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靶向药物转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曹意,蒋晨[1](2022)在《脑靶向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种特殊结构,其优良的屏障特性能够保护大脑免于血液循环中有害大分子及病原体的侵害。然而,这一屏障同时也限制了药物递送的效果,并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胶质瘤等脑部疾病的新药开发过程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突破使得各类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 NPs)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靶向递药领域被用做药物载体,经各种途径辅助药物实现BBB的跨越。本文主要通过阐述BBB的复杂成分和特殊特性,以理解跨越BBB的难点及可能途径;同时还介绍了目前用于药物递送系统的NPs的3种主要类型:聚合物型(polymeric-based)、仿生型(biomimetic-based)及无机型(inorganic-based)NPs;在靶向递药策略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吸附介导(adsorptive-mediated)、载体介导(carrier-mediated)及受体介导(receptor-mediated)的胞吞作用,并在文末对脑靶向纳米递药系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王立,冯俊宇,任君刚,王淑静,张文君[2](2021)在《有机离子转运体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转运系统在内源性激素、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跨膜转运过程中均扮演重要角色。根据对底物的转运方向主要分为摄入转运体和外排转运体,有机离子转运体为摄入转运体。有机离子转运体的种类颇多,内部分子结构不尽相同,具有特异性,使很多药物成为了有机离子转运体的特异性底物或抑制剂,从而为设计相关靶向药物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有机离子转运体的分类、结构特征、底物选择性、组织表达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肾肿瘤的靶向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朱西[3](2021)在《靶向细胞间粘附分子抗体药物偶联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通过化学接头将高效的细胞毒性分子与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偶联,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递送策略。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特征,ADCs能够选择性地向肿瘤细胞递送毒剂而不伤害正常细胞,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化疗药物全身暴露及剂量限制性毒性问题,克服了传统细胞毒抗肿瘤药物治疗的主要临床障碍,具有传统化疗药物无法实现的特异性和疗效。以往,ADCs的开发大多围绕抗原分化特征明确的血液系统肿瘤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实体瘤展开;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以及病理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高度差异性表达特征的细胞表面抗原被鉴定出来,ADCs的研发布局逐渐多元化起来。细胞间粘附分子Claudin 18.2和Nectin-4都是构成细胞间连接的重要跨膜蛋白,同时也是目前极具潜力的ADCs靶标。本论文构建了多种稳定表达人Claudin18.2以及人Nectin-4的肿瘤细胞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分别靶向Claudin 18.2和Nectin-4的ADCs LZ1904和LMA282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Claudin是构成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TJs)的重要跨膜蛋白家族,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作为其中一员,Claudin 18.2仅在已分化的胃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得以保留。同时,研究发现,Claudin 18.2还在其他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中频繁异位激活。这种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间显着差异化表达特点促使Claudin 18.2成为极具潜力的肿瘤靶向治疗靶点。作为最早报道也是目前进展最快的以Claudin 18.2为靶点的药物,单克隆抗体IMAB362无论是作为单药还是与化疗药物联用,在临床上均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开发Claudin 18.2靶向药物具有巨大的临床意义。LZ1904是由靶向Claudin 18.2的单克隆抗体LZ1903与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9106-IM-2通过可裂解的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ADC。研究发现,LZ1904能够选择性地与Claudin 18.2阳性细胞结合,并被细胞内吞转运到溶酶体内,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对Claudin 18.2阳性胃癌、胰腺癌细胞具有显着的选择性增殖抑制作用。与此同时,LZ1904还能够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邻近的Claudin 18.2阴性的肿瘤细胞,以及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直接杀伤Claudin 18.2阳性肿瘤细胞。总体而言,LZ1904在体外评价中显示出显着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体内抗肿瘤疗效评价。Nectin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 SF)的细胞间粘附分子,是构成黏着连接(Adherens Junctions,AJs)的重要跨膜蛋白。与Nectin其他家族成员在正常成年人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不同,Nectin-4的表达通常局限于胎盘,且在成年人健康组织中表达受限。但是,研究发现,Nectin-4在多种人类癌症中异常过表达,尤其是在膀胱癌、乳腺癌、肺癌中,阳性患者比例均超过50%。同时,作为介导麻疹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Nectin-4本身具有显着的介导内吞能力。鉴于以上两点特征,Nectin-4是极具潜力的ADC靶标。事实上,以Nectin-4为靶点的ADC PADCEV?已于2019年成功获批上市,应用于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的治疗,进一步证明了针对Nectin-4进行药物研发的可行性及巨大的临床潜力。LMA282是以Nectin-4为靶点开发的ADC,由特异性靶向人Nectin-4的单克隆抗体LM282和微管抑制剂MMAE偶联而成。结果显示,LMA282选择性地结合Nectin-4阳性细胞,并被内吞转运到溶酶体内,抑制细胞微管聚集、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诱导细胞凋亡,最终实现对Nectin-4阳性细胞显着的选择性增殖抑制作用。同时,在人膀胱癌、乳腺癌、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中,LMA282显示出与PADCEV?相当甚至更优异的体内抗肿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LMA282在多种潜在适应症上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为进入临床应用提供了支撑。综上所述,LZ1904与LMA282在多种适应症中显示出了显着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是很有前景的新型ADCs,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此外,本论文还对PARP抑制剂TSL-1502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研究。PARP酶在DNA损伤应答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其活性会在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型细胞中产生协同致死效应。目前,已有6款PARP抑制剂获批应用于多种HR缺陷型癌症治疗。但是,这些PARP抑制剂会造成严重的血液系统毒性,极大程度地限制其临床应用。TSL-1502是一种高效的新型PARP抑制剂葡糖醛酸前药,可经肿瘤组织中富含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释放活性母体药物TSL-1502M。结果显示,TSL-1502M能够有效抑制PARP1/2酶活性,促进HR缺陷型肿瘤细胞中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积累,诱导细胞G2/M期阻滞及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且活性显着优于Olaparib。与此同时,虽然TSL-1502本身并没有对PARP酶直接的抑制活性,但是TSL-1502能够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处释放活性代谢物TSL-1502M,在HR缺陷型移植瘤模型中显示出比Olaparib更显着的抗肿瘤作用。总体而言,TSL-1502是一款极具创新及临床应用潜力的新型PARP抑制剂。基于其显着的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释放特性,TSL-1502已在国内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张星杰[4](2021)在《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现有的肿瘤治疗方法如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创伤性大、毒副作用大、肿瘤易复发等诸多问题,因此目前仍需寻找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基于外界光、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以及肿瘤组织中氧分子的微创治疗,其中光敏剂是影响光动力治疗效能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具有较大的吸光系数、较为红移的吸收波长及更优的光敏抗肿瘤活性等优势,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已成为当前光敏新药研发的热点。然而,尽管抗肿瘤活性较好,但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作为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存在肿瘤选择性有限与潜在耐药等缺陷。