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妥泰治疗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何运元,王院方,郭爱萍[1](2021)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atypical benign partial epilepsy, ABP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4例ABP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ABPE患儿中8例为男性, 6例为女性, 发病年龄(5.32±1.20)岁, 确诊周期(18.28±1.96)个月。ABPEⅠ型6例(不典型失神4例、负性肌阵挛2例), Ⅱ型5例, 混合型3例;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放电指数50%~90%。2例头颅核磁提示存在中央区透明隔间腔扩大。结论 ABPE患儿均伴有脑电图持续恶化及认识功能障碍, 早期抑制电持续状态, 可避免对认识及心理产生长远影响。
简秀群[2](2020)在《43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并诊断为BECT的4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y,VEEG)的监测资料,分析患儿的临床发作类型、脑电图特点、认知功能、药物治疗疗效及治疗后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1.43例BECT患儿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发病年龄为(7.67±2.49)岁,81.4%的发病年龄为5~10岁。2.43例患儿的临床发作均与睡眠或觉醒程度降低有关,62.7%的患儿为入睡后1小时内发作;69.8%的患儿发作类型为部分运动性发作,33.3%泛化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7.44%的患儿发作持续时间为1~5分钟。发作频率1~12次/年,平均(2.32±1.85)次/年,发作频率主要集中在1~3次/年。3.43例患儿VEEG双侧放电10例(23.26%),单侧放电33例(76.74%)。单侧放电中,左侧Rolandic区放电17例(39.53%),右侧Rolandic区放电16例(37.21%)。4.认知功能: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的10例患儿,FIQ不存在智力缺陷及低于正常的情况,但在言语智商、操作智商的子项上,该10例BECT患儿都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现象。5.随访时间3月~4年,40例口服单种AEDs,3例患儿AEDs联合治疗。LEV组,临床发作完全控制17例(50.0%),有效17例(50.0%);VPA组临床发作完全控制2例(40.0%),无效3例(60%)。LEV组34例患儿,脑电图好转31例,脑电图无明显改变3例;VPA组5例患儿,2例患儿脑电图好转,3例患儿服用该药后,临床发作控制不佳且脑电图无变化。CBZ组临床发作控制有效,脑电图好转。联合治疗组,3例临床发作完全控制,但脑电图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出现学习困难、反应变慢。[结论]1.BECT具有高度的年龄依赖性,发作与睡眠及觉醒程度下降密切相关,发作类型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主,脑电图可见Rolandic区放电。典型的BECT抗癫痫治疗疗效理想,预后良好。2.BECT患儿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进行AEDs的选择时应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及治疗疗效等进行综合评估合理用药。3.BECT部分患儿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在积极控制其癫痫临床发作的同时,应运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及方法,早期发现认知功能损害,分析导致其认知功能损害的因素,尽早干预和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其学习、生活质量。
付珏桃[3](2020)在《1岁以内良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63例1岁以内起病且预后良好的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观察以及随访,分析探讨1岁以内起病的良性癫痫的诊断、治疗及疗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5年—2018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岁以内起病的良性癫痫特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用药疗程及预后。结果:临床特征:本组患儿中男女比为1:1.25,起病年龄在028日有3例(4.8%),28日3月有6例(9.5%),3月12月有54例(85.7%),平均发病年龄为(5.8±2.9)月。20例(31.7%)有早期发病的惊厥或癫痫家族史。52例(82.5%)为全面性发作,4例(6.3%)局灶性发作,7例(11.1%)局灶性进展为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48例(76.2%)有丛集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47例(74.6%)结果正常,14例(22.2%)睡眠期可见尖/尖-慢波发放,5例(7.9%)清醒期可见背景慢化。7例发作期脑电图中5例为局灶性起源。14例完善基因检测,3例未检出相关致病基因,11例报告均为PRRT2基因突变,其中10例碱基重复(c.649dupC,p.R217Pfs*8),1例碱基缺失(c.623delC,p.S208fs)。治疗及随访:45例(71.4%)予以AEDs治疗,8例首选丙戊酸钠(VPA),4例首选奥卡西平(OXC),33例首选左乙拉西坦(LEV),其中14例首选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患儿发作控制欠佳。用药疗程最短3天,最长57个月,平均疗程(28.8±18.0)个月。62例(98.4%)在24月内发作停止,末次发作平均年龄为(8.5±5.0)月。结论:1岁以内起病的良性癫痫大部分在3月龄之后发病;发作形式可为全面性、局灶性或局灶继发双侧强直-阵挛性发作,且大多数为丛集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大部分正常,少部分有清醒期背景慢化或睡眠期尖波发放,发作期多为局灶性起源;绝大部分2岁以内停止发作,大多数单药治疗控制效果好。
