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应用

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应用

一、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薛涵予[1](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陈景华[2](2019)在《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给和需求作为经济学的最基本要素,两者相互关系决定或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时,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社会产品得以实现,经济运行将处于健康有序的良好态势。当供求失衡时,生产受到抑制,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严重的供求失衡甚至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理论界都将供求问题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早在奴隶制社会时期,思想家已经就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给等问题从理论层面作出阐述。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大,各个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供给和需求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供求理论。这些供求理论犹如璀璨的星光,在经济理论体系的苍穹里熠熠生辉,其中有一颗最为耀眼,那就是马克思的供求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以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揭示了社会运行发展的必然规律。供求问题是融入在马克思上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经济学者们分别从市场价值与价格关系、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理论等方面研究供给和需求问题,但尚未将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因此,本文选此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经济思想的发展,试图梳理出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理论特点、传承与发展,并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总结古代思想家、古典经济学家有关供给和需求的思想,他们为马克思建立科学供求理论提供了思想源头和理论素材。然后,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考察马克思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微观供求理论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内涵特点及市场供求、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市场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宏观供求理论包括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含义、总供求平衡、总供求失衡及其调控等内容,微观部分是宏观部分的基础,宏观部分是微观部分的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而,本文总结了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供给学派等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并与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清晰地把握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理论特点、政治立场和时代价值。再而,本文梳理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有关于供求问题的论述,可见其是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供求理论中国化的成果。最后,本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供求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当前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在马克思供求理论的指导下,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市场供求平衡性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本文尝试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供求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相关学者关于供求理论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马克思供求理论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理论形成之路,这对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实际深化供求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第二,从政策指导的角度,基于马克思供求理论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环境与科学依据,解读当前市场供求结构性不平衡的特征及成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求作用机制提供了政策指导,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撑。

拓志超[3](2019)在《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经济体量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者,本文认为,在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有必要静下心来总结反思这期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炼,使其上升到理论层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并确立其在人类经济学领域的应有地位,改变一直以来言经济学必谈古希腊的思维惯性,提升中国经济学的理论自信,而学术史研究思路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就是这些宝贵经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并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就很少甚至不再提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相关的研究文献也骤然减少,造成了一种假象,即这一理论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功成身退,不再适合于继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在当下已经过时。但人们通常观察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很多做法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极其相似,比如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五年规划(计划)、十年发展战略等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先行,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实现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比例协调等目标。鉴于此,本文致力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是否过时,它与宏观调控是什么关系。众所周知,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即按比例规律中国化的成果,同时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中也可以找到丰富的经济平衡思想,其具体做法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沿着这条线索,本文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发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在梳理古今中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归纳法等研究方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论证。首先,本文全面系统的梳理了我国20世纪40年代至今有关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主要研究文献,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深化时期和转型创新时期四个阶段,分别总结归纳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内涵、特点,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70多年经济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当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时,则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反之,当经济比例失调、不平衡时,经济发展就会受阻。毛泽东、陈云、李富春、薄一波、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的财经领导专家以及王学文、薛暮桥、杨坚白、马寅初、孙冶方、董辅礽、李成瑞、刘国光、尹世杰、黄达、陈共、刘鸿儒、宋则行、戴园晨等经济学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学习借鉴苏联经验教训,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这是对中国经济发展运行中呈现的客观规律的总结提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的财经领导专家陈云、王学文、薛暮桥等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孕育了对这一规律的最初认识和理解,为解决当时经济困难、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资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初期,我国政界、学界开始自觉运用这一规律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在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正方两方面证实了这一事实,即遵循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经济就会发展,反之,经济就会受阻甚至倒退。在实践和理论的互动中,形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这个理论说明,国民经济再生产过程要遵循按比例规律,这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首要经济规律,是经济向前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国家更是从国家规划、宪法层面,贯穿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思想。从实现路径上,明确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从内容上,由最初的强调经济总量平衡到结构平衡,由“三平衡”发展到“四平衡”,不断深化和扩展其内容,更加强调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平衡、动态协调。“十五”时期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收入分配的平衡、国民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创新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可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动态的,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关键环节,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客观规律。接下来,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分别作比较,逐一解答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平衡/均衡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尤其是经济学家非常热衷、并渴望给出最优答案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已经是贯穿古今中外经济思想的一条主线。平衡/均衡问题本质上,就是遵循按比例规律,撇去表面现象,一切平衡/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利益关系的平衡/均衡。