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场馆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杨徐阳[1](2021)在《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着的提升,体育场馆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为大众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依托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契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步伐,成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举办一系列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为北京遗留了丰富的体育场馆遗产,如何提高其赛后利用的效率成为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将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网站等相关的资料,向有关体育场馆和体育管理学方面专家进行咨询,并到北京市相关体育场馆进行赛后利用的实地调研,从历史总结的视角分析探讨场馆赛后利用的历史经验,分析不同时期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赛后利用策略,以期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相应的启示。研究发现:(1)从1990年亚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大型赛事场馆数量逐渐增加,其中1990年亚运会新增19个体育场馆,2001年大运会新增7个体育场馆,2008年奥运会新增12个体育场馆;体育场馆在分布方面呈现出均衡且集中的态势;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型到政企合作型、企业型过渡再到运营管理模式多元化三个历史阶段,运营管理模式成熟;(2)1990年北京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管理体制落后,无法适应社会需要;配套设施老旧,自身升级改造不足;赛前规划不全面,缺乏前瞻性;(3)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校内利用与对外开放失衡;场馆空间利用有限;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功能定位不明确;(4)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运营机制不畅,改革遇到瓶颈;标准建成落后,专业人才缺乏;营销手段缺乏创新,无形资产开发有限;(5)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策略:以政策为统领,优化管理体制;结合场馆特色,开展各级各类赛事;加快更新换代速度,打造“小而精”智慧场馆;加强改革力度,打造市场化运营新模式;明确场馆定位,提高场馆附属空间利用。启示:(1)赛前政策延续和赛后政策保障顺畅衔接。其一,延续政府前期的政策文件和支持力度;其二,制定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保障细则;(2)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组建“京津冀场馆联盟”。其一,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促进冬奥会场馆集群化发展;其二,组建京津冀场馆联盟,促进场馆区域化协同发展;(3)合理选择运营主体及实现场馆多元化利用。其一,重视场馆管理运营主体的适应性;其二,实现场馆功能的多元化利用;(4)探索四季运营模式与开发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其一,探索四季运营模式,有效提升场馆利用效率;其二,以冬奥会场馆为载体,开发冰雪体育旅游项目;(5)构建网络营销平台丰富场馆冬奥文化内涵。其一,融合新媒体搭建场馆网络宣传平台;其二,组织设计冬奥文化活动,丰富场馆文化内涵。
许晨[2](2021)在《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及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并总结对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与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其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得出相关启示,对赛事的后续持续发展提出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三场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友好城市的缔结数量增加26个,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2.外商投资企业仅在2008北京奥运会一年的时间里数量就增多3187个,充分体现了奥运会赛事的巨大影响力;3.通过北京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在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至2001年期间,北京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291个,在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为617个。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上升,影响力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能够直接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4.入境人数的增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重要途径。1990年亚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100万人次,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入境人口为379万人次;5.能够展现出国家的魅力、威望和地位是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魅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6.高科技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国际航空口岸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重要介质和载体,城市形象的提高是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因素。1990年亚运会时北京只有一个航站楼,到2008年奥运会时有专门开设了T3航站楼;7.进一步建设全面、多样、多功能的服务系统,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1990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为128个,到2008年北京涉外饭店的数量增长至694个。建议:1.改善缔结友好城市的国际区域均衡性,形成布局合理的网络体系;2.继续完善投资环境和外商投资的法规与政策,为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献计献策;3.北京的体育外交应在积极完善制度机制的同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意识,增强体育外交的战略目的,同时国际会议的相关设施要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策划组织能力、会议国际化和专业化服务水平;4.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北京的旅游形象;延伸体育旅游产品,延长体育旅游效应,充分发挥“后奥运”时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展现城市风貌;5.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主动加强同国际传媒的联系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建立健全服务型形象,促进城市“魅力”可持续发展;6.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模式、转变运营模式,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7.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外事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并大力建设一流的涉外环境。
尹新[3](2019)在《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为例,围绕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两大核心问题——城市协调发展和功能发展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也贯穿了全运会比赛场馆项目建设和后续使用中的运营及节能特征研究,最后提出了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论文由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策略研究三部分组成:理论研究回顾了可持续建筑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意义。从时间维度阐述了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而总结了现阶段比赛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实证研究从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的互动关系以及城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特征两个方面入手,将具体研究对象锁定于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宏观层面对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进行研究,阐述了其布局和总体空间布局分类特征及演进历程。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及建设对带动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观层面探求驱动场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因,探索实现场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设计方法与利用模式。