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市布局与方里形态新解读

唐长安城市布局与方里形态新解读

一、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论文文献综述)

李添蕾[1](2021)在《当代华语电影中的唐代景观》文中研究说明

张亚津[2](2020)在《《邪不压正》,姜文的北京城市设计意象》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完整的城市设计兼具空间特性,与社会特性两个层面。就城市意象而言,它还具有观察者强烈的个人烙印。邪不压正这部电影,代表了姜文的北京意象,也承载了北京在民国时期——一个新与旧的交会点,其城市设计结构中一系列深具个性与代表性的断面、界面、空间序列,天际线与气质形象。不仅仅是紫禁城,北京作为一个整体,得以展现。这是以城市意象这一植根于西方心理学与行为学的实验,对于一个传统中国经典城市的一次检验,它同时也完整展现出了北京旧城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历史背景,城市文化一直位于相对匿名的状态。

梁克敏[3](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郝鹏展[4](2017)在《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公共空间是上世纪中期出现在哲学和政治学领域的概念,随后得到多个学科借鉴和发扬。现代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自由出入、不受限制共同使用的公用空间,以及这种空间中人们的交往交流和社会生活。随着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文化成为了包括历史城市地理学在内的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本文的研究主要从城市及社会研究领域中的公共空间出发,不仅仅将城市公共空间看作一个用于表达社会发展过程的媒介,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其上的参与、交流与传播。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城市空间中不存在现代意义的公共空间,但中国特殊的城市空间结构其实形成了独有的一套类公共空间体系。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重要节点,其不仅处于都城从坊里型向街市型的转折点,而且其奠定了以南郊——宗庙、社稷为轴线都城空间生成典范。因此,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结合近百年来对长安城研究的丰硕成果,从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相结合的视角对长安城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选取隋唐长安城的街道、园林和寺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空间的公共化进行论述,讨论都城公共空间的布局、演变和结构,进而探讨公共空间的功能和影响,力图展示不同层面公共空间系统背后的统治权威、城市传播和社会控制的相互交织,分析长安城公共空间中的仪式和象征,意象和文化以及传播与控制等功能和意义。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空间公共化的建构与演替。此部分按照要素论述隋唐长安城不同层面公共空间的构建、演替以及公共活动的多彩和特征。从街道、园林和寺观不同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行具体分析和展示。以国家各种祭祀礼仪仪式为主的街道公共空间活动是儒家宇宙观作为国家礼仪在公共空间上的展示,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是作为国家礼仪实施的空间和载体而存在的。在皇家曲江赐宴百官、进士游赏曲江、万民同乐曲江的层层助推之下,曲江已经远远超出了园林的性质,集聚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社会全阶层,更具现代意义上公共化的意味,并且逐渐演变成为了长安城乃至中国古代都城中独一无二的公共空间模式。寺观公共空间成为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在政治化主导的城市空间格局下的隐性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寺观将民众的娱乐需求、寺观的社会需求以及国家的统治需求相结合,相互促进和交织,最终形成了长安城中具有自发的自下而上的独特公共空间发展模式。第五、六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影响。此部分分别从公共空间与城市传播和公共空间与社会控制两个层次分析入手,结合公共空间的仪式、象征和符号等分析以及城市社会地理学等理论探讨长安城中三种公共空间体系的功能和社会意义,构建具有中国传统社会特色的空间社会功能,特别是“权力——空间”的分析,从社会、文化等层面展示封闭结构下长安城公共空间的社会影响。长安城的象征意义和围绕长安城形成的文化共识,就是不同的公共空间传播圈层结构中逐渐被积累和叠加起来的。围绕长安城的公共空间形成的传播体系,不仅通过空间仪式化的过程,建构着唐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也通过空间的符号化过程,建构着整个帝国的社会共识和文化认同,同时通过空间的世俗化过程,维系着整个城市的社会生活发展。象征意义的仪式化公共空间和世俗化公共空间分别在社会控制体系中起到不同作用,并且随着国家权威的弱化,曲江和寺观为代表的举行民间的各种世俗化礼仪空间在国家控制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显性和隐性的社会控制模式相互交织发挥作用,共同承担着社会控制和社会整合的作用。第七章为结论。通过对隋唐长安城空间公共化的研究,本文在街道的交通功能之外、在曲江的园林功能之外、在寺观的宗教功能之外,逐渐明晰了三种相互交融又相互区别的公共空间体系,即都城建设之初就确立的以街道为代表的在政治主导下的仪式化公共空间体系,科举制度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曲江为代表在文化主导下的象征化公共空间体系,以及城市社会生活推动下产生的在宗教掩盖下的寺观世俗化公共空间体系。通过对长安城公共空间社会功能的研究,本文得出了街道、曲江和寺观三种不同的传播圈层结构和显性、隐性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模式。这种以长安为核心的传播圈层和社会控制的博弈和勾连、弥补和融合不仅共同演绎和建构了隋唐长安的共同体意识和精神文化符号,而且社会各阶层对长安城公共空间的认同和共识、争夺和利用,成为了城内民众打破封闭的城坊空间结构而聚集和流动的诱因,更成为上承秦汉、下启唐代之后形成的中国特有的宗教神秘色彩和世俗化结合的庙会公共空间的缘起和基础。这不仅在建构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公共空间体系上探索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历史城市地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并力图构建“历史城市社会地理学”的新方向。

