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论文文献综述)
谢庆华[1](2018)在《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文中指出经过30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然而,区域发展并不平衡,后发展区域因经济落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已引起政府及相关研究机构高度关注。这些后发展区域,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显着的后发优势。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产业园建设进行产业转移,可使这些区域短期内实现快速追赶。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及对产业的承接力,是产业园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论文将在现有理论研究与产业园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面向产业转移与产业园建设,开展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与产业园建设承接力量化识别研究,为产业转移和产业园区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产业园建设、产业转移及承接力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对区域、后发展区域及产业园区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状态特征的区域建模方法,从自然地理、社会人文、资本、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区域的状态特征及产业园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后发展区域及其产业园的状态特征模型,给出了基于状态特征的后发展区域判定方法。其次,针对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的定量识别与判定问题,提出并采用产业活动将发达区域的经验、技术和资金与后发展区域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从而形成后发优势的思想。由此,构建了后发优势活动模型;建立了后发优势产业识别算法;进而,从技术、资本、经验等角度,构建了后发优势评判体系;提出了后发优势的一种势能表达方法,并建立后发优势的卡诺模型和梯度方程,开展了后发优势的显着性评判及实例计算。第三,在剖析产业转移、承接力等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条件与第三方承托服务模式,给出了该模式下产业转移的承接形式以及承托服务提供方的组织设计。进而,对产业园的属性、承接力主体及主体与承托体间的交互以及承接力表现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指标体系,最终形成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量化计算方法,并以广西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为例,给出了承接力的量化过程。第四,在对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显着性分析与后发优势产业识别,以及对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承接力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以价值模型为核心的价值化评价方法,进一步开展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价值化评价的研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评价值的价值化处理,进行了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评价与决策,以期为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最后,以中国电子北海、海南两个产业园建设为例,从后发优势、承接力评价方面,对产业园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产业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并给出了后续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李君红[2](2010)在《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急需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旅游业作为关联性强,消费潜力大的行业,被我国许多地区作为解除危机不可忽视的“拉动力”。目前大力发展占据我国国土绝大部分的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业显得相当重要。首先,本文以旅游后发地区的内涵为起点,建立了旅游后发地区旅游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旅游后发地区的概念、评判、特征、旅游后发优势、旅游后发劣势、致因及类型。其次,本文研究了旅游后发地区旅游发展的实现机理,即有条件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基本条件;有回报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根本动力;有意愿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动力源泉;有机会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历史机遇;有能力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根本条件。第三,根据实现机理,本文研究了旅游后发地区旅游发展的战略及策略。应当采取的战略有: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后发争先战略、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精品名牌战略、优先发展国内旅游战略和区域旅游合作战略。应当采取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外旅游合作和旅游发展利益调配。最后,以甘肃省渭源县为例,对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林科军[3](2008)在《经济全球化与释放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毕节试验区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表明一、绪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90年代初期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突出现象。它集中反映了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如何在中国已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确定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
万有为[4](2007)在《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文中认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没有永远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没有永远的落后国家和地区。后发国家或地区追赶并最终超越先发国家或地区是历史交替的必然结果,于是便产生了许多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后发优势研究的基础上,用其规律,对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后发优势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出了后发优势六个基本方面,即:制度后发优势、结构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人力资源后发优势和精神后发优势。同时,对信息化进行了界定,并且分析了信息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几大作用,论证信息化是后发优势中重要的资源优势,它有高度的创新性、渗透性、带动性和倍增性等特点。其次,对以色列、爱尔兰和印度这三个后发国家,利用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与共同点。从中总结出了利用信息化作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个共同特点:政府的信息化计划与法律保障;建设基础设施并打破垄断;加大研发资金支持;建立风险资金机制;重视教育和吸引人才。