建筑单体层面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及后续使用情况作为案例研究,对其从功能发展、运营、节能三个方面的发展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中功能发展是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和对场馆管理者的访谈,呈现了场馆综合功能实现的基本状况,对其在功能复合化、赛事功能的转换、观演功能的强化、全民健身功能的强化、与城市功能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策略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从体育场馆前期策划、设计阶段以及赛后指引三个方面提出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反思场馆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在设计阶段阐述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功能发展、节能和运营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赛后指引主要从实施角度提出体育场馆赛后利用评价模型体系,以期对体育场馆决策、建设、设计及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梁迎亚[4](2018)在《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足球,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运动,是当今职业体育运动的王者,具有极高的公众影响力和经济价值。作为赛事空间的载体,足球赛场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欧美国家成熟的足球赛场以全年固定频率的联赛为带动,并拥有承办多样化文体赛事的条件,经济效益突出;部分赛场除赛事外发挥着城市公共建筑的作用。对比之下,在中国足球产业化、职业足球联赛商业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体育场的发展却多以“体育大事件”为带动,对于稳定频率的常态化利用问题关注不足。承担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赛场多是以租借的方式利用,在联赛赛时阶段和非赛时阶段利用效率偏低,整体反映为经济效益和公共效益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提出足球赛场空间“常态利用”的概念,旨在从赛时和非赛时、经济性和公共性两个维度建立“足球赛场”这一建筑类型的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与职业足球产业化、商业化特征以及民众体育公益化特征的关联。本论文以2013年至2017年5年内作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俱乐部主场的30个足球赛场的空间常态利用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5个议题:即“赛场街区活力不足”、“外部空间公共性差”、“附属商业被动复合”、“看台空间类型单一”和“场地功能兼容度低”。论文继而围绕这5个议题,阐述中国足球赛场的具体空间问题(展示“是什么”),分析背后的原因(诠释“为什么”),进而有针对性的研究国内外先进的体育赛场空间设计方法,为中国足球赛场设计发展提出建议(说明“怎么办”)。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由于建筑和规划设计与前期开发策划、后期运营管理的脱节,中国足球赛场空间“常态利用”整体不足,建议建立“开发策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的全周期运作机制,以期为中国足球赛场的建筑实践提供更为优化思路,为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侯叶[5](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孟令刚[6](2015)在《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品牌赛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城市培育发展体育品牌赛事并为之展开竞争,其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和增进城市竞争力。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而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快速发展离不开繁荣的赛事市场及积极政府作用,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持品牌赛事活力,扩大赛事影响以及拓张赛事辐射能力的关键所在。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育品牌赛事是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打造一个响亮的体育名片,对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意义重大。体育品牌赛事作为城市各类体育赛事的领跑者,其运营管理水平影响着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水平。在赛事培育中“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理念下,进一步处理好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相互关系是重点。因此,在从注重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决定性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完善城市品牌赛事培育方式及机制,实现城市体育赛事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动因、方式、绩效等内容展开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体育品牌赛事是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市场运作能力良好,能够吸引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及参与,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持续举办的体育赛事。可根据知名度和辐射区域、赛事权利获取方式、赛事生命周期、运动项目设置特征、运营主体等不同予以划分。其具有文化性、持续性、领导型和集聚性特征。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是指针对北京当前竞赛表演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实际,北京市政府部门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及行政措施介入赛事市场,鼓励和刺激部分尚未发育、残缺或运行失灵的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带动多样化市场主体参与赛事申办、组织和运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以此促进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发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2.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来看,可分为起步萌发(1990-2001)、初步探索(2002-2008)、发展完善(2009-至今)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基于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策及赛事体制改革呈现出不同特点。从品牌赛事培育主体来看,既包括北京市政府,也涉及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局等政府直属部门,而作为主管部门,北京市体育局更多实施具体的培育措施;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来看,赛事大部分为国际单项最高级别赛事,以引进赛事为主、自创赛事为辅,赛事项目类别呈现多元化,固定品牌赛事、一次性国际品牌赛事交叉互动。从市场化运营情况来看,品牌赛事私人产品属性及赛事产品及服务的供需特征决定了需加强市场化运营,但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及结构不尽理想,除个别赛事外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且市场开发收入中以赞助收入为主,未来赛事市场化运营将处于渐进性、多样态、不平衡态势。尽管赛事本身市场化运营存在困境,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来看,包含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奥运场馆利用、助力申办冬奥会等诸多方面。3.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包含赛事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及赛事组织管理特殊性等。体育品牌赛事不仅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导致赛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现阶段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还存在着诸多的市场欠缺以及非营利组织参与赛事运营的志愿失灵问题;此外,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复杂,牵涉众多。在体育体制转轨及机制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体育企业组织及非营利体育组织,政府部门还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解决赛事市场失灵及市场欠缺问题,还要解决品牌赛事供给中的志愿失灵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及社会机制不能到位的较长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尚需政府部门在品牌赛事培育中实施积极政策引导、搭建赛事供给多元化格局。4.就体育品牌赛事整体运营模式而言,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运营过程一直探索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的办赛模式。