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振兴东北重任在肩(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宗言[2](2021)在《凝心聚力向前进 追梦奋发正当时》文中提出近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圆满落下帷幕,《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工作任务令我们深感责任在肩,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令我们充满期待,而两会期间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记神圣使命,依法履行职责,共商发展大计,再次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写在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的画卷上。
宋成君,江仲[3](2020)在《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一重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实》文中研究指明接到赴一重采访的任务令我十分兴奋。在齐齐哈尔这座重工业城市,一重因其规模大、规格高,是全市当年号称"八大国营"企业中的龙头之首,所以也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然而曾几何时,一重相当沉寂,几乎无声无息,直到2016年新班子上任,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迅速好转。特别是在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重后,企业乘胜前进,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重的"国宝"雄姿又开始重回众人视野。
熊艳梅[4](2020)在《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土地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培育时代新人的因素,与时代新人的要求高度契合。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内涵丰富的苏区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教材。通过苏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既可以在新时代条件下丰富、发展苏区精神,使得苏区精神与时俱进、永放光芒;也可以更好地培育时代新人,让时代新人更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具体而言,本研究在结构上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苏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苏区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时代新人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求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关联。首先,阐述苏区精神中蕴含的培育时代新人的因素,如: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奋斗的精神、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等。其次,详细论述了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在时代新人所需品格、精神状态以及担负使命方面的高度契合。第四部分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首先,阐述苏区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其次,阐述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的作用。第五部分苏区精神在时代新人培育中作用实现的路径。此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回答苏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优化、整合苏区精神资源、强化学校教育以及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等是实现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作用的有效路径。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在总结论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武昕[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正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自信?这些都是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是对“能担当”的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肯担当”的价值观践行驱动力和意志力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是建立在对价值观高度认知、坚定信仰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四个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而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对“何为自信”“因何自信”“如何自信”“是否自信”“怎样实现自信”等问题进行追问,是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对西方价值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亟待解决的前沿命题。全文除导论、结语以外,共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前提阐释。围绕“何为自信”的问题,从基本概念、主要维度、核心标准和思想资源四个方面,着重探寻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本质规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上,从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的具体语境出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在性质维度体现为政治自信、在主体维度体现为一种集体自信、在客体维度体现为价值标准自信、在作用维度体现为动力机制。在内容结构方面,从主体、内容、发展和比较四个维度,厘清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主要内容。在核心标准上,突出价值观自信的实践指向,在认知和践行双重维度,以大学生“能担当”“肯担当”的具体表现为切入,以坚定信仰、模范践行、积极传播三个向度界定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在理论基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社会共识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作用。第二章,逻辑依据。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因何自信”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文化互动和实践指向三重维度,回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在历史依据方面,从社会心态变迁和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演绎,着重分析了社会历史现实与价值格局变迁、核心价值观凝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文化依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巩固。在实践依据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要求出发,聚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并以“知”“行”转化的动力为切入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依据。第三章,要素与机制。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过程,对其要素、机制和生成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生成性上,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大类,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基础要素;并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的四维机制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从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内化与外化的践行推动、自我与他者的价值比较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第四章,现状考察。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与否”的问题。从全球化语境、市场化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三个主要趋势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并依托当前学界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比照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认知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案例和现象级事件为抓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五种实然样态。最后,结合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成因,为解决具体问题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五章,培育策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怎样实现”的问题,从主要任务和关键点位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提升策略。指出要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以“四个引导”为契机明晰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对关键队伍、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的把握,筑牢人才价值引领的协同阵地,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樊雪峥[6](2020)在《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培育新人,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相传的使命。