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系统再造(论文文献综述)
黄强[1](2021)在《不同渠道结构下考虑质量投入和利他关切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显然,解决目前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现阶段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闭环供应链在促进废旧资源二次利用、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行等方面存在重要的实践价值,因此,关于如何推动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对策研究成为了当前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支持闭环供应链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推广,并且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公众环保意识普遍不足、再制造技术能力欠缺等客观原因,使得回收再制造企业在开展相关活动时仍面临诸多难题。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为闭环供应链的废旧品回收和再造品销售开拓了新的思路,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相较于传统的单渠道结构具体存在何种优势,以及两者在不同维度下的差异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研究构建了单渠道和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了不同渠道结构下政府干预对推动废旧品回收和促进再造品销售的作用,考虑了制造商的再制造质量投入及其对下游零售商的利他关切心理对闭环供应链决策产生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政府干预可以有效促进闭环供应链的废旧产品回收活动并扩大再造品的销售规模,同时也会激励制造商提高对再造品的质量投入水平,并且相较于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双渠道结构的闭环供应链中政府的干预效果更加显着。(2)与单渠道闭环供应链相比,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可以降低新产品和再造品的零售价格,在优化了市场价格环境的同时,制造商的质量投入水平也更高,双渠道模式提高了废旧产品的回收量和再造品的市场份额,制造商以及闭环供应链整体的收益增加。因此,无论从开展回收再制造活动还是提升系统效益的角度来说,制造商都应该主动开通再造品的直销渠道。(3)制造商进行再制造质量投入会提高再造品的零售价格,同时会提升消费者对再造品的认可度,部分新产品的消费者也会流入再造品市场,因此再造品的销售量上涨,制造商的利润在一定的质量投入水平范围内增加;单渠道模式中零售商的收益增加,但是在双渠道模式中,再造品的竞争力增强导致新产品的零售价格降低,零售商的利润会受损。(4)制造商的利他关切行为主要表现在降低了新产品和再造品的批发价格、控制因质量投入造成再造品溢价的现象等方面。在单渠道模式中,新产品和再造品的批发价格均会降低,零售商通过“薄利多销”提升了自身收益,再造品的销售量也增加;但在双渠道模式中,新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降低,导致了再造品的直销价格优势不复明显,因此再造品的销量下降,零售商的利润在两种渠道模式中均增加,而制造商的利润均下降。(5)从提高再造品质量和促进再造品销售的角度而言,双渠道模式均是更优的渠道选择,在双渠道模式下,质量提升导致再造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更小,同时制造商也有更多进行质量投入的空间;而从制造商采取利他关切行为的角度而言,单渠道模式中制造商利他关切行为的作用更加显着,对再造品的销售也会产生积极作用,但双渠道模式中反而会造成阻碍,为了增强闭环供应链结构的稳定性,双渠道模式中制造商应该转而通过收益共享等方式帮助零售商。
熊玮[2](2021)在《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中国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家出台各项有力措施,促进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进博会”多次成功举办,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加入跨境电商行业,然而,相比国内的电商业务,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更加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随着跨境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跨境供应链管理问题越发凸显,在面对国际化竞争中,如何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是当下众多跨境电商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Z公司是重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出口跨境电商企业,随着跨境电商模式的兴起,企业快速发展,Z公司在跨境采购、跨境供应、跨境运营、跨境物流、信息共享五方面问题也日益突出。结合Z公司实际运行情况,探索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冗长的采购提前期,使得快速响应能力有待提高;供应流程设置不合理,上下游衔接不顺畅;跨境运营渠道单一,线下体验服务缺失;跨境物流缺乏协调,供应链效率低成本高;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供应链信息共享滞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对应的优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制定供应商评价制度,基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推拉混合式采购策略;供应与需求协同驱动,加强供应全流程优化重组;拓宽线上线下运营渠道,打造虚实结合的运营网络;改善跨境物流运作模式,整合企业外部物流资源;构建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供应链中信息共享。最后,为确保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落地实施,提出多项保障措施。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优化方法应用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通过科学理论与实际结合,不仅丰富了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应用,为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的提出重要指导,也为当前准备或已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小型出口公司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发展中的同行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也将为众多类似Z公司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借鉴,对于那些正在转型升级的传统外贸企业和电商企业建立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思路和启发。
高文田[3](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文中指出“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面貌,而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竞争力理论及其实证评价本身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部分,本文并不期望能够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体系和框架。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然后从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理论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梳理了国内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流程和服务内容,分析了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同时,通过对已有“互联网+物业”发展实践的分析和研究,研究显示,“互联网+物业”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产物,并且适应不同物业服务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社区O2O是“互联网+物业”的具体是实现形式。物业服务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采用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通各个环节的通路,通过O2O的模式,不仅为业务带来了便利,也大大提高了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效率,拓宽了收益渠道。