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急性白血病骨髓退变细胞观察

98例急性白血病骨髓退变细胞观察

一、急性白血病98例骨髓中退化细胞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南苗苗[1](202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制备及生姜挥发油抑癌作用的初步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CD5+的B淋巴细胞在各免疫器官中进行恶性克隆增殖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到目前为止,该病仍然是一种无法彻底根治的疑难病症。生姜挥发油是一种能够通过蒸馏得到的、具有挥发性的油状液体。研究报道,生姜挥发油具有镇痛、抗菌、抗肿瘤等作用。为了探索生姜挥发油对CLL的作用,以ICR品系、WT小鼠为实验对象,首先通过给小鼠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制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制备CLL小鼠模型。其次,利用含生姜挥发油的培养基培养CLL细胞系MEC-1,旨在细胞水平上测试生姜挥发油对CLL的作用。最后将生姜挥发油通过灌胃的方式饲喂于CLL小鼠,进一步试验生姜挥发油对CLL小鼠个体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生姜挥发油是否能够抑制CLL疾病进展,分别在细胞水平及个体水平对生姜挥发油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的验证。1.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制备本研究分别以40mg/kg注射10天,100mg/kg注射3天、5天,150mg/kg注射4天,以及200mg/kg注射24h的方式将CTX注射到WT小鼠腹腔中,检测小鼠体重及免疫细胞数量,结合脾脏,胸腺,骨髓HE染色结果,确定CTX注射最佳剂量为150mg/kg注射4天。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制备在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基础上,通过灌胃的方式连续3天给小鼠服用7,12-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lbenzoanthracene,7,12-DMBA),以及将1×107个MEC-1细胞分别通过腹腔及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期间每十天记录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及B淋巴细胞数量,最终处死小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利用两种方法制备的小鼠模型小鼠体重均减轻;肝脏及脾脏均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及B淋巴细胞数量均不同程度增多;小鼠外周血中检测到CD19+CD5+B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细胞出现增殖;经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确定小鼠骨髓细胞Bcl-2表达量增加,Caspase3,Bax表达量减少。利用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MEC-1细胞浸润小鼠血液,肝脏,脾脏,胸腺,肺,淋巴,及骨髓中。因此,本研究说明,制备的小鼠模型均能表现CLL基本特征。对比两种建模方法,化学物质诱导法制备的CLL小鼠模型效果更好。3.生姜挥发油抑癌作用的初步探究利用0.0125%、0.025%、0.01%、0.05%、0.1%的生姜挥发油分别培养MEC-1细胞24h、48h、72h、96h。通过CCK8检测发现,细胞的增殖活性在24h后开始下降,并且MEC-1细胞在0.025%的生姜挥发油下的增殖活性最低;通过Annexin V-FITC/PI检测能够看到,利用0.025%的生姜挥发油培养MEC-1细胞48h、72h、96h,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分别为23.655±0.465%(P<0.001),30.620±0.510%(P<0.001),32.815±0.335%(P<0.001);q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025%的生姜挥发油培养细胞48h后,细胞Bcl-2表达量显着减少,Caspase3,Bax表达量显着增加。说明生姜挥发油能够有效抑制MEC-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将生姜挥发油以50mg/kg/只通过灌胃的方式饲喂于CLL小鼠。经生姜挥发油治疗30天,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减少,但是与未治疗组小鼠相比,差异性不显着;q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骨髓细胞Bcl-2表达量减少,Caspase3,Bax表达量增加,但是与未治疗组小鼠相比,差异性同样不显着。说明在个体水平上生姜挥发油并没有明显减缓小鼠CLL症状。本研究确定CTX注射剂量为150mg/kg注射4天能够显着降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给小鼠服用7,12-DMBA及移植MEC-1细胞均能使小鼠表现CLL特征。本研究还确定生姜挥发油能够显着抑制MEC-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但是给CLL小鼠服用生姜挥发油,并没有显着减缓小鼠CLL症状。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生姜挥发油有一定的抑癌作用,具有潜在药用价值。

苏湛[2](2020)在《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RARA融合基因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急性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最深入,也是疗效最显着的一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该病的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阐明也是最透彻的。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断裂重排,与其它基因结合产生X-RARA(X代表一系列伙伴基因)融合基因是APL最重要的驱动基因突变。最常见的重现性染色体异常是15和17号染色体易位,即t(15;17)(q22;q12-23),约占所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的95%-98%。这种易位的结果是PML和RARa基因的断裂重组,产生PML-RARa融合基因。作为特异性针对此融合基因的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出现使得该病的预后出现了逆转性的改变。然而,有少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甚至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却未检测到RARA融合基因。这类白血病也被称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ike leukemia,APLL)。其分类也不确定,有作者将其归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FAB分类法)。多年来,APLL的分子生物学异常一直未明确。维甲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包括 RARA、RARB 和 RARG 三种亚型。这三种亚型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其序列和功能高度相似。维甲酸X受体(retinoic X receptors,RXRs)是另一个核受体超家族的子家族,其也高度保守,序列与RARs有类似性。而且RXRs与RARs发挥功能密切相关,研究者曾猜测RARB及RARG在RARA融合基因阴性的APLL中或许扮演重要角色。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通量检测技术方兴未艾,成为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研究工具,许多疾病基因异常得以发现。近数年来,部分APLL的驱动基因突变陆续出现报道,重现性RARB和RARG融合基因均在APLL中探寻到,既往研究者的猜想得到验证。然而,亦有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患者并不存在RARs家族成员的融合基因。以上说明了 APLL基因组异常的异质性,也提示各研究者对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RARs成员异常的关注。由于APLL相对发病率较低以及新研究技术的出现,APLL的分子病理学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特别是RARs及RXRs。目的:检测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探寻mRNA水平的异常。探寻包括RARs、RXRs家族成员在内的新基因突变,融合基因及转录本,以阐明该类疾病的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选择4例无RARA基因重排的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RNA并建cDNA库;进行二代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和PCR,Sanger测序,以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下载TCGA数据库的AML数据,比对分析实验标本的转录组表达谱特征。结果:各病例中均检测到新的融合基因,但均未发现有RARs或RXRs成员的融合基因。1例病例中检测到RX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A、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1例病例中检测到RARB基因新的转录本。与TCGA-LAML数据库的比对显示,病例组表达谱特征不同于经典M3或非M3组,显示有其独特性。结论:在RARA重排阴性早幼粒细胞分化的急性白血病中,发现新的融合基因;发现RARA、RARB和RXRA基因的新转录本。该类病例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特征。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是-?类具有争议的白血病,其表现为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这类白血病宄竟是原发性急性白血病,还是以急粒变起病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直至近年来,有研宂发现此类疾病可能存在不同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的分子生物学异常,2016年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遂将其列为单独分类。然而目前研宄证据仍不充分,因此WHO仅将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作为暂定类型。不同于实体肿瘤,软组织肿块或骨质破坏在白血病中极为罕见。此二类现象散见于文献报道,通常为单发肿物或骨骼破坏,且单独出现。目前己报道的Ph+AML病例均未有此二种现象。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一例表现为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其同时存在多处软组织肿物及多发骨骼破坏,此种现象尚为首次报道。其化疗反应亦较差,生存期短,显示出不良预后。=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PET/CT已成为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最有效手段。在血液肿瘤领域,PET/CT主要应用于淋巴瘤的诊疗,而较少应用于白血病检查。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报道的病例以PET/CT为显影手段,充分发挥其检测优势。目的:本研究展示了一例伴有多发肿物及溶骨损害的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并探讨了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这一可能的疾病实体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髓变的鉴别要点。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1例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宄对象;抽取骨髓,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核型分析;应用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mRNA表达;Sanger测序明确BCR-ABL融合苺因碱基序列。18F-FDG PET/CT显像明确全身肿瘤浸润情况。结果:1.病史追溯,该患者为急性发病过程,预后不良。2.核型分析显示存在Ph染色体。RT-PCR及Sanger测序分析确定BCR-ABL融合基因存在,且无突变。3.18F-FDG PET/CT显示全身骨髓、肝、脾均有高代谢;并有多处骨骼破坏及软组织肿物。结论:1.Ph+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一定的临床独特性,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需要更深入的研宄进一步来明确。2.首次报道了急性白血病存在多发肿物和骨骼破坏的病例。