因此,近年来科研人员把目光聚焦于向二氢卟吩的结构中引入或粘附一些具有生物特性或分子识别功能的官能团或化学分子,以期获得光敏活性强、肿瘤选择性高且耐药性低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围绕二氢卟吩结构开展新型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机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2)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3)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一、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对先导光敏剂进行合理结构改造与优化是获得更为高效低毒的光敏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部分工作以光敏剂二氢卟吩e4作为先导化合物,在其173-或131-引入氨基酸残基结构域和(或)31-引入烷氧基侧链后,得到一系列二氢卟吩e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展现出了良好的体外光动力肿瘤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b对B16-F10,A549及He La细胞的光敏抑制活性(IC50值)均达到纳摩尔级。后续研究发现,14b主要分布于溶酶体、线粒体与内质网,在照光条件下能够显着提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14b对肿瘤的抑制率达到了95.1%,显着提升了该组小鼠肿瘤的客观缓解率(60%),并显着延长了该组小鼠的疾病进展时期(11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显着优于同剂量的上市药物Talaporfin。本部分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在细胞与小鼠水平上安全有效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临床前药理、毒理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该部分工作也为研发其他类型的高活性光敏分子提供了新思路与研究基础。二、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ABCG2作为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关键跨膜转运蛋白之一,能够将多种类型的光敏剂排出至细胞外,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效能。研究表明,某些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可作为ABCG2的底物或抑制剂,对ABCG2介导的光敏剂的外排过程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本部分首先验证了较低浓度(10μM)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在较长时间(>48 h)作用于HepG2细胞后,能够显着下调细胞内ABCG2的表达,刺激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二氢卟吩e6的含量,进而增强光动力治疗的效能。随后,我们以二氢卟吩e6为结构骨架,通过引入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或其药效团,构建一系列ABCG2介导的光敏分子共18个,并合成了偶联达沙替尼并装载二氢卟吩e6的高分子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与高分子胶束的光动力抗肿瘤活性相较于临床光敏药物Talaporfin均有所提升,其中化合物29b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是该系列化合物中最强的。后续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29b不仅对HepG2细胞的ABCG2蛋白具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而且被ABCG2蛋白外排的光敏分子数量也显着减少。另一方面,化合物29b能够广泛分布于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显着诱导HepG2细胞产生大量ROS,促使HepG2细胞凋亡与杀伤性自噬,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在BALB/c裸鼠的HepG2移植瘤模型中,在2 mg/kg的给药剂量下,29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生长,推迟小鼠的肿瘤恶化时间,显着延长小鼠的总生存期(53天)、中位生存期(43天)与无进展生存期(12天),且不会引起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与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29b可作为低耐药型抗肿瘤光敏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值得对其开展深入的机制研究。三、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光动力治疗与化学治疗的联用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肿瘤联合治疗之一,然而这种“鸡尾酒”式疗法存在光敏剂与化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相比之下,利用在肿瘤组织特异性断裂的Linker将光敏剂与化疗药物偶联可以实现二者在肿瘤部位的同时释放,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研究表明,细胞毒药物5-氟尿嘧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同光动力治疗联用时均显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为增强光敏剂的肿瘤选择性并减少简单的药物联用带来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可控等缺陷,本部分工作利用药物化学传统的药效团融合与前药策略,以二氢卟吩e6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1个偶联5-氟尿嘧啶、SAHA或西达本胺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其中以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酰腙键或二硫键为Linker的目标分子包括化合物32、36a及36b。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酰腙键与二硫键在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的体外条件下均易发生断裂,其中5-氟尿嘧啶与SAHA相较于西达本胺更容易得到释放。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2、36a、43a及45a对B16-F10与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均达到了纳摩尔级,显着优于阳性药物SAHA与Talaporfin。后续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实验表明,化合物32、36a与43a能够显着提升B16-F10细胞内ROS的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此外,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的Acetly-H3与Acetly-H4具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体内C57BL/6小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以较低给药剂量(2 mg/kg)的化合物36a在光照条件下不仅可以显着抑制小鼠肿瘤体积的增长,延长该组小鼠的各类生存期,还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的肺部转移。综合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机制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化合物36a可以作为一个有效抑制黑色素瘤增殖与转移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值得对其开展后续的研究。
李光达[5](2021)在《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联合吉非替尼干预人NSCLC耐药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吉非替尼耐药是指NSCLC患者应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取得短暂获益后,进而出现疾病进展。目前大量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确切,联合分子靶向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具有减毒增效及延缓耐药的作用。本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及体外实验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GBXLⅡ)联合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该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首先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包含吉非替尼敏感细胞及吉非替尼耐药细胞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34228,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得到与耐药最为相关的关键模块与关键基因,并对关键模块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同时通过R语言筛选出两种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从而得到DEGs中的关键基因。基于共表达网络及DEGs中筛选出的关键基因,最终确定与吉非替尼耐药相关的核心基因。最后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以探究核心基因在吉非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机制。其次通过体外实验的方法探究GBXLⅡ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应用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BXLⅡ、吉非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吉非替尼敏感的PC9细胞及其耐药株PC9GR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用药对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用药对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最后以体外实验的方式对GBXLⅡ干预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MTT法检测GBXLⅡ对PC9GR细胞耐药的干预作用,Western blot法测定GBXLⅡ对EGFR下游通路相关蛋白AKT、p-AKT、ERK、p-ERK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测定PI3、S100A8的表达来探索GBXLⅡ干预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可能的机制。我们通过WGCNA与基因集差异基因分析,共得到4个核心基因,分别为PI3、S100A8、AXL与PNPLA4,其中PI3与S100A8在吉非替尼耐药中表达下调,AXL与PNPLA4则表达上调。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耐药的发生可能与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生物学过程相关,而4个核心基因可能通过遗传信息的处理与代谢通路发挥作用。