(2)通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对“互联网+”影响和推动物业服务行业发展深层规律的探讨,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应主要致力于“三维八化”,其中“三维”指技术进步、模式升级和流程再造,“八化”则指分别从属于“三维”的八个方面,分别是从属于技术进步的管理网格化和服务智能化,以及从属于模式升级的企业规模化、竞争跨界化、业务多元化、用户平台,从属于流程再造的服务专业化和治理现代化。“三维八化”构成“互联网+物业”的主要发展方向。(3)分析了双寡头企业面临社区居民O2O偏好和政府物业新技术政策规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对双寡头企业O2O行为选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于O2O,结果显示物业新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的O2O转型升级都具有积极性的指导意义;物业O2O政策下,分析了不同契约模型下社区达到最优决策时,物业价格、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及社区协调决策;基于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社区O2O而需要进行流程再造的需求,企业面临着online平台搭建(自建或与委托第三方)以及运营模式(自运营与委托第三方)的决策,本节分别对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建模,并进行相应的数值分析。(4)研究紧扣“互联网+”时代趋势,系统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由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本文以75家主要物业服务企业2019年的公开资料为基础,对该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验证。与现有的以“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评价研究”为代表的竞争力评价研究成果相比,由于本文的评价方法以价值链理论为根本依据,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也密切结合“互联网+”背景,在逻辑上更加具有内在一致性,因而评价结果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包括:(1)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本文主要从探讨“互联网+”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内在逻辑入手,构造了一个“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理论模型,系统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路径,提出了物业物业服务企业“三维八化”体系,并给出一个评价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基于O2O模式的“互联网+”发展框架。(2)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发展的机制设计。从互联网技术政策规制角度,研究物业服务企业面临社区居民的O2O行为选择;在物业服务企业实施O2O技术条件下,分析完全合作、完全不合作和成本分摊三种契约模型的社区居民选择和物业服务企业行为策略;在流程再造的需求下,对物业服务企业自建且自运营、委托建设且自运营、自建且委托运营、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四种模式进行分析。(3)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的评价体系。O2O模式作为“互联网+物业”的新模式,正在为物业服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和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某一方面刻画物业服务企业的特征,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在于从“互联网+”的视角,以价值链分析为基本工具,对“互联网+物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规范性理论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包含图22幅,表17个,参考文献120篇。
赵琳[4](2020)在《电商偏好下两期闭环供应链的销售及回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生产技术的创新,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导致了废旧产品的大量增加,而为了应对因废旧产品废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不利影响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了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项目,运营闭环供应链管理模式。同时,伴随着网络购物平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电商偏好的增加,愈多企业在传统线下零售渠道的基础上开通线上电商渠道销售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渐增长的市场需求。综合上述两方面背景,本文结合实际考虑两期环境中运营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即新产品在第一期被销售,第一期已销售且具有残值的废旧产品在第二期被选择性的回收再制造,首先考虑制造商回收的情况,分别构建了线下单渠道和线下线上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其次考虑零售商回收的情况,分别构建了线下单渠道和线上线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开展研究,以期弥补现有闭环供应链管理成果鲜有同时考虑销售及回收渠道选择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制造商回收两期闭环供应链,分别构建了线下单渠道销售系统和线上线下双销售渠道系统的均衡决策模型,求解了两类销售系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决策,利用数值算例仿真方法,分析了制造商回收下闭环供应链的销售策略选择问题;(2)针对零售商回收两期闭环供应链,分别构建了线下单渠道销售系统和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系统的均衡决策模型,求解了两类销售系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决策,利用数值算例仿真方法,分析了零售商回收下闭环供应链的销售策略选择问题;(3)综合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两期闭环供应链的均衡决策结果,利用数值算例仿真方法,分析了制造商的回收策略选择问题,以及消费者电商偏好、产品再制造水平、折扣系数等对各类系统的均衡决策、再制造行为和成员利润的影响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制造商在传统线下零售渠道的基础上开通线上电商渠道运营线上线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并选择自己回收废旧产品是有利的;随消费者电商偏好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废旧品的回收率以及制造商的利润均会增加;随再制造水平和折扣系数的增加,产品的市场需求、废旧品的回收率、供应链各成员及系统利润均会增加。
张倩[5](2020)在《基于平台战略的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供应链管理作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逐渐受到企业重视的一种管理理念,有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卓越性,其与平台战略的协同更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海湾公司作为曾经消防报警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打破发展瓶颈,遏制企业经营下行趋势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平台战略的角度,分析海湾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和现有平台现状,通过构建供应链平台生态圈解决海湾公司面临的经营困境。首先,对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确定文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基础;然后,对海湾公司当前供应链管理及现有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和介绍,综合评述当前供应链管理和平台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平台战略下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基础;最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海湾公司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使用深入访谈法、德尔菲法、调查问卷法确定指标、指标权重,并最终得出海湾公司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评分。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和步骤,确定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和现有平台存在问题并提出以“平台战略”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提升对策、供应链平台构建方案。文章首次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平台战略下的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进行分析,为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和平台战略找到融合方式,建立海湾公司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促进海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达成企业经营目标。
