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化性溃疡复发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易惺钱[1](2021)在《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tor Pylori,Hp)是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在人体胃中生存的微生物种类,感染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因素,且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慢性荨麻疹等胃肠外疾病相关,因此抗Hp治疗早已成为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Hp感染和胃癌双重高发,二者关系密切,危害相互叠加,其治疗是消化科医生最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但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细菌耐药率上升,Hp根除率下降,复发率升高,不良反应明显,有效治疗面临着挑战。中医药作为Hp治疗的新路径,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率低、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特点,与西药联用可提高根除率,减少副作用及抗菌药物使用,保护胃黏膜,在Hp治疗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被认可。但证据较分散,仍缺乏较全面的中医理论支撑和真实世界的证据支持。目的:1.系统梳理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文献,全面综合当前可用证据,提炼中医药干预Hp的治疗思路。2.结合医案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整合中医治法的运用情况、具体方药,评价其临床疗效,优化Hp感染的中医药防治方案。3.在现有证据支持下,进一步揭示中药防治Hp的作用机制与证治规律,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的优势环节和精准治疗提供证据支持。方法:1.文献梳理与评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同时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灰色文献、医脉通等进行补充检索,7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讨论或求助第三方的方式解决分歧;运用文字描述及图表形式展示中医药抗Hp的研究现状。应用AMSTAR 2量表、GRADE软件对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质量、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及证据质量再评价。2.临床验证通过有效医案及临床回顾性研究对文献研究结果加以验证。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基于真实临床环境中既有医疗数据开展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中医药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干预Hp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现实性、适用性和时效性证据支持。结果:1.证据图及理论探讨部分:8个中英文数据库初检共26661篇文献,自动查重后获得16461篇,依据相关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文献后最终纳入3563篇,其中临床研究3460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82篇,指南及临床路径研究21篇。从临床研究来看,(1)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80.72%),规模多在60-100例之间;观察性研究占7.63%,多集中在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及Hp感染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面,其与体质类型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占0.55%;(2)研究人群与现代医学对Hp感染特定人群处理意见一致,中医药在儿童(<14岁)及老年人(>70岁)研究相对较少。(3)干预方案多为中医药与西药联用,单用相对较少,半夏泻心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等经方应用广泛;(4)结局指标以Hp转阴、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疗效及安全性等为临床主要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水平相关的中医证候疗效指标相对较少;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面,76篇中医疗法干预Hp相关性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再评价结果显示,虽多数结论认为中医药有潜在疗效,但受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影响,证据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证据较少,难以得出较肯定的结论。在指南共识上,我国陆续颁布了五次Hp诊治共识意见或指南,为Hp治疗提供了方向;2012年第四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建议可将中药用于Hp感染的治疗,中药以其独特优势成为Hp治疗的新路径;2018年《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Hp相关“病-证”共识》的发布,为难治性Hp感染提供了中国思路。通过系统梳理当前可获得的相关证据,总的来说,中医认为Hp为湿热毒邪,其感染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邪毒内犯,正虚邪实为基本病机,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健脾益气以扶正,清热祛湿以祛邪,并施以根除Hp。2.再评价部分:中英文8个数据库中共检索出256篇中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40篇文献按扶正、祛邪、扶正祛湿兼施不同干预方式对其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定。纳入文献中7篇以扶正为主,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为常用方剂;祛邪为主的17篇,辛开苦降、清热祛湿为抑杀Hp之大法,常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连温胆汤;扶正祛邪兼施的16篇,治以胃复春、荆花胃康、柴胡舒肝散等中药制剂。自2012年以来中药抗Hp相关系统评价逐年增多,Hp根除(转阴、清除)率、总有效率、胃镜病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观察指标,但受系统评价制作全过程的影响,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证据质量为中、低级或极低,缺乏高质量证据。3.医案分析部分:古今医案云平台共检出158则医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72则医案进行分析,共177诊次,涉及45首处方、241味中药。其中,甘草、黄连、白术、茯苓、陈皮、党参、蒲公英等为高频药物。所用药物功效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理气药和补虚药。从性味归经看,多用温、平、寒之性,苦、甘、辛味,主入脾、胃、肺经的中药,核心处方为芍药甘草汤和六君子加减。4.临床回顾性研究部分:(1)共纳入283例Hp感染患者,其中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患者(暴露组)114例,单用四联疗法(非暴露组)169例,治疗后暴露组Hp根除率为80.7%(92/114),非暴露组69.8%(11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服用四联药物的疗程分为7、10、14、14-42天及42天以上5个组,分析显示不同疗程与Hp根除无统计学差异(P=0.84)。283例患者中10例在Hp根除后3个月至2年内进行了复查,除暴露组1例为2年后复查呼气试验结果为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难治性Hp感染患者3例,其疗效可能与抗生素耐药有关;(2)暴露组96例使用中药汤剂患者111诊次中药用药数据分析显示,中药使用总频次1437次,包括不同中药252味,甘草、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等使用频次较高。按功效分类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补中益气为主,其中清热药使用频次最高、化痰药、补虚药次之。四气以温、平、微寒为主,甘、辛、苦味居多,主入脾、胃、肺经,临床使用的核心处方为六君子汤和黄芩汤加减。结论:Hp属于中医的湿热邪气,其感染与宿体脾胃虚弱、Hp毒邪(菌株)的致病性密切相关。中医药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在Hp感染患者初次治疗、补救治疗及根除后等不同时期发挥治疗作用。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或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扶正,正气旺而不受邪),或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祛邪,邪去正自安),或攻补兼施,双管齐下,发挥抗Hp的同时,调节肠道正常菌群,修复受损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寓祛邪,祛邪而不伤正,成为根除Hp治疗的新路径和策略,单用或与西药联用提高根除率,缓解临床症状,造福患者。
