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超,潘铎[1](2022)在《现代汽车造型分析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汽车造型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汽车造型的设计可以体现其内在的情怀与深远意义,为汽车品牌争取到更多客户,优秀的汽车造型也可以引起顾客的情感共鸣。本文基于现有的一些现代汽车造型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汽车制造提供设计的灵感。
孟帆[2](2021)在《基于形态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在众多设计方法中,仿生设计的方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是自然界与人类文明社会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演进,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各色生物在形态、构造、色彩等因素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本文在产品形态设计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分析形态仿生设计方法对汽车整体及细节部件造型所产生的影响与应用,通过把生物自然形态、结构、肌理等天然优势融入到汽车造型设计之中,进一步提升汽车形态的协调性与审美性。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工业产品形态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产品形态设计的概念、遵循的美学原则,并通过列举产品造型设计的方法,着重突出仿生设计方法独有的“自然亲和力”,为接下来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通过展示仿生原型各种状态下造型曲线的提取过程及案例应用,进一步论证了形态曲线对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在设计理论和造型方法的指导下,以汽车车身作为载体,分析每种仿生设计方法对其所产生的设计效用,并着重分析形态仿生设计方法在汽车车身设计、细节部件等方面的应用与推广。第四部分运用形态仿生设计方法为主,结构仿生设计方法等其他仿生方法为辅的设计方式进行汽车造型设计实践,将理论转化为实际产品。本文重点从仿生设计的大方向出发,着重围绕形态仿生设计方法在汽车造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设计流程中如何把握仿生原型的特征曲线并将其运用到设计之中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形态、功能、结构、色彩、肌理等方面阐述了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中的应用特点,在总结中进行了概括。
朱庆彬[3](2021)在《青年化的A00级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陆竞璇[4](2020)在《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互动性研究》文中提出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每天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辆甚至多辆小汽车,可以说汽车的存在已经让我们对于开车出行的方式产生了 一定的依赖性。然而,今天我们所驾驶的“完美”汽车却是经历了一百多年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演变而来,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汽车的发展也不是停滞不前的,无论是从汽车的外观造型、内部装饰、中控仪表还是机械功能,其设计始终处在持续的创新过程中。汽车方向盘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驾驶员接触最多的一个组件。开车的过程中,方向盘给予用户的操作体验是最直接的,因为方向盘掌控着整个汽车车身的走向,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好的、舒适的驾车体验感,设计师们从方向盘的色彩,材质,构架,功能,大小和形状都进行了大胆的变化与尝试,这也逐渐成为消费者达成购买一辆汽车的动因之一。21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用户不断增加的体验需求,使得汽车方向盘的设计更加趋于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盘只有单单的转向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购买人群的体验需求,所以智能方向盘便应运而生。智能方向盘的多功能操作离不开与其它智能设备之间的协同配合,因此交互方式成为方向盘设计中无法忽视的设计环节,交互设计在改善人与方向盘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人机交互对造型的影响与改变也越来越大。智能化的浪潮已经汹涌而来,对于汽车这种科技产物,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优化创新我们的设计思维,做出更好更人性化的设计,以适应智能时代的需求。本文针对汽车方向盘的造型、功能和智能化以及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分析目前方向盘的设计现状和发展进程,并总结出未来方向盘的发展趋势。
侯雅乔[5](2020)在《基于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的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无人驾驶汽车作为近年来汽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将带来用户出行方式的变革——乘用汽车从代步工具变为移动家居空间;密切相关于用户体验的内饰,成为创新设计的焦点和突破口。本文以城市家庭作为研究目标人群,从城市家庭生活形态出发,尝试利用用户视角的模块化设计思想探索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方法,研究符合用户需求的内饰模块设计新方向。本文结合社会学研究成果,通过调研明确“城市家庭”目标用户内涵;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研方法,研究城市家庭生活形态,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并构建用户原型。其后,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本文深入研究了产品发展状况;将模块化设计思想分为工程视角和用户视角,主要探索模块化理论指导下的内饰设计思路,以及无人驾驶技术支持之下的内饰部件可能的变革。基于用户研究及产品状况研究,搭建用户需求、预期解决问题和设计的关系,归纳得出L5级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任务及策略。最终根据目标用户需求,从内饰布局和内饰部件设计两方面,输出无人驾驶汽车内饰模块概念设计方案。
