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及其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人[1](2021)在《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物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相关部门和各个企业也越来越关注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经过多方的努力,山西省物流业正逐渐改变“散、小、乱、差”的局面,不断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山西省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占山西省GDP的比重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资源整合的能力差等。究其原因,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不足导致物流运作不顺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山西省物流业健康发展,应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其中,构建科学、系统、合理的物流标准体系尤为重要,物流标准体系可以为物流标准的研究、制定与修订指明方向,指导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当前,山西省有两个版本的物流标准体系,分别是2019年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DB14T 1925-2019《流通领域供应链标准体系》中将物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提到的物流标准体系,和2020年由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山西省物流标准体系》,这两个体系在结构上一目了然,既考虑到了物流标准体系的整体性,又兼顾了地方特色。但是,这两个体系在层次设计、内容的完整性、体系的系统性方面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非常有效地发挥物流标准体系的统领作用。由此,构建更加完善的、适合山西省物流现代化发展的物流标准体系是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对物流标准化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山西省物流业以及物流标准化现状、现行物流标准、现有物流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对山西省物流标准的需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发现存在物流标准覆盖不够全面,缺乏国际物流通用的相关标准,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开拓国际业务的需求;各物流子系统标准数量不均衡,物流信息、物流服务与物流环境方面的标准数量较少,无法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要求;物流标准体系系统性不强,容易造成各分系统过于分化的状况等问题,明确了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的目的和重点。然后运用标准体系构建方面的基本理论,在物流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依据和目的的指导下,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出发,确定了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以及内容,构建了山西物流标准体系,该体系具有结构完整、分类合理、系统性强的特点。最后,针对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提出理清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不同主体相互配合的建议。
蒋达兴[2](2020)在《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上海十院医联体成员张家港澳洋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体制创新之举,有利于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匀、配置不平等及不合理等问题。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对医联体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肯定了其对分级诊疗模式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卫生正义的理论视角,以上海十院医联体成员张家港澳洋医院实践为个案,采用实证调查等方法,探讨如何完善医联体建设并更好地发挥医联体的实际效果,本文首先考察了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的上海十院医联体的特点及其建设效果,接着分析了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患者/社区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同度不高、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不畅、医联体运行机制不完善和医联体缺乏互联互通信息平台,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具体是对社会力量办医存在认识偏差、对医联体的深层功能缺乏认识、患者方面的主观与客观原因、医联体缺乏整合的内在动力和医联体内部存在经济利益博弈。最后就如何完善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包括强化社会力量办医的行业自律、将预防保健纳入社会网格化治理、改进对医联体宣传的固有模式、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和施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本文认为,医联体建设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措并举,最关键的是需要基于“平等互惠、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自主自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医联体建设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创新医联体纵向整合模式;创新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创新医联体“平战”结合模式;完善人员保障和和激励机制;构建资源收益合作共享机制。
