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问题对称性的解释

物理问题对称性的解释

一、对称性关于物理问题的诠释(论文文献综述)

贾治安[1](2021)在《量子关联的分类、判定和性质及其在量子多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量子关联在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对量子关联的定义,分类,判定和性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对分类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接着详细研究了两体和多体量子总关联,量子失谐,量子纠缠,量子导引,以及Bell非定域性。其次论文对量子关联的判定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讨论了多体神经网络量子态的纠缠面积定律以及它的应用。在两体量子关联的情形下,量子关联的态集合有很好的分级关系,这是利用一些特殊构造的单参数量子态来进行证明的。对于多体情形,我们首先分析并指出,两体量子关联在多体情形下对应于多体量子真关联。我们详细研究和分析了多体量子真关联。接着,通过构造特殊的量子信道,我们可以将一些两粒子单参数量子关联态映射成一个多粒子真量子关联态。利用这种方法,论文证明了多粒子真量子关联也有和两粒子关联非常类似的分级关系。关联从弱到强有:多粒子真总关联,多粒子真量子失谐,多粒子真量子纠缠,多粒子真量子导引,和多粒子真Bell非定域性。论文对Bell非定域性和量子互文性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因为量子互文性是Bell非定域性在单粒子系统中的推广,所以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去研究他们。论文中发展了三种不同的框架去研究和分析Bell非定域性和量子互文性:(ⅰ)基于不可扰动原理的相容图框架;(ⅱ)基于互斥性原理的互斥图框架;(ⅲ)基于熵型不可扰动原理的熵锥框架。在三种框架下论文详细研究和分析了 Bell-Kochen-Specker定理,并且比较分析了他们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我们对Bell非定域性和量子互文性的单婚性关系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我们证明了 CHSH不等式之间存在单婚性关系,圈型互文性测试不等式之间存在单婚性关系,CHSH不等式和KCBS不等式之间的单婚性关系。论文对这些单婚性关系的物理起源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对于研究量子力学的基本定律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论文中也对Bell非定域性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我们给出了一种系统地从基于相容图的Bell不等式出发构造对应的通信复杂度问题的方法。论文中也对基于不确定性关系的纠缠和量子导引的判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论文首先详细分析讨论了泛不确定性关系以及它与别的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接着,我们分别讨论了如何利用泛不确定性关系来探测纠缠和量子导引,以及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陷。为了克服这种判据的缺陷,论文中也进一步发展了基于细粒不确定关系的判据。最后,论文研究和分析了神经网络量子态表示以及它们的纠缠性质。论文中详细介绍了量子态和密度矩阵的神经网络表示,并且比较讨论了各种不同的神经网络量子态。在纠缠-几何对偶的框架下,论文研究分析了神经网络量子态的纠缠面积定律,并且证明了局域连接的神经网络量子态是满足纠缠面积定律的。最后我们研究和分析了神经网络面积定律在图像分类问题中的应用。

程珑[2](2021)在《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显微镜是材料表征和分析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与人类前沿的科技进步和日常的生活水平提高都息息相关。而从电子显微技术得到的实验图像中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解释则是材料表征和分析的基础。因此,对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并开发成熟的理论模型,则是为人类与微观世界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电子在固体中会发生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其中电子在无定形材料中的主要作用是非相干散射,通常用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而在晶体中,电子的相干散射则更加重要,不能用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处理。因此,需要发展其它的理论模型来考虑电子在晶体中的相干散射问题。本文主要基于动力学方法和量子轨迹理论开发了一些计算方法,对电子在晶体中的多种衍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原理和应用。我们简要地概括了电子显微镜的诞生背景以及分辨率的提升手段,并介绍了常见类型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用途及区别。而电子显微镜依靠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复杂信号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相应地,我们介绍了多种电子能谱、电子显微成像以及电子衍射花样的原理和用途。而在模拟方面,本章介绍了电子在无定形材料中的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电子在晶体中的量子力学方法以及量子轨迹方法,并概述了本课题组对这些方法的开发成果。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所涉及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衍射理论和量子轨迹理论。电子衍射理论中我们介绍了晶体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电子在晶体中衍射的运动学理论和动力学理论。运动学理论基于Bragg定律,简单直观,适用于定性的分析,但是它只适用于薄样品,衍射束强度较小,零级束的强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情况,因而运动学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多束衍射的定量模拟中,需要用到动力学理论。本文所用的动力学理论基于Bethe的本征值方程,并考虑了热扩散散射、等离激元激发、单电子激发等多种非弹性散射过程的影响,可以有效模拟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以及波函数的吸收。而量子轨迹理论是量子力学的概率流线描述,可以兼顾量子力学中的粒子性与波动性,既直观又精确地对量子体系进行研究。量子轨迹理论常常被用于多种量子体系的理论研究,同时,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量子轨迹已经可以在实验中被观察,现在已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量子力学理论解释。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和理论形式,在研究电子与晶体的相互作用时,需要对电子的质量、波长等进行相对论修正。第三章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包括平行电子束的衍射点阵和会聚束电子衍射的衍射花样。对于平行电子束,我们给出了多个晶向的衍射点阵,并与运动学模型做了对比。同时我们还对运动学模型无法考虑的情况,即零级束与衍射束的强度随样品厚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多个晶向上的变化曲线。此外,我们还研究了电子束的入射角度对衍射花样的影响,并给出了寻找双束、三束等衍射条件的理论方法。而对于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我们分析了会聚半角、样品厚度、加速电压等多种参数的影响。模拟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完美一致,且与其它软件给出的模拟结果相比,能够展示出更多的实验图像的信息。此外,通过图像的匹配,我们还能从参数不足的实验结果中逆推出实验的信息,可以用于晶体结构的分析。第四章我们基于布洛赫波的动力学方法,开发了全新的量子轨迹计算方法。以往的量子轨迹计算主要采用劈裂算符法、多层法等空间网格方法,计算量大,且容易遇到因相位问题导致的轨迹错误,尤其是无法计算发散轨迹的问题。而我们的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不需要划分网格,通过波函数的叠加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全空间的速度场,同时还开发了追踪算法来计算量子轨迹,大大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计算速度,可以计算发散的轨迹。