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陈宝油田储层构造或损伤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

江苏陈宝油田储层构造或损伤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

一、江苏陈堡油田储层改造或损害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庞小娇[1](2020)在《南堡凹陷东营组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文中提出低含油饱和度油气层作为一种特殊的、隐蔽性极强的油气层,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国内外关于低含油饱和度油气层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低含油饱和度油气层的定义、成因机理、发育模式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在识别与评价方面尚未建立系统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南堡凹陷东营组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概念的提出,利用分析化验资料和测井资料,将东营组储层从沉积、成岩和孔隙结构方面采用多因素叠加的方法划分成四类,结合试油资料明确储层类型对低含油饱和度油层的控制,其中二三类储层发育低含油饱和度油层。进一步归纳总结了主要为岩性细、泥质含量高、伊/蒙混层等粘土矿物含量高、孔隙结构复杂形成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的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因此建立束缚水饱和度和综合评价系数关键参数模型,结合常规测井和核磁测井实现对低含油饱和度油层进行综合识别与评价。该方法体系的建立不仅为南堡凹陷开发生产指导方向,有利于其增储增产,同时该思路在油气勘探和储量落实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闵路[2](2018)在《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砂岩油藏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江苏油田经过近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注水效率逐年下降,因而有必要对油田注水作出调整,以提高注水效率。本论文针对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砂岩油藏开展了油藏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研究,通过对江苏油田高含水油藏的梳理,进行了油藏分类,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油藏类型开展了流场主控因素研究。主要借助数模、物模等技术,从构造因素、储层因素和流体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定量表征了初始流场,分析了优势流场及影响优势流场的主要地质因素。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经过对江苏油田高含水油藏的梳理,将高含水油藏分为四类,分别为:相对整装油藏、窄条状油藏、岩性油藏和极复杂断块油藏。(2)深入分析了构造因素中的构造样式、地层倾角、小断层等对油藏流场的影响。利用物模和数模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构造模式会形成不同的剩余油富集带,具有一定长度的小断层对流场的流动性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地层倾角大小对采收率影响不大。(3)储层非均质性是研究油藏优势流场的重要控制因素,利用数模、物模等分析认为渗透率级差大于5时,剩余油出现明显的富集现象,而研究区部分油藏的渗透率级差甚至可以达到几百。(4)深入分析了原油性质、地层水性质以及含油饱和度对流场的影响。随着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地层温度、油层压力均发生变化,原油粘度升高,水线指进严重,导致开发效果变差。(5)建立了初始流场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优选储层非均质性、渗透率等因素作为初始流场的评价指标,利用模糊评判法建立了初始流场的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初始流场越低,剩余油越富集。(6)研究认为适合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油藏优势流场的识别方法主要有动态关联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认为储层非均质性是油藏优势流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构造因素中的小断层以及流体因素中的原油粘度是优势流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此外,优势流场还具有“马太效应”。

刘登科[3](2018)在《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油田开发由主要依靠投入扩大增量转向更多依靠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的现状,利用增量存量数据平台,分类统计增量存量的主要开发指标,结合不同类型油藏特点,通过矿场统计方法分析评价增量存量递减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因素影响递减模型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初始递减率模型;开展了不同类型油藏控制递减技术对策研究,提出了控制递减的主要措施,为做实存量、做优增量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油田开发规划、弹性产量部署和开发项目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取得以下5项主要成果:1、建立完善了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开展了不同规划阶段、不同含油层系、老区不同调整目的增量的递减规律研究,建立了初始递减模型。2、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新区、老区增量递减主控因素。影响新区增量递减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压力、油层平均有效厚度、注采井数比、初期含水、平均渗透率;影响老区增量递减率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地层压力、初期含水率、井网密度、油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渗透率。3、通过分析不同时期老区存量的递减率大小,得到影响存量递减的主控因素是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开井数、含水上升率、产液量增长速度。4、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油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不同类型油藏多因素影响的初始递减率模型。5、通过研究和把握不同类型油藏的递减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递减的主要技术对策和公关方向。