张冠男[3](2019)在《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思路是,基于国内外楼宇经济、智慧城市及智能楼宇相关的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楼宇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商务楼宇开发策略为目标出发,寻找质量、进度与费用的最优解决方案。面对天津市大意风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利用区位熵模型,对楼宇空间规划进行相应研究,确定适合楼宇所在空间商圈的业态选择;其次,基于扎根理论,建立起商务楼宇入驻企业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得出驱动力框架,实现基于用户角度的商务楼宇开发策略参考。最后,基于智慧城市理念下结合用户选择意愿及楼宇空间规划研究方法,提出商务楼宇的建设方案。首先,借助楼宇经济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对大意风区商务楼宇的业态分布展开研究。面对大意风区各商务楼宇的空间聚集和业态聚集情况,根据圈层理论对大意风区的楼宇商圈空间聚集情况分析得出三大楼宇商圈群落:意式商务核心区、海河—新开河黄金带以及中山路沿线副中心;之后基于空间基尼系数计算得出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当前主要的11类业态;进而采用区位熵理论对三个楼宇商圈的业态聚集情况加以分析,得出相应的主要发展业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大意风区楼宇商圈规划基本思路。其次,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视角进行商务楼宇用户入驻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面对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选取40位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经过采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8进行初步整理抽取后,经过去重等筛选,开放式编码提炼得到54个初始概念和15个范畴;进一步完成主轴编码:通过分析15个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整合后获取五个主范畴:楼宇商圈规划、智能楼宇建设、服务支持体系、政府支持体系和资源支持体系;最后经过选择性编码得出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最后,在前期楼宇经济空间规划研究的辅助下,基于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确定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以内部驱动为核心,整合楼宇商圈规划、确定智能楼宇建设方案、提升服务支持体系;以外部驱动为保障,优化政府支持体系、强化资源支持体系,最终完成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建设平台的全面提升。
王婉芸[4](2019)在《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药行业和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国家、政府及人民对于医药企业都给予着格外的重视,医药行业也是政策关联度很高的行业之一。近年来国家针对医疗体制的改革层出不穷,不断出台的医改政策给医药企业的营销渠道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医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营销渠道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是医药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战略资源。医药企业要有明确的营销渠道策略,借着这个机会,优胜劣汰,构建起一个有竞争力的营销渠道。本文以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为例,立足于营销渠道结构理论、营销渠道行为理论、营销渠道关系理论,依照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有效结合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科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医药营销渠道相关理论的简要回顾,利用PEST和五力模型等工具分析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环境,并基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再根据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中存在的问题,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结构、营销渠道成员关系、营销渠道行为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适合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发展的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并制定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分别从企业文化保障、人力资源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品牌管理保障四个方面制定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营销渠道优化保障措施。同时通过对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实施,可以预见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销量及市场份额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品牌知名度提升。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国很有代表性的制药企业之一,本文通过对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化研究,有利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长远发展,同时,对医药营销渠道相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意义,也为医药行业内存在着类似问题的企业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姜福顺[5](2019)在《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是为了解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现状,针对中药饮片从仓储配送中心到门店销售的所有环节开展全面研究,分析连锁药店中药饮片不同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促进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规范管理,保障中药饮片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增强药店管理意识、提升服务意识、树立安全意识;为同行业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为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进步做出努力。