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进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新人培育观点,指导了党育人工作的实践,形成了其系统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了党领导的各项事业的进步。本文将从形成发展、内涵特征、途径方法、当代启示四个主要方向入手,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选题缘起、学界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分析学界已有成果,以充分说明研究的主旨,是本文之起点。第一章,对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系统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其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继承和吸收了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新人培育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其求学、革命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进一步发展时期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二章,新人之“新”——详细阐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观。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对新人之“新”进行了多维透视,规定了新人之本质特征。同时,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能够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新人形象,反映了毛泽东对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这样的新人培育思想,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等鲜明价值立场。第三章,新人之“育”——深入研究毛泽东对新人培育的探索。毛泽东为新人的培育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基本原则,规定了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榜样教育等具体方法,并将推进教育工作改革、舆论宣传引导、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为其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四章为本文落脚点,阐述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意义及价值。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呈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革命性与科学性交融、示范性与大众性协调、现实性与超越性交织的基本特点。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人培育的思想,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培育积累了智慧,同时也为当下时代新人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孙倩[7](2019)在《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判断不同社会制度下农业生产力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要看农村土地制度是否科学,规模是否适中,创新是否适时,效率是否优化。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与创新关系到该社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而东北农村在整个国家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过程加以研究,旨在为全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可靠经验。东北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东北农村历次土地制度改革均对国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东北农业生产力大发展,为全国解放奠定物质基础,其成功经验更是全国典范;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时期东北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为其他地区人民的粮食需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的东北仍然肩负国家的产粮大任,对全国的粮食供应、物价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农村客观情况的变化,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农地细碎化、主体权利缺位以及流转机制僵化不全等现实问题摆在农业生产面前。因此,全国开始了新的一轮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东北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新一轮改革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东北乡村振兴,更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继续发挥东北农业方面的优势,笔者详细梳理东北历次土地制度改革过程,分析其产生的绩效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实证分析东北及国内其他地区典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应坚持的原则与创新路径。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在厘清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土地所有权理论、权利分离理论、地租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上述理论对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三章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历程回顾。阐明了共产党成立前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党组织在东北的建立及之后党在东北实行的土地政策对东北农村土地所有制产生的影响。着重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确立农民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由此促进东北农业生产力大发展,进而扭转东北战局,加快全国解放步伐等内容。第四章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与探索时期的东北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状况的分析。梳理了这一时期东北土地产权从农民私有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过程,揭示了各阶段不同绩效,并总结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程中应当引以为戒的注意事项。第五章是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东北农村土地向集体所有、家庭经营过渡的过程及绩效进行分析。本章通过分析家庭承包制的诱致性特征、东北与小岗村实际情况的异同、东北产粮大区的重要地位等因素,得出东北地区家庭承包制确立较晚的原因,并用大量数据说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较之合作化经营体制的优势所在。第六章探讨的是东北农村在土地制度改革新阶段的经营状况及所处困境。通过对东北现有农地经营模式的实例分析,总结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东北农村土地经营现状,指出在东北农村推行“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进而陈述在“三权分置”改革进程中东北出现的诸多问题。第七章基于对国内其他地区“三权分置”改革具体案例的分析(主要涉及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农业共营制模式及家庭农场模式的具体案例),实事求是地总结各种农地经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得出东北地区“三权分置”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给出改革的创新路径选择。最后结语部分得出结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保证粮食安全、促进东北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李敏[8](2019)在《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的成长成才和共青团的工作,高校共青团作为党在学校工作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全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地位。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新任务。面对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时代任务,高校共青团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承担起育人职能,培养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文章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高校共青团育人的理论界说。主要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高校共青团育人的理论基础及特殊性。第三部分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思想。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使命,协助高校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任务。第四部分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机遇和挑战。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的需要,都为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带来了机遇。但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冲击、高校共青团的创新能力不足、高校共青团育人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这些问题都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带来了挑战。第五部分是针对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面临的挑战,论述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主要路径。主要从坚持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初心不变、加强思想引领作用、强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和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保障功能五个方面来论述。
