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访“肖像外交大使”袁熙坤(论文文献综述)
苏枫[1](2020)在《“猴哥”袁熙坤:出世与入世》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位艺术家,必然有"出世"的时刻,才有举世无双的作品;但袁熙坤又是中国艺术家中"入世"相当深刻的代表。采访袁熙坤用了两炷香的时间。他语速极快,南方口音明显,记忆力惊人,对于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侃侃而谈,信手拈来,还常常会说出"甩锅"这样的网络词语。1944年出生于昆明,属猴,所以"性子有点急,不能等"。身高、体重保持50年不变——1米
吴富贵,解秀清[2](2020)在《袁熙坤和金台艺术馆》文中提出北京市朝阳区的东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她叫"朝阳公园"。园内绿树成荫、风景秀丽的水碓湖畔,一座整体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名为金台艺术馆的西洋建筑物引人注目。为什么是金台艺术馆金台艺术馆由跌宕错落的金顶构成,呈五台山状,外形典雅,五座金字塔式,象征着金、木、水、
史友宽,王果团,郝珍珠[3](2019)在《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的"5W模式"、系统论为支撑,通过实地参与和调查国内外世界奥林匹克日成功传播经验和方法,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武术传播的经验和教训,构建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研究认为,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分为内层(核心层)和外层(保障层)。内层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阐释、传播效果和传播反馈7个方面。外层包括:官方组织、产业状况、武术符号、明星效应和传播监督5个方面。此模式的构建旨在解决武术的非整体性、以部分传播整体、又以整体诠释部分以及无定期向大众传播的难题。
齐洪洲[4](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周新月[5](2017)在《灵犀入画雕大器 实猴意趣写人生——访全国政协常委、着名艺术家袁熙坤》文中研究表明袁熙坤,1944年8月出生于昆明,祖籍贵州。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联合国首任"环保艺术大师"、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俄罗斯美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出版动物画册和相关技法着作多部,应邀为152位国际政要名人写生创作水墨肖像画,并获签名首肯;北京"申奥"前夕,获49位被绘者支
陈博[6](2016)在《袁熙坤》文中研究表明袁熙坤,1944年8月出生于昆明,祖籍贵州,中国着名画家、雕塑家,环保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环保主题雕塑《女娲补天》被联合国选为补天行动的象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其为"环保艺术大师"的称号。创作的雕塑作品《北极熊的眼泪》被放置在联合国环境署内罗毕总部。他应邀写生创作了152位国际政要名人的水墨肖像画,得到被绘者的签名首肯,被冠以"肖像外交大使"的荣誉称号。他是因雕塑获得总统最高荣誉勋章等国际奖项最多的中国
王智美,袁熙坤[7](2016)在《一笔水墨万马空 袁熙坤和他的水墨写意马》文中研究说明袁熙坤因"袁氏东方油画的创始人"、老虎的"宫廷画师"、"肖像外交大使"、中国雕塑界魁首等头衔为人们所熟知,但他的中国水墨马画,则是近几年在画界异军突起。新华社原驻法国记者杨起先生在北京街头看到了袁熙坤所画的水墨马之后,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给袁熙坤:"看到街上公益广告栏内您画的马,非常兴奋,欣赏不已。我对自己说:‘中国水墨画的印象主义破土而出了。’"
陆杨[8](2015)在《金台艺术馆 袁熙坤 中国“肖像外交大使”》文中研究说明"古人临死之前把所有的银子都装入到做工精美的陶匣中,准备带到天国去享用。然而,不肖子孙却将这个传世之宝倒卖到了国外的古董市场中去。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与其自私地占有这些艺术品、收藏品,还不如尽自己所能多为公益事业做贡献,把自己的艺术品和收藏品看作是祖国和人民的,只有这样的观念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袁熙坤
余熙[9](2011)在《卡斯特罗主席欣喜接过我画的水彩肖像》文中研究表明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是众所周知的威权人物。他们的行踪通常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这使得他们与社会公众之间隔有天然藩篱。普通大众对他们的了解,常常只能来自对电视、报刊和网络的远远一瞥;而他们从骨子里透出的神秘感与威严感,以及政治家招牌性的矜持与微笑,才是留给社会公众的唯一印象。
田呢[10](2006)在《袁熙坤:我的雕塑是有体温的》文中研究说明时隔几年后的今天,再次拿出哥伦比亚工艺作品展的绿色宣传册时,我仍清晰记得当时的激动和兴奋。那次展览的展品有400多件,以家具、装饰、器皿为主,全面介绍了哥伦比亚的风貌与民俗。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金台艺术馆。没想到今天坐在我面前的,就是这座艺术殿堂的“看门人”——袁熙?
