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 - 一个活生生的公民课

选举 - 一个活生生的公民课

一、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论文文献综述)

朱翠华[1](2020)在《丰富议题形式 培育核心素养——以《政治与法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政治与法治》教学展开之际,为更宏观、更系统、更准确地把握本模块体系与脉络,奠定学生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基础,笔者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个总议题为纽带,对应结构化学科内容,关照学生兴趣诉求,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细化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实践型、体验型、思辨型等形式丰富的序列化子议题,构架起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桥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深度开展,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议题探究中得到提升。

金钊[2](2020)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文中研究指明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公民的身份意识、公民的道德意识、公民的法治意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只有首先厘清这些概念,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王振宇[3](2018)在《设区的市立法权赋予及其行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我国所有“设区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以平等的地方立法权,是我国立法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具有地方社会治理过程的革命性意义。面对这一重大立法变革,本论文从两个方面予以关切:一是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与比较分析方法,对“较大的市”到“设区的市”立法扩张的演变与缘由进行研究,重点分析说明“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范围及限制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我国地方立法主体大为扩大了,这种扩张不仅具有合宪性,关键在于适应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是国情所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扩张也是有限制的,基于《立法法》第七十三条明确的规定,“设区的市”立法范围是有限的,就地方立法(尤其是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而言,问题转变为如何理解《立法法》对地方立法的立法范围的界定与限制。二是从“设区的市”立法权行使的实践层面而言,本文以实证研究分析法发现,“设区的市”立法权具体行使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实践困境。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实践中“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所涉及的事项范围较为有限,地方立法规范性有待提高且地方特色不明显。这与地方立法人才短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权行使范围不明确以及对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性质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认识密不可分。对此,在强化立法本意解读,强化立法观念认识同时,国家和全社会应当鼓励各设区的市在各自立法权限范围内积极立法,争取在实践当中解决立法实践面临具体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地方立法权在地方社会治理、地方积极性发挥方面的作用。

纪咏梅[4](2017)在《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就是要改变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半封建制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人才找到引领中华民族实现浴血涅盘的精神旗帜。改革开放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马克思笔下“异化”的精神世界,雅斯贝尔斯担忧的“人类精神家园的丧失”,正在中国大地肆意蔓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他们蕴藏着巨大的政治能量,是决定中国政局走向的基本政治力量。动员农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正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发动农民,才能站稳脚跟,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当前,农民仍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因此,研究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研究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首先应正本清源,厘清信仰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理论,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信仰是人们对体现个人最高价值和社会最美理想的某种对象的坚定不移的确信和始终不渝的追求,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具有理论合法性依据、现实合法性依据和文本合法性依据。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和信奉,并作为行动的指南。主要包括对唯物主义世界图景的确信、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对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坚守、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等内容。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信仰,实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终极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农民的二重性理论、建立工农联盟的思想,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必须从外部灌输的理论、工农民主专政理论、对农民进行信仰教育的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主力军的思想、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思想、教育农民的思想,都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奠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国家教化传统、大同理想,西方文化中的阶级意识理论、文化霸权理论、人的现代化理论,也是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处于转型期,农民群体也出现了新变化,表现为阶层化特征明显,流动性增强,权利意识明显提高,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基本认知、态度认同、行为倾向等维度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无论是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状况,还是基本认知、态度认同、行为倾向等三个维度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维度中,农民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指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指数、对党的信任指数均已进入低度认同的范围。造成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党内腐败现象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侵蚀,多元文化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解,农民的思想意识特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排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忽视。农民不是处于政治世界之外或政治世界边缘的存在,对于中国这个超大农民国度来说,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依靠力量。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发挥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的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需要,同时,党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前农民渴望信仰的强烈诉求也为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奠定了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信仰,政治信仰培育是任何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手段。国外政治信仰培育起步较早,效果较明显,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无论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是文化同源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民众的政治信仰培育、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治信仰培育、政党树立良好形象以引导民众的政治信仰、遵循政治信仰培育的科学规律,这些经验都对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对当代中国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首先,应确立维护利益、区别对待、循序渐进、贴近实际等原则,为做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提供指导;其次,应通过夯实物质基础、打造坚强堡垒、营造文化氛围、构建组织途径等措施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以彰显信仰,融入乡土生活以内化信仰,丰富实践活动以践行信仰,构建长效机制以固化信仰等具体实现途径,切实提高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效性。

