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薯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春艳[1](2019)在《红薯及红薯叶复配营养米的研制及其品质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红薯及红薯叶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且资源非常丰富。对红薯及其叶进行深加工,有利于增加其附加值,使食品种类丰富多样,更有利于红薯产业的发展。本课题研究了不同挤压工艺条件对红薯复配营养米和红薯及红薯叶营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挤压参数为试验因素,研究不同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对挤压红薯复配营养米品质的影响。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大,红薯复配米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吸水指数、水溶性指数、米汤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评分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挤压糊化温度的增大,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弹性、咀嚼性、水溶性指数、感官评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回复性、吸水指数、米汤固形物呈增加趋势。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大,硬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呈现下降的趋势,吸水指数、水溶性指数、米汤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评分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2以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为试验因素,以挤压红薯复配米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挤压红薯复配米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挤压参数对红薯复配米综合品质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螺杆转速。最佳工艺参数:螺杆转速140 r/min、挤压糊化温度125℃、水分含量29%。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挤压红薯复配米综合评分为87.38。3以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红薯叶添加量为试验因素,以弹性、咀嚼性、吸水指数、绿原酸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挤压红薯及红薯叶复配营养米品质的影响。弹性、咀嚼性、吸水指数、绿原酸保存率随螺杆转速、挤压糊化温度、水分含量、红薯叶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及验证试验的结果,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X1:螺杆转速140 r/min,X2:挤压糊化温度为125℃,X3:水分含量为29%,X4:红薯叶添加量为3%。4以石板大米、挤压碎米粉为对照,对最佳挤压工艺和配方下制得的红薯复配米和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的质构特性、吸水指数、感官评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质构特性:与石板大米对比,三种挤压米的硬度、粘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均较大,弹性较小;三种挤压米中,挤压碎米粉回复性最大、粘性最小,红薯复配米硬度最小、粘聚性最大,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弹性、咀嚼性最大。吸水指数和水溶性指数: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红薯复配米>挤压碎米粉>石板大米。体外ABTS+抗氧化清除率: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和红薯复配米显着高于石板大米和挤压碎米粉。绿原酸含量:挤压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挤压红薯复配米。感官评分:石板大米>挤压红薯复配米>挤压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挤压碎米粉。
严鹏伟,张晨,曾红玖[2](2019)在《红薯的综合加工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红薯在我国的产地分布、品种、生长习性、营养与保健功效以及红薯的加工应用,并对红薯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韩聪聪[3](2018)在《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薯、紫薯、凉薯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过低导致薯块产生冷害现象,最终腐败变质,温度高时,薯块呼吸代谢旺盛、营养损失严重,不利于贮藏。针对薯类贮藏中的冷害、霉腐等问题,本研究以新鲜红薯、紫薯、凉薯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气调、不同保鲜膜包装处理对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对薯块进行TBZ熏蒸处理,研究营养品质指标及生理指标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温度贮藏试验,确定了 14℃为红薯、紫薯、凉薯最佳贮藏温度。红薯、紫薯、凉薯在0℃、10 ℃贮藏期间均出现冷害现象。0℃贮藏20 d时,薯块表面凹陷,呈水渍状,开始长霉腐烂,贮藏60 d,红薯、紫薯、凉薯的细胞膜透性分别为44.56%、42.47%、53.78%,80 d时全部腐烂变质。10 ℃下薯块表面皱缩,内部组织褐变异味,红薯两端出现木质化现象。虽然20 ℃没有出现冷害现象,但淀粉含量、抗坏血酸等品质指标下降快,营养物质损耗大,14 ℃下贮藏80 d薯块完好无损,且品质指标保持良好。2、在不同保鲜膜包装试验中,确定了 0.03 mm PE保鲜膜为红薯、紫薯、凉薯最佳贮藏保鲜膜。0.03 mm PE、0.03 mm PVC、0.03 mm KDM保鲜膜能够抑制红薯、紫薯、凉薯失重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淀粉、抗坏血酸的损失,PE保鲜膜贮藏期间,红薯、紫薯、凉薯的失重率、丙二醛含量、PPO活性、POD活性处于最低水平,淀粉、抗坏血酸含量降低的最少。3、通过不同气调贮藏试验,确定了 8%02+5%C02的气体组成为红薯、紫薯最佳贮藏气调参数,2%02+5%C02气体组成是凉薯最佳气调参数。8%02+5%C02条件下,红薯、紫薯的品质指标明显高于CK组和其他气调组,在80 d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其他组高且处于上升趋势,红薯淀粉含量较初始值仅下降了 18.79%,比2%02+5%CO2处理组减少了 21.12%,凉薯在2%02+5%C02气体条件下品质指标较其他组好,贮藏80 d无褐变异味现象。4、利用5g/m3TBZ熏蒸处理红薯、紫薯、凉薯,能很好的抑制PPO活性、细胞膜透性和失重率的上升,减少了营养物质淀粉、抗坏血酸的损失,保持了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贮藏80 d,薯块表面无霉腐、内部组织无褐变、木质化现象。
李泽珍,狄建兵,李治[4](2016)在《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优化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以提高红薯渣的综合利用。[方法]以红薯渣为原料,利用碱化学法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料液比、碱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料液比为1∶6,碱浓度为10.0g·L-1,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0.25%,持水力为4.16g·g-1,溶胀性为20.6mL·g-1。[结论]碱化学法可有效提取红薯渣中的不溶性膳食纤维。
