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刘向校雠学中继承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梅洁[1](2020)在《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来新夏是我国当代着名目录学家、方志学家、图书馆事业家,在目录学研究、方志学研究、“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形成与实践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对我国文献学的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录学研究成就方面,通过总结来新夏在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分析来新夏的目录学思想,全面地阐述了来新夏的目录学研究成就和思想。在方志学研究成就方面,一方面归纳总结了来新夏在旧志资料类编、旧志目录编制以及旧志的点校与刊印等旧方志整理方面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对来新夏关于史志关系、新方志编纂体例方法等方志学思想的论述,归纳总结了来新夏的方志学理论。来新夏在目录学、方志学等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功底为他“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总结了来新夏目录学和方志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分析了来新夏“三史合一”的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研究实践,并且对来新夏在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予以了深入具体的研究。概而言之,来新夏在中国目录学、方志学、图书馆学等领域都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学术贡献,而且他所倡导和实践“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还扩展了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来新夏在中国文献学研究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袁祖笑[2](2020)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图书馆学正规教育自文华大学图书科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近代社会风云激荡、波澜起伏的历史背景下,晚清我国引入了西方图书馆学思想,民国初创办了图书馆学教育机构;学者们利用西学将以朴学为代表的传统学术学科化,梁启超认为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内容上包括广义的校雠学。近代我国图书馆学虽近学日本远学欧美,建设中国自己的图书馆学仍是文化教育所必需。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以校雠学为本土化的路径将其引入到图书馆学教学实践中,由此校雠学成为图书馆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图书馆学逐渐发展为文献学课程。本文所讲的文献学课程是指基于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开设以古文献学或古文献学命名或等同的以及相关的课程的统称,包括古典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中国图书馆学对文献学知识的传承即是现实需要;又为图书馆学找到了古代源头形成文化认同;直至改革开放前,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一直是核心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随着新一轮现代化进程逐渐由核心下降为一种选修课程,遭遇了现代性困境,其原因为:适应就业的需要、核心知识的转变的影响、改革开放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因此,本文梳理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图书馆学本科、研究生阶段涉及文献学课程和研究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较为全面而深刻反映图书馆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微观历史、宏观趋向与现状;深入探讨重塑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再调整及加强引导,从而为基于图书馆学的文献学课程突破困境提供有效的途径,推进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的变革实践,提高其在图书馆学内部的竞争力。
