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针在成人髁突骨折中的应用

克氏针在成人髁突骨折中的应用

一、成人髁状突骨折克氏针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启明[1](2019)在《中国大陆儿童骨折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儿童的骨折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构建儿童骨折的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1.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及Embase数据库。2.采用AHRQ和NO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横断面研究数据采用stata 11.0进行各指标构成比的meta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数据采用定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27篇横断面研究,按照我国大陆东、中、西部地区分组,分析儿童骨折流行特征中性别、年龄、骨折分布及病因特征的地区差异;纳入3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年代对儿童骨折流行特征的影响。1.东、中、西部地区性别特征的构成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儿童在中部地区最高,其构成比的meta分析合并值为70%[95%CI(67%,73%)],女性儿童在西部地区最高,其构成比的meta分析合并值为34%[95%CI(31%,36%)]。2.本研究所纳入的儿童年龄跨度按照我国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5组,并据此描述儿童骨折的年龄特征。婴儿期和幼儿期构成比最高在西部地区,为3%[95%CI(3%,4%)]和29%[95%CI(28%,30%)];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骨折的构成比的meta分析合并值在东部最高,分布为36%[95%CI(32%,40%)]和36%[95%CI(31%,40%)],青春期构成比最高在中部地区为37%[95%CI(32%,42%)]。3.东、中、西部地区骨折分布构成比最高均为上肢骨折,而上肢骨折在东部的构成比为大陆地区最高,达68%[95%CI(66%,70%)];下肢骨折构成比在中部最高,为30%[95%CI(28%,33%)];颅骨骨折构成比在最高在西部,为27%[95%CI(25%,28%)];躯干骨及骨盆骨折在西部最高,达4%[95%CI(3%,4%)]。上肢骨折中肱骨骨折、尺骨骨折在东部最高,为41%[95%CI(30%,52%)]和为6%[95%CI(1%,11%)];桡骨骨折构成比最高在西部,达16%[95%CI(15%,18%)];锁骨骨折、尺桡骨骨折及手部骨折在中部最高,为15%[95%CI(13%,17%)]、21%[95%CI(18%,23%)]和8%[95%CI(7%,10%)];下肢骨折中胫腓骨骨折的构成比最高在中部地区,为16%[95%CI(7%,27%)];东部地区下肢骨折中构成比最高的为股骨骨折和胫骨骨折,分别是6%[95%CI(4%,8%)]和6%[95%CI(2%,9%)];西部地区胫腓骨骨折构成比最高,达15%[95%CI(10%,21%)];股骨骨折在西部地区构成比最高,为13%[95%CI(8%,17%)];髌骨骨折的构成比在中部最高,达3%[95%CI(2%,4%)]。4.摔跌伤为东、中、西部地区构成比最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41%[95%CI(13%,63%)]、38%[95%CI(13%,63%)]和55%[95%CI(47%,63%)];车撞伤在中部构成比最高,达25%[95%CI(6%,44%)];运动伤、坠落伤、动物伤、扭伤、打伤在东部最高,跌伤、砸伤、挤压伤、火器伤在西部最高,骑车伤在东、西部构成比相同。5.年代变迁对于儿童颌面部骨折、跟骨骨折及骨盆骨折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布及病因特征没有明显影响。结论:1.儿童骨折流行特征在地区间存在相同与差异,整体上男性儿童高发,摔跌伤为高危因素,东部地区学龄前期至学龄期儿童易发生骨折,常见于肱骨骨折;中部地区青春期儿童易发骨折,常见于尺桡骨骨折;西部地区婴幼儿期儿童易发生骨折,男性高发,常见于颅骨骨折。2.不同年代间儿童颌面部骨折、跟骨骨折、骨盆骨折的流行特征可能趋于稳定。

班强[2](2019)在《不同手术时机对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功能重建的术后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对我科收治的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功能重建的术后效果分析,为临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统计自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33例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患者资料。参考国内外文献及外伤致颜面部肿胀的时间变化和纤维性骨痂形成的机制,结合患者伤后到医院就诊的时机,根据患者受伤和手术时间的间隔分组:第Ⅰ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d(48h)内的患者11例,第Ⅱ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d至14d的患者13例,第Ⅲ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d至30d的患者9例,对患者分别在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根据邱蔚六关于骨折疗效评价的标准,检查并记录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张口度、颞下颌关节区有无疼痛与创伤前是否相仿、有无感染及面瘫等,对比三组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差异,探讨治疗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的手术时机。结果:(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54,P=0.308)。(2)功能恢复情况: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344,P=0.003)。进行两两比较:第Ⅰ组与第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第Ⅱ组与第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第Ⅰ组与第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1)本研究对于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2)本研究对于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伤后2周内手术治疗的功能重建效果优于伤后15-30d的效果。(3)本研究对于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伤后2d内手术治疗效果与伤后3-14d内手术治疗效果相当。