陈金旭[2](2021)在《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古代医籍中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出其主要治法,浅析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并进行数据挖掘,结合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组方用药规律,以此为现代临床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1.在查阅调研古代医籍中记载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图书为资料来源,广泛收集清末(1911年)以前历代名家关于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着作,同时参阅大型文献类书《医案类聚》,选取以“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相关症状为主症的经方医案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传统的文献整理方法,研读古代医案资料,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议,归纳总结其治法特色及经方应用特点。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处方作数据规范化处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系统,建立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经方处方数据库,运用该软件集成的频次统计法、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借助数据挖掘的结果来分析探讨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用药规律及选方思路。结果 1.古代医籍中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治法可归纳为调和法、温补法、消导法、通下法、补益法、清宣法等六种。医家在辨证选方及运用经方配伍时各有其特点。2.符合纳入标准的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有323则,处方360首,涉及192味中药。3.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在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数据库中,排名前七的药物均超过100次,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半夏、桂枝、干姜、白术。按药物功效分类,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温里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4.药物四气为温热为主,少用寒凉。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为主,与肺关系密切。5.出现频数最高的药对是甘草-人参,12味核心药物中能组成理中丸、桂枝汤、五苓散、半夏泻心汤、苓桂术甘汤等经方和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时方。结论 历代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治法多样,选方多用理中丸、半夏泻心汤、桂枝汤、五苓散等,用药各有特点,有保留原方使用,亦有化裁加减。同时,古代名家在治疗胃脘部和腹部的疼痛胀满症状时,治法用药选方有一些区别,值得现代临床学习借鉴。
李明宽[3](2021)在《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效果,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以及溃疡复发率,从而客观的评价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两种视角探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于湖北省中医院叶松主任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活动期,中医辨证为胃脘痛,肝胃郁热证的患者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PU患者共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服用泮托拉唑为基础,若有Hp感染再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导师自拟疏肝愈疡汤治疗。总疗程为8周,并复查内镜,期间客观记录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全部及单项证候量化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部及单项证候量化积分,以此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内镜下溃疡愈合程度、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比较疗程结束3月后两组的溃疡复发率,以此来评估疏肝愈疡汤的临床疗效。结果:1、全部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经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部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组内及组间对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更加明显。可能与治疗组中药组方中的药物成分具有减少胃酸分泌、抗炎镇痛、促进溃疡修复等作用有关。2、单项临床证候量化积分:将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行组内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单项临床证候量化积分,经t检验,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治疗组口干症状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在两胁胀满、烦躁易怒、胃脘疼痛、泛酸、口苦的症状改善显着优于对照组(0.01<P<0.05);在便秘症状方面,两组的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与部分老年受试者还存在气阴亏虚的情况有关。3、临床痊愈率:治疗组共40例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77.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7:14:5:4;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60%,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8:16:10:6。经过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有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疗效更好。4、溃疡愈合率:治疗组4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72.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6:13:8:3;而对照组40例患者的溃疡愈合率为62.5%,其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7:18:6:9。经秩和检验,两组相比较,检验结果有差异(P<0.05),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促进溃疡面愈合方面优于对照组。5、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组31例患者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阳性为25:6,根除率为81%。对照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阳性为15:13,根除率为54%。经卡方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溃疡复发率:治疗组40例患者经治疗后溃疡复发率为15%,其中未复发:复发=34:6;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为35%,其中未复发:复发=26:14。经卡方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7、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其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具备安全性。结论: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明确,在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提升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以及降低溃疡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运用。
