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附近几丁质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附近几丁质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一、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几丁虫组合及其地层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坤元[1](2021)在《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显生宙以来,全球海洋生物共经历了五次大灭绝和三次大辐射,其中包括着名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F–F)之交生物大灭绝。如何清楚和深刻地理解这些重大生物-环境事件的起因、进程,一个高分辨率的年代标尺是关键。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旋回地层学为我们建立高精度的年代标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识别沉积地层中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的精度可达0.02–0.4 myr。本文分别聚焦早–中奥陶世的生物大辐射和晚泥盆世的F–F之交生物大灭绝,基于华南、华北、西准噶尔地区8条下–中奥陶统和上泥盆统剖面,通过采集磁化率、自然伽马、元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替代指标进行旋回地层学的研究,建立了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结合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特征,探讨了天文轨道驱动力在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生物-环境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龚方怡[2](2021)在《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早古生代一次重大生物宏演化事件。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奥陶纪牙形类辐射演化关键时期;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华南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型式鲜有详细的实例分析。同时,华南扬子台地中、上奥陶统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不够完善,与部分全球事件间的精确对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进一步探索该时期生物演化及古环境演变过程。本研究首先基于详细的牙形类系统古生物学,对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型式进行详细的实例分析,并结合牙形类生物地层及无机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开展综合地层研究,以期建立华南扬子区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进一步完善区域及全球地层详细对比;同时利用有机碳同位素、牙形类磷灰石氧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探讨中、晚奥陶世古环境变化,以牙形类为切入点,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环境背景进行深入探索。本文选取对华南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5条基干剖面和3条辅助剖面进行了中、晚奥陶世牙形类的系统研究以及碳同位素地层学的综合研究,文中系统鉴定和描述了牙形类29属58种。近岸地区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确定云南松梁地区下巧家组时代为大坪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上巧家组时代为达瑞威尔早期至凯迪早期;云南永善地区十字铺组时代为达瑞威尔早期至凯迪早期。台地内部及台缘地区主要识别出八个牙形类生物带,由下至上依次为:Lenodusantivariabilis带、Lenodus variabilis带、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Yangtzeplacognathusfoliaceus 带、Yangtzeplacognathusjianyeensis 带、Baltoniodus alo batus带以及Hamarodus brevirameus带。中、晚牙形类多样性演变研究表明,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早-中期总属种数持续上升,达瑞威尔晚期至桑比期多样性略有降低;桑比晚期至凯迪早期属种数处于较低水平。通过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在扬子区识别了中、晚奥陶世三次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分别为MDICE、GICE以及宝塔组上部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可进行区域及全球性对比。结果显示,华南地区△13C值的波动与δ13Ccarb的正漂事件耦合;牙形类磷灰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了达瑞威尔中期气候稳定、中晚期气候变冷,桑比期回暖,桑比晚期及凯迪期再次变冷的气候变化过程。MDICE及之后的系列碳同位素正漂事件的形成可能是古气候波动造成的氧气含量变化所致。通过对牙形类多样性演变以及古气候变化、碳同位素演变过程的综合分析,推测古气候变化可能是奥陶纪牙形类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海平面变化、海洋化学环境等也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葛祥英[3](2020)在《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文中研究指明奥陶-志留交替时期是地球历史时期中的关键时段,该时期伴有全球生物大灭绝,冰川及火山活动事件。华南地区沉积的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是现阶段页岩气勘探重点层位,多套斑脱岩的存在指示该时期经历过多期连续的火山活动。认清冰川、火山活动等沉积事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作用可为下一阶段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选取了四川盆地东部6条连续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剖面和华地1井钻井,以黑色页岩和斑脱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元素地球化学、锆石年代学等分析方法,基本明确了五峰-龙马溪组沉积充填序列、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系统分析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陆源输入、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火山活动时间及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奥陶-志留纪之交古气候、火山活动与页岩有机质富集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五峰、观音桥和龙马溪组岩性、沉积构造及生物特征分析将其划分为滨岸、潮坪、浅滩、浅水陆棚和深水陆棚相,证实五峰和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之间存在一次浅水沉积。(2)五峰-龙马溪组CIA指数的变化暗示该时期古气候经历了温暖-寒冷-温暖的变化过程,也为中国华南奥陶世末期冰川事件提供了地化证据。(3)通过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获得年龄在440.4士5.6-448±2Ma之间,证实该时期火山活动延续了至少8Ma,各判别图解表明其原岩浆组分为中酸性;构造环境为岛弧,据斑脱岩层数及厚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的事实及现阶段华南大地构造性质的新认识认为其来源可能与扬子北缘早古生代秦岭洋闭合过程中的板块俯冲有关。(4)五峰-龙马溪组TOC呈高-低-高模式,氧化还原指标(V/V+Ni、V/Cr、Ni/Co)指示水体经历了厌氧-富氧-厌氧的过程,生产力指标(Cu、Babio、Sibio)、陆源输入指标(Ti/Al、Zr/Al、Th/Al)表明五峰和龙马溪组具较高的生产力和陆源输入,观音桥组较两者均低,三者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反映氧化还原条件对有机质富集作用最大,生产力次之,陆源输入最弱。(5)从斑脱岩发育特征与有机碳、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看,频繁的火山活动可能对五峰和龙马溪组有机质的保存产生双促作用,一、为海洋提供营养物质,提升其生物生产力;二、火山灰飘落至海水表面阻止了部分光照进入,海底缺氧环境加剧,造成生物大量死亡并落入海底作为有机质埋藏。(6)五峰组和龙马溪组虽同为黑色页岩,但其形成机制不尽相同;五峰组在构造挤压及火山活动双重作用下形成,龙马溪组则是在挤压背景、火山活动及冰川消融三重作用下形成。