在GBXLⅡ联合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中,MTT实验结果显示GBXLⅡ与吉非替尼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9及PC9GR细胞的增殖,且联合用药组对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均明显强于单药组(P均<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GBXLⅡ与吉非替尼单独应用均可减弱两种细胞的划痕修复能力,联合用药对PC9细胞划痕修复能力的抑制作用显着增强(P均<0.05);流式细胞术实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GBXLⅡ与吉非替尼单独应用均可显着增加细胞的凋亡率,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同时各组用药对两种细胞分裂周期中的Go/G1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但联合用药对两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弱于单用吉非替尼(P均<0.05)。GBXLⅡ可以降低吉非替尼对PC9GR细胞的IC50,提高了 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同时GBXLⅡ可降低PC9GR细胞中ERK、p-ERK蛋白的表达,联合用药组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但各组间AKT、p-AKT等蛋白的表达量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GBXLⅡ可显着上调PC9GR细胞PI3及S100A8的mRNA表达水平。本研究最终得到结论:1.4个核心基因PI3、S100A8、AXL与PNPLA4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周期等发挥作用。2.GBXLⅡ可以显着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PC9及其耐药株PC9GR细胞的增殖、迁移,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有关;同时该方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3.GBXLⅡ可以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起到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GFR下游MEK/ERK信号传导通路以及上调PI3、S100A8表达水平有关。
黄睿[6](2021)在《基于TMT技术筛选阳虚和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阳虚体质以及阴虚体质与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性。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ess Tags(TMT)结合质谱技术对阳虚体质、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平和体质非骨质疏松人群血清进行分析,筛选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OP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将这些差异蛋白运用ELISA法进行验证,判断这些差异蛋白是否为阳虚体质、阴虚体质OP患者血清中可靠的生物蛋白标志物,为不同体质OP的诊断提供分子标识、为辨体论治的药物开发提供靶标。方法:1.从数据库中以“体质”、“骨质疏松症”等为关键词,搜索研究阳虚及阴虚体质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对应研究,提取基线资料信息以及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以及平和体质人群中OP的发病人数,运用NOS评分表及AHRQ清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取荟萃分析的方法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合并分析,利用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检验。2.从甘肃省中医院生物样本库中从阳虚体质OP、阴虚体质OP患者及平和体质非O P受试者的血清中各筛选32例。每组中选8个样本做一个混样,对样本进行去高丰度蛋白处理,得到低丰度蛋白。然后对低丰度蛋白运用SDT裂解法进行提取及酶解,并将所得肽段进行TMT法标记然后进行质谱分析,分别筛选出阳虚体质OP、阴虚体质O P组与平和体质非OP组血清中的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GO数据库分析蛋白功能注释、运用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3.从以上筛选的差异蛋白中选取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的差异蛋白,随机从生物样本库的血清中选取阳虚体质OP、阴虚体质OP、平和体质OP、平和体质非OP各18例,运用ELISA法对差异蛋白进行验证,以确定阳虚体质OP、阴虚体质OP敏感的差异蛋白。结果:1.文献筛选后共纳入5项横断面研究和5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4项为高质量研究,6项为中等质量研究,荟萃分析显示:阳虚体质发生OP风险的OR值为2.62(95%CI:1.96-3.49,P<0.01),阴虚体质发生OP风险的OR值为1.77(95%CI:1.13-2.77,P<0.01)。漏斗图显示纳入的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2.去除高丰度蛋白后,SDS-PAGE电泳显示各组样品蛋白去除效果良好,质谱显示结果正常。质谱分析结果显示阳虚体质OP组与平和体质非OP组,总共鉴定和定量出757个蛋白,其中9个蛋白在阳虚体质OP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显着性差异的表达,6个蛋白表达显着性上调包括EIF4A2、PLXNB1、GKN1、ERAP2、DKK3、TAGLN3;3个蛋白显着下调TMSB4X、POTEJ、IGHV2-26。生物信息学分析,阳虚体质OP的差异蛋白主要具有结合和催化功能,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通路注释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主要被富集到了RNA转运通路。阴虚体质OP组与平和体质非OP组比较共鉴定和定量到蛋白732个,表达存在显着性差异的蛋白有5个,其中上调蛋白5个,包括:RAB7A、PON1、IGHV1-69-2、IGLV3-21、IGHV-α-2。无蛋白显着性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阴虚体质OP的差异蛋白都具有结合和催化功能并参与代谢过程、免疫过程、生物调节过程和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通路注释分析这些蛋白主要富集到自噬通路及线粒体自噬通路。3.阳虚体质OP组EIF4A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阴虚体质OP组、平和体质OP组及平和体质非OP组比较,均存在显着性上调(P<0.05),TAGLN3和PLXNB1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EIF4A2,TAGLN3和PLXNB1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阴虚体质OP组RAB7A蛋白表达水平较阳虚体质OP组、平和体质OP组和平和体质非OP组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ON1蛋白的表达水平阴虚体质OP组、阳虚体质OP组、平和体质OP组与平和体质非OP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阴虚体质OP组、阳虚体质OP组、平和体质OP组三组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和性别间RAB7A和PON1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阳虚和阴虚体质较平和体质人群具有更高的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2.阳虚体质OP、阴虚体质OP与平和体质非OP人群比较,其血清中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质。EIF4A2可能是阳虚体质OP患者血清中潜在的生物蛋白标志物,阳虚体质OP的发病机制可能与RNA转运功能异常有关。RAB7A可能是阴虚体质OP患者血清中潜在的生物蛋白标志物。阴虚体质OP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噬及线粒体自噬紊乱有关。PON1是OP的敏感差异蛋白。PLXNB1和TMSB4X尚不能说明这两个蛋白是阳虚体质OP或者OP的敏感差异蛋白。
刘雅静[7](2020)在《膜胆固醇通过上调ABCB1介导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化疗敏感性下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胃癌是东亚地区尤其高发的恶性肿瘤,全球近一半胃癌患者位于中国。由于胃癌初期症状隐匿,在中国80%的胃癌患者初诊即处于进展期。对于不可切除胃癌,化疗是系统治疗的基石,但有限的疗效以及明显的不良反应限制了患者的生存获益,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5年生存率低于30%。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治疗走上恶性肿瘤治疗的舞台。2010年ToGA研究结果首次表明靶向HER2的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或改良方案)对比单纯化疗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近6个月(NCT01041404),开启了胃癌靶向治疗时代。但是,尚无针对其他靶点如VEGF、MET、EGFR的靶向药物在不可切除胃癌的一线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曲妥珠单抗在胃癌一线治疗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然而,一线治疗1年左右出现的继发耐药往往难以避免,而且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被批准可跨线使用的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胃癌跨线治疗研究中以失败告终,这使得后ToGA时代的HER2阳性胃癌病人亟待新的治疗方案。但是,目前已经进行的针对一线治疗进展后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试验仍未获得阳性结果。在HTER2阳性乳腺癌中成功的拉帕替尼(Lapatinib)及曲妥珠单抗-美登素耦合物(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在HER2阳性胃癌的二线治疗中均被证实不能产生更多生存获益。且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胃癌指南中也未区分HER2阳性或阴性患者的二线化疗方案。综上,目前针对一线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的患者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临床上对这部分患者与HER2阴性患者一样采用胃癌二线化疗方案,且最为推荐的两个方案:单药紫杉类药物及单药伊立替康在所有胃癌二线治疗中疗效相近。HER2阳性胃癌发生曲妥珠单抗耐药后对二线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发生改变,目前未见研究。所以,对于一线治疗进展后的HER2阳性胃癌患者,其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的选择仍未有突破。