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武汉优势,建设具有绿色江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发挥武汉优势,建设具有绿色江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一、发挥武汉优势 建设具青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房瑞伟[1](2018)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交通进入立体发展阶段。快速路是城市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快速路规划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内容。但在快速路规划、设计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快速路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对快速路提早规划,研究快速路的评价问题颇为重要,尤其是滨水城市。本文以建设多元化、层次化、快速化、立体化、网络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滨水型城市快速路网为目标,以混合审视的规划方法为指导,对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快速路规划设计中的相关理论和关键问题。进而建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快速路规划评价为例验证其实用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对滨水城市的概念、类型、规模、地理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滨水城市机动化出行特征,进而研究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布局决策、实施和评价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自然地理因素,城市规划设计等。2)基于混合审视的城市规划方法论,对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的指标要素进行分析。从宏观决策的层面和城市设计的视角,研究快速路的发展战略,网络、路线和节点布设方案等规划决策问题,构建快速路的系统层次分析规划理论。从项目决策的层面和规划实施的视角,研究快速路结构和美学设计等规划实施问题,构建快速路的立体交通概念设计理论。并以构建的规划决策和实施理论作为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3)结合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目标、快速路规划设计内容和影响因素,针对景观环保要求高等滨水城市特点和滨水城市快速路立体化程度高等规划设计要点,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标准并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并进行方案评定,建立基于MS方法和fuzzy AHP方法的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模型,力求对滨水城市快速路系统进行准确评价。4)借鉴国内外滨水城市和非滨水城市的快速路系统规划建设案例,对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进行研究。利用基于混合审视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MATLAB科学计算软件,对武汉市快速路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武汉市快速路优化建议和适用于滨水城市的快速路系统形式。本文提出了滨水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评价的MS fuzzy AHP模型,以不同的审视层次对规划和设计诸要素进行整合,评价目的明确,结果直观。本文还建立了滨水城市快速路系统战略规划的SWOT-AHP模型。本文的研究对滨水城市快速路网的长远规划,对滨水特色和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伟毅[2](2016)在《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水缓冲区是在城市河湖水系与滨水用地之间的一个过渡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密切。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城市滨水缓冲区正面临着河湖水系急剧萎缩、岸线生态功能退化、滨水用地无序蔓延、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缺乏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滨水缓冲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协调滨水缓冲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重点以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以城市再生、低影响开发、生态基础设施等理论为指导,探索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方法和空间调控策略。依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以历史地图、遥感影像图为基础,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城市滨水缓冲区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和集对分析模型,重点对武汉典型滨水缓冲区(东湖、沙湖、南湖、墨水湖、野芷湖、龙阳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河湖水系、滨水用地的现状特征,识别出滨水缓冲区的主要问题;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汇水区分析,并将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进行分层叠加,对滨水缓冲区未来动态进行了情境模拟,依此制定相应的空间调控策略。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滨水缓冲区动态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古代到1983年,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经历了从“相邻”到“相连”的发展历程,1983-2013年间,武汉城市河湖水系急剧萎缩,滨水用地无序扩张加剧,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2)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结果表明:影响公众对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②部分水岸线被周边用地填占、切割、挤压、胁迫较严重,水域与滨水建设用地缺乏必要的过渡区域;③滨水区道路尚不成体系,与城市腹地缺乏有效衔接,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较差。3)城市滨水缓冲区生态要素和功能要素的集对分析结果显示:东湖、沙湖、墨水湖的总指标等级为“良”,南湖、野芷湖的总指标等级为“中”,龙阳湖的总指标等级为“差”。综合现状调查得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对武汉典型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4)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分层叠加的结果表明:自然湿地的干涸化、滨水用地开发的无序化以及缓冲区边界的不确定,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空间格局有显着的影响。城市规划与河湖水系、绿地等专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基于本研究,本文给出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建议:1)针对“水岸——缓冲区”型,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尽可能维持岸线的自然属性,通过加强水域和陆域的自然过渡与联系,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预留弹性增长空间,将其融入城市生态基底。2)针对“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应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滨水用地功能布局,重点协调不同陆域用地与滨水缓冲区功能的匹配性,使得滨水缓冲区成为多重协调功能的空间载体;加强滨水缓冲区规划管控的协调,实现滨水空间的多样性,有利于滨水缓冲区的弹性增长;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滨水要素控制体系,使其成为滨水地区协调发展的耦合基础。3)针对“水岸——缓冲区——廊道”型,应依托河湖水系构建网络状绿地,通过水岸纵向空间整合,横向空间拓展,实现胁迫环境下缓冲区空间增长的突破,从而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格局,对实现水体和绿地空间向城市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滨水用地功能调整与空间耦合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外,为保障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编制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等。

