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松甲象卵蛹和出土孔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华山松甲象卵蛹和出土孔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一、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祁先慧[1](2017)在《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杏作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生态环境也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以小蠹虫为主的钻蛀性害虫大面积发生:10年生以上的挂果园平均危害率19.4%,个别危害率达32%,最高死亡率12.6%,给新疆杏树产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作者对吐鲁番地区的杏树小蠹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用形态学鉴定法对该地区杏树小蠹虫进行了鉴定,初步明确了吐鲁番地区杏树小蠹虫的种类;调查树体不同方位和部位上的发生情况,掌握其危害特点及规律;运用聚集度指标法,确定小蠹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得出最为合理的抽样调查方法和抽样数;室内研究天敌对小蠹虫的控制作用,为实现小蠹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1)采集杏树小蠹虫标本,由北京林业大学李镇宇教授鉴定,得出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有:多毛小蠹(Scolytus seulensis Mur.)、皱小蠹(S.rugulosus Ratzeburg)、小蠹属(S.sp.)、以及枝小蠹属(Ernoporus sp.)。对各小蠹虫的形态学、坑道及生物学特性做了详细的描述,以期为将来准确鉴定小蠹虫种类(未鉴定到种的2种)提供参考资料。(2)粗放管理的杏园,随着树龄的增大,受害率和虫情指数随之增高;树体四个方位的平均虫口数量大小依次是:西>北>南>东,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树体不同部位的平均虫口数量大小依次是:主枝>侧枝>主干>副侧枝,且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在树龄较大的杏园中,衰弱树体是引发小蠹危害的源头。(3)5种聚集度指标和回归分析表明:杏树小蠹虫成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种群,其聚集分布具密度依赖性,即聚集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种群密度较小时,种群聚集是由自身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所致;当种群密度较大时,环境才是造成种群聚集的主要原因。与前人研究相对比,更加确定了小蠹虫的动态规律、为后期确定其调查最适抽样方法和抽样量,以及虫情预测等奠定基础。(4)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0 a以上树龄使用五点取样法,而10 a及10 a以下树龄使用棋盘式取样结果能较好地代表整园情况。当虫口密度和调查精度不同时,抽样量也不同(5)在室内常温条件下,一头拟蚁态郭公虫对多毛小蠹虫成虫的日捕食量为30头左右,其捕食量同时也受种间竞争的影响而降低。实践中可将天敌和信息素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化学污染。

臧凯[2](2016)在《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诱导害虫种群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引进种钻天杨Populus nigra var.italica(Moench)和本地种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两种杨树作为调查对象,比较蛀干害虫对两种树的危害程度及差异、观察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分析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主要因子,从而为林业生产上重要害虫的有效防控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钻天杨比山杨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更高。在两种杨树林地中解剖受害树干,比较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统计每种蛀干害虫的危害株率。结果发现,危害钻天杨的蛀干害虫主要有4种,分别为弗氏窄吉丁Agrilus fleischeri Obenberger、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四点象天牛Mesosa myops(Dalman)、光点楔天牛Saperda alberti Plavilstshikov,4种害虫对环割后的钻天杨危害株率分别为90.00%、65.00%、5.00%、5.00%;自然状态下,钻天杨仅受弗氏窄吉丁和青杨脊虎天牛危害,危害株率分别为11.76%、5.88%。危害山杨的蛀干害虫有弗氏窄吉丁A.fleischeri和四点象天牛M.myops,但两种害虫自然条件下对健康山杨基本不造成危害,人工胁迫后的受害株率分别为65.00%、5.00%。可见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人工胁迫下,弗氏窄吉丁对非本地的钻天杨危害均重于本地山杨。2.蛀干害虫弗氏窄吉丁对钻天杨的危害比山杨更为严重。第一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弗氏窄吉丁是两种树上最主要的蛀干害虫,因此进一步调查了该虫在两树种上的虫口密度及幼虫期的生态位宽度。结果显示,该虫在受胁迫的钻天杨和山杨上的虫口密度分别为61.95头/株和34.89头/株。两种杨树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幼虫的生态位宽度也存在不同,钻天杨林中为0.53,山杨林中仅为0.32。综合上述结果可知,非本地种钻天杨较本地种山杨受害更重。3.测定并明确了弗氏窄吉丁重要生物学参数和幼虫龄数。弗氏窄吉丁在两种杨树上的年生活史存在明显差异,在钻天杨树上1年完成一代,而在山杨树上需2年完成一代。通过定期林间调查采样,发现在钻天杨树上,弗氏窄吉丁世代发育较为整齐,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为6月中旬到9月下旬,9月下旬幼虫陆续进入老熟幼虫状态并以该虫态越冬,一直到翌年5月上旬进入蛹期。在山杨树上,弗氏窄吉丁存在世代重叠现象,5月上旬到6月上旬为蛹期,5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为成虫期,6月上旬到8月下旬为卵期,幼虫期从7月中旬可持续到翌年9月上旬,最早可在第二年的8月上旬发现老熟幼虫。该虫雌虫的平均寿命为34.87±1.80 d,雄虫的平均寿命为34.33±1.91 d,雌雄性比(雄:雌)符合1:1;室温下蛹期26.4 d,卵期12.83 d。采用定期取样的方法收集幼虫,根据Dyar法则,依据口缘宽的频次分布规律,可将弗氏窄吉丁幼虫分为4龄。4.调查清楚了两种杨树上弗氏窄吉丁的天敌种类。调查发现在两树种林地中,天敌的种类和寄生率有所不同,在钻天杨林中,弗氏窄吉丁的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光翅瘿蜂Paramblynotus sp.、皱腹矛茧蜂Polystenus rugosus Foerster,寄生率分别为48.00%、43.79%、1.97%。另外还发现了一种郭公甲,捕食吉丁虫蛹室内的老熟幼虫。山杨林中,天敌有卵跳小蜂Oobius sp.、艾姬小蜂Euderus fleischerii、皱腹矛茧蜂P.rugosus、柄腹茧蜂Spathius sp.,寄生率分别为6.48%、7.63%、4.83%、0.25%。在钻天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光翅瘿蜂,在山杨林中,主要天敌为卵跳小蜂和艾姬小蜂。5.调查了其它蛀干害虫的自然控制因子及其功效。结果发现,在危害钻天杨的青杨脊虎天牛幼虫上有一种寄生性茧蜂和一种捕食性天敌郭公甲,致死率分别为3.73%和3.73%。本研究比较了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危害程度,明确了主要蛀干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天敌的种类及其对抑制害虫种群密度的贡献率,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合理造林提供参考,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蛀干害虫预防和治理实践,并为进一步的害虫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冯颖[3](2016)在《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科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网络科学正在逐步向众多学科领域渗透与交叉,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定量与定性特征的分析与理解已成为网络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2016年6月11-13日,在法国马赛召开的Statphys26卫星国际会议上,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杜伦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A.Rus Hoelzel博士与本课题研究小组联合发表题为《Pine-caterpillar networks in Changbai Mountain based on the space and timeinfluencedomai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把网络科学与林木虫害问题“连结”在一起。本文运用网络科学的分析方法开展林木虫害领域的研究,从网络科学的研究视角建立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对虫害关系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化分析,总结演化规律,探求林木虫害的分布特点、影响区域、扩散与传播的时空变化,为林木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本文的研究工作就是从国家林业局林木病虫害监测网络的1000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2700个国家、省、地(市)、县级四级测报组织统计的林木病虫害监测大数据中,筛取了林相相似的长白山脉所覆盖的102个县级区域的2009-2013年食叶类害虫虫害发生监测数据,针对食叶害虫类群、松毛虫属、美国白蛾个种三个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采用网络科学之“连接原理”进行了网络构建、特征分析、结构演化与应用。提出了关于林木虫害的三种网络模型,即基于空间影响域的基本网络模型、改进模型以及基于时空影响域的网络模型。这三种不同的网络模型对不同层面的虫害关系网络的研究具有不同的指导原则。在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网络模型与改进网络模型,构建了长白山脉食叶害虫虫害关系网络,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本文还研究了单个种类的林木虫害关系网络的演化,针对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构建了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重点开展了美国白蛾网络的演化分析。从网络结构相关特征量演化分析结果来看,美国白蛾虫害关系网络度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具有小的平均路径和高的群聚系数,而美国白蛾虫害(逐月)关系网络恰恰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网络连接紧密、具有同配性、网络层次结构、节点的平均度值演化比较平稳并且变化幅度不大。通过对网络分析结果与美国白蛾危害状况的实际对比分析,讨论了美国白蛾传播扩散的基本途径与林地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人为活动紧密相关。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本文重点在探求林木害虫种群间的相互影响上进行了应用性研究。选取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害虫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时空影响域模型的长白山脉松毛虫虫害关系网络。针对松毛虫网络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发现松毛虫网络不具有幂律特性和小世界特性,网络节点连通性不好,网络比较疏松。提出了在松毛虫防治的实际工作中,要采取“单点防治”并举的防治策略。