一方面,曲妥珠单抗耐药若对胃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存在影响,则对于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二线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大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上述探索HER2阳性胃癌二线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均选择紫杉类药物作为基础用药或对比基线,曲妥珠单抗耐药对紫杉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上述临床实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若曲妥珠单抗耐药会导致HER2阳性胃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也发生改变,这提示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敏感性可能存在相互关系,值得深入探讨不同癌种不同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的使用配伍或顺序。既往在雌激素阳性的乳腺癌研究中发现内分泌治疗药物他莫昔芬耐药会导致DNA损伤类化疗药物耐药,这提示其他类别的肿瘤治疗药物耐药可能导致化疗耐药。因此,本研究探索了HER2阳性胃癌中,曲妥珠单抗耐药对比野生型是否存在化疗药物,尤其是紫杉类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这将为后ToGA时代的新方案的探索做铺垫。接下来,我们对HER2阳性胃癌中曲妥珠单抗耐药伴随发生化疗敏感性下降的机制进行探讨。由于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同时对多种结构不同的化疗药物耐受,我们首先考虑介导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最为经典的ABC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表达改变可能是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发生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原因。进一步地,我们探索同时介导曲妥珠单抗耐药与ABCB1表达上调的机制。膜胆固醇是调控ABC家族转运活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在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中胆固醇稳态通路上调,既往研究发现耗竭HER2阳性胃癌细胞的膜胆固醇,可增加其对曲妥珠单抗的敏感性。使用Gene Ontology通路富集分析GSE77346芯片可见NCI-N87细胞的曲妥珠单抗耐药株对比野生株差异基因富集至膜脂质代谢及蛋白质膜定位相关通路,也提示耐药株膜蛋白定位可能因膜脂质代谢上调而改变。所以,我们筛选了耐药株中上调的ABC家族成员,同时对耐药株的胆固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检测,并对ABCB1或膜胆固醇进行干预以检测两者是否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以及膜胆固醇对ABCB1表达是否存在调控关系。最后我们对耐药细胞中膜胆固醇的增加上调ABCB1表达降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的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究。首先,膜胆固醇可以直接作为配体激活Hedgehog(Hh)通路,而在Hh通路激活后,GLI1入核可以促进ABCB1转录。另外,膜胆固醇也可直接改变膜上脂筏结构从而影响膜蛋白表达。膜胆固醇增加导致膜流动性下降,小窝脂筏及其标志CAV1在膜上的表达会增加。而CAV1参与调控蛋白转运与降解,如在NCI-N87细胞中,CAV1可降低HER2蛋白稳定性,降低膜CAV1可增加NCI-N87细胞的曲妥珠单抗敏感性;NCI-N87的T-DM1耐药株中,CAV1介导T-DM1内吞至溶酶体途径降解。而CAV1与ABCB1结合可抑制ABCB1的泵活性,CAV1表达可通过抑制自噬抑制ABC家族溶酶体途径降解。由此,我们尝试从Hh通路及CAV1调控两个途径,以ABCB1转录及蛋白稳定性两个角度解释耐药细胞中膜胆固醇通过上调ABCB1介导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原因。研究方法和结果1.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筛选人源性胃癌细胞中HER2基因扩增的两株细胞:NCI-N87及SNU-216,通过3D-2D转换模型持续曲妥珠单抗刺激,构建曲妥珠单抗耐药细胞模型。经细胞活性检测、平板克隆形成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3项实验验证曲妥珠单抗耐药细胞的耐药性。确定耐药株构建成功后,选择细胞活性检测、平板克隆形成及流式细胞术3项试验,检测野生细胞及耐药细胞对胃癌常用化疗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顺铂(Cisplatin,DDP)、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紫杉醇(Paclitaxel,PTX)、多西他赛(Doxetaxel,DTX)的敏感性改变。发现曲妥珠单抗耐药细胞对OX呈现明显耐药现象,对PTX及DTX的敏感性亦下降。在确定细胞水平的变化后,我们选取NCI-N87的野生细胞和耐药细胞,在裸鼠左右对称部位构建皮下瘤模型,予生理盐水、曲妥珠单抗、FOLFOX(包含5-FU、叶酸(leucovorin)及OX)、PTX治疗,可见在PTX组仍然存在耐药肿瘤瘤体大于野生肿瘤瘤体现象,这与细胞水平研究结果一致。综上证明,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2.富集的膜胆固醇上调ABCB1表达介导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对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我们首先对曲妥珠单抗耐药及野生型胃癌细胞进行荧光紫杉醇Flutax-2摄取及外排检测,确定耐药细胞的Flutax-2外排更多,于是我们进一步筛选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的ABC家族,发现ABCB1的信使RNA(Messenger ribonucleicacid,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耐药细胞予沉默ABCB1处理后Flutax-2泵除减少,对紫杉类药物敏感性增加。另一方面,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见,NCI-N87细胞的曲妥珠单抗耐药型对比野生型差异基因可富集于胆固醇稳态相关通路。于是我们对两个细胞株的野生型及耐药型进行Filipin染色显示细胞内胆固醇分布,可见在耐药细胞中,胆固醇明显富集于细胞膜。在细胞活性检测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中,予甲基-β-环糊精(Methyl-β-Cyclodextrins,MβCD)耗竭耐药细胞的膜胆固醇后,耐药细胞对PTX及DTX敏感性明显增加,且Mβ CD处理后耐药细胞ABCB1表达下降,Flutax-2泵除明显减少,从而验证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中的质膜胆固醇富集上调ABCB1导致其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3.富集的膜胆固醇通过促进转录及抑制蛋白降解上调ABCB1表达通过阅读文献,我们从Hh通路激活及CAV1调控两条途径探讨膜胆固醇调控ABCB1表达的机制。我们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蛋白凝胶电泳(Western blot,WB)验证野生型细胞与耐药型细胞中Hh通路激活情况,可见耐药细胞中转录因子GLI1靶基因转录表达上调,予Hh通路抑制剂Vismodegib处理则GLI1靶基因表达明显下降,且ABCB1转录表达也明显减少。予M β CD耗竭膜胆固醇后可见GLI1靶基因表达明显下降,同样ABCB1转录表达也减少。Hh抑制剂可明显增加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对紫杉类药物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为了对比耐药细胞及野生细胞中HER2及ABCB1的蛋白稳定性,我们对细胞予以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CHX)时间梯度处理抑制蛋白质合成,行WB检测可见耐药株中ABCB1降解速度较慢,蛋白稳定性较高,而HER2降解较快。IP实验提示耐药株中Cav1与ABCB1结合减少,与HER2结合增加。予MβCD处理耐药株抑制CAV1可见ABCB1降解增加,HER2降解略减少,曲妥珠单抗敏感性增加。耐药株中HER2的溶酶体定位增加。上述实验基本证明,曲妥珠单抗耐药株中膜胆固醇通过激活Hh通路促进ABCB1转录,Cav-与ABCB1解离增加与HER2结合,减少ABCB1蛋白降解,增加ABCB1蛋白稳定性,促进了 HER2溶酶体途径降解,将曲妥珠单抗耐药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相联系。结论本研究首次探讨了 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改变,发现其对多种药物敏感性下降。其机制主要是耐药细胞中膜胆固醇富集,一方面通过Hh通路促进ABCB1转录,另一方面通过CAV1增加ABCB1蛋白稳定性,最终导致耐药株中ABCB1表达上调,紫杉类药物泵除增加,从而介导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本研究为HER2阳性胃癌一线经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进展后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持。
马春华[8](2020)在《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基因检测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较差,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肺腺癌脑(膜)患者可以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中明显获益。因此,明确脑转移瘤的分子特征对于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但目前有关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转移瘤和脑脊液的分子特征研究数据仍然非常有限。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对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行脑脊液基因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脊液基因检测的临床价值。(1)明确肺腺癌脑转移脑脊液的分子特征;(2)明确肺腺癌脑膜转移脑脊液的分子特征及临床指导意义;(3)明确肺腺癌脑膜转移脑脊液ctDNA变化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1)对比分析5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脑转移瘤组织、CSF循环肿瘤DNA、血浆ctDNA和CTCs 4份标本的二代测序(NGS)结果;对比分析11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与10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CSF循环肿瘤DNA、血浆ctDNA和CTCs 3份标本的二代测序结果。(2)收集20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NGS法对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脑脊液ctDNA和外周血ctDNA双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亚组分析初诊的肺腺癌脑膜转移和复诊的脑膜转移脑脊液ctDNA和外周血ctDNA的分子特征,应用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疗效评价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验证。(3)收集8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在接受EGFR-TKIs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的CSF标本,进行CSF常规、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NGS法基因检测,对脑脊液检查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共21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进入本研究,10例为肺腺癌脑实质转移患者,11例为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1)5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CSF和脑转移瘤组织基因检测结果提示EGFR、TP53基因突变状态一致,脑脊液ctDNA具有独特的基因谱。