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业广告,你离读者有多远?——2000年书业广告读者评价状况调研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朱天一[1](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曾建辉[2](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兰枝[3](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辉煌[4](2014)在《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与轨迹》文中提出在新的传播环境之下,广告形态的生存图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广告形态演进迈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梳理广告形态演进的发展轨迹,辨析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探寻广告形态演进的发展趋势,甚至进一步揭示广告形态演进的规律,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然成为时代赋予广告研究的一项历史使命。论文打破了以往按照历史朝代进行广告形态罗列的写作模式,从时空和感官两个基本逻辑出发,以广告形态对时空的突破能力和广告视听元素的融合程度为基本依据,对广告形态的演进做了阶段性的划分,即分为广告的原形态演进阶段、广告的现代媒介形态演进阶段和广告的数字形态演进阶段。在广告的原形态演进阶段,广告的时空生存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广告的视听元素开始由结合走向分离。在广告的现代媒介形态发展阶段,广告的时空生存范围和传播范围都得到了明显扩大,广告的基本形态都确立了各自的成熟形态,并且实现了视听元素的动态性和立体性呈现。在广告的数字形态发展阶段,广告在时空生存与传播范围上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从感官的角度上说,广告将实现向元形态的高级回归。具体而言,从感官层面上说:广告变迁是在元形态基础上的生发和演进,其变迁轨迹可以描述为以实物广告为视觉广告的元形态,发展为以图画和标识形式生存的次生形态,在文字产生后继而走向过渡形态,其间经过了多种媒介选择,直到报纸的产生,才寻求到其成熟形态;以口头叫卖广告为听觉广告的元形态,发展为以吟唱形式的次生形态和音响形式的过渡形态,直到广播的出现,才找到其理想的成熟形态。电视广告使得视觉和听觉第一次得到了有效融合,广告形态从此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只呈现黑白景观走向呈现多彩世界。在虚拟现实技术和NBICS(纳米-生物-信息-认知-社会)的技术聚合条件下,广告实现多感官平衡和向元形态的高级回归将成为可能。从时空层面上说:广告从口头形态、文字形态、文本形态到声像形态,在时空生存范围上不断扩大,尽管克服时空限制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范围总归有限,只有到了数字形态,这种情况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物广告可以保证买卖双方的身体在场,而文字广告产生以后尤其是在印刷广告和电子广告时期,交换的双方是身体缺席的,在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广告可以实现在场效应的深层次复制;在广告的原形态和现代媒介形态阶段,只是广告传播者享有传播自由,在数字形态发展阶段,广告的移动化生存使得广告的传受双方都享有传播的自由。通过对演进轨迹的详细爬梳,论文进一步抽演出了广告形态演进逻辑的基本内涵,时空逻辑的内涵是:广告形态总是不断试图克服时空的限制和障碍,以求在更大范围内获得生存和获得更大的传播自由,所谓传播自由,不仅是指传受双方享有传播的时空自由,更指传受双方使用传播媒介的时空自由;超时空自由是广告形态演进的趋势,这种自由既是身体时空在场的深层次复制,也是广告媒介使用的时空自由的极力追求。感官逻辑的内涵包括:广告形态的演进要符合人类自然感知形态和感知模式的规律性;多感官平衡和自然化是广告生存形态的发展趋势。综合而言,广告形态将朝着超时空自由和多感官平衡以及自然化方向发展。论文最后结合广告形态自身的演进特征,运用文化进化论的相关理论,揭示出广告形态演进的法则和规律,包括广告形态进化的一般优势法则、特殊优势法则、共同进化与共同演进法则、非线性进化法则和广告形态演进的适应律。一般优势法则是指:那些在既定环境中能够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上获得生存,广告传受双方享有更大的传播自由度,对自然感知模式的复制水平和能力更高,以及身体在场效应更强的广告形态,将对落后形态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扩张。与此相对应,广告形态演进的特殊优势法则是:那些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广告形态,由于其自身所具备而后来者缺乏的优势以及对其生存环境的高度适应力和“专化”能力,使得其在较高发展阶段的广告形态的冲击下仍然能够存活下来,并且保持基本特征的不变。正是由于一般优势和特殊优势,使得较高级的广告形态和较低级的广告形态可以处于共同生存与共同演进的状态之中。非线性进化法则主要包含形态间断和空间间断,其内涵分别是,处于较高发展程度的广告形态不会必然继续走向下一个发展等级,下一个发展等级是在不同性质的广告形态中产生的;如果处于演进系列上的先后两个广告形态,后者不是前者的后代,那么它们的进化是在不同的地区发生。广告形态演进的适应律包括创造和保持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告形态必须在以传播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主导环境的背景下,根据其发展变化进行积极调整,以便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已经适应了生存环境的广告形态总是倾向于保持现有的结构和模式,维持现有的生存状况,这是所有广告形态趋于稳定性的共同倾向。
何平华[5](2013)在《新形势下书刊广告发展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书刊广告既具有广告发挥市场作用的一般功能,更具有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独特社会属性。在出版产业大改革背景下,制订书刊广告发展对策,振兴和繁荣书刊广告市场十分必要而迫切。
