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北京市博物馆条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赵世峰[2](2021)在《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当今时代,需要人们解决、优化的社会或环境问题日益复杂。在无障碍设计方面,由于国家已经在建筑规划、建筑建设标准、残疾人保护等相关条例当中明确规定了无障碍建设的要求与规范,公共建筑无障碍环境得到了良好地实施与建造。随着残疾用户的马斯诺需求层次不断上升,目前残疾人在博物馆这种公共区域的出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建筑环境无障碍建设问题,而是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残疾人在访问博物馆期间所面临的不只是展品的眼神交流,还有更多的人与非人的对象。因此,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介入可以将博物馆观展体验中所涉及到的的利益相关者网络化,有利于观察并描述残障观展用户核心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在博物馆观展场景中的实践关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当中,观察残疾人与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他们之间的互动问题,最终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以一个更丰富的展览体验满足他们心理需求。方法:1.通过分析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现状及博物馆数字化在国内外的研究趋势,对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做出了趋势性总结。对博物馆各类互动设备的案例调研、残障用户博物馆观展过程的调研,分析残障用户观展行为,挖掘用户潜在需求。2.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转译将解决问题、构建产品的过程描述为一个利益相关者互相促进的动态的网络建构过程,提出博物馆交互无障碍的强制通行点,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方法论。3.以博物知行导览服务的设计实践为案例,利用强制通行点导出博物馆交互无障碍产品的产品定位、产品策略以及交互设计策略,说明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研究方法在设计领域的转译方式。设计一款通用性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观展服务,对残障人士的观展体验额外进行体验优化,提升产品内容丰富度、增强产品内容可及性,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产品的用户满意度。从而保障残疾人平等地获取知识的权利、平等受教育权利,提高残疾人在信息交流、在环境获取信息的便利性。结论:1.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研究关注点基本停留在满足残疾人博物馆文化体验的基本需求层面,残疾用户在博物馆环境当中与其他行动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障碍问题——无障碍交互问题的研究目前处于比较空缺的状态。针对残障人群的博物馆导览产品数量较少,少部分博物馆导览产品拥有针对残障用户的特殊功能,但产品平均质量较差,难以提升用户的博物馆观展体验。总结了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设计的五大趋势:新技术趋势、强互动趋势、情感化趋势、共创化趋势、个性化趋势。2.总结出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四步解法,第一步明确博物馆交互障碍的问题、第二步定义与博物馆交互障碍问题相关的行动者、第三步展开调研并获得各行动者的障碍或问题、第四步阐明网络中的强制性通行点,提出无障碍交互产品的产品策略以及交互设计策略。3.利用设计实践验证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四步解法,开发了适合残疾用户使用的“博物知行”博物馆无障碍交互系统,其提供的“导览”、“观展”、“博物库”、“商店”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无障碍交互导览服务,多感官无障碍模式及知行小架产品满足了残障用户的特殊观展需求。解决了目标用户公共文化教育途径少、在博物馆中有较高互动门槛的问题。
王颢霖[3](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龙宗煜[4](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郭明晖[5](2020)在《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花市地区坊巷、庙观、会馆、税关等格局自明清时期形成发展以来,逐步成为这一地区手工业作坊密布、商业繁盛的重要基础。清乾隆年间绢花业的日益兴盛,带动了这一地区庙会、集市以及其他各类手工艺行业的快速发展。至清末民国年间,花市手工艺行业发展达到鼎盛,遍布绢花、料器、玉雕、花丝镶嵌、象牙雕刻等手工业作坊,成为北京南城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基地,也是京城手工业发展的摇篮。此后经历了战争时期的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重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型以及新世纪下的复兴,花市手工艺行业在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顽强生存下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依托花市演变发展而来的北京绢花、北京料器、“葡萄常”料器、北京玉雕等传统工艺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史料收集、工艺流程、造型品类、传承发展等各方面受到了全方位保护。充分体现了花市手工艺行业品类众多、发展完备、代表性明显的特征,集中浓缩了京城工艺美术的精髓,也是北京手工艺发展史的重要缩影。当代,北京花市手工艺应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背景下,依据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形成线上线下宣传合力,增强花市手工艺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花市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实现产业化发展体系;加强花市手工艺活态传承保护,做到区域性、整体性发展,打造集历史文化街区、手工艺行业和商业的区域特色文化景观,更好地实现文旅融合。使花市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田野调查和实物图片资料为基础,对北京花市手工艺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具有花市代表性的手工艺品类,花市手工艺所具有的价值、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更好实现复兴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研究。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花市手工艺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提升花市手工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起社会各界对于花市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高度重视。