(2)21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ctDNA、血浆ctDNA和CTCs 3份标本的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95.24%、66.67%、39.09%,脑脊液标本EGFR基因突变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外周血ctDNA、CTCs(P<0.05)。(3)、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标本EGFR基因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脑实质转移患者(81.82%Vs 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共20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进入本研究,初诊的脑膜转移患者4例(20.0%),复诊的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16例(80.0%)。(1)20例患者接受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基因检测,EGFR基因经典突变检出率分别为45.0%、20.0%,非经典突变和复合突变的检测率分别为45.0%、10.0%。脑脊液和血液基因检测的EGFR基因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2)16例复治的脑膜转移中,7例患者根据脑脊液和血液基因检测结果调整靶向药物,客观缓解率(ORR):85.71%,疾病控制率(DCR):100%。(3)4例初诊脑膜转移患者中,3例EGFR阳性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ORR为75.0%,DCR为75.0%。(3)收集8例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全组病例用药前后脑脊液细胞学、常规、生化、脑脊液CEA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用药前后脑脊液基因检测EGFR突变为相同位点,均未发现耐药突变,但检测丰度明显低于首次检测的丰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1)脑脊液ctDNA具有更高的检测敏感性和存在独特的驱动基因突变谱,脑脊液ctDNA可以更好地代表颅内病变的分子特征,尤其针对脑膜转移患者。(2)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标本较外周血标本具有更高的EGFR基因突变阳性率,脑脊液标本检测出更高比例的EGFR基因非经典突变,可能提示了在接受EGFR-TKIs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进展的脑膜转移患者的脑脊液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患者病情进展不能简单的用耐药基因来解释,可能与EGFR基因非经典突变导致了对药物不敏感有关,而有一些非经典突变的临床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3)脑脊液CEA值和突变基因的丰度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降低,但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这可能是患者病情缓慢进展的原因之一,而不仅仅是因为耐药位点的出现。脑脊液基因检测可能被用于动态监测脑膜转移的肿瘤负荷情况,对接受EGFR-TKIs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崔莹[9](2020)在《基于CCLE及GDSC数据库的泛癌症细胞系耐药基因及转录调控分析》文中认为抗癌药物的耐药是癌症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抗癌药物耐药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分子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确定新的治疗靶点从而克服癌症耐药性仍然是目前药物研发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进一步预防和规避对抗癌药物的耐药,我们需要对耐药机制进行全面的理解。然而目前研究较少系统性对基因转录水平异常以及转录调控紊乱导致的耐药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耐药细胞系复杂的转录组变化,其中包括m RNA差异和长链非编码RNA以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和竞争性内源网络的紊乱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研究在GDSC和CCLE分别获取了细胞系的药物敏感数据以及细胞系的转录以及表观遗传学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手段在泛药物和泛癌症的角度对共208种抗癌药物或者小分子化合物对耐药相关的分子靶标进行了分析与挖掘,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CCLE数据库获得的208种药物的作用的细胞系的m RNA表达谱数据,以及GDSC提供的抗癌药物所作用的细胞系的IC50值,并依据IC50值的高低将细胞系划分为此药物耐药组以及药物敏感组。利用edge R分析软件进行差异分析,获得药物耐药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阈值为BH<0.05(BH:Benjamini-Hochberg多重检验方法校正p值)和|log2(Fold Change)|>1.5。结果表明,跨药物类型中有8~1282个基因在药物耐药组中发生差异表达。整合数据发现428个m RNA在40种及以上药物类型发生差异表达,例如ABCB1、CYP1A1、CYP3A5、ERBB2、ERBB3等。对上述208种药物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连接与黏附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从而导致癌症耐药进程。2.对上述208种药物的差异m RNA进行了上游启动子甲基化的分析发现,每种药物中大部分m RNA发生上游启动子位点甲基化水平降低,然而超甲基化水平的基因则相对较少,我们发现一些关键基因在多种药物中出现甲基化修饰的紊乱如GRB7、CLDN3以及ST8SIA4。同时,为进一步探索转录调控对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影响,我们发现耐药组中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互作用明显大于药物敏感组中,这也说明了耐药细胞系的转录调控发生了紊乱。结合在耐药组中的核心转录因子与前期的甲基化分析,我们发现转录因子SOX2在多种药物中甲基化水平降低并且基因上调表达,其下游增强调控的多个靶基因与细胞增殖以及黏附等功能相关,并且在TCGA中其高表达相对低表达的样本预后不良,这表明转录因子SOX2作为一个潜在的耐药治疗靶点。另外DNA甲基化的产生直接干扰特异转录因子与它识别的启动子部位的结合,经过整合分析我们发现,在多种药物中转录因子NFKB1下游调控的ABCB1、EGFR以及PTGS2相对药物敏感组均发生了低甲基化的现象,其转录水平相对也发生了显着上调,并且其转录因子NFKB1与其靶基因的相互作用在耐药组也明显升高,因此本研究推测是由于这三个基因的甲基化修饰水平降低,导致转录因子NFKB1与其结合增强,从而也进一步促进了表达水平的增强,进而导致耐药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在TCGA中NFKB1、EGFR以及PTGS2其高表达的样本相对低表达的样本预后不良,这为药物耐药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靶点。3.本文根据ce RNA理论,首先获得耐药组和药物敏感组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并结合差异表达的m RNA,作为药物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网络中的潜在节点,根据两者共同作用的micro RNA构建了相互作用调控网络,并筛选出上下调一致的并且显着共表达的lnc RNA-m RNA对构建ce RNA调控网络。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网络与癌症以及癌症的耐药密切相关。再通过网络连接度较高节点lnc RNA进行评估发现DLX6-AS1、LINC00483和LINC000943作为的核心长链非编码RNA(hub lnc RNA)分别参与多西他赛、米哚妥林以及顺铂等抗癌药物耐药的调控网络,并且在TCGA中DLX6-AS1和LINC000943的表达与癌症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这揭示了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耐药相关的ce RNA调控机制中的潜在的重要作用。结论: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所研究药物的耐药相关的基因差异分析,发现多个基因在多种癌症中均出现失调,本文论文获得的差异基因的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参与了细胞连接与黏附以及各种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同时,本论文发现并揭示了部分关键基因,如GRB7、CLDN3、ST8SIA4、SOX2、NFKB1、ABCB1、EGFR以及PTGS2等基因在耐药组中的DNA甲基化功能失调以及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互作关系紊乱对细胞系耐药的影响。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耐药癌细胞系中lnc RNA的紊乱,预测了lnc RNA DLX6-AS1、LINC00483和LINC00943在癌症耐药中的调控功能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泛癌症泛药物的方法发现癌症耐药潜在的靶标,并通过检测或调控这些潜在的靶标来发现、逆转、终止耐药的发生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有效途径,也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方案。
