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缺乏竞争精神

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缺乏竞争精神

一、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中竞争精神的缺失(论文文献综述)

张旻[1](2021)在《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靳莹晖[2](2020)在《奇幻旅行中的异域形象 ——《巨人传》与《镜花缘》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人传》是诞生于十六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小说,代表了优秀的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对文艺复兴与时代光明前景的热切希望,《镜花缘》则是创作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清朝嘉庆年间,承载了落魄才子李汝珍对万般世相的嬉笑怒骂。两部异时异地的作品注定有着巨大差异,然而细读两部作品可以发现,文本中的主人公都在乘船踏浪而去的海洋旅途中,遍历了样貌品行各异、真实奇幻交织的异域国度。因此以异域形象为圆中心可以展开多个层次的相似性讨论。首先是异域形象生成的时空场域,两书流动的自然时间中潜藏着恒定的狂欢节与上巳节,在地质空间虚实结合的描述中为主人公营造出自由的阈限空间,它们共同将整个文本导向非常规性与奇幻性;其次是异域形象的异行异秉与生存地域的奇物奇景,反映了中法不同的审美观念,但两书在形象整体风格上的荒诞怪异与针砭时弊却又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双方都运用戏拟与讽刺的艺术手法,在诙谐的氛围中深刻探讨着多种社会问题;再次是异域形象作为“他者”形象,对“自我形象”的反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作者所着意揭露的社会弊病,还包含着地理环境、文化潮流这样的外部大背景,甚至暗示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写作心境,于此发现两位作者在滨海的生活环境、压抑的文化语境、失意的生平经历、消遣与游戏的创作风格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点;最后在异域形象——“东方神瓶与海隅小邦”的社会集体想象层面,可以窥得两书创作时代的真实对外交流情况与民族心态。这两场文学异域旅途的追寻仪式,共同诉说着人类所拥有的相同精神内核却不同美学风格的狂欢主题。

魏梦莹[3](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认为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徐锋[4](2020)在《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传播和认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亟需挖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道德精髓和思想价值,以期让中华民族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全世界传播。鉴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武德思想的发展脉络开始,在探索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演变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并以史为鉴,汲取优秀的思想道德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服务。本文主要围绕以下思路展开论述:首先,厘清“武德”、“传统武德”概念的缘起、内涵及武德思想的实质;其次,梳理各个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武德思想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在传统文化的视域下,以少林和武当两个文化流派作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及其特征;然后,通过对传统武德思想的梳理与分析,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历史评判和价值重估;最后,揭示和弘扬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当代价值。基于此,本文研究观点主要概括如下:第一,武德概念最早萌芽于古代人类生存生产的劳动,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逐渐形成与发展。早期的“武德”与军事发展脉络相契合,既存在于彼此交融的个体与集团间,又分别存在于内涵各异的个体武德和军事武德中。个体武术武德或民间武术武德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传统武德既指传统的武德,又指武德的传统。传统的武德主要指历代存留下来的武德伦理思想、制度和规范,而武德的传统主要指从古延续至今、无所在又无所不在的武德伦理传统,囊括实践领域和精神领域,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传统武德思想的实质涵盖所有与“武”有关的思想品德内容,包括道德自觉、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等。第二,不同历史时期,武德思想内容和文化特征不同。本文以古代历史上武德文化特征明显、武德思想鲜明为分期理念,把武德思想的发展分为先秦、盛唐、宋元、明清四个主要时期。先秦经历了历史上重要大变革,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思想大繁荣大发展,“尚礼、尚谋、尚侠”是当时主要的武德思想内容。盛唐时期,唐王朝的开明政治与繁荣经济为社会形成崇武尚侠风气打下基础,“以武壮志、以武立志、以武言志”成为当时武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宋元时期,在“崇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下,导致民间习武结社规范化、民间武术表演娱乐化特征明显,从而推动武术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明清时期,明代的兵家思想为武术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清王朝对民间武术的镇压使民间秘密结社和清规戒律兴起,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使侠者们行侠天下,镖师们侠骨义胆的高尚武德使镖局和镖师们镖行天下。第三,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哲学中的儒、释、道、墨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之根。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阴阳、佛家的禅定、墨家的侠义等思想,在传统武德思想中都有深刻的反映。受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性的中国传统武术,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文化流派及特征,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是其中的典型。