刘京京[5](2015)在《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中学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了教育历史的舞台,他们生动活跃地演绎出一幅充满无限活力的景图。这一时期,他们成为时尚潮流的引领者、革命运动的急先锋、民众教育的启蒙者、进步思想的践行者。可以说,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时代变迁的进程。学生生活史是教育生活史的重要构成,通过全方面、多层次、多视角呈现中学生的生活样态,力图实现以小见大,管窥整体教育状况的效果。中学生生活史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还原原生态的教育景貌,另一方面则为当今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些许的历史镜鉴。导论部分重点探讨了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勾勒出“学生生活史”及“中学教育”等主题的学术史脉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试图对全文做出宏观性概述。第一章“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从教育制度变革及文化变迁的视角,探源与呈现中学教育的萌芽、定制的历史过程,以及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中学生生活的迹象转变,进而发现政治、文化与教育的互联、互约、互进的复杂关系。第二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习生活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力图从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及灵动多彩的教学方法,展示课堂学习的原动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自习室内,有的则自寻“光源”之地。中学生面临着临时考试、日常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多重考验。不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为争夺荣誉而发奋,有的则抱有六十分主义。为了应对多种考试,便出现了开夜车、罢考、作弊等现象。此外,从“升学与就业”的问题介入,深入揭示并分析了中学生受到的社会抵拒和约束。第三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首先从宏观上呈现中学生的经济生活,既有富贵子弟的华奢,也有贫寒子弟的窘迫。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而言,除了紧衣缩食之外,则通过争获各种奖励资助、勤工俭学完成学业。中学生除了在校着整齐划一的校服之外,有的则勇于尝试新式装扮,甚至引领着时尚界潮流。学生在校既可自办伙食,成立膳食委员会,亦可自购菜蔬亲自烹食,还可以通过自带、叫外卖等途径改善伙食。因办学水平不一,导致学生居住环境良莠不齐,但他们都要受到管理制度的各种规约。第四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主要分析了师生之间的亦师亦友之情,以及因教员水平、学校管理等因素而爆发的分庭抗争型的师生情感,同时亦有相互冷漠的平淡授受关系。学生之间既有互帮互爱型,亦有因利益冲突而生的矛盾竞争型。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婚恋观开始转变,自由恋爱的观念开始萌发。自由爱恋不仅表现在异性间的爱慕,也有同性以及师生间的爱恋。此外,学生经常产生异乡人的家乡思及胸怀国家的爱国情。第五章“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重点考察了争相设立的各种文体社团、学术社团、学生自治会等多样社团;各种增广见闻的游历参观、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以及回报社会的各种社会奔走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除此之外,为了调剂多彩生活,学生们经常聆听各种学术报告、演讲,以及寻逐各种消遣烦闷的娱乐活动。第六章,“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民国时期的中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群体,他们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军、震荡社会结构的新鲜力量以及革命运动的主体。同时,他们成为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前驱者,其生活方式影响了社会生活潮流,加速了女性解放的步伐,演绎出生机盎然的学校风貌以及净化了社会风气。余论部分,主要对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进行历史审视,分析中学生上演历史幕剧的动因。同时,对学生生活史的研究做了几点尝试性的理论思考,以期为今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提供些许的借鉴。

