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朝红[1](2021)在《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高地、资源富地和生态屏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北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成为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针对西北地区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压力和生态环境胁迫情势,本文构建了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评价了研究区水资源的供需及其承载力时空分布,从物理流、效用流、贸易流三方面对研究区的作物生产虚拟水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生态系统能值理论对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估。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阐明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区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发现西北地区城市建设用地一直处于扩张的趋势,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自于草地的转变;植被覆盖度较低,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在0.5以下,植被NPP处于0-200gC/m2。2000-2018年期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了1685.94万人,GDP增长了 55651.7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 4541.50、24073.60和27039.20亿元。因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应该将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统筹考虑。(2)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现状,揭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变化特征。2018年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975.50亿m3,供水总量775.74亿m3,用水总量为928.46亿m3,耗水总量为628.2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6%。构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模型,2000-2018年期间研究区总用水的水资源足迹增长了2735.55hm2,增长率为21.94%,其中塔里木盆地区和准噶尔盆地区水资源足迹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黄河流域区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半干旱草原区、河西内陆河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处于基本平稳状态。同时,塔里木盆地区的水资源足迹强度最高,为1.56,说明其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柴达木盆地区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其水资源供需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3)揭示了大宗农作物的虚拟水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研究区六种主要作物的虚拟水物理流、效用流和贸易流,发现虚拟水物理流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77%;虚拟水效用流的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柴达木盆区除外),其中黄河流域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39%;虚拟水贸易流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黄河流域区除外),其中塔里木盆地区的年均变化率最大,为5.40%。(4)评估了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能值理论分析了研究区能值投入产出及各分区的区域差异,2000-2018年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资率(EIR)均值为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3),说明其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净能值产出率(EYR)均值为1.9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6),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向外界输出能值,属于资源输出型系统,在现行贸易体系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环境负载率(ELR)均值为3.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0),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承受环境压力较大;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均值为0.61,说明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属于不可持续的资源消费型系统。(5)预测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在水资源量指标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能值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了调水情景与现状情景两种情景下可持续发展能值差异,得到2000-2018年研究区及各分区现状情景的EIR均值(1.11)、ELR均值(3.11)高于调水情景的EIR均值(0.68)、ELR均值(1.28),现状情景的ESI均值(0.61)低于调水情景的ESI均值(1.49),进一步说明西北地区调入水资源量后的生态系统较之原来更有发展潜力。
刘显[2](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胡永江[3](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稀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作为建筑业最核心的材料,整个生产生命周期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降低混凝土生产用水量不仅对建设绿色建筑极为重要,也有助于维持建筑活动的可持续性。水足迹理论及其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对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探索评估,为区域发展和建筑业节水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直接水和投入要素虚拟水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实证方法对2018年中国西北地区4705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样本量为355的分层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Tableau Desktop 2020软件对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进行核算和可视化分析,对混凝土生产原材料、能源、运输和工人餐饮食物等影响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影响模型水足迹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模型水分胁迫指数评估了混凝土生产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最后针对性的提出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用水量的有效建议。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地区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单位水足迹为2159 L/m3,与伊朗等国外相关研究基本相当,略微偏低。