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少林功夫修禅悟道的武德传统。道教文化与武当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武当武术养生修道的武德传统。少林武德与武当武德,形象反映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特征。第四,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发生、发展与演变,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以中国文化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形成了一套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忠诚守信的精神节气,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优秀传统。由于历史局限性造成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神秘性和虚幻性等消极因素是中国传统武德思想中的糟粕,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因此,要使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发挥时代价值,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要对传统武德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坚持武德思想的仁勇结合、内外相应、古今相继和真善相随。第五,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经过近百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自觉”后,留下优秀的武德思想内容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挖掘与弘扬,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应积极发挥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内容优势、融入优势和传播优势,让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共享,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范小娟[5](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郑晓明[6](2019)在《文学活动的伦理之维》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人的现实生存中许多问题可以归结为伦理道德问题。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伦理问题的反思和未来社会伦理结构的想象性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文学活动关系体具有伦理属性,文学价值是在围绕着文学作品展开的整体性活动中生成的,文学价值是综合性的价值体系,文学伦理学研究的是文学的伦理价值在文学活动场域中的生成过程。价值是在关系结构中产生的,伦理价值在伦理关系体中形成,成为关系主体作出价值判断和规范行为的决策系统。文学活动主体在社会综合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前在伦理结构中对自身的文学活动进行伦理价值判断,同时伦理价值理念规范着活动主体的文学行为,进而融入社会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文学活动中伦理始终在场并进行理想性、超越性的伦理预设。文学活动在社会关系结构中通过功能性影响发挥建构作用。文学伦理价值的生成源是文学创作主体的赋予,创作主体的伦理意识在历史文化规定中现实选择地形成,通过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性艺术传达,创作主体的伦理意识对文学作品的价值生成形成构成性影响。创作主体的伦理前在限定中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域性因素在文学作品中艺术呈现。文学活动中创作主体受时代影响现实地选择对主流伦理理念的归依与悖离,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伦理结构中,通过人物行为、情感表达、观点阐明等方式,表现对社会伦理结构发展动态的认知判断,从而实现自身的文学伦理价值诉求。文学活动中创作主体的伦理意识审美转化形成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各不相同,创作主体借助形象、意境、主题等方式生成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同时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是复杂的系统性生成,任何类型文学作品的伦理价值生成都不是以单一的艺术方式达成的,形象、意境、主题等生成方式在具体作品中发挥伦理形态的规定作用。文学作品中既有对传统伦理的艺术表达实现其当下性建构意义,同时任何伦理观念都要适应当下社会伦理关系的合理发展,在当下现实规定性中发生时代新变,进入社会伦理结构建构的伦理反思系统。文学批评主体在进入批评活动时已经完成自身价值体系建构,进行文学批评方法选择、文学批评价值目的确立、批评过程中的价值合成,不只是文学伦理批评方法中伦理主义是基本批评方法,而是伦理价值是所有批评展开的基础。当下中国文学伦理批评相当活跃,但社会转型带来文学活动伦理秩序的混乱,有些文学批评不切实际,文学传播的商品化现象严重,进而导致文学伦理功能的衰弱。文学伦理批评的批评依据在于文学批评活动和伦理活动具有同质性,伦理生成中的经验性、观念性、情境性恰是文学伦理批评活动展开的批评依据。任何文学批评活动都是依照一定的批评标准进行的,文学伦理批评的批评标准既有文学批评的共性标准,同时由于伦理批评的特质形成自身独具的标准特性,文学伦理批评标准包括历史标准、时代标准、审美标准、个性标准,这些批评标准综合地在文学伦理批评活动中被批评主体操持。文学伦理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社会性价值和意义的批判与阐释的批评活动,在批评行为中呈现为不同的批评形态,文学伦理批评的批评形态主要有经验形态、感悟形态、倾向形态和评价形态。文学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在文学传播与接受活动中有着伦理诉求。文学传播活动中的文化审查、出版发行、评奖活动和文学教育都是在主流社会意识的制度性和资源性控制下进行的,同样包含着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建构的要求,文学作品伦理价值和伦理倾向成为文学传播的重要标准。大众文学接受主体在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动机是多样性的,其中伦理情感的文学体验是主要接受动机,无论是经典阅读的自我认知、猎奇阅读的消遣娱乐、瞬息阅读的互动诉求,接受主体在文学阅读活动中获得情感的交流与满足。社会关系体是在社会责任伦理和程序伦理的推动下不断建构完善的,社会伦理结构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文学以立足当下指向未来的艺术想象方式在和谐共同体的建构中发挥作用。文学伦理学通过对文学活动中伦理价值生成过程的解读,推动文学活动在伦理之维实现其社会建构意义。