吴晓敏[4](2018)在《沙埝油田沙20断块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文中指出沙20断块经长期开发,平面、层间矛盾逐渐加大,开发态势逐渐变差,含水缓慢上升,产量出现了持续递减的态势。由于该区生产层系单一,并且主要以逐层上返的方式进行开发,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油田剩余油分布不清、油水运动关系复杂,有必要开展深入的油藏描述与优势渗流通道研究,并结合三维地质模型为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基础。本次研究以物探、钻井、取心、测井等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认识,运用地质学理论及油藏描述方法,对该块开展微构造、单砂体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流动单元及优势渗流通道描述,最后建立三维精细预测模型,为后续开展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基础。通过研究,取得以下几项主要成果:(1)微构造研究是识别剩余油分布的有效手段,尽管该块属于窄条状油藏,但仍存在微构造控制的剩余油;(2)开发中后期油藏描述在沉积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动态分析深化沉积微相重新认识,对于剩余油挖潜仍然具有重要作用;(3)实验表明本区低渗透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后,储层物性参数变差。但总体下降幅度不大,表面上看储层参数变化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不排除胶结物重新分布储层存在局部物性高、整体低的情况,容易导致窜流通道的产生;(4)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能够有效的开展流动单元划分及判断油水井间优势渗流通道,两者的结果可进一步为为单层突进和平面水线舌进的治理提供了基础;(5)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首次使用流动单元作为约束模型,精细准确地建立了能反映该块油气水分布的地质预测模型,结果应用于数值模拟,取得较好效果,为开发中后期油藏准确有效描述剩余油分布提供了技术基础。

黄松磊[5](2018)在《锦150块中低渗透储层及潜在损害分析》文中指出锦150断块区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锦古1井以东地区,北为锦45块,南部紧邻锦271块,呈近东西走向。东西长近2.1km,南北宽近0.8km,含油面积1.4km2,地质储量243×104t。研究目的层为中生界油层。总体构造形态为向东南、西南倾没的断鼻构造,轴向近南北向,东南部地层陡,西南部地层缓,区域内共发育近东西及近北东走向两组断裂系统。区块于2001年8月锦150井试采中生界“水层”获油气流而投入开发。初期依靠建产能,断块日产油逐渐上升,后期由于地层压力下降较快,产量递减快,基本呈指数递减开发趋势。区块受储层结构、物性影响,开发矛盾突出,储层敏感性较强,经过多年的注水,目前油层憋压严重,油井表现为低液低产。同时断块的的构造、储层、剩余油分布都不清楚,为进一步调整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落实区块的构造情况,开展储层损害潜在分析。本文分别从分析锦150储层地质特征、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再此基础上进行锦150块储层敏感性实验,分析注入水对储层的潜在损害。研究结果表明:锦150块注水过程中主要以水敏损害为主,其次为注入水中悬浮物及含油量对储层造成的损害。通过以上研究,对该块进行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的具体方案,以达到提高区块采收率的目的,同时为国内外低孔低渗砂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提供借鉴。

唐韵[6](2017)在《陈堡油田泰一段三砂组扇三角洲构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开发程度的深入,油水运动规律愈发复杂化,原地质认识无法较好地支撑油藏动态分析。本论文针对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储层非均质性规律等问题展开研究,以陈堡油田陈3断块泰一段三砂组为切入点,参考滦平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对其储层构型特征展开研究,并通过地质建模表征其研究成果,为后续油藏开发调整奠定基础。确定了研究区构型单元识别标志。从构型单元不同方向着手研究,垂向识别标志包括单井砂体内部韵律、夹层、井间成因单元砂体高程及测井响应差异;侧向识别标志包括砂体区域性曲线形态差异,厚度差异、次级水道及间湾泥岩的出现,砂体顶面层位高程差。确定了7种单一构型单元平面拼接样式:陡坡型辫状水道-陡坡型辫状水道、缓坡型辫状水道-缓坡型辫状水道、分流河道-分流河道、次级水道-漫流沉积-辫状水道拼接、辫状水道-水道边缘-辫状水道、漫流沉积-辫状水道-漫流沉积、次级河道-河口坝-次级河道,用于指导单一构型单元划分。确立了研究区构型单元叠置方式。不同期的构型单元之间的叠置主要受控于异旋回作用,同期的构型单元之间的叠置主要受控于自旋回作用。研究区不同期构型单元叠加方式包括:独立性、叠加型和切叠型,同期构型单元叠加方式包括:同相复合和异相复合。通过对研究区横纵剖面分析确立了研究区构型单元整体呈拼合板状样式分布。建立了研究区细化至单砂体的三维地质模型。模型平面、剖面切片表明,不同级次渗流屏障和砂体均得到较好的刻画。再现了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符合实际地质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地质模型进行了粗化,满足了油藏数值模拟需求。

齐翊如[7](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M井区长6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是陕北地区勘探开发主战场之一。本文利用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敏感性分析、润湿性分析、油水相渗及三轴应力等实验开展了储层基础地质及岩石物理属性方面的研究;并且开展空气-泡沫与岩石作用机理研究,从起泡剂性能、稳泡能力、泡沫液粘度、泡沫液腐蚀性及配伍性等方面评价空气-泡沫性能,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岩石作用机理;同时,利用细管驱替实验、静态及动态低温氧化实验分析空气-原油混相特征,计算出最小混相压力,研究了空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生成机理、运移特点及渗流特征;基于真实砂岩微观驱替实验开展的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研究,厘清了水驱油、泡沫-气驱油的驱替方式及残余油赋存的特征,计算了安全氧含量;达到了从水驱-气驱,水驱-气驱-泡沫驱及水驱-泡沫驱-气驱三个实验角度分别阐述说明了空气-泡沫驱油效果。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0.57%,平均渗透率为0.81×10-3μm2,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是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成岩阶段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B期。(2)孔隙度演化结果表明,长6储层未固结砂岩初始孔隙度平均值为38.15%,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13.01%,胶结作用损失7.45%,溶蚀作用增加7.86%,次生溶蚀作用是改善研究区储层物性的重要成岩作用。(3)粒间孔、浊沸石溶孔及长石溶孔是M区主要孔隙类型,片状-弯片状喉道为研究区主要喉道类型;高压压汞实验从孔隙和喉道发育程度的角度将储层由好到差分为四类,各类储层开发效果均不同。(4)核磁共振、储层渗流特征研究,依据参数特征及形态学分析将储层划分为四种流动能力不同的流体类型;敏感性实验分析表明,储层属于弱速敏、碱敏、水敏、中等偏弱-中等偏强酸敏及强应力敏感性;储层裂缝主要发育方向为东西向;(5)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导致了黏土矿物吸水膨胀,甚至孔隙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低初始围压不会因压缩而被消耗,高围压下岩石受压会消耗并释放围压。通过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分析发现低渗透储层泡沫流体很难达到拟线性渗流;(6)泡沫产生机理囊括液膜滞后、缩颈分离和薄膜分断三种形式;储层泡沫-气驱后绕流残余油为主要油的赋存形式,再进行水驱则效果不佳;低温氧化实验证实安全含氧量为11.42%,在储层与原油作用超过1400h可以下降到安全含氧量;(7)空气-泡沫调驱包括前沿、中部及后沿三个区域,气液比介于1:1和2:1时泡沫封堵性达到最理想状态;水驱达到0.4PV后效果变差,而水驱后开展气驱则容易气窜;空气-泡沫驱对采收率提高有显着效果,通常在11%-20%之间。

