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次化可扩展可靠组播研究及其在分布式组播发言权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远东[1](2018)在《基于节点契合度和安全性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及维护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如今网络已经得到大规模推广与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方面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现在的网络。网络中的数据主要以单播的方式进行传输,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应用环境下,单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了组播这一概念,因此IP组播方案应运而生。IP组播的方案主要在特定路由器上实施,对现有的底层网络设施变动较大,这样大大增加了 IP组播的推广部署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随着对IP组播方案研究的深入和扩展,研究人员随即又提出了应用层组播方案。它将组播服务在应用层终端主机上实现,无需改变底层的物理链路,对特定的路由器没有必要的要求,实施部署起来也很方便,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由于应用前景之大,应用层组播从提出之日起便得到人们的广泛的研究。应用层组播协议中产生了非常多的经典的组播协议,NICE协议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之一。NICE协议组播组中的成员具有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根据距离的不同分成一个个群体,这样组播系统便具备了良好的可扩展特性,在大规模组播系统应用中具有极大的优势。NICE协议并非完美,它同时存在某些问题。例如,NICE协议仅将成员之间的距离作为簇领导的参考标准,没有考虑成员的负载能力,能力不足的簇领导会严重拖垮整个组播系统的整体性能,最终可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另外,NICE协议没有对组播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深入考虑,簇领导成员一旦被黑客攻击成功,就会对其它簇成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以上NICE协议存在的不足进行相关的研究。在保持NICE协议分簇聚合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依据成员契合度的指标,提高簇领导的选择及组播系统分簇聚合的效率,并用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案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针对NICE协议缺乏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评价成员安全性的指标:安全信用值,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定期调整组播层次结构,将安全信用值高的成员调整到组播结构的重要位置,而安全信用值低的成员调整到叶子位置。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说明了此方案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
张倩[2](2012)在《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可靠组播通信业务需求的增加,组播作为最有效的组通信技术,其可靠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由于传统的IP组播技术至今无法在Internet中广泛应用,并且各种IP可靠组播协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了基于IP组播的可靠通信技术目前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应用层组播克服了IP可靠组播的一些难题,成为保障可靠通信的一种新途径,但是目前已有的提供可靠组播通信服务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并不多,并且在其可扩展性和协议的可靠性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从组播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应用层组播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然后叙述了两种主流的组播通信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可靠组播技术的概念和必要性,同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应用层可靠组播协议并对其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研究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分析现有的可靠组播协议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Bus-ring Reliable Multicast Protocol, BRMP)。BRMP协议采用层次总线环型结构,可以在环间和环内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处理多点发送问题时,在总线中采用竞争机制而环中采用排队机制,同时环中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大大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在可靠性实现方面采用的基于接收方的计时器和序列号模式相结合的丢包检测方法,以及基于NAK否定信息的ARQ机制进行数据差错恢复;在拥塞控制方面则采用设立备用缓存与基于窗口和速率发送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减轻了网络拥塞现象。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该协议体系结构的构造和维护,分析了BRMP可靠性的实现过程,并通过对丢包检测机制、差错恢复机制、拥塞控制机制、缓存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运用NS仿真系统对该协议进行仿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BRMP在满足可靠组播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同时可有效地减少系统拥塞,能够适应各类实时与非实时性业务,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应用前景。