王晓静[3](2019)在《钱泰吉《曝书杂记》治学思想与文献学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钱泰吉,字辅宜,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逝世于同治二年(1863)。十八岁时以经义古学第一名的成绩补嘉兴县学学生,善于经义之学。三十五岁时弃举为官,选授为海宁州学训导。后致力于经史之学,收藏古籍、校勘古书、勘正讹误,成为了钱泰吉一生的主要工作。终其一生,钱泰吉撰写了许多文章,特别是《曝书杂记》关于他读书、校书、藏书的心得体会,在江浙一代广为流传,享誉海内。本论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三个方面对钱泰吉及其《曝书杂记》进行研究。首先,是对钱泰吉所处时代背景、个人生平和《曝书杂记》的编纂流传的研究。钱泰吉所处时代,正处于考证学发展最顶峰时期,且治学思想由清初的“务实”“经世致用”转变为乾隆、嘉庆时期的“实事求是”“稽古不问今”。乾隆、嘉庆两朝,汉学思想达于最高潮,考据学兴起,学者们专注于古籍的考证、校勘、辑佚等工作。道光以下,今文经学盛行,考据式微,学者往往借古言今,比附政治;此外,由于条件的充分成熟,清代藏书风气亦十分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私家藏书家往往互通有无,治学和藏书相互影响,学术氛围十分浓厚。面对上述的学术背景,钱泰吉在治学方面,兼采众家之长,在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重新审视版本校勘之学,摒弃学派偏见,考证严谨亦注重文章义理,重汉学亦重宋学。藏书丰富的他借对部分藏书的评论,把自己的治学思想融入其中。《曝书杂记》现有二卷单行本,后钱泰吉又续编第三卷,并入《甘泉乡人稿》中,又刻入《别下斋丛书》《式训堂丛书》等书中。其次,《曝书杂记》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治学思想,是本篇论述的重点所在,亦是创新之处。它始终体现着“俾子弟知向学之方尔”的教育理念。本文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其治学思想:经学之法、诗文之法、字学之法、教育之法,身为州学训导二十余年的钱泰吉有着丰富的教育学子的经验,此外,钱泰吉在继承前人治学方法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曝书杂记》以子孙后代向学之人为直接读者,介绍所藏书籍,娓娓道来,传授作者个人的读书感想和学习理念。最后,作为读书笔记的《曝书杂记》,其文献学价值不容忽视。本文第三部分,主要从《曝书杂记》的藏书价值、版本学成就、校勘学成就几方面进行论述。书中提到有诸多书籍,钱泰吉会娓娓道来其得书由来,表达自己的藏书理念,并评判一书版本之优劣,比较不同版本,勘正讹误错衍皆有理有据,不会望文生义。钱泰吉《曝书杂记》中记载校勘《史记》、《元文类》等书,对后世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和影响。
陈峰[4](2019)在《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学统四起、名家辈出的清代学术史上,王懋竑(1668—1741)因纂订《朱子年谱》而久负盛名,其经史考据的成就亦受到乾嘉以降后学的普遍推重。王懋竑身处康乾之时,朝野上下弥漫着尊崇朱学的浓厚氛围,学者以尊朱述朱为能事,然编排去取之间指向各殊。导源于明中叶的博古考据之风在此时亦渐次兴盛,成为乾嘉朴学的先声。与此同时,陆王心学仍有余绪,颜李学派也在学林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江南儒士的王懋竑,早年便与方苞、朱泽沄等人订交论学,与阎若璩、惠士奇、李塨、张伯行、陈鹏年等人俱有往还。在与学人互动的历程中,王懋竑抱持着尊朱的宗旨,既迎合了清廷形塑意识形态的举措,同时又不尚苟且调停之说,不因袭摘撮成篇的陈法,转而剖析《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中的时空人物信息,从文辞的探讨、语境的还原、事证的勾稽、义理的寻绎等方面深加用功,考订朱熹行年先后,编订朱熹着述真伪。《朱子年谱》的编纂,既在清代朱子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彰显了王懋竑独特的学术风格与思想旨趣,为后世研究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鲜活的个案。作为记史之体的年谱,糅合编年与纪传两种体裁,依据时序对史料进行排比系年,其中的去取增删,与编纂者本人的身份背景、学术考量以及思想动因息息相关。从乾嘉之时迄于今日,学界对王懋竑的推崇与肯定,主要是从《朱子年谱》考据精审、辨伪详实的角度而立论。然而《朱子年谱》纂订的动机,表面上是为了指陈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之误、否定“朱陆调和”之类的观点,实质上是以考据为工具,对李光地所纂《朱子全书》、张伯行所编《朱子语类辑略》等风行之书作出批驳,对同时理学家的种种误读作出纠谬,更是对康熙“理学真伪论”的潜在回应。具体而言,《朱子年谱》围绕着朱熹的书写可分为四个主题,即考订早年学行、辨析朱张交游、形塑朱陆之争、论定晚年宗旨。王懋竑考订朱熹早年,删汰种种神异书写,指陈武夷三先生为学不纯,又讳言朱熹早年学禅的经历,更淡化李侗(1093—1163)对朱熹的影响,意在将朱熹从道南一脉的理学系谱中加以抽离,为重新书写朱熹形象作出铺垫。《朱子年谱》中对朱张、朱陆交游书写,分别代表朱熹与当时学人互动的两种类型。以王懋竑所见,张栻与朱熹论学大旨相契,故《朱子年谱》对朱、张通书详加考释,一字一句不肯放过,将张栻视作朱熹之附翼,意在揭示朱熹编订着述、诠解义理时的艰辛历程,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变”的一面。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学者,为学宗旨已与朱熹偏离,王懋竑在形塑朱、陆之争时又常常略去书信的具体语境,专就两家争讼之语进行解读,将朱、陆之争认定为朱熹思想演变的核心论题,凸显朱熹固守正统、贬斥异端的形象,反映朱熹学术思想中“不变”的一面。这种书写的不对称性,在《朱子年谱》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只是潜藏于文献罗列与史事考订之中,未被此前研究者发掘。