但在个体赛事培育实践过程中,赛事运营模式已不断呈现多元化,除部分重大品牌赛事政府部门主导运营外,既有国有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也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及民营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的介入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而从政府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通过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给予赛事经济资助、参与赛事组织协调、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推动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等措施积极培育并促进品牌赛事发展。但通过梳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包括赛事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加速、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品牌赛事培育效果的评价监督不完善、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等方面。5.政府资助作为政府作用方式之一,是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重要的制度创新。为积极培育体育品牌赛事北京市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清晰的评审程序、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借助相关多方力量等举措对赛事资助展开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虽然北京市品牌赛事政府资助体量、设置时间、监督检查等多方面要领先于全国,但在政府资助实践中还存在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进入动力不足、赛事效益评估欠缺及国有资本参与赛事运作的论证不充分等问题;未来赛事资助中应致力于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拓展民营资本在赛事组织运营的空间、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赛事各方面影响的评估、不断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做好国有资本进入赛事领域的论证等方面,不断发挥政府资助的效用,促进北京市品牌赛事发展成熟。6.绩效提升是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体育品牌赛事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BBC、SE-DEA模型对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投入相关效率进行了初步测量评估,并对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与其他体育赛事投入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从DEA效率得分测算的结果看,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相对较高,无论是综合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要高于其他参考赛事,并且体育品牌赛事之间投入效率的差异小于其他参考赛事,但体育品牌赛事中也有部分赛事需要扩大及缩小相应规模;超效率模型使体育品牌赛事的投入效率差异更加明显及差异化,前六位的赛事有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国马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TIM意大利超级杯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其中,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投入效率最高。基于赛事投入效率差异,应采取不同赛事投入策略。7.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培育下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效益逐步显现,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赛事服务,从政府角色定位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培育中应发挥赛事服务安排者、适度生产者、扶持者、监督者、政策制定者、绩效评估者、多元供给主体协调者及赛事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者角色;基于此,政府作用优化方向应着眼于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绩效、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以此更好促进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发展,满足多样化公共体育需求。
吴剑玲[7](2013)在《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建设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场地自行车运动是奥运、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场地自行车运动自身的特殊性,其对场馆设计、施工技术、空间环境等都有细致的要求。国内外场地自行车运动及其场馆的设计都经历了很长一段摸索、发展的过程。本文以国内外场地自行车场馆的发展概况作为背景,选取“广州亚运自行车馆”作为典型案例,结合其他例子进行对比研究,从前期策划到使用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研究并客观评价国内场地自行车场馆设计成效。最后对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的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本文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对象及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综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框架。包括场地自行车运动,及其场馆特点的介绍。第二部分,结合案例分阶段概述国内、外场地自行车场馆的发展过程;并以“广州亚运自行车馆”作为国内场地自行车场、馆的代表性案例,配合国内外其他例子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前期策划、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运营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场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其设计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下的优缺点,并反馈到场馆的设计当中。第三部分,对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并提出应对策略。本文从前期策划、场地规划与建筑设计、运营使用情况建设全过程研究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的设计策略,旨在提高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全生命周期管理效率,促进其良性运营。
张得保[8](2011)在《深圳体育赛事取向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法等,在对“影响城市体育赛事取向”内外环境因素确定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深圳个案研究分析,归纳得出如下结论:1.深圳体育赛事取向受城市所具各的与体育赛事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对体育赛事的规模大小、运作模式、项目类别等取向起决定性作用。选择适宜的体育赛事取向能较好的促进城市多方位的发展,并使两者之间呈现良性循环关系。2.大型体育赛事是深圳发展城市的主要赛事取向目标,普及程度高的场馆类单项品牌体育赛事是体育赛事取向的重点。其中城市政府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城市现代化综合程度、体育场馆设施状况在大型体育赛事取向上影响优势明显。深圳城市规模、级别、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发展、扩大、变化与其大型体育赛事取向高度相关。3.由于发达城市发展战略之间的竞争和原本大型体育赛事本身资源的有限,造成大型体育赛事资源短缺,这将影响深圳大型体育赛事取向的选择和实施。且会迫使深圳走“区域合作”的道路获取大型体育赛事资源,实现深圳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取向。4.深圳在多种品牌体育赛事类别选择上,呈现出鲜明的城市个性与地域特征。在曾经举办过的体育赛事的历史中,揭示出体育赛事取向和赛事举办的成功,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对其未来取向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只有适宜的举办成功的赛事产生的积极的影响会促使体育赛事在规模与级别上的提升。举办效果不佳的赛事产生的消极的影响会导致失去创造体育赛事项目品牌的机会。建议:1.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体育赛事取向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供与深圳发展基本相同的城市作为参考。在体育赛事运作模式上,要根据体育赛事项目的类型与规模,灵活运用“政府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混合发展型”三种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利于城市体育文化的相应发展。2.利用政策优势,积极创办普及程度高、市场化发展较完善的体育职业俱乐部项目,扩大职业俱乐部项目规模,培养引进明星运动员,发展职业体育赛事市场,增加主场赛事,保证大型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营。加强对体育赛事市场的调查研究,扩大体育赛事消费群体,促进城市创新发展。3.积极发展体育经纪市场,发挥体育经纪中介公司的作用,结合城市实际,创新出自己的品牌赛事,引进普及程度高的场馆类大型单项赛事作为长期发展的重点赛事。