彭长艳[3](2010)在《空间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部署在不同轨道、执行不同任务的多种类型的卫星、临近空间飞行器及相应地面系统和终端连接起来,并与传统地面有线和无线网络相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简称空间网络),能够实现快速智能的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技术支撑,对国防现代化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空间网络的复杂性、异构性、信道开放性等特点对空间组网,特别是空间网络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设计满足空间网络应用要求和特点的安全解决方案是空间网络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空间网络安全中的若干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未来军事应用对空间网络架构的需求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由卫星、临近空间平台、地面网络(移动和固定)三个层次节点组成的空间骨干网络模型,并探讨了网络拓扑和协议栈结构;分析了空间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设计了空间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结构框架,总结了现有的安全协议体系,并结合各个协议层次可能提供的安全服务,对主要安全机制的实施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论证。(2)研究了卫星网络和临近空间网络中路由技术的特点和安全需求,分析了现有的典型安全机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LEO卫星网络中一种安全的多径按需路由协议,并设计了自适应概率性延迟验证机制以降低路由发现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高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基于跨层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临近空间网络中的安全路由协议,综合考虑网络延迟、可用带宽、帧分发率和安全度量等四种因素进行路由决策,仿真结果验证了最终路由的高效性。(3)总结了空间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切换技术以及安全切换技术的特点及设计准则;设计了空间网络的安全接入和通信方案,安全性和性能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安全性和快速性;利用空间网络拓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预认证的快速切换方案;根据卫星-临近空间网络垂直切换模型,设计了安全的垂直切换方案;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安全切换方案既保证了切换中控制消息的安全性,又有效地减少了安全机制的引入所产生的切换延迟,保持了稳定的网络吞吐量。(4)在分析总结空间网络中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安全协议框架与安全隧道机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基于证书的传输层安全协议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基于身份密码体制的多种TLS握手协议,在密码算法处理开销与传统协议相当的情况下,减少了协议通信量,明显降低了握手延迟,提高了协议的运行效率;设计并初步实现了一个安全传输系统,测试环境中的正常运行验证了系统具有的安全传输功能,其性能水平能够满足应用的需要。(5)总结了空间网络所采用的密码体制,提出了具体的公钥管理和对称密钥管理实施方案,实现了对不同用途密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根据空间网络组播通信的特点和面临的安全问题,分析了组密钥管理方案的设计需求和安全特性;基于逻辑密钥树的思想,利用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层集中式组密钥管理方案,设计了方案的密钥分发和更新过程,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但能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而且确保了后向/前向安全性,虽然节点的计算开销有所增加,但是减少了密钥更新时的通信次数和通信量。
周国伟[4](2008)在《基于应用层组播的可靠组通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可靠组通信的业务需求在Internet上日益广泛,组播作为组通信最有效的技术手段,其可靠性研究成为当前热点。而传统的IP组播技术至今仍无法在Internet中广泛使用,各种IP可靠组播协议也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了基于IP组播的可靠组通信技术目前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业务需求。应用层组播以其灵活性和部署简单的特点成为IP组播的替代方案,在可靠性方面克服了IP可靠组播的一些难题,成为实现可靠组通信的一种新途径。但是目前已有的提供可靠组通信服务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存在较多不足,尤其是可扩展性和模型的可靠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可靠应用层组播模型,该模型采用网树混合的覆盖网拓扑结构,降低了传统的单一树模型拓扑在可靠性方面的不足,覆盖网的构建融合了网优先协议与树优先协议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适合于大规模高可靠、非实时组通信业务的需求。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IP可靠组播与应用层组播两种组通信技术,对目前一些典型的可靠应用层组播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2、结合应用层组播中网优先协议和树优先协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核心网与附加树混合的应用层组播模型M-THOM,并且针对模型的特点,设计了保证组播可靠性的相应机制,主要包括覆盖网的构建与维护机制、覆盖网的弹性恢复机制和数据可靠传输机制。3、重点研究了新模型M-THOM中的数据可靠传输机制,借鉴IP可靠组播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的差错控制算法,该算法在差错恢复方面不同于以往自上而下的纵向恢复模式,采取了横向邻居间的恢复模式,在高动态网络中提高了差错恢复的效率。同时采用了Overlay MCC拥塞控制方法,并对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了组播的吞吐量。
文婷[5](2007)在《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跨越式的改革与发展和铁路的第六次提速的顺利进行,电铁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正朝着大系统和网络化控制方向发展。这种新型的SCADA分布式系统对其网络通讯的实时性、可靠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一点对多点及多点对多点分发应用的广泛使用,组播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和使用。但由于IP组播只提供尽力型服务,不保证组播数据报文的可靠传输,研究高效的可靠组播机制,提高IP组播应用的可靠性成为组播协议研究中的重要方向。由于不同的应用对可靠性的要求差异很大,对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目前还处在完全开放的研究阶段,还没有迹象显示其中哪种协议是可以成为适应任何网络环境应用的通用协议。并且,目前公开发表的可靠组播协议大都着重于组播的可靠性传输,而对组播通信的实时性考虑较少;因此也不能完全满足电铁分布式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的实时性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的结构及其网络通讯的特点,提出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使用组播的通讯方式。通过分析可靠传输的重要性,比较总结了众多经典可靠组播协议的特点及其差错控制机制,得出适应不同网络和应用的可靠组播差错控制的方法。本文结合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组播通信的特点,根据现有的可靠组播协议设计出基于实时性的可靠组播协RTBRMP以保证监控中心内采用组播通信时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文中阐述了RTBRMP在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点,分析了RTBRMP所使用的差错控制机制,描述了RTBRMP的状态变化,并给出了RTBRMP的算法流程图。最后在NS2仿真平台上构建简化的、与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相类似的模拟网络环境,并对RTBRMP及其它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可靠组播协议SRM,TMTP针对可靠组播协议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再通过模拟仿真结果得出其在应用方面的优势。
