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意坡向辐射日总量最热坡度的解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程[1](2021)在《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直播更新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辽西山区不同坡度、坡向和坡位开展油松直播更新造林试验,对造林3年后的幼苗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在阴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好,阳坡直播更新效果较差,达不到直播更新规定标准。在阴坡的不同坡位中,下坡位和中坡位直播更新效果较好,其中下坡位最好,而上坡位较差。在阴坡的下坡位,坡度越小直播更新效果越好,坡度在10°以下时直播更新效果差异不大,但坡度在10°以上时明显变差。
唐晨凯[2](2020)在《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 ——以欧亚大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km×1k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2016-2018年MODIS云量产品,2016-2018年气象站云量、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数的站点数据,结合起伏地形下可照时数的分布式模型,实现了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并绘制出2016-2018年1km×1km空间分辨率的日照时数年平均和四季的平均日总量空间分布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首先将研究区2018年的MODIS云量与气象站总云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在数值上具有差异。再以气象站总云量的站点数据为真值,提出差值订正、比值订正、归一化混合订正三种对MODIS云量进行订正的方法,并选用效果最好的差值订正法对2016-2018年MODIS云量产品进行订正,获得2016-2018年5km×5km的云量栅格影像数据。气象站总云量数据与经过订正后的MODIS云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经随机抽取的气象站验证,订正后的MODIS云量月绝对误差平均值普遍小于10%,说明订正后的MODIS云量在时空上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稳定性。(2)将订正前后的MODIS云量先后与气象站日照百分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云量与日照百分率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以此对两者进行线性拟合建立了日照百分率的网格化模拟计算模型,实现了2016-2018年研究区日照百分率的网格化模拟。经随机抽取的站点验证,2016-2018年日照百分率网格化模拟结果的年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4.5%,年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9%。根据日照百分率网格化模拟结果与气象站日照百分率的空间分布,可以发现两者的分布特征与趋势高度相似。同气象站日照百分率相比,网格化模拟结果在局部的细节更为清楚明晰,体现了引入卫星遥感数据的优点。(3)根据模拟得到的2016-2018年研究区日照百分率栅格影像,结合起伏地形下可照时数的分布式模型,实现了对研究区的实际日照时数网格化模拟,完成了2016-2018年1km×1km分辨率下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制图。网格化模拟结果与站点数据的月平均绝对误差为0.33-0.34小时,月平均相对误差为5.82-6.17%网格化模拟结果;与随机抽取的验证站点的数据的月平均绝对误差为0.33-0.45小时,月平均相对误差为5.99-7.57%。结果表明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时空模拟能力,能够反映一定的整体分布趋势与局部分布特征。
周勇[3](2019)在《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太阳辐射台站分布少、已有辐射数据缺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辐射台站补全——无辐射台站估算——非台站区域插值”的全过程思路,依次采用“基于辐射台站的估算模型——无辐射台站的通用模型——非台站区域的插值模型”解决我国的已有辐射数据缺失、无辐射数据和无气象数据的三类辐射数据补全问题。进一步,室外计算辐射是建筑负荷计算、太阳能集热器、光伏板面积计算的基础参数。由于辐射数据缺失,难以获得室外计算辐射需求的长期太阳辐射数据,传统建筑负荷计算用夏季室外计算辐射主要采用7月21日晴天太阳辐射,受实际天气状况影响,实际太阳辐射小于晴天太阳辐射,易造成设备容量偏大,不保证率减小等问题;冬季运行太阳能系统和全年运行太阳能系统容量计算则主要采用短期辐射数据的12月平均日辐射参数和年总辐射参数统计值。短期数据难以表征辐射长期变化特征,易造成设备容量计算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补全的30年长期辐射数据,提出不同系统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为太阳能利用系统设计计算提供基础参数。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太阳辐射分区是太阳辐射估算模型性能分析和通用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传统基于辐射台站的辐射数据分区方法,将无辐射台站定性划分至各个气候区,容易造成距离台站较远的地区,尤其是两个分区边界地区发生误分问题,属于定性分区方法。基于此,本研究基于k-means聚类和SVM-GA分类,提出了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新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以月平均太阳辐射为评价指标,将辐射台站划分成5类;然后,利用SVM-GA,以辐射台站的常规气象数据作为训练集,以无辐射台站的常规气象数据作为测试集,将无辐射台站划分成5类。该方法在分区过程种引入无辐射台站,将传统定性的太阳辐射分区方法转换为定量的分区方法,显着提高了辐射分区的精度。(2)针对辐射台站辐射数据缺失问题,本研究利用96个辐射台站的日照百分率、日平均温度和日较差数据,分析了不同辐射分区总辐射与日照和温度的相关性,构建了我国基于日照百分率和基于温度的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补全了96个辐射台站的太阳辐射缺失数据。进一步,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模型在各个气候分区的预测精度;给出了各个气候区最适宜的总辐射估算模型,进而构建了我国太阳总辐射估算通用模型,补全了我国564个无辐射台站的太阳总辐射数据。(3)直散分离模型可以分为散总比和散射系数模型两类。总体来看,散总比模型精度高,但是需要总辐射参数输入;散射系数模型精度低,但是不需要总辐射参数输入,应用范围广。