丁金诺[7](2019)在《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在社会形态上处于由长期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进行突发性形态转变的时期,而新的历史行程则要求新的社会文化形态与之配合。转型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便是这种社会历史性转变在文化思想和文学形态上的具体体现。老舍作为这一时期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作家之一,由于其小说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其作品中既有着艺术独创性,又同时具有整个时代中国文学的诸多典型性特征。老舍的小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揭示和反思,以及实践五四以来的文化启蒙精神对国民性的批判、继承和弘扬,特别是在借鉴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建设中国文学事业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也高度集中地反映出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性风格。由于有着旅居英国的经历,老舍深受英国乃至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特别是查尔斯·狄更斯等人创作的影响,其小说对北京城市的书写,显然得益于一般是西方19世纪城市书写,特别是狄更斯对伦敦城市书写的文学经验成果。在参悟国外经验和思考本国文学需要的基础上,老舍的小说创作以可贵的写实精神和开拓姿态创造了中国气派的“城市小说”的形态特点。从基本的、具体的创作特点来看,老舍是一位典型的“城市作家”,其小说创作从形式到内容均具有明显的城市文学特性。他的小说让北京这座城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作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东方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老王都,北京这座城市在这一时期的动荡、变故以及重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国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缩影。而从文学形态的总体特征上看,老舍对北京的书写,极具代表性地显示出了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转向。本文通过对老舍的小说创作中的城市书写进行研究,将文学研究与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相结合,试图发掘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所蕴含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意蕴。老舍的小说创作在文学基因上,对于中国文学传统既有着继承又有着批判性的发展,他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基础,对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保守性和抒情性特征进行了反思和改造,以大胆的革新精神和可贵的艺术勇气所创作的城市小说弥补了中国文学传统中这一文学类型的缺失。同时,通过对老舍小说中特定历史时期北京城市各个层面的书写,本文试图梳理出北京这座集传统与近现代特性于一身的中国重要城市在文化特性上与相关时期整个中国社会在文化及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作品对具体城市生活的书写,揭示其中包含的转型期整个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若干基本问题,并挖掘他的小说创作对于传统文学做出突破与改造,以及这种突破与改造在该时期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包含的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相互制约关系的复杂性做出力所能及的阐述。在此研究中,论者清醒地认识到,老舍自身在其小说创作中有着相当大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而这种特征同时也是同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在转型过程中所共有的一种民族性和历史性问题。通过对老舍小说中城市书写的反思,本论文最终着眼于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转型期,尤其是五四新文学存续时期的一种结合着历史理解的文学反思。由于历史进程的客观法则的制约作用以及社会形态上的发育不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关键的转型期并未形成成熟或发达的现实主义思潮特性。或者说,此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尚处于一种尚未完成的残缺状态。本文依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这种基础性观点,力求论证中国现代文学演变进程的若干曲折表现以及相关历史规律,探索其中包含的经验和教训,以期提示中国文学的近现代特殊矛盾和必然性前景,希求为中国文学的创作繁荣和理论提升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张英丽[8](2019)在《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研究》文中认为商人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形象长廊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类型。明清以前,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文人以言利言商为耻,对“经商求利者”多采取不屑一顾的鄙薄态度,致使商人作为“四民”之末在文学中的地位不高、数量稀少。明代中叶之后,商人形象以新的面目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折射出当时商贾文化的时代特征,成为观照明清文化史、经济史嬗变的一个独特窗口。本文采用类型研究方法,将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作为一个独特的形象类型,以商人的身份、性别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儒商、官商、民商、女商人四大类型,并将其置于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双重坐标下,概括其形象类型及特点,探究其形象塑造的成败得失,剖析商人形象体现出的文化意义。全文共分为三章。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对商贾小说及商人形象研究情况的梳理和评述,阐明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二是阐述课题研究的范畴、内容及方法。第一章对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进行梳理归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为弃文从商的儒商、形形色色的民商、亦官亦商的官商和突破传统的女商人四种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商人形象的特点及其演变。第二章分析明清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的文学塑造。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塑造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在义与利、情与欲的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在对比中凸显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在人物行为心理的细节中揭示人物的精神本质”三方面,但也存在着个别人物行为逻辑失真及部分人物形象扁形化的缺陷。第三章主要从价值观、商贾文化思想、官商关系以及作者的商人理想四个方面,探析了明末清初话本中商人形象体现的文化意义,从商人形象的塑造发掘作者的商人理想。结语部分总结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的特点、价值以及文学史地位。