娜迪拉·阿不拉江[6](2020)在《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两所民族小学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日益加深,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人口的区域间流动,为各民族相互接触与交往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促进各民族的团结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团结教育事业逐渐向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关注。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北京市在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政策号召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本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在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对促进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参照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概况,通过对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模式、机制与成效,总结了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为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现状的深入探究,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北京市小学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学校管理、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各个层面,实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生活化;注重民族团结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在三级课程中开发课程资源,而且通过在社团活动中体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建筑、走廊、展板、校训、校徽、校歌等各个位置融入民族团结元素,最大程度上开发与整合了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在教育实践中逐渐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升华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民族地区的学校开展合作,为学生切身感受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学生交流与交往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面临诸多挑战:行动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对民族团结教育深入的理论指导:未形成民族团结教育评测体系,缺少及时有效的评价;校际间远程合作困难突出,影响活动延续性等挑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深化行动研究,把握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打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民族团结教育评价体系;强化整体规划,形成民族团结教育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
宋艳艳[7](2020)在《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戏曲专题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类型,是以戏曲艺术为主体,围绕戏曲或与戏曲相关的人和物进行藏品的收集与保护,研究与展出,向公众开放的非盈利性机构。据笔者调查和统计,全国现存戏曲专题博物馆共计54座。本文以现有54座专题馆为研究范围,尝试总结出专题馆在类型划分、藏品分类、馆陈设计、功能发挥上的特点;同时也反思了专题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创新和转型方法,为之后建设同类型兄弟馆提供参考意义。论文分为五章,分别从戏曲专题馆发展现状、馆内藏品研究、博物馆陈列设计和博物馆功能发挥四个角度进行了论述。文章首先明晰了戏曲专题馆的概念,从时间和地域两个层面对其历史进行了梳理,得出博物馆选址具有戏曲资源集中性和建馆主体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后以各个专题馆集中展示的文物为依据,将类型丰富的专题馆划分为综合、地方戏、皮影、仪式剧和其他五大类别;并从博物馆发展的促进、戏曲保护工作的影响和戏曲文物学学科建立的关系三个角度,总结了戏曲专题馆稳步发展的原因。其次对立馆之本,即馆藏戏曲文物进行了论述,一是文物的分类,二是重点文物的研究。根据文物的种类和质地,现存馆藏戏曲文物分为戏箱、戏单、书画、剧照、剧本、唱片、皮影和历史文物八大类型;以此为基,笔者提出了直接性、间接性和辅助性的划分方式;并从藏品保存、陈列归档和学科研究三方面归纳出类别划分的目的。后笔者结合考察过的18个馆室的藏品数据,得出馆藏文物基数大、种类丰富、但整体分布不均匀、重点藏品较少的特点。因重点馆藏承载了无法比拟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笔者选取了不同馆室中9件代表性文物,进行了深入分析。面对多类型的馆藏文物,根据馆室特点,合理规划展陈设计是专题馆服务社会、实现主旨、推动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此,文章中先是指出当前戏曲专题馆展陈存在路线单一流线式、内容相似雷同式、室内陈列局限式的不足;随之从陈列结构和环境布控两方面提出了转变的方向;之后总结出合理展陈在发挥博物馆的媒介力量、丰富艺术的传承方式和建立完整的沟通系统三个层面的意义。最后从戏曲专题馆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从保护传承、社会教育和学术研究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前者一是分析了专题馆的收藏、陈列、学术和教育优势,二是指出实际运作中,博物馆在“人”和“物”两方面存在的空间利用不合理、文物保护不当、人员配置不足等具体问题,三是提出有序归置文物、建设数字展馆、研发文创产品等解决方案;后者一是分析了发挥教育功能中出现的接受被动化、互动单项化、教育形式化、宣传单薄化的问题,二是指出全民参与、资源整合、跨空间传播的转变方向,三是依据实例,提出搭台唱戏、馆校合作、联动参观的创新路径;最后则是从戏曲专题博物馆是怎样发挥其研究功能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如何与传承、教育功能相联通。笔者结合博物馆学和戏曲学相关知识,再根据调查资料,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戏曲专题馆建设发展的面貌。以此来丰富博物馆建设类型的研究;为戏曲艺术的保护、传承、传播提供新思路;扩大戏曲文物学的研究范围。