高丽敏[8](2017)在《陈堡油田k2t13砂组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扇三角洲沉积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层,但其砂体通常具有横向变化快、叠置关系复杂的特点。为挖掘并高效开发扇三角洲储层中的剩余油,需要对其进行储层构型精细研究。陈堡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但储层中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如何准确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是当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陈堡油田K2t13砂组扇三角洲沉积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等理论指导下,结合岩心、测井和动态资料,在前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了地层格架,明确了沉积体系及亚相、微相特征,确定了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单元叠置特征,识别了扇三角洲不同微相的分布样式,最终建立了剩余油的分布模式。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将地层对比从小层级别细分到单层级别,构建研究区地层发育模式。依据岩性、电性特征,识别出5个辅助标志层,其主要成因为小规模的湖泛面,为地层对比提供新的依据。在前人地层划分基础上,对小层划分方案进行了修改,并进一步将11个小层细分为21个单层。确定了目的层段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其中发育扇三角洲平原与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根据沉积发育的坡度条件,将扇三角洲平原划分为陡坡扇三角洲平原与缓坡扇三角洲平原。陡坡扇三角洲中岩石成分复杂,呈次棱角状,岩石粒径大,分选差,主要水动力为重力流,牵引流次之。陡坡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辫状水道、水道间微相;前缘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微相为主。缓坡型扇三角洲中岩石以中细砂岩为主,可见大量泥砾,分选中等,呈次圆状,主要受牵引流影响,重力流次之。缓坡型扇三角洲平原以辫状水道、次级水道沉积微相为主。应用垂向分期与侧向划界的方法,将扇三角洲储层构型进行级次划分。本论文主要研究3~5级界面,3级界面为大型底形内的大规模再作用面或增生面,即单层级别;4级界面为大型底形的界面,为小层界面;5级界面为大型砂席边界,为亚段界面;6级界面为大规模湖泛面或不整合面,相当于砂组界面。以单井砂体内部韵律、夹层造成的岩性与测井响应的差异为划分标志,识别出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三种垂向叠置方式。。侧向上以4种砂体边界接触关系识别出:辫状河道~辫状河道、辫状河道~次级河道、辫状河道~河口坝、分流河道~分流河道等侧向边界。分析了研究区新钻井的水淹程度,划分为未水淹、弱水淹、水淹三种水淹级别,在此基础上,基于14 口新井刻画剩余油平面分布图。研究表明,剩余油的平面分布受砂砾岩厚度与泥岩厚度影响,且不同亚段的影响因素不同。在储层构型的基础上,辨别出构型边界6种,分析了构型边界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式。

王峻峰[9](2017)在《礁灰岩L油藏微观渗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礁灰岩是在海相沉积环境里受生物成因影响的块状碳酸岩储集岩体,目前针对礁灰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研究还鲜有报道。本论文研究对象是中国海上地质储量最大的生物礁灰岩油藏。在礁灰岩储层内部孔洞缝发育、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多变等影响因素和强底水作用下,油藏开发过程中底水沿裂缝等优势渗流通道窜流,导致油井投产即后高含水、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油田整体开发效果不理想,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可采储量及挖潜潜力巨大。因此,如何从油藏的微观渗流机理角度,明确这类油藏复杂的油水运动规律、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提高采收率手段和方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油田提供的各类分析化验资料、生产测试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在归纳总结油藏地质特征及生产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理论、渗流力学理论及聚类分析理论,深入剖析礁灰岩油藏的微观渗流机理及其对油藏开发规律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以及核磁共振等测试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 L油藏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提出了礁灰岩储层的定量化分类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礁灰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主要发育相对致密型、致密裂缝型、孔洞裂缝型、孔隙孔洞型4类储渗空间类型。利用毛压形态、特征结构系数、平均孔隙半径及物性参数可对礁灰岩储层进行定量化表征。(2)利用微观水驱油实验、岩心水驱油实验及相渗实验,明确了礁灰岩储层的微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发现,四类储层的相渗曲线均表现出"不抬头"的特征。利用毛细管渗流理论定量计算了流体粘度、边界层厚度及优势渗流通道等因素对渗流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粘度及优势渗流通道是导致目前油田高含水的主要原因。(3)控制水沿优势渗流通道窜流和降低原油粘度是未来油田控水增产的主要方向。

徐文江[10](2016)在《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海上低渗透油田具有油藏埋藏深、储量丰度低、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等特点,较难建立有效注采系统。同时受限于海洋环境、平台空间和承重受限等诸多不利条件制约,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难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益。