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磁兼容性整改的几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平平[1](2021)在《加固式舰载光端装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战争就是信息化战争,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稳定、快速传递战时信息是赢得战争的关键。本文针对海上作战舰艇舰载通讯设备防潮、防盐雾、抗震、复杂电磁环境抗干扰等要求,研制了一套用于大型军用舰艇的加固式舰载光端通讯装置。装置采用光纤为数据传输介质,由KVM(Keyboard Video Mouse)操作终端、光缆和非压缩数字光端组成。本文对光纤传输、光电转换技术进行了研究,依据军用技术协议各项指标对装置核心硬件进行了选型,并对主要核心硬件及传输链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系统工作流程,对GTP(Gigabit Transceiver with Low Power)收发器的带宽进行了计算,各信号输入输出的物理接口电气连接件进行了设计。文中重点进行了加固式舰载光端装置机箱结构设计以及机箱电磁兼容性设计,包括机箱结构尺寸、散热设计、机箱加固、孔洞处理、缝隙处理等方面。机箱无散热开孔,通过降低机箱壁厚度来增强其散热性,通过设计箱壁加强筋增加箱体整体强度,对于局部芯片高温采用散热片进行散热。通过在箱体密封处设计防水槽,采用导电密封绳密封箱体进行防潮、防盐雾设计。所有电气连接件采用军用航空插头。对金属材料屏蔽原理进行了分析,利用导电衬垫对各电气连接件缝隙进行处理,提升了整个箱体屏蔽性能,对一些永久性接缝进行了焊接处理,并进一步计算了处理后箱体的屏蔽效能。文章最后通过搭建整机调试试验平台,配套装置共同调试环境,对装置整机系统进行联调。结合全文内容,本装置系统对比现有常用船舰通信方式,更适合进行舰船单体通信,该系统传输方式抗干扰能力强,且传输延时小于卫星通讯,对于舰船通信有很高的军用应用价值。
曹钰,黄都,冯旭,周琴[2](2021)在《电子调速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分析与试验验证》文中指出基于辐射发射的形成机理,以某型号电子调速器控制器为目标,利用EMSCAN电磁干扰扫描系统对控制器进行近场辐射测试,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辐射发射分析与试验验证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该型号电子调速器控制器进行了整改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MSCAN系统的分析及整改方法效果明显,缩短了电子产品电磁兼容问题的整改设计周期,并节约了测试成本。
孙兴林[3](2019)在《高速电路关键构造的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速电子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快,品质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的今天,通常要求电路设计之初就符合相应性能指标,电路设计要一次成功。况且,由于高速互联电路传输速率持续增长,高速电路设计极具复杂性与特殊性,若在电路设计之初不认真考虑其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相关特性,后期整改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改过程将异常艰难复杂。因此,在电路设计阶段就对其相关特性进行快速而精确的建模、仿真与分析,实现高度的仿测一致性,就成为了当前高速互联电路设计的必由之路。对高速互联电路进行整体建模仿真难度较高,建模难度大,耗费资源较多,往往会转而对高速互联电路中的各种关键组成结构或特性进行建模。过孔、开槽结构、传输线是高速信号传输通路中普遍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典型结构,在多数高速互联电路设计中均需对其进行关注。因此,本文对这三种典型结构进行了建模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法的过孔建模技术研究。通过重新定义等效电路的参考地,论文将传统的部分元等效电路模型在过孔结构中进行了改进。这种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对多种类型的过孔结构进行建模,尤其是具有不规则形状反焊盘的差分过孔结构。在此基础上,论文继续研究了过孔模型和平板电路模型阻抗矩阵的连接方法,将过孔模型严格的与电路板模型进行了连接。所述模型可对过孔结构及包含过孔结构的电路板高效准确地仿真至50GHz。(2)高速电路板参考平面开槽结构建模技术研究。通过使用等效原理,论文将开槽带状线结构等效为带状线上表面电流与开槽区域表面磁流激励下的闭合腔问题,同时,通过将表面磁流等效为偶极子源,直观的解释了开槽带状线结构的辐射机理。接着,结合电磁场混合势积分方程和闭合腔格林函数,论文提出了一种等效电路模型,可对开槽带状线结构的信号传输特性和电磁辐射特性进行高效而准确地建模分析。(3)导体表面粗糙传输线建模技术研究。论文系统的分析了传输线系统因果性与传输线模型RLGC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两种保证导体表面粗糙传输线因果性的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论文研究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实用化的、符合因果性原理的导体表面粗糙传输线等效模型。论文还给出了理想传输线RLGC模型与导体表面粗糙度影响下传输线RLGC模型之间的转化关系。(4)介质表面粗糙度及其对传输线特性的影响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论文首次确定了介质层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明确了其对高速传输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机理,给出了介质层表面粗糙度常数的定义,并通过二维全波仿真验证了该常数的频率无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简单的等效,论文近似的给出了表面粗糙度常数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改进了实际粗糙传输线RLGC模型,使其具有更好的相位和时域表现。(5)传输线插入损耗拟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传输线插入损耗的物理模型以及经典二分搜索算法,提出了一种对传输线插入损耗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快速精确拟合的方法。该方法在最大程度保留插入损耗实际测量结果有效数据的前提下,高效而准确的剔除了大误差数据段,从而给出最优的拟合结果。通过该方法,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传输线插入损耗测量结果,可以评估传输线插入损耗测量结果的质量,为高速互联电路设计与建模提供更为准确的参数或参考。最终,这些研究内容都通过实验或仿真进行了验证。
