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俊[1](2019)在《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两宋320年间,湖北地区的气象灾害爆发相当频繁,其中共有111次水灾、110次旱灾、19次其他气象灾害以及49次衍生灾害,共计289次。从时间分布看:在王朝方面,湖北在孝宗朝27年间发生的气象灾害次数最多,共60次,光宗朝的灾害频率最高,年均3.2次;从十年分布特征来看,在1160-1209年的连续50年中,湖北共发生了 109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占比高达37.7%,是宋代湖北灾害爆发的高峰期;在季节特征上,夏季发生的气象灾害最为频繁,冬季灾害次数最少,夏秋两季、尤其夏季是宋代湖北气象变化最为剧烈的季节。从空间分布看:兴国军和鄂东南的蕲州、黄州是受灾最为频繁的地区;其次是江陵府、鄂州与复州等府州所在的江汉平原一带;再次是鄂北的襄阳府和鄂西北的商州(金州)上津县等地,气象灾害次数相对较少的是鄂西南的施州一带。总体上呈现一个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分布态势。频繁的气象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这些灾害影响着从农业生产到粮食消费的各个环节,对湖北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灾害造成的人口流亡与民众骚乱,严重冲击了湖北地方的社会秩序;灾害令民众无以为生,同族相食、亲子可弃的凄惨景象频频出现,对社会人伦道德也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湖北地区肆虐的气象灾害,宋朝和当地官府以及部分民间人士也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在灾害预防方面,当地官府在朝廷的指导下,不仅积极劝课农桑,鼓励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开垦荒田,还抓紧对常平仓、义仓等仓储进行建造与维护,充分发挥其仓储备荒的功能;同时在湖北各地大力兴修包括长渠、木渠在内的水利设施,为当地的防灾工作打好基础。在灾后物资救济方面,宋朝不仅调动国库和地方各类物资救灾,而且还采用劝分和招商等方式,广泛动员民间富民和商人参与湖北的救灾,又通过调粟和禁遏籴来引导各地救灾资源互补。然后综合采用赈给、赈粜与赈贷等方式对湖北灾民进行物资救济,包括大米、麦、粟、粥、粮种等常见粮食品种以及药物、酒糟、钱、度牒等物品,及时地缓解了当地灾民的生存困境。在灾后的非物资救济方面,朝廷和官府一面对湖北民众的各类赋役及其向官府借贷的钱粮物资提供蠲免与倚阁的政策优惠,另一方面还着手在湖北地区宽决刑狱,对于因灾沦为贼盗的民众从宽处理。这对于当地百姓的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大有裨益。宋代官方和民间因为湖北地区的灾害而进行的各种主观祈祷与反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灾后湖北民众的心理修复。此外,宋朝在湖北地区灾后施行的以工代赈、以蝗易粮和灾时募民为兵等“官——民互动”的救济措施,有利于提高灾害应对的整体实效。综合来看,宋朝在湖北地区的救灾行为,虽然本质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但客观上却是一个“与民让利”的过程。从湖北地区灾害应对的效果来看,宋朝对地方民众的灾害救济基本是成功的。
张梦珂[2](2017)在《武汉城市圈耕地时空演变及布局模拟》文中研究指明耕地是地球上人类生活所需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但进入21世纪之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逐渐减少,不管是从近期我国工农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要,还是从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长远战略目标来看,我们都必须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党中央、国务院素来注重耕地的保护工作,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以立法的形式正式确认了土地基本国策的法律位置。本文主要借助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中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库,以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五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对武汉城市圈耕地的时空分布及演变进行深入分析,挖掘耕地变化驱动力,并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及空间数据场模型(SDF)对传统的元胞自动机(CA)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耕地布局模拟模型GWRCA-SDF,对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县域的耕地资源按照自身的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差异的分配,以保证粮食安全以及建设用地扩张的双重需要。本文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在1995年到2015年间,武汉城市圈耕地总量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年内耕地减少总量为230707.08 hm2,其中变化数量最大的为2005-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104626hm2,变化强度高达3.55%;1995-2015年间,武汉城市圈耕地减少中水田减少量为旱地的2倍多;武汉城市圈可开垦及可复垦的土地总量为83000.98 hm2,占湖北省可开垦及可复垦土地总量的42.40%。(2)武汉城市圈9市耕地变化强度最大的时期集中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两个时间段,在2005-2010年间黄冈市、黄石市、潜江市、武汉市、仙桃市、咸宁市和孝感市耕地变化强度达四个时间段内最大,鄂州市、天门市在2010-2015年耕地变化强度为四个时间段内最大。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可以表示区域不同类型用地比例的均衡程度或者有序程度,其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系统就越无序,相反,值越小则表示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越高,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指数在1995-2015年呈缓慢增加趋势,城市圈城市中信息熵指数高于平均值的市有黄石市和鄂州市,其他城市信息熵指数低于城市圈平均水平,其中潜江市和天门市显着低于平均水平。