纪宁[10](2019)在《Selonsertib等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是肿瘤临床治疗,特别是化学治疗的主要障碍。肿瘤细胞膜表面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超家族的过表达是造成肿瘤的多药耐药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过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ABC转运蛋白超家族影响抗肿瘤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能特异性地外排一系列的传统化学治疗药物,如paclitaxel、doxorubicin、mitoxantrone和topotecan等,从而造成肿瘤细胞内抗肿瘤药物浓度大幅降低,进而发展为肿瘤细胞的药物抵抗,最终可导致肿瘤的治疗失败。目的:评价进入临床试验的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逆转ABC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MTT实验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对本实验中所采用的细胞模型的直接增殖抑制活性;2、利用MTT实验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对ABCB1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逆转实验);3、采用MTT实验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对ABCG2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逆转实验);4、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ce,IF)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对ABCB1及ABCG2转运蛋白在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的影响;5、利用以氚标抗肿瘤药物为探针的药物蓄积及泵出实验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三种小分子对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外排功能的影响;6、利用ATPase学实验评价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对ABCB1和ABCG2的ATP酶活性的影响;7、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预测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与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的潜在结合位点,对结合能力进行评分。结果:1、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在相对无细胞毒性的浓度下具有逆转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2、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均不显着改变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IF实验结果显示,经过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的预处理,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并未出现显着性的改变;3、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的预处理可显着上调[3H]-paclitaxel在过表达ABCB1的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的水平,同时可上调[3H]-mitoxantrone在过表达ABCG2的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蓄积水平。然而,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对亲本细胞的氚标药物蓄积水平无显着的影响;4、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显着抑制[3H]-paclitaxel和[3H]-mitoxantrone从过表达ABC转运蛋白的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外排,并且不影响[3H]-paclitaxel和[3H]-mitoxantrone从亲本细胞中的外排,提示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可直接抑制ABCB1和ABCG2转运蛋白的功能;5、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对ABCB1和ABCG2的ATP酶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这提示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可能与ABCB1和ABCG2的底物结合区域有一定的作用;6、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与ABCB1和ABCG2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并且可以与ABCB1及ABCG2底物结合区域的部分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或者π-π键合,提示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可以与ABCB1和ABCG2的底物结合空腔结合,从而占据化疗药物的结合位点,造成化疗药物无法外排,从而达到耐药逆转的作用;结论:Selonsertib、ulixertinib和VS-4718通过占据ABC转运蛋白B1和G2亚家族的底物结合位点,竞争性地抑制化疗药物的结合,进而抑制化疗药物外排,从而增加化疗药物在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蓄积而逆转耐药。
二、靶向药物转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靶向药物转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脑靶向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BBB基本结构及功能 |
2 纳米材料载体类型 |
2.1 聚合物型(polymeric-based)NPs |
2.2 仿生型(biomimetic-based)NPs |
2.3 无机型(inorganic-based)NPs |
3 脑靶向递药策略 |
3.1 细胞旁通路(paracellular pathway)和被动跨膜扩散 |
3.2 吸附作用介导的转胞吞作用(adsorptive-mediated transcytosis, AMT) |
3.3 载体介导的转胞吞作用(carrier-mediated transcytosis, CMT) |
3.4 受体介导的转胞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transcytosis, RMT) |
4 展望 |
(2)有机离子转运体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OITs的特性 |
1.1 类型 |
1.2 结构特征 |
1.2.1 OATPs |
1.2.2 OATs |
1.2.3 OCTs |
1.3 底物选择性及组织表达 |
1.3.1 OATPs和OATs |
1.3.2 OCTs |
2 OITs的功能 |
2.1 OATPs |
2.2 OATs |
2.3 OCTs |
3 基于OITs的靶向药物应用 |
3.1 OITs在靶向纳米给药系统的应用 |
3.2 与OITs相关的可靶向部位 |
3.2.1 脑靶向 |
3.2.2 肾靶向 |
3.2.3 肝靶向 |
4 结语 |
(3)靶向细胞间粘附分子抗体药物偶联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靶向细胞间粘附分子抗体药物偶联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1 章 引言 |
第2章 靶向Claudin18.2 ADC LZ1904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1节 稳定表达人Claudin18.2 细胞株构建及验证 |
第2节 LZ1904 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第3章 靶向Nectin-4 ADC LMA282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1节 稳定表达人Nectin-4 细胞株构建及验证 |
第2节 LMA282 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第3节 LMA282 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4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二部分 PARP抑制剂TSL-1502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TSL-1502 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3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肿瘤光动力治疗与二氢卟吩类光敏剂的研究进展 |
一、肿瘤光动力治疗概述 |
二、肿瘤光动力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 |
三、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缺陷 |
四、光敏剂概述 |
五、上市及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一)他拉泊芬钠 |
(二)替莫泊芬 |
(三)维替泊芬 |
(四)帕利泊芬 |
(五)HPPH |
(六)锡乙基初紫红素 |
(七)Redaporfin |
六、第三代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一)生物分子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二)靶向药物或其药效团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三)抗体偶联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四)高分子材料装载的二氢卟吩类光敏剂 |
七、二氢卟吩类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与其他肿瘤治疗方式联用 |
(一)与化学治疗联用 |
(二)与放射治疗联用 |
(三)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疗法 |
(四)与免疫治疗联用 |
(五)与光热治疗联用 |
八、总结与展望 |
九、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中间体二氢卟吩e_4的合成 |
(二)二氢卟吩e_4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三)二氢卟吩e_4醚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四)二氢卟吩e_4醚类氨基酸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五、高活性化合物14b在B16-F10细胞内的定位 |
六、高活性化合物14b提升A549细胞ROS水平 |
七、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A549细胞凋亡 |
八、高活性化合物14b诱导B16-F10细胞自噬 |
九、高活性化合物14b对A549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高活性化合物14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一、小结 |
十二、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四)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三、参考文献 |
第三章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抑制ABCG2 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初步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三、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增强HepG2细胞对二氢卟吩e_6的敏感性 |
四、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五、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
六、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HepG2细胞中ATP酶活性影响 |
七、伊马替尼与达沙替尼对二氢卟吩e_6在HepG2 细胞中蓄积的影响 |
八、小结 |
九、实验部分 |
(一)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二)Western Blot |
(三)免疫荧光 |
(四)ATP酶活性检测 |
(五)化合物在细胞内的蓄积 |
十、参考文献 |
第二节 ABCG2 介导的光敏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A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
(二)B类目标光敏分子的合成 |