张超[4](2017)在《场线路多向耦合下电动车DC/DC转换器电磁辐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在汽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车内电磁环境也变得十分复杂。为了保证各电子设备正常工作,互不干扰,必须对电磁辐射加以控制,同时提高电子元件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技术作为解决车辆电磁干扰问题的主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DC/DC转换器是电动车辆动力系统的关键组件,其输入和输出电源线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因此,本文以DC/DC转换器为研究对象,对整个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的仿真方法和辐射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传输线矩阵法,针对电动客车DC/DC转换器及其相关电缆的电磁辐射,提出了一种系统性的建模和仿真方法。首先建立DC/DC系统电磁辐射仿真模型,通过对电缆进行网格划分,分段计算每单位长度的主传输线路参数。在此之后,每个段将被变换成等价的电路,使导入到电缆中的激励流经这样的等价电路,计算得到电流的分布。最后将电路求解得到的电流分布作为激励源,结合已经建立的系统三维模型进行三维电磁场求解,完成对DC/DC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的仿真分析。(2)根据我国电磁兼容标准GB18655-2010设计并进行电磁兼容试验。首先,在半波暗室中搭建试验平台,对DC/DC系统进行测试,得到其辐射电场值。然后,将仿真得到的电场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DC/DC系统电磁辐射特性数值仿真方法的正确性。(3)为了解决DC/DC系统的辐射超标问题,本部分对电缆辐射的抑制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首先对电缆辐射及电缆屏蔽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电缆的屏蔽层结构、屏蔽方式以及双绞线的节距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并从改善电缆屏蔽效能的角度,提出降低辐射的方法。最后,研究了使用磁环、滤波器和共模扼流圈抑制电缆辐射的原理,为工程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侯建勋,徐涛,王晓炜,易浦飞[5](2016)在《电磁扫描技术在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整改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该文结合实际案例,介绍电磁扫描技术在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整改中的主要应用及优势,如快速全面扫描,稳定输出保证结果重现性,准确定位干扰源和高效完成整改测试等,并冀其对相关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张文[6](2015)在《基于UG的船舶加固计算机机箱的结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造船业、远洋运输业等方面的发展,全球船舶配套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但由于国内自主研发能力不足,船舶配套设备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为适应我国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提升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规模和自主研发能力,已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船舶加固计算机作为舱室设备中信息处理的核心硬件平台,同样长期被欧美垄断,因此,开发符合海用要求的高可靠性加固计算机,将有利于提升国产加固计算机装船率以及市场化进程。本文结合企业实际项目,针对船舶加固计算机的高可靠性要求以及所处恶劣环境,对船舶加固计算机进行设计,综合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提出了船舶加固计算机机箱的整体结构方案,基于UG参数化建模功能,得到机箱整机的数字样机模型。针对机箱抗振性能要求,同样基于UG软件中的NX Nastran求解器完成加固计算机的模态分析,通过对模型固有频率及振型的分析,合理选用和布局金属减振器,建立加固计算机减振系统。根据设备工作的热环境和电磁环境,从箱体选材、屏蔽结构、散热性能等多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产品样机通过振动、高温、交变湿热、电磁兼容性试验、盐雾等一系列严酷环境试验,试验证明,该款船舶加固计算机的结构方案设计及具体应用方法能有效防止恶劣环境对设备的干扰和破坏,保证计算机稳定工作。该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同样也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可靠性。本文对同类船舶加固计算机的可靠性设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许伟[7](2014)在《面向传导发射的电磁兼容试验整改》文中提出介绍了电源控制器进行CE101-2试验时出现的限值超标问题。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电磁兼容问题的分析,并通过安装隔离变压器和低通滤波器,调整滤波器等相关器件的安装位置,完善机柜接地,提高功率因素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整改。经试验验证,整改措施有效合理,系统顺利通过了CE101-2试验。此外,文中提到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对其他设备也有参考意义。