根据台站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情况,气象台站可分为:同时具有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52个),仅具有总辐射(44个)以及无辐射数据(564个)三类。利用常规气象数据(包括日照百分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分析了散射辐射与总太阳辐射和常规气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构建了我国散总比和散射系数直散分离模型。利用散总比直散分离模型补全了52个同时具有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台站的散射辐射缺失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型在各个气候分区的模型精度,揭示了各气象参数对散射辐射的影响机理,给出了不同气候区不同气象参数对散射辐射的影响排序;给出了不同气候分区最适宜的直散分离模型,建立了各个分区的散总比和散射系数直散分离通用模型,分别补全了我国44个仅具有总辐射数据的台站和564个无辐射台站的散射辐射数据。(4)针对非台站区域数据缺失问题,本研究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获得了辐射数据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补全了非台站区域的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进一步,针对传统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忽略局部地形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进而造成部分地区太阳辐射量估算值偏大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分辨率为90 m×90 m的DEM数据,计算了我国的坡度和坡向空间分布,得到局部地区对直接辐射的遮挡因子空间分布数据,修正了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5)针对传统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不合理问题,本研究基于30年长期太阳辐射数据,提出了三种室外计算辐射统计方法:以±0.20 MJm-2d-1为阈值的基于累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冬夏季室外计算辐射;基于累年辐射最小月的月平均日辐射参数;基于累年平均年总太阳辐射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夏季设计日室外计算辐射,严寒和寒冷地区统计值和推荐值吻合度较高;而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差异较大,推荐值普遍大于统计值。主要原因是因为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大部分处于湿润气候区,推荐值低估了湿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对于冬季设计日,相关文献推荐的晴天太阳辐射模型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推荐值普遍大于本研究的统计值。主要原因是因为冬季设计日往往处于阴雨天,其太阳辐射量远小于晴天太阳辐射量。对于月平均日和年总辐射参数,由于采用的数据统计时常不同,统计值和推荐值差异较大。
周文臻[4](2018)在《基于DEM的中国境内太阳辐射计算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驱动着社会的运转。资源短缺和气候问题的出现是传统能源过度消耗所带来的恶性循环。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开发运用绿色清洁的太阳能资源是调整传统能源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随着GIS和气象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辐射准确计算和精细化评估是太阳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受到实际地形、气象、下垫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对地表形态的数字化表达,其分辨率会影响地形渲染的细腻程度,因此使用较高分辨率的DEM是精细化计算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的基础。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并行计算和太阳天文辐射、直接辐射的时空分布。采用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作为实际地形的表达,基于MATLAB并行计算框架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和多尺度数据对比等研究方法分析了DEM尺度效应、地形因子、地貌类型、空间变异性对实际地形下太阳可照时间、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MATLAB并行计算框架进行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的分布式计算可以很好地反映整体的宏观分布和局部差异性规律,可以提高整体的计算效率;海拔高度、局部地形影响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的时空分布,其中局部地形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纬度、地形等因素而发生改变;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存在南坡多北坡少的地域差异性;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时空分布与地貌类型特征、气候环境相关,其中山地地貌的地形遮蔽度影响最为强烈。采用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计算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计算的精细化程度,而且有利于深入认识太阳辐射在局部地形下的空间分布状况。引入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对太阳天文辐射和直接辐射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从新的角度揭示太阳辐射空间分布与天文要素、纬度、坡度、坡向之间的相关性。所生产的较高分辨率的太阳辐射时空分布数据对于深入细致开展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价值,对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驰,陈正洪,孙朋杰[5](2017)在《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光伏电站运行效率,增加发电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计算并确定电站光伏阵列安装的倾角。针对固定角度安装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最佳倾角设计,如果不能直接获取水平面上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则首先需要利用其他气象资料进行水平面上太阳辐射量的气候学计算,然后采用某种辐射模型计算阵列斜面辐射量,进而计算最佳倾角。通过对计算中各个步骤的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和建议。还比较了国内常用的光伏电站设计辅助软件特点。最后总结了目前最佳倾角计算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