王懋竑对朱熹晚年宗旨的探讨,以考辨《玉山讲义》为先,认定朱熹晚年并不专言本体,本体当寓于工夫之中。同时,王懋竑考订朱熹书信,以主敬为朱熹工夫论之主轴,主静从属于主敬,二者绝不能等同;主敬既贯穿于穷理、反躬之中,而读书为学方是穷理、反躬的下手之处。三者层层递进之下,朱熹学术思想中的形上色彩被渐渐剥离,取得代之的是日用伦常之道、下手工夫之处,其中读书治学之法更被王懋竑视作晚年定论所在。相较元明年谱而言,朱熹玄远思辨、默契道体、遥接孔孟的道学因素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潜研经籍、好古深思、反躬践行的读书人形象,这与康乾时渐盛的考据学风密不可分。王懋竑对《家礼》、《周易本义》前九图的辨伪,清儒中尊信者不少,当代人非议者居多。造成聚讼纷纭的主因是学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认知。王懋竑辨伪《家礼》,既援引《仪礼》《书仪》等书以凸显《家礼》“于古非有所据”,同时关注明清之时社会礼俗的递变,强调《家礼》“于今又难以行”。当然,王懋竑辨伪《家礼》的取径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朱熹的文集、语录之中发现破绽,论定朱熹生前未撰《家礼》。王懋竑考辨此问题时,所见文献有限。其实从陈淳、黄干等人的歧说异论之中,更可佐证王懋竑的这一创见。再如《周易本义》前九图,王懋竑校雠宋元旧本、寻绎朱熹文语,以为九图非朱熹所作。此论得失互见,充斥着清初儒者鄙薄《图》《书》之学的成见。要言之,王懋竑辨伪诸书,展现了清儒考据中旁征博引、多闻阙疑的特质,其深层意图则是将朱熹文献中不合时宜、或者潜在发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加以剔除,从而强化朱熹的正面形象。王懋竑在经史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读书记疑》之中。经学领域中,王懋竑辨《古文尚书》之伪,与阎若璩、惠栋之理路不谋而合。在疑古求是的同时,王懋竑亦认为《古文尚书》保存圣贤遗训,不可尽废,较阎若璩、惠栋所见更为持平。蔡沈《书集传》虽为功令所尊,王懋竑考据史事、融贯事理对蔡书提出不少批评。在对《诗经》的研讨之中,王懋竑力辨毛、郑之异以破前儒陈说,不攀附崇郑佞郑的时风;辨析朱熹《诗集传》早晚版本之别,又能改订朱注之误,对元明旧解多有发覆。在三《礼》之中,王懋竑对《礼记》着力最深,不仅校勘、订正《礼记》经文,又能折衷于郑玄、朱熹、陈澔诸说之间,博古求是,缘情说礼,以求济用。《四书》方面,王懋竑将主敬认定为《四书章句集注》的思想主轴,考据名物以羽翼朱熹之说,参酌《朱子文集》《朱子语类》以推求朱熹定论。不过,王懋竑将《大学》《中庸》重新回归到《礼记》的系统中加以诠释,既折射了清儒对礼学的推重,又可视为对朱熹《四书》学体系的消解,在清儒之中颇具典范意义。至于史学领域,王懋竑潜研史籍,以校雠之法,效长编考异之例,改订、补正《资治通鉴纲目》,意在远绍朱熹之志。在分析史事、评骘人物中,王懋竑逐渐跳脱出天理史观的束缚,通过比勘文献记载的歧异展现历史的复杂图景,在考订名物制度、还原历史过程之中探求史学的经世致用之效。在南宋以降的学术思想史上,朱熹学说的权威地位虽已奠定,然而朱熹的历史形象却是一个变动不居的动态历程。李方子《朱子年谱》行世之后,取信而增详者有之,批评而改订者有之,显示了朱门后学在理解师说上种种差异。明清之时,尊朱已有定论,述朱却无共识。围绕着朱熹的年谱层出不穷,纂谱者或以标榜道统为宗旨,或怀彰显乡贤之心,或以弘扬祖德为职志。正因立场有别、旨趣各殊,编年记事之间往往暗寓作者对朱熹形象的不同理解。《四库全书总目》对《朱子年谱》推崇备至,归根究底,是因为王懋竑对朱熹的成功塑造,恰恰符合乾嘉考据学者的学术预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理学与经学间的张力消融于无形之中。与此相似,王懋竑逝世后,其学术贡献受到了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翁方纲、阮元、俞樾、陈澧等人的推重。在近代以来,唐文治、梁启超、胡适、钱穆等学者在讨论朱子学史、清代学术史时皆曾对王懋竑予以高度评价。在这些表彰与评议之中,无论是将王懋竑塑造为笃守程朱、深研考据的朴鲁学者,或是推阐宋明学术的朱学巨擘,抑或是扬州学派之先导人物,皆是立足于王懋竑学术思想的特定方面而立论。若就知识社会学的理路而言,王懋竑的学术形象亦经历着不断“再生产”的过程。作为偏居一隅的儒者,王懋竑撰作不倦,着书传世,在后来学者的追溯与书写之下,其学术形象虽无定论可言,亦跃升为学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便足证王懋竑的学术思想在乾嘉以降的深远影响。
耿战超[5](2017)在《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汉处于文献经典化的关键时期,秦火之后经籍多需要重新写定,汉代对于旧有典籍进行整理编写,既在文字、文本形态层面对于典籍进行改定、整合,也在经典意义层面进行重新阐释,灌注以符合时代需要的解读。本文选取西汉校书活动为切入点,重点关注西汉文献工作中的制度性安排,并由此探讨在国家制度建构与思想整合的时代背景下,西汉学术体系以及文学形态两者的形成路径与显着特征。第一章就西汉文献工作史实着笔,讨论西汉收书、藏书情形,以及处所、职官等问题。自汉兴以来,文献蒐集工作不绝如缕,并在继承先秦文献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了汉代成熟的收藏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藏书处所及典守职官等方面,西汉藏书有着内、外两分的鲜明倾向。尤为使人注意的是,内书地位逐渐上升,其职掌情况也随着汉代制度变化而变化,大体上是依附于汉代内朝权力构建而变动,文献工作成为汉代官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二章在史实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考察西汉所收书籍为何种、书籍如何分类、各类文献地位孰轻孰重等问题,并就此论及西汉不同阶段重视不同性质的文献,深层次原因在于学术风气的转移。