岳圆[5](2016)在《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自公元582年隋文帝下令在龙首原兴建新都,至公元904年韩建改建新城,隋唐长安城存在历时300余年,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目睹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两个王朝的兴起、辉煌和衰落。在这三百余年间,长安城不仅是众商辐辏、万邦来朝的经济、政治中心,更是思想碰撞、文明交融的文化中心,开放活跃、绚丽多姿,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呈现出一片盛世的繁荣景象。其间出现了大量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从唐末毁于战火之后,长安城几度更易,现代西安城市便建设于其旧址之上。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两次针对整个城址的勘探测量,之后地面遗迹迅速被城市建设所湮没,如今除几处重要遗址点,隋唐长安城几乎已无所循迹。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料的详细调查研究,将人物、事件与遗址相互关联,提出目前可操作、易着手的隋唐长安城遗址展示和阐释方向,以此来增进公众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的理解认识。本文所研究的标识展示内容为:在明确名人足迹所在地的基础上,对于足迹所在的文化遗产地的位置标识,对于足迹所在文化遗产地以及发生在该地点的历史人物活动的展示。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第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对史籍文献、考古资料及现有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考据,整理出名人足迹,并将足迹所在地落位到现状城市。第二方面则对展示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展示策略及建议,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设计研究。

魏美强[6](2016)在《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文中指出唐宋之际,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断裂式的变革,中国社会由此从中世纪过渡到近世时代。就都市布局和管理而言,封闭的坊市制在延续了数百年后,到唐初长安发展至顶峰,而历经唐末、五代的社会变动,到宋初东京城时已基本为开放式的街市制所取代。关于唐宋之间发生的城市变革,学界已倾注大量心力,但对于坊市制崩溃时间节点的争论不一,而其背后原因则尚无综合考察,相关研究仍待深入。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献资料,并结合多学科的视角,对唐宋之际坊市制度变革的相关问题再行展开探讨。绪论部分。在明确论题的前提下,按照学术史的发展脉络,系统地回顾了中外学界关于坊市制度相关问题的研究,并指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视角及标准的差异,导致坊制变革时间节点的认同差异,且在原因阐释上过于关注商业经济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原因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墓志资料为线索,着重探讨唐宋之际新型城市防御力量——街使、巡使(以下简称“街巡使”)的兴废所揭示的坊市制度的变革路径,并借鉴各学科成果,综合探讨城市变革的社会背景。第一章,《都城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本章首先追溯先秦、秦汉时期的里制,在此基础上,勾勒极具中国中世纪特征的魏晋至隋唐坊市制发展、演变的轨迹。而后,重点分析唐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及其管理制度,以确定唐宋坊市制度变革的起点。第二章,《唐、五代、北宋都城新型城防力量——左右街使与左右巡使》。本章基于历史文献和出土墓志资料的整理,对街巡使的设置背景、任命形式、人员构成、职能范围等方面加以动态考察。并由街、巡使这一新型使职的职能变迁、任命频率观察坊市制的崩溃过程。第三章,《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本章对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崩溃的线索及其表现形式进行逐条分析,将坊市制的崩溃过程分为四期:第一阶段,唐初到安史之乱以前。唐初里坊内部已出现制度上的松动迹象,尤其以坊内平面及立体空间的侵占及市内住居功能的形成为主要表现形式,街巡使最初作为街道管理的辅助力量,约在高、武之际初设,至玄宗开元末年逐渐常态化,并参与坊市制度的维护中;第二阶段,安史乱后至唐末。坊市制的崩溃以“破墙”及“侵街”为主要表象,但街鼓、宵禁尚未废弛,街巡使设置逐渐频繁,并重点打击坊制破坏行为;第三阶段,五代时期。由于城市沿革及战争因素,唐末长安得以残存的市制,在五代之初并未恢复。虽然后唐洛阳都城里坊布局并不严整,但街巡使的任命仍较为频繁,可见维持坊制管理模式的倾向仍十分明显。直到后周时期,街道空间开始允许合法占用,坊制思路彻底消除,坊制也宣告解体;第四阶段,宋初——仁宗朝。北宋东京城坊制经历短暂的“恢复”,但随后彻底解体。厢坊管理模式形成,街市制时代到来。这一阶段街巡使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不见任命。第四章,《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原因》。笔者试从坊市制布局管理局限、商业发展、人口膨胀等三大方面来阐释其崩溃原因。特要特别指出的是,人口因素在都城变革中的作用一者表现为人口总量的增加,一者表现为流动人口的频繁。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可知唐宋之际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革,且其路径、表征及原因也基本澄清。总之,入宋以后,传统的中世纪都城制度走向崩溃,迎来的则是开放、繁荣、平近的街市时代,城市社会生活不可避免地走向近世化。