陈海军[5](2015)在《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以红安红薯为主要原料制作深加工食品:红薯淀粉、免油炸红薯粉、红薯果、红心薯果脯、红薯黄酒等产品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如红薯渣、红薯皮、红薯根、废水等的综合利用问题,既解决了红薯产品深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红薯的经济效益,供食品加工生产者参考。
陈海军[6](2014)在《基于红安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中提出探讨以红安红薯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免油炸红薯粉、红薯果、红薯果脯、红薯黄酒等深加工产品时的经济效益问题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
曾斌,李青峰,张力,何科佳[7](2013)在《多功能水果红薯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了水果红薯的营养保健价值,以及红薯果脯等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从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节水、节能、美化城市等方面阐述了水果红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其无土栽培技术要点,最后提出了水果红薯未来的研究方向。
熊汉琴,王向东[8](2013)在《“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红薯淀粉、五花猪肉为主要原料,添加香菇以改善传统"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模拟得到红薯淀粉与五花猪肉质量比(X1)、香菇(X2)、调料水(X3)之间的二次三元回归方程模型:Y=31.60-1.13X1+1.00X2-1.63X3-1.50X1X2+0.25X1X3+1.00X2X3-2.93X12-3.18X22-1.92X32,且R2=0.919 8和R2Adj=0.848 1,该二次方程模型达到显着水平。制作"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红薯淀粉400 g,五花猪肉250 g,香菇80 g,调料水160 g。
高雪丽,樊震江,张晖[9](2013)在《红薯蛋糕的开发》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以红薯粉为原料,生产红薯蛋糕的工艺过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红薯配方蛋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红薯粉12g、低筋粉38g、白糖40g、鸡蛋62.5g、水18g、泡打粉0.3g和打蛋时间25min。生产的红薯蛋糕具有强化营养保健的功能和良好的红薯风味。
倪文霞[10](2012)在《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薯渣是红薯淀粉加工企业的主要副产品,目前除少部分用作饲料外,其余的都被当做废料丢弃。红薯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防止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止痔疮、预防冠心病等功能,是值得开发利用的食品原料。红薯渣膳食纤维口感粗糙,食用时难以下咽。本研究以红薯渣为原料,进行资源全利用,采用纤维素酶和挤压技术对红薯渣进行改性;从流变学角度对红薯渣-小麦粉混合粉面团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感官评定角度对红薯渣面条和饼干的制作方案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了改性方式、红薯渣的添加量等因素对面条和饼干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红薯渣经过纤维素酶改性后,其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达到20.91%;而经挤压技术改性后其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9.23%;通过对2种改性红薯渣在面条和饼干中的应用研究,得出酶解改性红薯渣应用于食品时,其效果优于挤压改性红薯渣。在此基础上,研究纤维素酶改性红薯渣对面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红薯渣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分之特性随之下降;混合粉的拉伸特性随着酶解红薯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差,导致混合粉面团的加工性能下降。通过应用研究试验最终获得了效果优良的红薯渣面条和红薯渣饼干。红薯渣面条的最佳配方为:酶解红薯渣的添加量为11%、食盐的添加量为0.25%、海藻酸钠的添加量为0.35%。红薯渣饼干的最佳配方为:酶解红薯渣30%、白砂糖30%、碳酸氢铵0.6%、起酥油30%、小苏打0.4%,鸡蛋5%,食盐0.6%。焙烤条件为180℃,8min。
二、红薯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薯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红薯及红薯叶复配营养米的研制及其品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红薯的研究进展 |
1.1.1 红薯的营养价值 |
1.1.2 红薯的保健价值 |
1.1.3 红薯的开发利用研究 |
1.2 红薯叶的研究进展 |
1.2.1 红薯叶的营养价值 |
1.2.2 红薯叶的保健价值 |
1.2.3 红薯叶的开发利用研究 |
1.3 挤压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挤压技术原理 |
1.3.2 挤压技术特点 |
1.3.3 挤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1.4 挤压复配营养米研究进展 |
1.4.1 复配营养米概况 |
1.4.2 挤压工艺条件的研究 |
1.4.3 品质特性的研究 |
1.4.4 改良剂的研究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2.1 试验设备 |
2.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红薯复配米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2 制备红薯复配米单因素试验安排 |
2.3.3 制备红薯复配米正交试验安排 |
2.3.4 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工艺参数的确定 |
2.3.5 制备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安排 |
2.3.6 挤压复配米工艺流程 |
2.3.7 挤压复配米品质特性测定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工艺参数对红薯复配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
3.1.1 螺杆转速对红薯复配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
3.1.2 挤压糊化温度对红薯复配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
3.1.3 水分含量对红薯复配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红薯复配米工艺参数的优化 |
3.2.1 正交试验结果 |
3.2.2 验证试验 |
3.2.3 小结 |
3.3 红薯及红薯叶复配米工艺条件的优化 |
3.3.1 正交试验结果 |
3.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3.3 验证试验 |
3.3.4 小结 |
3.4 复配米品质特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红薯的综合加工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红薯的品种类型 |