我们应用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晶体中的通道效应,定量地探究了材料种类、厚度、入射电子能量的影响,并对晶体中的消光距离作出了直观的解释。与波函数的结果相比,量子轨迹和波函数给出了同样的分布,但是波函数只能给出概率密度的空间分布,而不具有演化的先后信息;而量子轨迹则不仅给出了电子的分布密度,还能够展现从入射到衍射到出射的先后关系,更加直观。在量子轨迹的图像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波函数中难以发现的细节,且量子轨迹尤其在三维情况下具有比波函数更好的表现力,能够明确地反应出三维空间中各处的系统状态。此外,我们还用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非弹性散射对通道效应的影响。第五章分别用动力学方法和量子轨迹方法研究了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并基于量子轨迹方法的思想开发出了速度更快的动量期望方法。我们通过模拟研究了电子能量、样品厚度、晶向等因素对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用量子轨迹方法可以从单电子的角度解释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形成过程,更加直观地描述了多束干涉的波函数在晶体中的衍射。此外,我们还开发了电子背散射衍射球面的构建方法,即通过计算晶体全方向的衍射花样,再按照晶向拼接,形成一个球面,这样就可以用一幅图来表示晶体在所有方向上的衍射花样,对于晶向与菊池带以及高阶劳厄环的关系描述更全面。通过衍射球面有利于构建更为直观更为高效的数据库或模拟软件。第六章我们开发了新的量子轨迹蒙特卡洛计算方法,与原有的方法相比,在轨迹计算上更精确,且没有计算深度的限制。同时,引入了多近邻模型,将所有与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的原子都考虑在内,使得可以用此方法模拟任意晶体,而不是仅局限于单质。我们用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各种激发过程对原子分辨率的二次电子成像结果的影响,进而构建了新的成像机制。现有的其它理论模型认为二次电子成像的原子分辨来源于内壳层直接激发的二次电子,并认为级联过程对原子分辨没有贡献。我们通过定量的计算发现,内壳层激发出的高能二次电子本身不直接对实验图像产生贡献,其真正的原子分辨率实际来源于这些高能二次电子经过不断的级联激发后产生的大量低能二次电子。此外,通过新的成像机制,我们还发现二次电子的原子分辨可以区分样品表面附近不同深度的同种元素,即具有超高的表面三维分辨能力,可以广泛地用于材料表面分析以及二维材料表征。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

吴国林,傅铭[3](2021)在《论超弦理论的超验性及其哲学意义》文中认为超弦理论是当代物理学中最前沿的理论,超弦理论的根本特征不能用量子性来描述,而应当用"超验"来揭示。超验不同于先验(transzendental)与超越(transzendent)。超验,意味着超过经验,又离不开经验,还使经验成为可能。超验体现了唯物辩证性。超弦理论形成了超验认识模式,超弦理论的检验标准是由实践、前经验、逻辑一致性与共识构成的。

季宪[4](2020)在《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城市可以视作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它不仅是文化和自然两方面价值、属性及特征在“人地互动”过程中层层积淀的产物,更是当下城市居民的生活场所。然而,城市人居环境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时空联系被缺乏管控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所割裂,导致地方特色逐渐丧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不断削弱。同时,遗产保护与城市其他方面发展之间的失衡,又使得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品质遭受严重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景观方法”逐渐成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的重要工具。在上述背景下,在城市遗产保护领域中,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概念应运而生。它既代表了不断扩大的文化遗产范畴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强调了遗产不应仅仅作为保护对象,而应更多地纳入到巩固地方特色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发展框架之中。本文围绕上述框架下“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的问题,探究了城市历史景观的认知与保护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主要研究目的是建构统筹性理论以及提出认知和保护的方法与途径。本文的研究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认识论基础谈起,在其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与探索,建构认知和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并提出指导后续研究的认知与保护范式,其内涵是针对时间、空间和人三个维度线索进行剖析,并将多维线索进行拟合。时间线索对应的是针对城市历史景观历时性层积过程与模式的认知,即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城市,梳理城市历史景观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脉络,并进一步解析其层积性。空间线索主要围绕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进行认知研究,内容包括剖析共时界面中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概念,提出基于Arc GIS和模糊逻辑的历史地理空间数据叠加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出界定和识别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的一系列方法,并逐步揭示各单元及其整体在多个维度上的特质。而人本线索则以城市历史景观中居民的感知与认同量度为切入点,首先从居民感知的视角诠释人与历史性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多个层面厘清居民主观感知、客观城市历史景观环境和主观认同感受三者之间的关联,并在明晰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原理的基础上,引入非对称性影响与绩效分析方法(Asymmetric Impact-Performance Analysis),建立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针对历史环境要素对于居民认同感的影响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与辨别。最终以线索拟合为切入点,综合考量来自三个维度线索的认知成果,围绕双评价决策、对变化的管理和多元协同三个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的可行途径。本文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包括:建构了认知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动态完整性理论;提出了基于信息层叠加和模糊逻辑建模的城市历史景观单元区划方法;建立了基于AIPA的历史环境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以及提出了兼顾特质贡献度和认同影响度的双评价保护决策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建构的动态完整性理论丰富了历史城市保护理论体系和城市历史景观理论体系。实践意义在于提出单元区划方法、特质识别方法、特质贡献度评价方法、认同影响量度评价方法以及双评价拟合决策的途径,为城市遗产保护和更新实践提供方法指导和现实依据;而本文研究中涉及的居民感知与认同量度和动态延续性的内容为历史城市的宜居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郭延龙[5](2020)在《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术人工物是通过技术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存在物。1993年兰德尔·迪珀特(Randall Dipert)最早关注该主题,1998年前后荷兰技术哲学家克洛斯(Peter Kroes)和梅耶斯(Anthonie Meijers)将其发展为成熟的研究范式。