周添添[6](2013)在《论我国宜居城市规划中的行政问责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区域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出现了诸多的“城市病”。为了获得更好的人居环境、体验更高的生活品质,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城市的规划,首要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又兼顾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应运而生。如今在国外已经建成一批宜居程度较高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我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探索阶段,但宜居城市是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却是毋庸置疑的!2007年建设部出台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从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个方面对我国建设宜居城市提出了科学性、导向性的参考标准。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四方面主体的共同参与:首先是民众,作为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他们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生活要求;其次,这些要求怎么表达、表达给谁、表达以后怎么实现?这就需要政府结合专家,再综合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规划;最后,规划如何落实就要引入市场因素,靠企业来将民众的诉求、专家的理念、政府的规划融为一体。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城市的规划,由于政府环境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其在制定行政决策时忽略对环境因素的考虑,直接关乎环境公共利益时重自身权利,加重行政相人的义务,重政府对环境的管理轻对民众的环境义务,重对相对人的责任处罚而轻对自身的问责,从而使得政府在环境规划和管理领域中的公信力和执行力遭到质疑。政府、领导责任缺失,归根结底是我国政治体制下没有对政府及相关领导的行政权较好制衡的结果。虽然权力制衡源于西方的民主宪政,且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但对于中国而言,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意味着已经探索到了制约政府权力的有效途径,问责理论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宜居城市规划中出现的问题着手,查找原因,在宜居城市规划中结合我国行政体制的特点及环境行政的特殊性,将行政问责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始末,加强对政府的生态环境问责,从而为提高我国政府的决策效率、实现绿色的环境决策、实现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提供制度的保障。

李禄[7](2012)在《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以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题从比较的视角,深入研究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外大学生同类活动的相同点与差异性,从中找出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益的启示。本文首先总结了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阶段、主要特点和实际作用,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本文又对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内容、经费筹措、岗位提供、实践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通过差异性的比较,凸显出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而差异性的研究,也给改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化水平、创新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念、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健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借鉴意见,意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运作,使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着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赵厚勰[8](2006)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文中研究说明雅礼会是上个世纪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少数毕业校友所发起和推动的一个组织,其初衷在于通过来华开办教育和医疗事业,达到其传教的目的。但到后来,其宗旨改为以办理教育事业为主,不再强调宣教的目的。雅礼会进入中国以后,首先选定长沙为其活动地点,先后开办了雅礼大学、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后来雅礼大学停办,又参与办理武汉的华中大学。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相比之下,国外学界则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雅礼会在长沙开办的主要教育机构(雅礼和湘雅)为研究对象,以雅礼学堂的创办(1906)为研究起点,以雅礼会撤离中国大陆(1951)为研究终点,主要关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同时,兼而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深化对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认识,并为今人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 本文首先研究了雅礼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来华的初期工作,以揭示其在华教育事业之目的与性质。雅礼会诞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其创立主要受到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以及“庚子教难”和彼得金殉难事件等的影响。它的诞生是耶鲁大学的宗教活动以及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达到顶峰的一种表现。虽然它后来转变为一个世俗化的机构,但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差会组织而出现的。 与其他基督教学校一样,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也经历了中国化、世俗化和专业化的历程。所谓中国化,又称本土化,是相对外来而言,指基督教学校本土色彩不断加强、外来色彩不断减弱的过程。所谓世俗化,是相对宗教而言,即基督教学校宗教色彩不断减弱、非宗教色彩不断加强的过程。所谓专业化,又称学术化,是指基督教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致力于教育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本文对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进程与具体体现作了详细考察,并分析了它们对专业化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互为因果。同时,它们各自也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背景与特征。总的来看,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较之一般基督教学校程度更甚,并对其专业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专业化的考察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别考察了雅礼和湘雅的专业化,具体包括教学条件与办学情况、课程教学、师资状况、学生管理、经费问题等等。在考察这些内容的同时,本文注意分析其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并注意与同期其他基督教学校和国立及私立学校进行比较。由于以往对基督教中等教育和医学教育研究略显不足,因此

吕红霞,杨正元[9](2005)在《公民意识及其教育诉求》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国人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 ,这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障碍。培育公民意识 ,提高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政治文明乃至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培育公民意识固然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其基础 ,也需要扩大和完善基层民主作为其实践途径 ,但是 ,与此同时 ,它更需要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内容的更新