魏鑫[4](2020)在《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是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一次重要的多样性增加事件,期间出现过多次辐射高潮,最终形成了以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为主体的、高度复杂的海洋生态系统。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是三叶虫宏演化的关键时期,期间全球三叶虫多样性演变达到峰值,但是,代表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Ibex动物群大幅衰减,而代表古生代演化动物群的Whiterock动物群迅速繁盛并在丰度和分异度方面占据优势。由于基础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相对偏弱,这一时期三叶虫宏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仍不清楚,其宏演化的背景机制也没有专门探讨,三叶虫古生态和古地理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很多工作亟待加强和完善。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华南上扬子区不同古地理背景下的8条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剖面,逐层足量采集三叶虫样品,共获得三叶虫化石2182枚。系统鉴定和描述三叶虫6目20科42属/亚属(含2个新属和4个未定属)66种(含7个新种、15个未定种、6个不定种和2个相似种)。古生态方面,对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进行总结,并根据研究剖面三叶虫生态组合的纵向演替情况,揭示华南板块达瑞威尔期海平面变化趋势。华南中-晚奥陶世初期的三叶虫宏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辐射期、衰落期和再辐射期),不同宏演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三叶虫生态组合之间的演替,且与海平面及底域环境变化密切关联。从时空和环境角度分别对Whiterock和Ibex动物群的分布、优势类群以及多样性变化作了剖析,讨论了华南奥陶纪三叶虫第二次辐射演化的形式及其环境背景。基于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和宏演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的全球模式,证明Whiterock动物群在始发时间、始发环境背景、优势类群以及拓展方向上的差异性造就了至少三种辐射轨迹,进而影响了全球Whiterock动物群的多样性变化趋势,而海平面上升作为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Whiterock动物群辐射的重要背景,可能直接触发了奥陶纪三叶虫辐射。生物古地理方面,通过对中奥陶世大坪晚期-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全球主要板块或地区的三叶虫数据进行网络分析,可将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划分为4个区域,即低纬度区、中纬度区、西冈瓦纳区和东冈瓦纳区。