黎声姣[4](2019)在《不同治疗方法对BECT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者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者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8年0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7例癫痫发作未控制的BECT并ESES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1)根据出现ESES后是否加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分为:抗癫痫药物(AEDs)+甲强龙组(N=31)和单用AEDs组(N=46),(2)根据甲强龙冲击疗程分为:1个疗程组(N=24)和2个疗程组(N=7),(3)在单用AEDs组中,添加氯硝西泮(CZP)治疗的患者(N=9)进行自身前后对比。以治疗后6个月为评估点,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治疗组癫痫发作的疗效,脑电图ESES的疗效,脑电图ESES的疗效与癫痫发作疗效间的关系,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ESES出现后影响BECT患者神经心理功能的有关因素。结果:1.治疗后6个月,AEDs+甲强龙冲击组癫痫发作总有效率高于单用AEDs组(P=0.049);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癫痫发作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AEDs组中9例添加CZP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较前改善,总有效率为88.9%(8/9)。2.治疗后6个月,AEDs+甲强龙冲击组脑电图ESES改善率高于单用AEDs组(P=0.039);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脑电图ESES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AEDs组中9例添加CZP治疗的患者脑电图ESES较前改善,ESES改善率为77.8%(7/9)。3.治疗后6个月,ESES改善者的癫痫发作控制率高于ESES无改善者的癫痫发作控制率(P=0.036)。4.AEDs+甲强龙冲击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AEDs组(P=0.022);1个疗程组和2个疗程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AEDs组中9例添加CZP治疗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3/9)。5.首次监测到ESES的年龄<7岁者、治疗后ESES无改善者更容易出现神经心理功能损害(P均<0.05)。结论:1.AEDs联合甲强龙冲击治疗对BECT并ESES患者的癫痫发作和脑电图ESES的疗效优于单用AEDs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前者高于后者,且均可耐受。2.添加CZP治疗对BECT并ESES患者癫痫发作和脑电图ESES改善有效。3.脑电图ESES改善者癫痫发作达到控制的可能性更大。
林丽[5](2019)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目的研究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children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患儿的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BRIEF)父母版问卷对50名BECT患儿(BEC T组)和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执行功能评估,比较两组儿童生态学执行功能的差异。结果(1)BECT患儿BRIEF量表总分(global executive composite,GEC)及行为管理指数(behavioral regulation index,BRI)、元认知指数(metacognition index,MI)两个维度得分[分别为(51.64±10.30)分、(49.02±8.98)分、(52.78±10.9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5.70±6.55)分、(44.96±5.35)分、(46.72±6.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制因子、任务启动、和工作记忆评分[分别为(49.90±10.62)分、(51.76±11.90)分、(55.58±10.95)分]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4.94±6.05)分、(43.74±7.63)分、(47.54±7.15)分]。(2)病情控制与否对GEC(β=-6.164,P=0.004)、BRI(β=-5.422,P=0.025)、MI(β=-4.962,P=0.034)、抑制(β=-8.926,P=0.002)、工作记忆(β=-4.980,P=0.008)有负向预测作用;发作次数对GEC(β=4.221,P<0.01)、BRI(β=2.555,P=0.002)、MI(β=4.726,P<0.01)、任务启动(β=7.471,P<0.01)、工作记忆(β=5.384,P<0.01)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BECT患儿存在生态学执行功能的障碍,患儿癫痫发作次数、病情控制与否是其生态学执行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陶伟,李若妍,陈静,张笪,郑文娟[6](2018)在《直立伸臂试验在早期识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变异型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直立伸臂试验在早期识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变异型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BECT)患儿591例,在VEEG监测下行直立伸臂试验,同时监测双侧三角肌表面肌电图(EMG),观察其神经电生理特征。结果:591例患儿中有31例在直立伸臂试验中监测到负性肌阵挛发作,其中3例为首诊。结论:儿童良性癫癎患儿通过直立伸臂试验,能早期识别负性肌阵挛发作,对患儿病情的进展起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效果。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7](2018)在《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脑电图学(五)癫癎术前评估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四、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从癫瘸学的角度,对临床发作性事件的诊断常常需要回答以下问题:①是否为癫癎发作?②是什么类型的癫癎发作?③脑电图放电与临床实践有什么关系?④应选择何种抗癫癎药物治疗?疗效如何?什么时间可以停药?EECG作为癫癎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