材料与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了解当前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2、采用实地调查法进行取证,结合问卷调查、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调研数据;针对L连锁药店的各部门负责人采取访谈法,进行相关问题的咨询。3、本文通过实际调研的数据,根据定量分析方法,使用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Graphpad、Excel软件,将数据处理为便于理解的条形图、扇形图、散点图及相关表格,用大量数据反映出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门店品规数较少,专业培训不够规范;二是中药专业人员相对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三是库房药品管理不完善,物流配送环节薄弱;四是调剂过程随意性大,调剂人员操作不规范;五是中药代煎过程简单,设备清洗不及时;六是设施设备不完备,计算机利用率不高;七是药学服务不够规范,服务意识不高。结论:通过对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的调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拟定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一是增加中药饮片品规数,丰富培训内容;二是重视人才选拔,提高整体素质;三是加强验收储存管理,搭建一体化配送供应链;四是完善调剂工作流程,加强调剂人员管理;五是规范中药饮片代煎服务,重视煎煮设备清理;六是明确设施设备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率;七是完善药学服务规范,开展多样化药学服务。
李金凤[6](2018)在《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产业价值链对山东中药产业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丰富不同商业环境下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等相关理论。对山东中药产业的上、中、下游及中药知识产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对比其他省份,分析其存在的优劣势及机会与威胁,最终制定山东中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为政府制定产业规划、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促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1993年2017年产业链、价值链、产业价值链、中药产业、互联网思维等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搜集和统计分析,了解相关理论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演变与发展逻辑,把握其本质,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与范围。然后按照产业链理论,运用数据统计、图表说明、比较分析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结构化分析,并运用SWOT模型与案例分析法来分析山东中药产业的优劣势以及基于外部环境的发展机会与面临威胁,最后运用产业价值链的核心指导思想来确定山东省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战略。成果:站在将相关产业与价值理论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全新视角来探寻理论演变与发展背后的商业逻辑,提出了每一种经济学或管理学理论都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观点。针对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与经济发展状况,要振兴与发展山东中药产业,需要重新审视山东中药产业所处的商业环境。经分析全国各省份中药产业研究情况,发现山东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急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管理探索,并以此来反哺中药产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最终提高产业促进与产业研究交互发展、相互滋养的中药产业综合实力。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图表分析,明确了山东中药产业上、中、下游及中药知识产业等各个产业环节现状,并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横向对比,与自身发展的历史数据与演变过程进行纵向对比,从而客观地总结出了各个环节的产业特征。SWOT模型是比较着名的企业、产业或区域的战略分析工具,本研究运用它进行各项分析,总结出了山东中药产业具有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养殖业发达,龙头企业形成了战略定位的创新范式,科研创新成果显着,以及产业链条基本形成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不平衡,行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协同度不高,以及协同创新性不强等劣势。从外部环境来看,山东中药产业拥有产业政策支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带来了消费需求与健康理念变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等前所未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机遇,当然也存在着国际天然药物发展对中药产业产生强烈冲击、国内其他省份创新发展速度加快以及新商业环境下导致的产业边界模糊、其他产业对中药产业跨界冲击加强等威胁。最后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指明了山东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的发展战略。结论:按照产业价值链理论,价值在产业链上的分布永远存在多寡,且随着商业环境与生产要素价值的变化而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山东中药产业在被重新定义的中药大健康产业中,上游种植产业可以与下游中药材专业市场打通,充分发挥上游道地药材资源与种质优势,重新定义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核心价值。中游产业进行战略选择,要么做全产业链生态,要么做专科领域的产品群。下游产业进行商业流通环节的并购整合,提升附加值,解决产业痛点。中药知识产业进行产业联盟,协同打造科研创新系统。
