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英语师资培训急待改革——唐山地区英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香叶[1](2021)在《埃及高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把研究范围锁定在埃及高校汉语教学领域,把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看作一个系统,选取该系统内有代表性的五所世俗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访谈、田野体验调查等方法梳理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国别现实背景和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宏观、微观现状及特点,最后采用宏观系统分析法总结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从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埃关系、埃及教育体制等方面探究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的国别现实背景,通过相关文献的研读和整理,发现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发展拥有绝佳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为中埃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埃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文化交流和谐美好、埃及教育体制健全、汉语教学基础深厚,这些都为后续分析埃及汉语教学特点、问题和策略提供支撑。第三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调查研究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及特点。宏观方面从埃及全国范围开设中文系时间、数量和分布入手,整体把握埃及高校中文系发展现状;微观方面把观察视角深入中文系和与之相关的孔子学院,从埃及具有代表性的艾因夏姆斯大学、开罗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哈勒旺大学和埃及英国大学五所大学中文系入手,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现状、课堂教学方法、中文系教学对象、孔子学院与中文系合作模式等维度考察及呈现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第四章采用宏观系统分析的方法总结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把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看作一个系统,结合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现实背景和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从优化埃及高校汉语教学顶层设计、重视资源平台建设、解决“三教”问题、优化课程设置、设立汉语师范专业、成立教师研究协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文章结语部分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对论文研究进行总结,反思研究局限和改进方法;论文着眼于宏观层面,试图通过访谈等定性研究手段把握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的总体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但由于本人研究水平和时间有限,论文某些方面的定量研究不足,导致部分资料获取不够深入全面,虽也观察到一些问题,但对问题的分析过于简单浅薄,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对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相关问题进行更多的定量研究和深入探究。
张磊[2](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张慧[3](2020)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指出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创业教育组织在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外力推动下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数量快速增长,但组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是造成其质量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功能缺位致使组织目标模糊和零散,进一步导致组织行为低效和泛化,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与审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与价值。在异质性视阈下,探讨高职院校这个特殊场域中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问题是促进组织发展和功能优化的基本前提。基于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将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进一步分解为功能实现方式和实现机理,文章整体遵循“客观功能(是什么?)—功能实现方式(怎么样?)—功能实现机理(为什么?)—功能实现路径(如何做?)”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为了探究出更科学合理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本研究将组织功能定位于客观展现出来的实际结果,而非主观逻辑推导出来赋予组织的结果。据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典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具体运用三级编码、单案例分析和跨案例比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合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构建了“客观功能—社会实践(组织行为)—行为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实践也就是组织的行为方式,它决定和反映组织的客观功能,行为机理体现组织行为的内在规律和作用关系。因此,首先从调研的实证数据中提炼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探究与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最后,在厘清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逻辑的基础上,分析由于组织行动逻辑偏差和实践障碍导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通过对调研数据的三级编码分析得出,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呈现出“决策实施功能”、“中介融通功能”、“类型强化功能”和“文化聚散功能”四项客观功能。其中,决策实施和中介融通是显功能,即组织有意安排而产生的作用;类型强化和文化聚散是潜功能,即组织无意安排,由组织行动间接、内隐地产生的作用。创业教育组织作为高职院校推动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的专门性组织,除了设计、实施和服务于创业教育发展;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破解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壁垒,推动专创融合发展;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行动,无形中强化与凸显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的特征;同时在行动中逐渐形成浓厚的高职创业文化氛围,并成为创业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承者。实现上述四项功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主要采用“组织变革”、“融合策略选择”、“适应性联结”和“树立标志”的方式。从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到组织自身改革和具体的行为实践,再到创业教育文化孕育与认同的历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实践行动体现出从外围实践到专创融合的纵深推进过程、从局部试点到浸润体系的范围扩展、以及从具体实践到抽象升华的逻辑向度。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就是组织选择采用上述行为方式的原因,内在地体现了“资源赋能机理”、“规则调适机理”和“互动整合机理”。在内外部环境作用下,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始终处于“理性化”和“反思性监控”的过程中,组织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形成自身,并通过组织行动再生产出行动条件;再生产的过程包含着意义、规范性要素和权利的交织与互动。具体而言,其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受到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驱动与引导。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典型的外部驱动型,创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短期内广泛实践;与此同时,组织行动受到行政权利和专家权利的共同影响。