常春燕[4](2015)在《两种危害柠条锦鸡儿的鳞翅目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文中研究说明柠条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最主要植物资源之一,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白斑新灰蝶和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是新发现的危害柠条较为严重的两种鳞翅目害虫。白斑新灰蝶幼虫主要取食花器,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主要取食叶片。两种害虫大爆发时,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严重危害了柠条的生长发育。国内外未见对这两种害虫的系统研究报道。为此,本文对柠条害虫白斑新灰蝶和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开展了系统地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白斑新灰蝶和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首次系统地明确了其生物学特性。白斑新灰蝶在宁夏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越夏、越冬,卵散产于新生枝条的节处。翌年3月下旬,寄主植物柠条发芽时,卵开始孵化,3月下旬至5月中旬都可见到幼虫活动。5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下行到寄主植物根基周围的枯枝落叶层或土壤表层中化蛹,预蛹期为4 d,蛹期平均为15 d,5月下旬始见成虫,6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6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为295 d左右。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在宁夏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世代重叠较为严重。5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并产卵,5月下旬始见第1代幼虫,7月初第1代幼虫开始化蛹,蛹期10 d,7月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持续出现至9月下旬。老熟幼虫在8月下旬化蛹,越冬蛹期约为260 d。(2)白斑新灰蝶和四线奇尺蛾的分布与危害特性研究表明,白斑新灰蝶的卵和幼虫主要分布在寄主植物柠条的枝条上,并且多分布于0-50cm的枝条上;蛹出现在柠条根基周围0-30cm的枯枝落叶层或土壤表层中。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幼虫主要出现在枝条上,并且多分布在0-50 cm的枝条上;蛹在柠条根基周围0-30 cm,且深达10-30 cm的土壤中。(3)白斑新灰蝶和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态学特性研究表明,白斑新灰蝶卵和幼虫以及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幼虫在6块标准样地均呈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但聚集的原因有差异。根据空间格局,建立了白斑新灰蝶卵和幼虫以及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幼虫的理论抽样公式和序贯抽样决策模式,确定了其调查和最适防治抽样数。

陈友[5](2013)在《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此环境友好的防治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昆虫趋光性的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技术,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被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关昆虫趋光性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于部分重要农业害虫,而灯光或色板诱集对森林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是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监测和防治都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选取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九个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的室内实验以及色板诱集与灯光诱集的林间试验,同时开展华山松木蠹象三种主要寄生蜂,包括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松蠹狄金小蜂(Dinotiscus armandi Yang)和三盾茧蜂(Triaspis sp.)的趋光特性室内实验。通过比较华山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敏感光谱和敏感光强的异同。可为在不伤害寄生蜂天敌的前提下利用趋光性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的种群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特性华山松木蠹象能够被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所有九个单色光所吸引,表明其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华山松木蠹象尤其对415nm紫色光、340nm紫外光和504nm、549nm绿色光敏感,表明其复眼至少具有这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在黑暗下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下,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反应与单色光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华山松木蠹象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绿色光>紫色光>紫外光。2华山松木蠹象的林间诱集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五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光源。六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更为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m、3.0m、4.5m三个高度下没有显着差异。在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下,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nm),距地面1.5m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3管氏肿腿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波长689nm红色光外,管氏肿腿蜂对其余八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和649nm红色光。管氏肿腿蜂对689nm和649nm两个波长红色光趋向反应的显着差异,说明昆虫能辨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即使是波长相隔很近的同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管氏肿腿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敏感单色光中,管氏肿腿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红色光>黄绿光>蓝色光。4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649nm、689nm两个波长的红色光外,松蠹狄金小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nm紫外光、415nm紫色光和549nm黄绿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黄绿光>紫色光>紫外光。5三盾茧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340nm、381nm两个波长的紫外光外,三盾茧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最敏感的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415nm紫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三盾茧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则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三盾茧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大致相同。从光谱反应结果可知,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主要寄生蜂在敏感光谱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利用趋光性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时,有针对地选用相应的光源和色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寄生蜂免受伤害。例如,在人工大量释放过管氏肿腿蜂的林间,可选用波长415nm紫光作为诱集光源和色板;三盾茧蜂为优势寄生蜂的林间,则选用波长340nm紫外光诱集较好。从光强度反应结果可知,在不同单色光下,不同昆虫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各不相同,因此利用不同单色光光源和色板开展诱集时,并不是光强度越大诱集效果就越好。光强反应结果可用于诱虫灯功率的大小、诱集的有效空间范围及光源和色板布点密度的确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三种寄生蜂对单色光都具有广谱性,而且其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利用单色光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将不可避免对寄生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与防治相比,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为了监测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可选用这些昆虫都有趋向的波长549nm黄绿色光源或色板;如果只是监测华山松木蠹象、松蠹狄金小蜂和三盾茧蜂,则选用波长415nm紫色光源或色板。第二,光强度是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往有研究表明,在高强度全光谱白光刺激下,随着光强度增加昆虫的趋向反应保持恒定或持续增强。而我们发现,在单色光下,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特别是对紫外光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相对不同单色光和不同昆虫,其最佳诱集光强各不相同,对同一昆虫而言,往往单色光波长越短,其最佳诱集光强越低。第三,在黑暗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中,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不同光暗环境中对色彩的感知具有差异。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的符合度高于黑暗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因此,对于白天活跃、拟采用色板诱集的昆虫,采用自然光干扰下的趋光反应测试方法更能反应林间诱集的实际情况。