江琳[6](2020)在《Y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对物流领域的研究观点普遍认为,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一个重要区分指标就是在物流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主要原因归纳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显着提升物流活动的作业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市场份额的竞争,但进一步剖析在影响份额的因素中,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程度的竞争则是重要表现之一。当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和物流信息化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逐步趋于更加专业化,国内企业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逐步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着手于积极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和综合实力。因此,针对企业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Y企业是国内某央企下属全资物流型子公司,公司从成立开始一直借着集团内其它子公司的业务对接稳步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缺少针对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而使Y企业的客户黏度不断下降,利润逐渐下滑。本文以Y企业为研究案例,对企业展开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管理者访谈、文献分析法将企业目前存在的物流信息系统亟待提高的现状进行说明,并结合企业未来发展定位来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在信息系统改进方法提出的同时,强调Y企业要在改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同时,转变思想、将传统物流追求大而全的作风转变为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的周转率快、库存精准度高、劳动效率高、管理成本低的现代管理思想上。同时利用信息平台的建设,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新业务。从引入信息化理论开始,到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变,本文的研究旨在对Y企业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像Y企业一样的传统物流企业提供参考价值。
安鹏涛[7](2020)在《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蓬勃发展,为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作出了贡献。其中,海运直邮业务以个性化的商品选择、较低的运费成本等优势取得了迅猛发展,成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新兴模式之一。但是,海运直邮业务的蓬勃发展给海关带来了巨大的监管压力。如何提升海关监管能力,促进海运直邮业务平稳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国家已于2016年和2019年出台了零售进口新政,为海关提供了执法依据,但各地海关在具体的监管工作中仍然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以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为研究对象,运用政府监管、多中心治理、流程再造、新公共服务等理论,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发展现状,对大连市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进行研究,就监管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寻找监管问题背后的原因,向国内其它海关和国外海关学习先进做法和理念,从而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海关监管特点和地方实际进行论说,进而阐明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就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等概念进行解释,分析其特点和概念间的联系,并指出本文运用了哪些理论予以指导分析,以及在海关监管中是如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三部分,从监管机构的设置、执法人员的配备、监管设备的升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近几年开展的工作和成效,并结合国家最新政策和当地实际,指出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中已知和潜在的问题,采用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等方法,详细阐释了监管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国外海关的先进监管理念及规定和国内其它海关的跨境电商监管政策和先进做法进行阐述,并结合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现状进行对比分析,为大连海关海运直邮监管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第五部分,根据问题原因分析和国内外经验汇总,通过汇总、剖析调查资料,主要从国门安全监管、通关监管、满足人力物力监管需求、促进“关、政、企”协同监管等四个方面,就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提出切实可行的海关监管方案。第六部分,就论文的选题原因和写作思路进行概括,希望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不断改进优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大连海关海运直邮业务的监管能力,保证大连海运直邮业务的平稳发展。海运直邮作为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主要模式之一,将在大连市以及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大连市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问题,对于提高一线海关跨境电商监管能力,更好地发挥海关监管职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过详尽的论证与研究,对当前海运直邮业务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持续应对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让海关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监管职能,保障相关行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消费质量。
