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x Works环境下串口驱动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欣[1](2021)在《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靶场环境包括飞机、导弹、运载火箭、飞船等诸多试验靶场,对于靶场试验来说,靶场背景环境参数的监测必不可少,靶场环境参数决定了试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然而面对复杂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多种环境参数集中采集、对于覆盖范围广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大范围内的组网监测、对于数据如何进行远距离传输,都是靶场环境监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LoRa无线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套符合复杂靶场背景下的环境数据集成监测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比较分析现有环境监测系统,并结合靶场背景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处理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的选型。结合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进行环境监测终端软硬件设计,实现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强、降雨量、太阳总辐射、PM10、PM2.5、风速、风向等十多种环境参数集成采集,解决了靶场背景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单一,集成度低等问题。2.对WiFi、ZigBee、LoRa等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比较,利用LoRa技术的优势,将LoRa无线技术应用于靶场背景环境监测系统。进行LoRa无线模块节点硬件电路和软件通信设计,实现环境数据的远距离低功耗传输和大范围内靶场环境的星形组网监测设计。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终端的位置信息定位功能。3.根据系统构架设计远程监测终端的上位机软件。远程监测终端通过LoRa无线模块接收各个环境监测终端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而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设计,并且实现定位信息地图显示功能。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外观模型设计和系统组装,最后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包括环境终端采集测试、LoRa通信性能测试和上位机软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环境监测终端可以对环境中十多种环境参数进行集中采集,并且准确获取到终端位置信息。LoRa无线模块的传输距离、丢包率和节点组网性能都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远程监测终端上位机软件可以准确接收处理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本文通过对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设计,实现了对靶场环境数据的集中准确测量、设备集成度高、数据传输距离远、组网方式灵活等目标,为靶场环境监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监测设备。
褚豆豆[2](2021)在《高精度时钟同步分布式测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布式测振是现代测控测量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质量检测、振动源定位、工程爆破等多个领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测振节点所采集的数据信息要根据时间的一致性进行联合建模分析,如果各个测振设备节点的时间偏差较大,那么建模分析出的结果也会出现偏差。因此,测振系统节点间的时钟同步精度是影响数据采集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测振系统设备节点间时钟偏差比较大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学术交流的方式,分析目前的主流的时钟同步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具有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分布式测振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综合考虑振动信号的频率范围和分布式测振系统的通信方式,提出了基于IEEE1588时钟同步协议的分布式测振系统软硬件结合设计方案。硬件方面通过选取支持IEEE1588协议的NUC980DK61作为核心处理器,同时对以太网收发模块、振动信号测量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等进行分析设计;软件方面基于Vx Works操作系统,进行测振模块、时钟同步模块、远程通信模块的软件开发,研发了一款具有高采样率、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分布式测振系统。(2)针对时钟同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晶振频率漂移速率变快,而采用传统的一阶卡尔曼滤波器对时钟补偿参数滤波时会出现严重相位延迟和幅度失真的问题,本文结合分布式测振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模块,利用环境温度作为前馈参数,设计了基于温度自适应的一阶卡尔曼滤波器。当环境温度变换时能够及时对时钟补偿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小了时钟同步过程中由于温度变换引起的主从时钟偏差范围;利用MATLAB模拟主从时钟同步过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3)测振系统功能测试及分析。搭建实物平台,对测振系统的测振功能、远程网络通信功能、时间同步功能进行验证,并验证了基于温度的一阶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对影响主从时钟同步因素进行实验分析,为分布式测振网络的构建提供实验依据。经过实验验证,该分布式测振系统的最大采样率能达到128k SPS,能够对0~500HZ、-10V~10V之间的振动信号无失真采样,同时主从测振节点经过千兆交换机后时钟同步精度在150ns内,远小于最大采样率时两采样点间最小时间间隔7.8us。