主要原因为我国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水平相对成熟,直接用水量稳定;(2)骨料和水泥是混凝土生产虚拟水足迹的主要来源,降低水足迹应该考虑提高生产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骨料的回收再利用;水泥要考虑减少用来洗涤原材料和冲洗设备的用水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回收再利用率;(3)人员餐饮和能源水足迹是影响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敏感因素之一,混凝土生产人员餐饮水足迹以0.352的敏感性高居影响因子首位。降低人员餐饮水足迹应主要通过技术投入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人员通勤率来实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用天然气替代焦煤也可以大幅降低能源带来的虚拟水足迹;(4)中国西北地区的水分胁迫指数属于重度压力状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而混凝土及水泥工业的发展加剧了这一情况。因此,可采取建立准入许可制度和公共建筑绿色采购的措施,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入行准则,通过公共项目引导民间工程采购再生混凝土,推动骨料再回收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来达到降低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减轻水分胁迫指数的目的。或者,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水泥行业不必要的落后产能,也是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陈敏[4](2020)在《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导致降水时空分布更为不均;伴随人口迅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系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剧。尤其在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极其短缺,加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壤生产能力下降,水土流失,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因此,要解决好西北脆弱生态区的环境和经济发展,关键要解决好水的问题,协调好西北地区的水土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从“水-土地-粮食”耦联视角出发,通过对西北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高效、合理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西北地区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以水定发展,从而促进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全球变暖带来可利用的水资源量预测难度加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粮食、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不确定性随之增加,加上生态系统自身复杂性、人类活动的主观性、盲目性等,这些都导致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难度加大。本文在充分辨识系统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模型以及参数设置对这些不确定信息加以表征和处理,并选择三江源区、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模型,在考虑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前提下,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效率,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具体包括:(1)开发耦合条件价值风险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用于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在区域可用水量和产草量未知条件下,对不同区域超载畜牧面积和草地治理面积进行优化。考虑决策者对风险所持有不同的态度将对草地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有很大影响,引入条件风险因子,以表征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风险概率的大小,计算结果供决策者在经济收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以便更好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关系。(2)开发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解决地区不同用水部门之间竞争、协调问题;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占比较高,挤占生态用水。模型设置在预留生态保护区生态用水后,再对剩余水量进行分配,并且对生活、工业、生态用水的优先顺序做出安排,设定地下、地表水联合调度的不同情景方案,设定最大最小可开采地下水量,引入最小最大遗憾分析方法,计算不同来水情景下,最大遗憾值最小农业灌溉用水量,也是最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且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的灌溉方案。(3)开发了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用于玉门市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建立机会约束条件下的种植结构分式规划模型,解决多目标模型中权重设定过于主观的缺陷,计算得到最小用水量前提下最大种植收益的方案,并得出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配水量、产量和收益。结果表明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满足本区域基本粮食需求条件下,尽可能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如枸杞)值得提倡,高耗水的作物(如蔬菜)建议外调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如此可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进而促进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4)将作物水足迹理论引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中,在农业、粮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提出基于水足迹的分式规划模型来协调管理水-土地-粮食三者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作物的蓝绿水足迹,将最佳粮食需求转化为最佳种植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西北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修复问题,需要从水-土地-粮食耦联关系入手,重视三者之间的互馈关联作用,开展地区的水-土地-粮食的协同优化,提供优化方案,供科学决策参考。本文开发的系列优化模型可有效地应用于西北生态脆弱区的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中,也可供其他干旱半干旱地区借鉴参考,研究结果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土地管理部门政策制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提升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地区粮食安全。
