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越[1](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散文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研究 ——以高中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颁布的新课标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即在语文课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要建立在对语言的把握上。只有语言是语文学科特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规律,发展个体体验与经验。通过各种文体的分析比较,笔者发现散文这种文体的语言艺术极高,语言被公认为是散文最突出的灵魂,是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在散文表层的语言文字中建构与运用出深层的内涵,从而促进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为语文教师们关注。新课标颁布以来,我们更加重视通过散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语文课堂仍然存在轻视“散文味”的问题,笼统的教授语言,没有针对性地找到适合散文的教学方式。基于散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作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对语文教师教授散文和学生学习散文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在散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尝试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建议。论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章节:首先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的创新点、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和方法,之后是正文,共三章。第一章分析了高中必修上册教材中散文的选编情况与语言特点。第二章是高中散文教学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现状及分析,包括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原因分析。第三章是散文教学中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策略,分别从重视群体性语言的建构、培养个体性言语的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突破这三个角度出发,研究提升学生散文语言建构与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最后是结语,总结散文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要作用,以求得到足够重视,继而论证整个论文的写作思路,寻求一线教师的建议。笔者希冀本课题能够给散文教学献上绵薄之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促进整个核心素养的提升。
张乃中[2](2020)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倡学生使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开始普遍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如何?第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存在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基于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整理国内外与数学合作学习研究相关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B市三所初中学校的63名数学教师和126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结合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从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情况、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情况、小组讨论时的师生参与情况、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情况五个方面,对B市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表现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不够了解,对合作学习与数学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这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合作学习培训。学生比较愿意参与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不科学,表现出非正式建组突出,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责任扩散现象严重。教师认为影响合作学习开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合作技能,但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设计和监控不到位,表现出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准备状态,合作交流时对学生的监控不到位。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这也是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不均衡,在合作交流中比较缺乏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参与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和七年级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教师评价不到位,表现出教师重视对个体的评价,轻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评价内容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结果,轻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主体单一化。基于以上关于现状及问题归因分析,为了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本研究提出了以下策略:教师应正确认识合作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理论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合作学习与数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小组角色分工以提高个体责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与培养;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重视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制定合作学习的规则,加强对学生的监控;教师应合理分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教师应重视对小组的评价。
梁进宇[3](2020)在《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探索》文中指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推行,为型塑学生的从业身份提供了启示和导向,进而也为该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但在课改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毕竟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来完成,还需要在试错中去总结经验。通过主题讨论,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为:一是在高年级学生开展证书选择问卷调查;二是保持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的相对稳定;三是重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增添培训模块;四是结合问卷调查创新行业能力模块建设。