杰西卡·L·桑德汉姆,姜平[10](2001)在《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文中指出 密尔布雷高级中学11年级的学生在政治课上密切关注上周民主党与共和党在佛罗里达州你来我往的相互抨击,准确核算双方的合法得分。对他们而言,最终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到谁将成为下届美国总统,而且意味着谁将获得额外的加分。罗杰·L·达斯罗西尔斯在马萨诸塞州沃塞斯特附近这所有450名学生的中学教授政治课和美国历史。在选举前他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预测哪一位总统候选人会赢得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选票。按他制定的规则,凡是得出最

二、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论文提纲范文)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民的身份意识
二、公民的道德意识
三、公民的法治意识
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五、公民的参与意识

(3)设区的市立法权赋予及其行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源流与宪法性争议
    第一节 地方立法权的扩张
        一、地方立法权的扩张路径
        二、地方立法中“较大的市”历史沿革
        三、“较大的市”的特点
    第二节 地方立法权扩张的功能及价值
        一、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是同级地方立法权平等享有的要求
        二、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能力
        三、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有助于发扬地方民主和直接民主
    第三节 地方立法权的比较与分析
        一、联邦制度下美国的“地方”立法权划分
        二、单一制下德国的地方立法权划分
        三、我国的地方立法权划分及启示
    第四节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合宪性争议与解决
        一、合宪性争议
        二、合宪性争议的解决
第二章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范围及限制
    第一节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种类与性质
        一、设区的市的种类
        二、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性质
    第二节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范围与限制
        一、设区的市立法权与其他地方立法权的区别
        二、“法律对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另有规定”的分析
        三、“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的分析
        四、“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解与分析
        五、“地方性事务”的界定
    第三节 原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效力分析
第三章 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实践问题
    第一节 实践中的立法事项范围有限、规范性不强、特色不突出
        一、设区的市立法现状
        二、设区的市立法事项
        三、新增“设区的市”立法中的困境与出路
    第二节 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程序及其正确适用
        一、批准的作用
        二、批准的性质及模式
        三、合法性及不抵触原则的适用
    第三节 细化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权行使
    第四节 设区的市立法人才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第五节 加强地方立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论文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三)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阐释
    一、信仰概述
        (一)信仰的含义
        (二)信仰的特征
        (三)信仰的形成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命题释疑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命题的争论
        (二)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合法性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及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二)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四)终极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一、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资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重民思想
        (二)中国社会国家教化的传统
        (三)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
    三、西方文化中关于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思想资源
        (一)阶级意识理论
        (二)文化霸权理论
        (三)人的现代化理论
第三章 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审视
    一、农民的界定与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特征
        (一)农民的界定
        (二)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特征
    二、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一)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总体状况
        (二)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认知维度
        (三)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认同维度
        (四)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行为倾向维度
    三、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史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
        (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三)党内腐败现象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侵蚀
        (四)多元文化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消解
        (五)农民的思想意识特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排斥
        (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忽视
第四章 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必要性
        (一)凝聚力量:发挥现代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的需要
        (二)塑造主体: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
        (三)夯实根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四)应对挑战: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需要
    二、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可能性
        (一)历史借鉴:党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成功经验
        (二)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三)良好时机:当前农民渴望信仰的强烈诉求
第五章 国外政治信仰培育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政治信仰培育概况
        (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信仰培育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信仰培育
        (三)文化同源国家的政治信仰培育
    二、国外政治信仰培育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民众的政治信仰培育
        (二)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治信仰培育