范腾[3](2020)在《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文中指出临床研究表明,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安全、临床有效。为进一步完善复方青黄散临床疗效、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本研究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对复方青黄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利用MDS转基因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和作用机制探讨。研究一 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复方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1年半的6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患者使用复方青黄散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相关因素。患者一般资料描述采用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61例MDS患者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后:16例获得血液学改善(16/61,26.2%),40例获得血液学稳定(40/61,65.6%),5例治疗无效(5/61,8.2%),血液学进步率为91.8%。(2)61例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85.59±26.6g/L)较治疗前(79.23±21.28g/L)显着升高(p=0.016)。(3)61例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1.14±0.63×109/L)较治疗前(1.01±0.53×109/L)升高,无显着差异(p=0.12)。(4)61 例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43.67±37.79 × 109/L)较治疗前(44.35±38.23×109/L)无显着改变(p=0.93)。(5)61 例患者在治疗后 3 月(260ml)、6月(180ml)以及1年半(80ml)的输血量较治疗前(350ml)显着减少(p=0.0004)。(6)年龄小于60岁,染色体核型预后好和中等及IPSS-R低危和中危患者复方青黄散治疗后疗效较好。(7)61例患者使用复方青黄散后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复方青黄散治疗MDS患者的血液学进步率为91.8%,复方青黄散对红系改善较为明显。研究二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目的:为了解复方青黄散药效学,本研究建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基因小鼠模型并进行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M11PTD/WT/Runx1Δ/Δ和TPM+移植小鼠的转基因MDS模型小鼠。M11PTD/WT/Runx1Δ/Δ和TPM+小鼠发病后,将其骨髓移植到受体鼠体内(B6J和B6J*129),TPM+移植小鼠给予多西环素食物诱导发病,M11PTD/WT/Runx1Δ/Δ移植小鼠则等待发病。移植后监测小鼠移植物嵌合度。小鼠发病后将16只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方青黄散或PBS灌胃治疗,每周5次,连续4周。复方青黄散给药小鼠药物剂量为4.2mg/kg/天,PBS组给予100ul/天。评价给药前、后小鼠血常规的变化,记录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1)M11PTD/WT/Runx1Δ/Δ和TPM+移植小鼠移植1月后移植物嵌合度检测:M11PTD/WT/Runx1Δ/Δ移植小鼠CD45.2+细胞群所占百分比为76.19±3.21%,TPM+移植小鼠中,GFP+细胞群所占百分比为74.59±7.22%。(2)复方青黄散和PBS治疗组小鼠治疗前血常规基线。PBS组和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的基线一致(p=0.32,0.19,0.55)。(3)复方青黄散和PBS组小鼠治疗后血常规变化。①治疗后第8,15,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红蛋白较PBS组小鼠血红蛋白显着升高(p=0.009,0.026,0.015);②治疗后第8,15,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红细胞较PBS组红细胞显着升高(p=0.005,0.012,0.004);③治疗后第21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血小板较PBS组小鼠显着升高(p=0.029)。(4)复方青黄散组和PBS组小鼠生存时间:PBS对照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47.5天;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记录至128天,仍未得到中位生存时间,复方青黄散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时间较PBS组显着延长(p=0.04)。结论:复方青黄散可改善MDS模型小鼠贫血、血小板减少,延长其生存时间。研究三 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为了解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MDS小鼠和正常小鼠及MDS患者和正常人的细胞进行体内、外作用机制和分子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采用CCK-8法分析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和人的细胞以及MDS小鼠和人的细胞的细胞活力的作用;(2)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DS小鼠复方青黄散和PBS干预后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红细胞前体细胞分化;(3)采用克隆形成簇、红细胞爆发集落形成簇和红细胞集落形成簇分析,对MDS小鼠骨髓和正常小鼠骨髓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复方青黄散对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4)采用免疫蛋白电泳和定量PCR,探讨复方青黄散对MDS克隆和正常克隆的分子学作用机制。结果:(1)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细胞、MDS患者细胞、正常小鼠和人脐带血细胞无细胞活力抑制作用,可促进MDS-L细胞分化。(2)MDS小鼠给予复方青黄散治疗后,红细胞前体细胞群Ⅰ、Ⅱ较PBS组显着增加(p=0.014,p=0.031),成熟红细胞群Ⅳ较PBS组显着减少(p=0.039);复方青黄散组正常造血干细胞群较PBS组显着增加(p=0.006),复方青黄散组小鼠脾脏较PBS组显着减小(p=0.032)。(3)体外TPM+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TPM+、TPM-小鼠骨髓细胞和正常小鼠骨髓的BFU-E和CFU-E培养结果显示:复方青黄散组BFU-E和CFU-E的克隆计数和细胞数均较PBS组增加(p<0.05)。(4)正常小鼠给予复方青黄散治疗后,小鼠的LSK,MPP2,MPP3,MPP4及Pre-CFU-E、Pro-E+CFU-E细胞群均较PBS组增加(p<0.05),两组小鼠的脾脏重量和血常规改变无差异(p>0.05)。(5)复方青黄散可下调M11PTD/WT/Runx1Δ/Δ细胞HIF1A蛋白及下游Binp3,Binp31,Ldha,Hk2,Ddit4基因表达,上调M11PTD/WT/Runx1Δ/Δ细胞P53、MDM2、VHL蛋白的表达。(6)复方青黄散可上调正常细胞GATA1、GATA2、GATA3蛋白表达。结论:复方青黄散通过促进MDS克隆和正常细胞的红系分化而改善贫血。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下调MDS克隆HIF1A表达,发挥抑制MDS克隆作用,使MDS克隆向正常红系分化;上调正常细胞的GATA1、GATA2、GATA3,促进正常细胞的红细胞系分化。

罗筱衍[4](2020)在《7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点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基因突变谱特点以及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在初诊MD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恶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发育、无效造血,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血细胞减少、克隆性染色体异常以及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的倾向。MDS的发生、发展是体细胞多步遗传过程的结果,在此过程中,驱动基因使体细胞产生突变并致使酪氨酸激酶通路异常激活,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发育异常,过度增殖并由此形成的克隆是骨髓异常克隆造血的开端。MDS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较大,对于MDS的诊治难点为:1.MDS及其它类型血细胞减少及克隆性造血的早期鉴别诊断;2.MDS亚型的精确划分,疾病的动态监测;3.对于MDS治疗后的效果评估、疾病复发的早期监测。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遗传学等技术及学科的发展已为MDS精准分型及治疗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尽管对于MDS的诊断、分型及预后判断已取得较大突破,但由于MDS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在MDS的发生、发展中对恶性细胞的克隆演化及其生物学行为的掌握仍不尽如人意,在MDS亚型划分、个体化精准治疗、预测疾病的预后及早期复发等方面仍感不足。