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铅球技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况堃[1](2021)在《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高考生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原地推铅球是大多数省份体育高考的主要身体素质项目之一,根据江西教育考试院在2019年颁布《关于江西省2021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统一考试项目、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中,也将原地推铅球纳入体育高考项目当中,由之前的必考项目:100米、800米、立定跳远、篮球和足球改为100米、800米,原地推铅球、立定跳远和选考项目篮球和足球(二选一)。虽然核心力量训练现如今受到基层教练的应用和广大学者的研究,但在基层训练中还有待推广。通过查阅文献,将原地推铅球与核心力量相结合的文献较少,本文结合参加体育高考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训练水平,将核心力量训练应用到原地推铅球训练当中,以提高原地推铅球的专项素质和运动成绩。笔者研究点为以核心力量训练在推铅球专项素质中的运用,研究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宜春市高安市石脑中学高二年级的体育生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加入核心训练的实验组与保持传统训练的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十二周的训练,对照组的身体素质指标(30米跑、800米跑、仰卧起坐)和原地推铅球成绩指标都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核心力量指标和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P>0.05),说明传统训练在整个训练当中也是有一定的效果。(2)经过十二周的训练,实验组的身体素质(30米跑、800米跑、仰卧起坐);核心力量指标(平板支撑、双肘单腿俯撑、仰卧上举腿抬臀)与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前抛、后抛、立定跳远)的P值<0.05均出现显着性差异,从而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方面要优于传统训练。(3)经过十二周的训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原地推铅球指标(P<0.05),其中实验组(P<0.01),尽管对照组的原地推铅球的P值出现显着性差异,但是实验组的P值差异更明显,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在原地推铅球训练中是可行的。
张斯琦[2](2021)在《上肢肌群力量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技术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发球在乒乓球技术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优秀的发球常能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直接得分,在比赛当中,高质量的发球对于抢夺主动权、破坏对方战术、抑制对方特长发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发球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因素,一是技术动作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二是肌肉力量的综合素质和对肌肉的精确控制。在乒乓球专项中,力量素质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已经成为了决定乒乓球运动员水平上限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目的:结合青少年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特点,并结合乒乓球专项素质训练要求,分析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动作目标肌群,选择对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动作目标肌群以及对专项特点符合的针对性训练手段。分析所制订的训练手段能否在保证青少年学生力量素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对上肢肌群力量素质各个方面的影响差异,并测试其对技术动作的影响,为如何在青少年阶段开展乒乓球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选择乒乓球俱乐部青少年40人作为研究对象,验证力量训练对正手发下旋球的成功率和准确率的影响,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在实验前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身体基本情况,并且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水平,保证实验开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基本情况和上肢综合力量素质水平相当。采用羽毛球掷远、惯用手握力、30s快速哑铃弯举、1min正手攻球挥拍次数、扣球击远这五项指标来量化学生上肢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上肢肌群力量训练,包括:徒手训练内容和器械训练内容,训练方案涵盖上肢浅层肌肉和深层肌肉,保证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对照组不进行力量素质训练,实验过程中不干涉乒乓球技术教学过程,与实验组采用一样的乒乓球技术教学内容。在评价下旋球发球技术时,着重评价落点和旋转这两个指标。落点的评价采用指定区域的“打靶”方式来进行,旋转的评价则是观察学生所发出的球的弧线和是否有明显的线路变化并综合动作完成完整度给予相应的技评成绩来体现。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数据结果p>0.05,实验前两组学生各项素质相当。(2)实验后实验组羽毛球掷远、惯用手握力、30s快速哑铃弯举、1min正手攻球挥拍次数、扣球击远这五项指标提升显着,p<0.05,对照组提升不显着,p>0.05。(3)实验组通过上肢力量素质训练后羽毛球掷远、惯用手握力、30s快速哑铃弯举、扣球击远这四项指标跟对照组有显着差异,1min正手攻球挥拍次数无显着差异。(4)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准确性测试和技评测试中的成绩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中低负荷的上肢肌群训练手段能有效提升上肢肌群力量综合素质,对快速力量的提升最为显着,该变化特征符合乒乓球对力量素质要求。(2)乒乓球运动对上肢综合力量素质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效果不显着,且容易造成上肢力量素质发展不均衡。(3)力量素质训练能提升肌肉控制能力和关节稳定性,从而提升正手发下旋球准确度,控制短球比控制长球要容易。(4)上肢肌群力量训练可以提升正手发下旋球线路变化,促进动作发力顺序更加合理,加快动作形成速率。
