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颖[1](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研究表明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徐兆寿[2](2020)在《寻找昆仑》文中指出一序曲恰恰是在上海,这座在蓝色的大海上不断升起的现代性都市里,迷茫性地一转身,我看见了蛮荒中的你,昆仑。为什么?恰恰是在东南之地,在海拔最低的地方,转身的刹那,便看见了西北高原上的你。但你仍然在群山之巅,仍然在星空之下,仍然在世界的纷纷扰扰处,仍然在海市蜃楼的幻海后面。
张力伟[3](2020)在《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文中认为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过好负责任的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命题,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条件。无论是人类起源之始还是现代的繁华世界,责任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与制度建设。自现代性成为社会基本性征之后,责任对于社会、国家乃至社会的意义更为凸出,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全球结构的纽带。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稳定的政治秩序,更没有社会生活的良善和谐。责任是一个受到多学科的关注概念或者价值,从责任的政治学视角出发,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理论成为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虽然很好地涵盖了政治生活中有关责任的不同侧面,但是有关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仍然需要体系化、综合化的整合,从一种宏观的立场去思考责任与政治的关系、责任对政治生活的建构。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探讨一种“责任政治”,分析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回答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核心任务就是站在责任之重要性的立场上,以责任为线索去分析政治生活,探讨一种由责任串联起来的政治形态,旨在以政治学为视角丰富对责任的认识。如此,不仅可以拓展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也能为实现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提供可能的路径。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责任不言自明。然而作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对于责任的理解却充满分歧。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与法学等诸学科都对责任提出了不同侧面的见解,体现了责任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多维度重点。社会科学是相互包容的,对于责任的理解不可能站在纯粹的立场上,或者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责任内涵。所以,在多学科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责任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责任,都不能回避责任的主体、原因、对象与保证四个要素,可以认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责任的基本框架。责任是责任政治的概念基石,责任政治的诠释必然要紧扣责任的概念框架。为了清晰地说明责任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工具,将责任政治理解为以责任为“中轴”的政治形态。细致地看,责任政治就是不同主体之间以责任为互动中所秉持的价值与态度的政治形态,强调政治中的责任关系与责任形式,并以此建构出特定的权力结构、制度设计与行动方式。其一,责任政治中的各主体在彼此联系的状态中,各个主体能够负责任地行动;其二,政治的运作依靠责任实现,责任是政治生活中制度化的行为方式。再明确责任政治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责任政治进行辨析,理解责任政治究竟何其所是。结合责任政治的结构、特点与运作场域,本研究提出,责任政治是一种形态,而不仅仅代表某种制度;责任政治不具有终极形态,而是处于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之中,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责任政治不仅指涉国家内部关系,也适用于描绘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责任政治虽然价值中立,但是一个褒义的概念。诚然,责任政治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建构,责任政治必然有其显示的逻辑基础。由于责任贯穿于整个政治发展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从时间的维度出发,责任政治可以进一步诠释为三个方面:(1)基于责任的政治;(2)为了责任的政治与(3)负责任的政治。分别用于概况社会发展进程中,责任与政治的三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在提炼了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之后,本文通过回顾中西方思想史来梳理历史上责任政治相关的理论与学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的思想可以总结出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伦理政治观解体之后,马基雅维里以及社会契约论思想家对责任政治观念进行了的重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责任政治又得到了新的阐发。在这些思想的不断演变中,责任政治观念分别构建了其“道德基础”“民主基调”与“联结作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儒家学说中的责任政治思想是根据“仁”“礼”构建出的等级秩序,表现出“各安其位”的内涵。除了儒家之外,法家、道家与墨家责任政治思想的各具特色。近代以来,责任政治观念出现了分流。对比来看,中西责任政治思想的逻辑在于,西方构建出“权利优先于责任”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则构建出了“责任优先于权利”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国家建构的历程深刻地反映出责任政治形态的演变。在西方国家建构中,从古希腊古罗马、西欧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非成熟期以及成熟期的责任政治形态,责任政治形态基本遵循着从“人际化关系”到“非人际化关系”的跃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政治模式,那么,不同形态也就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政治形态。周代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决定了责任政治完全基于伦理;郡县制下,责任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纯粹伦理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责任政治运作存在两大困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吏治”问题,这两大问题为研究当代官僚政治提供了良好的镜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责任政治形态也演变出了新的形式,并且责任政治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对比之下,西方责任政治形态立足于“社会契约”,而中国传统社会的责任政治形态基于“伦理契约”。最后,本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分别从观念、结构、行动的视角探讨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观念维度中,观念层面的负责是一种“心灵的习性”。观念构成了责任行动的原因,是规导责任行为的价值或者文化要素。在政治生活中,行政人员应该以行政伦理为责任观念;公民应该以公共精神为责任观念。人类社会中的“道德金规则”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责任政治的结构可以分为“定责”“履责”“究责”三个方面:所谓定责结构,就是厘清责任如何被赋予;履责结构主要关注责任主体如何履行责任、如何实现责任的问题;究责结构是从惩戒制度入手分析责任的保障机制。行动维度的分析从行动本身入手剖析责任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了责任的意义是由责任主体主动赋予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社会世界中有意义的责任关系。与此同时,主体应将反思性监控整合其中,以控制责任过程中的非预期结果,使得责任更能够符合主体之预期。总之,责任政治不仅会随着时代与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新的形式,责任政治理论也尚留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与阐释,作为一项抛砖引玉的研究,希望责任政治理论能够丰富政治学的理论森林。