唐艳龙[6](2011)在《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爆发成灾的重大蛀干害虫。为了探索无公害技术防治栗山天牛,本研究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出发,在研究清楚了栗山天牛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利用天敌昆虫开展生物防治技术。通过人工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释放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防治栗山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为生产防治提供了一套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栗山天牛新技术,达到了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控制栗山天牛这种重大林木害虫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栗山天牛寄主树木上的分布危害规律研究受害后表现为全部枯梢症状的植株上,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4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1-4m;部分出现枯梢症状的植株上,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树干6m以下,蛹主要分布在3-6m。栗山天牛数量与树皮厚度和树干直径均呈正相关关系。产卵当年和次年6月前栗山天牛幼虫主要分布在韧皮部,6月开始有天牛蛀入木质部,7-8月为蛀入木质部的高峰期,9月绝大多数蛀入木质部。影响栗山天牛发生的3个关键环境因子是林地坡位、栎树胸径和主林层郁闭度。2.栗山天牛成虫的行为学研究栗山天牛成虫吸食从栎树树皮受伤处溢出的汁液补充营养。成虫完成一次完整的交配通常需经过4个阶段,即:寻找、识别、追逐——攀附、抚慰、试探性插入——交尾——交尾结束、离开。雌虫产卵于寄主树皮裂缝中。栗山天牛成虫取食的高峰期在晚上18:00至20:00,交配高峰期为17:00至22:00,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9:00至22:00,飞翔的高峰期为19:00至21:00。3.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寄生率随着放蜂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寄生率最高能达到60%。产卵当年和次年的6-7月为白蜡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时期。白蜡吉丁肿腿蜂野外种群的过冷却点平均为-26.2℃,绝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研究还发现白蜡吉丁肿腿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4.利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室内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老龄幼虫的寄生率最高接近80%,野外可达到30%。成虫羽化前一年的下半年和当年的上半年是应用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的最佳时期。花绒寄甲成虫与栗山天牛幼虫均呈聚集性分布,而且分布规律比较相似,有较强的寄主跟随现象。5.系统调查了栗山天牛的天敌昆虫经调查发现栗山天牛幼虫期有栗山天牛跳小蜂(Zaommoencyrtus raddeii Yang)(膜翅目:跳小蜂科)寄生;发现2种茧蜂(Doryctes raddeii Yang sp.nov.)和(Iphiaulax massicusi Yang sp.nov.)寄生幼龄幼虫,1种寄生四点象天牛幼虫的茧蜂(Rhoptrocentrus quercusi Yang sp.nov.),均为新种;还发现3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初步鉴定为2种郭公虫和1种叩甲。6.研究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在林间的过渡寄主受栗山天牛危害的栎树林间存在有数量较多的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幼虫,而且世代发育不整齐,在东北每年的5-9月都有大量处于各个时期的天牛幼虫存在。白蜡吉丁肿腿蜂能够攻击并寄生这2种天牛幼虫,产生的后代个体较大,寿命较长。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为26.67%和43.33%,对双簇天牛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为20%和6.67%。表明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是这2种天敌的过渡寄主。

曹露凡[7](2011)在《成山林场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褐天牛(Monl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松树重要的蛀干害虫,是松材线虫及其它线虫的传播媒介。本文分别用羽化笼、引诱剂和诱木的方法调查了松褐天牛成虫在黑松林的发生规律;用引诱剂的方法调查了褐梗天牛成虫在黑松林的发生规律和用解剖枯立木的方法调查了褐梗天牛幼虫及侵入孔在黑松上的分布;分别在网笼和林间进行了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试验;在室内利用管氏硬皮肿腿蜂和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结果如下。1松褐天牛成虫的发生规律用羽化笼的方法调查了松褐天牛羽化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从6月18日开始羽化,有2次羽化高峰,第一次出现在6月中旬,第二次出现在6月底到7月初,7月29日羽化基本结束。雌虫、雄虫羽化规律基本一致。黑松的树龄对松褐天牛羽化的雌雄比影响不明显。在7月上旬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的雌虫明显多于雄虫,其它时间段则是雄虫多于雌虫。在树龄2045a的范围内,以2630a的羽化松褐天牛数量最多。随着刻槽数的增加,羽化的松褐天牛成虫数量也逐渐增加。用诱捕器的方法调查松褐天牛飞行规律,结果表明:诱捕器从6月18日开始诱捕到松褐天牛成虫,高峰期在7月份,到8月6日基本结束。A-3引诱剂对雌虫的吸引能力更强,而M-99引诱剂对雄虫引诱能力较强。用诱木的方法调查松褐天牛产卵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于7月初才开始刻槽产卵,刻槽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到8月底结束。诱木上刻槽数数量的顺序为CK>A-3>M-99。施用各引诱剂诱木的平均刻槽数之间差异不显着。松褐天牛成虫在树干基部0-50cm和上部151-200cm刻槽多于其他部位。2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在网笼和林间的方法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在室内花绒寄甲与松褐天牛比例为10:1时,校正虫口减退率最大,为75.37%。而林间花绒寄甲成虫与松褐天牛幼虫比例为15:1时,校正虫口衰退率最大,为53.45%。3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用引诱剂的方法调查褐梗天牛成虫羽化规律,结果表明:褐梗天牛的成虫羽化期从6月10日开始,有2个高峰期,第一个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第二个在9月,到10月14日结束。诱捕到的褐梗天牛雌雄虫数量的变化规律大体一致。引诱剂诱捕褐梗天牛的效果为:A-3>M-99。在野外调查黑松枯立木树皮下的褐梗天牛幼虫及其侵入孔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褐梗天牛幼虫及其侵入孔数量在黑松树干距离地面不同高度上的分布差异显着。在树干上,随着距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褐梗天牛幼虫及其侵入孔数量逐渐减少。4室内褐梗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在室内,分别用管氏硬皮肿腿蜂和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结果表明:管氏硬皮肿腿蜂与褐梗天牛的比例(简称为蜂虫比)为3:1和5:1时,校正死亡率最好且相同,为60.00%。蜂虫比为5:1时,麻痹率为41.67%,为最大值;蜂虫比为1:1时,寄生率最大,为11.67%。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与褐梗天牛比例为1:1时,褐梗天牛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43.33%。其余比例的蜂虫比的校正死亡率均相同,为60.00%。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与褐梗天牛的比例(简称为蜂虫比)为5:1时,麻痹效果最好,为61.67%。蜂虫比为1:1时,寄生效果最好,为48.33%。

魏初奖[8](2010)在《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文中指出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是我国外来的一种检疫性害虫,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传入我国大陆后,不断扩散蔓延,对我国的松属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了松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应用基础和控制技术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本文在作者参与松突圆蚧的形态学、危害特点以及在福建省的生物学特性、传播扩散规律、种群空间分布、种群变动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研究的基础上,简要概述了国内外松突圆蚧研究和有害生物潜在适生分布区预测与风险分析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松突圆蚧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分布区与危险性分析研究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适生分布区和潜在的风险性进行了研究。1.通过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整个生活史发育起点温度为10.47±1.03℃;有效积温为810.87日度。用有效积温法估测了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这与发生该虫为害地区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可作为有关地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2.松突圆蚧自然种群年变动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一年中上半年的虫口数量高于下半年,3月中旬到6月下旬的虫口数量高,7月下旬到10月上旬的虫口数量低,10月下旬到12月下旬的虫口数量较高。低龄若虫的虫口变动,是引起种群波动的重要原因。种群及其各虫态的死亡率动态与虫口数量变动趋势呈相反趋势,7-10月低龄若虫死亡率高是引起该阶段种群数量低的主要原因。种群虫口总数和各虫态虫口数量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和月极端最高温呈显着负相关;种群死亡率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温、极端最低温和极端最高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月平均最高温呈极显着正相关;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降雨量对种群变动影响均不显着。