然后,运用体现后发展地区内涵的几方面指标:工业化进程、信息化应用、教育水平、恩格尔系数和其它经济指标方面,对广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广西尚处于后发展地区的结论。同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信息化作为广西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论证:一是广西国民经济的已有成就为信息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二是广西信息化硬件设备的人均拥有量,在全国已居于前列水平。三是广西还面临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和环北部湾经济合作等一系列机遇,其中最大的优势还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四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注定了广西不能再按部就班的走工业化过程的老路,而是要以走以信息化促进后发优势发挥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最后,借鉴后发国家利用信息化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广西的区情,在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提出广西利用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邵慰[5](2007)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的历史性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它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为特征的。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已经由土地、资本等转变成知识。企业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实施知识管理成了企业管理的趋势。本文先探讨的问题是实施知识管理的条件。通过对实施知识管理的内部及外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哪些企业适合进行知识管理,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时候需要满足哪些外部及内部条件。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知识管理的优点是毋容置疑的,它会给企业带来如提升竞争力等许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同时另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好处,这些各种好处又会给企业带来利润,那么为什么企业没有大面积的实施知识管理昵?有许多企业实施了知识管理的方式,为什么许多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成功呢?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是有成本的。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成本与需求有着一定的替代关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成本问题。通过对成本和费用等刚性条件的分析,提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障碍分析。在明确地分析哪些企业适合使用知识管理的模式之后,探寻企业如何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详细分析知识管理对于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关键和作用机理。根据经济增长的理论有很多的生产要素对企业有重要的意义,是企业成功的刚性因素。企业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刚性因素有哪些呢?首先知识超过了过去,成为最最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对知识的集约和创新获得后发优势。管理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近代社会经历了三个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以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资源,社会生产效率低下,所以实施规模化大批量生产,如何降低成本以及有效的利用资源是管理的重点。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模式。到了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变得至关重要。企业生产方式已经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重在加强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加强对信息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被企业广泛采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资源,而是更多依赖专业知识、想法和洞察力这些知识资产。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适合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知识管理模式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文中重点对于企业获得后发优势的知识管理模式的选择作了重点地研究。所谓的创新实质是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的过程,管理的创新也是围绕着扬弃进行的。抛弃落后的腐朽的阻碍企业发展的旧的因素,进而重构企业的新过程,进行企业再造。第四章中研究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发优势的重构。重点研究了实现后发优势的知识基础的重构;知识产业追赶机制的重构;知识管理后发优势微观实现机制的重塑。文中的最后一部分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意义。
谢彦明[6](2006)在《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元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其主体实际上是传统的农业经济和落后的农村经济。如果将县域经济以外的部分视为市域经济,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可理解为中国的某种“二元经济”,那么,相对于我国的市域经济而言,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普遍的后发优势。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了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边缘的广东省佛冈县域经济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以后发优势理论为支撑,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期望能为当地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参考。论文首先对后发优势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后发优势的理论渊源、类型、发展趋势和后发优势实现条件及其路径;其次对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省内和省际之间的比较,明确了发挥佛冈县域经济后发优势的有利外部环境;接着应用SWOT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佛冈县域经济发挥后发优势的内外生因素,以及采取的战略措施,并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经济系统势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佛冈县域经济宏观工业经济系统,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微观企业体系两个层面分析了佛冈县域经济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等后发优势发挥的现状,结果显示县域FDI的导入并未给本土企业带来明显的技术、制度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佛冈县域外资企业溢出效应偏小的原因,包括溢出效应的供方、受方和渠道;最后笔者以后发劣势陷阱突破的政府替代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县域经济后发优势发挥的动态演进策略路径,即从政府的角度,以FDI导入为契机,分别从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经济政策、制度制定能力和县域人力资本构造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广东省佛冈县域实现由低层次、静态性后发优势向高层次、动态性后发优势过渡对策建议。 