刘晓军[8](2018)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睡眠障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是儿童期常见的癫痫综合征,曾经把睡眠正常作为BECT的诊断标准,随着研究深入,近年来对BECT所谓的―良性‖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本研究使用多导睡眠监测和功能测评的方法对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BECT)患者睡眠特征和相关神经功能测评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按照1989年国际抗癫联盟所制定的癫痫综合征分类中符合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诊断标准的患儿25例,同时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15例。2.采集病史,BECT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前3月至当天无癫痫发作。3.分别对25例BECT患者与15名正常儿童做对照,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包括各项睡眠指标、呼吸相关事件、周期性肢体运动等参数记录,所有参数均采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由于相关参数符合正态分布,利用t检验分析。4.分别对25例BECT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进行睡眠相关神经心理功能临床量表评估,包括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持续执行测试(IVA-CPT)评价神经心理功能,所有量表得分采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比较。由于相关参数符合正态分布,利用t检验分析。5.采用SPSS18.0软件对BECT患者的客观睡眠参数与临床特征和神经功能量表评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1.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睡眠指标BECT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EM期比例(%TST)减少(13.5%vs 19.5%,p=0.044),其它睡眠结构参数无差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ECT患者异常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比例、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无差别。BEC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均无周期性肢体运动。2.神经功能测评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IQ、VIQ、PIQ评分无区别。持续执行测试功能评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ECT患者组综合注意力商数降低(72.5 vs 105,p=0.024),视觉注意力商数降低(86 vs 103,p=0.036),听觉注意力商数降低(70.5vs 104.5,p=0.034),视觉警醒商数降低(78 vs108.5,p=0.029),听觉警醒商数、视觉速度商、听觉速度商无差别。3.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睡眠指标BECT亚组间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ECT患者无放电亚组各项睡眠指标无差别;BECT患者有放电亚组REM(%TST)比例(11.5%vs19.5%,p=0.034)减少,WASO(68.75 vs 35.75,p=0.031)延长;BECT患者有放电组与无放电亚组相比TIB(507.25 vs 475,p=0.025)延长,WASO(68.75 vs 26,p=0.036)延长,SE(85.3 vs 92.45,p=0.042)下降,REM(%TST)比例(11.5 vs 18,p=0.035)减少。跟BECT患者SWI为0组相比,BECT患者SWI小于20%亚组各项睡眠指标无差别;BECT患者SWI为20-40%亚组REM(%TST)比例(10.5 vs 18,p=0.045)减少,WASO(40.75 vs 26,p=0.043)延长;BECT患者SWI为20-40%亚组跟SWI小于20%亚组各项睡眠指标相比REM(%TST)比例(10.5 vs 16.5,p=0.026)减少。跟健康对照相比,BECT患者口服奥卡西平亚组各项睡眠指标无差别;BECT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亚组REM(%TST)比例(10.5 vs 19.5,p=0.015)减少;BECT患者口服左乙拉西坦亚组与口服奥卡西平亚组各项睡眠指标相比REM(%TST)比例(10.5 vs 19,p=0.026)减少,WASO(68.5 vs 28,p=0.035)延长。跟健康对照相比,BECT患者病程在2年以上亚组各项睡眠指标无差别;BECT患者病程在2年及以下亚组REM(%TST)比例(14.5 vs 17,p=0.042)减少;BECT患者病程在2年及以下亚组跟2年以上亚组各项睡眠指标相比SE(84.8 vs94.5,p=0.050)有下降趋势,WASO(72.5 vs 28.5,p=0.043)延长。4.神经功能测评亚组间的比较:与BECT患者无放电组亚相比,BECT患者有放电亚组VIQ评分明显降低(23.5 vs 48,p=0.025),FIQ评分无差别(87 vs98.5,p=0.855),PIQ评分无差别(46 vs48.5,p=0.456)。与BECT患者无放电亚组相比,BECT患者有放电亚组听觉警醒商数降低(68 vs97.5,p=0.042),余无差别。5.经相关性分析,BECT患者REM(%TST)比例与病程(r=-0.010,p=0.963)不相关,跟SWI(r=-0.598,p=0.002)呈负相关;WASO跟病程(r=-0.483,p=0.014)呈负相关,跟SWI(r=0.401,p=0.047)正相关;WASO跟REM(%TST)比例(r=-0.004,p=0.986)不相关;SWI跟病程(r=-0.500,p=0.011)呈负相关。BECT患者VIQ与REM(%TST)比例(r=0.386,p=0.057)不相关,与WASO(r=-0.5,p=0.007)呈负相关;BECT患者听觉警醒商数与REM(%TST)比例(r=0.335,p=0.102),与WASO(r=-0.337,p=0.100)均不相关;VIQ与听觉警醒商数(r=0.614,p=0.001)呈正相关。BECT患者VIQ与SWI(r=-0.780,p=0.000)呈负相关,与病程(r=0.635,p=0.001)呈正相关。BECT患者听觉警醒商数与SWI(r=-0.852,p=0.000)呈负相关,与病程(r=0.563,p=0.003)呈正相关。研究结论1.跟健康对照比较,BECT患者组多导睡眠监测REM(%TST)比例减少。BECT患者分别据放电情况、病程、用药分亚组比较,BECT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REM(%TST)比例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WASO)延长。2.跟健康对照比较,BECT患者有放电亚组言语智商评分降低。跟健康对照比较,BECT患者组视听执行注意力商数普遍降低。3.BECT患者REM(%TST)比例与放电指数(SWI)呈负相关,与病程不相关;入睡后觉醒时间(WASO)跟病程负相关,跟SWI正相关;BECT患者言语智商(VIQ)与REM(%TST)比例不相关、与WASO负相关。BECT患者听觉警醒商数与言语智商(VIQ)、病程呈正相关,与SWI呈负相关,与REM(%TST)比例、WASO均不相关。