宋明亮[6](2020)在《融合美学与工程的房车造型数字化设计方法》文中指出设计美学与结构工程是现代汽车设计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然而二者因知识领域的不同导致认知的局限性,在实际合作中出现协作困难、设计迭代冗余等问题,因此实现两者有效交叉融合是汽车设计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美学与工学交叉融合为研究主线,立足房车这一新兴行业的实际设计与生产工艺情况,面向设计过程,探讨融合美学与工学的房车数字化设计方法。论文所构建的美学与工学的交叉融合路径主要体现在美学范畴中关于主观因素的工学量化分析方法以及由美学造型引发的与工学学科的交叉整合研究两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面向意象仿生和品牌DNA(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车辆外造型客观评价方法。论文借助层次分析法设立意象仿生评价指标,并通过小样本专家测评确立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意象仿生的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意象仿生评价的客观化;提出了采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esNet8为分类器、结合CAM(Class Active Mapping,CAM)可视化手段的品牌家族化造型DNA客观分析与提取的方法,实现了汽车品牌造型DNA的智能分析与提取。(2)兼顾美学与空气动力学的房车造型设计协同设计的方法。面向房车设计初始阶段,提出采用多步法解决美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的协同设计问题,首先依据美学评价得分与空气动力学仿真结果两类数据建立多种房车造型原型性能参照表;其次结合美学比例原则建立局部造型优化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参数设计域,揭示了气动性能与外观造型的相关性。在既有造型空气动力学优化阶段,提出从设计灵感出发,以构成美学风格的关键特征线为约束条件的造型空气动力学优化修正方法,减小气动减阻优化过程中对造型风格的破坏。研究成果为造型设计师与工程师之间的沟通建立了桥梁,有效减少设计迭代次数,提高造型质量与效率。(3)面向内饰造型设计的用户感性需求量化分析方法。论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借助感性工学和Kano模型量化评估用户功能需求层次,结合向量-极坐标法建立基于数据的房车功能需求层级塔,提出细分市场下的房车功能设施分级配置方案;面向高层次的审美诉求,提出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建立房车内饰设计风格语义词汇与CMF(Color、Material、Finishing,CMF)设计元素的关联映射,获取本土用户对不同风格的房车内饰在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和工艺加工方面的审美偏好数据。该研究成果能够有效解决本土用户感性意象需求不明确的问题,为我国本土房车内饰设计在功能设施及CMF设计方面提供可供度量的数据依据。(4)内饰造型设计影响下的房车结构设计与轻量化优化方法。论文针对内饰造型设计影响下的改装房车结构框架强度标准失效问题,选择根据房车内饰造型设计需求所重新设计的车身框架结构和玻璃钢壳体,参考相关法规标准,结合空间造型设计约束条件,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对房车顶部抗压强度进行详细分析和优化,实现了综合考虑内饰造型、人机工学等因素的车身框架结构设计与轻量化优化。该研究方法解决了内饰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优化的统筹问题,为当前改装房车抗压强度法规缺失下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和流程提供了切实有益的参考。
黄颖捷[7](2019)在《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汽车内饰(Car interior)是实现汽车产品功能以及用户体验汽车产品的主要场所,在形态上呈现出一种空间的特征,汽车内饰从本源上说是一个物所构成的人造空间。物属于空间,空间又是物的存在方式。本文研究范畴属于工业设计中造型设计的领域,造型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中,造型是空间设计的途径,汽车内饰空间设计的本质是对造型存在方式的把握。本文选题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依托973计划项目子课题以及863计划项目子课题中对于造型设计问题的研究基础,结合笔者参与的多个汽车内饰设计项目,聚焦于汽车内饰造型设计的空间设计问题。研究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汽车内饰空间的定义是什么,在认知层面上与造型层面上如何定义。第二,探究构成汽车内饰空间的空间元素如何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汽车内饰设计涉及诸多领域,本文主要对汽车内饰设计中的空间设计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三个研究目标:第一,定义汽车内饰空间的认知要素,研究各认知要素与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关系;第二,明确汽车内饰空间中各个认知要素在设计中的具体表征,探究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对于各个设计要素的认知差异。第三,依据本文对空间认知以及设计要素的研究,构建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方法。本文依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实验实证、实地调研、统计与空间句法计算分析作为本文的实际研究手段。本文涉及到的实验实例主要有:1)汽车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2)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3)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4)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认知差异实验。