谢施松[8](2020)在《T公司全渠道融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逐步颠覆传统行业及传统模式。全渠道(Omni-channel)营销方式也因此在世界上被提出并被广泛采用。全渠道不仅包含线下传统的多渠道销售,也包括线上的各种销售模式的组合,电子商务作为全渠道销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B2B,B2C,O2O模式使生产商和最终的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成为各方的首选。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跨境电商也因此成为一种在全球发展迅猛的全渠道营销的一种方式之一。但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跨境全渠道营销没有一个可参考的借鉴模式。单纯抛弃传统国际贸易营销模式或者拒绝跨境电商营销模式都会造成市场的丢失及运营成本的增加。因此,研究传统企业国际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融合的全渠道营销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在进行市场策略选择时候的重要议题。本文将着重在国际市场的全渠道模式案例研究方面,通过对当前T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如全球经济和全球化分工、国际贸易形势、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互联网技术及发展分析、并结合T公司当时所处政治、经济、社会、行业技术发展情况及T公司自身情况进行PEST、SWOT分析、以及其组织架构及流程分析进而得出T公司可以进行全渠道融合营销,并且T公司在后续实施过程对企业流程、组织架构、激励措施等进行了一系列流程再造。通过对T公司这个中小企业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转变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相结合的全渠道营销模式的过程进行详细分析阐述,期望能够对拟进行跨境全渠道营销的中小企业有所启示和借鉴作用。
王国海[9](2019)在《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研究 ——以南航四川分公司为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我国物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人们对物流运输的需求越来越高。航空运输以其快捷高效的运输优势,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客户的青睐。航空物流作为民航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潜力。然而,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相对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着物流价值链短、航空物流网络不健全、经营业务模式传统单一等问题,使得许多航空企业的航空物流发展受到限制。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实时更新,如何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和技术延伸航空物流价值链,提高航空企业的航空物流服务质量,实现航空企业从传统货运向现代综合物流的转变,是航空企业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系统地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航空货运、航空货运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再造、价值链理论、预测方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航空货运市场以及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以南航四川分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最终明确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作为航空公司货运业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对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进行了综合具体分析,包括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转型的内涵、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实施转型的影响因素、不同战略阶段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选择、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应用前景展望等。最后,以南航四川分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公司的业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南航四川分公司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构建提出改进的思路及具体转型战略。引入时间序列中的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方法,对南航四川分公司未来五年的航空货运量进行预测分析,并对结论的可信度进行阐述。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航空货运量的预测结果判断目前南航四川分公司航空货运业务模式所处的阶段,并根据南航四川分公司未来五年的航空货运量增长和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变化趋势论证南航四川分公司开始进行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转型战略选择是正确的,转型后的效果是显着的。再将目光返回到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几乎目前我国所有的航空货运公司都面临同样的业务现状、存在类似的问题,结合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的现状和我国航空货运巨大的市场,因此,我国航空货运公司要抢抓发展的机遇,明确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减少对航空货代的依赖,运用航空货运价值链和业务流程分析来找到发展过程中的短板,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自身综合实力整体提升。根据所处的发展战略阶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客货兼营阶段的航空公司选择航空代理型货运模式进行生产运作,客货兼营的航空公司成立其独立的货运公司时采用战略联盟型货运业务模式进行生产运作,独立的航空货运公司处于发展上升阶段采取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进行生产。同时密切关注航空货运量趋势走向和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整体变化趋势,为航空公司实施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转型战略提供精准参考。航空货运量较小发展趋势不明显则可继续沿用航空货运代理业务模式,航空货运量饱和发展趋势明显则可采用战略联盟型货运业务模式,航空货运量超过运载极限发展趋势强劲则须采用综合型货运业务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由此说明航空货运公司在转型时需要综合考虑运作成本和自身综合实力,不能盲目地由航空货运代理业务模式过渡到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只有通过缓慢过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地进行业务模式转型,最终才能实现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而且航空货运公司在转型期间需要革新陈旧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拓展航空货运价值链,深化战略联盟合作,开发具有增值创新产品,构建航空货运网络,整合物流信息系统,优化货物收运流程,优化航空货运配载,采取多种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积极向综合型航空物流运作模式进行过渡,只有这样才能在效率和效益上均有提高,提高我国航空物流整体运作水平,提升我国航空物流行业总体竞争实力。
李润[10](2016)在《H公司的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物联网的发展使得作为核心器件的传感器市场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增长,同时,电子元器件行业内很多企业开始关注B2B电子商务渠道的业务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有别于传统线下渠道的新渠道,对企业的渠道经营和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H公司多年深耕传统渠道经营,渠道分为直销渠道和间接的分销渠道,均为线下传统渠道分销模式。而现在,企业引入了电子商务渠道,来增加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电子商务渠道的引入对供应链结构带来了改变,新渠道和传统渠道面临着竞争和协调的问题。企业必须要进行多渠道整合。本文首先分析了H公司在长期渠道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企业推进电子商务渠道的具体原因。接下来,具体分析了电子商务渠道给供应链结构和经营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和变化,而在这样全新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H公司如何去进行管理上的应对。从定性角度上,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多渠道经营中,作为供应链管理重要一环的库存控制,是影响着企业成本和客户关系的重要管理组成部分。电子商务渠道的建立,使得原先企业和经销商所使用的分散化库存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变化趋势,未来可能会出现由H公司进行统一库存管理的模式,也可能出现由H公司指定的经销商来统一管理渠道库存。在参考已有研究结论的情况下,本文对三种H公司可能去实施的多渠道库存控制策略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使用控制变量法,对库存量和持有成本、利益分享因子、电子商务渠道占有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仿真,并总结了结论。通过本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为H公司的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和多渠道库存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建议,企业实际经营提供了参考。