杨晓[7](2016)在《LF医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新常态形势下,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物流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医药行业也蓬勃发展,医药流通行业更是发展的日新月异。当前形势下,随着国家医药变革政策的不断变化,随着医药市场乃至医药流通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医药流通公司如何正确应对新环境的变化,如何正确做出公司战略决策,这将对每个公司及当地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医药流通公司的意识、大局观、销售、流通及服务等方面都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对医药流通公司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鉴于此,本论文结合了我国当前医药公司产业环境,特别就医药流通公司的现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又阐述了LF医药公司所处的当地医药市场环境,主要针对LF医药公司,细致的对其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内部环境分析法、SWOT战略分析法等战略分析工具,分析并为LF医药有限公司找到当前最适宜的发展战略;即在业务策略、职能策略、竞争策略等方面制定合适发展战略。同时,为了确保制定的公司发展战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本文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保障方案;并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资金保证、公司文化等方面做了一一阐述。在目前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变化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对医药流通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和研究,对公司、行业及整个社会来说,都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对LF医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析和讨论,不仅是对该公司的以后发展提供长远有效的帮助;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类似的医药流通公司,在他们进行战略选择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另外也希望为该地区其他公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作用。
汪传雷,陈娇,王栋梓[8](2015)在《医药物流的绿色配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医药物流的特点,分析医药物流配送过程中的绿色要素,构建包括配送运作系统、回收系统、信息系统的医药物流绿色配送体系。结合AHTY物流公司的配送现状,打造企业绿色配送体系,为促进医药物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徐茂华[9](2015)在《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优化——以M企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M医药流通企业为例,分析了其物流现状,指出了其药品流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组织结构、改善业务流程以及合理分配仓储货位等措施,以实现M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
林添松[10](2014)在《我国药品流通业模式创新与价格监管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品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事关国计民生、人民幸福,既必要又紧迫。我国药品流通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现象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药品价格虚高尚未根治,而且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推行以来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规范和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在2013年开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推出了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综合改革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包含了五大改革领域,一是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改革,二是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三是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四是药品供应的新模式,五是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将涉及后两大改革领域。本文在明确药品流通内涵和特性,梳理药品流通理论、政府规制理论以及药品流通模式创新、药品流通政府监管制度等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在把握全球药品市场发展特点和药品现代流通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从实行医药分开、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药品市场集中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建立现代信息系统等多个视角,分析了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问题,并对中国药品流通政府监管的五阶段制度变迁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第二,对我国药品流通业的参与主体以及药品流通的全流程框架进行了系统提炼,将药品生产到药品销售的整个流程分为药品招标制度改进拍卖机制、缩减药品流通渠道、建构药品流通网络、改革药品流通终端四个模块,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和模型分析;第三,在充分把握我国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现状及问题成因的条件下,总结了发达国家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特征及经验启示,建立了药品流通全流程价格监管理论模型,进行了药品流通价格监管的机理分析,分析了药品流通政府监管的实际效果,并从完善药品监管的法律体系、建立统一独立的药品监管体制、健全标准体系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等方面,提出我国药品流通全程价格监管的对策体系。相对于已有文献,本文以解决药品流通领域价格不合理问题为导向,其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我国药品流通业的相关主体、相关环节的内在联系进行逻辑判断,从企业与政府两个主体出发,沿着企业模式创新和政府科学监管两条主线,系统的建立起能够抓住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本质的分析框架;其次,利用拍卖机制模型证明了我国目前“双信封”采购招标机制的制度性缺陷,针对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第二价格密封拍卖机制的修正方案,以有效处理集中采购招标环节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分为四个模块对药品流通全程的模式创新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第三,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建立了药品流通源头控制的有条件价格监管模型、考虑市场范围影响的含有距离参数的中间环节价格监管模型、提出了针对医疗机构和零售机构两类药品流通终端的政府分类监管的基本思路。
