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黄显雷[1](2021)在《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种养结合奶牛场(IPBS)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与奶牛养殖,实现养殖场内粪便、秸秆和青贮玉米的循环利用,减少种植化肥使用,减少部分饲料购买,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尚未全面系统的认知IPBS的环境、经济及生产效率,尤其是IPBS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如何?又如何改善?需要配套怎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奶牛场主对IPBS的经营管理,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本文以山东省、黑龙江省奶牛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种养结合奶牛场(non-IPBS)和IPBS奶牛养殖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等,对non-IPBS和IPBS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揭示IPBS的环境减排潜力,探究影响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接着,基于成本收益分析(CBA)、倾向得分匹配(PSM)等,考察non-IPBS和IPBS的经济性能,实证分析non-IPBS与IPBS在牛奶产量、品质等指标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再次,基于非射线性模型(SBM)、截尾回归模型(Tobit)等,测度non-IPBS和IPBS的生产效率,分析影响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Logit)、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奶牛场选择IPBS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根据全文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构建IPBS可持续性运行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IPBS在减少养殖环境损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减少幅度取决于IPBS的青贮玉米自给率。在non-IPBS中,每产1吨标准牛奶(FPCM)的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不可再生能源消耗(NREU)、水消耗(WU)和土地占用(LU)分别为1351.1千克CO2-eq,18.2千克SO2-eq,8.8千克PO43--eq,4600.5兆焦耳,414.9立方米和1533.3平方米,而IPBS相应减少14.3%、10.4%、18.2%、9.9%、7.9%和13.1%,如果IPBS青贮玉米自给率从当前56.6%提升到100%,则相应减少26.9%、17.0%、28.4%、17.2%、14.9%和18.9%。在保证每个奶牛场的青贮玉米自给率达到100%的条件下,全国最多有81%的奶牛场可以采用IPBS,则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18.7%。2)IPBS在提升养殖场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净收益的提升率取决于耕地流转费用和青贮玉米价格。non-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为1415元,而IPBS的实际净收益提升率为15%,这些收益的增加主要因为自产青贮玉米成本较低,同时此过程减少青贮玉米的运输费用。non-IPBS与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的平衡点为:耕地流转费用为17262RMB/ha,或者青贮玉米价格为261RMB/t。同时,IPBS能显着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菌落总数。3)IPBS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显着效果。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non-IPBS与IPBS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分别为0.75和0.79,将环境因素纳入后,相应的生产效率分别下降16%和10%。饲料成本投入过高和养殖规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内生因素,而奶牛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奶牛产奶量低、泌乳牛占比低等因素是造成奶牛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外在因素。4)奶牛场主选择种养结合的决定是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牛场与农田距离、降低饲料成本认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认知等3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表层直接因素;奶牛场主教育水平、奶牛场收入这2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中层间接因素;奶牛场总牛数、土地流转价格、青贮玉米价格、当地粪污治理监管力度这4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底层根源因素。基于此,制定基于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保障IPBS长效运行。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绿色生产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搭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制定完善的养殖规程和标准等。
王翌翀[2](2021)在《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利用奶牛养殖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进行分析。按照国际标准收集北京地区5个牧场2019年1月-2020年12月牛只个体信息、DHI测定记录和繁殖记录,利用SPSS25.0单因素方差Duncan模型及T检验进行显着性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进行计算(平均值±标准差);使用一般线性多变量模型对代表性牧场2号牧场和4号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输精次数进行研究;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奶牛场智能管理系统》对DHI数据、繁殖记录进行整理;使用Excel 2016绘制折线图和柱状图。经研究获得如下结果:2020年,5个牧场年均产奶量较2019年均有所增加。2020年,1、3、5号牧场产奶量显着高于2号和4号牧场(P<0.05)。5个牧场乳蛋白水平均处于3.21-3.58%,2号牧场乳脂率显着(P<0.05)低于其他牧场,3号和5号牧场乳脂率>4.8%牛只比例较大,4号牧场乳脂率<2.5%比例较大。1、2、4、5号牧场脂蛋比<1.10比例较高,存在酸中毒风险,3号牧场脂蛋比>1.40比例较高,存在酮病风险。5个牧场各季节MUN均在10-18mg/dL之间,其中1号和2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8mg/dL比例较高,3号和4号牧场个别月份MUN<10mg/dL比例较高。2020年3号牧场SCC显着低于其他牧场(P<0.05),1、2、5号牧场SCC显着(P<0.05)增加。2号牧场产犊间隔超过理想值。5个牧场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均超过理想水平。5号牧场始配天数最合理,3号牧场泌乳150d配准率最高,5号牧场首配妊娠率最佳。综上所述,5个牧场两年校正奶量综合排名:3号>5号>1号>2号>4号。1号牧场应加强泌乳后期管理,关注奶牛瘤胃健康,及时调整奶牛精粗饲料比、蛋白组成。2号牧场关注热应激对牛只产奶量的影响,头胎牛的瘤胃健康,经产牛酮病及能量负平衡发生,加强同期发情操作及奶牛发情鉴定工作。3号牧场应注意头胎牛冷应激,应加强营养调控,提高首配妊娠率较低,注意饲料能氮比,规避牛只能量负平衡问题。4号牧场关注温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关注奶牛乳房健康,谨防瘤胃酸中毒现象发生。5号牧场应适当补充蛋白质,并预防酮病、能量负平衡的发生,关注奶牛乳房健康。
姜明明[3](2020)在《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饲养中的热点问题。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不适宜的饲养管理将对奶牛以及犊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提高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牧场通用的管理措施,然而高饲养密度被认为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高风险因子。产后奶牛机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免疫力降低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牧场集约化发展很快,但未见关于饲养密度对围产期奶牛影响的研究;给围产期奶牛饲喂免疫增强剂已有报道,但免疫增强剂多为单一成分。本研究选定规模化牧场,以经产奶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行为、免疫、代谢、健康和生产性能等指标,探明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和饲喂复合免疫增强剂对母牛和犊牛的影响,并探索其发生机制;将对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共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设80%组、100%组和120%组三个密度梯度。对行为学、血液生化指标、生产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随着饲养密度增加,奶牛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都减少。80%组的奶牛有更多的躺卧时间和反刍时间(P<0.05),80%组比100%组躺卧时间增加了1.2 h,80%组比100%组反刍时间增加了0.54 h。(2)尽管研究发现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产奶量、乳成分、平均产犊日期及初乳质量和产量均没有影响,但80%组第一个泌乳月的产奶量显着高于100%和120%组。(3)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有影响奶牛血钙浓度的趋势(P<0.1),血液皮质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钙随着分娩时间的临近差异显着(P<0.05)。