本文涉及到的设计实践主要项目有:(1)《中国重汽HOWO中型卡车设计》;(2)《中国重汽HOWO轻卡设计》;(3)《艾盛电动车内饰概念造型设计》;(4)《E200电动车内饰设计》;(5)《中车株机美学战略手册设计》;这些实验与项目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以及事实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东西方普适空间哲学的分析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提出“物与非物”的空间构架,作为本文研究的空间观。对比分析15种经典空间认知模型,选取最契合大众对物质空间结合汽车内饰空间的客观构成特性,提出汽车内饰空间关系模型,为汽车内饰空间提供宏观的认知框架;也是一种产品空间的认知。对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关于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结果表明不论是设计师还是普通用户,皆认为汽车内饰是一个由车身外覆件所围合的封闭空间,汽车内饰中的部件是汽车内饰的空间构成以及空间认知的基本单位;座椅对内饰空间中乘员活动和交流的影响最为显着,座椅排布方式不但影响乘员的活动与交流,也影响人们对汽车内饰空间布局认知。在具体的空间认知路径上,设计师和普通用户两个群体表现出了认知差异,设计师偏向于概括性关联式认知,即通过对构成汽车内饰空间的各个元素进行概括性描述来认知汽车内饰空间;而普通用户偏向于细节分散性认知,即通过汽车内饰空间中若干个空间元素进行逐一认知进而构建对汽车内饰空间的整体认知。综合上述关于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与认知层面的研究,提出以空间特征、空间布局与空间形态作为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研究基础,构建汽车内饰空间的框架模型。2.明确了设计师与普通用户对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的认知差异以及汽车内饰空间特征属性。通过汽车内饰空间认知差异实验,探究了普通用户与有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对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线和交界线的认知差异。通过实验获取对汽车内饰特征线及交界线的认知的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不同职业背景人群对汽车内饰造型特征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对于造型特征中的特征识别总量不具有差异性;而对于特征线与交界线的识别而言,普通用户存在差异性,设计师不存在差异性。基于结果可知两个群体对于汽车内饰造型信息的获取量基本一致;普通用户对于特征线认的知敏感度高于交界线,而设计师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敏感度偏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普通用户与设计师关于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识别模型。通过内饰设计实例,展现此认知差异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影响汽车内饰空间的特征造型生成。通过对汽车内饰发展沿革实地调研,结合一般产品属性认知理论以及产品创新模式的研究,提出汽车内饰特征推衍模型,并将此推衍模型运用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为汽车内饰设计提供一个可信的汽车内饰特征生成设计辅助工具。3.汽车内饰中座椅的布局是影响人在内饰空间中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因素。通过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考察汽车内饰空间座椅布局对人与汽车内饰空间的关系,以座椅排布方式相异的7种不同车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车型内饰空间的流通性与私密性。汽车内饰是一个“微型”的载人空间,从空间“构形”的角度,采用“空间句法”对与上述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样本进行拓扑计算,对获得的相应的深度值、连接值、全局整合度和标准化集成度值进行分析,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汽车内饰空间的流通性与私密性等特性的关联。结果表明,采用空间句法工具对汽车内饰空间流通性与私密性的计算结果与汽车内饰空间布局实验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就汽车内饰空间的流通性和私密性而言,空间句法作为汽车内饰设计的辅助工具是可行的,可为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辅助工具和方法。4.设置了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认知差异实验,为汽车内外饰造型认知一致性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探究了普通用户与设计师群体对汽车外形与内饰形态之间关联特性的认知差异。阐明汽车内饰空间形态的内涵,明确了构成汽车内饰空间形态的三个要素:空间尺度、空间张力和空间表意。空间尺度并不是指的物理学上的尺寸概念,而是汽车内饰的空间尺度,它并非空间尺寸,与空间比例、空间的界面处理和内饰空间体量有关。空间张力是一种非物理概念上的力,而是一种关于形态和感觉的描述,是空间或形态的实在的、可量化描述的变量;表意则是描述空间的意义,在设计学层面上是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意图的表达。基于汽车内饰空间设计属性与汽车内饰造型的关联分析,提出空间理论下汽车内饰空间要素映射关系以及汽车内饰空间造型沟通模式;构建了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本文从“求真”以及“求用”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从“求真”角度而言,本文基于文献调研以及分析,对空间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定义本文的空间范畴,结合前人对汽车内饰空间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汽车内饰空间的构成与认知范式,将汽车内饰设计从部件造型设计向空间整体设计方向推进。从“求用”的角度而言,本文构建了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为设计师从空间角度下进行汽车内饰设计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设计方法。此框架还整合了设计信息物化所需的若干设计工具、模型以及理论,从这一角度而言,此框架亦是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的一个可操作性强的辅助工具。