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本文比较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这些理论都是宏观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理论,均以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均衡为目标,目标是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在方式上或倡导国家调节,或主张利用市场价值规律,或将两种方式结合。其次,它们又有着很大的差别,其中,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在理论内涵上是一致的,有着承继关系,但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市场(价值规律)调节方式存在缺陷的背景下,倡导未来社会是以国家计划作为基本的实现方式,以消除市场价值规律调节方式的不足,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将两种调节方式相结合的按比例规律的实现方式,因此,它们之间是继承中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它们有些地方相似。西方宏观经济均衡理论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基本没考虑经济结构平衡,目标是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熨平经济波动,却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回避了经济平衡背后的深层原因,即利益关系的平衡,而仅仅停留在经济现象表面的平衡,这是由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此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虽然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较严谨完善的理论体系,在技术层面提出很多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方法,值得学习借鉴,但却不能也没有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和宏观调控的理论指导。由此,本文认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运用中国特色术语描述现代经济供求平衡的命题,不是源于苏联,也不是源于西方经济学,它是我党、国家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理论创造。就承继关系来说,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核心是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实现方式是有计划按比例。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均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生产按比例规律的具体体现,在实现方式上都坚持将国家调节与市场(价值规律)调节相结合。理论本质的一致性体现在理论内容上,都包含了以经济权威的中央政府为实施主体,以宏观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国家计划与市场价值规律两种调节方式相结合,目标均以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注重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平衡,即国民收入分配的平衡,平衡社会经济中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利益主体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的需要,以人文本。因此,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在学理层面上是一致的,都是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中国化的表现和重要成果。宏观调控理论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新时期、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转型创新,二者在按比例规律实现方式上存在差别,即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上存在差别;二者在内容上存在差别,宏观调控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内涵更加丰富,除了原有的经济总量结构平衡、再生产四个环节及两大部类保持恰当比例、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综合平衡等经济领域的综合平衡,进一步关注经济与社会、生态环境、国防、国家安全、风险防控等其他社会系统的平衡关系。综上分析,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没有过时,是以宏观调控的形式呈现,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将继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本文进一步从历史逻辑层面即经济管理政策的演变梳理得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的制定是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指导原则和目标,其中物资平衡是基础,财政信贷平衡是关键,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核心是处理好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即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其中,财政、信贷平衡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核心和突破口,相应的,运用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日渐成为经济政策制定及学术研究的重心,这些转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为核心内容实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理念很自然的成为宏观调控理论的主要内容,实践中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理论上的转变。可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并未过时,宏观调控理论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新时代的转型创新。本文对第二个问题的解答,是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作比较。在系统梳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后,本文提炼出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包括价格稳定、物资总量平衡、币值稳定、经济结构按比例、财政平衡、财富分配关系平衡以及实现平衡的方式等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单旗的子母相权论、范蠡的平粜思想、李悝的平籴思想、《管子》的轻重论、桑弘羊的平准制度、耿寿昌的常平仓制度、王莽的市平思想、刘宴的商业情报网、王安石的青苗法、苏轼倡导谷物自由流转、卢世荣的平准周急库、丘濬的价格报告制度等思想,涉及到稳定物价和币值,同时平衡重要物资的供求;重农抑末思想则体现了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形态下小农式的经济结构按比例发展;量入为出为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遵循的财政原则,体现了朴实的财政平衡思想;晏婴的“权有无,均贫富”、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及《管子》中主张的“贫富有度”思想,以及将这些思想付诸于土地政策的实践,如董仲舒提出的限田思想,均体现了财富分配关系的平衡;在实现经济平衡的方式上有《管子》的“通轻重之权”的国家调节思想,也有司马迁的“善者因之”的自由放任。这些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出现,证实了按比例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经济规律。同时,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国家,国家能否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要取决于经济、财政是否平衡、稳定,围绕这一主题,历代思想家从表面和深层展开了思考,促成了丰富的经济平衡思想的形成。虽然这些思想产生于自然经济为主导、商品经济尚未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但其中的国家调节方式为主导、运用市场调节实现按比例规律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对当代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宏观调控依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除了在思想内容上的相似,在一些具体做法上,本文通过将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做法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思想主张作比较,也发现了很多的相似之处。由此可知,虽未发现直接的文字表述,但从具体做法中可以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中找到最初的表述,本文认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思想。本文对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系统研究,对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第一,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威是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第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更加强调“综合”平衡;第三,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不断深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第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要重视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衔接;最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理论是发展经济的制胜法宝,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理论上,重新认识定位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地位、时代价值。首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既不同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又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平衡理论不完全相同,它是我党、国家经济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理论创造。其次,揭开了过时论的假象,得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当下没有过时,而是以宏观调控理论的形式转型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作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完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内容之一。最后,发掘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思想的吸收和发扬。(2)在研究思路上,本文主要运用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即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大量搜集、查阅本文相关的文献,系统梳理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相关的研究文献,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比较了西方经济均衡理论、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解答了提出的两个问题,这一过程即所谓的学术史的研究。本研究再一次证实,学术史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构建中国经济理论、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增强经济学理论自信的有效途径。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所获取文献的权威性、全面性、相关性将直接影响本文论证的质量。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除了使用中国知网、图书馆等平台获取相关资料外,一直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并提供相应资料,这些资料对本文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作者的理论认知水平及文献积淀方面的局限性,在论证的深度和广度上仍需后期继续潜心研究,加以完善。