(4)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瘤胃发酵参数没有影响,但是时间效应有影响。乙酸和氨态氮浓度随着分娩临近而降低,而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则随着分娩临近而升高。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中三个密度梯度的48头经产奶牛所产健康犊牛进行体尺、体重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不同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中皮质醇、尿素氮、钙和总蛋白无显着影响,但80%密度组母牛所产犊牛血液中皮质醇浓度(58.3 mmol/L)比100%密度组(65.8 mmol/L)和120%密度组(61.0 mmol/L)稍低。(2)出生后第1 d和第7d的体长、体高、胸围和腹围无差异,但犊牛体重在此期间增加明显(P<0.01)。第三部分,选择健康的48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使用复合免疫增强剂(compound immunomodulator,CI),设CI0、CI60和CI90三个试验组,对应每头每天CI的添加量分别为0 g、60 g和90 g。试验期从产前-60 d到产后35 d。在产前-60 d、-28 d、-14d、-7 d和产后1 d、7 d、14 d和28 d,分析干物质采食量(DMI)、体重、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和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CI添加对DMI无影响。DMI随分娩时间而变化,在分娩前降低,分娩后增加,各组差异不显着。(2)CI添加量对围产期奶牛体重影响显着。产前-7d CI0组的体重变化百分(PWC)与CI60组的差异显着(P<0.01);产后第14d,CI0组的PWC显着大于CI60(P<0.01)和CI90组(P<0.05)的。(3)产后35 d内,CI添加对生产性能指标影响差异显着。产奶量、4%标准乳产量和所有乳成分均存在时间效应(P<0.01);各组牛奶体细胞数差异显着(P<0.01),CI0组在产后第7 d至第28 d显着高于CI60和CI90组(P<0.05);对初乳产量和质量无影响,与CI0组相比,CI90组Ig G有增加趋势(P<0.1)。(4)CI添加量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大。产前产后不同剂量CI对皮质醇、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丁酸(BHB)含量有影响;在产犊时,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结合珠蛋白浓度下降(P<0.1),其中CI0组浓度高于CI90组(P<0.05);CI添加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但在围产后期,血清总蛋白随着CI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P<0.1);血清白蛋白浓度在产前随着CI的补充而降低(P<0.05),在产前-14 d显着降低(P<0.05),其中CI0组的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随CI添加的增加,CI60和CI90组中血清球蛋白浓度增加(P<0.05),CI0组球蛋白浓度在围产前期低于CI60(P<0.05),在围产后期低于CI90(P<0.05);血清钙浓度在产前降低(P<0.05),但在产后有增加趋势(P<0.1),CI0组产前-28 d钙浓度高于CI60和CI90组(P<0.05),但产后-7 d低于CI60(P<0.05)和CI90(P<0.1)组,CI60和CI90组产前-28d血清钙浓度降低(P<0.05),而产后第7 d血清钙浓度升高(P<0.05)。(5)中性粒细胞(NEUT)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受围产期不同时间点和试验处理的影响(P<0.05)。NEUT对大肠杆菌的吞噬能力,在泌乳第1 d和第7 d,各组差异显着(P<0.05),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7 d,CI90和CI60组高于CI0组,产后-35 d,CI60组高于CI0(P<0.05);NEUT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产后-1 d,CI60组最高(P<0.01),产后-35 d,CI60和CI90组相似,均高于CI0组(P<0.05)。(6)CI添加量对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XCL8)和L-选择素(SELL)的表达有显着影响(P<0.05)。在-14 d和35 d,CI0组的CXCL8表达低于CI60组(P<0.05)。SELL表达受时间影响显着(P<0.01),各组在-14 d和35 d表达显着增强(P<0.05);此外,从-60 d至28 d有增强趋势(P<0.1),其中CI60组高于CI0组(P<0.01);在-14 d,CI60组高于CI0组(P<0.05);在35 d,CI90组最高(P<0.05)。第四部分,分别从第一部分中80%组和120%组,以及第三部分中CI0组和CI60组中奶牛各3头,采外周血,收集外周血中的免疫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进行转录组和蛋白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在饲养密度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2237个,80%组和120%组共有基因1033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4.4%,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351个,占共有基因的71.1%,上调(表达倍数≧1.5)基因1732个,占共有基因的16.8%,下调(表达倍数≦0.67)基因1251个,占共有基因的12.1%;共测得蛋白9290个,80%组和120%组共有蛋白8006个,占总蛋白的86.2%,其中表达无差异的蛋白6112个,占共有蛋白的76.3%,上调的蛋白1108个,占共有蛋白的13.8%,下调的蛋白846个,占共有蛋白的9.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456个,占总上调基因的19.1%,下调基因412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4.5%。(2)在CI对比组中,共测得基因1117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基因9164个,占总测得基因的82.0%,其中表达无差异基因7542个,占共有基因的82.3%,上调基因669个,占共有基因的7.3%,下调基因953个,占共有基因的10.4%;共测得蛋白9135个,CI0组和CI60组共有蛋白7546个,占总蛋白的82.6%,其中表达无差异蛋白6308个,占共有蛋白的83.6%,上调蛋白567个,占共有蛋白的7.51%,下调蛋白为671个,占共有蛋白的8.89%;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的上调基因289个,占总上调基因的30.5%,下调基因367个,占总下调基因的29.2%。(3)对各组对比中差异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 pathway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所涉及到的功能和通路相似,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有炎症相关通路(如Jak/Stat通路、NF-κB通路、MAPK通路)、代谢相关通路(如萄糖代谢、能量代谢、脂多糖代谢)和免疫相关通路(如Toll样受体通路、B细胞受体通路、T细胞受体通路)。综上所述,围产前期饲养密度为80%的奶牛有更长的躺卧和反刍时间,对奶牛健康和福利更有益,而对哺乳期犊牛的生长性能和免疫无显着影响。在围产期开始补充CI可缓解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调节与分娩有关的炎症反应,利于产后恢复及健康的改善,推荐量饲喂60克/头/天。围产前高密度主要通过抑制奶牛细胞中与代谢、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通路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补充CI则可通过激活细胞中与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及其通路,平衡机体的物质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进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高密度饲养影响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的整体调控机制及其应对策略及CI提高和调节奶牛代谢和免疫的具体通路和机制等相关工作仍在研究中,未来有望通过多组学测序及其整合分析手段,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机体整体水平深入揭示调节机制。
张琦[4](2020)在《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养殖业一直都在第一产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比重。自2000年起,奶牛养殖业逐步成为养殖业中的高新产业,迅速成为养殖经济发展总的热点,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奶牛养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益、满足社会需求等多个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巴南区是重庆的主城区之一,其辖8个街道、14个乡镇,是西南地区奶牛养殖的重要基地,自开展奶牛养殖产业以来,巴南区政府极其注重,多次引导和扶持奶牛养殖产业,将原本以个体农户为主、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单产水平低、奶制品质量差、相关收益较低的局面调整为了规模化农场、规范化饲养、养殖成本低、产品质量高的新局面。目前的巴南区已经拥有现代化、规模化、科技化、链条化的奶牛养殖业,其中多家企业更是在全国奶牛养殖业中遥遥领先。基于此背景,本文针对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的阻碍,促进巴南区奶牛养殖业更加辉煌的成长。首先,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在诸多文献选取部分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的写作基础。同时,也应用了农业产业化理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等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持。其次,本文针对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究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分布情况、饲养规模、生产模式发展优势以及合作现状。再次,本文通过对巴南区奶牛养殖业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奶牛养殖规范化饲养水平低、养殖成本高、管理粗放、饲料结构不合理、产奶条件差、养殖技术推广和服务力度不够等几方面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挖掘分析,主要包括:饲料利用率低未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奶牛饲料未配合新技术、奶牛的卫生防御措施不足、养殖条件较差且未构建循环产业、尚未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养殖成功经验、生奶价格偏低,农户养殖热情较低。最后,在理清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八方面对策:选择合适的牛种,提高产奶质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奶牛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确保奶牛业健康发展;强化农民合作组织;合理利用牛粪进行沼气发电;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推进绿色品牌化战略;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畜牧业发展;加强奶牛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奶牛业发展。