李新昊[3](2021)在《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逐渐发展,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尤其在疫情的推动下进行线上教学迫在眉睫,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和引导下,首都体育学院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开展了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能够安全的环境下完成学业、增强体质、健全人格。本研究在梳理线上田径教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要素为研究对象,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对参与线上田径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首都体育学院疫情期间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的开展现状、教学内容、渠道、任务、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学生满意度问卷从学生视角全方位了解线上田径教学的实施情况,探索开展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的有效经验,寻找当前线上教学过程中首都体育学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首都体育学院以及各高校日后能够更好地、持续地开展线上田径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为线上田径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首都体育学院具备较为丰富的线上田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结构内容合理,教学课程和教师团队出色,在各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2、首都体育学院田径课程教学大纲线上教学模块尚不完善,授课形式还有待开发,教学资源相对较少。3、学生的整体满意度良好,各维度分数均高于总体分数。学生对教师能力满意程度最高,对教学资源满意程度最低。4、相关分析各维度指标中学生学力、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与学生总体满意度间呈线性正相关。5、差异分析中性别对学生满意度没有显着影响,年级对学生学力有指标有显着影响,专业大类对学生满意度具备显着影响。
方婷[4](2020)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定位及传习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掌握、提升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改善运动技术教学效果,已有的研究从运动技术诊断方法、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但从“体育教材‘学完丢光’”等现象来看,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为从学理上深入反思运动技术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技术哲学及默会知识论的视域内,通过对运动技术的内涵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定位及其传习特征。研究思路是:首先,探讨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技术问题时,梳理了体育教学领域运动技术研究的状况,揭示了在运动技术定位及传习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梳理了我国运动训练领域各运动技术流派的内涵界定、传习特征,从源头上探讨了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而,针对前面讨论中发现的问题,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探寻了运动技术的本义,尝试重新界定了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位置;最后,以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为线索,提示了运动技术学习及传习特征,为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提示了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对体育教学领域运动技术争论的历史进行梳理,可知此前的相关研究已经意识到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如何定位的问题,出现了从运动文化(体育文化)传习视角进行定位的观点,引发了从教材加工的角度对之进行改造的思考。然而,因运动技术内涵及其生成机制的探讨不够深入,造成了运动技术效果不佳等系列问题。这正是从存在方式、传习机制、体育课程性质综合分析运动技术教学问题的必要性所在。(2)源头上,体育教学领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来自于运动训练领域,于是,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代表性的运动技术观进行梳理。发现,这些运动技术观在对运动技术的定义及运动技术训练特征方面虽有差异,但在讨论运动技术生成问题时,多立足于自然科学的立场,偏重第三者立场的客观定量分析,采用的是从运动结果逆向推导的方式,并未将运动技术的生成置于第一人称的“我”的运动行为过程中加以把握,这造成了运动技术研究与运动技术实践的脱离。(3)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探讨运动技术的本义,发现将运动技术限定为方法或能力并不恰当,其实质为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在传习人类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新人,所有学校教育活动均不能违背这一使命。在这样的逻辑下,体育教学的根本在于传以运动技术为主要载体或主要表现形式的运动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运动认知能力。(4)基于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对运动技术的传习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作为运动认知能力的运动技术实为一种默会知识,运动技术掌握过程中,语言、形象等方式只是发挥辅助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一人称的“我”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的统筹联动,这是一个默会的亲身实践过程,具有实践性及不可言传性的特征。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示范,以及学生的观察与模仿、领会、练习唯有遵循这一规律,才有提升运动技术教学效果的可能性。
李泰宇[5](2020)在《影响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体育高考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颇多。随着现代体育高考的不断革新,考试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本研究结合甘肃省体操专项考生训练的实际情况,对2019年部分参加体操专项考生及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对影响体操专项成绩的因素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和教练员训练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为基本分析方法,以影响甘肃省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为研究对象,从考生自身因素、教练员的体操教学水平、学校场地/设施、家长因素及学校领导重视程度等5各方面对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学生训练情况及其成绩等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1)我省的评分标准与办法不断修订,有利于激发体育考生潜力的发挥。(2)教练员的文化层次较欠缺,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有89.4%,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较少。部分教练员专项训练计划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频率,导致学生训练效果的差异。部分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自身专业素质、服务意识、指导频率等不够。(3)教练员对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比较有经验,但对体操专项训练认知较少,对艺术表现的重视不够高,需要教练来提高艺术意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训练中运用起来才得心应手。