现阶段,技术人工物的功能与伦理价值的失衡、价值与责任的复杂关系、多元化的伦理治理等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问题进行系统地探究。本研究旨在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归纳与演绎法等方法,探析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背后的哲学基础、“物律”设计方式以及技术治理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论述,并针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设计思路、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词源、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唐·伊德(Don Ihde)“人-技术”关系理论、拉图尔(Latour)“人工物社会”思想和维贝克(P.Verbeek)“道德物化”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下一步的深入探究。第三,基于拉图尔“人工物社会”的思想,从技术人工物中历史唯物论的“人本”孕育、“非人”的新唯物论产生、“非人”的扩展三个阶段进行考察,系统地论证了“去中心化”情景下技术人工物,如何从“人本”至“非人”的拓展历程。同时,结合共享单车“去中心化”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四,在维贝克“道德物化”的思想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道德自由和道德中介的作用,认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程度决定了道德物化程度。同时,结合智能穿戴服装的具体案例进行诠释。第五,基于以上研究基础,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情感投射与移情、创造性想象与超越,运用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设计价值的情感模拟,结合强制式调节设计、引诱式调节设计和劝导式调节设计的方式,探索技术人工物设计的“物律”方式。同时,以保姆机器人为例,诠释具体实践语境中的“物律”设计。第六,对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责任与价值进行细分,对技术行动者、社会行动者和元层面行动者,进行“问责”与建构性技术评估。结合公众参与、共享式、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进行调节反馈,最终通过技术内在关系路径、混合式系统路径和价值敏感设计路径,进行不同程度的技术设计与治理。同时,以基因编辑婴儿案例进行反思,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诠释。最后,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研究,是从技术内在关系的路径切入,以“物准则”的视角探讨技术设计伦理的全过程。本研究提出了“设计即治理”的技术治理方式,用技术道德化的“前置式”设计方式,将“善”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写入”至技术人工物中,以期待通过技术人工物的“物律”设计方式,为构建人类美好生活世界贡献力量。

张乐[6](2020)在《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利用闵氏Ad S3时空的Crofton公式理解全息复杂性,丰富全息字典,并为复杂性有界提供了合理解释。本文分别介绍了纠缠熵和复杂性在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的定义和性质。Ryu-Takayanagi关系建立了边界上纠缠熵与特定余维2极值曲面面积的联系,从而提供了纠缠熵的全息定义。在态/曲面对偶建立起Ad S时空中余维2的超曲面Σ与CFT中量子态|ψΣ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本文说明了路径积分复杂性作为更一般的场论复杂性是自然合理的。其中,量子态|ψΣ的复杂性特指以Σ为边界条件的最优面的路径积分复杂性。对于一组特定半平面,本文比较了CV猜想与路径积分复杂性的结果,在允许门的多项式的误差下两者保持一致,在这个意义下,CV猜想提供了合理的全息复杂性定义。将Crofton公式应用于欧氏Ad S2时空能使bulk中一般曲线获得纠缠熵诠释,利用这一结论可以进一步从bulk视角解释纠缠熵的基本性质。借鉴纠缠熵的研究思路,在闵氏Ad S3时空上,我们探究了的另一量子信息概念———复杂性。CV猜想已经建立了复杂性与bulk中余维1类空曲面的等量关系。针对一般闵氏时空中仅类空测地线有全息意义这一特点,本文首次给出闵氏Ad S3时空上Crofton公式的精确形式并进行严格证明,结果表明bulk中余维1的任意类空凸闭曲面面积是该曲面的类空测地线通量,其中,运动学空间的测度由纠缠熵的二次微分给出。特别地,我们将修正因子κ表示为U(1)空间和Ad S3空间体积之比。最后,复杂性与纠缠熵的联系允许我们利用张量网络的手段研究复杂性的性质,本文论证了复杂性的下界由低能标下希尔伯特空间的尺度决定。

徐禄[7](2020)在《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帕特里克·苏佩斯是美国着名的逻辑学家、心理学家,二十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他涉猎多个领域,如物理学、逻辑学、测量理论、概率论、语言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计算机教育技术等,并对一般性科学哲学问题作出探讨。本文依据内在逻辑对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进行实证性考察和系统性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核心问题:科学理论观、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概率形而上学以及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对其研究的基础性路径做出探析,即形式化方法和经验性实践相结合。第一章为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苏佩斯的科学理论观。基于对逻辑经验主义科学理论“语法观”的重新审视,苏佩斯将现代集合论运用于科学结构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集合论公理化的研究进路,认为元理论分析的基本单元不是陈述而是模型,进而将科学理论视为模型的集合,通过对集合论谓词下定义的方法实现科学理论的公理化。这种通过严格定义各项函项和关系并用谓词表达出来的形式化方法,不仅为科学结构的表征和不变性研究提供正确的分析路径,同时还避免了其在形式计算上的语义学缺失,它使科学理论在一阶逻辑范围内得以明确阐述成为可能,真正反映出经验科学理论的复杂特性。第二章为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苏佩斯的测量哲学。基于对经典测量理论两种研究进路,即注重经验数值的可表征性以及研究测量尺度类型及其转换的批判,苏佩斯将数值解释和经验解释予以整合,提出了表征性测量理论,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经验认识与数学表达的内在联结。他采用集合论公理化方法而非语言学进路,将测量定义为一种关系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测量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表征问题”和“不变性问题”以及测量尺度的分类展开了研究。苏佩斯关于测量理论的研究完成了关系系统与数值系统之间的结合,既涉及到经验定性系统在数值表征所满足的条件,又涵盖了尺度类型和表征尺度变换等关系系统的数学性质,实现了经典测量理论的理论整合,促进了测量理论的发展。第三章为概率形而上学——苏佩斯的概率思想。基于新传统形而上学”的决定论、确定性、完整性以及科学知识统一性等信条的质疑和批判,苏佩斯建立了“概率形而上学”来处理认识论问题,所形成的广泛的概念框架得到科学和经验证据的支持。他分别从概率与随机性、概率与因果关系以及概率与不确定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了“世界本质是概率”的基本命题,并进一步对“统计决策理论”做出探讨。在指出贝叶斯理性理论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公理化问题、不精确测量问题以及概念框架扩展问题后,苏佩斯并进一步阐述了理性决策理论的经验性方法。第四章为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苏佩斯的心灵(脑)哲学思想。以三个扩展性问题:脑认知活动的计算与表征、“先验知识”的心理机制以及基于理论选择的“习惯”问题为例,基于自然方式对非经验性问题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展开研究。对于脑认知活动,苏佩斯采用现代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对刺激在大脑中的表征以及语言成分的不变性问题做出了探讨。针对“先验知识”心理学基础薄弱的问题,苏佩斯将其转换为经验性陈述的真值计算,再由真值计算转为概率估算,以对先验知识形成的心理机制问题给予回答。