黄正[6](2014)在《传统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气候设计历史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致力于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气候设计策略研究,以颐和园的园林空间及小气候特点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方法,分析以传统皇家园林颐和园为样本的寒冷地区气候设计特点。通过对颐和园造园历史的分析,试探颐和园园林空间和小气候设计的历史关联性;以颐和园园林空间的分析为基础,结合北京市大气候特点,归纳颐和园小气候设计的历史经验;试通过对颐和园气候设计经验的总结,探究普适于寒冷地区气候设计的系统方法。文章在前人对颐和园造园历史、园林空间的研究基础之上,从气候设计的角度,解读颐和园园林空间的特点。首先,从颐和园造园历史、相位选址、山水格局、园林要素及园内历史活动等方面介绍颐和园的造园特点,探寻颐和园园林空间与小气候营造的关联性;其次,从气候设计的概念出发,阐述北京地区的历史气候及大气候特点,结合该地区的气候舒适指标,试探北京的理想小气候特点,对比分析园林气候设计的潜在要求;再次,文章的重点将从颐和园的园林空间布局、园林设计要素、典型园中园空间等层面,分析颐和园中可感知的小气候现象,论证其营园构景过程中基于气候设计的思考,提炼各个层面小气候营造的方法及要点;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结果,针对颐和园所在地区冬、夏季的气候特点,对颐和园气候设计的空间模式进行整理,总结各个空间尺度中气候设计的经验及方法。本文将园林空间和气候学相关理论紧紧相扣,以传统皇家园林颐和园的园林空间构成为主体框架,解读气候设计在传统皇家园林中的方法和特点,分析颐和园小气候营造的空间模式,总结其气候设计的历史经验。
王璁[7](2012)在《宁夏地区光热资源分布式模拟》文中提出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之上,利用宁夏及其周边地区辐射站1961.2000年月总辐射量、月直接辐射量和月散射辐射量的观测资料,以及常规气象站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结合宁夏地区1:25万数字高程(DEM)数据,对宁夏地区光热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模拟,同时完成了宁夏地区2001年起伏地形下100m×100m分辨率遥感集成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地形反射辐射、总辐射结果以及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制图,为宁夏地区气候资源的研究提供可行方法,也为宁夏山地气候资源的分析和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宁夏地区的太阳辐射模型系列,以分布式模型为核心技术,在模型中同时综合考虑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从而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计算宁夏以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起伏地形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拟。(2)利用1961.2000年实测数据,拟合水平面总辐射各量不同模式的结果,最终选用区域分月模型拟合系数,结合宁夏2001年遥感数据集成日照百分率资料,计算得到100m×100m分辨率起伏地形下太阳总辐射,选用分月模型系数计算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反射辐射,并分析各辐射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局地分异规律。(3)在实现宁夏地区太阳辐射分布式模拟的基础上,建立包含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长波辐射等参量的分布式热量计算模型,分析宁夏地区热量资源的分布特征,并绘制出宁夏地区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空间分布图,实现了宁夏地区从山地太阳辐射到热量资源的定量空间扩展。(4)模拟结果表明,分布式模型计算的宁夏地区太阳辐射和热量资源很好地反映了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异规律,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地形对太阳辐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的影响均很显着。本文充分考虑了坡度、坡向、地表反照率等局地因素对山地太阳辐射的影响,表现出了向阳坡与背阴坡等局地气温的分布特征,从而使得模拟结果更合理可信。
闫长城[8](2011)在《考虑太阳辐射的渠道冻胀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农业用水占到全国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混凝土衬砌渠道是提高灌溉效率和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但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季节性冻土区,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严重,成为制约节水工程的瓶颈。针对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冻胀破坏,本文利用不同太阳辐射模型,得到混凝土衬砌渠道的边界条件,对衬砌渠道冻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理论,对纬度、海拔、风速、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渠道边坡坡度五因素进行渠道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分析;对玻璃钢衬砌渠道在北方季节性冻土区防渗防冻胀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分析了聚苯乙烯保温板防冻胀的机理,不同地区合理的保温板厚度,得到了不同厚度保温板防冻胀效果的规律,给出了确定不同地区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厚度的方法。