本文将地质油藏、开发技术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围绕海上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的判据,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海上低渗透油藏混合井网有效注水开发理论,研究了目标区块实现有效注水开发的合理井型、井网、井距与裂缝参数,提出了海上开发井少条件下建立有效注采和有效控制储量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多因素影响的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开发的油藏界限图版,并将井组储量品质综合评价系数与储量规模相结合,提出了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1)基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分析了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特殊问题,提出了解决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的三个基本思路:以地质油藏为核心,强化地质油藏基础研究的同时,将开发技术、经济条件有机结合,寻求突破方法;将陆地油田开发技术与海上油田开发条件相结合,加强各种工艺技术攻关;建立先导试验区,探索经济开发模式。(2)利用复变函数理论通过逆儒可夫斯基变换把Z平面上的水平井变换为W平面上半径为1的圆形排液坑道,分析了水平井采油、定向井注水的一注一采渗流规律,探讨了混合井网极限注采井距和注入水有效动用范围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图版。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极限注采井距下的纵向动用程度和所需的压裂改造规模。(3)在油藏工程优化方法的基础上,用门限压力近似模拟处理启动压力,考虑井网形式、井距、排距因素的影响,对混合井网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比不同方案模拟结果,优选出了井型井网和相应的压裂裂缝参数。(4)在油藏工程提出的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前提下,利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整体压裂数值模型,优化了B油田两口先导试验井整体压裂的裂缝参数。(5)在分析多因素制约的海上低渗透油田最低单井经济产量基础上,基于多因素经济评价原理与方法,建立了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开发的界限图版,包括:①全成本开发方式下的油藏有效注水开发界限,具体分为利用海管输送至终端的半海半陆式开发模式和基于FPSO的全海式开发模式;②依托周边油田生产设施的依托开发方式下的油藏有效注水开发界限③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研究地层非均质性对油田开发界限的影响;④考虑钻井成本随钻井深度变化的油藏埋藏深度对开发界限的影响;⑤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带来开发成本降低对开发界限的影响;⑥申请减免国家税收对开发界限的影响。(6)定义了井组储量品质综合评价系数,获得了井组储量品质综合评价界限值,结合储量规模首次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的判断表。

二、江苏陈堡油田储层改造或损害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陈堡油田储层改造或损害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南堡凹陷东营组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定义与特征
        1.2.2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形成机制
        1.2.3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发育模式
        1.2.4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测井评价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成果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储层特征
第3章 研究区储层分类
    3.1 沉积微相划分
    3.2 成岩作用特征
    3.3 孔隙结构特征
        3.3.1 研究区孔隙结构特征
        3.3.2 研究区孔隙结构分类
        3.3.3 研究区孔隙结构半定量表征
    3.4 研究区储层分类
第4章 储层类型与低含油饱和度油层的关系
    4.1 储层类型与低含油饱和度油层的关系
    4.2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分布特征
第5章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高束缚水饱和度成因
    5.1 沉积成因
    5.2 成岩成因
    5.3 孔隙结构成因
第6章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发育模式
    6.1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分类
    6.2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发育模式
        6.2.1 一类储层(常规油水层)
        6.2.2 二类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层)
        6.2.3 三类储层(低含油饱和度油层)
        6.2.4 四类储层(非储层或干层)
第7章 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测井评价
    7.1 基于储层品质指数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7.2 基于多参数交会分析建立综合评价系数模型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砂岩油藏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藏流场现状
        1.2.2 流场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认识
        1.4.1 完成工作量
        1.4.2 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高含水油藏分类评价及地质特征分析
    2.1 高含水油藏的分类及开发效果
        2.1.1 井网状况
        2.1.2 能量的保持状况
        2.1.3 不同类型油藏水驱控制与动用状况
        2.1.4 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与采出程度
    2.2 相对整装油藏地质特征
    2.3 窄条状油藏地质特征
    2.4 岩性油藏地质特征
    2.5 极复杂小断块油藏地质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造因素对油藏流场的影响研究
    3.1 构造样式
    3.2 小断层发育程度
    3.3 地层倾角
    3.4 含油带宽度
    3.5 构造因素对不同类型油藏流场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储层因素对油藏流场的影响研究
    4.1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4.1.1 平面非均质性
        4.1.2 纵向非均质性
    4.2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4.2.1 孔喉发育特征
        4.2.2 粘土矿物特征
        4.2.3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对流场的影响
    4.3 储层因素对不同类型油藏流场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体因素对油藏流场的影响研究
    5.1 原油性质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5.1.1 原油粘度特征及对流场的影响
        5.1.2 原油密度对流场的影响
    5.2 地层水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5.2.1 注入水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5.2.2 温度与细菌对原油性质的影响