夏斯晓[3](2016)在《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建设布局之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政府推进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活动,对于强化城市生态基础,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实现城市科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2014年,武汉市入选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标志着水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武汉城市建设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武汉打造"滨江滨湖"特色城市,实现城市发展升级的重要手段。武汉市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应起主导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结合分析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条件的基础之上,以政府管理为主视角,立足于武汉市政府在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中的实践与问题研究,并结合政府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管理作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武汉市政府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有所裨益。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点分析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关问题,分析武汉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优势,阐述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并对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政府在生态城市中应起到的作用,将其应用到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结合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为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打造武汉水生态样本提供系统的思路。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行概述,然后综述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理论基础综述。该部分对生态文明与生态城市、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城市等相关内容进行概念界定,并提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内容,分析其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建设背景分析。该部分首先研究武汉市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意义和原因,分析其必要性,知道为什么武汉要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并利用管理学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优势进行分析,把握城市自身特点,找准建设切入点。第四部分,建设现状分析。对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原则进行概述,明确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向。分析武汉市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已取得了哪些成绩,并归纳总结出现有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政府管理必要性分析。该部分对武汉水生态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的必要性进行概述,明确政府生态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第六部分,武汉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体的对策建议。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的实现路径进行总结,并结合武汉本地实际情况给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对策建议,提供参考。

程忆加[4](2015)在《因水而兴的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汉口为例》文中提出自20世纪下半叶起,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再开发活动逐步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而城市滨水区也由形成初期的生产型为主导,转向集服务型、生活型等多样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热点地区。滨水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吸引了地理、生态、工程、建筑等各类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同时,如何因循城市的自然水系空间,构建城市网络,合理塑造城市空间发展形态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汉口城市的历史源头汉正街区域、因开埠通商形成的租界及租界外滩区域作为研究的主要空间范围,对汉口滨水空间功能及形态布局形成的原因及独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着重于建立空间、历史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具有辩证性的互动研究体系。并在汉口滨水空间历史演进历程的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做出汉口滨水空间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发展评价,及给予本人的启示。最后,文章提出整体性、多目标协调发展、循序渐进的发展、文脉延续与特色保留、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社会公共性和通达性等七项具有针对性的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以期对滨水空间的城市设计与更新策略提供相对客观的参考。

李霞[5](2013)在《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有机生长的整体,它受经济、社会、政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双重影响,城市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中心城区的蔓延扩展和郊区城镇的行政区划整合,武汉市建成区面积由1979年初的168.4平方公里急剧扩张到2009年的超过260平方公里,急剧拓展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混乱,对城乡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威胁。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人文基础上的空间优化成为城市集约、健康、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1861-2009年武汉市空间发展形态的演变的回顾分析,探析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未来驱动武汉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的探析,对其未来“黄金三十年”(2009-2039年)的空间发展做出规划。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对武汉市空间拓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通过对武汉市发展背景的分析以及国内外城市空间拓展研究成果的借鉴,结合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综述结论,探求武汉城市空间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为下文分析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简要介绍武汉市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并对武汉市历史时期(1979年改革开放以前)的空间拓展进行简单概括。主要研究1979-1989年、1989-1999年、1999-2009年三个阶段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和特征。论文首先对各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历程进行了回顾,因为“只有把城市形态放在不断发展中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加以考察,才能有深入的理解”(周霞,2005)。