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王朔VS金庸

网观:王朔VS金庸

一、网上观战:王朔VS金庸(论文文献综述)

李孟园[1](2020)在《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文中认为王朔是中国1980、1990年代社会转型期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人物,其早期作品以标签化的痞子式文学在文坛受到非议。大众文化的崛起,使得王朔分享着由现代传媒科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但最终却被迫落荒而逃,直到1999年《看上去很美》的出版,他才以另一幅面貌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而这也昭示着王朔正式踏上了其创作生涯的后期之路。本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王朔在1990年代之后的影视制作经历,先从王朔自身的创作危机着手,包括其自食机械工业复制艺术的恶果,对电影艺术努力的落空以及对大众趣味的误解。然后以王朔所遭受的外界抨击为核心,从王朔与学界、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大众三者之间的龃龉来分析王朔与大众文化产生的深刻的矛盾以及王朔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深层动因。第二章是本论文的叙述重点,笔者主要以文本分析的方式,对自《看上去很美》之后的王朔的几部小说、随笔进行细致、多角度的分析,主要从王朔对“精神家园”、“本性”、“死亡”三个主题的选取,通过对叙事策略、语言的调整和意象的艺术书写来理清王朔后期创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叙述方式的转变,以此凸显王朔对昔日商业写作方式的告别与对纯文学理想的重拾,然而其后期作品获得的冷淡反映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王朔对这类写作的力不从心,也间接印证了王朔文学转型的失败。第三章主要针对王朔的文化批评进行论述。笔者以王朔对金庸的批判为切入点,从香港流行文化对大陆本土文化的侵蚀与市场和观众的掠夺中,引出王朔对中国本土大众文化的忧虑。虽然王朔的文化批评为批评界输出了异质声音,但其文化批评还是存在偏狭化的缺陷,这也导致其文化批评与他早期的文化作品一样受到两极化的评价。

