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武楚璇[1](2020)在《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文中认为《女神》是新诗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在当今反思郭沫若创作与重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学术思潮中,从接受角度研究《女神》是重新解读《女神》的一种方式。鉴于学术界目前的《女神》接受研究,主要侧重于1980年代以前的传播接受情况,因此本论文将近四十年《女神》接受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研究《女神》多版本的接受。《女神》研究瓶颈的突破有赖于对研究对象的重审与反思,《女神》版本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女神》版本从1978年开始受到学界关注,近年来除了汇辑校勘外,版本研究有两方面成果:一是指出以往阅读视域中的版本混乱现象,纠正始于建国初期新文学史写作上的《女神》评论错位问题;二是通过探究历次版本修改动因,客观还原了真实立体的郭沫若形象。从作品接受史的研究视角来看,版本考证、文学欣赏与批评相互关联,考证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在历史、文学研究中,文献史料的完善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历史研究主体比史料本身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掌管史料选择,其主观判断始终制约历史图景建构。第二章借助选本统计表,研究《女神》不同风格作品的选择性接受差异。不同类型诗歌选本,在选诗偏好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性。第二辑中雄浑的大诗依旧是文学史教育的重点,其崇高狂放、明朗粗粝的艺术风格契合读者欣赏倾向,给人以多样化诗学启示。而第三辑中优美清新的小诗在近四十年被读者重新发现,这些含蓄低调风格的抒情诗,在新时期得到各类读者更为普遍的喜爱,包含了较复杂的社会文化意涵,不只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以往英雄崇拜思想的压倒性胜利,而且是文学艺术商品化、符号化、市场化乃至娱乐化的必然结果。《女神》现代性读解的流变反映出诗歌接受命运的流转,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受众个人的差异化阅读心理对作品选择的影响,还显示出时事政治、社会气氛的大环境对作品阐释的巨大塑造力量。第三章研究《女神》诗歌体式的接受。《女神》不拘一格的体式曾经为人鄙弃,被认为是不够含蓄或缺乏内涵的写作方式,然而它的生成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在诗体解放和诗体流变史上的功劳不可磨灭。无论是西洋诗的复制还是骚体诗的变形,对《女神》诗歌体式评价中隐含的是批评者自己的价值判断。除了大量使用现代汉语虚词,《女神》语言形式上的独特创制还在于丰富庞杂的词汇系统,可以称之为众语杂生或众声喧哗。某种程度上诗歌的语言形态还影响抒情主体形象塑造,人称代词的密集使用凸显抒情主人公自我意识的大胆彰显和个人身份的一再指认,这种奔动、狂乱的身体经验是古典诗歌语言方式所不能传达的。第四章研究《女神》主体形象的接受,抒情主人公形象不局限于诗人的自我形象,还有赖于读者建构的主体形象。集外佚诗的发掘,有助于读者全面解剖郭沫若《女神》时期创作历程、生活经验和情感思想,看到他在中国新诗初创期对各种诗歌题材和体式的尝试与求索,揭示其早期诗歌在诗体、诗艺、诗风等多方面架构的可能性,由此重识更丰满的郭沫若个人形象,避免脸谱化认知,仅留下一个文学史教科书上异军突起的刻板印象。《女神》中抒情主体的种种形象以诗人自我形象为原型,除了以赤子或恋人形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情绪,民族诗人形象还表现为对祖国同胞的深挚关怀。此外,作为时代肖子的《女神》,其抒情主人公常常被认为是集中体现“五四”狂飙突进革命精神的主体形象,特别是其中偶像崇拜者和破坏者群像,鲜明地张扬了中国二十世纪高歌毁坏与创造的时代精神。通过研究近四十年《女神》传播与接受,可以窥见中国现代经典作家作品的阅读接受状况。这些现代文学作品并不像大众所感知的那样,只停留在二十世纪革命话语叙述中,而是早已超越它们所产生的年代背景,甚至脱离了作家本人创作心理预期,在新一代读者、学者那里激起了新的历史回响。
王玉春,胡博雅[2](2013)在《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力主客观辩证的学术背景下展开。关于《女神》的源流影响、文化内蕴、比较研究等方面的考察多有拓展,表现出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回归文学现场,对"泛神论""、浪漫主义"等概念的再解读,是新世纪以来《女神》深入探讨的焦点。而《女神》佚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整理,则为今后郭沫若研究的长足发展乃至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其多元性与丰富性的进一步阐释探讨将是今后郭沫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玉春,胡博雅[3](2012)在《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力主客现辩证的学术背景下展开。关于《女神》的源流影响、文化内蕴、比较研究等方面的考察多有拓展,表现出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回归文学现场,对"泛神论"、"浪漫主义"等概念的再解读,是新世纪以来《女神》深入探讨的焦点。而《女神》佚诗及相关文献的发掘整理,则为今后郭沫若研究的长足发展乃至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其多元性与丰富性的进一步阐释探讨将是今后郭沫若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小华[4](2011)在《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心契合生命观》文中认为自然是生命的物质依托,生命是自然的精神性灵,自然与生命相得益彰。中日重要作家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在其小说中以日本岛国为艺术天地,专注于自然风物与人物心灵的和谐统一,热衷于花与人、樱花与女人的相互观照,表现了物我如一、物心契合的生命观念。这与二者共同的日本文化印记和东方文化血缘是密不可分的。