全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运用ASHRAE太阳辐射模型计算渠道表面的太阳辐射,克服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观测值难以获得的缺点,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太阳辐射强度,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的渠道冻胀分析,具有地区通用性的优点。而且可以在理论上直接分析,不需要在渠道修建好以后通过实地监测温度场来分析冻胀,在渠道设计阶段就可以分析冻胀,为渠道抗冻胀设计提供参考。对于阴坡监测点2和阳坡监测点8,考虑热辐射的温度与实测正弦温度变化规律一致,但在数值上大于实测正弦温度,最大相差分别为3.5℃和2.7℃;两种情况下的冻胀量变化规律一致,考虑热辐射的冻胀量小于实测正弦温度加载所得的冻胀量,最大相差0.8mm和0.82mm;两种情况下的法向冻胀力变化规律一致,考虑热辐射的法向冻胀力小于实测正弦温度加载所得的法向冻胀力,最大相差0.066Mpa和0.047Mpa。两种情况下计算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是考虑太阳辐射的负温积数小于实测正弦温度,所以得到的温度场数值大于实测正弦温度的数值。(2)考虑到影响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的多种因素,运用Hottel太阳辐射模型计算太阳辐射值,利用正交分析理论,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通过极差分析、趋势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了影响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的5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敏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风速、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渠道边坡坡度、海拔、纬度。由趋势分析的结果可知:随着纬度增大,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随着海拔增大,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增大;当风速增大时,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减小;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的值随吸收率的增大而增大;阳坡边坡系数1:1时吸收的太阳辐射值最大,其次是边坡系数1:2、1:0.5。通过分析可知,混凝土的太阳辐射吸收率对混凝土衬砌渠道吸收太阳辐射有较大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混凝土衬砌渠道表面涂刷浅色涂层,并尽量使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可减小混凝土的太阳辐射吸收率,从而降低所吸收的太阳辐射值。(3)位移场数值分析表明:采用玻璃钢材料防护结构后,由于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小,且衬砌板厚度小于混凝土衬砌板,因而位移变大,但从数值上看,不影响渠道的安全运行,且通过释放变形,能改善衬砌板的受力状态。应力场数值结果表明:法向冻胀力呈上小下大规律分布,在渠底则趋于均布;切向冻胀力沿坡面呈上小下大的规律,在渠底几乎趋于零,采用玻璃钢材料防护结构后,可使其法向冻胀力减小51%~74%,切向冻胀力减小34%~46%。(4)在冻土地区使用聚苯乙烯保温板进行渠道防冻胀效果显着,可以使渠底基土温度达到正温,不发生冻结。通过有限元软件ADINA可以计算不同地区混凝土衬砌渠道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厚度,渠底基土温度值随保温板厚度增加而升高,但温度升高速率随保温板厚度增加而减小。所以在确定保温板厚度时应该通过计算得到在经济技术上最佳的厚度值。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资料,渠道渠基土性质,地下水条件等,可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混凝土衬砌渠道及其基土的温度场分布,合理的聚苯乙烯保温板厚度,对利用经验公式或规范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为不同地区的混凝土衬砌渠道保温抗冻胀的设计提供参考。
田佳[9](2010)在《廊涿高速公路路域立地质量评价与绿化植物选配研究》文中认为在高速公路绿化中,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绿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子。因此要解决高速公路绿化持续稳定发展这一问题,首先就要解决高速公路绿化中的水分问题,只有搞清楚高速公路土壤水分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才能够合理的选配植物与灌溉养护。基于此目的,本论文对廊涿高速公路阳坡、平地、阴坡和中央隔离带的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地温、降水、蒸散、风速与土壤水分等因子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廊涿高速公路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与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评价体系。最后,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筛选出适合廊涿高速公路立地条件的抗旱绿化植物种。本文利用气象因子、土壤水分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综合原则和廊涿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取了土壤水分、地形、硬度、有机质、最低月均温、极端低温6个因子作为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评价指标。运用指数和法确立了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公式:F= 0.222X1+0.173X2+0.222X3-0.131X4+0.253X5-0.064X6并最终实现了对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的评价,其结果符合实际。结果表明,廊涿高速公路适宜绿化的立地是平地与中央隔离带其次为阴坡与阳坡。最后,本文在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华北北部地区高速公路常用绿化植物,选择了8种植物进行廊涿高速公路抗旱植物的选择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土壤水分胁迫下的叶水势、叶绿素荧光比、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研究结果与大田试验对每一株苗木的成活、生长状况的测量记录,得到以下研究成果:在干旱条件下8种植物的成活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 ssp.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桧柏Sabina chinensis (L.)Ant.>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月季Rosa cultivars Floribunda>紫叶小檗Berberis thumbergii f. atropurpurea Rehd.(玫瑰Rosa rugosa)。根据抗旱试验结果可以组合出几种适合廊涿高速公路绿化的植物种,如果选两种,则为侧柏、小叶黄杨;如果选3~4种则为侧柏、小叶黄杨、沙地柏和月季。