高永玲[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建筑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状况、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保护中国古建筑不仅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界对古建筑保护的研究大都偏重于三个方面:古建筑维修、古建筑发展历史、古建筑与经济社会发展,很少有关于古建筑保护政策的系统梳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重要发展时期国家关于古建筑保护政策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的研究,以丰富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演变。除绪论、结语外,主要包括三章:第一章阐明古建筑保护政策的背景,系统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阐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古建筑保护政策为改革开放后古建筑保护政策奠定了基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兴起的古建筑保护热潮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古建筑保护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借鉴。第二章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主体内容。重点阐明了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的总体脉络、实施的具体政策以及出台的相关专项政策。第三章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具体举措、取得的实际进展及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古建筑保护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乱拆乱建,给古建筑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实施旧城大规模改造,大量古建筑被破坏、建筑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尽管经过艰苦的努力,一大批古建筑得到保护、人民群众古建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建筑遗产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不断加大,但更好地发挥古建筑保护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护古建筑,在保护的同时有效利用,特别是在把握古建筑保护规律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出台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形成古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加强对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深入研究,把握古建筑保护规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古建筑保护事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聂彦玮[9](2020)在《京津冀民间泥塑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文化融合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也在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因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民间泥塑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经历漫长历史积淀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与大自然交相辉映的艺术结晶。京津冀地区的泥塑是我国民间泥塑的代表,其极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传承我国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民间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时代在快速发展,新文化的崛起与外来文化的侵蚀对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京津冀民间泥塑因为传承人的缺失及不符合时代需求的传承方式,渐渐淡出了民众的视野。近些年,国家反复强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京津冀民间泥塑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手工艺,研究京津冀民间泥塑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其他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振兴。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第一,京津冀民间泥塑的现状调查与自身发展的对策。从民间习俗、创作题材、文化产品市场等方面认识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的现状,发掘其中不利于民间泥塑传承的问题,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及民众审美情趣的变化提出一些有助于京津冀民间泥塑保护的建议,着重发掘天津泥人张中适合其他京津冀民间泥塑的传承的思维方式及营销策略。第二,京津冀民间泥塑多样化的传承方式。从多层面研究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发展的策略,具体包括:把京津冀泥塑创作与城市公共文化相结合,从公共艺术层面研究京津冀民间泥塑形象在城市公共文化中的应用;利用当下流行的自媒体,从自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探讨京津冀民间泥塑的宣传与推广;文化艺术走进校园,研究地方高校在大学生中宣传京津冀民间泥塑艺术形态中蕴含的文化;研究主题艺术博物馆对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和保护起到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研究,可从理论上解决当下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发展的部分问题,有助于京津冀地区民间泥塑文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同时还可为其他地区与民间泥塑相关或相近的民俗文化发展与振兴提供积极有价值的参考。
