水土 |
5.1.1 白墙作纸 |
5.1.2 窗门如画 |
5.1.3 片山多致 |
5.1.4 园以水活 |
5.2 花木的自然生机 |
5.2.1 寸草生情 |
5.2.2 画意的花木配置 |
5.3 建筑的犹若画意 |
5.3.1 人工创造的艺术美 |
5.3.2 装饰中的图案美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及其佛教内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代马形象的演变 |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故事类型 |
第一节 宝马英雄相得益彰 |
第二节 上级赐马笼络人才 |
第三节 进献骏马谋利求和 |
第四节 神异之马救助世人 |
第五节 马妨其主蒙祸受灾 |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艺术功能研究 |
第一节 以马写人突出形象 |
第二节 构成情节引起冲突 |
第三节 顺境得马逆境失马 |
第四章 明清马形象的审美意识承载 |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马形象的“五色”审美意识 |
第二节 美与力的化身才与德的结合 |
第五章 佛教文化影响下的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 |
第一节 佛教与马的渊源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马形象体现的佛教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从认知角度对颜色词“青”的翻译研究 ——沙译《水浒传》中“青”字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Aims and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Color Words in the Study |
2.2 Introduction to Shui Hu Zhuan and Outlaws of the Marsh |
2.2.1 Introduction to Shui Hu Zhuan |
2.2.2 Introduction to Outlaws of the Marsh and Shapiro's Translation Strategy |
2.3 The Five Colors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
2.4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Color Words |
2.4.1 Theory of Basic Color Terms |
2.4.2 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zation Theory |
2.4.3 Development of Categorization |
2.4.4 Prototype Theory |
2.4.5 Levels of Categorization |
2.4.6 Metaphor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
2.5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olor Word Qing |
2.6 Classification of the Word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
2.6.1 Culture Model of Cognitive Categories |
2.6.2 Nida's Classification of Culture |
2.7 A Model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lor Qing |
2.8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Chapter 3 Methodology |
3.1 A Self-Built Parallel Corpus |
3.1.1 Collection of Parallel Texts |
3.1.2 The Alignment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s |
3.1.3 Collection of the Linguistic Data |
3.2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dopted in this Study |
Chapter 4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4.1 Qing's Meaning in Ancient Chinese |
4.2 Classification of Color Word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
4.2.1 Social Culture Category |
4.2.2 Material Culture Category |
4.2.3 Ecological Culture Category |
4.3 Evaluation of Qing's Translation within Each Culture Category |
4.3.1 The Standard Used to Evaluate Qings Translation in SHZ |
4.3.2 Evaluation Results of Translation of Qing Within Each Culture Category |
4.4 Evaluation of Qing's Translation within Each Subordinate Category |
4.4.1 Special Cultural Images and Customs |
4.4.2 Appearances and Expressions of Characters |
4.4.3 Nicknames of Characters |
4.4.4 Clothing and Ornaments |
4.4.5 Furnishings and Decorations |
4.4.6 Weapons and Military Supplies |
4.4.7 Utensils for Other Purposes |
4.4.8 Natural Scenery |
4.4.9 Natural Phenomenon |
4.4.10 A Summary of Evaluation of Qing's Translation within Each Subordinate Category |
4.5 Shapiro'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rend of Qing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Resume |
(5)揉进年画艺术风格的动画创作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中国动画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1.5 论文研究成果 |
1.6 课题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解析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与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 |
2.1 年画的定义 |
2.2 中国民间年画的艺术特色 |
2.2.1 题材内容 |
2.2.2 构图特色 |
2.2.3 造型手法 |
2.2.4 色彩形式 |
2.3 国内年画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
2.4 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动画与传统年画的关联性研究 |
3.1 中国动画与传统年画的历史文化关联 |
3.2 中国动画与传统年画的艺术表现关联 |
3.3 中国动画与传统年画的意境传达关联 |
3.3.1 传统年画的意境 |
3.3.2 中国动画的审美意境 |
3.3.3 中国动画与传统年画的意境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动画借鉴年画艺术语言的应用分析 |
4.1 借鉴传统年画的构图 |
4.2 借鉴传统年画的造型角色 |
4.3 借鉴传统年画的线条 |
4.4 借鉴传统年画的配色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传统年画艺术探寻中国动画的创作思路 |
5.1 现代社会的审美性 |
5.1.1 影响受众的审美因素 |
5.1.2 适合观众审美需求的动画创作策略 |