(三)目标高分子前药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高分子胶束的体外表征 |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六、高活性化合物29b的水溶性与稳定性 |
七、高活性化合物29b对 HepG2细胞中ABCG2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八、HepG2细胞中光敏分子的外排 |
九、高活性化合物29b在HepG2细胞内的定位 |
十、高活性化合物29b提升HepG2细胞ROS水平 |
十一、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凋亡 |
十二、高活性化合物29b诱导HepG2细胞自噬 |
十三、高活性化合物29b对HepG2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四、高活性化合物29b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五、小结 |
十六、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高分子体外表征实验 |
(四)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七、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一节 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一、肿瘤微环境中的内源性刺激因素 |
二、刺激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一)pH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二)氧化还原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三)酶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四)低氧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五)光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六)温度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七)磁场响应型药物释放系统 |
三、回顾与展望 |
四、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刺激响应型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分子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一、设计思想 |
二、化学合成 |
(一)基于酰腙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二)基于二硫键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三)不含刺激响应Linker的光化疗双模抗肿瘤目标分子的合成 |
三、光物理化学性质 |
四、目标化合物的体外释放研究 |
(一)色谱条件的确定 |
(二)5-氟尿嘧啶在弱酸性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
(三)SAHA和西达本胺在高GSH条件下的体外释放 |
五、目标化合物体外抑酶及抗肿瘤活性评价 |
六、高活性化合物36a对B16-F10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七、高活性化合物32与36a提升B16-F10细胞ROS水平 |
八、高活性化合物32、36a及43a诱导B16-F10细胞凋亡 |
九、高活性化合物32、36a与43a对B16-F10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 |
十、高活性化合物36a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十一、小结 |
十二、实验部分 |
(一)化学实验部分 |
(二)光物理化学性质实验 |
(三)体外释放实验 |
(四)体外抑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实验 |
(五)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 |
十三、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5)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联合吉非替尼干预人NSCLC耐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 |
1 EGFR-TKIs获得性耐药相关机制 |
2 EGFR-TKIs获得性耐药后治疗策略 |
3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药干预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
1 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定义与临床表现 |
2 中医药在EGFR-TKIs获得性耐药中的作用 |
3 中医药逆转及延缓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 |
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机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主要软件及R包 |
2 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3 共表达网络的构建及关键模块与关键基因的识别 |
4 功能富集分析 |
5 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
6 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构建 |
7 耐药相关核心基因的识别与基因集富集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共表达网络中的关键模块与关键基因 |
2 关键模块的功能富集分析 |
3 差异基因与蛋白质互作网络 |
4 耐药相关核心基因与基因集富集分析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联合吉非替尼对PC9及PC9GR细胞的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相关材料 |
1 细胞 |
2 主要试剂 |
3 主要耗材 |
4 主要仪器 |
5 主要溶液配置方法及药物制备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细胞的体外培养 |
2 MTT法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毒性反应 |
3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4 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
5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6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7 统计方法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吉非替尼及联合用药对PC9、PC9GR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及联合吉非替尼对PC9、PC9GR细胞迁移的影响 |
3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及联合吉非替尼对PC9、PC9GR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及联合吉非替尼对PC9、PC9GR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干预NSCLC吉非替尼耐药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实验相关材料 |
1 主要试剂 |
2 主要耗材 |
3 主要仪器 |
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1 MTT法检测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2 Western blot法分析细胞中EGFR下游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PI3、AXL的mRNA表达水平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1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对PC9GR细胞吉非替尼耐药的干预作用 |
2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及联合吉非替尼对PC9GR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 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对PC9GR细胞PI3、S100A8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TMT技术筛选阳虚和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骨质疏松症与阳虚、阴虚体质的Meta分析 |
1.方法 |
1.1 检索及其策略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资料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质量评价 |
2.3 荟萃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阳虚和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的筛选 |
1.研究对象及方法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1.3 体质判定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实验试剂和耗材 |
1.7 实验设备 |
1.8 实验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SDS-PAGE电泳 |
2.2 质谱分析 |
2.3 阳虚体质OP的差异蛋白及分析 |
2.4 阴虚体质OP差异蛋白功能及通路注释分析 |
3.讨论 |
3.1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适用性和意义 |
3.2 阳虚体质及阴虚OP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机制分析 |
3.3 RNA转运与阳虚体质OP的相关性 |
3.4 自噬与阴虚体质OP的相关性 |
实验二 阳虚和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血清中主要差异蛋白的ELISA验证 |
1.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来源及选择 |
1.2 验证指标的选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准备 |
1.5 实验步骤 |
1.6 标准曲线及曲线公式的获取 |
1.7 统计学方法 |
2.实验结果 |
2.1 阳虚体质OP差异蛋白的验证 |
2.2 阴虚体质OP差异蛋白的验证 |
3.讨论 |
3.1 筛选阳虚及阴虚体质OP血清中生物学标志物的意义 |
3.2 差异蛋白的分析 |
3.3 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语 |
