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福建对偶婚遗俗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0)在《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是研究西周乃至三代人民生活的有力史料。《诗经》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与当时的女子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涵盖了女子劳动生产、婚娶丧嫁、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在先秦史料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窥视当时女子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当然,载于《诗经》的皆为文学作品,但也正因如此,这些内容也就可能比正规史料更生动、鲜活、生活化,因而也就更为难得,更为新史学所推重。本文以《诗经》为切入点,通过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方法,结合中国早期的礼仪着作——《周礼》《仪礼》《礼记》中的内容,从社会、家庭、男女个人关系三个维度分别研究其对《诗经》中的女子施加的教育内容和期待,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女子对社会、家庭、男女个人关系的诉求。本研究力求客观、理性地还原《诗经》时代女子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以期揭示当时女子教育的真正面貌。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诗经》学发展背景并简述氏族社会到西周时期女子教育思想的演变。女子教育从氏族社会发展到西周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父权制”的产生与确立,女子由拥有受人尊崇的崇高地位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庸,女子教育思想经历了由素朴到礼化的演变过程。第二章阐述《诗经》中的女子社会教育思想。社会对女子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民风民俗进行的,包括女子服饰、婚姻礼俗和祭祀等主要内容。通过移风易俗,社会期望的女子教育目的主要是合乎礼法,做美与德兼备的女子。结合当时社会要求男子远征和严重赋税的背景,女子在社会压迫和禁锢下,对社会的诉求主要体现在思与怨和忠与贞的矛盾之中。第三章研究《诗经》中的女子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是女子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母亲是女子最主要的老师,囿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以及女子的活动范围较窄等原因,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女子劳动教育和婚姻教育。家庭通过传授女子教育,希望女子安分守己,做贞节从顺的贤妻良母。而女子则希望能得到家人的理解,期望婚姻自由;希望得到丈夫的忠贞爱情,期望地位合理。第四章探索《诗经》中的个人教育思想。个人教育首先体现在男女各自的审美观上,其次,男子希望找一位两情相悦、宜娶宜婚的女子,而女子在探索两性关系时,面对强暴能表现出扞卫人格的精神,面对心仪的人能够主动追求,面对各方面的压迫能够从心底发出对自由的呼唤之声。第五章是对《诗经》中女子教育思想的总结、思考与启示。通过对宣姜、文姜、齐姜三位女子的事迹以及孔子“删诗说”的思考,并结合《周礼》当地的媒官每逢仲春之时组织未婚青年幽会相亲来看,《诗经》时代较氏族社会相去不远,因此世风和观念还比较开放和自由,并非如后世传统礼教完全束缚和禁锢女子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深入研究《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发现女子在社会礼教压迫之下仍能诉求平等、呼唤自由,在禁锢中仍渴望独立、期望绽放生命的色彩。因而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的看法不能以偏概全,需要客观、理性地看待,批判继承《诗经》优秀的女子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
王京[2](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张福强[3](2019)在《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如何考察个体学者的学术研究,目前来看学界多采取学术思想史和学科史两种方式。前者在于提炼学者思想精华、建构思想体系、凸显学术贡献等;后者把学者的学术活动放置在学科发展的诸议题中,以小见大,呈现学科史的另一种面相。它不仅考察学者思想的“内部”历史,同时也关注学者思想以外的社会约制、文化背景等“外部”历史,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与组织形态的相统一的历史。吴泽霖先生是我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采用学术思想史方式考察其学术研究固然很有价值,但作为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其个人经历始终与学科沉浮密切关联,其研究经历体现了某一时期学科发展的特殊形态,从其学术研究中提炼出的若干特点,也可看做是学科本土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性。