程绍平[9](2011)在《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将运动与观光相结合,可以达到振兴经济、运动休闲的双赢效果。观察国际间推展运动与观光之发展潮流运动结合观光已经是观光产业的主流市场各国政府与民间企业积极加以推动,也是运动观光产业发展的新兴趋势。近年来台湾在民众观光休闲需求提高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因素作用之下,观光休闲产业的发展及营销策略成为台湾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如何整合资源及转化为观光休闲产业能量就成为台湾运动观光的重要方向与发展策略。本研究主要在以SWOT的看法角度,透过深度访谈产、官、学界具有决策执行能力并有实务经验之受访者,去了解台湾发展观光之独特吸引力,发展运动观光之策略趋势,整理多项珍贵资料获致台湾要发展运动观光须有适合之方式。本研究所得认为依台湾运动观光可以从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之视角,获致十大发展策略:一、设立中央专责单位机构。订定更开放明确、安全完善的法令政策。二、运动观光数据库的建置,专业的运动休闲指导员制度建立。三、强化市场与实务课程之连结。四、分殊化的开发并创造市场需求,善用民间力量,提升运动志工的培养及运用。五、符合台湾独具特色与特性,多元化的共同整合。建立良好之方便快捷的基础硬件。六、强化两岸善意发展、互动交流。期望本研究能提供未来将进行运动观光活动推广之公、私部门参考,亦期待运动观光能透过本研究之发展策略,能为两岸做出更大之贡献,并促进相互交流与了解。
马亚璇[10](2010)在《1972年以来夏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奥运会项目的变化与主办城市对于场馆建设在城市发展中作用认识的深化,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在奥运会申办与主办过程中作用更加重要,并且形成了自身的规律,届届相传、延续发展。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出现了第一个现代奥林匹克公园,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的建成与赛后开发,现代奥运会场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该时期的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方案与主办城市结合得更加紧密,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公共体育与休闲空间,为游客提供了旅游目的地,而且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带动了区域发展和城市更新。场馆开发是将奥运场馆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和产品进行开发,包括场馆功能与场馆价值的开发,通过开发具体的项目和产品,使奥运场馆发挥最大效能。其中,场馆功能和场馆价值是开发的内容,场馆项目和产品的是开发的途径。本研究主要得到结论如下:(1)属性而言,奥运场馆属于大型体育建筑,是承载体育、文化、娱乐、商贸、政治、宗教等节事活动的载体和平台,赛后场馆用途的定位多元化。(2)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奥运场馆的布局是关系到举办城市能否利用奥运会这一大型事件来获得一个城市发展甚至是城市更新的契机。首先,场馆规划布局与建设理念要立足于赛后长期的开发与利用,平衡奥运会作为短期城市事件与重大城市事件的城市投入。其次,突出奥林匹克公园区域与城市功能定位进行全面整合和开发,不仅是历史性旅游景点,而且要促进所在区域发展成为新型城区。(3)从管理模式角度,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主体角色要根据本国体育管理体制确定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与社团主导型,旨在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资源配置能力,保证管理效率最大化。(4)从奥运经济影响的角度,奥运场馆为了避免潜在的经营风险,在场馆建设与赛后利用要采用公私合作的方式,BOTPPP(狭义)等投融资模式和基于场馆功能开发、目标顾客定位的项目开发模式,均衡开发场馆的奥林匹克人文价值与商业价值,在保存人们奥林匹克记忆的同时缩短投资回收期。
二、2008年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场馆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8年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场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4.2 文献内容综述 |
1.5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
1.5.1 研究创新性 |
1.5.2 研究的局限性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2.2.5 历史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现状 |
3.1.1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数量及分布情况分析 |
3.1.2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
3.1.3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不同场馆运营主体案例分析 |
3.2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1990 年北京亚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2 2001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3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策略 |
3.3.1 以体育场馆政策为统领,优化管理体制 |
3.3.2 结合场馆特色,开展各级各类赛事 |
3.3.3 加快更新换代速度,打造“小而精”智慧场馆 |
3.3.4 加强改革力度,探索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
3.3.5 明确场馆定位,提高场馆附属空间利用 |
3.4 对北京2022 年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启示 |
3.4.1 赛前政策延续和赛后政策保障顺畅衔接 |
3.4.2 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组建“京津冀场馆联盟” |
3.4.3 合理选择运营主体实现场馆多元化利用 |
3.4.4 探索四季运营模式开发冰雪体育旅游产品 |
3.4.5 构建网络营销平台丰富场馆冬奥文化内涵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1990年北京亚运会比赛场馆一览表 |
附件2 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场馆一览表 |
附件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一览表 |
附件4 2017-2020年五棵松体育馆体育赛事活动一览表 |
附件5 2017-2020年五棵松体育馆文化、商业演出一览表活动 |
附件6 2022 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一览表 |
附件7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研究》访谈提纲 |
(2)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4.3 国内研究综述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历史研究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案例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概述 |
3.1.1 北京市城市战略定位 |
3.1.2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发展脉络 |
3.1.3 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 |
3.2 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1 对缔结友好城市的影响分析 |
3.2.2 对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入驻的影响分析 |
3.2.3 对国际交往活动的影响分析 |
3.2.4 对入境人口数量影响分析 |
3.2.5 对城市魅力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6 对北京国际化城市设施建设的影响分析 |
3.2.7 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的影响分析 |
3.3 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促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策略 |
3.3.1 巩固和发展国际交往中心友好城市关系 |
3.3.2 促进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组织及国际商业机构的发展 |
3.3.3 增加国际交往活动的频率并提升其规格 |
3.3.4 促进入境人口数量增长 |
3.3.5 积极发挥北京城市魅力 |
3.3.6 促进北京城市设施国际化程度 |
3.3.7 完善国际化服务系统建设 |
3.4 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对举办2022 年冬奥会的启示 |
3.4.1 坚持开放办奥,使冬奥会成为对外缔结友好城市的助推器 |
3.4.2 以冬奥会为舞台,展现国际投资环境和国际影响力 |
3.4.3 抢抓冬奥筹备的契机,促进国际交往活动 |
3.4.4 新冠疫情背景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入境人口的影响 |
3.4.5 打造具有冬奥特色旅游吸引物与节庆活动,增强城市文化魅力 |
3.4.6 以冬奥会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设施国际化 |
3.4.7 通过冬奥会筹办,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系统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专家访谈提纲 |
(3)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回顾 |
2.1.1 旧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1.2 新中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历程 |
2.2 当前我国全运会比赛场馆建设特点 |
2.2.1 注重群众健身需求 |
2.2.2 注重合理的功能定位 |