刘文新[5](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刘勇杏[6](2019)在《西北地区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咸阳市河长制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是五大自然资源之一,主宰着生命的生长和生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是无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的水安全呈现出严重的问题,水生态损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部分河流的过分开发利用已经超出了其水环境承载能力,造成湖泊萎缩、河流干涸,生态功能下降;在个别地区废污水排放量仍然很高,超过了水功能区吸纳污水的能力;一些地区存在河道被侵占、湖泊萎缩、非法开采砂石、河道内胡乱倾倒垃圾等现象,严重影响江河湖泊的防洪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发挥。2016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河长制在探索了十多年后,终于从局部走向了全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新路径。但河长制取得的经验大部分来自水系、河网密布的东南部地区,而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河流较少,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所以对西北地区开展河长制研究更有必要。本文以咸阳市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讨了西北地区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以期提出相应的对策,推动西北地区河长制工作有效开展。咸阳市从2017年开始推行河长制,在基础工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组织队伍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专业性治理与行政型治理尚未协调,河长治河尚未形成协同治理,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建设参差不齐,考核与问责过程存在困难公众参与度以及监督不够等方面的问题。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河长制或河流治理的经验得出了对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河长制的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西北地区河长制的对策,即加强河长制法律制度的适度建构、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完善协同治理机制、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健全河长制监督体系、加强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路其首[7](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唐洪松[8](2018)在《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是土地利用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的生态效率,能够衡量区域土地低碳利用的水平。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民生发展的双重考验,在中国全面提倡发展低碳经济的当下,如何通过调控土地利用强度、结构、规模来提高碳排放效率,对于协调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以及全面建成低碳经济社会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为承上启下的关键问题,基于“土地利用碳排放—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土地利用碳减排潜力”的逻辑思路对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体系,运用碳排放系数法估算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并分析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特征。研究发现: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上升趋势明显,建设用地对碳排放总量的贡献程度远远大于农用地;工矿用地是建设用地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耕地是农用地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农用地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耕地,青海农用地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牧草地;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建设用地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工矿用地,青海建设用地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公共管理及公共服务用地;经济发展较好、资源丰富、人口规模大的省(区)碳排放量较大,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第二,总结了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运用比值法和超效率SBM-DEA模型从单要素和全要素两个视角测算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并分析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特征。研究发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显着。从单要素看,农用地单位能源、资金、水资源投入的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显着,单位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投入的碳排放量变化幅度不大,单位经济产出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建设用地单位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投入的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单位资金投入和经济产出碳排放量下降趋势明显;单位劳动力投入碳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特征。从全要素看,农用地碳排放效率呈现出波动下降趋势,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土利用地碳排放效率历年平均值大小的关系为: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甘肃。第三,运用经济收敛理论和数学模型对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也各具特征,加之国家政策对各省区影响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差异并未随着时间推移而缩小,总体上是朝着各自的稳态水平发展,“追赶效应”、“竞争效应”不明显,“锁定效应”反而较为明显,即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均不存在σ和绝对β收敛,而存在条件β收敛。第四,从经济、社会、自然三个方面对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因素具有相同性,也存在不同性。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自然灾害、政府干预不利于农用地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有利于农用地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而对外开放程度、人口规模、金融发展等变量对农用地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口规模、金融发展、外商投资不利于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政府干预有利于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提升,而对外贸易对于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不显着;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之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个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农用地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不是很明显。第五,探究了土地利用技术效率进步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减排潜力。研究发现: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技术效率进步的碳减排潜力差距不大,但是建设用地碳减排的边际成本远远高于农用地,而且随着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碳减排边际成本会变得越来越昂贵;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减排潜力还存在一定空间,但在逐渐缩小,其中,甘肃和新疆还具有一定减排潜力,而陕西、青海、宁夏已经不具备结构调整的减排潜力。第六,西北地区可以采取制定土地低碳利用规划、科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要素资源配置、加强应用土地低碳利用技术、强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功能、完善低碳土地利用法律法规等措施来提升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
