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论文文献综述)
康响英[1](2014)在《模糊理论视角下的修辞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论证模糊理论是处于修辞系统中核心地位的隐喻的生成基础,然后用演绎法推而广之于其他修辞格,提出模糊语言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伸缩性为修辞活动"和而不同"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是架设模糊语言与传统修辞格之间认知联系的桥梁。
胡宏恩[2](2012)在《从外交部新闻发言看外交辞令的模糊性以及口译对策》文中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但对其口译策略的探讨却并不多见。模糊性是外交辞令的一个鲜明特征,它往往是外交官为了维护本国外交利益,维持两国良好关系而有意识使用的一种策略。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必然给外事译员带来一定的困惑,作为外事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是选择保留这种模糊性还是为了译语更好的被听众理解而去“拆穿它”,这对于外事译员都是一个挑战。本文将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言学理论成果和翻译实践中经验,探讨了对于模糊性的外交辞令,外事译员应该要根据发言内容,译语特点,发言人的情绪和意图等方面出发采取合适的口译策略,做到功能对等,也使译文所包含的政治信息和源语是等值的,即政治等效,使译文既能够被译语听众准确理解,同时也能维护好外交利益。
赵海云[3](2012)在《C-R-A模式下低调陈述的语用研究》文中提出低调陈述是一种为了满足交际需要而故意用弱化的或有节制的词语代替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辞的修辞手段,同时它也是委婉语的一种实现手段。随着语用学的发展,低调陈述被赋予了新的活力,低调陈述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用策略。它可以通过多种词汇、语法和语篇手段获得意想不到的礼貌、幽默、讽刺效果。C-R-A(合作-关联-顺应)模型是廖巧云在2005年提出的,这是一个言语交际的三维模型,它把语用学三大理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顺应论结合起来,旨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建立一个可以从哲学、认知和社会三个维度解释交际过程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合作是成功交际的先决条件,关联是必要条件,顺应是调节机制。通过对交际言语的阐释初步证明了它的解释力,但是仍需检验。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在C-R-A模型下解读低调陈述言语行为,旨在通过研究初步解决四个问题:(1)基于以往研究对低调陈述进行重新定义和分类;(2)说话者和听话者在C-R-A模式简单模型下的认知过程;(3)低调陈述在C-R-A模式扩展模型下的普遍路径;(4)通过研究验证对C-R-A模式作了一定程度地改进。笔者认为,(1)低调陈述可以根据实现手段分为词汇低调陈述、语法低调陈述和语境低调陈述;(2)C-R-A模型简单模式过于简化,因此在运用此模型对低调陈述进行解读时应该将合作、关联和顺应这三个关键词深化和丰富;(3)参见图形5.9,低调陈述在C-R-A模型扩展模式下是一个合作、最佳关联和隐性顺应的成功交际过程;(4)C-R-A模型扩展模式在对复杂低调陈述言语行为进行解读时,应根据话轮的数量及交际双方是否具有共同的交际目的而片开,不应将复杂的交际过程局限在一个演示模型下。
苗丽瑶[4](2009)在《顺应论视角下的低调陈述语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调陈述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它用一种弱化的或有节制的词语代替一种较直接的、唐突的言词,具有“平和动听”的语用效果。日常社会交际中,通过轻描淡写、内敛含蓄、欲扬故抑的表现手法,低调陈述能够帮助说话者达到避免刺激,缓和气氛,掩饰窘态,表示谦虚,讲究礼节的目的。它是一种用善意的话语把事实掩盖起来的语用策略,同时还能给听话者留下多一点的想象空间,并增加一点幽默的意味,可以增强话语的表达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于低调陈述,国内外已有学者从修辞学,语义学,社会学,心理学及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过研究,但总体上都限于单一角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大多有关低调陈述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此语言现象的理解层面上,至于低调陈述的生成机制,很少有学者涉足;同时,部分研究只将其研究焦点放在了低调陈述的语言表现形式上,忽视了影响并导致此类语言表现形式的外部因素(文化,心理,社会…);更重要的是,以往研究都将语言使用者低调陈述的言语行为视为静止不动的过程,忽略了其生成的动态性。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借助Verschueren的“顺应论”,对低调陈述展开了一个全新且全面的阐释。顺应理论的四部分内容(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顺应的意识凸显度)构成了本论文研究低调陈述的理论框架。具体而言,论文将讨论低调陈述对各种交际语境的顺应,低调陈述的不同语言表现形式,低调陈述的动态顺应过程,以及说话者在进行低调陈述时的认知状态。由于顺应论的四部分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论文主体部分所进行的研究也是一个统一体——分析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在自我意识的监控下灵活动态地顺应一系列交际语境(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并作出恰当的语言选择进行低调陈述,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促成交际的成功,以便维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研究分析低调陈述的生成机制后,论文还将对低调陈述能力的培养进行讨论,帮助人们成为成功的语言使用者,实现顺利交际,从而帮助人们建立和谐家庭,建造和谐群体,营造和谐氛围,最终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本论文运用“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这一综观的角度出发,对低调陈述从“顺应论”的四个方面作了具体全面的阐释。