藏书的“内、外”两分格局,也恰可用来分析汉代中央官学的基本格局,以及由此导致了对于文献的分类处理。“六艺”类典籍作为先王成法,成为各类思潮争竞时的话语资源,在汉代确立了“经典”的至上地位。随着汉代学术主流形态几番更易,“内学”的名头也进行了几番更迭,文中以谶纬“内学”为典型,分析了特定知识观念、文献典籍在此学术框架中的变动。最终刘氏父子通过校书建构了西汉文献谱系,重构了先秦的知识系统,确立了各类文献的地位,而其最终目的还是追求建立汉王朝“以内统外”“内外相应”的新王官学。第三章论在周制雅文化规范失序的背景下,随着秦汉国家制度建构的不断完善,汉字书写系统的趋稳态势与经典的文本化是如何相向而行的。正音、正字工作是大一统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文字”在短暂的秦朝或可视为政策问题,但在汉朝就已经成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文化问题。随着隶书规范化的不断提升,其最终与篆书同成为汉代的通行文字;正是在以校书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工作中,逐渐建构起了一套稳定的汉字书写系统,而稳定的文字书写系统也为经典文本的定型提供了保证。当然,此期经典的传授仍处于口说与文本并行的阶段,师法、家法、今古文字等因素,都对经典文本化在汉代的生成过程产生着一定影响。第四章论汉代以六艺经典整理为主要内容的文献工作,对于汉代文学形态发展的影响。重点关注在知识传播形态由口传到文本的转变过程中,文学创作如何在体式、生产形态、“宗经”观念等多层面开进,最终形成西汉文学宗经尊体的强烈意识。经典文本是汉代文献体系中的最重要者,是王朝推行“正字”进行文化建设的标准本,是文本书写的典范,故而汉代创作以经书文本为宗,为摹拟对象,为文体生成之渊薮,也就是自然之理。同时,汉代文献整理工作中篇章命题、作者命名等经验,校书人员书写、创作才能之培养锻炼,也都是汉代文学发展的莫大助力。论文重点考察了西汉文献工作中的“内、外”两分格局,分析了其内在的制度与权力结构因素,并将之扩展到对西汉文献分类、知识观念整合、学术体系建构等层面的观照,指出西汉新王官学体系是以“以内统外”“内外相应”为旨归的。同时,对于汉代文学形态展开以及相关观念的考察,将之放到知识传播形态变化、典制仪式消解与重构的文化背景中,并将其与西汉校书工作相结合,可知汉代文学形态的内涵完全是在汉兴以来文献及学术工作的进展中充实起来的。
刘春云,龚蛟腾[6](2017)在《从图书馆学视角看校雠学的近代境遇》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与传统学术大转型的近代时期,尽管校雠学学者群体蔚为大观、研究成果持续涌现且思想精髓承前启后,但其发展亦面临重道轻器弊端积重难返、西学东渐潮流摧枯拉朽和近代图书馆学强势冲击等诸多困境。随着传统校雠学的逐渐分化与急剧变革,图书馆学日渐扩张而承其主体,目录学日益敛缩而偏安一隅,其他文献类子学科亦各取所需而扬其思想。校雠学的近代境遇实际上是中国图书馆学的近代化过程,也是图书馆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文献类学科群的显性化过程。
李桂清[7](2017)在《刘咸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刘咸炘,民国时期四川杰出的历史学家,着名学者、历史文献学家,一生着作宏富,多达二百三十余种,总名为《推十书》,学界誉为“天才学者”。刘咸炘学术根柢深厚,不仅继承了祖父辈儒学和易学等家学传统,深受槐轩家学之益,更是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学术具有现代性和包容性。不仅如此,他寓学术于教育中,与学界学者积极交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学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治学广博,对经学、史学、诸子学、道学、文学、书学等均有研究,其研究领域及其成果博大精深,即使在历史文献学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具体来说,刘咸炘在前人历史文献学研究基础之上,对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做了认真的梳理;他崇尚刘向、刘歆的校雠之学,继承和发明了郑樵和章学诚的文献学思想,规范了校雠学之定义,认为其学囊括了文献整理的所有范畴,在广义上为历史文献学。刘咸炘强调“六经皆史”的学术思想,在郑樵和章学诚思想基础之上提出校雠学的核心思想为“明统知类”,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在其思想的指导之下,刘咸炘对四部书籍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在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集中阐述其图书分类理论,体现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旨意,在校勘、辑佚、版本、目录等方面有重大成就,因此总结刘咸炘在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理论及成果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学术价值。本论题以刘咸炘校雠学为中心探究其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首先分析校雠学与其他学术板块的联系,梳理刘咸炘在校雠学方面的学术着作。其次阐释刘咸炘“明统知类”历史文献学思想的形成,着重分析其图书分类理论,如分类之标准、理论方法及实践成果,探究其在辑佚、辨伪、校勘、版本目录等方面重要实践成就,总结刘咸炘校雠学“明统知类”的思想对其学术的影响。