李文扬[9](2019)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时十四年坚持抗战,凝聚成的一种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它的内涵宽广,包含了艰苦奋斗精神、不畏牺牲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等丰富内容,是中国抗战精神的精髓,在中国革命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它仍然为我们振兴东北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注重培养和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吉林省作为东北抗联精神的发源地,拥有着丰厚的教育史料,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特色资源,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到其教育体系之中,那么这既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性工作,同时对吉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这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具体指示。本文既阐明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同时也对具体方法做了深入研究,从健全的保障机制、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融入路径。力图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步伐,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又能为吉林省文化强省、经济兴省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张桂琴[10](2018)在《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文化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6月28日,中共辽宁省委正式发布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提出,是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悠远民族精神的地域阐释,是引领和感召我们奋力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磅礴力量。这十六字表达语是对爱国主义和地域文化的高度总结和高度凝练,是对辽宁人民建设家乡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高度概括,是对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性的时代解读,是辽宁人民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上对于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美好期待和殷切期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涵养,饱含着辽宁人民渴盼重振雄风、再展英姿的时代精神。
二、振兴东北重任在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兴东北重任在肩(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凝心聚力向前进 追梦奋发正当时(论文提纲范文)
体现新担当积蓄新力量作出新贡献 |
发展新产业催生新动能构建新格局 |
发展新科技促进新发展跑出新速度 |
贯彻新理念推出新举措激发新活力 |
挖掘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发展新农业 |
·两会链接· |
(3)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一重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的铃声,而是我心中的梦想!” |
二、从“变”到“活” |
三、“你们是有功之臣” |
四、“刀客”桂玉松说,我们走了,这个第一谁干哪? |
五、“有尊严地去生活” |
六、浴火重生 |
七、科技创新奖背后的故事 |
八、“长子”的红色基因 |
九、凝神铸魂,强筋壮骨 |
十、咱们工人有力量 |
十一、百花开满枝头 |
十二、而今迈步从头越 |
(4)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现状 |
4.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时代新人的“三维认知” |
1.1.1从素质构成维度把握时代新人内涵 |
1.1.2 从精神状态维度把握时代新人内涵 |
1.1.3 从使命作用维度把握时代新人内涵 |
1.2 苏区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
1.2.1 苏区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
1.2.2 苏区精神的特殊历史地位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1.3.2 毛泽东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 |
1.3.3 邓小平“四有新人”理论 |
1.3.4 习近平有关时代新人的理论 |
第2章 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关联 |
2.1 苏区精神中培育时代新人的因素 |
2.1.1 坚定的理想信念 |
2.1.2 艰苦奋斗的精神 |
2.1.3 争创一流的创新精神 |
2.1.4 优秀的精神品质 |
2.2 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的内在契合性 |
2.2.1 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所需品格的契合 |
2.2.2 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精神状态的契合 |
2.2.3 苏区精神与时代新人担负使命的契合 |
第3章 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
3.1 苏区精神对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
3.1.1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利于实现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 |
3.1.3 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3.2 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 |
3.2.1 苏区精神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
3.2.2 苏区精神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
3.2.3 苏区精神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良好的道德品质 |
第4章 苏区精神在时代新人培育中作用实现的路径 |
4.1 优化、整合苏区精神资源 |
4.1.1 建立苏区精神资源库 |
4.1.2 充分挖掘周边的革命精神 |
4.1.3 设立苏区精神的校本课程 |
4.2 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
4.2.1 思政课课堂中融入苏区精神的教育内容 |
4.2.2 校园文化营造苏区精神的氛围 |
4.2.3 创新苏区精神的社会实践 |
4.3 创新苏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方法 |
4.3.1 理论教育方法与实践教育方法相结合 |
4.3.2 典型教育方法与感染教育方法相结合 |
4.3.3 传统教育方法与非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一)全球化时代“去中国化”形势的严峻挑战 |
(二)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 |
(三)“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规定 |
二、研究综述 |
(一)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兴起与论题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四、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前提阐释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本概念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概念解析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内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主要维度 |
(一)价值观实践主体的自信 |
(二)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自信 |
(三)价值观生命力的自信 |
(四)价值观优越性的自信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准 |
(一)坚定信仰 |
(二)模范践行 |
(三)积极传播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 |
(三)人类社会共识性价值的吸收借鉴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逻辑依据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逻辑 |
(一)历史反思:价值观自信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历史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内容的生成建构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逻辑 |
(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比较中催生价值观自信 |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传承中巩固价值观自信 |
(三)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在多维表达中回应价值观自信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逻辑 |
(一)应实践要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二)为实践助力:为价值观实践的“知”“行”转化提供动力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要素 |