1995-2015年,武汉市主城区和黄石市耕地年均变化速率最快,并呈现由城市圈中部向边缘变化速率逐渐降低趋势,在城市圈东部边缘耕地年均变化速率最慢,西部应城市也相对较慢。武汉城市圈各县耕地的变化程度值呈现中部和西部边缘耕地利用程度高向周围递减的趋势。(3)在景观总体构型与变化方面,在1995-2015年间蔓延度指数(CONTAG)从42.7073降低至38.6284,聚集度指数(AI)由69.744降低至67.2128,说明城市圈景观整体异质性增加;散布与并列指数(IJI)由61.7446增至64.0422,说明城市圈景观受自然影响制约呈变弱趋势;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Shannon均匀度指数(SHEI)均不断增加则进一步验证了优势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在逐渐降低,同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和破碎度反而逐渐趋高。耕地景观指数方面,斑块个数(NP)和斑块密度(PD)均呈增加趋势,在20年内两指数的数值分别增加10.16%和10.31%,说明武汉城市圈耕地的破碎化程度在不断增加;同时最大斑块指数(LPI)从35.0966减少至32.2399,说明耕地景观受最大耕地斑块的影响在减弱,优势斑块优势度降低;边界密度(ED)增加率为5.64%,说明耕地斑块复杂度趋于增加,耕地景观不稳定性增加;AI从75.6252下降到72.1154,降低率为4.64%,说明虽然耕地景观布局相对整体景观布局而言更为聚集,但是这种聚集程度却在不断下降。(4)针对现有的以元胞自动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与元胞自动机(CA)及空间数据场模型(SDF)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协同配置模型GWRCA-SDF,并对武汉"1+8"城市圈内各个县域的耕地利用布局进行协同优化布局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相对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Traditional-CA)模拟结果,GWRCA-SDF可以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对耕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周亚欣,陈浩,袁希平,甘淑[3](2015)在《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以咸宁市咸安区为例》文中提出[目的]对土壤侵蚀的强度做合理的评价和预测,有利于实现区域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法]以咸安区为例,运用RUSLE模型,通过土壤侵蚀力因子、降水因子、坡度因子、坡长因子、植被覆盖因子、水保持因子等6个因子算法,利用GIS构建土壤侵蚀模型,综合评定出咸宁市咸安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结果]咸安区总体以微度侵蚀为主;强度侵蚀及其以上侵蚀程度土地共计16.833 1 km2,占总面积的1.12%,其中剧烈侵蚀仅为3.326 3 km2,分布于莲台山、白云岩矿以及孙家山一带。[结论]在咸安区寻求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水土保持。
魏凤娟[4](2015)在《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综合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土地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概念和工具,是科学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的基础。目前全国及区域国土总体开发布局已基本形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土开发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将土地综合承载力应用于土地开发空间格局研究中,则从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也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腹地,地貌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地势由中南部向周围山地逐渐上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条件良好,降水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提供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扩大,城镇建设占用耕地日益增加,国土开发与建设布局的无序现象并存,工业化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随着湖北省在国家空间战略中地位逐渐上升,亟待掌握土地资源承载状况,优化土地开发空间格局,协调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文献分析显示,随着人地关系研究的深入,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扩充和完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中,但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支撑,承载力评价结果对土地利用决策的指导性较差。目前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和小尺度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研究方法较为成熟,但大尺度的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将不断完善。依据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对土地开发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有助于强化不同地域单元土地利用主导功能,降低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将土地综合承载力应用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设计中,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主要有:(1)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对土地综合承载力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借助于生物免疫学原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本底—状态—潜力”分层次评价理论模型。