从这个层面上说,通过对吴泽霖先生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整体性考察,来回应、回答和反思学科史上的一些争议、问题和定论,不仅可能,而且极有意义。吴泽霖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跨度很大,按其所撰文本体现出的类型学意义看,以社会学、民族学和博物馆学为主要。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是社会学中国化或本土化,吴泽霖先生在社会学领域所作的各项探索,放置在这一学科主题下,方能得到更好阐释。他对本土化未有直接论述,但其学术研究中体现的中国意识与中国内涵,却十分丰富,涉及研究问题、方法、理论及学科制度,不仅全面系统,而且次序分明,层层递进。问题的本土化是第一层次,只涉及议题的空间转移;方法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更偏重社会调查,而非社会学调查,且在具体运用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突破了社会调查方法只强调共时研究的单一面相;理论本土化中,吴泽霖先生对社会控制绝非简单移植,而是结合中国社会中以“礼”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特点,把社会对人的制裁,扩展到人与社会的互动层面。与其他学者比较而言,陈达、李景汉、杨开道等人,皆属无明确社会学本土化主张,却有实质内容的学者,他们所作的相关研究均可统称为广义的社会学本土化。对此类学者的本土化实践做具体分析,对于学界近来热议的本土化问题,或有裨益。目前中国民族学史研究多以1949年为节点,把前后两个时期作为一种“断裂”关系来处理,此种“断裂”叙事主要表达的是学科建设的一种发展状态,但从个人思想的演变逻辑来看,尚有讨论余地。就吴泽霖先生而言,其西南民族研究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38至1949年,属于类型多样化阶段,表现为文化历史的人类学取向和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取向,二者分别体现在贵州“苗夷”社会和云南“么些”人的田野民族志中,而其后边政研究恰是在田野基础上凝练出的抽象论述,是两种取向的融合;第二时期为1949至1958年,是在马克思主义范式主导下的书写,吴泽霖先生着力找寻婚俗和节俗中的“文化遗存”,并由此出发论证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形态。对两个时期进行比较,虽有范式转换,即是“博厄斯”转向“马克思”之过程,但学者作为学科发展主体,政治变更固能作为“范式”转移的节点,但绝非“断崖”式割裂,而是一个前后绵延,有所承继的过程,在转换之下其实也有思想的延续性存在。具体而言,吴泽霖先生在1949年后,采取巧妙的叙述策略,以一种压抑或隐蔽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学家的文化本位主义与本地人立场,体现着博厄斯学派的若干特征。吴泽霖先生的种族研究与民族文物的实践,二者看似并无关联,实则首尾相应,都是在“平等”主线观照下的具象研究。“种族歧视论”的科学批判及美国种族问题的一般性阐释,都蕴含着对“平等”理念的追求,而民族文物的实践实则是以“物化”表现的形式来切实推动这一理念,由“愿景”走向“事实”。在理论方面,他对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的区分,在博物馆遭遇诗学与政治学的双重夹击下,出现一系列表述危机之时,其民族学博物馆思想更加显示出独有的价值与意义。与林惠祥民族文物事业比较而言,二人在文物采集及展示秩序方面有着不同偏向,但对民族文物工作的坚守与热爱,把博物馆置于学科关怀之下的意图,出于一辙。把他们的共同之处放置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中考察,我们发现,在早期的民族学研究中,除“田野民族志”外,还存在一种称之为“田野采集志”的学科表现形式,与田野民族志一样,它表达着学者的理论取舍、学术旨趣及对建构一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努力。从吴泽霖先生学术研究的整体来看,强调知识应为社会服务的应用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而就民族学、社会学百年发展史而言,应用取向也是学科的特性之一。由此,个人特征与学科特性发生了勾连。强调学术的应用性在吴泽霖先生学术思想中根深蒂固。究其原因,有个人特殊经历赋予的、有学科本身赋予的、有国家困境赋予的,还受根植于深层的文化基因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逻辑。与应用性随之而来的是:吴泽霖先生对学科“科学”属性的强调,注重学术为现实服务,把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社会的改良作为学科使命,借助哈贝马斯认知兴趣的三种分类分析,它属于技术的兴趣类型。个人如此,学科中应用取向的历史成因亦如上述四点;把学科本体拉向“科学”阵营,把学科使命置于现实服务之下,也都与吴泽霖先生若出一轨。就今天呼声渐高的“中国学派”构建而言,应用取向、科学属性等技术的兴趣确实是中国学科本土化的特色之一,值得进一步升华,并继续发扬。但也应该看到,应用取向的兴盛,意味着理解的知识与批判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也就是学科中人文性的缺失与理论构建的乏力。这是今天“中国学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朱彦民[4](2018)在《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先秦社会生活史的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但彼时所谓的社会史只是社会性质的讨论,且研究多不深入。1949年后的中国大陆历史研究,多注重政治话题和阶级斗争历史,对于先秦社会史的研究停滞不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先秦社会生活史研究也渐渐形成气候,注重以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研究深入到(贵族阶层)日常生活史的层面,虽然不是以日常生活史为指归,但也有了不俗的成绩,为正式的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相关材料缺乏,但充分利用现有资料,以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材料乃至与甲骨、金文、简帛文字等出土文献相结合,以人为本,由物及人,复原中国古代早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将是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不二法门。