        (三)政党树立良好形象对政治信仰培育至关重要
        (四)政治信仰培育应遵循科学规律
第六章 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对策
    一、确立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原则
        (一)维护利益的原则
        (二)区别对待的原则
        (三)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营造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良好环境
        (一)夯实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坚强堡垒
        (三)营造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文化氛围
        (四)构建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组织途径
    三、探索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以彰显信仰
        (二)融入乡土生活以内化信仰
        (三)丰富实践活动以践行信仰
        (四)构建长效机制以固化信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及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历史变迁中的中学生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中学教育的历史嬗变
        一、中学教育的萌芽
        二、中学教育的定制
    第二节 文化的变迁:中学生生活转变的时代土壤
        一、清末文化的变局以及中学堂的生活印象
        二、民国初期文化的变迁及中学生生活概貌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化运动及学生生活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一节 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的主旋律
        一、双语并重的课堂教学
        二、学习内容的丰富多样
        三、教与学的灵动多彩
        四、课堂学习的不同状态
    第二节 自主学习:纷繁多样的变奏曲
        一、图书馆生活的丰富体验
        二、自习室内的学习景观
        三、其他地点的多形式学习
    第三节 考试生活:不同考态样样观
        一、各种考试的多重考验
        二、学生应试的心态分析
    第四节 升学与就业:社会抵拒与约制
        一、升学与就业的两难境地
        二、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影响
        三、升学与就业问题之原因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物质生活
    第一节 经济生活:中学生生存的物质基础
        一、富贵子弟的华奢
        二、贫寒子弟的窘迫
        三、另辟蹊径的奋力求学
        四、求学成功的各方动因
    第二节 衣饰装扮:时尚追求的外显表征
        一、整齐划一的校服着装
        二、崇尚个性的装扮风格
    第三节 膳食生活:维系日常生活的营养源
        一、食堂里的多样态幕剧
        二、多种途径的伙食改善
    第四节 住宿生活: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变奏
        一、不尽欢颜的住宿环境
        二、管理规范的宿舍制度
        三、住宿生活的多方影响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情感生活
    第一节 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
        一、亦师亦友型
        二、分庭抗争型
        三、平淡授受型
    第二节 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
        一、互帮互爱型
        二、矛盾竞争型
    第三节 或明或暗的爱恋情
        一、中学生婚恋观及表现
        二、不同类型的婚恋表态
    第四节 孤寂浓厚的家国情
        一、异乡人的家乡思
        二、胸怀国家的爱国情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的课外活动
    第一节 多样社团:校园文化的有机构成
        一、娱乐身心的文体社团
        二、培育才能的学术社团
        三、彰显权力的学生自治会
        四、其他形式的学生社团
        五、学生社团的价值审视
    第二节 实践活动:培养能力的历练场域
        一、增广见闻的各种游历参观
        二、提高生活技能的社会体验
        三、实践活动产生原因及影响
    第三节 社会服务:回报社会的先遣操练
        一、国难时期的社会奔走
        二、提高民智的文化教育
    第四节 其他活动:多彩生活的调节剂
        一、聆听学术报告与演讲
        二、排遣烦闷的多种娱乐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生及其生活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中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中学生成为唤醒民众的先锋队
        二、中学生成为震荡社会的新血液
        三、中学生成为革命运动的生力军
    第二节 中学生的多样生活改良了社会风貌
        一、中学生生活方式影响了生活潮流
        二、中学生生活观念加速了女性解放
        三、中学生校园生活活跃了学校风貌
        四、中学生服务生活改良了社会风气
余论
    一、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的历史审视
    二、学生生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6)论我国宜居城市规划中的行政问责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我国宜居城市规划之困境分析
    1.1 宜居城市
        1.1.1 概念
        1.1.2 衡量标准
    1.2 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1.2.1 土地规划利用不合理
        1.2.2 城市文化缺失
        1.2.3 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1.2.4 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落后
    1.3 原因探索
        1.3.1 城市规划、管理理念落后
        1.3.2 规划主体的局限
        1.3.3 规划中政府生态责任的缺位
        1.3.4 行政决策缺乏有效监督
2 宜居城市规划中引入行政问责之必要性
    2.1 政府权力的合理界定与有效制约
    2.2 环境行政决策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
    2.3 建立绿色责任政府的重要环节
        2.3.1 绿色的责任政府
        2.3.2 责任内容之界定
3 行政问责制理论分析
    3.1 责任和行政责任
    3.2 问责制和行政问责制
    3.3 问责原则
        3.3.1 责任法定原则
        3.3.2 权责一致原则
        3.3.3 特殊过错推定原则
4 构建我国宜居城市规划中的行政问责制
    4.1 明晰的责任归属
        4.1.1 制定主体的责任
        4.1.2 实施主体的责任
    4.2 问责内涵
        4.2.1 问责主体
        4.2.2 问责客体
        4.2.3 问责事由
        4.2.4 问责程序
        4.2.5 问责后果
        4.2.6 问责救济
    4.3 问责后续
        4.3.1 严格问责官员的复出标准、程序
        4.3.2 官员考核体制容入“绿色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7)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概述
    1.1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
        1.1.1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兴起时期
        1.1.2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规范时期
        1.1.3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时期
        1.1.4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时期
    1.2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
        1.2.1 发展规模大,速度快,人数多
        1.2.2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服务性
        1.2.3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
        1.2.4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1.2.5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鲜明,具有时代性