姚瑶[4](2017)在《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宏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现象,但是相比通货膨胀的老生常谈,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研究相对较少。经济思想史上对该问题的探讨主要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分别处于这两个时代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与克鲁格曼都对通货紧缩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二者的理论却大多被一笔带过,更没有人将其进行比较。实际上,费雪和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通货紧缩的治理以及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分歧。费雪从供给角度,以自己的“交易方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债务在加强通货紧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债务-通货紧缩螺旋,提出以通货再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克鲁格曼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为基石,从需求角度论证了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主张——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本文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比较法,系统梳理费雪和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找出两位经济学家阐述问题的异同,并对其做了客观的评价,为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结论是,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有三点共同之处和三点分歧。其共同之处,一是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相似性;二是都肯定了过度负债对通货紧缩的作用;三是都主张用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在分歧方面,一是费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方程”,与凯恩斯相左,克鲁格曼则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二是费雪从供给角度解释通货紧缩成因,而克鲁格曼则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有本质区别;三是用通胀治通缩的操作方式不同,费雪主张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给量,而克鲁格曼的主张更为激进,建议央行制定一个具体的通货膨胀率,以提高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

陆平[5](2016)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作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手,他的经济思想、经济哲学改变了经济学发展史的进程,对西方思想界、政界、商界和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研究此前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尤其是在他2006年去世以后,很多文献总结了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本文的意图,是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弗里德曼的文本为基础,把他放在20世纪后半叶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洞见。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在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对弗里德曼的思想、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部分阐述弗里德曼理论的应用,第三部分是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评价。比较部分由五章构成,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理论的总体考察、方法论比较、宏观经济思想比较、社会影响的比较和企业伦理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本文阐明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是工具主义哲学的一个特例,说明了他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释了他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批评了他在企业伦理学方面的混乱。本文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的应用,分别是在英国的实验和中国曾经采取过的货币主义政策。弗里德曼的政策影响在英国要大于美国,所以本文选择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弗里德曼虽然有很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但其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在现实中并未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也曾采纳过弗里德曼的建议治理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显着。评价部分首先肯定了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贡献,然后分析了他的方法和理论的缺陷。此外,本文从新自由主义和方法论这两个角度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评价,尤其是从“二元经济学”的视角对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提出了批评。

常卉颉[6](2017)在《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是包含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这是与过去放任经济的一个根本不同。宏观调控将国家的调控机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各经济学流派有关宏观调控的讨论就一直伴随其中,特别是凯恩斯革命后,市场经济由自由竞争向国家大规模干预发展,宏观调控理论在许多国家取得良好实践,中国也不例外。但改革开放至今不过30多年,中国已经历多个周期的宏观调控,说明调控政策对于长期预防并没有起到作用。同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特征的中国,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创新,其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需要更为科学更为相符的理论指导,需要回到马克思经济理论。马克思的宏观经济思想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不断成熟。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中蕴含了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全面分析,特别是其包含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般运行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市场经济的性质以及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出发,阐明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研究宏观调控的方式、目标、手段等问题,并从中国运用马克思理论进行宏观调控的历史实践证明以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资本有机构成为工具的宏观调控的可行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提出建议。论文共八章,可从三大部分进行描述:第一部分,梳理宏观调控理论的中西方研究成果,认识到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思想在实践应用研究上的缺乏。并在对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宏观经济运行机制,肯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分析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则在于从结构平衡入手进行总量调控。第二部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研究宏观调控的方式、目标、手段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宏观调控需要在尊重市场基础配置作用的条件下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实现经济的结构平衡,兼顾总量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工具分别从长期平衡工具、短期平衡工具和结构平衡工具进行分析。长期和结构中中以资本有机构成作为判断工具,长期中增加劳动者收入,保持收入分配的公平公正,结构上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保持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使供给结构适合需求结构的变化。短期上,防止经济的外部冲击,预防货币信用等造成的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的平稳。第三部分,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重要宏观调控的历史实践进行评述,以及对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进行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中国早期的宏观调控过多的关注经济的需求面,忽视了经济的供给面,从而有了当下“供给侧”改革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依然要遵循马克思的宏观调控思想,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中国特色的基本要求,依然要实现经济的结构平衡,继续推进消费型社会的建立,调结构转方式,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

周继燕[7](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于宾[8](2013)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数量一起决定了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决定了名义产出的水平。在既定的名义收入增长的政策目标下,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期变化决定了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是由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同时货币流通速度的趋势和水平也反映出经济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长期以来,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与流通速度函数是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被较好地预测到,也能够为货币政策提供有用的指导。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使得西方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不再稳定,其变化也难以预测。西方国家的货币当局调整政策思路,或者采取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或者采用利率作为政策中介目标。但对于那些依然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国家来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于货币当局货量调控的效果依然有重要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起宣布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996年开始实行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起取消贷对款规模的限制。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从以信贷规模控制为主的直接调控变为以货币总量调节为主的间接调控,因而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也成为我国经济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课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按照1:8的经验公式进行货币投放,即现金流通量与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之比为1:8。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改革推动的货币化进程造成的。目前我国采用广义货币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国的M2/GDP比率已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其它转轨国家的水平。