    5.3 含油饱和度对流场的影响研究
    5.4 流体因素对不同类型油藏流场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油藏初始流场定量表征
    6.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层次分析法
    6.2 初始流场评价方法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6.2.2 权重确定
        6.2.3 初始流场强度指数(R)计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优势流场识别及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7.1 动态关联法
    7.2 模糊综合评判法
    7.3 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分析
        7.3.1 储层非均质性是油藏优势流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7.3.2 主控断层对封闭小断块油藏优势流场的影响
        7.3.3 小断层对半封闭、不封闭油藏优势流场的影响
        7.3.4 油藏优势流场影响因素的“马太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3)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1.5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油田开发现状
第三章 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分类建立
    3.1 增量存量的基本概念
    3.2 增量存量数据体系分类
        3.2.1 增量数据分类
        3.2.2 存量数据分类
第四章 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
    4.1 增量递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4.1.1 增量递减规律研究
        4.1.2 增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
        4.1.3 增量递减主控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4.2 存量递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4.2.1 存量递减规律
        4.2.2 存量递减主控因素分析
第五章 不同类型油藏增量递减模型研究
    5.1 油藏分类
        5.1.1 油藏分类依据
        5.1.2 油藏分类结果
    5.2 不同类型油藏递减规律研究
        5.2.1 相对整装油藏递减规律
        5.2.2 复杂断块油藏递减规律
        5.2.3 窄条状油藏递减规律
    5.3 不同类型油藏增量递减模型研究
        5.3.1 相对整装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5.3.2 复杂断块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5.3.3 窄条状油藏初期递减模型
第六章 增量存量递减控制对策研究
    6.1 控制增量递减对策研究
    6.2 控制存量递减对策研究
    6.3 不同类型油藏控制递减研究
        6.3.1 相对整装油藏
        6.3.2 窄条状油藏
        6.3.3 复杂断块油藏
    6.4 主要油田开发趋势及控制递减研究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沙埝油田沙20断块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后期油藏描述现状
        1.2.2 优势渗流通道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主要成果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勘探概况
    2.2 开发概况
    2.3 取资料情况
第三章 小层精细对比及微构造研究
    3.1 地层特征与小层精细对比
        3.1.1 地层发育特征
        3.1.2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3.2 微构造特征研究
        3.2.1 断层及圈闭特征
        3.2.2 微构造特征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4.1 储层岩矿特征
        4.1.1 岩石组分
        4.1.2 岩石结构特征
    4.2 储层沉积特征
        4.2.1 沉积相标志
        4.2.2 沉积微相特征
        4.2.3 沉积微相展布分析
        4.2.4 砂体展布及连通性特征
        4.2.5 沉积微相与开发动态描述
        4.2.6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4.3 成岩及微观孔隙结构
        4.3.1 成岩作用
        4.3.2 微观孔隙结构
        4.3.3 储层敏感性分析
        4.3.4 开发中后期储层物性再认识
        4.3.5 物性分布认识
    4.4 储层参数变化研究
        4.4.1 室内实验基础
        4.4.2 驱替倍数与水测渗透率
        4.4.3 渗透率变化
        4.4.4 孔隙度变化
        4.4.5 物性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流动单元划分及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5.1 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5.1.1 表征渗流差异的地质参数优选
        5.1.2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5.1.3 沙20 断块流动单元划分结果
        5.1.4 流动单元展布特征
    5.2 优势渗流通道识别
        5.2.1 识别方法概述
        5.2.2 识别研究及结论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
    6.1 三维地质概述方法概述
    6.2 建模数据准备
    6.3 构造建模
    6.4 储层约束模型模拟
    6.5 属性建模
    6.6 模型检验与数模拟合修正
第七章 目标区块应用研究
    7.1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剩余油分布分析
        7.1.1 剩余油分布规律
        7.1.2 剩余油定量描述
    7.2 剩余油挖潜对策
    7.3 方案实施效果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锦150块中低渗透储层及潜在损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做的工作
第二章 锦150区块低渗透储层地质特征
    2.1 我国低渗透砂岩油藏地质特征
        2.1.1 低渗砂岩油田的概念及分类
        2.1.2 低渗油气资源的分布
        2.1.4 低渗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2.2 锦150区块储层特征分析研究
        2.2.1 锦150块储层岩心孔隙度与渗透率分析研究
        2.2.2 锦150块储层岩心粘土矿物分析研究
        2.2.3 锦150块储层岩心扫描电镜分析研究
        2.2.4 锦150块压汞实验研究
        2.2.5 锦150块储层潜在损害分析研究
        2.2.6 锦150块先期注水生产环节对储层损害分析