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是打破“二元经济”壁垒,破解“三农”难题,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笔者希望本论文研究能够为破解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张永军[7](2006)在《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摸索和走出一条市场经济道路的园区经济,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创造就业、承载企业、技术升级、增加税收、培养人才的重要区域。但是具体到各开发区,或者由于其自然区位、资源禀赋的劣势,或者由于其人文社会制度、思想观念的劣势,或者由于其历史积淀、产业结构的劣势,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横向比较起来,马太效应日益凸现!随着2003年全国开发区第三次大整顿的深入开展,一些欠发达的园区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其命运岌岌可危。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先发展起来的开发区,由于其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开创了促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发展了包括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在内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以欠发达的开发区可以通过发挥和利用“后发优势”,采用诸如技术模仿创新、制度移植变迁、加大政府推动、突出人本激励、促进产业集聚等途径和方式,达到一种时间上的压缩和幅度上的跨越,最终通过差距来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由此促使笔者以《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为题进行分析研究,把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开发区定义为后发园区,借助后发优势理论,分析论述了后发园区具有先发园区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在通过对国内外开发区不同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后发园区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的发展模式,分析论证了其实现途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上海张江开发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由于本文研究的问题涉及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所以笔者除了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以外,重点采用了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本论文共分为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论文框架结构;其次,简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进行了述评;最后,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开发区及后发园区。在本章总结归纳了开发区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对后发园区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面临的困境。第三章,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本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部分,在对后发园区的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进行梳理后构建了一个分析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的理论框架:技术性后发优势的形成机理是技术创新与技术模仿创新;产业性后发优势的形
郭将[8](2006)在《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文中指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制度和资源禀赋造成了区域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引进和利用发达地区先进的技术和资本,减小其发展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从而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即落后地区具有某种“后发性优势”。但是,这种“后发优势”只是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可能性。落后地区如何在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中,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使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赶超和跨越式发展,将成为发展进程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战略思想。 区域经济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虽然从多个角度研究了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但还没有真正构建出后发优势实现的理论框架。这样,发现促进区域发展并使潜在后发优势向现实优势转换的动因,成为一个积极命题。 现代技术结构不是“内生”的,可以从外部输入或引进,这种依靠技术引进和创新谋求快速发展的方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本文以后发优势概念为起点,应用后发优势理论,结合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演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梯度的动态分析,探讨了技术引进和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技术的创新和引进是落后地区积极利用其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同时,落后地区不仅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而且要注意和本地区传统的科技发展水平相互衔接,才能根本上对落后地区生产力体系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提升。 技术和制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创造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交易的成本。本文接着从制度的特点、变迁和路径依赖等方面论述了落后地区制度问题的现实选择,提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制度模仿创新。 第三,基于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的机制,文章提出,落后地区后发优势的实现,需要技术和制度等要素的有效互动,从而真正实现后发优势的现实转换,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本文中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利用了多种多元统计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后发优势的存在性,引进外资对上海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实施产业
