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毒病防治

蔬菜病毒病防治

一、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岩文[1](2021)在《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反季节蔬菜栽培面积日益增加,以至于设施番茄栽培也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但由于设施结构单一、管理不当及秋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弱光、不良气候灾害等逆境胁迫影响,植株易感染病害,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严重阻碍设施番茄增产增收。有大量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BR)、外源钙可通过提高番茄植株抗病及抗逆性,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但前人对二者功能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在设施应用研究较少,且二者配施方面的研究报道更少。因此为了检验BR及配施外源钙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通过设施番茄试验,探究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坐果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生理、病害及产量的影响:BR处理可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叶片数,以0.5 mg/L BR处理效果显着。高浓度BR处理抑制番茄坐果率并降低产量,而适宜浓度BR处理可通过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适宜浓度BR处理可显着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高浓度BR处理可能抑制光合进程。适宜浓度BR处理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及可溶性糖含量。喷施BR处理可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BR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增加叶量,提高光合作用,增加Pro、可溶性糖含量,提高植株抗病性,从而提高产量。由此表明,0.5 mg/L BR处理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可应用于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防治TY病毒病。2.不同浓度BR及配施外源钙处理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着增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减缓叶片MDA含量增加并降低相对电导率,同时增加番茄叶片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或低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后番茄叶片数显着增加,可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面积、加快光合进程,进而促进果实膨大、显着提高果实产量。3.BR及配施外源钙对温室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喷施BR可促进番茄幼苗生长,增加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且各指标随BR浓度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以0.1 mg/L BR处理效果最明显。喷施BR处理可降低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但低浓度BR与CK1相比达到显着差异水平。此外,BR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增长虽无明显作用,但其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及根系发育水平高于BR或0.2%氯化钙(0.2%CaCl2)单一处理。

商寅[2](2020)在《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产业日益发展壮大,日光温室规模和冬季蔬菜生产供应的扩大使其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是设施蔬菜病虫害尤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趋加重,导致蔬菜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收入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进行调查,对其安全防控技术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并对新药氟吡菌酰胺防控根结线虫的防效和对番茄品质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调查结果:以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等病害发生最为普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是朝阳市当地需重视防控的病害。害虫以蚜虫、斑潜蝇、白粉虱为主,是朝阳地区发生比较普遍的虫害。2.防控重要病害的两种农药药效试验结果:通过药效试验发现,1.5%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发病前期有一定保护作用,建议使用剂量50 g/667 m2,发病前使用,间隔7 d左右施药,连续3-4次;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初期施药,田间建议使用量77.5-120 g/667 m2;对黄瓜灰霉病发病前使用,建议使用量45-60 g/667 m2。98%棉隆微粒剂对根结线虫病和黄瓜枯萎病都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并且试验过程没有出现药害。3.氟吡菌酰胺的药效试验及对番茄产量品质影响:通过氟吡菌酰胺防控番茄根结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并测定试验区的果实产量和番茄生长情况,试验发现,用药量0.02 m L/株处理显着提高番茄穗数和果实直径,有利于增产,0.04 m L/株处理果实数量显着高于对照;各药剂处理均可增加番茄一级果和三级果的果实重量;0.04 m L/株处理防治根结线虫的防效为59.04%-67.25%,高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氟吡菌酰胺可以帮助农户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且对非靶标生物无影响。