杨颖,马昌前,王世明[5](2019)在《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扬子宜昌黄花场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内出露多层钾质斑脱岩,斑脱岩以伊蒙混层黏土矿物为主,同时含六方双锥石英、锆石、磷灰石及铁质微球粒等,地球化学成分具有高钾、岛弧火山岩的特征。五峰组底部第一层斑脱岩εNd(t)为-3.83,锆石U-Pb年龄445.4±2.0Ma,锆石εHf(t)介于2.7~7.3之间,加权平均值为4.67±0.89,tDM2值965~1249Ma,加权平均为1127±55Ma。五峰组中第八层斑脱岩εNd(t)为-7.92,锆石U-Pb年龄444.1±2.2Ma,锆石εHf(t)介于-6.6~-11.2之间,加权平均值为-8.74±0.88,tDM2值1840~2130Ma,加权平均为1973±55Ma。斑脱岩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元素特征、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来自于早古生代扬子北缘秦岭地区的火山爆发,同时也限定了临湘组和五峰组界限年龄为(445.4±2.0)Ma,这些斑脱岩的频繁出现预示着晚奥陶世生物灭绝更替等重大地质事件的开端。

马雪莹,樊茹,卢远征,罗忠,邓胜徽,张放[6](2019)在《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重庆南川地区三泉镇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的露头剖面进行连续的牙形石采样分析,确定了29属55种牙形石,建立了8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Baltoniodus norrlandicus带、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Lenodus variabilis带、Pygodus serra带、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Hamarodus brevirameus带和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其发育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晚奥陶世凯迪期。其中,可能缺失2期牙形石带及相应的地层,包括牯牛潭组顶部缺失与湖北宜昌地区黄花场剖面相对应的Yangtzeplacognathus protoramosus带,大田坝组与宝塔组之间缺失与黄花场剖面大致相当的Baltoniodus alobatus带。从中扬子的湖北宜昌地区向西至重庆石柱地区,再到上扬子的重庆南川—贵州习水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由发育完整转变为在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缺失1期牙形石带及相应地层,在达瑞尔威尔阶的中—上部和桑比阶内部缺失2期牙形石带及相应地层。地层特征表明,中奥陶世—晚奥陶世上扬子地区曾存在古陆,而中扬子地区则一直保持了海洋的古地理格局。

李炎桂[7](2019)在《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文中认为通过对中扬子地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的黔北正安安场剖面、湖北秭归两河口剖面及宜昌远安石桥坪宜地1井几丁虫样品的采集、分析与综合性研究,将鲁丹阶至特列奇阶的地层划分为9个几丁虫带,自下而上分别为Belonechitina postirobusta 带、Conochitina electa 带、Conochitina alargada 带、Conochitina emmastensis 带、Conochitina rossica 带、Conochitina malleus 带、Ancyrochitina shiqianensis 带、Eisenackitina daozhenensis 带、Angochitina longicollis 带。B.postrobsta带层位上大致与笔石C vesiculosus带相当,代表鲁丹阶中期的地层;C.e/ecta带层位上大致与笔石C.cyphus带相当,代表鲁丹阶上部的地层;C alargada带大致相当于笔石带Pleptotheca带,代表埃隆阶下部的地层;c emmastensC.带大致位于笔石带Z.convolutus,代表埃隆期中期的地层;C.rossica带层位上与笔石M sedgiwickii带下部对比,代表埃隆阶中上部的地层;C.malleus带位分布于纱帽组的底部,大致与笔石带M.sedgiwickiM带上部相当,代表埃隆期晚期的地层;A.shiqianensis带为此次新建几丁虫带,以带化石的首现位置为底,以带化石大量的繁盛为特征,层位上可以和笔石带halli带对比,代表埃隆期最晚期的地层;E.daozhenensis带代表地层时代为特列奇期早期,大致可以和笔石带guerichi带至greistonensis带进行对比;A.longicollis带代表地层时代为特列奇期,可以和笔石带spiralis带进行对比。综合几丁虫生物地层的年代意义,认为湖北宜昌远安石桥坪地区纱帽组地层时代属于埃隆期晚期,而在湖北宜昌秭归地区,纱帽组顶部的地层时代属于特列奇期,即本文所划分的A longicollis带,埃隆阶和特列奇阶的界线大致位于A.shiqianensi 带和E.daozhenensi.带的界线附近。系统性的描述了所获几丁虫共9属38种,并对各属种标本材料进行统计分析,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及几丁虫的鉴定提供及其重要的分析、对比数据,为中扬子地区生物地层的划分及对比提供重要的资料。