谭俊[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各类生物信息网络数据库(如TCMSP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等)的信息挖掘,进行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取得温阳运脾汤组方中所含潜在活性成分以及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基因靶点,同时通过构建PPI网络、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筛选核心靶点并预测潜在靶点所发挥的功能及参与的通路,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讨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TCMSP数据库以温阳运脾汤各单味药的标准中药名称或拉丁文为检索词进行数据检索,筛选出温阳运脾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对应的药物靶点,再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名称进行基因名称标准化。然后对Gene Cards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疾病靶基因,将两组基因进行映射取得交集靶基因,作为本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靶点。再运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分析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同时筛选出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核心靶点。再运用RStudio软件对David v6.8数据库进行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潜在靶点的GO功能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1.温阳运脾汤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TCMSP平台,设置筛选条件为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并且类药性(drug likeness,DL)>0.18,共筛选出温阳运脾汤组方中药潜在药物活性成分共156种,具有标准化注释基因名称的温阳运脾汤的作用靶点共224个。2.消化性溃疡相关疾病靶基因以及交集靶点:基于Gene Cards数据库以“Peptic Ulcer”、“Gastric Ulcer”、“Duodenal Ulcer”关键词检索得到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靶点共1001个,通过RStudio软件运用R语言将温阳运脾汤的潜在靶点与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后得到交集靶点共106个。3.交集靶点PPI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进行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的获取,再输入Cytoscape软件进行PPI网络的构建,在网络中共有105个节点、1823条边。根据Degree值设置节点大小及颜色,根据Cyto NCA插件对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计算出Degree中位数的2倍为64,BC的中位数为22.296047,CC的中位数为0.5745856,以节点的拓扑参数大于或等于上述值为筛选条件,共得到17个靶点作为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核心靶点,按节点Degree值大小进行排列依次是:IL6、AKT1、TP53、CASP3、VEGFA、MAPK3、JUN、PTGS2、MAPK8、EGF、MMP9、STAT3、EGFR、CXCL8、CAT、MYC、MAPK1。4.富集分析结果:通过对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得到1517个GO条目,包含了1418个生物进程、23个细胞组分和76个分子功能,涉及了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stress)、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response to molecule of bacterial origin)、氧化应激反应(response to oxidative stress)、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us)、MAP激酶活性(MAP kinase activity)、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 activity)、丝氨酸水解酶活性(serine hydrolase activity)、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活性(protein serine/threonine/tyrosine kinase activity)、生长因子受体结合(growth factor receptor binding)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富集到131条KEGG通路,涉及了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IL-17信号通路(IL-17 signaling pathway)、内分泌抵抗(Endocrine resistance)、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Th17细胞分化(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凋亡(Apoptosis)、Fox O信号通路(Fox O signaling pathway)、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IF-1信号通路(HIF-1 signaling pathway)等。5.“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将前面所得数据中药物、成分、靶点以及通路的对应关系文件输入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该网络共有273个节点和1587条边,包含了9种中药、128种活性成分、106个基因靶点以及30条KEGG通路,体现出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是通过多成分、多把点、多途径作用下的产生治疗的效果。结论:1.通过对温阳运脾汤有效活性成分的检索及筛选,发现温阳运脾汤包含了多种活性成分,其治疗消化性溃疡是多种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其中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豆甾醇、儿茶素等在多味中药中均有分布,包含了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可能为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成分。2.通过对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作用靶点的预测以及核心靶点的筛选,发现温阳运脾汤可作用于多个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疾病靶点,其中主要的核心靶点为:IL6、AKT1、TP53、CASP3、VEGFA、MAPK3、JUN、PTGS2、MAPK8、EGF、MMP9、STAT3、EGFR、CXCL8、CAT、MYC、MAPK1,这些靶点分别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细胞损伤、增殖、分化、修复以及炎症反应的调控等过程。3.通过对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靶点的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发现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潜在靶点在生物功能以及信号通路的富集上与细胞增殖、分化、代谢、凋亡、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应答的调控等方面密切相关。4.综合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下,对消化性溃疡中炎症免疫反应的调节、肿瘤发生的调控以及细胞生长分化及修复产生干预作用,从而起到治疗效果,同时本方可能也参与了对HP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反应,对于HP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亦具有治疗效果。
吴瑞[5](2021)在《穴位埋线对于改善胃溃疡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对比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及西药治疗改善胃溃疡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的疗效,为临床上穴位埋线改善胃溃疡症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治疗前均经西医明确诊断的90例胃溃疡患者,且排除如穿孔、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组)、对照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取穴足三里、内关、中脘,并根据证型加减配穴治疗,西药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三组均进行两个疗程共两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三种疗法对改善胃溃疡症状的临床疗效和短期疗效。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证型分型,及VAS评分、症状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两个疗程:三组患者在VAS评分、症状评分方面对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对比针刺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与西药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3.总有效率对比: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3%,针刺组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为83.3%,与观察组、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3个月:三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与治疗两个疗程对比,埋线组对比针刺组及西药组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穴位埋线、普通针刺、口服西药三种治疗胃溃疡方法观察,发现三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治疗结束后穴位埋线与普通针刺组的近期疗效相当,均优于口服西药治疗。