张蓓佳[7](2012)在《唐两京城市选址布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统治者的政权所在地,都城的兴建历来是“国之大事”,都城的选址与城市布局关系到王权巩固与国家发展,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中国古代,都城是伴随国家产生而出现的,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一个都城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它高度集中了国家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精华。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我国都城选址与城市设计最终定型与孕育变革的时期,初唐的长安城到中唐时期的洛阳城合称“两京”,城市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堪称古代都城的典范,而且两京的设计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哲学、美学观念和文化形态,为后来历代王朝都城选址和城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通过对唐代两京选址和城市设计的背景依据及影响选址布局的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古代都城与建筑设计中,体现在选址布局、城市功能、环境装饰和美化等各个方面。它是精神的一种物化,同时也是精神的一种凝练和升华。用设计学和历史文化学的理论对唐代两京选址与城市设计进行诠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都城的意义并不只是局限在兴废,是一定历史时期兴废的标识。第二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及价值取向,统治阶级的好恶,可能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种特殊历史环境下使文化发展主流发生偏移,但这种偏移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城市设计虽以区分市民阶层、生产组织和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但从根本上说,是在维护统治前提下彰显等级制度的行为。第四,中国古代都市生活,固然依据于王朝的盛衰,但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王朝的经济重心的变迁不无关系。第五,封建经济体制内部结构的调整,取决于封建社会内部运行的规律,即使是受到统治阶层的限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影响,这正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间正道是沧桑!第六,一个城市能够成为都城所在地,是有多种因素的,其中地理条件是最重要的,经过人为的设计及改善、利用,它的作用就更为显着。

吕宁兴[8](2011)在《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文中指出唐长安以其富有意味的选址以及对城市街道、里坊、建筑、园林的规划安排,为雄强奋发、博大兼容、光华璀璨的大唐气象的生发与展示提供了对应的空间载体,其自身也作为大唐气象的集合展品,对后世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论文通过对唐长安作为时代气象展现舞台的时空场景的历史性勾画,展现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的清晰轮廓,并结合相应的观念体系、制度体系、环境体系与技术体系背景,对城市进行审美文化剖析,阐释其城市审美气象的成因、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站在现代环境美学、城市景观学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对其当代意义做出阐发。论文正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唐气象”的理论内涵与现实基础,以及大唐气象与盛世长安的现实关系。第二章至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选址、布局、建筑、园林四个方面对唐长安进行了场景勾画与审美气象分析。唐长安定址于关中平原中部。在这片兼有四塞之固、川原之丽与卉物之丰的土地上,唐长安将天地轴线、山川轴线与城市轴线真正全面地重合在一起,完成了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家与民族的空间坐标与思想坐标的终极建构。唐长安城按照“象天法地”的宇宙模式、“礼法并用”的布局理念,以及轴线对称与模数扩展的空间原则,进行着从空间布局、功能安排到建筑设计的整体建构。唐长安城的建筑品类与营造法式还清晰地透射出时代文化的光芒:宫殿建筑壮丽、沉稳,于宏大、华美之中追求种和谐、宁静之感,既有皇权政治气派,也体现出一种帝王之家的生活趣味;寺观建筑遍布全城,殿塔参差,高下相形,轮廓鲜明,别具一格,构成极富文化意味与地标特色的城市景观。唐长安街道宽展,里坊浑厚,坊内居住建筑朴素有序,体现出浓郁的制度文化氛围。唐长安城谨严之余与繁华深处也极富闲适之趣与林泉之美。从禁苑游幸到公园游乐,从私园宴集到别业朴居,处处体现着唐朝人追求天地同乐的优游情怀,为长安城展现了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象。第六章为第三部分,是对唐长安城市实践意义的历史总结,也是对其规划思想的现代思考。唐长安因其大唐文化的集中载体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坐标,它在城市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观念与实证并行的整体性思路、和谐与节用的生态性思路,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依然可以带来意味深长的启发。