牛一鹏[8](2019)在《基于消费需求的家用MPV车型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内自主品牌MPV在乘用车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但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质的追求逐渐提升,国产自主品牌MPV在价格上的优势逐渐减弱。随着时间推移,1980年后出生的居民已经成为MPV消费者的主体,更加注重汽车品质、品牌和乘坐体验,倾向于精品化、舒适性的车型,消费者需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自主品牌MPV如何更新造型设计,改变其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粗糙、低廉、呆板的印象,继续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MPV汽车销售情况、MPV消费者需求、汽车造型设计的审美特征、家用MPV汽车设计类型四个方面,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对国内MPV车型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引入形式美法则完成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MPV车型设计方案,希望通过论文中的MPV外型设计方案为我国自主品牌MPV汽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研究认为:受国内经济发展和全面二胎政策等因素影响,MPV销售量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将成为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MPV消费者以男性为主,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35岁之间且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的特点,消费者购买MPV车型的主要动因是满足家庭生活的多样化需求,购车预算主要集中在10-20万之间的范围内:国内市场中合资品牌MPV定位高端市场,造型设计更加倾向于流线型风格,而自主品牌MPV车型设计更加偏重于方正的设计特点。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发现,除价格因素外,消费者对MPV外观、内部空间、功能性、舒适性四类特性最为关注,由此论文得出MPV车型设计特征,分别是家用性、时尚性、舒适性和细节性。综合消费者需求和MPV车型设计特征,论文认为以家用功能为主的MPV车辆长度应控制在4800mm上下,宽度在1800mn上下,轴距在2800-2900mm之间较为适宜,整体应采用摒弃繁琐细节,注重空间和形体整体造型结构的极简主义设计理念。根据国内消费者对未来MPV造型特征的需求,论文以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为指导完成自主品牌MPV车型效果图的设计。因理论水平的限制,论文主要研究重点为车辆外观,对材料、工程等方面没有涉及,此外,问卷调查仅在辽宁省进行,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王婷[9](2019)在《基于量化分析的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文中指出警用防暴车是公安特警用来执行反恐处突任务的特种车辆。警用防暴车的外观造型是车辆在暴恐等违法犯罪环境中实现震慑、防御、打击甚至抓捕等特殊功能的重要基础。国际暴恐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用户审美需求的不断提升,都对警用防暴车的外观造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选题主要对影响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的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传统的车辆外观造型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量化分析法在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完成了三款警用防暴车“巨鬣”、“战轮”及“守护者”的外观造型设计方案。警用防暴车相较于民用汽车来讲更加重视外观造型的功能化、理性化特点,因此本选题在传统车辆造型方法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量化分析的造型研究及设计方法。量化分析法在警用防暴车的外观造型设计中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通过样本库对车辆尺寸等数据进行量化统计,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以数字、图表等形式将量化结果表达出来。量化分析在警用防暴车的外观造型中可提高造型结论的准确度,对传统车辆造型方法是有益的补充,尤其是对数字设计实践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石怀升[10](2019)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BSC赛车驾驶室设计》文中提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BSC)是面向高等教育界的新兴赛车运动,大赛竞技用的BSC赛车以巴哈小型越野赛车为原型,具备一定的制车难度。同时,BSC赛车在设计上的创新与人机适配问题日益明显。调研表明,现阶段有关BSC赛车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有关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内容尚需完善,如何使BSC赛车驾驶室设计更具保护作用、更符合驾驶员操作习惯、更满足人性化需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确定以人机工程学为理论依据,以BSC赛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以加强驾驶室人机功能作用、改善人机适配关系、提升人机视觉审美为设计目的。首先,引入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及方法,论述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其次,通过BSC赛车驾驶室的车主调研与人机系统分析,确定其设计定位并总结人机设计要素。再次,提出BSC赛车驾驶室人机设计流程,按此流程进行概念设计和模型设计并筛选出3种方案,通过车主调查回访确定一种方案。最后,利用人机工程仿真软件JACK构建人体数字模型,将其与BSC赛车驾驶室模型在该软件中结合,对驾驶室的舒适性、手伸可达域进行评价和校核,优化该方案。本文总结了BSC赛车驾驶室的人机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素,并应用于该产品的设计流程中。通过对驾驶室主要构件的人机设计、驾驶员体征的科学测量和整体布置的仿真校核,最终设计出科学、易用、安全、舒适、美观的BSC赛车驾驶室,近而满足了驾驶员的使用需求,发挥了驾驶室的人机作用并提高了比赛的可观赏性。