唐力生,杜尧东,陈新光,李春梅[10](2009)在《广东寒害过程温度动态监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利用1∶250000DEM数据和气象站气温实时观测数据,在对气象站温度数据进行分布检验并选用普通克里格进行内插的基础上,通过气温直减率、坡地太阳辐射模型以及辐射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对实际地形下,广东省2008年1月13日—2月13日寒害过程的日平均气温进行了分布式模拟。经检验,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二、任意坡向辐射日总量最热坡度的解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任意坡向辐射日总量最热坡度的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直播更新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地自然概况 |
2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不同坡向直播试验 |
2.2不同坡位直播试验 |
2.3不同坡度直播试验 |
3结果与分析 |
3.1不同坡向直播更新效果分析 |
3.2不同坡位直播更新效果分析 |
3.3不同坡度直播更新效果分析 |
4结论与讨论 |
(2)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 ——以欧亚大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数据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MODIS云量产品订正 |
3.1 MODIS云量与气象站总云量对比分析 |
3.2 MODIS云量订正 |
3.3 2016-2018年研究区总云量空间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照百分率网格化模拟 |
4.1 MODIS云量与气象站日照百分率对比分析 |
4.2 订正后MODIS云量与日照百分率对比分析 |
4.3 日照百分率网格化模拟 |
4.4 2016-2018年研究区日照百分率空间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照时数网格化模拟 |
5.1 起伏地形下可照时数分布式模型 |
5.2 日照时数网格化模拟 |
5.3 2016-2018年研究区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 |
5.4 研究区2016-2018年日照时数的时间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分区研究 |
1.2.2 逐日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 |
1.2.3 逐日直散分离模型 |
1.2.4 辐射参数空间分布 |
1.2.5 室外计算参数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2.太阳辐射基础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2.1 概述 |
2.2 太阳辐射基本介绍 |
2.2.1 太阳常数 |
2.2.2 地球与太阳的几何角度 |
2.2.3 水平面天文辐射 |
2.2.4 最大可能日照时间 |
2.3 模型拟合方法 |
2.3.1 线性回归 |
2.3.2 非线性回归 |
2.4 模型误差评价指标 |
2.5 数据来源及基本信息 |
2.5.1 气象数据来源及台站信息 |
2.5.2 DEM数据来源 |
2.6 辐射数据质量控制 |
2.6.1 辐射数据误差来源 |
2.6.2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太阳辐射分区 |
3.1 概述 |
3.2 现有我国辐射分区方法简介 |
3.2.1 基于年总辐射的分区方法 |
3.2.2 基于月平均晴空指数的分区方法 |
3.2.3 基于累年日总辐射的分区方法 |
3.2.4 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方法的提出 |
3.3 基于k-means和 SVM-GA的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方法 |
3.4 k-means聚类 |
3.5 SVM-GA分类理论 |
3.5.1 SVM |
3.5.2 遗传算法 |
3.6 两步法辐射分区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逐日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 |
4.1 概述 |
4.2 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建立 |
4.2.1 基于日照百分率的模型 |
4.2.2 基于温度的模型 |
4.3 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
4.3.1 模型估算精度分析 |
4.3.2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
4.4 总太阳辐射估算通用模型建立 |
4.5 A-P模型经验系数分析 |
4.5.1 经验系数a、b物理意义 |
4.5.2 经验系数计算和空间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逐日太阳辐射直散分离模型 |
5.1 概述 |
5.2 既有直散分离模型建立 |
5.2.1 散总比直散分离模型 |
5.2.2 散射系数直散分离模型 |
5.3 基于降雨量的直散分离新模型建立 |
5.4 直散分离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
5.4.1 模型估算精度分析 |
5.4.2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
5.5 直散分离通用模型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6.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1 概述 |
6.2 辐射参数空间分布计算方法 |
6.3 基于DEM的局部地形遮挡因子计算 |
6.3.1 坡度、坡向计算 |
6.3.2 地形遮挡因子计算 |
6.4 考虑局部地形遮挡的辐射空间分布计算模型 |
6.4.1 直接辐射地形遮挡计算模型 |
6.4.2 散射辐射地形遮挡计算模型 |
6.5 反距离加权法 |
6.6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结果 |
6.6.1 遮挡因子计算结果 |
6.6.2 无遮挡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6.3 考虑地形遮挡下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7.太阳能利用室外计算辐射 |
7.1 概述 |
7.2 太阳辐射逐时化模型 |