但穴位埋线于治疗结束后三个月的短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及口服西药治疗。穴位埋线治疗胃溃疡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申秋艳[6](2020)在《罗伟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及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罗伟生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以及消化性溃疡的证治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并分析罗伟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用药规律,加深对导师学术思想的理解,并掌握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中医思维模式。方法:对跟师医案、导师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以及其他继承人发表的总结导师临证经验的论文进行系统整理,结合跟师学习过程中导师对疾病诊疗思路的讲解以及笔者自身的感悟,参考中医经典以及相关学术流派思想,对导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第一部分基于基础理论与临床文献的整理研究中,对罗教授脾胃病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学术理论以及临证经验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二部分罗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研究中,纳入罗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案63例,运用统计软件对所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进行统计,并对所用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对“药-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归纳罗老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用药特点,总结罗老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果:1.罗伟生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罗老师博览名经,采众家之长,参以己悟,立“汇通学派”。罗老师认为,脾胃病的病机为脾虚为本,气滞、血瘀、寒邪、湿热等为标,与肝(气)最为相关,情志、饮食、起居、劳作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辨证时要详审疾病的病势缓急,辨脏腑,辨虚实,辨寒热,辨在气在血,“衷中参西”,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治疗上,重视饮食起居,提倡未病先防,以“复脾胃升降功能”为纲,遵循脾胃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实脏而通腑”,“调五脏而安脾胃”,初病从“气”治,久病从“血”治,“三因制宜”,采取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导师还特别强调要注重溃疡的愈合质量,减少复发。2.罗伟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特点为:(1)从“证型”看,气滞是最主要的病机要素,占所有病机要素的44.4%,其中又与肝脏最相关,占所有病机要素的33.3%;(2)从“用药”看,补虚药、理气药占比最高,分别为25.80%、21.51%,其次为化湿药、活血化瘀药,占比分别为10.06%、9.66%;(3)从药物“四气”看,温、平、微寒三性药物占比最高,分别占42.23%、23.61%、19.02%,热、凉占比较少,未见大寒、大热之药;(4)从药物“五味”看,苦、辛、甘味排前三,分别占33.65%、33.06%、22.10%;(5)从“归经”分布看,以脾经最多,占25.55%,其次为胃经、肺经、肝经、心经,分别占15.64%、14.96%、13.09%、10.07%;(6)“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多个药物组合:枳实-厚朴,吴茱萸-黄连(左金丸),郁金-川芎,苍术-豆蔻,栀子-牡丹皮,炒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焦三仙),连翘-藿香-佩兰,首乌藤-合欢皮,补骨脂-诃子,竹茹-苦杏仁-玄参,生姜-大枣,川楝子-延胡索(金铃子散),柴胡-白芍-香附-当归,党参-木香-砂仁-茯苓-白术-半夏-甘草-陈皮(香砂六君子);(7)“药-症”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胀满”与“莱菔子”、“口干”与“姜竹茹、玄参、栀子、牡丹皮”、“口苦”与“煅牡蛎、生龙骨、姜竹茹、牡丹皮、栀子”、“反酸、烧心”与“姜竹茹、生姜、大枣”、“大便干”与“玄参、姜竹茹”、“嗳气”与“生姜、大枣”、“苔白腻”与“炒山楂”、“脉弦/滑”与“玄参、郁金”等关联密切。结论:罗教授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深厚的理论造诣。他博览名家经典,汇通各家言论,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脾胃病辨治体系。罗老师治疗消化性溃疡时,紧扣本病病机特点,以补虚药、理气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多以甘温滋补、辛开苦降、甘寒生津为法,从脾经、胃经、肝经论治。罗老师注重健脾补虚,常用“四君子汤”培土健中;注重气机通畅,每用“柴胡疏肝散”调肝理气;注重除湿醒脾,多用“二陈汤”理气化湿;注重气血调和,善用“丹参饮”理气活血。本研究通过对罗伟生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的总结以及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分析,丰富了当代名中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辨治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林丽容[7](2020)在《温胃愈疡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自拟“温胃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供临床借鉴。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观察组予自拟中药“温胃愈疡汤”煎服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奥美拉唑”治疗,两组均为4周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等疗效性指标以及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事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自拟“温胃愈疡汤”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0例患者,其中有82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脱落5例,参与研究40例,对照组脱落3例,参与研究42例,总脱落率为8.9%。2.中医证候疗效:(1)疗程结束后,观察组证候总有效率92.5%,治愈+显效率77.5%;对照组证候总有效率73.7%,治愈+显效率28.6%,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整体证候总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但仅在腹痛改善程度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差异(P>0.05)。3.胃镜疗效:经治疗后,观察组胃镜总有效率92.5%,治愈+显效率85.0%;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90.5%,治愈+显效率8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胃镜疗效无差异(P>0.05),两组溃疡愈合率高。4.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特殊不适,治疗前后的相关安全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结论:“温胃愈疡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疗效显着,不仅可有效改善整体证候,也能有效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且安全性良好。