余弯[6](2013)在《畅销书腰封广告研究 ——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角度》文中研究说明腰封作为图书的“第一条广告”,在图书销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图书市场刮起了一阵“腰封热”。但是随着图书腰封使用率的提高,网络上也掀起了反对图书腰封的浪潮,图书腰封广告受到许多消费者乃至出版界人士的质疑。为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图书腰封的发展现状,以及科学把握内地消费者对图书腰封的态度。本文比较了香港、台湾、内地图书腰封的异同点,对图书腰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存在价值进行分析。同时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角度分析内地消费者对图书腰封的态度,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转变图书腰封变“妖风”的局面,归正图书腰封市场的秩序,促进图书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图书腰封设计、图书腰封的内容、广告诉求方式以及图书腰封功能认知等方面测量内地消费者对图书腰封的态度,以及图书腰封哪方面的因素能强化腰封广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图书腰封广告持正面、积极的态度,同时优化图书腰封设计,强化图书腰封的认知信息,使用情理结合的广告诉求方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图书腰封广告效果,影响消费者的态度。通过腰封问题分析以及内地消费者态度分析,本文也从平衡腰封文化和商业价值,重塑出版商、作者、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制定专门的图书腰封广告规范与标准,图书信息加工以中心路径为主,边缘路径为辅等方面为出版社改进腰封提出建议,以促进图书腰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刘佳[7](2013)在《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日趋扩大,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广告语言由于受媒体功能和媒体形式特殊性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汇运用标准、句法结构特征和修辞风格,并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多元化的语言表现形式,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效果。受众需要在对这些多元化符号的解码过程中来领会广告传递的信息。因此,本论文提出多模态视角的广告语言研究,把广告语言本体和应用研究扩大到新媒体多模态的广域视角,超越了以往将多模态平等看待、对比分析的研究范式。立足多模态对广告语言的补充和强化功能和原因的解析,探讨新媒体时代广告语言学理论创新的方向。通过收集、转录多模态广告,建设“广告语言资源库”和“音频资源库”,作为研究广告语音模态的基础素材。对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不同类别、不同传播效果的广告语言进行充分描写和对比分析,探讨多模态广告的语音、词汇、句法、语篇、语用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探索广告语言的组织结构和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特点。同时,在广告语言创意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借鉴语用学、传播学、统计学、社会学以及消费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典型广告语言文案的定量、定性分析,总结归纳多模态广告语言的特点和社会效应,构建多模态广告语言分析模型,为多模态广告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模式。论文共分七个主要部分进行研究。导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梳理广告语言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介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分析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及产生背景,阐述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并界定广告语言相关概念和广告多模态的构成。第二章为广告语言系统中的语音模态研究,本部分首先对广告语音模态进行界定,进而分析认为,广告语音模态具有声调平仄相间、韵部和谐统一、音节整齐对称等特点,同时具有扩展叙事、转化态度、传递信息等作用。通过建立有声广告语料,探讨不同广告中的声音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第三章为广告语言系统中的文本模态研究,本部分主要是在语料库基础上对文本模态中的文字、词汇、句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规律。第四章为主要考察广告语言与其他模态间的互补。本部分研究认为,语言模态是广告的核心,画面和声音是对广告语言模态的补充和强化。第五章构建多模态视角下广告语言研究模型并依据模型做案例分析。余论将全文几个部分贯穿起来,对研究结果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并对课题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出建议和期许。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不仅涉及到各种语言学理论的运用,而且涉及到广告学、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本论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结合大量广告实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广告语言模态的主要特点和社会功效。构建多模态广告语言分析模型,运用于广告语言创意实践与效果分析,为多模态广告语言研究提供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模式。在学术研究中具有一定创新性与实用性。