刘春云,龚蛟腾[8](2017)在《上阐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评析》文中提出《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一书,专注校雠学的"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解读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思想,并重构汉、唐、宋、清"四段式"校雠学传承理路。着作秉持"阅读经典,以古为师"、"临文必敬,论古必恕"、"学求心得,业贵专精"等治学理念,但也存在学术承传待拓展、个别诠释尚欠周详、些许细节需考量的疏忽。
唐黎明,高明[9](2016)在《论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源——重新解读郑樵之“校雠学”》文中认为本文运用历史文献学相关理论对郑樵之"校雠学"进行了分析,可知郑樵所谓的"校雠学"就是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历史文献学,且其已初步构建了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郑樵之"校雠学"将图书、图谱、金石皆视为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文献进行了搜求、校勘、编目、考证以及编纂等五大整理程序;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研究目标。
邱雯蓉[10](2016)在《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文中提出本文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对古书的体例和古书的整理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古书的标题的整理和分析、对古书题写撰人情况的分析、通过分析“文集”和“丛书”这两个术语剖析古书的早期形态、古书图文混抄现象的整理和总结以及再论刘向等人整理古书的情况等,共有五个方面。就古书的标题而言,目前学者的研究焦点大多集中在标题的题写位置上,对标题的题名原则少有研究,且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以所有的出土的先秦及西汉时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整理了所有的简帛自带的标题,总结了标题题名的八个规律,通过标题的整理和研究可以看出先秦两汉时期简帛古书题名的一些特点。就古书题写撰人情况,无论是从传世文献的角度还是从出土简帛古书的角度,学界基本认同余嘉锡的“古书不题撰人”的看法,但是大多是稍有提及,很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明确“撰人”的含义并整理简帛古书题写撰人的情况,重新审视余氏观点的准确性。就古书的早期形态而言,古人一向述而不作,多由後人汇纂其诗文,编撰成书。这种汇纂主要有文集与丛书两种形式。文章通过对“文集”与“丛书”两个概念的定义、起源的分析,认为近年出土的不少简帛古书既具有“文集”的性质,又具有“丛书”的性质,也就是说,“文集”与“丛书”的早期形态其实差别不大。後世由於“书”和“篇”的区分越来越明确,才使“文集”与“丛书”有了明显的区别。就古书的图文混抄现象而言,本文首先整理了出土的图文混抄的古书,对图文的书写载体,位置关系,内容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图文混抄的古书的一些共同的特点。图文混抄的现象,学者早有提及,而从古书体例的角度加以重视的却很少,本文的整理与总结可以爲後来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就古书的整理情况而言,古书的整理以刘向等人的校书为最早的一次官方大型整理古籍的活动,这次校书对以後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即以出土的简帛古书为材料,结合传世文献,对刘向等人的校书活动进行系统的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刘向等人的校书原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从刘向校雠学中继承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刘向校雠学中继承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平概述及学术渊源 |
第一节 生平概述 |
第二节 学术渊源 |
一、家学 |
二、师承 |
第二章 目录学成就 |
第一节 目录学理论贡献 |
一、论目录的起源 |
二、论目录书的类别 |
三、论目录书的基本结构 |
四、论闷录的功能与作用 |
五、论目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六、论目录学与版本学、校勘学的关系 |
第二节 目录学史研究 |
一、对不同时期目录学事业发展状况的概括 |
二、对关注较少的目录学家及其着作的研究 |
第三章 方志学成就 |
第一节 对旧方志整理工作的贡献 |
一、旧志资料的类编 |
二、旧志目录的编制 |
三、旧志的点校与刊印 |
第二节 对新方志编修工作的贡献 |
一、培养修志人员 |
二、为新方志的编纂提供指导 |
第四章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