卫功兵[9](2006)在《后发劣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学者对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后发劣势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不仅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同时还客观存在着严重的后发劣势。历史和现实表明,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正视和克服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劣势,那么要实现长期的增长和发展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劣势,后发劣势与比较劣势存在许多异同点。后发劣势往往表现为“比较优势陷阱”和“后发优势陷阱”,它实质上就是发展中国家在学习、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安排时,从短期来看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增长和收益,但是从长期来看,其交易费用一定高于收益,边际收益递减。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揭示了后发劣势的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克服或弱化后发劣势的现实策略。我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大国,把后发劣势的研究同现实国情联系起来,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郭祥才[10](2005)在《二十一世纪中国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文中认为面对人类文明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和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越发展已经成为后发国家的共同要求,然而每个国家的跨越发展又必须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战略构想。对于中国来讲,这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发挥制度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与制度跨越的双向互动;以人为本,实现主客体的双重跨越;统筹兼顾,实现从局部跨越到整体跨越。
二、“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后发优势理论 |
1.2.2 区域产业转移 |
1.2.3 产业承接力 |
1.2.4 产业园建设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区建模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区域 |
2.1.2 经济产业区域 |
2.1.3 后发展区域及其产业园 |
2.2 区域状态特征 |
2.2.1 事物特征建模 |
2.2.2 区域特征及类关系图 |
2.3 后发展区域主体状态特征剖析 |
2.3.1 地域空间特征 |
2.3.2 资源类与状态特征 |
2.3.3 区域主体性能与状态特征 |
2.3.4 产业活动及特征 |
2.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特征建模与状态评判 |
2.4.1 后发展区域特征建模及判定 |
2.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特征建模 |
2.5 小结 |
3 后发展区域后发优势识别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面向后发优势的活动建模 |
3.2.1 一般活动建模 |
3.2.2 后发优势活动建模 |
3.2.3 后发优势产业识别算法 |
3.3 后发优势显着性分析 |
3.3.1 后发优势评判体系 |
3.3.2 后发优势评判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3.3.3 基于重力势能的后发优势计算 |
3.3.4 后发优势卡诺模型 |
3.4 后发优势度梯度方程 |
3.5 实例计算 |
3.6 小结 |
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 |
4.1 产业转移及其承接力 |
4.1.1 区域产业转移 |
4.1.2 后发展区域对产业转移的承接力 |
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条件与第三方承托服务模式 |
4.2.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条件 |
4.2.2 产业园承接的承托服务提供方模式 |
4.3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属性设计及承接力主体间关系 |
4.3.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的承托体属性设计 |
4.3.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承建设承接力主体间的交互作用 |
4.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表现与量化 |
4.4.1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表现 |
4.4.2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指标及量化 |
4.5 承接力卡诺模型 |
4.6 案例:广西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承接力分析 |
4.7 小结 |
5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评价 |
5.1 后发展区域价值化评价 |
5.2 后发展区域的后发优势判定与价值化 |
5.3 后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力价值化 |
5.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价值化评价 |
5.4.1 评价模型 |
5.4.2 评价指标体系 |
5.4.3 评价指标的价值化处理 |
5.4.4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的评价与决策 |
5.5 小结 |
6 中电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案例分析 |
6.1 中电产业园概况 |
6.1.1 中电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 |
6.1.2 中电海南生态软件产业园 |
6.2 中电产业园建设流程 |
6.3 中电产业园建设关键技术分析 |
6.3.1 后发优势及产业方向 |
6.3.2 产业园建设的组织模式创新 |
6.3.3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承接力分析 |
6.4 中电产业园建设作用与问题分析 |
6.5 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发展政策建议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2)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
1.3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对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及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 |
2.1.2 多元化角度研究后发地区发展 |
2.1.3 旅游后发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20 世纪50年代之前的研究 |
2.2.2 20 世纪50年代后的研究 |
第3章 理论依据 |
3.1 比较优势理论 |
3.2 后发优势理论 |
3.2.1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GERSCHENKRON)提出后发优势理论 |
3.2.2 列维的后发优势及后发劣势 |
3.2.3 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3.3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4章 旅游后发地区的基础理论研究 |
4.1 旅游后发地区的内涵 |
4.1.1 旅游后发地区的概念 |
4.1.2 旅游后发地区的评判 |
4.2 旅游后发地区的特征 |
4.3 旅游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及劣势分析 |
4.3.1 旅游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及后发劣势的概念 |
4.3.2 旅游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及后发劣势 |