马芳芳[2](2014)在《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文中指出80后文学作为一个以作者出生年代命名,做群体考察的文化研究,我们除了把它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大流中进行外还需要用一个整体的眼光将它搁置在全球化文化大视野下来考察。这样我们的研究就不至于陷入狭隘的文学评论的偏见中,在共时和历时共同视角下来审视这个仍在发展、变化、进步的群体文学。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发展,人们对商品经济和消费文化不再陌生,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各国间的距离被拉近,全球化已经如期而至。中国的文化及其他被纳入其中,从全球化视角及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进程中,80后作家做为其中发展的一环在相同时代的物质与精神空间下产生属于自己的文学叙事是我们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除此为了使80后研究更加系统,本论文还要对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也展开研究,使80后文学的研究更加整体和系统化。绪论部分谈及80后概念;选题原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外本论文共分为三章,分别从文化背景方面对80后文学产生的历史根源进行总论;80后文学的叛逆叙事;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三个大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中第一节先是对80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总论,再次从全球化的来临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发展演变入手来看80后文学所处的地位。文化观念制约着文学的形式和发展走向,中国当代文学虽然已经被纳入全球化市场中,我们的文化观念也随着消费时代的文化趋同。这种消费观念改变虽然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和选择,但是这种文化多元其实在集体性的因市场而主导的文化选择中成为文化趋同也是不争的事实。80后作为一代没有战乱和苦难历史记忆的文学群体,他们没有对民族责任的背负,也少了文化衰败的反思,良好和平的物质生活环境,让他们和市场经济保持天然的亲和力。因此他们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观念都受到全球化时代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文化选择大背景的直接影响。我们从世界和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两大方面总结出80后物质及精神生存空间。第二节先是讨论80后的物质生存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文化产业中80后文学产生的起点“新概念作文大赛”与“萌芽”杂志这一文学载体进行研究;文化生产媒介的转变;及经济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决策制定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探讨国内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80后独生子女”寂寞;再次继续研究80后的精神生存空间:受西方影响产生的大众文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游戏精神;消费观念的改变等。通过对80后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空间的共同探讨,找到了产生80后文学的历史根源。第二章中主要研究80后文学叛逆叙事。第一节从叙事内容上入手,我们首先列出叛逆主题:反抗父辈的文化霸权;反抗学校模式化的学习生活;反抗虚妄、残酷的传统文化理念。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相关叛逆叙事书写历史脉络,看不同年代时期相关的叛逆叙事,在纵向的历史比较中,更清晰分析80后和其他年代叛逆主题的不同之处,和他们独具特色的叛逆精神。通过此方法对他们面对不同事情中叛逆的具体表征进行分析。第二节我们研究除叛逆主题外,在叛逆叙事上,他们选择戏仿的方式对文学内容和形式进行颠覆性叙事。论文中分别选出韩寒和孙睿等人,对他们语言戏仿和对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模式的戏仿进行个例分析,以点带面进而更好的论述80后戏仿写作的叛逆、颠覆性叙事手段运用。第三节我们进行80后叙事形式的研究,和所有文学一样,80后的文学内容的表现也是通过文学形式来展开的。文体是在内容中展开的形式,它承载着文学想要表达的内容,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是长期的创作实践的结果,被长期约定俗成规定下来具有基本的特殊要素结合体,80后一代人需要不一样的叙事形式来记录这些过程。除了传统形式上的文体外,作家叛逆思维方式外化的结果形成了对规范文体的颠覆与僭越的“跨文体”写作形式,这种跨文体写作形式是80后写作中主要的文体形式。因此我们需要梳理历史上对“文体”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理清文体概念,研究从文体的概念到文体所呈现的层面特征。明确文体概念才能更好的研究跨文体之后出现的新文体与传统文体的区别。明确文体概念和层次后再开始研究:受时代变革影响,主体审美内在的变化而产生的文学内容的外在形式的“跨文体”形式,我们需要使用语体学、叙事学、文化学等手段详细解读传统媒介下80后的特殊写作方式,看一代人思想、生活外化的文学内容是如何在叛逆叙事形式中形成的。除此还要分析80后文学中“跨文体”的形式特征:从打破传统文体边界,如小说、散文、戏剧、诗歌和融合新的非文学因素的文体形式如影视、网络、摄影、流行音乐、绘画。并对郭敬明——“跨世界系列”的跨文体范本个例进行从整体进入个体的系统研究。第三章主要针对80后文学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此研究使我们对80后文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和系统化,可观其文学生产的全部状态。现今文学的传播过程是越发重要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文学营销手段做为文学生产环节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今天以市场为主的时代,发行量和销售业绩也成为一个衡量文学价值的标尺。因此对传播方式的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第一节研究文学的传播手段:是通过媒体进行的,而媒体作为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平台,它由来已久,只要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载体就可以称为媒体,而介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之间利用媒体来达到传播目的的中介称为媒介。它可以使个人也可以是机构或者是可以传播信息的媒体。我们按其出现的先后可以分为传统的第一媒介——纸质媒体,如报纸、杂志、书本到广播、电视;第二媒介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多媒体互联网。第二媒介完成了公共话语和私人话语世界的消解,使任性得到释放,权威得到消解,解构了传统的个体存在方式,影响了社会阶级的构成,这使80后文学生产中传播机制的多样化形成。在多种媒体和媒介的共同运作下,除了为80后文学取得巨大的市场效益外还为科技发展和其他的社会发展方面带来了进步意义。此章从80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到第二节的多媒体与市场合谋下的媒介景观入手,列举80后作家代表韩寒及郭敬明具体媒介景观个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多媒介的应用和市场的完美结合及作家自身商品化的过程,都体现了“80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的特点,应正了他们的文学是消费时代下的产物。结语部分通过以上三章的分析,纵观80后文学的叛逆叙事从叛逆叙事内容和形式到传播途径的基本样式。系统的了解80后文学和文学生产的整体性,评论80后群体的文学审美取向和文学走向,并对其文学价值进行评论。