二、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系统再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系统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渠道结构下考虑质量投入和利他关切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内容与创新点 |
1.3.1 论文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闭环供应链的相关理论 |
2.1.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3 利他关切行为的相关理论 |
2.2 研究文献综述 |
2.2.1 政府干预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2 供应链渠道选择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3 产品质量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4 利他关切行为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5 简要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质量投入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
3.1 模型描述、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3.1.1 模型描述 |
3.1.2 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3.2 考虑质量投入的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3.2.1 供应链成员决策 |
3.2.2 政府决策 |
3.3 考虑质量投入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3.3.1 供应链成员决策 |
3.3.2 政府决策 |
3.4 单/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对比分析 |
3.4.1 供应链成员决策对比分析 |
3.4.2 政府干预决策分析 |
3.5 算例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利他关切的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
4.1 模型描述、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4.1.1 模型描述 |
4.1.2 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4.2 制造商无利他关切的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4.3 制造商有利他关切的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4.4 制造商有、无利他关切的单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对比分析 |
4.5 数值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利他关切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 |
5.1 模型描述、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5.1.1 模型描述 |
5.1.2 基本假设与符号说明 |
5.2 制造商无利他关切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5.3 制造商有利他关切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 |
5.4 制造商有、无利他关切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对比分析 |
5.5 数值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渠道结构下再制造质量投入和利他关切的影响差异性 |
6.1 再制造质量投入产生影响的差异性 |
6.2 制造商利他关切行为产生影响的差异性 |
6.3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研究评述 |
2.2 跨境电商概述 |
2.2.1 跨境电商的定义与内涵 |
2.2.2 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 |
2.2.3 跨境电商的运营特性 |
2.2.4 跨境电商企业总体发展概况 |
2.3 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优化概述 |
2.3.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概况 |
2.3.2 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法 |
2.3.3 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内容 |
第3章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 |
3.1 Z跨境电商公司简介 |
3.2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 |
3.2.1 Z跨境电商公司的跨境采购现状 |
3.2.2 Z跨境电商公司的跨境供应现状 |
3.2.3 Z跨境电商公司的电商运营现状 |
3.2.4 Z跨境电商公司的跨境物流现状 |
3.2.5 Z跨境电商公司的信息共享现状 |
第4章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 Z公司供应链管理问题诊断的方法与过程 |
4.2 冗长的采购提前期,快速响应能力待提升 |
4.3 供应流程不尽合理,上下游衔接不够顺畅 |
4.4 跨境运营渠道单一,线下体验服务不理想 |
4.5 跨境物流缺乏协调,物流效率低成本偏高 |
4.6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供应链信息共享滞后 |
第5章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环境分析 |
5.1 PEST分析 |
5.1.1 政治环境因素 |
5.1.2 经济环境因素 |
5.1.3 社会环境因素 |
5.1.4 技术环境因素 |
5.2 SWOT分析 |
5.2.1 优势分析 |
5.2.2 劣势分析 |
5.2.3 机会分析 |
5.2.4 威胁分析 |
5.2.5 SWOT矩阵分析 |
第6章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
6.1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的目标 |
6.2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原则 |
6.3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的思路 |
6.4 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具体方案 |
6.4.1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入推拉混合采购策略 |
6.4.2 供应与需求协同驱动,加强供应全流程优化重组 |
6.4.3 拓宽线上线下运营渠道,打造虚实结合运营网络 |
6.4.4 改善跨境物流运作模式,整合企业外部物流资源 |
6.4.5 构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中信息共享 |
第7章 Z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7.1 组织结构保障 |
7.2 企业文化保障 |
7.3 要素资源保障 |
7.4 评价和激励机制 |
7.5 风险管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论文架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互联网+”研究现状 |
2.1.1 ”互联网+”的基础研究 |
2.1.2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2.1.3 ”互联网+”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影响研究 |
2.2 企业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现状 |
2.2.1 企业价值链基础理论研究 |
2.2.2 物业服务企业价值链研究 |
2.3 企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 |
