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中EGCG含量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欢[1](2021)在《茶叶厌氧发酵中高含量没食子酸形成以及茶蛋白降解促进活性肽释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茶鲜叶中GA含量较低,仅为0.20~1.00 mg/g。我们课题组发现夏秋茶鲜叶经厌氧发酵所制得的酸茶中GA含量超过20.00 mg/g,然而,形成高含量GA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酯型儿茶素,特别是EGCG,水解促进GA的生成已在较多好氧型发酵茶中被报道,但我们发现EGCG在厌氧发酵茶中可能对提高GA含量的贡献不大,这表明厌氧发酵中存在另一条促进GA积累的途径。众所周知,茶叶富含蛋白质,约占干重的20~30%,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由于其多数为非水溶性蛋白,营养价值的发挥尚需酶促水解反应成小分子蛋白、多肽或者氨基酸。微生物发酵被认为是降解茶蛋白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茶蛋白质组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多肽和氨基酸释放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选用经厌氧发酵0、6、12、18、24和30天后的酸茶样本,对其进行GA和儿茶素类物质的检测,并基于酸茶代谢组的全面分析筛选转化形成GA的关键前体物;同时,利用微生物组学筛选作用GA形成的关键微生物,并尝试了解作用前体物转化形成GA的微生物源酶蛋白。另一边,借助非标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厌氧发酵过程中茶蛋白的变化规律进行解析,了解发酵过程中可能被降解的重要茶蛋白以及促进茶蛋白降解的微生物;此外,对茶叶蛋白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活性肽,特别是潜在的抗氧化肽,也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可为微生物发酵提高GA含量以及发酵中茶蛋白降解形成多肽的研究提供新知识;同时,利用夏秋茶鲜叶开发富含GA的功能茶产品,为提高我国茶叶资源利用率以及茶产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厌氧发酵18天,GA的含量由1.72 mg/g(0 d)显着上升至24.26 mg/g;发酵中GA的提高伴随着ECG、EAG和7-GC含量的显着下降,而EGCG的含量近乎稳定存在于整个发酵过程中。这表明EGCG对GA含量的提高贡献不大,而ECG、EAG和7-GC可能是厌氧发酵中转化形成GA的关键前体物。(2)厌氧发酵中海枣曲霉(A.phoenicis ATCC 13157)和塔宾曲霉(A.tubingensis strain CBS 134.48)分泌的羧酸酯酶可能是促使ECG、EAG和7-GC转化形成GA的驱动力。(3)细菌源的GA是厌氧发酵中高含量GA形成的另一途径,其中芽孢杆菌(Bacillus)等细菌被认为是生产GA的关键微生物。(4)茶叶蛋白在厌氧发酵中存在一个缓慢降解的过程,中高丰度的亲水性茶蛋白可能是首先被降解的目标蛋白,例如tubulin和rubisco家族以及一些调控植物生理代谢相关的酶蛋白。(5)厌氧发酵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和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等细菌自身活跃的生理代谢以及来自曲霉属的水解酶类可能共同促进了茶蛋白的降解。(6)厌氧发酵是一个酸度和氨基酸总量(FAAs)逐渐上升的过程,常见的18种游离氨基酸对FAAs的增加贡献不大,而大量的短肽被释放可能是引起酸茶中FAAs被增加的主要原因。(7)26个短肽被预测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其中7个潜在的抗氧化肽(I L W、W L R、W Y、Y V、E L W、F Y和P Y V)被认为是提高酸茶抗氧化能力(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力)的关键肽。茶叶中某些可溶性蛋白的降解,特别是参与植物代谢调控的酶蛋白—tubulin和rubisco家族蛋白,可能是释放这些潜在抗氧化肽的关键茶蛋白。
王力[2](2021)在《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是绿茶儿茶素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在食品,医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尚未有很好的简便、快速、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制备高纯度EGCG的方法。此外,EGCG较低的贮藏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也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本文研究并优化了国产大孔树脂纯化茶多酚中EGCG单体的工艺,并以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为载体包埋EGCG后对其储藏稳定性、胃肠道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小鼠结肠炎模型探究胆盐脂质体包埋前后EGCG功能活性的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通过静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出具有高吸附量和解吸率的NKHC-2树脂和LX-20B树脂,通过动态乙醇梯度洗脱实验进一步筛选出对EGCG分离效果较好的LX-20B树脂用以研究EGCG的纯化工艺。动态吸附/洗脱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0.2 BV 250mg/m L茶多酚溶液以1 BV/h的流速上样后,先用2 BV去离子水洗脱得组分W,再用1 BV 3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30-1,继续用1 BV 3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30-2,最后用3 BV 80%(v/v)乙醇洗脱得组分E80。其中,组分E30-2中EGCG纯度可达70.08±2.55%,EGCG回收率可达68.07±2.43%。树脂重复使用6次之后,分离效率无显着变化。组分E30-2在40%(w/w)的水溶液中结晶7 d之后,EGCG纯度可达95.87±0.89%。通过紫外光谱、质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图确定了纯化所得物质为EGCG,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本文中纯化所得EGCG的晶型结构为I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EGCG结晶形态为细长型碎片结构。以EGCG包埋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值为指标,制备了一种含有胆盐的EGCG脂质体,称为EGCG胆盐脂质体。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胆固醇:Tween40为1:4(w/w)、胆酸钠:Tween40为1:8(w/w)、EGCG添加量为50 mg时,在该条件下EGCG包埋率为85.93±1.43%、粒径为189.2±12.7 nm、PDI为0.234±0.012、Zeta电位为-39.2±1.8 m V。以EGCG保留率、粒径和Zeta电位值为指标,测定EGCG包埋体系的储藏稳定性和模拟胃肠道稳定性。在p H 6环境中储藏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19倍和1.20倍。在Na Cl溶液(0、20、50、100 mmol/L)中储存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8、1.08、1.09、1.21倍,而胆盐脂质体中游离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7、1.05、1.10、1.22倍。在25℃和37℃下储存至第8周时,类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8和4.94倍,而胆盐脂质体中EGCG保留率分别为游离EGCG的1.07和4.33倍。这些结果表明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能够提高EGCG在p H 6、不同浓度Na Cl溶液(0~100mmol/L)和不同温度(25℃和37℃)下的稳定性。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游离EGCG、EGCG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经过胃肠道模拟消化后EGCG保留率分别为3.09±0.41%、24.02±3.93%、55.74±6.85%和71.67±4.05%,表明EGCG胆盐脂质体的胃肠道稳定性最高。选择胃肠道稳定性最高的EGCG胆盐脂质体,通过大鼠实验进行EGCG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胆盐脂质体的包埋可以延缓EGCG在体内的释放,且能够将EGCG的药代动力学曲线下面积提高约1.98倍。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并探究EGCG和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在20 mg/kg/d的剂量下,相比EGCG,EGCG胆盐脂质体能够更显着地减少小鼠体重损失、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和组织损伤评分,恢复结肠长度。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指标的测定探究EGCG缓解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EGCG能够通过恢复小鼠结肠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uperoxide dismutase,SOD),降低结肠中的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下调小鼠结肠组织和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上调小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以改善小鼠结肠炎症,相比EGCG,EGCG胆盐脂质体在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水平,降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小鼠结肠中MPO活性,下调小鼠血清中的TNF-α和IL-6的水平上显着优于EGCG,从而更好地缓解小鼠结肠炎症状。