气温是引起种群变动的主导因子,高温不利于种群的数量增长。3.松突圆蚧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树种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黑松上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口密度大;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且若虫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成虫的死亡率;上半年阳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阴坡早,下半年阴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阳坡早;迎风坡的松突圆蚧虫口密度高于背风坡;但不同坡位、不同马尾松群丛、不同树龄中松突圆蚧虫口数量差异不显着。不同径阶马尾松松突圆蚧种群数量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马尾松中龄林中存在胸径越大的个体受松突圆蚧为害(枯梢)越重的趋势,马尾松个体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能力并不体现为对松突圆蚧的抵抗能力。4.利用Berryman (1968)的方法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和应用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Exclusion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 EIPC)进行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死亡是影响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关键因子,一龄若虫为关键死亡阶段;其次控制作用指数较大的是未知死亡因子;再次是捕食死亡因子,而天敌寄生与病原寄生的控制作用指数大小基本相同,且对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很小,不足以对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的控制;其种群趋势指数I=4.12>1,说明该种群呈发展趋势。5.根据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寄主植物分布状况等,综合分析确定影响松突圆蚧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据此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潜在的适生分布范围,获得了直观、明晰的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图及危险等级区划图,首次明确了台湾、广东、澳门、香港、广西和福建的大部分及湖南、江西、云南南部地区为潜在的高风险区;海南、云南的中部以北地区、湖南与江西的北部、福建东北与西北部、浙江、江苏、安徽、湖北、重庆、贵州、河南、山东和河北中南部、四川东南部、陕西与山西中部以南等地区为松突圆蚧潜在的中等危险区;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中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陕西北部、河北西部及辽宁的南部为松突圆蚧的低风险区。据统计,其潜在分布区域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5%,占我国松树分布面积的90%以上,其中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区域的国土面积占潜在适生分布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8.9%、58.7%和22.4%。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内容,为开展松突圆蚧风险分析奠定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国制定松突圆蚧的检疫控制策略和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各地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6.为确定松突圆蚧在我国的潜在危害程度,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从有害生物的国内外分布情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寄主的经济重要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各评判指标应用较科学的方法进行了计算评定,对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R=2.162,表明松突圆蚧在我国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虽然只在我国局部发生,但该虫寄主广泛、适生性强。因此,提出应将松突圆蚧继续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全国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严格引种检疫审批和进境植物检疫,加强国内检疫御灾,实施综合防控和加强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措施,首次提出要根据各地的潜在分布区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适当的、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为我国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有效防止人为远距离传播扩散,遏制其扩散蔓延,确保我国森林资源与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丰富了我国松突圆蚧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

王健敏[9](2010)在《松墨天牛对云南松选择特性及蛀干昆虫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健康诊断与评价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林业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个新兴热点领域,前人大多从森林活力、森林的组织结构、抗逆能力和恢复力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开展过相关研究,但利用次期性蛀干昆虫与亚健康和衰弱林木的对映关系,从蛀干昆虫作为指示物种的角度来诊断和评价森林健康却鲜见报道。本论文以云南省常见的蛀干昆虫松墨天牛为例,从探索和验证蛀干昆虫总是与林木的亚健康、衰弱状态相伴的规律性入手,确证蛀干昆虫能够作为森林健康诊断和评价的指示生物;进而在云南省范围内云南松分布的核心区和各边缘区分别选择适合的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进行云南松植株健康状况的每木调查,然后由点到面逐级反向推导,得到各林分森林健康指数,并探索以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和气候状况等为主体指标的森林健康评价,旨在探索森林健康的蛀干昆虫评价法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并为云南省云南松森林健康可持续经营和未来的森林保护决策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松墨天牛成虫对云南松的选择、攻击规律及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表明,嗅觉和视觉等感觉器官在松墨天牛成虫的寄主选择过程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松墨天牛通过对寄主挥发物及同伴释放的信息素的嗅觉判断,通过对寄主的视觉识别,并在获取的感官信息的处理和反馈中,通过调节体内相关消化酶的分泌量和酶活性等方式,对寄主做出准确的取食选择和产卵选择。消化酶活性测定表明松墨天牛的取食选择偏好攻击健康云南松(顺序为:健康>衰弱>亚健康);林间寄主选择试验及实验室嗅觉和视觉选择试验表明松墨天牛产卵偏好选择亚健康和衰弱云南松(林间调查健康、亚健康、衰弱云南松植株的产卵株率分别为0.83%、32.88%、30.77%),且大多攻击云南松树干的中下部,这与树皮的物理结构,特别是木栓层厚度密切相关。松墨天牛偏好选择亚健康和衰弱状态的寄主完成产卵,属于能够敏感地识别寄主生理状态,且与亚健康和衰弱林木相伴的“次期性”昆虫。(2)通过对云南省云南松不同分布区森林群落结构、健康状况和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得到:云南松原始林群落结构稳定、合理,乔木层优势种群具有较强的自然更新能力和长远的演替潜力,其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间的生境多样性也较为丰富,且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原始林的上述特性均优于云南松次生林,次生林又优于云南松人工林。调查各地区的云南松次生林总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云南松人工林树种组成单一,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最低,人为干扰过大,云南松总体健康状况为亚健康或衰弱。研究同时发现: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地理分布和大气候状况不同导致的适生性差异对森林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各林分具体的森林健康状况更多地取决于森林起源类型、人为干扰和林地小环境(林地小气候、病虫害等)影响的程度。(3)云南省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中蛀干昆虫为害情况与森林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森林健康状况确与蛀干昆虫为害情况间存在明显的对映性,蛀干昆虫物种丰富度顺序总体符合原始林>次生林>人工林,原始林中蛀干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原始林中健康状况越好的样地蛀干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而次生林和人工林中健康状况越好的样地蛀干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这与不同类型森林的群落结构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有关。同时表明原始林对于有限的虫害攻击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和可恢复性,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平衡的生态系统,符合森林健康的标准。人工林相对而言是一个脆弱而敏感的生态系统,抗逆能力和恢复力较差,属于森林不健康的状态。次生林的健康状况、虫害水平和抗逆能力则介于原始林与人工林之间。回归分析拟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云南松林森林健康指数与蛀干昆虫为害情况间的回归方程4个。(4)云南省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健康状况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云南松林的健康状况,土壤的含水量、质地构成状况等物理性质以及营养元素含量、阳离子交换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对森林健康状况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回归分析拟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云南松林健康状况与土壤性质相互关系的回归方程。(5)通过对云南省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14项列入筛选范围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间的相关分析,可得:蛀干昆虫为害情况、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土壤性质、立地环境和气候状况等方面的指标均与森林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应选入森林健康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森林健康及其动态变化决定于各种复合因子的综合影响。但同时,利用少数主要指标(如林分蓄积量、年均降水量、天牛产卵痕数、土壤含水量等)进行森林健康的快速诊断和评价也是切实可行的。云南松林森林健康指数高的林分具备以下特点:年均降水量较丰沛(1000mm左右)、热量适度(年均温15-19℃),林龄(30a以上)和郁闭度(0.7左右)适中,林分蓄积量高,且松墨天牛等蛀干昆虫发生数量和为害少。