本论文对研究时钟同步的分布式测振系统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杨文强[3](2020)在《基于FPGA与PC/104的导航计算机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用导航计算机是一种兼具数据采集、导航解算与用户交互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可采集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外部辅助导航系统、传感器的信息,进行导航解算并对外输出导航信息。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与PC/104的导航计算机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调研了导航计算机的应用背景和现有设计方案,针对应用需求制定了FPGA与PC/104组合的系统架构,选择了合适的芯片方案。2.在数据采集端,选择ZYNQ系列MZ7XA7020核心板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在所选核心板的FPGA端进行开发,具体设计了解析异步串行数据与脉冲计数的IP核以接收陀螺仪、GPS的串行数据与加速度计脉冲量,并使用双口RAM进行FPGA与PC/104的数据通信,同时在所选核心板的ARM上运行μC/OS-Ⅲ嵌入式操作系统,对FPGA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验与同步。3.在PC/104端,以操作系统Vx Works作为软件平台,通过多任务机制实现了报文解析、导航解算、组合滤波与导航结果输出;实现了惯性导航解算、粗对准、精对准以及零速修正等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算法模块设计;模拟应用系统,实现了网络通讯模块设计。4.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稳定的数据采集与导航解算;实验室大理石平台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数据采集稳定可靠,导航解算结果表明本导航计算机的性能满足纯惯性解算与信息融合的运算需求。
祝倩[4](2020)在《基于龙芯LS132软核处理器的SoC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航天工程领域任务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业界对航天器的控制中枢——处理器系统的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相关研究日益加深。针对进一步降低航天器中的处理器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稳定性,加快运行速度等基本要求,本课题以龙芯LS132处理器软核为核心单元,设计了包含软硬件在内的片上系统So C。本课题的主体内容展开如下:首先,基于完备的资料调研与总结,对So C、FPGA、CPU、片上总线与MIPS32指令集等相关特征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LS132处理器核源码仿真实验,从而验证了该处理器核的正确性与功能完整性。其次,归纳了本课题中So C系统的硬件架构的设计以及软件部分的设计流程。在硬件平台设计方面,除对总线模块的设计进行说明并仿真验证之外,实现了系统的程序存储器——Nor Flash控制器的设计与优化。从算法创新的角度,提出了使用解锁省略与写入缓冲器编程算法协同优化的方式提升控制器读写速率,并且通过仿真结果证明本优化设计算法比标准编程算法速度提升约3.5倍,比硬件解锁单字编程算法速度提升约2倍。在So C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包含搭建GCC交叉编译环境,编译启动代码PMON以及设计相关应用文件等内容。最后,基于本课题所设计的So C系统功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实验,主要包括启动代码PMON的编译结果验证,以及所设计的应用文件的平台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片上系统So C的功能完全正确。随后,对So C系统的资源占用情况与系统性能进行了表征与评估,结果表示该So C系统可稳定运行在43MHz的时钟频率下,符合设计要求。从应用创新的角度,本课题基于设计的硬件平台对Vx Works的板级支持包BSP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实现了Vx Works操作系统在LS132软核处理器平台上的正确移植。本课题工作为实现航天领域国产芯片自主可控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为我国航天领域中处理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显着的工程现实意义。
迟文强[5](2020)在《基于VxWorks的航电系统远程数据集中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空电子系统是民用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电系统不断的升级,新一代的民用飞机使用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在IMA架构中,远程数据集中器负责不同类型的航空总线数据之间的信息交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目前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的远程数据集中器在输出信号的实时性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远程数据集中器的研究,对于保障航电仿真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开发的远程数据集中器,能够为航电仿真系统提供稳定的实时总线数据信号。以ARINC429总线数据、AFDX总线数据和离散量信号三种航空总线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采用航电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构建一个完整的、稳定的、具备数据转换、信息配置和数据监控等功能的远程数据集中器。首先,对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远程数据集中器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设计出远程数据集中器的整体架构,搭建出系统层次化模型,并对航空总线的数据类型、收发方式以及远程数据集中器硬件平台的搭建展开研究。其次,完成对基于PCI-E的ARINC429板卡、离散量控制卡的研究设计,搭建出基于VxWorks系统的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对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功能模块展开详细设计,主要包括编码、解码模块、数据转换模块、系统配置模块、数据缓冲模块、数据监控模块。