二、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及其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标准 |
1.3.2 标准化 |
1.3.3 标准体系 |
1.3.4 物流标准化 |
1.3.5 物流标准体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物流标准化基本理论研究综述 |
2.2 物流子系统标准化建设研究综述 |
2.3 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物流标准需求分析 |
3.1 山西物流业与物流标准化现状 |
3.1.1 山西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
3.1.2 山西省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1.3 山西物流标准化发展基本情况 |
3.1.4 山西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3.2 山西现行物流标准分析 |
3.2.1 现行标准发布年份分析 |
3.2.2 现行物流标准分类分析 |
3.3 山西现有物流标准体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
4.1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基本原则 |
4.2 编制物流标准体系的目的和依据 |
4.3 物流标准体系编制的思路 |
4.4 物流标准体系的层次分析 |
4.5 物流标准体系结构 |
4.6 物流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推动山西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5.2 持续强化物流企业应有的标准化主体意识 |
5.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牵头作用 |
5.4 有效融合科研机构的推动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物流标准体系明细表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上海十院医联体成员张家港澳洋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 |
(二) 国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 实证分析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 |
(一) 医联体 |
(二) 分级诊疗 |
(三) 双向转诊 |
二、理论基础 |
(一) 社会正义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的现状 |
一、上海十院医联体的建立 |
二、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的情况 |
(一) 医联体建设的政策依据 |
(二) 医联体组织模式与特点 |
(三) 具体落实措施与主要成效 |
三、调查数据 |
(一) 患者/社区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同度调查 |
(二) 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同度调查 |
第三章 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患者/社区群众和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同度不高 |
(二) 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不畅 |
(三) 医联体运行机制不完善 |
(四) 医联体缺乏互联互通信息平台 |
二、张家港澳洋医院参与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 对社会力量办医存在认识偏差 |
(二) 对医联体的深层功能缺乏认识 |
(三) 患者方面的主观与客观原因 |
(四) 医联体缺乏整合的内在动力 |
(五) 医联体内部存在经济利益博弈 |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上海十院医联体建设的若干对策性建议 |
一、强化社会力量办医的行业自律 |
二、将预防保健纳入社会网格化治理 |
(一) 政府将健康纳入对卫生行业的考核指标 |
(二) 政府将预防保健作为社会网格化治理的内容 |
三、改进对医联体宣传的固有模式 |
(一) 激发全体参与者的能动性 |
(二) 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
(三) 有效实现医患之间良性互动 |
四、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 |
(一) 创新医联体的整合模式 |
(二) 创新医联体分工协作机制 |
(三) 创新医联体“平战”结合模式 |
(四) 完善人员保障和激励机制 |
(五) 构建资源收益合作共享机制 |
五、施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楼宇经济相关理论 |
2.1.1 楼宇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2.1.2 楼宇经济发展模式 |
2.2 智慧城市及智能楼宇相关理论 |
2.2.1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2.2 智能楼宇的概念和特征 |
2.2.3 智能楼宇建设原则 |
2.3 商务楼宇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3.1 圈层理论 |
2.3.2 空间基尼系数理论 |
2.3.3 区位熵理论 |
第3章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现状分析 |
3.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发展情况 |
3.1.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空间分布现状 |
3.1.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产业分布现状 |
3.1.3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现状 |
3.1.4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运营现状 |
3.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建设及运营中存在问题 |
3.2.1 产业聚集面临的问题 |
3.2.2 楼宇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规划 |
