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设计方案 节约工业用地(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1](2021)在《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是世界上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因城市快速扩张、人口大规模聚集所造成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土地粗放利用所带来的城市发展压力逐步增大,城市依靠土地增量扩张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以优化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城市增长将成为主导方向。工业废弃地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重要类型,是探索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逐步走向存量经营的重点研究对象。进入“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国更加重视继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以提升质量、盘活资源为主的城市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本文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从城市存量空间视角探寻工业废弃地的有机更新和赋能增产,加快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盘活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经济效益与空间效益,深入挖掘存量空间资源的历史文化特色,做好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改造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整合区位要素,提取文化创新点置入工业废弃地的整体景观改造,在工业废弃地的基础上打造兼具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生态公园双重属性的阅读公园,把闲置旧空间转变为文化新地标,把工业废弃地转变为活力新家园,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从而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李冬[2](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王畅[3](2021)在《基于BIM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公路行业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党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绿色公路及绿色服务区建设发展。黑龙江省公路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与国家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现有公路服务区大多仅能满足司乘及工作人员的基本需求,绿色服务区建设理念尚未形成。BIM作为以三维模型信息为载体的技术平台,能够对绿色服务区设计阶段的全部信息进行协同管理,是将设计信息传递到设计评价中的有效工具。因此,基于BIM技术对公路服务区开展设计评价,高效优化改进设计方案,对于省内绿色服务区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绿色服务区的设计评价和BIM技术为研究对象,从黑龙江省公路服务区建设实际情况入手,探索基于BIM的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工作方法。首先,实地调研黑龙江省服务区发展现状,分析地域特征对绿色服务区建设产生的影响,采用频度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逐一分析BIM技术对于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的技术应用点,搭建评价指标信息提取工作流程;接着,利用SPSS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改进层次分析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构建基于云物元的设计评价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建立评价云图,计算隶属度确定评价等级;最后,以太平川服务区为例,基于BIM技术提取设计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应用于前文所建立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模型,计算隶属度判断评价等级。本文结果验证了基于BIM的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可以有效提高评价效率,实现绿色服务区评价的信息化、集成化、高效化。
杨子烨[4](2020)在《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心从增量向存量转变,城市更新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在棚户区改造范畴扩大化的政策背景下,许多城市启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此类项目多位于城市重要区位,空间尺度大,利益主体多元,发展问题综合,实施难度很大。在“建设人民城市”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棚户区改造,以更综合的视角进行研究。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是棚户区改造中两个关键方面,协同作用才能更好推进棚改进程,但二者经常存在相互不适应、不协调的情况。本文针对空间设计和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式展开探讨,希望明确二者的联系,构建协同机制,并在实际案例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与实施策略,有效提升棚户区改造品质,推进棚改实施。