1.1食用及食用加工型红薯 |
1.2淀粉加工型红薯 |
1.3茎叶蔬菜型红薯 |
1.4饲用型红薯 |
2红薯的生长习性 |
3红薯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
3.1营养价值 |
3.2药用价值 |
3.2.1抗癌作用 |
3.2.2红薯的减肥作用 |
3.2.3红薯延缓衰老及保护机体功能的作用 |
4红薯的加工应用 |
4.1红薯淀粉的加工技术 |
4.2红薯淀粉产品的应用 |
4.3红薯的饲料加工 |
5前景展望 |
(3)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红薯、紫薯、凉薯概述 |
1.2 影响果蔬贮藏的因素 |
1.2.1 品种 |
1.2.2 采收期 |
1.2.3 愈伤处理 |
1.2.4 温度 |
1.2.5 湿度 |
1.2.6 气体环境 |
1.2.7 保鲜剂 |
1.3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传统贮藏方法 |
1.3.2 低温保鲜 |
1.3.3 气调保鲜 |
1.3.4 减压保鲜 |
1.3.5 辐照保鲜 |
1.3.6 化学保鲜 |
1.3.7 生物保鲜 |
1.3.8 红薯、紫薯、凉薯保鲜方法及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供试仪器与试剂 |
2.2.1 供试仪器与设备 |
2.2.2 供试试剂 |
2.3 试验设计 |
2.3.1 不同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2.3.2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品质的影响 |
2.3.3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品质的影响 |
2.3.4 TBZ熏蒸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品质的影响 |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1 失重率的测定 |
2.4.2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
2.4.3 淀粉含量的测定 |
2.4.4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2.4.5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4.6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
2.4.7 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5 结果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3.1.1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失重率的影响 |
3.1.2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3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1.4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1.5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1.6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1.7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8 温度对红薯、紫薯、凉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9 小结 |
3.2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失重率的影响 |
3.2.2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6 不同包装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2.7 小结 |
3.3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失重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3.3 不同气调处理红薯、紫薯、凉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3.5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3.6 不同气调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3.7 小结 |
3.4 TBZ熏蒸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
3.4.1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失重率的影响 |
3.4.2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3.4.3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淀粉含量的影响 |
3.4.4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
3.4.5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3.4.6 TBZ处理对红薯、紫薯、凉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7 小结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4)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红薯渣的制备 |
1.3.2 红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流程 |
1.3.3红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1.3.4 红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正交试验设计 |
1.4 红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性测定 |
1.4.1 持水力的测定 |
1.4.2 溶胀性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料液比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 |
2.2 碱浓度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 |
2.3 温度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 |
2.4 时间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影响 |
2.5 正交试验优化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条件 |
2.6 红薯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性测定 |
3 讨论与结论 |
(5)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红薯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所生产的主要产品 |
2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开发生产的主要产品的制作 |
2.1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制作粘合剂 |
2.2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制作红薯膳食纤维 |
2.3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制作燃料乙醇 |
2.4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制作果胶 |
2.5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制作饲料 |
2.6 利用红薯深加工的副产物生产沼气 |
3 结语 |