郭晴[4](2020)在《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成果丰硕,综合国力显着提高,相应纪录片发展也实现巨大飞跃,并在宣传国家形象及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类也肩负着传播与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纪录片纷纷为了适应受众的需要,借力新媒体技术,转变自己的传播方式。于是,微纪录片的出现为纪录片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创新路径。《如果国宝会说话》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作为纪录片转型与创新的代表之作,具有着极强的专业性与可信性。其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选取了代表性的100件文物。在纪录片中,各代表性文物向观众“诉说”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带给观众更为直观的感受。其受到年轻一代受众的追捧,得到了流量与口碑双丰收的良好传播效果。因节目制作极富创新性,为了探寻节目的奥秘,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借鉴,于是笔者站在叙事学理论的基础上,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主题、叙事价值、叙事语言、叙事风格六个方面来对《如果国宝会说话》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主要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对象及方法,并且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以及对国内外有关叙事学和微纪录片的研究现状作了系统梳理。第二部分是对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概况以及叙事学理论进行了介绍。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纪录片的发展,研究了微纪录片的兴起、特征与概念界定,并对微纪录片与纪录片在叙事上的不同进行了辨析;介绍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背景、节目形式以及传播效果;最后梳理了叙事学理论的发展。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具体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对节目的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的叙事视角进行研究,看节目讲述故事的角度。通过对节目叙事时间、叙事空间的研究,来看节目结构的设置与安排。第二是对节目的叙事主题与叙事价值进行研究。这也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利用表格详细归纳概括了每一集的主题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总共整理为八类主题,分别是:见证与记录历史、文化与文明传承、权力的象征、艺术与审美、人生哲理的光辉、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家国情怀。并且从文化传承、关照现实、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对叙事价值进行了分析。第三是对节目的叙事语言与叙事风格进行研究。主要是对节目中的视听语言,即声音符号、文字符号、画面符号进行研究。另外,就是对节目所展现出来的叙事风格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于微观叙事、网络化、故事化叙事、拟人化叙事几个方面作了重点介绍。第四部分是从《如果国宝会说话》来对纪录片如何进行叙事提供借鉴作用。第五部分是总结全文的研究并形成结论,并且提出本文研究不足的方面和对未来该领域研究做出的展望。
高小燕[5](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刘莉[6](2019)在《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文中指出戏剧性独白(the dramatic monologue)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它虽然在英美文学中早已经产生,但作为文体术语直接源于维多利亚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歌理论与实践。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凸显了诗人客观化主观世界的意识,是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语诗人探索自我的一种典型而普遍的方式。勃朗宁把自己的观点客观化在人物身上,使独白具有双重话语声音,从而导致戏剧性独白蕴含丰富的对话:如人物的内在对话、人物与人物的对话、人物与现实的对话以及诗人与人物的对话、诗人与社会现实的对话、诗人与文学传统的对话。这些对话密切关联,相互交叉。勃朗宁把人物当作平等的主体而与之构成对话关系,允许人物通过内在对话而以独立和发展的姿态出现,塑造出能概括社会生活本质的典型人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中心;勃朗宁与人物进行隐含地对话,透过人物的话语隐射自己的观点,表达对维多利亚社会现实的反思;勃朗宁把人物当作自己的第二意识而通过诗歌艺术与自己对话,以回应不确定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自我迷失。本论文结合巴赫金对话理论、精神分析论、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诗艺美学、新批评理论等,选取勃朗宁最具代表性的戏剧性独白进行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探讨勃朗宁通过戏剧性独白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对话。论文除绪论与结语之外,包含四章,总共六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意义、戏剧性独白的性质、文献综述、论文的结构与观点以及所采用的方法。第一章从诗歌传统的角度定义戏剧性独白,为后文的探讨打下基础。戏剧性独白诗人是英美文学中首次有意识地从客观性方向探索自我,研究它就须从诗歌中的自我探索传统说起。浪漫主义抒情诗人倾向于通过自我创造主观地探索自我,把主观性与客观性诗歌的概念首次引入了诗歌传统。戏剧性独白既继承了浪漫主义抒情诗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又结合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反叛了抒情诗的主观性。它运用戏剧性的手法,将独调性独白发展为对话性独白,客观地探索自我。诗人选择与自己差距很大的人物,把自己的观点戏剧化在人物身上,间接地批判社会现实和描写人性,独白就成为既是人物又是诗人的双重声音话语。因此戏剧性独白有两个基本特点:独白者不是诗人自己以及独白具有双重声音。戏剧性独白诗人尤其是勃朗宁的强烈的双重意识导致独白蕴含的丰富对话。如果说浪漫主义抒情诗人的自我探索是自我创造行为,那么戏剧性独白诗人的自我探索则是客观性的对话行为。第二章借用勃朗宁的术语“灵魂的发展”,分析人物的内在对话,剖析勃朗宁在理解与呈现人物心理时所做的客观性自我探索。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一般都发生在现在,但与抒情诗中的现在不同,戏剧性独白中的现在与人物的过去紧密相连并相互对话,缔造了人物的开放性心理,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抒情性现在是勃朗宁反叛浪漫主义抒情诗之主观性的起点。勃朗宁把抒情性时刻替换为戏剧性时刻,从内部打破了主体的整一性,人物就被分裂了。人物往往受戏剧性时刻所迫,在话语中冒出第二意识“你”,与“我”对话而颠覆了自己精心建构的抒情性形象,在不经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真性情。人物内在的“我-你”冲突,突出了第二意识对自我意识的内在塑造力,为“灵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你”不仅隐含晦涩、力量强大,而且富含多重身份,具备现代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特征。潜意识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不自觉地迸发而出,反讽性地与显意识对话,客观地促进并展现了自我的“进步”。勃朗宁通过人物的内在对话追溯“灵魂的发展”,不仅捕捉了人物的心理现实,而且还使人物的性格发展独立于诗人的干涉,从内容和手法上实现了客观性的自我探索。第三章选择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突出的历史主题,通过人物的微观和宏观对话探讨勃朗宁为应对社会历史语境所做的自我探索。勃朗宁充分发挥了维多利亚社会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否认词语能代表真实的事物,竭力消解历史记录中的主观性,推崇外在现实大多由内在现实所决定的现实主义。勃朗宁特意选择过渡期的社会历史人物,聚焦于他们被社会塑造的心理现实,从内部现实反映外在现实,让非人性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自动凸显在人物的微观对话与宏观对话中。历史人物的心理现实为读者创造一个“内在距离”,复现的不主要是历史社会的现实,而是维多利亚社会的现实。诗人通过“内在距离”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并暗含自己的社会批判。现实,尤其是心理现实构成勃朗宁戏剧性独白的客观性内容,而“内在距离”是他的客观化手段。第四章通过勃朗宁在诗歌艺术上的对话,探讨勃朗宁的诗人自我。自古以来,用真理定义诗人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悠久的传统。勃朗宁深受新柏拉图主义与福音派的影响,始终笃信超验性真理的客观存在,他对诗人身份的探索围绕着真理展开。真理既存在于诗人心中,又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勃朗宁在这两者之间的对话是使诗歌的内容转向客观性的根本因素。与此同时,真理不仅具有个人性,而且需要达到观照普通读者的普世性。勃朗宁为平衡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试验了许多客观化手法,如意识中心、显现、反讽、象征。尤其是诗人在创作《环与书》的过程中动态地结合了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形象地展示了“完整诗人”的概念,并用“环”象征了自己的“一元三层”的真理结构。勃朗宁的真理观秉承了自英语文学发轫之初突出的自我探索传统,在新的时代添加了特具个人特征的客观性因素,谱写了自我探索的新篇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勃朗宁的戏剧性独白实际上演绎了诗人在独白中寻求对话的客观性自我探索过程,不仅彰显了勃朗宁以包容的姿态搭建多元对话平台的人文主义精神,而且突出了诗歌本身的内在特质而更有力地发挥了诗人的独创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戏剧性独白并不限于一种诗歌形式,而是一种对话态度,一种思考世界和探索自我的方式。戏剧性独白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主义文学。