佟丙辛[5](2019)在《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加快、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畜牧业也快速转型,在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牧系统氮素利用效率低以及氨挥发、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风险,严重制约了农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在阐明农牧系统氮素流动规律基础上,探索农牧系统高产高效环保的氮素优化管理途径。为此,本研究以河北省农牧系统为例,沿着“饲料投入-奶牛生产-粪尿处理-农田施用”全链条,从奶牛场、农田和区域等多尺度系统研究氮素流动特征及其调控策略。在奶牛场尺度,通过实地跟踪监测和饲喂试验,探讨奶牛养殖场环节氮素利用和去向与养殖规模和日粮氮水平的关系;通过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堆肥模式下粪尿处理环节碳氮转化和去向特点;通过2年田间试验,探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后的农田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在区域尺度,运用NUFER模型定量分析河北省1980-2015年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情景分析,探讨河北省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优化途径,以期为我国农牧系统的氮素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主要结果如下:(1)奶牛场尺度氮素利用和输出与养殖规模和泌乳牛日粮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将奶牛养殖场分成≤100、101-300、301-500和>500头4种规模,跟踪监测结果表明,与小于100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场相比,在氮素平均投入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三种大于100头奶牛场在奶牛场尺度和泌乳牛尺度均具有较高的平均产奶量、牛奶氮素输出量和平均氮素利用效率,而三种大规模奶牛养殖场之间各项均无显着性差异。奶牛场尺度标准牛(600 kg)氮素平衡方面,小于100头养殖规模奶牛场的牛奶氮素输出量显着低于其他三种类型养殖场、粪尿氮素输出(94.0 kg/head/year)和氨挥发氮素损失(26.2 kg/head/year)显着高于其他三种养殖规模的奶牛场,所有类型养殖规模奶牛场之间的氧化亚氮氮素排放和水体氮素损失无显着差异。不同日粮氮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高日粮蛋白水平(17.2%)相比,低日粮蛋白水平(15.0%)泌乳牛产奶量和奶氮输出量无差异,但是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高13.4%),显着降低牛奶尿素氮含量,对粪氮含量和粪氮输出量无影响,能够显着降低尿氮含量和尿氮输出量。(2)奶牛场粪尿处理环节的氮素转化和去向因堆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4种堆肥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与静态处理相比,翻堆、强制通风和强制通风+酸化能够显着增加堆肥产物的全氮含量、氨挥发速率,能够显着降低堆肥产物的铵态氮含量、氧化亚氮排放速率;与静态处理相比,翻堆和强制通风处理堆肥产物的硝态氮含量显着降低,强制通风+酸化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基本与静态处理持平(0.170 g/kg)。翻堆和强制通风加快了堆肥进程,提高了堆肥效率,缩短了基于植物生理毒性的无害化时间(缩短60.0%以上),同时也增加了碳和氮的损失。除静态处理外,翻堆、强制通风和强制通风+酸化处理均达到完全腐熟状态。采用强制通风与酸化结合的堆肥方法,其堆肥质量最佳(全氮含量19.7g/kg),GHG值最低(52.8 kg CO2-eq/t)。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农艺价值、植物毒性和效率指标,强制通风结合酸化的堆肥方法是粪尿处理环节最适合的生产方式。(3)有机肥氮素替代无机肥氮素改变了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和平衡状况。2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氮施用比例的不断增加,作物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Nmin逐渐降低,氨挥发带来的氮素损失显着减少,氮盈余量逐渐增加。与其他处理相比,无机0.75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25%)能够使农田系统的氮素利用更加高效,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地上部作物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与玉米的平均产量和平均效率分别提高4.6%和5.1%。有机肥替代比例大于25%的各个有机无机配施处理与无机处理相比,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4)1980年至2015年,河北省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量、环境氮素损失量(占总氮素输入量的44.9%)显着增加,但是农牧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偏低(31.3%)。2015年河北省农田体系具有氮素投入量大(185.7万吨)、化肥氮素投入占比高(70.0%)、氮素利用效率低、区域之间差异大和环境风险高等特征。2015年河北省畜牧系统的饲料氮素主要来自外省饲料的购入(75.0%),同时各个区域之间的单位面积畜牧业氮素输入输出量差异显着。(5)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优化管理具有巨大潜力。不同氮素优化管理策略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农牧系统全链条的氮素流动在优化管理的条件下呈现出低投入、高效率和低环境风险的良好效果。其中优化堆肥方式和适当比例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还田是影响区域氮素流动的关键环节。以2015年为基准,在全链条的氮素优化条件下,河北省农牧系统的氮素利用效率、主产品氮素输出量均能显着提高,系统氮素投入量总体降低14.8%,水体和大气总氮素损失显着降低31.7%。总之,农牧系统存在严重的分离现象,通过适当扩大养殖规模、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优化粪尿处理方式和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等途径,可以有效的改变系统内部氮素的流动、利用和去向,提高氮养分效率和减少环境排放。通过农牧系统全链条的系统分析,可以更加明确不同环节、不同尺度的氮素优化管理策略的潜力,为实现农牧结合提供方法论依据。
阿苏日呼[6](2019)在《北方地区荷斯坦奶牛饲料转化率季节性和泌乳期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搜集整理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海高牧业2015年~2017年间荷斯坦挤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了挤奶牛群(初产牛群和经产牛群)不同月份饲料转化率,绘制其饲料转化率曲线。探讨了该地区荷斯坦挤奶牛饲料转化率的季节性和泌乳期变化规律。为牧场改善奶牛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饲料转化率季节性变化挤奶牛群DMI在5月和10月较高,分别为24.74 kg/d和25.28 kg/d;DMI在 24.26~25.28 kg/d的范围内,月平均值为24.71 kg/d,5月比平均值高出0.12%,10月比平均值高出2.25%,各月DMI平均值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产奶量在35.9~32.7 kg/d的范围内,月平均值是33.89 kg/d,在6月份产奶量最高35.9 kg/d,涨幅为8.9%,12~次年1月产奶量最低32.7 kg/d,为4~8月产奶量在平均值以上,其余月份在平均值以下,差异显着(P>0.05);饲料转化率在1.37~1.51的范围内,到达6月份饲料转化率最高1.51,涨幅为5.29%,差异显着(P<0.05),到达11月份的饲料转化率最低1.37,降幅4.20%,差异显着(P<0.05)。月平均值是1.43,在4~8月饲料转化率平均值以上,其余月份在平均线以下,每年6月最高,7月开始下降,10~11月最低,12月开始上涨,1、2和3月有所上涨,4月快速上涨。2.饲料转化率泌乳期变化(1)经产牛群DMI在第16~17泌乳周为最高28.3 kg/d,在第63~64泌乳周为最低19.1 kg/d,从第18泌乳周维持至第30泌乳周较高水平,31~44泌乳周快速下降,49~50泌乳周较低,然后较平稳;经产牛群产奶量在第8~9泌乳周为最高44.2 kg/d,在59~60泌乳周为最低14.9 kg/d,1~8泌乳周呈上升趋势,11~33泌乳周呈下降趋势,从第43泌乳周开始产奶量下降幅度明显;经产牛群在泌乳期的饲料转化率在第1泌乳月为最高1.86%,在第14泌乳月为最低0.80,在第1泌乳月至第10泌乳月呈下降趋势,降幅为39.24%,从第 10泌乳月至第 14泌乳月呈明显下降趋势,降幅为29.20%。(2)初产牛群DMI在第26~27泌乳周为最高25.1 kg/d,在第73~74泌乳周为最低21.9 kg/d,从第27泌乳周维持至第43泌乳周较高水平,从44泌乳周快速下降,48泌乳周较低,然后较平稳;初产牛群产奶量在13~14泌乳周为最高35.3 kg/d,在73~74泌乳周为最低21.5 kg/d,1~14泌乳周呈上升趋势,15~42泌乳周呈下降趋势,从第48泌乳周开始产奶量下降幅度明显,初产牛群泌乳期平均饲料转化率在在第1泌乳月为最高1.83%,在第14泌乳月为最低1.09在第1泌乳月至第10泌乳月呈下降趋势,降幅为31.14%,从第10泌乳月至第14泌乳月有明显下降趋势,降幅为12.70%。