本文研究缘起“霸州市棚户区改造策略”课题,选取霸州市“集中连片”规模最大,改造迫切程度最高的老城棚户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剖析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诸多表象问题的成因,并梳理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与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方面。随后,探讨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调适优化方法。明确调适优化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构建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面向老城棚改问题,选取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要点,并将要点紧密对应,以保证策略研究在调适的思路下进行。最后,在老城棚户区改造中,运用调适优化方法,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空间设计重点加强路网设计与产权界限的衔接,解决空间破碎化问题;优化设计道路交通、结构功能、地块划分、风貌形态、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景观,全面提升改造品质。围绕空间设计策略,展开实施策略研究,以统筹实施与整体管控为目的,重点完善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增强实施策略与空间设计的联系,配合相应项目统筹实施措施,促进棚改合理有序实施;分析棚改单元特征,分类提出指引策略,同时划定规划与实施单元,加强全局管控能力。棚户区改造是涉及土地、资本、规划建设、管理等多环节的复杂过程,对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两个关键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品质、促成实施”,希望能为国内棚户区改造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丁潇颖[5](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蔺阿琳[6](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指出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丛欣宇[7](2020)在《基于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此人地矛盾问题尤为突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发展模式从平面延伸逐渐转变为向立体扩张,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成为必然的趋势。居住区强排方案设计有助于节约建设项目用地,达成集约化建设。既有强排设计多由设计者基于日照模拟分析结果,主观制定强排设计决策。但高密度居住区中,建筑日照阴影相互遮挡严重,人工试错调整的方法使得方案设计效率低下,且限于建筑设计周期,亟需更加智能、高效的设计方法。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居住区强排方案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深度学习的模型一经训练可为强排设计提供通用解决方案,在生成设计方面有较大潜力。研究提出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首先,对既有居住区强排方案设计流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居住区平面布局形式及室外环境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解析,为研究方法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撑。其次,从训练数据集制作、居住区CGAN模型构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及验证评价模型构建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训练数据集制作方面,提出了不同模式训练数据集选取原则与训练数据集样本筛选原则。居住区CGAN模型构建方面,对模型构建与训练工具Tensor Flow进行介绍,并系统地阐述居住区CGAN模型结构。强排方案生成设计及验证评价模型构建方面,应用参数化建模工具构建居住区建筑几何模型,并耦合建筑性能模拟工具,构建日照模拟与风环境模拟分析模型。最后,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区为例,验证所提出方法在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制作三种模式的训练数据集进行比选,通过计算SSIM指标进行图像真实度评价。以建筑气候区划、城市纬度及规模、建筑朝向及层数、容积率为筛选要素,制作居住区训练数据集样本。基于开源编程平台,调试初始学习率、迭代次数等训练参数,从而构建高层、多层、低层居住区CGAN模型与居住区户型方案CGAN模型。以夏热冬冷地区的三个实际居住区地块为例,生成其强排设计方案与建筑几何模型。以容积率为评价指标,验证其是否满足集约化建设要求;基于日照模拟分析结果,以日照时数为评价指标,验证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基于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以1.5m高度风速为评价指标,验证其是否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从而对提出的生成设计方法进行验证评价。