二、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汽车造型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车造型的演变 |
2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要点 |
2.1 统一、变化 |
2.2 比例、分割 |
2.3 过渡、呼应 |
2.4 品味、格调 |
3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 |
4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思考 |
5 结语 |
(2)基于形态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式及其方法 |
第2章 产品形态设计方法概述 |
2.1 产品形态概述与构成要素分析 |
2.2 产品形态设计遵循的美学法则 |
2.3 产品形态仿生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生生物形态特征提取与应用 |
3.1 生物形态特征的定义 |
3.2 生物形态曲线提取原则及在汽车造型中的视觉引导性分析 |
3.3 生物形态特征分析以美洲豹为例 |
3.4 生物形态特征分析以鲶鱼为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设计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1 形态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2 功能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3 结构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4 色彩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5 肌理仿生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形态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实践 |
5.1 美洲豹形态仿生汽车造型设计实践 |
5.2 鲶鱼形态仿生汽车造型设计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汽车形态仿生设计的总结与展望 |
6.1 汽车车身形态仿生设计结论 |
6.2 本研究具体实施的工作 |
6.3 汽车形态仿生设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毕业设计 |
(4)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互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结构与框架 |
第2章 汽车方向盘的“前世今生” |
2.1 汽车方向盘造型发展的演变 |
2.1.1 方向盘造型设计的变化 |
2.1.2 方向盘颜色设计的变化 |
2.1.3 方向盘材质设计的变化 |
2.2 汽车方向盘设计风格的演变 |
2.2.1 汽车方向盘设计运动风 |
2.2.2 汽车方向盘设计商务风 |
2.2.3 汽车方向盘设计豪华风 |
2.3 汽车方向盘设计情感的剖析 |
2.3.1 阴柔化设计情感 |
2.3.2 阳刚化设计情感 |
2.3.3 符合大众审美情感的“中庸之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智能方向盘功能的交互设计 |
3.1 交互设计的理论基础 |
3.1.1 交互设计的含义 |
3.1.2 人机交互设计的动因 |
3.1.3 汽车方向盘交互设计的概况 |
3.2 汽车智能方向盘的硬件交互分析 |
3.2.1 智能方向盘的界定 |
3.2.2 智能方向盘的按键设计分析 |
3.2.3 智能方向盘按键的功能探讨 |
3.3 智能交互在汽车方向盘功能设计上的应用 |
3.3.1 体现愉悦感的触控屏方向盘 |
3.3.2 交互便利的智能语音识别方向盘 |
3.3.3 省略视觉的智能手势操作方向盘 |
3.4 生态识别在智能方向盘设计上的应用 |
3.4.1 视觉感受智能方向盘设计 |
3.4.2 嗅觉感受智能方向盘设计 |
3.4.3 触觉感受智能方向盘设计 |
3.4.4 知觉感受智能方向盘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方向盘与汽车智能驾驶空间的关系分析 |
4.1 汽车智能方向盘与智能座舱之间的交互关系 |
4.1.1 解构智能座舱 |
4.1.2 智能空间下的智能方向盘设计 |
4.2 智能方向盘如何操控车载HMI人机界面设计 |
4.2.1 解析HMI人机交互设计 |
4.2.2 智能方向盘与HMI的结合设计分析 |
4.3 自动驾驶状态下与智能方向盘之间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概念车方向盘设计互动性的现状及发展 |
5.1 概念方向盘设计互动性的现状 |
5.1.1 形态各异的概念方向盘造型设计 |
5.1.2 丰富多变的概念方向盘功能设计 |
5.1.3 花式频出的概念方向盘交互设计 |
5.1.4 自动驾驶影响下的概念方向盘设计 |
5.2 汽车智能方向盘的未来发展趋势 |
5.2.1 未来方向盘的概念设计 |
5.2.2 采埃孚未来方向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的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选题 |
1.2.1 选题简介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径与方法 |
2 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研究 |
2.1 城市家庭生活形态调研 |
2.1.1 调研目标、方法和路径 |
2.1.2 调研结论 |
2.2 2030 年城市家庭用户原型构建 |
2.2.1 用户原型一 |
2.2.2 用户原型二 |
2.2.3 用户原型三 |
2.3 本章小结 |
3 汽车内饰模块化设计现状研究 |
3.1 汽车模块化技术 |
3.1.1 模块化概念 |
3.1.2 汽车模块化研究现状 |
3.1.3 汽车模块化设计思想 |
3.1.4 汽车模块化设计的特点解析 |
3.2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简介 |
3.3 汽车内饰设计现状分析——以内饰部件发展为例 |
3.3.1 通用内饰部件比较 |
3.3.2 特殊内饰部件比较 |