5.2 中国动画创作应用的有效措施 |
5.2.1 注入年画艺术形成年画韵味的动画创作 |
5.2.2 运用动画技术使年画动起来,延绵年画的生命线 |
5.3 吸收了传统年画艺术,强化了动画的艺术冲击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化重构的迫切性 |
1.2 文化重构的前提基础 |
1.3 本研究的方法、背景与意义 |
2 血缘的重构:动画基因的历史储备 |
2.1 视觉叙述的启蒙:从古本版画插图到连环画 |
2.2 民间艺术中的动态图像实践 |
3 素材的重构:文化内容的动画演绎 |
3.1 古典文学名着的动画改编 |
3.2 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的动画改编 |
4 思想与伦理的重构:传统文化精神在动画中的沿革 |
4.1 守护童心:国产动画儿童化思维的传统审美渊源 |
4.2 文以载道:国产动画泛道德论的得失考辨 |
4.3 天人合一:动画中的人与自然 |
5 质地的重构:文化符号与文化材料的动画呈现维度 |
5.1 古典与现代的对话: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动画转译 |
5.2 本民族视觉文化符号的整理与使用 |
5.3 寻找“有意味的形式”:“中式原料”动画的得与失 |
6 历史地位的重构:动画艺术的文化史意义 |
6.1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动画的文化身份认同 |
6.2 “隔代遗传”现象:当传统复活在动画之中 |
7 结论 |
参考书目及文献 |
作者简历 |
(7)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来源与依据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4 论文的框架 |
2 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概述 |
2.1 什么是传统版画 |
2.2 版画的种类 |
2.3 版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
2.4 传统版画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
2.5 什么是康熙五彩瓷 |
2.6 康熙五彩的形成和发展 |
3 版画技法与康熙五彩技法比较 |
3.1 点的比较 |
3.1.1 地面上点处理的比较 |
3.1.2 山石点技法的比较 |
3.1.3 花草树木中点饰的比较 |
3.2 线的比较 |
3.2.1 铁线描的比较 |
3.2.2 行云流水描的比较 |
3.2.3 钉头鼠尾描的比较 |
3.3 圈线的比较 |
3.3.1 圈线在植物题材中的比较 |
3.3.2 圈线在动物题材中的比较 |
3.3.3 圈线为图案装饰的比较 |
3.4 年画设色与康熙五彩上色的比较 |
3.4.1 随"类"赋彩的设色法则比较 |
3.4.2 随"意"赋彩的象征性比较 |
4 传统版画构图与康熙五彩构图比较 |
4.1 满景式构图 |
4.2 S形构图 |
4.3 X形构图 |
4.4 U形构图 |
4.5 V形构图 |
4.6 C形构图 |
5 版画人造形态与康熙五彩人物造型的比较 |
5.1 老者的形象 |
5.2 小孩的形象 |
5.3 仕女的形象 |
5.4 武夫的形象 |
6 木刻版画与康熙五彩的题材比较 |
6.1 吉祥纹样题材比较 |
6.1.1 动物题材的吉祥纹样比较 |
6.1.2 植物题材的吉祥纹样比较 |
6.2 人物、故事题材纹样比较 |
7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水浒传》诠释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诠释理论中的文学意义探讨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案 |
上编 古代部分:自晚明至晚清 |
概述 伦理文化语境下的理解 |
第一节 忠义思想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伦理视角与时文手眼 |
第三节 版本、叙事与意义 |
第一章 李贽《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李贽其人其文 |
第二节 "童心说" |
第三节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 |
第二章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金圣叹其人其文 |
第二节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述论 |
第三节 现实反思与话语矛盾 |
第四节 李贽评点与金圣叹评点之比较 |
第三章 《水浒传》续书与水浒戏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 |
第二节 明清水浒戏 |
第三节 诠释与语境 |
第四章 道德与法律的理解视角 |
第一节 道德理解的视角 |
第二节 法律的阐释视角 |
下编 近现当代部分:自鸦片战争迄今 |
概述 近现当代西方思想视野之下的诠释 |
第五章 思想启蒙论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三节 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启蒙 |
第四节 其它理解 |
第六章 救亡图存论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水浒传》的政治性诠释 |
第二节 民族革命战争与《水浒传》 |
第三节 解放区"水浒戏"改编和创作 |
第七章 意识形态论 |
第一节 "农民起义"说 |
第二节 "投降主义"说 |
第三节 "市民"说 |
第四节 人性论理解之分析 |
第五节 "游民"说 |
第六节 其它理解 |
第八章 文化现象论 |
引言 |
第一节 《水浒传》与《周易》的"阴阳"思想 |
第二节 侠义文化视角之下的解读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诠释角度 |
第四节 神话原型理论的解读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与《水浒传》的理解 |
第六节 狂欢化理论对《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七节 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与"水浒"的诠释 |
第八节 中西比较:对《水浒传》意义的诠释 |
余论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 |
第二节 对《水浒传》的认知与理解 |
第三节 《水浒传》的误读问题 |
第四节 诠释方法与意义理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写人学”构建的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成熟的“叙事学”为镜鉴体 |
二、以时尚的“大修辞”为方法论 |
三、以典重的画论为话语源 |
(10)中国“写人学”的命意及其本土文化身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与“画”融通之“写” |
二、作为“写”之对象的“人” |
三、以传统绘画话语为构架的写人之“学” |
四、论《水浒传》的设色之道及其“五色”构图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谢赫“六法”视野下的影视动画创作研究[D]. 陈叶蕾.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2]中国传统绘画在园林发展中的价值研究[D]. 贾茹. 东南大学, 2017(04)
- [3]明清小说中的马形象及其佛教内蕴[D]. 陈娜.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4]从认知角度对颜色词“青”的翻译研究 ——沙译《水浒传》中“青”字的案例研究[D]. 刘迎秀. 大连海事大学, 2013(S1)
- [5]揉进年画艺术风格的动画创作探索[D]. 于媛媛. 沈阳建筑大学, 2013(06)
- [6]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 邵杨. 浙江大学, 2012(06)
- [7]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之比较研究[D]. 汪蕾.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04)
- [8]《水浒传》诠释史论[D]. 张同胜. 山东大学, 2007(03)
- [9]中国“写人学”构建的理路[J]. 李桂奎. 南都学坛, 2007(02)
- [10]中国“写人学”的命意及其本土文化身份[J]. 李桂奎.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