4.4 旅游后发地区的致因与类型划分 |
4.4.1 旅游后发地区的致因 |
4.4.2 旅游后发地区的类型划分 |
第5章 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 |
5.1 旅游后发地区旅游发展的实现机理 |
5.1.1 有条件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基本条件 |
5.1.2 有回报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根本动力 |
5.1.3 有意愿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动力源泉 |
5.1.4 有机会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历史机遇 |
5.1.5 有能力发展——旅游后发优势实现的根本条件 |
5.2 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 |
5.3 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策略 |
5.3.1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重点发挥和挖掘资源型和学习型优势 |
5.3.2 市场营销策略——重点发挥和挖掘旅游先发地区的极化效应和机遇型优势 |
5.3.3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策略——重点发挥和挖掘学习型优势 |
5.3.4 对外旅游合作策略——发挥旅游先发地区的极化效应,规避阴影遮蔽效应 |
5.3.5 旅游发展利益调配——重点发挥心理型优势 |
第6章 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个案研究——以甘肃省渭源县为例 |
6.1 渭源县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研究 |
6.1.1 渭源县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6.1.2 渭源县旅游经济效应 |
6.1.3 渭源县旅游环境效应 |
6.1.4 渭源县旅游社会经济文化效应 |
6.1.5 源县旅游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6.2 渭源县旅游业发展落后的致因 |
6.3 渭源县的旅游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分析 |
6.3.1 渭源旅游后发优势分析 |
6.3.2 渭源旅游后发劣势分析 |
6.4 渭源县旅游业发展战略及策略 |
6.4.1 渭源旅游发展战略 |
6.4.2 渭源县旅游发展策略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甘肃省渭源县当前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本文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2章 后发优势理论与信息化研究的概述 |
2.1 国内外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2 国内后发优势与信息化相结合研究的现状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后发优势理论的内容 |
2.2.2 后发优势与跨越式发展 |
2.2.3 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 |
2.3 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
2.3.1 信息化发展过程和基本概念 |
2.3.2 信息化的特性 |
2.3.3 信息化产生的经济规律 |
2.4 信息化作为后发优势的分析 |
2.4.1 信息化对经济的增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2.4.2 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 |
2.4.3 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
2.4.4 信息化刺激了新的需求产生 |
2.5 国家、产业、企业的信息化 |
2.5.1 国家信息化 |
2.5.2 产业信息化 |
2.5.3 企业的信息化 |
第3章 信息化作为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实证研究 |
3.1 以色列信息化 |
3.1.1 以色列信息化现状 |
3.1.2 以色列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
3.1.3 以色列信息化产业的特点 |
3.2 爱尔兰信息化 |
3.2.1 爱尔兰信息化现状 |
3.2.2 爱尔兰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3.2.3 爱尔兰信息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3.3 印度信息化 |
3.3.1 印度信息化现状 |
3.3.2 印度信息化产业的战略措施 |
3.3.3 印度信息化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
3.4 信息化后发优势成功实施的启迪与借鉴 |
3.4.1 发挥制度后发优势——制定信息化计划并出台法律法规 |
3.4.2 发挥结构后发优势——打破电信垄断促进竞争 |
3.4.3 发挥技术后发优势——模仿的同时更注重实践创新 |
3.4.4 发挥资本后发优势——政府投资与风险投资机制 |
3.4.5 发挥人力资源后发优势——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 |
3.4.6 发挥精神后发优势——崇尚民族精神与国家自强 |
第4章 广西属于后发展地区的分析 |
4.1 工业化进程分析 |
4.1.1 用钱纳里模型来分析广西的工业化进程 |
4.1.2 用三次产业的比重来分析广西的工业化水平 |
4.1.3 从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构成来分析 |
4.2 从信息化水平分析 |
4.2.1 我国东中西部互联网发展差异大 |
4.2.2 广西互联网与全国的差距和广西在西部的排名 |
4.2.3 广西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
4.3 人均GDP指标分析 |
4.4 教育水平 |
4.5 恩格尔系数模型对广西人民生活水平的分析 |
第5章 信息化作为广西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分析 |
5.1 广西经济社会的已有成就为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
5.1.1 广西的人均GDP达到了工业化初期水平 |
5.1.2 产业比例进一步协调且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规模 |
5.1.3 教育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
5.1.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
5.1.5 重大项目投资带动广西工业发展速度增快 |
5.2 信息化作为广西后发优势的现实依据 |
5.2.1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信息化平台基本建立 |
5.2.2 政府、企业与家庭信息化逐步发展 |
5.2.3 信息化对三次产业的贡献成效显着 |
5.2.4 信息化对GDP的贡献增加 |
5.3 广西信息化后发优势面临着新的机遇 |
5.3.1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所带来的机遇 |
5.3.2 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所创造的机遇 |
5.3.3 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所带来的机遇 |
5.3.4 环北部湾经济合作所凸现的机遇 |
5.4 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6章 促进广西发挥信息化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
6.1 政府层面上 |
6.1.1 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挥制度后发优势 |
6.1.2 信息化优化宏观产业以发挥结构后发优势 |
6.1.3 统筹信息化资源发挥技术后发优势 |
6.1.4 建立长效资本机制发挥资本后发优势 |
6.1.5 促进广西的人口资源转为人力资源后发优势 |
6.1.6 增强信心发挥精神后发优势 |
6.2 产业层面上 |
6.2.1 发挥制度后发优势要优先发展软件与支柱产业 |
6.2.2 发挥结构后发优势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 |
6.2.3 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完善产业信息化平台 |
6.2.4 发挥资本后发优势须抓住机遇吸引资金 |
6.2.5 发挥人力资源后发优势要提升信息行业人员素质 |