然后分析了本阶段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的结构、面、线和点等要素,最后,对本阶段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九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探析武汉市“黄金三十年”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的策略。论文首先分析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SPSS等分析软件对这些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评估,得出影响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因子。并结合未来发展中推动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预测了武汉市未来的城市空间拓展的导向、目标。最后提出了武汉在2009-2019、2019-2029、2029-2039年三个阶段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保障措施。系统地阐释了本次空间优化的思路和对策。结论部分对武汉市空间拓展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概括了武汉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阐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周秀梅[6](2013)在《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已从1980年的19%上升至2011年的50%。在巨大的城市化浪潮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冲击下,作为人类文明精华之所在的城市,原本城市文化、城市空间特色各异的城市,逐渐变得相似而失去了原有的城市地域空间特色,这种现象在中国尤其显得突出。我国的城市建设如何从规模走向质量,如何将城市空间特色纳入城市建设的多元目标中,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城市空间,都是在其特有的自然山水条件、历史文化遗存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形成的。而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经济、政治及自然、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积淀的产物,是城市特色与品格的具体体现。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它对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与魅力;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城市文化建设机制,合理开发城市文化资源,真正从人与自然的角度,从城市历史文脉的角度,构建人文活动空间体系,彰显城市独有的品格与魅力,成为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导入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造,利用整体性设计,使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与环境建设,使其传承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协同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但是,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与学科建设越来越细,各专业与学科间的割裂状态越来越明显,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各自为政而失去整体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影响了城市整体的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与城市形象。城市中的公共艺术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加之与其背景环境关系的不协调,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下降与资源的浪费。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在构建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与设计出发,从系统思维的角度,以整体性设计为核心,把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所处的复杂的背景环境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研究与设计,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具有地域文化氛围和宜人尺度的雅致、宜居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毋庸讳言,一个文明、开放、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和城市形象对外部资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它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这种要素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凝聚力并对城市周边地区乃至更大区域产生辐射功能,这对整个城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与框架,对论文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研究的重难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第二部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系统分析与总结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各种关系,提出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吸收国外公共艺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必须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与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第三部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本文以系统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对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主要层面如城市规划、建筑、城市景观以及城市环境色彩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第五部分,城市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通过城市公共艺术的系统规划使城市空间造型艺术系统纳入到城市建筑与城市设计的规划项目中,使城市公共艺术协同打造集物质与精神于一体的和谐场所,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质量。第六部分,武汉公共艺术研究。在分析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城市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对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第七部分,结语。对我国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综论,并对我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整体性的总结与建议。

杨希[7](2012)在《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汉市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最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湖公共空间本应该成为城市生活中最具有活力,极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然而笔者通过对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使用现状的实地调查发现,多处滨湖公共空间使用人数少,场所冷清,缺乏活力。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通过对国内外滨水、滨湖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相关理论以及优秀案例的研究,总结出影响滨湖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因素为关联性、可达性、公共性、多样性、亲水性、趣味性。在此基础上,从滨湖公共空间主体区和支撑区两个方面入手,重点抽取武汉市10个已开发的滨湖公共空间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具体针对滨湖空间主体区中滨湖公园绿化缓冲带建设、滨湖步道宽度、驳岸建设方式,滨湖广场建设;支撑区中用地现状、对外联系交通现状、视线通透性现状等方面,以此探究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滨湖公共空间主体区和支撑区的特点,提出提升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的主要策略。针对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具体原因,笔者提出本体区提升活力的策略有:扩展滨湖空间、增强亲水性、提升空间环境品质、提高内部交通的通达性;支撑区提升活力的策略有:多功能用地混合、改善滨湖公共空间对外交通联系、建立城市与滨湖公共空间视觉廊道。最后笔者对武汉市月湖文化艺术区进行实例分析,采用POE调查分析方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月湖文化艺术区活力提升策略,并以此检验前文所提出的提升策略。