4.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圈层分析 |
4.1.1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区域空间结构 |
4.1.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商圈分析 |
4.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聚集分析 |
4.2.1 空间基尼系数 |
4.2.2 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业态基尼系数 |
4.3 大意风区楼宇商圈业态空间分布研究 |
4.3.1 区位熵 |
4.3.2 区位熵模型构建 |
4.3.3 大意风区各楼宇商圈业态聚集竞态分析 |
第5章 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 |
5.1 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方法的确定 |
5.2 扎根理论结构模型介绍 |
5.2.1 扎根理论模型概念 |
5.2.2 扎根理论模型步骤 |
5.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访谈设计 |
5.4 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4.1 开放式编码:初始概念和范畴化 |
5.4.2 主轴编码:概念范畴和主范畴 |
5.4.3 选择性编码:智能商务楼宇用户选择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
5.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6章 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
6.1 基于内部动力提升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
6.1.1 精细楼宇商圈规划 |
6.1.2 加强智能楼宇建设 |
6.1.3 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
6.2 基于外部动力提升的大意风区智能商务楼宇开发运营策略 |
6.2.1 优化政府支持体系 |
6.2.2 强化资源支持体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环境与现状 |
2.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概况 |
2.1.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发展现状 |
2.1.2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组织架构 |
2.1.3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 |
2.2 陕西海天制药PEST分析 |
2.2.1 政治环境 |
2.2.2 经济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2.4 技术环境 |
2.3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五力模型分析 |
2.3.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2.3.2 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 |
2.3.3 新进入者威胁 |
2.3.4 替代品竞争能力 |
2.3.5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
2.4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现状 |
2.4.1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自建办事处模式特点 |
2.4.2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区域经销商模式特点 |
2.4.3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大包制模式特点 |
2.5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
2.5.1 渠道结构存在缺陷 |
2.5.2 渠道成员存在冲突 |
2.5.3 渠道考核存在漏洞 |
2.5.4 渠道激励成效低迷 |
2.5.5 渠道价格管理混乱 |
2.5.6 渠道模式缺乏创新 |
2.5.7 渠道配送缺乏时效 |
第3章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的制定 |
3.1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思路 |
3.1.2 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制定的原则 |
3.2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 |
3.2.1 改进渠道结构设计 |
3.2.2 解决渠道关系冲突 |
3.2.3 强化渠道绩效考核 |
3.2.4 把握渠道激励功效 |
3.2.5 管控渠道价格规范 |
3.2.6 构建创新渠道模式 |
3.2.7 完善渠道配送体系 |
第4章 陕西海天制药营销渠道优化方案实施保障及预期效果 |
4.1 优化方案的实施步骤 |
4.1.1 前期准备阶段 |
4.1.2 组织实施阶段 |
4.1.3 运用反馈阶段 |
4.2 实施保障 |
4.2.1 企业文化保障 |
4.2.2 人力资源保障 |
4.2.3 激励机制保障 |
4.2.4 品牌管理保障 |
4.3 预期效果 |
4.3.1 销量及市场份额提升 |
4.3.2 企业财务绩效提升 |
4.3.3 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相关概念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第三部分 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调查 |
3.1 沈阳市L连锁药店基本情况 |
3.2 调查方案设计 |
3.3 调查结果统计 |
第四部分 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1 部分门店品规数较少,专业培训不够规范 |
4.2 中药专业人员相对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4.3 库房药品管理不完善,物流配送环节薄弱 |
4.4 调剂过程随意性大,调剂人员操作不规范 |
4.5 中药代煎过程简单,设备清洗不及时 |
4.6 设施设备不完备,计算机利用率不高 |
4.7 药学服务不够规范,服务意识不高 |
第五部分 推进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增加中药饮片品规数,丰富培训内容 |
5.2 重视人才选拔,提高整体素质 |
5.3 加强验收储存管理,搭建一体化配送供应链 |
5.4 完善调剂工作流程,加强调剂人员管理 |
5.5 规范中药饮片代煎服务,重视煎煮设备清理 |
5.6 明确设施设备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率 |
5.7 完善药学服务规范,开展多样化药学服务 |
第六部分 结论 |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的意义 |
2.1 丰富理论体系 |
2.2 实际意义 |