叶心[3](2021)在《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咖啡碱(Caffeine)是一种嘌呤类生物碱,具有缓解疲劳、兴奋神经中枢、促进血液循环和改善情绪等作用,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咖啡碱自然存在于许多植物的叶子和种子中,在茶叶中的含量最高。目前工业上通过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生产茶多酚时会得到三个组分,即水相Ⅰ、乙酸乙酯相Ⅱ和水相Ⅱ(萃余液),萃余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但常被作为废水直接排放,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茶叶深加工企业效益,建立一种高效经济的方法分离纯化其中的咖啡碱十分必要。本文对萃取工艺进行了分析,优化了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条件,并通过体内动物实验探究纯化得到的茶叶咖啡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预防作用,以期为茶叶咖啡碱的运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主要成分分析及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研究。萃余液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和可溶性糖,分别占萃余液干重的51.46%、22.85%和10.43%,乙酸乙酯相Ⅱ主要由茶多酚组成,其它化学成分的含量极低,而水相Ⅰ主要由可溶性糖和氨基酸构成。经过萃取工艺,茶多酚在萃余液、水相Ⅰ和乙酸乙酯相Ⅱ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32.45%、23.75%和43.81%,咖啡碱在三个组分中的分配占比分别为63.33%、33.89%和2.78%,超过90%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分配在水相Ⅰ中,活性较高的酯型儿茶素主要分配在乙酸乙酯相Ⅱ中,而非酯型儿茶素则主要分配在萃余液内。结果表明,水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水反萃取工艺能够较好地实现茶叶中主要活性物质的分离,适用于工业化生产茶多酚,萃余液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咖啡碱含量较高,选用升华法对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较为适宜。2.萃余液前处理剂的筛选与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优化。通过升华法分离纯化萃余液中的咖啡碱,筛选出咖啡碱回收率和纯度较高的碳酸钠作为前处理剂,探究了p H、升华温度、升华时间和碳酸钠添加量对咖啡碱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升华工艺条件:升华温度214℃,升华时间28 min,碳酸钠添加量与原料质量之比为2.3:1(w/w),该条件下咖啡碱回收率可达76.21%,咖啡碱纯度高于98.5%。使用最佳升华工艺对四种不同原料中的咖啡碱进行分离纯化,以传统升华方法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升华工艺适用于不同原料中咖啡碱的分离纯化,且回收率比传统升华方法提高约29%,并进一步证实茶多酚是影响咖啡碱回收率的主要因素,而茶多糖会降低咖啡碱的纯度。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质谱确定了纯化所得物质为无水咖啡碱,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所得咖啡碱晶体形态呈针状和棒状,表面堆积致密,品质较高。3.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作用研究。通过给小鼠喂食高脂饲料构建小鼠NAFLD模型,对比观察高脂饮食下摄入不同剂量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肥胖、脂质积累、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高脂饮食组,茶叶咖啡碱预防组可以降低小鼠体重和白色脂肪系数,增大棕色脂肪系数;降低小鼠血清中TG、TC和LDL-C的含量,增加HDL-C的含量,降低小鼠肝重指数和肝脏中TG、TC的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与葡萄糖耐受;降低小鼠肝脏中MDA含量,增加小鼠肝脏中SOD、CAT和GSH含量;下调小鼠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上调小鼠血清中IL-10的水平;肝脏切片HE染色显示,茶叶咖啡碱减轻了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空泡的产生,茶叶咖啡碱具有明显预防NAFLD的作用。4.茶叶咖啡碱对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鼠肝脏中炎症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q RT-PCR检测小鼠肝脏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茶叶咖啡碱能下调高脂饮食小鼠肝脏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来预防肝脏炎症的产生,通过抑制脂肪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FAS、ACC-1和SCD1的表达、上调脂肪分解相关基因PPAR-α和CPT-1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肝脏内脂肪的堆积,从而起到预防NAFLD的作用。
李璇[4](2021)在《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泥料的紫砂壶与六大茶类的适配性。以三种不同泥料的紫砂壶及六大茶类中的代表性茶样为材料,模拟日常饮用场景制备茶汤为样品,通过检测茶汤中主要理化成分、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HS-L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香气差异;在理化测定的基础上进行感官审评对样品的滋味、香气、汤色进行评分,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对样品茶汤的理化物质进行测定,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得知不同的材质的壶有较好的区分。铁观音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在红泥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泥料而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较少,黄酮、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如EGCG、咖啡碱在紫泥壶中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而氨基酸含量最少;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在段泥壶中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红泥壶中的茶汤滋味浓醇、甘鲜,更符合“音韵”的滋味物质特征。其他五种茶用不同材质的紫砂壶冲泡出的茶汤在理化成分上各有差异,总体来说段泥壶冲泡的茶汤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黄酮的含量较高,而紫泥壶冲泡的茶汤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2)茶汤的理化成分含量在第一泡到第三泡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溶出规律,仅有乌龙茶及白牡丹中的理化成分在从第一泡到第三泡的过程中持续增加。(3)与对照组烧杯相比,紫砂壶组冲泡铁观音茶汤中香气物质种类增加、总浓度增加且重要香气物质如橙花叔醇、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β-紫罗酮等花香类香气物质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且红泥壶中变化最为明显。主成分分析表明,综合得分从高到底排序为红泥、紫泥、段泥、对照组,其中红泥壶对乌龙茶的花香、清香的香气特征增益效果最强。不同材质的紫砂壶对于其他五种茶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在数量及香气物质比例上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红泥壶有较好的表现。(4)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红泥壶在冲泡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白牡丹时综合得分均为最高,紫泥壶在冲泡莫干黄茶综合得分最高,段泥壶在冲泡熟普时综合得分最高。以审评得分作为因变量,紫砂壶的材质(X1)和冲泡的泡次(x2)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冲泡的泡次仅对铁观音的香气有显着影响,而紫砂壶的材质对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和白牡丹的审评综合评分影响极为显着,对熟普和莫干黄茶的影响则不显着。紫砂壶的材质对于铁观音茶汤的影响程度最大,用红泥壶冲泡铁观音在滋味和香气这两个重要评价因子中得分最高,其回归方程式为,综合得分:C=92.406-0.702X1;汤色:I=90.20+0.41X1、香气:A=93.46-0.91X1+0.11X2、滋味:T=92.45-1.05X1。综上所述,在本研究的三种泥料的紫砂壶中,红泥壶较适合冲泡铁观音、西湖龙井、凤庆红茶和白牡丹,紫泥壶较适合冲泡莫干黄茶,段泥壶冲泡熟普有最佳风味。
张月[5](2021)在《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文中指出滋味是茶叶感官品质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是茶叶中水溶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涩味和鲜味对整体滋味的影响最大。茶叶涩味主要来源于EGCG,鲜味主要来源于氨基酸类物质,但在实际研究中,生化成分含量与感官审评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较多茶叶中EGCG含量较高却无明显涩味,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却无明显鲜味。有研究显示,白茶萎凋过程中呈味核苷酸含量大幅增加且参与了白茶鲜味呈现,但其呈味机理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究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以期阐明茶汤的呈味机理。为茶叶加工技术改良、茶饮料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对茶叶中呈味核苷酸与EGCG和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滋味影响,探究其相互作用产生的机理,进一步了解茶汤中鲜味和涩味,从而对全面解释茶叶滋味提供新的角度,为茶业加工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发展思路,在茶风味食物与饮料的研发过程中对EGCG涩味的掩盖提供新的方法。