李振宏[9](2017)在《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的关系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变异型BECT)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的相关性,探讨可行的早期干预措施,并改善变异型BECT的治愈率。方法:1.选择在本院就诊的58例变异型BECT患儿作为实验组,选择典型BECT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于清晨空腹抽取5ml静脉血置于一次性使用生化采血管,采用BH5300S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全血微量元素浓度,采用罗氏发光仪(Cobas e601)检测代谢相关激素,贝克曼AU5800生化仪检测载脂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血浆瘦素,同时抽静脉血2m L于一次性抗凝管中,采用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相关激素、血常规、载脂蛋白及瘦素水平。2.比较两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的变化,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作为评定工具,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试及评定。结果:1.实验组儿童血清铁浓度,锌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实验组儿童血清铜离子浓度与对照组儿童比较,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载脂蛋白及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血清(Gh,Cortisol,PTH,TSH)浓度明显下调,而血清(ACTH,FT3,FT4,25(OH)D)浓度明显上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锌与4种代谢相关激素显示正相关或负相关,8种代谢相关激素中有12对显示正相关或负相关,在总的36对中占44%。2.实验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降低,脑电图棘慢波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患儿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与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磁共振波谱及认知功能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结论:实验组患儿微量元素锌,铁明显下调,血清(Gh,Cortisol,PTH,TSH)水平明显下调,而血清(ACTH,FT3,FT4,25(OH)D)水平明显上调,提示变异型BECT与微量元素及代谢相关激素有较大的相关性,可能为变异型BECT难以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有效治疗的原因之一,为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变异型BECT的早期干预措施,并改善变异型BECT的治愈率,提供了一个新的临床思路。目的:建立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凋亡率和存活率,初步验证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可行性,以期为下一步干预提供模型。方法:在体外原代培养10天的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谷氨酸(100、200、300、400μmol/L),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存活率和TUNEL细胞凋亡技术检测凋亡率,以检测不同浓度谷氨酸对大脑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水平,找到建立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模型的最佳谷氨酸浓度。结果: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作用于神经元细胞6h后,可见部分细胞胞体肿胀,细胞轴突变短;1d后部分肿胀细胞裂解。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计算神经元存活率,结果发现各种浓度的谷氨酸都能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各种浓度的谷氨酸组神经元细胞与对照组神经元细胞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而且随着实验组谷氨酸浓度逐渐升高,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也逐渐下降。TUNEL染色发现,不同浓度的谷氨酸作用于神经元细胞1d后,神经元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固缩。各种浓度的谷氨酸都能诱导神经元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谷氨酸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神经元凋亡率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在谷氨酸浓度为200﹑300﹑4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随着浓度的上升而下降。结论:用上述方法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状态很好,通过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纯度达到90%以上。在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凋亡的实验中,当谷氨酸浓度为100﹑200μmol/L时,细胞凋亡率高而细胞死亡率并不高,提示100﹑200μmol/L的谷氨酸为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最佳浓度。目的:检测锌离子及其螯合剂对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机制,为新生期惊厥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建立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模型,应用台盼蓝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TUNEL细胞凋亡检测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在Zn SO4组中加入Zn SO4(50umol/l),TPEN(锌离子螯合剂)组加入TPEN(2.5umol/l),检测TPEN对发育期惊厥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3、抑凋亡基因Bcl-2及锌转体(Zn T-1,Zn T-2,Zn