许霖峰[8](2020)在《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市建设迎来由增量走向提质的新常态下,居住区广泛封闭化导致的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且亟待解决。如何应对居住区与城市间的隔离发展,使其由封闭走向开放,是居住区研究与实践长期关注却未能有效攻克的难题。已有研究不乏立足开放视角的探索,以针对居住区个体从设计层面展开的研究为主,但居住区在城市整体运作中至关重要的参与作用,和设计控制对设计及其产出过程的潜在影响均未受到应有重视。为此,从城市维度,立足开放视角展开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在应对封闭问题并提升城市空间生活品质方面尤为关键。通过设计控制应对居住区封闭问题,需要从认识两者间的关联入手。借助梳理居住区设计控制发展历程,发现早期对国外理论的引荐,为设计控制植入脱离于城市“自体完善”的基因,其后施行长达25年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进一步面向全国普及了内向分级式的设计控制框架,基于此框架居住区逐步形成稳定的封闭姿态,由此证实居住区封闭化发展与设计控制密切相关。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控制框架,标志着居住区与城市统筹融合发展的新开端。在明确关联的基础上,需进一步从设计控制方面挖掘封闭问题的症结。现存问题成因在于五方面: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导致空间管控不足、缺乏内外协调、结构有失多样;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造成居住区管控精度低、设计审查不到位、制衡机制不健全;开发商重利益轻效益,致使空间产出标准化、高度配比资本化、边界处理领地化;居住者重个人轻邻里,加剧交往意识减退和封闭认同;从业者重产出轻品质,引致在地观和整体观缺失。这些本质源于设计控制在技术标准上的单一,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分别对开发商、居住者、从业者在设计咨询、宣传教育和后职业教育上的欠缺。认知开放的关键是深入本土居住现实,从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全国16个居住区展开调研,发现从城市整体维度出发,单纯从交通、空间、资源各单一维度将居住区对外开放,无法重构居住区与城市隔离发展的二元化关系,更不能全面应对封闭问题。对居住区开放的认知需要以尊重本土居住国情为根本前提,迎合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物质空间、设施资源、建管环境和居住观念多个维度分层次解读与建构,挖掘出开放视角应包含“多维开放”和“相对开放”两层递进的内涵。以确立开放视角为基础,可进一步搭建居住区设计控制的理论框架,框架经对现行设计控制的适应性调整后得出。基于现行设计控制在运作中呈现出的过程局部化、主体分垒化、内容自体化特征,融入开放视角的设计控制需要向过程全程化、主体协同化、内容统筹化转变。由此,可建立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框架,包含全程贯通的过程层、协同联动的主体层、统筹兼顾的要素层、刚弹兼备的保障层。设计控制框架构成层次的导控基于应用操作层面,从空间、过程维度入手。空间维度重点围绕要素层展开:通过居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的复合化织补,增强与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和道路网格的衔接渗透与有序融合;借助功能设施系统的整体化调配,融入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有层次地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居住生活多元性;借由公共空间系统的双向化营造,对外强化与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融合搭接,对内满足居民的交往活动与精神颐养;利用建筑组群系统的调和化塑形,在不失自身空间特色的前提下,达成与周边城市风貌和空间形态的共生。以此为基础,依托保障层,透过控制、激励、引导三种手段将设计要点转化为导控内容,形成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要素导控工具箱”。过程维度以保障层为支撑,围绕过程层和主体层展开。先透过国家和地方两级法规的搭建,为设计控制过程在开放视角下运作提供法制保障框架。再借助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四会议事机制和平台会审机制,强化多主体多专业在全过程中的共同决策与协同,并在增强程序的同时提高设计审查力度。还可采取面向开发商提供全过程设计咨询、针对管理者和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面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等多种弹性手段,加强对过程运作的支持。上述刚性与弹性手段的组合即为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的“过程管理工具箱”。两种工具箱双管齐下,将以应对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实困境为前提,从城市层面系统化地推动居住区与城市的统筹融合发展,在有效推进居住区开放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郑义[9](2019)在《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早在1842年,恩格斯就在他的着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城市体的氧失衡灾害有过一段经典描述。目前,全球范围净耗氧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然严峻,氧气不再是无尽的自然资源。令人遗憾的是,氧失衡问题所受的关注远不如温室气体、雾霾颗粒那么多,空气含氧量作为环境质量的生态表征和公共安全的调控对象所受到的管制也不及绿化率、水土流失率等其他量化指标那么严。根据城市规模、粮食产区、气候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区位条件,对我国74座大型以上城市进行逐一比较,层层筛选,确定盐城市为氧失衡的研究区域。本文在城市生态安全的框架下,系统的构建了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理论,2000-2015年的研究期内保持盐城市大气运动相对滞留状态,将城市体作为一个密闭的大型空间,就其自身释氧过程与耗氧过程共同作用下收不抵支引发的氧失衡后果进行研究;本文按监测方案,基于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运用文献综述法、全息信息分析法、大数据数理分析法、多模型集成智能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生态安全分析、控制和预警。得出如下研究成果:1.盐城市的水热条件、作物品种、植被类型、群落格局决定了释氧水平在时间上的波动和空间上的分异,寒冻、高温、干旱、洪涝等气候异常引发的自然灾害,将使城市抵御氧失衡风险的能力下降。2.