孙文杰[8](2010)在《清代图书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图书市场肇始于西汉,是图书流通之所,社会资源在此得以有效配置。清代图书市场内容丰富,包含流通渠道、图书营销、畅销书、图书价格、书业中心、市场管理等,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对于拓展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为当前出版体制改革提供借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清代图书市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没有一部关于清代图书市场的系统性着述。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拟对清代图书市场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约23万字,分为7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清代图书市场背景。该章介绍了清代图书市场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最后对清代图书市场的主要内容作以概括说明。第二章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呈多样性,有经营于某一地点的固定店铺、书摊、考市及图书租赁等,也有流动性较强的、存在于某一个地区或跨地区的书船、流动售书及邮寄等渠道等。而这些图书流通渠道将各个书业中心联结成地区性的图书市场,进而延伸至全国和扩展到海外市场,促进中外图书的贸易和交流。清代图书营销方式呈现多样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等特点。在图书出版前,出版机构注重防范经营风险,采用“扣俸还项”或“股印”方式,有的还对图书需求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同时加强图书广告宣传,如发布图书信息、给图书定价等;在图书销售时,热情服务读者,采用折扣或凭减价券优惠等方式;晚清时期,出版机构借助新兴的交通、通讯工具,加大图书销售,促进了清代图书市场的繁荣。第三章清代畅销书。该章论述了清代畅销书的品种,归纳其特点,分析其形成条件,并对畅销书进行了评价。畅销书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清初维护清代封建统治的《四书》、《五经》、科举用书、经史类古旧书籍、传统小说,到晚清时期的通俗小说、戏曲、西学类图书、宗教类图书和革命类宣传读物,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变化。清代畅销书具有时代性、商业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畅销书形成的条件有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纸张生产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图书的市场化运作等。畅销书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畅销未必经典,经典不一定畅销。清代畅销书经过时间和读者的考验,一部分成为长销书,流传至今,成为传世经典,而多数的畅销书仅风行一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第四章清代图书价格。该章主要就清代图书市场上各种图书版本在不同时期的价格进行考察,分别对刻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等书价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刻本包括清刻本、宋刻本、元刻本等图书,同为刻本,价格相差较大。清刻本的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晚清时期,尤为明显。宋元刻本的价格总体较高,其整体走势呈“M”状。活字本、石印本图书是较雕版印刷更为先进的图书制作方式,成本下降,书价也随之降低。清代图书价格趋于市场化、商品化,售书书目广布市场,图书宣传加大,助于提高图书销量。图书版本不同,相应价格有别。将书价与文官薪俸及物价、工价相比,可以看到普通人家购置能力有限。影响清代图书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政治影响、社会环境、图书自身价值、制作成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引起书价之消长。从书价波动中可窥见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繁荣,或某个时期的萧条,由此也可折射出清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变化。第五章清代书业中心。该章主要论述了清代书业中心的分布,涉及各书业中心的概况、经营场所、经营者、主要购买方、图书品种及书业行会等,分析了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及清代书业中心的变迁的原因。清代前期的书业中心城市主要为北京、金陵、苏州、杭州、扬州等,后主要由于兵燹之厄,金陵、苏州、杭州的书业遭到破坏,让位于晚清时期崛起的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各个省会城市成为区域性的书业中心,逐渐形成了书业中心所在地、区域性和全国性三级层次的图书市场。清代书业中心分布地理特征明显,如所在地经济基础雄厚、地方文化氛围浓郁、出版业发达及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等。清代书业中心的产生、繁荣,或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文化环境的变化、出版中心的变迁及交通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第六章清代图书市场管理。