何昆[5](2018)在《《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文中研究指明《诗经》自结集起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关注的重点,历代的《诗经》研究论着可谓汗牛充栋,但“五四”之前对《诗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学、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方面,对《诗经》民俗的研究尚未成为关注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激发出学者们的新思想,将传统《诗经》学研究中对民俗的关注大力发扬,使《诗经》民俗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1919——1949年间,学术界名家辈出,学贯中西的学者们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诗经》研究,在研究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多有创见。《诗经》不再被视为顶礼膜拜的经典,而是被视为民间歌谣总集。学者们开始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来阐释《诗经》,尤为突出的是对《诗经》民俗事象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篇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从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三个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第三章主要从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和经俗交汇的《诗经》民俗学阐释特色两方面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和《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进行了分析。结语主要对《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和展望。
陈筱娇[6](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林源[7](2016)在《瑶族妇女权利及其变迁》文中提出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在长期艰苦卓绝、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瑶族形成了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瑶族习惯法。其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的制度有别于一般男权社会中的法律,合理的婚姻家庭制度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早期瑶族妇女权利主要依习惯法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与瑶族社会的接轨使得瑶族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国家法与习惯法的碰撞使得瑶族妇女权利在制度上有了新的内容,在权利实现也有了新的方式。本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起源和理论出发点,其中对瑶族习惯法的定义、内容,习惯权利的范畴以及妇女权利和婚姻家庭权利的内涵进行了界说。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瑶族妇女权利的形成,其形成过程分为游耕和定居两个时期,形成原因主要是族群繁衍的客观需要、平等互助的民族意识和瑶族传说中的女神文化。第三章介绍了瑶族妇女权利的内容,其中包括妇女婚姻自由权、夫妻平等权、子女平等的继承权和赡养义务以及妇女生存权等。第四章是瑶族妇女权利的现代变迁,主要分为制度变迁和权利实现两个部分。就制度变迁而言,国家法对瑶族妇女权利的认可使得瑶族妇女权利的性质从习惯权利变成了法定权利,权利的范畴从单一的婚姻家庭领域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领域,对瑶族妇女的保护也从同一性的妇女基本人权保护向差异性的妇女特殊保护方向发展。就权利实现而言,国家法律模式与瑶族法律传统存在差异,故国家法在瑶族地区的实施会受到一定阻碍,但由于国家法与瑶族习惯法在保护妇女权益方面的观念一致,故国家法的相应内容在瑶族地区的施行,相较于有“重男轻女”观念的汉族地区更为顺畅。
冯明洋[8](2016)在《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探析》文中提出岭南区域人文地理及其所蕴涵的音乐文化资源,是由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片沃土岭海的本土居民,吸引并融汇着中华各地南迁移民互融互动共同创造、传承至今的丰厚遗产。梳理岭南的属地划分,描述远古五岭之南百越一隅,至当下岭南五省区14个兄弟民族的音乐文化,把握其人文地理基本特色,是深入研究岭南音乐必备的感性认知和初始的理论基础。