欧阳昕,孙伟星,文同心[8](2013)在《舰船电控柜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文中提出随着舰船装备上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电控柜类产品安装前一般都需依据相关标准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屏蔽、滤波和接地是电磁兼容测试后整改最常用到的三种方法,本文针对这三种方法分别阐述了具体有效的整改措施。
刘文英[9](2014)在《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MC)分析、仿真及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磁兼容性(EMC)是衡量电子设备正常的功能、性能是否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准,对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汽车电子产品对电磁兼容性要求严格,在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在初期设计阶段考虑并处理好信号完整性方面的问题,是控制EMC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信号完整性的角度,通过仿真分析,对项目开发的基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车用组合开关做硬件上的优化设计,为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提供合理的约束条件,以使单板能符合汽车电子行业的EMC指标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本文先介绍信号完整性,对电子设备中的各种信号完整性问题进行分类,并介绍了硬件设计中用到的信号完整性仿真工具,器件模型和仿真流程。基于传输线基本理论,运用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输特性,以及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然后基于传输线理论,对信号完整性的两大主要问题反射和串扰进行深入分析。分别研究了反射和串扰的形成机理。对不同类型的阻抗突变、信号上升时间、传输线延时等反射和串扰的相关影响因素做仿真对比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在硬件设计过程中减小反射和串扰的方法措施。在上述基础上,对所设计的CAN总线车用组合开关关键信号网络上的信号完整性做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对关键通讯信号线上的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网络做反射仿真分析,研究采用不同的端接匹配方式时接收端信号存在的过冲和抖动,以选择合适的匹配方案和匹配参数。通过串扰仿真,分析了在系统最大工作频率下,并行线间的串扰。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串扰饱和线长,以及将串扰噪声控制在信号幅值10%范围内的并行线最大耦合线长和最小线间距。根据仿真分析结果,设计合适的布线约束规则。在设计阶段解决硬件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减小或消除关键信号网络上存在的反射、串扰、振铃等,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不仅有助于减弱信号的辐射强度,还可以增加单板信号的噪声裕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性能的影响。通过专业仿真工具的高精度分析,从而在硬件设计阶段处理好电磁兼容问题,是使电子设备达到EMC测试标准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法。
李高升[10](2013)在《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设备与系统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制造获得,并通过及时且有效的电磁兼容维护而得以保持。近年来,随着军事用频装备和民用无线电设备与系统的快速增多,电磁环境呈现日益复杂化的态势,电磁自扰、互扰等不兼容问题逐渐增多。而电磁干扰排查的难度较大,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分析手段较少,对测试数据的综合应用欠缺。为此,本文研究电磁兼容维护技术和方法,探讨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致力于为保持或恢复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状态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研究过程中开展和完成的工作可以划分为理论、方法和技术等三方面,主要包括:一、电磁兼容维护的概念和理论围绕电磁兼容维护这一中心任务,论文首先研究了电磁兼容维护工作的基础问题,提出了电磁兼容维护、电磁兼容预知性维护、电磁兼容可靠性、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电磁兼容体检和电磁兼容保障等概念,分别给出或明确了各自的定义,阐述了相关内涵,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的理论与技术框架,解决了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部分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信息化装备的维护、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基本思想;分析了电磁兼容故障诊断方法和引起故障的原因;给出了实现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所需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定义了电磁兼容可靠性的表征参数,分析了装备的电磁兼容寿命;尝试给出了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方法;阐明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工作内容,分析了电磁兼容加改装的目的和原则。