张元动,詹仁斌,甄勇毅,王志浩,袁文伟,方翔,马譞,张俊鹏[8](2019)在《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回顾中国奥陶纪年代地层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地质年龄、化学地层和磁性地层等学科的角度,详细阐述和讨论了国际和中国奥陶系划分方案、各条界线的定义标准、识别特征和存在问题,初步建立了多学科的地层对比关系.目前,国际奥陶系采用"三统七阶"的标准划分方案,即自下而上: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弗洛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桑比阶、凯迪阶、赫南特阶).这7个阶的底界金钉子已于1997~2007年全部确立,其中有三个阶的"金钉子"确立在中国.中国的年代地层方案与国际标准方案基本一致(惟部分阶名有别),包括下奥陶统(新厂阶、益阳阶)、中奥陶统(大坪阶、达瑞威尔阶)、上奥陶统(艾家山阶、钱塘江阶、赫南特阶).在多数情况下中国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划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结合使用中国地区性的上奥陶统艾家山阶和钱塘江阶.在详细总结中国各个块体奥陶系发育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华南、华北(含塔里木、柴达木)和西藏-滇西等主要块体之间的最新奥陶系对比格架,提出特马豆克阶、大坪阶和凯迪阶底界存在的定义、识别和跨相区对比问题,认为特马豆克阶底界主要是牙形刺的分类学问题,而大坪阶和凯迪阶的底界则主要是跨相区对比问题.中国奥陶纪化学地层学研究显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和上奥陶统凯迪阶的无机碳同位素曲线与国际综合曲线存在较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值得高度重视.中国奥陶系的同位素年龄值匮乏,且仅有的3个可靠锆石年龄均集中在晚奥陶世凯迪晚期-赫南特期,华南上奥陶统含有丰富斑脱岩层,亟待开展同位素测年进一步研究.中国奥陶纪磁性地层研究非常薄弱,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华北下奥陶统,结果可与国外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奥陶系内"阶"的悬殊的时限差异进行了分析,建议对长时限的特马豆克阶、达瑞威尔阶和凯迪阶分别进一步细分为二个亚阶.

宋妍妍,张元动,王志浩,方翔,马譞,刘鹏举[9](2018)在《中扬子区奥陶系庙坡组底界穿时的生物地层学证据》文中研究表明奥陶系庙坡组在中扬子地区广泛分布,其中湖北宜昌真金、重庆城口大槽和蓼子口等地的庙坡组均含丰富的桑比期笔石动物群,为华南桑比期地层的高精度划分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宜昌地区庙坡组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Husted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和上奥陶统桑比阶的Nemagraptus gracilis带;城口地区的庙坡组底界已进入N.gracilis带上部,比宜昌的庙坡组之底高出半个甚至一个笔石带。这一现象证实庙坡组底界在中扬子区具有明显的穿时性。

张保民,陈孝红,周鹏,李志宏,彭中勤,曾雄伟[10](2017)在《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异常及其成因》文中研究指明以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曲线,并识别出可全球对比的2次正漂移(C1,C3)和2次负漂移(C2,C4)。通过分析峡东地区沉积相序列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发现峡东地区C同位素变化曲线与海平面波动曲线一致,表明峡东地区C同位素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的波动。