在“习惯”理论研究上,苏佩斯基于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最新发展对其加以重解和新探,强调了习惯至于理性选择的基础性意义,即在习惯的限制下可最大化我们的理性选择。第五章为形式化方法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的方法论体系。基于一个全新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观的语境中,对苏佩斯提出和使用的概念及其方法论相关性进行评估。苏佩斯的形式方法统一科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科学哲学更接近科学学科的严格标准,同时避免了新实证主义观点的僵化。对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强调了实验理论在科学中的显着作用,认为哲学家必须全面学习实验程序,才可将基础理论和相应的原始实验数据联系起来以构建正确的理论体系。结语部分对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进行整体性的评价。苏佩斯始终以“经验”为中心、坚持实用主义、概率主义和反还原主义,这些不同要素完美地融入苏佩斯的科学哲学研究之中。作为一位真正的多元主义哲学家,苏佩斯为我们深入理解科学打开了新的理论视域,同时也为科学哲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启迪。

叶梦颖[8](2020)在《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以复杂性和复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科学正在兴起,其超越传统科学的思维范式逐渐影响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此同时,由于数字网络及新媒体的发展,人类正步入信息社会。作为传播学核心概念的“信息”,正重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议题。然而,传播学对“信息”概念的研究依旧停留在香农的信息论,主流传播学需要新的思维范式和理论指导为“信息”概念作出适应于新时代的补充和修正。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从学科的横向视角以及历史的纵向视角出发展开研究,以期能在“信息”的概念研究方面对传播学研究者、学习者有参考意义。在理论层面,本研究首先对传播学中的“信息”概念进行重新审视,深入梳理了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概念及传播学对其引介行为的学术发展脉络。其次,本研究聚焦分析了复杂性科学研究三个阶段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论的反思。作为复杂性科学主流研究阶段之一的布鲁塞尔学派,本文对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哲学价值进行了梳理和提炼。以布鲁塞尔学派代表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对“信息”概念进行反思和重构:耗散结构理论的非线性系统视角加深了信息功能的相对性认知,涨落推动系统演化的发展视角表明信息的“噪声”因素具有相对性,系统必然分岔和选择的规律视角拓宽了信息概念“选择”的内涵和外延,熵变理论的开放交流视角为信息的“信息熵”概念增加了动态特征。本研究最后尝试对传播学视域下的“信息”概念进行全新的诠释:信息是一个处于开放交流环境下,具有非线性相干作用,遵循选择规律的相对性的自组织系统。在实践层面,本文以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信息传播为例,初步展现了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体系重构的“信息”概念是如何为网络传播应用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研究框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本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汤兆雪[9](2020)在《系统科学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到“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学界围绕毛泽东的这一论述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掀起了对内因与外因在事物演化过程中有何作用的讨论热潮,内因决定论、外因决定论等观点随之出现,何者为第一位、何者为第二位一直争执不休。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贝塔朗菲(Bertalanffy)为代表的一般系统论的出现标志着系统科学的产生,系统科学的产生使学界可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现代系统科学对经典自然科学进行了反思,强调现实世界是演化且不可逆的,研究的对象是系统,任何系统都会经历自己的生成、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使得内外因关系的论域发生了转移,促使学界从事物演化的过程中对内外因作用机制进行讨论。随着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以及分岔理论的相继出现,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队伍逐渐壮大。自组织理论以及分岔理论所阐释的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在系统演化中的作用机制,为系统科学对内外因作用机制进行诠释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论据。通过传统的内外因关系认识以及系统科学出现后内外因关系论域的转化对内外因关系进行初步认识,厘清内外因之间的关系。以自组织理论与分岔理论为论据、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来支撑观点,运用系统思维从自然科学角度,特别是数学维度对事物演化过程中的内外因作用机制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诠释,使其结论更有说服力、更具可靠性。对内外因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科学诠释,在总结出整体图景的基础上,得出其哲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系统哲学来说也是一种深化,同时对社会实践也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王志强[10](2019)在《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下中国建筑语境中,路径通常被理解为简单的功能流线组织、具体操作过程中人的体验与建筑的场所感通常被忽视以及路径设计研究呈系统性缺失、各种方法碎片化的现象,论文研究试图以空间与路径关联性为切入点,重新思考与诊断空间组织与路径引导的关系,从设计方法层面阐明路径对于空间内涵的扩展、空间感知的提升以及空间场景的构建的学术与应用价值。论文从“空间-路径”系统构建、系统物质要素分析与组合、行为感知以及模拟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构建“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首先,系统的构建: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历史上各阶段的存在形式及其意义进行梳理,并对其一般形式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厘清系统由物质要素与感知要素两方面构成。其次,系统物质要素与组合关系分析:运用图解分析、案例类比等方法,解析与论证抽象与具象等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第三,物质要素对行为感知的影响:从礼仪性与日常性两种形式具体探讨路径对人行为感知的意义。第四,模拟分析:运用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建立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的关系,以数据化、可视化的方法进行量化模拟,分析物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的改变形成视觉感知的差异。最后,生成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研究分别从预设性与生成性两个方面、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两种性质分别展开论述,并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结合要素组合结构的控制以及要素具体设计,最终形成主客观结合、有别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论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探讨建筑空间与路径的关系,从物质要素与行为感知两个层面,以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礼仪性与日常性、指向性与不确定性三组关系共同构建“空间-路径”系统;其次,将isovist视域分析、图解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转化应用,将客体空间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人的路径体验进行关联,构建数据化与可视化的“空间-路径”分析方法体系;最后,以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建筑“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并对模型的具体应用加以阐释,提出更关注体验的设计方法,使建筑设计向更高层级跃迁。