杨淑婷[10](2020)在《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开发是博物馆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既体现了博物馆经营在文化产业管理上的完善性,又是衡量博物馆在文化产业活动中的定位是否精准的尺度,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为两岸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之间既有馆藏的比肩又有建立的承续关系,尤其是在文化市场领域中又存在产业竞争的关系,因此,对二者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发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开发的思考基于资源产业化、推广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开发三个方面:首先,资源产业化以博物馆事业属性在发展中的式微为前提,是博物馆产业属性的市场化迈进,具体表现为联手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创而不新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大困境,对此,博物馆文创素材的筛选和知识产权的护航可作为“新”的前提和保障予以有效应对。其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推广方式呈现出线上线下、传统现代相结合的多元化特点。其中,官网页面的人性化设计以及展馆“通史式”的实体展出是博物馆观念输出和形象塑造的重要渠道,而具有更广辐射范围的图书出版和影视综艺,则有利于聚焦公众视线,助力博物馆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扩散。展示和宣传自身优势是博物馆“走出去”,培育和引导大众在文化市场上的消费行为便是将消费者“引进来”。“故宫品牌”的树立正是消费意愿培养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故宫文化的深入推广,而且有助于带动故宫周边文创产品的热销。最后,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而言,志愿者不仅是免费的劳动力和重要的服务提供者,还是集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等要素于一身的宝贵财富。博物馆多层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系统化的志愿者管理,是志愿者“资源”价值深度开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志愿者管理在合理化、规范化、常态化道路上的迈进。
二、谈《北京市博物馆条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北京市博物馆条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融入智能生活并促进智慧博物馆的发展 |
1.1.2 博物馆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
1.1.3 我国残疾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 |
1.1.4 残疾人精神文化建设仍面临困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障碍博物馆研究现状 |
1.2.2 博物馆数字化设计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无障碍视角下的博物馆交互体验 |
2.1 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综述 |
2.1.1 无障碍设计的研究范畴与现状 |
2.1.2 博物馆无障碍研究综述 |
2.2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趋势分析 |
2.2.1 博物馆无障碍相关研究现存的问题 |
2.2.2 博物馆观展互动体验发展趋势分析 |
第三章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体验研究与分析 |
3.1 调研策略 |
3.1.1 调研的目的 |
3.1.2 调研的方法与计划 |
3.2 博物馆导览产品调研及分析 |
3.2.1 博物馆导览产品分类及特性分析 |
3.2.2 博物馆导览产品案例对比分析 |
3.3 用户调研及行为分析 |
3.3.1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体验田野调研 |
3.3.2 残疾人博物馆观展行为分析 |
3.3.3 残疾人观展体验访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的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 |
4.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引入 |
4.1.1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无障碍交互研究的价值 |
4.1.2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概念 |
4.1.3 行动者网络理论应用研究案例 |
4.2 无障碍交互系统中的行动者转译 |
4.2.1 问题呈现 |
4.2.2 利益赋予 |
4.2.3 招募 |
4.2.4 动员 |
4.3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设计策略 |
4.3.1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博物馆无障碍设计解法 |
4.3.2 典型用户模型建立 |
4.3.3 用户体验地图梳理 |
4.3.4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产品定位与产品策略 |
4.3.5 博物馆无障碍产品的交互设计策略 |
4.3.6 无障碍交互博物馆的技术实现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导览应用设计与实践 |
5.1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导览系统的行动者网络模型 |
5.2 博物馆交互无障碍产品“博物知行”服务系统构建 |
5.2.1 产品及主要价值概述 |
5.2.2 五类行动者服务网络概述 |