陈祥章[6](2007)在《基于CSCW的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XGYFJXT)的研究与设计为背景,以CSCW理论和工作流技术、群件技术作为指导,用SQL Server建立系统数据库,以JAVA语言进行系统的设计,实现了支持多人实时在线排课子系统、协同教案制作子系统、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电子白板子系统、即时通信子系统的设计。论文的具体研究和实现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CSCW理论和工作流理论,总结了这些理论在国内外研究中的状况和发展前景。◆依据CSCW和工作流理论确立了XGYFJXT的总体设计,完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子系统的体系结构的设计。◆对排课系统的算法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图论理论的排课算法。◆底层网络通信的设计与实现。为实现系统中群体合作实时的信息共享,需要实现信息的多点传送和点对点传送。同时,根据不同数据对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本文实现在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方式下系统的底层数据通信功能。◆并发控制的研究与设计。系统分析了协同系统中并发控制的目标、并发控制方法、并发冲突检测方法,提出了适合本系统的并发控制方法。◆协同管理方式的研究与设计。系统分析了协同系统中协同管理方式,并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提出适合XGYFJXT的协同管理管理机制。◆对IP组播技术和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与应用。
宋渝[7](2006)在《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和设计》文中认为协同虚拟环境集成了虚拟现实、网络、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等多种计算机技术,为用户提供极具真实感的共享虚拟空间,使人们能在虚拟空间中更加自然、协调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协作。协同虚拟环境代表了下一代计算协同应用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应用于数字娱乐、远程教育和真实世界仿真。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协同虚拟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协同虚拟环境中的并发控制机制和交互信息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造性成果如下:1.协同虚拟环境中的并发控制机制。本文在比较现有悲观和乐观两类并发控制机制的基础上,遵循协同虚拟环境并发控制机制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互斥性操作融合的并发控制机制,并对其进行了基本设计、初步实现。该机制通过实时的本地操作保证并发性和个体响应性,通过服务器端进行并发的冲突消解和确认,并且通过复制同步最终实现一致性,并在一致性、响应性和公平性三个方面到达较好的平衡。2.协同虚拟环境中的交互信息传输机制。为了保证协同虚拟环境的数据高效、可靠地传输,并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骨干网负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和差错恢复通道的可靠组播协议。首先,该协议采用专用差错恢复通道进行报文重传,以减少接收方处理负担,获得更好的数据吞吐量;其次,该协议将协作者分为主干层和局部层两个层次,将大多数的数据传输限制在局部层内,均衡了处理负载和局部化了差错处理。最后,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原型系统。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非互斥性操作融合的并发控制机制和基于层次结构及差错恢复通道的可靠组播协议是正确、有效的。
杜呈伟[8](2006)在《基于P2P的应用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网络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Internet上存在着大量的剩余资源,如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和数据资源等等。P2P网络技术为合理、高效地利用这些剩余资源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多人协作才能完成,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一个新的研究如何综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人们协同工作的领域出现了,这就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应用共享技术作为一种实现CSCW系统的技术,在CSCW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让原有的单机应用程序不加修改或稍加修改就能支持人们的协同工作。本文探讨了运行于P2P网络的应用共享系统的可行性,力图使协同工作者在享受CSCW所带来的人力、物力上的便利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P2P网络的海量资源。论文首先介绍了P2P网络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主要应用,然后介绍了CSCW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和实现群件系统的关键技术,接着对几种常见的应用共享技术进行介绍、比较,并对X协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运行于P2P网络平台的基于X协议的应用共享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最后,论文对P2P网络和X协议的特点进行讨论,提出了系统实现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王晖[9](2005)在《异构环境下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Internet宽带网络的大规模普及和网络视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视频组播技术由于具有高效的多点数据传送功能,在远程教育、分布视频会议、数字视频监控以及实时视频分发等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视频组播应用规模的扩展,组播网络和接收者性能的动态异构性急剧增大,视频组播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和管理控制复杂等自适应性问题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在大型视频组播应用方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或完善。