办公厅调研组,唐国军[8](2011)在《武汉市天兴洲生态绿洲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问题,2010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我室副主任董宏同志率办公厅调研组一行9人,赴湖北武汉、鄂州、十堰和河南南阳南召等地以"中部崛起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武汉,对天兴洲生态绿洲建设项目、汉口江滩、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等地进行了调研,考察了武汉市"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战略构想的规划和实施情况;在鄂州,重点考察了梁子湖区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情况,了解到他们在发展和保护之间谋平衡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立区"的战略和"保护第一"的方

刘奇志,何梅,汪云[9](2009)在《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乡规划思考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剖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对城乡规划的新要求,从武汉市当前"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分析入手,探讨城乡规划对"两型社会"建设内涵的理解,对"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规划目标进行展望。并重点结合武汉实际,对"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编制组织工作的思考和实践做出系统总结。

喻芳[10](2008)在《充分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推进“两型”社会向前发展》文中认为汉口一元片是武汉市历史文化积累最深厚、近代历史建筑和传统居住区风貌保存最为完整、集中的老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居住环境和文化遗产资源,集中了大量优秀建筑。同时它也是汉口的传统商业、贸易及居住区。随着汉口江滩的建成,滨江美景得到充分的展示,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更加凸现,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一元片老城区应以"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目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旧城区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实现功能置换和环境整治,建设成具有深远历史文化渊源,又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区。

二、发挥武汉优势 建设具青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武汉优势 建设具青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滨水城市交通特点分析研究
    2.1 城市特点研究
        2.1.1 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特点
        2.1.2 新时期的中国城市分类分级
    2.2 滨水城市特点研究
        2.2.1 滨水城市的概念定义
        2.2.2 滨水城市的类型介绍
        2.2.3 滨水城市的量化研究
        2.2.4 滨水城市的特点
        2.2.5 滨水城市规划面临的新形势
        2.2.6 武汉的城市特色
    2.3 滨水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2.3.1 城市交通规划主要影响因素
        2.3.2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影响因素分析
    2.4 滨水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分析
        2.4.1 滨水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2.4.2 滨水城市机动化出行特征分析
    2.5 滨水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研究
        2.5.1 滨水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和快速路概述
        2.5.2 快速路与城市内部交通的关系与衔接
        2.5.3 快速路与城市对外交通的关系与衔接
    2.6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特点研究
        2.6.1 滨水城市快速路功能和特征
        2.6.2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思路分析
        2.6.3 滨水城市快速路空间意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3.1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方法选取
        3.1.1 城市规划方法论
        3.1.2 交通规划方法论
        3.1.3 规划设计方法的选取
    3.2 滨水城市快速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3.2.1 SWOT-AHP模型建立
        3.2.2 SWOT-AHP模型求解
        3.2.3 SWOT-AHP战略规划模型应用
        3.2.4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策略
    3.3 滨水城市快速路方案规划研究
        3.3.1 滨水城市快速路网络规划设计
        3.3.2 滨水城市快速路路线规划设计
        3.3.3 滨水城市快速路节点规划设计
    3.4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实施研究
        3.4.1 滨水城市快速路概念设计
        3.4.2 滨水城市快速路项目实施
    3.5 长距离复合枢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4.1 综合评价概述
        4.1.1 综合评价的定义和目的
        4.1.2 综合评价的要素和特征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4.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4.3.1 评价指标及涵义
        4.3.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4.3.3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滨水特色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方法研究
    5.1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界定
        5.1.1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综合评价的指导思想
        5.1.2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5.1.3 评价方法比较
        5.1.4 评价方法确定
    5.2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5.2.1 层次分析法步骤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建模过程
        5.3.2 指标标准化和隶属度的确定
        5.3.3 评价结果的分析和结论的使用
    5.4 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综合评价方法特点分析
        5.4.1 评价方法的特点
        5.4.2 局限性与对策
    5.5 滨水城市快速路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评价研究
    6.1 国内外滨水城市快速路建设案例研究
        6.1.1 国外滨水城市快速路建设案例
        6.1.2 国内滨水城市快速路建设案例
        6.1.3 非滨水城市快速路建设案例
        6.1.4 小结
    6.2 武汉市快速路建设研究
    6.3 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研究
        6.3.1 武汉市快速路规划方案概述