第一节 “三史合一”大文献学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图书事业史研究贡献 |
一、编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 |
二、梳理图书形态的演变过程 |
三、探讨藏书体制与藏书家类型 |
第三节 图书馆学贡献 |
一、学科建设 |
二、专业人才培养 |
三、推动《津图学刊》的创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来新夏学术系年简编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2)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价值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图书馆学史视域下的古代图书馆学研究 |
1.2.2 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 |
1.2.3 我国图书馆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 |
1.2.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代性困境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的历史渊源 |
2.1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及其发展 |
2.1.1 文献学与文献学课程 |
2.1.2 图书馆学与文献学课程 |
2.2 文献学课程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历史渊源 |
2.2.1 古代文献整理工作 |
2.2.2 近代校雠学与图书馆学的交融 |
2.3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视域下的发展史 |
2.3.1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中的地位演变 |
2.3.2 文献学课程在图书馆学教育中内容的演变 |
3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现状 |
3.1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的总体情况 |
3.1.1 图书馆学本科开设的文献学课程 |
3.1.2 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开设的文献学方向及课程 |
3.2 图书馆学文献学方向博硕学位论文的分析 |
3.3 图书馆学界对文献学课程的反思与呼吁 |
4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现代性困境的原因 |
4.1 图书馆学教育适应就业的工具理性 |
4.2 学科核心知识与学科人文教育的转变 |
4.2.1 接轨西方近现代图书馆学与本土化探索 |
4.2.2 深受苏联模式及其目录学教育的影响 |
4.2.3 学科归属的调整与信息学情报学的融入 |
4.3 文献学课程的特性与课程体系调整失衡 |
5 图书馆学视域下文献学课程发展对策 |
5.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与建构其共识 |
5.1.1 重视文献学课程的学科人文价值 |
5.1.2 建构文献学课程是学科古典教育的共识 |
5.2 培养目标与方案的再调整并加强引导 |
5.2.1 本科培养目标的再调整并加强升学就业引导 |
5.2.2 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研究方向并引导实践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3)钱泰吉《曝书杂记》治学思想与文献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钱泰吉的生平交游与《曝书杂记》的体例及版本 |
第一节 钱泰吉的生平交游与时代背景 |
一、钱泰吉的生平 |
二、钱泰吉的交游 |
三、钱泰吉生活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曝书杂记》的着录体例与版本流传 |
一、《曝书杂记》的着录体例 |
二、《曝书杂记》的版本流传 |
第二章 《曝书杂记》的治学思想 |
第一节 “用心为法”:经学之法 |
一、夏课专诵六经 |
二、多读细读六经 |
三、读经独具至性 |
四、治经用心为法 |
第二节 “熔铸唐宋”:诗文之法 |
一、作诗养生为上 |
二、学诗“熔铸唐宋” |
三、写诗以心会心 |
第三节 “《说文》为宗”:字学之法 |
一、读经当先正音 |
二、字学《说文》为宗 |
三、慎用古文奇字 |
四、罗列名家书籍 |
第四节 “学必有方”:教育之法 |
一、求学必有师承 |
二、读书修身修业 |
三、日课劳逸结合 |
四、立身清白无愧 |
第三章 《曝书杂记》的文献学价值 |
第一节 《曝书杂记》的藏书思想 |
一、钱泰吉藏书来源 |
二、钱泰吉的藏书思想 |
第二节 《曝书杂记》的校雠学成就 |
一、版本学成就 |
二、校勘学成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史料取用 |
1.4 内容架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世与知人:王懋竑的家世、交游与着述 |
2.1 世风与家学 |
2.1.1 清初学风 |
2.1.2 扬州学术 |
2.1.3 白田家学 |
2.2 交游与转益 |
2.2.1 学林硕彦 |
2.2.2 理学名臣 |
2.2.3 乡贤名士 |
2.3 着述与流传 |
2.3.1 《朱子年谱》 |
2.3.2 《白田草堂存稿》 |