因此,对异构环境下的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优化展开了多个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视频组播应用自适应方法的分类、关键技术和自适应性能的分析与评价,发现绝大多数研究是以小规模的视频组播应用为背景,以局部性能指标的提升为目标展开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和归纳了自适应视频组播应用系统整体效能模型,以整体效能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了一个可扩展的层次化分布求解方法,可获得视频组播应用系统中各个会话的优化带宽、优化的分层数量和各层次优化的发送速率。该方法可解决大规模视频组播应用中集中式自适应控制与决策所引发的反馈内爆、单点失效和实时性能较差等问题。通过计算复杂度分析和实验,证明该分布求解方法具有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能好、易于实现等优点。针对端点自适应方法和基于静态配置代理的应用自适应方法无法满足大型视频组播扩展性、动态性和复杂性要求这一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自组织代理的视频组播层次化自适应体系HALVM。该体系综合了代理的动态自组织协议和可伸缩性视频转换编码技术,将复杂的大型视频组播应用系统的动态自适应问题分解为层次化的小型视频组播应用子系统,由发送者、接收者和层次化代理分布完成自适应功能,是一个扩展性能好、管理与控制效率高的自适应解决方案。代理的位置和功能如何动态配置和管理是HALVM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本文在研究和分析了视频组播原始拓扑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共享丢失模型,提出了一个代理动态自组织协议SL-SOAP。该协议首次引入了多视频组播会话代理的逻辑组成,提出了多个视频组播会话代理中代理进程的优化定位方法,并对协议的控制报文和转移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设计。可伸缩性视频转换编码算法是层次化代理自适应机制的核心组成。好的转换编码算法不仅要满足拥塞速率控制的要求,而且要使分层视频组播流中的增强层数据以率失真优化的方式进行截断,以提高接收者的接收效能。本文对可伸缩三维小波编码算法MC-EZBC实时性能和质量进行了改进,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MC-EZBC转换编码的联合率失真目标函数和优化算法,提出了率失真优化的MC-EZBC转换编码分层速率控制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联合率失真优化后的码率控制方法比原有的按顺序截断方法可提高平均视频质量PSNR 0.3-0.5dB。针对分层视频组播仿真和评价中缺乏能够反映可伸缩性视频编码流量统计特性的视频流量模型问题,本文采用马尔科夫调制的一阶自回归方法首次对MPEG-FGS编码的基层和增强层流量统计特性进行建模,并在网络仿真器NS-2中加以实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MPEG-4 FGS流量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真实视频流的流量特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MPEG-4 FGS流量模型的层次化速率控制方法,并对分层视频组播协议RLM的收敛时间、丢包率和平均吞吐量等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与层次化CBR
林祥军[10](2005)在《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协议,它较全面地解决了NACK/ACK风暴、选择重发、分布恢复负担、拥塞控制这些可靠组播面临的关键问题。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协议采用平面型结构与树型结构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组播组,整个组播组分二层:主干组播组、组岛组,两者共同构成全局组播组。每一个组岛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播组。NACK报文以及修复报文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冗余数据明显减少。发言权数量的动态决定以及发言权的动态分配策略较好地解决了组成员的发言问题,使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的拥塞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同时把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协议运用到PVM系统中,实验测试表明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协议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
二、层次化可扩展可靠组播研究及其在分布式组播发言权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层次化可扩展可靠组播研究及其在分布式组播发言权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节点契合度和安全性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及维护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用层组播算法研究现状 |
1.2.2 应用层组播性能标准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研究 |
2.1 应用层组播节点的组织 |
2.1.1 集中式方案 |
2.1.2 分布式方案 |
2.2 应用层组播节点的维护 |
2.3 应用层组播安全技术 |
2.3.1 IP组播安全 |
2.3.2 应用层组播安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节点契合度的分簇聚合组播树构建算法 |
3.1 分层分簇结构模型 |
3.1.1 控制拓扑 |
3.1.2 数据拓扑 |
3.2 CAFD算法 |
3.2.1 分簇聚合问题抽象 |
3.2.2 属性定义 |
3.2.3 算法介绍 |
3.3 实验仿真 |
3.3.1 仿真环境 |
3.3.2 参数设置 |
3.3.3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安全信用值的应用层组播树维护算法 |
4.1 安全问题分析 |
4.1.1 数字签名认证 |
4.1.2 层次结构调整 |
4.2 SACS算法 |
4.2.1 属性定义 |
4.2.2 组播树维护 |
4.3 实验仿真 |
4.3.1 仿真环境 |
4.3.2 参数设置 |
4.3.3 仿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文主要工作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组播技术 |
2.1 三种通讯模式比较 |
2.2 两种主流组播技术 |
2.2.1 IP组播概述 |
2.2.2 应用层组播概述 |
2.3 可靠组播技术 |
2.3.1 可靠组播概述 |
2.3.2 典型应用层可靠组播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RMP设计与实现 |
3.1 体系结构设计 |
3.2 覆盖网建立 |
3.2.1 节点加入 |
3.2.2 节点退出 |
3.2.3 Leader节点选择 |
3.3 BRMP数据传输 |
3.4 BRMP可靠性实现 |
3.4.1 丢包检测机制 |
3.4.2 差错恢复机制 |
3.4.3 拥塞控制机制 |
3.4.4 缓存管理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RMP性能仿真与分析 |
4.1 性能参数介绍 |
4.2 仿真场景设置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文章 |
(3)空间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间网络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网络特点 |