郭晨曦[3](2020)在《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新乡市牧野区朱庄屯村常年在塑料大棚中栽植番茄,黄瓜等农作物。但由于常年连作及栽培管理方式不当,大棚土壤中连作障碍严重,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及营养结构改变、土壤病虫害加重,影响秋番茄、春季黄瓜长势及产量、品质变差,影响大棚蔬菜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采用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棉隆及生物菌肥等合理施用试验,研究了RSD、棉隆处理对秋番茄、春黄瓜生长、产量、病虫害及土壤杂草等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连作土壤改良,提高秋番茄、春黄瓜产量、土传性病害的防控效果,提供理论依据。RSD处理对于无公害生产和有机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具体结果如下:1、RSD处理后第一茬秋番茄植株、果实生长加快、果产量提高,且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发病率显着降低;其中第3次测量的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4.96%和6.21%,RSD组第1层单果重和果产量分别增加了40.80%和73.30%,RSD+968组单果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69.33%和109.59%;RSD组秋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75.00%和64.44%,RSD+968组秋番茄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0;RSD组和RSD+968组茎基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28.64%和40.41%;RSD处理可明显减少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和根结线虫数量,其中尖孢镰刀菌拷贝数降低了30.56%,根结线虫数量降低了97.57%;RSD和RSD+968组杂草数量、鲜重、干重均明显减少;在8月17日,RSD处理后番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降低了58.07%。说明RSD处理组和RSD+968处理组都能促进秋番茄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及病毒病发病率。RSD处理后第二茬春黄瓜植株生长加快、果产量提高,且黄瓜枯萎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RSD组植株株高增加了8.37%,RSD组和RSD+968组平均单果重分别增加了15.38%和30.76%;RSD组和RSD+968组黄瓜枯萎病发病率分别降低了43.60%和50.50%;RSD处理后vc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分别升高了12.98%和18.85%。说明RSD处理组和RSD+968处理都能促进春黄瓜的生长,提高产量,降低春黄瓜枯萎病发病率,提高春黄瓜品质。RSD处理后第三茬秋番茄根结线虫病和茎基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其中根结线虫病其中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降低了72.72%和77.14,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了57.98%。2、棉隆处理后第一茬秋番茄品种植株生长加快、果产量增大及根结线虫指数、茎基腐病发病抑制,棉隆+淡紫拟青霉+枯草芽孢杆菌(QHD)处理组的株高、茎粗、第4花序坐果率、第1层单果重及第1层果产量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180.87%、57.11%、62.65%、209.11%和247.83%;棉隆+淡紫拟青霉组对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31.38%,其次是棉隆+QHD组,防治效果为26.21%;棉隆+淡紫拟青霉+QHD处理组的茎基腐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77.04%。棉隆+淡紫拟青霉+QHD处理组的杂草数量、鲜重、干重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处理可抑制大棚秋番茄杂草的生长。结论:RSD处理能有效促进秋番茄和春黄瓜生长,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降低秋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及春黄瓜枯萎病发病率,促进大棚秋番茄和春黄瓜产量提高。棉隆处理土壤能有效抑制番茄根结线虫病、茎基腐病发病及土壤中杂草数量生长,减轻大棚土壤连作障碍,促进秋番茄生长及产量增加。此外,棉隆处理加施淡紫拟青霉、QHD等生物菌肥效果优于棉隆单独处理。

于梦竹[4](2020)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种植面积约1.8万公顷。伴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蔬菜生产区各种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加之种植户缺乏科学用药的相关知识,导致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为了促进瓦房店市设施蔬菜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生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提高防控效果,作者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和田间试验,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示范区进行示范,总结了实用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瓦房店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以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为主,茄科作物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有黄瓜、葫芦瓜,十字花科有油菜、白菜,豆科的四季豆、豇豆、芸豆等。通过20172019年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调查,共调查鉴定了77种病虫害,其中番茄28种、茄子10种、辣椒12种、菜豆8种、黄瓜19种,同时明确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且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在蔬菜病害方面,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辣椒病毒病和黄瓜霜霉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应作为重点防控的病害;在蔬菜虫害方面,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蓟马和蚜虫是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防控的重点。2.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48%,91.59%和88.71%,对作物安全无药害;0.5%香菇多糖水剂18.75g/hm2和26.25g/hm2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22%和76.27%;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26.25g/hm2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78.90%,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番茄和辣椒防治病毒病的首选药剂。在温室内施用复合微生物酵素,对防治辣椒根腐病具有明显效果,在苗期至初花期防效达82.92%,在辣椒定殖时采用100倍药液灌根的方法进行施药,药液用量350 m L/株。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差异,在温室白粉虱始发期放蜂,最佳放蜂数量为225000和300000头/hm2,连续放蜂4次。试验表明在害虫盛发期前使用色板防治温室害虫效果显着,黄板可有效减少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的种群数量,蓝板可有效减少蓟马的种群数量。3.优化集成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提高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升了蔬菜质量,同时减少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示范区的集成效益。

王纪磊[5](2019)在《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为试验材料,采用花椒籽和花椒籽饼作为生物熏蒸剂处理土壤,探究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根区微生态以及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生物熏蒸的土壤,其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较CK均显着增加,而土壤pH值有下降趋势,土壤EC值则明显上升。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CK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生物熏蒸材料提高了土壤肥力。2.对花椒籽和花椒籽饼进行GC-MS分析表明,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分别含有26和30种挥发性物质。从番茄株高、茎粗和干鲜重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施用花椒籽对番茄的生长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经过熏蒸处理后,番茄根结指数呈现出显着下降的趋势,以花椒籽饼处理的番茄最为明显,与CK相比下降了80.55%。经生物熏蒸处理过的番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的含量较CK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对番茄前三穗果测产表明,花椒籽处理过的番茄单株产量最高,达到了1.89 kg/株,CK和花椒籽饼处理的番茄单株产量均为1.61 kg/株。表明,花椒籽和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可有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对改善果实品质、增加番茄产量都有明显的效果。3.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三个处理不同时期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构成进行测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后,根区土壤中细菌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占比均表现出先大幅增加后小幅减少的变化趋势,而放线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占比则是先大幅减少后平缓的变化趋势;在属水平上,糖多孢菌属平均相对丰度占比随时间大幅下降。土壤中真菌在门水平以子囊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占比最高,并随着时间而小幅下降;在属水平上,嗜热菌属平均相对丰度占比随时间大幅下降。施用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后,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增加,提高了放线菌的占比,减少了真菌的多样性。