7.3 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 |
7.3.1 室外计算辐射分类及使用目的 |
7.3.2 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 |
7.4 室外计算辐射结果分析 |
7.4.1 太阳辐射逐时化模型误差分析 |
7.4.2 典型城市选择 |
7.4.3 室外计算辐射取值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无辐射台站信息及分类结果 |
附表2:主要城市冬夏季设计日室外计算辐射 |
附表3:主要城市累年辐射最小月的月平均日辐射参数 |
附表4:主要城市累年平均年总辐射量参数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4)基于DEM的中国境内太阳辐射计算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太阳辐射计算模型研究进展 |
1.2.2 天文辐射计算研究进展 |
1.2.3 直接辐射计算研究进展 |
1.2.4 地学分布式计算的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概况及预处理 |
2.3 太阳天文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 |
2.3.1 坡度和坡向 |
2.3.2 地形遮蔽度 |
2.3.3 水平面日天文辐射计算模型 |
2.3.4 坡面日天文辐射计算模型 |
2.3.5 起伏地形下的日天文辐射计算模型 |
2.4 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 |
2.5 地统计学理论 |
2.5.1 变异系数 |
2.5.2 半变异函数 |
2.5.3 半变异函数参数 |
2.5.4 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 |
2.5.5 模型拟合评价及类型确定 |
2.6 MATLAB并行计算框架 |
2.6.1 MATLAB集群架构 |
2.6.2 并行方式的选择 |
2.7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太阳天文辐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3.1 DEM尺度效应对天文辐射的影响分析 |
3.1.1 DEM尺度对地形描述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 |
3.1.2 DEM分辨率对天文辐射的影响规律 |
3.2 天文辐射的可靠性分析 |
3.3 可照时间时空分布规律 |
3.3.1 月可照时间空间分布 |
3.3.2 四季可照时间空间分布 |
3.3.3 年可照时间空间分布 |
3.3.4 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规律 |
3.4 太阳天文辐射时空分布规律 |
3.4.1 月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
3.4.2 四季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
3.4.3 年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
3.4.4 地形因子对天文辐射的影响规律 |
3.4.5 地貌类型对天文辐射的影响分析 |
3.4.6 天文辐射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直接辐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4.1 DEM尺度效应对直接辐射的影响分析 |
4.2 太阳水平面直接辐射的精度验证 |
4.3 直接透射率的时空分布规律 |
4.3.1 月直接透射率空间分布 |
4.3.2 年直接透射率空间分布 |
4.4 太阳直接辐射时空分布规律 |
4.4.1 月直接辐射空间分布 |
4.4.2 年直接辐射空间分布 |
4.4.3 地形因子对直接辐射的影响规律 |
4.4.4 地貌类型对直接辐射的影响分析 |
4.4.5 直接辐射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历史与现状概述 |
2 最佳倾角计算方法 |
2.1 最佳倾角的计算 |
2.2 斜面辐射量的计算 |
2.3 水平面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
2.4 最佳倾角的实验验证 |
3 光伏电站设计软件中的最佳倾角计算 |
1) RETscreen |
2) PVSystem |
3) 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辐射计算软件 |
4 结论与讨论 |
(6)传统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气候设计历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际上对小气候的研究综述 |
1.4.2 我国对小气候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颐和园的营建及其园林构景 |
2.1 相地选址 |
2.1.1 明末西山下的空间景象 |
2.1.2 建园时期的周边环境 |
2.1.3 清漪园与三山五园的构成关系 |
2.2 颐和园的园林空间及其营建 |
2.2.1 园林格局与山水构景 |
2.2.2 园林要素与园林造景 |
2.2.3 园林实体要素量化构成 |
2.3 颐和园的功能分区 |
2.4 颐和园的历史功能和历史活动 |
2.4.1 历史功能 |
2.4.2 园内历史活动 |
2.5 本章小结 |
3 北京的气候特征 |
3.1 气候与气候设计 |
3.1.1 气候与尺度 |
3.1.2 大气候、中气候和小气候 |
3.1.3 气象要素 |
3.1.4 气候设计 |
3.2 北京的气候特征 |
3.2.1 我国建筑气候区划 |
3.2.2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
3.2.3 北京的大气候特征 |
3.3 气候舒适度与理想小气候 |
3.3.1 北京各季节的气候舒适度 |
3.3.2 北京的气候舒适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颐和园园林空间与气候设计 |
4.1 颐和园的规划布局对大气候适应与利用 |
4.1.1 选址、山水格局与气候设计 |
4.1.2 功能布局与气候设计 |
4.1.3 建筑布局、朝向与气候设计 |
4.1.4 园林要素的总体布局与气候设计 |
4.2 颐和园的园林要素对小气候调节与改善 |
4.2.1 万寿山对气候要素的利用和改善 |
4.2.2 昆明湖、后溪河对园内小气候的改善 |
4.2.3 园内植被对小气候的改善 |
4.2.4 土、石对园内小气候的改善 |
4.3 园中园微气候的调节与改善 |
4.3.1 谐趣园的微气候设计 |
4.3.2 画中游的微气候设计 |
4.3.3 苏州街的微气候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颐和园气候设计的空间模式探讨 |
5.1 颐和园夏季小气候营造的空间模式 |
5.1.1 遮阳模式——减少太阳辐射 |
5.1.2 导风模式——增加自然通风 |
5.1.3 降温增湿模式——降低气温与提高空气湿度 |
5.2 颐和园冬季小气候营造的空间模式 |
5.2.1 纳阳模式——增加日照时间 |
5.2.2 挡风模式——阻挡南下寒风 |
5.2.3 保温模式——减少热量损失 |
5.2.4 增湿模式——提高空气湿度 |
5.3 颐和园小气候空间模式的时空适应性 |
5.3.1 因时制宜——适应北京四季的气候特点 |
5.3.2 因地制宜——适应寒冷地区的地域特点 |