刘庆佳[9](2011)在《唐宋都城规制转型探究 ——以唐长安、洛阳与北宋东京为例》文中提出唐宋之际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个转型时期。这种转型表现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城市建设、军事制度、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唐宋之际都城的规制转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唐宋都城规制演变过程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宋之际社会领域的变革轨迹。唐宋都城规制转型的过程自唐代中期开始,历经五代直到北宋晚期结束。唐宋之际都城规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唐代都城的三城相叠转变为宋代的三城相套,以及从封闭的坊市制度转变为开放式的街巷制。唐代京城长安由皇城、宫城和外郭城三城相叠组成,其中皇城和宫城位于城市的北部正中;整个城市以朱雀门大街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坊市集中分布于外郭城内,并在唐代早期施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即坊、市四周筑墙设门,坊市门定时启闭,商业贸易被限制在市内且严格限制交易时间,同时施行严格的宵禁制度。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等诸多因素,封闭的坊市制度自唐代中期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这种变化首先从市外开店开始,而后逐步出现了侵街,最后发展为夜市的出现。但是终唐一代,封闭的坊市制度虽有松动但并没有彻底崩溃,这也是旧制度在面对冲击时所展现的一种社会惯性。唐末五代时期,各割据藩镇为了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其所在的城市多进行重新规划发展,纷纷修筑新城,使这一时期的地方性中心城市多呈现两城相套的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后周周世宗扩建东京开封府最具典型性,且扩建后的东京开封府对后世都城影响最大。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旧有的封闭式坊市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进了城市工商业发展,并使都城东京开封府初步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北宋东京城就是在后周世宗扩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和三重护城河相套的格局。坊市制度也在此时最终崩溃,这一渐进的过程表现为集中封闭的市制在北宋初期就已不复存在,而后东京的坊墙也消失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最后至北宋末年夜禁制度也被废弃,最终开放式的街巷广泛出现。由此北宋东京开封成为了一座开放的繁荣的工商业城市。这种都城规制也为后世的元、明、清各代所继承。最后,本文对唐宋都城平面布局的变化及坊市制度崩溃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认为唐宋都城平面布局变化的原因除了象天法地的设计思想外,还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坊市制度的崩溃则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环境及经济制度的改变等原因共同作用所致。

李昕泽[10](2010)在《里坊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里坊制度作为聚居基本单元深刻影响着古代聚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同时国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也必须通过里这一基层政权组织来实现。但目前学术界对里坊制度的研究仅限于单一学科的孤立分析,对其涉及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未开展深入探讨。针对里坊制度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对弥补聚落史和乡里制度研究的缺环具有重要史学意义,而且对城市规划和基层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此外,“堡”作为里坊制度在乡村的遗存,与里坊在空间形态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对堡开展调查研究并与里坊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推进里坊制度研究的重要一环。在当前传统堡寨聚落居住形态日益衰败之际,对此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显得紧迫而必要。本文首先结合文献史料,从乡里制度、聚居形态、行政组织方面廓清里坊制度的概念,追溯里坊制度形成、发展、成熟、衰落、演变的历史发展进程。重点围绕里坊制度作为“聚居空间形态”和“社会基层组织”两方面梳理展开,揭示其建筑学与社会学的深层内涵,并从社会结构层次和里坊地域空间布局、里坊制度与军制、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三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比较,深刻剖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因素。其次,结合考古发掘成果和史籍资料,对里坊的规划布局、空间特点和道路结构加以分析和推测,剖析里坊与城市总体布局的模数关系,从设计方法的角度揭示里坊在古代都城中的布局原则。最后,以山西、河北的现存堡寨聚落为例,对“堡”和里坊的建筑形态和管理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充分论证“堡”和里坊制度的渊源关系。文章明确指出里坊制度具有建筑学和社会学两方面内涵,其建筑形态是一个逐步解体的过程,并无明确的时间结点,且在部分乡村或城镇仍以“堡”的形式遗存至今;而其作为社会学方面的基层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至明清、甚至民国时期。由此可见,里坊制度在宋代以后并未真正消失,只要其内部管理或对外防卫需要,这种制度或形式就会长期存在下去。

二、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2)《邪不压正》,姜文的北京城市设计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平—北平,一个经典的入城空间序列
二、北京的街,散漫的开放空间体系
三、团城——北京山水走廊与皇家权威中轴交织的节点