1.1.3 典型应用 |
1.1.4 研究现状 |
1.2 空间网络中的安全问题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关键的安全技术 |
1.2.3 现有研究工作及其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未来空间网络架构 |
2.1 空间应用的组网需求 |
2.1.1 对地观测 |
2.1.2 导航定位 |
2.1.3 通信 |
2.1.4 网络融合 |
2.1.5 综合军事应用需求 |
2.2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研究现状 |
2.2.1 美国 |
2.2.2 欧洲 |
2.2.3 我国 |
2.3 空间网络架构 |
2.3.1 一体化空间网络模型 |
2.3.2 网络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
3.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概述 |
3.1.1 基本概念 |
3.1.2 研究现状 |
3.2 空间网络安全需求 |
3.2.1 安全威胁分析 |
3.2.2 安全需求分析 |
3.3 空间网络安全体系的框架结构 |
3.3.1 安全保障体系 |
3.3.2 安全协议体系 |
3.3.3 安全机制分析 |
3.4 密码学基础-基于身份的密码学 |
3.4.1 基本概念 |
3.4.2 典型方案 |
3.4.3 多PKG 下的典型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网络安全路由技术研究 |
4.1 路由与安全路由技术概述 |
4.1.1 空间网络路由组成 |
4.1.2 空间网络路由技术 |
4.1.3 安全路由技术 |
4.1.4 跨层设计的路由技术 |
4.2 卫星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协议描述 |
4.2.3 安全性分析 |
4.2.4 路由性能评价 |
4.3 临近空间网络安全路由协议 |
4.3.1 系统模型 |
4.3.2 协议设计 |
4.3.3 路由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网络安全切换技术研究 |
5.1 切换与安全切换技术概述 |
5.1.1 移动性管理技术 |
5.1.2 空间网络切换技术 |
5.1.3 安全切换技术 |
5.2 空间网络安全接入与通信方案 |
5.2.1 网络模型 |
5.2.2 安全接入机制 |
5.2.3 安全通信的建立过程 |
5.2.4 安全性分析 |
5.2.5 性能分析 |
5.3 空间网络安全切换方案 |
5.3.1 水平切换模型 |
5.3.2 基于预认证的快速切换算法 |
5.3.3 卫星-临近空间网络垂直切换模型 |
5.3.4 垂直切换方案 |
5.3.5 切换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间网络安全传输控制技术研究 |
6.1 安全传输协议概述 |
6.1.1 安全传输协议 |
6.1.2 安全隧道框架分析 |
6.2 空间网络传输层安全协议研究 |
6.2.1 TLS 协议概述 |
6.2.2 基于IBC 的TLS 握手协议 |
6.2.3 安全性分析 |
6.2.4 协议性能分析 |
6.3 安全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3.1 系统设计 |
6.3.2 系统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间网络密钥管理技术研究 |
7.1 密钥管理技术概述 |
7.1.1 公钥管理 |
7.1.2 对称密钥管理 |
7.1.3 组密钥管理 |
7.2 空间网络公钥和对称密钥管理方案 |
7.2.1 公钥管理方案 |
7.2.2 对称密钥管理方案 |
7.3 空间网络组密钥管理方案 |
7.3.1 组播通信架构 |
7.3.2 设计思想 |
7.3.3 方案描述 |
7.3.4 安全性分析 |
7.3.5 性能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A 文中使用的基于身份的密码学方案 |
A.1 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 |
A.2 基于身份的签名方案 |
A.3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A.4 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 |
A.5 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
A.6 多PKG 下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 |
A.7 多PKG 下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附录B 安全传输系统中安全连接的建立 |
(4)基于应用层组播的可靠组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IP可靠组播与应用层组播技术 |
2.1 IP可靠组播 |
2.1.1 IP可靠组播协议的分类 |
2.1.2 IP可靠组播的关键技术 |
2.1.3 IP可靠组播研究的局限性 |
2.2 应用层组播概述 |
2.2.1 应用层组播的基本思想和评价标准 |
2.2.2 典型的应用层组播协议及关键问题 |
2.2.3 现有的可靠应用层组播协议分类 |
2.2.4 可靠应用层组播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扩展的可靠应用层组播模型 M-THOM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M-THOM基本思想 |
3.3 M-THOM模型结构 |
3.4 覆盖网的构建与维护 |
3.4.1 节点加入/退出 |
3.4.2 核心网规模的维护 |
3.4.3 覆盖网的动态优化 |
3.5 覆盖网的弹性恢复 |
3.5.1 节点失效的探测 |
3.5.2 覆盖网的重构 |
3.6 数据的可靠传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THOM中的数据可靠传输机制 |
4.1 逐段的TCP连接 |
4.2 分布式差错控制 |
4.2.1 数据命名 |
4.2.2 差错恢复算法设计原则 |
4.2.3 恢复节点的选择 |
4.2.4 差错恢复算法 |
4.3 多速率拥塞控制 |
4.3.1 Overlay MCC方法概述 |
4.3.2 对Overlay MCC方法的改进 |
4.4 性能分析 |
4.4.1 与 ALMI中差错恢复算法的比较 |
4.4.2 Overlay MCC改进后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1.1 网络拓扑的生成 |
5.1.2 节点的带宽分布 |
5.2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
5.2.1 M-THOM模型的性能仿真分析 |
5.2.2 差错恢复算法仿真分析 |
5.2.3 拥塞控制方法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的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5)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铁SCADA系统现状 |
1.2.2 电铁实时监控系统网络通讯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3 IP组播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IP组播 |
2.1 组播的概述 |
2.2 组播地址 |
2.3 IP组播协议栈 |
2.4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 |
2.4.1 IGMPv1 |
2.4.2 IGMPv2 |
2.4.3 IGMPv3 |
2.5 IP组播路由协议 |
2.5.1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 |
2.5.2 域间组播解决方案 |
2.6 实现 IP组播的前提条件 |
2.7 IP组播中存在的问题 |
2.7.1 IP组播的安全性 |
2.7.2 IP组播的可靠性 |
2.8 IP组播研究的热点 |
2.9 IP组播的应用 |
第3章 可靠组播 |
3.1 可靠传输的重要性 |
3.2 可靠组播的概念 |
3.2.1 可靠组播要解决的问题及策略 |