3.3.3 车载模块的变革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汽车内饰设计分析 |
4.1 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任务 |
4.2 内饰部件在无人驾驶汽车中的设计策略 |
4.2.1 娱乐至上:屏幕加持AR,创造全新体验 |
4.2.2 休息随心:座椅变形组装,智能环境调节 |
4.2.3 办公高效:多方式置物,多设备搭载 |
4.2.4 饮食健康:冷藏可保鲜,热食宜身心 |
4.2.5 系统布局:合理规划空间,妥善安排储物 |
4.3 内饰设计策略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面向城市家庭的无人驾驶汽车内饰模块设计实践 |
5.1 无人驾驶汽车内饰模块设计说明 |
5.2 无人驾驶汽车内饰模块设计方案 |
5.2.1 内饰布局及尺寸关系 |
5.2.2 座椅模块 |
5.2.3 多功能扶手 |
5.2.4 多功能储物箱 |
5.2.5 行李放置模块 |
5.2.6 茶几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的调查问卷(一) |
附录B 表B.1 观察法结果 |
附录C |
附录D 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的调查问卷(二)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
(6)融合美学与工程的房车造型数字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美学与工学交叉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以房车领域为对象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必要性和研究视角 |
1.3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框架 |
1.3.2 主要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章小结 |
2 面向意象仿生和品牌DNA的车辆外造型设计评价方法 |
2.1 面向意象仿生与品牌家族化造型DNA的评价问题 |
2.2 房车造型设计领域知识描述 |
2.2.1 传统汽车造型设计领域知识的本体表达 |
2.2.2 房车造型领域知识本体描述 |
2.3 基于层次分析的意象仿生形态评价模型 |
2.3.1 意象与意象仿生设计 |
2.3.2 基于层次分析的意象仿生评价指标 |
2.3.3 意象仿生评价模型及指标权重数据 |
2.3.4 评价模型方案优选验证 |
2.4 基于深度学习的品牌家族化造型DNA评价 |
2.4.1 机器学习视域下的汽车品牌家族化造型DNA的识别方法 |
2.4.2 本节研究思路 |
2.4.3 数据库构建及分类工具 |
2.4.4 品牌造型DNA多级可视化识别解析分析 |
2.4.5 各品牌家族化造型DNA分类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房车美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协同设计方法 |
3.1 美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协同设计现实问题 |
3.2 平衡美学与气动性能的拖挂式房车造型优化设计 |
3.2.1 本节研究框架 |
3.2.2 美学评价与空气动力学性能 |
3.2.3 兼顾美学与气动性能的造型优化 |
3.2.4 应用案例 |
3.3 美学特征约束的自行式房车空气动力学优化 |
3.3.1 车辆造型关键美学特征线 |
3.3.2 美学特征约束的房车造型空气动力学优化思路 |
3.3.3 仿生设计灵感与美学特征提取 |
3.3.4 房车造型外流场约束变形优化 |
3.3.5 基于近似模型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3.3.6 样车试制 |
3.4 本章小结 |
4 房车内饰造型设计感性需求量化分析研究 |
4.1 房车内饰造型设计用户感性需求问题 |
4.2 感性工学与Kano模型相结合的房车功能需求分析 |
4.2.1 以本土用户为中心的感性需求分析 |
4.2.2 感性工学与Kano模型相结合的本土房车用户需求调研 |
4.2.3 细分市场下的房车功能配置方案 |
4.2.4 房车功能配置的可用性测试 |
4.3 CMF视域下的房车内饰审美偏好分析 |
4.3.1 CMF设计思想概述 |
4.3.2 房车内饰CMF实验样本分析 |
4.3.3 房车内饰CMF风格感性语义词汇提取 |
4.3.4 基于感性风格语义的房车内饰CMF审美偏好分析 |
4.3.5 房车内饰CMF审美偏好实验结果分析 |
4.4 应用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5 内饰造型影响下的房车车身结构设计与轻量化优化 |
5.1 内饰造型设计影响的房车车身结构设计问题 |
5.2 内饰空间造型与车身结构框架设计 |
5.2.1 房车原始车型及外造型设计 |
5.2.2 房车内饰空间造型设计及人机分析 |
5.2.3 基于内饰空间造型的车厢框架初始设计 |
5.3 房车顶部抗压强度仿真分析 |
5.3.1 房车有限元模型 |
5.3.2 顶部抗压分析 |
5.4 房车车身结构设计轻量化优化 |
5.4.1 优化设计模型 |
5.4.2 近似模型及优化结果分析 |
5.4.3 样车试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房车名字解释及分类图示 |
1.1 房车多语言名词解释 |
1.2 房车分类 |
附录2 房车造型设计方案图 |
2.1 金杯阁瑞斯房车造型涂装设计方案 |
2.2 大海狮房车实物样车 |
2.3 碳纤维房车内饰实景 |
附录3 现有房车造型设计图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设计研究背景 |
1.1.1 汽车内饰造型设计:从设计师意识表达到用户体验诉求 |
1.1.2 汽车内饰的空间及其认知研究 |
1.1.3 论文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关键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汽车内饰设计发展:车型进化与空间演变 |
1.2.2 汽车内饰感观质量分析与测量 |
1.2.3 设计领域的空间问题 |
1.3 选题背景 |
1.3.1 论文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背景 |
1.3.2 论文研究的实际设计和研究项目背景 |
1.3.3 论文研究的国际交流背景 |
1.3.4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组织结构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 |
2.1 概述 |
2.2 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问题 |
2.2.1 中国古代空间观念---四方宇宙与浑天说 |
2.2.2 西方空间观—形而上学、物理科学和主体向度 |
2.2.3 空间的构成 |