依据土地资源承载的递阶效应,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计量模型,即通过函数关系,将以土地利用为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支撑能力、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规模的能力和以科技进步、科教投入等为基础的发展潜力进行耦合。(2)十地综合承载力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关系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度量,土地开发利用要在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合理范围内进行。土地开发空间格局是指地域单元在某一时点土地利用功能、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开发组织等特征,合理的空间开发布局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土地综合承载力可作为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依据,土地开发空间优化调整可进一步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两者相辅相成。(3)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框架设计构建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框架,即依据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同时依据土地综合承载力本底评价、状态评价和潜力评价结果进行土地利用发展分区,基于上述分区结果,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发展分区”二维关联矩阵,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最终形成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框架。(4)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根据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理论模型,共筛选出31项评价指标,由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按照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计量模型,计算得到了湖北省县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不同层次承载指数和综合承载力指数,并对不同评价指标、指数的空间等级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从本底承载指数来看,十堰、宜昌、随州、孝感等地市的县域偏低,荆州、咸宁、荆门等地市的县域较高;从状态承载指数来看,武汉市辖区、宜昌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域较高,恩施、黄冈、荆州和十堰等地市的大部分县域偏低低;从承载潜力来看,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十堰、襄阳和宜昌等地;从土地综合承载力指数来看,鄂中平原地区大部分县域为高值区,鄂西山地区和鄂北岗地区相对较低。(5)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重心、径向距离等描述性指标统计指标分析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在不同评价层次之间,县域本底承载指数数值分布较为离散,在空间分布上也较为分散;土地利用多功能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县域状态承载指数相差不大,但在空间分布上最为离散;县域承载潜力指数数值差距最大,但在空间分布上更为集聚。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本底承载指数与土地综合承载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969,为高度相关,县域自然生态条件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作用最大。状态承载指数与潜力承载指数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38,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较好的地区,越能为科技进步、环境治理、管理方式转变等提供有利条件。从不同土地利用功能承载指数的空间分异来看,不同县域单元在农业生产功能方面差距相对较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大,生态保育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湖北省不同土地利用功能的重心各有偏向,生态保育功能承载重心偏向于湖北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功能承载重心偏向于湖北南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重心偏向于湖北东部地区。除经济发展承载指数与社会保障承载指数之间为高度正相关外,其他承载指数两两之间为负相关,且相关系数较低,证实了同一地域单元不同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6)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最大,其中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度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的影响力分别为35.25%和25.88%;经济发展类指标的影响力普遍较高,相对于农业生产类指标更能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布格局;粮食供需比的影响作用力较小,反映土地综合承载力不再局限于粮食的供给能力;自然限制因子,如高程、坡度等指标,相对环境容量指标而言,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的影响作用更小,表明改造自然地理条件并非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最佳方式,而应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着手。