曹丙燕[9](2018)在《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自90年代形成研究热潮并延续至今,各类范式的研究均有显着建树。在这些研究中有一共性现象不容忽视,即学界一直把城市文学的概念界定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最为瞩目的两大研究范式——“现代性”研究和“地域性”研究,即是如此。“现代性”和“地域性”是从不同理论视域对城市文学特性的概括,但是城市文学正处于文化转型的复杂语境中,本身还是生长中的文学形态,任何一元性的属性规定都会遮蔽它内涵的丰富性,而且城市文学概念界定一直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属性认识导致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壁垒重重。文学即人学,人类本性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是文学表现的核心,具体到城市文学来说,“人”与“城”的关系是城市文学表现的核心。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促成了人与城市关系的断裂与重构,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紧张关系被凸现,而这一过程中人性的复杂性也得以充分彰显,这样复杂的生命书写使城市题材本身具有了巨大的美学意义。因此,论文认为城市文学研究在视角上应从关注城市文学“是什么”,转向城市文学“写什么”和“怎样写”,探讨城市文学展现了当下城市人怎样的生存样态和精神欲求;探究它所揭示的人性与城市文化的深广度,这应该比探讨城市文学的文化属性更接近城市文学的本意,也更能揭示城市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鉴于城市文学和城市文学研究的上述特点,论文认为“人性”是认识城市文学最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提升城市文学精神向度的着力点,因此论文以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主要是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角建立批评的精神视点,以“人与城”的关系搭建论文结构框架,借鉴和运用了“叙事伦理学”、“消费主义”、“空间叙事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重点解析转型期的城市人的“在”与“如何在”的问题。论文第一章论述了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的关系。个人化叙事既是城市文学的叙事方法也是精神立场,这是论文研究以“人性”为研究基点的前提。19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消费文化的兴起是城市文学崛起的外部因素,城市文化转型最终促成了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转变,作家的文学观、叙事立场和视角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个人化叙事突破意识形态对个人经验的控制,肯定私人化的、感性的生存体验,是更接近人性的观察角度,对人性的理解和表达也应更贴近灵魂的真实和复杂,因此新型的城市经验、人与城市关系、人的精神诉求得以传达,因此个人化叙事直接促成了城市文学的崛起。不过,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兴起与渗透也导致城市文学在叙事上明显呈现欲望化和虚无主义的特点,这在1990年代的城市文学中表现明显。新世纪以来,许多作家已经意识到这样封闭式、欲望化叙事的危险,重新探寻个人与世界的精神连接点。叙事的方法和立场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学的审美风格和精神意蕴,所以对叙事方法和立场的分析一直贯穿于“人”与“城”关系的分析中。论文第二、三、四、五章论述了四种类型的“人”与“城”关系,并分析了叙事中的人性立场和生命关怀。城市转型和消费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城市人群和新型的“人”与“城”的关系。论文将其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游荡者与景观之城;二是闯入者与他者之城;三是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四是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这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内容。城市里的“游荡者”、“闯入者”、“欲望追逐者”演绎了物化城市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欲望膨胀、情感冷漠、主体破碎、家园迷失。游荡者是最具叛逆的气质的城市人群,从王朔的“顽主”到新生代笔下的边缘文人,再到卫慧、棉棉等笔下的“新新人类”,这类城市人群一直与主流价值观和大众保持距离,也因此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气质和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并没有建构一个独立的意义世界,游荡行为的意义是由他们的对立面赋予的,精神主体从怀疑到虚无,最后消散在消费文化中。在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中,“闯入者”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最具共鸣性和隐喻意义,在社会的转型期,他们是两种文明夹缝中的群体,在理性和行为选择上追随以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为表征的现代城市文明,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又认同传统的乡土文明,这是文化转型时期必然经历的心灵阵痛,象征着我们民族从乡土文明向现代城市文明迈进的心路历程。在19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中,“欲望”成为人们的特性标识,因此也成为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主题。这类城市书写记录和见证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喜悦与焦灼,在叙事上往往耽于欲望的展示,但是它和当下生活血肉相连,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美学意义,而且它终究在探索物化城市中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和谐与自由问题。