第三章 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3.1 低渗储层注水开发特征
        3.1.1 低渗透非达西渗流视渗透率对油藏开发的影响
        3.1.2 低渗透储层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3.1.3 国内低渗注水开发的认识
    3.2 注水过程中储层损害机理研究
        3.2.1 注入水中机械杂质造成地层堵塞
        3.2.2 注水井机杂堵塞的四种类型
        3.2.3 速敏损害
        3.2.4 注入水与地层岩石的相互作用
        3.2.5 注入水与地层流体相互作用
        3.2.6 微生物引起的损害
        3.2.7 改善吸水能力的措施
第四章 锦150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4.1 速敏评价实验研究
        4.1.1 速敏机理
        4.1.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1.3 实验结果分析
    4.2 水敏评价实验研究
        4.2.1 水敏性机理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3 压力衰减法测量致密砂岩损害
        4.2.4 实验结果分析
    4.3 盐敏评价实验研究
        4.3.1 盐敏机理
        4.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酸敏评价实验研究
        4.4.1 酸敏机理
        4.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碱敏评价实验研究
        4.5.1 碱敏性评价机理
        4.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5.3 实验结果分析
    4.6 应力敏感评价实验研究
        4.6.1 应力敏感性实验原理
        4.6.2 应力敏感性实验程序
        4.6.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锦150块注入水对储层损害实验研究
    5.1 注入水中悬浮物及含油量对储层损害实验研究
        5.1.1 注入水中悬浮物对储层的损害
        5.1.2 注入水中含油量对储层的损害
        5.1.3 注入水水质指标对储层损害正交实验研究
    5.2 注水过程中结垢对储层损害实验研究
        5.2.1 结垢趋势预测
        5.2.2 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
        5.2.3 结垢对储层损害动态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陈堡油田泰一段三砂组扇三角洲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勘探开发历程
    2.3 资料基础
第三章 精细地层对比
    3.1 地层划分方案
    3.2 地层对比依据
        3.2.1 标志层
        3.2.2 基准面沉积旋回
    3.3 地层对比方法
    3.4 地层对比结果
        3.4.1 与前人结果比较
        3.4.2 地层分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相类型的确定
        4.1.1 沉积特征分析
        4.1.2 沉积相类型划分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2.1 陡坡型扇三角洲平原
        4.2.2 陡坡型扇三角洲前缘
        4.2.3 缓坡型扇三角洲平原
    4.3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研究
        4.3.1 研究思路
        4.3.2 岩性划分及识别
        4.3.3 单井相解释
        4.3.4 研究思路沉积微相剖面分布特征
        4.3.5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沉积构型研究
    5.1 构型界面系统划分
    5.2 构型单元识别标志
        5.2.1 垂向分期识别标志
        5.2.2 侧向划界识别标志
    5.3 构型单元叠置方式
        5.3.1 不同期复合
        5.3.2 同期复合
        5.3.3 构型单元分布样式
    5.4 构型单元解剖
        5.4.1 构型解剖分析方法
        5.4.2 构型解剖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6.1 数据准备
    6.2 三维构造模型
    6.3 三维构型模型
        6.3.1 三维网格设置
        6.3.2 三维构型建模结果
    6.4 三维储层参数模型
        6.4.1 模拟参数设置
        6.4.2 三维参数建模结果
    6.5 三维模型粗化
        6.5.1 粗化网格设置
        6.5.2 粗化计算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空气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1.2.2 注泡沫液提高采收率研究现状
    1.3 空气-泡沫驱油矿场分析
        1.3.1 试验区域及井组
        1.3.2 试验简要过程
        1.3.3 试验井动态分析
        1.3.4 矿场试验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1.6.1 主要认识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物源方向
    2.3 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2.3.1 地层概况
        2.3.2 小层划分与对比
        2.3.3 地层沉积背景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碎屑成分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物性分布发育特征
        3.2.2 孔隙度及渗透率相关性分析
    3.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3.3.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3.3.2 成岩阶段与成岩序列
    3.4 成岩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
        3.4.1 孔隙度定量计算
        3.4.2 其他孔隙度定量表征参数
        3.4.3 孔隙发育定量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4.1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特征
        4.1.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4.2 储层微观流体赋存特征
        4.2.1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2 储层物性对可动流体参数的影响
    4.3 润湿性特征
    4.4 储层流体性质
        4.4.1 地层水及注入水性质
        4.4.2 原油及天然气性质
        4.4.3 油藏温压系统
    4.5 储层岩石敏感性特征
        4.5.1 潜在敏感性分析
        4.5.2 储层敏感性评价
    4.6 裂缝发育及方向
        4.6.1 三轴岩石力学试验
        4.6.2 裂缝发育方向与注水开发的关系讨论
    4.7 小结
第五章 空气-泡沫与储层岩石作用机理
    5.1 空气-泡沫性能研究
        5.1.1 配伍性研究
        5.1.2 腐蚀性评价
    5.2 静态作用机理研究