二、对称性关于物理问题的诠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称性关于物理问题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1)量子关联的分类、判定和性质及其在量子多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量子信息与量子力学基础问题
    1.2 两体与多体量子关联
    1.3 量子机器学习与多体量子纠缠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量子关联的分类
    2.1 量子总关联的定义
    2.2 两体和多体量子关联的分类
        2.2.1 Bell非定域性
        2.2.2 EPR量子导引
        2.2.3 量子纠缠
        2.2.4 量子失谐和量子关联
    2.3 量子关联的分级关系
        2.3.1 两体量子关联的分级关系
        2.3.2 多体量子真关联的分级关系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Bell非定域性和量子互文性
    3.1 广义概率理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
    3.2 量子互文性和Bell非定域性
        3.2.1 相容图描述
        3.2.2 互斥图描述
        3.2.3 熵型描述
    3.3 量子关联的单婚性
        3.3.1 相容图方法
        3.3.2 互斥图方法
        3.3.3 熵锥方法
        3.3.4 多体网络中的单婚性
    3.4 Bell非定域性在通信复杂度问题中的应用
        3.4.1 最优经典方案
        3.4.2 纠缠辅助的方案以及量子优势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纠缠和量子导引的泛不确定性判据
    4.1 泛不确定性关系
    4.2 纠缠的不确定性判据
        4.2.1 泛不确定性判据
        4.2.2 细粒不确定性判据
    4.3 量子导引的泛不确定性判据
        4.3.1 泛不确定性判据
        4.3.2 细粒不确定性判据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多体量子纠缠和神经网络态表示
    5.1 多体量子态的神经网络表示
        5.1.1 神经网络模型
        5.1.2 神经网络量子态
        5.1.3 神经网络态的表示能力
    5.2 神经网络态的纠缠性质
        5.2.1 局域准乘积量子态的面积定律
        5.2.2 神经网络量子态的几何
        5.2.3 神经网络量子态的面积定律
    5.3 神经网络态表示的应用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2)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
        1.1.1 从光学显微到电子显微
        1.1.2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1.2 电子显微镜的种类与发展
        1.2.1 透射电子显微镜
        1.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1.2.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1.2.4 其它
    1.3 电子显微术与电子能谱技术
        1.3.1 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
        1.3.2 表面电子能谱
        1.3.3 电子显微成像
        1.3.4 电子衍射花样
    1.4 电子散射的模拟方法
        1.4.1 经典轨迹蒙特卡洛方法
        1.4.2 量子力学计算方法
        1.4.3 量子轨迹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电子衍射理论
        2.1.1 晶体学基础知识
        2.1.2 电子衍射的运动学理论
        2.1.3 电子衍射的动力学理论
        2.1.4 晶体势场
        2.1.5 衍射束的选择
    2.2 高能电子的相对论变换
        2.2.1 相对论的诞生与基本假设
        2.2.2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公式和主要结论
        2.2.3 相对论力学
        2.2.4 四矢量(four-vector)
        2.2.5 高能电子的相对论变换
    2.3 玻姆轨迹理论
        2.3.1 背景介绍
        2.3.2 玻姆力学的基本形式
        2.3.3 玻姆轨迹的计算方法
        2.3.4 玻姆轨迹的实验观测
        2.3.5 不确定原理
        2.3.6 非局域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动力学模拟
    3.1 衍射模式
    3.2 理论方法
        3.2.1 平行电子束的衍射花样
        3.2.2 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
    3.3 平行电子束的电子衍射花样模拟
        3.3.1 与运动学模型的对比
        3.3.2 非弹性散射
        3.3.3 电子束入射角度的影响
    3.4 大角度会聚束电子衍射花样的模拟
        3.4.1 会聚束电子衍射技术简介
        3.4.2 各种参数对衍射花样的影响
        3.4.3 对一些实验结果的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布洛赫波的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衍射
    4.1 量子轨迹计算方法
    4.2 理论方法
        4.2.1 量子轨迹
        4.2.2 量子势
    4.3 弹性散射模拟
        4.3.1 波函数概率密度的截面
        4.3.2 晶体中的通道效应
        4.3.3 三维量子轨迹
        4.3.4 经典势与量子势
    4.4 非弹性散射的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的模拟方法
    5.1 背景介绍
    5.2 理论方法
        5.2.1 动力学方法
        5.2.2 量子轨迹方法
        5.2.3 动量期望方法
    5.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3.1 电子通道花样
        5.3.2 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
        5.3.3 电子背散射衍射球面的构建
        5.3.4 背散射衍射花样的量子轨迹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方法研究原子分辨率的二次电子成像
    6.1 背景介绍
        6.1.1 原子分辨率技术的现状
        6.1.2 原子分辨率二次电子成像的理论模型
    6.2 理论方法
        6.2.1 布洛赫波量子轨迹方法
        6.2.2 价电子激发
        6.2.3 内壳层激发
        6.2.4 量子轨迹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成像机制分析
        6.3.2 二次电子的原子分辨成像模拟
        6.3.3 信号产生深度的分析
        6.3.4 材料表面的三维分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常用物理常数
附录B Lorentz变换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3)论超弦理论的超验性及其哲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弦理论的超验性
    (一)超过旧经验,形成“新经验”,甚至超过经验可能检验的范围。
    (二)不离开经验,还使经验可能。
二、超弦理论的“超验”有何特?质?