欲望突围叙事发现和表达了城市的另一种生存经验——日常的、恒久的、审美的、温情的,不再把物质、金钱作为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是进入城市的日常和细节,带着对世道人心的理解与宽容,寻求现代城市生活中恒久的、温情的一面。叙事视点实现了从外在的“物化城市”、“欲望城市”到内在的“精神城市”的转换,传达出对人性、欲望、伦理的深刻认知以及人与城市深层次的精神联系。论文结语部分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人性关怀的特点,首先在叙事上以“人性”为尺度,尽管呈现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种种影响,但是并没有以此替代对人的精神诉求的关怀;其次,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具有自由主义叙事伦理的特点;另外,城市文学是“在路上”的文学,对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探寻是城市文学的最大意义。

阎怀兰[10](2016)在《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其中包括媒介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形象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文学形象是人类生活图景的转换,文学形象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是希望从文学形象的角度来窥探媒介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要考量的是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文学与媒介发生联系的那天起,人们包括媒介从业者及其建立的媒介组织就千方百计地寻求媒介的更新来推进文学的变化。符号性的艺术媒介和物质材料性的传播媒介一直是文学的组成因素,媒介因素是文学的形式性物质性因素,媒介因素的变化引发了文学的变化,包括文学形象的变化。文学及其要素在媒介施压下发生变形,而文学也借媒介之力顺势而变。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最终要探究的是人类的生活现状和可能。媒介是工具是人的延伸,或者可以说媒介是人身体的工具性的延伸,是人的生存所凭借的物质性物态化的现实存在。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活动,必须借助媒介进行。文学形象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幻象,是相对于人类现实生存的世界所存在的虚幻世界,是人的精神意义性的延伸。人类在寻求自我发展时,身体和精神的延伸是同步进行的,这必然要求媒介和文学、文学形象的同步发展,由此,媒介与文学形象既是人类生活的身体现状和精神现状,媒介与文学形象的关系趋势也是人类的生活可能性。“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之意义最终在此。引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厘清媒介和文学形象的涵义。接着从国内外媒介研究和文学形象研究的现状,来阐释对“文学形象的媒介”做研究,或者说从媒介的角度研究文学形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厘清“文学形象的媒介”的具体所指,从低到高、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语言符号媒介、物质材料媒介、传播者媒介、艺术品媒介和物质商品媒介。第一章是分析文学形象与单一性语言媒介的关系。将文学作品划分为语言符号媒介(或称为语言符号、艺术媒介)、物质传播媒介(或称为物质材料、传播媒介)、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蕴四个层次。语言是文学及其形象的符号媒介、艺术媒介。语言是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化,文学语言构成片段化的语象,语象的结合形成完整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在语象中扩展延伸形成文学形象体系。语言作为文学形象的媒介,决定了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内视性、想象性、间接性的幻象。接着把文学的语言媒介分为口头言语媒介和书面文字媒介,着重分析语言媒介以及承载口语和文字符号的传播媒介,怎样影响了文学和文学形象的具体形态。第二章分析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首先分析文学形象与语言、图像等多重媒介的关系,语言符号是文学形象的本质性艺术媒介,图像是文学形象的辅助性艺术媒介。文学形象作为人们心理意识中的幻象,其形态可以通过其他媒介进行扩展:图像媒介可以将文学形象的语象形态扩展为图像形象,运动的图像媒介将文学形象进而扩展为影像形象,由此,从语言符号到图像符号媒介构建的文学形象,就呈现为从语象到图像、影像的转变,是形象从内心可感转向了感官可视。文学形象的生成是一个从创作者、传播者到接受者的动态有机过程。文学的媒介化的实质是文学形象的媒介化,是文学形象在新传播媒介的繁殖,是文学形象通过图像等符号的形态扩展。文学形象的增殖以文化产品的利益追逐为目标在媒介融合中跑马圈地。第三章是探究媒介对文学形象的作用机制。现实中媒介和媒介生活的变化是文学生产、文学形象生产的直接动力。媒介的变化来自于媒介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化影响了文学及其形象的形态。传播者媒介作为文学形象的第三层媒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秉持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策划操作文学形象的生产。市场机制中,传播者的媒介组织遵循着资本增殖的逻辑,不仅操纵着文学生产,还不断地将文学媒介化,以文学形象为核心开发文学形象在广播、电影、电视、表演等文化产品中的市场价值,还以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延伸出的可视性艺术形象为形象原型生产出物质商品,进而使文学形象媒介化。总而言之,文学形象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图画,被语言、图像等符号化为人类的心理图画,最终又商品化为人类的现实生活物品,文学形象显示了作为审美幻象的生产力。

二、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中竞争精神的缺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中竞争精神的缺失(论文提纲范文)

(2)奇幻旅行中的异域形象 ——《巨人传》与《镜花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异域形象的界定
        1.1.2 自我形象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2.1 《巨人传》研究概况
        1.2.2 《镜花缘》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异域形象生成的时空场域
    2.1 异域时间的动与静——盛大的节日表演
        2.1.1 流动的自然时间
        2.1.2 恒定的节日时间
    2.2 异域空间的真与幻——奇妙的海外航行
        2.2.1 拟实的地质空间
        2.2.2 自由的阈限空间