其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受到合法性秩序和表意性符码的规约与调适作用。政策导向是组织行动及其自我调控的风向标;高职创业教育理念和文化是组织行动及其行动调控的助力器。其三,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动是互动整合过程中的适应性行为和特色化选择。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在“同级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系统之间”的互动整合过程中,通过组织学习、联盟合作、互利共生等提升组织的适应性,而准确定位、组织竞争、文化认同等促进组织的特色化选择。基于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内在机理,推演出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也就是说,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要想有效地发挥其功能,组织行动的驱动力应当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组织应当找到自己的适切位置,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价值,挖掘并培育组织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组织化”并非组织行动的目的,任何组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目的或需求,对于创业教育组织来说,创业教育理念逐渐融入高职教育系统的过程,正是组织功能得到全面、彻底实现的过程,组织本身则处于“去组织化”过程中。然而反观现实,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内生动力不足、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模仿趋同现象、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等问题依然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理念先行—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多元联动”的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优化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谢利霞[4](2020)在《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文中提出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期望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升学考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课外辅导机构作为一种公立学校有效的资源补充,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课外辅导机构从最初的家教、“小饭桌”,发展到现在的社会力量、个人办学、培训公司,并且不少机构实行连锁经营,不断办分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课外辅导机构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市场一直不断升温。然而课外辅导培训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尤其是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数量庞大,在发展过程中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包括教师团队管理困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招生量严重不足、与家长的沟通管理不到位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本文主要探究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及相关的解决策略。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方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基本理论概述。重点对“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机构”、“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及管理”三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核心概念进行较为详细、清晰的阐述。理论基础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国家关于培训辅导机构的相关政策;二是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理论;三是人力资本理论。第三章是关于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现存管理问题的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一是关于机构管理情况的调查,通过精心设计的关于教师的调查问卷和关于家长的调查问卷,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后,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二是对在职管理者,部分在职教师和部分在读家长的访谈调查,通过设计访谈提纲,对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进行多角度较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问题;三是对影响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其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要克服这些因素对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带来的影响,势必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第四章主要是围绕现存管理问题采取的解决策略探究。从大前提,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合理合法办学,到培训机构自身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的完善,再到对教师的团队管理,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对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把控,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法等,对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的五大方面采取合理合适的策略进行较深入地探讨,重点是针对教师团队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意义在于为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由此,本文作者通过对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其存在的管理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现存管理问题的办法,促进自身及同类小型中小学课外机构的良性发展。
马淑雯[5](2020)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基于标准的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课程标准的实施状况也备受关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走向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指明了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调整了原有的课程宗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和评价方式。“课标2017”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其落实情况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结合英语学科特点,改编与完善崔允漷及其团队研制的“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模型”,以江西省南昌、赣州、抚州、鹰潭四市的共159名高中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分析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推进“课标2017”的实施提出相应的策略。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状况发现,在11个二级维度中,实施程度最好的依次为“教材使用关注”、“教学方式”和“课程标准内容理解”,实施效果不理想的是“专业发展机会”、“课程标准感知”和“课程满意度”,高中英语教师对“课标2017”的实施程度总体呈现中等偏上。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在“课标2017”的实施上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城区教师的实施程度显着高于县城教师,省会城市的教师显着高于一般城市的教师,0-5年教龄的教师显着高于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完整任教一轮的教师显着高于未完整任教一轮的教师。通过访谈调查教师认为的影响课程标准实施的因素发现,文本课程的特征、教师及其所处的学校环境、学生的差异和家长的支持、评价与考试、教师文化皆会影响高中英语教师实施“课标2017”。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推进“课标2017”的实施提供参考。(1)要完善培养机制,加强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保持职前教师教育始终与课程标准协同发展;(2)要开发多种形式的高中英语课程资源,不仅要突破教材和高考的制约,强化与课程标准协同发展,还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3)要号召不同群体的共同努力,包括校长、课程工作者、教师、学生和家长;(4)要完善评价体系,打破“唯成绩论”的评价方式,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有机评价机制。(5)要建立教师合作文化与专业学习共同体,增进教师之间的协作及交流,提高合作效果。