(4)部分学校对科学训练重视度较好,器材数量上基本满足学生训练需求,但器材质量上都比较简易,属于锻炼性器材,不易做难度动作,不能满足学生训练需求。(5)部分家长平时与孩子沟通欠佳,关心他们学习及训练情况较少。(6)领导作为学校的决策者,要加强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和对业绩奖励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对专项学生训练的鼓励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训练等方面的建议:(1)教练员要仔细观察评分标准上的图解动作,彻底挖掘高难度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争取学生的分值最大化。训练形式要变化多端,抵制心理紧张因素,提高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2)建议学校自主培养体操专项师资力量,支持教练员外出学习,巩固教练员的教学能力。(3)提升学生训练的自主性与吃苦精神,调节好训练的状态,尽量减少对训练的干扰因素。(4)提高学校重视程度,为考生提高便利条件,增加竞技体育器材,完善训练管理制度。鼓励家长与教练员经常沟通,让家长了解体操专项,并积极配合教练员训练工作,让学生具有更扎实的运动技术能力,并进入高水平运动学校。
卢国君[6](2020)在《功能性训练在高中体育生运动素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环境的稳定,推动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体育相关专业的持续扩招,许多考生为了实现大学梦和能够进入到高校进行深入学习,都积极的加入到体育高考大军中。提高体育高考的生源质量,是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稳定发展和体育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以高中体育生运动项目为出发点,采用功能性训练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多样的、全方位的和系统的训练模式对高中体育生进行训练。从而使高中体育生身体功能得到提高,成绩得到提高,为高中体育生的运动素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潢川县第一高级中学的20名体育生,运用功能性训练和传统训练方法,进行为期12周的针对性训练。运用Spss23.0版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实验对象的FMS得分和运动项目成绩的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研究发现,通过12周的训练后,两组实验对象的运动成绩均有所提高,说明这两种训练模式对提高高中体育生运动成绩方面均有作用。但从整体提高幅度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说明功能性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效果优于传统训练。(2)实验研究发现,经过12周的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生的FMS测试得分都有所提高,说明两种训练方法在发展运动素质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功能,且实验组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功能性训练提升自身身体功能的效果优于传统训练。(3)FMS是检测机体的基本功能,并不是判断运动成绩水平的高低,因此,运动成绩好的体育生的FMS测试得分不一定高,如果FMS测试得分较低,说明其存在运动损伤的隐患,运动成绩不好的同学FMS测试得分不一定就低。
韩霜[7](2020)在《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力量,担负着体育振兴,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加快,少年人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少年阶段的训练是成才的基础,需要科学化系统化培养。近年来随着我国短跑训练水平的逐渐提高,训练理念在转变,也涌现出不少国际知名短跑运动员,短跑发展势头迅猛。南京市近年来举办很多国际性田径赛事,体育发展也成为南京市发展的时代名片。目前我国短跑后备人才成材率低,短跑后备人才不足,与一些体育强国还存在差距。为了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高我国短跑后备人才质量,解决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对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前我国短跑发展趋势。从短跑运动训练的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维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南京市短跑后备人才和国家后备人才训练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体育强国建设服务。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虽然招生渠道逐渐扩展,但是对外招生依然受限,同时存在选材不科学,选材面窄,选材指标缺乏多元化,运动员训练动机与学校培养规划不统一。(2)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安排相对合理,缺乏对训练方法的合理化使用、缺乏对少年短跑运动员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长期规划,训练缺乏趣味性,训练时间安排不够科学,训练内容安排不够新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3)南京市竞赛举办不够全面,层次不齐,竞赛举办不够科学,竞赛质量不高,缺乏参赛经验。少龄儿童群体运动会举办较少,运动员参加高级赛事较少,办赛水平尚待提高,降低赛事举办门槛。(4)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年龄结构相对较合理,但是女运动员相对较少,教练员专项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更新知识意识。对短跑训练规律掌握不足,项目制胜规律认识不足。南京市短跑发展受优势项目冲击严重,短跑运动员招生不足。(5)在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管理培养上,教练员与家长联系不足,对运动员的管理教育存在问题,体教结合优势难以发挥,尚需加大改革力度。场地器材设施更新慢,训练经费来源单一。运动员对短跑热情虽有提升,但参训目的与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导致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日常训练激情难以激发,短跑后备人才成材率低。
邱梓豪[8](2019)在《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在铅球教学课上的纠错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研究,再结合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在铅球普修课上的运用。“弹力带的辅助练习”主要是利用弹力带的阻力和弹性来辅助学生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学习,根据弹力带的适用性设计出有关于弹力带的辅助纠错练习方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用弹力带的辅助练习来帮助非田径专项的学生在铅球普修课上来改正他们的错误动作,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同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研究弹力带在背向滑步推铅球项目中的纠正效果。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验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已经证实弹力带在运动训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着眼点主要是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对犯错误动作的学生进行标记,在每节课的后三十分钟用弹力带来介入练习,经过多次反复的弹力带辅助练习,使学生形成动作定型。