王鹏涛[9](2018)在《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的持续增暖,引起水文循环的变化,导致全球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加重、干旱范围扩大。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干旱分布区,同时也是全球同纬度干旱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西北地区气候呈现出暖湿化趋势,但是西北地区东部的干旱化趋势也较为明显,且从四季来看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趋势仍然较为显着。因此,西北地区暖湿化的时空差异和尺度特征仍不明确,西北地区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明晰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未来演变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评估与风险区划,事关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成效。基于此,本文以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后的SPEI指数方法、线性回归方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模型、熵权分析法、灾害系统论等方法对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干旱灾害时空演变规律与趋势判断、干旱灾害归因、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进行研究。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西北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1960-2016年,西北地区气温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且1990年之后升温速率明显比1990年之前要快。降水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秋季降水呈现递减趋势,从空间来看西北地区东部降水在减少。全区大部分地区平均风速显着下降,且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全区日照时数普遍减少,四季中仅春季日照时数有所增加。全区相对湿度普遍减少,塔里木盆地周围相对湿度增加趋势明显。(2)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多年来,西北地区、西风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SPEI呈现上升趋势为主,仅东部季风区SPEI呈下降趋势。从季节来看,西北地区春季SPEI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而其余季节SPEI指数均呈上升趋势。空间上,新疆西北部、中部与东部、青海中部、内蒙阴山附近等地是湿润化趋势影响的主要地区,新疆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等地则普遍存在干旱化发展趋势。(3)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在年和四季尺度,未来几年内西北地区轻旱与中旱发生的站次比均超过了 50%,且夏季西北地区干旱范围最广。从地区来看,未来三年内青海省在春季、甘肃与宁夏在夏季、内蒙西部在秋季、陕西全省在秋季与冬季发生灾害的站点较多。从全区来看,西北地区年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或2020年。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从各省份来看,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宁夏与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均为2018年。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9年。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20年。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的趋势判断年份为2018年。(4)西北干旱灾害的归因:西北地区干旱指数对降水表现为正敏感性,对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则表现为负敏感性。降水占干旱灾害变化主导因素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占到了区域总站点数的71.6%。风速占主导的站点仅占总站数的27.0%,基本分布在西风气候区。气温占主导的站点则仅有两个。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布格局反应了区域气候变化的特点。(5)干旱风险评价体系构建与风险区划:西北地区东部为干旱致灾因子的高风险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孕灾环境脆弱性相对较低,其余地区脆弱性较高。全区承灾体暴露性均较低,高暴露区域零星分布于各省区。各省之间防灾减灾能力整体差异程度不大。从各省份来看,各省平均干旱风险普遍高于0.40,这表明西北地区整体干旱灾害风险较高。空间上干旱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一带、青海柴达木盆地、青海三江源地区、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内蒙阿拉善左旗、甘肃西部与新疆交界区、新疆东部七角井站附近等地。(6)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干旱风险评估;对干旱灾害风险要素进行灾前干预;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抗旱应急预案与防旱抗旱规划等地方管理办法与条款;建立长效的灾害经济投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民众的灾害意识、抗旱能力与知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保护的方式进行减灾。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为:(1)发现西北地区“暖湿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和尺度特征,认为空间尺度上西北地区东部存在干旱化趋势,时间尺度上西北地区春季干旱程度在加剧。(2)在站点尺度上,创新和完善了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方法,丰富了西北地区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案例。(3)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进行归因,提出降水和风速对西北地区干旱演变起主导作用。(4)构建和完善了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在栅格尺度和县域尺度对西北地区干旱风险进行了精细化评价和区划。本文对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判断以及风险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该研究可以为区域灾害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与实践参考,也可以为重大自然灾害趋势判断与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集成研究提供案例及框架支持。
陈芳淼[10](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认为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二、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承载力 |
1.2.2 虚拟水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可持续发展能值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 西北地区分区与特征 |
2.1.1 西北地区分区划分 |
2.1.2 西北地区分区特征 |
2.2 西北地区自然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特征 |
2.2.3 土壤植被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征研究 |
3.1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时空格局演变 |
3.1.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1.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1.3 NDVI变化分析 |
3.1.4 NPP变化分析 |
3.2 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分异特征 |