喻锦秀[6](2019)在《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林中最重要的病害,在湖南省油茶种植区普遍发生,是影响茶油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油茶炭疽病病菌能够侵染油茶的花芽、叶芽、果实、枝梢和叶片,引起的落果率平均为20%,可高达40%-50%。目前油茶病害的防治仍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结合清洁茶园、加强抚育等栽培措施来控制,但是此病害具有潜育期长、传播迅速的特点,化学防治很难抓住防治时机,多次防治事倍功半,成为油茶病虫害防治中的难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化学源农药的使用逐步得到限制,人们开始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防治途径。为了实现该病害的安全有效控制,我们从全省各地收集油茶资源,从内生真菌、根际细菌和真菌病毒3个方面寻求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的有效途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筛选从我省油茶种植区采集的油茶组织上分离到内生真菌81株,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均属于子囊菌门,主要有半子囊菌纲和核菌纲真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表明,叶部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树皮,果皮中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最低。采用平板对峙法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进行筛选,未能发现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本节内容发表于Mycobioloy 2018,46(2):2,85-91,SCI收录,IF=1.369)2.油茶炭疽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作用机制和田间应用(1)细菌菌株筛选。从油茶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3株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生防潜力的细菌,其中菌株P-14的生防潜力最强,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6.0 mm。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拮抗细菌P-1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离体叶片试验表明接种病原菌之前用发酵原液浸叶片防治效果达100%,5倍稀释液的防效也达96.08%,优于接种后喷施发酵液的处理;温室盆栽试验表明P-14菌株的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倍发酵液喷施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为77.8%。(2)拮抗菌株P-14的抑菌物质和抑菌机理研究。利用酸沉淀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P-14发酵液中的拮抗物质进行分离研究,分析其中成分C15 bacillomycin D对抑制油茶炭疽病菌起重要作用;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P-14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共分离到35种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表明P-14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将P-14活性物质处理后的菌丝体和正常菌丝体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下进行形态变化观察,发现这些抑菌物质可以溶解油茶炭疽病菌的细胞壁、抑制孢子的萌发。(本节内容发表于《林业科学研究》2019,32(1):118-124,IF=1.236)(3)拮抗菌株P-14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田间防控技术。菌株P-14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提取粉0.5%、葡萄糖3.0%、硫酸镁0.1%、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在250 m L三角瓶装液90 m L、种子液接种量体积比例为6%,发酵液初始pH值6.0~6.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130 r·min-1。在常德桃源和鼎城开展了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油茶炭疽病综合防治。在成熟油茶林中采用叶面喷施拮抗细菌P-14并结合林地清理的抚育措施可以显着地提高老油茶林中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单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66.15%,在4月和6月进行两次喷施,防治效果达到70.52%。在油茶中幼林中,采用喷施P-14拮抗细菌和叶面肥,并进行根部施肥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为79.47%,同时促进了油茶植株的生长量,提高油茶果实产量,单株平均采果量为5.13kg,是对照林组分平均产果量的2.5倍,平均株高2.01m,是对照组分平均株高的1.37倍,平均冠幅2.32m,是对照冠幅的1.34倍。3.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的筛选及鉴定对24株油茶炭疽病菌菌株进行真菌病毒筛选,只在YZ-2和YD4-2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条带,其中菌株YD4-2中分离到大小分别为1770bp和1615bp的2条病毒条带,它们构成一个病毒的基因组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artitivirus 1(CgPV1),经序列分析CgPV1鉴定为双分病毒科Partitiviridae的新病毒,这是首次从油茶炭疽病菌株中分离到真菌病毒。