马可[3](2013)在《80后与网络文化》文中提出本文选取转型期成长起来的80后网民和网络文化为研究对象,将视角投向80后不同于其他代际群体的特殊成长背景(尤其是80后与网络同步成长的经历)和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成长现实,对80后网民在网络传播中的主体身份进行了审视。从嬗变、认同和异化三个维度论述了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80后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核心词之一:嬗变。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化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80后从文学领域进军网络最终创造了“80后文化消费景观”,形成了纷繁的“80后文化现象”。本文从纷繁的文化现象入手,揭示了80后网民文化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轨迹。文章通过对80后使用率较高的网络应用的分析,认为:博客私人日志建立在交往目的之上将“公共空间私人化”和“私人领域公开化”的行为带来了80后网民从传统内敛型受众到开放展示型传播者的蜕变与转型;播客视频利用视觉图像的“娱乐超意识形态”打造了80后的娱乐化消费景观和身体消费奇观;恶搞文化则在80后的簇拥下一再从边缘颠覆主流,最终形成徒有游戏形式没有游戏灵魂的“空心戏仿”和狂欢趋势。诸种现象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单一向多元的转变、时空性的延伸、虚拟与现实的对弈、主流与边缘的龃龉、区域化向全球化的扩张。其带来的文化心理的变化是:自我意识中“自我”、“私我”的上升,尚和心态中对“异”的追求,审美心态中审美泛化和娱乐化的新趋向。另一方面,作为网络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转向中不可逆转地也遭遇从现代到后现代、从理性到感性、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从语言到图像的转向,最终带来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冲突。核心词之二:认同。认同包括两个方面,对“同一性”的认同和对“差异性”的认同。虽然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冲突不断,但是二者在和谐、虚静、仁爱等传统文化精神气质上产生同一性的认同。反过来,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形式、文化生产、传播媒介、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文化反哺,达到了同一的交流互动。对80后网民而言,他们对于自己所属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现实环境一方面表现出同一性的认同,一方面对历史、政策、文化、技术的变迁过程也产生“差异性”的流动认同,形成特有的文化心态、政治心态和经济心态。核心词之三:异化。本文的核心在于揭示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互异化关系和80后网民的异化本质。对于网络文化,其异化过程以大众文化由通俗文化走向消费文化为背景,通过网络文化前期的通俗化、大众化发展,培养市场、积聚人脉,最终在网络文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消费化中走向异化。这种异化的路径实则是一条按照商品和市场规律进行运作的文化工业之路,其直接后果促成了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相互背离。而对于80后网民的异化,本文通过对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国际语境的分析和对80后网民的文化姿态的分析,认为:全球化进程为80后提供的是冲突的文化语境,西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遭遇断裂时的入侵,必将异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基调”;80后网民的意识形态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建立在后现代传播基础之上的网络主导的机器意识形态,80后网民通过网络所进行的抵抗和批判实则是机器意识形态批判;80后网民所属的青年亚文化对文化的抵抗也不过是一种仪式的抵抗。80后网民正在网络中迷失与异化,道德的沦陷和主体的丧失使他们成为物的附庸,“大写的科技”和“小写的人”使80后网民陷入“技术异化”之中。最后,针对80后网民和网络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一方面需要树立传统文化“中心之中心”的文化地位,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别,使网络文化和传统文化和谐发展;一方面迫切需要摆正80后网民与网络的关系。本文的建议是:既要确立80后网民的主体地位,又要促成主体间性的生成;同时避免“技术丰腴精神萎缩”的趋向,实现道德的重建和信仰的复归;逐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建立积极的媒介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抵制机器意识形态的侵袭。

施王欢[4](2012)在《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动词转类名词,即动词不经过任何词形上的变化,而直接用于名词词性的词。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名用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然而,现有的研究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只是集中于个别转类现象的解释上,没有形成一个动词转类名词的语料库来进行系统研究,即观察充分性不足;二是大多数研究缺乏对动转名词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频率方面的描写,即描写充分性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单一角度或理论,缺乏跨学科的、系统的、全面的解释,即解释充分性不足。基于前人的研究,本论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交代动词名用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阐释研究步骤和框架。第二章:动词名用研究的文献综述。本章将动词名用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汉语“名物化”讨论时期、“NP的VP”构式的讨论时期和多角度研究时期,并指出局限性。第三章: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CCD)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来建设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语料库以弥补前人观察充分性的不足。转类词的判断标准和语料的收集整理过程是本章中心。第四章:从动转名词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频率分布特征两方面来描述动词转类名词的分布特征以弥补前人描写充分性的不足。第五章:从功能类型学视角出发全面解释动转名词的本质、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弥补前人解释充分性的不足。根据类型学的标记理论,本章提出名词动用实质上是一种标记现象。同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为指导,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第六章:对本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