近年来伴随着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技术的发展,不断揭示了 MDS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改变的特点,为进一步深入了解MDS克隆演化、发育异常及高异质性等疾病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目前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已逐渐成为疾病疗效、预后判断的特异性标识,未来分子生物学标志作为规范化治疗的参数之一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已证实一些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标识与MDS的分型、预后有关联,但对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分型、临床靶向治疗及复发检测仍缺少大量的临床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7例MDS初诊患者,并收集患者初诊时的一般临床特征(包括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等),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患者基因突变,分析其分子遗传学特点与临床分期、预后积分及患者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77例患者中,71例患者(92.2%)存在基因突变,突变频次前五名分别为U2AF1(26.0%)、AXSL1(23.4%)、TET2(19.5%)、DNMT3A(28.2%)、TP53 与 SF3B1(16.9%);按突变基因功能分类,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突变比例最高(34.03%)、其次为RNA剪切组(12.77%);22名(28.6%)患者存在3个及以上基因功能组的改变,这些患者疾病亚型更倾向于原始细胞增多型(MDS-EB1+MDS-EB2)(P=0.0057);突变数量≥2的患者IPSS-R分期更易偏向高危及极高危组(IPSS-R>4.5分)(P=0.0386)。结论:MDS基因突变数量及其功能数的改变与疾病的临床特征相关联,影响疾病的预后评分及亚型划分。本研究发现基因突变数量≥2的患者偏向较差的疾病亚型(原始细胞增多型);基因突变功能组改变数量≥3的患者具有较高的IPSS-R评分(>4.5分)。临床上应警惕具有该类特征患者快速进展的可能性,同时建议应将分子生物学作为评估疾病分型及预后的依据之一,从而对MDS进行个体化管理和治疗。

宋晓颖[5](2020)在《红细胞参数及血清学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红细胞相关参数、血清学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中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开滦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0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入院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组(MA组)患者30例、缺铁性贫血组(IDA组)患者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组)患者30例,以及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组)为对照组。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2008年)将MDS分为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RARS)组、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组、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1(RAEB-1)组及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2(RAEB-2)组。按照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将 MDS 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1组、中危-2组和高危组。比较MDS组及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情况,探讨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水平在MDS诊断中的意义,以及血清学指标铁蛋白(SF)、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和乳酸脱氢酶(LDH)、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在MDS患者诊治中的意义。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对符合正态独立方差齐的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运用方差分析进行三组及以上差异性比较。对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用(百分比)[n(%)]进行描述,运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利用LSD法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检验水准α=0.05,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IDA 组 MCV(75.16±10.85fl)及 MCH(75.16±10.85pg)水平最低,MDS 组MCV、MCH(100.42±16.90fl,32.89±4.52pg)、AA 组 MCV、MCH(108.41±16.48fl,35.57±5.08pg)、MA 组 MCV、MCH(121.26±10.34fl,41.61±4.65pg)组水平依次增高。IDA 组 RDW-CV 和 RDW-SD(19.44±4.09%,50.68±9.16fl),AA 组 RDW-CV 和RDW-SD(15.85±2.37%,58.14±11.06fl),MDS 组 RDW-CV 和 RDW-SD(17.46±3.80%,60.64±13.13fl)、MA 组RDW-CV 和RDW-SD(19.17±4.87%,74.41±14.68f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依次递增。MCV、MCH及RDW在MDS组及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鉴别MDS同MA、IDA及AA患者有重要意义。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分级,中危-1组Hb(67.73±26.21g/L)、中危-2组Hb(80.50±20.11g/L)均低于低危组Hb(99.57±29.0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 MCV(94.86±13.56fl)及 MCH(31.14±5.15pg)均明显低于中危-1组(106.61±13.51fl,34.36±4.37pg)、中危-2 组(95.56±11.11fl,31.88±3.72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Hb(63.60±26.26g/L)水平最低,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WHO(2008版)分型,各组间红细胞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DS 组 SF(730.97±630.15ng/ml)、FA(36.60±11.76nmol/L)、VitB12(443.21±348.02pmol/L)和LDH(356.03±150.69U/L)、α-HBDH(239.58±149.13U/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F(132.74±90.45ng/ml)、FA(28.83±26.32nmol/L)、VitB12(357.49±126.97pmol/L)、LDH(182.69±32.00U/L)、α-HBDH(145.41±26.42U/L)水平,依据 IPSS 预后分级,MDS低危组、中危-1组、中危-2组以及高危组,四组间的SF、FA、VitB12、LDH和α-HBDH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WHO(2008版)分型,RAEB-2 组SF(744.48±301.03ng/ml)与RA、RAS组 SF(404.76±246.30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在各组中呈依次递增趋势;VitB12、LDH及α-HBDH 在含原始细胞增多的 RAEB-1 组(467.63±90.95 pmol/L,265.00±63.92U/L,221.75±34.73U/L)、RAEB-2 组(401.82±80.14pmol/L,288.80±76.46U/L,255.00±35.17U/L)中水平较不含原始细胞的 RA、RARS(325.72±50.75pmol/L,246.00±46.25U/L,205.75±44.01U/L)组及 RCMD(371.98±60.32pmol/L,228.71±33.27U/L,210.00±49.44 U/L)组显着增高。结论1红细胞参数中的Hb、MCV、MCH以及RDW可反映MDS中红系形态变化、骨髓中异常造血及贫血的情况,MDS中MCV、MCH以及RDW升高程度显着高于正常组,并且同MA组、AA组、IDA组患者有显着差异,为MDS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2红细胞参数对MDS分型无意义;红细胞参数中的Hb、MCV和MCH对初诊MDS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3 MDS患者血清SF、FA、VitB12和LDH、α-HBDH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呈高水平表达,并且在原始细胞较多的RAEB-1组及RAEB-2组中显着升高,联合检测有助于对MDS患者的判断,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但对MDS患者预后评估无临床意义,综上考虑可能与回顾性分析中收集样本数量不足以及MDS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影响统计指标有关。图3幅;表10个;参105篇。