我国高比率的M2/GDP问题是与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时,效果往往不理想;另一方面,货币供给的高增长并未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变化特征,及其反映出来的经济与金融领域的问题,进而为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是我们研究的问题和希望达成的目标。事实上,笼统地讲货币供给量与名义收入间的关系是粗略的,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货币数量政策的传导效率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分析中国货币流通速度背后反映的货币传递机制问题,特别是其资产市场渠道。本文第2章根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模型,并结合有关预期的不同假设,来说明货币供给和名义产出之间的关联,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古典模型中,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都只是影响价格水平,而不能影响实际产出。在价格刚性的凯恩斯模型下,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只影响实际产出而不影响价格水平,因为价格是刚性的。在一般模型下,货币流通速度与与货币供给一样,既影响价格水平,也影响实际产出。第3章回顾和梳理国际上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发达国家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特征、影响因素、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等。因为各国已经或即将经历相似的金融制度变迁,发达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历程,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和政策实践有启示意义。在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现U型特征。制度主义假说是对这种特征的解释,即U型模式是货币化进程和金融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化进程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上升。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和短期波动方面,1982年美国M1的“速度之谜”引起了大量争论,从那时起美国放弃M1作为政策中介目标。随着M2的流通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不稳定,美国又放弃了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这再次证明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重要性。第4章结合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及其效果,测算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长期变化和短期波动特征,并揭示其反映出来的经济与金融体统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VO体现出一定的U型特征。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经济的货币化进程推动的。90年代以后VO出现了一定的上升,这是由金融发展引起MO的替代品增加引起的。从短期波动来看,V1和V2都体现出顺周期波动的特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变化是对逆风调节的货币政策效果的抵消。目前,我国以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我国M2的流通速度水平过低,说明我国经济中存在超额货币问题。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拉动内需的效果一直不佳。第5章对我国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协整回归,并详细考察其中货币化进程与金融发展这两个主要的制度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研究表明,货币化进程和金融现代化程度在回归结果中的表现符合制度主义假说的判断。我国的货币化进程不仅涵盖了产品市场,还涵盖了资产市场和各种生产要素领域的货币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但其水平依然较低且存在着结构失衡问题。金融发展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作用尚未发挥出来。除了制度因素外,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还有利率、储蓄率、通胀率等。因为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实际上反映了货币向支付手段转化的效率,也反映了货币数量变化的影响向实体经济传导的效率。第6章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传导效率问题,特别是货币政策通过资产市场的传导效率问题。本章分析货币数量变化通过影响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来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机制。从货币数量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看,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是通畅的,但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出现了阻塞,原因是我国股票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割裂;从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来看,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能够起到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作用;但股票价格的上升无法起到促进消费和扩大投资的作用。总体来看,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股票市场这个板块上出现了问题,股票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失效,而房地产市场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速度是由各种经济力量共同影响和决定的。中央银行不能直接精确地调节和控制货币流通速度,但可以采取措施间接引导其向合意的方向变化。我们应当在保持货币供给量合理、适度、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改变当前货币流通速度过低的局面,改善货币数量调控的政策效果。

刘贵鹏[9](2011)在《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其根源与美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同年,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而通货膨胀在弗里德曼看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一切足以说明戴着神秘面纱的货币与现实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货币理论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货币理论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在我国,自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货币理论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而又生生不息的道路。可以说,它的发展见证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体制转轨,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说,我国当代货币理论基本来源于国外,但无论从发展过程还是从思想本身都带有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若干货币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翔实地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货币理论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当代的货币理论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并且经历一个“约束→繁荣→迷失”的过程。本文在横向上将货币理论分为五大部分,货币的基本理论、货币的流通规律、货币的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政策。同时,在每部分以时问的先后次序为线索进行论述,尽量体现货币理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具体内如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说明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为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归纳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人民币的本质问题、价值基础及职能问题的争论,同时论述了有关货币本质问题的观点以及货币有无阶级性与时间价值的争论。第三章是货币流通理论部分,首先简述了有关货币流通范围和货币概念的研究,然后对货币流通规律(主要是纸币流通规律)的有关研究进行了阐述,最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货币流通正常化标志的有关研究作了梳理,还就中国的“经验数据”的论述进行了简要说明。第四章为货币供求理论,我国的货币理论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出现的,因此,本文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至今进行阐述,依次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最新发展三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又分为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两个部分。第五章是有关通货膨胀理论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通货膨胀的涵义,然后对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的关系的研究作了归纳评析,随后介绍了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特别是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最后对三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分作了大体的归类。第六章为货币政策理论,主要从国内金融界关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析。

顾书桂[10](2010)在《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土地产品价格上涨一方面源于土地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源于地租的上升。由于地租也是土地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因此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产品价值上升的表现,是土地产品价值实现的要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膨胀,而仅仅是价格上涨。同等数量的土地产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价值量,不仅意味着需要越来越多的货币实现这种价值量,更意味着社会收入的分配向土地所有者倾斜。为缓解社会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对社会造成的阵痛,缓解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缓解厂商的产出紧缩效应,有意识地允许甚至制造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以及其他形式的通货膨胀,就成为一种政治上的需要。同时,由于土地产品供求的短期刚性,土地产品市场还经常成为投机资本光顾的场所,所有这些都使得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呈现复合式发展的特征。有效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对内要实现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协调,对外要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冲突。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不是要消灭通货膨胀或物价上涨,而是要将通货膨胀速度控制在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否则收获的只能是通货紧缩,而不会是通货膨胀抑制。在宽松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当代社会实行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兼顾各种需要、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比较可行的手段。

二、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供求问题的研究历史