    1.3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1.3.1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1.3.2 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1.3.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1.3.4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性
    1.4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1 实践形式缺乏多样性,专业性不强
        1.4.2 实践经费不足,实践基地不稳定
        1.4.3 实践制度不系统、实践机制不完善
        1.4.4 实践主体目标不明确、实践缺乏自主性
第二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概述
    2.1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2.1.1 权责明确
        2.1.2 社会参与性广
        2.1.3 实践内容丰富
        2.1.4 实践基地广泛、稳定
    2.2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2.2.1 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2.2.2 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2.2.3 校企联合的生产实践活动
        2.2.4 公民体验教育活动
        2.2.5 劳动教育
        2.2.6 军事训练
        2.2.7 纪念日教育
    2.3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动力
        2.3.1 政府十分重视
        2.3.2 社会大力支持
        2.3.3 学校积极鼓励
第三章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分析
    3.1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的比较
        3.1.1 组织方式的比较
        3.1.2 实践内容的比较
    3.2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的比较
        3.2.1 指导力量的比较
        3.2.2 经费筹措
        3.2.3 岗位提供
    3.3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的比较
        3.3.1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比较
        3.3.2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比较
        3.3.3 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的比较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启示
    4.1 促进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社会化
        4.1.1 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功能
        4.1.2 提高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水平
        4.1.3 实现实践经费的多元化
    4.2 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念
        4.2.1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实践观
        4.2.2 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4.2.3 倡导社会实践专业化理念
    4.3 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环境
        4.3.1 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环境
        4.3.2 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园环境
        4.3.3 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家庭环境
        4.3.4 营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舆论环境
    4.4 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
        4.4.1 明确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4.4.2 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管理机制
        4.4.3 健全支持保障机制
        4.4.4 强化组织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8)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二) 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三) 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 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的性质问题
        (一)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二) 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第一章 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第一节 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第二节 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一、雅礼会的萌芽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第一节 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节 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第一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三、简短的总结
    第三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第四节 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第一节 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第二节 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困难与应对策略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湘雅的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总括性分析与基本结论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及研究前景展望
附录
    附录一: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课程表
    附录二:1951年前雅礼会在华机构历任教职员名录
    附录三: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文献

四、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论文参考文献)

  • [1]丰富议题形式 培育核心素养——以《政治与法治》为例[J]. 朱翠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39)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J]. 金钊.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0(06)
  • [3]设区的市立法权赋予及其行使问题研究[D]. 王振宇.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4]当代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D]. 纪咏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民国时期中学生生活研究(1912-1937)[D]. 刘京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6]论我国宜居城市规划中的行政问责制[D]. 周添添. 郑州大学, 2013(11)
  • [7]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研究[D]. 李禄.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8]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D]. 赵厚勰.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9]公民意识及其教育诉求[J]. 吕红霞,杨正元.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03)
  • [10]选举——一堂生动的公民课[J]. 杰西卡·L·桑德汉姆,姜平. 教师之友, 2001(01)

标签:;  ;  ;  ;  ;  

选举 - 一个活生生的公民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