刘微[6](2020)在《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英语教育的兴起是中国被迫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中的产物。从改变政治外交的被动局面到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主动诉求,英语凭借其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藉以近代新学制被正式确立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学科。本文以近代中国早期英语的传播为背景,从香港地区的英语教育着手,对近代中国本土英语学科的建立及教育发展进行全景式勾勒与历时性考察,研究内容既有对英语学科教育每个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也有对相应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梳理;既有对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整体描述,也有对个别地区、个别教学机构英语教育的深层剖析;既有以英语教育活动为对象的本体研究,也有对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互动关系的探讨;既有对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范式的归纳,也有对其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启示的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分述如下:文章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研究的相关概念与范围进行界定,通过对本选题相关的学术史进行回顾,总结了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最后交待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英语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情况。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之间的矛盾催生了近代英语通事与中国洋泾浜英语。本章通过对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梳理,论述了两者在扫除语言障碍、沟通中西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后急需开展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第二章分析了近代中国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笔者对英华书院、马礼逊学堂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教会学校进行考察,揭示其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形及特点。此外,还分析了香港地区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该地区对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产生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处于起步阶段的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笔者除了对洋务运动时期外语学堂与军事技术学堂的英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对京沪粤三地的同文馆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通过回顾这一时期教会学校关于“英语教学”问题争论的整个过程,阐述了这次争论对本土英语教育产生的重要意义。第四章论述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制度化的过程。笔者讨论了从清末到民国几次重要学制变革以及不同学制下初等、中等、高等三个不同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的情况;分别以南开中学与北京大学为个案,从历史沿革、教学师资、教材、教学管理等方面对这两所学校的英语学科教育进行微观层面分析及历史评价,揭示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水准与运行实态;最后,从经费的筹措与使用探究了英语教育与财政经济的关系。第五章分晚清时期与民国初中期两个时间段对近代中国的英语教育政策进行了历时梳理,展现其演变进程、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从教育目标、教材使用、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总结了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第六章从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入手,揭示了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由改制传统书院再到创设新式学堂的发展路径,通过学制的更迭分析不同时期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变化,并结合全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格局归纳出近代武汉地区外语学科教育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近代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包括英语教育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程,藉以重新审视当下英语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以历史关照现实。笔者期望在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语境中,科学认识英语学科的地位,挖掘英语学科教育的内涵,通过深化英语学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以英语为通用语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
张琪玲[7](2020)在《印尼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尼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华文教育在印尼中断30年,期间华校被关闭,所有公共场合不准使用汉语,造成一代华裔不会说华语,华文教育出现断层。自从1998年华文禁令解除后,印尼各个地区的华文学校开始逐渐复苏,但是复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论是发展壮大的华校还是艰难前行的华校,在时代背景下,复校后的汉语教学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所调查研究的马华三语国民学校,就是在2003年复校的华文学校,并且是南加里曼丹省、马辰市唯一一所华校。本文就是以马华三语国民学校为例,结合笔者在马华的教学实践,深入调查马华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并针对学校汉语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建议,提高马华汉语教学质量,也希望能为印度尼西亚偏远地区华校汉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现状;印尼加里曼丹、马辰市和马华三语国民学校的具体情况;马华三语国民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分析一些趋势和现象产生的原因;根据对马华学校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目前马华汉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师资老龄化严重,分配不合理,流动性大,教学管理松散,教学设备缺乏等;以及针对马华学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给出六条建议,分别是:(1)引进新一代专业汉语老师与培养本土教师相结合;(2)充分发挥外派志愿者老师的优势;(3)调整各年级汉语师资分配情况;(4)明确汉语教学任务,严格执行教师管理制度;(5)丰富课程设置,体现华文学校特色;(6)完善教学设备;最后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希望本论文对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的调查分析,能够为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进一步提高马华学校汉语教学质量,促进马华学校发展壮大。