王维[7](2019)在《闽北某规模化奶牛场DHI数据分析》文中指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被世界奶业公认为最科学有效地牧场管理工具,是评价牧场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可以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和奶牛的生产性能,并且为奶业的科学研究提供准确数据。本试验收集了福建省南平地区A规模化奶牛场2015年~2018年期间39个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共计24092条奶牛记录数据信息。旨在通过探讨牛舍环境、奶牛的胎次以及泌乳阶段、季节月份等因素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奶牛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关系,从而为奶牛场的饲养管理、日粮搭配、牛群结构以及乳房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指导奶牛场科学高效地饲养管理奶牛,推进国内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通过对南平地区A规模化奶牛场产奶数据的整理,探讨自然月份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该地区的暑热天气从5月份开始至9月份,长达5个月,使得6月产奶量降幅5%,7月份产奶量降幅18%,日产奶量在30kg以上奶牛降幅大于20kg,产奶量越高的奶牛降幅越大,降幅约为0.42kg/kg。自然月份、胎次以及泌乳时期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显着。1~3月份产奶量最高,8月份产奶量最低。1~4胎次的奶牛随着胎次的上升,产奶量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4胎次以后,产奶量呈现出直线下降趋势。泌乳前中期,产奶量表现出缓慢下降趋势;泌乳后期,产奶量表现出直线下降趋势。夏季高温是影响产奶的主因,高胎次牛的数量锐减,以3胎为转折点,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部分:体细胞数(SCC)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显着。各月份1-2胎体细胞数较低,多在国家标准之内,而3-4胎体细胞多超标,全群达标依赖于1-2胎的贡献。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与乳蛋白率、乳脂率之间具有极显着正相关,与乳糖含量之间具有极显着负相关。夏季体细胞数有5月高峰意味热应激与乳腺损伤,靠加速细胞凋亡维持产奶量,冬春季节体细胞数高峰,意味乳腺更新对产奶量提高之关联。第三部分:受到自然月份和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该地区该地区5月和9~10月乳脂肪含量最高,11~1月最低;12~2月乳蛋白含量最高,3~7月最低;11~3月乳糖含量最高,6~9月最低。产奶量高的月份乳脂肪含量低,乳糖和蛋白含量高;产奶量低的月份脂肪含量高,乳糖和乳蛋白含量低。不同胎次对乳成分含量变化影响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乳脂肪含量和乳蛋白含量在1~3胎次有较高的值,随着胎次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减少态势。随着泌乳天数上升,乳糖含量呈现出逐渐减少趋势,而乳蛋白含量、乳脂肪含量以及干物质含量则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乳糖含量可以用以判定奶牛健康与生产水平。该场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均优于国家标准,奶产量与乳质为南方乳业之佼佼者。
马腾月[8](2019)在《江苏省部分牧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综合分析》文中指出当今,影响中国奶牛产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奶牛的良种选配工作。DHI体系作为现在全世界最科学的奶牛饲养工具,可以有效帮助育种工作者进行良种奶牛的选育工作。本研究对依托于江苏省DHI中心的部分规模化牧场奶样进行了采集与测定,从而得到奶牛的产奶量信息及牛奶中各种乳成分的含量;再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奶牛的各种生产性能指标,研究胎次、季节等因素对产奶量、乳成分的影响,进行一些相关规律的分析,从而指导和帮助牧场工作人员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本研究还分析了 TMR饲料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各种营养成分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探究改良TMR配方的途径,最终可以显着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牧场间奶牛生产性能的差异是极显着的(P<0.01)。2018年进行测定的6个牧场,奶牛日均产奶量最高为32.68 kg,乳脂率均在3.70%以上,乳蛋白率在3.10%以上,体细胞数均在40万个/mL以下。2)奶牛胎次对于生产性能的影响极显着,季节因素同样极显着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P<0.01)。奶牛日产奶量在第3胎达到最高,为31.9 kg;乳脂率第2胎最高(4.14%),乳蛋白率第1胎最高(3.27%);随着奶牛胎次的升高,体细胞数也跟着增加。夏季时,由于江苏地区奶牛受到热应激影响,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都比较低;而体细胞数则是最高的,且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季节(P<0.05)。3)TMR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洗涤纤维的含量与奶牛的生产性能极显着相关(P<0.01)。在保证泌乳奶牛的营养需求前提下,应该合理的降低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与酸性洗涤纤维比例。通过DHI测定可以及时调整TMR配方,保证奶牛的营养与健康,减少热应激对于奶牛所造成的影响。DHI报告可以帮助牧场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最终增加牧场的经济收益。
张桂强[9](2018)在《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越来越重视,牛奶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但对奶牛养殖企业来说怎样养出优质高产的奶牛,一直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奶牛福利问题也日益受到养殖人士的关注,奶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奶牛福利保障成为可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奶牛福利在奶牛生产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多,但针对奶牛卧床垫料的选择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这些符合实际生产的系统应用研究尚不多见。本试验从生产实际的需要出发,探讨奶牛卧床垫料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通过改善奶牛福利来增强奶牛体质,进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试验一: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旨在探讨奶牛卧床在不同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对其舒适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3胎次,产后天数相近,临床健康的荷斯坦奶牛500头,随机分成10组,对奶牛在不同卧床上站立、躺卧等行为状态进行观察,通过对奶牛躺卧、站立时间、牛床使用率、发病率、体细胞、牛体损伤、奶牛步态、乳房清洁度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从而筛选出最有利于奶牛生长、生活、休息和行为表达的卧床垫料,更好地改善奶牛福利,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在垫料厚度5 cm的情况下:①试验奶牛平均24h躺卧在沙子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1.0±2.1h;平均每天休息次数(9±3次)和每次躺卧时间(88±30 min)也最多;试验奶牛平均24 h站立在水泥地上的时间最多,达到120±25 min,平均站立次数也最多,达18±3次。②试验奶牛各项舒适度指标在沙子上表现最好,舒适度指标为88%,卧床使用率为87%,奶牛站立指标为10%,奶牛跨卧床站立指标为5%。③试验奶牛的体细胞数在沙子和橡胶垫上最少,分别为12万和14万;在水泥地上最多,达到38万。④试验奶牛奶产量在沙子上增加最多,为3kg;而在水泥地上不仅没有增加,还减少了 4kg。⑤试验奶牛在沙子上乳房炎(发病率2%)和肢蹄病最少(仅2头),受胎率最高(达到51%)。⑥试验奶牛在沙子垫料上牛体损伤最小,奶牛步态正常(牛体损伤和步态评分0分都是26头、1分分别是17头和18头、2分分别是7头和6头、3分和4分都没有),乳房清洁度也最好(乳房清洁度1分有32头,2分有13头,3分有3头,4分有2头);水泥地对牛体损伤最大,奶牛步态也最不正常,乳房清洁度也最差。(2)在垫料厚度10 cm的条件下,试验奶牛每天休息次数、每次躺卧时间与5 cm垫料情况下有类似的变化,且在10 cm的垫垫料上休息的时间更长。在10 cm的垫料上站立时间比5 cm垫料略短,但各组间差异不大。随着垫料厚度的增加,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和卧床使用率均增加,奶牛站立指标和跨牛床站立指标减少。奶牛体细胞数减少,产奶量增加。奶牛的乳房炎和肢蹄病减少,受胎率增加。奶牛的牛体损伤减少,奶牛步态正常的增多,乳房清洁度也逐渐变好。由此可以看出:奶牛在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最为舒适,卧床垫料为干牛粪、秸秆上次之,卧床为水泥地时舒适度最差;且随着卧床垫料厚度的增加,奶牛舒适度也提高。卧床垫料为沙子和橡胶垫时有利于提高奶牛的舒适度,改善奶牛福利。试验二: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本试验选用预产期、胎次、奶量、体重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300头,随机分成6组,按饲养模式不同分为散放式和栓系式两类,按饲喂方法不同分为散放式TMR组(T1)、散放式TMR+阶段饲养组(T2)、散放式传统饲喂组(T3)、栓系式TMR组(T4)、栓系式TMR+阶段饲养组(T5)、栓系式传统饲喂组(T6)。研究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奶牛舒适度、采食消化率、产奶量、发病率、乳成分、乳汁体细胞数等奶牛舒适度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T2组试验奶牛舒适度最高达到90%,卧床使用率也最好达到89%,试验奶牛站立最少只有6%,试验奶牛卧床站立也最少,只有4%,T1和T3组次之,T4和T6组试验奶牛舒适度和卧床使用率最低,站立指标和跨卧床站立指标也最多。(2)对试验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影响:T2组试验无牛产后瘫痪和真胃变胃,乳房炎发病最少,只有1头,酮病和胎衣不下最低分别只有1%和8%,T5和T1组次之,T3和T6产后发病最多,胎衣不下也最高。(3)对试验奶牛消化率的影响:T2组试验牛营养物质的平均消化率最高,试验牛对日粮的干物质平均消化率为72.35%、粗蛋白质平均消化率为73%、粗脂肪平均消化率为88.25%、粗纤维平均消化率为45.45%、无氮浸出物平均消化率为80.50%;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对日粮的消化率最差。(4)对试验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影响:T2组表现最好,试验牛305天产奶量最高为9000kg,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非乳固体也最好分别为3.76、3.20、5.62和8.89,体细胞数最低为76000个/mL。T5和T1组次之,T3和T6组产量最低,各项乳指标也最差,体细胞数最高。由此可以看出:散放式饲养比栓系式饲养能有效改善奶牛的舒适度,有利于发挥奶牛的生产潜能。奶牛TMR比传统饲养能获得更全面的营养,TMR+阶段饲养比TMR更符合奶牛的生理需求,从而保障奶牛的健康福利,利于发挥奶牛生产潜能,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好的模式之一。