侯春林[7](2018)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切入点是如何看待圣经的多义性,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途径是对话式地理解新约中的天国与尘世因素。绪论部分,首先对指涉的术语、问题,以及创新价值进行界定和揭示,并着眼于文本中不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圣经多义性进行考察。而后,回顾了基督教传统、社会学圣经批评的研究方法,旨在提供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兴起的学术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亦有所涉及,该部分还谈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传统的当代互动。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研究方法是将神学和社会学相融合、将文本内部与外部相融合;研究宗旨是揭示新约文本中天国与尘世两类元素间的对话。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脉络,正文部分就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四章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以辩证法为逻辑起点,而可预见的未来走向是对话。新约文本生成过程中被掺杂入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得以合理进行的文本依据。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是传统新约研究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亦对之有着深入探讨,构成了该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沿袭了马克思本人辩证的宗教批判思想,后者将圣经中的多种含义分类整理为天国和尘世两个向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现象的逻辑起点。对这两个向度的辩证区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的宗教批评理念——辩证法,这一批评理念本身的理论侧重使得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批评实践遭到政治化解读和过度阐释的广泛质疑,该批评现象的突围方向应是天国与尘世两个元素之间的对话。第二章,从文本生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范式存在的合理性,即为什么可以进行此项批评展开论证。新约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文本,而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对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无论是手工复制生产还是机械复制生产,新约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均被人为地掺杂了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提供了合理依据。此外,还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生产理论进行了阐发性理解,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出了语义的“增殖性”;并对一个重要词汇“卡理斯玛”进行了细致考证,从历时的向度梳理了“卡理斯玛”一词的生产过程。通过考察“卡理斯玛”在当代耶稣运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回应了全文的研究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择取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依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阵营的代表学者理查德·霍斯利的研究观点,并对之进行了阐发性的再解读。第三章,对于耶稣研究来说,理解耶稣形象的重点不仅在于“历史上的耶稣是什么身份”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还在于其被赋予的多种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霍斯利提出的基本观点,“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的论断表征了耶稣“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的二元政治思想,而耶稣此话的重点不是分离,而是制衡。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有其精神来源与制度来源,在探索上述来源的同时使用意识形态批评这一理论工具对“扫罗立王”的文本事件进行解读,力图说明文本背后潜藏的王权与神权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第四章,在霍斯利的保罗研究基础之上,指出其“保罗社团‘在而不属于’(in but not of)罗马帝国”的观点反映了保罗社团以一种临时寄居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使得保罗在思想宗旨和组织策略上都透射着张力。此外,作为相对完整与独立的研究版块,对霍斯利的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意在指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应有的价值。上述论证过程始终以对话的思维方式考察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现象及其代表观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学者试图以唯物史观的实证性来追溯历史真相,用以反驳基督教传统的神学迷思。但是,复魅的时代主题和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使得这种追溯历史真相的努力并不适宜。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当下和未来,对话思维以其平和包容的现代价值最有可能使天国与尘世这架天平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周后燕[8](2017)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文中认为传统观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绕不开的问题。所谓传统观就是对传统的理论化认识。传统观有自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自成一体的、前后一贯的。它强调的是对传统的系统性的、整体性的认识,而不是指对传统的零星的想法或看法。中国近代传统观肇端于学术思想的转变。晚清今文经学研究思潮兴起,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对古文经的质疑,以及对经世之风的倡导,动摇了经学的地位,为人们打开了反思传统的闸口。晚清到民初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为知识分子们从中西对比的视角反思传统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至五四时期,随着学术流派的形成,最终产生了不同思想流派的传统观。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从不同侧面,将传统观从抽象引向具体、从学术引向实践,找到了推动传统变革的现实力量,奠定了中国近代传统观的科学基础。李大钊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主要从理论层面奠定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发展的方向。他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运用到对儒家传统以及史学传统的认识中,开启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传统的先河。李大钊从新旧之间的联系入手,主张以传统中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为基点,批判地融合新的时代因素,实现传统的现代化。由此,他主要从孔子、民本以及史学传统三个方面入手寻找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基点。通过对真假孔子的辨析以及儒家民本传统的批判,肯定了孔子的创造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肯定了儒家民德、民力、民意的现代意义,推进了儒家传统的现代化。通过对封建旧史观的批判继承,将传统置于客观的历史进程中,使古今的联系从抽象的儒家道统式的联系转变为具体的历史联系。陈独秀将李大钊开启的新方向从思想领域推进到政治领域。陈独秀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新旧之间的关系是生死存亡的竞争关系。