(7)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方案通过对湖北省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分析,确定了湖北省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的目标:明确县域土地利用利用主导功能和发展方向,提高县域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发挥土地综合承载力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监测预警机制作用。采用三维魔方图解法开展湖北省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通过确定县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将全省划分为农业生产区、经济发展区、生态保育区和均衡发展区,该分区结果与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结果较为一致。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开展土地利用发展分区,将湖北省划分为重点发展区、承接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基于“土地利用功能一发展分区”的二维关联矩阵,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合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关上位规划成果,对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进行修正调整,最终将湖北省划定为农业主产区、经济重点开发区、生态限制开发区、综合发展区和生态重点保护区。(8)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政策保障措施文章最后提出了各空间分区的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重点,并从区域差别化政策制度制定、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县域政绩考核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土地开发空间优化实施的对策建议和措施。
汪丽霞[5](2013)在《黄冈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文中指出棉花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重要性战略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它不仅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还关系到所有棉农的经济收入,关系到中国各个棉区的经济发展。在棉花生产稳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广大农民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技术等多种风险。有许多因素制约影响着棉花生产的稳定发展,特别是棉花病虫害;农民面临的自然灾害;棉花生产技术引进以及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等,这都是棉花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首先对中国和湖北省棉花生产概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以黄冈棉花生产为重点研究对象,对黄冈棉花生产现状、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冈棉花生产的发展策略,为黄冈棉花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参考。
王淼[6](2013)在《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评估》文中指出随着电网的大规模互联,恶劣气候因素引发的大停电问题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显着问题。恶劣气候条件的发生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并非时间和地域上的均匀分布,而传统的大停电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中将设备和线路停运率以及相关条件视为均值,其结果表征了一段时间内系统的平均水平,无法反映在天气异常情况的突出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并建立了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仿真模型。首先对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研究课题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建立了综合气候模型、恶劣气候下线路停运率模型以及连锁故障仿真模型所组成的大停电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思路和框架。分析了恶劣气候发生的时间特性、地域特性和随机性,建立了其相应的分析模型和抽样模型,模拟综合上述特性的气候的随机发生;量化了恶劣气候影响因素对停运率的影响,在输电线路停运率建模中考虑风力载荷、冰力载荷两种因素,给出了载荷的分析和计算模型,以及相应气候状态下停运率计算方法。最后本文建立了基于改进OPA动态过程的大停电风险仿真模型。利用OPA模型对连锁故障和电力系统发展的动态描述,根据本文重点研究的影响因素和实际运行情况对OPA动态过程完成了改进,即综合气候模型、恶劣气候发生特性以及与气候条件相依的停运率模型,建立了考虑恶劣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实现了模拟仿真,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恶劣气候条件影响的大停电事故的风险是增加的,本文提出的仿真方法基本上能够体现恶劣气候的发生特性以及影响停运率的变化,能够反映恶劣气候因素的影响与大停电事故风险之间的关系。