四、钟鼓楼:北京的声音
五、界面:北京城与燕山郊野
六、基础单元的独特视野:站在四合院的屋顶上
七、唯一的遗憾:一个真正北京院落缺席的视角
八、最后的回眸

(3)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一、城市的建置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一、仓库的设置
        二、仓库的管理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小结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小结
结语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和理论演变
        二、有关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的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
        一、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第二章 街道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长安城的街道概况
    第二节 国家层面的街道公共化利用
        一、国家祀典仪式:宣示正统性的礼仪化空间
        二、徇街、献俘与迎送:警示与维护统治的政治化空间
        三、迎经像与迎佛骨:凝聚共同体的展示型空间
        四、长安城的祈雨活动
        五、街道节日狂欢和游观聚集
    第三节 民间层面的街道公共化利用
        一、权贵的街道炫示空间
        二、官吏的街道炫耀空间
        三、榜贴与街议:民众的街道信息传递和舆论效应
    小结
第三章 园林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曲江:长安城园林的代表
    第二节 皇家曲江赐宴
        一、皇家在曲江赐宴群臣的变化过程
        二、曲江皇家赐宴的盛况
    第三节 进士曲江宴集
        一、进士及第和进士团——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二、进士曲江大会及各种宴会
    第四节 文人觅诗与节日游观
        一、莫倦蓬门时一访,每春忙在曲江头——文人觅诗
        二、曲江初碧草出青,万毂千蹄匝岸行——节日游观
    第五节 城内其他园林
    小结
第四章 寺观空间的公共化
    第一节 从街道、门楼向寺观的转移——公共政治空间构建
        一、宗教空间在都城空间布局上的显现
        二、寺观作为公共政治空间的出现
    第二节 舍宅为寺——寺观园林空间的扩展
        一、长安城的舍宅为寺
        二、长安城舍宅为寺的寺观空间特点
    第三节 俗讲与戏场——寺观公共娱乐空间
        一、俗讲——劝即此日申间劝,且乞时时过讲院
        二、戏场——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
        三、寺院俗讲和戏场的空间构成
    第四节 寺观的习业、交友、赏花等公共交往空间
        一、文人寓居寺院与寺观的公共交往空间
        二、居民寺院赏花与寺观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
    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与城市传播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仪式传播
    第二节 礼仪空间与仪式传播——无眼犹有耳隔墙,南郊坛上礼百神
        一、长安城政治礼仪空间的仪式传播
        二、长安城仪式传播圈层
    第三节 长安意象与曲江情结
        一、长安的城市意象——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二、曲江情结和长安文脉
        三、曲江文化的传播圈
    第四节 寺观世俗化空间的传播圈
    小结
第六章 公共空间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权力
    第二节 长安城时空秩序的形成和显性社会控制
        一、长安城时空秩序的形成与管控
        二、长安城礼仪秩序的构建与对官僚阶层的规训
        三、以长安城为中心的显性社会控制模式
    第三节 长安城空间的公共化演变与隐性社会控制
        一、曲江的公共化与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二、寺观的世俗化与宗教和国家权力的结合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隐性社会控制模式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公共空间理论与长安城
    二、长安城公共空间的构建与演替
    三、长安城公共空间的功能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课题提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1.1.3.研究方法
        1.1.4.研究框架
    1.2.相关研究概况
        1.2.1.隋唐长安城相关研究综述
        1.2.2.国内遗产标识与展示相关研究综述
        1.2.3.隋唐长安城目前已做标识与展示工作
2.隋唐长安城遗址及考古、复原研究概况
    2.1.隋唐长安城城市格局
    2.2.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概况
    2.3.隋唐长安城的复原研究
        2.3.1.隋唐长安城的复原历程
        2.3.2.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对于隋唐长安城遗址复原研究的推进
        2.3.3.隋唐长安城格局复原叠加图的绘制
    2.4.隋唐长安城内地点标识的可能性分析
    2.5.本章小结
3.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基础资料研究
    3.1.相关文献综述
    3.2.名人的基础筛选
        3.2.1.筛选范围
        3.2.2.名人足迹核心点的提出
        3.2.3.筛选方法
        3.2.4.初阶段整理成果
    3.3.本章小结
4.隋唐长安城名人核心足迹分类统计及落位
    4.1.隋唐长安城帝王足迹
    4.2.隋唐长安城皇戚足迹