3.2.1 人口分布特征 |
3.2.2 GDP分布特征 |
3.2.3 产业结构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及承载力时空格局评估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与开发利用分析 |
4.1.1 水资源分布格局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
4.2 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足迹内涵及其模型构建 |
4.2.1 水资源承载力与水足迹内涵 |
4.2.2 水资源足迹模型介绍 |
4.2.3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 |
4.3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1 2000-2018年水资源足迹变化及分布格局 |
4.3.2 2000-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差异及其演变格局 |
4.3.3 2000-2018年水资源赤字(盈余)演变 |
4.4 西北地区水资源足迹评价 |
4.4.1 水资源足迹强度评价 |
4.4.2 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
4.5 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战略对策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宗农作物的“自然、社会、贸易”虚拟水时空演变分析 |
5.1 虚拟水循环过程与计算方法 |
5.1.1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过程研究 |
5.1.2 西北地区虚拟水循环通量计算 |
5.2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生产虚拟水——物理流 |
5.2.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计算 |
5.2.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生产虚拟水对比分析 |
5.3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单位产量虚拟水——效用流 |
5.3.1 西北地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计算 |
5.3.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大宗农产品单位产量虚拟水对比分析 |
5.4 西北地区大宗农作物虚拟水流动——贸易流 |
5.4.1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 |
5.4.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虚拟水流动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1 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值计算 |
6.1.1 能值理论 |
6.1.2 西北地区能值流计算 |
6.1.3 西北地区能值指标评估 |
6.2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区域差异分析 |
6.2.1 准格尔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2 塔里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4 柴达木盆地区域差异分析 |
6.2.5 半干旱草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6 黄河流域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2.7 西北地区不同分区能值差异对比分析 |
6.3 西北地区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估 |
6.3.1 基于水资源量指标的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分析 |
6.3.2 基于水资源量的西北地区不同分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分析 |
6.3.3 两种情景下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值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人口概况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2.5.1 主要数据来源 |
2.5.2 生产水足迹 |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
2.5.4 耕地压力指数 |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
3.3 讨论 |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
5.5 讨论 |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命周期评价 |
2.1.2 虚拟水 |
2.1.3 水足迹 |
2.2 研究现状 |
2.2.1 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2 混凝土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2 水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小结 |
3 构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 |
3.1 研究区域选择与调研方案制定 |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3.2.1 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数据选取 |
3.2.2 混凝土生产的其它水耗数据 |
3.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研究边界 |
3.3.2 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模型构建 |
3.4 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敏感性分析 |
3.5 基于水分胁迫指数的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
3.6 小结 |
4 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实证研究 |
4.1 样本企业调研结果 |
4.2 混凝土、水泥及骨料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1 样本企业各参数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2 西北地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3 混凝土、水泥、骨料生产直接/虚拟水足迹 |
4.3 生命周期水足迹各参数贡献 |
4.4 小结 |
5 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对策建议 |
5.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行业生产水足迹的贡献 |
5.1.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2 不同参数对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3 不同参数对骨料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2 生产规模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 混凝土生产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4 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样本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B 各样本水泥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C 各样本骨料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D 各样本沙场调研数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2.1.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介绍 |
2.1.2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 |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1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
2.2.2 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
2.3 水足迹理论 |
2.3.1 水足迹研究进展 |
2.3.2 水足迹理论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