许裕伟[8](2020)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共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方案治疗。通过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胃镜疗效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溃疡复发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此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共纳入统计分析的6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1)症状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单项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1)在对比Hp根除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p根除率方面疗效相当。(2)在对比Hp复发率上: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Hp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5.胃镜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血清胃泌素水平:(1)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方案均能降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GAS水平。(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血清GAS水平上,治疗组更具有优势。7.用药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本次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任何药物不良反应。8.溃疡复发情况:在治疗结束停药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胃镜下表现为临床治愈、显效的患者行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未发现溃疡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溃疡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1)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降低Hp复发率,并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安胃二号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值得继续研究。
鲁放[9](2020)在《基于纳米技术的焦白术抗胃溃疡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综观白术炮制的历史记载,白术的“火制”法应用历史悠久,其炮制方法多样,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古今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已证明,火制法可增强白术“健脾和胃”功效,但其具体机理仍未被充分揭示。其中,尤其是对于“焦白术”的研究,仍沿用传统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未能阐释其关键物质基础和药效作用机制。本研究团队借助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表征手段,发现中药高温炭化后会产生一类具有药理活性的新成分,其结构特征属于纳米颗粒,故将其命名为纳米类成分,并进行了一系列前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近年来,胃溃疡的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对诸多难以突破的困境,如胃溃疡复发率高,出血并发症难以控制,药物的副作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等等。而中医药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有着独到优势,这其中,白术又是一味疗效确切的重要药材。因此,研究白术及其炮制品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拟借助纳米材料学研究方法,制备焦白术纳米类成分,观察其对胃溃疡的疗效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目的:(1)通过对胃溃疡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证实白术炮制后的抗胃溃疡作用,进一步探究其物质基础,初步确定其抗溃疡活性部位并鉴定分析该部位成分的结构、性质。(2)在实验室复现并优化白术“火制”法的炮制工艺,继而从中大量提取获得抗溃疡活性部位并对其进行表征,深入了解成分结构、形貌、活性基团等特征,继而评价其安全性。(3)利用多种动物模型,评价该活性部位抗溃疡药效活性,探讨其抗胃溃疡作用机制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1)采用小鼠酒精性胃溃疡模型,比较市售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对胃溃疡的影响。为研究“焦白术”药效物质基础,对焦白术水煎液进行透析分离,分成透析袋内、外溶液两部分,比较两部分成分对胃溃疡模型的作用,筛选出关键抗溃疡活性部位,借助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手段,对抗溃疡活性部位鉴定分析。(2)利用马弗炉高温加热白术生药,建立规范可控且可重复的焦白术炮制工艺,进而通过纯化和透析,建立抗溃疡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考察不同的制备温度条件对抗溃疡活性部位药效的影响,筛选出药效最佳的制备条件。并对各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从形态学特征、光学特性、结构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表征。在最佳条件下大量制备抗溃疡活性部位,用于后续研究。(3)通过细胞毒性和急性毒性实验评价抗溃疡活性部位的安全性,获取其安全性参数。(4)采用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应激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吲哚美辛致小鼠胃溃疡模型,深入研究焦白术抗溃疡活性部位的药效作用。通过对动物模型的胃溃疡程度评估、胃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抗溃疡药效强弱,通过对动物模型胃组织相关指标、血清相关指标的含量检测,解析焦白术抗溃疡活性部位的药效作用机理。(5)通过对大鼠肠道菌群的16srDNA检测,结合血清代谢组学的广泛靶向筛选分析技术,初步探讨焦白术抗溃疡活性部位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和大鼠整体代谢的影响。结果:(1)市售白术生药、炒白术和焦白术三种饮片均具有抗小鼠胃溃疡作用,炒白术和焦白术的抗溃疡作用优于生白术,其中,焦白术的溃疡抑制率最高,而炒白术与焦白术间差异不显着。(2)通过对焦白术水溶液成分透析分离,得到透析袋内、外成分溶液,通过比较二者的抗溃疡药效作用,发现透析袋内成分为抗溃疡主要活性部位。对该活性部位的表征鉴定结果显示,其HPLC色谱中无小分子化合物色谱峰的出现,该成分的粒径大小分布于1-25 nm之间,最大激发波长为300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45 nm,表面主要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活性基团。基于以上特征,确认该部位属于纳米类成分,本文将其命名为“焦白术纳米类成分”(Charred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 nano-components,CAM-NCs)。(3)采用马弗炉的高温加热方法,建立并优化了 CAM和CAM-NCs的制备工艺,考察不同条件下CAM-NCs的抗溃疡作用,以溃疡抑制率和抗溃疡指数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为350℃加热1h。小鼠断尾止血实验显示,CAM-NCs具有止血作用,验证了其具有中药炭药纳米类成分的共性止血作用。(4)对CAM-NCs进行细致表征研究,获取了形态结构、光学性质、表面基团等信息。发现350℃CAM-NCs的粒径分布较为均一,处于1-10nm间,而250℃、300℃CAM-NCs平均粒径更大,有轻微团聚和重叠现象,而400℃CAM-NCs平均粒径最小。各温度条件下制备的CAM-NCs紫外吸收、荧光性能相似,主要含有C、O、N元素,以及少量的S和P元素,表面带有羟基、羧基、氨基等多种活性官能团。说明制备温度主要影响了 CAM-NCs的粒径大小和分散情况,以及其紫外吸收峰的强弱,而对于CAM-NCs的荧光特性、及表面活性基团种类影响较小。(5)细胞毒性实验和急性毒性实验表明,CAM-NCs浓度在7.8125 μg/mL-2000μg/mL范围内时具有良好安全性。(6)CAM-NCs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的影响研究表明,CAM-NCs对于该模型具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溃疡抑制率可达60%,其机制可能一方面通过抑制胃黏膜攻击因素,包括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和氧化应激反应产物MDA的水平,减轻了黏膜损伤;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胃黏膜防御能力,包括升高IL-10、PGE2并增加黏液蛋白MUC5AC含量,起到保护胃黏膜作用有关。CAM-NCs同时对于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和菌群结构具有优化和调节作用。(7)通过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AM-NCs对于该模型的抗溃疡作用极强,抑制率最高达90%以上。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水平、抗氧化应激(降低MDA和MPO含量)、提高PGE2含量和增加黏液蛋白MUC5AC分泌以保护胃黏膜有关。另外,对于应激性溃疡模型,CAM-NCs可降低应激状态下脑中5-HT和DA分泌,降低应激所致过度的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善应激状态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缓解应激所致的胃溃疡发生。(8)通过CAM-NCs对吲哚美辛致小鼠胃溃疡的影响研究,发现CAM-NCs对于该模型亦具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抑制率可达77.6%。实验结果显示,吲哚美辛造模使小鼠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受到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1β大量释放,并激活NF-κB信号途径的级联反应,而CAM-NCs能够逆转上述模型组的异常表现,使各指标含量接近正常组水平。结论:本研究通过药效实验证实,白术炮制品炒白术、焦白术的抗溃疡作用较生白术增强。炮制中产生的纳米类成分可能是焦白术抗溃疡作用增强的关键物质基础。采用马弗炉高温煅烧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复现并改良白术的“火制”工艺,得到质量稳定、易控的焦白术,进而制备出CAM-NCs,该成分具有较强抗溃疡药效活性。CAM-NCs在三个不同胃溃疡模型中(酒精致胃溃疡大鼠、应激性胃溃疡大鼠、吲哚美辛致胃溃疡小鼠),都体现出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它们共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提高PGE2的水平,从而保护胃黏膜。在酒精性和应激性模型中,CAM-NCs分别对两个模型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组成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中,对水浸束缚导致的应激性溃疡药效最佳,分析可能与降低脑中5-HT、DA的含量,从而调节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反应,缓解机体能量代谢异常,进而减轻应激损伤有关。综上,本研究证实了煅烧后的焦白术存在纳米类成分CAM-NCs,该成分对三种不同小鼠胃溃疡模型均有明确治疗作用,并对肠道菌群有一定调控作用。这既为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也为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拓宽了思路。