最后,针对远程数据集中器的设计目标提出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并对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功能展开测试,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远程数据集中器可以实现预期功能的设计,远程数据集中器处理总线数据的时延能够达到毫秒级,更能满足航电仿真系统对于总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的开发验证提供支持。因此,本文基于VxWorks系统设计的远程数据集中器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李万堃[6](2020)在《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设计及嵌入式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海底油气资源的开发,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线运输的安全问题,一旦海底运输管线发生油气泄漏,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因此对于水下气体泄漏检测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现有的基于成像声呐系统检测主要基于人工筛选的方式,为了减少人工成本,实现对泄漏气体的自动检测,本文设计完成了一个具有气体泄漏自动检测功能的嵌入式模块。本文通过分析多波束测深声呐图像的成像特点,设计了一套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以抑制图像中的噪声。为了降低计算量并去除底部区域干扰采用幅度极大值加滑动窗口的方法实现底检测。声呐图像往往具有低对比度的特点不利于图像分割,采用顶帽处理进行图像增强提升对比度,接下来使用最大熵分割将图像划分为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进行连通区域标记以提取疑似区域。通过最邻近插值算法将图像恢复为扇形图像,最后用霍夫变换提取直线上升趋势判断是否为气体泄漏区域。通过对120幅图像进行测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MATLAB环境下对检测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完成后,将算法移植为C语言实现,方便嵌入式系统调用。在实现过程中对部分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运算效率。中值滤波在实现时采用了基于快算排序的中位数选取方法;底检测与顶帽处理采用基于基准值的方法提取模板中的最值;为了提升最大熵分割算法的效率,对公式进一步推导减少对数运算;为了便于C语言实现设计了基于BFS算法的连通区域标记。通过与MATLAB自带函数处理效果的比较,验证了自定义函数的可行性。本文还设计完成了基于VxWorks的嵌入式模块以及PC端基于MFC的显控软件,两者之间采用TCP/IP作为通信协议,嵌入式模块主要完成三个功能:接收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处理、检测结果回传。VxWorks下多任务的调度方式采用优先级抢占与独占资源相结合的方法,任务间通信则采用共享内存和二进制信号量。显控软件主要模拟多波束测深声呐发送数据以及模拟主控接收结果数据。通过对两个模块的联合测试,验证了气体检测模块能够实现设计需求。
蒋剑锋[7](2020)在《小卫星双星模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卫星在发射升空后需长期服役且维护工作难以实现,因此在研制卫星过程中需要对其功能系统进行全面、可靠的测试,同时卫星测试作为重要环节伴随整个卫星研制周期。面向卫星测试来说,半实物闭环测试更具实时性和鲁棒性,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卫星姿态控制仿真测试,其测试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场景,并有效地降低了测试的成本和风险。本文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和小卫星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的设计要求,设计并实现一组小型化的双星模拟器供测试系统使用。该模拟器可模拟出星上真实部件的电气接口和工作时序,一方面,可以配合研究小卫星测试系统的设计验证,另一方面,在小卫星研制初级阶段配合动力学系统完成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还可以模拟小卫星在轨道运行过程中注入多种故障,以尽早发现问题,避免带来损失,对保证小卫星的安全性拥有重大意义。文章首先对小卫星轨道、姿态确定的方法建立仿真模型,并对闭环测试的工作原理和组成设计进行阐述。然后提炼分析小卫星模拟器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将设计分成硬件、固件和软件三部分进行实现,分别给出设计方案。通过统筹,本文研制一种通用化敏感器硬件接口模块其工作时序和逻辑控制依靠FPGA负责,模型解算依靠具备32位浮点运算能力的DSP负责,通过多块通用板卡分别完成不同敏感器模拟器的需求。在文中详尽介绍了所应用功能部件的硬件设计方案和相关电路设计,并对固件及程序设计进行了说明,并提供卫星故障注入接口。最后,面向双星模拟器的时间同步需求,在地面测试时通过通信接口模拟实现时钟同步协议。本课题最终面向某小卫星需求,构建了包括陀螺、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等载荷的小卫星模拟器,并通过地检测试平台验证其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次设计的小卫星模拟器可以实现与地检测试的数据传输功能以及模型解算功能,能够满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闭环仿真时间小于任务要求的10ms。模拟器整体运行可靠稳定,可以配合实现小卫星地面测试任务。
孟喆[8](2019)在《32通道并行AD模块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自动化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模块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测控等领域,然而由于待测信号的数量和性质日益复杂,当前大部分数据采集模块仅针对专用系统特定测试需求进行开发,在数据采集模块的关键参数如测量信号数目、高采样率、高分辨率、并行性以及可支持操作系统种类等方面难以兼顾。因此本文充分兼顾以上多种设计需求,研制出一款基于CPCI总线的多通道并行采集模块,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对于同类型数据采集模块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首先对模块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需求分析,结合通用测试平台可能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兼具通用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的3U尺寸CPCI数据采集模块总体方案,并从硬件电路、固件逻辑、软件驱动这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实现。