第三章 异域形象的分类与特点
    3.1 异域形象的分类
        3.1.1 岛国民众的异形异秉
        3.1.2 生活地域的奇物奇景
    3.2 异域形象的特点
        3.2.1 怪异荒诞——戏拟与诙谐
        3.2.2 针砭时弊——讽刺与想象
第四章 从他者形象到自我镜像
    4.1 外部生成语境
        4.1.1 地理环境:海洋与远方
        4.1.2 文化潮流:压制与反抗
    4.2 个人化叙述
        4.2.1 人生经历:颠簸与失意
        4.2.2 写作态度:消遣与游戏
第五章 中西异域形象的文化反思
    5.1 不同的异域认知——东方神瓶与海隅小邦
        5.1.1 神秘的彼岸国度
        5.1.2 复杂的情感态度
    5.2 共同的文学主题——追寻之路与狂欢之笑
        5.2.1 “在路上”的生存答案
        5.2.2 “面具后”的生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基础研究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武德史料研究
        1.2.2 武德现状研究
    1.3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分析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1.4.2 本选题的不足之处
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内涵解读
    2.1 武德概念的缘起
        2.1.1 武德概念的萌芽
        2.1.2 武德概念的形成
        2.1.3 武德概念的分化
    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2.1 “武德”释义
        2.2.2 传统武德的内涵
    2.3 传统武德的思想实质
        2.3.1 武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道德自觉
        2.3.2 武德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2.3.3 武德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演进历程
    3.1 先秦时期武德思想
        3.1.1 西周时期的“尚礼”思想
        3.1.2 春秋时期的“尚谋”思想
        3.1.3 战国时期的“尚侠”思想
    3.2 盛唐时期武德思想
        3.2.1 “以武壮志”的兴国思想
        3.2.2 “以武立志”的治国思想
        3.2.3 “以武言志”的爱国思想
    3.3 宋元时期武德思想
        3.3.1 “崇文抑武”思想的形成
        3.3.2 民间结社与社约社规的形成
        3.3.3 民间武艺表演的娱乐化趋向
        3.3.4 武艺审美思想的伦理变迁
    3.4 明清时期武德思想
        3.4.1 兵家思想对武德思想的贡献
        3.4.2 秘密结社与门规戒律的兴起
        3.4.3 武侠小说中侠者形象的塑造
        3.4.4 镖局和镖师们的镖行天下
    3.5 民国之后的武德思想
4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流派及特征:以少林和武当为例
    4.1 修禅悟道——佛教文化与少林武德
        4.1.1 少林功夫与中原文化
        4.1.2 佛教禅宗与少林戒约
        4.1.3 禅拳合一的少林武德
        4.1.4 少林武德思想特征
    4.2 养生修道——道家文化与武当武德
        4.2.1 武当武术与武当文化
        4.2.2 武当道教与养生
        4.2.3 道家思想与武当武德
        4.2.4 武当武德思想特征
5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价值与转化
    5.1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5.1.1 仁爱为本的伦理核心
        5.1.2 贵义轻利的价值导向
        5.1.3 尊师重道的礼教风尚
        5.1.4 忠诚守信的精神气节
    5.2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2.1 传统武德思想的封闭性
        5.2.2 传统武德思想的神秘性
        5.2.3 传统武德思想的虚幻性
    5.3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5.3.1 仁勇结合的武德境界
        5.3.2 内外相应的武德呈现
        5.3.3 古今相继的武德传承
        5.3.4 真善相随的武德追求
6 中国传统武德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6.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6.1.1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6.1.2 厚德载物,贵和尚中的包容精神
        6.1.3 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6.1.4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
    6.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6.2.1 武舞同源,发挥以舞演武的亲和力
        6.2.2 武书同构,利用以笔论武的影响力
        6.2.3 文以载道,提升以文会武的传播力
    6.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优势
        6.3.1 健全人格,提高个体修养
        6.3.2 注重礼仪,增进社会和谐
        6.3.3 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6.4 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路径
        6.4.1 建立践行传统武德思想的长效机制
        6.4.2 营造崇尚传统武德思想的校园环境
        6.4.3 创编体现传统武德思想的教材体系
        6.4.4 探索融入传统武德思想的课堂实践
    6.5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视野
        6.5.1 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国际形象
        6.5.2 连接国际交往的共享通道
        6.5.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文学活动的伦理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学伦理学的学理说明
        1.1.1 “伦理”与“道德”
        1.1.2 文学伦理维度界说
        1.1.3 文学伦理维度探讨的主要命题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文学伦理学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外文学伦理学研究状况综述