该章主要对清代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导向、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及对图书进出口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图书市场管理加以评价。政府出版导向主要是清政府鼓励出版维护其统治的图书,其发行方式多样。至晚清时期,清政府鼓励进口或翻译利于富国之书。清代的禁书是在清代文字狱的大背景下进行,严厉查禁违碍图书,对通俗小说和戏曲、维新派及革命派等图书严加查禁,形成了中央颁布禁令、地方政府执行及行业组织辅助的市场监管体系,其结果阻碍了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造成图书市场销售图书品种较为单一及印刷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晚清时期清政府加强了对图书租赁业以及图书进出口的管理,对减免图书进出口税费,利于图书贸易的发展。清代图书市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管理机构较多、庞杂不一,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等。第七章小结。该章在前面六章的基础上,总结出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及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周璇[9](2010)在《书媒广告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关于图书究竟能否刊登商业广告这一问题,学界和业界都存在较大争议。在我国大陆地区,除了地图和年鉴类等特殊图书,大众图书与商业广告的联姻时断时续,这其中有政策的原因,有观念意识的原因,也有图书本身的属性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经济环境、出版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个社会人们观念意识的变化,利用大众图书宣传商业广告的思路开始在一部分人头脑中逐渐活跃起来。2007年,国内第一家书媒广告公司——诺贝国际书媒公司成立,利用王朔的新书《我的千岁寒》以书签的形式附带三个产品广告,三张小书签赢得广告收入几十万元,引得各家媒体争相报道、追踪解读,至此,诺贝书媒公司浮出水面,书媒广告这种广告形式又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书媒广告触动了出版产业链条,也为广告业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无论对出版业还是对广告业,全面探讨书媒广告现象都十分必要,且目前全面分析的力作尚未出现,有着广泛的探讨空间。本文试运用传播学、广告学、营销学以及编辑出版学的原理,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和分析,运用采访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努力对书媒广告这一课题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描述,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了,阐述了本课题的意义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对书媒广告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综合分析了其他媒体广告的优势和劣势,得出书媒广告的竞争发力点;第三章从书媒广告的运作原则、运作方式、运作流程和运作趋势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书媒广告的运作情况。第四章对书媒广告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通过展现书媒广告的现状、运作模式等面貌,揭示其对出版业、广告业可能带来的影响,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智力支持。
祝贺[10](2009)在《关于我国图书广告传播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80年代初期,新中国第一个商业图书广告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图书市场也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商业化模式。经过二、三十年的摸索,我国的图书市场正朝着既定的目标而持续、稳定的发展。然而,在图书市场的整个链条中,我国图书广告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虽然它在图书的营销环节功不可没,但摆在我们面前更多的则是它存在的问题:如我国图书广告从业人员的传播理念落后;出版社品牌与图书产品形象二者之间关系处理得不当;图书广告资金投入吝啬,据悉,在发达国家,出版业每年用于图书广告的费用一般占销售码洋的5%~8%,而我国仅占2%左右;媒介选择单一,除了报纸、杂志等几类常见媒介外,新媒介开发状况堪忧;加上近些年网上购书与网络阅读的冲击,传统图书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瓜分,我国的图书广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些硬伤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将影响我国图书产业日后的长远规划和发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图书广告的现状、图书广告的问题、图书广告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其中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运用传播学的有关知识和理论对我国图书广告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症结所在,并根据图书广告的特性和对国外发达国家图书广告业的研究,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图书广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书业广告,你离读者有多远?——2000年书业广告读者评价状况调研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书业广告,你离读者有多远?——2000年书业广告读者评价状况调研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