(一)认知要素 |
(二)认同要素 |
(三)实践要素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作用机制 |
(一)认知机制 |
(二)动机机制 |
(三)情感机制 |
(四)选择机制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 |
(一)在“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中发端 |
(二)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中提升 |
(三)在“内化”与“外化”的践行实践中完善 |
(四)在“自我”与“他者”的多维比较中积淀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考察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开放性 |
(二)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精神世界的务实性 |
(三)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变革性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调研设计与实施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数据分析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然样态 |
(一)客观理性的自信 |
(二)虚假盲目的“自信” |
(三)精致利己的“自信” |
(四)媚外卑恭的不自信 |
(五)转而“他信”的根本不信 |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价值观本质认知的不彻底 |
(二)价值观实践表现的反差性 |
(三)价值观主体精神状态的矛盾 |
(四)价值观实现责任感的弱化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策略 |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任务 |
(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定位自我 |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彰显精神风貌 |
(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担新人重任 |
(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激发奋斗热情 |
二、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点位 |
(一)以“关键少数”为抓手促进全员协同 |
(二)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促进全过程贯通 |
(三)以“重点领域”为阵地促进全方位渗透 |
(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路径”促进价值观全球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 |
0.1.1 时代背景 |
0.1.2 理论意义 |
0.1.3 实践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研究梳理 |
0.2.2 简要评价 |
0.3 研究方法和重难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1.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1.1.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1.1.2 继承中华文化有关思想之精华 |
1.1.3 吸收并超越近代以来的国民性改造思潮 |
1.2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实践基础 |
1.2.1 得益于毛泽东早年的学习和实践经历 |
1.2.2 脱胎于毛泽东对国内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
1.2.3 反映了毛泽东在应对世界之变局时的从容坚定 |
1.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
1.3.1 萌芽期——在新民思想的影响下 |
1.3.2 形成期——求知识与劳力之接近 |
1.3.3 发展期——发展苏维埃的文化教育 |
1.3.4 成熟期——战争中造就革命的先锋 |
1.3.5 进一步发展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探索与挫折 |
第二章 新人之“新”:毛泽东心中的新人 |
2.1 毛泽东对新人之“新”的多维透视 |
2.2 毛泽东关于新人“规格”的丰富思考 |
2.2.1 新人的基本形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
2.2.2 新人的理想模式——“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
2.2.3 新人的基本特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2.2.4 新人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
2.3 毛泽东新人观贯穿的鲜明价值取向 |
2.3.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2.3.2 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
2.3.3 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 |
第三章 新人之“育”:毛泽东关于新人培育的探索 |
3.1 关于新人培育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
3.1.2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 |
3.1.3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
3.1.4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 关于新人培育的具体方法 |
3.2.1 采用启发式教育 |
3.2.2 注重因材施教 |
3.2.3 坚持教学相长 |
3.2.4 发挥榜样作用 |
3.3 关于新人培育的实现路径 |
3.3.1 不断推进教育工作的改革 |
3.3.2 发挥宣传工作的引导作用 |
3.3.3 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 |
第四章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特点与价值 |
4.1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
4.1.1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1.2 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 |
4.1.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交融 |
4.1.4 示范性与大众性的协调 |
4.1.5 现实性与超越性的交织 |
4.2 毛泽东新人思想的历史意义 |
4.2.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新人培育的思想 |
4.2.2 促进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
4.2.3 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积累了智慧 |
4.3 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4.3.1 启示着当下“培养什么人”的理论架构 |
4.3.2 警示着我们把握“为谁培养人”的原则与方向 |
4.3.3 为“怎么培养人”提供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制度 |
2.1.2 土地所有制度 |
2.2 马克思主义土地制度理论 |
2.2.1 土地产权理论 |
2.2.2 土地权利分离理论 |
2.2.3 地租理论 |
2.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1 建国前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土地政策 |
2.3.3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政策 |
第3章 东北农村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阶段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期东北农村土地私有制的初步变化 |
3.1.1 东北农村土地私有制的多元化表现 |
3.1.2 党组织在东北的建立 |
3.1.3 党的土地政策在东北农村的初步实践 |
3.2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3.2.1 土地制度改革的开端 |
3.2.2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
3.2.3 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稳定与发展 |
3.3 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绩效 |
3.3.1 农民积极参军参战 |
3.3.2 农村生产力大发展,为全国解放做出巨大物质贡献 |
3.3.3 为其他地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
3.3.4 为东北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奠定基础 |
第4章 东北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 |
4.1 合作化模式在东北的推广与发展 |
4.1.1 建立在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互助组 |
4.1.2 建立在农民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初级社 |
4.1.3 建立在集体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高级社 |
4.2 东北地区合作化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
4.2.1 互助组化解生产资料不足 |
4.2.2 初级社有助扩大农业再生产 |
4.2.3 高级社的双重效应 |
4.3 人民公社化时期的东北农村土地制度 |
4.3.1 东北农村人民公社化进程 |
4.3.2 东北农村人民公社的产权特征 |
4.3.3 人民公社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东北农村确立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阶段 |
5.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特点分析 |
5.2 东北家庭承包责任制发展较晚的原因分析 |
5.2.1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诱致性 |
5.2.2 小岗村较早改革的原因分析 |
5.2.3 统一经营时期东北农村与小岗的比较 |
5.2.4 “包产到户”与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考 |
5.3 东北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的绩效 |