首先采用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同时,利用光谱法分析了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类型,对EGCG-BSA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最后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和感官审评相结合,判断IMP、GMP对EGCG滋味的改变。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配制EGCG、IMP、GMP、EGCG-IMP、EGCG-GMP和EGCG-IMP-GMP六个样品溶液分别与唾液样品反应,体外模拟EGCG、呈味核苷酸与唾液在人口腔中的相互作用。结果证实EGCG可以与唾液蛋白络合形成沉淀,单一IMP、GMP不沉淀唾液蛋白。SDS-PAGE法探究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表明:单一IMP、GMP均可促进EGCG与唾液蛋白发生络合反应,IMP和GMP同时存在时对EGCG与唾液蛋白的促进作用更强。2、为分析呈味核苷酸IMP和GMP与EGCG络合作用的影响,试验固定EGCG浓度为2×10-5 mol/L,添加不同IMP、GMP浓度作为试验样品,采用激光纳米粒度分析仪对IMP、GMP与EGCG混合液进行粒径分析。通过粒径分析法探究了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混合溶液的稳定性和对主要粒子直径的影响,随IMP、GMP浓度增加,会与EGCG及BSA-EGCG发生络合反应,增大溶液中粒子直径,且可以使EGCG-IMP,EGCG-GMP,EGCG-IMP-GMP溶液更加稳定。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呈味核苷酸也是茶汤醇厚度的重要贡献成分。3、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IMP、GMP与EGCG单一成分和混合液的结构(包括构型、构象)进行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IMP、GMP会与EGCG发生络合,IMP、GMP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但均可改变EGCG的核磁共振波谱,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及氢键的互相作用,IMP、GMP同时存在时与EGCG结合效应更强。4、为探究呈味核苷酸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类型、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利用光谱法对IMP、GMP、EGCG、EGCG-BSA及其混合溶液进行了光谱测定,对IMP、GMP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进行计算分析,IMP,GMP与EGCG间只存在一种相互作用,推测是非共价结合可能为氢键结合。EGCG-IMP结合常数为0.01086,EGCG-GMP结合常数为0.10835,EGCG-IMP-GMP结合常数为0.03915。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计算分析可得,呈味核苷酸IMP、GMP不能单独与BSA发生反应,但当两者同时存在时会降低BSA的荧光强度;GMP会率先与BSA-EGCG中的EGCG结合恢复BSA的荧光强度;IMP、GMP同时存在时对BSA及BSA-EGCG产生静态荧光淬灭,结合常数分别为0.6639、1.4932,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1.5。5、以0.05 mg/m L的EGCG标准品溶液为试验水平,选取光谱反应差异显着的三个混合液样品进行电子舌检测,通过电子舌技术采集分析IMP、GMP对EGCG涩味信号的影响。试验水平下,随呈味核苷酸浓度增加,苦味和涩味均有上升,涩味升高程度明显大于苦味,但涩味回味值有降低趋势。IMP对EGCG涩味增加的幅度最大,IMP-GMP混合对EGCG涩味增加幅度最小,但整体看来,IMP对涩味值增加最小,GMP次之,IMP-GMP最大。由此推测呈味核苷酸对茶叶中鲜味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与谷氨酸钠的协同增鲜效应。6、对三种滋味物质单体进行感官审评发现EGCG涩味较强,浓度高时微苦,回甘快;人舌对IMP甜味感知快,但持续时间较短;GMP在较低浓度时可产生涩感,浓度较高时产生甜味,回甘出现较慢且随时间延长增加。设置三组不同浓度的混合溶液进行感官审评,了解呈味核苷酸对EGCG滋味的影响,发现IMP、GMP的添加均可降低EGCG涩味,较高浓度IMP、GMP同时加入时混合溶液入口即甜,涩味减弱,回甘、生津效果好。
谢关华[6](2021)在《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茶是世界上饮用历史最悠久的饮料,仅次于水。根据加工方式和风味特征的不同,茶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茶叶特征风味和生物活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茶树品种、生长条件、加工方法等。本研究以单一茶树品种——梅占(Camellia sinensis var.Meizhan)的鲜叶为原料,根据六大茶类典型工艺加工成茶。运用代谢组学和体外活性评价方法对六种茶的主要风味物质、体外抗氧化活性、对三种脂质代谢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茶叶的生产以及通过改进加工方法来达到风味和生物活性的平衡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茶叶中的主要非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随着鲜叶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成茶,茶多酚含量显着降低,含量范围为133-238mg/g,儿茶素总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茶黄素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绿茶中儿茶素以单体形式存在,在绿茶和黄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含量最高的一种儿茶素组分,其次是(-)-表没食子儿茶素,但在红茶中没有检测到(-)-表没食子儿茶素。红茶中茶黄素总量最高,在不完全发酵茶(黄茶、乌龙茶和白茶)中,白茶的茶黄素总量最高,黑茶的茶黄素总量是所有茶中最低的。所有茶类的咖啡碱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白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茶类。六大茶类中黄酮醇(苷)类的含量均较低,其在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茶。红茶中的可溶性糖总量最高,其次是白茶,乌龙茶和黑茶中的含量较低,其他茶类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以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为主,不同茶类间存在较大差异,尤以乙酸在各类茶中的差异最大。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有机酸总量、乙酸、(-)-表没食子儿茶素等9个变量,其含量变化对茶叶滋味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2.通过计算各类茶中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滋味活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评价各化合物对成茶滋味的贡献度,以此来阐明不同茶类滋味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咖啡碱在各类茶中的TAV值没有明显差异,绝大多数苦味氨基酸的浓度在阈值以下,而各儿茶素组分的TAV值均较高,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推测茶汤苦味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儿茶素的浓度差异,不发酵或部分发酵茶中苦味属性化合物对滋味的贡献度要大于发酵茶。茶黄素类物质是儿茶素的主要氧化产物,带有明显的涩味属性,其在红茶中的TAV值显着高于其他茶类,推测对红茶滋味的贡献度要显着高于其他茶类。黄酮醇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柔涩味,其在各茶类中的TAV值均较高。氨基酸类物质呈现多种滋味属性,但仅有部分氨基酸在白茶和红茶中的TAV值大于1,有助于白茶和红茶鲜甜滋味的形成。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滋味化合物的浓度来调控其滋味的形成,使得不同茶类具有明显不同的滋味特征。3.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六大茶类中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检测,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每种茶的特有成分及关键变量,通过计算化合物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评价各挥发性化合物对成茶香气的贡献度,以此来探究六大茶类香气形成的差异。结果显示:除每种茶类的特有成分外,共筛选出(E)-橙花叔醇、苯甲醇、1-十五醇等10种化合物,其含量变化对茶类香气的差异化形成起重要作用。绿茶和白茶中呈现清花香属性的化合物在其香气构成中的比例较高,黄茶中青香、花香、果香化合物的比例较均衡,乌龙茶中呈现花香的化合物比例较高,红茶中花果香化合物占主要优势,黑茶中果香化合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茶类。不同的加工方式通过影响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来调控六大茶类香气的形成,对茶叶香气有主要贡献的化合物多为六大茶类共有成分,各茶类香型差异的关键在于优势化合物的组成比例不同。4.对六大茶类的抗氧化活性、对脂代谢酶和糖代谢酶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类茶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活性高低与茶多酚或总儿茶素的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抗氧化能力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绿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红茶。此外,各类茶对胰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PL)、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还原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和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均有抑制作用。茶叶对PL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茶黄素总量呈显着正相关(r=0.863,r=0.857,p<0.05),而对LCAT的抑制作用则与茶多酚含量呈显着正相关(r=0.902,p<0.01)。白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最强,绿茶对HMG-COA还原酶的抑制率最高。