T-3)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00μmol/L的谷氨酸可引起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加入TPEN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未加入TPEN的对照组细胞(P<0.05,P<0.01);100μmol/L的谷氨酸可引起神经元凋亡,加入TPEN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加入TPEN的对照组细胞(P<0.05,P<0.01);100μmol/L的谷氨酸可引起caspase-3阳性细胞率增加,加入TPEN的实验组caspase-3阳性率明显下调,而抑凋亡基因Bcl-2及锌转运体Zn T-1,Zn T-2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加入TPEN预处理海马与皮层神经元后,细胞存活率和抑凋亡基因Bcl-2上调,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提示TPEN对发育期惊厥导致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Zn T-1,Zn T-2的上调,抑制锌离子内流,促使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下调和抑凋亡基因Bcl-2上调,缩小凋亡通路,减少细胞凋亡发生,从而对发育期惊厥诱导的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位坤坤[10](2014)在《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及ELP4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癫痫综合症,属于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具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发作形式及脑电图特征,而神经发育及神经影像学一般正常,通常预后良好。本病的发病年龄在3~13岁之间,75%的痫性发作出现于NREM(非快速眼动)期,主要是在入睡期或觉醒前,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形式主要为感觉性或局灶性运动性发作,主要影响面部和口咽部,有时累及一侧肢体或继发全面性发作。其脑电图特征表现为中央颞区棘波,可从一侧扩展至对侧,而背景节律正常。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其诊断基于特征性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是首选的一线药物。发作不频繁、轻度或夜间发作、发病年龄接近自然缓解年龄患儿无需抗癫痫药物治疗。研究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脑电图及药物治疗反应及其发生机制,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目前关于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遗传学的研究大多是欧洲人群,国人尚无大样本研究。考虑到种族差异,在国人中进行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探求欧洲人群已知突变与国人发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国人的易感基因及研究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发病机制。本研究以95例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表现、脑电图特征及药物治疗反应的研究。为分析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患儿与ELP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并进一步研究其发病与ELP4基因多态性的关联,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方法,检测95例BECT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基因分型,观察ELP4基因rs986527多态位点在BECT患者和对照间分布频率的差异。研究发现,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儿童期发病,以部分运动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癫痫样放电多局限或以中央、颞区为主,睡眠脑电图检查亦有异常放电。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系统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药物治疗反应良好。汉族人ELP4基因第9内含子rs9865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BECT无关联。目的: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是儿童良性癫痫的主要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临床表现多为口面部症状,如一侧面部、口角抽动或口角歪斜,有时可波及肢体,或继发全面性发作。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多在刚入睡不久,部分在晨起欲醒时,其发作类类型为部分运动发作或部分泛化全身性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主要表现为简单部分运动发作,极少数可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如口咽部自动症(咂嘴、吞咽等)。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表现为中央颞区棘波放电,可从一侧扩散至对侧,而背景节律正常,睡眠周期正常。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BECT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95例BECT患儿进行详细的临床、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总结其临床表现、脑电图特点及药物治疗反应。结果:BECT儿童期发病,以部分运动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为主,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癫痫样放电多局限或以中央、颞区为主,睡眠脑电图检查亦有异常放电。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神经系统及神经影像学检查正常,药物治疗反应良好。结论:BECT为儿童良性癫痫,具有特征临床及脑电图特点,药物反应良好。目的: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特发性局灶性癫痫综合征,约占小儿癫痫的15%-20%,发病年龄在3-13岁,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发作类型为局限性运动或感觉性发作,可以继发全身发作,常常在16岁后自发消失。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是儿童良性癫痫的主要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脑电图有特异的中央颞区棘波,具有遗传倾向,但具体的遗传部位及机制尚在研究中。目前关于BECT遗传学的研究大多是欧洲人群,汉族人中尚无大样本研究。考虑到种族差异,在国人中进行该病的遗传学研究,探求欧洲人群已知突变在国人发病的关系,有助于寻找国人的易感基因。方法: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95例BECT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测序方法,检测95例BECT患儿和102例健康对照者基因分型,观察ELP4基因rs986527多态位点在BECT患者和健康对照间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ELP4基因第9内含子rs986527位点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29,OR=1.24,95%CI:0.83~1.84)。结论:汉族人ELP4基因第9内含子rs9865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BECT发病无关联。