6 总结 |
6.1 基于大气候特征的园林气候设计 |
6.1.1 适应与利用 |
6.1.2 调节与改善 |
6.2 对寒冷地区园林气候设计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图表录 |
(7)宁夏地区光热资源分布式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平面辐射研究 |
1.2.2 国内外起伏地形下的太阳辐射研究 |
1.2.3 热量资源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地理环境 |
1.3.2 气候特点 |
1.4 数据及预处理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辐射资源分布式模型 |
2.1 天文辐射模型 |
2.1.1 水平面天文辐射模型 |
2.1.2 坡面天文辐射计算模型 |
2.1.3 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模型 |
2.2 总辐射模型 |
2.2.1 水平面太阳总辐射模型 |
2.2.2 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模型 |
2.2.3 水平面太阳散射辐射模型 |
2.2.4 遥感集成日照百分率计算模型 |
2.2.5 起伏地形下太阳总辐射分布式模型 |
2.3 起伏地形下太阳直接辐射分布式模型 |
2.4 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型 |
2.4.1 各向同性模式 |
2.4.2 各向异性模式 |
2.5 开阔度分布式模型 |
2.6 地形反射辐射模型 |
2.6.1 起伏地形下反射辐射分布式模型 |
2.6.2 地表反照率模型 |
第三章 宁夏地区辐射资源分布式模拟与分析 |
3.1 水平面总辐射拟合结果与分析 |
3.2 水平面直接辐射拟合结果与分析 |
3.3 水平面散射辐射拟合结果与分析 |
3.4 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拟合结果交叉验证 |
3.5 起伏地形下直接辐射空间分布及局地分异规律 |
3.6 起伏地形下散射辐射空间分布及局地分异规律 |
3.7 起伏地形下反射辐射空间分布规律 |
3.8 起伏地形下总辐射空间分布及局地分异规律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量资源分布式模型 |
4.1 月平均气温物理经验统计模型的建立 |
4.1.1 月平均气温的组成 |
4.1.2 水平面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物理经验统计模型 |
4.2 水平面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物理经验统计模型拟合结果 |
4.3 起伏地形下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布式模型 |
第五章 宁夏地区热量资源分布式模拟与分析 |
5.1 宁夏地区起伏地形下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空间分布 |
5.1.1 宁夏地区起伏地形下平均最高气温空间分布 |
5.1.2 宁夏地区起伏地形下平均温度空间分布 |
5.1.3 宁夏地区起伏地形下平均最低温度空间分布 |
5.2 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局地规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误差分析及结果验证 |
6.1 误差分析 |
6.1.1 误差来源分析 |
6.1.2 相似像元法 |
6.2 个例年误差验证分析 |
6.3 空间维模拟性能检验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考虑太阳辐射的渠道冻胀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辐射对混凝土建筑物影响 |
1.2.2 渠道冻胀破坏研究 |
1.2.3 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ASHRAE 太阳辐射模型的渠道冻胀有限元分析 |
2.1 原型概况 |
2.2 有限元计算分析 |
2.2.1 有限元模型 |
2.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2.3 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ottel 模型的渠道吸收太阳辐射敏感性分析 |
3.1 Hottel 太阳辐射模型 |
3.2 渠道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敏感性分析 |
3.2.1 正交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
3.2.2 正交法计算 |
3.3 结果分析 |
3.3.1 极差分析 |
3.3.2 趋势分析 |
3.3.3 方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季节性冻土区玻璃钢防渗渠道抗冻胀性能初探 |
4.1 玻璃钢防渗衬砌的结构与性能 |
4.2 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热传导方程 |
4.2.3 本构方程 |
4.3 有限元模型及参数选取 |
4.3.1 有限元模型 |
4.3.2 有关参数选取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温度场分析 |
4.4.2 位移场分析 |
4.4.3 衬砌板下冻胀力分析 |
4.5 结论 |
第五章 混凝土衬砌渠道聚苯乙烯泡沫板防冻胀数值模拟 |
5.1 热传导方程 |
5.2 有限元模型 |
5.2.1 有限元模拟的基本假设 |
5.2.2 有关参数选取 |
5.2.3 温度场计算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廊涿高速公路路域立地质量评价与绿化植物选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土壤水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土壤水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2 国外土壤水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土壤水分模型研究进展 |
1.3 高速公路立地质量研究进展 |
1.4 抗旱植物选择研究进展 |
1.5 研究不足与局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固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3 社会条件 |
2.2 试验区概况 |
2.2.1 廊涿高速公路概况 |
2.2.3 试验区土壤与植被条件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理论依据 |
3.1.1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相互作用 |
3.1.2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关系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
3.1.3 高速公路立地质量评价模型建立的可行性 |
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内容 |