张超[10](2020)在《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探索一种疗效显着、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具有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方法:入选符合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纳入标准的病例,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共72例。对照组病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洛赛克)20mg/粒(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每天各2次,每次1粒,早晚分服+枸橼酸铋钾片(丽珠得乐)0.3g/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每天2次,每次2片,早晚分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0.5mg:10mg/片(丹麦灵北药厂),每天2次,每次1片,早晚分服。治疗组病例采用针刺中脘、足三里双侧、内关双侧、公孙双侧、太冲双侧、阳陵泉双侧、百会、印堂,隔日1次,1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胃镜结果、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溃疡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结果:1.本试验研究纳入病例72例,但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脱落病例,最终对照组32例,治疗组33例,实际病例共65例。对两组入组病例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溃疡部位、溃疡直径、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对比性。2.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3.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病例在胃脘疼痛、胸胁胀满、情绪不畅、太息症状的积分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纳差、嗳气、泛酸症状的积分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4.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HAMA及HAMD量表评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及HAMD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6.TESS量表总分比较:两组病例TESS量表总分比较,治疗组TES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后2月溃疡复发率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2月溃疡复发率比较,治疗组对溃疡的复发率控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1.针刺治疗对于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单项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且在嗳气、泛酸、纳差等症状的改善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2.针刺治疗在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方面的效果与常规西药相当。3.针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本病患者所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疗效优于黛力新。4.针刺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小于常规西药治疗。5.针刺治疗后2月溃疡的复发率低于常规西药治疗。
二、消化性溃疡复发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化性溃疡复发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基于证据图的中医药抗Hp感染的研究现状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排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数据分析与形式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年度趋势 |
2.3 临床研究类型及规模 |
2.4 中医证候及体质研究 |
2.5 中医药抗Hp方式研究 |
2.6 中医药抗Hp方案临床评价 |
2.7 中医药防治方案干预时机及适用情况 |
2.8 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及临床证据评价 |
2.9 临床指南与路径研究 |
3.讨论 |
3.1 中医药抗Hp应用现状及问题 |
3.2 中医药防治Hp感染未来的研究方向 |
3.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医药抗Hp感染机理机制探讨 |
1.现代医学对Hp的认识及治疗 |
1.1 Hp的特性和致病特点 |
1.2 Hp的治疗 |
2.中医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
2.1 中医对Hp感染的认识 |
2.2 中医对Hp相关疾病的治疗 |
2.3 扶正祛邪抗Hp感染的实践及机理机制探讨 |
3.讨论 |
第三章 中药扶正祛邪治疗Hp感染相关疾病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
1.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 |
1.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
2.4 主要结局指标和证据质量分级 |
3.讨论 |
临床验证 |
第一章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录入 |
2.2 数据规范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医案检索结果及特点 |
3.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3 常用方剂使用情况 |
3.4 常用中药使用情况 |
4.讨论 |
第二章 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Hp相关疾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排标准 |
1.3 数据收集及整理 |
1.4 分组方法 |
1.5 结局评价 |
2.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病例基本情况 |
3.2 治疗结局 |
4.讨论 |
结语 |
1.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3.本研究的不足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及特点分析 |
(一) 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治法举要 |
1. 调和法 |
2. 温补法 |
3. 消导法 |
4. 通下法 |
5. 补益法 |
6. 清宣法 |
(二) 古代医籍经方治疗痛胀类脾胃病的特点 |
1. 胃脘痛 |
2. 痞满 |
3. 腹痛 |
4. 腹胀 |
二、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用药规律研究 |
(一) 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方药数据库的规范及建立 |
1. 数据来源 |
2. 数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
3. 数据处理 |
(二) 处方用药数据统计结果 |
1. 高频药物统计结果 |
2. 高频药物类别频数统计 |
3. 药物四气分布 |
4. 药物五味分布 |
5. 药物归经分布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处方组方规律分析 |
(三) 数据分析 |
1. 胃脘痛、痞满、腹痛、腹胀高频药物分析 |
2. 痛胀类脾胃病高频药物分析 |
3. 43味高频药物属性和功效分类及其体现治法 |
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结果探讨 |
5. 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分析 |
6. 核心药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2 病例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3.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一般资料 |
4.治疗方案 |