张慢[10](2018)在《四季温热变化对围产期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现有高产奶牛在妊娠晚期至泌乳初期的围产期,为满足胎儿生长和乳腺发育的高能量和高营养需要,会受到严重的代谢压力,这阶段额外的环境应激,尤其是温热环境应激会对围产期奶牛的机体、胎儿以及之后的生产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一直以来,温热环境对泌乳奶牛的影响被广泛报道,其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却鲜有研究。而找出围产期奶牛适宜的温热环境范围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试验在春(4-5)、夏(7-9)、秋(10-11)、冬(12-1)试验期内,测定产前共335头、产后共315头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的呼吸频率、心率、直肠温度(RT),采集产前共97头、产后共101头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的血浆,测定其生化指标。探讨四季温热变化对围产期奶牛的影响。旨在找出南方围产期奶牛适宜的温热环境范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围产期奶牛四季呼吸频率差异显着(P<0.05),且夏季呼吸频率、RT显着高于其它三个季节。奶牛的呼吸频率和RT分别与温湿指数(THI)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相关,这可作为围产期奶牛对温热环境应答的敏感指标。围产期奶牛在夏季呼吸频率低于泌乳中期奶牛,而RT高于泌乳中期奶牛。2.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化指标的影响围产期奶牛和泌乳中期奶牛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夏、秋季节降低。高温高湿加剧了围产期奶牛和泌乳中期奶牛的氧化应激。3.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免疫指标的影响夏季围产期奶牛免疫抑制程度增加,除夏季外,泌乳中期奶牛免疫能力高于围产期奶牛。4.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内分泌指标的影响通过对四季围产期奶牛血浆中内分泌指标的测定,发现夏、冬季节,围产期奶牛孕酮(P4)和皮质醇(Cort)分泌量均增加,且四季各分泌量差异显着(P<0.05),血浆甲状腺激素T4和催乳素(PRL)浓度在夏、秋季节较低。结果表明:夏季不利于围产期奶牛产犊和发情。5.围产期奶牛适宜温热环境范围的初步确定通过对围产期奶牛呼吸频率的回归分析,初步确立了围产期奶牛适宜温热环境限值范围,围产期奶牛温热环境上限THI在59-64之间;围产前期奶牛温热环境下限在50-52之间,围产后期在49-50之间。
二、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奶牛养殖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挑战 |
1.1.2 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
1.1.3 推进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1.1.4 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5 奶牛场种养结合模式众多但尚未得到全面认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奶牛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 |
1.3.3 关于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4 关于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
1.3.5 关于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模式扶持政策的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4.1 总体目标 |
1.4.2 具体目标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养结合模式 |
2.1.2 种养结合奶牛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2.4 物质循环理论 |
2.2.5 行为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奶牛养殖状况、主要模式及调研地区状况 |
3.1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问题 |
3.1.1 奶牛养殖现状 |
3.1.2 奶牛养殖面临挑战 |
3.2 奶牛养殖的典型模式 |
3.2.1 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 |
3.2.2 奶牛养殖的非种养结合模式 |
3.2.3 两模式的异同 |
3.3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状况 |
3.3.1 调研地区与样本量确定 |
3.3.2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环境绩效评估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2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分析框架 |
4.2.3 线性回归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 奶牛养殖系统的环境绩效 |
4.3.1 饲料环节 |
4.3.2 饲养环节 |
4.3.3 粪污处理环节 |
4.3.4 运输环节 |
4.3.5 小结 |
4.4 奶牛养殖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4.4.1 青贮玉米自给率变化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
4.4.2 基于IPBS的中国奶牛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4.5 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经济效益评估 |
5.1 分析框架 |
5.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2.2 基于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
5.2.3 PSM模型 |
5.3 non-IPBS与 IPBS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环境成本 |
5.3.3 综合效益 |
5.4 关键因素变动对IPBS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1 土地流转费用变化 |
5.4.2 青贮玉米价格变化 |
5.5 奶牛场采纳IPBS的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 |
6.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2 SBM模型与指标中选取 |
6.2.3 Tob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 |
6.3.1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 |
6.3.2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提升 |
6.4 奶牛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行为选择及激励机制构建 |
7.1 分析框架 |
7.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2.2 Log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7.2.3 ISM模型 |
7.3 奶牛场采纳IPBS的驱动因素 |
7.4 采纳IPBS行为因素的ISM分析 |
7.5 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激励机制构建 |
7.5.1 IPBS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基于市场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5.3 基于政府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建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有明显优势 |
8.1.2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 |
8.1.3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明显效果 |
8.1.4 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是内在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驱动的结果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率 |
8.2.2 提高种养结合的技术水平,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盈利性 |
8.2.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稳固性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引言 |
1 国内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1.1 国内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1.2 国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现状 |
2 奶牛生产性能主要指标 |
2.1 泌乳天数 |
2.2 日产奶量 |
2.3 乳脂率和蛋白率 |
2.4 脂蛋比 |
2.5 尿素氮 |
2.6 体细胞数 |
2.7 泌乳高峰日和高峰日产奶量 |
2.8 泌乳持续力 |
2.9 群内级别指数 |
3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 |
3.1 遗传因素 |
3.2 生理因素 |
3.3 环境因素 |
3.4 饲料因素 |