意象(一)——“影” |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
意象(四)——黑斑、黑洞 |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
1. 时间与黑暗 |
2. 空间与黑暗 |
三、黑暗与人事 |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
二、远因:从“无明”始 |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
人名索引 |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
一、短讯与通讯 |
二、调查与统计 |
三、小说与传记 |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
附录 |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
参考文献 |
Ⅰ 中文部分 |
Ⅱ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与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选题意义 |
2.1.1 现实意义 |
2.1.2 论意义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历史学视野下的广告生存形态研究 |
2.2.2 广告演进的相关研究 |
2.2.3 数字传播背景下广告的发展变迁研究 |
2.2.4 媒介形态变迁与演进规律研究 |
2.3 基本概念界定 |
2.3.1 形态 |
2.3.2 生存形态与传播形态 |
2.3.3 运作形态与产业形态 |
2.4 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基本分析框架 |
2.4.1 理论范式 |
2.4.2 研究方法 |
2.4.3 基本分析框架 |
3 广告形态演进的总体观照 |
3.1 广告形态演进阶段性的划分依据 |
3.2 广告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 |
3.2.1 广告演进的原形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3.2.2 广告演进的现代媒介形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3.2.3 广告演进的数字形态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
4 广告演进的原形态发展阶段 |
4.1 广告原形态的形成 |
4.1.1 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是广告的两种基本形态 |
4.1.2 广告原形态的基本元素与结构 |
4.1.3 广告在时空传播上的有限性 |
4.1.4 广告的视听元素开始由结合走向分离 |
4.2 广告原形态的发展 |
4.2.1 口头广告走向韵律化 |
4.2.2 招幌广告向店铺的内外装饰整体延伸 |
4.2.3 文字广告以印刷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
4.2.4 广告画以绘画和印刷等形式开始出现 |
4.2.5 广告在时空传播范围上得到扩大 |
4.2.6 广告首次以综合性形态动态呈现 |
4.3 广告原形态的兴盛 |
4.3.1 口头广告、声响广告分别走向通俗化和行业化 |
4.3.2 文字广告走向艺术化 |
4.3.3 广告画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大量出现 |
4.3.4 招牌广告三位一体的形式极力拓展和营造空间 |
4.3.5 广告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明显扩大在时空传播范围上进一步扩大 |
5 广告演进的现代媒介形态发展阶段 |
5.1 广告现代媒介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
5.1.1 报纸广告成为文字广告的成熟形态 |
5.1.2 广告画以画报、报刊、月份牌等形式蓬勃发展 |
5.1.3 广播广告实现了声响广告传播的第一次飞跃 |
5.2 广告现代媒介形态的繁荣 |
5.2.1 电视广告首次融合多种形式动态性立体性呈现 |
5.2.2 广告的基本形态确立了各自的成熟形态 |
5.2.3 广告凭借媒介优势在时空传播范围上实现了更大程度的突破 |
6 广告的数字形态发展阶段 |
6.1 广告数字形态的形成 |
6.1.1 传统广告形态的网络移植与广告形态的网络蜕变 |
6.1.2 泛形态化 |
6.2 广告数字形态的发展 |
6.2.1 资讯化 |
6.2.2 移动化 |
6.2.3 虚拟化 |
6.3 广告数字形态的演进趋势 |
6.3.1 超时空自由与多感官平衡的双重实现 |
6.3.2 自然化 |
7 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与路径 |
7.1 感官逻辑及其演进路径 |
7.1.1 从实物广告到报纸广告:“停下来看”与越抽象越便利 |
7.1.2 从叫卖广告到广播广告:复制“只听不看”的自然传播模式 |
7.1.3 电视广告:“坐下来看”与“多彩世界”的还原 |
7.1.4 从网络广告到多种技术聚合条件下的广告:多感官平衡的深度实现与元形态的高级回归 |
7.2 时空逻辑及其演进路径 |
7.2.1 从口头形态到数字形态:广告生存时空范围不断扩大与突破 |
7.2.2 从实物广告到虚拟现实广告:身体时空在场及其深层次复制 |
7.2.3 从固定终端到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广告传播自由的极力追求与生存形态的自然化升级 |
8 广告形态演进的法则与规律 |
8.1 广告形态演进的进化优势法则和共同进化法则 |
8.1.1 广告形态演进的一般优势法则 |
8.1.2 广告形态演进的特殊优势法则 |
8.1.3 广告形态的共同生存与共同演进法则 |
8.2 广告形态演进的非线性进化法则 |
8.2.1 广告的形态间断性进化法则 |
8.2.2 广告形态的空间间断性进化法则 |
8.3 广告形态演进的适应律 |
9 结语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5)新形势下书刊广告发展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几个问题 |