在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并行性的功能实现、板卡集成度、模块功耗、PCB布局布线等方面,确定以AD7771模数转换芯片作为数据采集核心、以FPGA作为硬件控制处理核心、以CPCI总线为数据交互核心的硬件电路设计,实现了对多通道、多类型输入信号的并行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在固件逻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逻辑的复用性以及设计灵活性,采用自定义IP核进行各功能模块逻辑设计,针对并行模块的高速数据流设计进行了重点叙述,各功能模块总线接口预留了上位机可访问的控制、状态寄存器组,可以完成良好的人机交互,最终实现了以Avalon总线为逻辑互联核心、以PCI软核为数据通讯核心的SOPC设计。在软件驱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驱动代码的可移植性,针对不同环境测试需求,分别设计了基于Windows系统和VxWorks系统的面向硬件操作的驱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以及基于AD芯片自校准的系统校准程序,并在Windows环境下设计了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对模块的实时控制。在完成了对模块的硬件电路、固件逻辑、软件驱动的设计后,搭建模块测试环境,对模块的各项功能、并行性指标、同步性指标以及模块的动态指标进行了测试,经测试模块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精度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了通用测试平台下32通道并行AD模块的设计预期。
李华建[9](2019)在《红外图像实时发送—采集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本文涉及一种红外图像实时发送-采集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用于红外图像处理系统的测试与验证。该测试仪具备图像实时发送功能,即模拟红外成像器生成序列图像输入到红外成像处理系统;同时,该测试仪具备图像实时采集功能,即接收存储红外成像器或处理系统生成的图像序列。高速图像发送-采集是测试仪的核心功能,对数据收发实时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开展了测试仪系统架构设计、硬件平台设计以及软件系统设计,重点对数据实时收发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测试仪应用需求,设计了“PCIe板卡+PC机+Windows”系统架构,采用标准的PC工控机作为主机平台,完成了基于FPGA的PCIe高速数据收发硬件板卡与发送/采集接口适配卡设计,以及面向图像长距离可靠传输的CameraLink电缆设计。其次,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非实时响应问题,提出了Windows硬件抽象层扩展RTX(Real-Time eXtension)实时子系统的高速数据收发硬件板卡的驱动软件方案,通过对RTX实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建立了“Windows+RTX”的测试仪研制系统平台,结合RTX实时扩展技术为测试仪提供实时运行环境,完成了实时驱动开发。数据处理线程的平均响应时间从之前的500μs左右降低到150μs左右,解决了高速图像数据实时收发的难题。最后,重点阐述了测试仪软件的总体设计。通过分析RTX系统的调度机制,将测试仪软件分为Win32非实时部分和RTSS实时部分,实现了实时性和通用性的结合。同时增设扩展模块,使得测试仪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研制的测试仪通过功能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测试仪收发每帧图像数据(规格大小为1024×768×16bit/640×512×16bit)都能在50ms内完成,实时性好、数据传输效率高,满足设计要求。
顾统[10](2019)在《基于嵌入式VxWorks校射系统信息处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弹丸在发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药温变化引起炮口初速偏差、高空中的平均风速以及炮瞄误差等,导致一组弹丸的平均落点中心与目标点存在系统偏差,难以实现首发命中或火力覆盖,因此必须通过校射来修正射击诸元,消除系统误差,提高火炮射击的准确度。传统校射方法需要派遣人员抵近落弹区或是利用观测设备进行观察,安全性低、快速反应能力差。目前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闭环校射系统,能够通过卫星接收机测量空中弹丸的弹道轨迹,并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通讯实时传送给地面信息处理终端,地面信息终端综合弹道测量信息,进行弹道落点预测,将修正参数发送给火控系统完成校射,此种校射方式具有实时性好、自主性强和校射准确度高的优点,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地面信息处理终端是闭环校射系统的核心环节,连接地面数据接收机和火控系统的信息枢纽,承担数据滤波、落点预测、数据通讯、多任务处理、人机交互等多项任务,根据上述需求,本文重点对地面信息处理终端的算法和软硬件进行设计。针对北斗定位数据滤波与弹道预推问题,在质点弹道模型基础上考虑弹丸旋转产生动力平衡角影响,建立扩展质点弹道模型,数据滤波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滤除弹道参数中噪声,弹道预推选用弹道模型解算弹道偏差的预报方法,实时性与精度均满足要求;为了提高校射快速性,地面信息处理终端需要对多发弹丸同时校射,为了保障多发弹丸校射的可靠性,选用Power架构P1010处理器和Vx Works操作系统,基于优先级任务划分、综合运用两种任务调度算法和简洁的任务设计流程能够解决多任务信息处理问题;人机信息交互系统以嵌入式触摸屏为操作平台,采用Modbus TCP/IP通讯协议,实现多发弹丸的弹道诸元数据传输和图形显示,数据延时和界面设计满足设计要求,相关实验验证结果满足预估指标。
二、Vx Works环境下串口驱动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x Works环境下串口驱动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靶场环境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无线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整体设计 |
2.1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框架 |
2.1.1 系统需求分析 |
2.1.2 系统方案设计 |
2.2 环境术语及监测标准 |
2.3 LoRa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 |
2.3.1 LoRa技术 |
2.3.2 卫星定位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硬件设计 |
3.1 环境监测终端硬件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