方舟滔[7](2021)在《不同茶树变种类黄酮积累模式及黄酮醇三糖苷滋味属性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酮醇苷对茶叶汤色和滋味有重要贡献,但茶叶中多种丰度较高的黄酮醇三糖苷物质结构信息和滋味特征尚不明确,茶叶黄酮醇苷组成和含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及遗传调控机制也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在优化茶叶黄酮醇苷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制备色谱、核磁共振以及感官审评实验对分离的黄酮醇三糖苷进行了结构和滋味特性鉴定,通过多品种、多区域样品收集和分析明确了影响黄酮醇苷积累模式的关键因素,通过黄酮醇苷组成和转录组关联分析,初步明确了影响茶树黄酮醇苷积累模式的关键代谢通路、并筛选出了与黄酮醇三糖苷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建立和优化了茶叶黄酮醇苷液质联用快速检测技术,可在16min内分析样品中的20种黄酮醇苷物质,包括4种杨梅素糖苷、8种槲皮素糖苷和8种山奈酚糖苷。同时以聚酰胺前处理为核心,开发了茶中黄酮醇三糖苷单体制备方法,鉴定了槲皮素-3-O-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鼠李糖鼠李糖苷、山奈酚-3-O-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O-葡萄糖鼠李糖鼠李糖苷等4种茶叶高丰度黄酮醇三糖苷。(2)黄酮醇三糖苷本身不具备明显的滋味特征,且不与EGCG发生明显的滋味互作反应,但对咖啡因的苦味有显着增强效果。黄酮醇苷总浓度和咖啡因浓度是影响两者复配体系苦味的关键因素,而苷元和糖链结构差异对复配体系苦味强度影响较小。通过漱口等方式难以将黄酮醇三糖苷从口腔中完全清除,漱口后5min以内仍可对摄入的咖啡因有苦味增强效应。(3)茶叶类黄酮积累模式主要取决于茶树品种而非种植区域;不同茶树变种的类黄酮积累模式存在显着差异,assamica变种积累较高含量的ECG和黄酮醇二糖苷,而sinensis变种则以积累EGCG和黄酮醇三糖苷为主,而且黄酮醇三糖苷/黄酮醇双糖苷和ECG/EGCG比值可作为鉴别茶树品种资源重要指标。鲜叶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和红茶后,黄酮醇苷含量均有所下降,尤其以红茶降幅最大,因为在发酵和干燥阶段杨梅素糖苷几乎全部被氧化或降解。(4)代表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云抗10号’不同成熟度叶片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光合作用、碳固定、淀粉和蔗糖代谢等初级代谢通路以及类黄酮代谢和苯丙烷代谢等次级代谢通路;不同变种类黄酮成分积累特性差异可能与UV-B信号响应及下游调控和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有关,UGT91Q1、UGTPg18、UGT72B4和UGT87A1可能参与了黄酮醇三糖苷的生物合成。
范晓伟[8](2021)在《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相关化学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的鲜叶为原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特种茶叶,包括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普洱生茶属于未发酵茶,其加工工艺类似于晒青绿茶,主要包括萎凋、炒青、揉捻、干燥、蒸压成型等几个关键步骤。内含化学成分是普洱生茶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目前,关于茶叶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的研究较多,但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表征仍不够全面,特别是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有待进一步阐明。因此,全面分析和表征普洱生茶中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学成分,深入研究它们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深入认识普洱生茶风味品质和生物活性的物质基础,揭示加工工艺对普洱生茶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加工工艺的改善的启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全面表征普洱生茶中的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它们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个方面:1)普洱生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加工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一种能够在10 min内同时准确定量茶多酚、氨基酸和生物碱等35个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GCG、ECG、GCG、CG、咖啡因、EGC、EC、C、茶氨酸和GC是普洱生茶中含量最高的前10个成分(4085.44-76440.73μg/g DW)。茶氨酸(7634.76μg/g DW)、咖啡因(43441.11μg/g DW)、EGCG(76440.73μg/g DW)、芦丁(416.80μg/g DW)和没食子酸(835.26μg/g DW)分别是普洱生茶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生物碱、儿茶素、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基于准确含量信息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过程尤其是炒青和蒸压成型对35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但不同类型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趋势并不一致。2)普洱生茶非挥发性成分的非靶向表征及加工变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对萎凋、炒青、揉捻-干燥、蒸压成型四个阶段的普洱生茶样本进行非靶向检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阶段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成分图谱存在较大差异,且炒青和蒸压成型对非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最为显着性,相比之下,揉捻-干燥处理的影响相对较小。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进一步筛选鉴定出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91个差异性化合物,包括儿茶素及其低聚物(34)、酚酸类成分(15)、黄酮及其糖基化衍生物(10)、游离氨基酸(15)、生物碱(7)和其它类物质(10)等重要成分。加工结束后,其中40个物质的含量显着增加,49个成分的含量则显着降低。3)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加工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不同加工阶段普洱生茶样本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借助化学计量学辅助定性方法成功对58个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在炒青和蒸压成型阶段的变化最为显着,分别较上一阶段急剧下降76.68%和35.77%。炒青结束后,醛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增加了4.68倍,而烯烃的相对含量减少了2.65倍,这有利于弱化令人不快的青草气味,同时增强诱人的脂肪香气。此外,α-松油醇、香叶醇和1-辛烯-3-醇等具有薄荷香和玫瑰香等特殊香气的成分在蒸压成型处理后相对含量提高了1.42-1.98倍。整体而言,炒青和蒸压成型对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具有显着影响,是普洱生茶特征香气形成的关键加工步骤。
陈琳[9](2020)在《抗坏血酸对儿茶素稳定性及二聚氧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坏血酸(AA)为茶叶中含量丰富的有机酸,常被添加于茶饮料、茶食品及其他茶叶制品中用于保护儿茶素的稳定,协同儿茶素及儿茶素氧化产物增强保健功能等。儿茶素类和茶黄素类(TFs)、聚酯型儿茶素类(TSs)等儿茶素氧化产物广泛存在于茶及茶饮料中,对感官品质和保健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A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尚未明确,AA对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的影响尚未有文献报道。因此研究AA对儿茶素稳定性和二聚氧化途径的影响机制,对茶及茶饮料的生产加工、品质调控及保健功能的综合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高温、低温处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酶促氧化儿茶素单体、单体组合及儿茶素混合物等实验,提出AA对EGCG及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AA对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的影响机制。论文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温(80℃)和低温(25℃)条件下,用不同浓度A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A)处理EGCG,通过对EGCG转化途径分析,阐明AA对EGCG稳定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A可以抑制EGCG的氧化途径。DHAA可以与EGCG生成氧化产物DHAAEGCG,促进EGCG的消耗。AA和DHAA能抑制EGCG的水解途径。DHAA与EGCG的反应分为两步,AA可抑制第一步反应。AA和DHAA的综合作用共同影响EGCG的稳定性,宏观上可以导致低浓度AA保护EGCG,高浓度AA促进EGCG消耗的现象,低浓度与高浓度临界值约为5-10 mmol/L;或导致AA前期保护EGCG,后期促进EGCG消耗现象。2.用AA氧化酶催化4种儿茶素单体和AA的混合反应体系,通过产物鉴定及儿茶素消耗率分析,阐明AA对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及DHAA与儿茶素结合能力。结果表明,AA到DHAA的氧化过程对儿茶素稳定性无显着影响。AA可以抑制儿茶素的氧化转化而保护儿茶素,DHAA与EGCG、ECG、EC、EGC形成抗坏血酸基化合物促进儿茶素的消耗。实验中EGCG、ECG、EC和EGC的最终消耗率为30.08%、22.78%、21.45%和13.55%,DHAA和儿茶素的结合能力为EGCG>ECG>EC>EGC,即与酯型儿茶素的结合能力显着强于与非酯型儿茶素的结合能力。3.用丰水梨酶催化儿茶素单体组合及儿茶素混合物,通过对儿茶素消耗率及儿茶素转化途径占比的分析,提出AA对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儿茶素间的结合能力为EGCG+ECG>EGCG+EGCG,EGCG+EC>EGCG+EGCG,EGC+EGC>EGC+EC。儿茶素混合物氧化体系中,AA使EC、EGC、ECG和EGCG消耗率降低24.29%、15.20%、17.71%和-3.00%,AA对儿茶素的保护效果为EC>ECG>EGC>EGCG。AA对儿茶素保护效果的差异和DHAA与儿茶素间结合能力的差异导致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偏向歧化反应。4.通过机器视觉、色差仪、电子舌及感官审评对TFMG、TFDG和TSA的呈色呈味特征及AA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TFMG和TFDG的基本色泽特征为橙黄色,随浓度升高色泽由橙黄色向橙红色转变,亮度值下降,红度和黄度值上升,变化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99。(2)AA可以增加TFMG、TFDG的亮度和红度,作用不显着。(3)TFMG和TFDG的滋味特征为苦味和鲜味,以苦味为主。AA对TFMG和TFDG的苦味和鲜味具有掩盖作用,浓度越高掩盖效果越好,对苦味的掩盖作用强于鲜味。(4)TSA滋味特征为苦涩味,涩味强于苦味,AA可增强TSA苦涩味。