刘禹[4](2020)在《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领域,无论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把数学建模作为核心概念或者核心素养之一,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课堂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数学建模素养难以有效落实,故本文基于第二课堂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研究。为探索符合当前初中教学实际的、与数学第一课堂教学相衔接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路径,最终推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常态化,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是:(1)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整体设计,构建渐近性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实践方案;(2)探索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要素结构和操作要点。本研究遵循需求探析、理论构想、实践研究、原理总结的研究思路,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整体安排,探索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策略,并进行了实践研究,具体成果是:(1)初步构建了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阶段性教学实践框架,积累了若干有借鉴意义的数学建模教学案例。(2)形成了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包括:开发内涵丰富且难度适宜的数学建模教学资源;遵循数学建模典型过程设置课上课下探究任务;综合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发展。
季爱云[5](2019)在《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浅层化学习及问题意识淡薄展开的,涉研目的旨在将知识化育成一种深度问学的施教方式,采用不同策略让学引思,让学生从浅层认知表征向高阶层思维深度融合,形成批判性深度思辨行为与习惯,构建人人可为的适切性问学大课堂。全文共分五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概述论文研究的缘起,对国内外同领域研究现状探析归纳综述,提出初研动态;随后对核心概念、理论支撑、目标意义、内容方法、涉研层面进行解读与界定,对建模探研重点内容与方法进行勾勒。第二章模式实践部分,对实验班浅层低效学习现状实施调研,得出制约教学发展的困境与结论,为课改建模增效提供可信的参数。第三章建模理论探研部分,对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特征、操作要领、评价机制实施理论创新探研。第四章建模实践探索部分,开展深度问学课堂六步模式流程课改实践,拓展问学预设“适切性”导学课堂,重构问学生成“开放性”对话模态,打造问学探究“综合性”合作课程,搭建问学提炼“体验性”展示平台,助推问学再生“特色性”综合实践,构建问学管评“激励性”阳光机制。然后对施教策略总结,从改善浅层问学现状入手,全面勾勒实施“深度对话”问学策略、“让学引思”提升策略、“智慧提问”解决策略、“问题追问”技巧策略、“问题分类”层次策略、“主问题链”设计策略六种创新施教措施,运用典型案例引领教改实践,使教学质量与深度问学方式不断优化与改善。第五章成果与展望部分,对理论创新、课改实验、模态特征、理论观点、解决关键问题、课改成果、实验成果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出实验结论,并对实验中存在问题及后继论文研发及成果推介,提出整改措施。研究全面实施“弊端制约调研、学科模型搭建、深度问学融合、施教策略优化、模态特征研发、特色理论创新、评价机制拓展、典型案例探研”八个层面的建模综合实践,创新性提出“适切让学理论、深度问学理论、引思问学理论、新基础教育理论、分层教学理论”等课改新思想,有效建构“三环节六联动”发展模态流程;创新发展“深度对话问学策略、让学引思问学策略、智慧提问解决策略、问题追问技巧策略、问题分类层次策略、主问题链设计策略”六种施教措施,课改得出结论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问学方法和追问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促使学生深度思维成为课堂的一种学习常态。在应用深度问学课堂模式上,构建了问学多样个性化创新策略,开展多措并举系列化的问学活动,搭建整体推进深度问学探究平台,丰富问学课堂“适切让学”教育新理论,发展“真学善问”课改新机制,不断拓展“问学引思”发展理论新内涵。使课改实践形成简明操作模式与提升策略,来消解课堂种种困境与被动现状,增强模态与学情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能,优化问学方式与深度追问能力,助推深度问学向常态化发展。
宋青[6](2018)在《幼儿园教师团队管理行动方案》文中认为在近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集体的智慧、共同的参与、团队的合作,打造优秀而高效的教师团队是课程实践的关键和保证。园长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要悉心建设教师团队,使广大教师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成为复合型的人才,从而提升园本课程的实施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了"荷幼教师团队建设一二三",即激发团队、呵护团队、维持团队三步策略行动方案。策略一:激发团队——明确需求,发起教师参
张国勇[7](2017)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课改的积极助推下,学校课堂改革蓬勃发展,以求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发挥和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众多的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中,同煤二中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问题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成效也有缺憾。本论文基于本人在教学一线的工作经验,对语文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探讨,主要是以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的设计、创编和实施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客观分析,总结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现状、评价机制和改进措施。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探讨研究的背景和缘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语言简省凝炼,理论探讨、学校课改和个人经验相结合;第二部分为问题导学案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旨在为问题导学案的设计创编和教学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根基,为后文的展开张本;第三部分为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的设计,结合同煤二中“问题导学案高效课堂”改革实践,论述其设计概论和具体思路;第四部分为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的教学现状和评价机制,回顾课改历程,反思问题导学案在创编、使用、反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具体要求;第五部分为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改进措施,从学案创编和教学实施两个角度,分阶段针对性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胡佳[8](2017)在《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探究 ——以广东L职业技术学院会电专业为例》文中提出近几年国家鼓励兴办民办高职院校,《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提出,进一步的促进了民办职业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2017年最新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及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时,更是将学风建设这个展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课题再次提出,引起高校对学风建设的更为深入的探究。学风建设体现的是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校风、学风的熏陶和影响。