本文主要是将弹力带的用途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弹力带的本身阻力来限制学生的错误动作,另外一种是利用弹力带的特性,根据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使用弹力带进行一些辅助的抗阻练习来改正错误动作,经过18个课时的练习后,在实验组采用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后,实验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评定成绩和达标成绩都要好于对照组的学生。本文选取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18级本科3班学生(非田径专项)为实验对象,并按照蛇形分组的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弹力带的辅助练习”运用到实验组的教学过程中去,通过18课时的教学,并且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教学实验法、视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采用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整体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刺激学生的本体感觉在铅球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次弹力带纠错练习后,能够使学生改正错误的动作,从而建立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2采用固定投掷臂拉弹力带的抗阻练习,可以改正学生肘关节下垂的错误动作;采用左手拉弹力带做滑步的练习后,可以使学生更好控制转身的时机,改正学生提前转身的错误。3采用蹬地腿抗阻练习后,学生的滑步距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对于学生重心起伏偏大的错误,在18个课时的练习中没有显着的效果,只是通过技评打分,反映了弹力带的练习对学生“跳步”现象的改观;采用摆动腿抗阻练习后,学生摆动腿的动作更加标准,缩短右脚落地瞬间到左脚落地瞬间的时间。4由于实验时间短,而且在实验中只发现极少数部分学生出现了左侧支撑不力的错误,在通过弹力带的抗阻辅助练习之后,改善了学生左侧肢体技术,加强了学生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的效果。
曹月富[9](2019)在《少年铅球运动员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子铅球在国内众多体育项目中处于上风地位,在各种层次的竞赛中都具有冲击奖牌榜的能力,女子铅球更是早早地被列入奥运争光项目,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到该项目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的地位。李心会是我国优秀的少年铅球运动员之一,在2017——2018年度训练中李心会共参加了6场不同层次的国内外比赛,她在每一场比赛中都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其中在北京市第55届田径运动会和2018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打破赛会纪录,这些骄人成绩的获得离不开科学的训练安排。本文以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记录法等对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进行多方位的剖析,从而总结出李心会训练的特点,分析其年度训练和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当代少年铅球的训练特征为国内业余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年度训练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总结李心会2017——2018年度的训练得出以下结论:(1)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安排合理,符合年度训练的任务要求,成功实现了年度训练目标与参赛任务。(2)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中专项力量和技术得到一定的提升和改善,专项成绩增长明显,在各层次的竞赛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年度参赛成绩呈平稳上升趋势。(3)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的安排以双周期为主,两个准备期训练时间较长,且准备期I大于准备期II,比赛期训练的时间固定为3周;年度训练负荷的安排为准备期的量和强度整体上都展现出缓慢提高的趋势,不过两者提高的比重有所不同,比赛期的训练包括大运动量周和大负荷强度周两个部分,年度训练负荷整体表现出波浪式变化规律。(4)李心会年度训练中侧重于力量和技术两方面的训练,在力量训练中专项力量训练的比重较大,分别占两个准备期力量训练课次的67.09%和60.93%,训练手段的安排主要以不同重量的壶铃和杠铃片练习为主,较少涉及到大器械的练习;技术训练的内容主要是采用拉弹力带、持球连续滑步等单人及双人辅助性练习来改善超越器械的问题,在准备期中力量与技术的训练手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但是随着比赛的靠近逐渐变得少而集中。(5)相对于《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李心会年度训练中单次课训练时间、年度训练课次、比赛次数和投球量等方面的安排都不同程度的超过大纲要求值,但是总体的年度训练负荷比例跟训练大纲的比值基本一致。
方媛[10](2018)在《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竞技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普遍认识到要想提高运动成绩,就必须实现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基础,是专项体能训练的支撑条件。专项体能是运动员在运动中承受的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铅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针对铅球运动员的特点将专项体能与技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情况、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手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找出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对策与方法,为现阶段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科学化专项体能训练提供理论支撑,为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项目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教练员执教经验丰富、学历水平较高,但教练员在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缺少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足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水平,专业知识更新慢,缺乏对专项体能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2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14-15岁年龄段的运动员身高情况以及16-17岁年龄段的运动员指距-身高情况均未达到国家标准,由于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缓急程度,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发展变化,而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教练员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理论掌握不够。3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运动等级主要集中在国家二级、国家三级以及无等级三种类型。教练员每周会进行2-3次专项体能训练,每次训练时间集中在1.5-2小时。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够帮助运动员机体得到刺激,同时得到足够的恢复。4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目前运动水平偏低,对专项体能理论知识理解不足,间接的影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5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教练员拥有较为丰富的训练经历和执教经验,但是运动员的受益不大。训练恢复手段枯燥单一,运动员缺乏对专项体能的理解意识导致运动员未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专项体能训练内容,教练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没能行之有效的付诸到实践中去。