    1.3 从文学伦理维度进行文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3.1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及预期达到的学术水平
第2章 文学的伦理在场
    2.1 人的现实生存的伦理常在
    2.2 文学活动关系体中的伦理属性
    2.3 文学行为发生的伦理反思
    2.4 文学的伦理在场及其预设
第3章 文学创作主体的伦理意识
    3.1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的形成及文学对应
        3.1.1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的形成
        3.1.2 文学伦理的文学对应
    3.2 文学创作主体伦理意识的前在限定
        3.2.1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民族性因素的呈现
        3.2.2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时代性因素的映现
        3.2.3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地域性因素的隐现
    3.3 文学活动中创作主体的伦理价值取向
        3.3.1 创作主体的伦理归依
        3.3.2 创作主体的伦理悖离
第4章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的文学作品体现
    4.1 创作主体伦理意识对文学作品价值生成的影响
        4.1.1 创作主体见于文学作品的儿童伦理体验
        4.1.2 创作主体见于文学作品的家庭伦理经验
        4.1.3 创作主体社会责任伦理意识对作品价值生成的影响
        4.1.4 创作主体生态伦理认知对作品价值生成的影响
    4.2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生成方式
        4.2.1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形象生成
        4.2.2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意境生成
        4.2.3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主题生成
    4.3 作品伦理价值的经典持存与时代新变
        4.3.1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经典持存
        4.3.2 文学作品伦理价值的时代新变
第5章 文学伦理批评的依据、标准及形态
    5.1 文学伦理批评的依据
        5.1.1 伦理批评的经验性
        5.1.2 伦理批评的观念性
        5.1.3 伦理批评的情境性
    5.2 文学伦理批评的标准
        5.2.1 历史标准
        5.2.2 时代标准
        5.2.3 审美标准
        5.2.4 个性标准
    5.3 文学伦理批评的形态
        5.3.1 经验形态
        5.3.2 感悟形态
        5.3.3 倾向形态
        5.3.4 评价形态
第6章 文学传播与接受活动中的伦理价值生成
    6.1 文学传播活动中的伦理因素
        6.1.1 文学作品传播的时代性伦理价值诉求
        6.1.2 文学作品传播的伦理意识倾向性引导
    6.2 文学阅读活动中的伦理诉求
        6.2.1 经典阅读的自我认知追求
        6.2.2 猎奇阅读的消遣娱乐追求
        6.2.3 碎片化阅读的互动渴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7)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标
    三、老舍小说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关于老舍“城市书写”的研究范畴
第一章 城市书写的“舶来性”——西方传统及其影响
    第一节 西方文学中的城市书写及理论研究
    第二节 “城市作家”的养成——狄更斯对老舍的文学影响
    第三节 独特的“城市作家”——老舍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学
第二章 城市书写对于中国文学的特殊意义
    第一节 对抒情性传统的反叛
    第二节 城市书写的语言特征
第三章 老舍时代的北京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文化冲撞与转型
    第二节 “五四”时代的文化变革与老舍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四章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形象
    第一节 空间:城市形象的文化表征
    第二节 家族:城市形象的浓缩模式
    第三节 市民:城市形象的世俗层面
第五章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人
    第一节 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中国“旧人”
    第二节 动荡时期的“城市病患者”与中国“新人”
第六章 老舍城市书写的“民族性”特征
    第一节 民族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矛盾
    第二节 老舍城市小说的独特性
第七章 对老舍城市书写及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的反思
    第一节 迟到的启蒙与机会主义倾向
    第二节 未完成的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研究意义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课题研究的范畴、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类型及其特点
    第一节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的大量出现
    第二节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类型
    第三节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的特点及其演变
第二章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的文学塑造
    第一节 商人形象塑造的手法
    第二节 商人形象塑造的不足
第三章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商人形象体现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商人形象体现出的商人的价值观
    第二节 商人形象体现出的商贾文化思想
    第三节 商人形象体现出的官商关系
    第四节 商人形象体现出的作者的商人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9)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于城市文学属性的批评建构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立足“人性”的城市文学批评
    三、本文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1990年代的城市伦理与城市叙事