        6.3.2 环线规划
        6.3.3 射线规划
        6.3.4 快速通道规划
        6.3.5 联络线规划
        6.3.6 过江通道规划
    6.4 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评价及优化
        6.4.1 武汉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评价
        6.4.2 武汉市快速路系统优化
        6.4.3 优化方案的比选评价
    6.5 滨水城市快速路推荐形式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2)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滨水区
        1.2.2 滨水缓冲区
        1.2.3 空间调控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6.3 测度指标的选取
        1.6.4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城市再生理论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2.1.4 其它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城市河湖水系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城市滨水用地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3.1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
        3.1.1 滨海缓冲区
        3.1.2 滨河缓冲区
        3.1.3 滨湖缓冲区
    3.2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
        3.2.1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演变规律
        3.2.2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
        3.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建设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及特征
    4.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1983年以前)
        4.1.1 相邻阶段:1949年以前
        4.1.2 相连阶段:1949-1983年
    4.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现状及特征(1983-2013年)
        4.2.1 河湖水系急剧萎缩
        4.2.2 滨水用地无序扩张
        4.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
    4.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态势
        4.3.1 滨水缓冲区的耦合发展
        4.3.2 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复合
        4.3.3 滨水缓冲区的多元分化
    4.4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与评价
    5.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与范围确定
        5.1.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
        5.1.2 城市滨水缓冲区范围确定
    5.2 城市滨水缓冲区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集对分析及评价结果
    5.3 城市滨水缓冲区问题调查
        5.3.1 采样地点选择
        5.3.2 问卷调查分析
        5.3.3 空间特征解析
    5.4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方政策
        5.4.2 规划设计
        5.4.3 规划衔接
        5.4.4 规划建设
        5.4.5 实施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及调控策略
    6.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
        6.1.1 分类原则
        6.1.2 分类结果
        6.1.3 不同类型缓冲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
        6.2.1 “水岸---缓冲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2 “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3 “水岸——缓冲区——廊道”型空间调控策略
    6.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的实施保障
        6.3.1 增设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
        6.3.2 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研究的基本内容
        2. 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四)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1. 研究的方法
        2. 创新之处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 水生态文明城市相关概念
        1. 水生态文明
        2. 生态城市
        3. 水生态文明城市
    (二)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内容及意义
        1.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意义
    (三)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1. 公共管理理论
        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生态文明理论
三、武汉市政府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背景分析
    (一)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及意义
        1. 有利于实现武汉城市现代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 打造武汉滨江滨湖特色城市的主要手段
        3. 有序拓展武汉城市空间现实路径
        4. 强化政府生态职能的重要途径
    (二) 武汉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优势分析
        1. 自然与资源条件优良
        2. 多项试点工作并行形成历史机遇
        3. 科研院校集中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4. 省内多市入选试点联动性强
四、武汉市政府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现状分析
    (一)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目标和原则
        1.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
        2.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则
    (二)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成绩
        1. 水生态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初步形成
        2. 水环境规划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初显成效
    (三)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2. 水生态安全有待加强
        3. 水生态环境建设不足
        4. 水生态空间开放不够
        5 .水生态文化建设不足
    (四) 武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水生态保护建设与管理存在结构性矛盾
        2. 水生态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体系不完善
        3. 水生态系统工程项目建设落后
        4. 水生态建设监测监管与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建立
        5. 公众水生态认识和参与意识淡薄
五、武汉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必要性分析
    (一) 强化政府生态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国情要求
    (二) 强化政府生态管理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 强化政府生态管理是实现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六、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的实现路径