3.2 硬件选型方案 |
3.2.1 系统硬/软件平台比较选型 |
3.2.2 传感器选型 |
3.3 ARM微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 |
3.4 多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4.1 IIC采集电路设计 |
3.4.2 RS-485采集电路 |
3.4.3 UART采集电路设计 |
3.5 LoRa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
3.6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
3.7 外围电路设计 |
3.7.1 显示电路设计 |
3.7.2 电源电路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软件设计 |
4.1 环境监测终端软件开发语言和工具 |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 |
4.2.1 μC/OS-Ⅱ系统移植 |
4.2.2 μC/OS-Ⅱ系统软件设计 |
4.3 传感器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
4.3.1 IIC总线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2 RS-485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3.3 UART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
4.4 LoRa无线传输 |
4.4.1 LoRa通信协议 |
4.4.2 LoRa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
4.5 北斗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
4.6 ISP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1 Qt开发环境 |
4.7.2 上位机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系统组网调试与运行 |
5.1 系统环境监测终端性能测试 |
5.2 系统LoRa无线组网通信性能调试 |
5.2.1 LoRa通信质量测试 |
5.2.2 组网通信范围测试 |
5.3 上位机软件功能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高精度时钟同步分布式测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钟同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测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测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分布式测振网络总体结构 |
2.2 分布式测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1 分布式测振系统设计指标 |
2.2.2 分布式测振系统设计方案 |
2.3 关键技术原理概述 |
2.3.1 PTP系统结构 |
2.3.2 PTP时钟报文 |
2.3.3 时钟同步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测振系统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整体框架 |
3.2 主控芯片的选择以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
3.3 PHY芯片的选择与外围电路的设计 |
3.4 测振模块电路设计 |
3.5 辅助模块 |
3.5.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5.2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
3.5.3 温湿度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5.4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3.6 测振系统硬件实物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测振系统软件设计 |
4.1 测振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4.2 VxWorks操作系统移植 |
4.2.1 VxWorks操作系统概述 |
4.2.2 BSP的移植和网络设备驱动的实现 |
4.3 主从设备时钟同步模块软件设计 |
4.3.1 PTP硬件时间戳的获取 |
4.3.2 最佳主时钟算法 |
4.3.3 主从时间报文的收发处理程序实现 |
4.4 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4.4.1 振动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
4.4.2 样点时间戳生成方法设计 |
4.5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测振系统时间同步算法优化 |
5.1 时间同步误差来源分析 |
5.2 从设备时钟频率漂移建模 |
5.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时钟同步算法研究 |
5.3.1 传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分析 |
5.3.2 基于温度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 |
5.4 算法仿真及验证 |
5.4.1 恒温下卡尔曼滤波器滤波效果验证 |
5.4.2 温度变化情况下卡尔曼滤波器滤波效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布式测振系统功能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 振动信号采集功能测试 |
6.2 网络通信功能测试 |
6.3 主从设备时钟同步报文交互测试 |
6.4 主从时钟同步效果测试 |
6.4.1 PTP时钟同步效果验证 |
6.4.2 卡尔曼滤波对同步精度影响 |
6.4.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精度测试 |
6.5 时钟同步影响因素分析 |
6.5.1 时钟同步周期对于同步精度的影响 |
6.5.2 网络拓扑对同步精度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基于FPGA与PC/104的导航计算机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需求分析 |
1.2 导航计算机的发展现状 |
1.3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3 总体架构设计 |
2.3.1 数据采集模块 |
2.3.2 导航解算模块 |
2.4 器件选型 |
2.4.1 FPGA选型 |
2.4.2 PC/104 选型 |
2.5 软件开发环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总体设计 |