二、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几丁虫组合及其地层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几丁虫组合及其地层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简短摘要
详细摘要
Abridged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旋回地层学发展简史
    1.3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3.1 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泥盆纪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工作量
        1.5.1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旋回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2.1 天文旋回理论
        2.1.1 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
        2.1.2 三个重要的天文参数(偏心率、斜率和岁差)
    2.2 旋回地层学的研究方法
        2.2.1 数据的采集和测试
        2.2.2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遴选及其指示意义
        2.2.3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2.3 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的天文轨道参数
第三章 华北西缘奥陶纪旋回地层学研究
    3.1 序言
    3.2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3.2.1 贺兰山地区下岭南沟剖面
        3.2.2 桌子山地区大石门剖面
    3.3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3.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3.3.2 下岭南沟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3.3.3 下岭南沟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3.4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3.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3.4.2 大石门剖面化学地层特征
        3.4.3 大石门剖面旋回地层分析
        3.4.4 大石门剖面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3.4.5 中奥陶世斜率周期驱动的灰岩-页岩沉积旋回及其古气候变化
        3.4.6 中奥陶世较短的斜率和岁差周期及日长计算
第四章 华北秦皇岛亮甲山奥陶系剖面和华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的旋回地层学研究
    4.1 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4.1.1 秦皇岛亮甲山地区地质背景
        4.1.2 亮甲山剖面地层、古环境与古气候
        4.1.3 宜昌黄花场地区地质背景和黄花场剖面特征
    4.2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1 亮甲山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2 黄花场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4.2.3 早–中奥陶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
        4.2.4 亮甲山剖面和黄花场剖面天文年代标尺的构建
    4.3 早–中奥陶世气候变化的天文轨道力驱动
    4.4 早奥陶世长周期天文轨道旋回和地球-火星间的混沌现象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
    5.1 序言
    5.2 西准噶尔地区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5.2.1 布龙果尔剖面
        5.2.2 乌兰柯顺剖面
    5.3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5.3.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5.3.2 布龙果尔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5.4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研究
        5.4.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5.4.2 乌兰柯顺剖面旋回地层学分析
    5.5 讨论
        5.5.1 洪古勒楞组的时代问题
        5.5.2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古亚洲洋的海平面变化
第六章 华南晚泥盆世旋回地层学研究及F–F生物大灭绝的触发因素
    6.1 华南板块晚泥盆世地质背景和研究剖面概述
        6.1.1 拉利剖面
        6.1.2 杨堤剖面
    6.2 拉利剖面旋回地层学研究
        6.2.1 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6.2.2 拉利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6.2.3 拉利剖面时间域旋回地层分析
        6.2.4 拉利剖面法门阶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6.2.5 法门期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6.2.6 晚泥盆世地质事件的数字定年
    6.3 华南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6.3.1 杨堤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的获取和遴选
        6.3.2 杨堤剖面深度域旋回地层分析
        6.3.3 拉利剖面F–F之交旋回地层研究
        6.3.4 华南F–F之交浮动年代标尺的建立
    6.4 华南F–F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进程和灭绝模式
    6.5 天文轨道力对F–F事件和古气候变化的驱动
        6.5.1 天文轨道力驱动F–F之交海平面变化
        6.5.2 天文旋回驱动 F–F 之交气候变化:来自于牙形石氧同位素的证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地月系统计算代码