郭兴旭[7](2010)在《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与政策性保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地形多样,油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产量国内居第1位,在油菜生产种植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湖北省油菜种植面临着许多自然风险,例如气候多变、冷暖气团交替十分频繁,且常有低温、洪涝、干旱、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出现。而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秋种春收的特点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又不会影响粮食作物的产量,从而保证粮食安全。在油菜种植重要性与油菜种植面临的多重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就是一个重大课题,而农业保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科学的方法,因此研究农业保险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分为6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等问题做出一定的阐述,说明农业保险实施的紧迫性,同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综述。其次,对湖北省油菜种植现状风险进行分析,并对湖北省自然灾害做出定性的描述。第三,本文选取了能够概括湖北省油菜种植的自然与社会风险的减产概率、单产变异系数、专业化指数等9个指标,使用系统聚类方法,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对湖北省78个县’的油菜种植进行风险划分。将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为湖北省油菜生产布局做出一定指导。第四,论文使用4种参数方法与1种非参数方法,对湖北省78个县的油菜单产保险纯费率进行厘定,发现不同分布下厘定的纯费率明显不同,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5种分布拟合的效果做出评价。第五,论文采取历史模拟的方法对政府进行保费补贴的可行性做出分析与比较,分析补贴对农民收入与政府支出的影响。最后,提出湖北省油菜保险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购买力,加强政府财政对湖北省油菜保险的支持,在农业保险体制与技术上进行创新,发展农业再保险行业等几点政策建议。
冯律君[8](2007)在《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咸宁市地处湘鄂赣三省交会要地,是湖北省的南大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光热资源充足,地形复杂;山高林密,森林资源丰富。境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且危害比较严重。全市林业有害生物100余种,常见的有50多种,其中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与危及生态安全的有三大类(松树类害虫、杨树类害虫、竹类害虫)10余种;并存在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威胁。因此建立覆盖全市的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调查研究了咸宁市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林业有害生物现状,以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信息学、生态学、林学等理论为指导,运用3S及其集成技术初步建立了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收集了研究区有关林业有害生物的历史档案资料、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调查材料,同时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结合起来,建立了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动态监测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2)分析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动态监测理论和技术基础,阐明了动态监测的内容与方法,论述了建立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的可行性,构建了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的框架。(3)依据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设计内容及其实施方案。(4)详细设计了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和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并实现了有害生物远程移动监控和监测数据实时获取等基本功能。后续研究工作包括:(1)政府、专家参与并指导体系建设;(2)建立长效、规范的指标和标准体系。
吴学鹏[9](2003)在《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文中认为根据嘉鱼县1957~2001年气象资料及相关灾情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将该县气象灾害性天气分为四类十种,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该县12~2月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雪、低温、冰雹;3~5月主要气象灾害为连阴雨、大风;6~8月主要气象灾害为高温、洪涝渍害、干旱、暴雨和雷暴;9~11月无明显气象灾害。
二、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 个人原因 |
2. 学术原因 |
二、学术史回顾 |
1. 关于湖北历史时期自然灾害的研究 |
2. 宋代湖北人地关系研究 |
3. 宋代灾荒的区域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说 |
1. “宋代湖北”的时空界定 |
2. “气象灾害”释义 |
3. 宋代湖北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
第一章 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概况 |
一、水灾 |
二、旱灾 |
三、其他气象灾害 |
四、气象灾害的衍生灾害 |
第二章 宋代湖北气象灾害应对措施 |
一、灾前预防 |
1. 劝课农桑、重视农政 |
2. 仓储备荒 |
3. 兴修水利 |
二、灾后救济 |
1. 物资救济 |
(1) 物资救济的内容 |
(2) 物资救济的方式 |
(3) 救济物资的来源 |
2. 非物资救济 |
(1) 蠲缓赋役 |
(2) 宽决刑狱 |
(3) 祈祷与反省 |
第三章 宋代湖北气象灾害的时空特点和社会影响 |
一、宋代湖北气象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 |
1. 时间特征 |
2. 空间特征 |
二、宋代湖北气象灾害的社会影响 |
1. 对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 |
2. 对农业社会经济的破坏 |
3. 对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的冲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类 |
二、今人着作类 |
三、论文类 |
致谢 |