    第一节 1990年代城市转型与消费伦理的兴起
        一、1990年代的城市神话
        二、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
    第二节 消费主义文化下的城市伦理困境
        一、从“社会性大我”到“原子化自我”
        二、欲望合理与道德模糊
        三、工具理性下的情感缺失
    第三节 1990年代城市文学的叙事转向
        一、个人化叙事与城市文学的崛起
        二、个人化叙事的变形:欲望叙事
        三、回归人性立场的个人化叙事
第二章 城市游荡者与景观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游荡者形象
        一、游荡者意象及其现代性内涵
        二、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三类游荡者形象
    第二节 游荡者与城市空间
        一、游荡者文本中的城市景观
        二、游荡者与人群
        三、游荡者与城市的关系
    第三节 游荡者的主体性建构
        一、从怀疑主义到虚无主义
        二、符号化与游荡者的消隐
        三、游荡者的主体性:“自由”与“虚无”
第三章 城市闯入者与他者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闯入者”形象
        一、农裔闯入者
        二、外省知识青年
        三、城市里的女性闯入者
    第二节 从“闯入者”到“异乡人”
        一、闯入者眼中的城市景观
        二、闯入者的家园缺失
        三、城市里的“异乡人”
    第三节 闯入者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世俗伦理与自由意志的悖论
        二、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一:“咆哮”
        三、闯入者叙事中的生命关怀之二:“抱慰”
第四章 欲望追逐者与物化之城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中的欲望追逐者形象
        一、底层的先富者:个体商人
        二、中产阶层的实利主义新女性
        三、极端的暴富者
    第二节 物化城市中人的自由与焦虑
        一、物质镜像中的欲望自由
        二、物化城市中人的存在焦虑
        三、物化城市的欺骗性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分裂的二元叙事
        一、叙事文本的分裂:叙事视角的叠加和转换
        二、人物塑造的分裂:肯定与否定的游移
        三、“欲望合理”的悖论与表达难题
第五章 欲望突围与城市家园探寻
    第一节 1990年代以来欲望突围书写的几类主题
        一、物质欲望的突围与精神意义的探寻
        二、重回“性”与“爱”的契合
        三、对现代城市人“根性”的追寻
    第二节 审美想象中的城市家园空间
        一、大都市里的小街巷
        二、作为审美空间的小城
    第三节 欲望突围叙事的人性视点与生命关怀
        一、人性视域中的道德模糊
        二、日常生活里的“真实”与“诗意
        三、对善的发现与信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语言媒介与文学形象
    第一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文学作品中的媒介和文学形象
        二、基于语言媒介的文学形象类型
    第二节 文学形象与语言媒介的关系
        一、文学形象的语言媒介形态
        二、语言媒介构建文学形象
    第三节 不同时代语言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一、言语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二、文字媒介中的文学形象
第二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
    第一节 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一、语言和图像多重媒介对文学形象的建构
        二、多重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二节 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动态生成
        一、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创作
        二、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传播
        三、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接受
    第三节 媒介中的文学形象的生产
        一、同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叠加
        二、异质媒介中文学形象的增殖
        三、媒介融合中文学形象的延展
第三章 媒介时代文学形象建构的深层机制
    第一节 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一、媒介的变化
        二、媒介形态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的媒介技术的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传播者的职业化和媒介组织的市场化
        二、媒介市场中受众意识和营销思维贯穿产业链
        三、媒介市场机制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第四节 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一、商品美学与审美化商品
        二、经济审美化
        三、媒介资本逻辑对文学形象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中竞争精神的缺失(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晋商题材历史小说研究[D]. 张旻. 江南大学, 2021
  • [2]奇幻旅行中的异域形象 ——《巨人传》与《镜花缘》比较研究[D]. 靳莹晖.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4]中国传统武德思想研究[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6]文学活动的伦理之维[D]. 郑晓明. 辽宁大学, 2019(12)
  • [7]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研究[D]. 丁金诺.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研究[D]. 张英丽. 宁夏大学, 2019(02)
  • [9]消费时代的“人”与“城” ——1990年代以来的城市文学研究[D]. 曹丙燕. 吉林大学, 2018(12)
  • [10]媒介时代文学形象的延异研究[D]. 阎怀兰. 云南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论传统商人文学形象缺乏竞争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