2.4 不确定性优化方法 |
2.4.1 区间数学规划方法 |
2.4.2 模糊数学规划方法 |
2.4.3 随机数学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草地生态系统修复 |
3.1 研究方法 |
3.1.1 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 |
3.1.2 条件风险价值理论 |
3.1.3 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 |
3.2 案例研究 |
3.2.1 地理位置 |
3.2.2 气候特征 |
3.2.3 降水特征 |
3.2.4 土壤植被 |
3.3 模型构建 |
3.3.1 草地生态系统修复模型构建 |
3.3.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3.3 三江源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畜牧超载面积及生态经济损失 |
3.4.2 草地治理面积及增加效益 |
3.4.3 不同情境下生态服务价值变化 |
3.4.4 系统收益及风险损失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4.1 研究方法 |
4.1.1 最小最大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1.2 区间相对遗憾分析方法 |
4.2 案例研究 |
4.2.1 地理位置 |
4.2.2 气候条件 |
4.2.3 土壤植被 |
4.2.4 水资源状况 |
4.3 模型构建 |
4.3.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4.3.2 数据收集和整理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情景设置 |
4.4.2 不同情境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4.4.3 基于区间相对遗憾分析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区间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方法的种植结构调整 |
5.1 研究方法 |
5.1.1 分式规划 |
5.1.2 机会约束规划 |
5.1.3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分式规划模型 |
5.2 案例研究 |
5.3 模型构建 |
5.3.1 机会约束分式规划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求解 |
5.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足迹理论分式规划的种植结构调整 |
6.1 作物水足迹理论 |
6.2 案例研究 |
6.3 模型构建 |
6.3.1 基于水足迹计算的分式规划模型 |
6.3.2 “土地-水-粮食”关联关系 |
6.3.3 模型求解 |
6.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4.1 作物水足迹计算结果 |
6.4.2 区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6.4.3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贡献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其他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C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水资源量评价 |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
2.3 理论基础 |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
2.3.4 城乡发展理论 |
2.4 总体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2.1 自然状况 |
3.2.2 社会经济状况 |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模型构建 |
4.2.1 WPI模型 |
4.2.2 LSE模型 |
4.2.3 变权重模型 |
4.2.4 核密度模型 |
4.3 变量选取 |
4.3.1 资源维度 |
4.3.2 设施维度 |
4.3.3 能力维度 |
4.3.4 使用维度 |
4.3.5 环境维度 |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冗余性分析 |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
5.4.1 协同型区域 |
5.4.2 竞合型区域 |
5.4.3 冲突型区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
6.4.1 计量模型选择 |
6.4.2 模型的检验 |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7.2.1 全局自相关 |
7.2.2 局部自相关 |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西北地区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咸阳市河长制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河长制内涵廓清 |
2.2 文献综述 |
2.2.1 河长制制度建构与分析层面的研究 |
2.2.2 河长制治理路径与手段层面的研究 |
2.2.3 河长制实施经验与困境层面的研究 |
2.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2.3 理论依据 |
2.3.1 协同治理内涵的界定 |
2.3.2 协同治理的基本特征 |
2.3.3 河长制背景下实施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咸阳市概况及其河长制推行现状 |
3.1 咸阳市概况及其河流分布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主要河流水系 |
3.1.4 水资源 |
3.2 河长制推行过程 |
3.2.1 河长制的启动 |
3.2.2 各项制度的颁布 |
3.2.3 形成整体人员架构格局 |
3.3 河长制推行成效 |
3.3.1 基础工作取得显着成效 |
3.3.2 水环境治理取得理想成果 |
3.3.3 水生态建设方面改变效果佳 |
3.3.4 水资源保护方面成绩显着 |
第四章 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组织队伍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足 |
4.1.2 专业性治理与行政性治理尚未协调 |
4.1.3 河长治河尚未形成协同治理 |
4.1.4 信息管理系统规划建设参差不齐 |
4.1.5 考核与问责过程存在困难 |
4.1.6 公众参与度以及监督不够 |
4.2 河长制推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组织领导及机构设置不完善 |
4.2.2 协同运行机制尚未理顺 |
4.2.3 考核问责机制不健全 |
4.2.4 监督体系不完备 |
4.2.5 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建设滞后 |
第五章 国内外河长制或河流治理的经验 |
5.1 国内省市实施河长制的实践经验 |
5.1.1 江苏省:河长制领头羊,全面推行升级版河长制 |
5.1.2 浙江省:河长制信息化技术的领头羊 |
5.1.3 江西省:河长制全境实行,行政规格全国最高 |
5.1.4 广东省:差别化实施,打造“互联网+”的河长制 |
5.2 国外河流治理的经验 |
5.2.1 科罗拉多河治理经验 |
5.2.2 墨累—达令河治理经验 |
5.3 国内外河长制或河流治理经验对西北地区河长制推进的启示 |
5.3.1 完善河长制管理体系,明确河长制主要任务目标 |
5.3.2 建立稳定健全的河长制管理制度、机构和长效运行机制 |
5.3.3 加强河长制实施中的信息化建设 |
5.3.4 强调协同治理,注重公众参与 |
第六章 完善西北地区河长制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河长制法律制度的适度建构 |
6.2 加强组织机构及领导保障 |
6.3 完善协同治理机制 |
6.4 强化考核问责 |
6.5 建立健全河长制监督体系 |
6.6 加强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碳排放效率的经济学根源 |
2.2.2 碳排放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及效率的核算方法 |
3.1 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体系构建 |
3.1.1 核算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核算体系的构建思路 |
3.1.3 核算体系内的温室气体类型 |
3.1.4 核算体系的边界和排放范围 |
3.1.5 核算方法及碳排放系数确定 |
3.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研究方法 |
3.2.1 物质流法 |
3.2.2 生态服务价值法 |
3.2.3 能值法 |
3.2.4 生产前沿分析法 |
3.2.5 综合指标体系法 |
3.3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测算方法 |