二、访“肖像外交大使”袁熙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访“肖像外交大使”袁熙坤(论文提纲范文)
(2)袁熙坤和金台艺术馆(论文提纲范文)
为什么是金台艺术馆 |
袁熙坤艺术作品的国际影响 |
让上千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国 |
(3)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 言 |
1 世界太极拳日基本传播模式构造的理论来源 |
1.1 “武术传播模式”的概念 |
1.2 拉斯韦尔“5W模式” |
1.3 系统论 |
1.4 世界奥林匹克日基本传播模式 |
2 世界太极拳日基本传播模式构造 |
2.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 |
2.1.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内层。 |
2.1.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的主体-外层。 |
2.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 |
2.2.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内层。 |
2.2.1.1 武术科技园区。 |
2.2.1.2 武术技术园区。 |
2.2.1.3 武术文化园区。 |
2.2.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内容-外层。 |
2.3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 |
2.3.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内层。 |
2.3.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途径-外层。 |
2.4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 |
2.4.1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内层。 |
2.4.2 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对象-外层。 |
2.5 世界太极拳日效果与反馈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4)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舶来与肇始 |
二、通信机构多样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单一 |
二、印制借法西方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九宫图式 |
二、象征设计手法 |
三、直、曲装饰风格 |
四、清邮“图像无人”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扬弃与推进 |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人员多样 |
二、印制工艺精良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文字加盖 |
二、构图形式 |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
四、西藏特色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分隔与交融 |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队伍广大 |
二、印制工艺朴质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构图形式 |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继与开创 |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稳定 |
二、印制工艺精致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铭记与志号 |
二、幅面种类增多 |
三、构图形式多样 |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
五、初探民族风格 |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低迂与激昂 |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萎缩 |
二、印制精益求精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志号变化频繁 |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
小结 |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溯源与逐流 |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扩展 |
二、印制工艺精美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题材丰富 |
二、品种增多 |
三、新的构图形式 |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
第一节 历史语境 |
一、承载与传播 |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
第二节 技艺场景 |
一、设计群体多元 |
二、印制工艺精湛 |
第三节 设计风貌 |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
三、票型种类多样 |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灵犀入画雕大器 实猴意趣写人生——访全国政协常委、着名艺术家袁熙坤(论文提纲范文)
环保艺术人生 |
肖像外交大使 |
用雕塑凝固奥运精神 |
留住与重塑坚守与传承 |
(8)金台艺术馆 袁熙坤 中国“肖像外交大使”(论文提纲范文)
交不出算数作业的艺术家 |
肖像外交大使 |
独树一帜的“毛笔哥” |
Tips |
四、访“肖像外交大使”袁熙坤(论文参考文献)
- [1]“猴哥”袁熙坤:出世与入世[J]. 苏枫. 小康, 2020(18)
- [2]袁熙坤和金台艺术馆[J]. 吴富贵,解秀清. 国际人才交流, 2020(04)
- [3]世界太极拳日传播基本模式的构建研究[J]. 史友宽,王果团,郝珍珠. 浙江体育科学, 2019(02)
- [4]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灵犀入画雕大器 实猴意趣写人生——访全国政协常委、着名艺术家袁熙坤[J]. 周新月. 商业文化, 2017(11)
- [6]袁熙坤[J]. 陈博. 世界环境, 2016(06)
- [7]一笔水墨万马空 袁熙坤和他的水墨写意马[J]. 王智美,袁熙坤. 中国周刊, 2016(08)
- [8]金台艺术馆 袁熙坤 中国“肖像外交大使”[J]. 陆杨. 时尚北京, 2015(01)
- [9]卡斯特罗主席欣喜接过我画的水彩肖像[J]. 余熙. 武汉文史资料, 2011(01)
- [10]袁熙坤:我的雕塑是有体温的[N]. 田呢. 光明日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