他极力凸显新旧之间性质上的差异,主张以激烈的革命方式促进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陈独秀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国民性、封建国家观都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试图通过“破旧”的方法达到“立新”的目的。由此,他对传统的弊端,即与现代价值理念性质相反的内容:儒家礼教的等级性、国民劣根性、封建国家观的落后性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通过对传统弊端的批判以及新的价值理念的引入,实现传统的现代化,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国家奠定基础。瞿秋白沿着李大钊、陈独秀的方向将对传统的反思推进到社会革命领域。他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引入到对传统的认识中,明确提出了批判继承法。瞿秋白从新旧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以历史主义的眼光、阶级的立场批判了佛教、儒家以及农民革命传统。他通过对佛教传统的批判改造,消解了佛教的唯心主义世界观,肯定了佛教辩证思维与普渡众生的牺牲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通过对儒家传统中带有等级性的制度、思想、伦理等的批判,推进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扫除封建思想的束缚。最后瞿秋白通过对中国农民革命传统的批判,一方面论证了农民革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瞿秋白认为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才能使传统获得真正的重生。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三民主义的论争过程中,形成了立足于无产阶级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的,以批判继承为方法的传统观。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为中国新的学术形态的发展做了准备,并开创了新的革命道路,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现实的力量,找到了传统的真正继承者与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联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奠定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实践的传统观的基础,开辟了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新路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程。今天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下,我们借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时代要求,继续推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刘星[9](2016)在《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康有为(1858-1927),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作为清末民初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康有为终其一生都对东传之西方科学保持着开放、吸纳的态度,并矢志不移地将东传科学兼容、整合到他所建构的今文经学体系之中。从他一生的学术进路来看,康有为早年泛观博览,钟情西学,兼采汉宋、调停今古,略有古文学的倾向,但是与廖平“羊城之会”之后遂确立今文经学之立场,并成为其一生思想之基调。深受恩师粤中大儒朱次琦的影响,康有为经学思想自产生之初便有着极强的“通经致用”特征:侧重经世、重视《周礼》、民功;转向今文经学之后,更加突出了“经世致用”的倾向,关注的焦点从“民功”、“物用”层面提高到经学理论、政治制度层面。他以学术为本,后逐步落实到政治之上,积极参加政治和社会活动以期推动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康有为从早年崇尚古文经学的治学态度到今文经学立场的转向,从“托古改制”到维新变法,从“三世”进化到“大同”理想,从“物质”与“道德”的并重到以“儒学为宗”并将其奉为圭臬的“普世价值”,其学术思想随着时代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推进、转移和深化。概言之,康有为一以贯之的立场在于:“通经致用”的入世精神;尊儒、尊孔的坚定立场;整合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中西会通的学术方向,都离不开西方自然科学、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窠臼。清末民初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本论文以科学与儒学的关系为视角,着重考察东传科学对于康有为经学立场的转变,对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重建与嬗变过程中科学与儒学相容性问题,以及东传科学影响下儒学对于当代社会以科学为先导的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儒学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康有为基于东传科学对今文经学的建构,当以《实理公法全书》、《康子内外篇》和《物质救国论》为主,以及对于《中庸注》、《论语注》、《礼运注》、《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等诸经典的注解贯穿其间,至《大同书》达到其理论思想的臻美境界。具体内容亦延续至变法的具体措施、大同理想的设想以及物质救国的工业化道路等方面。而这些天才的构想是对处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中国寻求出路极有价值的思考。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思想开启了清末民初思想启蒙运动的先声,是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发轫,对于这个时期急剧变化的思想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文化运动一源开三流,即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就新儒家而言,它的启示在于:现代新儒家和晚年的康有为一样,在道德价值和科学理性之间力求平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蔚为大观;而康有为儒教问题研究也成为中国儒学研究的热点。新儒家以心性之学为基本取向,向内凸显出儒学的思辨性和超越性,来安顿人们的心灵和生命,向外则主张返本开新,以内圣开出科学、民主为内容的新外王,以此来实现儒家的现代化,所有这些方面都与康有为思想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新康有为主义”在大陆兴起,一批学者主张回到康有为,突出儒学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内容,继续康有为孔教运动的思路,面向社会,建设宗教团体和社会建制以发挥效用,接续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和孔教思想来回应现代性问题,实现儒学的现代化。这两个方面都导源于康有为倡导的以儒学为“普世价值”的努力。因此,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研究既是老生常谈又是历久弥新的课题。本论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重在阐述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概况。主要论述康有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清末民初东传科学的范围、康有为接受东传科学的内容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第二章旨在揭示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形成的科学根基等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东传科学过程中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西方“星云”假说影响下康有为元气论思想,透过几何学等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升华形成的科学方法论体系以及深受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维新变法思想,而对这些东传科学知识的发挥皆来源于“春秋公羊学”的思想之精髓。第三章、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试就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问题展开论述:康有为对待科学与儒学的态度经历了“援西入儒”(1880-1895)、“以西化儒”(1895-1902)、“儒西并尊”(1902-1913)、“以儒化西”(1913-1927)四个思想阶段。并分别就这四个阶段的思想历程并结合他对东传科学的理解展开详细阐述。第五章是对前四个章节的总结与升华。试论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价值与时代命运。这一章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康有为的主观愿望在于利用东传科学改造今文经学体系成为儒者的改革家,成为维新变法的操盘手。第二,康有为的实践践履表明他试图通过个人的努力对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整合的尝试,以会通中西。第三,从东传科学的影响性质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通经致用”思想、东传科学贯穿康有为一生之始终及其一生“尊儒”的特质。