4 奶牛繁殖性能主要指标 |
4.1 繁殖率 |
4.2 产犊间隔 |
4.3 空怀天数 |
4.4 第一次产犊日龄 |
4.5 输精次数 |
5 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 |
5.1 遗传因素 |
5.2 生理因素 |
5.3 营养因素 |
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牧场产奶性能整体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年份、季节生产性状统计 |
2.2 不同年份群内级别指数 |
2.3 不同胎次、泌乳天数的生产性状统计 |
3 讨论 |
3.1 产奶量 |
3.2 乳品质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场产奶性能详细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产奶量 |
2.2 乳品质 |
3 讨论 |
3.1 产奶量 |
3.2 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 |
3.3 尿素氮 |
3.4 体细胞数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场繁殖指标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初产月龄、产犊间隔、空怀天数、输精次数、产后第一次发情、产后第一次输精 |
2.2 始配天数 |
2.3 配准天数 |
2.4 首配妊娠率 |
2.5 牧场、胎次、产犊季节对空怀天数、配种次数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初产月龄 |
3.2 产犊间隔 |
3.3 产后第一次配种平均天数和平均空怀天数 |
3.4 怀孕所需要配种次数 |
3.5 始配天数 |
3.6 配准天数 |
3.7 首配妊娠率 |
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1 牧场1的综合分析 |
2 牧场2的综合分析 |
3 牧场3的综合分析 |
4 牧场4的综合分析 |
5 牧场5的综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介绍 |
(3)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奶牛的围产期和主要问题 |
1.1.1 奶牛的围产期 |
1.1.2 围产期奶牛主要问题 |
1.2 围产期常用添加剂及其调控作用 |
1.2.1 能量调节剂 |
1.2.2 免疫增强剂 |
1.3 社会应激调控 |
1.3.1 转群 |
1.3.2 饲养密度 |
1.4 围产期健康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1.4.1 血液生化 |
1.4.2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1.4.3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
1.4.4 L-选择素 |
1.4.5 行为 |
1.5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5.1 转录组与蛋白组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2.1.1 试验设计 |
2.1.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1 试验设计 |
2.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3.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2.4.1 试验设计 |
2.4.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4.3 样品采集 |
2.4.4 转录组测序 |
2.4.5 iTRAQ蛋白质组测序 |
2.4.6 转录组与蛋白组差异基因/蛋白整合分析 |
2.4.7 差异基因/蛋白的GO注释分析 |
2.4.8 差异基因/蛋白的KEGG pathway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3.1.1 躺卧和反刍 |
3.1.2 生产性能 |
3.1.3 血液生化指标 |
3.1.4 瘤胃发酵参数 |
3.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1 血液生化指标 |
3.2.2 生长性能指标 |
3.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血液指标及健康的影响 |
3.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3.3.2 生产性能 |
3.3.3 血液生化指标 |
3.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3.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3.3.6 疾病发生率 |
3.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3.4.1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2 饲养密度对围产前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3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4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
3.4.5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蛋白组的影响 |
3.4.6 转录组和蛋白组共有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奶牛行为、生产、代谢和免疫的影响 |
4.1.1 躺卧和反刍 |
4.1.2 生产性能 |
4.1.3 血液生化指标 |
4.1.4 瘤胃发酵参数 |
4.2 围产前期饲养密度对犊牛血液生化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1 血液生化指标 |
4.2.2 生长性能指标 |
4.3 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生产、代谢及健康的影响 |
4.3.1 干物质采食量和体重 |
4.3.2 生产性能 |
4.3.3 血液生化指标 |
4.3.4 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
4.3.5 外周血白细胞相关基因表达 |
4.3.6 疾病发生率 |
4.4 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前与围产期奶牛免疫细胞转录组和蛋白组的影响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目标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数据来源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借鉴 |
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论 |
2.3 市场竞争理论 |
2.4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3章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3.1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3.1.1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地理及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3.1.2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的相关发展历程 |
3.1.3 巴南区奶牛养殖产业分布情况 |
3.1.4 巴南区奶牛饲养规模分布情况 |
3.1.5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生产模式 |
3.1.6 巴南区奶牛饲料利用情况 |
3.2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优势 |
3.2.1 地域优势 |
3.2.2 政策优势 |
3.2.3 市场优势 |
3.3 巴南区奶牛养殖链条企业及合作社现状 |
3.3.1 奶牛养殖情况 |
3.3.2 奶牛乳制品加工厂 |
3.3.3 连锁店 |
第4章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奶牛养殖规范化饲养水平低,养殖成本高 |
4.2 养殖管理粗放,饲料结构不合理 |
4.3 奶牛疾病相对较多 |
4.4 奶牛产奶量相对偏低 |
4.5 奶牛养殖社会化服务不够 |
4.6 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
第5章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1 饲料利用率低未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
5.2 奶牛饲料未配合新技术 |
5.3 奶牛的卫生防御措施不足 |
5.4 养殖链条不完善,未构建循环产业 |
5.5 尚未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养殖成功经验 |
5.6 生奶价格偏低,农户养殖热情较低 |
第6章 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
6.1 选择合适的牛种,提高产奶质量 |
6.2 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
6.3 加强奶牛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确保奶牛业健康发展 |
6.4 强化农民合作组织 |
6.5 强化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6.6 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推进绿色品牌化战略 |
6.7 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畜牧业发展 |
6.8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奶牛业发展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 |
1.2.2 奶牛养殖场氮素流动特征 |
1.2.3 粪尿处理过程氮素迁移转化 |
1.2.4 农田系统氮素利用与平衡 |
1.2.5 区域农牧系统氮素优化途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2 养殖规模和日粮蛋白水平对奶牛场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河北省奶牛养殖场跟踪监测 |
2.2.2 奶牛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饲养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养殖规模对奶牛场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2.3.2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泌乳牛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奶牛饲养方式的变化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