肖冠兰[9](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袁晓莉[10](2013)在《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南长期孤悬海外,深入山地的黎族在晚近依然保持和遗留着原初的生存状态,吃、穿、住、行、用等的造物生产中,都集中凸显了人类为了生存求索与行为动机的原型特质。黎族人在自然与生命、生存与创物之间以动态的平衡来协调生命本质与精神诉求,主动的、本能的与外在条件相互适应而又不自觉的形成了人类早期共有的造物设计特征,这是本文研究的焦点。以此,从黎族的个案来揭示人类造物设计的源溯、装饰的本质、造物与人类生存及其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类早期的物质文化活动与运行机制。此外,本文在分析黎族群体意识下形而上的造物思维与原始宗教投射后,进而对生产、生活工具的创生与技术实现作以专门研究,并对具有特质的物质设计探寻以艺术与精神的创造真谛,以及阐释了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相遇外来冲击所作出的转折等。从中总结出黎族造物在人类生存与创物的本能需求下,具有自发性造物与性别分工,功能至上与一器多用,“元造型”及其优化适用,实用、宗教与审美的交织,约定俗成而未成规范,造物择材的因地制宜,以及工具的初创与智慧的发挥等众多造物特征,这实则也是人类早期造物活动所经历的普遍规律。
二、近代福建对偶婚遗俗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福建对偶婚遗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要求 |
2.教育史对女子教育研究热潮的需求 |
3.个人的兴趣及导师的支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教育 |
2.女子教育 |
3.教育思想 |
(四)理论基础 |
1.女性主义 |
2.新教育史学观 |
(五)研究综述 |
1.中国古代女子教育相关研究 |
2.《诗经》研究的相关成果 |
3.总述 |
(六)研究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重点 |
3.研究难点 |
4.研究创新点 |
(七)研究方法 |
1.历史研究法 |
2.文献分析法 |
一、《诗经》及时代背景下的女子教育思想演变 |
(一)《诗经》及其研究史流变 |
(二)素朴到礼化:氏族社会到西周时期的女子教育演变 |
1.氏族社会女子教育 |
2.封建礼教下的西周女子教育 |
二、《诗经》中的女子社会教育思想 |
(一)纷繁多样的社会民俗教育 |
1.女子服饰 |
2.婚姻礼俗 |
3.祭祀之礼 |
(二)社会对女子的期待 |
1.合乎礼法,保持分寸 |
2.恪守妇道,美德兼备 |
(三)女子对社会的抗争 |
1.爱恨分明:女子的思与怨 |
2.深明大义:女子的忠与贞 |
三、《诗经》中的女子家庭教育思想 |
(一)家庭劳动教育 |
1.自然生活常识教育 |
2.生产生存技能教育 |
(二)家庭婚姻教育 |
1.内外分治与妇职教育 |
2.贞顺与妇德教育 |
(三)家庭对女子的要求 |
1.安分守己,顺应父母之命 |
2.勤俭持家,听从舅姑之意 |
3.贞节从顺,规劝丈夫之失 |
4.劬劳圣善,遵守为母风范 |
(四)女子对家庭的欲求 |
1.渴望家人理解,追求婚姻自由 |
2.渴望忠贞爱情,追求合理地位 |
四、《诗经》中的个人教育思想 |
(一)男子对女子的欲求 |
1.贞德姝硕,内外兼修 |
2.两情相悦,宜娶宜婚 |
(二)女子对男女个人关系的诉求 |
1.仪容绝佳,品行端正 |
2.扞卫人格,不畏强暴 |
3.士女集会,寻觅爱情 |
4.热情奔放,呼唤自由 |
五、《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总结、思考与启示 |
(一)总结 |
1.《诗经》中女子的抗争 |
2.《诗经》中女子的期求 |
3.《诗经》中女子的呼唤 |
(二)思考 |
1.从“荡妇”到影响政局的女子 |
2.由“孔子删诗说”引发的思考 |
(三)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
四、本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3)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学科史研究视角 |
四、研究目标及方法 |
第一章 吴泽霖生平及早期思想来源 |
第一节 人生经历 |
一、家世与家风 |
二、生活与学术 |
三、社会与学术交往 |
四、职务变动 |
第二节 早期思想来源 |
一、“五四”科学精神 |
二、青年会的社会服务理念 |
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 |
四、博厄斯学派人类学思想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学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社会学者的社会观 |
一、社会的四项基础 |
二、社会行为的文化和心理要素 |
三、社会的冲突 |
第二节 概念本土化的尝试 |
一、社会控制与社会约制 |
二、孔子的社会思想 |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开展 |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 |
二、上海社会救济事业调查 |
第四节 中国的社会问题 |
一、社会问题的一般认识 |
二、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 |
三、中国社会问题的出路 |
第五节 学科规范化 |
一、人才培养 |
二、学术组织 |
小结 |
第三章 分异与趋同:两个时期的西南民族研究 |