魏莉婷[10](2020)在《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于绿豆及绿茶的浸提工艺及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进行了研究并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热浸提法研究优化了绿豆及绿茶的浸提工艺,得到绿豆最佳浸提工艺为:温度80℃,时间40min,豆水比1:18;绿茶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时间40min,温度80℃,茶叶细度80目。2、采用恒重法测定了干绿豆的含水率为13.7%,第一种调配方式所得4个比例(豆:茶质量比分别为1:1、1:2、1:4、1:6)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为3.2%、3.3%、4.8%、3.2%;第二种调配方式所得3个比例(豆:茶质量比分别为2:1、4:1、6:1)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分别为5.0%、3.2%、3.3%,符合固体饮料水分含量要求。3、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的澄清技术:微滤技术和冷冻降沉。该澄清技术有效解决了绿豆与绿茶因混合带来的絮凝问题。4、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在两种提取方式的配方。第一种提取方式(独立提取)的配方为豆茶质量比1:4,感官审评总评分最高;第二种提取方式(混合提取)形成了3款不同风味饮料,豆茶提取液体积比2:1时为茶味,4:1时两者滋味相协调,为豆茶味,6:1时为豆味。5、确定了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的检测波长为600nm,确定了饮料较佳的饮用浓度在1%以下,饮料澄清度达84%以上。6、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中3种主要化学物质的含量,第一种提取方式制备的饮料中牧荆素、异牧荆素、EGCG的含量分别为2.693±0.092mg/g、1.196±0.041 mg/g、80.096±1.087mg/g;第二种提取方式制备的饮料中3种主要化学物质的含量分别为6.287±0.197 mg/g、2.873±0.097 mg/g、76.025±4.792 mg/g(2:1)、6.533±0.017 mg/g、3.449±0.049 mg/g、69.513±1.086 mg/g(4:1)、7.212±0.032 mg/g、4.065±0.022 mg/g、56.365±1.179 mg/g(6:1)。
二、茶叶中EGCG含量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中EGCG含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厌氧发酵中高含量没食子酸形成以及茶蛋白降解促进活性肽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茶叶品质成分 |
1.1.1 茶多酚类 |
1.1.2 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 |
1.1.3 生物碱、茶多糖和其他成分 |
1.2 微生物发酵茶的品质形成 |
1.2.1 发酵中茶多酚和没食子酸的研究 |
1.2.2 发酵中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的研究 |
1.2.3 发酵中咖啡碱以及茶多糖等物质的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茶叶厌氧发酵中高含量没食子酸形成机理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厌氧发酵过程及样本取材 |
2.2.3 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定量检测 |
2.2.4 代谢成分的非靶检测 |
2.2.5 关键代谢物的靶向定量检测 |
2.2.6 发酵中微生物的提取与检测 |
2.2.7 微生物酶蛋白的提取与检测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厌氧发酵中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的变化分析 |
2.3.2 代谢组学分析厌氧发酵中代谢物的变化 |
2.3.3 靶向定量分析形成没食子酸的前体物 |
2.3.4 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
2.3.5 厌氧发酵中作用没食子酸形成的关键微生物 |
2.3.6 厌氧发酵中作用没食子酸形成的微生物酶蛋白 |
2.3.7 厌氧发酵中高含量没食子酸形成途径的提出 |
2.4 讨论 |
第三章 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厌氧发酵中发生显着变化的重要茶蛋白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厌氧发酵过程及取样 |
3.2.2 茶叶蛋白质组的检测 |
3.2.3 可溶性蛋白检测 |
3.2.4 发酵中微生物的提取与检测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酸茶蛋白质组成 |
3.3.2 厌氧发酵中茶蛋白的变化分析 |
3.3.3 厌氧发酵中显着变化的重要茶蛋白 |
3.3.4 微生物对茶蛋白变化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厌氧发酵中茶叶蛋白降解对多肽释放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试剂 |
4.2.2 厌氧发酵及样品取材 |
4.2.3 pH值和氨基酸总量的检测 |
4.2.4 抗氧化力检测 |
4.2.5 18 种游离氨基酸的定量检测 |
4.2.6 短肽的检测 |
4.2.7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厌氧发酵中酸度和氨基酸总量的变化分析 |
4.3.2 厌氧发酵中18 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分析 |
4.3.3 厌氧发酵中短肽的变化分析 |
4.3.4 厌氧发酵中抗氧化肽的预测及抗氧化性能的分析 |
4.3.5 厌氧发酵中蛋白降解对多肽释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2)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EGCG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1.1 溶剂萃取法 |
1.1.2 吸附柱法 |
1.1.3 凝胶柱色谱法 |
1.1.4 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
1.1.5 逆流色谱法 |
1.1.6 模拟移动床色谱法 |
1.1.7 分子印迹材料分离法 |
1.1.8 膜分离法 |
1.2 EGCG应用的局限性 |
1.3 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
1.3.1 结构改性 |
1.3.2 EGCG纳米颗粒 |
1.3.3 EGCG纳米乳液 |
1.3.4 EGCG脂质体 |
1.3.5 EGCG类脂质体 |
1.3.6 胆盐脂质体 |
1.4 EGCG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多酚中儿茶素含量的测定 |
2.2.2 EGCG的分离纯化研究 |
2.2.3 EGCG的结构鉴定 |
2.2.4 EGCG脂质体、类脂质体和胆盐脂质体的制备 |
2.2.5 EGCG包埋体系的表征 |
2.2.6 EGCG包埋体系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
2.2.7 EGCG包埋体系的体外模拟消化 |
2.2.8 EGCG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2.9 EGCG与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茶多酚组成成分分析 |
3.2 吸附树脂的筛选 |
3.2.1 树脂的静态筛选 |
3.2.2 树脂的动态筛选 |
3.3 LX-20B树脂纯化 EGCG工艺优化 |
3.3.1 上样浓度的确定 |
3.3.2 上样流速的确定 |
3.3.3 洗脱体积的确定 |
3.3.4 洗脱流速的确定 |
3.4 EGCG的制备 |
3.5 EGCG的结晶研究 |
3.6 EGCG纯化研究比较 |
3.7 LX-20B树脂吸附模型 |
3.8 EGCG结构鉴定 |
3.8.1 UV-Vis分析 |
3.8.2 HPLC-MS分析 |
3.8.3 FTIR分析 |
3.8.4 ~1H NMR分析 |
3.8.5 EGCG的晶型结构鉴定 |
3.8.6 EGCG微观形态 |
3.9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制备 |
3.9.1 EGCG脂质体的制备 |
3.9.2 EGCG类脂质体的制备 |
3.9.3 EGCG胆盐脂质体的制备 |
3.10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表征 |
3.11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储藏稳定性 |
3.11.1 不同pH下的稳定性 |
3.11.2 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稳定性 |
3.11.3 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 |
3.12 三种EGCG包封体系的模拟消化 |
3.13 EGCG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4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
3.14.1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结肠炎的总体状况评价 |
3.14.2 小鼠结肠组织切片形态观察 |
3.14.3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
3.14.4 EGCG胆盐脂质体对小鼠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茶叶功能成分的综合提取简介 |