    (二) 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对策
        1. 树立观念将水生态文明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2. 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 加强对水生态工程实践支持与投入
        4. 健全完善水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5. 优化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区域性合作
        6. 健全水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和监管体系
        7. 提高全民水生态文明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因水而兴的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汉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际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关于相关研究成果的思考
    1.3 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滨水空间形态与城市水系的相互作用
    2.1 城市水文化
    2.2 城市与水系的空间关系
        2.2.1 临江式
        2.2.2 环湖式
        2.2.3 混合水网式
    2.3 城市滨水空间与水系的关系
        2.3.1 城市水系的定位
        2.3.2 水系对城市的影响
        2.3.3 滨水城市用地的开发利用类型
    2.4 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演变及其与水系空间的相互作用
        2.4.1 起源期
        2.4.2 繁荣期
        2.4.3 衰退期
        2.4.4 复兴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武汉水系与汉口典型的城市形态演进研究(明成化年间-21世纪初)
    3.1 武汉的水系特征
        3.1.1 武汉水系分布特征
        3.1.2 水系对武汉城市空间的影响
    3.2 汉口滨水空间的初步形成
    3.3 汉口形成初期的城市形态演进(明成化年间-1861年)
        3.3.1 汉口形成初期的城市空间形态
        3.3.2 汉口形成初期混乱的社会秩序
        3.3.3 地方自治体系的形成
        3.3.4 建筑形制
    3.4 近代汉口的城市形态演进(1861-1949年)
        3.4.1 近代汉口的城市空间形态
        3.4.2 张之洞新政及洋务运动
        3.4.3 辛亥革命带来的重建计划
        3.4.4 城市新空间的产生
    3.5 现代汉口的城市形态演进(1949-1979年)
        3.5.1 现代汉口的外部空间形态演进
        3.5.2 社会主义改造下的公有制
        3.5.3 人民公社与文革
        3.5.4 工业建设及带有政治意图的城市规划
    3.6 当代汉口的城市形态演进(1979年-21世纪初)
        3.6.1 当代汉口的外部空间形态演进
        3.6.2 传统街市的复兴
        3.6.3 旧城更新
        3.6.4 城市滨水区的复兴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口滨水区空间形态现状研究
    4.1 市场经济的开启与汉口滨水区的复兴
    4.2 汉正街区域现状研究
        4.2.1 汉正街的社区划分
        4.2.2 汉正街用地性质的划分
        4.2.3 道路交通网络
    4.3 汉口租界区域现状研究
        4.3.1 一元片区的保护规划
        4.3.2 租界区历史建筑分类
        4.3.3 城市功能布局及街道现状
    4.4 汉口江滩公园现状研究
        4.4.1 汉口江滩公园的三期规划
        4.4.2 江滩公园的空间布局
        4.4.3 江滩公园的功能活动类型
        4.4.4 江滩公园问卷调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口滨水空间发展总结及对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启示
    5.1 汉口滨水空间的发展总结
        5.1.1 汉正街商业街区的发展评价
        5.1.2 租界历史街区的发展评价
        5.1.3 江滩滨水景观带的发展评价
    5.2 汉口特色的滨水空间发展给予的两点启示
        5.2.1 社会机制演变的作用
        5.2.2 文脉的保护
    5.3 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原则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多目标协调发展原则
        5.3.3 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
        5.3.4 文脉延续与特色保留原则
        5.3.5 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原则
        5.3.6 社会公共性原则
        5.3.7 通达性原则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世界
        1.1.2 城市化的世界
        1.1.3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1.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变化
        1.1.5 中国大城市的核心力量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理论意义
        1.2.4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和辨析
        2.1.1 城市空间
        2.1.2 城市空间结构
        2.2 城市空间拓展相关理论研究
        2.2.1 城市人文
        2.2.2 空间协调理论
        2.2.3 聚集经济理论
        2.2.4 地租理论
        2.2.5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2.2.6 新城市主义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 武汉城市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二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历程
    第3章 武汉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背景
        3.1 自然地理
        3.1.1 九省通衢的交通区位
        3.1.2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3.1.3 地形多样化
        3.2 历史沿革
        3.3 社会人文
        3.4 城市历史空间演变过程
        3.4.1 古代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历史
        3.4.2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3.4.3 近代武汉城市空间演变分析
        3.4.4 1949年-1978年武汉空间发展历史
        3.5 小结
    第4章 1979-198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4.1 历史背景
        4.2 历次城市规划情况
        4.2.1 1982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4.2.2 1988年《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4.3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4.3.1 结构要素
        4.3.2 面要素
        4.3.3 线要素
        4.3.4 点要素
        4.4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1989-199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5.1 历史背景
        5.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分析
        5.2.1 “八五”时期
        5.2.2 “九五”时期
        5.3 1996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5.3.1 总体规划背景
        5.3.2 指导思想
        5.3.3 基本思路
        5.3.4 主要内容
        5.3.5 空间布局
        5.3.6 实际空间演化情况
        5.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5.4.1 结构要素
        5.4.2 面要素
        5.4.3 线要素
        5.4.4 点要素