1.结论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3.存在的问题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一)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探讨体质学说及骨质疏松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骨质疏松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膜胆固醇通过上调ABCB1介导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化疗敏感性下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性下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章 富集的膜胆固醇上调ABCB1表达介导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细胞对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下降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章 富集的膜胆固醇通过促进转录及抑制蛋白降解上调ABCB表达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基因检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肺腺癌脑转移瘤脑脊液分子特征的临床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数据分析 |
1.2 结果 |
1.2.1 脑脊液和脑转移瘤组织标本基因检测结果 |
1.2.2 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基因检测结果 |
1.2.3 脑膜转移和脑实质转移脑脊液基因检测结果 |
1.3 讨论 |
1.3.1 肺腺癌脑转移的概述 |
1.3.2 脑转移瘤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基因检测的关系 |
1.3.3 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脑脊液基因检测的关系 |
1.4 小结 |
二、肺腺癌脑膜转移脑脊液分子特征的临床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疗效评价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基因检测结果 |
2.2.2 基因检测指导临床治疗的结果 |
2.3 讨论 |
2.3.1 肺腺癌脑膜转移的概述 |
2.3.2 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基因检测的关系 |
2.3.3 脑脊液基因检测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 |
2.4 小结 |
三、肺腺癌脑膜转移脑脊液ctDNA变化的临床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肺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脑脊液检测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CCLE及GDSC数据库的泛癌症细胞系耐药基因及转录调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研究概况 |
1.1.1 癌症耐药概况 |
1.1.2 癌症耐药主要的机制 |
1.2 癌症耐药与转录调控失调之间的关系 |
1.3 长非编码RNA与癌症耐药研究现状及应用 |
1.4 常用数据库和软件 |
1.4.1 CCLE数据库 |
1.4.2 GDSC数据库 |
1.4.3 KEGG通路分析数据库 |
1.4.4 R语言和Bioconductor |
1.4.5 Perl语言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抗癌药物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及通路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2 筛选差异表达的基因 |
2.2.3 通路富集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各药物耐药组中差异表达的mRNA |
2.3.2 各药物中差异表达基因的通路富集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抗癌药物耐药相关的mRNA表达调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2 差异甲基化分析 |
3.2.3 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共表达分析 |
3.2.4 生存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各药物中差异表达mRNA的甲基化分析 |
3.3.2 各药物中转录因子与靶基因的相关性分析 |
3.3.3 转录因子靶基因及相关甲基化的整合分析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抗癌药物耐药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网络调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2 构建ceRNA网络与核心lnc RNA分析 |
4.2.3 长链非编码RNA与 m RNA的共表达分析 |
4.2.4 通路富集分析 |
4.2.5 生存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各药物中差异表达的lnc RNA分析 |
4.3.2 各药物ceRNA调控网络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
4.3.3 各药物ceRNA调控网络中核心长非编码RNA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5.1.2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Selonsertib等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Selonsertib克服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主要试剂、药品、仪器设备 |
1.1.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
1.1.3 实验方法 |
1.1.4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Selonsertib对本研究所用细胞的直接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
1.2.2 Selonsertib增加ABCB1和ABCG2 过表达肿瘤多药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
1.2.3 Selonsertib不影响ABCB1及ABCG2 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 |
1.2.4 Selonsertib增加化疗药物在ABCB1及ABCG2 过表达的耐药细胞中的蓄积 |
1.2.5 Selonsertib抑制ABCB1及ABCG2 过表达耐药细胞中化疗药物的外排 |
1.2.6 Selonsertib对 ABCB1和ABCG2的ATP酶活性起促进作用 |
1.2.7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预测selonsertib与 ABCB1及ABCG2 转运蛋白的潜在作用位点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Ulixertinib逆转耐药作用研究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主要试剂、药品、仪器设备 |
2.1.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统计学处理 |
2.2 结果 |
2.2.1 Ulixertinib对本研究中细胞模型的直接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
2.2.2 Ulixertinib克服ABCB1和ABCG2 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
2.2.3 Ulixertinib不影响ABC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亚细胞定位 |
2.2.4 Ulixertinib增加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多药耐药细胞中的蓄积,抑制抗肿瘤药物外排 |
2.2.5 Ulixertinib不影响ERK1/2 的表达和磷酸化水平 |
2.2.6 Ulixertinib激活ABCB1和ABCG2中ATP酶的活性 |
2.2.7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预测ulixertinib与 ABCB1及ABCG2 的潜在作用位点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VS-4718 对抗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研究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主要试剂、药品、仪器设备 |
3.1.2 细胞株及细胞培养 |
3.1.3 实验方法 |
3.1.4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VS-4718 对本实验所用细胞的直接增殖抑制活性评价 |
3.2.2 VS-4718 逆转ABC转运蛋白家族B1和G2 亚家族介导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
3.2.3 VS-4718 不通过影响ABC转运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逆转耐药 |
3.2.4 VS-4718 提高底物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多药耐药细胞内的蓄积水平 |
3.2.5 VS-4718 阻止化疗药物从多药耐药细胞中外排 |
3.2.6 VS-4718 促进ABCB1和ABCG2的ATP酶活性 |
3.2.7 计算机模拟VS-4718与ABCB1和ABCG2 转运蛋白潜在对接位点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气体信号分子在肿瘤多药耐药治疗中的应用展望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靶向药物转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脑靶向纳米药物递释系统研究进展[J]. 曹意,蒋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01)
- [2]有机离子转运体相关靶向药物的应用进展[J]. 王立,冯俊宇,任君刚,王淑静,张文君.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1(11)
- [3]靶向细胞间粘附分子抗体药物偶联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朱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4]基于二氢卟吩骨架的新型小分子光敏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张星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5]固本消瘤胶囊加减方联合吉非替尼干预人NSCLC耐药的机制研究[D]. 李光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基于TMT技术筛选阳虚和阴虚体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D]. 黄睿.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膜胆固醇通过上调ABCB1介导HER2阳性曲妥珠单抗耐药胃癌化疗敏感性下降[D]. 刘雅静.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8]肺腺癌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基因检测临床研究[D]. 马春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基于CCLE及GDSC数据库的泛癌症细胞系耐药基因及转录调控分析[D]. 崔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Selonsertib等三种小分子靶向药物的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作用研究[D]. 纪宁.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