        4.2.1.诸王
        4.2.2.公主、县主
    4.3.隋唐长安城政治及军事人物足迹
        4.3.1.宰相
        4.3.2.名将
        4.3.3.节度使
    4.4.隋唐长安城文化人物足迹
        4.4.1.将作大匠
        4.4.2.状元
        4.4.3.诗人及文学家
        4.4.4.书法家
        4.4.5.画家
        4.4.6.歌舞俳优
    4.5.隋唐长安城宗教人物足迹
        4.5.1.僧侣
        4.5.2.道士
        4.5.3.外籍宗教人物
    4.6.隋唐长安城外籍人物足迹
5.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路线个案研究
    5.1.隋唐长安城真实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5.1.1.诗人的长安
        5.1.2.画家的长安——以吴道子为例
        5.1.3.帝王的长安——以唐玄宗为例
        5.1.4.僧侣的长安——以玄奘为例
    5.2.隋唐长安城文学人物的展示线路研究
        5.2.1.隋唐长安的传奇文学与市井生活
        5.2.2.商人的长安——以窦乂为例
        5.2.3.《李娃传》——郑生视角线路落位
6.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足迹的标识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6.1.展示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分析
        6.1.1.展示内容分析
        6.1.2.展示载体分析
        6.1.3.展示受众分析
    6.2.标识展示地点选取的基本原则
    6.3.展示策略初步研究
        6.3.1.展示方式
        6.3.2.展示原则
        6.3.3.展示建议
    6.4.本章小结
7.隋唐长安城名人足迹标识展示案例研究及设计
    7.1.案例研究:位于大慈恩寺遗址的名人及相关展示研究
        7.1.1.案例选取依据
        7.1.2.可展示内容研究
        7.1.3.场所调研及案例研究
        7.1.4.展示策略分析及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7.2.展示点设计案例:平康坊、宣阳坊名人足迹展示设施设计
        7.2.1.案例选取依据
        7.2.2.展示内容
        7.2.3.标识地点的选取及调研
        7.2.4.标识展示设施设计
    7.3.本章小结
8.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1 :隋唐长安城坊内建筑数量统计表
    附录2 :隋唐长安城坊内住宅统计表
    附录3 :隋唐长安城坊内佛寺统计表
    附录4 :隋唐长安城坊内道观统计表
    附录5 :隋唐长安城坊内享庙统计表
    附录6 :隋唐长安城坊内家庙统计表
    附录7 :隋唐长安城坊内旅舍统计表
    附录8 :隋唐长安城城门名人足迹统计表
    附录9 :隋唐皇帝在三大内活动统计表
    附录10 :唐代宰相称谓统计表
    附录11 :唐代文状元统计表
    附录12 :唐代武状元统计表
    附录13 :甘露之变事件经过及涉及人物、地点
    附录14 :隋唐长安城寺观与画家
        (一)隋唐长安城寺院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二)隋唐长安城道观及画家足迹统计表
    附录15 :隋唐两代高僧长安足迹统计表
    附录16 :隋唐长安城着名僧道及其事迹
        (一)隋唐长安城着名僧人及其事迹
        (二)隋唐长安城着名道士及其事迹
    附录17 :《太平广记》人物及故事发生地整理表
    附录18 :白居易诗歌与长安地点
    附录19 :元稹诗歌与长安
    附录20 :刘禹锡诗歌与长安
    附录21 :隋唐长安城里的商人及其足迹
    附录22 :慈恩寺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一)与大慈恩寺相关的唐代高僧
        (二)《全唐诗》中与慈恩寺相关的诗歌与诗人
    附录23 :平康坊及宣阳坊名人足迹相关展示内容
        (一)平康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二)宣阳坊可展示名人整合资料表
    附录24 :隋唐长安城已做标识与展示地点附图
    附录25 :1958年及1963年隋唐长安城实测及复原数据
        实测部分
        复原部分

(6)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及问题所在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都城里坊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秦汉时期里制概述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坊市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唐初长安里坊的管理制度
        1. 来自里坊系统的管理:坊正与市门监
        2. 来自京县行政系统的管理:长安、万年县令及其属官
        3. 来自京兆府行政系统的管理:京兆尹及其属官
        4. 来自中央军、政系统的管理:金吾卫及太府寺诸官
第二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新型城防力量——左右街使与左右巡使
    第一节 左、右街使
    第二节 左、右巡使
第三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度的崩溃
    第一节 唐长安城坊市制的松弛——高武至开天时期
        1. 坊内商业活动的出现
        2. 坊内“曲”的增多
        3. 坊、市内的“起楼”行为
        4. 坊内寺观的增加
        5. “市”内宅第的出现
    第二节 唐长安城坊市制崩溃的加速——安史乱后至唐末
        1. 特殊群体与破墙行为
        2. 侵街的开始
        3. 商业活动的蔓延
        4. 夜禁的松弛
    第三节 后周洛阳与后周汴京坊市制的废止
        1. 后唐洛阳城的修缮及其坊市制度
        2. 后周汴京城的扩建及其坊市制度
    第四节 北宋东京城坊市制的短暂“恢复”与街市制兴起
        1. 北宋东京城的改造及其城市面貌