第四,从科学规范、科学精神的角度来看康有为今文经学体系的理论局限性。第五,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式微。第六,本论文研究的结论。通过康有为对于科学与儒学的会通与融合洞开了儒学的另一条出路:那就是儒学的现代化转型与新儒家的滥觞。本论文研究的亮点在于:第一、站在科学的视角探究科学与儒学的关系,揭示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第二、针对科学与儒学相容、相斥、抑或其它的争论的问题①,揭示科学与儒学具有广泛地相容性,具有热情拥抱,亲密接触的一面,科学与儒学具有相互亲和的基因。第三、对康有为一生的四个时期:“援西入儒”、“以西化儒”、“儒西并尊”、“以儒化西”进行重新划定时间节点。并针对不同时期思想的特点对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进行梳理、归纳并得出结论:1880年之后,康有为“尊儒”、积极吸纳东传科学知识贯穿康有为生命的始终。第四、站在科学“求真”、“求是”的视角探讨康有为“六经注我”、以“微言大义”随意阐发儒学是对科学基本精神的背离。康有为为达到一己之目的、一任主观的解经方式是造成今文经学式微最致命的动因。康有为解经方式为未来儒学与科学关系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教训:不管是研究儒学还是研究科学,都必须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尊重客观事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躬行实践、与时俱进。第五、揭示康有为“尊儒”以及对儒学成为“普世价值”预设的重要性。儒家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困境的重要力量。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流失,对重拾国民信心,构造国民信仰具有积极意义。康有为今文经学思想产生于中西文化激烈冲撞的近代中国,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向的拐点,是试图处理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一个极具价值的思想体系。通过此一问题的研究对我们如何面对当前的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们处理科学与儒学关系亦有重要启示。探寻康有为今文经学关系问题,对于新儒家缘起、孔教运动的成败以及儒学是否可以成为新世纪“普世价值”等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赵保胜[10](2015)在《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文中指出古史辨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是在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形塑。这一运动的爆发,跟自古以来积累的疑古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的个人因素也相当重要。这一事件的意义——不管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均包括思想解放和学术范式的探索两个方面。这前者偏重思想史意义,后者注重学术史价值,虽然都已有人论及,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系统考察尚不多见。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近现代学术转型和社会变革为经,以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活动为纬,从二者所交织的网络中对古史辨运动加以考察。全文由绪论、正文、附录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交待研究动机、论题旨趣、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的使用情况和架构安排等等。正文部分共分如下七章:第一章,主要解决近现代学术如何转型和现代学术范式建立的问题。本章首先对中国之“近代”的特殊性进行了考察,认为中国的近代是由“自发的近代”受到“外来的近代”的冲击而形成的“复合的近代”;接着,以这一特殊的近代进程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近现代学术转型产生的原因和过程,认为这一转型是由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和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共同作用所造成,而胡适等人的启导之功对这一转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之后,对“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的区别做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虽然在“现代性”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学术范式并非完美,而是存在诸多问题,但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发生却是必要的,古史辨运动作为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事件,也非可有可无。第二章为“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从“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的思想资源”和“近代以来的中国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两方面入手,考察在近现代学术转型背景下,自古就有的疑古思想和清末以来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反传统思潮)两方面,对古史辨运动兴起分别起到什么作用。结论认为:如果将疑古思想比作燃料,那么反传统思潮则好比火柴;而疑古思想的累积和反传统精神的弥漫,又进而成为学术转型乃至整个社会之转型的重要动力。第三、四两章分别为“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之“上”与“下”。前者,先究古史辨派如何形成,然后再分别讨论胡适和钱玄同对顾颉刚的影响,以及他们跟古史辨运动的关系;后者,结合时代背景,考察了顾颉刚走上疑古辨伪之路的过程,并对古史辨运动兴起之初的论战过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对其中涉及的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作为主将,无论胡适、钱玄同,还是顾颉刚,在古史辨运动爆发之初,他们对于自己将要触发的这一场古史论战都没有全盘的计划和周详的考虑。不仅如此,由于学术上准备的不足,顾氏等人对很多问题的探讨都只停留在表面,而未能深入挖掘,故其许多观点不免过激,但其开风气之功实不可没。第五章为“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既然近现代学术转型对古史辨运动的发生、转折以致衰歇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按照社会思潮的变化对学术影响的轨迹将古史辨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期,似乎就是题中应有之义。1923年5月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标志着古史辨运动的爆发,而到了 1940年代中期,古史辨运动作为一场“运动”已经结束。第六章和第七章均为个案研究。两者分别以“古史辨派的《诗经》研究”和“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为个案,透析了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所发生的具体影响。选取这样两个个案,一方面是因为《诗经》和《尚书》在中国传统的经学体系中地位极为重要,也是现代学术各个分支(如文学、哲学、史学等)所要研究的重点对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部书跟古史辨运动的兴起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古史辨派核心人物如顾颉刚等人以毕生之力重点研究的对象。以这样的两个个案来展现古史辨运动对现代学术的影响,可收举一反三之效。古史辨派在众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理念,都为中国现代学术范式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附录部分是两篇与正文密切相关的专论,因其可以对正文起到辅翼的作用,故附录于此。
二、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旨趣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
一、时代背景 |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
小结 |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
小结 |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
一、探险目的 |
二、探险经费来源 |
三、非法入境 |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
五、结语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
小结 |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
五、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
四、小结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
小结 |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
四、小结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