3.2.2 基本的差错控制机制 |
3.2.3 组播差错控制的内涵 |
3.3 经典可靠组播协议分析与比较 |
3.3.1 经典可靠组播协议介绍 |
3.3.2 可靠组播协议中的差错控制机制 |
第4章 应用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可靠组播协议设计 |
4.1 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介绍 |
4.1.1 微机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4.1.2 监控主站功能及组成原理 |
4.1.3 电铁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的监控系统特点 |
4.2 可靠组播协议的设计 |
4.2.1 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的监控系统组播通信的特点 |
4.2.2 RTBRMP的差错控制机制 |
4.2.3 RTBRMP中的数据报文格式 |
4.2.4 RTBRMP协议特点 |
4.2.5 RTBRMP中的状态变化 |
4.2.6 RTBRMP协议算法流程图 |
4.3 小结 |
第5章 可靠组播协议性能分析与比较 |
5.1 网络仿真工具 NS-2介绍 |
5.2 NS软件包及 NS-2的基本结构 |
5.3 NS-2原理 |
5.3.1 离散事件模拟器 |
5.3.2 NS-2的构件库 |
5.3.3 分裂对象模型 |
5.4 NS-2的功能与特点 |
5.5 在 NS-2中添加新协议的方法 |
5.6 组播协议在 NS-2中的内部实现机制 |
5.7 仿真环境 |
5.7.1 软件和硬件环境 |
5.7.2 报文流数据源配置 |
5.7.3 组播路由协议的选择 |
5.7.4 网络拓扑及主要参数 |
5.7.5 模拟的运行过程 |
5.8 模拟中的数据类型分析 |
5.9 各协议仿真结果及其分析比较 |
5.9.1 模拟比较的对象 |
5.9.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比较 |
5.9.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CSCW的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概述 |
1.1.2 国内外辅助教学系统研究与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
1.1.3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研究现状 |
1.1.4 工作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 |
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理论的研究及分析 |
2.1.1 CSCW 的概念 |
2.1.2 CSCW 的基本特征 |
2.2 CSCW 系统模型和体系结构的分析 |
2.2.1 CSCW 系统模型 |
2.2.2 CSCW 的体系结构的分析 |
2.3 CSCW 实现技术的探讨 |
2.3.1 群件的基本概念 |
2.3.2 群件的常用技术 |
2.3.3 典型的群件系统 |
2.4 CSCW 的分类 |
2.5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 |
2.5.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
2.5.2 工作流系统参考模型 |
2.5.3 工作流系统主要研究对象 |
2.6 基于协同工作的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 |
2.6.1 网络安全策略分析 |
2.6.2 网络安全措施的探讨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
3.2.1 系统需求分析 |
3.2.2 技术需求分析 |
3.2.3 系统总体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
3.2.4 系统软件平台的组建 |
3.3 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的高层应用功能模块设计 |
3.3.1 系统维护模块 |
3.3.2 辅助排课子系统 |
3.3.3 辅助教案制作子系统 |
3.3.4 辅助课件制作子系统 |
3.3.5 电子白版子系统 |
3.3.6 即时通信子系统 |
3.4 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的底层通信功能设计 |
3.4.1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交互设计 |
3.4.2 辅助教学系统中面向连接方式通信的应用与设计 |
3.4.3 辅助教学系统中无连接方式通信的应用与设计 |
第四章 系统协作控制机制的分析与探讨 |
4.1 协作模式 |
4.2 并发控制的策略探讨 |
4.2.1 协同系统中并发控制的目标 |
4.2.2 协同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方法 |
4.2.3 协同系统中并发冲突检测方法 |
4.2.4 协同系统中并发控制方法选择 |
4.3 协同控制机制的探讨 |
4.4 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并发控制设计的研究 |
4.5 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中的协同管理机制设计的研究 |
第五章 排课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子系统设计概述 |
5.2 CSCW 技术在排课子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
5.3 排课子系统的需求分析 |
5.3.1 用户需求分析 |
5.3.2 系统功能目标分析 |
5.4 排课子系统的概要设计 |
5.4.1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5.4.2 排课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
5.4.3 排课子系统的逻辑模型 |
5.4 排课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5.4.1 数据库设计 |
5.4.2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
5.4.3 系统的软、硬件平台选择 |
5.5 排课子系统的算法设计 |
5.5.1 排课算法的理论—图论 |
5.5.2 排课系统算法设计的理论模型 |
5.5.3 排课算法的数据结构 |
5.5.4 排课核心算法流程 |
5.6 排课子系统的实现 |
5.6.1 排课核心算法的实现思路 |
5.6.2 排课算法的实现 |
第六章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子系统设计概述 |
6.2 CSCW 技术在电子白板中的应用探讨 |
6.3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概要设计 |
6.3.1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功能要求 |
6.3.2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
6.4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6.4.1 数据库的设计 |
6.4.2 电子白板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6.5 电子白板子系统的实现 |
6.5.1 白板元素的描述与存储 |
6.5.2 用于通信的白板消息 |
6.5.3 白板对象 |
6.6 电子白板子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6.6.1 IP 组播技术 |
6.6.2 可靠组播协议 |
第七章 其他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7.1 协同教案制作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7.1.1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7.1.2 主教案制作客户端的设计 |