2.3.1 企业竞争力的资源学派 |
2.3.2 企业竞争力的能力学派 |
2.3.3 企业竞争力的综合研究 |
2.4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1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
2.4.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5 O2O理论和实践研究现状 |
2.5.1 O2O商业模式发展趋势 |
2.5.2 O2O商业模式业务元素分析 |
2.5.3 O2O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 传统物业服务的“互联网+”转型 |
3.1 物业服务内容 |
3.1.1 物业服务企业的基本活动 |
3.1.2 物业服务企业的辅助活动 |
3.2 传统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3.2.1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平衡问题 |
3.2.2 物业服务企业发展不充分问题 |
3.3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转变 |
3.3.1 “互联网+物业”的服务模式转变 |
3.3.2 “互联网+物业”的O2O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
4.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对竞争力的主要影响 |
4.1.1 “互联网+”的技术经济特征 |
4.1.2 “互联网+”对融合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影响 |
4.2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逻辑 |
4.2.1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逻辑 |
4.2.2 “互联网+”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的基本逻辑 |
4.2.3 “互联网+”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的基本逻辑 |
4.3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
4.3.1 推动物业服务企业技术进步 |
4.3.2 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商业模式升级 |
4.3.3 加快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 |
4.4 本章小结 |
5 物业新技术要求对物业O2O行为选择的影响 |
5.1 物业新技术要求与竞争发展 |
5.2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3 模型构建与求解 |
5.3.1 MSI模式 |
5.3.2 MSII模式 |
5.3.3 MSIII模式 |
5.4 结果对比与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物业O2O模式分析与机制设计 |
6.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6.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6.2.1 完全合作契约模型 |
6.2.2 完全不合作契约模型 |
6.2.3 参与成本分担契约模型 |
6.3 三种契约模型比较分析 |
6.3.1 三种契约模型下的比较分析 |
6.3.2 社区协调契约设计 |
6.4 数值仿真 |
6.4.1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2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3 价格和参与度上限对协调机制影响 |
6.4.4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平台上线的参与率的影响 |
6.4.5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社区收益的影响 |
6.4.6 社区居民偏好和参与成本系数对协调机制影响 |
6.5 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O2O模式下物业服务企业流程再造策略分析 |
7.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7.2 模型建立与求解分析 |
7.2.1 自建且自运营 |
7.2.2 委托建设且自运营 |
7.2.3 自建且委托运营 |
7.2.4 委托建设且委托运营 |
7.3 模型比较分析 |
7.3.1 模式一VS模式二 |
7.3.2 模式一VS模式三 |
7.3.3 模式一VS模式四 |
7.4 数值仿真 |
7.5 研究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的评价 |
8.1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方法 |
8.1.1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价值链分析逻辑 |
8.1.2 基于价值链的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的主要维度 |
8.2 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8.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8.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方法及其特点 |
8.3 物业服务企业O2O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8.3.1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8.3.2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8.3.3 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互联网+”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网格 |
附录 B |
附录 C 已上市主要物业服务企业基本情况 |
表索引 |
图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电商偏好下两期闭环供应链的销售及回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闭环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双渠道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
1.2.3 两期博弈研究现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逆向物流的相关概念 |
2.1.2 闭环供应链的相关概念 |
2.2 双渠道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 |
2.2.1 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 |
2.2.2 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
2.2.3 双渠道供应链的相关概念 |
2.3 博弈论的相关概念 |
第三章 制造商回收两期闭环供应链的渠道决策研究 |
3.1 模型描述及假设 |
3.1.1 模型描述及符号说明 |
3.1.2 模型假设 |
3.2 线下单渠道两期闭环供应链的均衡决策 |
3.3 线上线下双渠道两期闭环供应链的均衡决策 |
3.4 数值算例分析 |
3.4.1 均衡结果分析 |
3.4.2 敏感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零售商回收两期闭环供应链的渠道决策研究 |
4.1 模型描述及假设 |
4.1.1 模型描述 |
4.1.2 模型假设 |
4.2 线下单渠道两期闭环供应链的均衡决策 |
4.3 线上线下双渠道两期闭环供应链的均衡决策 |
4.4 算例仿真分析 |
4.4.1 均衡结果分析 |
4.4.2 敏感性分析 |
4.5 回收渠道决策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平台战略的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平台与平台战略 |
2.1.1 平台与平台战略关系概述 |
2.1.2 平台战略概述 |
2.1.3 平台战略的推广价值 |
2.1.4 打造平台企业的基本条件 |
2.2 供应链平台战略 |
2.2.1 供应链平台基本概念 |
2.2.2 供应链平台的演变历程 |
2.3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2.3.1 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
2.3.2 供应链基本结构模式概述 |
2.3.3 供应链管理方法与特点 |
2.3.4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湾公司平台战略及供应链管理绩效现状 |
3.1 海湾公司基本情况 |
3.1.1 海湾公司简介 |
3.1.2 海湾公司经营现状 |
3.2 海湾公司平台战略发展现状 |
3.2.1 平台战略发展规划 |
3.2.2 平台战略发展现状 |
3.2.3 平台战略发展现状评述 |
3.3 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绩效现状分析 |
3.3.1 公司内部供应链结构分析 |
3.3.2 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分析 |