        2. 北宋东京城坊制的短暂“恢复”
        3. 厢制形成与北宋东京街市制的兴起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原因
    第一节 坊市制度的局限
        1. 都城布局不当
        2. 里坊功能分离
        3. 宵禁制度严格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
        1. 商人地位的提升
        2. 商人阶层的扩大
    第三节 都城人口的增加
        1. 庞大的人口规模
        2. 频繁的流动人口
结语
图版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唐两京城市选址布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唐代两京的兴废
    2.1 唐代长安城的兴起和发展
    2.2 唐代洛阳城的兴起和发展
    2.3 唐两京兴废的原因
第三章 唐两京选址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位
    3.1 唐代长安城选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位
    3.2 唐代洛阳城选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定位
    3.3 唐两京选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异同
    3.4 影响唐两京选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因
        3.4.1 “择中”的选址思想
        3.4.2 “形胜”的思想
        3.4.3 “因地制宜”的实用思想
第四章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与布局设计考析
    4.1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与布局
        4.1.1 唐代长安城选址与布局设计复原
        4.1.2 唐代洛阳城选址与布局设计复原
    4.2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布局与城市功能的要求
    4.3 唐代两京城市设计的差异性
    4.4. 唐代两京城市设计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关系计思想
第五章 唐代两京选址布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意蕴
    5.1 唐代两京选址布局与王权政治
        5.1.1 “择中”原则与王权政治
        5.1.2 方正严整的规划布局与王权政治
    5.2 唐代两京选址布局与儒家思想
        5.2.1 唐代两京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的礼制思想
        5.2.2 唐代两京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的“中庸”思想
        5.2.3 唐代两京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
    5.3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布局与堪舆观念
第六章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与设计的现代意义
    6.1 唐代两京城市选址与环境关系的现代意义
    6.2 唐代两京选址布局与文化向度
    6.3 唐代两京选址布局与人文关怀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大唐气象与盛世长安
    第一节 "大唐气象"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大唐气象"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大唐气象与盛世长安
第二章 选址:山环水绕的域中圣土
    第一节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原则
    第二节 唐长安城选址的自然基础
    第三节 唐长安城选址的人文因素
第三章 布局:谨严有序的空间意象
    第一节 从观念形态到实证应用
    第二节 从中心轴线到对偶展开
    第三节 从谨严管制到开放包容
第四章 建筑:崇闳壮丽的艺术佳构
    第一节 庄严闳丽的高宫大殿
    第二节 高下相形的寺观阁塔
    第三节 宽展浑厚的街道里坊
第五章 园林:天地同乐的悠游情怀
    第一节 皇家苑囿的游幸与应制
    第二节 公共园地的乐游与畅神
    第三节 城市私园的宴集与品题
    第四节 郊园别业的朴居与静思
第六章 总结
    第一节 城市意象与审美气象的观念对接
    第二节 唐长安城市实践意义的历史总结
    第三节 唐长安城市规划思想的现代体认
论文附图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9)唐宋都城规制转型探究 ——以唐长安、洛阳与北宋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版目录
引言
1 唐宋时期都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 唐代都城的规制及变化
    2.1 唐代前期的都城规制
        2.1.1 唐代前期的都城规划布局
        2.1.2 唐代前期的坊市制度
    2.2 唐代中后期都城的规划变化
        2.2.1 唐代都城新宫殿区的营建
        2.2.2 唐代中后期坊市制度的崩溃
    2.3 唐长安、洛阳的水系
    2.4 唐长安城的军事防御体系
    2.5 唐代扬州城与唐长安和洛阳城的比较
        2.5.1 唐代扬州城的城市布局
        2.5.2 唐代扬州城的坊市制度及其崩溃
        2.5.3 唐代扬州城与长安和洛阳的同步发展
    2.6 唐代都城与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比较
3 五代时期都城的发展
    3.1 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性中心城市的规制形态
    3.2 后周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历史沿革
    3.3 后周时期东京开封府的发展
4 北宋都城的规制转型