二、铅球技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铅球技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高考生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研究目标 |
1.2.4 研究基础和具备条件 |
1.3 研究创新性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国外核心力量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核心力量相关概念 |
2.2.2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 |
2.2.3 关于核心力量与核心稳定性的关系的研究 |
2.2.4 关于核心力量训练在技术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
2.2.5 关于原地推铅球训练的研究 |
2.2.6 关于体育高考的研究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1 概念的界定 |
3.2 研究对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实验对象 |
3.2.3 撰写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实验法 |
3.3.5 数理统计法 |
4 实施训练计划的保障 |
4.1 实施训练计划时应注意的事项 |
4.1.1 激发体育高考生的训练积极性 |
4.1.2 核心力量训练时对体育高考生的要求 |
4.1.3 体育高考生对原地推铅球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要求 |
4.1.4 体育高考生在核心力量训练时的负荷要求 |
4.2 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训练内容与方法 |
4.3 传统训练方法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比较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数据对比分析 |
5.1.1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1.2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核心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
5.1.3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1.4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前原地推铅球成绩指标对比分析 |
5.2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数据对比分析 |
5.2.1 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后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2.2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核心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
5.2.3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2.4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原地推铅球指标对比分析 |
5.3 对照组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5.3.1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3.2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核心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
5.3.3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3.4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原地推铅球指标对比分析 |
5.4 实验组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5.4.1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4.2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核心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
5.4.3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
5.4.4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原地推铅球指标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上肢肌群力量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技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上肢力量素质训练目标肌群及影响乒乓球发球技术的理论依据 |
2.1.1 上肢肌肉的分类 |
2.1.2 正手发下旋球发球技术动作解剖 |
2.1.3 正手发下旋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
2.1.4 依据发球技术动作分析上肢肌群力量训练目标肌群 |
2.2 国外上肢肌群研究现状分析 |
2.2.1 国外上肢力量研究干预手段 |
2.2.2 国外上肢力量研究测量手段 |
2.2.3 国外上肢肌群研究应用领域 |
2.3 国内上肢肌群训练及乒乓球专项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2.3.1 国内上肢肌群研究应用领域 |
2.3.2 国内上肢肌群研究训练手段 |
2.3.3 国内乒乓球专项素质研究现状 |
2.3.4 国内乒乓球发球技术研究现状 |
2.3.5 乒乓球动作分析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路线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基本情况和上肢力量综合素质指标分析 |
4.1.1 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基本情况指标分析 |
4.1.2 实验前两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分析 |
4.2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实验前后数据变化分析 |
4.2.1 实验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实验前后数据分析 |
4.2.2 对照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实验前后数据分析 |
4.2.3 实验后两组学生上肢力量综合素质分析 |
4.3 实验后两组学生发球准确度及技评成绩测试数据分析 |