        二、关于马克思供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三、关于中国经济供求问题的研究动态
        四、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之前的供求理论
    第一节 前古典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一、古希腊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二、古罗马思想家的供求思想
        三、西欧中世纪经院学派的供求思想
        四、重商主义的供求思想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的供求理论
        一、重农主义回归生产
        二、亚当·斯密对供求理论的系统概括
        三、萨伊、李嘉图的供给决定论
        四、马尔萨斯、西斯蒙第的需求决定论
        五、穆勒对两类商品价值决定的分析
    第三节 对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特点
        二、马克思之前供求理论的缺陷
        三、马克思对之前供求理论的批判性继承
第二章 马克思的微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供给与需求及其相互关系
        一、供给的界定及其特点
        二、需求的界定及其特点
        三、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二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值
        一、市场供求不决定市场价值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值
    第三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
        一、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
        二、市场供求影响市场价格
        三、市场价格调节市场供求
    第四节 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一、市场竞争推动市场价值的形成和转化
        二、市场价值与市场供求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互动
    第五节 马克思微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的宏观供求理论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一、社会总产品供求和单个产品供求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总供求平衡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中的供求平衡
    第三节 总供求平衡的内在机制
        一、总供求平衡的内容
        二、总供求平衡的实现机制
    第四节 市场供求失衡与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二、供求失衡的调控
    第五节 马克思宏观供求理论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一、以效用为中心的需求理论
        二、以生产成本为中心的供给理论
        三、供求均衡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有效需求决定论
        一、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二、有效需求决定论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第三节 供给学派的理论
        一、供给学派的概况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供给学派理论的实践
    第四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比较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相同之处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内容区别
        三、马克思供求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供求理论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供求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的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建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有计划的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邓小平的市场调节供求理论
        一、改革开放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市场调节供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江泽民的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
        一、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形势剧变
        二、需求拉动供给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
        一、新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以人为本”供求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习近平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一、新时代我国市场供求情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节 对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的评价
        一、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与马克思供求理论是一脉相承
        三、中国共产党供求理论是在传承中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供求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供求发展
        一、中国经济总供给的发展情况
        二、中国经济总需求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解读
        一、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性的评判分析
        二、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不平衡的原因解析
    第三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指导
        一、市场竞争机制消除供求总量不平衡
        二、部门结构优化消除供求结构不平衡
        三、生产进步推动供求平稳发展
        四、生产与流通衔接促进产业资本循环
    第四节 促进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消除体制弊端,发挥市场调节供求主导作用
        二、注重发展质量,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供求平衡弹性
        四、优化流通环节,促进生产和消费相匹配
    第五节 马克思供求理论对中国经济供求平衡发展分析的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平衡”与“均衡”
        1.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1.2.3 学术史研究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平衡/均衡的研究
        1.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思想的研究
        1.3.3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研究
        1.3.4 文献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学术史
    2.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2.1.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萌芽
        2.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雏形的成型
    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2.2.1 政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形成的贡献
        2.2.2 学界研究推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形成
    2.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发展深化
        2.3.1 经济管理实践中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认识的深化
        2.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第二次研究高潮
        2.3.3 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题的文献大量涌现
        2.3.4 其他研究发展深化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2.4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2.4.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有用武之地
        2.4.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转型创新
    2.5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内涵及特点
        2.5.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
        2.5.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3.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
        3.1.1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总述
        3.1.2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内容
        3.1.3 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特点
    3.2 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
        3.2.1 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内容
        3.2.2 西方经济均衡理论的特征
    3.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我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3.3.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平衡理论不完全相同
        3.3.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西方经济均衡理论存在根本区别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没有过时
    4.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理论关系的学理分析
        4.1.1 宏观调控概述
        4.1.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都是按比例规律的体现
    4.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与宏观调控关系的历史逻辑分析
        4.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平衡理论指导下成功经验催生理论的萌芽
        4.2.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推动理论的形成
        4.2.3 经济调整改革推动理论的深化
        4.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理论转型创新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发扬中国古代优秀思想
    5.1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
        5.1.1 价格思想中的平衡
        5.1.2 “重本抑末”的小农式经济结构平衡思想
        5.1.3 货币币值稳定思想
        5.1.4 财政收支平衡思想
        5.1.5 财富分配平衡思想
        5.1.6 实现经济平衡的方式
    5.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吸收中国古代优秀思想
        5.2.1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思想的内容
        5.2.2 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特点
        5.2.3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与中国古代经济平衡的关系探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时代价值