2.4.2 不同饲养规模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2.4.3 不同饲养规模对氮素平衡的影响 |
2.4.4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泌乳牛产奶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平衡的影响 |
2.5 小结 |
3 不同堆肥方式对堆肥过程中氮碳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3.2.3 计算方法及公式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堆肥过程中温度和p H的变化 |
3.3.2 含氮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氮平衡 |
3.3.3 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速率变化及含碳组分的碳平衡 |
3.3.4 堆肥腐熟度的变化 |
3.3.5 基于环境指标、肥料指标和毒性指标的综合评价 |
3.4 讨论 |
3.4.1 温度和pH的变化 |
3.4.2 堆肥过程中氮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 |
3.4.3 堆肥过程中碳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平衡 |
3.4.4 堆肥腐熟度的变化 |
3.5 小结 |
4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流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4.2.2 试验方案 |
4.2.3 样品的采集及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产量的影响 |
4.3.2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3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
4.3.4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 |
4.4.2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的影响 |
4.4.3 有机无机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平衡的影响 |
4.5 小结 |
5 河北省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 |
5.2.2 研究体系界定 |
5.2.3 养分流动项的计算和数据获取方法 |
5.2.4 评价指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农田子系统不同年代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
5.3.2 农田子系统不同区域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
5.3.3 畜牧子系统不同年代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
5.3.4 畜牧子系统不同区域氮素输入和输出核算 |
5.3.5 农牧体系不同年代氮素利用和去向的变化 |
5.3.6 河北省农牧体系氮素利用和循环状况 |
5.4 讨论 |
5.4.1 河北省农田系统氮养分流动特征 |
5.4.2 河北省畜牧系统氮养分流动特征 |
5.4.3 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 |
5.4.4 农牧体系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
5.4.5 农牧体系氮素高效利用优化途径 |
5.5 小结 |
6 不同优化管理策略对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情景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优化奶牛养殖系统养殖规模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6.3.2 优化饲料蛋白投入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6.3.3 优化粪尿管理方式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6.3.4 有机肥还田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6.3.5 全链条优化后对农牧体系氮素流动特征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7 综合讨论 |
7.1 农牧系统全链条氮素流动特征及优化途径 |
7.2 小尺度到大尺度的氮素流动特征与优化管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北方地区荷斯坦奶牛饲料转化率季节性和泌乳期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我国奶业现状 |
1.2 饲料转化率的概念 |
1.3 影响奶牛饲料转化率的因素 |
1.3.1 遗传因素 |
1.3.2 营养因素 |
1.3.3 环境因素 |
1.3.4 生理因素 |
1.3.5 管理因素 |
1.3.6 季节因素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试验研究部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当地气候特点 |
2.1.2 试验动物选择 |
2.1.3 数据搜集整理和计算方法 |
2.1.4 牧场设施与饲养管理 |
2.1.5 统计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
2.2.2 挤奶牛群DMI、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季节性变化 |
2.2.3 经产牛群DMI、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的泌乳期变化 |
2.2.4 初产牛群DMI、产奶量和饲料转化率的泌乳期变化 |
3 整体讨论 |
3.1 饲料转化率的季节性变化 |
3.2 饲料转化率泌乳期的变化 |
4 结论 |
5 存在问题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闽北某规模化奶牛场DHI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绪论 |
文献综述 |
1 DHI体系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1.1 DHI体系概述 |
1.2 我国DHI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 |
1.3 国外DHI研究进展 |
2 DHI测定指标 |
2.1 产奶量 |
2.2 体细胞数(SCC) |
2.3 体细胞评分(SCS) |
2.4 乳糖 |
2.5 牛奶中的乳蛋白和乳脂 |
2.6 乳脂肪蛋白比 |
2.7 尿素氮 |
3 DHI体系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 |
3.1 提高牛奶质量并指导乳房的健康管理 |
3.2 DHI技术指导奶牛育种工作 |
3.3 指导奶牛场的疾病防治 |
3.4 指导奶牛的生产管理工作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奶牛生产的季节特点及其影响产奶量因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牛舍和饲养方式 |
1.2 生产管理 |
1.3 产奶量的测定 |
1.4 数据的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月份产犊牛比例 |
2.2 各月份不同群组的日产奶量 |
2.3 产奶量的降低比率 |
2.4 六月份产奶量与七月份降幅 |
2.5 泌乳时期以及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月份分娩、开产奶牛产奶量的比较 |
3.2 短期、持续高温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3 泌乳时期以及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乳中体细胞数的季节变化及其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的来源 |
1.2 数据处理 |
1.3 试验分组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自然月份与奶牛胎次对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
2.2 泌乳前期(1~100d)体细胞数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2.3 泌乳中期(101~200d)体细胞数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2.4 泌乳后期(201~305d)体细胞数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2.5 泌乳天数超过305天体细胞数与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2.6 体细胞数对乳成分的影响研究 |
3 讨论 |
3.1 体细胞数(SCC)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2 奶牛胎次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3 体细胞数对乳成分的影响 |
3.4 自然月份对体细胞数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然月份、胎次以及泌乳天数对乳成分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1.3 不同自然月份、胎次、泌乳天数数据分组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自然月份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 不同胎次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2.3 不同泌乳天数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2.4 牛舍改造对乳成分的影响 |
2.5 产奶量对乳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自然月份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 不同胎次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3.3 不同泌乳天数对乳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
3.4 牛舍改造对乳成分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江苏省部分牧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奶牛产业发展形势 |
1.1国际奶牛产业发展形势 |
1.2 国内奶牛产业发展形势 |
2 奶牛群体改良(DHI)体系 |
2.1 DHI体系的研究概况 |
2.2 DHI的测定指标 |
2.3 DHI体系在奶牛产业的优势 |
3 奶牛TMR饲喂技术的研究推广 |
3.1 TMR饲喂技术的发展 |
3.2 TMR饲喂技术的特点 |
3.3 TMR饲喂技术在奶牛产业中的优势 |