(2)武汉城市圈耕地时空演变及布局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3.1 耕地时空演变分析 |
1.3.2 耕地变化驱动因子识别 |
1.3.3 耕地布局模拟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行政区划 |
2.2 自然状况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土壤条件 |
2.2.3 地形地貌 |
2.2.4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3.1 经济实力 |
2.3.2 人口情况 |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4.1 数据来源 |
2.4.2 数据预处理 |
3 武汉城市圈耕地时空演变 |
3.1 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水田及旱地数量及分布 |
3.1.2 坡耕地数量及分布 |
3.1.3 可开垦土地及可复垦土地数量及分布 |
3.2 耕地数量演变分析 |
3.2.1 耕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 |
3.2.2 耕地利用变化程度分析 |
3.3 耕地结构演变分析 |
3.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
3.3.2 耕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析 |
3.4 耕地动态度演变分析 |
3.5 耕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4 武汉城市圈耕地布局模拟 |
4.1 因子选取 |
4.1.1 空间影响因子 |
4.1.2 社会经济影响因子 |
4.2 模型与方法 |
4.2.1 耕地转化率 |
4.2.2 异步元胞间隔 |
4.2.3 元胞转换及终止条件 |
4.3 结果分析 |
4.3.1 耕地转换的概率与元胞演化间隔 |
4.3.2 耕地配置结果 |
4.3.3 与传统元胞自动机结果比较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以咸宁市咸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研究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结论 |
(4)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
1.3.1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 |
1.3.2 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综述 |
1.3.3 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关系研究 |
§2.1 土地综合承载力 |
2.1.1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
2.1.3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4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理论模型 |
2.1.5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的计量模型 |
§2.2 土地开发空间优化 |
2.2.1 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的定义及内涵 |
2.2.2 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相关理论 |
2.2.3 土地开发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4 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方法 |
§2.3 土地综合承载力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关系 |
2.3.1 土地开发利用与土地综合承载力 |
2.3.2 土地开发利用与土地开发空间格局 |
2.3.3 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土地开发空间优化设计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水文地质条件 |
3.1.5 生物资源条件 |
3.1.6 矿产资源条件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概况 |
3.2.2 经济概况 |
3.2.3 交通运输条件 |
§3.3 土地利用现状 |
3.3.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3.3.2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 |
第四章 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 评价指标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数据来源 |
4.2.1 评价尺度 |
4.2.2 数据来源 |
§4.3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综合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综合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综合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4.5 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 |
§5.1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格局现状 |
§5.2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目标 |
§5.3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方案 |
5.3.1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 |
5.3.2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结果 |
5.3.3 各土地开发空间分区发展指引 |
§5.4 湖北省土地开发空间优化对策建议 |
5.4.1 区域差别化政策制度制定 |
5.4.2 公共资源配置机制构建 |
5.4.3 县域政绩考核体系构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黄冈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二、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
(一) 种植棉花历史悠久 |
(二) 棉花种植业在探索中发展 |