        5.2.1 研究思路
        5.2.2 静态模拟实验研究
    5.3 储层膨胀力研究
        5.3.1 研究思路及过程
        5.3.2 实验结果分析
    5.4 孔喉特征研究
        5.4.1 研究思路与过程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动态实验研究
        5.5.1 储层启动压力梯度
        5.5.2 动态机理研究
    5.6 小结
第六章 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
    6.1 空气-原油混相特征
        6.1.1 概述
        6.1.2 空气基本性质
        6.1.3 细管实验法最小混相压力研究
    6.2 注空气低温氧化实验
        6.2.1 原油与空气静态氧化实验
        6.2.2 原油与空气动态氧化实验
    6.3 空气-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
        6.3.1 空气-泡沫于多孔介质中的生成机理
        6.3.2 多孔介质中泡沫的运移
        6.3.3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破灭
        6.3.4 泡沫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6.4 空气-泡沫微观驱油实验
        6.4.1 模型的制作和实验装置
        6.4.2 实验条件
        6.4.3 实验特征
    6.5 空气-泡沫驱安全性分析
        6.5.1 气体爆炸极限理论计算
        6.5.2 临界氧含量和安全氧含量
    6.6 小结
第七章 空气-泡沫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7.1 泡沫封堵能力实验
        7.1.1 实验准备及实验条件
        7.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7.2 空气-泡沫驱油效果评价
        7.2.1 水驱-气驱评价研究
        7.2.2 水驱-气驱-泡沫驱评价研究
        7.2.3 水驱-泡沫驱-气驱评价研究
    7.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陈堡油田k2t13砂组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扇三角洲沉积地质学
        1.2.2 扇三角洲储层构型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2.1 地层划分方案
        2.1.1 前人对比方案
        2.1.2 新对比方案
    2.2 地层对比依据
        2.2.1 标志层
        2.2.2 基准面沉积旋回
    2.3 地层对比方法
    2.4 地层对比结果
第三章 沉积微相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沉积相类型
    3.3 亚相划分
        3.3.1 扇三角洲平原
        3.3.2 扇三角洲前缘
    3.4 微相划分
    3.5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特征
        3.5.1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3.5.2 沉积微相垂向演化
        3.5.3 沉积微相剖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构型研究
    4.1 构型界面系统划分
    4.2 构型单元识别标志
        4.2.1 垂向分期识别标志
        4.2.2 侧向划界识别标志
    4.3 构型单元叠置方式
        4.3.1 不同期复合
        4.3.2 同期复合
        4.3.3 构型单元分布样式
第五章 基于构型的剩余油分布研究
    5.1 剩余油研究方法
    5.2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5.2.1 剩余油平面分布图
        5.2.2 剩余油剖面分布图
    5.3 剩余油分布与构型关系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礁灰岩L油藏微观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2 微观渗流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统计及创新点总结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2.2 沉积相特征及小层划分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类型
        2.3.2 物性特征
        2.3.3 储层非均质性
        2.3.4 储层及隔夹层分布特征
        2.3.5 储层敏感性
        2.3.6 储层润湿性
    2.4 油藏温度与压力
    2.5 油藏地质储量
    2.6 流体特征
    2.7 油田开发历程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开发历程
        2.7.2 开发现状
        2.7.3 开发动态面临的问题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观渗流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3.1 微观渗流空间类型
        3.1.1 孔隙类型
        3.1.2 喉道类型
        3.1.3 裂缝类型
        3.1.4 储渗空间类型
    3.2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2.1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3.2.2 孔隙结构特征分类
    3.3 孔隙结构对生产动态特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对致密型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4.1 相对致密型储层渗流环境特征
        4.1.1 非线性渗流特征
        4.1.2 应力敏感特征
    4.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4.2.1 微观水驱油特征
        4.2.2 岩心水驱油特征
        4.2.3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孔隙孔洞型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5.1 孔隙孔洞型岩样特征
    5.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5.2.1 微观水驱油特征
        5.2.2 岩心水驱油特征
        5.2.3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5.3 相渗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水驱油理论计算模型
        5.3.2 渗流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孔洞裂缝型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6.1 孔洞裂缝型岩样特征
    6.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6.2.1 微观水驱油特征
        6.2.2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6.2.3 岩心水驱油特征
    6.3 优势渗流通道对渗流的影响
        6.3.1 并联毛细管理论模型