4.3.1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发球准确度测试分析 |
4.3.2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技评测试分析 |
4.3.3 实验后两组学生的准确性测试和技评测试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根据上肢肌肉的解剖位置分类 |
附件2 根据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形式分类 |
附件3 上肢力量综合素质测量表 |
附件4 实验组上肢肌群力量训练计划表 |
附件5 发球落点准确性测试 |
附件6 乒乓球发球技评测量表 |
附件7 发球得分记录表 |
附件8 实验期间发球技术教学教案示例 |
附件9 实验组上肢肌群力量训练教案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及环境背景 |
1.1.2 田径运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1.1.3 基于对首都体育学院线上田径教学的前期调研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1.5 文献综述 |
1.5.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2 田径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1.5.3 关于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 |
1.5.4 关于学生满意度评测的研究 |
1.5.5 国内外高校教学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高校线上田径课程发展现状 |
3.1.1 高校田径精品课程资源情况 |
3.1.2 高校幕课资源情况 |
3.2 首都体育学院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开展情况 |
3.2.1 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安排情况 |
3.2.2 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开展情况 |
3.3 首都体育学院线上教学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3.3.1 学生满意度总体情况描述性分析 |
3.3.2 学生满意度相关分析 |
3.3.3 各个题目选项分析 |
3.3.4 各指标内部分析 |
3.3.5 学生满意度的差异分析 |
3.3.6 满意度调查学生意见汇总分析 |
3.4 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建议探讨 |
3.4.1 学校层面 |
3.4.2 教师层面 |
3.4.3 学生层面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高校线上田径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调查表 |
附件2 高校线上田径课教学情况及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3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件4 访谈提纲 |
附件5 正态检验P-P图和直方图 |
附件 6 首都体育学院各专业课时分配及安排 |
(4)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定位及传习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先行研究的整体状况 |
2.一般运动技术理论的研究 |
3.具体运动项目中运动技术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路径 |
1.研究目的及思路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 |
二、体育教学领域“运动技术”的争论及问题 |
(一)体育教学目标层面运动技术的争论 |
1.“体质论”中的运动技术 |
2.“三基论”中的运动技术 |
3.“体质论”与“三基论”的比较 |
(二)体育教学内容层面运动技术的争论 |
(三)体育教材层面运动技术的争论 |
(四)小结 |
三、我国运动训练领域“运动技术”研究流派 |
(一)马特维也夫的运动技术观 |
1.马特维也夫对运动技术的定义 |
2.以比赛为出发点的训练模式 |
(二)过家兴的运动技术观 |
1.运动技术定义 |
2.全面化的技术训练模式 |
(三)田麦久的运动技术观 |
1.运动技术定义 |
2.项群训练理论下的技术训练 |
(四)茅鹏的运动技术观 |
1.运动技术的定义 |
2.一元训练理论下的技术训练 |
(五)刘建和的运动技术观 |
(六)小结 |
四、运动技术的本义与体育教学 |
(一)运动技术的本义 |
1.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技术 |
2.具身的运动技术 |
(二)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位置 |
(三)小结 |
五、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传习的特征 |
(一)运动技术学习的机制 |
1.默会知识的基本结构 |
2.两种意识与寄托 |
(二)运动技术学习的特征 |
1.观察和模仿 |
2.领会 |
3.实践 |
(三)运动技术传授的特征 |
1.范例建立 |
2.以练习代替语言 |
(四)小结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及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影响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高考专业考试相关研究 |
2.2 体育高考备考训练相关研究 |
2.3 体育高考体操专项相关研究 |
2.4 体育高考成绩分析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观察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统一招生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分析 |
4.1.1 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项目的改革与制定 |
4.1.2 高考体育专业考试分值的改革 |
4.1.3 高考体育专业考试内容的改革 |
4.2 甘肃省2019年体操考生成绩分析 |
4.2.1 甘肃省2019年体操考生一般身体素质成绩分析 |
4.2.2 甘肃省2019年体操考生专项成绩分析 |
4.3 甘肃省体操高考生训练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主体因素 |
4.3.2 客体因素 |
4.4 提高甘肃省体操考生考前训练效果的对策 |
4.4.1 认真阅读考试内容的细节及评分标准 |
4.4.2 加强体操专项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
4.4.3 合理把握好体操专项考生的选材 |
4.4.4 增强考生提前选择专项意识,为良好的专项素质打下基础 |
4.4.5 提高带队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服务意识 |
4.4.6 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考试稳定性 |
4.4.7 督促甘肃省体操高考教练员制定多种训练计划 |
4.4.8 充分促进专项学生与家长间的沟通、理解体育的重要性 |
4.4.9 提高学校重视度与人文关怀 |
4.4.10 加强体操专项器械的管理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功能性训练在高中体育生运动素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运动素质 |
2.1.2 功能性训练 |
2.1.3 功能性动作筛查 |
2.2 国外有关功能性训练的研究现状 |
2.3 国内有关功能性训练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2.4 国内有关高中体育生训练现状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实验法 |
4 实验的实施过程与安排 |
4.1 实验研究的技术路线 |
4.2 实验安排 |
4.3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功能性训练方法体系的确定 |
4.3.1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躯干支柱力量的主要训练方法 |