二、基于测试数据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论文研究了如何对电磁兼容测试数据和分析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数据挖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提出了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预测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面向实际问题的统计算法实用化设计方法,包括分段原则和方法及曲率、切线、梯度等概念的应用;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电磁兼容领域的应用,分析了训练算法的特点与选择方法、学习率的设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方法;研究了人工蜂群和人工鱼群等群体智能仿生算法;研究了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面向电磁兼容维护,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与神经网络混合的电磁兼容预测方法;分析了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本文研究的各种算法分别以雷达、通信设备的电磁敏感度、辐射与传导发射特性等分析为例进行了阐释或验证。三、电磁兼容维护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是电磁兼容维护领域的重要技术。本文分析了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测试场地和测试系统,研究了维护工作涉及的现场测试难点及其与标准测试的区别,探讨了现场测试中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了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深入分析了基于电磁拓扑理论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论文对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阐述了维护系统的功能和构成,给出了设计思路,分析了测试和模拟、模型综合、数据库子系统及移动式车载平台设计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为了提高电磁兼容测试与分析能力所进行的优化设计与改进,分析了软件集成问题;重点研究了电磁兼容模型综合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和技术,阐述了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深入研究了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阐述了宽带开关、滤波器、低相噪本振及微波变频接收模块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车载方舱的电磁兼容措施;论文给出了部分典型平台的电磁环境及装备电磁发射特性、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的试验情况和部分结果。论文取得的研究进展对电磁兼容性能的针对性测试、主动管理和预知性维护与保障具有直接作用,有助于将电磁兼容领域的被动和消极维护转变为主动和积极维护。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模型在电磁兼容维护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并针对舰船、潜艇和飞机等重要平台的电子信息系统开展了电磁兼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电磁兼容性整改的几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磁兼容性整改的几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加固式舰载光端装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装置总体设计 |
2.1 光纤通信技术 |
2.1.1 光纤通信的特点 |
2.1.2 光纤通信的系统组成 |
2.2 高速串行技术 |
2.3 光端装置基本原理 |
2.4 装置总体设计需求 |
2.4.1 系统功能设计需求 |
2.4.2 结构设计需求 |
2.4.3 业务功能指标 |
2.5 装置方案设计 |
2.5.1 系统设计 |
2.5.2 设计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研究与实现 |
3.1 核心硬件选用及研究 |
3.1.1 核心硬件选用 |
3.1.2 核心硬件研究 |
3.2 系统研究 |
3.2.1 系统工作流程 |
3.2.2 GTP收发器带宽计算 |
3.3 传输线路延时计算 |
3.4 电气连接件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置整机实现 |
4.1 加固机箱结构设计 |
4.1.1 加固机箱的设计标准 |
4.1.2 机箱结构主要技术问题 |
4.2 机箱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
4.2.1 机箱结构组成 |
4.2.2 箱体材料选择 |
4.3 电磁兼容设计 |
4.3.1 电磁屏蔽 |
4.3.2 缝隙的屏蔽效能计算 |
4.3.3 金属材料的屏蔽效能计算 |
4.3.4 缝隙处理及其他屏蔽措施 |
4.4 样机三维模型设计 |
4.4.1 加固样机初样模型三维结构 |
4.4.2 元器件安装设计 |
4.4.3 接地设计 |