五、结语 |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
五、未完待续工作 |
小结 |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
五、影响 |
六、小结 |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
四、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中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寻找昆仑(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曲 |
二现代之神 |
三迷惘 |
四祖母的教育 |
五家族的秘密 |
六乾与辰的对冲 |
七在光华楼前 |
八回答上海 |
九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
十兰州的想象 |
十一九州台上的悲歌 |
十二义人之死 |
十三《周易》的秘密 |
十四神话在西北 |
十五深入新疆 |
十六世界牧场 |
十七《山海经》中的地图 |
十八轩辕国在哪里 |
十九科学发现的世界图景 |
二十昆仑的世界性 |
二十一伏羲女娲的迁徙之路 |
二十二西王母的故事 |
二十三天高地阔 |
(3)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二、责任政治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证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政治的内涵阐释 |
一、责任的概念框架 |
(一)责任的词源考释 |
(二)责任研究的诸学科视角 |
(三)责任的概念框架与基本关系 |
二、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 |
(一)责任政治的构词法与基本界定 |
(二)责任政治涵义的辨析 |
(三)责任政治的逻辑基础 |
第二章 责任政治的思想脉络 |
一、西方责任政治观念的演进 |
(一)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伦理政治观的解体与社会契约论的诞生 |
(三)走向现代社会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中国责任政治观念的源流 |
(一)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其他思想流派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三)近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嬗变与分流 |
三、中西责任政治观念的比较 |
(一)中西思想传统与政治认知模式 |
(二)“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 |
第三章 责任政治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国家建构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变迁 |
(一)城邦与共和时代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前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逻辑 |
(三)早期现代国家进程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 |
(四)成熟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塑造 |
二、中国政治发展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与嬗变 |
(一)中国古代分封制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大一统”社会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中国古代责任政治运作之困局 |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责任政治形态的中西比较 |
(一)西方“社会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中国“伦理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第四章 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 |
一、观念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观念的解释力 |
(二)作为行动原因的观念 |
(三)道德金规则: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辨析 |
二、结构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责任政治中的定责结构 |
(二)责任政治中的履责结构 |
(三)责任政治中的究责机制 |
三、行动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建构社会世界意义的责任行动 |
(二)反思性监控对责任行动的修正 |
(三)行动理论重思与责任行动的核心 |
结语:责任政治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个案研究法 |
1.4.3 文本分析法 |
1.5 文献综述 |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难点 |
第2章 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概况及叙事学理论概述 |
2.1 微纪录片的内涵 |
2.1.1 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2.1.2 微纪录片的兴起及概念界定 |
2.1.3 微纪录片与纪录片叙事辨析 |
2.2 央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节目概况 |
2.3 叙事学理论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视角及叙事结构分析 |
3.1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视角 |
3.1.1 全知视角 |
3.1.2 内视角 |
3.1.3 外视角 |
3.2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结构 |
3.2.1 情节结构 |
3.2.2 时空建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题及叙事价值分析 |
4.1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题 |
4.1.1 见证与记录历史 |
4.1.2 文化与文明传承 |
4.1.3 权力的象征 |
4.1.4 艺术与审美 |
4.1.5 人生哲理的光辉 |
4.1.6 人与自然的关系 |
4.1.7 人与神的关系 |
4.1.8 家国情怀 |
4.2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价值 |
4.2.1 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 |
4.2.2 超越时空对话,关照社会现实 |
4.2.3 塑造国家形象,体现大国胸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及叙事风格分析 |
5.1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 |
5.1.1 声音符号 |
5.1.2 文字符号 |
5.1.3 画面符号 |
5.2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风格 |
5.2.1 宏观主题与微观叙事相结合 |
5.2.2 专业化与娱乐化相结合 |
5.2.3 萌系语言与诗意文字相结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的展望 |
6.1 以小见大的平凡化讲述 |
6.2 敢于突破的现代化表达 |
6.3 充满温度的人性化关怀 |
6.4 高瞻远瞩的国际化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如果国宝会说话》一、二季节目样本分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第五节 问题展开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
一、何为公共考古 |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
二、深刻原因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
一、文化意象 |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
一、空间意象 |
二、景观意象 |
三、文化意象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
二、思想文化 |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
一、传播变化趋势 |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一、媒介与价值 |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章 英语诗歌中的自我传统与戏剧性独白 |
第一节 自我的概念 |
第二节 抒情性独白:独调性自我 |
第三节 “我”非“我”?浪漫主义诗人矛盾的自我意识 |
第四节 戏剧性独白:对话性自我 |
小结 |
第二章 人物的内在对话:“灵魂的发展” |
第一节 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自我的开放性 |
第二节 对话性的“我-你”关系:自我的内在冲突 |
第三节 显意识与潜意识之对话:自我的“进步”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人物对话:人物自我的塑造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历史人物与勃朗宁的选材意图 |
第二节 人物的微观对话:自我的异化 |