4.1 治疗方法 |
5.观察指标 |
5.1 临床证候观察指标 |
5.2 疗效指标 |
5.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疗效评定标准 |
6.1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6.2 内镜疗效判断标准 |
6.3 溃疡复发率判定标准 |
6.4 安全性判断标准 |
7.统计分析方法 |
8.结果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
3.祖国医学认识消化性溃疡的历史沿革 |
4.祖国医学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历史沿革 |
5.现代医学药理分析 |
6.叶松教授对PU的理解 |
7.疏肝愈疡汤现代药理学分析 |
8.临床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近5年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理论研究 |
1.1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1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命名和历史沿革 |
1.1.2 病因病机 |
1.1.3 中医治疗 |
1.1.4 小结 |
1.2 现代医学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1.2.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1.2.2 病理生理 |
1.2.3 诊断标准 |
1.2.4 西医治疗 |
1.2.5 小结 |
2 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2.1 温阳运脾汤的活性成分筛选及靶点预测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小结 |
2.2 消化性溃疡疾病靶点的筛选和药物治疗疾病潜在靶基因的预测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小结 |
2.3 潜在作用靶点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小结 |
2.4 潜在作用靶点的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以及“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结果 |
2.4.3 小结 |
2.5 讨论 |
2.5.1 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理论依据 |
2.5.2 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机制预测 |
2.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穴位埋线对于改善胃溃疡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临床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病例分组 |
1.2.2 治疗相关器材准备 |
1.2.3 治疗方法 |
1.2.4 观测指标 |
1.2.5 疗效评价标准 |
1.2.6 安全性评价 |
1.2.7 统计学方法 |
1.2.8 结果及统计分析 |
第二章 讨论与分析 |
1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认识 |
1.1.1 胃溃疡的病因 |
1.1.2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
1.1.3 胃溃疡的流行病学研究 |
1.1.4 胃溃疡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常见并发症 |
1.1.5 胃溃疡的西医治疗概况 |
1.2 中医对胃溃疡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中医治疗胃溃疡概况 |
2 讨论与分析 |
2.1 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的依据 |
2.1.1 穴位埋线中医作用机制研究 |
2.1.2 穴位埋线西医作用机制研究 |
2.1.3 小结 |
2.2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讨论 |
2.3 本研究采用穴位的依据 |
2.4 针灸治疗胃溃疡的机理研究 |
2.4.1 针灸对胃酸分泌的影响 |
2.4.2 针灸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 |
2.4.3 针灸对修复胃黏膜屏障损伤相关蛋白酶的作用 |
2.4.4 针灸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
2.4.5 针灸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 |
2.4.6 小结 |
2.5 观测指标讨论 |
2.6 西药组选用药物讨论 |
2.7 研究结果讨论 |
3 不足与展望 |
3.1 不足 |
3.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罗伟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及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基础理论与临床文献的整理研究 |
1 脾胃病学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1 《内经》 |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理论》 |
1.3 张元素——《脏腑标本药式》 |
1.4 李东垣——《脾胃论》 |
1.5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2 罗伟生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消化系统疾病证治经验整理 |
2.1 思想流派——汇通学派 |
2.2 病机学学术思想 |
2.3 辨证学学术思想 |
2.4 治疗学学术思想 |
2.5 罗伟生教授的经验方—“七方胃痛方” |
第二部分 罗伟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研究 |
1 处方资料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统计数据,建立数据库 |
4.2 数据分析方法 |
5 研究结果 |
6 讨论 |
6.1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6.2 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
6.3 罗伟生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学术思想 |
6.4 罗伟生教授辨治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探讨 |
7 罗伟生教授脾胃病临证辨治经验撷要 |
7.1 注重健脾补虚,常用“四君子汤”培土健中 |
7.2 注重气机通畅,每用“柴胡疏肝散”调肝理气 |
7.3 注重除湿醒脾,多用“二陈汤”理气化湿 |
7.4 注重气血调和,善用“丹参饮”理气活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罗伟生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总况雷达图 |
综述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温胃愈疡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脱落病例处理 |
2.7 中止标准 |
3 试验方案 |
3.1 试验类型 |
3.2 病例样本量估算 |
3.3 分组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疗效性指标 |
4.3 安全性指标 |
4.4 疗效评定标准 |
4.5 安全性评定标准 |
5 伦理要求 |
6 试验质量控制 |
7 统计学处理 |
8 技术路线示意图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及基线资料比较 |
2.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溃疡直径分布比较 |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总积分分布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单项证候积分分布比较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安全性指标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疗效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比较 |
4 不良反应评价 |
5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十二指肠溃疡的理论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研究概况 |
1.2 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研究概况 |
2 “温胃愈疡汤”的立题思路 |
2.1 课题盲点 |
2.2 立方依据 |
2.3 “温胃愈疡汤”组方及配伍分析 |
2.4 单味药功效及药理分析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可比性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疾病相关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1.1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 |
2.1.2 良性溃疡内镜下分期及分级 |
2.1.3 病理诊断 |
2.1.4 Hp的诊断标准及根除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病例分组方法 |
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情况观察指标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观察指标 |
4 疗效判定标准 |