4.5 装置动力学分析及热设计 |
4.5.1 结构动力学分析 |
4.5.2 机箱热设计 |
4.5.3 散热分析 |
4.6 硬件加固及整机装配 |
4.6.1 硬件加固 |
4.6.2 装置整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置系统调试 |
5.1 硬件调试 |
5.2 搭建整机调试试验平台 |
5.3 系统联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电子调速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分析与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现状 |
2 辐射发射形成机理 |
2.1 共模和差模 |
2.2 形成机理 |
3 辐射发射问题分析 |
3.1 分析流程 |
3.2 辐射发射超标 |
3.3 EMSCAN电磁干扰扫描系统 |
3.4 超标原因分析 |
4 辐射发射问题整改 |
5 总结 |
(3)高速电路关键构造的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互联接口的发展趋势 |
1.2.2 高速互联电路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高速互联电路中不连续因素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表面粗糙传输线仿真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5 传输线损耗测量与拟合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法的过孔建模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对象模块化分解与研究意义 |
2.3 过孔结构建模分析 |
2.3.1 过孔结构的等效问题分析 |
2.3.2 部分元等效电路法 |
2.3.3 PEEC等效模型的网格划分 |
2.3.4 过孔结构等效电路模型 |
2.3.4.1 MPIE与PEEC模型的转换 |
2.3.4.2 等效电路模型的改进与优化 |
2.3.4.3 等效电路中电路元素的计算 |
2.4 过孔等效电路模型与电路板模型的连接 |
2.4.1 虚拟边界的网格划分与端口定义 |
2.4.2 过孔等效电路与平板电路区域阻抗矩阵的连接 |
2.5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2.5.1 过孔等效模型验证 |
2.5.2 过孔模型与电路板模型连接方法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电路板参考平面开槽结构建模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等效问题分析 |
3.2.1 研究对象描述 |
3.2.2 等效问题分析 |
3.2.3 电磁场混合势积分方程 |
3.3 部分元等效电路模型 |
3.3.1 PEEC解算网格划分 |
3.3.2 等效电路模型描述 |
3.4 开槽带状线结构辐射分析 |
3.4.1 开槽辐射原理分析 |
3.4.2 开槽附近电磁场的计算方法 |
3.5 仿真验证与分析 |
3.5.1 仿真验证实验设置 |
3.5.2 传输特性验证结果及分析 |
3.5.3 辐射特性验证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导体表面粗糙传输线建模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描述 |
4.3 导体表面粗糙度对传输线传输损耗的影响 |
4.3.1 理想传输线损耗分析 |
4.3.2 表面粗糙导体传输损耗的Huray模型 |
4.3.3 Huray模型修正的表面粗糙传输线模型 |
4.4 表面粗糙传输线模型的因果性分析 |
4.4.1 系统因果性原理分析 |
4.4.2 传输线模型的因果性分析 |
4.4.2.1 传输线模型因果性的传播函数表述 |
4.4.2.2 传输线模型因果性的RLGC表述 |
4.5 符合因果性的导体表面粗糙传输线RLGC模型 |
4.5.1 导体表面粗糙度修正系数的构造 |
4.5.2 导体表面光滑与表面粗糙传输线RLGC模型的转换 |
4.6 导体表面粗糙差分传输线的RLGC模型 |
4.7 仿真与实验验证 |
4.7.1 数值模拟验证 |
4.7.2 实验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5 传输线介质层表面粗糙度建模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
5.3 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常数的计算 |
5.3.1 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常数的频率无关性验证 |
5.3.2 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常数计算 |
5.3.3 导体和介质材料表面粗糙度的统一 |
5.4 差分传输线模型中介质粗糙度常数的处理 |
5.5 仿真与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传输线插入损耗拟合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插入损耗拟合方法的目的 |
6.3 基于传输线插入损耗物理模型的拟合方法 |
6.3.1 基于物理模型的拟合算法的理论基础 |
6.3.2 直接利用传输线物理模型拟合的局限性分析 |
6.4 基于二分搜索的插入损耗拟合方法 |
6.4.1 二分搜索算法 |
6.4.2 二分拟合算法 |
6.5 二分拟合法在确定传输线反射参数测量结果截断频率中的应用 |
6.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创新点总结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4)场线路多向耦合下电动车DC/DC转换器电磁辐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DC/DC系统电磁辐射仿真方法研究 |
2.1 数值计算方法 |
2.1.1 TLM算法 |
2.1.2 DC/DC系统电磁辐射数值仿真技术路线 |
2.2 DC/DC系统电磁辐射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 DC/DC系统电缆激励的获取 |
2.4 DC/DC系统电磁辐射仿真方法 |
2.4.1 一般系统电磁辐射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4.2 DC/DC系统模型简化 |