3.3.3 供应链下游客户群分析 |
3.3.4 供应链管理绩效现状评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 |
4.1 基于平台战略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3 指标的确定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 |
4.3.1 指标B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3.2 指标C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3.3 指标D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3.4 指标E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3.5 指标F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3.6 指标A下层指标权重及一致性验证 |
4.4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4.1 问卷设计原则 |
4.4.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4.3 问卷的回收结果分析 |
4.5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5.1 供应链管理绩效问题 |
4.5.2 供应链管理绩效问题原因分析 |
4.5.3 平台运行绩效问题 |
4.5.4 平台运行绩效问题原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平台战略下供应链管理绩效提升对策 |
5.1 供应链管理绩效提升对策 |
5.1.1 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供应链管理绩效 |
5.1.2 以平台战略为指导进行供应链流程整合再造 |
5.1.3 建立以柔性生产为目标的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系统 |
5.2 平台运行绩效提升对策 |
5.2.1 加强平台战略理念的宣贯 |
5.2.2 设置科学系统的平台战略发展规划 |
5.2.3 增强平台战略所需技术力量 |
5.2.4 注重平台战略所需人才培养 |
5.2.5 保障平台战略实施的资金投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Y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现代物流管理相关综述 |
2.1.1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
2.1.2 物流信息管理 |
2.2 物流信息系统相关综述 |
2.2.1 物流信息化 |
2.2.2 物流管理信息化 |
2.3 智慧物流相关综述 |
2.3.1 智慧物流概念 |
2.3.2 智慧物流的现实应用 |
2.4 物流信息系统评价原则 |
2.4.1 物流信息的可得性 |
2.4.2 物流信息的准确性 |
2.4.3 物流信息的快速性 |
2.4.4 物流信息的简捷性 |
2.5 文献评述 |
3 Y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企业简介 |
3.1.1 企业情况介绍 |
3.1.2 企业业绩 |
3.1.3 组织结构 |
3.1.4 信息化建设现状 |
3.2 Y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企业访谈 |
3.2.2 调查问卷 |
3.3 Y企业信息系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3.1 缺少对企业的战略性支持 |
3.3.2 系统信息无法共享 |
3.3.3 缺少成本控制功能 |
3.3.4 缺少支持决策功能 |
3.3.5 缺少实时反馈系统 |
3.4 企业信息系统现状小结 |
4 Y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
4.1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4.2 信息系统搭建目标 |
4.3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
4.4 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4.4.1 信息系统架构建设 |
4.4.2 信息系统安全建设 |
4.5 系统建设预期效果 |
5 保障性措施 |
5.1 提高信息化管理理念 |
5.2 不断建设物流信息网络 |
5.3 积极培养专业人才 |
5.4 加强信息系统配套设施建设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Y企业信息系统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7)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境电商 |
2.1.2 海运直邮 |
2.1.3 海关监管 |
2.1.4 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流程再造理论 |
2.2.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现状分析 |
3.1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目前所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
3.1.1 所采取的举措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缺少全面的跨境电商国门安全防控方案 |
3.2.2 跨境电商海运直邮通关风险应对不足 |
3.2.3 缺乏人力物力应对快速增长的监管需求 |
3.2.4 “关、政、企”之间缺乏协同监管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对跨境电商国门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通关监管没有根据业务特点“量体裁衣” |
3.3.3 人才与信息化建设落后于监管需求 |
3.3.4 监管理念的创新和转变不足 |
4 国外与国内其它地区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概况 |
4.1.1 美国: 多种监管政策综合使用 |
4.1.2 英国: 强化数据和信息交换 |
4.1.3 日本: 利用电子政务提升跨境电商监管水平 |
4.2 国内其它海关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概况 |
4.2.1 杭州: 先进的海关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
4.2.2 广州: 推进“两类通关”改革 |
4.2.3 宁波: 加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
4.3 经验借鉴 |
4.3.1 制定全方位的监管策略 |
4.3.2 推进海关监管理念创新 |
4.3.3 加强海关信息化建设与跨部门合作 |
5 进一步加强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的对策 |
5.1 按门类打造跨境电商海运直邮国门安全监管方案 |
5.1.1 提升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检疫监管能力 |
5.1.2 提升食品和化妆品安全检疫监管能力 |
5.1.3 加大文化产品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
5.1.4 提高毒品走私海关监管能力 |
5.2 创新跨境电商海运直邮通关监管举措 |
5.2.1 实现海运直邮快件的便利化监管 |
5.2.2 以精准监管遏制跨境电商偷逃税违法行为 |
5.2.3 加快科技创新打造“智慧海关” |
5.3 加强海关自身人力物力建设 |
5.3.1 加快跨境电商海运直邮监管设备升级换代 |
5.3.2 整合现有监管资源 |
5.3.3 强化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 |
5.4 促进“关、政、企”协同监管 |
5.4.1 加快大连市跨境电子商务“单一窗口”建设 |
5.4.2 以信用为核心推行联动监管 |
5.4.3 在监管查缉上加强与其它政府部门的协同共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T公司全渠道融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内容结构 |
第二章 全渠道营销模式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2.1 全渠道营销的定义 |
2.2 全渠道成因及必然性 |
2.2.1 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
2.2.2 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全渠道” |
2.2.3 消费者需求及选择的“全渠道” |
2.3 全渠道销售的实施难点 |
2.4 全渠道营销的方案设计影响因素 |
2.5 光模块行业全渠道营销现状 |
第三章 T公司整体行业环境分析 |
3.1 全球及我国的贸易趋势 |
3.1.1 全球贸易趋势 |
3.1.2 我国的贸易趋势 |
3.2 T公司概述 |
3.3 光模块行业的发展及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
3.3.1 光模块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3.3.2 光模块行业国际贸易趋势分析 |
3.4 T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
3.4.1 PEST分析 |
3.4.2 SWOT分析 |