工业生产中原煤的燃烧占据了耗氧的绝大份额,氧失衡的主要矛盾是耗氧增量大于释氧增量,产业耗氧强度和经济发展是推动氧失衡成灾的主力;人类活动主导着孕灾环境,使生产能力环境、能源消费环境和土地利用环境等组成部分整体失序,是不安全环境因素的根源。3.建设用地之上完备的物质保障体系吸附着高能耗企业、高产值行业,致灾模型中率定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关系时,将耗氧量全面纳入建设用地范围,研究期平均值为0.02 Tg O/km2/a;基于遥感与生理相结合的改进型CASA模型计算生态系统生产力,按耕地、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所属的NPP栅格对应释氧情况,研究期平均值分别为0.0019 Tg O/km2/a、0.002 Tg O/km2/a、0.0011 Tg O/km2/a、0.0009 Tg O/km2/a和0.0012 Tg O/km2/a。4.依托氧失衡特征和致灾机理,通过区域氧平衡系数核算氧失衡灾害发生的可能(概率),划分很安全、一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4个等级,识别亭湖、东台、阜宁、响水是氧失衡灾害高发的区域,常年的1、2、11、12月和气候异常波及年份是频发时段;根据灾害动力学,通过逻辑斯蒂回归构建空间关系,辨析点状要素、交通等关键危险源,以及自变量作用于因变量的危害后果。5.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结合政策要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以2025年为预期年,抓住孕灾环境载体这条主线开展动态分析,拟出基准、优化、绿色发展3种未来情景,并与灾后、灾中、灾前3个阶段一一对应,发现2025年基准情景(对应灾后)的氧收支逆差为75.25 Tg O,氧平衡系数为0.88%,区域氧气资源进入枯竭期,不到一年时间空气完成缺氧的质变。6.土地的利用决定着城市的未来,借助土地利用变化及效应模型,以开发控制、分段治理、生态防护、分区减避为分支开展规划控制,发现优化情景会使绝大部分区(县、市)2025年的自然环境好于2015年,建议吸纳;借助多样性评价与设计、连通性评价与设计的同步实施,提出孕灾期的调整方向和成灾期的修复方向,并提出东线沿海滩涂风道、中线通榆运河风道、西线湖泊湿地风道的建设构想;最后从安全发展型城市和人本安全的目标出发,拟提出定位于反馈盐城市氧失衡横向灾变的预警系统。
周正航[10](2019)在《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日趋成熟,房地产企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房地产设计管理作为一个项目开发的基础,房地产产品的类型、功能以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是在设计阶段确定。通常房地产项目设计费用一般低于总体建设开发成本的4%,但是通过建设项目设计的调整,在此阶段能够对建造成本达到75%以上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开发商逐渐认识到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把设计阶段的优化作为提高房地产开项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暴露除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欠缺,房地产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与购房者的需求出现了不小的脱节。例如无法科学准确分析市场趋势、评价手段单一、缺少规范性、容易出现凭着主观臆断来决定方案等,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价值工程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本文以该理论的工程具体运用为导向,尝试采用价值工程原理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决策阶段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房地产住宅项目功能需求的科学分析,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具体实践,发现、梳理、厘定现实问题,解决如何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及方法,统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与功能,对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并对已选方案再次进行价值分析,建立细化指标对方案进行优化,进而提升项目价值。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证明价值工程是一种在项目开发前期选择以及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办法,在房地产行业有着较大的推广价值。
二、优化设计方案 节约工业用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设计方案 节约工业用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城市存量空间研究概述 |
2.2 “盘活” |
2.3 城市更新理论 |
2.4 公园城市理论 |
2.5 空间句法理论 |
2.6 城市触媒理论 |
2.7 工业废弃地 |
2.8 国内外研究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废弃地的价值及改造模式 |
3.1 工业废弃地的价值 |
3.2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模式 |
3.3 我国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经典案例分析 |
4.1 工业厂区改造 |
4.2 矿区改造 |
4.3 废旧铁路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盘活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策略研究 |
5.1 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政策引导 |
5.2 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发展路径 |
5.3 基于盘活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片区现状调查与分析 |
6.1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片区概况 |