二、发展书刊广告发展之我见 |
1. 制订振兴书刊广告文化及其市场行动计划,为书刊广告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2. 营造阅读文化氛围,开拓书刊广告媒介资源。 |
3. 对书刊广告及经营实施特殊的价格优惠和税收优惠政策。 |
4. 建立广告共同基金,探索科学的广告投放模式。 |
5. 成立广告与品牌传播实体机构,提升从业人员广告素养。 |
(6)畅销书腰封广告研究 ——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畅销书、腰封概念及相关研究 |
2.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概念及相关研究 |
2.3 研究问题 |
3 内地、香港、台湾畅销书腰封现状对比分析 |
3.1 内地、香港、台湾畅销书腰封对比分析 |
3.2 图书腰封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 |
3.3 内地畅销书腰封存在的问题 |
4 内地消费者对图书腰封的态度调查 |
4.1 样本情况 |
4.2 数据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图书腰封问题的解决策略建议 |
5.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
第一节 多模态话语分析 |
一 定义及其产生背景 |
二 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广告语言相关概念 |
一 语言与广告语言 |
二 广告与广告语言 |
第三节 广告的多模态构成 |
第二章 广告语言中的语音模态 |
第一节 广告的语音模态构成 |
第二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韵律特点 |
一 平仄相间 |
二 韵部和谐 |
三 音节对称 |
第三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选择 |
一 开口度音效差异 |
二 性别音效差异 |
第四节 广告语音模态的作用 |
一 扩展叙事唤起联想 |
二 转化态度吸引注意 |
三 传递信息超越画面 |
第三章 广告语言的文本模态 |
第一节 广告文字模态 |
一 文字模态的构成 |
二 文字模态的作用 |
第二节 广告语言文本语料库的建设 |
一 选材抽样 |
二 加工与校对 |
三 基本数据 |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广告词汇研究 |
一 词汇密度 |
二 词频分类统计分析 |
三 广告词汇语用效果 |
四 广告词汇超常搭配 |
第四节 广告句型 |
一 句型统计与分析 |
二 情态句型的应用 |
第四章 广告语言与其他模态间的互补 |
第一节 语言模态是广告的核心 |
一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 |
二 语言是创意的媒介 |
三 语用是广告的核心 |
第二节 图像模态的功效 |
一 图像对广告语言的补充 |
二 图像对广告语言的强化 |
第三节 非语言声音模态的功效 |
一 现场音效对广告语言的补充 |
二 音乐对广告语言的强化 |
第五章 模型构建与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多模态视角下广告语言研究模型构建 |
一 模型的理论支撑 |
二 模型的结构 |
第二节 多模态分析模型的应用 |
一 步骤1广告全景分析 |
二 步骤2广告创意的主客体因素分析 |
三 步骤3广告多模态协同分析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表 |
(8)清代图书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0 引言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研究概况 |
0.2.2 研究评析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1 清代图书市场背景 |
1.1 政治背景 |
1.2 经济背景 |
1.3 文化背景 |
2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 |
2.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 |
2.1.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形式 |
2.1.2 清代图书流通的特点 |
2.2 清代图书营销 |
2.2.1 清代图书营销方式 |
2.2.2 清代图书营销特点 |
3 清代畅销书 |
3.1 清代畅销书品种 |
3.1.1 教育类图书 |
3.1.2 经史类古旧书 |
3.1.3 年画 |
3.1.4 通俗小说和戏曲 |
3.1.5 西学类图书 |
3.1.6 宗教类图书与革命宣传读物 |
3.2 清代畅销书的特点 |
3.2.1 时代性 |
3.2.2 商业性 |
3.2.3 通俗性 |
3.3 清代畅销书形成的条件 |
3.3.1 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 |
3.3.2 写作群体的逐渐出现 |
3.3.3 印刷技术与纸张生产的发展 |
3.3.4 图书的市场化运作 |
3.4 对清代畅销书的评价 |
3.4.1 畅销书未必经典 |
3.4.2 畅销书需经时间检验 |
3.4.3 畅销书的禁而不止 |
3.4.4 畅销书的时代局限性 |
4 清代图书价格 |
4.1 清代不同版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
4.1.1 刻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
4.1.2 清代抄本的价格与分析 |
4.1.3 清代活字本的价格与分析 |
4.1.4 清代石印本的价格与分析 |
4.2 清代图书价格比较 |
4.2.1 不同版本图书价格比较 |
4.2.2 书价与物价、俸禄、工价比较 |
4.2.3 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书价比较 |
4.3 清代图书价格特点 |
4.3.1 版本不同 价格悬殊 |
4.3.2 售书书目 广布市场 |
4.3.3 古旧书价 M形走势 |
4.3.4 出版图书 书价下降 |
4.4 影响清代图书价格因素 |
4.4.1 政治影响因素 |
4.4.2 社会环境因素 |
4.4.3 制作成本因素 |
4.4.4 图书价值因素 |
4.4.5 市场环境因素 |
5 清代书业中心 |
5.1 清代各地区书业中心 |