黄朋[6](2020)在《从单细胞转录水平解析人终末红细胞的成熟与分化过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研究人终末期红细胞随着分化的进行,基因表达的连续变化趋势;根据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对其进行归类、分群;分析调控终末期红细胞分化与成熟的调控基因。研究方法:收集3例正常人骨髓,骨髓先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获得单核细胞悬液,再应用免疫吸附磁珠法分选出CD235a+细胞,即终末期红细胞,然后由10×genomics系统捕获单个细胞样本并构建测序文库,最后在illumina X ten平台上测序。测序数据经标准化,用CellRanger对细胞进行分群,通过各细胞群间表达的差异基因分析,筛选出各细胞群的特征性表达基因集。应用SuperCT机器学习的方法,根据已报导终末期红细胞基因表达数据,识别出每个细胞所处的分化时期。用Monocle重建细胞分化轨迹,并分析基因在整个分化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特征。采用CellRouter方法识别出调控红系终末分化的调控基因,并挑选AKAP8L、TERF2IP和RF10三个在不同分化时期发挥作用的转录因子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测序数据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后,三例骨髓样本总共识别出8,668个有效细胞,约1.3×104个基因。CellRanger根据各细胞的基因表达特征,将细胞分成7个细胞群,除了7号细胞群,其它六个细胞群呈弧形连续的分布。将各个细胞群的细胞与SuperCT识别出的ProE、BasoE、PolyE和OrthoE细胞进行比对,发现68.7%的细胞处于OrthoE时期,只有1.3%细胞是ProE和5.0%细胞是BasoE。结合7个细胞群,我们发现(1)ProE、BasoE因细胞数较少且识别不出他们之后的差异性表达基因,故本研究不对其作过多分析;(2)PolyE细胞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分别命名为transit-PolyE、early-PolyE和late-PolyE;(3)OrthoE细胞也被进一步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分化时期:early-OrthoE和late-OrthoE。此外,我们发现,随着红细胞的分化成熟,表达基因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珠蛋白基因表达的总量占比在不断增加。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mRNA水平上,几乎每个脐带血细胞内可同时高表达γ-和β-珠蛋白基因,而骨髓细胞内只高表达β-珠蛋白基因。用Monocle重建分化轨迹之后,随着终末红细胞分化轨迹的进行,我们根据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不同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早期高表达,而后迅速表达下调的基因;第二类是在早期高表达并持续高表达到PolyE期才下调表达的基因;第三类是先升高表达,随后下调表达的基因。通过CellRouter分析,我们挖掘出了 253个参与调控终末期红细胞分化的调控因子,其中正调控因子(108个)和负调控因子(145个)。通过CD34+细胞体外红系诱导分化体系,分别在细胞中敲降AKAP8L、TERF2IP和RNF10基因,结果表明敲降后它们在不同的时期抑制红细胞的分化与成熟。结论:1.在传统终末期红细胞分期的基础上将PolyE细分为三个时期,将OrthoE细胞细分为两个时期,并阐明其基因表达特征及相关生物学功能。2.胎儿红细胞内可以同时大量表达γ-和β-珠蛋白基因mRNA。3.阐述了随着分化的进行,人体内(in vivo)终末期红细胞基因的连续表达谱。4.挖掘出在不同的时间点调节人终末红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及其调控网络。

赵潇溟[7](20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患者免疫功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免疫重建的速度、各组分间的平衡关系,尤其Th1、Th2、Th17、Treg等T淋巴细胞亚群,对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移植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恶性肿瘤的复发与否尤为重要,是免疫重建中人们关注的重点。既往关于免疫重建的研究多关注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因子在外周血中的变化,而对骨髓中免疫组分的变化关注不多。骨髓作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其中多种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和介导的信号通路组成“免疫微环境”。各亚群的分化、增殖有相互抑制、相互促进的复杂关系,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平衡。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及其与GVHD的关系,并与外周血免疫重建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选择51例因恶性血液病在本院行allo-HSCT患者及7例健康供者为研究对象,取骨髓血及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移植患者分别在移植前、移植后+15天、+30天、+60天、+90天、+180天进行标本采集。结果1、Allo-HSCT后骨髓中T亚群变化:+180天内各观察点,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显着低于对照组((6.7±1.5)%~(10.1±1.6)%),导致CD4+/CD8+细胞比值倒置并显着低于对照组((0.299±0.07)~(0.796±0.128))。Th1细胞比例在移植后+15天达最高水平((9.0±0.6)%),且在+180天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0.4)%~(9.0±0.6)%);Th2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似,导致Th1/Th2细胞比值在移植后+15天升至最高水平,且在移植后+90天内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215±0.225~3.928±0.299),移植后+180天降至正常水平。Th17细胞比例在移植后+180天内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5±0.2)%~(6.2±0.7)%),Treg细胞比例在移植前至移植后各节点较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导致Th17/Treg细胞比值在移植后迅速上升,且在+90天内均显着高于对照组(2.147±0.264~2.518±0.343),在移植后+180天降至正常水平。2、Allo-HSCT后外周血中T亚群变化:移植后+180天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11.8±1.7)%~(13.5±2.3)%)显着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13.1±2.5)%~(42.7±3.1)%)显着高于对照组,这导致CD4+/CD8+细胞比值显着降低(0.342±0.06~0.441±0.083)。另,Th1细胞比例显着升高((3.5±0.3)%~(7.2±0.5)),而Th2细胞比例无显着变化,导致Th1/Th2细胞比值移植后显着升高(1.960±0.153~3.816±0.267),但可在移植后+180天恢复正常。由于Th17细胞比例显着升高,但Treg细胞比例无显着变化,Th17/Treg细胞比值移植后早期显着升高,+90天恢复正常。3、Allo-HSCT后骨髓与外周血免疫重建差异:移植后各时间节点,骨髓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CD4+/CD8+细胞比值、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显着低于外周血中水平。CD4+T细胞的亚群中:在移植后+15天,骨髓中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均显着高于外周血。4、Allo-HSCT后患者按中位年龄36岁分组:两组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Th1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h1/Th2细胞比值在移植前至移植后各节点无显着差异。移植后+90天,≥36岁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显着低于<36岁组,导致Th17/Treg细胞比值均显着高于<36岁组。两组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均显着高于外周血中水平。5、Allo-HSCT后患者按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分组:两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Th1/Th2细胞比值在各节点无显着差异;移植后早期,HLA不合组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显着低于HLA相合组水平,CD8+T细胞比例显着高于HLA相合组水平,导致HLA不合组骨髓中CD4+/CD8+细胞比值(0.265±0.062)显着低于HLA相合组(0.939±0.142)。移植后+60天,HLA不合组骨髓中Th1细胞比例(8.1±1.1)%明显高于HLA相合组(5.5±0.5)%;HLA不合组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5.4±0.6)%显着高于HLA相合组(3.6±0.3)%。6、Allo-HSCT后患者按预处理中是否应予ATG分组:移植后早期,ATG组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显着低于ATG组水平;CD8+T细胞比例显着高于无ATG组,导致ATG组骨髓中CD4+/CD8+细胞比值均显着低于无ATG组。ATG组骨髓中Th1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显着高于无ATG组水平。7、Allo-HSCT后患者按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分组:两组骨髓中CD4+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CD4+/CD8+细胞比值、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在各节点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30天,CMV+组骨髓中CD8+T细胞比例(63.1±8.4)%明显高于CMV-组(46.6±3.7)%水平;移植后+15天,CMV+组骨髓中Th1细胞比例(11.9±1.2)%明显高于CMV-组(8.2±0.7)%。8、按是否发生a GVHD(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 GVHD)将所有患者分组:两组骨髓中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Th1/Th2细比值在移植前及移植后各节点无显着差异;在移植后早期,a GVHD组骨髓中Th1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比值显着高于无a GVHD组;a GVHD组CD4+/CD8+细胞比值显着低于无a GVHD组。结论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和外周血中均有CD4+T细胞比例显着下降,而CD8+T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的比例显着增高,导致CD4+/CD8+细胞比值、Th1/Th2细胞比值、Th17/Treg细胞比值显着升高。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中CD4+T细胞、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显着低于外周血中水平;移植后早期,Th1、Th17、Treg细胞比例均显着高于外周血,但变化规律与外周血大致相似;骨髓中Th17/Treg细胞比值恢复较外周血延迟。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T细胞亚群及其相互之间的比值变化与年龄、HLA相合程度、ATG的应用、有无CMV感染及a GVHD有一定的关系。且骨髓与外周血间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的重建规律及其与移植后早期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王娅萍[8](2020)在《Lnc-INSR介导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白血病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存在造血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失去正常分化成熟能力而阻滞于某一阶段,同时使得正常造血被抑制。白血病是儿童阶段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儿童的生命健康,在其各亚型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约占所有儿童白血病的75%,在15岁以下儿童的恶性肿瘤中比例接近30%。目前儿童ALL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不断完善,在精准分子诊断技术、多药联合个体化分层治疗方案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下,其5年无病生存率已超过80-90%。