6.2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空间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景观规划设计整体思路 |
7.1 设计原则 |
7.2 设计思考 |
7.3 项目运营 |
7.4 模式亮点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景观改造设计方案 |
8.1 设计主题 |
8.2 场地总体构思 |
8.3 道路系统设计 |
8.4 空间功能规划 |
8.5 滨河景观带 |
8.6 植物配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2)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3)基于BIM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绿色服务区 |
1.3.2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建立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体系 |
2.1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 |
2.1.1 黑龙江省地域环境特征 |
2.1.2 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建设受环境特征的影响 |
2.2 黑龙江省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
2.3 建立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体系理论基础 |
2.3.1 绿色服务区概念 |
2.3.2 绿色服务区设计理论 |
2.3.3 绿色服务区设计方案评价 |
2.4 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1 评价目标和实施原则 |
2.4.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及构建过程 |
2.4.3 评价指标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BIM的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1 BIM技术相关理论 |
3.1.1 BIM的技术特点 |
3.1.2 BIM的核心优势 |
3.2 基于BIM的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应用分析 |
3.2.1 基于BIM的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模式 |
3.2.2 应用于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的BIM模型 |
3.3 评价指标BIM技术应用点分析 |
3.4 基于BIM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信息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4 构建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模型 |
4.1 因子分析改进层次分析确定指标权重 |
4.1.1 因子分析改进层次分析判别步骤 |
4.1.2 评价指标权重求解 |
4.2 基于云物元的评价模型 |
4.2.1 物元理论 |
4.2.2 云模型理论 |
4.2.3 云物元模型 |
4.3 基于云物元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基于BIM的评价指标分析 |
5.3 应用BIM-云物元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 |
5.4 评价结果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 |
附录2 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
1.1.2 国家政策从狭义棚改到广义旧改的转变 |
1.1.3 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和重塑社会结构的过程 |
1.1.4 棚户区改造是未来可能长期发展的城市住区更新模式 |
1.2 研究缘起与对象特征 |
1.2.1 霸州市概况与老城棚户区改造研究缘起 |
1.2.2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现状特征 |
1.3 老城棚户区改造问题与成因分析 |
1.3.1 空间设计与产权界限衔接不足 |
1.3.2 空间设计对开发尺度缺乏控制 |
1.3.3 空间设计缺乏整体管控 |
1.3.4 缺少经济测算方法与公摊办法 |
1.3.5 开发强度缺乏弹性控制 |
1.3.6 开发模式存在弊端 |
1.3.7 空间与实施层面普遍性问题总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概念解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棚户区改造的基础研究 |
2.1 棚户区改造的发展历程 |
2.1.1 棚户区形成的原因 |
2.1.2 棚户区改造的起源与发展 |
2.1.3 棚户区改造相关研究进展 |
2.1.4 棚户区改造研究对象特征 |
2.2 棚户区改造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2 城市更新理论 |
2.2.3 城市设计理论 |
2.3 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
2.3.1 空间设计基本原则 |
2.3.2 宏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
2.3.3 中观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
2.3.4 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
2.3.5 改造模式与空间设计的关系 |
2.4 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相关研究 |
2.4.1 经济测算方法与公共设施管控方式 |
2.4.2 开发与融资模式 |
2.4.3 改造机制和制度模式 |
2.4.4 拆迁安置方式 |
2.4.5 收益成本管理 |
2.5 国内外实践经验 |
2.5.1 英国旧城更新 |
2.5.2 广州市城市更新 |
2.5.3 深圳市城市更新 |
2.5.4 上海市城市更新 |
2.5.5 沈阳市棚户区改造 |