4.3.2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动作准备的主要训练方法 |
4.3.3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 |
4.3.4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力量与爆发力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 |
4.3.5 高中体育生速度素质的主要训练方法 |
4.3.6 高中体育生实验组拉伸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 |
4.4 高中体育生对照组传统训练方法体系的确定 |
4.5 高中体育生训练计划安排 |
4.5.1 实验组高中体育生功能性训练计划安排 |
4.5.2 对照组高中体育生传统训练计划安排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育生运动项目成绩与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项目成绩的对比分析 |
5.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生运动项目成绩与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2.1 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生运动项目成绩的对比分析 |
5.2.2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2.3 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育生运动项目成绩的对比分析 |
5.2.4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项目成绩和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5.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项目成绩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FMS得分的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短跑训练实证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短跑训练主体研究综述 |
1.3.3 国内短跑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 |
1.3.4 国内短跑训练后备人才研究 |
1.4 国外文献综述 |
1.5 文献综述小评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南京市短跑项目发展历程与培养机制变化 |
3.1.1 南京市短跑项目发展历程 |
3.1.2 南京市短跑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变化 |
3.2 南京市少年短跑教练员现状研究 |
3.2.1 南京市教练员基本情况 |
3.2.2 教练员学历及职称情况 |
3.2.3 教练员训练经历 |
3.2.4 教练员运动等级基本情况 |
3.2.5 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观摩满意度 |
3.2.6 教练员带短跑训练工作的动机一览表 |
3.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现状研究 |
3.3.1 运动员性别与年龄结构 |
3.3.2 运动员运动等级 |
3.3.3 少年短跑运动员家庭现状 |
3.3.4 短跑运动员运动目的动机 |
3.3.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文化知识及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
3.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现状 |
3.4.1 选材指标筛选依据 |
3.4.2 少年短跑运动员选材途径 |
3.4.3 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方法 |
3.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 |
3.5.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现状 |
3.5.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内容现状 |
3.5.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方法使用现状 |
3.5.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组织形式现状 |
3.5.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时间及周训练课次的现状 |
3.5.6 南京少年短跑运动员受伤情况及原因现状 |
3.5.7 南京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专项体能训练侧重点现状 |
3.5.8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短跑技术训练现状 |
3.6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竞赛现状 |
3.6.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赛现状分析 |
3.6.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竞赛目的分析 |
3.6.3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赛类型 |
3.6.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参训之后成绩变化情况 |
3.7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管理现状 |
3.7.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日常管理情况 |
3.7.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恢复手段基本情况 |
3.7.3 南京市当地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经费来源 |
3.7.4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场地设施使用 |
3.7.5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培养目标分析 |
3.8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问题与对策 |
3.8.1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问题及缘由 |
3.8.2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问题的解决策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南京市少年短跑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问卷 |
附件二 南京市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问卷 |
附件三 访谈提纲 |
附件四 问卷效度评价表 |
(8)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在铅球教学课上的纠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推铅球运动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
2.2 弹力带的由来与发展 |
2.3 国内关于弹力带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现状 |
2.4 国外关于弹力带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现状 |
2.5 铅球教学的研究现状 |
2.6 本体感觉和运动技能的研究现状 |
2.7 弹力带与本体感觉的研究综述 |
2.8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本研究的重点 |