3.3.1 单要素视角下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测算方法 |
3.3.2 全要素视角下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测算方法 |
3.3.3 单要素和全要素核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4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分析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社会经济概况 |
4.1.3 土地利用概况 |
4.2 西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
4.2.1 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的时序变化特征 |
4.2.2 农用地碳排放量的时序变化特征 |
4.2.3 建设用地碳排放量的时序变化特征 |
4.3 西北地区不同省(区)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
4.3.1 各省(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的时序变化特征 |
4.3.2 各省(区)农用地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
4.3.3 各省(区)建设用地碳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 |
4.4 西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1 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农用地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建设用地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特征分析 |
5.1 数据来源 |
5.2 单要素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 |
5.2.1 单要素视角下各省(区)农用地碳排放效率 |
5.2.2 单要素视角下各省(区)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 |
5.3 全要素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 |
5.3.1 全要素视角下各省(区)农用地碳排放效率 |
5.3.2 全要素视角下各省(区)建设用地碳排放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1 收敛的概念及分类 |
6.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收敛的理论解释 |
6.2.1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追赶效应 |
6.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锁定效应 |
6.2.3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竞争效应 |
6.2.4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梯度效应 |
6.3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的实证分析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数据来源 |
6.3.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7.1.1 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
7.1.2 社会因素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
7.1.3 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
7.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变量选取 |
7.2.3 数据来源 |
7.2.4 结果分析 |
7.3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深入分析 |
7.3.1 理论分析 |
7.3.2 研究方法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减排潜力及减排成本估计 |
8.1 土地利用效率进步的减排潜力 |
8.1.1 土地利用减排潜力的估计方法 |
8.1.2 结果分析 |
8.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减排潜力 |
8.2.1 土地利用碳汇的概念 |
8.2.2 土地利用碳汇的估算方法 |
8.2.3 结果分析 |
8.3 土地利用碳减排成本估算 |
8.3.1 减排成本的概念 |
8.3.2 减排成本的估计方法 |
8.3.3 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减排及效率提升的措施 |
9.1 基本原则 |
9.1.1 节约高效性 |
9.1.2 优质环保性 |
9.1.3 现代集约性 |
9.2 基本思路 |
9.2.1 规模调控 |
9.2.2 结构调控 |
9.2.3 强度调控 |
9.3 具体措施 |
9.3.1 尽快制定土地低碳利用规划 |
9.3.2 科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9.3.3 优化土地利用要素资源配置 |
9.3.4 加强推广土地低碳利用技术 |
9.3.5 强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功能 |
9.3.6 完善低碳土地利用法律法规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2 气象灾害研究进展 |
1.2.3 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
1.2.4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
1.2.5 灾害预测与趋势判断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3.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1.3.2 气候特点与区划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背景分析 |
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西北地区气温时空演变 |
2.2.1 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
2.2.2 平均气温季节变化趋势 |
2.2.3 平均气温年内分布特征 |
2.3 西北地区降水量时空演变 |
2.3.1 平均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 |
2.3.2 平均降水量季节变化趋势 |
2.3.3 平均降水量年内分布特征 |
2.3.4 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 |
2.4 西北地区平均风速时空演变 |
2.4.1 平均风速年际变化趋势 |
2.4.2 平均风速季节变化趋势 |
2.4.3 平均风速年内分布特征 |
2.5 西北地区日照时数时空演变 |
2.5.1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趋势 |
2.5.2 日照时数季节变化趋势 |
2.5.3 日照时数年内分布特征 |
2.6 西北地区相对湿度时空演变 |
2.6.1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趋势 |
2.6.2 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趋势 |
2.6.3 相对湿度年内分布特征 |
2.7 小结 第3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规律 |
3.1 SPEI干旱指数方法 |
3.1.1 SPI和SPEI指数的异同 |
3.1.2 SPEI指数的算法改进 |
3.1.3 基于SPEI指数的干旱评价体系 |
3.2 西北地区SPEI与SPI旱涝事件分析 |
3.3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间演变 |
3.3.1 西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SPEI |
3.3.2 不同气候分区SPEI-12时间演变 |
3.4 西北地区季节及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 |
3.4.1 时间变化趋势 |
3.4.2 空间变化趋势 |
3.4.3 频率变化特征 |
3.5 西北地区干旱强度时间变化分析 |
3.5.1 年尺度干旱强度 |
3.5.2 季节尺度干旱强度 |
3.6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1 全区及分区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2 各省份干旱覆盖度统计分析 |
3.6.3 西北地区干旱覆盖度的阶段变化分析 |
3.7 小结 第4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
4.1 重大自然灾害的趋势判断模型 |
4.1.1 可公度等式计算 |
4.1.2 可公度蝴蝶结构图 |