论文通过对低调陈述的生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对低调陈述能力培养的讨论,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以往学者对此语言策略的研究成果,并对低调陈述这一言语行为习得以及交际成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低调陈述的研究发现,本论文所借助的理论框架“顺应论”也可用于分析研究其它的语用现象,以便帮助语言使用者更加灵活正确地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实现顺利交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本论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由于篇幅所限,论文未曾涉及低调陈述过程中听话者一方的反应;此外,论文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对日常对话,电影电视节目对话的节选,以及对以往研究者研究语料的引用,并没有限定于如课堂师生对话,医生病人对话等某一特定的会话领域,因此研究领域不够细致化:最后,由于以往有关低调陈述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运用“顺应论”去阐释这一语用现象,所以论本缺乏足够的经验支持,文中某些观点不可避免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总而言之,低调陈述的研究还未达到成熟阶段,需要更多的学者将其研究不断的充实、完善和深入,从而帮助人们更清楚更深刻的理解此语言现象,正确的使用此语言策略,最终帮助人们实现成功交际。
李孟华,王建武[5](2007)在《文学翻译中风格体现问题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风格体现在每位作家的笔端、每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探讨翻译工作者在文学翻译中如何既忠实于原作者、原着的特色,同时又体现译者的风格,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反映在译文中传达给读者的问题。
王宗忠[6](2007)在《论模糊语言及其礼貌维护功能》文中认为自然语言存在模糊性。所谓模糊,是指边界不明的状态。模糊性,应当同任意性、社会性、以及生成性等视为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广泛体现于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从二十世纪,特别是最后的三十年来,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语言模糊性,认为它对古典逻辑理论提出了挑战;并摈弃传统偏见,认为模糊性不再是语言的缺陷。从语意角度分析,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有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前者主要表现于修饰语、数字、和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等本身模糊的词语。后者既可以由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引起,也可以由随意言谈导致,覆盖面更广。两者区别在于:语义模糊独立于语境之外,不能由语境因素消除;而语用模糊具备语境依赖性,可通过一定的语用策略加以限制或消除,例如:通过添加元语用评价语;重新表达对方的模糊性话语;通过观察对方对某话语言后效果的反应等。语言模糊性还具备一些语用特征:不同于传统的两值逻辑,它是三值的——真、假、半真半假。据此,模糊性词语会引起命题和语句真值发生变化;此外,模糊性和精确性存在着辨证关系。通过分析发现,精确中蕴含模糊概念,模糊中传达精确信息;模糊性语言的另一个语用特点在于它能够传达会话含义。会话中出现的模糊性语言具备各种社会功能。充当礼貌策略,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模糊
余丽,王建武[7](2004)在《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文中研究说明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低调陈述作为一种语言修辞也不可避免具有模糊性,本文力图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对英语低调陈述的理解,并对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低调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吴勇[8](2004)在《试析幽默语言的模糊性》文中指出幽默是一种高度提炼的文化艺术,它充满了人类智慧的轻松而又含蓄的笑。然而,幽默的运作机制离不 开模糊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幽默的形成在于话语隐含义的模糊性。本文从模糊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幽默模糊的 认知基础、运作机制、美学效应以及常采用的模糊手段。模糊理论对幽默语言的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尹海良[9](2004)在《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 ——论模糊语言的功能、表达与接受》文中指出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L.A.Zadeh)发表了一篇关于模糊集(fuzzy set)的论文,并提出了模糊理论,使“模糊集”(fuzziness)成为一个科学术语。该理论最初发源于模糊数学,它是现代自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后来影响广泛,一发而不可收,相继诞生了一系列有关模糊学的边缘学科。模糊语言学就是在此理论的渗透与启发下建立起来的。 虽然模糊理论诞生的时间比较晚,只是上世纪中期的事,但对客观世界中模糊现象的认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世纪。本文谈的主要是现代的模糊语言理论问题。 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初探》(《外国语》1979年第4期)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20多年来,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对模糊语义的探讨。 