5.2.3 “博物知行”导览软件需求功能转化 |
5.2.4 “博物知行”服务系统核心任务链路梳理 |
5.3 博物馆导览软件交互系统设计 |
5.3.1 产品信息架构设计 |
5.3.2 主要功能交互框架设计 |
5.3.3 主要功能交互原型及交互说明 |
5.3.4 无障碍模式交互原型设计 |
5.3.5 博物知行Web端及H5 端交互设计 |
5.4 博物知行两端界面视觉设计及博物知行品牌设计 |
5.4.1 两端界面视觉风格与品牌形象设计 |
5.4.2 博物馆导览软件模块化组件库 |
5.4.3 应用中的无障碍设计及辅助产品 |
5.5 博物馆无障碍交互导览软件服务系统后续的服务拓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有观展体验的下肢残疾用户访谈提纲 |
附录 B 下肢残疾用户的亲人或伴侣访谈提纲 |
附录 C 访谈记录 |
附录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文献综述 |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
本章小结 |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
3.3.1 制作工艺创新 |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
本章小结 |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
4.1 制作工艺 |
4.1.1 材料与工具 |
4.1.2 制作流程 |
4.2 造型之美 |
4.2.1 仕女绢人 |
4.2.2 剧装绢人 |
4.2.3 神佛绢人 |
4.2.4 少数民族绢人 |
4.2.5 其它题材绢人 |
本章小结 |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
5.1 传承困境 |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
5.2 发展思考 |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
1.1.1 花市手工艺文化研究的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2 花市手工艺文化的发展 |
2.1 形成至兴盛期:明代至民国中期 |
2.1.1 明代以前的花市地区 |
2.1.2 形成发展期:明清时期 |
2.1.3 兴盛期:1912-1936 |
2.2 衰落至重生期:1937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
2.2.1 衰落期:1937-1949 |
2.2.2 重生期: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 |
2.3 转型至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2.3.1 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 |
2.3.2 复兴期:21世纪至今 |
本章小结 |
3 北京花市地区手工艺的代表性品类 |
3.1 北京绢花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1.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1.4 传承与保护 |
3.2 北京料器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2.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2.4 传承与保护 |
3.3 北京玉雕 |
3.3.1 发展历程 |
3.3.2 制作工艺及流程 |
3.3.3 品类和艺术特色 |
3.3.4 传承与保护 |
本章小结 |
4 花市手工艺文化变迁过程的启示 |
4.1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的价值 |
4.1.1 历史文化价值 |
4.1.2 艺术审美价值 |
4.1.3 经济开发价值 |
4.2 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面临的问题 |
4.2.1 制作原料匮乏,规模萎缩 |
4.2.2 市场运营不足,销路困难 |
4.2.3 学艺人才缺失,传承受阻 |
4.3 探索花市手工艺文化复兴之路 |
4.3.1 开拓宣传渠道,增强品牌效应 |
4.3.2 加强生产性保护,实现手工艺产业化 |
4.3.3 打造花市手工艺区域特色文化景观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综述 |
附录B 访谈记录 |
附录C 附表 |
附录D 论文中插图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两所民族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五、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北京市民族团结事业及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民族工作的回顾 |
一、北京市民族工作的发展概况 |
二、北京市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 |
第二节 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概况 |
一、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发展历程 |
二、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和而不同,快乐成长”—北京市M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个案分析 |
第一节 M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二节 以“常态化”为特点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教育领导与管理体制 |
二、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
三、有趣又有意义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体系 |
四、以打造“育人乐园”为目标的民族团结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
五、增进友谊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文化交流系列活动 |
第三节 在摸索中前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成效与挑战 |
一、M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获得的成效 |
二、M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存在的局限 |
第三章 立足多元文化,开展多彩教育—北京市H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个案分析 |
第一节 H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二节 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特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以课程为基础的多元文化育人体系 |