娄缃旖(Low Shiang Yii)[8](2019)在《“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的现存问题和解决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9月提出,中国的发展同沿线国家结合,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创造共赢的良好合作环境,也给来华留学事业带来了新机遇。通过“一带一路”的推行,全球留学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国际留学生往中国流动的趋势发展明显。“一带一路”的建设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培养的重要人才资源,中国政府对来华教育事业很重视,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大量的奖学金名额,以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与开展合作办学。由于倡议的支持力度大,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陡升,2013年与2017年相比,来华学生增加了13万人次。中国正在高速前进的同时需要与各国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作为前锋的高校招生办公室要考虑如何扩大招生力度;而高校要为迎接大批入校的留学生做好准备,面对来华留学生的国别和地域跨度大,每所高校在招生、管理和教学都面临各种急待解决的难题,如:如何增加招生的力度、管理制度和人员配置、教学和教务管理工作、留学生住宿问题、留学生适应性、学习障碍等问题。论文围绕来华留学教育管理培养机制、教育教学、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适应性问题展开了论述,从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利用自身是留学生的优势,以各国留学生为研究主体,了解目前留学生教育现状和留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适应方式。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文授课质量问题、中国政府奖学金设置的限制性问题、留学生社会适应问题。通过问题的分析来思考相应的对策,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角度,凸显来华留学教育的竞争优势,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为创造更好的留学环境和拓展来华留学教育市场具有一定的意义。
谢颖[9](2019)在《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成都A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二者之间供需不完全匹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中央政府在各种重要的政策、文件中都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的培养人才的水平,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能够得到提升。本文选择成都市的一所中职学校的财经商贸类专业展开调研,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当前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思考提出一些拙见,以期为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添砖加瓦。本文研究思路如下: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马克思的劳教结合思想、福斯特的产学合作理论、施耐德的合作教育思想等为理论支撑,找到选题的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的一些模式进行研究,包括德国的双元制等,从其中发现可借鉴的经验;再以成都的一所中职学校的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结合学校的资料等,以及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发现所取得的成果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调查和资料分析中发现当前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产业及企业方面主要是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学校方面主要是课程体系、教学方面和管理工作等还需要改进;政府方面主要是政策的落实力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互通的问题。然后据此从行业及企业、学校和政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本文结论包括产业要成立相关协会,企业转变观念,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课程思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专业模块化教学,同时还要深化学校的管理改革,提高院校治理能力,落实各项工作;政府要落实政策的实施,加大立法的力度,以制度化来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
陈海晏[10](2019)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昭通市永善县是一个位于金沙江畔的小城,被江河切割后,地势支离破碎,区内海拔高低悬殊较大,因位于山区,地势险峻,交通不变,导致当地过去经济非常贫穷落后,本县区内有海拔较高的高寒少数民族地区,有低海拔的江边乡野,县城海拔较低,气候炎热。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以及大型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的修建,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思想意识转变:重视教育、重视健康、爱好运动等意识提高,以至于对优质体育资源的需求增大。尤其是乡镇中学体育资源还未达到国家配置标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为实现城乡中学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发展,资源共享,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永善县“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中学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城乡多方面差异的存在,使得城乡体育资源配置状态表现出不均衡化现象,资源共享不足,如人力资源配置数量与质量存在城区多而优、乡村不足,场地器材资源的配置、经费资源配置、信息资源配置等方面城区都处于优势状态,如今,乡镇中学体育资源配置在不断改善,但即使有改善,与城区中学比较相对匮乏是不争的事实。且在资源的共享方面推行力度小,协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其他还存在许多不足的方面,本文将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结合当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尝试分析其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并提出了永善县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发展、资源共享不足的对策措施。进而促进永善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科学化、均衡化发展。本文对于永善县城乡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资源共享不足的状况下,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永善县学校体育资源的配置现状作了调查,尝试分析并提出建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永善县中学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正常运行既需要良好的市场机制,也需要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使其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体育运动成绩、体质健康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中学英语师资培训急待改革——唐山地区英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英语师资培训急待改革——唐山地区英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埃及高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和田野体验调查法 |
1.4.3 宏观系统分析法 |
1.5 埃及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
第2章 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的现实背景 |
2.1 埃及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2.2 中埃关系 |
2.3 埃及教育体制 |
2.3.1 埃及基础教育系统 |
2.3.2 埃及高等教育系统 |
2.4 埃及汉语教学发展概况 |
2.4.1 埃及汉语教学机构 |
2.4.2 埃及孔子学院分布及影响 |
第3章 埃及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特点 |
3.1 埃及公私立大学数量及开设中文系的情况 |
3.2 中文系汉语教学状况 |
3.2.1 中文系课程设置 |
3.2.2 中文系教材使用 |
3.2.3 中文系师资现状 |
3.2.4 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
3.2.5 中文系教学对象 |
3.3 孔子学院与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发展 |
3.4 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呈现出的特点 |
3.4.1 拥有优越的外部发展条件 |
3.4.2 中文系以开罗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形成教学网络 |