二、妥泰治疗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妥泰治疗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43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1岁以内良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确诊标准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特征 |
2.2 辅助检查 |
2.3 基因检测 |
2.4 治疗 |
2.5 随访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1岁以内良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4)不同治疗方法对BECT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者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存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直立伸臂试验在早期识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变异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试验方法 |
结果 |
一、临床资料 |
二、神经电生理特征 |
三、治疗 |
讨论 |
(7)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脑电图学 |
第五节儿童脑电图 |
(8)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睡眠障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
1.3 多导睡眠图监测 |
1.3.1 临床资料采集 |
1.3.2 客观睡眠指标 |
1.4 对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睡眠相关神经功能量表测评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BECT患者组和对照组临床特征 |
2.2 客观睡眠指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3.1 智商测评指标 |
2.3.2 持续执行测试功能评分 |
2.4 睡眠参数与临床特征和神经功能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
2.4.1 BECT患者的睡眠参数与临床特征经相关性分析 |
2.4.2 BECT患者的睡眠参数与神经功能量表经相关性分析 |
2.4.3 BECT患者的神经功能量表与临床特征经相关性分析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的关系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的关系研究 |
前言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发育期惊厥致海马与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三部分 锌及其螯合剂对发育期惊厥致海马与大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锌稳态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附录 |
英文缩写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承担课题 |
致谢 |
(10)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及ELP4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ELP4基因多态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妥泰治疗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临床特点分析[J]. 何运元,王院方,郭爱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0)
- [2]43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的研究[D]. 简秀群.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1岁以内良性癫痫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D]. 付珏桃.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不同治疗方法对BECT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患者疗效分析[D]. 黎声姣.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患儿的生态学执行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 林丽.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9)
- [6]直立伸臂试验在早期识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变异型中的作用[J]. 陶伟,李若妍,陈静,张笪,郑文娟.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4)
- [7]实用临床电生理学(续)[J]. 刘青蕊,黄宝晨,孙吉林.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8(04)
- [8]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睡眠障碍特征研究[D]. 刘晓军.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1)
- [9]变异型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与锌及代谢相关激素的关系及机制研究[D]. 李振宏. 苏州大学, 2017(05)
- [10]伴中央中颞棘波灶的良性儿童癫痫临床及ELP4基因多态性研究[D]. 位坤坤. 山东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