第三节 人物的宏观对话:自我的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诗歌艺术中的对话之源:诗人自我 |
第一节 心灵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勃朗宁的真理观 |
第二节 真理的个人性与普世性的对话:文如其人 |
第三节 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的结合:完整诗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诗作索引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圣经多义性的复调式理解 |
第一节 问题与创新 |
第二节 本论题的学术背景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旨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未来走向 |
第一节 马克思辩证地进行宗教批判的理论特色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方法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从辩证到对话 |
第四节 新约中的神圣与世俗 |
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合理依据 |
第一节 文本生产理论对新约文本的适用性论证 |
第二节 新约文本生产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三节 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及意识形态变动 |
第四节 文学生产理论的阐释性运用 |
小结 |
第三章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
第一节 “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 |
第二节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
第三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精神来源 |
第四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制度来源 |
小结 |
第四章 保罗社团的反抗模式 |
第一节 保罗研究的局限性和必要突破 |
第二节 保罗社团的社会背景 |
第三节 保罗社团的思想宗旨 |
第四节 保罗社团的组织形式 |
第五节 对霍斯利之耶稣与保罗研究的整体思考 |
结语复魅社会与对话思维的现代价值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圣经卷名及缩略语 |
附录二 :圣经历史地图 |
(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何谓传统 |
二、何谓传统观 |
三、中国近代传统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四、本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五、本课题研究现状 |
六、本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形成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引入与传播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理论地位的确立 |
一 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 |
二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
三 五四运动的爆发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
第二章 李大钊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和方法 |
一 自然实体进化论 |
二 新旧“调和论” |
第二节 孔子观 |
一 “实在的孔子” |
二 “历史的孔子”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儒家 |
第三节 民本观 |
一 儒家的民本传统 |
二 对民本的吸收 |
三 从民本到民主 |
第四节 对旧史观的批判与继承 |
一 史学的灵魂是史观 |
二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
三 “对封建旧史观的抗辩” |
四 对史学传统的继承 |
小结 |
第三章 陈独秀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革命进化论 |
二 破旧立新 |
第二节 儒家观 |
一 礼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
二 消解儒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地位 |
三 儒家思想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取向 |
第三节 国民性 |
一 陈独秀关注国民性问题的原因 |
二 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改造 |
三 陈独秀国民性思想的反思 |
第四节 国家观 |
一 从王朝到国家 |
二 从王权到民权 |
三 从民主共和到无产阶级专政 |
小结 |
第四章 瞿秋白的传统观 |
第一节 哲学依据与方法 |
一 互辩法唯物论 |
二 批判继承法 |
第二节 佛教观 |
一 “菩萨行”的人生观 |
二 “无常的社会观” |
三 从“唯心”到“唯物” |
第三节 儒家观 |
一 儒家思想的社会基础 |
二 儒家思想的等级性 |
三 对戴季陶“道统”说的批判 |
第四节 农民革命观 |
一 农民土地问题 |
二 农民革命领导权问题 |
三 农民革命的思想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意义与不足 |
第一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特点 |
一 从思想革命到社会革命 |
二 以变革社会为宗旨的具体的批判继承 |
三 工农联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主体 |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意义 |
一 开启了新的革命道路 |
二 开启了新的学术形态 |
第三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传统观的不足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缺陷 |
二 对传统的研究不够全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选题意义 |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
第一节 康有为今文经学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儒家传统价值指向的转变 |
二、“礼”的秩序向“力”的秩序的转变 |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思想历程的转向 |
第二节 东传科学的发展及其对康有为的影响 |
一、西学东渐与东传科学的概况 |
二、康有为接受东传科学的内容 |
第三节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
一、清代今文经学的肇端 |
二、今文经学的崛起与东传科学的发展 |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形成 |
第四节 康有为“通经致用”为宗的核心思想 |
一、“通经致用”思想的产生背景 |
二、“通经致用”思想的理论依据 |
三、“通经致用”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通经致用”思想的努力与突破 |
第二章 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东传)科学根基 |
第一节 康有为的进化论思想 |
一、清末民初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传播 |
二、自成体系的康有为进化论理论 |
三、康有为进化论的特点及归宿 |
第二节 “星云假说”影响下康有为元气论思想 |
一、对元气论的发展和继承 |
二、对无限宇宙论的拓展 |
三、对西方“星云假说”的继承和发展 |
四、“以元统天论”思想的形成 |
五、对朱熹“理在气先”论的反动 |
第三节 康有为科学方法论思想 |
一、东传科学影响下的康有为的实证方法研究 |
二、康有为实证方法的应用 |
三、东传科学影响下的康有为逻辑方法 |
四、几何推演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上) |
第一节 康有为“援西入儒”思想(1880-1894) |
第二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1894-1902) |
第三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的立场与内容 |
一、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注释群经 |
二、《论语注》——“以西化儒”经典之作 |
第四节 康有为“以西化儒”思想阶段的科学内容 |
一、自然科学知识的阐发 |
二、广开民智,提倡科学教育 |
三、对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视 |
四、发展物质、商业、财经之学 |
第五节 “实理公法”为宗的科学思想 |
一、理性思辨与科学的求是思想 |
二、数学知识在《实理公法全书》中的应用 |
三、《教学通义》蕴含的科学思想 |
第四章 东传科学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下) |
第一节 康有为“儒西并尊”思想(1902-1913) |
一、“儒西并尊”思想格局的形成 |
二、“儒西并尊”思想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大同书》的人类理想 |
一、康有为“大同”理想的形成背景 |
二、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儒家色彩乌托邦的建构 |
三、“几何公理”推演“人类公理”的努力 |
第三节 《物质救国论》体现的物用科学观 |
一、康有为对西方现代社会的认识 |