探索班级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每一所高校势在必行的工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至善穷理的品格,是学校全员参与共同探讨的重要内容,学校各级部门、领导、教师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观念前提下,学生自身也要提升内部的学习动力,完善自我。在全员参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培养出具有道德至上,专业精湛、自强自立的优秀学子。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自身办学的特色等原因,学风建设问题更是迫切和严峻,更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夯实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治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使得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壮大。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专业班级的学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风建设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的对班级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性的方案和措施,促进学校学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主要从学风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学习纪律,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风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专业课程兴趣较为淡薄、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习纪律有待加强,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学风建设方面的问题,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出发分析影响学风现状的成因。社会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造成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社会不良舆论的渗透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影响;过分依赖网络、缺乏自控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方法单一;校园文化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缺乏有效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氛围淡薄;教学、学生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包办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表现出学习内在动力不强,自主学习、生活意识薄弱。针对学风的现状结合学风产生的原因,从老师、辅导员、学生自身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学风的措施。首先通过树立班级正确的舆论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促进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使班级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的学习气氛。其次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学风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得班级学生通过共同树立班级理念、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再次通过提升教师和辅导员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观,把握专业特性,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完善班级的学风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学风整体发展。
廖哲勋[9](2017)在《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道路上——35年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我在美国肯特大学学习课程论期间,以研究的姿态走进了美国课程论领域。回国后,我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和改革。首先,率领我们教育系的课程研究团队进行了14次系统的调查研究,接着开展国际比较研究,进而选定实验区展开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革新中小学课程结构、采取多种课程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主张。在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前前后后,我紧抓课程理论研究,主要研究了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理论,深入探讨了课程规律与课程原理,取得了一系列有创见的研究成果。
顾凤章[10](2016)在《关于高中政治合作学习的思考——163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在学习中要做到"自主、合作、探究",这既是政府主管部门和课改专家着力强调的,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改实践中逐步认同并努力实现的改革目标。我们学校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163·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历经多次市内外专家、领导和老师的交流和评点,得到的好评如潮。而课堂模式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着老师,也改变着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今,"163·主
二、课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课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散文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研究 ——以高中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选题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五、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高中必修上册教材中散文的选编情况与语言特点 |
第一节 高中必修上册教材散文编选情况 |
一、篇目数量增多 |
二、双线单元结构 |
三、现代文言结合 |
四、散文作家居多 |
五、助读系统更新 |
六、文本类型多样 |
第二节 高中必修上册教材中散文语言特点 |
一、语言描写的“有味道” |
二、语言艺术的“美” |
三、语言运用的“真” |
四、语言表达的“诗化” |
五、语言描摹的“简” |
第二章 高中散文教学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现状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散文教学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散文教学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问题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第三节 高中散文教学及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层面 |
二、教师层面 |
第三章 散文教学中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策略 |
第一节 重视群体性语言的建构 |
一、语感的感性建构 |
二、语言品析多角度 |
三、自主感受学语言 |
四、学习任务群教学 |
第二节 培养个体性言语的运用 |
一、语言实践要丰富 |
二、言语训练生活化 |
三、语理的理性运用 |
第三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突破 |
一、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运用语言 |
二、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品味语言 |
三、在文化鉴赏与传播中体会语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教师和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