2.2.3 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 |
2.2.4 注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
2.3 当前我国全运会场馆使用问题 |
2.3.1 建设投入高,收益低 |
2.3.2 “建与养”矛盾突出 |
2.3.3 忽视大众需求 |
2.3.4 赛后维护长期亏损 |
2.3.5 附属空间利用不充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城市发展背景下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的可持续探求 |
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总体情况概述 |
3.1.1 经济与财政状况 |
3.1.2 食宿与接待能力 |
3.1.3 气候适宜 |
3.1.4 赛制与场馆设置 |
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发展特征 |
3.2.1 全省“分散化”布局 |
3.2.2 注重分层次统筹配置 |
3.2.3 注重服务半径的选址规划 |
3.2.4 注重“利导改造”的理性调控 |
3.2.5 “以商养体”较为普遍 |
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协调发展 |
3.3.1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作为大众体育体系中的节点 |
3.3.2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空间相互契合 |
3.3.3 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场馆与城市环境共鸣设计 |
3.4 可持续探求的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对象 |
3.4.1 重点研究对象的选取——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 |
3.4.2 分类依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布局分析与城市发展研究 |
4.1 布局特征 |
4.1.1 布局依据 |
4.1.2 场馆分类 |
4.1.3 宏观布局特征 |
4.2 布局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 |
4.2.1 与城市休闲公园结合 |
4.2.2 与文化中心结合 |
4.2.3 与学校结合 |
4.2.4 与商业结合 |
4.2.5 与办公结合 |
4.3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分类及特征 |
4.3.1 单一式布局 |
4.3.2 集中式布局 |
4.3.3 自由分散式布局 |
4.4 总体空间布局演进契合城市发展 |
4.4.1 山东省体育中心 |
4.4.2 皇亭体育馆 |
4.4.3 历城体育中心 |
4.5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的影响 |
4.5.1 全运会举办前济南体育设施发展及布局概况 |
4.5.2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现状特点 |
4.5.3 后全运会时期济南市体育设施布局模式 |
4.5.4 布局层面制约济南市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法探究 |
5.1 实现场馆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方法研究 |
5.1.1 设计依据与原则 |
5.1.2 强调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 |
5.1.3 强调建筑形象的个性化创作 |
5.1.4 强调功能合理性与灵活性 |
5.1.5 强调理性的功能流线设计 |
5.1.6 强调采用最新节能技术 |
5.2 赛后可持续利用模式探究 |
5.2.1 与城市功能复合 |
5.2.2 修缮保护 |
5.2.3 适应性改造 |
5.2.4 临时设施的运用 |
5.2.5 综合开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特征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视角 |
6.1.1 发展背景 |
6.1.2 场馆功能发展的研究视角 |
6.1.3 场馆运营的研究视角 |
6.1.4 场馆节能的研究视角 |
6.2 省属体育场馆——山东省体育中心 |
6.2.1 场馆概况 |
6.2.2 赛时设计特征 |
6.2.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2.4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2.5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2.6 小结 |
6.3 市属体育场馆——济南奥体中心 |
6.3.1 城市发展与奥体中心的互动作用 |
6.3.2 场馆概括 |
6.3.3 场馆改造与功能使用 |
6.3.4 现状功能构成 |
6.3.5 建筑空间多功能使用 |
6.3.6 整体使用及赛后运营情况 |
6.3.7 小结 |
6.4 区属体育场馆——历城体育中心 |
6.4.1 场馆概括 |
6.4.2 赛时设计 |
6.4.3 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现状 |
6.4.4 可持续利用策略 |
6.4.5 小结 |
6.5 高校体育场馆——山东交通学院体育馆 |
6.5.1 场馆概况 |
6.5.2 赛时设计 |
6.5.3 功能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特征 |
6.5.4 小结 |
6.6 专项体育馆——山东省射击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
6.6.1 场馆概况 |
6.6.2 自行车场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3 射击馆功能发展与赛后利用特征 |
6.6.4 小结 |
6.7 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情况一览表(表6-33) |
6.8 可持续发展特征总结 |
6.8.1 演变特征 |
6.8.2 可持续利用特征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后全运时期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策略 |
7.1 前期策划阶段的不足与反思 |
7.1.1 对体育场馆建设启动新区开发的反思 |
7.1.2 对选定中标规划方案论证不充分的反思 |
7.2 设计阶段与场馆可持续发展 |
7.2.1 基于城市协调发展原则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2 基于功能发展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3 基于节能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2.4 基于运营的可持续设计策略 |
7.3 赛后可持续指引研究 |
7.3.1 建立评价模型 |
7.3.2 体育场馆赛后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3.3 综合得分分析 |
7.3.4 模型实例——济南市奥体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济南市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情况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济南高校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调研问卷 |
附录 C—专家问卷 |
附录 D—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基本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足球产业化进程加速 |
1.1.2 中国大型体育场的大赛后利用整体不佳 |
1.1.3 中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对赛场利用的重视 |
1.1.4 世界杯对赛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
1.2 研究内容 |
1.2.1 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对象:30个中超足球赛场的常态利用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现代体育场的发展历史研究 |
1.3.2 现代体育场的建筑设计标准研究 |
1.3.3 现代体育场的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
1.3.4 现代体育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架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总述 |
2.1 现代足球赛场的空间构成 |
2.2 足球赛场设计发展历史梳理 |
2.2.1 现代足球赛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
2.2.2 其他类型职业体育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
2.2.3 中国足球赛场(现代体育场)的设计发展历程 |
2.3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含义 |
2.4 足球赛场常态利用的理论支撑 |
2.4.1 建筑设计层面 |
2.4.2 规划设计层面 |
2.4.3 赛场运营管理层面 |
2.5 足球赛场的常态利用议题 |
2.5.1 国际赛场的常态利用现状 |
2.5.2 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赛场街区活力不足 |
3.1 概述 |
3.1.1 赛场街区的定义 |
3.1.2 赛场街区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
3.2 中国足球赛场所在街区活力不足 |
3.2.1 选址远离城市中心 |
3.2.2 功能组合不合理 |
3.2.3 空间设计不友好 |
3.3 中心型赛场街区 |
3.3.1 街区经济活力 |
3.3.2 街区物质环境 |
3.3.3 街区社会活力 |
3.3.4 基础设施投入 |
3.4 赛场街区功能组合 |
3.4.1 体育+复合商业模式 |
3.4.2 体育+休闲娱乐模式 |
3.4.3 体育产业链模式 |
3.5 赛场街区空间设计 |
3.5.1 街区尺度 |
3.5.2 街区道路 |
3.5.3 街道界面 |
3.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4章 外部空间公共性差 |
4.1 概述 |
4.1.1 外部空间的定义 |
4.1.2 外部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
4.2 中国足球赛场外部空间公共性差 |
4.2.1 边界封闭性强 |
4.2.2 停车场占比大 |
4.2.3 公共功能不足 |
4.3 开放边界设计 |