王春阳[7](2019)在《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鉴定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制约设施番茄生产的重要因素,有着发病快、传播快的特性,高温干旱季节发生尤为严重,给番茄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番茄病毒病毒源的种类繁多且复杂多变,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发生严重,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等新病毒和危险性病毒又不断出现。本研究针对辽宁省设施番茄病毒种类和分布情况尚不明确和化学防治造成污染的问题,开展了辽宁省设施番茄病毒病种类调查及番茄病毒病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为设施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开展了番茄上两种主要病毒的RT-PCR检测技术研究。对TSWV和ToCV两种病毒RT-PCR扩增的引物和退火温度分别进行筛选,得出ToC5/ToC6和TSWV-R/TSWV-F两对引物分别在退火温度为52℃和54℃时,PCR扩增条带最清晰、最明亮。利用优化后的RT-PCR检测技术分别对辽宁省疑似感染ToCV和TSWV病样进行检测,病毒检出灵敏。2.明确了辽宁省设施番茄病毒种类与分布。对辽宁省设施蔬菜主产区10个市35个村镇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205份疑似番茄病毒病样品,利用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番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辽宁省设施番茄主要受到TYLCV、TMV、CMV和ToCV侵染,TSWV有零星发生。其中TMV和TYLCV为辽宁省设施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广泛分布。TMV分布在葫芦岛、锦州、沈阳、铁岭、辽阳、鞍山、营口和大连8个市;TYLCV分布在朝阳、锦州、葫芦岛、沈阳、鞍山和丹东6个市。沈阳市的毒源种类最多,有TMV、TYLCV、ToCV、CMV和TSWV,存在TMV与CMV复合侵染,TYLCV与ToCV复合侵染,以辽中区的TYLCV与ToCV复合侵染最为严重。3.首次明确了沈阳市辽中区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利用沈阳辽中地区表现褪绿症状的番茄样品分别对ToCV的CP基因、HSP70基因和TYLCV的DNA-A全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ToCV-LNLZ分离物的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与ToCV其他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4%以上;HSP7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ToCV其他分离物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从而证实辽中区番茄受ToCV的侵染的同时也受到了TYLCV侵染。4.以日光温室中番茄TYLCV和TMV为主要防治对象,经盆栽试验、小区试验筛选了免疫诱抗剂、高效低毒抗病毒生物农药和微生物源抗病毒生防菌及提高农药沉积率的助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初步制订了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1)供试的免疫诱抗剂中几种氨基寡糖素及复合物对TYLCV和TMV的防效在58.87%以上,显着高于其他药剂;生物农药中宁南霉素的防治效果更好,防效在61.62%以上。抗病毒微生物源生防菌中,菌株SNB54灌根处理及种子处理的平均防效最好。以诱惑红沉积法筛选提高农药沉积率的助剂,其中添加农药控失剂SC108的处理在叶片上的沉积率最高,达34.06%,地面损失最少,为52.59%。(2)温室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最好的是氨基寡糖素(海岛素)处理,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效为42.24%,与其他几种药剂相比防效差异显着。宁南霉素和寡糖·链蛋白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效为37.13%和39.33%。其次是氨基寡糖素(125ppm)防效为33.27%。(3)温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未防治处理作为对照,在采用保健栽培等农业防治措施、挂黄板防虫和苗期喷施免疫诱抗剂的防治区内,药剂处理过的番茄植株发病率明显低对照处理,防治效果均达60%以上。其中宁南霉素+SC108处理的防效达83.90%,寡糖·链蛋白+SC108的处理防效达81.47%,与其他药剂防效差异显着,氨基寡糖素的防效为78.26%,生防菌SNB54灌根处理和种子处理均对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效,其中灌根处理最好,防效为62.85%。

戴富明[8](2018)在《长江流域设施蔬菜主要病害与防治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朱凯[9](2018)在《我国中东部有机农场调研及番茄、芦蒿绿色种植体系推广》文中指出有机农业是一种更高级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本研究于2016年开始调研有机农场,并通过电话访问,走访有机农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本研究共计调查了中国8个省的42家农场,我们了解到调查地区的有机农场的类型,种植作物种类,投入品类型,防治病虫害方式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有机农场都表示作物产量比常规农场的要低,但是不同作物相差很大,蔬菜类有机作物比常规减产31%至86%,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瓜果类蔬菜,减产在50%以上;而果树类数减产率大都在20%以下。有机农场的收益方面,从农场建立到目前来看,亏本和盈亏平衡仍然占有机农场的大多数,但单从前一年的销售情况来看,超过1/3的有机农场表示处于盈利状态。通过对有机农场的调研,我们了解到一个好的有机农场需要有良好的种植体系去支持,包括正确的土壤改良方法和适合的植保方式。所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绿色种植体系(Beneficial Mocrobial Motivated Green system,简称BeMMG体系),在番茄和芦篙两种典型的蔬菜上,结合调研结果,进行种植体系的探索。之所没有直接选用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种植体系(Beneficial Mocrobial Motivated Organic system,简称 BeMMO 体系)是考虑到:第一实验地并非有机种植地块,直接使用有机体体系当地农户难以接受;第二,BeMMG体系已经十分接近BeMMO体系的种植与管理方法,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在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在新疆、江苏等地的番茄上建立了 BeMMG体系,分四个步骤实施。第一,在植物生长过程使用的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宁盾”兼容性评价,“宁盾”已被证明是一种良好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对多种疾病如番茄早疫病,番茄细菌斑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和番茄溃疡病具有防治作用;第二,土壤检测。第三,果实品质检测和收获后的第二次土壤检测。第四,经济价值统计。BeMMG体系展现出其在防治病虫害、提质增产、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多重功效。特别指出,BeMMG体系在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实施效果比江苏等发达地区实施效果更为显着:与常规绿色体系相比,新疆番茄平均增产29%,而江苏仅19.6%;新疆、江苏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23.4%、6.77%;土壤盐分下降率等其他检测指标亦显示出同样趋势。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发达地区土壤农残较少,微生物在其中发挥作用更佳。另外结合实验室前期和近期的研究,使用微生物肥料“宁盾”后,番茄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发生的改变,诱导相关根系分泌物的产生,而根系分泌物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对根围有益菌的积累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土壤盐分的下降,猜想就与根系分泌物影响微生态改变有关。同时,BeMMG体系的实施,对作物的提质增收、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显着,在有机质提升方面甚至可以与欧洲“生物动力学”媲美。由此可见,BeMMG体系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化学农业投入品对环境影响以及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芦蒿(Artemisiaselengensis)是一种在中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蔬菜。我们通过使用生物杀菌剂和生物肥料代替常规的系统,建立了芦蒿上的BeMMG体系。BeMMG系统使芦蒿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总黄酮等营养元素含量增加了 19.4%至28.5%。另外,将BeMMG系统显着改善了土壤质量。防病方面,BeMMG体系的芦蒿枯萎病发病率仅为18.4%;BeMMG体系芦蒿产量比常规系统提高8.9%。从结果来看,芦蒿上的BeMMG系统更佳实用,更容易被农民接受并推广。本研究的通过对有机农场的调查和经营模式的研究,了解到我国有机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方式。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不断改良BeMMG体系,为在番茄和芦蒿上推广奠定了关键的基础。而BeMMG体系在番茄和芦蒿上成功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 BeMMG体系优秀的效果。