    (一)关于经典科学是否有超验的问题
    (二)关于超验与康德的先验、超越的关系
三、超弦理论的哲学意义
    (一)超验认识模式
    (二)超弦理论的检验标准

(4)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城市历史景观
        1.2.2 动态完整性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动态完整性理论
    2.1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2.1.1 第三类型学及其历史连续性视角
        2.1.2 文化景观理论及其人地关系思想
        2.1.3 城市历史景观方法及其核心观念
    2.2 动态完整性理论的思辨与探索
        2.2.1 保护范式的转型
        2.2.2 多维交互的认知模式
        2.2.3 动态完整性理论初探
    2.3 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范式构建
        2.3.1 时间线索——历时性层积
        2.3.2 空间线索——共时性特质
        2.3.3 人本线索——感知与认同
        2.3.4 线索拟合——综合保护途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性层积解构
    3.1 作为城市历史景观的历史城区
        3.1.1 丹东老城历史景观概况
        3.1.2 典型构成要素及其价值
        3.1.3 价值存续的多元困境
    3.2 城市历史景观的历时演进
        3.2.1 缘起
        3.2.2 发生雏形阶段
        3.2.3 发展成型阶段
        3.2.4 剧变转型阶段
        3.2.5 稳中有变阶段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性分析
        3.3.1 层积空间结构与机制
        3.3.2 层积空间的叠构规律
        3.3.3 层积效应的作用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共时性特质揭示
    4.1 共时界面中的特质单元解析
        4.1.1 城市景观形态单元
        4.1.2 景观特征类型单元
        4.1.3 历史景观特质单元
    4.2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单元区划
        4.2.1 信息层创建与密度区聚合
        4.2.2 特征斑块提取与单元内核识别
        4.2.3 模糊逻辑建模与单元范围划定
    4.3 单元特质挖掘与整体特质揭示
        4.3.1 单元特征的积聚现象解析
        4.3.2 单元特质的文化溯源探究
        4.3.3 城市历史景观特质整合揭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与认同量度
    5.1 基于居民感知的人地观诠释
        5.1.1 从空间地域到场所地方
        5.1.2 人地观中的情感内涵阐释
        5.1.3 人地观中的双向认同建构
    5.2 人地观视角下的维度关联探析
        5.2.1 城市历史景观的感知维度
        5.2.2 感知维度的关联机制
        5.2.3 感知绩效与认同影响
    5.3 感知与认同量度评估模型构建
        5.3.1 感知与感受数据的获取
        5.3.2 样本概况与影响因子提取
        5.3.3 量度评估模型构建与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保护途径
    6.1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双评价决策途径
        6.1.1 基于特质承载度的要素评价
        6.1.2 认同影响评价结果分类重构
        6.1.3 双评价的搭接耦合辅助决策
    6.2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变化管理途径
        6.2.1 以变化管理为核心的保护逻辑
        6.2.2 针对变化的动态趋势引导
        6.2.3 应对变化的动态均衡调控
    6.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元协同途径
        6.3.1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控规框架之中
        6.3.2 动态完整性保护纳入到可持续框架下
        6.3.3 动态完整性保护中的多层次主体协作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城市保护理论发展历程及重要文件梳理
    附录2 相关国际宪章和建议文件内容对比
    附录3 丹东老城现存主要遗产清单
    附录4 丹东老城主要历史时期地图
    附录5 针对城市历史景观感知与认同量度的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技术人工物的功用与伦理价值失衡
        1.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价值和责任复杂性
        1.1.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伦理治理问题多元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技术人工物研究综述
        1.3.2 技术哲学伦理转向研究综述
        1.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2.1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的相关概念
        2.1.1 技术人工物的概念界定
        2.1.2 设计伦理的概念界定
    2.2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和类型
        2.2.1 技术人工物的属性
        2.2.2 技术人工物的类型
    2.3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的理论依据
        2.3.1 唐·伊德“人-技术”关系理论
        2.3.2 拉图尔“人工物社会”思想
        2.3.3 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去中心化”
    3.1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的“人本”孕育
        3.1.1 “人-机器”的身体解放
        3.1.2 从“视觉”扩展到“知觉”的身体经验
        3.1.3 “人本”技术情景的成熟
    3.2 技术人工物中“非人”的产生
        3.2.1 “人”与“非人”的认知
        3.2.2 “去中心化”的行为
        3.2.3 “非人本”的存在
    3.3 技术人工物设计中“非人”的扩展
        3.3.1 “非人”行动者的扩充
        3.3.2 “时间”与“空间”的鸿沟
        3.3.3 多元“他者”的共生
    3.4 “去中心化”案例诠释:共享单车
        3.4.1 “去中心化”的技术设计模式
        3.4.2 共享式的“非人”行动者
        3.4.3 复杂的“去中心化”连带责任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德”
    4.1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意向性
        4.1.1 “能力”层级的意向性
        4.1.2 “指向性”层级的意向性
        4.1.3 “多元稳定”的意向性
    4.2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自由
        4.2.1 道德主体的自由
        4.2.2 技术权力的自由
        4.2.3 物准则的自由
    4.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中介
        4.3.1 道德中介的“放大”与“缩小”作用
        4.3.2 道德中介的“居间调节”作用
        4.3.3 道德中介的“异化”作用
    4.4 “技德”案例诠释:智能穿戴服装
        4.4.1 走向设计伦理驱动的“第三阶段”
        4.4.2 “道德化”的技术设计过程
        4.4.3 弥合生命器官的“不在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物律”
    5.1 设计者的道德想象
        5.1.1 道德敏感性捕捉与识别
        5.1.2 情感投射与移情
        5.1.3 创造性想象与超越
    5.2 设计与使用的情景模拟
        5.2.1 仿生设计的情景模拟
        5.2.2 虚拟与现实的情景模拟
        5.2.3 设计价值的情景模拟
    5.3 技术人工物的道德调节设计
        5.3.1 强制式调节设计