3.2.2 本研究的难点 |
3.2.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实验前两组学生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学习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对比分析 |
4.2 实验后两组学生各项指标的对比结果与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评价表 |
附录B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案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少年铅球运动员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运动训练周期的研究 |
2.2 关于年度训练研究 |
2.3 少年概念的界定 |
2.4 少年运动训练的研究 |
2.5 关于铅球训练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3.3.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少年铅球运动员李心会基本情况分析 |
4.1.1 李心会个人情况分析 |
4.1.2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训练的起始状态 |
4.2 少年铅球运动员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计划分析 |
4.2.1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训练目标 |
4.2.2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训练的周期分析 |
4.3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准备期训练安排研究 |
4.3.1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准备期训练安排 |
4.3.2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准备期训练任务与内容 |
4.3.3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准备期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
4.3.4 李心会2017——2018年度准备期训练负荷研究分析 |
4.4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比赛期训练安排研究 |
4.4.1 李心会2017——2018年度比赛期的训练安排分析 |
4.4.2 李心会2017——2018年度比赛期训练任务与内容 |
4.4.3 李心会2017——2018年度的比赛期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
4.4.4 李心会2017——2018年度比赛期的训练负荷研究分析 |
4.5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恢复期训练安排研究 |
4.5.1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的恢复期训练安排 |
4.5.2 李心会2017——2018年度的恢复期任务与内容安排 |
4.5.3 李心会2017——2018年度的恢复期训练方法手段安排 |
4.6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不同时期周训练安排 |
4.6.1 李心会2017——2018年度准备期周训练安排 |
4.6.2 李心会2017——2018年度比赛周训练安排分析 |
4.7 李心会2017——2018 年度训练计划变更情况 |
4.8 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内容与训练大纲的对比分析 |
4.9 李心会2017——2018年度比赛成绩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录B 运动员访谈提纲 |
附录C 观察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铅球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观察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
3.1.1 运动员基本情况 |
3.1.2 教练员基本情况 |
3.2 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分析 |
3.2.1 专项体能训练频率 |
3.2.2 专项体能训练时间 |
3.2.3 专项体能训练内容 |
3.3 影响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因素 |
3.3.1 教练员缺少专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专项体能理论知识更新慢 |
3.3.2 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认识不足 |
3.3.3 运动员等级水平不高,缺乏优秀运动人才 |
3.3.4 运动员对专项体能理解程度不深 |
3.3.5 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训练后恢复手段的不足 |
3.4 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发展的对策 |
3.4.1 运用Dartfish,微博、微信、qq社交平台,提高教练员理论知识水平 |
3.4.2 加强对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敏感期认识,促进执教的科学化水平 |
3.4.3 注重运动员选材工作,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 |
3.4.4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运动员对专项体能理论知识的理解 |
3.4.5 重视放松恢复手段,完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铅球技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力量训练对体育高考生原地推铅球专项素质影响的研究[D]. 况堃.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上肢肌群力量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正手发下旋球技术的影响研究[D]. 张斯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学生满意度视角下高校线上田径课程教学研究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D]. 李新昊.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定位及传习特征的研究[D]. 方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影响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分析[D]. 李泰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功能性训练在高中体育生运动素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 卢国君.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7]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 韩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弹力带的辅助练习在铅球教学课上的纠错效果研究[D]. 邱梓豪.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1)
- [9]少年铅球运动员李心会2017—2018年度训练研究[D]. 曹月富.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10]我国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方媛. 首都体育学院,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