但是,仍然有相当部分的ALL患儿死于化疗合并症和复发。深入研究儿童ALL的发病机制,可以为发现新的生物学标志及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为儿童ALL提供新的诊断依据。免疫系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复杂的角色:一方面诸多免疫细胞直接参与了炎症过程并起到促进炎症以及癌变的功能;同时,免疫系统又会发挥免疫监视功能,清除病变的细胞。有研究表明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形成可以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调节性T细胞(regμlatory T cells,Treg)介导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在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已经被证实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研究者已经揭示非编码RNA在人类基因组中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蛋白编码RNA以及功能性非编码RNA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发现lnc RN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表观遗传、基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并且具有作为早期疾病诊断标记物的潜力。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选择3例经临床明确诊断的初发ALL患儿的骨髓样本,并纳入3例非恶性肿瘤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通过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骨髓标本中单核细胞并经过CD3磁珠捕获最终筛选获得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随后采用高通量集成芯片筛选上述6个标本中lnc RNA及m RNA差异表达,并结合相关性分析,通路富集及大样本人群验证最终锚定于具有高度差异的TCONS_00011506及表达相关性最高的INSR。为表述方便将该lnc RNA命名为lnc-INSR。随后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谱芯片结合经典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实验动物水平以及临床样本中探索lnc-INSR及INSR异常表达对于ALL免疫微环境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1、lnc-INSR可稳定表达于T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2、lnc-INSR可以促进骨髓浸润性免疫细胞亚群Treg的分化聚集。3、lnc-INSR可以降低诱导肿瘤生长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4、lnc-INSR通过直接与INSR结合,阻断INSR泛素化位点,导致INSR和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Treg的分布增加。这些结果表明,lnc-INSR可能通过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而促进免疫抑制,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该过程中纷繁复杂的信号通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同时,通过高通量检测结合现有价值研究为未来针对儿童ALL免疫靶向治疗如CAR-T等技术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新的靶点。

马平[9](2020)在《PD-L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侵袭性和高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成人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及新药的不断出现,诱导化学治疗(化疗)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可以达到70%-80%,但仍有约10%-40%的患者诱导治疗失败,并且即使诱导治疗完全缓解并接受规律巩固治疗的患者仍有高达50%的复发率。诱导治疗失败及复发患者最终演变为难治、复发白血病。目前有关AML的发生、发展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涉及到多种因素,其中细胞遗传学异常在AML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葡萄糖代谢途径是受遗传学影响的重要领域。糖酵解是肿瘤细胞主要的能量代谢过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Otto Warburg等人发现,即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肿瘤细胞可将大部分葡萄糖以糖酵解的形式转化为乳酸,这种以葡萄糖高消耗、有氧糖酵解及乳酸生成为特点的代谢方式称为“Warburg效应”。糖酵解中的一系列关键酶在实体肿瘤及急性白血病的增殖、浸润、转移及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酵解不仅为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提供能量供应,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增殖所必须的合成原料。通过抑制糖酵解可以出现肿瘤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和逆转耐药的现象,实现抗肿瘤目的。AKT/mTOR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糖酵解最为密切的调控通路之一,同时又参与了转录因子HIF-1α的表达与调控。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作为B7超家族成员常在抗原递呈细胞及肿瘤细胞表面表达,通过与其受体PD-1(programmed death 1)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过程。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及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表面都可以被检测到,PD-L1不仅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不良预后相关。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D-L1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还有研究显示肿瘤细胞表面PD-L1可直接激活细胞内AKT/mTOR信号通路导致糖酵解基因表达上调、增强糖酵解代谢。目前关于PD-L1在AML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且主要集中在PD-L1与PD-1相结合影响抗肿瘤免疫方面,缺乏PD-L1对AML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的研究。其中,PD-L1是否可以直接参与调控AML细胞的生物学行为,AML中异常表达的PD-L1是否与AML的高糖酵解表型有关等问题都未见报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首先探讨了 PD-L1在初治AML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随后探讨了 PD-L1对AML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糖酵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研究PD-L1在初治AML患者中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我们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3-2015年间住院的初治非M3的AML患者的骨髓标本。经过对患者的随访及病例资料的整理后共有90例,收集新鲜标本后立即将标本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离心提取单个核细胞,然后提取mRNA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构建稳定过表达及干扰PD-L1表达的AML细胞株,通过在体内、体外实验研究PD-L1表达量对AML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及糖酵解的影响。应用RNA-Seq技术分析PD-L1基因过表达组与对照组AML细胞株在转录组水平上基因表达变化。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PD-L1在AML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最后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D-L1 的表达变化对糖酵解相关蛋白及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影响,分析其具体作用机制。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D-L1在AML中的表达及对临床预后影响目的应用Q-PCR方法检测PD-L1在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水平,探讨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PD-L1基因与糖酵解基因及HIF-1α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利用GEPIA网站提供的公开肿瘤测序结果数据,分析PD-L1基因在AML患者与正常对照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PD-L1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PD-L1基因与糖酵解相关基因及HIF-1α基因之间的相关性。2.应用Q-PCR方法检测90例初治的AML患者和18例骨髓移植供者骨髓的单个核细胞中的PD-L1基因、糖酵解相关基因及HIF-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基因之间相关性分析。3.收集90例初治AM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诱导治疗及后续巩固治疗的疗效与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持续完全缓解组和难治复发组,分析AML患者与正常对照及持续完全缓解组与难治复发组之间PD-L1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分析AML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糖酵解相关基因和HIF-1α基因表达量的差异。4.应用卡方检验分析PD-L1的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通过在GEPIA网站中检索发现与正常对照相比PD-L1基因在AML患者中表达量增高,但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检索生存发现PD-L1表达上调的AML患者较PD-L1表达下调的患者生存时间显着降低(P=0.046)。