3.4.3 拥有完整的本、硕、博学历汉语培养体系 |
3.4.4 已经拥有一批稳定的本土汉语师资 |
第4章 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4.1 埃及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中文系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
4.1.2 高校汉语教学缺乏统一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 |
4.1.3 中文系课程设置尚有不合理之处 |
4.1.4 中文系汉语教材使用需优化 |
4.1.5 中文系师资力量需强化 |
4.1.6 汉语教学软硬件设施急待更新 |
4.1.7 获取课题研究所需的相关中文文献缺乏 |
4.2 针对埃及高校汉语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
4.2.1 优化埃及高校汉语教学顶层设计 |
4.2.2 重视资源平台建设 |
4.2.3 有针对性解决“三教”问题 |
4.2.4 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汉语课程 |
4.2.5 设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师范专业 |
4.2.6 成立教师研究协会,创办专门刊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外力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组织迅速兴起 |
二、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组织定位不清与行动低效 |
三、异质性视阈下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缺位 |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一、创业教育 |
二、创业教育组织 |
三、功能及功能实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选择 |
一、研究目的 |
二、案例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分析框架设计与构建 |
一、经验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分析范式 |
二、结构化理论之结构二重性原理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数据收集与方法 |
三、数据分析与流程 |
第四节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 |
第一节 数据情况与编码过程 |
一、数据概述 |
二、三级编码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的客观功能阐释 |
一、决策实施功能:专人专事推动高职创业教育精细化发展 |
二、中介融通功能:打破高职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间的壁垒 |
三、类型强化功能:产教融合进程中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
四、文化聚散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各功能的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综合表征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循环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数据分析过程 |
一、单案例分析 |
二、跨案例比较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分析 |
一、组织变革:新建、转型与重构 |
二、融合策略选择:纽带牵引、另起炉灶、深度介入 |
三、适应性联结:移植与改造、淬炼与强化、嫁接与统整、转化与运用 |
四、树立标志:从“占有场域”到“质量取胜”,再到“文化认同”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方式间的关系 |
一、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对应关系 |
二、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的层次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的实现机理 |
第一节 资源赋能机理:高职场域中的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协调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配置性资源供给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权威性资源供给 |
三、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资源驱动与引导作用 |
第二节 规则调适机理: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的双重作用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合法性秩序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行为的表意符码 |
三、合法性秩序与表意符码对组织行为的双重作用 |
第三节 互动整合机理:组织同级之间及其与高职系统的作用关系 |
一、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同级组织间的互动整合 |
二、高职创业教育组织与高职系统间的互动整合 |
三、互动整合中组织的适应性行为与特色化选择 |
第四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机理的整合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 |
第一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行动逻辑 |
一、从“政府引导”向“外推内生”的协同动力机制过渡 |
二、组织在多元交互网络中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生成” |
三、从“组织化”到“去组织化”的创业教育理念融入过程 |
第二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困境分析 |
一、内生动力不足阻碍组织持续行动和功能扩展 |
二、互动整合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与模仿趋同现象 |
三、组织边界造成多元协同藩篱与组织行为异化 |
第三节 高职创业教育组织功能实现的优化路径 |
一、理念先行:强化技术创新创业为核心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
二、以点带面:加快软件建设带动高职创业教育组织有效行动 |
三、错位发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适应性提升与特色培育 |
四、多元联动:构建政校行企协同互动的生态系统与治理格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学生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课外辅导机构的存在是对基础教育的有效补充 |
二、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了课外辅导市场的增长 |
三、国家有关课外辅导机构相关政策,促使其更加规范管理 |
四、小型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和发展瓶颈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境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课外辅导 |
二、课外辅导机构 |
三、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及管理 |
第二节 理论依据与理论基础 |
一、国家相关政策 |
二、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关于昆明市M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现存管理问题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
一、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和发展瓶颈基本描述 |
二、研究设计思路 |
第二节 昆明市M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现存管理问题调查研究 |
一、昆明市M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二、教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
三、问卷调查结果 |
五、归因分析 |
第三节 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访谈研究 |
一、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职管理者访谈 |
二、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职教师访谈 |
三、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部分在读家长访谈 |
五、对在职管理者、在职教师和部分家长访谈解读 |
第四章 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
第一节 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现存问题的管理对策 |
一、完善教师管理的对策 |
二、加强家长沟通管理的对策 |
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对策 |
四、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对策 |
五、完善招生管理的对策 |
第二节 完善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的思考 |