3.5 技术路线 |
3.6 研究方法 |
3.6.1 试验点选取 |
3.6.2 试验设计 |
3.6.3 试验区布设 |
3.6.4 观测时间及数据处理 |
4 基于CDMA1X的无线传输自动气象站系统的构建技术 |
4.1 无线传输自动气象站系统的组成 |
4.1.1 Vantage Pro2自动气象站简介 |
4.1.2 CDMA1X与VPN技术简介 |
4.2 基于CDMA1X网络的自动气象站的无线数据传输 |
4.2.1 Vantage Pr02自动气象站的安装与调试 |
4.2.2 CDMA路由器的安装与调试 |
4.2.3 远程控制计算机的调试 |
4.2.4 气象数据的接收与处理 |
4.2.5 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5 气象因子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1 太阳辐射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1.1 太阳辐射的动态变化规律 |
5.1.2 地形对太阳辐射影响的方差分析 |
5.1.3 利用总辐射求直接辐射、天空辐射与地面反射 |
5.1.4 日辐射总量与月辐射总量的计算 |
5.1.5 利用ArcGIS 9模拟太阳辐射 |
5.2 空气温湿度和地温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2.1 气温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2.2 空气湿度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2.3 地温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5.3 降水与蒸散及风速的变化规律 |
5.3.1 降水量与蒸散量 |
5.3.2 风速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小结 |
5.4.2 讨论 |
6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土壤水分模型的建立 |
6.1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地形影响规律 |
6.1.1 不同地形下的土壤水分月变化规律 |
6.1.2 不同深度下的土壤水分月变化规律 |
6.1.3 地形和深度对土壤水分影响的方差分析 |
6.2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相关模型的建立 |
6.2.1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因子分析 |
6.2.2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2.3 土壤水分与地温的关系 |
6.2.4 土壤水分与风速的关系 |
6.2.5 土壤水分与气象因子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6.3 小结与讨论 |
6.3.1 小结 |
6.3.2 讨论 |
7 廊涿高速公路立地质量评价 |
7.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7.1.1 科学性与实用性兼顾的原则 |
7.1.2 综合性与整体性相接合的原则 |
7.1.3 主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
7.1.4 可操作性原则 |
7.1.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
7.2 权重的确定方法 |
7.2.1 常见权重的确定方法 |
7.2.2 本研究中权重的确定方法 |
7.2.3 廊涿高速公路绿化立地质量适宜性评价结果 |
7.3 小结与讨论 |
7.3.1 小结 |
7.3.2 讨论 |
8 廊涿高速公路绿化植物选配与管护 |
8.1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配原则 |
8.1.1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
8.1.2 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 |
8.2 廊涿高速公路植物选择研究 |
8.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8.2.2 植物抗旱性分析 |
8.2.3 植物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8.3 高速公路绿化的管护 |
8.3.1 土壤的水肥管理 |
8.3.2 植物的病虫害管理 |
8.3.3 植物的整形和修剪 |
8.3.4 加强宣传教育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 |
8.4 小结与讨论 |
8.4.1 小结 |
8.4.2 讨论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广东寒害过程温度动态监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寒害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与分析 |
2.1 数据处理与编程 |
2.2 零海拔平面上站点气温的推算 |
2.3 实际高度平面上气温的推算 |
2.3.1 插值方法的选取 |
2.3.2 普通克里格模型参数计算和零海拔平面气温的空间插值 |
2.3.3 实际高度平面上气温的推算 |
2.4 实际地形下气温的推算 |
2.4.1 水平面日天文辐射计算 按式 (4) 计算水平面日天文辐射 (潘守文, 1994) : |
2.4.2 坡地日天文辐射计算 |
2.4.3 实际地形下的温度计算 任一点的气温Ts可用式 (12) 表示: |
3 模拟验证 |
4 结 论 |
四、任意坡向辐射日总量最热坡度的解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地形条件下油松直播更新效果研究[J]. 张程. 吉林林业科技, 2021(03)
- [2]日照时数的网格化模拟 ——以欧亚大陆为例[D]. 唐晨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D]. 周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4]基于DEM的中国境内太阳辐射计算与分布规律研究[D]. 周文臻. 福州大学, 2018(03)
- [5]光伏阵列最佳倾角计算方法的进展[J]. 成驰,陈正洪,孙朋杰. 气象科技进展, 2017(04)
- [6]传统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气候设计历史经验研究[D]. 黄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宁夏地区光热资源分布式模拟[D]. 王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 [8]考虑太阳辐射的渠道冻胀数值模拟研究[D]. 闫长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9]廊涿高速公路路域立地质量评价与绿化植物选配研究[D]. 田佳.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10]广东寒害过程温度动态监测模型[J]. 唐力生,杜尧东,陈新光,李春梅. 生态学杂志,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