陈全兴,张胜平,车寒梅,李如欣,张淑敏,毕章宝[10](2017)在《华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设施蔬菜生产面积的扩大,华北地区蔬菜产业迅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河北邯郸地区为例,从设施结构、品种选择、栽培和管理技术、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华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促进华北地区设施蔬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棚秋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1.1.1 大棚秋番茄生产概况
        1.1.2 大棚秋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 大棚秋番茄研究现状
        1.1.4 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研究现状
        1.1.5 大棚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现状
        1.1.6 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现状
    1.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概况
        1.2.2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研究现状
        1.2.4 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抗低温研究现状
    1.3 油菜素内酯(BR)研究进展
        1.3.1 BR的应用概况
        1.3.2 BR的作用及机理
        1.3.3 BR在蔬菜上的应用
    1.4 外源钙研究进展
        1.4.1 外源钙的应用概况
        1.4.2 外源钙的作用及机理
        1.4.3 外源钙在蔬菜上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害与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生理指标的测定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的影响
        2.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生理指标的影响
        2.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病害的影响
        2.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大棚秋番茄坐果与产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BR及配施外源钙能促进大棚秋番茄生长及产量
        2.3.2 BR及配施外源钙能提高大棚秋番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
        2.3.3 BR及配施外源钙能增强大棚秋番茄的抗性
        2.3.4 BR及配施外源钙能缓解大棚秋番茄的病害
第三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指标测定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4.2.2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4.2.3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根系的影响
        4.2.4 BR及配施外源钙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5 BR及配施外源钙对番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1.1.1 朝阳市地理位置
        1.1.2 朝阳市自然条件概况
        1.1.3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1.2 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1.2.1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2.2 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种类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辽宁省朝阳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2.1.2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2.1.3 朝阳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朝阳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2.2.2 朝阳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2.3 朝阳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朝阳市设施蔬菜重要病害的安全防控药剂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药效计算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3.2.2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2.3 1.5 %苦参碱·蛇床子素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3.2.4 98%棉隆微粒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3.2.5 棉隆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氟吡菌酰胺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4.1 试验条件
        4.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4.2 试验设计和安排
        4.2.1 药剂
        4.2.2 试验药剂
        4.2.3 处理方法
        4.2.4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4.3 结果调查
        4.3.1 生理指标和防效调查方法
        4.3.2 产量和质量评价
        4.3.3 经济效益计算
        4.3.4 对番茄的影响
        4.3.5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4.3.6 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番茄田间长势
        4.4.2 各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效
        4.4.3 各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影响
    4.5 各处理产量和质量评价
        4.5.1 对各处理果实纵切面评价
        4.5.2 各处理对番茄单个果重的影响
        4.5.3 氟吡菌酰胺防治番茄根结线虫对产量的影响及经济效益测算
        4.5.4 供试药剂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4.5.5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危害和防治现状
        1.1.1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现状
        1.1.2 设施土壤连作危害
        1.1.3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防治措施
    1.2 番茄根结线虫病研究进展
        1.2.1 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现状
        1.2.2 番茄根结线虫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1.2.3 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1.3 番茄茎基腐病研究进展
        1.3.1 番茄茎基腐病发生现状
        1.3.2 番茄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1.3.3 番茄茎基腐病的防治措施
    1.4 黄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1.4.1 黄瓜枯萎病发生现状
        1.4.2 黄瓜枯萎病发生原因及危害
        1.4.3 黄瓜枯萎病防治措施
    1.5 棉隆处理土壤的研究进展
        1.5.1 棉隆处理对土传病原菌及病虫害的影响
        1.5.2 棉隆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1.5.3 棉隆处理对植物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的影响
        1.5.4 棉隆处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1.5.5 棉隆处理和生物菌结合对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1.6 RSD处理土壤的研究进展
        1.6.1 RSD处理对土传病原菌及病虫害的影响
        1.6.2 RSD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6.3 RSD处理对植物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的影响
        1.6.4 RSD处理对土壤呼吸强度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1.6.5 RSD处理和生物菌结合对土壤连作障碍发生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强还原灭菌法(RSD)对连续三茬大棚秋番茄和春黄瓜生长、病虫草害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SD在第一茬大棚秋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2.2.2 RSD在第二茬塑料大棚春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2.2.3 RSD在第三茬塑料大棚秋番茄上的应用
    2.3 小结与讨论
        2.3.1 RSD处理对大棚土壤性质的影响及速效杀灭病虫的效果
        2.3.2 RSD处理对大棚秋番茄、春黄瓜的促长壮秧和前期增产效应
        2.3.3 RSD处理对防治土传病害的效应及其作用的持效性
        2.3.4 968 生物菌肥的加成效应
        2.3.5 RSD处理设施土壤的实用性
第三章 棉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病虫草害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秋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3.2.2 棉隆处理对秋番茄坐果率、果实生长和第一穗果实产量的影响
        3.2.3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3.2.4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影响
        3.2.5 棉隆处理对第一茬大棚秋番茄田间杂草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棉隆处理能促进大棚秋番茄植株及果实的生长
        3.3.2 棉隆能增加对大棚秋番茄土壤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3.3 棉隆能减少大棚秋番茄的田间杂草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1.1.1 瓦房店市农业用地情况
        1.1.2 瓦房店市自然条件概况
        1.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1.1.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前景
    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1.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2.1 研究方法
        2.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2.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2.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2.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2.2.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2.2.5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3.2.2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3.2.3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3.2.4 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3.2.5 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3.2.6 复合微生物酵素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3.2.7 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3.2.8 黄板对温室害虫的防治效果
        3.2.9 蓝板对蓟马的防治效果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4.1 研究方法
        4.1.1 防控靶标
        4.1.2 防控目标
        4.1.3 防治原则
        4.1.4 试验地点
        4.1.5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4.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4.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5.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5.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5.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致谢