(2)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剖面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华南扬子区中上奥陶统岩石地层
    2.3 研究剖面及材料
        2.3.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2.3.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2.3.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2.3.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2.3.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2.3.6 其他辅助剖面
第三章 华南扬子区中、上奥陶统牙形类生物地层研究
    3.1 研究剖面牙形类地层学研究结果
        3.1.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3.1.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3.1.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3.1.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3.1.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3.2 华南扬子区牙形类生物带
        3.2.1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3.2.2 Lenodus variabilis带
        3.2.3 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
        3.2.4 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
        3.2.5 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带
        3.2.6 Yangtzeplacognathusjianyeensis带
        3.2.7 Baltoniodus alobatus带
        3.2.8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3.3 牙形类生物地层对比
        3.3.1 华南
        3.3.2 波罗的地区(图3.8)
        3.3.3 阿根廷(图3.8)
        3.3.4 北美(图3.8)
        3.3.5 华北(图3.8)
        3.3.6 塔里木(图3.8)
第四章 中、晚奥陶世牙形类多样性演变
    4.1 牙形类的简单分异度变化
        4.1.1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4.1.2 Lenodus variabilis带
        4.1.3 Yangtzeplacognathus crassus带
        4.1.4 Dzikodus tablepointensis带
        4.1.5 Yangtzeplacognathus foliaceus带
        4.1.6 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Baltoniodus alobatus带
        4.1.7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4.2 讨论
第五章 华南扬子区中-晚奥陶世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5.1 碳同位素地层学原理及研究背景
    5.2 分析方法
    5.3 研究剖面分析结果
        5.3.1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
        5.3.2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
        5.3.3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
        5.3.4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
        5.3.5 安徽石台柳树亭剖面
        5.3.6 湖北窑河大桥剖面
        5.3.7 湖北兴山古洞口剖面
        5.3.8 贵州渭潭岩坪剖面
    5.4 讨论
        5.4.1 数据有效性分析
        5.4.2 区域及全球对比
第六章 中、晚奥陶世环境背景探究
    6.1 牙形类氧同位素结果及古气候变化
        6.1.1 分析方法
        6.1.2 实验材料及结果
        6.1.3 结果分析
    6.2 碳同位素演化机制探究
        6.2.1 窑河大桥剖面有机碳同位素研究
        6.2.2 华南扬子区碳同位素演化过程
    6.3 生物辐射及其环境背景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系统古生物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附录A 研究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样品及牙形样品采样记录
附录B 云南巧家松梁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附录C 云南永善团结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附录D 湖北松滋响水洞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附录E 湖北建始小茶园剖面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附录F 安徽柳树亭剖面A段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附录G 安徽柳树亭剖面B段牙形类化石产出情况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研究现状
        1.2.2 晚奥陶世末-早志留世初斑脱岩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区域地层
        2.2.1 生物地层
        2.2.2 岩石地层
    2.3 研究剖面的介绍及分布
        2.3.1 华地1井(HDP)
        2.3.2 武隆黄莺乡(HYXP)
        2.3.3 镇巴五星村(WXP)
        2.3.4 镇巴梁白(LBP)
        2.3.5 道真田家湾(TJWP)
        2.3.6 桐梓南坝子(NBZP)
        2.3.7 酉阳凤凰(FHP)
3 研究方法简介
    3.1 分析方法
        3.1.1 扫描电镜
        3.1.2 锆石U-Pb定年
        3.1.3 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分析
        3.1.4 X射线衍射分析
        3.1.5 有机碳分析
    3.2 数据分析方法
        3.2.1 古风化作用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3.2.2 古生产力指标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4 赫南特期冰期事件
    4.1 晚奥陶世末期大陆冰川活动
    4.2 冰川事件在华南地区的地球化学响应-以四川东部华地1井为例
        4.2.1 华地1井地层及样品简介
        4.2.2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
        4.2.3 华地1井五峰-龙马溪组地球化学特征
        4.2.4 华地1井奥陶-志留纪之交古风化作用强度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4.3 本章小结
5 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斑脱岩分布及其火山岩浆来源
    5.1 斑脱岩基本概况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2 锆石特征及其年龄
        5.2.1 镇巴五星村剖面
        5.2.2 镇巴梁白剖面
        5.2.3 酉阳凤凰剖面
        5.2.4 桐梓南坝子剖面
        5.2.5 道真田家湾剖面
    5.3 火山活动时间及沉积年龄的限定
    5.4 源岩组成及构造背景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四川盆地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6.1 沉积相分析
        6.1.1 潮坪相
        6.1.2 滨岸相
        6.1.3 浅滩相
        6.1.4 浅海陆棚相
    6.2 五峰-龙马溪组垂向演化序列及区域对比
        6.2.1 典型剖面垂向沉积序列
        6.2.2 区域对比
    6.3 岩相古地理
        6.3.1 五峰组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6.3.2 观音桥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6.3.3 龙马溪组下段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6.3.4 龙马溪组上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6.4 本章小结
7 四川盆地东部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7.1 华地1井
        7.1.1 有机质丰度
        7.1.2 主微量稀土元素
        7.1.3 古氧化还原条件
        7.1.4 古生产力
        7.1.5 陆源输入
    7.2 武隆黄莺乡剖面
        7.2.1 有机质丰度
        7.2.2 主微量稀土元素
        7.2.3 古氧化还原条件
        7.2.4 古生产力
        7.2.5 陆源输入
    7.3 有机质丰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7.4 本章小结
8 火山作用事件与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之间的关系
    8.1 现代海洋火山灰与黑色页岩的关系
    8.2 四川盆地东部奥陶纪末-志留纪初火山灰与黑色页岩有机质保存的关系
        8.2.1 斑脱岩分布与有机碳、笔石带的关系
        8.2.2 斑脱岩分布与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的关系
    8.3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斑脱岩锆石U-Pb年龄分析数据
附录2 个人简介