7.1.3 协同教案制作客户端的设计 |
7.1.4 协同教案制作控制服务器的设计 |
7.1.5 协同教案制作的工作流引擎设计 |
7.1.6 数据库的分析 |
7.2 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7.2.1 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
7.2.2 系统的功能目标 |
7.2.3 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的协作模型 |
7.2.4 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的总体结构 |
7.2.5 协同课件制作子系统的协同服务器结构 |
7.2.6 客户机/服务器的连接 |
7.2.7 应用层消息转发及组播技术 |
7.3 协同制作中即时通信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7.3.1 即时通信系统的发展背景 |
7.3.2 即时通信系统的功能划分与体系结构 |
7.3.3 模块设计 |
第八章 总结与进一步开发的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系统开发的意义 |
8.3 系统开发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协同虚拟环境概述 |
2.1 协同虚拟环境的定义和发展 |
2.2 协调虚拟环境特点 |
2.3 协同虚拟环境需求 |
2.3.1 应用需求 |
2.3.2 平台需求 |
2.4 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内容 |
2.5 协同虚拟环境的相关问题 |
2.5.1 协同工作方面 |
2.5.2 计算机技术方面 |
2.6 本章小结 |
3 协同虚拟环境中的并发控制机制 |
3.1 并发控制机制设计准则 |
3.2 常用并发控制机制 |
3.2.1 悲观并发控制机制 |
3.2.2 乐观并发控制机制 |
3.3 基于非互斥性操作融合并发控制机制 |
3.3.1 基本思想 |
3.3.2 基本设计 |
3.3.3 基本实现 |
3.4 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适合协同虚拟环境的信息传输机制研究 |
4.1 网络通信方式 |
4.2 可靠组播技术 |
4.2.1 概述 |
4.2.2 可扩展可靠组播协议SRM |
4.2.3 基于树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RMTP |
4.3 基于层次结构和差错恢复通道的可靠组播协议 |
4.3.1 协议描述 |
4.3.2 协议模型的数学分析 |
4.3.3 协议比较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CVE 系统实现实例 |
5.1 系统结构图 |
5.2 系统主要功能部分的实现 |
5.2.1 并发控制部分 |
5.2.2 可靠组播的差错控制 |
5.3 运行实例 |
5.3.1 系统运行环境 |
5.3.2 系统运行界面 |
5.3.3 系统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8)基于P2P的应用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的背景和研究目标 |
1.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P2P 网络技术 |
2.1 P2P 网络的历史 |
2.2 P2P 网络模型 |
2.3 P2P 的特点 |
2.4 基于P2P 的应用 |
第三章 CSCW 及群件系统 |
3.1 CSCW 的提出 |
3.1.1 CSCW 的概念 |
3.1.2 CSCW 的应用 |
3.2 群件 |
3.3 人机交互界面 |
3.3.1 视图耦合 |
3.3.2 协作感知 |
3.4 通信 |
3.4.1 群组管理 |
3.4.2 组播路由 |
3.4.3 可靠组播的基本概念 |
3.4.4 差错检测技术 |
3.4.5 差错修复技术 |
3.4.6 可靠性的界定 |
3.4.7 可扩展可靠组播协议(SRM—Scalable Reliable Multicast) |
3.4.8 基于环的可靠组播协议(RMP—Reliable Multicast Protocol) |
3.4.9 基于树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TMTP—Tree-based Multicast Transport Protocol) |
3.5 并发控制 |
3.6 事务处理和其他功能模块 |
第四章 应用共享技术 |
4.1 简介 |
4.2 应用共享的体系结构 |
4.2.1 复制式的应用共享 |
4.2.2 集中式的应用共享 |
4.3 T.120 和JCE 应用共享技术 |
4.3.1 T.120 |
4.3.2 Java 应用共享 |
4.4 X Window 介绍 |
4.4.1 X 窗口系统 |
4.4.2 X 协议分析 |
4.5 基于X 的应用共享技术 |
4.5.1 X Window 系统下的应用共享实现原理 |
第五章 基于P2P 的应用共享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 系统设计的背景 |
5.2 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 |
5.3 应用共享技术的选择 |
5.4 系统的总体设计 |
5.5 系统实现的软硬件环境 |
5.5.1 系统实现的硬件环境 |
5.5.2 系统实现的软件环境 |
第六章 应用共享系统的详细设计和相关实现 |
6.1 应用共享系统的详细设计 |
6.1.1 管理用户的工作流程 |
6.1.2 应用共享端的工作流程 |
6.1.3 系统涉及到的数据流 |
6.2 共享应用管理模块 |
6.3 用户管理模块和发言权管理模块 |
6.4 发言权管理策略 |
6.4.1 角色划分 |
6.4.2 发言权的管理 |
6.4.3 组播及其可靠性 |
6.4.4 节点的动态离开 |
6.5 伪X server 模块 |
6.5.1 请求、响应和事件的转发 |
6.5.2 序列号 |
6.6 共享系统用户界面截图 |
6.6.1 共享页面 |
6.6.2 创建页面 |
6.6.3 协同环境界面 |
6.6.4 加入页面 |
第七章 论文总结 |
7.1 论文小结 |
7.2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9)异构环境下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IP 组播的特点 |
1.1.2 大型视频组播应用中存在的异构性问题 |
1.1.3 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 |
1.2 本文研究的问题:异构环境下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优化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视频组播应用自适应方法研究 |
2.1 视频组播应用自适应问题 |
2.2 应用自适应方法 |
2.2.1 端点自适应方法 |
2.2.2 基于代理的应用自适应方法 |
2.2.3 混合应用自适应方法 |
2.3 综合分析与评价 |
2.3.1 自适应关键技术 |
2.3.2 自适应性能评价指标 |
2.3.3 分析与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视频组播应用系统效能分析与优化 |
3.1 视频组播应用系统模型描述 |
3.1.1 接收者效能函数定义 |
3.1.2 系统模型描述 |
3.1.3 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问题 |
3.2 层次化分解与描述 |
3.2.1 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问题的层次化分解 |
3.2.2 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问题的层次化描述 |
3.3 分布求解方法 |
3.3.1 第0层会话效能最大化问题求解方法 |
3.3.2 通过某瓶颈链路的新视频组播应用系统整体效能最大化问题求解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组织代理的大型视频组播层次化自适应体系HALVM |
4.1 HALVM概述 |
4.1.1 层次化自适应体系 |
4.1.2 视频组播会话管理 |
4.2 发送端自适应功能 |
4.3 接收端自适应功能 |