        5.3.2 引诱式调节设计
        5.3.3 劝导式调节设计
    5.4 “物律”案例诠释:保姆机器人
        5.4.1 创造性的道德想象
        5.4.2 情感化的交互设计
        5.4.3 “物律”式的生活调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之“技术治理”
    6.1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与价值
        6.1.1 技术人工物的责任与价值范围
        6.1.2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责任分配
        6.1.3 技术人工物塑造的“美好生活”
    6.2 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1 技术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2 社会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2.3 元层面行动者的建构性技术评估
    6.3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调节反馈
        6.3.1 公众参与式的责任消解
        6.3.2 多元行动者的共享
        6.3.3 社会契约的公平合作
    6.4 技术人工物设计的技术治理路径
        6.4.1 技术内在关系的治理路径
        6.4.2 混合式系统的治理路径
        6.4.3 价值敏感设计的治理路径
    6.5 “技术治理”案例诠释:基因编辑婴儿
        6.5.1 科学价值与公共责任的失衡
        6.5.2 多元行动者技术监督的缺失
        6.5.3 技术治理路径的不完善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价值
    1.4 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全息原理
    2.1 共形场论
    2.2 AdS时空
    2.3 GKP-W关系
第三章 纠缠熵与复杂性
    3.1 纠缠熵
        3.1.1 量子力学中的纠缠熵
        3.1.2 其他纠缠度量
        3.1.3 全息纠缠熵
    3.2 复杂性
        3.2.1 量子力学中的复杂性
        3.2.2 态/曲面对偶
        3.2.3 全息复杂性
第四章 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中的应用
    4.1 Crofton公式
        4.1.1 2维欧氏平直时空的Crofton公式
        4.1.2 2维欧氏反德西特时空上的Crofton公式
    4.2 运动学空间与全息纠缠熵
        4.2.1 条件互信息
        4.2.2 运动学空间的因果律与原空间的基本几何元素
        4.2.3 纠缠熵性质在运动学空间的诠释
第五章 Crofton公式在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
    5.1 3维闵氏反德西特时空上的Crofton公式
    5.2 运动学空间与全息复杂性
        5.2.1 运动学空间因果律
        5.2.2 CV猜想与全息复杂性性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AdS2时空与Ad S3时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四、应用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科学理论的逻辑重建—苏佩斯的科学理论观
    1.1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重审
        1.1.1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理论形式化
        1.1.2 科学理论“语法观”的理论困境
    1.2 科学理论公理化方法的选择
        1.2.1 理论公理化的合理性
        1.2.2 理论公理化的步骤
    1.3 科学理论集合论进路的确立
        1.3.1 集合论进路的优势
        1.3.2 集合论模型的建构
    1.4 科学理论的层级结构划分
        1.4.1 科学理论结构的层级性
        1.4.2 从数据模型到理论模型
    1.5 科学理论“集合论-语义观”的意义及发展
        1.5.1 “集合论-语义观”的意义
        1.5.2 “集合论-语义观”的发展
    1.6 小结
第二章 测量理论的表征与不变性—苏佩斯的测量哲学
    2.1 经典测量理论的研究进路
        2.1.1 定性条件进路
        2.1.2 尺度形式进路
    2.2 测量的形式化定义
    2.3 测量理论的表征问题
        2.3.1 表征的含义
        2.3.2 同构的含义
        2.3.3 表征定理的形式化
    2.4 测量理论的不变性问题
        2.4.1 不变性的含义
        2.4.2 不变性定理
    2.5 测量尺度的分类
        2.5.1 尺度的定义
        2.5.2 尺度的类型
    2.6 小结
第三章 概率形而上学—苏佩斯的概率思想
    3.1 “概率形而上学”的内涵
    3.2 概率与随机性
    3.3 概率与因果关系
        3.3.1 赖欣巴哈的概率论解释
        3.3.2 表面原因
        3.3.3 虚假原因
    3.4 概率与不确定性
    3.5 概率与决策理论
        3.5.1 贝叶斯主义的决策理论
        3.5.2 贝叶斯主义的问题及其解决
        3.5.3 决策理论的经验方法
    3.6 小结
第四章 脑实验与非经验性问题—苏佩斯的心灵(脑)哲学思想
    4.1 脑认知活动的计算与表征
        4.1.1 单词的脑电波识别
        4.1.2 句子的脑电波识别
        4.1.3 对象间语言脑电波表征的不变性
        4.1.4 视觉图像的脑电波表征
    4.2 “先验经验”的心理学基础
        4.2.1 拉姆齐等人的观点
        4.2.2 经验性陈述的真值计算
        4.2.3 从真值到概率估算
    4.3 基于理性选择的“习惯”理论
        4.3.1 习惯及其自动性特征
        4.3.2 习惯与思维的无意识本性
        4.3.3 理性选择的习惯基础
    4.4 小结
第五章 形式化方法与实验性实践—苏佩斯的方法论体系
    5.1 形式化方法的追求
        5.1.1 形式化的类型及其特征
        5.1.2 形式化与公理化
        5.1.3 形式化的中心性
        5.1.4 形式化方法的适用性及限制
    5.2 实验实践的贯彻
        5.2.1 实验实践存在的问题
        5.2.2 实验设计理论
        5.2.3 错误理论的处理
    5.3 小结
结语 苏佩斯—一位真正的多元主义哲学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2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溯源:对香农信息论的引介
    2.1 香农信息论中对信息概念的诠释
    2.2 传播学对香农信息概念的引介
    2.3 传播学中信息概念的发展现状
3 复杂性研究主流阶段思想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3.1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对信息论的反思
    3.2 布鲁塞尔学派的理论思想体系
    3.3 以布鲁塞尔学派思想发展传播学“信息”概念的适用性
4 布鲁塞尔学派思想的传播学引入及对信息概念的发展
    4.1 耗散结构理论的系统视角对信息概念功能视角的认知深化
    4.2 耗散结构理论的发展视角对信息概念噪声因素的理论思辨
    4.3 耗散结构理论的规律视角对信息概念选择本质的理论补充
    4.4 熵变理论的交流视角对信息熵概念的理论拓展
5 信息概念的反思与重构——以新冠肺炎疫情网络信息传播为例
    5.1 信息功能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反向性
    5.2 噪声因素的相对性与信息选择的适当性
    5.3 网络的全链路结构与信息选择的有效性
    5.4 交流机制的开放性与信息系统的动态有序化
6 结论和建议
    6.1 信息概念的再诠释
    6.2 本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系统科学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系统科学对内外因关系认识的丰富
    第一节 传统的内外因关系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内外因关系诠释
        二、矛盾论对内外因关系的诠释
    第二节 系统科学对内外因关系论域的转换
        一、系统科学的世界观革命
        二、演化观念下的内外因关系论域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