4.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4.2 根除Hp疗效判定标准 |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
4.4 溃疡复发判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
2.5 两组患者Hp根除后复发率比较 |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比较 |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
2.8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1.1 病名的研究 |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1 古代中医家的认识 |
1.2.2 现代中医家的认识 |
1.3 中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
1.3.1 辨证论治 |
1.3.2 中药复方治疗 |
1.3.3 中成药治疗 |
1.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1.3.5 针刺疗法 |
1.3.6 艾灸疗法 |
1.3.7 穴位贴敷 |
1.3.8 穴位注射疗法 |
1.3.9 推拿按摩疗法 |
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1 胃酸与胃蛋白酶 |
2.1.2 幽门螺杆菌(Hp) |
2.1.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
2.1.4 其他因素 |
2.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
2.2.1 抑制胃酸分泌 |
2.2.2 根除Hp |
2.2.3 保护胃黏膜 |
3 安胃二号方方药分析 |
3.1 安胃二号方创制、组成及功效 |
3.2 安胃二号方的理法分析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
4 胃泌素 |
5 疗效分析 |
5.1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
5.2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
5.3 Hp根除率和复发率变化分析 |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分析 |
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分析 |
5.6 用药安全性 |
5.7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基于纳米技术的焦白术抗胃溃疡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白术及其炮制法的古今文献研究 |
综述二 胃溃疡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 炭类中药研究的新思路——纳米类成分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白术及其炮制品的抗溃疡作用研究与焦白术纳米类成分的发现 |
引言 |
第一节 市售生白术、麸炒白术、焦白术抗胃溃疡作用对比研究 |
第二节 市售焦白术中抗溃疡有效部位筛选 |
第三节 市售焦白术有效部位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四节 市售焦白术中CAM-NCs的发现 |
讨论 |
小结 |
第二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的制备工艺的建立、优化和药效初探 |
引言 |
第一节 CAM及CAM-NCs的制备方法建立和制备条件考察 |
第二节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M-NCs高效液相色谱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不同条件下制备的CAM-NCs抗胃溃疡药效比较研究 |
第四节 优化条件下制备的CAM-NCs止血药效评价 |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的表征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不同条件制备的CAM-NCs的形貌表征 |
第二节 不同条件制备的CAM-NCs的光学特性表征 |
第三节 不同条件制备的CAM-NCs的红外表征 |
第四节 优选条件制备的CAM-NCs结构表征 |
第五节 优选条件制备的CAM-NCs的荧光量子产率计算 |
讨论 |
小结 |
第四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
引言 |
第一节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的细胞毒性评价 |
第二节 CAM-NCs的急性毒性实验 |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CAM-NCs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
第二节 CAM-NCs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血清指标的影响 |
第三节 CAM-NCs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胃组织中指标的影响 |
第四节 CAM-NCs对酒精致大鼠胃溃疡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六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的溃疡程度的影响 |
第二节 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胃组织中相关指标的影响 |
第三节 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脑组织中5-HT和DA含量的影响 |
第四节 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五节 CAM-NCs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第七章 焦白术纳米类成分对吲哚美辛致小鼠胃溃疡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节 CAM-NCs对小鼠吲哚美辛致胃溃疡模型溃疡程度的影响 |
第二节 CAM-NCs抗吲哚美辛致胃溃疡的机制研究 |
讨论 |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选择 |
2.研究方法及内容 |
3.数据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病例一般情况分析 |
2.治疗前疗效性指标比较 |
3.治疗结果 |
4.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
2.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认识 |
3.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治疗 |
4.本课题的研究特色 |
5. 本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1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2 |
附录 |
附表1: 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2: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
附表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
附表4:病例观察表 |
附表5: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 |
附表6:副反应量表(TESS)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消化性溃疡复发机理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扶正祛邪理论的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证治规律研究[D]. 易惺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古代医籍痛胀类脾胃病经方医案的发掘研究[D]. 陈金旭.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疏肝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D]. 李明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温阳运脾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D]. 谭俊.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穴位埋线对于改善胃溃疡症状的临床研究[D]. 吴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罗伟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与经验及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研究[D]. 申秋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温胃愈疡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丽容.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D]. 许裕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基于纳米技术的焦白术抗胃溃疡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D]. 鲁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 张超.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消化性溃疡论文; 对照组论文;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论文; 慢性胃溃疡论文; 脾胃失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