二、通往工业社会之路的发轫 |
第四节 康有为“以儒化西”思想(1913-1927) |
第五节 康有为儒学宗教化的努力 |
一、以儒学为宗教的开端 |
二、“援西入儒”、“纳教入儒”的努力 |
三、康有为儒教思想探微 |
四、《诸天讲》的旨归 |
第五章 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氏今文经学的局限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主观愿望:援东传科学重构今文经学为理论支撑的改革家 |
一、作为儒者的康有为 |
二、东传科学影响下的改革家 |
第二节 实践践履:对东传科学和今文经学的整合与会通 |
一、东传科学视阈下康有为建构今文经学的使命 |
二、援西方自然科学重构今文经学的努力 |
三、借助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构建今文经学体系 |
四、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实质 |
第三节 理论特点:东传科学助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特质 |
一、东传科学贯穿今文经学的始终 |
二、“尊儒”是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主线 |
三、对康有为“貌孔心夷”的客观定位 |
第四节 历史局限:从科学精神的视角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局限性 |
一、对默顿科学规范之普遍怀疑态度的背离 |
二、对科学高度尊重事实客观性的违背 |
三、对科学具有严密逻辑思维原则及创新原则的背弃 |
四、对追求精确、严谨的科研作风的反动 |
第五节 客观结果:东传科学作用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式微 |
一、康有为今文经学的保守性 |
二、康有为今文经学淡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 |
三、传统经学的时代命运 |
第六节 价值指向:儒学的现代转型与新儒家的滥觞 |
一、康有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二、东传科学背景下的儒学变革和现代性指向 |
三、叩响新时代的大门 |
四、传统思想的现代性转型 |
五、现代新儒家的肇端 |
结语与展望 |
一、康有为开启了儒学现代化的肇端 |
二、今文经学的式微与“求真”、“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
三、以儒学为本的“中西会通”优于以科学为宗的“西学西理” |
四、儒学的核心价值对作为工具理性的科学有纠偏之功 |
五、本论文主要结论 |
六、论文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论题旨趣 |
二 研究成果和回顾述评 |
三 资料的使用说明 |
四 研究架构安排和相关概念 |
第一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现代学术范式之建立 |
第一节 关于中国“近代”的划分 |
第二节 由近代社会变革而产生的学术转型 |
一 从“外在条件”和“内在理路”看明清学术之变革 |
二 清代学术(传统学术)之范式、影响及其局限性 |
三 从近代思想史和学术史的角度看《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史学革命意义 |
第三节 学术的“现代性”及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 |
一 “现代性”及其最突出的特征 |
二 现代学术与传统学术之根本区别何在 |
三 现代学术范式如何获得体制化的固定 |
四 现代学术范式的局限性 |
五 现代学术范式与古史辨运动之关系 |
第二章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之发生 |
第一节 与古史辨运动有关的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
第二节 自古以来形成的疑古辨伪思想资源 |
一 先秦疑古辨伪述略 |
二 汉唐时期的疑古辨伪思想 |
三 两宋时期的疑古思想和主要人物 |
四 明清以降的疑古辨伪学之大成 |
五 疑古思潮对顾氏的影响及其与学术转型之关系 |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中西“碰撞”及其与古史辨运动产生之关系 |
一 激烈反传统与学术发展内在理路之关系 |
二 近代“学科化”运动与伦理/价值和知识的分离 |
三 以复古为解放:晚清今文家的历史阐释 |
第三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上) |
第一节 古史辨派的形成 |
第二节 胡适的“整理国故”与疑古辨伪 |
一 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到“整理国故” |
二 整理国故和疑古辨伪 |
三 胡适对“近三百年”学术缺陷之认识 |
第三节 钱玄同与古史辨派 |
一 前人对钱玄同与古史辨派关系之研究 |
二 钱玄同一生学术的几次变化 |
三 钱玄同疑古思想之来源及其对顾颉刚之影响 |
第四章 古史辨派的形成与顾颉刚的疑古辨伪之路(下) |
第一节 家世与少年时期对其学术选择的影响 |
一 启蒙时期的顾颉刚 |
二 国粹学报与革命思潮 |
第二节 由今古文经学到截断众流:北大时期的顾颉刚 |
一 戏迷生涯和章太炎的影响 |
二 康有为思想的洗礼 |
三 胡适“实验主义”思想的陶冶 |
第三节 从《古今伪书考》到“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 |
一 由《古今伪书考》到《辨伪丛刊》 |
二 由辨“伪书”到辨“伪史”、“伪经” |
三 《崔东壁遗书》与“层累说”的思想渊源 |
第四节 “层累说”的发现与古史论战的开始 |
一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的发表 |
二 “层累说”发表后学界的反应 |
三 刘、胡二人与顾颉刚的论战 |
四 推翻信史的四项标准的提出 |
五 古史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与古史辨运动之兴起 |
小结 |
第五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看古史辨运动之分期 |
第一节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
一 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 |
二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 |
第二节 古史辨运动的开端、结尾以及时间段划分 |
一 古史辨运动的始点 |
二 古史辨运动的终点 |
三 古史辨运动的分期和时间段划分 |
第六章 从近现代学术转型的角度看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意义 |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的说明 |
第二节 古史辨派对《诗经》的基本认知及其与传统学者之区别 |
第三节 胡适对《诗经》的基本看法及其影响 |
一 《诗经》是否“歌谣总集”的问题 |
二 孔子是否“删诗”的问题 |
三 关于《诗经》部分篇章的理解 |
四 胡适对《诗经》研究方法的见解 |
第四节 顾颉刚与钱玄同等对《诗经》问题的探讨 |
一 从《中国哲学史大纲》说起 |
二 歌谣与《诗经》 |
三 顾颉刚对《毛诗序》的看法 |
四 “《诗经》赖汉人附会而传” |
五 关于歌谣的转变和《诗经》的成书年代 |
第五节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之范式意义 |
一 传统《诗经》学的研究模式 |
二 古史辨派《诗经》研究的范式意义 |
小结 |
第七章 古史辨派的《尚书》研究及其检讨 |
第一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上) |
一 作为古史考辨中心的《尚书》问题 |
二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与《尚书》的年代问题 |
第二节 顾颉刚早年的尚书研究(下) |
一 今文《尚书》诸篇年代问题与《尚书盘庚中篇今译》的发表 |
二 《尚书》学讲义与工具书的编纂 |
第三节 《尚书校释译论》和顾颉刚晚年的《尚书》研究 |
一 “校、释、译、论”整理模式之形成与“《尚书》十种” |
二 分工协作与顾颉刚的《尚书》研究 |
三 刘起釪与《尚书校释译论》 |
第四节 现代尚书学的开创者——顾颉刚《尚书》研究的典范意义 |
结论与展望—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及其影响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
一 本文的结论 |
二 古史辨派研究方法对古代文学学科之当代意义 |
附录一: 论顾颉刚、胡适与傅斯年 |
附录二: 论顾颉刚、王国维之学术因缘及学术思想异同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埋藏了两千年的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2]寻找昆仑[J]. 徐兆寿. 芳草, 2020(03)
- [3]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D]. 张力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央视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研究[D]. 郭晴. 新疆大学, 2020(07)
- [5]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6]独白中寻求对话 ——罗伯特·勃朗宁戏剧性独白中的自我探索[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D]. 侯春林. 河南大学, 2018(12)
- [8]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观 ——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例[D]. 周后燕. 西北大学, 2017(03)
- [9]清末民初东传科学影响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嬗变[D]. 刘星. 山东大学, 2016(10)
- [10]近现代学术转型与古史辨运动[D]. 赵保胜.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