1.2 咖啡碱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咖啡碱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来源 |
1.2.2 咖啡碱的分离纯化 |
1.2.3 咖啡碱的生物活性 |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
1.3.1 非酒精性脂肪肝概述 |
1.3.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
1.3.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 |
1.3.4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咖啡碱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茶叶萃余液的制备 |
2.2.2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 |
2.2.3 升华法分离纯化茶叶萃余液中咖啡碱的工艺研究 |
2.2.4 原料对咖啡碱纯化效果的影响 |
2.2.5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鉴定 |
2.2.6 动物实验设计 |
2.2.7 动物实验样品的采集 |
2.2.8 葡糖糖耐受测试 |
2.2.9 胰岛素耐受测试 |
2.2.10 血清生化分析 |
2.2.11 肝脏组织生化分析 |
2.2.12 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HE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
2.2.13 肝脏RNA提取与实时定量PCR测定 |
2.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茶叶萃余液及其它萃取组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 |
3.2 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工艺的确定 |
3.2.1 前处理剂的筛选 |
3.2.2 单因素实验 |
3.2.3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3 原料对升华法纯化茶叶咖啡碱效果的影响 |
3.3.1 不同原料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
3.3.2 茶多酚和茶多糖对茶叶咖啡碱升华效果的影响 |
3.4 茶叶咖啡碱的结构表征 |
3.4.1 UV-Vis分析 |
3.4.2 FTIR分析 |
3.4.3 HPLC-MS分析 |
3.4.4 茶叶咖啡碱的微观形态 |
3.5 茶叶咖啡碱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评价 |
3.5.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影响 |
3.5.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的影响 |
3.5.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脂和肝脂的影响 |
3.5.4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
3.5.5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
3.5.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
3.5.7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影响 |
3.5.8 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
3.6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1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2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脂肪分解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6.3 茶叶咖啡碱对小鼠肝脏内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缩略语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绪论 |
1.1 六大茶类概况 |
1.1.1 乌龙茶研究进展 |
1.1.1.1 乌龙茶定义和种类 |
1.1.1.2 乌龙茶加工工艺及其功效 |
1.1.1.3 乌龙茶理化特征及滋味研究进展 |
1.1.1.4 乌龙茶香气研究进展 |
1.1.2 绿茶简介 |
1.1.3 黑茶简介 |
1.1.4 红茶简介 |
1.1.5 白茶简介 |
1.1.6 黄茶简介 |
1.2 紫砂壶概况 |
1.2.1 紫砂壶简介及分类 |
1.2.2 紫砂壶作为茶器的研究进展 |
1.3 茶叶滋味成分概述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乌龙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主要化学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茶汤制备 |
2.2.2 常规内含成分测定 |
2.2.3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主要滋味成分浸出影响 |
2.3.1.1 水浸出物 |
2.3.1.2 茶多酚 |
2.3.1.3 儿茶素、没食子酸与咖啡碱 |
2.3.1.4 氨基酸 |
2.3.1.5 可溶性糖 |
2.3.1.6 可溶性蛋白 |
2.3.1.7 黄酮 |
2.3.2 主要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1 铁观音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2 西湖龙井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3 熟普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4 凤庆红茶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5 白牡丹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3.2.6 莫干黄茶滋味成分轮廓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香气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主要化学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茶汤制备 |
3.2.2 顶空液相微萃取(HS-SPME) |
3.2.3 GC-MS分析条件 |
3.2.4 香气物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1.1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茶汤香气测定结果 |
3.3.1.2 不同容器冲泡铁观音香气成分PCA分析 |
3.3.2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西湖龙井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3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熟普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4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凤庆红茶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5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白牡丹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3.6 不同泥料紫砂壶冲泡莫干黄茶茶汤香气成分的比较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感官审评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官审评结果与分析 |
4.3.2 审评得分回归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5)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滋味概述 |
1.2 茶叶中的涩味和鲜味物质 |
1.3 呈味核苷酸的研究进展 |
1.4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1 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2 滋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方案 |
2 药品试剂与方法 |
2.1 药品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SDS-PAGE凝胶电泳法 |
2.3.3 粒径分析 |
2.3.4 核磁共振检测 |
2.3.5 光谱分析 |
2.3.6 电子舌分析 |
2.3.7 感官审评分析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呈味核苷酸、EGCG单体及混合物对唾液蛋白的沉淀作用比较 |
3.2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对溶液粒径的影响 |
3.2.1 呈味核苷酸与EGCG的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
3.2.2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对粒径的影响 |
3.3 IMP、GMP与 EGCG相互作用对核磁共振波谱的影响 |
3.4 光谱法分析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 |
3.4.1 各滋味物质单体的紫外吸收光谱 |
3.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
3.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及结合常数计算 |
3.4.4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 |
3.4.5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荧光发射图谱特征 |
3.4.6 呈味核苷酸与EGCG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荧光淬灭类型,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的计算 |
3.4.7 混合样品物质添加顺序对荧光光谱的影响 |
3.5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的电子舌信号特征 |
3.6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 |
4 讨论 |
4.1 IMP、GMP、EGCG对唾液蛋白的沉淀效果 |