2.4.3 DC/DC系统电磁辐射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DC系统电磁辐射特性测试 |
3.1 测试原理和仪器 |
3.2 测试流程 |
3.3 测试结果 |
3.4 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缆辐射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
4.1 电缆辐射机理分析 |
4.2 电缆辐射抑制方法研究 |
4.2.1 电缆屏蔽原理 |
4.2.2 编织型及实体型屏蔽层屏蔽特性分析 |
4.2.3 单层与双层屏蔽层屏蔽特性分析 |
4.2.4 布线方式对电缆辐射的影响 |
4.2.5 屏蔽方式对电缆辐射的影响 |
4.2.6 双绞线屏蔽特性分析 |
4.3 常用电磁兼容整改方法研究 |
4.3.1 磁珠磁环对电缆辐射的抑制 |
4.3.2 滤波器对电缆辐射的抑制 |
4.3.3 共模扼流圈对电缆辐射的抑制 |
4.4 辐射抑制方法在DC/DC系统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UG的船舶加固计算机机箱的结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 |
1.2 船舶加固计算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加固计算机机箱的整体结构方案设计 |
2.1 机箱整体结构设计简述 |
2.1.1 加固机箱的基本设计准则 |
2.1.2 加固机箱的设计标准 |
2.1.3 加固机箱设计的关键性能指标 |
2.1.4 机箱结构主要技术问题 |
2.2 机箱整体结构方案的设计 |
2.2.1 机箱的功能模块和结构设计 |
2.2.2 箱体结构形式 |
2.2.3 钣金结构箱体材料的选择 |
2.3 基于UG的三维实体建模设计 |
2.3.1 UG软件简介及应用 |
2.3.2 基于UG的CAD/CAM/CAE技术 |
2.3.3 UG在本课题的应用和意义 |
2.4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
2.4.1 箱体外壳 |
2.4.2 箱盖组件 |
2.4.3 前面板组件 |
2.4.4 背板组件 |
2.5 基于UG的虚拟样机技术 |
2.5.1 机箱结构的虚拟装配 |
2.5.2 机箱结构的干涉检验 |
3 加固计算机的减振设计 |
3.1 加固计算机的振动坏境简述 |
3.2 加固计算机的模态分析 |
3.2.1 仿真分析理论基础 |
3.2.2 基于UG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3 模态分析结果 |
3.3 减振系统的设计 |
3.3.1 减振器的选型 |
3.3.2 减振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
3.3.3 设备重心的确定 |
3.4 紧固件的选择 |
3.5 振动试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4 加固计算机的热设计 |
4.1 加固计算机热设计简述 |
4.1.1 热设计基本要求 |
4.1.2 热设计基本方法 |
4.1.3 热设计步骤 |
4.2 加固计算机所处热环境 |
4.2.1 加固计算机的内部模块功耗 |
4.3 计算机内部的温度模拟分析 |
4.4 加固机箱冷却方法的确定 |
4.4.1 自然冷却 |
4.4.2 强迫散热 |
4.5 设备的热性能试验 |
4.5.1 热试验方法及结果 |
5 机箱结构的电磁兼容设计 |
5.1 电磁兼容性概念 |
5.2 电磁兼容性设计 |
5.2.1 电磁屏蔽 |
5.2.2 金属材料的屏蔽效能 |
5.2.3 缝的处理 |
5.2.4 孔洞的处理 |
5.2.5 其他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论文发表情况 |
9 致谢 |
(7)面向传导发射的电磁兼容试验整改(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介绍 |
2 测试标准 |
2.1 标准概述 |
2.2测试布置 |
2.3 测试限值 |
3 现象 |
4 原因分析 |
5 整改措施 |
5.1 安装隔离变压器和低通滤波器 |
5.2 调整滤波器等电源相关器件的安装位置和调整机柜内部布线 |
5.3 完善机柜接地 |
5.4 提供功率因素, 加装电感 |
6 测试结果 |
7 结语 |
(8)舰船电控柜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屏蔽的整改 |
2 滤波的整改 |
3 接地的整改 |
4 小结 |
(9)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MC)分析、仿真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性概述 |
1.2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研究意义 |
1.3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信号完整性概述 |
2.1 信号完整性简介 |
2.1.1 信号完整性定义 |
2.1.2 信号完整性与EMC关系 |
2.2 信号完整性问题分类 |
2.2.1 单条传输线的SI问题 |
2.2.2 线间串扰问题 |
2.2.3 电源完整性 |
2.2.4 电磁兼容性EMC和电磁干扰EMI |
2.3 信号完整性仿真 |
2.3.1 Cadence仿真工具 |
2.3.2 IBIS器件模型 |
2.3.3 Cadence仿真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输线理论基础 |
3.1 传输线理论 |
3.1.1 传输线物理模型 |
3.1.2 传输线方程及其解 |
3.2 传输线参数 |
3.2.1 传播延迟 |
3.2.2 特征阻抗 |
3.3 常见的传输线结构及其参数 |
3.3.1 微带线(Micro strip Line) |
3.3.2 带状线(Strip Line) |
3.3.3 差分线(Differential Line) |
3.3.4 双绞线(Twist Line)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射和串扰的分析与仿真 |
4.1 反射分析及仿真 |
4.1.1 反射的形成分析 |
4.1.2 反射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4.1.3 几种端接匹配方法 |
4.1.4 反射的消除和预防 |
4.2 串扰分析及仿真 |
4.2.1 串扰的形成 |