本文是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并紧密结合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言语交际为主线进行系统构思、深入挖掘的。在章节的安排上,首先对“模糊”和“模糊语言”进行简要的概说,然后从模糊语言的功能、表达、接受三个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 一、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探讨模糊语言问题,首先触及的就是模糊性。我们这里所谈的“模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糊”,即它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而是一个科学术语。严格地说,“模糊”是二十世纪中期伴随模糊理论的诞生经过一番脱胎换骨才登台亮相的。在这一部分,我们论述了西方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模糊语言的阐释,对何谓“模糊”予以了澄清和界定,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由模糊词造成的语句模糊,也包括表面明确的语言在特定语境中造成的话语意义模糊。 二、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不但不会影响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恰恰相反,正是词和句子的模糊性在交际中起了积极作用,才使得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灵活伸缩功能、委婉含蓄功能、礼貌功能、自我保护功能、文学审美功能。三、模糊语言的表达 模糊语言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促成表达择取模糊语言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粗略来分,主要有这样几种:利用模糊词、利用模糊限制语和创建非理性语言。 日常言语交际中,有时需要精确,有时需要模糊。模糊语言只有在应该模糊时才能发挥其独有的效力,如果模糊不当,就达不到正常的交际目的。“模糊语言表达带来的弊端”对此予以了举例分析。四、模糊语言的接受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递,其“编码”机制和“解码”机制与一般精确信息有所不同,模糊语言运用的是模糊思维,而精确语言运用的是精确思维。 模糊语言有效接受的依据有:语言的相对确定性、原型性、语境限制和模糊思维与语用容忍。在很多情况下,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以及语体等因素影响了模糊语言的有效接受。如何避免对模糊信息的曲解,该部分进行了深入探讨。 虽然近二十多年来模糊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发表了几百篇,但综观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是在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在前人观点的指引下进行系统构思并最终完成的。本课题—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一一是对语义在听说者等语境干涉下进行的动态考察,可以说是语义和语用相联姻而取得的成果,这对模糊语言的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对模糊语言研究的整体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从语用学角度剖析自然语言,对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口 子飞本文始终坚持“描写与解释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当然,在具体的章节根据具体的内容又有所侧重。 模糊语言研究应该向纵深处发展,并应思考计算机处理模糊语言这一课题。 模糊语言的研究涉及到很多人们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随着心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深入发展,这些方面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鞠红[10](2002)在《低调陈述模糊修辞新探》文中提出本文是对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的综合性新探。第一部分探讨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的本质特征 ;第二部分归纳出低调陈述模糊修辞形式构成的类别 ;第三部分文章结合汉语和英语中的一些实例分析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特色。
二、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论文提纲范文)
(1)模糊理论视角下的修辞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模糊理论介绍 |
3 修辞机制与模糊的关联性 |
3.1 隐喻机制与模糊的交集点 |
3.2 隐喻与其他辞格的渊源性 |
3.2.1 隐喻与转喻的交叉性 |
3.2.2 其他辞格与模糊的相关性 |
4 结束语 |
(2)从外交部新闻发言看外交辞令的模糊性以及口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语言模糊性的分类 |
第一节 语言模糊性的定义 |
第二节 语义模糊 |
第三节 句法模糊 |
第四节 篇章模糊 |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性语言在外交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语言表达的简洁性 |
第二节 有意保留部分信息 |
第三节 自我保护,减小责任 |
第四节 保全面子,维持体面 |
小结 |
第三章 模糊性外交辞令的口译对策 |
第一节 被动手段 |
第二节 主动手段 |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C-R-A模式下低调陈述的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cademic Achiev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List of Figures |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The Objective and Methodology of the Study |