第四章 T公司实施跨境全渠道营销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4.1 全渠道营销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分析 |
4.2 T公司内部流程效率分析 |
4.2.1 信息流效率GAP分析 |
4.2.2 物流效率GAP分析 |
4.2.3 资金流效率GAP分析 |
4.2.4 订单流效率GAP分析 |
4.3 T公司进行全渠道营销可行性分析及能力评估 |
4.4 T公司全渠道模式的目标及策略 |
4.5 T公司全渠道发展阶段分析及能力评估 |
第五章 T公司全渠道运营模式分析 |
5.1 T公司传统销售模式下订单流程分析及变革 |
5.1.1 T公司目前业务流程分析及问题诊断 |
5.1.2 全渠道模式下的业务流程变革再造(BPR) |
5.2 T公司全渠道融合的组织架构分析 |
5.3 T公司全渠道运营模式分析 |
5.3.1 物流分析 |
5.3.2 信息流分析 |
5.3.3 资金流分析 |
5.3.4 订单流分析 |
5.4 全渠道融合下的激励机制分析 |
5.4.1 激励机制分析 |
5.5 全渠道融合模式实施障碍 |
5.5.1 全渠道融合模式实施障碍 |
5.5.2 全渠道融合模式保障措施分析 |
5.5.3 T公司全渠道模式下业务流程审视及效果评估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研究 ——以南航四川分公司为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2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航空货运及业务模式 |
2.1.1 航空货运 |
2.1.2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 |
2.2 物流业务流程再造理论 |
2.3 价值链理论 |
2.4 预测方法 |
2.4.1 定性预测方法 |
2.4.2 定量预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分析 |
3.1 我国航空货运发展现状 |
3.1.1 航空货运增速国际领先 |
3.1.2 航空货运呈现“三极”分布 |
3.1.3 航空货运业务结构变化大 |
3.1.4 货运机队增加带动载运比例上升 |
3.1.5 快递公司投资航空运输意愿凸显 |
3.2 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问题 |
3.2.1 舱位预定周期短 |
3.2.2 议价处于被动地位 |
3.2.3 货运网络不健全 |
3.2.4 货运产品结构单一 |
3.3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价值链分析 |
3.3.1 航空货运价值链 |
3.3.2 航空物流服务的流程环节 |
3.3.3 航空货运价值链与航空物流流程环节的关系 |
3.3.4 航空货运价值链中薄弱的航空物流流程环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分析 |
4.1 发展航空货运业务的措施分析 |
4.1.1 进行舱位控制 |
4.1.2 完善航空运输网络 |
4.1.3 加快货运运载速度 |
4.1.4 产品及服务创新 |
4.2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分类 |
4.2.1 航空代理型货运业务模式 |
4.2.2 战略联盟型货运业务模式 |
4.2.3 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 |
4.3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
4.4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转型内涵 |
4.4.1 业务范围转型 |
4.4.2 资源整合转型 |
4.4.3 航线网络转型 |
4.5 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实施转型的影响因素 |
4.6 不同战略阶段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的选择 |
4.7 综合型航空货运业务模式应用前景展望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业务模式实证分析 |
5.1 公司业务现状 |
5.1.1 公司组织架构 |
5.1.2 货运业务种类 |
5.1.3 货运业务流程 |
5.1.4 货运信息系统 |
5.1.5 货运业务模式 |
5.2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存在问题 |
5.2.1 业务经营模式单一 |
5.2.2 航空货运价值链短 |
5.2.3 货运信息系统未整合 |
5.2.4 业务流程差错率较高 |
5.3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业务模式构建 |
5.3.1 南航四川分公司发展规划 |
5.3.2 货运业务模式发展方向 |
5.3.3 航空货运业务流程再造 |
5.4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业务模式转型战略 |
5.4.1 深化战略联盟合作 |
5.4.2 开发创新增值产品 |
5.4.3 构建航空货运网络 |
5.4.4 整合物流信息系统 |
5.4.5 优化货物收运流程 |
5.4.6 优化航空货运配载 |
5.5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业务模式转型效果预测 |
5.5.1 预测方法及模型的选择 |
5.5.2 南航四川分公司货运量预测 |
5.5.3 南航四川分公司预测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H公司的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综述 |
2.1 供应链管理 |
2.1.1 供应链管理概述 |
2.1.2 B2B环境下供应链管理 |
2.2 电子商务渠道在供应链的不同分类 |
2.2.1 信息平台模式 |
2.2.2 制造商建立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 |
2.2.3 分销商管理电子商务模式 |
2.3 库存控制 |
2.3.1 库存控制的含义 |
2.3.2 库存控制的意义 |
第3章 H公司渠道管理现状及改革原因 |
3.1 H公司情况介绍 |
3.1.1 H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
3.1.2 H公司业务介绍 |
3.2 H公司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H公司分销渠道现状及未来改变方向 |
3.2.2 H公司现有渠道问题 |
3.3 H公司推动电子商务渠道发展的原因 |
3.3.1 可预期的成本优势 |
3.3.2 企业的差异化优势 |
3.3.3 目标集聚优势 |
3.3.4 战略发展优势 |
第4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变化 |
4.1 H公司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变化 |
4.1.1 H公司传统型供应链模式 |
4.1.2 电子商务渠道对公司供应链的影响 |
4.1.3 传统渠道成员关系的变化 |
4.2 针对多渠道供应链问题的一般管理应对 |
4.2.1 建立适应渠道的信息机制 |
4.2.2 渠道成员建立伙伴关系 |
4.2.3 企业流程再造 |
4.2.4 多渠道协同分销 |
4.2.5 库存优化 |
第5章 H公司多渠道库存控制策略研究 |
5.1 不同库存策略的模型描述 |
5.2 模型假设和符号意义 |
5.2.1 模型假设 |
5.2.2 符号意义 |
5.3 分散管理库存模式 |
5.3.1 库存最优解分析 |
5.3.2 仿真分析 |
5.4 H公司采用集中管理库存模式 |
5.4.1 收益及库存最优解分析 |
5.4.2 仿真分析 |
5.5 H公司采用经销商管理库存模式 |
5.5.1 收益及库存最优解分析 |
5.5.2 仿真分析 |
5.6 模型总结及管理意义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系统再造(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渠道结构下考虑质量投入和利他关切的闭环供应链决策研究[D]. 黄强. 江南大学, 2021(01)
- [2]Z跨境电商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D]. 熊玮.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互联网+”背景下的物业服务企业O2O模式研究:提升路径、机制设计和评价体系[D]. 高文田.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4]电商偏好下两期闭环供应链的销售及回收策略研究[D]. 赵琳. 青岛大学, 2020(02)
- [5]基于平台战略的海湾公司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 张倩. 燕山大学, 2020(01)
- [6]Y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升策略研究[D]. 江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7]大连跨境电商海运直邮海关监管研究[D]. 安鹏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T公司全渠道融合模式研究[D]. 谢施松.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9]航空货运业务模式研究 ——以南航四川分公司为实证分析[D]. 王国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 [10]H公司的多渠道供应链管理和库存控制策略研究[D]. 李润.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标签:平台战略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