王斌[10](2009)在《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信息化学物质研究》文中认为云南木蠹象(Pissodes yunnanensis)和粗刻点木蠹象(P. punctatus)属于我国特有种,是危害松科植物的蛀干害虫。云南木蠹象主要为害云南松幼树,粗刻点木蠹象主要为害油松和华山松等多种松科树种,它们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和甘肃等地,近年来相继暴发成灾,给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造成巨大损失。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对它们有引诱作用的利它素成分和配方,分析和测试它们的聚集信息素成分和活性,为这两种木蠹象的防治、监测和预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云南木蠹象与粗刻点木蠹象的雌雄成虫不易区分,可在解剖镜下观察其腹部背板末节上的特征准确区分活虫,也可肉眼观察象虫腹部第1节中间部位的特征快速区分活虫,后者可作为一种简便的野外区分方法。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触角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基本相同,雌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其触角感器主要有6种,分别为毛形感器、手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变种刺形感器和芽孢形感器。其中粗刻点木蠹象的手形感器、变种刺形感器和芽孢形感器Ⅱ是此次观察新发现的感器类型。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采集寄主植物挥发物,固相微萃取法采集成虫虫体挥发物,经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和鉴定,结合触角电位测定和野外诱捕试验,确定对两种木蠹象具有引诱作用的信息化学物质。结果显示,云南木蠹象寄主地盘松的挥发物中月桂烯和α-蒎烯含量最多。地盘松受虫害前后挥发物组成变化明显,受害前枝条中月桂烯含量??,而受害后α-蒎烯含量最高。相同健康状态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组分基本相同。云南木蠹象对月桂烯和(1S)-(-)-α-蒎烯的触角电位反应强烈,与空白对照差异显着。在野外生测中单种单萜没有引诱作用,而几种单萜的混合配方却有显着的引诱活性。粗刻点木蠹象在甘肃靖远的寄主是油松,其挥发物中3-蒈烯含量最高,受虫害前后的油松挥发物组成变化较小,3-蒈烯始终为主要成分。健康油松不同部位的挥发物组成比例不同。粗刻点木蠹象对多种单萜具有显着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1R)-(+)-α-蒎烯反应值最大。单萜的触角电位反应值与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单萜浓度越高反应值越大。野外试验中单萜1和单萜4等的引诱效果显着,配方5等4个单萜配方均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人工合成化合物grandisol、grandisal与寄主枝条一起使用对粗刻点木蠹象有显着的引诱作用。grandisol+枝条的引诱效果最好,grandisal+枝条次之,它们可能是粗刻点木蠹象聚集信息素的组成成分。grandisol、grandisal与寄主枝条一起使用对云南木蠹象没有引诱作用,雄虫或雌虫与寄主枝条一起也不具有吸引聚集作用。经SPME和GC-MS技术分析,在两种木蠹象活体成虫挥发物中都没有发现grandisol和grandisal。云南木蠹象扩散迁移的主要方式是飞翔,它具有强烈的趋光性,光照是影响其爬行和飞行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温度对其飞行行为也有影响。云南木蠹象偏好白色。白色与单萜结合使用比单用其中之一具有更好的吸引作用,表明视觉和嗅觉因素在云南木蠹象寻找寄主的过程中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二、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小蠹虫种类及分类
    1.2 小蠹虫生物学特性
    1.3 小蠹虫种群动态研究
    1.4 小蠹虫的发生原因及天敌防治研究
    1.5 杏树小蠹虫的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路线图
第2章 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调查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小蠹虫的危害特点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小蠹虫空间分布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小蠹虫最适抽样调查法研究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拟蚁态郭公虫对多毛小蠹的捕食作用研究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抗虫性机制研究进展
        1.2.2 本地害虫与非本地树种的关系
        1.2.3 杨树上重要的蛀干害虫及其防治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两种杨树受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及样树的选择
        2.1.2 蛀干害虫种类、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的调查方法
        2.1.3 弗氏窄吉丁对两树种的危害特点
        2.1.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两种寄主树种上蛀干害虫的种类及其危害状
        2.2.2 两种寄主树种上的有虫株率与虫口密度
        2.2.3 弗氏窄吉丁对两树种的危害特点
    2.3 小结
第三章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弗氏窄吉丁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年生活史调查
        3.1.3 卵
        3.1.4 幼虫生物学
        3.1.5 蛹
        3.1.6 成虫生物学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年生活史
        3.2.2 卵
        3.2.3 幼虫生物学
        3.2.4 蛹
        3.2.5 成虫生物学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两树种受害差异的生物因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样地
        4.1.2 两树种林地中弗氏窄吉丁的致死因子种类和致死率
        4.1.3 两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及重要天敌的空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4.1.4 两林地中天牛的致死因子种类和致死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钻天杨林中弗氏窄吉丁致死因子的种类及致死率
        4.2.2 山杨林中弗氏窄吉丁致死因子的种类及致死率
        4.2.3 两林地中弗氏窄吉丁及重要天敌的空间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4.2.4 天牛及其自然控制因素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两种杨树上蛀干害虫的防治建议
        5.2.2 青杨脊虎天牛危害特点
        5.2.3 导致两树种受害差异的因子
        5.2.4 弗氏窄吉丁生物学特征的差异性
        5.2.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5.2.6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3)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林木灾害状况
        1.2.1 国际
        1.2.2 国内
    1.3 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1.4 网络科学方法的贡献
    1.5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2章 林木虫害的调查、分析与监测
    2.1 林木虫害的监测调查
        2.1.1 调查方法
        2.1.2 林木害虫种群密度估算
    2.2 林木虫害的数据分析
        2.2.1 传统分析方法
        2.2.2 网络拓扑特征量分析方法
    2.3 林木虫害的预测
        2.3.1 发生期预测
        2.3.2 发生量与发生范围的预测
    2.4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特征
        2.4.1 昆虫的生活史
        2.4.2 滞育和休眠
        2.4.3 昆虫的行为
        2.4.4 昆虫的食性
    2.5 林木虫害运用网络科学研究的可行性
第3章 林木虫害关系网络模型
    3.1 林木虫害与空间结构关系分析
        3.1.1 林木虫害与森林资源空间分布的关系
        3.1.2 林木虫害与自然环境空间因子的关系
        3.1.3 林木虫害受人类活动空间的影响
    3.2 林木害虫种群动态与竞争
        3.2.1 种群动态
        3.2.2 种群竞争
    3.3 空间影响域网络模型构建
        3.3.1 基本网络模型
        3.3.2 改进网络模型
    3.4 时空影响域网络模型
    3.5 讨论
第4章 长白山脉林木虫害网络构建与分析
    4.1 数据选取与处理
    4.2 食叶害虫特征
    4.3 长白山脉植被特征
    4.4 基于空间影响域基本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4.4.1 虫害关系网络生成
        4.4.2 参数优化
        4.4.3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4.5 基于空间影响域改进模型的虫害关系网络
        4.5.1 网络生成
        4.5.2 长白山脉虫害关系网络分析
        4.5.3 网络的无标度特性
        4.5.4 网络的同配性
        4.5.5 网络的聚集特性分析
        4.5.6 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
        4.5.7 网络层次结构
    4.6 小结
第5章 美国白蛾虫害网络的演化分析
    5.1 美国白蛾基本情况
    5.2 美国白蛾网络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5.2.1 美国白蛾网络构建
        5.2.2 无标度特性演化分析
        5.2.3 网络平均度的演化
    5.3 节点数的演化
    5.4 网络直径的演化
    5.5 网络重要节点的演化
    5.6 核数演化
        5.6.1 最大核数的演化
        5.6.2 平均核数的演化
        5.6.3 核数概率分布的演化
    5.7 网络匹配系数
    5.8 熵值分析
    5.9 模块度的演化
    5.10 介数演化分析
    5.11 小结
第6章 松毛虫属虫害网络结构分析
    6.1 松毛虫属害虫特征
    6.2 松毛虫类虫害网络构建