3.2.1 AXI总线简介 |
3.2.2 FPGA顶层设计 |
3.3 串口数据解析IP核 |
3.3.1 异步串行通讯标准 |
3.3.2 异步串行数据解析IP核设计 |
3.4 加表脉冲计数IP核 |
3.4.1 I/F变换简介 |
3.4.2 脉冲计数IP核设计 |
3.5 双口RAM IP核 |
3.5.1 双口RAM介绍 |
3.5.2 Vivado中双口RAM的使用 |
3.6 PC/104 接口IP核 |
3.6.1 接口信号介绍 |
3.6.2 功能实现 |
3.7 基于μC/OS-Ⅲ的数据整合系统 |
3.7.1 μC/OS-Ⅲ操作系统简介 |
3.7.2 功能设计与应用软件开发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C/104 的导航解算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Vx Works移植与开发 |
4.2.1 启动过程分析 |
4.2.2 BSP配置 |
4.2.3 开发环境搭建 |
4.2.4 应用软件开发 |
4.3 捷联导航算法设计 |
4.3.1 预备知识 |
4.3.2 纯惯性解算过程 |
4.3.3 误差传播方程 |
4.4 零速修正算法设计 |
4.4.1 卡尔曼滤波 |
4.4.2 零速修正模型 |
4.5 初始对准算法设计 |
4.5.1 粗对准 |
4.5.2 精对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 |
5.1 引言 |
5.2 数据采集稳定性测试 |
5.3 导航解算精度测试 |
5.3.1 IMU选型 |
5.3.2 静基座纯惯性精度测试 |
5.3.3 零速修正测试 |
5.4 精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龙芯LS132软核处理器的SoC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相关技术 |
1.2.1 系统级芯片SoC |
1.2.2 软核处理器 |
1.2.3 片上总线 |
1.2.4 硬件开发平台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课题研究目标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课题设计技术和流程 |
2.1 课题设计技术 |
2.1.1 IP核复用技术 |
2.1.2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
2.2 课题设计流程 |
2.2.1 FPGA设计流程 |
2.2.2 课题设计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PS32 指令集与软核处理器LS132 |
3.1 MIPS指令集 |
3.1.1 数据类型 |
3.1.2 寄存器 |
3.1.3 指令集 |
3.1.4协处理器CP0 |
3.1.5 异常 |
3.2 LS132软核处理器 |
3.2.1 LS132简介 |
3.2.2 LS132编程功能实现 |
3.2.3 LS132源码仿真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LS132的SoC设计 |
4.1 AXI总线协议 |
4.1.1 读写架构 |
4.1.2 信号描述 |
4.1.3 读写时序 |
4.1.4 握手过程 |
4.2 SoC硬件部分设计 |
4.2.1 整体SoC平台架构 |
4.2.2 总线模块的实现 |
4.2.3 Nor Flash控制器设计与实现 |
4.2.4 其他模块说明 |
4.3 SoC软件部分设计 |
4.3.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
4.3.2 启动代码的编译和烧写 |
4.3.3 应用程序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S132的SoC平台测试与验证 |
5.1 FPGA开发平台 |
5.2 PMON的编译与验证 |
5.3 应用程序的验证 |
5.4 系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VxWorks操作系统移植 |
6.1 VxWorks操作系统 |
6.2 BSP的设计 |
6.3 VxWorks操作系统的移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VxWorks的航电系统远程数据集中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VxWorks操作系统发展及概述 |
1.2.2 远程数据集中器发展及概述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分析与设计 |
2.1 VxWorks系统优势 |
2.2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整体设计 |
2.2.1 远程数据集中器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
2.2.2 远程数据集中器整体框架分析 |
2.2.3 硬件平台研究 |
2.2.4 软件功能分析 |
2.3 远程数据集中器总线数据类型 |
2.3.1 AFDX总线数据分析 |
2.3.2 ARINC429总线数据分析 |
2.3.3 离散量类型数据分析 |
2.4 远程数据集总线数据收发模式分析 |
2.4.1 周期性收发数据 |
2.4.2 触发式收发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硬件平台构建与实现 |
3.1 飞思卡尔T4240 平台上的Vx Works系统移植 |
3.1.1 VxWorks板级开发包的结构及功能 |
3.1.2 BSP文件配置 |
3.1.3 编译和下载VxWorks系统映像 |
3.2 板卡总体设计 |
3.2.1 PCI-E接口电路设计 |
3.2.2 FPGA控制单元电路 |
3.2.3 电源电路设计 |
3.3 基于PCI-E的 ARINC429 板卡设计 |
3.3.1 ARINC429信号发送电路设计 |
3.3.2 ARINC429信号接收电路设计 |
3.3.3 ARINC429驱动电路电源设计 |
3.3.4 ARINC429总线驱动电路设计 |
3.3.5 ARINC429 板卡的PCB设计 |
3.4 基于PCI-E的 I/O控制卡(离散量)设计 |
3.4.1 数字隔离输入电路设计 |
3.4.2 数字隔离输出电路设计 |
3.4.3 输入输出电源电路设计 |
3.4.4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3.4.5 离散量控制卡的PCB设计 |
3.5 总线板卡驱动程序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
4.1 总线数据编、解码模块设计 |
4.1.1 ARINC429编、解码模块 |
4.1.2 AFDX编、解码模块 |
4.1.3 离散量数据编、解码模块 |
4.2 功能层模块设计 |
4.2.1 系统配置模块 |
4.2.2 数据缓冲模块 |
4.2.3 数据转换模块 |
4.2.4 数据监控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验证测试 |
5.1 ARINC429到AFDX数据转换测试 |
5.2 AFDX到 ARINC429 数据转换测试 |
5.3 离散量到AFDX数据转换测试 |
5.4 AFDX到离散量数据转换测试 |