3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4 创新点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产业链 |
2 价值链 |
3 产业价值链 |
4 中药产业 |
4.1 中药产业 |
4.2 研究现状 |
5 互联网思维 |
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东中药产业现状调查 |
1 中药材种植(上游产业) |
2 中药饮片加工与中成药生产(中游产业) |
3 中药材专业市场与商业流通(下游产业) |
3.1 中药材专业市场 |
3.2 商业流通 |
4 科技创新(中药知识产业)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用SWOT模型对山东中药产业进行分析 |
1 山东中药产业的优势(S) |
1.1 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业发达 |
1.2 中药工业企业部分形成行业龙头 |
1.3 科研创新强,成果显着 |
1.4 中药产业链基本形成 |
2 山东中药产业的劣势(W) |
2.1 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平衡 |
2.2 中下游行业集中度不高 |
2.3 产业链各环节关联协同度不高 |
2.4 产业协同创新性不强 |
3 山东中药产业的机会(O) |
3.1 产业政策支持 |
3.2 国内消费需求与健康理念的变化 |
3.3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变化 |
4 山东中药产业的威胁(T) |
4.1 国际天然药物对中药的威胁 |
4.2 其他省份的发展对山东中药产业的威胁 |
4.3 其他产业对中药产业的跨界冲击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 |
1 重新定义中药产业 |
2 上游产业与下游中药材专业市场打通 |
3 中游产业进行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3.1 做全产业链生态型的中药工业企业的特征与发展逻辑 |
3.2 做专科领域尖刀产品或产品群的中药工业企业的特征 |
4 下游商业流通环节进行并购整合,创造附加值,解决产业痛点 |
5 中药知识产业进行产业联盟,协同打造创新系统 |
5.1 建立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中药研发产业化平台 |
5.2 围绕着中药材与中成药技术大项目进行资源整合与价值协同 |
5.3 规划中药研发升级的路径 |
5.4 推动中药产业研究与管理实践 |
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LF医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医药市场的特点 |
1.1.2 LF医药有限公司的现状与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理论研究 |
1.4.2 国内理论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图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线路图 |
2 理论基础 |
2.1 公司发展战略理论 |
2.1.1 公司发展战略概念 |
2.1.2 公司发展战略一般特征 |
2.1.3 公司发展战略本质 |
2.1.4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上的分类 |
2.1.5 公司发展战略基本类型 |
2.1.6 公司发展战略框架 |
2.1.7 公司发展战略步骤 |
2.2 几种分析法的综述 |
2.2.1 PEST分析法 |
2.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2.2.3 内部环境分析法: |
2.2.4 SWOT分析法 |
3 LF医药有限公司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
3.1 LF医药公司的PEST分析 |
3.1.1 LF医药公司的政治环境 |
3.1.2 LF医药公司的经济环境 |
3.1.3 LF医药公司的社会环境 |
3.1.4 LF医药公司的技术环境 |
3.2 LF医药公司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2 买方的议价能力 |
3.2.3 潜在进入的竞争者 |
3.2.4 现有医药流通公司的竞争者 |
3.2.5 替代品带来的威胁 |
3.3 LF医药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公司组织结构状况分析 |
3.3.2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3.3.3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
3.3.4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3.3.5 公司物流状况分析 |
3.3.6 公司文化状况分析 |
3.4 LF医药公司的SWOT分析 |
3.4.1 LF医药公司的优势条件 |
3.4.2 LF医药公司的劣势条件 |
3.4.3 LF医药公司面临的机遇 |
3.4.4 LF医药公司所处的威胁 |
4 LF医药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4.1 LF医药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4.1.1 公司愿景 |
4.1.2 公司使命 |
4.1.3 公司核心价值观 |
4.1.4 公司发展理念 |
4.1.5 长期目标 |
4.1.6 短期目标 |
4.2 LF公司发展战略模型图 |
4.3 LF医药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4.3.1 业务策略选择 |
4.3.2 职能策略选择 |
4.3.3 竞争战略选择 |
5 LF医药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5.1 组织结构上的保障 |
5.1.1 组织结构与发展战略的匹配 |
5.1.2 组织结构的重新优化 |
5.2 人力资源上的保障 |
5.3 财务资金上的保障 |
5.4 公司文化上的保障 |
5.5 公司物流上的保障 |
5.6 发展战略的其他保障 |
5.7 战略实施后评价与改进完善 |
5.7.1 战略信息的收集、标准、评审 |
5.7.2 资源重置和纠正措施 |
5.7.3 发展战略控制反馈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医药物流的绿色配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医药物流及其特点 |
3医药物流绿色配送和绿色要素分析 |
3.1医药物流绿色配送 |
3.2医药物流配送的绿色要素分析 |
4医药物流绿色配送体系的构建 |
4.1绿色配送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绿色配送体系的分析 |
4.3绿色配送体系的绩效 |
5医药物流绿色配送体系的应用分析 |
5.1AHTY物流公司的配送现状分析 |
5.2构建AHTY物流公司的绿色配送体系 |
6总结 |
(9)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优化——以M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M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现状 |
1.1 物流服务类型多样化 |
1.2 物流服务的标的物要求高 |
1.3 运输成本低,仓储成本较高 |
2 M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