        6.2.1 数据选取
        6.2.2 松毛虫虫害网络
    6.3 网络结构分析
        6.3.1 无标度特征
        6.3.2 重要节点分析
        6.3.3 平均路径长度
        6.3.4 平均聚集系数
        6.3.5 网络的平均度
        6.3.6 网络的结构熵
        6.3.7 网络的K-核
        6.3.8 虫害发生地区数的变化
        6.3.9 节点介数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贡献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长白山脉所经市县
    附录B 长白山脉林木害虫分类统计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两种危害柠条锦鸡儿的鳞翅目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概述
        1.2.1 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的概况及其作用
        1.2.2 林业主要害虫研究进展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研究地位置
        2.1.2 气候与植被
        2.1.3 标准样地概况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寄主植物与试虫
        2.2.2 试验用品
    2.3 研究方法
        2.3.1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3.2 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3.1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特性
        3.1.1 发生与危害
        3.1.2 形态特征
        3.1.3 生活史
        3.1.4 生活习性
    3.2 白斑新灰蝶的生态学特性
        3.2.1 白斑新灰蝶越冬卵和幼虫空间分布型
        3.2.2 抽样技术的确定
    3.3 白斑新灰蝶的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3.3.1 白斑新灰蝶幼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3.3.2 白斑新灰蝶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第四章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4.1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物学特性
        4.1.1 发生与危害
        4.1.2 形态特征
        4.1.3 生活史
        4.1.4 生活习性
    4.2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生态学特性
        4.2.1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幼虫的空间分布
        4.2.2 幼虫抽样技术的确定
    4.3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4.3.1 幼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4.3.2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成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两种害虫的生活史
        5.1.2 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5.2 讨论
        5.2.1 白斑新灰蝶的危害与环境的关系
        5.2.2 白斑新灰蝶的生物学
        5.2.3 白斑新灰蝶种群的空间分布和抽样
        5.2.4 白斑新灰蝶的种群动态变化
        5.2.5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形态特征与生活史
        5.2.6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空间分布与抽样
        5.2.7 四线奇尺蛾天津亚种的种群动态变化
    5.3 研究展望
        5.3.1 生物学特性研究
        5.3.2 生态学特性研究
        5.3.3 成灾规律与防控策略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5)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华山松木蠹象研究概况
        1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害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2 华山松木蠹象综合防治研究及应用
    第二节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研究概况
        1 管氏肿腿蜂
        2 松蠹狄金小蜂
        3 三盾茧蜂
    第三节 昆虫趋光特性研究及应用概况
        1 昆虫趋光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2 昆虫趋色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第二章 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光谱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光强度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林间诱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管氏肿腿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松蠹狄金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三盾茧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1 光谱行为反应
        2 光强度行为反应
        3 华山松木蠹象林间诱集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1 存在的问题
        2 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6)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2.2 栗山天牛的分布、寄主与危害
        1.2.3 栗山天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2.4 栗山天牛的测报和防治技术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辽东栎树干上的分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寄主树木调查
        2.1.2 林间调查
        2.1.3 含水率的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栗山天牛幼虫和蛹在栎树树干中的分布
        2.2.2 栗山天牛幼虫在树干上分布的模式图
        2.2.3 栗山天牛幼虫的分布与胸径的关系
        2.2.4 栗山天牛幼虫的分布与最高活侧枝以下的树干高度的关系
        2.2.5 虫口密度预测模型
        2.2.6 栗山天牛幼虫分布与栎树韧皮部和木质部含水率的关系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林分因子与栗山天牛危害程度的风险评估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选择
        3.1.2 调查方法
        3.1.3 数据量化与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根据各变量的偏相关系数确定关键因子
        3.2.2 栗山天牛危害程度与关键因子的分析
        3.2.3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2.4 风险评估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取食行为的观察
        4.1.2 相遇和攻击行为的观察
        4.1.3 交配和产卵行为的观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行为
        4.2.2 栗山天牛的相遇和攻击行为
        4.2.3 栗山天牛成虫的交配行为
        4.2.4 栗山天牛雌虫的产卵行为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观察方法
        5.1.3 昆虫活跃值概念的提出
        5.1.4 昆虫活跃值的计算公式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栗山天牛成虫的活动节律
        5.2.2 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
        5.2.3 栗山天牛雌雄成虫行为差异
        5.2.4 栗山天牛活动节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应用白蜡吉丁肿腿蜂防治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室内寄生试验
        6.1.2 过冷却点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栗山天牛幼龄幼虫的控制效果
        6.2.2 白蜡吉丁肿腿蜂过冷却点的测定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肿腿蜂在柞树林内的过渡寄主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林间调查
        7.1.2 室内繁殖试验
        7.1.3 室内寄生试验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三种不同枯死程度栎树上6 类常见害虫的数量和比例
        7.2.2 不同寄主的繁殖成功率
        7.2.3 寄主大小与肿腿蜂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7.2.4 雌蜂补充营养与肿腿蜂寄生成功率的关系
        7.2.5 五种寄主繁殖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指标
        7.2.6 室内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寄生作用
        7.2.7 栗山天牛、双簇天牛和四点象天牛的生活史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学习行为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搜索时间
        8.1.2 不同材料的生物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白蜡吉丁肿腿蜂搜索时间随搜索次数的变化
        8.2.2 不同处理方式对白蜡吉丁肿腿蜂搜索时间的影响
        8.2.3 白蜡吉丁肿腿蜂成功搜索到寄主的时间
        8.2.4 不同材料的生物测定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花绒寄甲防治栗山天牛幼虫试验及其在林间的种群动态
    9.1 材料与方法
        9.1.1 室内寄生试验
        9.1.2 野外寄生试验
        9.1.3 林间种群动态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室内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
        9.2.2 野外花绒寄甲对栗山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
        9.2.3 林间花绒寄甲成虫的种群动态及分布