2.3.3 《白田草堂续稿》 |
2.3.4 《读书记疑》 |
2.3.5 《朱子文集注》 |
第3章 背景与历程:《朱子年谱》纂订前后 |
3.1 背景与动因 |
3.2 过程与意图 |
3.3 取鉴与采择 |
3.3.1 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 |
3.3.2 洪嘉植《朱子年谱》 |
3.3.3 朱玉《朱文公年谱事实》 |
3.3.4 邹琢其《朱子年谱正讹》 |
3.3.5 朱泽沄《朱子圣学考略》 |
第4章 笔法与心证:王懋竑对朱熹学行的书写 |
4.1 考订早年学行 |
4.1.1 删汰神异书写 |
4.1.2 考辨武夷从学 |
4.1.3 讳言学禅经历 |
4.1.4 改订延平授受 |
4.2 辨析朱、张交游 |
4.2.1 过程的序列 |
4.2.2 史料的辨析 |
4.2.3 立场的审视 |
4.3 形塑朱、陆之争 |
4.3.1 书写鹅湖之会 |
4.3.2 重释南康之会 |
4.3.3 揭示“辨陆学之非” |
4.4 论定晚年宗旨 |
4.4.1 本体与工夫之辨 |
4.4.2 主静与主敬之辨 |
4.4.3 穷理与读书之辨 |
第5章 独断与考索:王懋竑对朱熹着述的辨伪 |
5.1 参酌今古:《家礼》辨伪的逻辑进路与思想意义 |
5.1.1 征于古今礼书 |
5.1.2 验诸人情风俗 |
5.1.3 考之朱熹行年 |
5.1.4 余论 |
5.2 黜虚崇实:《周易本义》前九图辨伪的学术考量 |
5.2.1 校雠于版本 |
5.2.2 寻绎于师说 |
5.2.3 决疑于本事 |
5.2.4 小结 |
第6章 考古与新诠:王懋竑的经学成就 |
6.1 辨伪与求是:王懋竑《尚书》学发微 |
6.1.1 治《书》历程 |
6.1.2 辨《古文》之伪而论衡今古文得失 |
6.1.3 申朱熹之说而订正蔡《传》之误 |
6.1.4 考据史事、融贯事理而自成一说 |
6.2 通贯与自得:王懋竑《诗经》学申述 |
6.2.1 治《诗》历程 |
6.2.2 辨毛、郑之异 |
6.2.3 订朱熹之注 |
6.2.4 创自得之说 |
6.3 纂辑与明断:王懋竑《礼记》学析论 |
6.3.1 治《礼》历程 |
6.3.2 纂礼求通 |
6.3.3 博古求是 |
6.4 推阐与补订:王懋竑《四书》学述略 |
6.4.1 推阐主敬工夫以揭橥《集注》之旨 |
6.4.2 考据名物史事以羽翼《集注》之解 |
6.4.3 采摭《文集》《语类》以发明《集注》之义 |
第7章 校雠与论衡:王懋竑的史学成就 |
7.1 校雠以判史实 |
7.2 尊朱以申《纲目》 |
7.3 博古以通世用 |
第8章 历史影响与学术地位 |
8.1 《四库全书总目》的论定 |
8.1.1 着作的评价 |
8.1.2 观点的征引 |
8.2 清代儒者的评议 |
8.3 郡邑后学的表彰 |
8.4 民国以降的回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清儒王懋竑年谱新编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着清单 |
(5)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汉收书、藏书史实考论 |
第一节 西汉收书史实考论 |
一、论汉初之“大收篇籍” |
二、“除挟书之律”与“广开献书之路” |
三、成帝“求遗书于天下” |
第二节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的制度初定 |
一、“汉兴”以来文献工作的时间断限 |
二、“汉兴”以来藏书的分类职掌 |
三、“策”——武帝所建藏书部次之簿 |
第三节 西汉藏书的内、外两分 |
一、宫廷禁中之“秘书” |
二、西汉“内书”职掌 |
三、西汉“外书”职掌 |
第二章 西汉文献格局与新王官学术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内、外两分:“内书”与西汉核心文献的整合 |
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文献序列 |
二、褚少孙“外家传语”说考辨 |
三、刘氏父子校书工作与西汉文献的构成 |
第二节 内、外互动:“内学”与汉代学术格局的形成 |
一、“内学”概念认识与文献分类 |
二、内学与外学的互动 |
三、谶纬“内学”的典型意义 |
第三节 内、外相应:刘氏父子校书与“新王官学”的建构 |
一、《七略》归于治道的价值追求 |
二、影响新王官学建构的时代动因 |
三、刘氏父子校书与新王官学术体系的定型 |
第三章 从口说到书写:经典文本化在汉代的生成 |
第一节 汉代文字演化与书写系统的形成 |
一、雅言系统的解体 |
二、秦汉之际文字书写系统的整合 |
三、“写书之官”与西汉文字书写系统的趋稳 |
第二节 传授形态改变与经典文本化 |
一、从“游于艺”到“六艺之文” |
二、章句经说与师法家法的诠释脉络 |
三、今学、古学之升降 |
第三节 先师口说与文本异读 |
一、《诗经·大雅·皇矣》异读 |
二、《毛诗》《关雎》经解 |
第四章 文本形制与汉代文学形态的展开 |
第一节 口传形态与文学体式的形成 |
一、空间认知与口传文学体式的内在结构 |
二、叙述时间与口传文学体式的叙事形态 |
三、诗乐舞一体与口传文学体式的表述方式 |
第二节 典制仪式与文学的生产形态 |
一、从辞“器”分离看铭文的独立 |
二、歌诗的制作和使用与诗歌的生成机制 |
三、赋的礼仪功能与文化职能的融通 |
第三节 文本经典化与汉代文学“宗经”观的多维性 |
一、文本的经典化与汉代文学“宗经”观的萌生 |
二、汉代文学创作与经典的互文性 |
三、着述意识与“作者”主体意识的自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从图书馆学视角看校雠学的近代境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校雠学的承传与发展 |
2.1 校雠学学者群体蔚为大观 |
2.2 校雠学研究成果持续涌现 |
2.3 校雠学思想精髓承前启后 |
3 校雠学的困境与尴尬 |
3.1 重道轻器弊端积重难返 |
3.2 西学东渐潮流摧枯拉朽 |