分析PD-L1基因表达与糖酵解相关基因(PFKM、PDK1、ENO2、GLUT1)及HIF-1α基因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2.Q-PCR方法检测PD-L1、糖酵解相关基因(PFKM2、ALDOA、PGK1、PDK1、LDHA、HK2)和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显示,PD-L1在初治AML患者较正常对照表达量增高(P<0.05);在难治复发组较持续完全缓解组的表达量增高(P<0.05);糖酵解相关基因及HIF-1α在初治AML患者较正常对照表达量增高(均P<0.01);在初治AML患者中PD-L1的表达与糖酵解相关基因及HIF-1α间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均P<0.01)。3.应用卡方检验分析PD-L1基因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PD-L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一个疗程是否缓解的临床特征呈正相关。4.生存分析的结果显示PD-L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预后相关,PD-L1基因高表达的AML患者相较表达量低的患者具有较差的总体生存期(P=0.041)。通过对AML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WBC数(P=0.007)、预后分层(P=0.011)、一个疗程是否缓解(P=0.04)和PD-L1基因(P=0.02)是AML的独立预后因子。小结1.与正常对照相比,PD-L1基因的表达量在初治AML患者中显着增高,难治复发组较持续完全缓解组的表达量增高,其表达量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2.与正常对照相比,糖酵解相关基因(PFKM2、ALDOA、PGK1、PDK1、LDHA、HK2)及HIF-1α基因的表达量在初治AML患者中显着增高。3.在初治AML患者中PD-L1的表达与糖酵解相关基因及HIF-1α间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提示PD-L1可能通过HIF-1α调节AML的糖酵解过程。第二部分PD-L1在体内及体外对AML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功能实验研究PD-L1表达量的变化对AML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研究PD-L1在AM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检测PD-L1的表达量对瘤体体积及重量的影响。方法1.培养 5 株 AML 细胞:HL-60、Molm-13、K562、KG-1a 和 THP-1 细胞,应用磁珠分选技术在正常骨髓移植供者患者外周血中分离CD34+细胞作为正常对照,在细胞对数生长期提取细胞的蛋白及RNA。2.应用Q-PCR方法检测PD-L1基因在上述5株AMI细胞株及CD3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PD-L1蛋白的表达。3.应用PD-L1过表达及shRNA的干扰质粒包装慢病毒,将PD-L1过表达质粒转染到Molm-13细胞,将shRNA质粒转染到THP-1细胞,应用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表达株,最后应用荧光显微镜、Q-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对筛选后的细胞株进行检测荧光表达量、PD-L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4.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应用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周期试剂盒检测细胞周期的分布变化,观察PD-L1表达变化对AM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5.将Molm-13-vec和Molm-13-PD-L1细胞通过裸鼠皮下接种的方式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两组移植瘤的生长速率、体积及最后重量的变化。最后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变化。结果1.根据5种AML细胞株中PD-L1表达的情况,最后选出低表达PD-L1基因及蛋白的细胞株Molm-13,高表达PD-L1基因及蛋白的细胞株THP-1。2.应用Q-PCR、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稳转的细胞株显示,PD-L1 基因及蛋白在Molm-13-PD-L1 较Molm-13-vec及Molm-13-blank 中升高,在 THP1-sh1 和 THP1-sh2 较 THP1-NC 中减低。3.PD-L1过表达可使Molm-13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受抑同时增加S期细胞比例,PD-L1的减低可以导致THP-1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同时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4.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结果显示,PD-L1能显着增加AML移植瘤组织中增殖相关蛋白Ki67的表达,促进AML移植瘤的增殖。小结通过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PD-L1的表达变化可以影响AML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第三部分PD-L1对AML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将Molm-13-vec和Molm-13-PD-L1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KEGG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预测PD-L1在AML中的作用机制。检测PD-L1表达的变化对AML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并探讨PD-L1对糖酵解影响的具体信号通路。方法1.将稳转细胞株Molm-13-PD-L1和Molm-13-vec进行培养、收集和洗涤,加入适量TRIzol经干冰运输至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转录组测序。将差异基因进行KEGG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预测PD-L1在AML中作用及其机制。2.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D-L1表达的变化对糖酵解相关基因及关键蛋白的影响,应用葡萄糖及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PD-L1表达的变化对葡萄糖摄取及乳酸生成的影响,应用Seahorse实验检测PD-L1表达的变化对细胞外酸化率(ECAR)的影响。3.应用Western blot法对测序得到的富集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进行检测,然后应用AKT抑制剂、mTOR抑制剂及干扰HIF-1α的表达,检测通路关键蛋白的变化及对AML细胞糖酵解的影响。4.应用双荧光素酶表达实验验证HIF-1α对糖酵解关键基因HK2、LDHA的靶向调控。结果1.差异基因KEGG功能富集分析PD-L1可以调节AML碳水化合物的代谢;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PD-L1对AML细胞代谢的影响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2.过表达PDL-1基因可以导致AML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ALDOA、PGK1、LDHA、HK2)及糖酵解关键蛋白HK2、LDHA表达上调,干扰AML细胞PD-L1的表达可导致糖酵解相关基因(ALDOA、PGK1、LDHA、HK2)及糖酵解关键蛋白HK2、LDHA表达下调。3.过表达PDL-1基因可以导致AML细胞葡萄糖摄取增加、ECAR增高及乳酸生成增加。干扰PD-L1的表达,可以导致AML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ECAR降低及乳酸生成减少。4.在对AML细胞系进行AKT/mTOR/HIF-1α通路关键蛋白检测显示与PD-L1低表达细胞系相比,P-AKT、P-S6和HIF-1α蛋白在PD-L1高表达细胞系THP1中表达增高。与空白细胞及空质粒细胞组相比,过表达PD-L1的AML细胞中P-AKT、P-S6和HIF-1α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干扰PD-L1表达的AML细胞中P-AKT、P-S6和HIF-1α蛋白表达下降。5.在过表达PD-L1的AML细胞中应用AKT抑制剂可以导致P-AKT、P-S6、HIF-1α、HK2和LDHA蛋白的表达下降,同时导致AML细胞萄糖摄取减少、ECAR降低及乳酸生成减少。6.在过表达PD-L1的AML细胞中应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以导致P-S6、HIF-1α、HK2和LDHA蛋白的表达下降,同时导致AML细胞萄糖摄取减少、ECAR降低及乳酸生成减少。7.将过表达PD-L1的AML细胞应用si技术干扰HIF-1α基因的表达可以导致HIF-1α、HK2和LDHA蛋白的表达下降,而P-AKT、P-S6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同时导致AML细胞萄糖摄取减少、ECAR降低及乳酸生成减少。8.应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HIF-1α可以靶向调控HK2和LDHA基因。小结1.PD-L1的表达变化可以影响AML细胞的糖酵解。2.HIF-1α可以上调靶基因HK2、LDHA的转录。3.PD-L1是通过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调节糖酵解。

杨文娟[10](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二、急性白血病98例骨髓中退化细胞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白血病98例骨髓中退化细胞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制备及生姜挥发油抑癌作用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白血病概述
        1.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1.2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1.4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2.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制备
        2.1 自发模型
        2.2 诱发模型
        2.2.1 化学致癌剂诱发
        2.2.2 病毒诱发
        2.2.3 放射辐射诱发
        2.3 移植模型
        2.3.1 同源移植
        2.3.2 异种移植
        2.4 遗传修饰模型
        2.4.1 转基因模型
        2.4.2 基因敲除模型
    3.中药挥发油的功能
        3.1 中药挥发油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3.2 中药挥发油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3.3 中药挥发油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
        3.4 中药挥发油抗肿瘤机制
    4.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制备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小鼠
        2.4 实验细胞
        3 实验方法
        3.1 模型小鼠的制备
        3.1.1 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制备
        3.1.2 CLL小鼠模型的制备-化学物质诱导法
        3.1.3 CLL小鼠模型的制备-细胞移植法
        3.2 检测方法