    6.1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是中国经济管理理论的重要创造
    6.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的未来启示
        6.2.1 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威是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关键
        6.2.2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更加强调“综合”平衡
        6.2.3 在综合平衡中不断深化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
        6.2.4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要重视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衔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比较
    2.1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2.1.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2.1.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2.2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之异同
第3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比较
    3.1 费雪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债务-通货紧缩
        3.1.1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概述
        3.1.2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传导机制
        3.1.3 债务-通货紧缩螺旋
    3.2 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总需求不足与流动性陷阱
        3.2.1 解释总需求不足的跨期消费模型
        3.2.2 流动性陷阱下的通货紧缩
        3.2.3 通货紧缩的自我加强及“死亡螺旋”
    3.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第4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比较
    4.1 费雪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4.1.1 自由放任,破产后的强制恢复
        4.1.2 控制价格水平,用通胀治通缩
    4.2 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4.2.1 否定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4.2.2 否定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4.2.3 提高通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缩
    4.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第5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
    5.1 费雪对 1929~1933 年经济大萧条的解释
        5.1.1 费雪对大萧条成因的分析
        5.1.2 费雪为大萧条提出的政策建议
    5.2 克鲁格曼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通货紧缩的解释
        5.2.1 克鲁格曼对日本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
        5.2.2 克鲁格曼为日本摆脱通货紧缩开出的“药方”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思想:总体考察
    2.1 弗里德曼其人其说
        2.1.1 弗里德曼的成长
        2.1.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概览
        2.1.3 政策实践
    2.2 弗里德曼的早期贡献
        2.2.1 方法论
        2.2.2 国际经济学
        2.2.3 消费理论
        2.2.4 货币需求理论
        2.2.5 稳定化政策
    2.3 货币主义
        2.3.1 货币主义的经验证据
        2.3.2 货币主义理论
        2.3.3 货币主义政策
        2.3.4 对货币主义的批评
    2.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4.1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思想
        2.4.2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货币主义的差异
        2.4.3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其早期思想的继承
        2.4.4 对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
    2.5 弗里德曼的政治经济学
        2.5.1 《资本主义与自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宣言
        2.5.2 围绕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3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史比较
    3.1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
    3.2 杜威的工具主义
    3.3 两种工具主义的比较
    3.4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是杜威工具主义的特例
4 宏观经济学发展史的缩影:弗里德曼和凯恩斯
    4.1 货币理论的比较
        4.1.1 流动性偏好
        4.1.2 IS-LM模型
        4.1.3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复兴
        4.1.4 美国货币史
        4.1.5 弗里德曼的马歇尔主义思想
        4.1.6 货币政策
        4.1.7 传导机制
    4.2 反凯恩斯的弗里德曼
    4.3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转变
        4.3.1 与弗里德曼相近的凯恩斯
        4.3.2 与弗里德曼相对的凯恩斯
    4.4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反对
    4.5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
    4.6 弗里德曼:马歇尔的继承人
5 经济学家的社会影响: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思
    5.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的经济现实世界
        5.1.1 加尔布雷思的世界
        5.1.2 弗里德曼的世界
    5.2 不确定的年代vs.自由选择
        5.2.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通过电视媒体的交锋
        5.2.2 加尔布雷思的《不确定的年代》
        5.2.3 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5.3 经济思想的公众影响
6 企业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伦理观的思想史考察
    6.1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
        6.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6.1.2 企业伦理与政治经济学
        6.1.3 弗里德曼的观点
    6.2 弗里德曼功利主义立场的结构
        6.2.1 弗里德曼的基本原则观点
        6.2.2 效用的含义
        6.2.3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7 弗里德曼思想的应用:英国的货币主义实验
    7.1 撒切尔政府之前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
        7.1.1 二战后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从边缘到中心
        7.1.2 弗里德曼与英国经济学家的争论
    7.2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
        7.2.1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的理论背景
        7.2.2 “从加尔布雷斯到经济自由”
        7.2.3 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实践
8. 弗里德曼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8.1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思想与中国
        8.1.1 建国后中国货币政策历程
        8.1.2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在中国的困境
    8.2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局限
        8.2.1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
        8.2.2 通货膨胀的治理
    8.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8.3.1 第一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85-1989年)
        8.3.2 第二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93-1995年)
        8.3.3 第三次通胀背景及原因(2007-2008年)
    8.4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困境
    8.5 弗里德曼与中国
9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评价
    9.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启示
        9.1.1 经济自由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9.1.2 “有限政府”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启示
        9.1.3 平等观的启示
    9.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9.2.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伦理学本质考证
        9.2.2 自由观与平等观的缺陷
        9.2.3 “有限政府”理论的缺陷
        9.2.4 绝对自由化思想的缺陷
    9.3 对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评价——“二元经济学”的视角
        9.3.1 “二元经济学”概述
        9.3.2 “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思想
    9.4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
        9.4.1 弗里德曼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界定
        9.4.2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哲学批评
        9.4.3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方法论批评
    9.5 弗里德曼思想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三、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关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形成综述
        二、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相关性综述
        三、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文献综述
    第三节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概念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资本有机构成计算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关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第一部类优先增长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经济增长理论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第五节 关于宏观调控手段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宏观调控政策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马克思宏观调控手段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中国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的文献综述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理论的历史研究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