吴小华[5](2007)在《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若秋叶之静美 ——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在生命意识上的观照》文中研究表明生命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不同作家对它的解读同中有异、异中存同。中日重要作家郭沫若和川端康成,在他们的小说中对生命本体给予了各自的阐释与演绎。本文力图以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为蓝本,比较分析二者小说中承载的生命意识之异同,并透视造成种种共鸣与分歧的内外因素。从内在因素来说,主要是二者的成长历程、人生境遇以及随之形成的思想性格、审美情趣,给他们带来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从外在因素来说,主要是中日两国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倾向,对二者的浸染与影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促成二者生命意识的共鸣与碰撞。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生命之时空,论述二者小说中体现的生命与时代、自然、宇宙的关系。他们都认为生命离不开时代、自然和宇宙,体现了东方式的“物心契合”生命观,但是异质文化、不同个性下的物我关系又不尽相同。其二,生命之状态,探讨二者对生命中自由、孤独、悲剧、颓伤的感悟,以及形成的共鸣,分析郭沫若生命中体悟到的焦躁忏悔与川端康成感悟到的氤氲哀婉之不同,进而解读郭沫若的进取意识与川端康成的虚无意识之分歧。其三,生命之极限,研究二者对生命中不可回避的死亡的理解,贯通生死是他们的共识,以死为悲与以死为美却是郭沫若与川端康成生命观的又一分歧。对于二者小说中生命意识的鉴赏、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土壤里孕育的作家、作品,对生命之时空、生命之状态、生命之极限等一系列生命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谢玉娥[6](2004)在《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文中研究指明
王菁[7](2004)在《2003年郭沫若研究资料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徐肖楠[8](2003)在《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文中研究说明郭沫若五四时期的泛神论,是一个边缘化、中庸化的文化概念。这一概念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意识的借用,实际为一种传统文化和客家精神共同锻造的神性生命意识。这种神性生命意识决定了他的文化立场和艺术倾向,使他在诗学上重视艺术的内在韵律及独特的外在形式,并继承了中国诗学的象征精神,创造了隐喻生命意象和情境的象征方式。
二、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研究缘起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女神》接受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初版时期接受的研究 |
二 经典化时期接受的研究 |
三 近四十年接受的研究 |
第一章 多版本的研究与接受 |
第一节 多版本的汇辑校勘 |
第二节 版本混乱及其纠正 |
第三节 文本修改动因驳议 |
第二章 艺术风格的差异化选择 |
第一节 崇高诗的美学转型 |
第二节 优美诗的重新发现 |
第三节 流变的现代性读解 |
第三章 诗歌体式的多元评价 |
第一节 空前解放的自由诗体 |
第二节 内在同构的编排方式 |
第三节 众语杂生的语言形态 |
第四章 诗人形象的读者建构 |
第一节 佚诗还原下的郭沫若 |
第二节 浪漫派民族诗人形象 |
第三节 偶像崇拜者和破坏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学成果等 |
致谢 |
(5)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若秋叶之静美 ——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在生命意识上的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2 生命之时空 |
2.1 引言 |
2.2 生命与时代 |
2.3 生命与空间 |
2.3.1 岛国风物、东方情韵里的“物心契合”生命观 |
2.3.2 异质文化、不同个性下的物我关系和生命意识 |
3 生命之状态 |
3.1 引言 |
3.2 生命状态的相似格调 |
3.2.1 自由意识 |
3.2.2 孤独意识 |
3.2.3 悲剧意识 |
3.2.4 颓伤意识 |
3.3 生命状态的不同意蕴 |
3.3.1 焦躁忏悔与氤氲哀婉 |
3.3.2 进取意识与虚无意识 |
4 生命之极限 |
4.1 引言 |
4.2 生命极限之共鸣 |
4.2.1 不期而遇的死亡意识 |
4.2.2 贯通生死、死即永恒 |
4.3 生命极限之分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8)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边缘化泛神论与古典化生命意识 |
随生命意识流动的艺术韵律与形体 |
生命的神性隐喻与艺术象征的一致性 |
四、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女神》接受研究[D]. 武楚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J]. 王玉春,胡博雅. 郭沫若学刊, 2013(02)
- [3]溯源与重审:新世纪以来的《女神》研究[A]. 王玉春,胡博雅.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 2012
- [4]论郭沫若与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心契合生命观[J]. 吴小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10)
- [5]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若秋叶之静美 ——论郭沫若留日小说与川端康成小说在生命意识上的观照[D]. 吴小华. 重庆师范大学, 2007(03)
- [6]2003年10~12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J]. 谢玉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4(04)
- [7]2003年郭沫若研究资料目录索引[J]. 王菁. 郭沫若学刊, 2004(01)
- [8]郭沫若的边缘化泛神论与神性生命意识[J]. 徐肖楠. 郭沫若学刊,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