一、按照国家政策合理合法办学 |
二、自身定位明确,实现差异化竞争 |
三、完善自身机构的管理制度 |
四、严格管理学生,加强学生安全管理 |
五、加强教师团队管理 |
六、提高教学辅导质量 |
七、面对疫情,实行线上线下结合稳住生源,提高教学质量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昆明市M机构教师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家长对课外辅导机构辅导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3:《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在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4:《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 5:《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部分在读学生家长访谈提纲》 |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价值 |
1.4.2 现实意义 |
1.5 论文的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课程实施 |
2.1.2 课程标准 |
2.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变化 |
2.2.1 课程宗旨的变化 |
2.2.2 课程目标的变化 |
2.2.3 课程结构的变化 |
2.2.4 课程内容的变化 |
2.2.5 教学途径的变化 |
2.2.6 评价方式的变化 |
2.3 课程标准实施的理论和方法 |
2.3.1 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 |
2.3.2 课程标准实施程度检测模型 |
2.4 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
2.4.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研究 |
2.4.2 不同教师群体课程实施程度研究 |
2.5 理论框架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设计的基本思路 |
3.2 研究工具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法 |
3.2.3 访谈法 |
3.3 研究对象 |
3.3.1 问卷调查对象 |
3.3.2 访谈调查对象 |
3.4 高中英语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测量工具的改编 |
3.4.1 问卷设计 |
3.4.2 试测对象 |
3.4.3 数据处理 |
3.4.4 形成正式问卷 |
3.5 访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3.5.1 访谈资料的搜集 |
3.5.2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4 高中英语教师实施“课标2017”状况总体分析 |
4.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总体实施状况 |
4.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解状况 |
4.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实践状况 |
4.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反思状况 |
5 不同教师群体实施“课标2017”状况比较分析 |
5.1 不同地域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2 不同城市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3 不同性别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4 不同教龄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5 不同学历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6 不同职称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5.7 不同任教情况的教师“课标2017”实施程度的比较分析 |
6 高中英语教师实施“课标2017”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文本课程的特征 |
6.2 教师自身及其所处的学校环境 |
6.3 学生的差异和家长的支持 |
6.4 评价与考试 |
6.5 教师文化 |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教师对教材使用关注、教学方式和课程标准内容理解的实施程度较高 |
7.1.2 教师对专业发展机会、课程标准感知、课程满意度的实施程度一般 |
7.1.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实施难点在县城 |
7.1.4 不同教师群体“课标2017”实施程度存在显着差异 |
7.1.5 “课标2017”的实施程度与教师的学历、职称、性别无关 |
7.2 推进建议 |
7.2.1 完善培养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
7.2.2 开发多种形式的高中英语课程资源 |
7.2.3 不同群体的共同努力 |
7.2.4 完善评价体系,切实转变现有评价方式 |
7.2.5 建立教师合作文化与专业学习共同体 |
7.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高中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标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20世纪上半叶的相关研究 |
(二)20世纪下半叶的相关研究 |
(三)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 |
三、相关界定 |
(一)选题研究的语言 |
(二)研究的时间跨度 |
(三)英语学科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语在华早期传播的回溯 |
一、通事:早期英语的主要操持者 |
(一)明清两朝政府机构中的通事 |
(二)不同贸易体制下的通事:从澳门通事到广东通事 |
(三)从通事到买办:条约时期核心“中介”角色的转移 |
二、洋泾浜英语的发展: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 |
(一)中国别式英语:别琴(皮钦)英语、广州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 |
(二)洋泾浜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
三、洋泾浜英语的传播 |
(一)洋泾浜英语的传播途径 |
(二)洋泾浜英语的学习读物 |
四、正规英语教育的诉求 |
(一)清政府政治外交的被动局势 |
(二)西学东渐、救国图存的外语需求 |
第二章 中国英语教育的先声:香港早期的英语教育 |
一、以教会学校为中心的英语教育 |
(一)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 |
(二)香港政府对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的政策 |
二、香港英语教育世俗化的转向 |
(一)政府对中文学校英语教育的资助 |
(二)理雅各计划:突出英语教育 |
三、香港早期英语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
(一)为内地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
(二)向内地输送外语人才 |
第三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正式起步 |
一、近代中国英语教育之滥觞——京师同文馆 |
(一)创办的社会背景 |
(二)招生、办学及历史沿革 |
(三)课程、师资与教学 |
(四)办学成效及影响 |
二、京沪粤同文三馆之比较 |
(一)招生范围与条件 |
(二)学年制度 |
(三)课程设置 |
(四)英语教学 |
(五)实践教学 |
三、“西艺”学堂的英语教学:以福州船政学堂为例 |
(一)教习与学员 |
(二)课程体系 |
(三)教学特色 |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发展:传教士关于英语教学的争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争论的全面爆发 |
(三)结果及其影响:“英语”地位的确立 |
第四章 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
一、清末英语学科教育的制度化 |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颁布 |
(二)各类学校英语教学概览 |
二、民国时期英语学科教育的调整与个案分析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的英语学科教育 |
(二)壬戌学制及之后的英语学科教育 |
(三)中学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南开中学 |
(四)高校英语学科教学个案分析——北京大学 |
三、英语学科教育经费 |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与来源 |
(二)教育经费的使用与开支 |
第五章 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政策与范式 |
一、英语学科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晚清时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民国初中期英语教育政策的分析 |
二、英语学科教育的基本范式 |
(一)教育目标 |
(二)教材使用 |
(三)教育研究 |
(四)教学评价 |
第六章 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考察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与武汉地区英语学习的萌发 |
(一)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 |