2.5.6 济南市棚户区改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适优化方法研究与改造策略要点选取 |
3.1 调适优化的原则 |
3.1.1 构建联系,双向协调 |
3.1.2 面向问题,同步进行 |
3.1.3 强调循环,长期发展 |
3.2 调适优化的方法 |
3.2.1 空间设计与实施策略的联系构建 |
3.2.2 空间设计优化形成调适依据 |
3.2.3 实施策略调适增强协调作用 |
3.3 老城棚户区改造调适优化策略要点选取 |
3.3.1 面向空间设计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
3.3.2 面向实施策略层面问题的要点选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4.1 优化路网设计 |
4.1.1 加强路网与产权界限的衔接 |
4.1.2 完善路网结构增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 |
4.1.3 结合布局特点设置路网密度 |
4.2 强化结构与功能定位 |
4.2.1 城市层面考虑功能定位 |
4.2.2 片区层面空间结构分级划定 |
4.3 合理划定地块尺度 |
4.3.1 控制地块基本尺度 |
4.3.2 组合运用多种地块尺度 |
4.3.3 结合功能灵活划分地块尺度 |
4.4 提升城市风貌与空间形态品质 |
4.4.1 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 |
4.4.2 弹性调整开发强度与建设高度 |
4.4.3 丰富空间组织形式 |
4.4.4 注重整体性与差异性 |
4.5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地景观布局 |
4.5.1 统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
4.5.2 统筹完善绿地景观布局 |
4.5.3 优化功能组织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霸州市老城棚户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 |
5.1 经济测算方法研究与方案可行性评价 |
5.1.1 开发企业的收益测算 |
5.1.2 开发企业的建设成本测算 |
5.1.3 拆迁安置补偿测算 |
5.1.4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可行性评价 |
5.1.5 空间设计优化方案调整方式 |
5.2 公摊办法研究 |
5.2.1 公益用地建设方式 |
5.2.2 公益建设资金管理措施 |
5.3 项目统筹实施措施建议 |
5.3.1 项目入库与立项实施的基本方式 |
5.3.2 立项实施的统筹管理措施 |
5.3.3 项目产权协调措施 |
5.4 棚改单元目标性策略分类指引方式研究 |
5.4.1 霸州市中心城区棚改单元特征分析 |
5.4.2 目标性策略解析 |
5.4.3 分类策略指引要点研究 |
5.5 规划单元与实施单元划分方式研究 |
5.5.1 规划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
5.5.2 益津城区规划单元划分 |
5.5.3 实施单元划分要点研究 |
5.5.4 老城棚户区实施单元划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望京地区空间设计方法借鉴研究 |
附录B 城边村类型棚改经济测算方法探讨 |
致谢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基础调研阐述 |
3.1.2 实地调研阐述 |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居住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及概念 |
2.1.1 居住区相关概念 |
2.1.2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
2.1.3 居住区强排方案人工设计流程 |
2.2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相关理论 |
2.2.1 深度学习概述 |
2.2.2 生成对抗网络(GAN)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 |
2.2.3 CGAN工作机制 |
2.3 居住区平面布局形式及室外环境 |
2.3.1 居住区平面布局形式 |
2.3.2 居住区日照环境 |
2.3.3 居住区风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流程 |
3.1 居住区训练数据集制作 |
3.1.1 不同模式训练数据集选取 |
3.1.2 图像结构相似性算法 |
3.1.3 训练数据集样本筛选原则 |
3.2 居住区CGAN模型构建 |
3.2.1 Tensor Flow工具介绍 |
3.2.2 居住区CGAN模型结构 |
3.2.3 居住区CGAN生成器网络 |
3.2.4 居住区CGAN判别器网络 |
3.3 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及验证评价模型构建 |
3.3.1 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模型构建 |
3.3.2 居住区日照模拟分析模型构建 |
3.3.3 居住区风环境模拟分析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实例验证 |
4.1 不同模式训练数据集测试结果及数据集制作 |
4.1.1 不同模式训练数据集测试结果 |
4.1.2 训练数据集采样区域及采样城市 |
4.1.3 居住区训练数据集制作流程 |
4.2 居住区CGAN模型构建、训练及测试结果 |
4.2.1 居住区CGAN模型构建 |
4.2.2 居住区CGAN模型参数选取 |
4.2.3 居住区CGAN模型训练过程及测试结果 |
4.3 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及验证评价 |
4.3.1 居住区案例概况 |
4.3.2 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结果 |
4.3.3 居住区日照模拟分析结果 |
4.3.4 居住区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设计控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居住区的设计控制历程 |
2.1 1950年代理论引导下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1.1 内向向心功能布局的启蒙 |
2.1.2 大尺度街区单元模式缘起 |
2.1.3 组团与分级式结构的雏形 |
2.1.4 中国特色三级结构的形成 |