(5)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设施内土壤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
        1.1.1 设施内土传病害产生的原因
        1.1.2 设施内土传病害种类及危害
        1.1.3 设施内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
    1.2 根结线虫的研究进展
        1.2.1 根结线虫的分类及危害
        1.2.2 根结线虫的防治措施
    1.3 生物熏蒸
        1.3.1 生物熏蒸的机理及对土传病害的作用
        1.3.2 生物熏蒸材料及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1.4 高通量测序的进展
    1.5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1.1 花椒籽(饼)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1.2 花椒籽(饼)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1.3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挥发性物质成分
        2.1.4 花椒籽(饼)对番茄株高茎粗、鲜干物质量的影响
        2.1.5 花椒籽(饼)对番茄根系活力、光合作用和根结线虫的影响
        2.1.6 花椒籽(饼)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2 指标测定和方法
        2.2.1 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测定
        2.2.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挥发性物质成分测定
        2.2.3 番茄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
        2.2.4 番茄光合作用、根系活力、根结指数和防效的测定
        2.2.5 番茄果实品质指标和产量的测定
        2.2.6 土壤DNA的提取、纯化、沉淀和溶解
        2.2.7 PCR扩增
        2.2.8 土壤微生物种群和群落结构的测定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1.1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土壤pH和 EC的影响
        3.1.3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土壤酶的影响
        3.1.4 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
        3.1.5 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
        3.1.6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挥发性物质分析
    3.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番茄植株生长量和根结线虫防效的影响
        3.2.1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3.2.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植株鲜物质量和干物质量的影响
        3.2.3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3.2.4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3.2.5 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影响
    3.3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3.3.1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3.3.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4.2 花椒籽和花椒籽饼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茶的经济价值与种植现状
    1.2 油茶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1.2.1 油茶炭疽病
        1.2.2 油茶软腐病
    1.3 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1.3.1 拮抗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1.3.2 拮抗微生物种类及应用
    1.4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4.1 芽孢杆菌的生防机理
        1.4.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1.5 真菌病毒及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1.5.1 真菌病毒的弱毒现象
        1.5.2 导致弱毒现象的真菌病毒种类
        1.5.3 真菌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油茶炭疽病病原鉴定及油茶品种对炭疽病抗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样品采集
        2.1.5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1.6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2.1.7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2.1.8 油茶自然抗病性调查
        2.1.9 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测定
        2.1.10 油茶果实感病等级划分及经济指标的测定
        2.1.11 种子含油率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原菌的分离及回接试验
        2.2.2 病原菌的鉴定及形态特征
        2.2.3 不同油茶品种对油茶炭疽病的抗性比较
        2.2.4 油茶果实感病对其经济指标的影响
        2.2.5 病害等级与油茶果实出油率的影响
    2.3 小结和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油茶炭疽病菌拮抗性能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油茶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的研究
        3.2.2 抽样策略的研究
        3.2.3 油茶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
        3.2.4 油茶内生真菌抗性筛选结果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油茶炭疽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样
        4.1.2 病原真菌
        4.1.3 植物材料
        4.1.4 培养基成分与配制
        4.1.5 主要试剂及配制
        4.1.6 主要仪器
        4.1.7 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4.1.8 拮抗细菌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4.1.9 拮抗细菌形态学观察
        4.1.10 拮抗细菌生理生化测定
        4.1.11 拮抗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4.1.12 拮抗细菌的离体叶片防效试验