二、立足核心素养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整合机制 |
三、以提高多元文化素养为追求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
四、多方协作的民族团结教育合作与交流机制 |
第二节 在实践中反思: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成效与挑战 |
一、H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果 |
二、H民族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困难 |
第四章 北京市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经验、面临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经验 |
一、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教育的各个层面,实现常态化发展 |
二、注重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开发,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可行性 |
三、升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拓宽民族团结教育实施途径 |
四、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 |
第二节 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行动研究相对较少,缺少对民族团结教育深入的理论指导 |
二、未形成民族团结教育评测体系,缺少及时有效的评价 |
三、自上而下的协作体系略显薄弱,跨校互动与交流受限 |
四、校际间远程合作困难突出,影响活动的延续性 |
第三节 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化路径 |
一、深化理论研究,把握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
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民族团结教育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 |
三、深化统筹协调,在全市范围内加强学校间的互动与交流 |
四、强化整体规划,形成民族团结教育跨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戏曲专题博物馆发展概述 |
第三节 戏曲专题博物馆发展的原因 |
第二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分类研究 |
第一节 馆藏文物现存分类方式 |
第二节 馆藏文物其他分类方式 |
第三节 馆藏文物分类目的 |
第三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重点馆藏文物研究 |
第一节 馆藏戏曲文物概况 |
第二节 重点馆藏戏曲文物研究 |
第四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陈列方式研究 |
第一节 现状:当前戏曲专题馆陈列模式 |
第二节 方向:因地制宜构建陈列形式 |
第三节 价值:合理馆藏陈列的意义 |
第五章 戏曲专题博物馆传承与教育功能研究 |
第一节 戏曲专题馆的保护与传承功能 |
第二节 戏曲专题馆社会教育功能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戏曲专题博物馆数据统计表 |
附录B 孝义市市民对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了解度和参与度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 |
(二)国外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的国内国际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古建筑保护政策的探索 |
(一)确立古建筑国家保护政策 |
(二)确立古建筑分层管理、分级保护的制度机制 |
(三)古建筑保护专项政策的探索 |
二、20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古建筑保护的世界性潮流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政策演进 |
一、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 |
(一)被占用的古建筑没有腾退 |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发生破坏古建筑现象 |
(三)基本建设中古建筑遭破坏成为突出问题 |
(四)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易受火灾毁坏 |
二、从文物建筑保护向建筑遗产保护演变 |
(一)完善文物建筑保护政策 |
(二)把古建筑纳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
(三)完善古建筑保护的专项政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成就 |
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古建筑保护中的突出问题 |
(一)开展调查、摸清古建筑保护的底数 |
(二)切实解决古建筑“三乱”问题 |
(三)建立古建筑保护检查通报曝光等机制 |
(四)制定古建筑保护战略规划 |
(五)开展研讨、加强对策研究 |
二、分类分级实施重点保护,形成立体保护格局 |
(一)单体古建筑的保护 |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状况 |
(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状况 |
(四)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状况 |
(五)工业遗产保护状况 |
(六)乡土建筑保护状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京津冀民间泥塑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研究动态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京津冀民间泥塑艺术传承现状及保护建议 |
2.1 京津冀泥塑艺术传承现状 |
2.1.1 民间习俗的淡化 |
2.1.2 泥塑创作题材缺乏创新 |
2.1.3 泥塑品牌的占用 |
2.2 京津冀泥塑已有的改变 |
2.2.1 加强风俗民情建设 |
2.2.2 加强传承人对题材的创新 |
2.2.3 加强品牌意识的建设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津泥人张彩塑传承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1 天津泥人张彩塑现状 |
3.2 泥人张彩塑传承发展的优势 |
3.2.1 与惠山、大吴泥塑的横向对比 |
3.2.2 与泥人张历代作品的纵向对比 |
3.3 泥人张彩塑传承当代文化的启示 |