6.2.6 发挥精神后发优势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念 |
6.3 企业层面上 |
6.3.1 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确定为企业的基本制度 |
6.3.2 企业设置机构要结合信息化以发挥结构后发优势 |
6.3.3 推动企业信息化应用充分发挥技术后发优势 |
6.3.4 利用信息化提高资本的利用率 |
6.3.5 培养人才促进人力资源后发优势的发挥 |
6.3.6 化压力为动力发挥精神后发优势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实施知识管理的时代背景 |
(二) 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
(三) 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现状 |
二、国内外文献的综述 |
(一) 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及评述 |
(二) 后发优势的理论研究及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
第二章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困难和条件 |
一、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
(一) 知识的隐性 |
(二) 知识共享的缺失 |
(三) 缺少专人负责 |
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条件分析 |
(一)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路径依赖分析 |
(二)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刚性约束因素分析 |
第三章 知识管理与后发优势的战略分析 |
一、知识管理:企业获取后发优势的最佳战略选择 |
(一) 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取后发优势的关键 |
(二) 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取后发优势的源泉 |
二、基于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要素分析 |
(一) 知识是基础 |
(二) 知识集约是手段 |
(三) 知识创新是关键 |
三、获得后发优势的知识管理模式选择 |
(一) 不同时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
(二) 知识管理模式的选择策略 |
第四章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后发优势的重构 |
一、重构实现后发优势的知识基础 |
二、重构实现后发优势的知识产业追赶机制 |
三、重构实现后发优势的微观实现平台 |
(一) 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
(二) 构建企业知识管理学习网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及个人简历 |
致谢 |
(6)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 国内外后发优势理论综述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4.4 对后发优势理论的结论性评述 |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
1.6 论文研究的范围、方法和特点 |
2 后发优势理论 |
2.1 后发优势的内涵 |
2.2 后发优势的类型 |
2.2.1 资本的后发优势 |
2.2.2 技术的后发优势 |
2.2.3 人力的后发优势 |
2.2.4 制度的后发优势 |
2.2.5 产业结构的后发优势 |
2.3 后发优势实现的条件及其路径 |
2.3.1 物资资本 |
2.3.2 人力资本 |
2.3.3 政府替代 |
3 佛冈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后发优势 |
3.1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3.1.1 广东省内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
3.1.2 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
3.2 佛冈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因素分析 |
3.2.1 佛冈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3.2.2 佛冈县域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3.2.3 佛冈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 佛冈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
3.3.1 佛冈县域资本的后发优势 |
3.3.2 佛冈县域技术的后发优势 |
3.3.3 佛冈县域人力的后发优势 |
3.3.4 佛冈县域制度的后发优势 |
3.3.5 佛冈县域产业结构的后发优势 |
4 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SWOT分析 |
4.1 SWOT分析 |
4.2 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SW分析 |
4.2.1 S分析 |
4.2.2 W分析 |
4.3 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OT分析 |
4.3.1 O分析 |
4.3.2 T分析 |
4.4 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选择 |
5 佛冈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后发优势发挥的实证分析 |
5.1 佛冈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势分析 |
5.1.1 经济运行势分析 |
5.1.2 佛冈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势分析 |
5.2 佛冈县域经济的后发优势—企业层面的实证分析 |
5.2.1 佛冈县域企业的后发优势 |
5.2.2 佛冈县域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计量分析 |
5.2.3 佛冈县域外资企业溢出效应偏小分析 |
6 发挥佛冈县域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发挥佛冈县域后发优势的政府替代战略 |
6.2 优化佛冈县域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 |
6.3 构建佛冈县域发挥后发优势的社会能力平台 |
6.4 建立激励型政策为主的企业层面的微观政策 |
7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佛冈县(内)外资企业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框架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开发区及后发园区 |
2.1 开发区基本知识 |
2.2 开发区相关理论 |
2.3 后发园区及其困境分析 |
第三章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 |
3.1 后发园区理论基础:后发优势理论 |
3.2 后发园区后发优势形成机理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分析 |
4.1 发展模式及开发区发展模式 |
4.2 国外开发区发展状况 |
4.3 国内开发区发展状况 |
4.4 国内外开发区发展模式比较 |
第五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技术产业环境三相互动 |
5.1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目标与原则 |
5.2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创新 |
5.3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设计 |
第六章 后发园区发展模式实现途径 |
6.1 加速体制创新 |
6.2 突出人本激励 |
6.3 强化技术创新 |
6.4 促进产业集聚 |
6.5 提升投资环境 |
6.6 加大政府推动 |
第七章 聚焦张江:张江开发区从后发崛起 |
7.1 张江概述 |
7.2 张江经验 |
7.3 张江启示 |
第八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8)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
1.3.2 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 |
1.3.3 先发国家(地区)和后进国家(地区) |