5.3.1 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得以确认 |
5.3.2 农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5.3.3 多种经营领域全面发展 |
第6章 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阶段 |
6.1 家庭承包模式经营现状 |
6.1.1 典型案例——吉林省伊通县三家村 |
6.1.2 传统家庭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 |
6.2 从东北现状看“三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6.2.1 “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意义 |
6.2.2 “三权分置”改革的实践意义 |
6.3 东北“三权分置”改革典型案例分析 |
6.3.1 合作社模式——黑龙江克山仁发合作社 |
6.3.2 家庭农场模式——吉林省延边州吉旺家庭农场 |
6.4 从东北现状看“三权分置”改革实施困境 |
6.4.1 农地确权带来的相关问题 |
6.4.2 农地流转市场体制、机制不健全 |
6.4.3 农地流转政策、制度供给不足 |
6.4.4 农民群众改革意识不强 |
6.4.5 农地过度“非农化”与预期相悖 |
6.4.6 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绝对竞争力 |
第7章 东北农村“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创新 |
7.1 其他地区“三权分置”实践模式辨析 |
7.1.1 土地股份合作制模式——广东南海例 |
7.1.2 农业共营制模式——四川崇州例 |
7.1.3 家庭农场模式——上海松江例 |
7.2 新时代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7.2.1 坚守政策底线 |
7.2.2 尊重农民意愿 |
7.2.3 发挥东北特色 |
7.3 东北地区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
7.3.1 明晰“三权”权能 |
7.3.2 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
7.3.3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保证权能实现 |
7.3.4 发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7.3.5 加大农民文化素质培训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理论界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共青团 |
2.1.3 高校共青团育人 |
2.2 高校共青团育人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
2.2.2 党建带团建理论 |
2.3 高校共青团育人的特殊性 |
2.3.1 政治性是育人工作的灵魂 |
2.3.2 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 |
2.3.3 服从和服务于党 |
3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思想 |
3.1 高校共青团育人使命的历史梳理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
3.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突击队 |
3.1.3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 |
3.1.4 新时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3.2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新任务 |
3.2.1 培育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
3.2.2 培育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
3.2.3 培育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4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机遇和挑战 |
4.1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机遇 |
4.1.1 党和国家对共青团工作的高度重视 |
4.1.2 党和国家对青年的高度重视 |
4.1.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
4.2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面临的挑战 |
4.2.1 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冲击 |
4.2.2 高校共青团育人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
4.2.3 高校共青团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 |
5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的主要路径 |
5.1 坚持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初心不变 |
5.1.1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
5.1.2 坚持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不动摇 |
5.2 加强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思想引领作用 |
5.2.1 以政治学习为核心夯实对团员的教育内容 |
5.2.2 以“中国梦”为重点创新对团员的教育内容 |
5.3 强化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 |
5.3.1 扩大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
5.3.2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
5.4 提高高校共青团育人的工作创新能力 |
5.4.1 建立“互联网+共青团”育人方式 |
5.4.2 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
5.5 强化高校共青团的育人保障功能 |
5.5.1 加强高校党建带团建机制 |
5.5.2 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东北抗联精神及当代价值 |
2.1 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涵 |
2.1.1 首倡义举为标志 |
2.1.2 爱国情怀为核心 |
2.1.3 坚定信念为指引 |
2.1.4 勇者不屈为精髓 |
2.1.5 敢于实践为根本 |
2.2 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作用 |
2.2.1 鼓舞了华夏儿女的抗日士气 |
2.2.2 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
2.2.3 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
2.3 东北抗联精神的当代价值 |
2.3.1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
2.3.2 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本质要求 |
2.3.3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宝贵财富 |
第3章 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况 |
3.1 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
3.1.1 现有工作稳步推进 |
3.1.2 特色活动力求创新 |
3.2 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短板 |
3.2.1 地方红色资源优势利用不足 |
3.2.2 改革创新工作有待深入推进 |
第4章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意义 |
4.1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4.1.1 推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念的必然要求 |
4.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本质要求 |
4.1.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的必要方法 |
4.2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4.2.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4.2.2 有利于推进吉林强省建设的发展 |
4.2.3 有利于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第5章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5.1 突出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 |
5.1.1 提升育人群体的感召力 |
5.1.2 激发学人群体的向心力 |
5.2 打造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 |
5.2.1 拓展特色鲜明的知识渠道 |
5.2.2 构建实践育人的行动体系 |
5.3 健全培养保障机制 |
5.3.1 探求完备的教学方法 |
5.3.2 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10)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长子情怀 |
二、忠诚担当 |
三、创新实干 |
四、奋斗自强 |
四、振兴东北重任在肩(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凝心聚力向前进 追梦奋发正当时[J]. 宗言. 新长征, 2021(03)
- [3]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一重深化改革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纪实[J]. 宋成君,江仲. 北方文学, 2020(16)
- [4]苏区精神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研究[D]. 熊艳梅. 南昌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D]. 武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毛泽东新人培育思想研究[D]. 樊雪峥. 武汉大学, 2020(04)
- [7]中国东北农村土地制度演进及发展研究[D]. 孙倩. 吉林大学, 2019(10)
- [8]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研究[D]. 李敏.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9]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李文扬. 吉林财经大学, 2019(03)
- [10]新时代辽宁精神的文化内涵[J]. 张桂琴. 大连干部学刊,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