回声,蒋杰[5](2012)在《瞧这满地口水》文中研究表明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从古至今,吵了几千年,虽是满地口水,倒也给文坛带来了几分异彩。壬辰龙年,网上最热闹的不是骂春晚,而是围观方舟子与韩寒唇枪舌剑。一个是无所不及的打假斗士,一个是笔锋犀利的成名少年,两人你来我

王志伟[6](2011)在《《碧血剑》版本研究》文中提出金庸作为当代华文文学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小说家之一,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因其创作的15部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巨大轰动效应而确立了新派武侠一代宗师的地位。金庸小说至今共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第一次修订版的《金庸作品集》于1980年面世并畅销不衰, 1999年金庸对其小说再次进行大规模修订,一时间舆论哗然,其修订本身成为热议的文化话题。2006年二次修订的《金庸作品集》在一片争议声中面世。反观其修订历程,可见在通俗文学史上,像金庸这样对作品修改力度之大,时间之长,态度之严谨的作家是绝无仅有的。像金庸这样一位通俗文学作家,修改作品引起如此热议的现象更是前无古人。金庸修改旧作客观上不仅涉及对其武侠小说基本定位的认识,还体现了对武侠小说价值的评判。故尔,金庸作品的两次修订值得学术界关注也理应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本论文选择“金庸小说的版本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碧血剑》一书作为切入点,《碧血剑》是金庸的第二部小说,创作于1956年,在金庸所有小说中并非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然而一则金庸初创《碧血剑》及两次修订分别跨人生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两次修订时分别以年近五十和年近八十的阅历和心态回首修订而立之年的热血之作,不同的境界、情感和趣味自然而然在文本中得以表现。另外,金庸本人在两次修订版后记中都一再言明对《碧血剑》一书的修订所费心力甚多,前后差异甚大,因此通过对《碧血剑》作细致的版本校勘更有利于探究金庸历时性的创作心理、思想状态以及修订动因。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对港台和大陆的金庸小说版本流变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每一地域的《碧血剑》版本作简单说明。第二章分别从人物、情节、语言、开篇、结局等方面对《碧血剑》三个版本作了深入细致的校勘,通过三个版本间人物形象的演变,尤其是对李自成形象的颠覆性塑造,可见金庸作为南来文人,移民思想的转变历程在小说中的清晰体现。在情节发展方面,主人公袁承志的江湖路由顺利转为坎坷,体现了金庸力图通过修订弥补原版文本单薄的努力。通过分析旧版到修订版开头部分的差异,探寻了金庸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史学意识的逐步强化,及其写作态度上由娱乐性转向思想性的传统文人责任意识的复归。从修订版到新修版间人物结局的变化,可见金庸力图贴近世俗、凸显人性的努力,同时对袁承志与阿九的感情结局的处理也显现了金庸受沈从文影响的痕迹。在从各个角度细致校勘后,从而对旧版、修订版、新修版各自文学性的优劣或艺术价值作出评析。第三章在此基础上探求金庸修订作品背后的深层动因,试从成就经典心态下的艺术完善、影响焦虑下的再创作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金庸修改小说的源动力,以及“修订”对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意义,甚至是对武侠小说乃至整个通俗文学的影响。