1.4 The Outline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Research of Understatement in Western Countries |
2.2 Research of Understatement in China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Overview of CP |
3.2 Overview of RT |
3.3 Overview of AT |
3.4 C-R-A model |
3.4.1 The Simple Version |
3.4.2 The Extended Version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Understatement |
4.1 The Definition of Understatement |
4.2 The Classification of Understatement |
4.2.1 Lexical Understatement |
4.2.2 Grammatical Understatement |
4.2.3 Contextual Understatement |
4.3 The Pragmatic Value of Understatement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Application of C-R-A model to the Analyses of Understatement |
5.1 Sample Analysis under the Simple Version of C-R-A model |
5.2 Sample Analysis under the Extended Version of C-R-A model |
5.3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Criticisms and Improvements of C-R-A model |
6.1 The Criticisms of C-R-A model |
6.2 The Improvement of C-R-A model |
Chapter 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
7.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4)顺应论视角下的低调陈述语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Orient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
1.2 Rationale and Data Collection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Understatement |
2.1.1 Terminological Issue |
2.1.1.1 Definitions of Understatement |
2.1.1.2 Classification of Understatement |
2.1.2 Different Studies on Understatement |
2.1.2.1 Rhetorical Studies on Understatement |
2.1.2.2 Pragmatic Studies on Understatement |
2.1.2.3 Studies from Other Perspectives |
2.1.2.4 Summary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Adaptation Theory |
2.2.1 Commentary on Adaptation Theory |
2.2.2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esent Framework—Adaptation Theory |
3.1 Linguistic Choice-Making |
3.2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
3.3 Four Angles of Investigation |
3.4 Adaptation Theory Appl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
Chapter Four Understatement as the Realization of Adaptation |
4.1 Extra-Linguistic Adaptability of Understatement |
4.1.1 Understatement as Adaptation to the Mental World |
4.1.1.1 Adaptation to the Emotion |
4.1.1.2 Adaptation to the Personality |
4.1.1.3 Adaptation to the Motivation/Intention |
4.1.1.4 Adaptation to the Desire/Wish |
4.1.1.5 Summary |
4.1.2 Understatement as Adaptation to the Social World |
4.1.2.1 Adaptation to Social Settings |
4.1.2.2 Adaptation to Cultural Values |
4.1.2.3 Adaptation to Communicative Conventions |
4.1.2.4 Summary |
4.1.3 Understatement as Adapt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
4.1.3.1 Adaptation to Nonverbal Factors |
4.1.3.2 Adaptation to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of Speech |
4.1.4 Summary |
4.2 Linguistic Adaptability of Understatement |
4.2.1 Code Switching |
4.2.2 Understatement as Adaptation to Utterance-Building Ingredients |
4.2.2.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
4.2.2.2 Adaptation at the Sentence Level |
4.2.2.3 Summary |
4.3 Dynamic Generation of Understatement |
4.4 Salience of Understating Process |
4.4.1 Salience |