(二)传统书院改制以及英语学习的萌发 |
二、新式学堂的创设及其英语学科教育 |
(一)外语学堂——从湖北自强学堂到方言学堂 |
(二)非外语类学堂 |
三、学制的更迭与英语学科教育:从本土学校到教会学校 |
(一)不同学制下本土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发展 |
(二)教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演变 |
四、近代武汉地区英语学科教育的特点 |
(一)地方决策者的引领作用突出 |
(二)教会教育与官办教育相互渗透、各具优势 |
(三)凸显本地“自强”文化特色 |
结语: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的历史评价 |
一、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
二、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印尼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3.4 实地教学法 |
1.4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教育背景及教学条件 |
2.1 加里曼丹及马辰市简介 |
2.2 社会环境及办学历史 |
2.3 基础设施 |
2.4 教职员工与学生情况 |
2.5 汉语课程设置 |
第三章 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问卷与访谈调查 |
3.2 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3.2.2 教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3.2.3 汉语教材调查分析 |
3.2.4 学习者汉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的比较 |
第四章 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问题与对策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师资方面 |
4.1.2 教学管理方面 |
4.1.3 课程设置方面 |
4.1.4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4.2 针对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的若干建议 |
4.2.1 引进新一代专业汉语老师与培养本土教师相结合 |
4.2.2 充分发挥外派志愿者老师的优势 |
4.2.3 调整各年级汉语师资分配情况 |
4.2.4 明确汉语教学任务,严格执行教师管理制度 |
4.2.5 丰富课程设置,体现华文学校特色 |
4.2.6 完善教学设备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的现存问题和解决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 |
文中常用学术词汇 |
第二章 “一带一路”下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一带一路”与来华留学生背景和现状分析 |
一、来华留学生背景和现状的调查 |
二、来华留学生留学动机和选择趋向分析 |
第二节 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机遇 |
一、来华留学教育的机遇 |
二、积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
第三节 来华留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的问题 |
第一节 来华留学教育的管理机制问题 |
一、官方的公开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 |
二、住宿环境无法满足人性化需求 |
三、奖学金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来华留学教育的培养模式问题 |
一、学历人才培养未跟上时代需求 |
二、留学生对学科培养的适应性反馈 |
三、全英文授课项目的质量未达国际化水平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分析 |
第一节 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及跨文化适应分析 |
一、衣食住行的跨文化适应 |
二、人际交往的跨文化适应 |
第二节 来华留学生的社会融入及跨文化适应 |
一、文化距离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 |
二、留学生的来华期望和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关联性 |
三、社会支持和来华留学生的适应状况关联性 |
四、参与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程度和留学生适应状况的关联性 |
五、中国社会对留学生的态度和留学生适应的关联性 |
第三节 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留学生文化冲突现象调查及反思 |
一、文化冲突现象的调查 |
二、对跨文化冲突的反思 |
第五章 “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性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发挥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的自身优势 |
一、国家影响力和学科品牌优势 |
二、丰富的奖学金和适中的学费优势 |
三、文明古国的文化优势 |
第二节 创造良好的留学环境 |
一、高校的国际化建设 |
二、增加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 |
三、营造文化多元的氛围 |
四、培育校友文化 |
五、支持实习就业 |
第三节 拓展来华留学教育市场 |
一、组建海外招生团队 |
二、参与国际教育展,进行招生宣讲活动 |
三、借助在华的留学生组织力量宣传招生 |
四、凸显学科品牌优势,锁定招生目标 |
第四节 提升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 |
一、面向来华留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策略 |
二、面向来华留学生管理群体的工作岗位设置 |
三、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
第五节 完善留学生的教育教学体制 |
一、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
二、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 |
三、探索适合留学生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 |
四、更新课程与教学内容 |
结论 |
一、问题的总结和对策 |
二、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名单 |
附录B 来华留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C 招生办和行政管理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面临的问题 |
附录E 中国社会对来华留学生的态度和留学生适应的关联性 |
附录F 对英文授课专业课程质量的看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成都A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框架构想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产教融合 |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 |
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 |
四、财经商贸类专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教结合思想 |
二、福斯特的产学合作理论 |
三、赫尔曼·施耐德的合作教育思想 |
四、杜威的“从做中学” |
五、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
第三节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建构 |
一、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 |
二、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建构 |
第二章 成都A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关于成都A校的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样本选择 |
三、调查问卷设计 |
第二节 成都A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实施 |
二、调查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三、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成都A校的案例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A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
三、A校财经商贸类专业产教融合的成效 |
四、存在问题 |
第三章 中职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不够 |
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程度不高 |
二、企业对于学生的管理问题 |
第二节 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经验不足 |
一、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性不足 |
二、教学方案、条件有待改进 |
三、学校管理工作不完善 |
第三节 政府相关政策、平台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
一、政策落实的力度不够 |