        3.2.1 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检测
        3.2.1.1 白细胞计数
        3.2.1.2 吉姆萨染色
        3.2.1.3 流式细胞术
        3.2.2 小鼠各组织病变检测
        3.2.2.1 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3.2.2.2 骨髓石蜡切片的制备
        3.2.2.3 HE染色
        3.2.2.4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3.2.3 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鉴定
        3.2.3.1 总RNA的提取
        3.2.3.2 去基因组及RNA反转录
        3.2.3.3 qRT-PCR
        3.2.3.4 Western blot检测
        3.2.4 数据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模型小鼠的制备
        4.1.1 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制备
        4.1.1.1 小鼠体重分析
        4.1.1.2 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分析
        4.1.1.3 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变化分析
        4.1.1.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免疫细胞种类变化
        4.1.1.5 HE染色观察免疫器官中免疫细胞数量变化
        4.1.1.6 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的制备
        4.1.2 CLL小鼠模型的制备-化学物质诱导法
        4.1.2.1 小鼠体重分析
        4.1.2.2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分析
        4.1.2.3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5~+B淋巴细胞
        4.1.2.4 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鉴定
        4.1.3 CLL小鼠模型的制备-细胞移植法
        4.1.3.1 小鼠体重分析
        4.1.3.2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分析
        4.1.3.3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5~+B淋巴细胞
        4.1.3.4 小鼠各组织MEC-1 细胞浸润情况鉴定
        4.1.3.5 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鉴定
        4.1.4 化学物质诱导法及细胞移植法的对比
        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生姜挥发油抑癌作用的初步探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实验细胞
        3 实验方法
        3.1 生姜挥发油对CLL细胞的作用
        3.1.1 细胞增殖检测
        3.1.1.1 MEC-1 细胞接种密度及CCK8 检测时间确定
        3.1.1.2 MEC-1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3.1.2 细胞凋亡检测
        3.1.3 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鉴定
        3.1.3.1 qRT-PCR
        3.1.3.2 Western blot检测
        3.2 生姜挥发油对CLL小鼠的作用
        3.2.1 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检测
        3.2.2 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鉴定
        3.2.2.1 qRT-PCR
        3.2.2.2 Western Blot检测
        3.3 数据统计学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生姜挥发油对CLL细胞的作用
        4.1.1 细胞增殖检测
        4.1.1.1 MEC-1 细胞接种密度及CCK8 检测时间确定
        4.1.1.2 MEC-1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4.1.2 MEC-1 细胞形态
        4.1.3 MEC-1 细胞凋亡检测
        4.1.4 MEC-1 细胞凋亡相关因子鉴定
        4.2 生姜挥发油对CLL小鼠的作用
        4.2.1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变化分析
        4.2.2 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鉴定
        5 讨论
        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分子异常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Ⅰ
    符号说明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章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伴肿物及溶骨Ph+急性髓细胞白血病PET/CT特征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Ⅱ
    英文摘要Ⅱ
    符号说明Ⅱ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义献
综述 维甲黢受体与急性早幼粒细胞(样)白血病
    参考义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主要成绩
英文论文Ⅰ
英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复方青黄散治疗MDS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研究方案
        1.4 病例选择
        1.5 纳入和排除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疗效评价标准
        1.8 患者资料
        1.9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外周血细胞计数
        2.3 输血量改变
        2.4 不同年龄疗效比较
        2.5 不同性别疗效比较
        2.6 不同染色体核型疗效比较
        2.7 不同IPSS-R危度疗效比较
        2.8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和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MDS小鼠模型建立及复方青黄散的药效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骨髓细胞提取
        1.3 药物干预方案
        1.4 外周血细胞计数
        1.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
        1.6 动物实验伦理
        1.7 仪器和设备
        1.8 试剂
        1.9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MDS小鼠移植物嵌合度检测
        2.2 复方青黄散干预前MDS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
        2.3 复方青黄散干预后MDS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
        2.4 复方青黄散干预后MDS小鼠生存时间
        3. 讨论
    第二节 复方青黄散改善贫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细胞
        1.3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
        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
        1.5 q-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1.6 Western-bol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1.7 克隆形成蔟分析
        1.8 实验仪器及耗材
        1.9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复方青黄散对小鼠和人源细胞细胞活力的作用
        2.2 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骨髓造血的作用
        2.3 复方青黄散对MDS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2.4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造血的作用
        2.5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2.6 复方青黄散对MDS克隆的分子作用机制
        2.7 复方青黄散对正常细胞的分子作用机制
        2.8 复方青黄散中雄黄、青黛对正常小鼠骨髓红系分化的体外作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文献综述
    (一) 中医论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二) 西医诊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三) 红细胞分化成熟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

(4)7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点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C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1. 病历资料
    2. 入组标准
    3. 治疗标准
    4. 诊断参数
    5. NGS测序方法
    6. 分组
    7. 观察指标
    8. 统计学处理
    9. 伦理学声明
第三章 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
    2. 基因突变谱系概览
    3. 基因突变数量与疾病预后积分(IPSS-R)的相关性
    4. 基因突变功能组与疾病亚型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5)红细胞参数及血清学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纳入及诊断标准
        1.1.3 排除标准
        1.1.4 MDS分型
        1.1.5 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
        1.1.6 对照组纳入对象标准
        1.1.7 研究方法
        1.1.8 统计学方法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1.2 结果
        1.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1.2.2 MDS患者一般临床体征及并发症分析