(4)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第2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地层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岩石地层对比与分布情况
    2.3 华南达瑞威尔期的生物地层框架和研究时段划分
第3章 研究剖面与材料
    3.1 A区(岩坪剖面)
    3.2 B区(大塘口和大槽剖面)
    3.3 C区(大坪、分乡和窑河大桥剖面)
    3.4 D区(宜冲桥和茅草铺剖面)
第4章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古生态
    4.1 华南上扬子区达瑞威尔期三叶虫相或组合的时空分布
    4.2 研究剖面三叶虫动物群古生态意义
第5章 华南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宏演化
    5.1 三叶虫多样性变化和辐射
        5.1.1 三叶虫年代地层分布和优势类群转换
        5.1.2 不同分类单元多样性的变化及宏演化阶段的划分
        5.1.3 三叶虫辐射的始发时段
        5.1.4 三叶虫动物群的演替
        5.1.5 典型的华南晚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
    5.2 三叶虫辐射沿环境梯度的发生和发展
        5.2.1 三叶虫辐射模式和环境分布
        5.2.2 Whiterock动物群的环境选择
    5.3 三叶虫辐射模式的异同
    5.4 Whiterock动物群在宏演化中的角色性质
    5.5 三叶虫辐射外因探讨
第6章 全球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
    6.1 三叶虫时空分布与宏演化
    6.2 三叶虫辐射模式初探
    6.3 三叶虫生物古地理分析
第7章 结论
第8章 系统古生物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特征
2 分析测试方法
    2.1 X衍射及扫描电镜分析
    2.2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2.3 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
3 测试结果
    3.1 斑脱岩矿物成分
    3.2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3.3 斑脱岩地球化学特征
4 讨论
    4.1 斑脱岩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4.2 斑脱岩原岩特征
    4.3 斑脱岩可能的源区
5 结论

(6)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剖面及样品
    1.1 三泉剖面地质背景
    1.2 样品处理
2 牙形石生物带的划分
    2.1 Baltoniodus norrlandicus带
    2.2 Lenodus antivariabilis带
    2.3 Lenodus variabilis带
    2.4 Pygodus serra带
    2.5 Yangtze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
    2.6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
    2.7 Hamarodus brevirameus带
    2.8 Protopanderodus insculptus带
3 三泉剖面与邻区的对比及古环境解释
    3.1 湖北宜昌地区黄花场剖面和分乡剖面
    3.2 湖北宜昌地区真金剖面
    3.3 贵州习水地区良村剖面
    3.4 重庆石柱地区漆辽剖面
4 结论