4.2 呈味核苷酸与EGCG相互作用对混合体系中化合物粒径的影响 |
4.3 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相互作用的结合方式分析 |
4.4 呈味核苷酸对EGCG涩味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茶叶风味 |
1.2 茶叶非挥发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
1.2.1 茶叶的滋味属性和物质间的互作 |
1.2.2 非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方法 |
1.2.3 茶叶中的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 |
1.3 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研究进展 |
1.3.1 茶叶挥发性化合物概述 |
1.3.2 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途径 |
1.3.3 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1.3.4 加工方式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
1.4 茶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水分、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3 儿茶素组分、没食子酸、咖啡碱、茶黄素组分的测定 |
2.3.4 氨基酸组分的测定 |
2.3.5 黄酮醇(苷)组分的测定 |
2.3.6 可溶性糖总量的测定 |
2.3.7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3.8 TAV的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六大茶类茶多酚、咖啡碱和茶黄素的含量 |
2.5.2 六大茶类儿茶素组分含量 |
2.5.3 六大茶类氨基酸组分含量 |
2.5.4 六大茶类黄酮醇及其苷类组分含量 |
2.5.5 六大茶类可溶性糖总量 |
2.5.6 六大茶类有机酸组分含量 |
2.5.7 六大茶类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2.5.8 六大茶类主要非挥发性化合物的滋味活度值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3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3 仪器与设备 |
3.4 实验方法 |
3.4.1 样品制备 |
3.4.2 SAFE提取茶样挥发性成分 |
3.4.3 GC-MS分析 |
3.4.4 定性定量分析 |
3.4.5 OAV及ACI的计算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六大茶类挥发性化合物的GC-MS分析 |
3.5.2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聚类热图分析 |
3.5.3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主成分分析 |
3.5.4 六大茶类32种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
3.5.5 六大茶类活性香气化合物的OAV和ACI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3 仪器与设备 |
4.4 方法 |
4.4.1 样品制备 |
4.4.2 抗氧化活性测定 |
4.4.3 脂代谢酶活性测定 |
4.4.4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
4.4.5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抗氧化活性分析 |
4.5.2 对脂质代谢酶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3 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分析 |
4.5.4 主要非挥发性物质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写词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7)不同茶树变种类黄酮积累模式及黄酮醇三糖苷滋味属性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酮醇的健康功效 |
1.2 黄酮醇苷检测方法 |
1.3 黄酮醇苷对茶汤滋味的贡献 |
1.4 黄酮醇苷的制备 |
1.5 影响茶叶黄酮醇苷含量的因素 |
1.6 茶树中糖苷转移酶研究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茶叶黄酮醇苷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
2.2.3 提取液制备 |
2.2.4 黄酮醇苷类物质UPLC-DAD-MS/MS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中高丰度黄酮醇三糖苷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3.2.2 茶提取液制备 |
3.2.3 聚酰胺柱对茶提取液中的黄酮醇三糖苷进行富集 |
3.2.3.1 聚酰胺装柱 |
3.2.3.2 上样量的选择 |
3.2.3.3 洗脱程序的选择 |
3.2.3.4 洗脱流速 |
3.2.4 制备色谱条件优化 |
3.2.5 黄酮醇醇苷含量分析 |
3.2.6 高效液相测定儿茶素类及生物碱 |
3.2.7 核磁共振测定化合物的~1H谱和~(13)C谱 |
3.2.8 数据收集和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黄酮醇苷最佳前处理条件 |
3.3.2 黄酮醇三糖苷单体制备及结构鉴定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酮醇三糖苷的滋味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试剂 |
4.2.2 滋味评价小组训练 |
4.2.3 苦味和涩味的感官定量分析 |
4.2.4 黄酮醇三糖苷滋味特征 |
4.2.5 黄酮醇三糖苷与EGCG的互作 |
4.2.6 黄酮醇三糖苷与咖啡因的互作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酮醇三糖苷的滋味属性 |
4.3.2 黄酮醇三糖苷与EGCG互作对滋味的影响 |
4.3.3 黄酮醇三糖苷和咖啡因苦味的互作 |
4.3.4 黄酮醇三糖苷的记忆效应对咖啡因苦味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工工艺对茶叶黄酮醇苷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和设备 |
5.2.2 茶样制备 |
5.2.3 茶提取液制备 |
5.2.4 黄酮醇苷检测方法 |
5.2.5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固样方式对黄酮醇苷含量的影响 |
5.3.2 茶叶加工过程中黄酮醇苷变化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茶树品种和种植地域对类黄酮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和设备 |
6.2.2 茶叶样品和提取液制备 |
6.2.3 类黄酮化合物分析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品种样品中类黄酮组分和含量 |
6.3.2 不同变种类黄酮化合物积累模式差异 |
6.3.3 不同种植区域对茶树类黄酮化合物的影响 |
6.3.4 具有代表性类黄酮积累模式的茶树种质 |
6.4 讨论 |
6.4.1 利用类黄酮物质进行变种判别 |
6.4.2 黄酮醇苷的不同积累模式 |
6.4.3 儿茶素类的差异积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茶树变种黄酮醇苷代谢差异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和方法 |
7.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7.2.2 茶提取液制备以及生化成分测定 |
7.2.3 植物总RNA提取 |
7.2.4 总RNA质量检测 |
7.2.5 转录组测序 |
7.2.6 有参转录数据分析 |
7.2.7 基因表达qPCR验证 |
7.2.8 数据显着性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不同品种不同叶位主要生化成分差异 |
7.3.2 转录组测序结果 |
7.3.3 转录组基因表达验证 |
7.3.4 WGCNA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7.4.1 黄酮醇苷相关的糖代谢基因 |
7.4.2 类黄酮物质代谢调控基因 |
7.4.3 参与茶树黄酮醇三糖苷合成的候选糖基转移酶基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相关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普洱生茶的概述 |
1.1.1 普洱生茶的定义 |
1.1.2 普洱生茶的风味特征 |
1.2 茶叶非挥发性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
1.2.1 茶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 |
1.2.2 非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1.2.3 普洱生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3 茶叶挥发性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
1.3.1 茶叶中的挥发性成分 |
1.3.2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1.3.3 .普洱生茶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UPLC-QQQ-MS/MS的普洱生茶中35 个主要化学成分的准确定量及其加工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本收集与处理 |
2.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3 标准溶液制备 |
2.2.4 样本前处理 |
2.2.5 色谱条件优化 |
2.2.6 质谱条件优化 |
2.2.7 多酚和黄酮总含量的测定 |
2.2.8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酚与黄酮总含量的变化 |
2.3.2 方法学考察 |
2.3.2.1 线性关系 |
2.3.2.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2.3.2.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3.3 普洱生茶中主要非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 |
2.3.4 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
2.3.4.1 氨基酸 |
2.3.4.2 生物碱 |
2.3.4.3 儿茶素类化合物 |
2.3.4.4 酚酸类化合物 |