2.3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理论基础 |
2.3.1 经典空间认知模型 |
2.3.2 汽车内饰空间关系模型 |
2.3.3 汽车内饰-一种载人空间 |
2.4 汽车内饰设计空间的研究框架 |
2.4.1 汽车内饰空间要素 |
2.4.2 汽车内饰空间研究框架 |
2.4.3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访谈调研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 |
3.1 概述 |
3.2 汽车内饰的空间特征与演变 |
3.2.1 汽车内饰空间演变与空间特征实地调研 |
3.2.2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线与交界线 |
3.3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 |
3.3.1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认知差异实验设计 |
3.3.2 实验流程 |
3.3.3 汽车内饰特征与特征线识别认知差异性分析 |
3.3.4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的识别模型与造型风格 |
3.4 汽车内饰空间的特征设计 |
3.4.1 内饰空间特征属性 |
3.4.2 汽车内饰的空间设计驱动要素 |
3.4.3 汽车内饰空间特征推衍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 |
4.1 概述 |
4.2 空间布局 |
4.2.1 空间布局问题的提出 |
4.2.2 空间布局与空间关系 |
4.3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研究及感知实验 |
4.3.1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内涵 |
4.3.2 汽车内饰的功能布局 |
4.3.3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感知实验 |
4.4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空间句法”分析 |
4.4.1 空间句法:一种空间构型的图解方法 |
4.4.2 汽车内饰的空间构型空间句法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汽车内饰的空间形态 |
5.1 概述 |
5.2 汽车外饰与内饰空间形态的关联性研究 |
5.2.1 汽车外饰与内饰空间形态关联 |
5.2.2 汽车内外饰空间造型感知差异实验 |
5.3 汽车内饰的空间形态要素 |
5.3.1 汽车内饰空间尺度 |
5.3.2 汽车内饰的空间张力 |
5.3.3 汽车内饰的空间表意 |
5.4 汽车内饰空间形态与空间设计主题 |
5.4.1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主题 |
5.4.2 主题与造型意象 |
5.4.3 新趋势下的移动空间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方法 |
6.1 概述 |
6.2 汽车内饰空间认知模式 |
6.2.1 汽车内饰空间造型的认知属性 |
6.2.2 汽车内饰空间布局的设计属性 |
6.2.3 汽车内饰的空间造型属性 |
6.3 空间理论下汽车内饰设计方法 |
6.3.1 汽车内饰空间元素关系解释 |
6.3.2 汽车内饰空间造型的沟通模式 |
6.3.3 汽车内饰空间设计模式框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C 图3.2详图 |
附录D 图3.14 详图 |
致谢 |
(8)基于消费需求的家用MPV车型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MPV汽车简介 |
1.1.2 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
1.1.3 汽车消费者的需求 |
1.1.4 汽车造型设计现状 |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关于消费需求的研究状况 |
1.3.2 关于自主品牌汽车及MPV研究情况 |
1.3.3 基于汽车造型设计的研究情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方案 |
第二章 MPV消费状况研究 |
2.1 MPV汽车发展历程 |
2.1.1 MPV汽车历史 |
2.1.2 MPV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2.2 我国MPV汽车消费市场状况 |
2.2.1 MPV在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地位 |
2.2.2 MPV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PV消费者需求分析 |
3.1 研究消费需求的意义 |
3.1.1 消费者需求概念 |
3.1.2 消费者需求研究的理论意义 |
3.2 MPV消费者需求调查研究 |
3.2.1 MPV消费者个人特征调查 |
3.2.2 MPV消费者车辆需求因素调查 |
3.2.3 MPV消费者访谈 |
3.3 MPV消费需求调查分析 |
3.3.1 家用是未来MPV的首要功能 |
3.3.2 消费者趋于年轻化 |
3.3.3 中端MPV市场是未来企业竞争焦点 |
3.3.4 外观造型成为消费者关注焦点 |
3.4 MPV车型市场定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V造型设计分析 |
4.1 现有MPV车型设计特征分析 |
4.1.1 合资品牌MPV汽车造型特征分析 |
4.1.2 自主品牌MPV汽车造型特征分析 |
4.2 形式美法则在MPV造型设计中应用 |
4.2.1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
4.2.2 形式美法则在MPV造型设计中应用 |
4.3 与MPV车型设计相关的消费者需求分析 |
4.4 基于消费者需求的MPV车型设计特征分析 |
4.4.1 家用性是MPV主要功能特征 |
4.4.2 时尚性是MPV外观造型特征 |
4.4.3 舒适性是MPV消费认同特征 |
4.4.4 细节性是MPV设计品味特征 |
4.5 基于消费者需求的MPV车型设计方案 |
4.5.1 基于消费者需求的MPV造型风格特征 |
4.5.2 整车造型设计分析 |
4.5.3 细节设计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不足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量化分析的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内容 |
2 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研究方法 |
2.1 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特征 |