(三) 棉花生产布局集中,已形成三大棉区 |
三、湖北棉花生产概况 |
(一) 湖北棉花生态环境评价 |
(二) 湖北棉花种植优势区分析 |
(三) 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呈现波动态势 |
(四) 湖北棉花单产不断提升,还有挖掘潜力 |
四、黄冈棉花生产现状分析 |
(一) 黄冈地区适合种植棉花的条件分析 |
(二) 黄冈是湖北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大幅增加 |
(四) 单产不断提升,高于全国及湖北平均水平 |
(五) 棉田投入增加,种植成本上升 |
(六) 科技服务力度不断加强 |
五、黄冈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棉花质量不高,品质有待提高 |
(二) 科学技术应用效果差 |
(三) 机械化程度不高,出现高成本低收益 |
(四) 农药及肥料未按实际需求使用,资源浪费严重 |
(五) 成灾比重大,“靠天收”局面没有改变 |
(六) 市场皮棉价格不稳定,棉农种棉的积极性降低 |
(七) 棉花生产过程不稳定,生产可持续性不强 |
六、提升黄冈棉花生产的策略 |
(一) 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降低成本 |
(二) 提升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 |
(三) 科学防治棉花病虫害,减少损失 |
(四)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五)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棉花生产的竞争力 |
(六) 加强水利设施投入,加快棉区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
(七) 积极培育有利于棉花生产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气候因素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的实例 |
1.3 政府及电力机构对灾害性气候影响问题的重视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气候因素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 |
1.4.2 电力系统大停电模型及安全评估的研究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考虑极端气候的大停电问题的分析框架 |
2.1 极端灾害性气候 |
2.2 灾害性气候对电力系统影响的难点分析 |
2.2.1 气候问题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
2.2.2 不同气候类型对电力系统的作用形式和强度不同 |
2.2.3 区域性灾害等级与影响后果相关 |
2.2.4 气候问题与电力系统关系的量化难度 |
2.3 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问题的分析框架 |
2.4 小结 |
第3章 气候模型及其影响下的线路停运率模型 |
3.1 气候模型 |
3.2 恶劣气候的特性 |
3.2.1 恶劣气候的时间特征 |
3.2.2 恶劣气候的地域特性 |
3.2.3 气候状态发生的随机性 |
3.3 恶劣气候因素影响下电力线路停运率建模 |
3.3.1 线路停运率影响因素 |
3.3.2 恶劣气候因素影响下电力线路停运率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OPA过程的大停电风险仿真模型 |
4.1 基于直流潮流的OPA模型描述 |
4.1.1 电力系统直流潮流 |
4.1.2 基于直流潮流的OPA模型 |
4.2 对OPA模型的改进 |
4.2.1 模型的改进思路 |
4.2.2 改进快动态过程 |
4.2.3 改进慢动态过程 |
4.3 大停电风险评估指标 |
4.3.1 风险评估指标 |
4.3.2 仿真结果直观展示 |
4.4 小结 |
第5章 算例分析 |
5.1 恶劣气候影响下线路停运率 |
5.1.1 载荷计算 |
5.1.2 线路停运率计算 |
5.2 大停电风险分析建模和仿真过程分析 |
5.2.1 区域性气候影响下的停电风险分析 |
5.2.2 风灾影响下的风险分析 |
5.2.3 冰灾影响下的风险分析 |
5.2.4 负荷水平影响下的风险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7)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与政策性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简单评述 |
1.4 论文研究结构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湖北省油菜种植现状分析 |
2.1 湖北省油菜种植生产现状 |
2.1.1 湖北省油菜种植的自然条件 |
2.1.2 湖北省油菜种植现状 |
2.1.3 湖北省油菜种植生产波动原因分析 |
2.2 湖北省油菜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 |
3 基于县域的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区划研究 |
3.1 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分区的理论分析 |
3.2 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区划方法 |
3.3 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区划结果分析与实际意义 |
3.3.1 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区划结果分析 |
3.3.2 湖北省油菜种植区划意义 |
4 基于县域的不同单产分布下湖北省油菜保险纯费率研究 |
4.1 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理论基础 |
4.2 不同单产分布下的湖北省油菜保险纯费率厘定 |
4.2.1 农作物保险纯费率厘定原理 |
4.2.2 单产分布模型 |
4.2.3 数据处理 |
4.2.4 各种单产分布模型的拟合结果 |
4.2.5 五种分布下费率的厘定结果与比较分析 |
4.2.6 结论 |
5 湖北省油菜保险政策性补贴分析 |
5.1 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经济学分析 |
5.2 湖北省油菜保险政策性补贴可行性分析 |
5.2.1 补贴模拟方法的选择 |
5.2.2 模拟的处理方法与模拟结果 |
5.2.3 模拟结果对财政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6 湖北省油菜政策性保险发展政策建议 |
6.1 加强并完善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 |
6.2 构建完善的湖北省油菜灾害损失承担机制 |
6.3 建立高效率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 |
6.4 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提高农民投保意识 |