刘艳玲[7](2011)在《《小时代》系列畅销现象研究》文中提出郭敬明是“80后”作家的代表,他的市场号召力有目共睹。《幻城》、《梦里花落好知多少》的发行量累积超过百万册,在深陷抄袭门后出版的《悲伤逆流成河》再次创下百万册的发行量。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出版商和媒体的作用,在郭敬明这个曾经称为青春偶像派作家身上,可以看到国内出版体制刚刚转型,为了商业利益对作家的开发;而在郭敬明十余年文坛生涯之后,已经成长为集文化商人、杂志主编、出版社副总编辑、传媒公司文学总监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他的人生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文学创作上,而是如何打造文学畅销书产业链。这其中的很多文化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小时代》系列作为郭敬明转型后全力打造的作品,从内容上已经突破了以往的校园文学,开始转向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描写了当下新贵们的生活状态。此外,《小时代》系列作为畅销书,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发行都遵循现代畅销书的运营模式,向“亲大众性”和市场化方向倾斜,与相应年龄段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相吻合。本文将从《小时代》系列文本研究和出版策划营销两个方面分析作品的畅销原因,并通过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小时代》系列畅销背后的文化现象。论文第一部分从《小时代》系列文本的制造契合读者期待视野角度分析,首先从“小时代”这个主题如何迎合了当下大众社会消费心理,其中包括上海新贵的故事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方式顺应了“消费意识形态话语”、以及偶像化人物对爱情的追求适应了青春读者的阅读期待。其次从《小时代》系列的“肥皂剧”叙事模式分析其连载小说、系列图书的写作套路,其中包括尾声出奇、切换画面,以及颠覆性叙述手法的频繁使用。再就是从《小时代》系列中娱乐、性、奢侈品元素的填补分析其浅阅读的特点。论文第二部分从《小时代》系列的策划营销角度分析作品的畅销原因,首先探讨郭敬明品牌与《小时代》系列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为青春偶像作家出道的郭敬明已经积攒了大量稳定粉丝群,而成长为多重角色的他市场欲望也不断膨胀。其次是《小时代》系列现代化的营销策划分析,《小时代》系列的金牌策划人的选题策划、精确的读者定位、以及不断深化“小时代”品牌产业链。论文第三部分是《小时代》系列的市场接受实证调查与思考,首先是市场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和统计数据,以及市场消费情况结果的分析;其次是对《小时代》系列畅销现象进行透视,探寻其背后的文化现象,最后是分析《小时代》的意义与缺失。本论文希望通过对青春文学出版的梳理,总结出郭敬明《小时代》系列现代畅销书运营模式的成因,指出《小时代》作为畅销书系列,它的成功并非完全出自个人因素,而是随着国内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青春文学的领军人物郭敬明开始按照现代畅销书模式运作《小时代》系列。从文本制作到策划营销,《小时代》系列明显在借助大众消费时代的推波助澜,刻意地迎合读者与市场。

胡小华[8](2010)在《王朔笔下主人公形象的嬗变历程》文中研究说明王朔是新时期以来最受争议的作家。喜欢他的人把他捧得很高,说他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反传统的健将,反文化的英雄。不喜欢他的人说他是“流氓作家”,他的作品是“痞子文学”。前者的声音大多来自民间,而我们的主流文学界、评论界更倾向于后者。学院派知识分子除了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将王朔列为靶子,狠狠攻击了一阵后,均不约而同选择保持沉默。说王朔“流氓作家”,“痞子文学”,固然不对,但把他一味捧高,我认为也不可取。迄今为止,对王朔及其作品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本文试图将王朔笔下主人公的形象与他本人的精神气质联系起来,通过主人公形象的嬗变,窥见不同时期王朔本人的情状,人们会发现,王朔并不像别人所认为的那样潇洒,那样嚣张,因为他的小说中始终散发出一丝淡淡的苦味。苦味王朔或许更接近王朔本人的精神气质。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近年对王朔及其作品(指小说)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意图、方法和意义。第一章主要以王朔早年的言情系列——《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为研究对象,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均是渴望浮出海面的野心家,反映了王朔当年的政治理想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对金钱的渴望。这是王朔生存焦虑情绪的外化。第二章以《顽主》系列为研究对象,《顽主》系列塑造了“顽主群像”,他们没有生存之虞,也别无所求,只剩下高谈阔论,对社会的一切评头品足。反映了通过写作过上体面生活的王朔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尝试,此时他渴望发言,渴望让人家听到他的声音。第三章以《动物凶猛》为研究对象,《动物凶猛》里出现了一个凶猛的少年,逃课、抽烟、集体斗殴、拍婆子、争风吃醋、无所不为。此时思想更加成熟的王朔发现调侃将有价值的东西一并否定了,他试图去表现有价值的东西,他渴望了解自己为何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他从缅怀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开始找答案。第四章以《看上去很美》为研究对象,主人公是一个孤独没有安全感的儿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保育院,他总觉得自己是被孤立的。中年后的王朔发现自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结果他一追溯,发现源头在童年。第五章以《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为研究对象,该小说出现了一个类似“话痨”的老人,喋喋不休地叙说。反映了缺乏精神家园的王朔无处皈依,企图在言说中拯救自己。到了《我的千岁寒》里这个精神荡子终于皈依了佛教。结语部分进一步阐述王朔的苦味,并将其具体化。王朔的苦味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存之虑。二是不跟现实妥协。三是精神无处皈依。王朔一直在用自己的笔写自己,他奇特的生活经历及精神历程令人深思。