2.3.4.5 黄酮类化合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普洱生茶非挥发性成分的UPLC-HRMS非靶向分析及其加工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茶叶样本 |
3.2.2 试剂和仪器 |
3.2.3 标准溶液和样本溶液的制备 |
3.2.4 UPLC–HRMS分析条件 |
3.2.5 数据处理 |
3.2.6 多元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加工阶段非挥发性成分的UPLC-HRMS图谱分析 |
3.3.2 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差异性化合物的筛选 |
3.3.3 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差异性化合物的变化 |
3.3.3.1 儿茶素类化合物 |
3.3.3.2 酚酸类化合物 |
3.3.3.3 黄酮及其糖苷类化合物 |
3.3.3.4 氨基酸类化合物 |
3.3.3.5 生物碱类化合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S-SPME-GC-MS的不同加工阶段普洱生茶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加工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和方法 |
4.2.1 茶叶样本 |
4.2.2 试剂和仪器 |
4.2.3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 |
4.2.4 GC-MS条件 |
4.2.5 数据处理 |
4.2.6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顶空固相微萃取参数优化 |
4.3.2 化学计量学辅助鉴定挥发性成分 |
4.3.3 挥发性成分的总含量分析 |
4.3.4 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的分析 |
4.3.5 炒青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4.3.6 蒸压成型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抗坏血酸对儿茶素稳定性及二聚氧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儿茶素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
1.1.1 儿茶素简介 |
1.1.2 儿茶素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1.1.3 儿茶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2 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影响研究 |
1.2.1 儿茶素二聚物简介 |
1.2.2 儿茶素二聚物感官性质与功能 |
1.2.3 儿茶素二聚物竞争性合成影响因素 |
1.3 茶叶内源成分与儿茶素氧化互作研究进展 |
1.3.1 茶氨酸影响儿茶素氧化研究现状 |
1.3.2 没食子酸影响儿茶素氧化研究现状 |
1.3.3 抗坏血酸影响儿茶素氧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高温条件下抗坏血酸对EGCG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的检测 |
2.2.2 EGCG稳定性和转化途径分析 |
2.2.3 不同浓度AA对 EGCG稳定性和转化途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AA和 DHAA对 EGCG稳定性和转化途径影响 |
2.3 讨论 |
2.3.1 AA对 EGCG异构转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 |
2.3.2 AA对 EGCG氧化转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 |
2.3.3 AA对 EGCG水解转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 |
2.3.4 AA对 EGCG稳定性影响机制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低温条件下抗坏血酸对EGCG稳定性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EGCG的稳定性及转化途径分析 |
3.2.2 不同浓度AA对 EGCG稳定性及转化途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DHAA对 EGCG稳定性及转化途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低温(25℃)条件下AA对 EGCG异构途径影响 |
3.3.2 低温(25℃)条件下AA对 EGCG氧化途径影响机制 |
3.3.3 低温(25℃)条件下DHAA对 EGCG稳定性影响机制分析 |
3.3.4 AA对 EGCG稳定性影响机制验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氢抗坏血酸与4种儿茶素聚合反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HAA与儿茶素反应产物鉴定 |
4.2.2 DHAA和儿茶素结合能力分析 |
4.2.3 DHAA和儿茶素反应未知产物分析 |
4.3 讨论 |
4.3.1 DHAA与儿茶素结合能力差异机制分析 |
4.3.2 AA对儿茶素类稳定性影响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坏血酸对儿茶素二聚氧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AA对 EGCG和 ECG竞争性形成TFDG和 TSA的影响 |
5.2.2 AA对 EGCG和 EC竞争性形成TF3G和 TSA的影响 |
5.2.3 AA对 EGC和 EC竞争性形成TF和 TSC的影响 |
5.2.4 AA对儿茶素混合物二聚氧化途径竞争性影响 |
5.2.5 AA对儿茶素保护效果分析 |
5.3 讨论 |
5.3.1 AA对儿茶素保护效果差异机制分析 |
5.3.2 AA对 EGCG和 ECG竞争性合成TFDG和 TSA影响机制分析 |
5.3.3 AA对 EGCG和 EC竞争性合成TF3G和 TSA影响机制分析 |
5.3.4 AA对 EGC和 EC竞争性合成TF和 TSC影响机制分析 |
5.3.5 AA对儿茶素混合物二聚氧化途径竞争性影响机制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抗坏血酸对儿茶素二聚物呈色呈味特征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1.3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TFs呈色特征分析 |
6.2.2 AA对TFs色泽特征的影响 |
6.2.3 TFs滋味特征及AA对其影响分析 |
6.2.4 TSA滋味特征及AA对其影响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感官审评方法 |
2.2.2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生产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3 绿豆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4 绿茶提取工艺的研究 |
2.2.5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研究 |
2.2.6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分析 |
2.2.7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绿豆浸提工艺的研究 |
3.1.1 绿豆水分含量 |
3.1.2 浸提温度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3 浸提时间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4 豆水比对绿豆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3.1.5 绿豆浸提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3.2 绿茶浸提工艺的研究 |
3.2.1 浸提时间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2 浸提温度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3 茶叶细度对绿茶提取物EGCG含量的影响 |
3.2.4 绿茶最佳浸提工艺正交实验结果 |
3.3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配方研究 |
3.4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澄清度分析 |
3.5 豆茶混合固体饮料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5.1 标准曲线 |
3.5.2 主要化学成分 |
4 讨论 |
4.1 绿豆及绿茶提取工艺研究 |
4.2 澄清型饮料澄清技术研究 |
4.3 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研究方向展望 |
4.4 研究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茶叶中EGCG含量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厌氧发酵中高含量没食子酸形成以及茶蛋白降解促进活性肽释放的研究[D]. 张欢.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适合工业化制备茶叶儿茶素EGCG的方法及提高EGCG生物利用度的研究[D]. 王力. 江南大学, 2021(01)
- [3]茶叶咖啡碱的升华纯化方法及其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研究[D]. 叶心.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不同泥料紫砂壶对六大茶类茶汤影响[D]. 李璇. 浙江大学, 2021(01)
- [5]呈味核苷酸与EGCG及其蛋白络合物的相互作用对滋味的影响[D]. 张月.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不同加工方式对茶叶风味物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D]. 谢关华. 西南大学, 2021(01)
- [7]不同茶树变种类黄酮积累模式及黄酮醇三糖苷滋味属性和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研究[D]. 方舟滔. 浙江大学, 2021(01)
- [8]普洱生茶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相关化学成分研究[D]. 范晓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抗坏血酸对儿茶素稳定性及二聚氧化途径影响机制分析[D]. 陈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10]澄清型豆茶混合固体饮料开发[D]. 魏莉婷.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