        5.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1999-2009年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6.1 历史背景
        6.2 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
        6.3 2006年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
        6.3.1 总体规划背景
        6.3.2 城市性质
        6.3.3 城市规模
        6.3.4 新城规划
        6.3.5 都市发展区规划
        6.3.6 住宅建设
        6.3.7 工业区布局
        6.3.8 综合交通规划
        6.3.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6.4 城市空间拓展的要素分析
        6.4.1 结构要素
        6.4.2 面要素
        6.4.3 线要素
        6.4.4 点要素
        6.5 城市空间拓展的特征分析
        6.6 小结
第三部分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拓展优化策略
    第7章 武汉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评估
        7.1 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7.1.1 经济因素
        7.1.2 技术因素
        7.1.3 政治政策因素
        7.1.4 社会文化因素
        7.1.5 外部约束因素
        7.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影响因子评估
        7.2.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7.2.2 指标选取
        7.2.3 数据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当代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8.1 武汉市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动力机制
        8.1.1 外在动力机制
        8.1.2 内在动力机制
        8.2 武汉市城市空间拓展趋势预测
        8.2.1 空间拓展模式
        8.2.2 空间扩展方向
        8.3 小结
    第9章 2009-2039年武汉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9.1 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
        9.1.1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9.1.2 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9.2 城市用地布局优化的导向和目标侧重
        9.2.1 规划布局的导向
        9.2.2 优化目标的侧重
        9.3 2009-2019年空间拓展要素优化
        9.3.1 结构要素
        9.3.2 面要素
        9.3.3 线要素
        9.3.4 点要素
        9.4 2019-202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9.4.1 结构要素
        9.4.2 面要素
        9.4.3 线要素
        9.4.4 点要素
        9.5 2029-2039年空间拓展要素分析
        9.5.1 结构要素
        9.5.2 面要素
        9.5.3 线要素
        9.5.4 点要素
        9.6 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机制
        9.6.1 国际化城市的经验借鉴
        9.6.2 武汉空间布局优化保障措施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6)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1.2 研究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1.1.3 研究对知识的积累与完善艺术学学科结构的作用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关于城市文化
        1.2.2 公共艺术概念界定
        1.2.3 关于整体性设计
    1.3 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3.2 存在的问题、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1 本文研究内容
        1.4.2 本文研究框架
2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2.1. 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2.1.1 国外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2 中国现代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状况
    2.2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2.2.1 公共艺术的类型
        2.2.2 公共艺术的特性
        2.2.3 公共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2.3 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2.3.1 城市文化——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基石
        2.3.2 公共艺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3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理论框架
    3.1 系统环境观
        3.1.1 系统思维
        3.1.2 系统环境观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经济可持续发展
        3.2.2 生态可持续发展
        3.2.3 社会可持续发展
    3.3. 人居环境科学
        3.3.1 人居环境科学的缘起
        3.3.2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
    3.4 本章小结
4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主要层面
    4.1 城市文化层面
        4.1.1 城市文化的特点与属性
        4.1.2 城市环境与城市特色
        4.1.3 城市形象与人文景观构建
    4.2 城市规划层面
        4.2.1 城市规划理念演变
        4.2.2 城市规划层次、尺度与公共艺术
        4.2.3 城市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4.2.4 城市建筑色彩环境规划设计
    4.3 城市建筑层面
        4.3.1 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建筑环境
        4.3.2 城市建筑与艺术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5.1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理念与系统分析方法
    5.2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要素控制
        5.2.1 公共艺术作品规划主题与题材控制
        5.2.2 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视觉要求
        5.2.3 公共艺术的体量与尺度
        5.2.4 公共艺术的材料与色彩
    5.3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5.3.1 公共艺术整体规划布局原则与要求
        5.3.2 公共艺术系统规划的空间分析方法
        5.3.3 公共艺术系统的总体布局与控制
    5.4 公共艺术的实施与管理
        5.4.1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实施与管理现状
        5.4.2 公共艺术的审批程序与实施管理
        5.4.3 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的评价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公共艺术研究
    6.1 武汉历史与文化概述
    6.2 武汉城市空间特色与公共艺术发展沿革
        6.2.1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空间特色
        6.2.2 现代武汉城市建设与公共艺术发展状况
        6.2.3 武汉公共艺术发展的特点与不足
    6.3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6.3.1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举措与不足