3.3 近代图书馆学强势冲击 |
4 校雠学的分化与转型 |
4.1 目录学敛缩而偏安一隅 |
4.2 图书馆学日渐承其主体 |
4.3 文献类学科群各取所需 |
5 结语 |
(7)刘咸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学术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刘咸炘的学术人生 |
一、学术渊源 |
二、学术经历 |
三、学术教育 |
四、学术交往 |
第二章 刘咸炘对古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一、刘咸炘学术着作结集的变化 |
二、刘咸炘校雠学论着梳理 |
第三章 刘咸炘历史文献学“明统知类”理论的形成 |
一、刘咸炘之前文献学发展历程简述 |
二、刘咸炘“明统知类”文献学理论 |
(一)学者对“校雠”的辨析 |
(二)刘咸炘“校雠”释义 |
(三)刘咸炘“明统知类”的文献学思想 |
第四章 刘咸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上) |
一、图书分类标准 |
二、图书分类法 |
三、刘咸炘对四部分类之讨论及成就 |
(一)对两唐《志》的批评 |
(二)对宋明目录学的认识 |
(三)对清代目录的评论 |
第五章 刘咸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下) |
一、刘咸炘论版本目录 |
(一)刘咸炘论版本 |
(二)论辨别版本的方法 |
(三)刘咸炘论目录的分类 |
二、刘咸炘论古书辑佚及弊病 |
三、刘咸炘论古籍辨伪 |
四、刘咸炘论古书校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8)上阐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阐古人精微 |
2.1 考镜源流,正校雠之义 |
2.2 推阐大义,解校雠之经 |
2.3 辨章学术,明校雠之理 |
3 启后人津逮 |
3.1 阅读经典,以古为师 |
3.2 临文必敬,论古必恕 |
3.3 学求心得,业贵专精 |
4 且索垢寻疵 |
4.1 秉持会通,承传待拓展 |
4.2 别识心裁,诠释欠周详 |
4.3 文雅通达,细节需考量 |
5 结语 |
(9)论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源——重新解读郑樵之“校雠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界关于郑樵“校雠学”的讨论 |
2 郑樵的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 |
2.1 郑樵“校雠学”研究对象 |
2.2 郑樵整理文献的工作程序 |
2.3 郑樵“校雠学”研究目标 |
3 关于郑樵“求书”的几点思考 |
(10)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材料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简帛古书标题题名原则探析 |
一、出土简帛古书的标题整理 |
二、标题命名情况分析 |
附录:出土简帛古书的篇名题名情况一览表 |
第三章 论“古书不题撰人” |
一、“撰人”的含义 |
二、古书题撰人的方式 |
三、简帛古书中的题写“撰人”情况 |
四、古书大多不题撰人的原因 |
第四章 由简帛古书看“文集”与“丛书”的早期形态 |
一、“文集”的定义与起源 |
二、“丛书”的定义与起源 |
三、简帛古书中的文集与丛书 |
第五章 简帛古书中的图文混抄现象 |
一、资料整理 |
二、图文混抄的研究说明 |
第六章 从出土简帛看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情况 |
一、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步骤 |
二、刘向、刘歆等人的校书原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从刘向校雠学中继承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来新夏的文献学成就研究[D]. 梅洁. 苏州大学, 2020(03)
- [2]图书馆学视域下的文献学课程研究[D]. 袁祖笑. 郑州大学, 2020(02)
- [3]钱泰吉《曝书杂记》治学思想与文献学价值研究[D]. 王晓静.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4]清儒王懋竑学术思想研究[D]. 陈峰. 湖南大学, 2019(07)
- [5]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D]. 耿战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6]从图书馆学视角看校雠学的近代境遇[J]. 刘春云,龚蛟腾.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7(03)
- [7]刘咸炘历史文献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桂清. 西华师范大学, 2017(02)
- [8]上阐古人精微,下启后人津逮——《郑樵与章学诚的校雠学研究》评析[J]. 刘春云,龚蛟腾. 图书馆, 2017(02)
- [9]论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起源——重新解读郑樵之“校雠学”[J]. 唐黎明,高明.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11)
- [10]简帛古书体例与古书整理研究专题[D]. 邱雯蓉. 西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