2.1 组织结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
2.2 物流业务操作流程问题 |
2.3 仓储设计不合理 |
2.4 人才结构不合理 |
3 M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化 |
3.1 组织结构的优化 |
3.2 医药物流业务流程的优化 |
3.3 仓储货位分配的优化 |
4 结语 |
(10)我国药品流通业模式创新与价格监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药品流通的内涵及特性 |
1.2.1 药品流通的特殊性 |
1.2.2 药品流通管理的特点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药品流通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1 药品流通业发展及改进研究 |
2.1.2 药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 |
第二节 政府规制理论与文献综述 |
2.2.1 传统规制和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
2.2.2 规制俘虏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 |
2.2.3 新规制经济学 |
2.2.4 药品流通价格监管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与文献总体评述 |
2.3.1 药品流通理论与文献述评 |
2.3.2 政府规制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药品流通国外模式借鉴及国内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全球药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
3.1.1 市场特征 |
3.1.2 制度特征 |
第二节 国外药品流通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3.2.1 “医药分开”体制 |
3.2.2 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
3.2.3 规模扩张与效率提升 |
3.2.4 代理商经营行为规范 |
3.2.5 发达的社会中介组织 |
3.2.6 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
第三节 中国药品流通业的发展历程 |
3.3.1 计划经济阶段 |
3.3.2 市场经济初始阶段 |
3.3.3 全面发展阶段 |
3.3.4 流通体制战略调整阶段 |
3.3.5 新医改阶段 |
第四节 中国药品流通新模式 |
3.4.1 新盈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3.4.2 盈利模式的未来变动趋势 |
第四章 我国药品流通全程模式创新分析 |
第一节 药品流通现状与模式创新的逻辑框架 |
4.1.1 我国的药品流通环节 |
4.1.2 药品流通全程模式创新的逻辑框架 |
第二节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经济学分析 |
4.2.1 “双信封”招标采购的制度缺陷与改进途径 |
4.2.2 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创新的制度保障 |
第三节 药品流通渠道市场结构与中间环节分析 |
4.3.1 药品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
4.3.2 药品流通中间环节的模式改革 |
第四节 药品流通终端的改革 |
4.4.1 “医药分离”的探讨 |
4.4.2 零售药店“连锁化”经营 |
4.4.3 药房的模式创新 |
第五节 药品流通网络的构建 |
4.5.1 药品流通网络的战略联盟 |
4.5.2 药品流通网络的“三化”建设 |
4.5.3 药品流通网络的物流人才培养 |
4.5.4 药品流通网络的信息网络构建 |
4.5.5 药品流通网络的“两网”建设 |
第五章 我国药品流通全程价格监管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我国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现状及问题成因 |
5.1.1 我国药品流通的加价过程 |
5.1.2 我国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现状与特点 |
5.1.3 我国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我国药品流通业监管问题及深层次原因 |
第二节 发达国家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特征及经验启示 |
5.2.1 发达国家药品流通业政府监管主要特点 |
5.2.2 国外药品价格监管模式借鉴 |
第三节 药品流通价格监管模型、机理与实践 |
5.3.1 药品流通全流程价格监管理论模型 |
5.3.2 药品流通价格监管的机理 |
5.3.3 药品流通价格监管的实践与效果 |
第四节 药品流通价格监管的对策分析 |
5.4.1 完善药品监管的法律体系 |
5.4.2 建立统一独立的药品监管体制 |
5.4.3 健全标准体系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
5.4.4 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
5.4.5 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
四、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及其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物流标准体系研究[D]. 张一人. 山西大学, 2021(12)
- [2]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以上海十院医联体成员张家港澳洋医院为例[D]. 蒋达兴. 苏州大学, 2020(03)
- [3]基于用户选择意愿的智能商务楼宇开发及运营策略研究 ——以天津市大意风区商务楼宇为例[D]. 张冠男.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营销渠道优化研究[D]. 王婉芸. 湖南大学, 2019(07)
- [5]沈阳市L连锁药店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姜福顺.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山东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李金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LF医药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杨晓.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4)
- [8]医药物流的绿色配送体系研究[J]. 汪传雷,陈娇,王栋梓. 物流技术, 2015(15)
- [9]医药流通企业物流系统优化——以M企业为例[J]. 徐茂华. 物流技术, 2015(13)
- [10]我国药品流通业模式创新与价格监管改革研究[D]. 林添松. 南开大学, 2014(07)
标签:医药物流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中国医药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