4.3.1 包丢失事件率的测算 |
4.3.2 往返时间的测算 |
4.4 层次化代理自适应功能 |
4.5 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及其转换编码算法 |
4.5.1 可伸缩性视频编码在HALVM 中的作用 |
4.5.2 可伸缩性视频转换编码算法 |
4.6 基于共享丢失模型的代理自组织协议 |
4.7 HALVM的可行性分析 |
4.7.1 HALVM 管理可行性分析 |
4.7.2 HALVM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7.3 HALVM 法律可行性分析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共享丢失模型的代理自组织协议SL-SOAP |
5.1 代理自组织协议概述 |
5.1.1 HSRM 的托管节点动态维护机制 |
5.1.2 转换编码器自组织方法SOT |
5.1.3 分析与评价 |
5.2 共享丢失模型与组形成协议GFP |
5.2.1 共享丢失模型 |
5.2.2 组形成协议GFP |
5.2.3 分析与评价 |
5.3 代理自组织协议SL-SOAP |
5.3.1 SL-SOAP 协议模型 |
5.3.2 SL-SOAP 协议描述 |
5.3.3 SL-SOAP 协议状态转移描述 |
5.4 小结 |
第六章 率失真优化的可伸缩性视频转换编码算法研究 |
6.1 可伸缩性视频转换编码算法设计要求 |
6.2 率失真优化的PFGS转换编码算法OPTRANS-1 |
6.3 小波视频编码MC-EZBC的可伸缩性研究 |
6.3.1 MC-EZBC 简介 |
6.3.2 MC-EZBC 的全伸缩性能分析 |
6.4 MC-EZBC编码算法的性能优化 |
6.4.1 编码性能参数的选择 |
6.4.2 性能优化评价 |
6.5 率失真优化的MC-EZBC转换编码算法OPTRANS-2 |
6.5.1 MC-EZBC 码率控制策略 |
6.5.2 OpTrans-2 码率控制优化要求 |
6.5.3 OpTrans-2 联合率失真目标 |
6.5.4 OpTrans-2 联合率失真求解 |
6.5.5 OpTrans-2 码率控制性能分析 |
6.5.6 OpTrans-2 的层次编码方法 |
6.6 算法性能分析与评价 |
6.7 小结 |
第七章 可伸缩性视频流量建模与分层视频组播性能仿真 |
7.1 分层视频组播仿真评价中的视频流量模型概述 |
7.1.1 层次化恒定速率(CBR)流量模型 |
7.1.2 抽象的通用层次化流量模型 |
7.1.3 单一层次的VBR 视频流量模型 |
7.2 可伸缩性视频编码FGS的流量建模 |
7.2.1 单一场景的FGS 视频流量模型 |
7.2.2 具有频繁场景切换的FGS 视频流量模型 |
7.3 FGS视频流量模型仿真验证 |
7.3.1 仿真验证的拓扑结构与剧情 |
7.3.2 仿真验证结果 |
7.4 基于FGS流量模型的视频组播仿真评价 |
7.4.1 基于FGS 流量模型的层次化速率控制方法 |
7.4.2 仿真实验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表 |
附录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缩略词表 |
(10)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第一章 简介 |
1.1 可靠组播的产生 |
1.2 可靠组播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可靠组播技术面临的问题 |
1.3.1 影响可靠组播设计的因素 |
1.3.2 可靠组播面临的问题 |
1.4 本文工作 |
1.4.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可靠组播技术分析 |
2.1 “一对多”可靠组播理想模型到“多对多”可靠组播实现 |
2.2 组播组的建立与维护 |
2.2.1 组成员之间的逻辑关系 |
2.2.2 组播树的建立 |
2.2.3 组播树的维护 |
2.3 可靠组播中的拥塞控制算法 |
2.3.1 基于发送方的可靠组播拥塞控制 |
2.3.2 基于接收方的可靠组播拥塞控制 |
2.4 可靠组播的差错控制算法 |
2.4.1 基于发送方的差错控制机制 |
2.4.2 基于接收方的差错控制协议 |
2.4.3 基于接收者的方法和基于发送者的方法 |
2.5 组播组的建立与维护、差错控制对拥塞控制机制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算法分析与设计 |
3.1 多对多可靠组播需求分析 |
3.2 多对多可靠组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3.3 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设计原则 |
3.4 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设计 |
3.4.1 组播组的设计 |
3.4.1.1 组岛的分组原则 |
3.4.1.2 组岛的建立 |
3.4.1.3 组岛的维护 |
3.4.1.4 协调节点的选取 |
3.4.2 拥塞控制机制分析设计 |
3.4.2.1 拥塞控制机制设计原则 |
3.4.2.2 发言权控制机制简介 |
3.4.2.3 基于发言权的拥塞控制机制 |
3.4.2.4 反馈机制 |
3.4.2.5 小结 |
3.4.3 多对多可靠组播差错控制机制设计 |
第四章 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的具体实现 |
4.1 使用Socket 编程实现可靠组播的主要接口函数 |
4.2 组成员加入组岛 |
4.3 组播组的维护 |
4.4 发言权控制策略的实现 |
4.5 拥塞控制策略 |
第五章 多对多可靠组播在 PVM 系统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
5.1 PVM 系统组通信简介 |
5.2 用户编程主要接口函数 |
5.3 组播组的结构 |
5.4 实验结果与性能评估 |
5.4.1 实验结果分析 |
5.4.2 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协议与SRM 等协议的比较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2 本文存在的主要不足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 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层次化可扩展可靠组播研究及其在分布式组播发言权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节点契合度和安全性的应用层组播树构建及维护算法研究[D]. 谢远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基于总线环混合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研究[D]. 张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3]空间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彭长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8)
- [4]基于应用层组播的可靠组通信研究[D]. 周国伟.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7)
- [5]可靠组播在电铁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文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6]基于CSCW的徐工职院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陈祥章. 苏州大学, 2007(03)
- [7]协同虚拟环境的研究和设计[D]. 宋渝. 重庆大学, 2006(01)
- [8]基于P2P的应用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杜呈伟. 东南大学, 2006(04)
- [9]异构环境下大型自适应视频组播方法优化研究[D]. 王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11)
- [10]多对多组岛层级可靠组播的研究与设计[D]. 林祥军.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