        6.3.2 影响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致密裂缝型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7.1 致密裂缝型岩样特征
    7.2 油水两相渗流渗流特征
        7.2.1 微观水驱油特征
        7.2.2 岩心水驱油特征
        7.2.3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油藏勘探开发现状
        1.2.2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特征
        1.2.3 低渗透油田开发存在问题
        1.2.4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井网及注水方式
        1.2.5 陆地低渗透油田主要开发技术
        1.2.6 海上低渗透油田主要开发技术探索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总结
第2章 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基本矛盾和主控因素研究
    2.1 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特点分析
    2.2 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的问题与主控因素研究
        2.2.1 普遍问题与控制因素分析
        2.2.2 特殊问题与控制因素分析
    2.3 解决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的技术思路
        2.3.1 以地质油藏为核心,将开发技术、经济条件有机结合
        2.3.2 将成熟技术与海上开发条件相结合,加强技术攻关
        2.3.3 建立先导试验区,探索油田开发投资模式
第3章 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开发理论与技术研究
    3.1 海上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判据
    3.2 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与海上目标油田渗流特性判别
        3.2.1 临界条件判定方法
        3.2.2 临界曲线法判定方法
        3.2.3 压力数判定方法
    3.3 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确定
        3.3.1 早期研究结果分析评价
        3.3.2 本次实验结果分析
    3.4 海上低渗透油田井控储量的采收率标定方法研究
        3.4.1 衰竭采收率
        3.4.2 经验公式法确定采收率
        3.4.3 驱油效率法确定采收率
        3.4.4 数值模拟法确定采收率
        3.4.5 流管法确定采收率
    3.5 满足产能需求的井参数优化研究
        3.5.1 海上低渗透油藏已有开发井产能评价
        3.5.2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3.5.3 压裂对混合井网渗流阻力场及产能影响分析与水平井长度优化
        3.5.4 满足产能需求的海上B油田压裂水平井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3.6 满足平均单井累产需求的井网参数优化研究
        3.6.1 海上B油田定向井系统分析评价
        3.6.2 海上B油田水平井采油定向井注水复杂井网系统分析评价
        3.6.3 海上B油田压裂水平井混合井网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第4章 海上低渗透油藏整体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4.1 考虑启动压力整体压裂数值模拟模型
        4.1.1 地层系统渗流模型
        4.1.2 裂缝系统渗流数学模型
        4.1.3 定解条件
    4.2 数值计算方法
    4.3 B油田整体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结果
        4.3.1 输入参数要求
        4.3.2 参数优化结果
第5章 海上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经济界限研究
    5.1 基于多因素制约的海上低渗透油田最低单井经济产量
        5.1.1 单井日经济产能模型
        5.1.2 单井累产油量界限模型
        5.1.3 单井控制储量界限模型
        5.1.4 实例应用
    5.2 基于多因素制约的海上低渗透油田储量品质评价方法
        5.2.1 海上低渗透油田储量品质评价原理
        5.2.2 海上低渗透油田储量品质评价的基本假设
        5.2.3 海上低渗透油田储量品质评价体系
    5.3 多因素制约的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注水开发油藏界限
        5.3.1 全成本开发方式下的油藏开发界限
        5.3.2 地层非均质性对开发界限的影响
        5.3.3 不同埋藏深度对开发界限的影响
        5.3.4 不同企业各种开发成本对开发界限的影响
        5.3.5 申请减免国家税收对开发界限的影响
    5.4 海上低渗透油田储量品质下限与有效开发模式研究
        5.4.1 海上低渗透油田独立开发的储量规模下限标准
        5.4.2 海上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组单元储量品质及独立开发的储量品质下限标准
        5.4.3 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江苏陈堡油田储层改造或损害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堡凹陷东营组低含油饱和度油层成因机理及测井评价[D]. 庞小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江苏油田典型高含水砂岩油藏优势流场地质主控因素研究[D]. 闵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3]江苏油田不同类型油藏增量存量递减主控因素研究[D]. 刘登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沙埝油田沙20断块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D]. 吴晓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锦150块中低渗透储层及潜在损害分析[D]. 黄松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6]陈堡油田泰一段三砂组扇三角洲构型研究[D]. 唐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8)
  • [7]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低渗透砂岩油藏空气泡沫驱油机理研究[D]. 齐翊如. 西北大学, 2017(03)
  • [8]陈堡油田k2t13砂组扇三角洲储层构型研究[D]. 高丽敏.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礁灰岩L油藏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 王峻峰.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10]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模式与理论研究[D]. 徐文江.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江苏陈宝油田储层构造或损伤对渗流空间及渗流特征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