姬东琪,Francois,柳叶吹风[9](2005)在《十年目睹怪现状之大学数字生活》文中认为九月花钱日下的季节,现在校园流行一种称之为“八股”的风气,就是笔记本、手机、MP3一个也不能少,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几样“学习工具”,你要是没有还真没面子,什么叫攀比,攀比就是别人没有的我要有,别人有的我要比别人的更好。有笔记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什么Acer、IBM那都不入流,怎么着也得来台Powerbook 17"要不别人连看都不带看的。你要在学校有一台一千多的手机,女生都不正眼看你,想泡妞先换台四千块的手机再说。想想当年要是泡妞哪有这么多讲究, 萝卜裤、白衬衣标准的帅小伙,再加一口地道的京腔,那小姑娘呼啦呼拉的。十年的校园变化之大,让我们来对比一下过去与现在的大学数字生活吧。

莫琼[10](2000)在《网名趣谈》文中提出

二、网上观战:王朔VS金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观战:王朔VS金庸(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疏离大众文化:王朔后期创作的起点
    第一节 缘何疏离:王朔的创作危机
        一、自我复制的悲剧
        二、艺术努力的落空
        三、对大众趣味的误解
    第二节 疾风摧劲草:大众文化夹缝下王朔的艰难
        一、文学评论家对王朔的误读
        二、传媒机制对王朔的歪曲
        三、官方意识形态对王朔的拒斥
第二章 拒绝媚态:王朔后期创作的文学选择
    第一节 走向深沉:王朔后期创作的主题开拓
        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二、对“我”之“本性”的探索
        三、对“死亡”的想象式体验
    第二节 背叛通俗:王朔后期创作的艺术内核
        一、内部聚焦的叙事策略
        二、语言的调整与深化
        三、意象的艺术书写
    第三节 文学选择的隐痛:王朔后期创作的困境
        一、个体焦虑:直面自我的困难
        二、力不从心:哲思译写的化繁为简
        三、转型失败:文学突破的瓶颈
第三章 反思大众文化:重读王朔后期创作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反思之端:王朔对金庸的臧否
        一、争论之源:金庸小说的经典化对王朔的冲击
        二、争锋相对:王朔对战的衰颓之势
        三、争论败北:王朔疏离大众文化的代价
    第二节 深度反思:王朔对大众文化的忧虑
        一、极端媚态:大众文化精制的俗
        二、病态发展:大众文化惊人的同化力
        三、用真实活着:王朔对大众文化忧虑后的转向
    第三节 反思背后的情与理:王朔文化批评的得与失
        一、王朔选取的文化批评立场
        二、机智深邃:王朔文化批评的严肃性
        三、“痞气”残留:王朔文化批评的偏狭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80 后”的命题
    二、选题原因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框架
第一章 80 后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念发展
        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观念发展
    第二节 80 后文学叙事模式与传播途径产生的历史根源
        一、物质生存空间:中国经济发展与相关政治决策
        二、精神生存空间:生存处境中相同的内心体验
第二章 80 后文学中叛逆叙事
    第一节 反叛主题
        一、反抗父辈的文化霸权
        二、反抗学校教育的模式化
        三、反抗“虚妄”的传统文化理念
    第二节 颠覆性叙事技巧运用:80 后戏仿写作
        一、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模式的颠覆——论以韩寒为代表的“新武侠小说”
        二、语言戏仿——孙睿“戏谑成长”
    第三节 叛逆叙事形式
        一、文学的形式
        二、80 后叛逆叙事的形式特征―“跨文体”
        三、郭敬明——“跨世纪系列”中的跨文体范本
第三章 80 后文学的传播途径研究
    第一节 80 后文学生产中媒体传播机制的多样化
        一、多媒介的完美结合:从“萌芽”品牌兴起——上海“最世文化”
        二、文化生产者的商品性:80 后写手的多重身份
    第二节 多媒介与市场合谋下的 80 后文学景观
        一、话语权的抢夺:韩寒的博客“吵架场”
        二、欲望消费的展览馆: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80后与网络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网络——全球化时代的标志和象征
        1.1.2 网络文化是21世纪备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
        1.1.3 80后网民的成长背景和历史使命
    1.2 中西方相关问题研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梳理
        1.3.1 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
        1.3.2 异化
第2章 互联网和80后网民:谁驾驭谁?
    2.1 互联网和网络文化
        2.1.1 互联网在中国
        2.1.2 网络文化
    2.2 80后网民概况
        2.2.1 80后和80后网民的界定与特点
        2.2.2 80后文化景观:从文学圈到生活圈
        2.2.3 80后网民的数量规模和用网状况
    2.3 互联网和80后网民的相互塑造关系
        2.3.1 互联网与80后的际遇: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2.3.2 80后的自我塑造:从媒介形象塑造到媒介意识形态建构