(7)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几丁虫生物地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球志留系几丁虫带的划分
        1.2.2 中国志留系几丁虫带的划分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1 查阅资料
        1.4.2 野外剖面测量及采样
        1.4.3 室内酸处理
        1.4.4 标本的挑选与保存
        1.4.5 化石标本的鉴定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发育情况
    2.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
        2.2.1 基底形成阶段
        2.2.2 加里东期克拉通盆地(Nh-O_1)
        2.2.3 中奥陶世-志留纪前陆盆地演化阶段(O_2-S)
        2.2.4 海西-早印支期克拉通盆地阶段(D-R)
        2.2.5 晚印支-早燕山前陆盆地阶段(T_3-J_2)
        2.2.6 早燕山末期陆内盆地强烈褶皱变形期阶段(J_3-K_1)
        2.2.7 晚燕山-早喜山盆地伸展改造期阶段(K_2-E)
        2.2.8 晚喜山盆缘强烈挤压变形期阶段(N-Q)
    2.3 区域地层发育情况
3 研究剖面、地层与几丁虫分布
    3.1 黔北地区
        3.1.1 剖面介绍
        3.1.2 几丁虫带划分
    3.2 鄂西地区
        3.2.1 剖面介绍及几丁虫带划分
        3.2.1.1 宜昌远安石桥坪宜地1井
        3.2.1.1.1 剖面介绍
        3.2.1.1.2 几丁虫带划分
        3.2.1.2 宜昌秭归两河口剖面
        3.2.1.2.1 剖面介绍
        3.2.1.2.2 几丁虫带划分
        3.2.1.3 宜昌秭归文化剖面
        3.2.1.3.1 剖面介绍
        3.2.1.3.2 几丁虫带划分
4 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4.1 研究剖面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4.2 中扬子区兰多维列统几丁虫带的划分及对比
5 研究结论及意义
6 系统古生物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8)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2 简要历史回顾
    2.1 1920~1958
    2.2 1959~1990
    2.3 1991~现在
    2.4 中国建立的主要统、阶
        2.4.1 新厂阶
        2.4.2 道保湾阶
        2.4.3 益阳阶
        2.4.4 玉山阶
        2.4.5 浙江阶
        2.4.6 艾家山阶
        2.4.7 钱塘江阶
3 综合地层与时间框架
    3.1 生物地层
        3.1.1 特马豆克阶底界
        3.1.2 弗洛阶底界
        3.1.3 大坪阶底界
        3.1.4 达瑞威尔阶底界
        3.1.5 桑比阶底界
        3.1.6 凯迪阶底界
        3.1.7 赫南特阶底界
    3.2 地质年龄
    3.3 化学地层
    3.4 磁性地层
    3.5 重大生物和地质事件
4 中国各大区对比格架
5 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5.1 不同阶的时限差异和阶的再划分
    5.2 特马豆克阶底界 (即下奥陶统、奥陶系底界)
    5.3 凯迪阶底界的识别问题
6 结论

(9)中扬子区奥陶系庙坡组底界穿时的生物地层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地层
    1.1鄂西远安真金剖面
    1.2渝北城口蓼子口剖面
    1.3渝北城口大槽剖面
2庙坡组笔石生物地层序列及对比
    2.1“Hustedograptus teretiusculus带”
    2.2 Nemagraptus gracilis带
3庙坡组与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的对比
4中扬子地区庙坡组底界的穿时性
5结论

(10)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异常及其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简述
2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分析结果
4讨论
    4.1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对比
         (1) 南津关组下段δ13C正漂移 (C1)
         (2) 南津关组中段顶部-分乡组底部δ13C负漂移 (C2)
         (3) 分乡组中部δ13C正漂移 (C3)
         (4) 分乡组上部δ13C负漂移 (C4)
    4.2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变化成因分析
5结论

四、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线附近几丁虫组合及其地层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早—中奥陶世和晚泥盆世天文年代学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D]. 马坤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华南扬子台地中、晚奥陶世牙形类与高精度综合地层学研究[D]. 龚方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四川盆地东部奥陶-志留纪交替时期事件沉积与有机质富集[D]. 葛祥英.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华南上扬子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三叶虫动物群[D]. 魏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宜昌上奥陶统钾质斑脱岩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特征及其源区示踪意义[J]. 杨颖,马昌前,王世明. 地质学报, 2019(12)
  • [6]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J]. 马雪莹,樊茹,卢远征,罗忠,邓胜徽,张放. 石油学报, 2019(05)
  • [7]中扬子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几丁虫生物地层学[D]. 李炎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中国奥陶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张元动,詹仁斌,甄勇毅,王志浩,袁文伟,方翔,马譞,张俊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9]中扬子区奥陶系庙坡组底界穿时的生物地层学证据[J]. 宋妍妍,张元动,王志浩,方翔,马譞,刘鹏举. 地层学杂志, 2018(02)
  • [10]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异常及其成因[J]. 张保民,陈孝红,周鹏,李志宏,彭中勤,曾雄伟. 地质通报, 2017(05)

标签:;  ;  ;  ;  

湖北宜昌黄花场中下奥陶统界附近几丁质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