        4.1.13 拮抗细菌的盆栽防效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4.2.2 P-14菌株抑菌谱的测定
        4.2.3 P-14菌株功能性物质定性检测
        4.2.4 菌株P-14的形态学特征
        4.2.5 菌株P-14的生理生化鉴定
        4.2.6 菌株P-14的16S r RNA序列分析
        4.2.7 离体叶片防效
        4.2.8 盆栽试验防效
    4.3 小结和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拮抗细菌P-14的拮抗物质分析和拮抗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菌液制备
        5.1.3 脂肽类抗生素的测定
        5.1.4 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的测定
        5.1.5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拮抗菌P-14脂肽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5.2.2 拮抗菌P-14与脂肽类拮抗物质合成相关基因的检测
        5.2.3 解淀粉芽孢杆菌挥发性抑菌物质的鉴定
        5.2.4 P-14抑菌物质对油茶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拮抗细菌P-14的发酵条件和对油茶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1.3 试验菌株
        6.1.4 培养基
        6.1.5 试验林地概况
        6.1.6 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
        6.1.7 发酵条件优化
        6.1.8 菌体生物量和抑菌活性测定
        6.1.9 田间应用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培养基成分对菌株P-14发酵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6.2.2 菌株P-14培养条件的优化
        6.2.3 P-14菌株发酵液田间试验效果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小结
        6.3.2 讨论
第七章 油茶炭疽病菌真菌病毒筛选及序列分析鉴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菌株
        7.1.2 主要试剂
        7.1.3 仪器
        7.1.4 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7.1.5 菌株的培养与菌丝收集
        7.1.6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小量提取和纯化
        7.1.7 病毒基因组dsRNA的全序列测定
        7.1.8 病毒序列拼接与分析
    7.2 结论和分析
        7.2.1 炭疽菌内dsRNA筛选
        7.2.2 YD4-2 菌株中ds RNA的 c DNA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7.3 .小结和讨论
        7.3.1 小结
        7.3.2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鉴定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研究进展
    1.1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
    1.2 黄瓜花叶病毒
    1.3 马铃薯Y病毒
    1.4 马铃薯X病毒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1.6 番茄褪绿病毒
    1.7 番茄斑萎病毒
    1.8 番茄病毒病防控研究进展
        1.8.1 抗病品种
        1.8.2 培育无病虫壮苗及种子处理
        1.8.3 化学防治
        1.8.4 生物防治
第二章 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材料
        2.1.3 引物设计
        2.1.4 生物学鉴定法
        2.1.5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田间发病情况
        2.2.2 病样的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
        2.2.3 病样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辽宁省番茄褪绿病毒分子鉴定及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合侵染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试剂
        3.1.3 引物设计
        3.1.4 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方法
        3.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方法
        3.1.6 序列比对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番茄病株的田间症状
        3.2.2 供试番茄样品中番茄褪绿病毒的检测
        3.2.3 番茄褪绿病毒CP和 HSP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
        3.2.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
        3.2.5 番茄褪绿病毒辽中分离物的CP基因和HSP基因序列分析
        3.2.6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DNA-A分子全基因序列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4.1 抗病毒免疫诱抗剂筛选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2 高效、低毒抗病毒生物农药筛选
        4.2.1 材料
        4.2.2 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抗病毒微生物源生防菌筛选
        4.3.1 材料
        4.3.2 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4 不同助剂对提高番茄农药利用率的影响
        4.4.1 材料与方法
        4.4.2 结果与分析
    4.5 温室小区试验
        4.5.1 材料与方法
        4.5.2 结果与分析
    4.6 温室田间试验
        4.6.1 材料与方法
        4.6.2 结果与分析
    4.7 番茄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种类调查
    5.2 辽宁省番茄褪绿病毒分子鉴定及其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复合侵染研究
    5.3 高效低毒抗病毒农药筛选
    5.4 番茄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江流域设施蔬菜主要病害与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江流域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特点
    1.1 高湿性病害发生普遍
    1.2 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1.3 虫传病毒病日趋严重
    1.4 种传病害屡见不鲜
    1.5 新病害不断出现
2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种类与防治要点
3 存在问题与农药减量化对策
    3.1 存在问题
    3.2 农药减量化防治对策