    第一节 自组织理论的哲学内涵
        一、自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
        三、自组织理论的演化思想
    第二节 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内外因作用机制分析
        一、自组织理论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诠释
        二、自组织理论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诠释
        三、自组织理论对“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诠释
第三章 分岔理论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
    第一节 系统演化的分岔图景
        一、分岔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自然通过分岔得以进化
        三、分岔理论的哲学内涵
    第二节 系统演化分岔图景的内外因哲学分析
        一、系统演化分岔图景中外部因素的作用
        二、系统演化分岔图景中内部因素的作用
        三、系统演化分岔图景中内外因素共同的作用
第四章 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的整体图景及其哲学意义
    第一节 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的整体图景
        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的诠释
        二、“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诠释
        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诠释
    第二节 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的哲学意义
        一、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
        二、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对系统哲学的深化
        三、内外因作用机制系统科学诠释对社会实践的指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1.3 文献总结
    2.2 概念界定与辨析
        2.2.1 空间-路径
        2.2.2 功能流线
        2.2.3 行为轨迹
        2.2.4 三者的关系
    2.3 相关理论解析
        2.3.1 空间运动理论
        2.3.2 生态知觉理论
        2.3.3 建筑现象学理论
    2.4 相关技术方法解析
        2.4.1 isovist视域分析原理
        2.4.2 isovist视域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空间-路径”系统构建
    3.1 路径发展沿革
        3.1.1 古典时期路径
        3.1.2 现代时期路径
        3.1.3 当代时期路径
    3.2 建筑中路径具体形式
        3.2.1 廊道:线性求解
        3.2.2 坡道:倾斜功能
        3.2.3 楼梯:重力转化
        3.2.4 过桥:聚集效应
    3.3 “空间-路径”系统要素构成
        3.3.1 抽象与具象
        3.3.2 行为与视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空间-路径”物质要素及组合关系分析
    4.1 抽象要素解析
        4.1.1 开敞程度
        4.1.2 尺度关系
        4.1.3 转折关系
        4.1.4 开口位置
    4.2 具象要素解析
        4.2.1 材料质感
        4.2.2 光影变化
        4.2.3 色彩关系
    4.3 物质要素组合关系分析
        4.3.1 组合条件与结构
        4.3.2 单向延展
        4.3.3 闭合循环
        4.3.4 叠加交织
        4.3.5 漫游离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空间-路径”行为感知影响分析
    5.1 行为感知解析
        5.1.1 行为关注
        5.1.2 视觉影响
    5.2 行为感知影响
        5.2.1 等级强化程度
        5.2.2 终点接近方式
        5.2.3 阈值转换方式
    5.3 礼仪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3.1 对称与向心布局
        5.3.2 转折与迂回接近
        5.3.3 阈值与节点转换
    5.4 日常性路径行为感知影响方式
        5.4.1 自主关联性
        5.4.2 最短路径设置
        5.4.3 节点平滑过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视域分析的建筑“空间-路径”模拟研究
    6.1 视觉分析的必要性及相关方法
        6.1.1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6.1.2 相关方法解析
    6.2 路线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2.1 开敞程度模拟
        6.2.2 尺度关系模拟
        6.2.3 转折系数模拟
        6.2.4 模拟结果分析
    6.3 节点式“空间-路径”模拟分析
        6.3.1 邻边开口模拟
        6.3.2 对边开口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4 典型案例模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1 既有路径设计方法概述
        7.1.1 轴线控制
        7.1.2 流线导向
        7.1.3 视线指引
    7.2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分类方式
        7.2.1 两个层面:预设性与生成性
        7.2.2 两种性质:指向性与不确定性
    7.3 “空间-路径”设计方法
        7.3.1 组合结构预设与选择
        7.3.2 要素设计与视觉反馈
        7.3.3 “空间-路径”生成系统模型
        7.3.4 案例验证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A:论文研究目标、对应方法、相关内容及结论汇总表
附录 B:建筑路径历史沿革
附录 C:建筑“空间-路径”单向延展结构及案例
附录 D:建筑“空间-路径”闭合循环与叠加交织结构及案例
附录 E:路线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附录 F:节点式“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
附录 G:但丁纪念堂“空间-路径”视域分析模拟数据
附录 H:视域分析模拟程序
致谢

四、对称性关于物理问题的诠释(论文参考文献)

  • [1]量子关联的分类、判定和性质及其在量子多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贾治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动力学方法与量子轨迹方法研究电子在晶体中的衍射及成像[D]. 程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论超弦理论的超验性及其哲学意义[J]. 吴国林,傅铭. 哲学分析, 2021(02)
  • [4]城市历史景观动态完整性认知与保护研究 ——以丹东老城为例[D]. 季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技术人工物设计伦理转向研究[D]. 郭延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Crofton公式在全息纠缠熵和全息复杂性中的应用[D]. 张乐. 西北大学, 2020(02)
  • [7]帕特里克·苏佩斯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 徐禄. 山西大学, 2020(10)
  • [8]信息概念的再诠释:论布鲁塞尔学派耗散结构理论对香农信息论的补充与发展[D]. 叶梦颖. 暨南大学, 2020(04)
  • [9]系统科学对内外因作用机制的诠释[D]. 汤兆雪.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10]建筑“空间-路径”设计方法研究[D]. 王志强. 天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物理问题对称性的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