5.5 远程数据集中器的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设计及嵌入式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下气体泄漏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基于成像声呐系统的泄漏检测 |
1.4 论文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设计 |
2.1 引言 |
2.2 算法设计流程 |
2.2.1 图像数据分析 |
2.2.2 气体泄漏检测算法设计思想及总体流程 |
2.3 图像滤波处理 |
2.3.1 均值滤波 |
2.3.2 中值滤波 |
2.3.3 两种去噪算法结果分析比较 |
2.4 底部区域检测 |
2.5 图像增强 |
2.5.1 图像开运算 |
2.5.2 顶帽处理结果分析 |
2.6 图像分割 |
2.6.1 最大熵阈值分割 |
2.6.2 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 |
2.6.3 分割结果对比分析 |
2.7 疑似气体泄露区域获取 |
2.7.1 连通区域标记 |
2.7.2 疑似区域提取结果分析 |
2.8 气体上升形态估计 |
2.8.1 坐标变换与图像插值 |
2.8.2 基于霍夫变换的上升形态估计 |
2.8.3 直线提取与检测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嵌入式实现 |
3.1 引言 |
3.2 中值滤波C语言实现 |
3.2.1 快速排序 |
3.2.2 中位数选取 |
3.3 底检测算法及顶帽处理C语言实现 |
3.3.1 底检测算法C语言实现 |
3.3.2 顶帽处理C语言实现 |
3.4 最大熵分割C语言实现 |
3.5 基于BFS的连通区域标记算法C语言实现 |
3.5.2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
3.5.3 连通区域标记算法实现流程 |
3.6 基于霍夫变换的上升形态估计算法C语言实现 |
3.6.1 最邻近插值算法C语言实现 |
3.6.2 霍夫变换算法C语言实现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气体检测模块设计与系统测试 |
4.1 引言 |
4.2 检测模块硬件体系 |
4.2.1 检测模块硬件平台 |
4.2.2 检测模块调试平台 |
4.2.3 BSP包移植及镜像生成 |
4.3 检测模块下多任务设计实现 |
4.3.1 任务状态 |
4.3.2 多任务调度 |
4.3.3 任务间通信 |
4.3.4 气体检测模块中的任务机制 |
4.4 检测模块网络通信设计实现 |
4.5 基于MFC的显控软件设计实现 |
4.6 系统测试结果 |
4.6.1 显控软件测试 |
4.6.2 气体检测模块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小卫星双星模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半实物仿真研究现状 |
1.2.2 卫星模拟器研究现状 |
1.2.3 双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小卫星动力学系统仿真模型 |
2.1 动力学仿真模型需求分析 |
2.2 小卫星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 |
2.2.1 轨道动力学 |
2.2.2 初始轨道确定 |
2.2.3 精密定轨仿真 |
2.3 小卫星姿态动力学模型仿真 |
2.3.1 姿态动力学模型 |
2.3.2 姿态敏感器模型 |
2.4 闭环动力学仿真测试 |
2.4.1 动力学系统工作原理 |
2.4.2 姿态控制模块构成 |
2.4.3 闭环仿真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卫星模拟器硬件详细设计 |
3.1 小卫星模拟器硬件总体方案 |
3.1.1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
3.1.2 需求分析 |
3.1.3 控制器方案选择 |
3.1.4 模拟器总体架构 |
3.2 敏感器板卡通用化设计 |
3.2.1 通用板卡硬件设计 |
3.2.2 敏感器接口分析 |
3.3 敏感器板卡硬件详细设计 |
3.3.1 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3.3.2 PCI接口电路设计 |
3.3.3 FPGA与 DSP连接方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卫星模拟器固件和软件设计 |
4.1 模拟器固件设计 |
4.1.1 模拟器固件需求分析 |
4.1.2 通信接口固件设计 |
4.2 双星时间同步设计 |
4.2.1 双星延迟测量 |
4.2.2 双星时钟修正 |
4.3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4.3.1 嵌入式系统VxWorks |
4.3.2 基于VxBus设备驱动流程 |
4.3.3 软件设计方案分析 |
4.4 模型解算方法及仿真设计实现 |
4.4.1 模型解算方法 |
4.4.2 模型解算仿真实现 |
4.5 软件详细设计 |
4.5.1 通用PCI板卡结合仿真计算机软件设计 |
4.5.2 通用PCI板卡独立解算软件设计 |
4.5.3 系统界面设计 |
4.6 故障注入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闭环测试与仿真分析 |
5.1 测试方案及步骤 |
5.2 模拟器功能测试 |
5.2.1 通信接口测试 |
5.2.2 闭环解算测试 |
5.3 系统联机测试 |
5.3.1 闭环仿真时间测试 |
5.3.2 双星系统同步测试 |
5.3.3 故障注入结果测试 |
5.4 测试结果及误差分析 |
5.4.1 测试结果 |
5.4.2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32通道并行AD模块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测试仪器总线技术发展 |
1.2.2 数据采集模块发展现状 |
1.2.3 同步性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 |
第2章 总体设计方案 |
2.1 技术指标要求 |
2.1.1 项目技术指标要求 |
2.1.2 并行采集技术分析 |
2.2 需求分析 |
2.3 总体方案设计 |
2.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
2.3.2 固件逻辑设计方案 |
2.3.3 软件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电路与逻辑设计 |
3.1 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1.2 A/D采样电路设计 |
3.1.3 数字电路设计 |
3.1.4 电源电路设计 |
3.2 FPGA逻辑设计 |
3.2.1 顶层逻辑设计 |
3.2.2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设计 |
3.2.3 高速数据流缓存模块设计 |
3.2.4 DMA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
3.2.5 中断控制模块设计 |
3.2.6 逻辑互联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件设计 |
4.1 Windows环境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1 PCI设备配置空间与设备驱动设计 |