4.3.1 隔离桩/隔离墩 |
4.3.2 上升高差 |
4.3.3 下凹隔离 |
4.4 停车空间设计 |
4.4.1 借用周边停车场 |
4.4.2 地下停车场 |
4.4.3 体育场停车楼 |
4.5 公共空间设计 |
4.5.1 公共广场 |
4.5.2 健身公园 |
4.5.3 休闲公园 |
4.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5章 附属商业被动复合 |
5.1 概述 |
5.1.1 附属空间的定义 |
5.1.2 附属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
5.2 中国足球赛场附属商业被动复合 |
5.2.1 附属商业空间功能设置不合理 |
5.2.2 附属商业空间布局不符合商业运营规律 |
5.2.3 赛场功能复合度不高 |
5.3 附属商业空间功能设置 |
5.3.1 零售/餐饮/休闲娱乐 |
5.3.2 会展/酒店/办公 |
5.3.3 观光体验 |
5.4 附属商业空间布局 |
5.4.1 独立布局 |
5.4.2 利用底层附属空间 |
5.4.3 利用赛场闲置空间 |
5.5 赛场综合体设计 |
5.5.1 体育商业综合体 |
5.5.2 体育休闲娱乐综合体 |
5.5.3 体育社区服务综合体 |
5.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6章 看台空间类型单一 |
6.1 概述 |
6.1.1 看台空间的定义 |
6.1.2 看台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
6.2 中国足球赛场看台空间类型单一 |
6.2.1 看台规模大且氛围不佳 |
6.2.2 普通观众区类型单一 |
6.2.3 VIP观众区层级设置不足 |
6.3 看台整体设置 |
6.3.1 容量中小型化 |
6.3.2 容量灵活化 |
6.3.3 VIP观众区规模符合市场规律 |
6.3.4 看台设计重视观众体验 |
6.4 普通观众区多元化类型 |
6.4.1 站席区 |
6.4.2 家庭观赛区 |
6.4.3 无障碍席位 |
6.4.4 附属服务区 |
6.5 VIP观众区层级化类型 |
6.5.1 包厢区 |
6.5.2 商务坐席区(俱乐部坐席区) |
6.5.3 社交坐席区 |
6.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7章 场地功能兼容度低 |
7.1 概述 |
7.1.1 场地空间的定义 |
7.1.2 场地空间与常态利用的关系 |
7.2 中国足球赛场场地功能兼容度低 |
7.2.1 足球专项场地过少 |
7.2.2 场地缺乏灵活性 |
7.2.3 配套元素不完善 |
7.3 足球专项场地改造 |
7.3.1 场地层下沉式改造 |
7.3.2 看台内延式改造 |
7.3.3 足球向田径的临时场地转换 |
7.4 多功能场地设计 |
7.4.1 可移动场地 |
7.4.2 可移动看台 |
7.4.3 可分隔场地 |
7.5 场地空间配套元素 |
7.5.1 全覆盖式顶棚 |
7.5.2 LED大屏幕 |
7.5.3 其他新技术元素 |
7.6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8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2 论文的问题与不足 |
8.3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1 制定更具体的中国足球联赛赛场的发展指导 |
8.3.2 注重中国足球联赛赛场向世界杯等大型赛事的改造应对 |
8.3.3 构建全方位的中国足球空间研究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附录 B 专家访谈纪要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体育赛事产业的勃兴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繁荣的关键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是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 |
四、北京体育产业实现包容增长需加强体育品牌赛事运营管理 |
五、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有关体育赛事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二、有关品牌及体育赛事品牌的研究 |
三、有关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发展的研究 |
四、有关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研究 |
五、有关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
六、有关城市体育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
七、有关体育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效率)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思路及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概述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概述 |
一、体育赛事概述 |
二、品牌概述 |
三、体育品牌赛事定义、分类、特征 |
第二节 政府作用概述 |
一、政府作用理论基础 |
二、政府作用概念界定 |
三、体育品牌赛事多元化供给中政府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概况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从包办到扶持 |
一、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起步萌芽阶段(1990-2001) |
二、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初步探索阶段(2002-2008)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发展完善阶段(2009-至今) |
第二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及整体特征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概况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必要性 |
二、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具体情况 |
三、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趋势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 |
一、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 |
二、带动公益事业发展 |
三、加速城市社会文化传播 |
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五、促进奥运场馆利用 |
六、提高城市安保业专业化水平 |
七、助力申办冬奥会 |
第五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动力分析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培育外部动力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内部动力 |
案例——北京马拉松培育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的市场失灵 |
一、体育品牌赛事的公共产品性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正外部性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垄断特征 |
四、体育品牌赛事信息不对称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 |
一、市场缺失与政府作用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供给的志愿失灵 |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与政府作用 |
二、体育品牌赛事服务供给中志愿失灵 |
第四节 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特性 |
一、赛事申办 |
二、赛事组织 |
案例——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培育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作用 |
一、政府主导运营 |
二、国有企业主导运营 |
三、集体所有制企业主导运营 |
四、民营企业主导运营 |
第二节、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 |
一、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 |
二、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 |
三、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 |
四、给予赛事经济资助 |
五、参与赛事组织协调 |
六、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 |
七、积极促进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主要困境分析 |
一、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待加速 |
二、体育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 |
三、体育品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 |
四、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绩效评价监督不完善 |
五、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 |
案例——中国网球公开赛培育中政府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探索 |
一、设立赛事资助的管理机构 |
二、创新赛事资助的制度体系 |
三、制定赛事资助的评审程序 |
四、建立赛事资助的监督机制 |
五、发挥赛事资助的各方力量 |
第二节 北京与其他省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对比分析 |
一、政府资助的资金体量与设立时间 |
二、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及管理机构 |
三、政府资助的方式及监督检查 |
四、政府资助赛事的数量及额度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实践中主要问题 |
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 |