第一节 西南民族研究的多样类型(1938—1949) |
一、社会学转向民族学 |
二、文化历史取向——贵州“苗夷”社会 |
三、社会问题取向——“么些人”的生活 |
四、两种取向的融合——边疆开发论 |
第二节 西南民族研究范式的单一化(1949—1958) |
一、“旧思想”的改造 |
二、婚俗中的“封建性” |
三、节俗中的“文化遗存” |
第三节 两个时期间的范式转换与学术延续 |
一、从“博厄斯”到“马克思” |
二、思想内在理路与民族国家建构 |
小结 |
第四章 平等主线:种族与民族文物事业 |
第一节 现代性现象:种族与种族歧视 |
一、体质人类学层面的种族 |
二、社会学层面的种族歧视 |
第二节 海外民族志:美国的种族问题 |
一、“种族问题是态度问题” |
二、“三圈说”视角的阐释 |
第三节 平等的“物化”:民族文物事业 |
一、民族文物事业的实践 |
二、民族学博物馆的理论 |
三、与林惠祥的比较研究 |
小结 |
结语 应用倾向:基于吴泽霖的学科史考察 |
第一节 表现与成因 |
第二节 学科科学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吴泽霖论着目录 |
(4)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先秦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历程 |
二、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范畴 |
(一)衣食住行消费 |
1.服装、衣饰与衣料 |
2.食物、食器、酒饮及宴飨场合 |
3.居住建筑、家具器物 |
4.交通工具、道路、出行 |
(二)婚姻家庭制度 |
(三)环境、灾荒与疾病 |
(四)社会阶层(众、众人、奴隶、人口构成) |
三、先秦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前瞻 |
(5)《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文化背景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一节 近代社会转型与《诗经》新阐释 |
一、晚清社会转型与《诗经》阐释的近代化倾向 |
二、军阀政治与民俗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西文化碰撞与《诗经》学研究新变 |
一、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新变 |
二、《诗经》学研究新变 |
第三节 新式出版与《诗经》研究新风向 |
一、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 |
二、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特点 |
三、新式出版对《诗经》研究新变的推动作用 |
第二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成果(1919-1949) |
第一节 新译今译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诗经》性质的新阐释 |
二、《诗经》篇章的新分类 |
三、诗篇解读的新内涵 |
第二节 文学史教科书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新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俗文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节 民国期刊与《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一、女性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科技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生活视角下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第三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价值(1919-1949) |
第一节 由经到俗的《诗经》研究新局面 |
一、以民主和科学为支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二、以乐歌为切入点的《诗经》民俗学阐释 |
三、以民俗学方法对《诗经》进行新阐释 |
第二节 经俗交汇的《诗经》阐释新特色 |
一、以“俗”证“文” |
二、以“诗”为“史” |
三、移风易俗 |
第四章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与局限(1919-1949) |
第一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意义 |
一、采用《诗经》研究的新方法 |
二、取得《诗经》研究的新成果 |
三、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
第二节 《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的局限 |
一、研究方法急于求新 |
二、研究范畴过于集中 |
三、研究成果存有争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国三大书局《诗经》着作出版情况统计表 |
附录二 :民国期刊中《诗经》新译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三 :许啸天《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篇目 |
附录四 :《分类诗经》中的“风俗”类各篇题旨 |
附录五 :《民国丛书》中与《诗经》研究有关的文学史着作(1919-1949) |
附录六 :民国期刊中《诗经》民俗学阐释情况分析表(1919-1949) |
附录七 :民国期刊中《诗经》研究情况统计表(1919-1949) |