    9.3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栗山天牛幼虫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样地设置
        10.1.2 释放天敌
        10.1.3 诱捕器的设置
        10.1.4 数据采集
        10.1.5 数据处理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栗山天牛幼虫空间分布的直方图和符号图
        10.2.2 花绒寄甲空间分布的直方图和符号图
        10.2.3 栗山天牛幼虫分布的地统计分析
        10.2.4 花绒寄甲成虫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10.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一章 花绒寄甲在柞树林间的过渡寄主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林间调查
        11.1.2 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1.1.3 室内寄生试验
    11.2 结果与讨论
        11.2.1 栎树林间天牛类害虫种类及数量
        11.2.2 栎树林间天牛类昆虫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垂直分布
        11.2.3 花绒寄甲对四点象天牛和双簇天牛的寄生效果
        11.2.4 四点象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种群变化
        11.2.5 双簇天牛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种群变化
        11.2.6 栗山天牛、四点象天牛和双簇污天牛的生活史比较
    11.3 小结与讨论
第十二章 栗山天牛幼虫期其他天敌调查
    12.1 栗山天牛跳小蜂
    12.2 两种寄生栗山天牛幼虫的茧蜂
    12.3 三种捕食栗山天牛幼虫的天敌昆虫
第十三章 结论与讨论
    13.1 结论
    13.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摘要

(7)成山林场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松褐天牛研究概述
        1.1.1. 松褐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1.1.2 松褐天牛的形态特征
        1.1.3 松褐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1.4 松褐天牛的防治
    1.2 褐梗天牛研究概述
        1.2.1 褐梗天牛的分布
        1.2.2 褐梗天牛的形态特征
        1.2.3 褐梗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2.4 褐梗天牛的检疫措施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调查方法
        2.3.1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
        2.3.2 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
        2.3.3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
        2.3.4 褐梗天牛的生物防治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
        3.1.1 松褐天牛成虫羽化规律
        3.1.2 松褐天牛成虫飞行规律
        3.1.3 松褐天牛成虫产卵规律
    3.2 利用花绒寄甲成虫防治松褐天牛幼虫
        3.2.1 网笼试验
        3.2.2 林间试验
    3.3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
        3.3.1 褐梗天牛成虫的飞行规律
        3.3.2 褐梗天牛幼虫在黑松上的垂直分布
    3.4 室内褐梗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
        3.4.1 利用管氏硬皮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
        3.4.2 利用松褐天牛专性寄生肿腿蜂防治褐梗天牛幼虫
4 讨论
    4.1 松褐天牛成虫的发生规律
        4.1.1 松褐天牛的羽化规律
        4.1.2 松褐天牛的飞行规律
        4.1.3 松褐天牛的产卵规律
        4.1.4 松褐天牛引诱剂的引诱效果
    4.2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幼虫
    4.3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
        4.3.1 褐梗天牛成虫的飞行规律
        4.3.2 褐梗天牛幼虫及侵入孔的垂直分布
    4.4 褐梗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
5 结论
    5.1 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
    5.2 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及对应章节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8)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一章 松突圆蚧及外来物种风险性研究进展
    第一节 松突圆蚧研究进展
        1. 形态学研究
        2. 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史
        2.2 生活习性
        3.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分布、危害现状及扩散途径
        3.1 松突圆蚧的寄主及其抗性研究
        3.2 分布现状
        3.3 扩散途径
        3.4 松突圆蚧与马尾松生长之间关系研究
        4. 松突圆蚧生态学特性及其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4.1 寄主年龄、植被类型、林分郁闭度对松突圆蚧危害的影响
        4.2 地形地势、坡向、海拔对松突圆蚧危害的影响
        4.3 松突圆蚧虫口密度与危害程度的关系
        4.4 种群的空间分布
        4.5 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5. 松突圆蚧的防治技术研究
        5.1 营林技术措施防治松突圆蚧
        5.2 化学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
        5.3 生物防治松突圆蚧的研究
        5.4 松突圆蚧预测预报技术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第二节 外来物种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概述
        1. 适生性研究概况
        2. 外来物种风险性研究概况
第二章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设计
        1.2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的计算
        1.3 应用有效积温法估测年发生代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2.2 发生世代数预测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松突圆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松突圆蚧种群动态及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突圆蚧种群数量动态
        2.2 松突圆蚧种群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2.3 松突圆蚧种群死亡率动态
        2.4 松突圆蚧种群死亡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第二节 生态因子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树种、坡位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2 降雨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3 坡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4 风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5 马尾松群丛与松突圆蚧虫种群的关系
        1.6 林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7 林分郁闭度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1.8 松树胸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种、坡位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2 降雨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3 坡向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4 风向与松突圆蚧虫种群的关系
        2.5 马尾松群丛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6 林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7 林分郁闭度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2.8 松树胸径与松突圆蚧种群的关系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准地概况
        1.2 调查方法
        1.3 室内观察与统计
        1.4 生命表的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突圆蚧自然种群生命表的构建
        2.2 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存活曲线
        2.3 松突圆蚧种群趋势指数
        2.4 关键因子与关键阶段的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松突圆蚧潜在的适生分布区研究
    1.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1.1 松突圆蚧分布数据
        1.2 气象数据
        1.3 全国基础地理数据
        1.4 全国松突圆蚧寄主植物—松属植物分布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松突圆蚧适生值的确定
        2.2 建立年平均气温、极端低温、极端高温与经度、纬度、海拔的函数关系
        2.3 气象数据处理
        2.4 数据转换
    3. 结果
        3.1 温度与经度、纬度和海拔的函数关系
        3.2 松突圆蚧潜在适生分布区
        3.3 松突圆蚧在我国潜在的风险程度区划
    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分析
    1. 定性风险分析
        1.1 分布和管理
        1.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3 目前我国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
        1.4 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5 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2. 定量分析