4.1.3 可公度结构系 |
4.1.4 西北地区干旱趋势判断 |
4.2 西北地区站点尺度轻旱与中旱趋势判断 |
4.2.1 新疆北塔山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2 新疆北塔山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3 青海门源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4 青海门源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5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年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2.6 内蒙古四子王旗站冬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7 甘肃张掖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8 甘肃张掖站秋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9 陕西镇安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0 陕西镇安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1 宁夏中宁站春季旱灾趋势判断 |
4.2.12 宁夏中宁站夏季旱灾趋势判断 |
4.3 西北地区及各分区旱灾趋势判断 |
4.3.1 西北地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3.2 西风气候区春季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3.3 高原气候区年尺度重旱灾害趋势判断 |
4.3.4 东南气候区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 西北地区省级尺度旱灾趋势判断 |
4.4.1 青海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2 宁夏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3 陕西年尺度中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4 内蒙西部年尺度重度以上旱灾趋势判断 |
4.4.5 新疆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
4.4.6 甘肃年尺度重度旱灾趋势判断 |
4.5 小结 第5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归因分析 |
5.1 干旱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法 |
5.1.1 气候变化的归因分析 |
5.1.2 多元线性回归原理 |
5.1.3 气象要素的多重共线性 |
5.1.4 干旱灾害的多元线性归因分析 |
5.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评判 |
5.2.1 模型决定系数的统计分析 |
5.2.2 拟合与观测值一致性分析 |
5.3 西北地区干旱演变归因分析 |
5.3.1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空间分布 |
5.3.2 回归系数与贡献率的分区统计 |
5.3.3 干旱归因分析的主导因子识别 |
5.4 小结 第6章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区划与管理 |
6.1 自然灾害系统论 |
6.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6.2.1 干旱灾害风险模型 |
6.2.2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3 干旱灾害风险评价流程 |
6.3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系统分析 |
6.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
6.3.2 致灾因子综合分析 |
6.3.3 孕灾环境综合分析 |
6.3.4 承灾体的综合分析 |
6.3.5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6.4 西北干旱灾害风险评价 |
6.4.1 致灾因子危险性 |
6.4.2 孕灾环境脆弱性 |
6.4.3 承灾体暴露性 |
6.4.4 防灾减灾能力 |
6.4.5 旱灾综合风险评价 |
6.5 西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
6.5.1 灾害管理与风险管理 |
6.5.2 气象灾害管理 |
6.5.3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 |
7.1.2 西北地区的干旱变化特征 |
7.1.3 西北地区的干旱灾害趋势判断 |
7.1.4 西北地区的干旱归因分析 |
7.1.5 西北地区的干旱风险评价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划分 |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3.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2.1 耕地系统演变 |
2.2 草地系统演变 |
2.3 林地系统演变 |
2.4 湿地-水系演变 |
2.5 沙地系统演变 |
2.6 社区系统演变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
3.1.1 基本背景 |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
3.1.3 生态环境结果 |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3.2.1 基本背景 |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
3.2.3 生态环境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1.1 耕地系统演变 |
4.1.2 草地系统演变 |
4.1.3 林地系统演变 |
4.1.4 湿地-水系演变 |
4.1.5 沙地系统演变 |
4.1.6 社区系统演变 |
4.1.7 基本认识 |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2.1 耕地系统演变 |
4.2.2 草地系统演变 |
4.2.3 林地系统演变 |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
4.2.5 沙地系统演变 |
4.2.6 社区系统演变 |
4.2.7 基本认识 |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4.3.1 耕地系统演变 |
4.3.2 草地系统演变 |
4.3.3 林地系统演变 |
4.3.4 湿地-水系演变 |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
4.3.6 社区系统演变 |
4.3.7 基本认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
5.1 耕地系统演变 |
5.2 草地系统演变 |
5.3 林地系统演变 |
5.4 湿地-水系演变 |
5.5 沙地系统演变 |
5.6 社区系统演变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
6.1.1 耕地系统演变 |
6.1.2 草地系统演变 |
6.1.3 林地系统演变 |
6.1.4 湿地-水系演变 |
6.1.5 沙地系统演变 |
6.1.6 社区系统演变 |
6.2 综合评价 |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
6.4.1 自然原因 |
6.4.2 根本原因 |
6.4.3 直接因素 |
6.4.4 综合分析 |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附表 |
四、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D]. 冯朝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D]. 胡永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4]西北生态脆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修复研究[D]. 陈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1)
- [5]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西北地区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咸阳市河长制实践为例[D]. 刘勇杏. 西北大学, 2019(04)
- [7]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及减排潜力研究[D]. 唐洪松.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风险管理研究[D]. 王鹏涛.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标签:粮食安全论文;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土地荒漠化论文; 中国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