5.1.1 北京地区 |
5.1.2 江浙地区 |
5.1.3 闽赣地区 |
5.1.4 西南地区 |
5.1.5 广州地区 |
5.1.6 上海地区 |
5.2 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 |
5.2.1 当地经济基础雄厚 |
5.2.2 地方文化氛围浓郁 |
5.2.3 所在地出版业发达 |
5.2.4 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
5.3 清代书业中心变迁分析 |
5.3.1 清代政治环境的变化 |
5.3.2 清代经济环境的变化 |
5.3.3 清代文化环境的变化 |
5.3.4 清代出版中心的变迁 |
5.3.5 清代交通条件的变化 |
6 清代图书市场管理 |
6.1 清代出版导向 |
6.1.1 官方出版的图书品种 |
6.1.2 官方出版方式 |
6.2 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 |
6.2.1 清代禁书 |
6.2.2 清代禁书方式与相关法令 |
6.2.3 清代禁书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
6.3 对租赁书业的管理 |
6.4 对图书进出口贸易的管理 |
6.4.1 禁止进出口的图书 |
6.4.2 允许进出口的图书 |
6.4.3 进出口税费的调整 |
6.5 对清代图书市场管理的评价 |
6.5.1 市场调控 旨在统治 |
6.5.2 管理机构 庞杂不一 |
6.5.3 管理手段 较为落后 |
7 小结 |
7.1 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 |
7.2 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9)书媒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书媒广告的概念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地域范围 |
1.3 研究背景 |
1.3.1 国内外书媒广告业概况 |
1.3.2 我国大陆地区书媒广告产生的社会背景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 |
1.5.1 本课题的学术意义 |
1.5.2 本课题的实用意义 |
1.6 涉及理论 |
1.6.1 传播效果理论 |
1.6.2 媒介营销理论 |
1.6.3 开放系统理论 |
2 书媒广告的优势、劣势以及竞争性分析 |
2.1 书媒广告的优势 |
2.1.1 广告精准直达 |
2.1.2 广告诉求持续反复 |
2.1.3 广告注意度和可信度高 |
2.1.4 广告投入成本低 |
2.2 书媒广告的劣势 |
2.2.1 时效性不及其它传播媒介强 |
2.2.2 不宜在正文中插放广告内容 |
2.2.3 广告内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
2.3 书媒广告的竞争性分析 |
2.3.1 电视广告 |
2.3.2 广播广告 |
2.3.3 报纸广告 |
2.3.4 杂志广告 |
2.3.5 网络广告 |
3 书媒广告的运作分析 |
3.1 书媒广告的运作原则 |
3.1.1 自然性原则 |
3.1.2 一致性原则 |
3.1.3 适度性原则 |
3.1.4 真实性原则 |
3.2 书媒广告的运作方式 |
3.2.1 图文式广告宣传 |
3.2.2 实物式广告宣传 |
3.2.3 优惠券式广告宣传 |
3.3 书媒广告的运作流程 |
3.4 书媒广告运作的趋势 |
3.4.1 市场的细分化 |
3.4.2 涉及行业的扩大化 |
3.4.3 运作方式的多样化 |
4 书媒广告的发展分析 |
4.1 书媒广告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
4.1.1 读者 |
4.1.2 出版社 |
4.1.3 广告主 |
4.1.4 书媒广告公司 |
4.1.5 作者 |
4.2 书媒广告的未来发展建议 |
4.2.1 国家的宏观政策需明朗化 |
4.2.2 书媒广告公司应加强业务推广方面的思考 |
4.2.3 图书出版业应努力打造书媒广告发展的平台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关于我国图书广告传播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我国图书广告的现状及特点 |
(一) 我国图书广告的现状 |
(二) 图书产品的特点与图书广告的特殊性 |
二、我国图书广告存在的问题 |
(一) 宣传力度不够 |
(二) 为“网”所困,图书广告面临挑战 |
(三) 市场细分不力,广告对象模糊 |
三、我国图书广告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传播理念落后 |
(二) 资金投入吝啬与市场调查缺失 |
(三) 广告对象定位失衡 |
四、改善我国图书广告传播效果的对策 |
(一) 整合图书广告已有宣传资源 |
(二) 发掘图书广告新式传播渠道 |
(三) 我国图书广告的跨文化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书业广告,你离读者有多远?——2000年书业广告读者评价状况调研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2]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3]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4]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与轨迹[D]. 谭辉煌. 武汉大学, 2014(06)
- [5]新形势下书刊广告发展之我见[J]. 何平华. 中国编辑, 2013(05)
- [6]畅销书腰封广告研究 ——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的角度[D]. 余弯.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7]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 刘佳. 山东大学, 2013(10)
- [8]清代图书市场研究[D]. 孙文杰. 武汉大学, 2010(05)
- [9]书媒广告研究[D]. 周璇. 重庆大学, 2010(03)
- [10]关于我国图书广告传播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 祝贺.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