6.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湖北省油菜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
附表2 湖北省油菜产量(单位:万吨) |
附表3 湖北省各市油菜单产(单位:千克/亩) |
附表4 湖北省部各市油菜单产数据描述性统计 |
附表5 湖北省各县市各种分布参数估计 |
附表6 湖北省各县市五种分布下AD检验结果 |
附表7 湖北省各县补贴模拟变量 |
附表8 政府补贴70%的保费对财政的影响 |
附表9 政府补贴70%保费前后农民收支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林业有害生物概述 |
1.2.1.1 基本概念 |
1.2.1.2 危害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理论基础 |
1.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4.2 系统工程理论 |
1.2.4.3 信息学理论 |
1.2.4.4 管理学理论 |
1.2.4.5 经济学理论 |
1.2.5 技术与手段 |
1.2.5.1 监测技术 |
1.2.5.2 监测手段 |
1.2.5.3 监测的对象及要素 |
1.2.6 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
1.2.6.1 存在的问题 |
1.2.6.2 前景展望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步骤及技术线路 |
1.4.1 研究步骤 |
1.4.2 技术线路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社会经济状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林业资源现状 |
2.3.1 动植物资源 |
2.3.2 林业生产建设 |
2.4 林业有害生物现状 |
2.4.1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
2.4.2 危害现状 |
2.5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现状 |
2.5.1 监测现状 |
2.5.1.1 监测网络体系 |
2.5.1.2 基础工作 |
2.5.1.3 管理机构 |
2.5.2 存在问题 |
3 动态监测的范围与实施 |
3.1 监测范围 |
3.1.1 林业有害生物 |
3.1.2 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
3.1.3 森林资源状况 |
3.1.4 环境因素 |
3.1.5 防治与检疫情况 |
3.1.6 历史资料 |
3.2 实施途径 |
3.2.1 监测指标、标准确定 |
3.2.1.1 监测指标确定 |
3.2.1.2 发生程度标准制定 |
3.2.1.3 危害程度标准确定 |
3.2.2 监测信息获取 |
3.2.2.1 基本方法 |
3.2.2.2 基础数据确定 |
3.2.2.3 数据统计 |
3.2.3 实施要求 |
4 动态监测体系框架 |
4.1 可行性 |
4.1.1 技术可行性 |
4.1.2 管理可行性 |
4.1.3 基础可行性 |
4.2 动态监测体系框架 |
4.2.1 网络体系 |
4.2.2 技术体系 |
4.2.3 指标体系 |
4.2.4 管理体系 |
4.2.5 支撑体系 |
4.2.6 质量监督体系 |
5 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
5.1 设计思路 |
5.1.1 设计目标 |
5.1.2 设计依据 |
5.1.3 必要性 |
5.1.4 遵循原则 |
5.2 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信息系统 |
5.2.1 系统组成 |
5.2.1.1 系统总体构成 |
5.2.1.2 系统功能 |
5.2.1.3 系统数据流程 |
5.2.2 数据库设计 |
5.3 主要功能模块 |
5.3.1 卫星监测 |
5.3.1.1 卫星监测原理 |
5.3.1.2 卫星监测功能模块 |
5.3.2 人工地面监测调查 |
5.3.3 林业有害生物档案管理 |
5.3.4 气象因子观察 |
5.3.5 林业有害生物远程诊断 |
5.3.6 检疫拦截封锁与除害 |
5.3.7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
5.3.7.1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 |
5.3.7.2 林业有害生物预报 |
5.3.8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 |
5.3.9 报表与专题图输出 |
5.3.10 系统管理 |
5.4 系统维护与更新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灾害性天气种类的划分 |
1.1 降水异常类 |
1.2 温度异常类 |
1.3 大风 |
1.4 雷暴 |
2 各种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
2.1 十种灾害性天气年际变化特征 |
2.2 十种灾害性天气月际变化特征 |
2.3 各种灾害性天气的成因 |
2.3.1 暴雨与洪涝渍害 |
2.3.2 干旱与高温 |
2.3.3 春季连阴雨 |
2.4.4 大风和冰雹 |
3 灾害性天气的预防措施 |
四、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湖北的气象灾害及应对研究[D]. 程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武汉城市圈耕地时空演变及布局模拟[D]. 张梦珂. 武汉大学, 2017(08)
- [3]基于GIS和RUSLE模型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以咸宁市咸安区为例[J]. 周亚欣,陈浩,袁希平,甘淑.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1)
- [4]湖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空间优化研究[D]. 魏凤娟. 中国地质大学, 2015(01)
- [5]黄冈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D]. 汪丽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2)
- [6]考虑极端气候因素的大停电风险评估[D]. 王淼. 华北电力大学, 2013(S2)
- [7]湖北省油菜种植风险与政策性保险研究[D]. 郭兴旭.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
- [8]咸宁市林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体系研究[D]. 冯律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3)
- [9]嘉鱼县灾害性天气的统计学分析[J]. 吴学鹏. 湖北气象,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