    4.1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布局
        4.1.1 北宋东京开封府的规划布局
        4.1.2 北宋东京开封府的水系
        4.1.3 北宋东京开封府开放式的街巷及贸易集市
        4.1.4 北宋东京开封府的防御设施
    4.2 北宋东京开封府坊市制度的崩溃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里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里坊制度研究现状
        1.1.1 里坊制度研究的起步阶段
        1.1.2 里坊制度研究的发展阶段
        1.1.3 里坊制度研究走向深入
    1.2 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意义
        1.4.1 建筑史学意义
        1.4.2 社会文化学意义
        1.4.3 现实指导意义
    1.5 研究体系框架
第二章 里坊制度溯源
    2.1 里坊制度概述
        2.1.1 里的定义
        2.1.2 坊的辨析
    2.2 里坊制度的产生
        2.2.1 乡里制度的里
        2.2.2 聚居形态的里
        2.2.3 行政组织的里
    2.3 里坊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
        2.3.1 里坊制度的形成阶段
        2.3.2 里坊制度的发展阶段
        2.3.3 里坊制度的成熟阶段
        2.3.4 封闭里坊制度的衰落
        2.3.5 里坊制度的延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
    3.1 里坊制度的建筑学内涵
        3.1.1 里坊的形制
        3.1.2 里坊的规模
        3.1.3 里市制度
    3.2 里坊制度的社会学内涵
        3.2.1 乡里组织制度
        3.2.2 土地管理制度
        3.2.3 行政长官及其职能
    3.3 封闭里坊的管理制度
        3.3.1 封闭规整的里墙
        3.3.2 定时启闭坊门和严格的夜禁制度
        3.3.3 禁止对坊外街衢开门
        3.3.4 禁止侵占街道,开垦种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里坊制度建筑学和社会学内涵的关系
    4.1 社会结构层级和里坊的地域空间层次
        4.1.1 政治制度与社会等级结构
        4.1.2 聚落的地域空间层次
        4.1.3 里坊的地域空间布局
    4.2 里坊与军制的关系
        4.2.1 里坊行政建制与军事管理制度
        4.2.2 明代军事辖区中的里坊制度
        4.2.3 里坊与军堡空间形态比较
    4.3 里坊制度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4.3.1 里坊制度与授田制度
        4.3.2 土地制度对建邑制里的影响
        4.3.3 道路规划与农田阡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代里坊形态推测及其规模分析
    5.1 里坊制度的演变过程
        5.1.1 社会组织形制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5.1.2 礼制对里坊规划布局的影响
        5.1.3 社会经济对里坊制度的影响
    5.2 历代里坊形态特点分析及推测
        5.2.1 隋唐长安里坊道路结构
        5.2.2 历代里坊空间布局推测
        5.2.3 里坊内的社及其演变
    5.3 里坊用地规模分析——以隋唐长安、洛阳为例
        5.3.1 都城里坊模数分析
        5.3.2 里坊割宅方式推测
        5.3.3 宅院基址规模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堡”
    6.1 堡与里坊制度
        6.1.1 “堡”的起源——史前古城
        6.1.2 “堡”的演变——中心城堡
        6.1.3 里坊城市的产生及其演变
    6.2 堡的空间布局类型
        6.2.1 单体布局的堡
        6.2.2 堡中建堡
        6.2.3 多堡聚集
    6.3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及其与里坊的关系
        6.3.1 堡的空间布局特点
        6.3.2 “堡”和“里”的建筑形态比较
        6.3.3 “堡”和“里”的管理制度比较
    6.4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唐长安城市布局与坊里形态的新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华语电影中的唐代景观[D]. 李添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邪不压正》,姜文的北京城市设计意象[J]. 张亚津. 住区, 2020(06)
  • [3]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4]公共空间、城市传播与社会控制 ——基于隋唐长安城的研究[D]. 郝鹏展.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隋唐长安城名人及其生活足迹的标识与展示初步研究[D]. 岳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6]论唐宋都城坊市制的崩溃 ——以街巡使为线索[D]. 魏美强. 南京大学, 2016(10)
  • [7]唐两京城市选址布局与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阐释[D]. 张蓓佳. 湖南工业大学, 2012(04)
  • [8]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 吕宁兴. 武汉大学, 2011(07)
  • [9]唐宋都城规制转型探究 ——以唐长安、洛阳与北宋东京为例[D]. 刘庆佳. 郑州大学, 2011(04)
  • [10]里坊制度研究[D]. 李昕泽. 天津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唐长安城市布局与方里形态新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