(6)基于红安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安红薯深加工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
1.1 免油炸红薯粉生产加工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1.2 红薯果生产加工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1.3 红薯果脯生产加工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1.4 红薯黄酒生产加工时的经济效益分析 |
2 红安红薯深加工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
3 结论 |
(7)多功能水果红薯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果红薯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加工工艺流程 |
1.1 营养保健价值 |
1.2 加工工艺流程 |
2 水果红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
3 水果红薯的无土栽培技术要点 |
3.1 种薯选择与培育壮苗 |
3.2 移栽时间与栽培密度 |
3.3 氮磷钾肥合理配施 |
3.4 田间管理与病虫防治 |
3.5 适时收获与科学贮藏 |
4 研究展望 |
(8)“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1.1 试验原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工艺流程 |
2.2 操作要点 |
2.3 成品评价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试验 |
3.1.1 红薯淀粉与五花猪肉比例 |
3.1.2 香菇添加量 |
3.1.3 调料水添加量 |
3.2 响应面设计[10] |
3.3 响应面分析 |
4 结论 |
(9)红薯蛋糕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原料 |
1.2 红薯粉的制备 |
1.3 红薯蛋糕的制作工艺 |
1.3.1 工艺流程 |
1.3.2 操作要点 |
1.4 红薯蛋糕感官评分标准 |
1.5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薯粉添加量对红薯蛋糕品质的影响 |
2.2 白糖添加量对红薯蛋糕品质的影响 |
2.3 打蛋时间对红薯蛋糕品质的影响 |
2.4 鸡蛋添加量和加水量对红薯蛋糕品质的影响 |
2.5 红薯粉添加量、白糖添加量和打蛋时间等参数的优化设计 |
3 结论 |
(10)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
1.1.1 膳食纤维的营养功能特性 |
1.1.2 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3 膳食纤维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 红薯及红薯渣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1 红薯营养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
1.2.2 红薯渣的开发利用现状 |
1.3 面条开发现状 |
1.4 饼干开发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及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3 成分测定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红薯渣的成分分析 |
2.4.2 料水比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4.3 pH 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4.4 温度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4.5 酶用量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4.6 酶解时间对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
2.4.7 高品质红薯渣膳食纤维制备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8 挤压技术改性红薯渣正交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红薯渣在面条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工艺流程 |
3.2.4 测定方法 |
3.2.5 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评价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改性方式对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
3.3.2 不同比例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分析 |
3.3.3 红薯渣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
3.3.4 食盐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
3.3.5 不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 |
3.3.6 红薯渣面条工艺配方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红薯渣在饼干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改性方式对红薯渣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2 焙烤工艺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4.3.3 红薯渣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饼干品质的影响 |
4.3.4 疏松剂的添加量对红薯渣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5 正交试验优化红薯渣饼干工艺配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红薯营养保健价值及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红薯及红薯叶复配营养米的研制及其品质特性分析[D]. 吴春艳.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2)
- [2]红薯的综合加工及应用[J]. 严鹏伟,张晨,曾红玖. 食品安全导刊, 2019(12)
- [3]红薯、紫薯、凉薯贮藏品质调控研究[D]. 韩聪聪.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4]红薯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优化[J]. 李泽珍,狄建兵,李治.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 [5]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J]. 陈海军. 轻工科技, 2015(06)
- [6]基于红安红薯深加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评价[J]. 陈海军. 轻工科技, 2014(11)
- [7]多功能水果红薯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曾斌,李青峰,张力,何科佳. 湖南农业科学, 2013(23)
- [8]“丰城滑肉”营养食品的开发研究[J]. 熊汉琴,王向东.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3(19)
- [9]红薯蛋糕的开发[J]. 高雪丽,樊震江,张晖. 农业机械, 2013(06)
- [10]红薯渣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 倪文霞. 武汉工业学院, 2012(06)
标签:红薯论文; 膳食纤维论文; 红薯叶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红薯叶论文; 营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