4.4.2 Metapragmatic Awareness of Understatement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Cultivation of Understating Ability |
5.1 Cultivation of Empathy |
5.2 Different Ways of Understatement |
5.3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6)论模糊语言及其礼貌维护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English) |
Abstract (Chinese)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of Vagueness and Politeness |
1.1 A Collective Survey of Vagueness |
1.1.1 A Philosophical Review of Vagueness |
1.1.2 A Linguistic Review of Vagueness |
1.2 A Focus Review of Politeness Research |
1.3 Summary |
Chapter 2 Language Vagu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
2.1 Semantic Vagueness |
2.1.1 Notion of Semantic Vagueness |
2.1.2 Semantic Vagueness Types |
2.2 Pragmatic Vagueness |
2.2.1 Notion of Pragmatic Vagueness |
2.2.2 Pragmatic Vagueness Types |
2.2.3 Strategies to Restrict or Eliminate Pragmatic Vagueness |
2.3 Difference between Semantic Vagueness and Pragmatic Vagueness |
Chapter 3 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Vagueness |
3.1 Vagueness and Truth Value |
3.2 Vagueness and Precision |
3.3 Vagueness and Implicature |
3.4 Vagueness and Politeness |
Chapter 4 Maintainability of Politeness in Vague Expressions |
4.1 The Data of Friends |
4.2 Data Analysis |
4.2.1 Vague Expressions in Friends |
4.2.2 Vague Expressions for Being Polite |
Chapter 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8)试析幽默语言的模糊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幽默模糊的认知基础 |
二、幽默语言的模糊机制 |
1.幽默的模糊区域设置 |
2.幽默语境的模糊性 |
3.幽默含意的推理过程 |
三、幽默模糊的美学效应 |
1.含蓄美 |
2.意境美 |
3.和谐美 |
四、幽默中常用的模糊手段 |
结语 |
(9)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 ——论模糊语言的功能、表达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第一章 模糊语言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
一、 灵活伸缩功能 |
二、 委婉含蓄功能 |
(一) 用模糊词语婉指精确词语 |
(二) 用同一集合的模糊度大的婉指模糊度小的词语 |
(三) 用不同集合的一个模糊词语婉指另一个模糊词语 |
三、 礼貌功能 |
四、 自我保护功能 |
五、 文学审美功能 |
(一) 模糊语言创造的意境关 |
(二) 模糊语言创造的形象美 |
(三) 模糊语言创造的变形美 |
第三章 模糊语言的表达 |
一、 促成表达择取模糊语言的因素 |
(一) 客观因素 |
(二) 主观因素 |
二、 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 |
(一) 利用模糊词 |
(二) 利用模糊限制 |
(三) 创建非理性语言 |
三、 模糊语言表达带来的弊端 |
第四章 模糊语言的接受 |
一、 模糊语言有效接受的依据 |
(一) 相对确定性 |
(二) 原型性 |
(三) 语境限制 |
(四) 模糊思维与语用容忍 |
二、 影响模糊语言有效接受的因素 |
(一) 主体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 |
(二) 语体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0)低调陈述模糊修辞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的本质特征 |
二、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的构成形式 |
1.模糊词语 |
2.模糊结构 |
1) 委婉否定 |
2) 虚拟语气 |
3) 双重否定 |
4) 直接缓和语 |
三、低调陈述模糊修辞特点 |
1.简约性 |
2.模糊性 |
3.灵活性 |
4.和谐性 |
四、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模糊理论视角下的修辞机制研究[J]. 康响英. 池州学院学报, 2014(05)
- [2]从外交部新闻发言看外交辞令的模糊性以及口译对策[D]. 胡宏恩.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9)
- [3]C-R-A模式下低调陈述的语用研究[D]. 赵海云. 宁波大学, 2012(03)
- [4]顺应论视角下的低调陈述语用策略研究[D]. 苗丽瑶. 西北大学, 2009(08)
- [5]文学翻译中风格体现问题的探讨[J]. 李孟华,王建武.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 [6]论模糊语言及其礼貌维护功能[D]. 王宗忠. 上海师范大学, 2007(05)
- [7]从模糊理论的角度理解英语低调陈述[J]. 余丽,王建武. 陕西工学院学报, 2004(04)
- [8]试析幽默语言的模糊性[J]. 吴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12)
- [9]模糊语言的语用研究 ——论模糊语言的功能、表达与接受[D]. 尹海良. 曲阜师范大学, 2004(04)
- [10]低调陈述模糊修辞新探[J]. 鞠红. 福建外语,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