(9)我国中东部有机农场调研及番茄、芦蒿绿色种植体系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有机农业的发展及绿色种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1 有机农业的总体概况
        1.1 有机农业的定义
        1.2 有机农业的基本特征
        1.3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比较
    2 有机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2.1 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2.2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动态
        2.3 国外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4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2.5 目前国内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
    3 国内外已有种植体系的探索
    4 有益微生物驱动的全程有机/绿色种植体系建立和推广
    5 根系分泌物与根系微生态的互作
第二章 我国中东部地区有机农场种植及经营模式调研
    1 材料与方法
        1.1 农场筛选与调查方法
        1.2 数据统计及整理
    2 结果
        2.1 农场的地理分布情况
        2.2 有机农场种植面积及时间分布
        2.3 各个有机农场主要种植作物及与常规农场的产量对比
        2.4 有机农场的投入品及病虫害防治
        2.5 有机农场的收益情况与销售方式
    3 讨论
第三章 有益微生物驱动的番茄绿色种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株,肥料,投入品
        1.2 微生物肥料“宁盾”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试验
        1.3 初步整合有益微生物驱动的番茄全程绿色种植体系
        1.4 田间实验
        1.5 测定番茄生长指标及产量
        1.6 测定番前品质指标
        1.7 测定种植区域土壤指标
        1.8 成本核算方法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微生物肥料“宁盾”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结果
        2.2 建立有益微生物驱动的番茄全程绿色种植体系
        2.3 BeMMG体系对番茄的促生作用及产量影响
        2.4 BeMMG体系对番茄病害防治情况
        2.5 BeMMG体系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2.6 BeMMG体系对种植区域土壤的影响
        2.7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核算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有益微生物驱动的芦蒿绿色种植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株,肥料,投入品
        1.2 微生物肥料“宁盾”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试验
        1.3 初步整合有益微生物驱动的芦蒿全程绿色种植体系
        1.4 田间试验
        1.5 测定芦蒿生长指标及产量
        1.6 测定芦蒿品质指标
        1.7 测定种植区域土壤指标
        1.8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微生物肥料“宁盾”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结果
        2.2 建立有益微生物驱动的芦蒿全程绿色种植体系
        2.3 BeMMG体系对芦蒿促生作用、病害防治及产量影响
        2.4 BeMMG体系对芦蒿品质的影响
        2.5 BeMMG体系对种植区域土壤的影响
        2.6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核算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华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施结构不合理
    1.2 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
    1.3 栽培和管理技术不科学
    1.4 肥料使用不合理
    1.5 病虫害发生多样性
        1.5.1 病虫害发生有变化
        1.5.2 生理性病害有变化
2 设施蔬菜生产对策
    2.1 设施结构合理化
    2.2 科学筛选品种
    2.3 栽培和管理技术优化
    2.4 科学施肥
    2.5 病虫害综合防控
3 小结

四、蔬菜病毒病害的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素内酯(BR)及配施外源钙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D]. 王岩文.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朝阳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及氟吡菌酰胺药效试验[D]. 商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土壤处理对大棚秋番茄生长及土传病害防控效果的影响[D]. 郭晨曦.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2)
  • [4]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于梦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5]花椒籽(饼)生物熏蒸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纪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油茶炭疽病生物防治途径探讨[D]. 喻锦秀.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7]辽宁省日光温室番茄病毒病鉴定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王春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8]长江流域设施蔬菜主要病害与防治策略[J]. 戴富明. 长江蔬菜, 2018(12)
  • [9]我国中东部有机农场调研及番茄、芦蒿绿色种植体系推广[D]. 朱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10]华北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存在问题及对策[J]. 陈全兴,张胜平,车寒梅,李如欣,张淑敏,毕章宝. 蔬菜, 2017(07)

标签:;  ;  ;  ;  ;  

蔬菜病毒病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