张仕胜[3](2016)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髁状突骨折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是较常见的一类疾病,髁状突骨折主要临床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局部肿痛、咬合关系紊乱以及下颌运动障碍。髁状突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颞下颌关节病、颞下颌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对患者面型、咬合关系和咀嚼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困扰患者的身心健康。依据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所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术前准备,对临床医生产生极大的困扰。而螺旋CT三维重建较传统影像检查,能获得立体而精准的图像信息。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影像资料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显像效果的分析,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5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病例及其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影像资料,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选择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普通CT与螺旋CT三维重建片对术前诊断符合率以及二者对髁状突骨折伴移位检测符合率结果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6例研究对象中,男性42人,女性14人,年龄3至75岁,平均36.5岁。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56例患者诊断为髁状突骨折,51例伴有明显移位。而依据普通CT影像,髁状突骨折患者为55例,其中43例伴有明显移位。因此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对髁状突是否骨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表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螺旋CT三维重建与普通CT对髁状突骨折伴移位检测符合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spiral CT)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在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常规的诊治工作中,可根据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显示髁状突骨折的三维信息,提供患者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发生的精准位置,为髁状突骨折诊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依据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患者年龄及其全身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治疗方案,建议临床常规检查采用。

王凡,杨庆福[4](2016)在《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在成人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在成人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26例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应用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术后辅以适当的颌间牵引及张口训练。结果 90%以上的患者6个月内即能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开口度达35mm以上;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面瘫和关节强直。结论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能对成人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进行较好的内固定,并能提高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咬合功能的早期恢复。

李伟[5](2016)在《比较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分析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方法 100例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进行翼外肌解剖复位,B组进行游离复位,1年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A组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评价:A组治愈率为98%,B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A组的治愈率为98%,B组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患者治疗中,选择翼外肌解剖复位,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春艳,张力,鲍海宏,董志伟[6](2016)在《数字化导板和三维模型在儿童髁状突骨折重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探讨和总结数字化导板和三维模型在儿童髁状突骨折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在儿童髁状突骨折重建中应用数字化导板和三维模型,可以使骨折复位精确,显着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传统手术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龚龙岗,刘文军,李巧玉,谭聪明,范琼[7](2014)在《可吸收材料在小儿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髁状突是面部骨骼支架中相对薄弱的部分,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与成人相比小儿髁状突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所占比例较高。小儿髁状突作为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治疗不当可直接影响到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咬合功能及面部外形,甚至可能诱发颞下颌关节强直〔1〕。我科利用可塑形、生物相容性好、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26例小儿髁状突骨折患者,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刘昌奎[8](2007)在《髁状突骨折后关节形态与功能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髁状突骨折的治疗到目前为止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一部分观点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不是治疗髁突骨折的最佳选择,因其可能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保守治疗阐述的结论并不恰当,因其缺乏长期追踪,髁状突骨折移位后如未行开放复位,由于结构错乱,在几年或几十年后会出现骨关节的病理性改变。随着更多的学者对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逐渐明确了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同时随着临床治疗观念的发展,人们更加重视长期疗效观察和功能效果评价。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髁状突骨折治疗后的下颌运动范围、咬合关系、面部对称性及咬牙合力等多种方面来评价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但从髁状突骨折治疗后颞颌关节改建情况与临床症状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判断治疗方法选择正确与否,还缺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统计髁状突骨折治疗后出现的后遗症或并发症,用多排螺旋CT (MSCT)扫描改建后的TMJ,在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并测量TMJ的形态,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TMJ改建情况的量化指标,并与各种后遗症或并发症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而找出可能引起各类临床症状的相关解剖因素,特别是对髁状突骨折后引起关节强直的病例,追踪其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以期得到该类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研究中回顾调查了我院526例髁状突骨折病例的病案资料,对髁状突骨折的发生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合并伤、治疗及后遗症进行分析。发现髁状突骨折好发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交通事故伤(47.97%)为主要致伤原因;髁状突骨折60.59%发生在髁颈部;49.62%合并颏部骨折;儿童髁状突骨折69.85%采用保守治疗,高位(囊内)骨折69.52%摘除骨折断端;3.23%发生关节强直。对19852000年间收治的350例髁突骨折病例,剔除合并有其它部位骨折及陈旧性骨折的229例、失去联系或死亡的17例,随访剩余的单纯髁状突骨折病例104例,实际随访到83例,随访率80%,其中手术治疗58例、非手术治疗25例。83位患者中,31例出现开口时关节弹响,19例咀嚼时关节区疼痛对60例单侧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临床放射学检查,根据临床症状类型将病例分组,另选取3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MSCT扫描TMJ,在工作站上进行MPR和TMJ形态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分析临床症状与TMJ形态的相关性,从而找出可能引起临床症状的相关解剖因素。研究发现开口受限或关节强直组骨折侧的关节间隙(前、中、后)及髁状突内外径与另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咬合紊乱组骨折侧下颌升支高度与另两组差异显着(p<0.05);关节弹响或开口时关节疼痛组的髁状突形态(髁状突前斜面/后斜面宽度、前斜面/后斜面倾角)及髁状突在关节窝的位置(后间隙/前间隙)与另两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研究结论:髁状突骨折如治疗不当,容易出现一些后遗症或并发症,如张口受限、关节区疼痛、咬合错乱以及关节强直等;成人髁状突骨折如不作处理,并不能自行改建形成新的功能完好的关节;所有类型的髁状突骨折,治疗时都应争取达到解剖复位,不应轻易摘除骨折残端。