附录八 :1933年各大学国文入学试卷题型一览表 |
附录九 :《论语》中《诗》《礼》并提的情况 |
附录十 :《开明国文讲义》选文统计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
(一)研究对象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1、“中国” |
2、“夷夏之辨” |
3、“胡”、“夷”与“汉” |
4、“胡文化”与“汉文化” |
5、“胡化”、“汉化”与“同化” |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意义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
2、服饰 |
3、兵戈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
1、胡汉分治 |
2、重胡抑汉 |
3、胡族掌握武力 |
4、以汉治汉 |
5、对待其他胡族 |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 |
2、装饰用品 |
3、佛教与石窟 |
4、佛教与瓷器 |
5、墓葬考古 |
5、胡床 |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服饰的胡化 |
2、家具的胡化 |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
4、建筑的胡化 |
5、陶俑 |
6、唐代金银器 |
7、伊斯兰玻璃器 |
8、乐舞的胡化 |
9、胡姬与胡店 |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
1、治边政策 |
2、治国之策 |
3、治民之策 |
4、驿站制度 |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
3、开阔的文化视野 |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
2、元大都 |
3、元代服装胡化 |
4、织金技艺 |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
1、婚嫁礼俗 |
2、胡汉通婚 |
3、婚嫁方式 |
二、唐代风俗文化 |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
1、胡乐舞 |
2、胡妆 |
3、胡服——马尾裙 |
4、胡用品 |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
三、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7)瑶族妇女权利及其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起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起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写作思路和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瑶族和瑶族习惯法 |
1.4.2 权利与习惯权利 |
1.4.3 妇女权利和妇女婚姻家庭权利 |
第2章 瑶族妇女权利的形成 |
2.1 从游耕时期到定居时期:瑶族妇女权利形成过程 |
2.1.1 游耕时期瑶族妇女权利的孕育 |
2.1.2 定居时期瑶族妇女权利的定型 |
2.2 影响瑶族妇女权利形成的主要因素 |
2.2.1 源远流长的女神传说 |
2.2.2 平等互助的民族意识 |
2.2.3 族群繁衍的客观需要 |
2.3 封建王朝的消极管理默认了瑶族妇女权利的存在和发展 |
第3章 瑶族妇女权利的内容 |
3.1 瑶族妇女权利的制度载体 |
3.1.1 瑶族习惯法 |
3.1.2“嫁”与“招”的婚姻制度 |
3.2 婚姻自主权 |
3.2.1 性自由 |
3.2.2 结婚自主权 |
3.2.3 离婚自主权 |
3.3 夫妻平等权 |
3.3.1 婚后姓氏选择权 |
3.3.2 住所选择权 |
3.3.3 子女姓氏决定权 |
3.3.4 无差别的劳动权 |
3.4 继承权与赡养义务 |
3.4.1 平等的继承权 |
3.4.2 平等的赡养义务 |
3.5 妇女生存权 |
3.5.1 瑶族人口性别结构的均衡状态 |
3.5.2 保障瑶族妇女生存权的民族习惯 |
第4章 瑶族妇女权利的现代变迁 |
4.1 制度变迁 |
4.1.1 从习惯权利到法定权利:国家法对瑶族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认可 |
4.1.2 从单一性权利到多元化权益:瑶族妇女权利的全面保障 |
4.1.3 从同一性平等到差异性平等:妇女权利保护的发展方向 |
4.2 冲突与融合 |
4.2.1 误解与冲突:国家法在瑶族地区的推行障碍 |
4.2.2 融合与贯通:瑶族保护妇女权利的传统与国家法理念的契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实证资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8)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广东“南粤文化”区 |
1. 汉族:由三个方言群体共构合成 |
2. 壮族 |
3. 畲族 |
4. 瑶族 |
(二) 广西“八桂文化”区 |
1. 壮族 |
2. 侗族 |
3. 瑶族 |
4. 汉族 |
5. 仫佬族 |
6. 毛南族 |
7. 水族 |
8. 京族 |
9. 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 本文略。 |
(三) 海南“琼海文化”区 |
1. 汉族 |
2. 黎族 |
四、结语 |
(9)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
1.4 创新点 |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一章 黎族造物的野性思维 |
第一节 黎族造物的自发性及集体表象 |