2.新课程改革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
3.初中生以及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 |
4.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表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研究 |
(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方式整合的研究 |
(三)学习论视角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
(四)研究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
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
2.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情况 |
3.合作学习小组组建情况 |
4.小组讨论时的师生参与情况 |
5.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情况 |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存在误区 |
2.教师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不合理 |
3.教师缺乏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
4.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设计与监控不到位 |
5.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
6.学生参与不均衡 |
7.教师评价不到位 |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策略 |
1.教师应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 |
2.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 |
4.教师应精心设计合作学习,加强对学生的监控 |
5.教师应合理分配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时间 |
6.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
7.教师应重视对小组的评价 |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困境 |
(一)面临证书选择的困境 |
(二)面临课程重构的困境 |
(三)面临教材教法的困境 |
二、基于1+X证书下的课程改革思考 |
(一)对证书选择的思考 |
(二)对课程重构的思考 |
(三)对教材教法的思考 |
三、课程改革措施 |
(一)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证书选择问卷调查 |
(二)保持基础知识和能力模块的相对稳定 |
(三)重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增添培训模块 |
(四)结合问卷调查创新行业能力模块建设 |
四、结语 |
(4)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课程标准的迫切要求 |
1.1.2 开展数学建模的现实困境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综述 |
2.1.1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概念研究 |
2.1.2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的现状研究 |
2.1.3 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设计研究 |
2.1.4 相关研究评述 |
2.2 概念界定 |
2.2.1 数学建模素养 |
2.2.2 中学数学建模活动 |
2.2.3 第二课堂 |
3 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理论研究 |
3.1 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整体设计 |
3.1.1 数学建模素养的渐进性培养 |
3.1.2 数学建模教学的阶段性设计 |
3.2 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策略 |
3.2.1 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
3.2.2 数学建模教学资源的开发 |
3.2.3 数学建模教学过程的实施 |
3.2.4 数学建模活动成效的评价 |
4 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实践研究 |
4.1 实践对象的选择与分析 |
4.1.1 实践对象的选择 |
4.1.2 实践对象的分析 |
4.1.3 实践对象的前测 |
4.2 实践过程 |
4.2.1 教学资源开发 |
4.2.2 课程实施过程 |
4.3 课程实施举例 |
4.3.1 课例的开发 |
4.3.2 教学过程与评价 |
4.4 实践效果 |
4.4.1 师生访谈与分析 |
4.4.2 实践对象的后测 |
4.5 实践结论 |
4.6 实践反思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5)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目标、意义 |
1.研究的深刻背景 |
2.研究的主要起因 |
3.研究的目标 |
4.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支撑 |
1.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核心概念 |
2.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界定 |
3.问学课堂深度学习理论支撑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1.研究内容概述 |
2.研究主要方法 |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问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问学现状调查 |
1.调查目的、对象、方法说明 |
2.调查内容设计 |
3.调查结果统计 |
(二)“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现存问题呈现 |
(三)“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问题反思 |
1.学生信度意识薄弱是课改的重要归因 |
2.模式变革带来诸多制约因素 |
3.整合新教材时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
4.偏颇的质量观仍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 |
5.自主深度问学在课改中仍然推进不力 |
6.综合性实践课程未能得到应有重视 |
三、“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理论探研 |
(一)模式特征 |
1.适切开放特征 |
2.理解认知特征 |
3.高阶思维特征 |
4.整体联通特征 |
5.创造批判特征 |
6.探究构建特征 |
7.过程模式特征 |
8.层次发展特征 |
9.智慧在场特征 |
10.真学有效特征 |
(二)操作要领 |
1.问学预设,深度导学(10-15 分钟,导学,导思,导研) |
2.问学生成,深度思考(10-15 分钟,生成,思考,初解) |
3.问学探究,深度合作(10-15 分钟,合作,引思,再解) |
4.问学提炼,深度展示(5-10 分钟,归纳,展示,提升) |
5.问学反思,深度拓展(5-10 分钟,反馈,拓展,再生) |
6.问学评价,深度达标(5-10 分钟,评价,检测,达标) |
(三)评价机制 |
1.创建“多元真评”阳光课堂权重体系 |
2.实施“以评促教”问学灵动教学形态 |
3.搭建“真学课评”问学策略评价量表 |
四、“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
(一)实践探索 |
1.拓展问学预设适切性导学课堂 |
2.重构问学生成开放性对话模态 |
3.打造问学探究综合性合作课程 |
4.搭建问学提炼体验性展示平台 |
5.助推问学再生特色性综合实践 |
6.构建问学管评激励性阳光机制 |
(二)施教策略 |
1.“深度对话”问学策略 |
2.“让学引思”提升策略 |
3.“智慧提问”解决策略 |
4.“问题追问”技巧策略研究 |
5.“问题分类”层次策略研究 |
6.“主问题链”设计策略 |
五、成果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 |
1.“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成效初见 |
2.“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1.实践中的问题 |
2.后继推介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幼儿园教师团队管理行动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解读教师, 为教师找到最合适的岗位。 |
2. 解忧小站, 打造互助文化软实力。 |
3. 激活教研, 助推团队的合作研究。 |
3. 设立亮相的舞台, 让教师崭露头角。 |
(7)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