4.2.2 串扰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
4.2.3 减小串扰的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CAN总线的车用组合开关硬件优化设计 |
5.1 CAN总线组合开关硬件设计简介 |
5.2 CAN信号单端匹配设计 |
5.2.1 终端匹配仿真 |
5.2.2 源端串联匹配 |
5.2.3 单端匹配设计 |
5.3 CAN网络差分匹配设计 |
5.3.1 单终端匹配 |
5.3.2 分离端匹配 |
5.4 串扰问题仿真设计 |
5.4.1 最大耦合线长仿真设计 |
5.4.2 并行线间距仿真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需求分析 |
1.1.2 选题意义和应用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1 电磁兼容管理 |
1.2.2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系统 |
1.2.3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 |
1.3 主要工作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基本问题分析 |
2.1 装备的维护与故障预测 |
2.1.1 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与保障 |
2.1.2 故障预测和健康管理 |
2.2 电磁兼容可靠性与故障诊断 |
2.2.1 电磁兼容可靠性 |
2.2.2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 |
2.3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
2.3.1 电磁兼容模型综合的概念与内涵 |
2.3.2 电磁兼容测试数据预处理 |
2.4 电磁兼容维护 |
2.4.1 电磁兼容维护及其预知性 |
2.4.2 电磁兼容维护效果评估 |
第三章 电磁兼容维护的数据获取与分析技术 |
3.1 电磁兼容测试与处理方法 |
3.1.1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与方法 |
3.1.2 电磁兼容现场测试与处理 |
3.2 电磁信号接收的宽带补偿技术 |
3.3 复杂系统电磁兼容分析方法 |
3.3.1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方法 |
3.3.2 基于电磁拓扑的干扰信号传播分析方法 |
第四章 电磁兼容性能预知性维护算法 |
4.1 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与设计 |
4.1.1 统计回归算法分析 |
4.1.2 统计分析方法的实用化设计 |
4.1.3 雷达辐射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神经网络方法研究及预测应用 |
4.2.1 神经网络算法分析 |
4.2.2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磁辐射特性预测 |
4.3 群体智能仿生算法分析 |
4.3.1 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应用 |
4.3.2 人工鱼群算法分析 |
4.4 模糊数学及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应用 |
4.4.1 模糊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
4.4.2 基于模糊技术的电磁兼容模型综合 |
4.5 预测算法混合设计与分析 |
4.5.1 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的混合 |
4.5.2 粒子群优化鱼群算法 |
第五章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试验 |
5.1 电磁兼容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1 系统功能与总体设计 |
5.1.2 高性能接收组件研制 |
5.1.3 模型综合子系统开发 |
5.2 典型平台电磁兼容维护试验 |
5.2.1 装备发射特性和电磁环境测试与分析 |
5.2.2 装备电磁敏感特性测试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电磁兼容性整改的几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固式舰载光端装置设计与实现[D]. 吴平平. 西京学院, 2021
- [2]电子调速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分析与试验验证[J]. 曹钰,黄都,冯旭,周琴. 柴油机, 2021(05)
- [3]高速电路关键构造的建模方法研究[D]. 孙兴林. 浙江大学, 2019(03)
- [4]场线路多向耦合下电动车DC/DC转换器电磁辐射特性研究[D]. 张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3)
- [5]电磁扫描技术在医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整改中的应用[J]. 侯建勋,徐涛,王晓炜,易浦飞.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04)
- [6]基于UG的船舶加固计算机机箱的结构设计与研究[D]. 张文.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7]面向传导发射的电磁兼容试验整改[J]. 许伟. 物联网技术, 2014(03)
- [8]舰船电控柜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整改措施[J]. 欧阳昕,孙伟星,文同心. 环境技术, 2013(06)
- [9]汽车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EMC)分析、仿真及优化设计[D]. 刘文英.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10]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 李高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