一、 原始生存意识下的造物发生 |
二、 黎族造物的群体行为 |
三、 集体表象与黎族造物的精神属性 |
第二节 黎族造物的“神秘性”思维 |
一、 黎族的认知方式与“神秘性”思维 |
二、 神秘性思维与黎族造物的内容选择 |
三、 神秘性思维在黎族造物形式上的反映 |
第三节 黎族造物的“互渗律” |
一、 “互渗律”决定造物中人与图腾的转换观念 |
二、 神灵物象的人格化 |
三、 原型与象征物的互渗 |
第二章 黎族原始宗教的造物投射 |
第一节 自然神灵的物化 |
一、 雕刻出来的祈祷 |
二、 芒果树上的大皮鼓 |
三、 三块石头垒出的敬畏 |
第二节 造物的图腾与禁忌 |
一、 蚺蛇:密林中的庇护与“蛇郎” |
二、 甘工:狩猎族群的鸟羽与神话时代的禾魂 |
三、 色顺:竹子的孩子与氏族 |
第三节 祖先与创物的观念 |
一、 石祖:祖先鬼与生殖的复合体 |
二、 黥刺:上世宗祖的认亲标志 |
三、 大力神纹:祖先英雄的象征 |
第三章 黎族生活与造物:设计发生学 |
第一节 质朴生活与衣着的早期形态 |
一、 从设计发生看黎民的“贯首服” |
二、 “绩木皮为衣”:纺织前的美服 |
三、 遮羞与护体:“腰布”的形制 |
四、 “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原始棉种与用棉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原始器具 |
一、 匏:采集时代的渡河方式设计 |
二、 独木器:设计的木器时代 |
三、 编织器:竹、草、藤编就的日常生活 |
四、 陶器:黎家生活价值的创造 |
第三节 聚落生活的居住方式 |
一、 船形屋:地理及生产生活环境的适应 |
二、 “谷仓”:原始社会共享关系的表征 |
三、 “隆闺”:两性生活的隐喻 |
第四章 黎族生产方式的工具创生 |
第一节 山栏稻:刀耕火种的祭献 |
一、 前期准备:率性而为 |
二、 钻木取火:点燃丰收的希望 |
三、 播种—守护:戳穴棒与叮咚的变奏 |
四、 盛装的礼仪:开镰收割 |
五、 晒谷场上的喜悦:舞者与道具 |
第二节 狩猎与捕鱼:猎手的智慧 |
一、 山林间的猎器与诱惑的陷阱 |
二、 投矛刺鱼与溪流中的利器 |
第三节 收获之路:原始运输的方式 |
一、 竹筏输物:简易随行的水上工具 |
二、 独木成舟:神话时代的创造 |
三、 板轮牛车:功能与形式 |
第五章 黎族造物的技术实现 |
第一节 早期制衣技术的显现 |
一、 剥树捶衣:见血封喉树的见证 |
二、 踞织腰机:织造技术的原始印记 |
三、 缬花黎布:纺、染、绣的技艺升华 |
第二节 原始凿刻技术的遗存 |
一、 刳木成器:从熏烧到剡斫 |
二、 雕饰刻纹:刮削兽骨的技艺 |
第三节 原初制陶技术的活化石 |
一、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方法 |
二、 露天烧造:柴堆上的烧成技术 |
第四节 编织与营造技术 |
一、 竹、藤、草编织技术的分类 |
二、 船形屋:营造技术与演变 |
三、 辁:制轮技术的原始遗存 |
第六章 黎族造物的生命与精神创造 |
第一节 初创的造物形式美感 |
一、 对自然提炼式的模仿:具象形式的处理 |
二、 几何造型中的美感:抽象形式的运用 |
三、 似与不似之间的把握:意象形式的表现 |
第二节 锦上花:黎族服饰图案的生命意象与风格比较 |
一、 从“孕育”到“庇护”:“崇拜”的图案 |
二、 渔猎采集走向农耕定居:“生产”之纹饰 |
三、 宗教的神圣迈入世俗的欢快:“生活”的描绘 |
四、 由庄重肃穆到明丽生动:黎族服饰图案的风格划分 |
第三节 涅面文身:黥刺的精神象征与形式比较 |
一、 神秘的“打登”:痛苦的悲怆与有意味的庇护 |
二、 近观其形:“庇护之神”烙印下的深沉形式 |
第七章 黎族造物的原始性文化与转折 |
第一节 物化的文字 |
一、 刻木为契:古老的记事方式 |
二、 “插星”与“禁星”:物的语义标记 |
第二节 造物的女性角色 |
一、 造物主体:生活、生产的支配者 |
二、 母系氏族:女性丰沛的创造力 |
三、 制度遗俗: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 |
第三节 造物的交流与转折 |
一、 火耕迈入稻作:铁器与土砻 |
二、 原始崇拜相遇道教神只:灵符与道化题材 |
三、 汉化的近世理想:黎族图案中的吉祥符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海南黎族树皮布制作技术之调查内容 |
二、 黎族筒裙上的汉字“千言锦书”全文 |
三、 撰写本文的主要田野考察概要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 |
四、近代福建对偶婚遗俗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抗争、期求与呼唤:《诗经》中的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 刘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吴泽霖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学科史考察[D]. 张福强.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4]先秦社会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朱彦民.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8(01)
- [5]《诗经》民俗学阐释研究(1919-1949)[D]. 何昆. 黑龙江大学, 2018(06)
- [6]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7]瑶族妇女权利及其变迁[D]. 林源. 湘潭大学, 2016(03)
- [8]岭南传统音乐人文地理探析[J]. 冯明洋. 歌海, 2016(02)
- [9]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 [10]生存与创物 ——黎族造物研究[D]. 袁晓莉. 南京艺术学院,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