1.4 主要内容和章节结构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区域经济与后发优势理论回顾与评价 |
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1 古典区域经济学理论 |
2.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 |
2.1.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1.4 空间扩散场理论 |
2.2 后发优势理论 |
2.2.1 国外学者的后发优势理论 |
2.2.2 国内学者的后发优势理论 |
2.2.3 评述 |
第3章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框架 |
3.1 后发优势与增长理论 |
3.2 后发优势优势内容的客观存在 |
3.2.1 资本、技术与后发优势 |
3.2.2 人力资本、政策制度与后发优势 |
3.3 后发优势优势内容的必然存在 |
3.4 后发优势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
3.5 小结 |
第4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支持 |
4.1 技术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
4.1.1 技术的定义 |
4.1.2 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2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来源 |
4.2.1 后发地区的自主创新 |
4.2.2 后发地区的技术引进 |
4.2.3 后发地区的技术模仿创新 |
4.2.4 技术自主创新、引进和模仿三者的辨证关系 |
4.3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扩散 |
4.3.1 技术扩散场的构建 |
4.3.2 后发地区技术扩散的实现 |
4.3.3 技术扩散场对后发地区技术扩散的启示 |
4.4 后发地区创新技术的实现 |
4.4.1 市场需求是前提 |
4.4.2 企业家创新是保证 |
4.4.3 产品创新是关键 |
4.5 技术引进与扩散:一个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 |
4.5.1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 |
4.5.2 经济外部性 |
4.5.3 实证方面的文献 |
4.5.4 理论模型 |
4.5.5 实证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制度支持 |
5.1 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
5.1.1 制度的定义 |
5.1.2 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5.2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分析 |
5.2.1 后发地区制度创新的必然性 |
5.2.2 后发地区制度创新的可能性 |
5.3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来源 |
5.3.1 后发地区的制度引进 |
5.3.2 后发地区的制度自我创新 |
5.3.3 后发地区的制度模仿创新 |
5.3.4 制度自我创新、引进和模仿三者的辨证关系 |
5.4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变迁 |
5.5 后发地区创新制度的实现 |
5.6 小结 |
第6章 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相互作用机制 |
6.1 关于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
6.2 后发地区技术和制度的互动关系 |
6.3 后发地区确保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分析 |
6.3.1 加强后发地区人力资本制度建设 |
6.3.2 加强后发地区信息制度建设 |
6.3.3 加强后发地区投融资制度建设 |
6.3.4 加强后发地区基础设施制度建设 |
6.3.5 加强后发地区产业结构政策调整 |
6.3.6 加强后发地区绿色GDP政策建设 |
6.4 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农业发展的一个实证分析——产业化政策对长三角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6.4.1 文献和原理 |
6.4.2 模型的建立 |
6.4.3 实证结果分析与结论 |
6.5 小结 |
第7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后发优势 |
7.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7.1.1 长三角上海区域的发展 |
7.1.2 长三角浙江区域的发展 |
7.1.3 长三角江苏区域的发展 |
7.1.4 三地的比较 |
7.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分析 |
7.3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及其演变 |
7.3.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 |
7.3.2 关于长三角的分析 |
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后发优势:一个实证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变量、数据、程序和软件的使用说明 |
一、关于变量的说明 |
二、数据来源 |
三、计算软件和程序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后发劣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研究背景、方法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二、后发劣势的科学内涵 |
(一) 比较劣势与后发劣势 |
(二) 比较优势与后发劣势 |
(三)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
(四) 交易费用与后发劣势 |
三、后发劣势的主要表现 |
(一) 历史与现实的若干例证 |
(二) 我国后发劣势的现实表现 |
四、后发劣势的成因探析 |
(一) 制度层面的原因 |
(二) 技术层面的原因 |
五、后发劣势的应对策略 |
(一) “制度兴国”与制度创新 |
(二) 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 |
六、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10)二十一世纪中国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
二、发挥制度优势, 实现生产力跨越与制度跨越的双向互动 |
三、以人为本, 实现主客体的双重跨越 |
四、统筹兼顾, 实现从局部跨越到整体跨越 |
四、“知识经济”与“后发优势”(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展区域产业园建设后发优势与承接力研究[D]. 谢庆华. 西北工业大学, 2018
- [2]旅游后发地区的旅游发展研究[D]. 李君红. 南昌大学, 2010(05)
- [3]经济全球化与释放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毕节试验区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选择[A]. 林科军. 历史的必然选择——毕节试验区二十周年论文集, 2008
- [4]信息化作为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的研究[D]. 万有为. 广西大学, 2007(05)
- [5]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获得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研究[D]. 邵慰. 沈阳师范大学, 2007(07)
- [6]发挥县域经济后发优势问题研究 ——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D]. 谢彦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7]后发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张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区域后发优势形成的技术和制度支持[D]. 郭将. 同济大学, 2006(02)
- [9]后发劣势研究[D]. 卫功兵. 安徽师范大学, 2006(02)
- [10]二十一世纪中国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J]. 郭祥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