二、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动力不足 |
三、有关赛事各方面效益尚待评估 |
四、赛事的公益性资助方式欠缺考量 |
五、国有资本进入赛事运作的论证不足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未来方向 |
一、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 |
二、拓展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空间 |
三、借助第三方机构实施赛事评估 |
四、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 |
五、对国有资产进入赛事领域审慎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分析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概述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评估模型及数据 |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概述 |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设置 |
三、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
四、数据相关说明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
一、综合效率情况分析 |
二、纯技术效率分析 |
三、规模效率情况分析 |
四、规模报酬情况分析 |
五、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情况分析 |
六、投影情况分析 |
七、目标改进方向分析 |
八、投入产出有效赛事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角色定位 |
一、体育品牌赛事公共服务安排者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适度生产者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扶持者 |
四、体育品牌赛事的监督者 |
五、体育品牌赛事的政策制定者 |
六、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绩效评估者 |
七、体育品牌赛事多元主体协调者 |
八、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推动者 |
第二节 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建议 |
一、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 |
二、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 |
三、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 |
四、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作用相关绩效 |
五、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方向 |
主要研究结论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7)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建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的对象 |
1.3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2 课题研究的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国内外场地自行车场馆的发展历程 |
2.1 国外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历程 |
2.1.1 19 世纪中叶~20 世纪 50 年代 |
2.1.2 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 |
2.1.3 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 |
2.1.4 20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末 |
2.1.5 21 世纪及未来 |
2.2 国内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历程 |
2.2.1 20 世纪初~20 世纪 80 年代 |
2.2.2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90 年代 |
2.2.3 20 世纪 90 年代~20 世纪末 |
2.2.4 21 世纪至今 |
2.3 国内外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差异性分析 |
2.3.1 历史渊源 |
2.3.2 普及程度 |
2.3.3 场馆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建设探究 |
3.1 引言 |
3.2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概况 |
3.3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前期策划 |
3.3.1 建设动因 |
3.3.2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
3.3.3 项目定位与建设规模 |
3.3.4 项目选址与场地分析 |
3.3.5 项目资源与影响评估 |
3.3.6 投资估算与开发进度 |
3.4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场地规划 |
3.4.1 总体规划 |
3.4.2 规划结构与功能布局 |
3.4.3 交通规划与停车布置 |
3.4.4 景观规划与环境处理 |
3.4.5 场馆及其周边城市空间的联动发展 |
3.5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建筑设计及其使用后评价 |
3.5.1 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
3.5.2 赛道设计与骑行效果 |
3.5.3 观众区设计与观看效果 |
3.5.4 辅助用房及配套设施设计 |
3.5.5 场馆的多功能综合设计 |
3.5.6 结构选型与屋盖设计 |
3.6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各功能区域使用及其运营情况 |
3.6.1 各功能区域使用情况 |
3.6.2 场馆的经营管理模式 |
3.6.3 场馆的运营情况 |
3.7 广州亚运自行车馆现状问题解析与优化建议 |
3.7.1 现状问题总结与解析 |
3.7.2 优化建议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
4.1 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发展趋势 |
4.1.1 为大型赛事定制的场馆建设 |
4.1.2 品牌价值提升而脱离大众消费群体 |
4.1.3 相对消极的经营管理模式 |
4.2 适合于我国的场地自行车场馆建设的应对策略 |
4.2.1 遵循发展需求 |
4.2.2 融入城市环境 |
4.2.3 满足使用需求 |
4.2.4 提高经营效益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8)深圳体育赛事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城市化发展迅速 |
1.1.2 中国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快速阶段 |
1.1.3 深圳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体育赛事分类的研究 |
2.2 关于体育赛事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统计法 |
3.2.5 SWOT分析法 |
4 分析讨论 |
4.1 体育赛事取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
4.2 本研究对体育赛事的分类 |
4.3 深圳城市发展特征及对"体育赛事取向"范围的界定 |
4.4 影响城市体育赛事取向基本因素的确定 |
4.5 影响深圳体育赛事取向因素的SWOT分析 |
4.5.1 影响深圳体育赛事取向内部因素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分析 |
4.5.1.1 政府及体育行政管理部门 |
4.5.1.2 城市的现代化程度 |
4.5.1.3 城市的体育场馆设施 |
4.5.1.4 城市的人口环境与民众的体育消费趋向 |
4.5.1.5 城市举办体育赛事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4.5.1.5.1 道路类赛事——错失"马拉松品牌赛事"良机 |
4.5.1.5.2 场馆类赛事——保龄球、网球项目举步维艰 |
4.5.1.5.3 场地类赛事——高尔夫品牌赛事"一枝独秀" |
4.5.1.5.4 道路类赛事——自行车赛事方兴未艾 |
4.5.1.5.5 公开水域类——F1摩托艇赛事前途未卜 |
4.5.1.5.6 小结 |
4.5.1.6 体育经纪人状况 |
4.5.1.7 职业体育俱乐部状况 |
4.5.1.8 明星运动员状况 |
4.5.2 影响深圳体育赛事取向外部因素的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 |
4.5.2.1 国内外形势 |
4.5.2.2 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举办状况的分析 |
4.5.2.2.1 奥运会举办基本情况分析 |
4.5.2.2.2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基本情况分析 |
4.5.2.2.3 亚运会举办基本情况分析 |
4.5.2.2.4 东亚运动会举办基本状况分析 |
4.5.2.2.5 小结 |
4.5.2.3 国内综合体育赛事举办状况分析 |
4.5.2.3.1 全国运动会举办基本状况分析 |
4.5.2.3.2 全国城市运动会基本状况分析 |
4.5.2.3.3 全国体育大会举办的基本情况分析 |
4.5.2.3.4 小结 |
4.5.2.4 单项品牌体育赛事的状况分析 |
4.5.2.4.1 单项品牌体育赛事分析范围的界定 |
4.5.2.4.2 篮球单项品牌赛事基本状况 |
4.5.2.4.3 足球单项品牌赛事基本状况 |
4.5.2.4.4 网球、羽毛球品牌赛事基本状况 |
4.5.2.4.5 小结 |
4.5.2.5 国内主要城市的优势地位对深圳城市体育赛事取向的影响 |
4.5.2.6 深圳周边城市或地区对深圳体育赛事取向的影响 |
4.5.2.7 小结 #1144.5.3 SWOT分析总结 |
4.5.3 SWOT分析总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专家问卷表(第1轮) |
B 专家问卷表(第2轮) |
C 问卷调查表 |
D 专家问卷重测信度计算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表目录 图目录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范围 |