        2.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2.2 松突圆蚧风险性评判指标赋分
        2.3 松突圆蚧在我国的风险性综合评价值计算
    3. 风险管理
        3.1 风险管理的备选方案
        3.2 备选方案的效率和影响评估
    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1. 结论与讨论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3. 本研究主要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9)松墨天牛对云南松选择特性及蛀干昆虫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森林健康问题的由来及概况
        1.2.2 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发展现状
        1.2.3 蛀干昆虫的寄主选择特性
        1.2.4 蛀干昆虫在森林健康诊断与评价中的应用
        1.2.5 森林健康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墨天牛成虫对云南松选择、攻击规律及信息传递机制的研究
    2.1 林间自然状态下松墨天牛成虫标记-释放-诱回试验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1.3 小结
    2.2 松墨天牛成虫对云南松树干的垂直分布选择及其与树皮物理结构间的关系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小结
    2.3 松墨天牛成虫对寄主颜色的视觉选择研究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3.3 小结
    2.4 松墨天牛成虫对寄主挥发性提取物的嗅觉选择研究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小结
    2.5 松墨天牛成虫信息素的提取及对信息素的嗅觉选择研究
        2.5.1 材料与方法
        2.5.2 结果与分析
        2.5.3 小结
    2.6 松墨天牛成虫接触不同健康状况寄主刺激后消化酶活性测定
        2.6.1 材料与方法
        2.6.2 结果与分析
        2.6.3 小结
    2.7 本章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云南省云南松不同分布区森林群落结构、健康状况与物种多样性调查
    3.1 研究区概况、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滇中核心分布区不同起源类型云南松群落结构、健康状况及多样性
        3.2.2 滇西边缘分布区不同起源类型云南松群落结构、健康状况及多样性
        3.2.3 滇南边缘分布区不同起源类型云南松群落结构、健康状况及多样性
        3.2.4 滇东北分布区不同起源类型云南松群落结构、健康状况及多样性
    3.3 本章结论和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及其与森林健康相关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及样地设置
        4.1.2 蛀干昆虫调查方法
        4.1.3 森林健康指数的计算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滇中地区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及其与森林健康相关性
        4.2.2 滇西地区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及其与森林健康相关性
        4.2.3 滇南地区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及其与森林健康相关性
        4.2.4 滇东北地区蛀干昆虫为害情况及其与森林健康相关性
    4.3 本章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选择
        5.1.2 土壤性质测定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滇中地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5.2.2 滇西地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5.2.3 滇南地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5.2.4 滇东北地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与土壤性质相关性
    5.3 本章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不同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综合评价回归模型的建立
    6.1 滇中核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小结
    6.2 滇西边缘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2.1 材料与方法
        6.2.2 结果与分析
        6.2.3 小结
    6.3 滇南边缘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3.1 材料与方法
        6.3.2 结果与分析
        6.3.3 小结
    6.4 滇东北边缘分布区云南松林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4.1 材料与方法
        6.4.2 结果与分析
        6.4.3 小结
    6.5 本章结论和讨论
第七章 论文总体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2 松墨天牛成虫寄主选择过程的推断
        7.2.3 云南松林健康状况与其地理分布和适生性的关系探讨
        7.2.4 云南松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调查中的启示
        7.2.5 利用蛀干昆虫诊断和评价森林健康研究中的问题和建议
        7.2.6 土壤状况与森林健康相关性研究中的问题和启示
        7.2.7 未来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的探索与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信息化学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生物学特性
        1.2.1 云南木蠹象
        1.2.2 粗刻点木蠹象
        1.2.3 木蠹象成虫性别区分方法
    1.3 昆虫嗅觉感受器的类型和功能
        1.3.1 昆虫触角感器的结构
        1.3.2 昆虫触角感器的分类
        1.3.3 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4 象甲科木蠹象属利它素的研究进展
        1.4.1 木蠹象寄主利它素成分
        1.4.2 木蠹象属利它素的研究进展
    1.5 象甲科木蠹象属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5.1 象甲科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5.2 木蠹象属聚集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6 光照和温度对昆虫起飞的影响
    1.7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7.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8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雌雄成虫区分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解剖镜下区分法
        2.2.2 肉眼区分法
    2.3 小结
第三章 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云南木蠹象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3.2.2 粗刻点木蠹象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3.3 小结
第四章 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利它素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云南木蠹象
        4.2.2 粗刻点木蠹象
        4.2.2 粗刻点木蠹象
    4.3 小结
        4.3.1 云南木蠹象
        4.3.2 粗刻点木蠹象
第五章 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聚集信息素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云南木蠹象
        5.2.2 粗刻点木蠹象
    5.3 小结
        5.3.1 云南木蠹象
        5.3.2 粗刻点木蠹象
        5.3.3 实验技术小结
第六章 云南木蠹象的行为学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云南木蠹象的行为学观察
        6.2.2 云南木蠹象的室内行为学实验
        6.2.3 颜色趋性试验
        6.2.4 云南木蠹象的室内嗅觉和视觉比较、联合试验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雌雄成虫区分方法
        7.2.2 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
        7.2.3 利它素
        7.2.4 聚集信息素
        7.2.5 云南木蠹象行为学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华山松木蠹象卵蛹及羽化孔空间分布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吐鲁番杏树小蠹虫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调查[D]. 祁先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2]两种杨树对蛀干害虫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臧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3]长白山脉林木虫害大数据的网络科学建模、演化及其应用[D]. 冯颖. 东北大学, 2016(10)
  • [4]两种危害柠条锦鸡儿的鳞翅目害虫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D]. 常春燕. 宁夏大学, 2015(01)
  • [5]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D]. 陈友. 云南大学, 2013(05)
  • [6]栗山天牛的生态学特性及其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唐艳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7]成山林场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的发生规律和生物防治研究[D]. 曹露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8]松突圆蚧在中国的适生性与风险性研究[D]. 魏初奖.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8)
  • [9]松墨天牛对云南松选择特性及蛀干昆虫在森林健康评价中的应用[D]. 王健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10]云南木蠹象和粗刻点木蠹象的信息化学物质研究[D]. 王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01)

标签:;  ;  ;  ;  ;  

华山松甲象卵蛹和出土孔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