二、政府缺乏有利政策和渠道平台的建设 |
三、我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分离 |
第四章 国内外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主要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
一、国外主要模式 |
二、国外主要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主要中职人才培养模式 |
一、国内主要模式 |
二、国内中职学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三、国内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五章 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
第一节 行业标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 |
一、行业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制度 |
二、企业要转变观念和态度 |
第二节 学校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
一、学校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
二、改进专业教学方面的工作 |
三、深化学校管理改革,落实各项工作建设 |
第三节 政府落实政策制定与实施 |
一、以具有实效性的政策来激发企业积极性 |
二、把产教融合写进法律之中 |
三、地方政府制定细则凸显区域特色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本课题选题依据 |
1.3.1 政策依据 |
1.3.2 经济发展依据 |
1.3.3 文化依据 |
1.3.4 社会现实依据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总结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实地考察法 |
2.2.5 比较分析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昭通市永善县“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城乡的经济、社会、文化情况的发展变化 |
3.1 永善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变化 |
3.2 永善县城乡社会的发展变化 |
3.3 永善县城乡文化的发展变化 |
3.4 城乡的发展变化映射出体育资源需优化配置 |
第4章 昭通市永善县城乡中学的数量、规模、结构、性质的差异 |
4.1 永善县城乡中学的数量与结构 |
4.2 永善县城乡部分中学的规模与性质 |
第5章 昭通市永善县城乡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调查研究 |
5.1 体育人力资源 |
5.1.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情况 |
5.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教师数量、性别和年龄 |
5.1.3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师专业情况 |
5.1.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非体育专业体育教师数量、性别和年龄 |
5.1.5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统计 |
5.1.6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专业体育教师学历结构现状 |
5.1.7 永善县中学体育体育教师大学学习体育专项技能情况以及对本区域中学体育教学的潜在影响 |
5.1.8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永善县中学体育体育教师科研、共享、考核、继续教育学习状况分析 |
5.1.9 体育教师工作量 |
5.1.1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城区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与非体育专业教师现状差异的原因、变化与发展 |
5.2 场地器材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5.2.1 体育场地现状 |
5.2.2 体育器材资源配置现状 |
5.3 课程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5.4 经费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5.5 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5.6 学生对体育资源配置相关情况与态度分析 |
第6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相关问题的分析 |
6.1 城乡体育经费投入不均 |
6.2 资源配置中的倾向性政策 |
6.3 体育师资队伍配置不合理 |
6.4 城乡体育场地与器材配置不均衡且欠缺 |
6.5 体育资源配置存在浪费 |
6.6 课程资源配置不合理 |
6.7 相关因素制约学生体育参与度 |
第7章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永善县学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
7.1 力行改革,推动转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科学化发展机制 |
7.2 以城带乡,有效整合和配置城乡学校体育资源 |
7.3 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反哺城市 |
7.4 大力发展经济,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比例 |
7.5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5.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
7.5.2 增加教师数量、加强科研、教研引导 |
7.5.3 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
7.6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
7.6.1 改革规定课程 |
7.6.2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
7.6.3 校外课程资源建设 |
7.6.4 校内课外资源建设 |
7.6.5 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
7.6.6 建立城乡基础课程联盟 |
7.7 强化政府监管力度与加强政策、制度科学化、合理化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下,乡镇对体育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大 |
8.1.2 经济落后、政策倾向、配置机制体制不合理等致使乡镇中学优质体育资源配置比城区中学差 |
8.1.3 乡镇中学综合体育资源配置仍落后与城区中学,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
8.1.4 乡镇体育资源的不足致使体育教育教学水平低于城区中学 |
8.1.5 在“城乡一体化”推动下,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尽力实现资源相对一体化发展 |
8.2 建议 |
8.2.1 根据国家体育资源相关配置标准,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合理配置体育资源 |
8.2.2 城区应大力支持农村,农村应反哺城区,双向交流,联动互助 |
8.2.3 政府、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资源配置保障政策,并建立监督机构,使相关投入落实到位,保障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问卷效度调查表 |
附录C 教师问卷 |
附录D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学英语师资培训急待改革——唐山地区英语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埃及高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D]. 李香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组织的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张慧. 天津大学, 2020(01)
- [4]小型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现存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昆明市M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为例[D]. 谢利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 马淑雯.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6]近代中国英语学科教育研究(1862-1937)[D]. 刘微. 武汉大学, 2020(07)
- [7]印尼马华三语国民学校汉语教学调查研究[D]. 张琪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一带一路”来华留学教育的现存问题和解决之道[D]. 娄缃旖(Low Shiang Yii). 天津大学, 2019(07)
- [9]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成都A校为例[D]. 谢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昭通市永善县中学体育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海晏.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