3.3.1 传承思维的转变 |
3.3.2 有目的去营销 |
3.3.3 适应社会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泥塑形象在城市公共文化方面发展的应用与对策 |
4.1 京津冀泥塑形象特色 |
4.1.1 兔儿爷形象特色 |
4.1.2 泥人张形象特色 |
4.1.3 玉田泥塑形象特色 |
4.2 京津冀泥塑形象在城市公共文化中的发展应用 |
4.3 京津冀泥塑形象在城市公共文化中的发展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媒体视域下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
5.1 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5.1.1 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传承方式 |
5.1.2 机械化生产的冲击 |
5.1.3 新文化的崛起与外来文化的侵蚀 |
5.1.4 教育导向与社会重视程度 |
5.1.5 宣传方式和力度 |
5.2 基于传统媒体宣传京津冀民间泥塑的局限性 |
5.2.1 宣传途径 |
5.2.2 受众群体 |
5.2.3 宣传成本 |
5.3 自媒体的兴起对京津冀民间泥塑传承的促进 |
5.3.1 传播广、普及快 |
5.3.2 个性化、精准化 |
5.3.3 平民化、简洁化 |
5.3.4 成本低、应用广 |
5.4 基于自媒体发展京津冀民间泥塑的一些措施 |
5.4.1 丰富传播内容 |
5.4.2 构建京津冀民间泥塑的传播平台 |
5.4.3 完善沟通平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对于京津冀泥塑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
6.1 民间泥塑进入京津冀地方高校概况 |
6.2 地方高校对泥塑的教育现状 |
6.3 地方高校对于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对策 |
6.3.1 高校师生与民间艺术 |
6.3.2 地方高校图书馆民间艺术资源的利用 |
6.3.3 政府部门促进地方高校间“非遗”交流 |
6.3.4 高校与公共艺术教育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艺术博物馆对于京津冀泥塑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
7.1 艺术博物馆对于民间艺术的作用 |
7.2 京津冀艺术博物馆对地方泥塑传承的欠缺 |
7.2.1 公共艺术教育不足 |
7.2.2 缺乏带动泥塑行业经济的提升 |
7.2.3 资源没有得到合理运用 |
7.3 艺术博物馆对于泥塑传承发展的对策 |
7.3.1 开创民俗主题活动日 |
7.3.2 泥塑衍生品的开发 |
7.3.3 “互联网+”模式促进数字博物馆的联合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全文总结 |
8.2 论文的创新点 |
8.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九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念界定之争 |
1.2.2 主题研究 |
1.2.3 国外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用价值 |
1.3.2 理论意义 |
1.3.3 学术价值 |
1.4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2 两地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象比较 |
2.1 基于博物馆事业属性的文化资源开发:研究+教育 |
2.1.1 研究与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 |
2.1.2 博物馆事业属性在发展中的式微 |
2.2 基于博物馆产业属性的市场化前进: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 |
2.2.1 联手旅游与文创的条件分析 |
2.2.2 文创产品上市白热化 |
2.2.3 创而不新的发展困境 |
2.2.4 “新”的前提:文创素材的筛选 |
2.2.5 文创产品价值保障:知识产权保护 |
2.3 小结 |
3 两地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资源的推广比较 |
3.1 官网页面设计与“通史式”展出:观念输出与形象塑造 |
3.1.1 官网页面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
3.1.2 “通史式”展出:增加藏品曝光度 |
3.2 纸媒与屏媒联动:传统与现代融合 |
3.2.1 以纸为媒:承继先祖不忘初心 |
3.2.2 以屏为媒:影视综艺共襄盛举 |
3.3 文创产品消费引导:培育消费意愿 |
3.4 小结 |
4 两地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的开发比较 |
4.1 志愿者: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生代助力者 |
4.2 多层次志愿者建设 |
4.2.1 招募甄选:源头严控 |
4.2.2 年龄结构:横跨多个年龄层 |
4.2.3 工作范围:导览撑起半边天 |
4.3 系统化志愿者管理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展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谈《北京市博物馆条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博物馆无障碍交互设计策略研究[D]. 赵世峰. 江南大学, 2021(01)
- [3]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5]北京花市手工艺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郭明晖.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6]北京市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研究 ——以北京市两所民族小学为例[D]. 娜迪拉·阿不拉江.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戏曲专题博物馆调查与研究[D]. 宋艳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建筑保护政策研究[D]. 高永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京津冀民间泥塑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 聂彦玮.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10]北京、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D]. 杨淑婷.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博物馆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文物论文; 手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