周洪,丁加根,陆伟[9](2005)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手术进路和固定方式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成人髁突骨折手术方法、内固定技术与临床分类的关系。方法:2 8例共3 4侧成人髁突骨折病例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对采用不同手术进路、内固定技术进行分析,根据其分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以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X线检查、咀嚼力、关节及周围肌肉弹响和疼痛等6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手术优良率为92 .8%。结论:成人髁突骨折手术前必须精确分型、正确诊断,根据分类采取不同的手术进路和内固定技术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匡威[10](2005)在《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及髁状突骨折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工业与交通迅速发展,创伤已成为“发达社会疾病”,作为现代社会危及生命与危害健康的突出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颌面创伤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已占全身创伤的34%。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是颌面部常见骨折部位之一,其临床研究意义显着,通过建立有专科特色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利于对大样本量的髁状突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 本研究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1984~2003年2969例颌面骨折住院病历资料逐一录入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程序建立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management of medical history database, MMHD);并对其中498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并评价各种治疗效果。 1、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目的:建立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MMHD)。方法: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1984~2003年间2969例颌面骨折住院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确定录入指标,建立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MMHD),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结果:成功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MMHD),经各项性能测

二、成人髁状突骨折克氏针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髁状突骨折克氏针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儿童骨折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手术时机对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功能重建的术后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一般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2.2 手术治疗方法
        2.2.1 耳屏前入路
        2.2.2 固定方式
        2.2.3 术后处理
    2.3 观察指标
    2.4 分组情况
    2.5 结果评价指标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三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情况
    3.2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3 典型病例
4 讨论
    4.1 手术时机对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4.1.1 手术时机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1.2 手术时机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4.1.3 伤后2d内与3-14d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4.2 手术治疗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的临床经验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3)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研究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5)比较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2 方法 患者在鼻腔插管进行静脉麻醉, A组患者进行翼外肌解剖复位, 结合颌下入路进行解剖复位, 并结合绕下颌角的皮肤切口, 将骨膜切开, 并沿着下颌升支外侧, 逐渐的将其分离到骨折的断面, 在骨折片进行解剖复位的过程, 借助于小型的钛板进行固定。B组进行游离复位, 通过在耳前入路形式进行游离复位, 在耳屏前的皮肤皱襞进行切口, 进行分离, 在颞下区将踝状突找出, 并取出游离, 对骨断面进行修正, 结合原位进行植入, 对咬合关系进行检查, 结合骨折片的形状, 对微型钛板和克氏针选择, 做好妥善的固定, 保证创口进行分层严密性的关闭, 并包扎敷料, 手术之后的1周内, 将伤口缝合线拆除。
2 结果
3 讨论

(6)数字化导板和三维模型在儿童髁状突骨折重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1.2 术前导板和三维模型的制备
    1.3 术前在实体模型上进行手术模拟
    1.4 手术方法
    1.5 评价方法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可吸收材料在小儿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疗效评价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8)髁状突骨折后关节形态与功能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1. 髁状突骨折的一般情况
    2. 髁状突骨折的治疗
    3. 髁状突骨折并发症
    4、对髁状突骨折的研究
        4.1 髁状突骨折后关节的改建
        4.2 对髁状突骨折后症状与形态相关性研究
    5. 髁状突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与颞颌关节的影像测量
正文
    实验一 髁状突骨折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
        1.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二 髁状突骨折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三 髁状突骨折后患者TMJ 骨性形态MSCT MPR 影像测量
        1.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四 髁状突骨折后 TMJ 功能与形态相关性研究
        1.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及髁状突骨折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一
文献回顾二
文献回顾三
第一部分 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
第二部分 髁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第三部分 髁状突骨折治疗方法的回顾性研究
第四部分 三种固定方法在髁状突骨折固定中的比较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成人髁状突骨折克氏针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儿童骨折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D]. 张启明.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2]不同手术时机对髁状突囊内矢状骨折功能重建的术后效果分析[D]. 班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9(01)
  • [3]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研究[D]. 张仕胜. 安徽医科大学, 2016(10)
  • [4]拉力螺钉联合微型钛板在成人髁突囊内骨折中的应用[J]. 王凡,杨庆福. 浙江创伤外科, 2016(01)
  • [5]比较髁状突骨折开放手术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游离复位的手术效果[J]. 李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04)
  • [6]数字化导板和三维模型在儿童髁状突骨折重建中的应用[J]. 陈春艳,张力,鲍海宏,董志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2)
  • [7]可吸收材料在小儿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J]. 龚龙岗,刘文军,李巧玉,谭聪明,范琼.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17)
  • [8]髁状突骨折后关节形态与功能相关性研究[D]. 刘昌奎. 第四军医大学, 2007(02)
  • [9]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手术进路和固定方式的回顾性研究[J]. 周洪,丁加根,陆伟.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06)
  • [10]颌面骨折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及髁状突骨折的回顾性研究[D]. 匡威. 第四军医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克氏针在成人髁突骨折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