第3章 80后网民的嬗变:从生活方式到文化心理
    3.1 80后网民的嬗变之象
        3.1.1 一条“秘密”“展示”的通道:博客私人日志
        3.1.2 一双触摸心灵的眼睛:播客视频
        3.1.3 一群“乌合之众”的狂欢:网络恶搞
    3.2 80后网民的嬗变之迹——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
        3.2.1 单一向多元的转化
        3.2.2 白天向黑夜的延伸
        3.2.3 虚拟与现实的对弈
        3.2.4 主流与边缘的龃龉
        3.2.5 区域化向全球化的扩张
    3.3 80后网民的文化心理嬗变
        3.3.1 关于“文化心理”
        3.3.2 自我意识的变化
        3.3.3 尚“和”心态的变化
        3.3.4 审美观的变化
第4章 异变的文化土壤——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认同、异化和反哺
    4.1 文化的认同
        4.1.1 再读传统文化
        4.1.2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4.1.3 文化认同危机
    4.2 冲突中的异化
        4.2.1 文化的转向
        4.2.2 网络文化的异化路径
        4.2.3 网络文化的异化表现: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4.3 砥砺中的反哺
        4.3.1 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学的反哺
        4.3.2 网络文化对传统媒介的反哺
        4.3.3 网络文化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反哺
第5章 异变的一代人——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反思与批判
    5.1 认同与超越: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历史文化语境
        5.1.1 中国社会三十年的变迁轨迹
        5.1.2 80后网民三十年的变化轨迹
        5.1.3 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国际语境
    5.2 批判与抵抗:80后网民的文化姿态
        5.2.1 批判的方法:网络媒介的后现代传播和机器意识形态渗透
        5.2.2 抵抗的仪式:80后网民和青年亚文化
    5.3 迷失与异化:80后网民文化心理嬗变的本质
        5.3.1 80后网民(主体)异化的类型
        5.3.2 80后网民异化的表现
        5.3.3 80后网民异化的本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Research Procedure
    1.5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2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 First Period
    2.2 The Second Period
    2.3 The Third Period
    2.4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tudy
3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3.1 About the Tools Used in Data Couection—CCD and CCL
        3.1.1 About the CCD
        3.1.2 About the CCL
    3.2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rbal Nouns Library
        3.2.1 About the Instruction of CCL
        3.2.2 About the Collection and Standards of Deverbal Nouns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rbal Nouns
    4.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verbal Nouns
    4.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Different Genres
        4.2.1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wspaper and Magazine
        4.2.2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Literature
        4.2.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Drama
        4.2.4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Practical Writing
        4.2.5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ranslated Works
        4.2.6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Television and Movie
        4.2.7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Literature
        4.2.8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Historical Biography
        4.2.9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Spoken Chinese