        6.3.2 武汉城市文化特色与公共艺术系统规划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4 研究对象及范畴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案例研究
    2.1 关于滨湖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2.4 影响滨湖公共空间活力的因素
    2.5 小结
3 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建设现状及问题探究
    3.1 武汉市湖泊建设的历史变迁
    3.2 武汉市中心城区滨湖公共空间建设基本概况
    3.3 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3.4 武汉市滨湖空间活力缺失问题探究
4 滨湖公共空间本体区活力提升策略
    4.1 扩展滨湖绿化空间
    4.2 增强滨湖空间的亲水性
    4.3 提高内部交通的通达性
    4.4 提高滨湖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5 滨湖公共空间支撑区活力提升策略
    5.1 多功能用地混合恢复城湖亲善关系
    5.2 加强滨湖公共空间对外交通联系
    5.3 建立城市与滨湖区之间的视觉廊道
6 实例评析
    6.1 案例简介
    6.2 月湖实地调查及使用情况分析
    6.3 月湖文化艺术区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
7 结语
    7.1 小结
    7.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月湖文化艺术区调查问卷

(9)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乡规划思考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市建设“两型社会”所面临的规划机遇与困境
    1.1城乡规划的新机遇
    1.2当前需正视的困境与挑战
2城乡规划角度的“两型社会”内涵与目标分析
    2.1“两型社会”内涵解析
    2.2城乡规划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目标
3武汉市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城乡规划探索与实践
    3.1完善城乡规划法定体系,实现全市域规划编制、审批“一盘棋”
        3.1.1构建“总-分-控”为主干的法定规划体系,完成市域空间的法定规划全覆盖
        3.1.2法定规划由市政府统一组织编制和审批,集成规划管理的“一张图”
        3.1.3市域空间分圈层组织编制深度适宜的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发展的科学统筹
    3.2主城区全面开展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相关专项研究,有效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3.2.1重点研究主城区建设强度管理,提高综合建设强度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并重
        3.2.2着力开展地下空间专项研究,强化空间资源复合利用
        3.2.3大力推进闲置资源研究,盘活城市存量土地,促进都市型工业发展
    3.3新城组群地区采取TOD引导模式,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集约效应
        3.3.1契合山水资源特色,构建“轴楔相间”的集约型空间发展格局
        3.3.2采用“双快一轨”的复合交通走廊,引领城镇空间轴向拓展,组团聚集
        3.3.3统筹安排产业、人居、交通、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构筑城乡一体化功能格局
    3.4 同步开展生态框架体系与生态专项研究,大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4.1因地制宜,构建水生态为特色的综合性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3.4.2科学论证,划定生态保护空间和禁、限、适建区边界,制定城市分区管制政策
        3.4.3高度重视湖泊联通、生态水网建设,推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
        3.4.4充分挖潜滨水空间资源,凸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
4结语

(10)充分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推进“两型”社会向前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元片老城区的现状
    (一) 一元片老城区租界风貌特色突出
        1、租界建筑资源丰富。
        2、非物质文化沉淀厚重。
        3、区域设施完善。
    (二) 一元片老城区面临的问题
        2、该区部分房屋老化、单个改造受成本制约, 租界历史建筑结构经百年侵蚀, 功能质量正衰退老化。
        3、区域环境日益恶化, 缺乏吸引投资活力。
        4、优秀历史建筑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有的甚至被损坏拆除。
        5、有关保护、利用、置换、腾退、拆迁的政策尚
二、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的现实意义
    (一) 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 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是加快武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二) 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是提升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是优化武汉市区域环境, 提升城市功能的需要
三、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的有利条件
    (一) 理论先行, 政策英明。
    (二) 领导重视, 规划有力。
    (三) 地理优势, 条件优越。
四、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总体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 建设思路和具体设想
    (二) 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的基本原则
        1、一元片老城区建设按照“成片规划、分片改造、
        2、针对南区 (珞珈山风貌街) 核心保护的特点, 要
        3、对一元片内的历史保护建筑采取保护性修建措施。
        4、分类建设原则。
    (三) 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的几点建议
        1、为了有效推进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工作, 在市
        2、根据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的要求, 有关部门尽
        3、组织专家论证会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会, 集思广义, 完善规划。
        4、加大投、融资渠道, 推进滨江金融商务区的建设。
        5、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一元片’老城区保护、

四、发挥武汉优势 建设具青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滨水城市快速路规划评价研究[D]. 房瑞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2]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刘伟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3]武汉市政府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分析[D]. 夏斯晓. 湖北大学, 2016(06)
  • [4]因水而兴的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研究 ——以汉口为例[D]. 程忆加. 东南大学, 2015(08)
  • [5]武汉当代城市空间拓展研究[D]. 李霞. 武汉大学, 2013(06)
  • [6]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 周秀梅. 武汉大学, 2013(10)
  • [7]武汉市滨湖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策略研究[D]. 杨希.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8]武汉市天兴洲生态绿洲规划建设的调查与启示[A]. 办公厅调研组,唐国军.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 2011
  • [9]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武汉城乡规划思考与实践[J]. 刘奇志,何梅,汪云.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2)
  • [10]充分挖掘“一元片”老城区资源,建设滨江金融、商务区,推进“两型”社会向前发展[J]. 喻芳. 长江论坛, 2008(03)

标签:;  ;  ;  ;  ;  

发挥武汉优势,建设具有绿色江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