        1.2.3 MDS组及对照组红细胞相关参数分析
        1.2.4 MDS各亚型血清学指标分析
    1.3 讨论
        1.3.1 MDS患者一般临床体征及并发症分析
        1.3.2 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与MDS的关系
        1.3.3 血清学指标SF、FA、VitB12、LDH及α-HBDH与MDS的关系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2.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概述
    2.2 MDS诊断标准的演变
    2.3 MDS贫血原因
        2.3.1 造血微环境异常
        2.3.2 无效造血
        2.3.3 铁过载
    2.4 MDS外周血红细胞参数
    2.5 血清学指标在MDS中的临床应用
        2.5.1 血清铁(SI)
        2.5.2 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维生素B12 (VitB12)
        2.5.3 转铁蛋白(T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
        2.5.4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
        2.5.5 乳酸脱氢酶(LDH)
    2.6 MDS的预后积分系统及治疗
        2.6.1 IPSS积分系统及IPSS-R
        2.6.2 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形的预后积分系统(WPSS)
    2.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从单细胞转录水平解析人终末红细胞的成熟与分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背景
    1.1 红细胞生成与疾病
    1.2 珠蛋白表达转换
    1.3 胎儿血红蛋白(HbF,α2γ2)与疾病
    1.4 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opoiesis,EMH)
    1.5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
第二章 研究材料
    2.1 仪器及耗材
    2.2 试剂
    2.3 主要溶液配制
    2.4 核苷酸序列合成
    2.5 软件及数据库
    2.6 研究样本
    2.7 质粒载体信息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3.2 研究方法
        3.2.1 Ficoll分离单核细胞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蛋白:
        3.2.3 共聚焦免疫荧光
        3.2.4 单细胞样本的准备
        3.2.5 单细胞捕获及测序文库构建
        3.2.6 文库测序
        3.2.7 数据分析
        3.2.8 qPCR
        3.2.9 体外CD34~+细胞红系诱导培养
        3.2.10 瑞氏-吉姆萨染色
        3.2.11 shRNA敲降病毒制备
        3.2.12 病毒感染K562、HUDEP和CD34细胞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测序样本的质量控制
        4.1.1 单细胞测序样本细胞质量检测
        4.1.2 cDNA文库质量和测序文库质量
    4.2 下机数据质量分析
        4.2.1 有效细胞数据的筛选
        4.2.2 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4.3 数据分析结果
        4.3.1 细胞聚类分群
        4.3.2 识别细胞分化时期
        4.3.3 GO富集分析
        4.3.4 细胞周期分析
        4.3.5 脐带血细胞分析
        4.3.6 终末期红细胞基因表达基本特征
        4.3.7 人终末期红细胞基因表达动态变化图谱
        4.3.8 红系相关转录因子预测
    4.4 体外CD34细胞分化验证
        4.4.1 shRNA敲降病毒的制备
        4.4.2 shRNAs的敲降效率
        4.4.3 AKAP8L,TERF2IP和RNF10敲降对红细胞增殖的影响
        4.4.4 AKAP8L敲降对红系分化的影响
        4.4.5 TERF2IP和RNF10敲降对红系分化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资料
    (二)材料与实验步骤
    (三)研究分组
    (四)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骨髓的验证
    (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及与外周血免疫重建规律比较
    (三)不同因素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影响
    (四)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的关系
三、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研究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科研工作
致谢

(8)Lnc-INSR介导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Lnc-INSR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微环境中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Lnc-INSR介导INSR及其信号通路调控机制探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调节性T细胞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PD-L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PD-L1在AML中的表达及对临床预后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应用GEPIA网站分析AML患者中PD-L1基因表达水平及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3.2 应用GEPIA网站对AML患者中PD-L1基因与糖酵解相关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
        3.3 应用GEPIA网站对AML患者中PD-L1基因与HIF-1α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
        3.4 PD-L1在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3.5 糖酵解相关基因和HIF-1α基因在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表达
        3.6 PD-L1基因与糖酵解相关基因相关性分析
        3.7 PD-L1基因与HIF-1α基因相关性分析
        3.8 PD-L1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3.9 PD-L1表达与AML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部分 PD-L1在体内及体外对AML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检测AML细胞株内PD-L1的mRNA及蛋白表达
        3.2 过表达及干扰PD-L1基因细胞株的构建
        3.3 过表达PD-L1基因Molm-13细胞株的鉴定
        3.4 干扰PD-L1基因THP1细胞株的鉴定
        3.5 免疫荧光观察过表达和干扰PD-L1在AML细胞中情况
        3.6 PD-L1对AML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PD-L1对AML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转录组测序检测PD-L1在AML细胞中的作用
        3.2 筛查CD34+细胞和AML各细胞系中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
        3.3 PD-L1的表达变化对AML细胞糖酵解相关基因的影响
        3.4 PD-L1的表达变化对AML细胞糖酵解的影响
        3.5 PD-L1的表达变化对AKT/mTOR/HIF-1α通路的影响
        3.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IF-1α对HK2、LDHA的靶向调控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代谢重编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2.3 预处理方案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2.7 主要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0 基本情况
    3.1 造血重建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3.2.1 感染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3.2.3 远期并发症
    3.3 随访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3.3.4 其他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急性白血病98例骨髓中退化细胞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制备及生姜挥发油抑癌作用的初步探究[D]. 南苗苗.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1.无RARA重排早幼粒细胞急性白血病分子异常;2.伴肿物及溶骨Ph+AML的PET/CT特征[D]. 苏湛. 山东大学, 2020(04)
  • [3]复方青黄散调控HIF1A/GATA信号通路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红系造血[D]. 范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7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点相关性研究[D]. 罗筱衍. 苏州大学, 2020(02)
  • [5]红细胞参数及血清学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D]. 宋晓颖.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从单细胞转录水平解析人终末红细胞的成熟与分化过程[D]. 黄朋.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免疫微环境重建规律研究[D]. 赵潇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8]Lnc-INSR介导的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机制研究[D]. 王娅萍.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 [9]PD-L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糖酵解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马平.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98例急性白血病骨髓退变细胞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