5 A Functional Typological Study of Deverbal Nouns
    5.1 Typology and SFL
    5.2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and Deverbal Nouns
        5.2.1 Markedness Theory of Typology
        5.2.2 Deverbal Nouns of Markedness Theory
    5.3 Context Theory of SFL and Deverbal Nouns
        5.3.1 Context Theory of SFL
        5.3.2 Deverbal Nouns of Context Theory
6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Dissertation
    6.2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ppendix 1 The Distribution of Deverbal Nouns in Nine Genres
Appendix 2 The Information of Deverbal Nouns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碧血剑》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金庸小说的版本流变梳理
    一 港台地区的金庸小说
    二 大陆地区的金庸小说
    三 金庸小说的海外版本
第二章 《碧血剑》三个版本间校勘
    一 旧版到通行版
        (一) 开头的修改
        (二) 人物形象的修改
        (三) 情节的修改
        (四) 语言的修改
        (五) 历史叙述和注的增加
    二 通行版到新修版
        (一) 人物的情感改写
        (二) 情节的修改
        (三) 结局的修改
第三章 修改的深层动因
    一 成就经典心态下的艺术完善
    二 影响焦虑下的再创作
    三 其他因素的影响
        (一)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氛围对金庸的影响
        (二) 人生阅历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小时代》系列畅销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小时代》系列的文本制作契合读者期待视野
    1.1 “小时代”迎合了大众社会的消费心理
        1.1.1 上海新贵族的故事情节——满足读者猎奇心理
        1.1.2 后现代主义的叙述方式——顺应“消费意识形态话语”
        1.1.3 偶像化人物对爱情的追求——适应青春期读者的阅读期待
    1.2 《小时代》系列的“肥皂剧”叙述模式
        1.2.1 尾声出奇的叙述手法
        1.2.2 切换画面的叙述手法
        1.2.3 颠覆性的叙述手法
    1.3 娱乐、性、奢侈品元素的填补
2.《小时代》系列的策划营销
    2.1 郭敬明品牌与《小时代》系列的畅销
        2.1.1 青春偶像作家的市场号召力
        2.1.2 郭敬明的市场欲望
    2.2 《小时代》系列现代化的营销策划
        2.2.1 金牌策划人的选题策划
        2.2.2 准确定位文学消费群
        2.2.3 不断深化“小时代”品牌产业链
3 《小时代》系列的市场接受实证调查与思考
    3.1 《小时代》系列的市场消费情况实证调查
    3.2 《小时代》系列的市场消费情况调查结果透视
    3.3 《小时代》系列畅销现象解读
        3.3.1 《小时代》系列畅销折射的文化现象
        3.3.2 《小时代》系列的意义与缺失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王朔笔下主人公形象的嬗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渴望出人头地的野心家
    第一节 军事野心家与破碎的英雄梦
    第二节 拜金主义与经济罪犯出炉
第二章 评头品足的顽主
    第一节 私人语言的高度类型化
    第二节 亦庄亦谐地调侃
第三章 凶猛的少年
    第一节 没有故乡的坏孩子
    第二节 欲望在黑暗中苏醒
第四章 孤独的童年
    第一节 陌生的家人
    第二节 冰冷的保育院
第五章 无处皈依的老年
    第一节 在言说中自救
    第二节 向宗教求助
结语:苦味王朔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网上观战:王朔VS金庸(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大众文化的拒绝与疏离 ——王朔的后期创作研究[D]. 李孟园.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80后文学叛逆叙事与传播途径研究[D]. 马芳芳. 吉林大学, 2014(09)
  • [3]80后与网络文化[D]. 马可.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4]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动转名词的实证研究[D]. 施王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5]瞧这满地口水[J]. 回声,蒋杰. 中华手工, 2012(04)
  • [6]《碧血剑》版本研究[D]. 王志伟. 河南大学, 2011(09)
  • [7]《小时代》系列畅销现象研究[D]. 刘艳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8]王朔笔下主人公形象的嬗变历程[D]. 胡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9]十年目睹怪现状之大学数字生活[J]. 姬东琪,Francois,柳叶吹风. 多媒体世界, 2005(09)
  • [10]网名趣谈[J]. 莫琼. 上海微型计算机, 2000(53)

标签:;  ;  ;  ;  ;  

网观:王朔VS金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