4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4.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奶牛场进行DHI测定的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检测牛群 |
1.2 奶样采集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主要试剂配制 |
1.5 奶样检测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参测奶牛场不同日产奶量的奶牛分布 |
2.2 参测奶牛场奶牛产奶量的变化 |
2.3 参测奶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与乳糖率的变化 |
2.4 参测奶牛场体细胞数的变化 |
2.5 参测奶牛场检测指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不同牧场间奶牛产奶量的比较 |
3.2 不同牧场间乳成分的比较 |
4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胎次对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数据 |
1.2 数据筛选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奶牛胎次与产奶量的关联分析 |
2.2 奶牛胎次与乳脂率的关联分析 |
2.3 奶牛胎次与乳蛋白率的关联分析 |
2.4 奶牛胎次与体细胞数的关联分析 |
3 讨论 |
3.1 奶牛胎次对产奶量的影响 |
3.2 奶牛胎次对乳成分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季节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检测牛群 |
1.2 奶样检测 |
1.3 数据筛选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季节与奶牛产奶量的关联分析 |
2.2 季节与乳脂率的关联分析 |
2.3 季节与乳蛋白率的关联分析 |
2.4 季节与体细胞数的关联分析 |
3 讨论 |
3.1 季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2 季节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TMR营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日粮养分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粮营养成分分析 |
2.2 日粮中养分含量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
3 讨论 |
3.1 日粮养分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改善TMR配方的措施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及符号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生产过程中福利因素的研究进展 |
1 对动物福利的认识 |
1.1 动物福利的需求 |
1.2 动物福利的评估 |
2 国内外动物福利现状 |
2.1 国外动物福利现状分析 |
2.2 我国动物福利的现状分析 |
3 动物福利和集约化生产 |
4 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的关联 |
5 奶牛福利和优质、高产 |
6 提升奶牛福利建设的设想 |
6.1 建立健全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树立完整科学的动物福利理念 |
6.2 根据动物福利要求改进集约化奶牛生产技术 |
6.3 建立农牧结合型生态环保农业 |
6.4 建立奶牛安全生产环境 |
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垫料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躺卧时间和次数比较 |
2.2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站立时间和次数比较 |
2.3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各项舒适度指标比较 |
2.4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体细胞数和产奶量比较 |
2.5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乳房炎、受胎率和肢蹄病比较 |
2.6 荷斯坦奶牛在不同卧床垫料及垫料厚度下牛体损伤、步态和乳房清洁度比较 |
2.7 群体奶牛舒适度的其他评估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垫料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2 不同垫料厚度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3 环境因素对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指标评价比较 |
2.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荷斯坦奶牛产后疾病和胎衣不下的比较 |
2.3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组荷斯坦奶牛消化率的比较 |
2.4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各试验组荷斯坦奶牛奶产量、乳脂肪、乳蛋白、乳糖、非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的比较 |
3 讨论与小结 |
3.1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舒适度的影响 |
3.2 不同饲养管理模式对试验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 奶牛日粮配制注意点 |
3.4 重视奶牛信号的解读,关注奶牛福利 |
3.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四季温热变化对围产期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牛舍小气候 |
1.2.2 温热环境对奶牛的影响 |
1.2.3 围产期奶牛特征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牛场简介 |
2.1.2 饲养管理方式 |
2.1.3 试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温湿度指数、风速等的测定,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2 奶牛生理指标的测定 |
2.2.3 奶牛血浆指标的测定 |
2.2.4 奶牛血常规的测定 |
2.2.5 影响因素的确定 |
2.2.6 效应水平的划分 |
2.2.7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
3.4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
3.5 围产期奶牛呼吸频率与THI的关系 |
3.5.1 产前奶牛呼吸频率与THI关系 |
3.5.2 产后奶牛呼吸频率与THI关系 |
4 讨论 |
4.1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理指标的影响 |
4.2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免疫指标的影响 |
4.4 温热环境对围产期奶牛内分泌指标的影响 |
4.5 围产期奶牛呼吸频率与THI的关系 |
5 小结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
1.1 围产牛舍每月风速测定结果 |
1.2 牛舍CO2、NH3、H2S浓度测定 |
1.2.1 二氧化碳测定步骤及结果 |
1.2.2 硫化氢含量测定步骤及结果 |
1.2.3 氨气测定 |
1.2.4 小结 |
1.3 各指标与THI的回归拟合图 |
附件2 湖北地区 2016 年奶牛泌乳性能数据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生态环境及饲养管理方式 |
1.3 数据整理 |
1.3.1 数据筛选 |
1.3.2 影响因素的确定 |
1.3.3 效应水平的划分 |
1.4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荷斯坦奶牛日产奶量与乳成分影响因素分析 |
2.2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 |
2.3 荷斯坦奶牛乳脂率影响因素分析 |
2.4 荷斯坦奶牛乳蛋白率影响因素分析 |
2.5 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影响因素分析 |
2.6 荷斯坦奶牛尿素氮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胎次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3.2 泌乳阶段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3.3 产犊季节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3.4 采样季节和采样月份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3.5 牧场对泌乳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D]. 黄显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北京地区奶牛场生产性能分析及优化方案研究[D]. 王翌翀.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3]饲养密度和免疫增强剂对围产期奶牛健康指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 姜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巴南区奶牛养殖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琦. 西南大学, 2020(01)
- [5]河北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优化途径研究[D]. 佟丙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6]北方地区荷斯坦奶牛饲料转化率季节性和泌乳期变化规律的研究[D]. 阿苏日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7]闽北某规模化奶牛场DHI数据分析[D]. 王维.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江苏省部分牧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及综合分析[D]. 马腾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不同垫料和饲养模式对荷斯坦奶牛福利影响的初步研究[D]. 张桂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10]四季温热变化对围产期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张慢.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