2.2 1980-90年代标准化主导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2.1 标准定额首度出现 |
2.2.2 标准化倾向的显现 |
2.2.3 标准化实践的推广 |
2.2.4 国家规范首次确立 |
2.3 2000年初十年标准化基础上的细化深化 |
2.3.1 国家规范更新调整 |
2.3.2 因地制宜的标准化 |
2.3.3 国家级标准的新增 |
2.4 2010年后趋向多元化的居住区设计控制 |
2.4.1 国家级标准全面丰富 |
2.4.2 居住区规范二次修订 |
2.4.3 居住区设计标准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居住区建设管理的现存问题与成因 |
3.1 技术标准重容量轻空间 |
3.1.1 控制要素欠缺空间管控 |
3.1.2 界内约束有失内外协调 |
3.1.3 内容模板化流失多样性 |
3.2 规划管理重指标轻实效 |
3.2.1 控规管控定位低精度 |
3.2.2 空间设计审查不到位 |
3.2.3 管理制衡机制不健全 |
3.3 开发企业重利益轻效益 |
3.3.1 固化品类标准化产出 |
3.3.2 以利润决定高度形态 |
3.3.3 推崇封闭边界领地化 |
3.4 城市居民重个人轻邻里 |
3.4.1 邻里间交往意识减退 |
3.4.2 对封闭认同日渐加固 |
3.5 从业人员重产出轻品质 |
3.5.1 程式化取代在地创作 |
3.5.2 欠缺设计整体观培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居住区开放的误区与再认知 |
4.1 对居住区开放的现状解读 |
4.1.1 居住区开放热议对开放的认识解析 |
4.1.2 对居住区开放认识的实证研究检验 |
4.2 关于居住区开放的认识误区 |
4.2.1 采取小街区将获得开放 |
4.2.2 无边界隔离能实现开放 |
4.2.3 设施共享即可达成开放 |
4.3 城市发展趋势预判下居住区开放的价值观转变 |
4.3.1 品质提升转型下开放的融合观 |
4.3.2 社会公平导向下开放的共赢观 |
4.3.3 社会共治格局下开放的协作观 |
4.3.4 智慧升级推动下开放的安居观 |
4.4 全新价值体系下开放视角的再解读 |
4.4.1 多维的开放 |
4.4.2 相对的开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 |
5.1 我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的承载体系探析 |
5.1.1 规划管理体系 |
5.1.2 规划管理程序 |
5.1.3 规划管理手段 |
5.2 我国居住区现行设计控制的解读 |
5.2.1 控制过程局部化 |
5.2.2 控制主体分垒化 |
5.2.3 控制内容自体化 |
5.3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框架的构成 |
5.3.1 全程贯通的过程层 |
5.3.2 协同联动的主体层 |
5.3.3 统筹兼顾的要素层 |
5.3.4 刚弹兼备的保障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要素建构与导控 |
6.1 兼具渗透性与有序性的道路交通复合化织补 |
6.1.1 小尺度街区编织细致网格 |
6.1.2 级配结构组织层进式交通 |
6.1.3 一体同构叠织化慢行网络 |
6.2 多元性与层次性并重的功能设施整体化调配 |
6.2.1 混合组配复合型功能布局 |
6.2.2 分权调理轴带式设施布局 |
6.3 融合性与特异性共存的公共空间双向化营建 |
6.3.1 逆向拓展外联内嵌式布局 |
6.3.2 双轨合塑内源生长型景观 |
6.3.3 分梯度渐进活化街道空间 |
6.4 共生性与丰富性兼并的建筑组群调和化塑形 |
6.4.1 内外协调过渡式建筑肌理 |
6.4.2 区间化错落调配高度形态 |
6.4.3 分步塑造特色化立面造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开放视角下居住区设计控制过程运作与管理 |
7.1 两级法规搭建法制保障框架 |
7.1.1 法规层面为开放赋予依据的定位解析 |
7.1.2 规范性文件明确开放指向与实施要求 |
7.1.3 技术标准强化空间引导以及运作质量 |
7.2 三级机制合力强化共同决策 |
7.2.1 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牢固多元参与基础 |
7.2.2 四会议事机制增强程序与贯彻共识并举 |
7.2.3 平台会审机制强化专业协同和空间审查 |
7.3 弹性手段复合加强过程支持 |
7.3.1 多途径面向开发企业提供全程设计咨询 |
7.3.2 多层次针对管理及从业者开展继续教育 |
7.3.3 多形式面对居住者展开宣传引导与推广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氧气的释放与消耗 |
1.2.2 致灾机理研究 |
1.2.3 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
1.2.4 城市生态安全控制措施 |
1.2.5 城市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
1.2.6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作用的理论架构 |
2.1 城市发展遵循的安全原理 |
2.1.1 安全科学原理 |
2.1.2 生态安全原理 |
2.1.3 土地利用安全理论 |
2.1.4 安全法制理论 |
2.1.5 能源安全理论 |
2.1.6 灾害链理论 |
2.2 氧循环理论 |
2.2.1 氧气的生产 |
2.2.2 氧平衡 |
2.2.3 氧气资源的枯竭 |
2.3 城市发展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1 建设用地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2 植被覆盖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3 农业景观对氧失衡的作用 |
2.3.4 城乡“生命共同体”对氧失衡的作用 |
2.4 氧失衡识别和概率估算 |
2.4.1 氧失衡的识别条件和识别项目 |
2.4.2 氧失衡的识别区域和识别方式 |
2.4.3 氧失衡的概率估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氧失衡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监测方案与数据处理 |
3.2.1 氧含量的监测方案 |
3.2.2 氧含量的数量处理 |
3.3 盐城市氧释放特征 |
3.3.1 氧释放量的计算 |
3.3.2 盐城市氧释放的月度特征 |
3.3.3 盐城市氧释放的季度特征 |
3.3.4 盐城市氧释放的年度特征 |
3.3.5 盐城市氧释放的区域特征 |
3.4 盐城市氧消耗特征 |
3.4.1 氧消耗量的计算 |
3.4.2 盐城市氧消耗的时空特征 |