一、研究综述简析 |
二、当前新课改的积极助推 |
三、学校课堂改革发展的现状堪忧 |
四、个人学习教学经验的总结内省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编制和实践 |
二、研究的框架——本论和案例结合 |
三、研究的方法——案例分析、问卷调查、教师访谈 |
第一章 问题导学案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问题导学案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
一、学案的涵义 |
二、“问题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的脚本——问题导学案 |
三、问题导学案设计的一般程序 |
第二节 “问题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
一、基本涵义 |
二、基本结构 |
三、一般特点 |
第三节 问题导学案创编的理论基础 |
一、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的设计 |
第一节 设计概论 |
一、指导思想 |
二、编写原则 |
三、关键环节 |
第二节 设计思路 |
一、学习目标前置 |
二、学习重难点定位 |
三、问题设计 |
四、活动设计 |
五、练习设计 |
六、编制规范 |
第三章 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教学应用调查 |
第二节 教学现状 |
一、实践的效果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改进措施 |
第一节 问题导学案编制建议 |
一、学案编制分析:两个结合 |
二、自主学习目标:清晰明确 |
三、自主学习模块:分层设计 |
四、合作探究模块:问题导向 |
五、检测反馈模块:知能合一 |
六、评价反思模块:注重实效 |
第二节 问题导学案教学建议 |
一、学生预习阶段:自觉自主,限时高效 |
二、课堂导学阶段:教学相长,合作探究 |
三、巩固强化阶段:夯实双基,把握梯度 |
第三节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
一、问题导学案文本评价 |
二、课堂学案导学评价 |
三、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四、科学评价的具体要求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探究 ——以广东L职业技术学院会电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缘由 |
1. 当前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民办职业院校,加强学校学风建设 |
2.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较为严峻 |
3. 班级学风建设的提升是提升学校整体学风建设的基础 |
4. 对民办高职院校学风问题现有探究较少 |
(二) 研究意义 |
1. 学风建设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民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
2. 优良学风的提升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
3. 会计专业班级学风建设对学校其他专业学风建设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
(三) 文献综述 |
1. 学风建设的理论研究 |
2. 学风建设的内容研究 |
3. 学风建设的方法研究 |
4. 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四) 概念界定 |
1. 民办高职院校 |
2. 学风 |
3. 学风建设 |
4. 班级 |
5. 班级学风建设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调查法 |
二、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风现状 |
(一) 学习目的状况 |
(二) 学习态度状况 |
(三) 学习方法状况 |
(四) 学习兴趣状况 |
(五) 学习氛围状况 |
(六) 学习纪律状况 |
三、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
1. 学习目标不明确 |
2. 学习目的的功利性 |
(二) 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积极 |
(三) 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
1. 学习方法单一 |
2. 缺乏专业性的指导 |
(四) 学生对专业课程兴趣较为淡薄 |
1. 对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
2. 对专业授课内容缺乏兴趣 |
(五) 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1. 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2. 宿舍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
(六) 学生学习纪律有待加强 |
1. 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
2. 考试纪律有待加强 |
四、影响班级学风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
1.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 |
2. 不良舆论渗透 |
(二) 学校环境的影响 |
1. 校园文化的缺失 |
2. 网络监管的不当 |
(三) 教育者的影响 |
1. 科任教师的影响 |
2. 班级管理者的影响 |
(四) 家庭的影响 |
1. 对教育的片面认知 |
2. 错误学习观念的灌输 |
五、班级良好学风建设的对策 |
(一) 树立班级正确舆论环境 |
1. 抵制社会不良影响 |
2. 减轻家庭教育观念的不良影响 |
(二) 搞好班级文化建设 |
1.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
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发挥班级模范带头作用 |
(三) 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学质量 |
1. 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
2. 运用教学机智,调动学习兴趣 |
(四) 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
1. 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育人能力 |
2. 提升辅导员职业化能力 |
(五) 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
1. 树立自主学习观,正确的看待专业 |
2. 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 |
3. 把握专业特性,制定学习方法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课改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散文教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研究 ——以高中部编本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D]. 赵越.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以B市中学为例[D]. 张乃中.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的探索[J]. 梁进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4]基于第二课堂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D]. 刘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深度学习模式实践研究[D]. 季爱云. 杭州师范大学, 2019(12)
- [6]幼儿园教师团队管理行动方案[J]. 宋青.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8(09)
- [7]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问题导学案”研究[D]. 张国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8]民办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探究 ——以广东L职业技术学院会电专业为例[D]. 胡佳.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9]走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道路上——35年的回顾与反思[J]. 廖哲勋. 中国教育科学, 2017(01)
- [10]关于高中政治合作学习的思考——163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J]. 顾凤章. 文理导航(上旬),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