        一、传统资本有机构成
        二、拓展的资本有机构成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计算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出发点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核心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内容
        四、理论的扩展——经济危机与宏观调控
    第四节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一、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
        二、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第一节 宏观经济运行的均衡与非均衡
        一、西方经济学的均衡与非均衡
        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均衡思想
        三、马克思的非均衡理论
    第二节 封闭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一、宏观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
        二、市场机制—宏观失衡的必然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危机
    第三节 开放经济框架下的分析
        一、开放经济框架下的实体经济发展
        二、开放经济框架下包含虚拟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
    第四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验证和结论
        一、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实践验证
        二、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重要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实践研究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方式
        一、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
        二、宏观调控方式选择的依据
        三、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方式
    第二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目标
        一、结构平衡
        二、总量平衡
        三、国际收支平衡
    第三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措施
        一、宏观经济的长期与短期
        二、长期平衡调控措施
        三、结构平衡调控措施
        四、短期平衡调控措施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比较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与西方宏观经济思想方法论的比较
    第二节 马克思与西方宏观经济思想微观基础的比较
    第三节 马克思与西方宏观经济思想分析方法的比较
    第四节 马克思与西方宏观经济思想内容的比较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
        二、货币理论的比较
        三、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实践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主要宏观调控历程
        一、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疲软后的宏观调控
        二、1998年—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
        三、2008年至今:世界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
    第二节 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评述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
        二、对宽松货币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当前宏观调控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借鉴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马克思经济学分析
        四、从结构平衡调控措施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的创新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的创新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新常态”
        四、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2.1.2 供需失衡论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4.2.3 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5.1.1 大萧条的经过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6.3.1 行政体制改革
        6.3.2 要素价格改革
        6.3.3 财税体制改革
        6.3.4 金融体制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四、主要创新点
        五、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二章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研究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货币流通速度范畴下的有关概念界定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三、资产交易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
    第二节 货币供给与名义收入间的关系分析
        一、基本假设与含义
        二、古典模型和货币数量论
    第三节 凯恩斯理论:收入速度的系统变化
        一、流动性偏好、价格灵活性和预期
        二、价格刚性下的凯恩斯总供求模型
    第四节 名义收入的调节与中介目标的选择
        一、菲利普斯曲线回顾
        二、货币存量与名义收入一般模型
        三、金融资产与货币调节机制
        四、金融资产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经验分析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变化特征:U型特征
        二、货币流通速度长期趋势的决定因素
        三、对制度主义假说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与政策含义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含义
        二、货币流动速度的稳定性与政策中介目标的现实演化
        三、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融创新、资产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
        一、金融资产交易与M1流通速度
        二、金融技术冲击与M2流通速度
        三、住房市场、股票市场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
    第一节 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及效果回顾
        一、1984——1996年间的货币政策
        二、1997——2002年间的货币政策
        三、2003——2012年间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特征
        一、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基本变化特征
        二、传统的货币需求函数分析
        三、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
        四、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短期波动
    第三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低水平与超额货币
        一、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国际比较
        二、我国超额货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改变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低位运行局面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计量检验
        一、模型和参数选择
        二、模型计算及结果
        三、结果分析与经济解释
        四、结论
    第二节 我国的货币化进程
        一、产品市场的货币化
        二、资源和资产的货币化
        三、总结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创新与发展
        一、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变化
        二、我国居民资产结构的变化与发展
        三、我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失衡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资产市场的货币传导效率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资产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挑战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影响资产价格的相关文献回顾
        二、我国货币数量变化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检验
        三、结论与解释
    第三节 资产市场的消费效应与投资效应
        一、资产市场消费效应的文献回顾
        二、资产市场投资效应的文献回顾
        三、我国资产市场消费效应与投资效应的实证分析
        四、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第四节 资产市场的货币沉淀效应
        一、资产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二、我国资产市场对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检验
        三、我国资产市场的货币沉淀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难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难点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中国60年货币基本理论的研究
    2.1 历史背景
    2.2 货币的本质问题
        2.2.1 人民币本质问题的争论
        2.2.2 货币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2.2.3 二十一世纪不同视角下的货币本质观
    2.3 货币有没有阶级性的争论
        2.3.1 货币有阶级性
        2.3.2 货币无阶级性
        2.3.3 对货币有无阶级性争论的述评
    2.4 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2.4.1 "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2.4.2 "非黄金派"的基本观点
        2.4.3 两派之争的简要评析
    2.5 人民币的职能问题
        2.5.1 人民币价值尺度职能的研究
        2.5.2 人民币贮藏手段职能的研究
        2.5.3 人民币有没有世界货币职能
        2.5.4 货币是否具有时间价值
第三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流通理论
    3.1 货币流通范围与货币层次划分问题的研究
        3.1.1 货币流通既包括现金和非现金流通
        3.1.2 货币流通只指现金流通
        3.1.3 对货币流通范围争论的评析
        3.1.4 广义货币下的货币层次划分问题
    3.2 货币流通规律的探讨
        3.2.1 纸币流通规律的含义与作用
        3.2.2 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
        3.2.3 马克思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数量论是否一致?