2.1.1 国内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特征 |
2.1.2 国外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特征 |
2.2 量化分析与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 |
2.2.1 警用车辆外观造型研究常见方法 |
2.2.2 车辆的造型量化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影响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的要素 |
3.1 警用防暴车形态要素分析 |
3.1.1 车身前脸造型特征分析 |
3.1.2 车身侧面造型特征分析 |
3.1.3 车身后脸造型特征分析 |
3.2 警用防暴车色彩要素分析 |
3.2.1 色彩对于警用防暴车涂装的作用及意义 |
3.2.2 国内外主流警用防暴车涂装分析 |
3.3 警用防暴车功能要素分析 |
3.3.1 警用防暴车功能适用性分析 |
3.3.2 警用防暴车“人装结合”针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 |
4.1 警用防暴车“巨鬣”外观造型设计 |
4.1.1 设计分析 |
4.1.2 “巨鬣”形态设计 |
4.1.3 “巨鬣”色彩设计 |
4.1.4 “巨鬣”功能设计 |
4.1.5 小结 |
4.2 警用防暴车“战轮”外观造型设计 |
4.2.1 设计分析 |
4.2.2 “战轮”形态设计 |
4.2.3 “战轮”色彩设计 |
4.2.4 “战轮”功能设计 |
4.2.5 小结 |
4.3 警用防暴车“守护者”外观造型设计 |
4.3.1 设计分析 |
4.3.2 “守护者”形态设计 |
4.3.3 “守护者”色彩设计 |
4.3.4 “守护者”功能设计 |
4.3.5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作品)、专利、比赛获奖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附录 |
(10)基于人机工程学的BSC赛车驾驶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BSC赛车发展现状 |
1.3.2 赛车驾驶室总成研究现状 |
1.3.3 赛车驾驶室布置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组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组织框架 |
第2章 驾驶室人机设计中的理论应用 |
2.1 人机工程学概述 |
2.1.1 人机工程学 |
2.1.2 汽车人机工程学 |
2.1.3 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学 |
2.2 驾驶室人机设计方法研究 |
2.2.1 人机工程学基本方法 |
2.2.2 车主调查与统计方法 |
2.2.3 驾驶员人体测量及建模方法 |
2.2.4 驾驶室数字建模及仿真方法 |
2.3 驾驶室人机设计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2.3.1 可行性分析 |
2.3.2 必要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设计分析 |
3.1 BSC赛车车主调查 |
3.1.1 车主调查目标人群及过程 |
3.1.2 车主调查统计与分析 |
3.2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系统分析 |
3.2.1 BSC赛车驾驶员分析 |
3.2.2 BSC赛车驾驶室分析 |
3.2.3 BSC赛车驾驶环境分析 |
3.3 BSC赛车驾驶室设计定位 |
3.4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设计要素 |
3.4.1 驾驶空间人机要素 |
3.4.2 赛车座椅人机要素 |
3.4.3 操控装置人机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设计实践 |
4.1 驾驶室人机设计流程分析 |
4.1.1 汽车驾驶室设计流程 |
4.1.2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设计流程 |
4.2 BSC赛车驾驶室概念设计 |
4.2.1 赛车座椅概念设计 |
4.2.2 操控装置概念设计 |
4.2.3 驾驶室整体概念设计 |
4.3 BSC赛车驾驶室模型设计 |
4.3.1 赛车参数化建模 |
4.3.2 驾驶室参数化建模 |
4.4 BSC赛车驾驶室效果展示 |
4.4.1 驾驶室装配方案渲染 |
4.4.2 BSC驾驶室设计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BSC赛车驾驶室人机仿真与校核 |
5.1 BSC赛车驾驶员人体模型 |
5.1.1 人体尺寸测量与数据处理 |
5.1.2 人体数字模型的构建 |
5.2 BSC赛车座椅仿真 |
5.2.1 赛车座椅受力分析 |
5.2.2 驾驶员舒适性评价 |
5.3 驾驶员可达域分析 |
5.4 BSC赛车驾驶室方案改良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SC赛车车主调查表 |
附录2 BSC赛车座椅车主调查表 |
附录3 BSC赛车方向盘车主调查表 |
附录4 BSC赛车方案评价表 |
附录5 中国人体基本参数表 |
附录6 效果展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现代汽车造型设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汽车造型分析与设计[J]. 周超,潘铎. 时代汽车, 2022(04)
- [2]基于形态仿生的汽车造型设计研究[D]. 孟帆.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3]青年化的A00级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D]. 朱庆彬.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4]汽车方向盘造型设计互动性研究[D]. 陆竞璇. 吉林大学, 2020(10)
- [5]基于城市家庭生活形态的无人驾驶汽车内饰设计研究[D]. 侯雅乔.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融合美学与工程的房车造型数字化设计方法[D]. 宋明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7]汽车内饰空间模式与空间设计[D]. 黄颖捷. 湖南大学, 2019
- [8]基于消费需求的家用MPV车型设计与研究[D]. 牛一鹏.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基于量化分析的警用防暴车外观造型设计[D]. 王婷.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人机工程学的BSC赛车驾驶室设计[D]. 石怀升. 燕山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