3.5 盐城市氧的动态收支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失衡致灾的机理与模型 |
4.1 孕灾环境特征 |
4.1.1 生产能力环境(NPP) |
4.1.2 能源消费环境 |
4.1.3 土地利用环境 |
4.2 氧失衡的影响因素 |
4.2.1 影响氧气释放的因素 |
4.2.2 影响氧气消耗的因素 |
4.3 氧失衡的致灾模型 |
4.3.1 致灾结构解析 |
4.3.2 土地利用环境与释/耗氧的关系率定 |
4.3.3 模型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分析 |
5.1 安全分析 |
5.1.1 安全等级划分 |
5.1.2 高发区域识别 |
5.1.3 频发时段识别 |
5.2 危害分析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危险源辨识 |
5.2.3 危害后果辨识 |
5.2.4 精度检验 |
5.3 动态分析 |
5.3.1 算法概述 |
5.3.2 孕灾环境载体的动态分析 |
5.3.3 氧失衡灾变过程的动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控制与预警 |
6.1 规划控制 |
6.1.1 步骤概述 |
6.1.2 开发控制 |
6.1.3 分段治理 |
6.1.4 生态防护 |
6.1.5 分区减避 |
6.2 景观设计 |
6.2.1 多样性评价与设计 |
6.2.2 连通性评价与设计 |
6.3 预警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本文主要内容 |
1.4.2 本文主要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概述 |
2.1.1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的设计管理 |
2.1.2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
2.2 价值工程的起源与应用 |
2.2.1 价值工程的起源 |
2.2.2 价值工程的应用概况 |
2.3 价值工程的定义与特点 |
2.3.1 价值工程的定义 |
2.3.2 价值工程的相关概念 |
2.3.3 价值工程的特点 |
2.4 价值工程的组织与步骤 |
2.4.1 价值工程的组织 |
2.4.2 价值工程的步骤 |
2.4.3 价值分析的方法 |
2.5 层次分析法 |
2.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2.5.2 评价价值工程因素权重的层次分析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项目应用方案设计 |
3.1 设计管理在房地产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
3.1.1 设计管理是确定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 |
3.1.2 设计阶段为项目进度计划提供了关键基础条件 |
3.2 房产开发影响设计管理应用价值工程的特点 |
3.2.1 建筑产品价值巨大 |
3.2.2 房产开发使用周期长 |
3.2.3 工程设计管理需要各专业统筹兼顾 |
3.2.4 房产开发的多样性与单件性 |
3.3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设计阶段的功能分析 |
3.3.1 功能定义的目的和作用 |
3.3.2 功能定义的方法 |
3.3.3 不同层次功能分析的要点 |
3.3.4 功能分类的主要方法 |
3.4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设计阶段成本分析 |
3.4.1 房地产开发投资成本的构成 |
3.4.2 设计阶段项目投资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值工程在恒信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案例 |
4.1 区位概况 |
4.2 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选择及问题提出 |
4.2.1 项目区域竞争市场分析 |
4.2.2 项目目标客户需求清单 |
4.2.3 项目规划设计定位 |
4.2.4 房地产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的功能定义与要求 |
4.3 用价值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方案选择 |
4.3.1 备选设计规划方案的提出 |
4.3.2 设计方案功能系数计算 |
4.3.3 设计方案成本系数计算 |
4.3.4 设计方案价值系数计算 |
4.4 对选择的设计方案二进行价值分析 |
4.4.1 建立细化指标 |
4.4.2 计算设计方案二的功能系数 |
4.4.3 计算设计方案二的成本系数 |
4.4.4 计算设计方案二的价值系数 |
4.5 计算结果分析与方案优化 |
4.5.1 计算结果分析 |
4.5.2 选定方案的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优化设计方案 节约工业用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盘活城市存量空间的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以龙泉驿自行车配件厂为例[D]. 杨俊.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BIM的黑龙江省公路绿色服务区设计评价研究[D]. 王畅.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棚户区改造中空间设计、实施策略及调适优化研究 ——以霸州市老城棚户区为例[D]. 杨子烨.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基于CGAN的居住区强排方案生成设计方法研究[D]. 丛欣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开放视角下中国居住区设计控制研究[D]. 许霖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氧失衡的城市生态安全致灾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郑义.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6)
- [10]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中的应用[D]. 周正航.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