4.1.2 仪器驱动函数设计 |
4.1.3 应用程序设计 |
4.2 VxWorks环境驱动软件设计 |
4.2.1 VxWorks操作系统简介 |
4.2.2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2.3 驱动函数设计 |
4.3 校准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硬件测试与性能测试分析 |
5.1 模块功能测试及分析 |
5.1.1 板卡功能测试及分析 |
5.1.2 并行性测试及分析 |
5.1.3 同步性测试及分析 |
5.2 模块动态指标测试及分析 |
5.2.1 SINAD与 SNR测试及分析 |
5.2.2 THD测试及分析 |
5.2.3 ENOB测试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红外图像实时发送—采集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实时测试仪需求分析与设计 |
2.1 .测试仪需求分析 |
2.2 .测试仪系统组成 |
2.3 .测试仪软硬件平台总体架构 |
2.4 .测试仪硬件平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结合RTX实时扩展技术的测试仪软件总体设计 |
3.1 .实时系统描述 |
3.2 .Windows实时性能分析 |
3.3 .RTX实时扩展支持 |
3.4 .Windows扩展RTX可行性分析 |
3.5 .软件总体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测试仪软件RTSS-Win32 联合设计与实现 |
4.1 .RTSS与 Win32 进程间数据实时交互设计 |
4.2 .基于RTX多线程的实时部分设计与实现 |
4.3 .基于Qt可视化工具的非实时部分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实时测试仪的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实时性能测试 |
5.3 .测试仪功能测试 |
5.4 .测试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10)基于嵌入式VxWorks校射系统信息处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校射方法研究 |
1.2.2 炮兵射击修正方法研究 |
1.2.3 数据滤波与弹道预推方法研究 |
1.2.4 嵌入式软硬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北斗校射系统地面信息处理终端的总体设计 |
2.1 基于北斗闭环校射系统工作原理 |
2.2 地面信息处理终端功能要求 |
2.3 地面信息处理终端总体设计 |
2.3.1 总体构成 |
2.3.2 系统设计 |
2.4 本章总结 |
3 弹道模型建立和终端算法设计 |
3.1 坐标系建立 |
3.1.1 北斗卫星接收机涉及的坐标系 |
3.1.2 弹道模型涉及的坐标系 |
3.2 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
3.3 校射算法中弹道模型的建立 |
3.3.1 作用在校射系统中弹丸上力与力矩 |
3.3.2 六自由度的刚体弹道方程 |
3.3.3 扩展质点弹道模型 |
3.4 弹丸北斗测量数据滤波算法设计 |
3.4.1 滤波方法的选择 |
3.4.2 北斗定位数据滤波模型 |
3.4.3 基于扩展卡尔曼数据滤波方法 |
3.4.4 扩展卡尔曼滤波性能仿真验证 |
3.5 弹道落点预推校射算法设计 |
3.5.1 弹道模型解算弹道偏差的预报方法 |
3.5.2 弹道落点误差分析 |
3.6 本章总结 |
4 地面信息处理终端硬件设计 |
4.1 中央处理器模块设计 |
4.1.1 处理器选用 |
4.1.2 处理器时钟电路设计 |
4.2 存储模块设计 |
4.2.1 内存模块设计 |
4.2.2 FLASH模块设计 |
4.3 接口模块设计 |
4.3.1 弹道信息处理系统串口设计 |
4.3.2 人机信息交互系统网口设计 |
4.4 辅助控制模块设计 |
4.5 电源模块设计 |
4.5.1 1V电源设计 |
4.5.2 0.75V电源设计 |
4.5.3 1.2V和2.5V电源设计 |
4.5.4 24V电源设计 |
4.6 硬件测试 |
4.7 本章总结 |
5 地面信息处理终端软件设计 |
5.1 弹道信息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
5.1.1 系统多任务划分 |
5.1.2 系统多任务优先级设计 |
5.1.3 系统多任务调度设计 |
5.1.4 系统任务间通信机制设计 |
5.1.5 系统内存分配设计 |
5.1.6 弹道信息处理系统任务工作流程 |
5.2 人机信息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
5.2.1 人机交互通讯设计 |
5.2.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3 本章总结 |
6 地面信息处理终端实验验证 |
6.1 实验设备组成 |
6.2 通讯功能实验验证 |
6.2.1 地面接收机通讯功能验证 |
6.2.2 火控系统通讯功能验证 |
6.2.3 人机交互网口通讯功能验证 |
6.3 校射算法实验验证 |
6.3.1 异常点条件下数据处理 |
6.3.2 单发单任务弹丸数据滤波与弹道预推 |
6.3.3 多发多任务弹丸数据滤波与弹道预推 |
6.4 人机信息交互功能验证 |
6.5 本章总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Vx Works环境下串口驱动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新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精度时钟同步分布式测振系统设计与实现[D]. 褚豆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FPGA与PC/104的导航计算机系统设计[D]. 杨文强. 东南大学, 2020(01)
- [4]基于龙芯LS132软核处理器的SoC设计与实现[D]. 祝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 [5]基于VxWorks的航电系统远程数据集中器研究[D]. 迟文强. 中国民航大学, 2020(01)
- [6]水下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设计及嵌入式实现[D]. 李万堃.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7]小卫星双星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 蒋剑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8]32通道并行AD模块研制[D]. 孟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红外图像实时发送—采集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D]. 李华建.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嵌入式VxWorks校射系统信息处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顾统.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