    3.3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
        3.3.1 衡量货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定性视角
        3.3.2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定量视角
        3.3.3 对货币流通是否正常化标志的简要评价
        3.3.4 一个"经验数据"
第四章 新中国60年来的货币供求理论
    4.1 货币供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4.1.1 货币供给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4.1.2 货币需求理论的兴起(1980年代)
    4.2 货币供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4.2.1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4.2.2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990年代)
    4.3 货币供求理论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4.3.1 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与影响因素影响研究
        4.3.2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
第五章 新中国60年来的通货膨胀理论
    5.1 通货膨胀涵义的研究
    5.2 关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5.2.1 经济增长是否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5.2.2 通货膨胀能否促进经济增长?
    5.3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
        5.3.1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的初步研究
        5.3.2 李拉亚的粘性预期理论
    5.4 通货膨胀的成因
        5.4.1 第一次通胀(1985—1989年)的成因
        5.4.2 第二次通胀(1993—1995年)的成因
        5.4.3 第三次通胀(2007—2008年)的成因
第六章 新中国60年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
    6.1 中国货币政策始于何时
    6.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6.2.1 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的兴起
        6.2.2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
        6.2.3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争论背景、实践和定位
    6.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
        6.3.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西方国家的演变及其在中国当代的兴起
        6.3.2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两种理论主张
        6.3.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中国存在分歧的理论基石
    6.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6.4.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渊源:西方流派概述
        6.4.2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何受阻?
        6.4.3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之争
        6.4.4 一个热点问题: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
        6.4.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争论背景与特征
    6.5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6.5.1 货币政策有效性内涵的讨论
        6.5.2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讨论与述评
        6.5.3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非对称性探讨与评价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
    1.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历史
    1.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冲突
    1.4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亟待研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传统通货膨胀理论
    2.2 现代通货膨胀理论
    2.3 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与金融
    3.1 货币与金融派生于实物经济的运行
    3.2 实物经济与货币流通、金融活动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3.3 价格分配是货币流通与金融活动反作用的实质内容
第四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经济内涵
    4.1 地租的产生
    4.2 地租的增长
    4.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地租实现的一种形式
第五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内生性
    5.1 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5.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表现
    5.3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土地所有者参与社会产品初次分配的过程
    5.4 支撑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第六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
    6.1 不同类型货币政策下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机制
    6.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本质是剩余产品在初次分配中向土地所有者的倾斜
    6.3 土地产品的供求刚性是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呈复合式发展的基本原因
第七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中土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7.1 需求弹性与需求刚性的基本观点
    7.2 土地产品的短期需求刚性
    7.3 土地产品的长期需求弹性
    7.4 土地产品需求刚性与弹性的经济效应和应对之策
第八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中土地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8.1 供给弹性与供给刚性的基本观点
    8.2 土地产品的短期供给刚性
    8.3 土地产品的长期供给弹性
    8.4 土地产品的供给刚性与弹性的经济效应及应对之策
第九章 经济周期中的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
    9.1 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生成机制
    9.2 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周期的互动效应
    9.3 协调经济周期与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
第十章 开放经济中的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
    10.1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传播的特殊性
    10.2 世界范围内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南北冲突”
    10.3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对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第十一章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治理的理论与政策重建
    11.1 西方传统与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总体评价
    11.2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理论的核心内容
    11.3 治理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第十二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地租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2]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陈景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我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理论之学术史研究[D]. 拓志超.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D]. 姚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1)
  • [5]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D]. 陆平. 云南大学, 2016(04)
  • [6]基于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D]. 常卉颉. 厦门大学, 2017(08)
  • [7]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8]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D]. 于宾. 南开大学, 2013(07)
  • [9]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 刘贵鹏. 西北大学, 2011(07)
  • [10]地租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通货紧缩效应研究[D]. 顾书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标签:;  ;  ;  ;  ;  

货币流通规律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