三、研究限制 |
四、名词解释 第一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三节 访谈问题设计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台湾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特色 |
第二节 台湾运动观光现况概述 |
第三节 中国运动观光现况及趋势 |
第四节 国外运动观光产业现况与发展 |
一、英国的发展状况 |
二、澳大利亚发展现况 |
三、加拿大发展新趋向NEW BRUNSWICK的户外冒险旅游计划 |
四、新西兰的运动旅游 |
五、小结 |
第五节 台湾运动观光组织与政策 |
一、「交通部观光局」(官方) |
二、「行政院体育委员会」(官方) |
四、「中华民国旅行业经理人协会」(观光、民间) |
五、「中华民国观光领队协会」(观光、民间) |
六、「中华民国观光导游协会」(观光、民间) |
七、「中华民国自行车协会」(运动协会、民间) |
八、「交通部观光局」的观光相关政策 |
九、「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的体育相关政策 |
第六节 台湾运动观光发展之类型 |
一、陆域运动观光简介 |
二、水域运动观光简介 |
三、空域运动观光简介 第三章 台湾的运动观光的SWOT |
第一节 营销概念 |
第二节 SWOT分析法 |
第三节 台湾运动观光的SWOT 第四章 台湾运动观光的实例 |
第一节 2010富邦台北马拉松赛 |
一、源起 |
二、内容 |
三、特色 |
第二节 2010泳渡日月潭 |
一、源起 |
二、内容 |
三、特色 |
第三节 2010年单车成年礼 |
一、源起 |
二、内容 第五章 深度访谈 |
研究分析 |
一、运动观光的意涵——运动观光和一般观光之差异 |
二、台湾推运动观光之优势 |
三、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劣势 |
四、台湾推运动观光之机会 |
五、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威胁 |
六、营销切入点 |
七、运动观光人才 |
八、两岸发展更加密切会有所帮助 |
九、台湾的运动观光有条件吸引更多国外观光客 |
十、发展运动观光 |
十一、运动观光永续发展 |
十二、政府单位可再努力之处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运动观光的意涵—运动观光和一般观光之差异的部分 |
二、台湾推运动观光之优势 |
三、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劣势 |
四、台湾推运动观光之机会 |
五、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威胁 |
六、两岸发展更加密切是否会有所帮助 |
七、台湾的运动观光有条件吸引更多国外观光客 |
八、营销切入点 |
九、运动观光人才 |
十、发展运动观光 |
十一、运动观光永续发展 |
十二、政府单位可再努力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附录一:发展观光条例(E) 附录二:水域游憩活动管理办法 附录三:「国民」体育法 附录四:飞行运动安全注意事项 附录五:潜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10)1972年以来夏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体育场馆与奥运场馆 |
1.2.2 奥运场馆的开发与利用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奥运会影响的研究 |
2.2 关于奥运遗产的研究 |
2.2.1 奥运遗产的界定研究 |
2.2.2 奥运遗产的研究现状 |
2.3 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研究 |
2.4 奥运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 |
2.4.1 国外学者对奥运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2.4.2 国内学者对奥运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比较分析法 |
3.3 个案研究法 |
3.4 调查法 |
3.5 访谈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1972年以来往届夏季奥运会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历史、现状与特点 |
4.1.1 慕尼黑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活力无限的城市活动空间 |
4.1.2 蒙特利尔奥运会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走出"赤字陷阱",赢在后奥运会时代 |
4.1.3 洛杉矶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经济目标指导下的实用主义建设、赛后开发与利用 |
4.1.4 汉城(首尔)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属于市民的体育文化公园 |
4.1.5 巴塞罗那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引领旅游业发展 |
4.1.6 亚特兰大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洛杉矶模式"的推广者 |
4.1.7 悉尼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一个巨大体育生态公园的艰难运转 |
4.1.8 雅典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赛前规划的漏洞与勉为其难的赛后运营 |
4.1.9. 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利用——运营标志性场馆带动区域发展 |
4.2 1972年以来夏季奥运会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
4.2.1 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多采用"公私合作"的制度安排 |
4.2.2 奥林匹克公园不仅成为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场馆,而且被定位为整合城市发展、影响人们城市生活的空间 |
4.2.3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场馆建设和赛后开发与利用意义重大,为赛后活动提供便利,防范经营风险 |
4.2.4 根据场馆赛后利用需求配置新建场馆、改建(现存)场馆、临时设施的比例,提倡建设临时设施 |
4.3 现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模式的研究 |
4.3.1 现代奥运会场馆赛后用途定位 |
4.3.2 现代奥运会场馆赛后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管理主体角色的划分 |
4.3.3 现代奥运会场馆项目投融资模式 |
4.3.4 现代奥运会场馆经营模式 |
4.3.5 现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的经营效果 |
4.4.1972 年以来夏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主要经验与教训 |
4.4.1 场馆规划布局与建设理念要立足于赛后长期的开发与利用,平衡奥运会作为短期城市事件与重大城市事件的城市投入 |
4.4.2 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主体角色要根据本国体育管理体制确定,旨在利于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 |
4.4.3 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投资主体多元化可以有利于规避项目风险,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
4.4.4 突出奥林匹克公园区域与城市功能定位进行全面整合和开发,而不仅是历史性旅游景点 |
4.4.5 均衡开发场馆的奥林匹克人文价值与商业价值,在保存人们奥林匹克记忆的同时缩短投资回收期 |
4.4.6 基于城市与奥运会的双向选择关系,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要符合城市发展要求,城市应谨慎申办奥运会和投资新建场馆 |
4.5 现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的未来趋势 |
4.5.1 奥运会场馆设计标准与规模适度 |
4.5.2 奥运会场馆日益成为产业融合平台和载体,赛后开发与利用项目应随时调整、灵活多变 |
4.5.3 现代奥运会场馆与城市整体和周围区域基础设施配套关系更加紧密 |
4.5.4 举办城市借助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赛后开发与利用契机培养新的"城市增长极" |
4.5.5 举办城市普遍将奥运收入结余成立基金会负责赛后场馆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创造体育福利 |
4.5.6 场馆的无形资产开发成为未来奥运场馆开发的重点项目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2008年奥运会自行车比赛场馆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的赛后利用研究[D]. 杨徐阳.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2]北京举办国际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D]. 许晨.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3]济南市域全运会比赛场馆可持续发展研究[D]. 尹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中国足球赛场常态利用设计研究[D]. 梁迎亚. 清华大学, 2018(02)
- [5]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D]. 孟令刚. 苏州大学, 2015(01)
- [7]我国场地自行车场馆建设探究[D]. 吴剑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深圳体育赛事取向研究[D]. 张得保. 北京体育大学, 2011(11)
- [9]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 程绍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10]1972年以来夏季奥运会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研究[D]. 马亚璇. 北京体育大学, 2010(05)
标签: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自行车运动论文; 北京体育论文; 自行车比赛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